英语美文赏析课

2024-08-06

英语美文赏析课(精选7篇)

1.英语美文赏析课 篇一

英语经典美文赏析

Oregon Brewers FestivalJuly 28 - 30Hailed by many as the finest craft beer festival of America, the Oregon Brewers Festival celebrates the growth of North American microbrewing while showcasing some of the finest beers in the industry. Held each July, the Oregon Brewers Festival attracts 80,000 beer enthusiasts to Portlands Gov. Tom McCall Waterfront Park. Beer lov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visit Portland to sample some of the nearly 90 local and national craft brews.

Although admission to the event is free, there is a small charge for a souvenir mug and an additional fee for beer tokens, which are required for sampling brews. Festival-goers complement their thirst for beer with light meals and snacks available at the booths run by local restaurants.

The Oregon Brewers Festival i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brewers of North America in a fun and educational fashion. In addition to beer-tasting, the event includes an educational tent where patrons can learn more about beer through industry exhibits by hop growers, maltsters, home brewers and national beer writers.

The first Oregon Brewers Festival in 1988 was a success despite a few glitches and challenges. The weather was unbearably hot, an unexpected 5,000 people showed up, and the main attraction - the beer - was foamy due to refrigeration problems. The dream of Art Larrance, co-founder of Portland Brewing Company, had been realized.

2.英语美文赏析课 篇二

1 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根据这一教学途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项目语言, 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David Human将它定义为指导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 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1]

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在进行近似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的过程中, 学习和使用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认为语言的基本单元是一些强调交际的、有意义的、有目的的活动或任务, 而不是一系列的语言项目。这种任务或活动既可以是学习者在将来现实生活中需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是那些促进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1]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能很好的解决语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矛盾。语言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语言课堂教学与语言自然习得之间的矛盾……在任务型教学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成功完成任务, 这些矛盾会得到协调与平衡。[2]

2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现状

英语影视赏析的教学探讨进入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绝大多数关于这门课程的论文都是在2005年之后发表的。大家对这门课在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肯定, 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方法。随着电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拥有了电脑, 影视赏析这门多媒体课程也暴露出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 例如学生在上课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信息, 甚至有学生因为看过某部电影多次而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笔者关注了近几年国内研究影视赏析课程教学的论文, 总结了各位研究者所列举的教学方法, 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听力练习, 角色扮演, 语音模仿, 片段学习, 背景介绍, 文化知识介绍, 回答问题, 词汇句型学习, 写作练习。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 哪怕只是择其精要来讲, 对老师来说, 要从各个方面分析一部影片, 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但是上课的效果却不一定好。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注意力较集中, 而且也比较感兴趣, 但在课堂里被动的接受大量的知识,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在介绍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集资料, 丰富PPT内容, 但是互动不足,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而且学生对不感兴趣的话题也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通过测试, 笔者发现学生对老师讲解的部分吸收得并不好, 尤其是关于语言点和文化背景的知识, 学生能听懂, 能理解, 但是忘得很快。也有老师注意到这个现象, 提出利用英文电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 获取知识, 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在大纲的指导下, 英语赏析课程应该在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基础上,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影视赏析课程中的运用

笔者在对本校大学二年级2个班共50名学生为期一个学期的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本文希望透过对这一方法的介绍与讨论, 能提供研究者另一种研究方法的选择, 更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发其他研究者的兴趣, 从而不断丰富英语影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并产生丰富的研究成果。

Skehan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下面以课程中《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为例, 讲解该课程中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及其步骤。

3.1 任务前阶段

在该课程上课的前一周, 老师讲解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 指定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和常用网站, 方便学生资料的查询和收集。老师演示一个示范性任务, 并对任务的时间和要求、小组的分工进行说明。在这个阶段, 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设计好任务, 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 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是否方便取得资料等等问题。在设计好任务后, 教师可先让学生从众多任务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 并让小组选出组长, 负责任务的分工和协作。在《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 笔者将任务分为名人介绍, 历史事件简介, 语言点学习, 经典句子学习, 文化差异, 语音模仿。其中名人介绍和历史事件这两部分, 笔者给出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 电影中涉及到的某些知识点, 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选择作为任务的一部分。全班分为多个小组, 每个小组人数不等, 每个成员由组长分配任务。

3.2 任务中阶段

学生通过查阅并研读书籍、网页以及老师提供的部分资料, 齐心协力, 相互合作, 着手准备PPT。在课堂上, 学生把精心准备好的小组成果, 用正式精炼的语言向全班展示汇报。要求在这一阶段不带书面材料 (可以携带一定的提示) , 不照PPT念, PPT尽量简洁, 仅列出关键词, 以尽量简练易懂的语言脱稿向全班同学讲解并准备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在这个阶段, 要求在座的学生必须对不理解, 难理解或者有争议的地方进行提问, 台上汇报的学生也能对在座的学生进行提问。在此期间, 老师不再是权威, 而充当监控者、激励者的角色, 并且不要过于强调语言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在所有的小组汇报完之后, 还要求学生对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要围绕知识面, 语言表达清晰顺畅程度以及语言组织逻辑等三方面。

33 任务后阶段

老师在学生完成任务后, 对学生的成绩表示肯定,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并对学生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答疑。并让各个小组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将所有小组准备的PPT收集整理并共享。同时, 老师要反思先前的任务安排是否合理, 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任务是哪些, 哪些任务完成得好, 哪些完成得不好, 原因在哪里,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一些什么问题, 应该给学生怎样的建议。

4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4.1 可行性

1)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交际。学习英语影视赏析的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实现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

2)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需要学生反复多次观看影片, 自发学习并内化影片传达的语言或文化方面的知识,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效果不佳, 而以学习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3) 英语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符合二语习得理论假说。经笔者实践发现,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有较强依赖心理, 很少有学生会进一步查询老师已经讲解的知识点, 学生接收并内化的语言信息量远小于讲课的语言输入量, 但是如果将任务分配给学生, 学生为完成任务会自发寻找更多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入量就大得多。学生接触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 并进行加工, 然后在课堂上输出的过程, 就是学习者的内在机制将语言加工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知识的过程。

4.2 优势

1) 解决了任务难度设计问题。方文礼教授指出, 我国实施任务型教学要贴近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既要有适当的难度系数又要有可操作性。[3]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是一门多媒体课程, 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泛, 可以开展的教学任务活动较多, 比如根据电影进行改编, 配音, 对电影涉及的文化点进行介绍等等,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任务, 并与他人配合完成任务。由于可供选择的活动较多,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巧妙的解决了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难度设计的问题。

2) 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语言形式的问题。我国外语实施任务型教学, 缺乏理想的语言环境, 因此在兼顾意义的同时必须要照顾到语言形式。很多任务如果是在当堂课布置要求完成, 学生准备时间很短, 很多时候不能保证语法、词汇使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如果任务要求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 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任务完正成过程中语言形式使用的正确性。

3)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角色转变符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通过对比, 笔者发现相较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大的优势。即便是有多媒体的辅助,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主要被有声有色的影片吸引, 对教师制造的语言输入环境并不敏感, 而且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形成一种依赖性, 基本上不会对影片的主题或深层次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很多学生往往只是将影片看了一遍, 对老师讲解的东西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或消化。而当电影赏析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教师将任务提前布置, 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反复多次观看影片或影片的某些情节, 并主动查询资料, 自发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

5 对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的反思

笔者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效果不理想, 想摸索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学生对这个教学模式的反馈来看, 教学效果超过了老师的预期。

93.3%的学生对采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非常认可, 认为这种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由于任务可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收集、辨别、整理和讲授知识的过程, 知识多次出现, 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 (3) 学会了制作PPT的技巧, 部分同学的PPT做得相当精美, 提高了学生有效展现知识的能力; (4) 在课堂分享知识的过程很锻炼人, 增强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欲望, 对知识的记忆也更加牢固。

任务型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课堂管理和组织方面要求较高, 老师在任务前阶段里必须科学合理设计任务,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对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定。在任务完成之后一定要总结, 善于发现问题, 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比如在完成《阿甘正传》的任务中, 我发现学生在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带来的长远影响方面分析不够深入, 对于这样的问题, 在分配任务之前应该先做一定的要求。

6 结论

任务型教学是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 体现了外语教学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虽然从英语影视赏析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方法并没有减轻教师的备课量 (因为教师必须对所设置的任务相当了解和熟悉, 才能做好监管者的角色) , 但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 与人合作, 组织协调等各种能力。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运用中是可行的。但是, 教师也应注意任务安排的科学性、多样性及趣味性, 结合学生实践, 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 完善教学方法。

摘要: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直在摸索的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势形成, 能满足影视赏析课程的教学需求, 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英语影视赏析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詹颖.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8) .

3.美文赏析:《一滴水》 篇三

文章通过拟人化的一滴水的这三次经历,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因一些看上去美丽的言语就忘乎所以起来,孤芳自赏、自高自大的人,往往会四处碰壁,遭到失败。做人还是切切实实地保持本色吧,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这样的道理,如果采用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的方法表达出来,那将了无意趣。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直言,而是曲达,意传,这样不仅使文章含蓄隽永,而且形象生动,极具可读性和艺术魅力。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写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时,语言风格十分切合各自的身份特点,尤其是一滴水的狂喜而骄躁的行为和心理,简直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且又栩栩如生。

此外,文章的语言明快、凝练而又不失幽默。如碰到诗人就立即“啊”起来了,这无疑是对“啊”派“诗人”的一种讽刺,再如“对不起了,石头老弟!”也令人忍俊不禁。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富于哲理。我以为文章就要这样写。

一滴水

叶延滨

一滴水想在诗人、散文家和哲学家那里寻找自我。因为它听说只有他们才最了解和欣赏自己。

啊……一看见这个啊字,一滴水知道它找到的是诗人。“啊,一滴水闪耀太阳的光辉。”这话多好,一滴水有那么大的本事。多么伟大的一滴水啊,一滴水感叹自我的时候也用上了“啊”字。当一滴水想到自己也是太阳的时候,它有了一种天才的悲哀:天上那个太阳也太骄傲了,好像世界上只有它一个太阳,不,还有一个呢,还有“闪耀太阳光辉的一滴水”。为了让太阳尽早知道这一点,一滴水早早地趴在了最高的一株青草叶尖上,等那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太阳升起来了,刹那间,一滴水闪射出七彩的光芒。真的!一滴水兴奋地向太阳喊道:“喂,太阳老兄,你看见我了吗,我也是一个发光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滴水就在太阳光的霓虹里,化为一缕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滴水这次寻找自我的努力失败了。不过它知道一个事实,不要到诗人那里去寻找答案,还是散文家的话实在,散文家怎么说的呢?那是一个熟透了的说法:“滴水穿石。”多实在,多有分量,与草尖花丛中装扮太阳绝对不相同。看来诗人都是在花花草草中找寻五彩缤纷的定义,而散文家总是写下力透纸背的金石般正确的话。想到这里,一滴水已经悬在崖顶上,马上就要滴落,看到在下面的那块巨石,它心中升起了无限自豪:“对不起了,石头老弟!”刹那间,它滴落在石头上,飞溅起来,一滴水在眩昏中,不忘望一眼那块石头,天呀,它依然一动不动地呆呆地立在那儿。碰壁以后的一滴水,去找散文家问罪。散文家说,你只看到“滴水穿石”四个字,那是我文章的标题,没看内容哪行?原来文章说,一滴又一滴的水千百年后会穿石。天!那不是一滴水,是一条河。一秒一滴,一天八万六千四百滴,一年就是三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滴,千百年有多少滴啊,能叫滴水穿石么?一滴水很恼火,说:“散文家是什么,这下我知道了,一个不懂数学的家伙。”

最后,一滴水去找哲学家。哲學家说:“透过一滴水可以看到大海,一滴水就是一个海。”一滴水觉得哲学家的确很有学问,但要知道海是什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于是一滴水长途跋涉,一路上问:“海在哪里?”找海的一滴水又一滴水汇成了溪,汇成了河,汇成了大江向东流去。当它见到大海的时候,他知道哲学家又把话说反了。不是吗:“大海里有无数的一滴水,而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滴水!”

想到这里,一滴水明白了,它终于找到了自己。一滴水是什么:“不是太阳,哪怕有时也有光芒;不是穿石的利器,也许有某滴水会有这个运气;更不是大海,大海是让所有一滴水忘记自己的地方。一滴水不是太阳不是石头不是大海,只是一滴水而己。”

4.美文赏析 篇四

一个夏夜,我打出租车回家。开车的是一位清瘦的年轻人。车上放着音乐,他默默开车,我俩静静地听歌。行驶在北京宽阔的大街上,明亮的路灯,舒缓的旋律,没有了白天的燠热与喧嚣,心里一片宁静。

听完后我来了兴致,对小伙子说我这也有歌儿,要不要听?他表示同意。于是我打开手机里的音乐,选了一首《川流不息》,这是美空云雀的名曲。美空是日本工业化时代的歌手,她唱出了工业化时代人们的情绪与心声。

当柔美深沉略带苍凉的歌声在小小的出租车里响起时,年轻的司机被吸引住了,他静静听着,车速似乎也慢了一些。我问他这歌怎么样,他说好听。我问怎么好,他说让人想家。我简直吃惊了!《川流不息》正是一首怀乡和感慨人生的歌。歌中唱道:“不知不觉走过了人生漫漫长路,回首望去是遥远的故乡……”我忙问司机,你以前听过这首歌吗?懂日语吗?回答都是否定的。我说想必你也是从外地来北京的吧,年轻司机说,是呀,听听这样的歌心里安静,让人想起过去,想起家乡。他接着说,人是不能往前看只能往后想的,出门在外打拼,真是不敢想明天啊。

回到家里,我久久地回味着年轻司机的话。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从小生长在北京,除出国进修一年外没长时间离开过北京,住在家乡的人没有故乡。而我们这个时代,至少在我居住的城市里有多少是离开故乡的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社会流动。今天的北京人恐怕很多都是离开故乡迁徙到这来的。

离开故乡到大都市的人们,按时下流行说法是来寻求梦想的。既然是寻梦就有不确定性,既然是奋斗就要有付出乃至牺牲。就像那位年轻司机感受到的,离开家乡,离开父母与亲人,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打拼,有机遇有风险,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压力、不安乃至焦虑总是难免的。

如何纾解压力?如何舒缓焦虑?故乡,对故乡的思念,是一剂良药,那里有无忧无虑的童年,那里有父母的呵护,那里有幸福的时光。故乡是旅人的底气,是心灵的依托。我猜想故乡在旅人的梦里一定是辽远清静的。而在大城市的茫茫人海里,人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是亲密,而是陌生与孤独。

故乡是熟人的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的地方。工业化、城市化给我们带来财富和成功,但也有对未来的焦虑、有独处的惆怅,需要抚慰,需要纾解。故乡、童年是最好的安慰剂,乡愁其实也是一种励志。

有感于竹子的故事近读三则与竹有关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成才之理,引人深思。

第一则:有一种毛竹,在最初的几年,它几乎没有变化。但几年之后,它会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生长,很快超过其他竹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毛竹都在深深地扎根,在不断积蓄迸发的力量。

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是植物生长的规律,也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凡成功者,无不是把根深扎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大地的营养,积蓄向上的力量。习近平同志曾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将郑板桥咏《竹石》诗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上山下乡的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磨炼和积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有厚积,才有薄发;有沉潜,才有飞跃。恰如古人所言,“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第二则:师傅让三个徒弟到竹林中各选一根能做笛子的竹子。徒弟甲选了一根圆润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圆润;徒弟乙选了一根光洁的竹子,认为做成的笛子声音会清脆;徒弟丙选了一根有瘢痕的老竹,认为做成的笛子经久耐吹。结果徒弟丙选对了,深得师傅的赞许。

为什么徒弟丙选对了呢?因为老竹经过寒冬里“冰刀霜剑”的打磨,质地绵密厚实,做出的笛子不仅声音清亮悦耳,而且不变形、不走调。相比之下,圆润的竹子和光洁的竹子因为未经寒冬,虽然看着圆润光洁,但做成笛子后,不但音色差,而且容易变形开裂。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部的成长与选竹做笛子的道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吃一番苦,不在严酷的环境中近乎残酷地磨炼,热血就无法沸腾,筋骨就无法舒展,青春就无法淬火。凡有作为者,不依赖于机巧,也不寄望于侥幸,吃苦耐劳是他们人生的财富,埋头苦干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第三则:晾衣竿问笛子:同为竹子,为什么我一文不值,而你却备受欢迎?笛子答:“因为你只挨了几刀,我却经历了千雕万凿。”

这则寓言是第二则故事的延伸,它所蕴含的道理进一步启示我们,成才的过程,不只是吃苦磨砺的过程,也是“千雕万凿”的过程。孟子在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时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战胜各种困难,经历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而且要不断战胜自我,勇于给自己“修枝打杈”,这样人生之树才能长得挺拔而健壮。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鹰,旁观者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只要我们不断雕琢自我,去掉那些多余东西的羁绊,也会如鹰那样飞得很高。

郑板桥诗曰:“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只要我们如竹那样扎根沃土、根上发力,在艰苦环境、关键岗位上锻炼,就能积蓄足够的成长力量,展示“来年看我掀天力”的精彩,收获“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出彩。

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娱乐需要场合,尊重却是永恒

“慰安妇”,是许多二战参与国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敏感称谓,也是千万受害者一生被囚禁其中的枷锁。日军侵华期间,20万余的中国妇女被强掳,成为了日军的“慰安妇”。恶劣的生存环境、残忍的迫害手段、屈辱的精神折磨,成为了她们终生挥之不去的可怖梦魇。

她们都在等道歉,可只等到时间将她们带入尘土。2013年,中国仅存的”慰安妇“为32人;2015年,22人;2017年,8人......真害怕,这段历史会随着时间车轮而被歪曲淡忘。但还好,总有人尝试去替我们扶正记忆的脊梁。2013年,导演郭柯独立制作拍摄纪录片《三十二》,讲述了“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韦绍兰老人和她的中日混血儿子罗善学的故事;2017年8月14日,正值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影片《二十二》公映,而中国在世的“慰安妇”受害者也仅剩下8人。

道歉太难,或许还缺乏更多宏观的力量来促成,但起码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可总有些人或事,用戏谑去亵渎国人对于历史的敬畏。8月22日,上海一男子在影院观看纪录片《二十二》时却不时发出嗤笑声,当身旁观众对他的不尊重表现给予指责时,该男子却反驳“我笑关你什么事?”而在线上,QQ空间近日也开始流传一系列配有影片《二十二》中受害老人影像的表情包,并配有“我真的委屈啊”、“无语凝噎”等文字;21日,QQ空间发表致歉声明,称该系列表情包由第三方公司提供,QQ空间方面已将所有配图下线,并将全面自查。

尼尔·波兹曼曾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也许,成为滑稽戏要比成为监狱更让人胆寒,因为监狱会让我们排斥、抗拒,而滑稽戏却如此悄无声息地将我们吞噬,套牢其中,却不自省。诚然,在这个科技创新、信息海量、媒体接入便利的环境,时代给了我们许多便利,也带来了更加多元多彩的行为、思考、创作方式,但进步带来的应该是方式内容的革新,对于底线和原则的坚守,这是永远都不可越界、或者是模糊的雷池。我们需要娱乐,但若一切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甚至连国家、民族、历史、政治、宗教等,都能无比自然地衔接为戏谑的原材料,我们的良知也许正在被一场场大众狂欢所麻木腐蚀。

有人曾把当代学生沉迷网游,比作清末民初人们的贪食鸦片,那今天,当有人看到这些受害同胞会嗤笑,还会将同胞所曾遭受的苦难当做制作表情包的原材料,如果放在战争年代,我们会将他们做何比喻?

爱国,不一定体现在血染征场;制敌,也不一定要经历枪林弹雨;文明,不只在于思维灵活衣冠楚楚;尊重,也不仅仅是单薄客套的干瘪空膛。这世界没有任何一处港口能抵达尊重,因为尊重,本就是通往一切的码头。

人生立志须趁早

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

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一生一世”中的语文问题

“说要爱你一生一世的男人,最后和你离婚了,算不算说谎?”这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新生选拔考试的一道语文试题,被一些学生称为“奇葩试题”,引起激烈的讨论。

《钱江晚报》昨天报道此事后,在读者中也引起讨论。从转载这一报道的公众号上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到,争议集中于两点:一是该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二是拿这样的题目来考试是否合适?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该题的正确答案不被人们所认可,那就是说人们认为该题确实过于奇葩,就不适合拿来用作考题。

这是一道语文试题,它的“语文性”在哪里?首先在“说谎”二字。要判断“一生一世”是否说谎,先要确定“说谎”的定义,然后用这个定义去衡量那个“男人”的行为——不但要掌握词义,还要会运用词义。该题假设的情景对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基础知识薄弱的,或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思维能力较弱的,都容易被“一生一世”带到沟里。

所谓“一生一世”,婚恋行为是人生现象或者说是社会现象,在这道试题里,它是考生的思考对象;它要求学生了解人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又能清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道试题包括了语文课的核心内容: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语文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语文能力不仅仅是掌握了词语、词组等语言材料,也不仅仅是组合材料的原则即语法;语言能力更是运用语汇、语法进行思考、思辨、表达的能力。因此,从语文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道成功的语文试题。

从考生角度来考量,这也是一道好试题。浙大是一所研究性大学,竺可桢学院则从已经被浙大录取的新生中选拔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尖端的研究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很强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的核心,不就是思考能力吗?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实质性问题,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找到研究方向、确定思路,这是研究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具体到这道试题,就是看谁能够从婚恋问题的表象中把握语文试题的核心问题。《钱江晚报》的报道提到浙大中文专业女生蒋同学——她说:“离婚有很多种因素,不一定代表着夫妻双方不爱了。”这个回答,清楚地表明,蒋同学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表达周密——她能够分辨“爱”与“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依据她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能力,是研究型人才所必备的。

蒋同学这一事例说明,生活现象既是表达的前提,也是表达的内容;把这个观察的结果表达出来,则是语文的任务。但是,即便是在语文圈子里,语文课的核心问题也往往被忽视,一些非专业或专业性很弱的问题常常成为热点问题,很多专业人士也未能坚持专业立场,自觉不自觉地被牵着走。

就在大约十天前,有文章质疑课文“存在贬中崇洋倾向”,语文教师和语文研究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很大一部分被消耗在这类非语文的问题上,对语文教学的专业性研究探讨就无法深入。从这个角度考量,竺可桢学院的这道语文试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醒:守住专业立场,才有专业价值。

“海归”的失落或是一个提醒

近日有媒体披露,国内的“海归”在就业市场上正经受着“冷遇”。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另外,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8月22日 《时代周报》)

曾几何时,拥有洋文凭的“海归”,身上罩有一道令人敬慕的“光环”,那“光环”就像是通行证,能让他们找到理想的工作。可随着近年来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尤其是近些年,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就业面临着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几乎同等的待遇,在部分岗位上,海归的竞争力甚至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社会和用人单位不再迷恋“海归”的标签;二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取得“真经”回来。

其实,不管是国内文凭还是洋文凭,说白了不过是一张纸,用人单位更看重个人适应岗位的能力。就此而言,“海归”的失落更像是对广大留学生以及有去海外留学意愿,特别是抱有“镀金”心理的学生的一个提醒: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更光明的前途,但也有可能遭遇失败,得不偿失。

其实,无论在国内读大学还是在国外深造,大部分人都是为了今后能得到一个自己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往往花费颇高,回国就业势必希望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实现所谓的“高投入高回报”,但随着出国留学已经从“精英化”逐步走向了“大众化”,这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海归变“海带”。

因此,家长在决定是否该让孩子出国留学时,一定要同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因素量力而行,这个“力”包括家庭的财力、子女的才力及适应异国学习生活方式的能力等等。此外,孩子在开始留学生活后,家长也应予以必要的关注,了解其生活、学习和心理动态,及时处理问题甚至调整发展思路。毕竟,学业有成且学以致用才是留学成功的标志。

“现实版阿甘”是最珍贵的人生历练

廖兴,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校内某营销团队发起人。1997年生于四川泸州,2017年因从成都到深圳连续长跑1800公里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现实版阿甘”。(8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从成都跑回深圳,全程1800公里,他为什么选择跑步回家?连续长跑30天是什么感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廖兴近日扛着校旗长跑千里的事情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和关注。据了解,长跑的初衷是“爱跑步,想在20岁做点不一样的、疯狂的事”,整个过程对他来说充满着考验和疼痛,“我也是苦苦挣扎的普通人”。至于扛着校旗跑,除了宣传母校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旗帜鲜明”之下不能偷懒放弃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如此的“现实版阿甘”虽然不必效仿,但对于意志的磨炼,这样主动“吃苦”的人生历练实在是太需要了。而今的城市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读书,学校更忙于应付应试教育,大多只重学习成绩,放松素质教育,以至于现在一些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备受宠爱甚至溺爱。再加上社会负面影响的作用,不少孩子从小骄横自私,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这样的孩子,虽然考上大学,但显然难以成为栋梁之材。因此相比于学业的深造,更急迫的是意志的锤炼。

连续长跑30天,全程1800公里,可以说是受益终生。旅途的艰辛,比如“阵痛和孤独”,是平时难以体验到的,这样的经历无疑有助于克服娇气和惰性。而一路风土人情和人文传统的熏陶,尤其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的现实教育,不仅能磨炼人的意志,而且还能让廖兴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而这都是课堂教育不可替代的。

5.美文摘抄加赏析 篇五

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你们想,我在这样一个染满了绿意的早晨和你们写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着生气勃勃的绿呢?

——张晓风《绿色的书简》

美文赏析: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6.美文赏析 篇六

又到草黄时节。遍野的绿色斑驳着消失,只有那干枯的浅黄布满了人的视线,是生命终结时最柔韧的余唱。

我喜欢看草绿江南岸的亮丽,萧索的冬季在它们的浅笑声中逃遁,是怎样柔嫩的一茎茎新绿,在石缝里、泥土上,勇敢地挺直它们的细腰,在乍暖还寒的冷风凄雨里,一寸寸地成长,一点点把堤坡、大地湮染,在蓝天轻风下编织出让人振奋的春衣。

喜欢看盛夏里的草长莺飞,小草在炽热的阳光爱抚下,将生命里所有的美丽一起释放,无边无际的绿色原野,把各色怒放的花朵衬托得鲜艳欲滴,蓝天在视野里也变低了,似乎弯腰来与小草亲近。

“闭了双目,阳光下喧腾的青草芳香就包围了我们的嗅觉。是怎么样温馨而又好闻的一种清香啊,没有各色花香的浓烈,没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时的那种香味,是牛羊奶里的那个香气,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亲怀抱的味道。”是啊,小草,你原是牛马羊们的主要食物,通过它们,你变身为洁白的乳汁,鲜美的肉食,温暖的毛皮„„

7.英语美文赏析课 篇七

关键词:古代经典美文,赏析,意义,方法,师专生

一般说来, 经典是指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当代文化的精华相融合的文化精髓。也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具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并且, 它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延续性和永久性的。具体而言, 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是久经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经典美文有四书五经、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各个时代的文人散文, 如山水游记散文、政论文、笔记文、小品文等。在初、高中语文课本选入大量的经典美文, 还有针对师专生专门开设名作欣赏课, 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的阅读和欣赏, 丰富词汇, 积累素材, 把好的作品融汇贯通, 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获得审美感知, 接受情感熏陶, 培养审美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新教改标准中, 提出语文课程教学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留给我们许多优秀的古代经典美文。这些古文承载了几千年历史变迁和文化思想。而作为师专生, 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和欣赏古文经典成了重大的课题, 因为师专生毕业之后大多都要从事教育事业, 而绝大多数要担当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在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对后代的思想文化教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应该代代相传。人类历史发展证明, 经典非一时之存在, 人类的和睦相处, 永远需要经典精神的陶冶;经典精神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 经典精神不局限于哪个时代, 也不局限于哪个民族或阶级, 它具有全人类的自我修养的意义。加之现代化进程加快, 西方文化的侵蚀, 使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具有了更新层次的意义。

学习和欣赏古典美文时, 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字、词问题, 因为古典美文绝大多数是用文言文写作的, 要想解读美文, 第一步要解决入门的问题, 那就是读懂原文。读懂古典美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学识素养, 再就是一定要培养学生自己使用工具书。在使用工具书进行解读古典美文的时候, 也是一种学习和进入欣赏古典美文的方式。另外, 有必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作品时的写作背景。因为古典美文产生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 古人讲究“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古典美文创作很多都跟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 李密的《陈情表》, 就是在当时朝廷提倡孝治天下的背景下, 李密用孝敬老祖母为由推辞做官, 所以才能打动皇帝, 达到自己不做官的目的。再如, 欣赏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时, 应该了解柳宗元在被贬永州之后, 心情抑郁不堪, 所以在山水间也染上了一层冷调。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的背景, 才能更好地懂得其中所传达的一种人生感悟, 也才会与作者消除了时间跨度的隔阂, 达到认识上的共鸣。具体说来, 在欣赏古典美文时, 还要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达到解读和欣赏的目的。围绕如何充分利用经典美文, 提高师专生的语文素养研究课题,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下列方法。

一、激发对古典美文的兴趣, 注重营造欣赏美文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古典美文产生兴趣, 才能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所以,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古典美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欣赏古典美文时, 重在激发欣赏者的自主性, 重视个人的体悟和参与, 注重探索和思考, 因此在欣赏古典美文时可以借助现代的网络科技手段, 比如通过视频短片、动画、音乐、图片, 也可以采用知识竞赛、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 增强赏析的互动性和感染力, 营造轻松、诗意的气氛, 让欣赏者主动参与, 体会古典美文的优美意境。

二、注重阅读, 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体味生命的涌动

叶澜老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通过阅读, 我们才能从冷冰冰的文字中渐渐感受到语言的温度, 才能慢慢走进美文作家的情感世界, 使原本凝固的、静止的语言生动起来。要体味美文的美, 应该先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手段, 是欣赏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话语。入于眼, 出于口, 闻于耳, 记于心, 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经典的古代美文, 其中用字之准确、生动、凝练,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解开其中深藏的内蕴。所以, 阅读能增强对古典美文的理解能力, 也能有效地把握古典美文内在的节奏, 分清语言结构, 领悟情感态度, 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提高欣赏水平, 提升心灵境界。

三、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体会古典美文的思想意境

在营造好欣赏美文的氛围后, 就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正确引导, 体味古典美文深远悠长的意境。古代的优秀作品, 都是以其独特的或抒情或说理的方式展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思想。学习古文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因此, 在欣赏古典美文时, 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人文性。古典美文中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情感, 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欣赏古文不应该只注重字词的翻译和解释, 而是要着重于阐述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思想境界, 让欣赏者在体味古人精炼的遣词造句基础上, 领略古文深邃和幽远的意境。再者, 古人讲究“知人论世”说, 在赏析古典美文时, 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 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 因为一个作家的经历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还要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这样, 再结合文章的内容, 细加品悟, 才能真正体悟美文的内涵, 也才能真正将优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内化, 臻于至善, 从而才能提高师专生的文化修养。

四、采用探究性学习, 培养鉴赏古典美文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为宗旨, 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习方式。具体在欣赏古典美文时,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发现疑问, 确立探究的目标。然后让欣赏者分组讨论, 鼓励不同意见, 进行交流和论辩, 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最后,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悟写成小短文, 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古典美文, 从而达到多视角地欣赏美文,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是能更透彻地理解和赏析古典美文。

五、立足于课内精读, 延伸到课外的泛读

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美文, 也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和欣赏古典美文。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 所以,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欣赏古典美文的方法后, 把阅读欣赏的触角伸出课堂, 延伸到课外。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

上一篇:热爱生活练习试题鲁教版带答案下一篇:盘点职场礼仪的细节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