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共16篇)(共16篇)
1.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一
立足成才建设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文化
立足成才建设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文化
安徽 凤阳 ●缪守莉
摘 要:企业要求员工具备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企业招聘的职校毕业生必须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约束, 为了满足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职业学校必须构建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文化。
关键词:职业学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职业学校文化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恪守的崇高宗旨、价值准绳、基本信心和行为楷模。
一、把握好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与任务
(1)建构职业学校文化的要求和宗旨。建设职业学校文化应包括学校从教育、教学、管理、人际关系到规章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随着经济的突飞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要求职业学校更新教育理念,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办学品格。职业学校文化代表学校的办学特征,因此,职业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品牌和精神。从设计校徽、明确校训、创作校歌、出版校刊、制作校服,布置文化园地,都要做到精心设计,把学校精神的文化内涵完美展示出来。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准则,按照“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程序,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重心,建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办法。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只要选择活灵活现、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方法就能把学生的兴趣激活,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参与,最终收到成效。以下几种办法可供选择。①教学渗透法。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规划,开设职业道德课,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基本常识和基本典范教育,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注意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其他学科教师也分担教育任务,形成“主渠道+ 全频道”的教育模式。②实验实习法。职业学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践,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实践出发,利用实践根据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令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变为实际行动。在实验实习中,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③系列灌输法。学生入学时侧重职业道德认识、职业理想培训,入学中期侧重职业道德情感、职业责任培训,毕业实习时侧重进行职业纪律、职业意识和职业准则的培训。④形象激励法。通过组织参观报告会、文艺演出、实地调查、电化教育等方法侧重形象性培训,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深刻了解,树立爱专业、学专业、钻专业的职业抱负。⑤模拟从业法。学生树立了职业道德典范,但尚未实践具体的职业生活,学校可模拟从业情境,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职业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并于活动中明辨是非曲直。⑥知行统一法。在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的理论道德教育以后,组织学生联系实践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亲自领悟,加深体会,加强职业道德感情和自信,把职业认知转换为职业行动。学校不但考核学生的“知”,也要考核学生的“行”。⑦案例说明法。借鉴各种职业中发生的正反两方面的职业道德经典,通过点评不同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大开眼界,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来明辨是非的本领。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门路
(1)吸纳优秀企业的中心价值观。①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团队协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现代企业的工作早已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至关重要。同样,对于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更加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合作观点,需要学校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全力提倡团队协作精神,打造团结协作的职业学校文化氛围。②以客户为中心。当今企业奉行顾客至上的信条,职业学校同样要真心实意地对待自己的“顾客”学生、家长和企业,创设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的办学目标。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间,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③平等对待员工。建立以人为本、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观念,器重每一个教职员工。提倡学校与员工共同进取,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让员工更杰出,使学校更优秀。要通过有效的门路使全体教职员工成为一个民主、和谐的团队。④激励与创新。优秀的`企业都有强烈的创新思维意识,优秀的职业学校更应有很浓的创新气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有优良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学校应尽快超越企业的现有水平。
(2)学习研究企业文化。①积极主动走出去。定期选派骨干人员、专业教师到先进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教育教学部门要研究校园文化如何与企业文化挂钩,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人文课程,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进行与此相关的职业素质的培训。②诚心诚意请进来。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要密切,职业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请企业协助和支持。如诚邀企业的管理、技术、营销精英为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企业对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书面意见。③成立有优秀企业管理精英参加的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定期地组织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④注重信息反馈。职业学校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收集和吸纳来自各方面反馈的信息,不断丰富内容,完善工作思路。⑤全方位实施校企结合。职业学校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富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其功效则是深刻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凝聚浓郁的丰厚的职业学校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气氛,需要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应有的义务,才能从整体上消除那种认为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责任的狭隘观念,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从整体上、全局上构建有特色的职业学校文化,形成适合本校特色和发展规模的校园文化特色。
(安徽机电工程学校)
2.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二
一、团队的内涵
学生团队不同于学生群体。乔恩·R·卡曾巴赫在其著作《团队的智慧》中指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学习的有效进行, 需要团队内外两个环境的支持, 内环境主要指团队本身的文化精神与规章制度等;外环境主要指学校课堂教学组织给以必要的技术、物质和精神支持等。只有学生团队内外环境健康和谐, 团队才能成长、发展与成熟, 团队学习才能有效开展。团队学习的开展, 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需要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为基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先教后学, 教多学少, 教师讲, 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 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团队的建设及团队学习的开展。建设学习团队, 是合作学习的要求, 其根本是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开展团队学习, 最终目标是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 改变过去教师控制为主的师本教育, 变成依靠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激扬学生生命的生本教育, 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团队的建设要素
团队绝非个体的简单集合, 团队需要精心组织和建设才能形成, 需要得到一系列的技术支持。
1. 建立共同愿景和目的。
团队有明确的任务和目的, 共同的学习目标是开展团队学习的基本条件。由于学生的需求、动机与价值观不同, 因此, 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转变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 不是纯粹接受教师课内所传授的知识, 而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全面提高素质, 增强能力, 获得可持续发展, 提升生命价值。这一目标一旦被学生接受, 就会起到航标的作用,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共同愿景和目的建立,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还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才能主动合作, 由此, 团队学习才能有效开展。
2. 团队成员构成的异质性。
学习团队应由3—6名在性别、性格、能力、学业成绩、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体现“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每个团队内体现合理差异, 而在全班各团队之间形成大体均衡与可资比较的团队联合体, 使各团队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由于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互助性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促进团队内每个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全面提高。
3. 选择合适的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的作用是率领团队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比如, 在新的学习研究任务下达以后, 由团队领导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学习活动, 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能力进行分配, 将任务分解到个人, 使每个成员都承担学习任务的特定部分, 或轮流安排任务的分工, 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完不成承担的任务, 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成绩, 也会对团队完成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 团队领导要定时了解团队成员学习研究的进程, 遇到障碍及时讨论解决或寻求帮助, 加强人际沟通, 增强团队凝聚力, 提高学习效率;要了解其他团队的学习情况,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这需要选择有能力、有威望的学生为团队领导, 并对团队领导进行定期培训。
4. 形成有效的团队规范。
学习团队需要严明的纪律, 严明的纪律不仅是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需要, 也有利于保护团队成员的根本利益, 为高效率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障学习任务按时按质完成。通过建立团队规范, 让团队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如具体规定每次讨论的时间, 要求准时参与讨论, 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发生冲突应立即解决等, 从而提高团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形成团队文化。团队规范一旦被团队成员认可并接受, 就会成为以最少的外部控制影响团队成员行为的手段。
5. 建立基于团队的评价体系。
团队学习强调在协作中而不是在竞争中学习, 强调互相帮助和合作。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评价观念、内容和方法都要有相应的变革。在评价观念方面, 树立生本评价观, 把评价改为“评研”, 从控制转向激励学生创造, 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评价主体上, 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 由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互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 从重知识轻能力, 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 丰富考试的方法, 如团队讨论记录袋、口头研究汇报、书面研究报告、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对学生的评价由个体化转向团队化, 以团队学习进行评估。以团队学习进程和效果作为评价、考核的内容, 以团队为单位实施评价, 以团队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
三、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团队学习的有效开展, 还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支持, 改变过去以教师控制为主的师本教育, 构建以学为本的生本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的教育, 是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 其特征是依靠学。其原理定义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主体定义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教学定义是以学为本, 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法论是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 教少学多, 以学定教, 不教而教。
教育观。生本教育明确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发展, 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指出过去的许多改革总是很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原因是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等的种种观念, 都不能摆脱师本教育的框架, 总是认为教育的本体在师生授受之间, 基本上是生命在外力的帮助下提升自身, 这是当前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教学观。教学是在教师的支持下, 激起、强化和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学, 教要转化为学, 教育和教学应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 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紧密相连, 而不是要学生去适应教师设计的知识体系。因此, 改变师本的“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实行“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最终“不教而教”。
课程观。当前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是;传授性或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分量, 而学生缺少时间、空间, 也没有精力进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 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 需要大力压缩授予性或接受性课程, 腾出时间和空间, 保证学生的精力, 使他们投入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 即“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
教师观。生命的牧者。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是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和保护者。教师必须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 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教师的作用就像是点燃火把, 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是灌满一壶水, 要从拉动学生的“纤夫”, 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对象, 更是教育资源。以生命提升为本质的教育, 必然最终和基本上依靠生命自身才能实现。学生自身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场, 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是最大的资源, 必然要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评价观。把评价改为“评研”;其结果是柔性的, 不会产生控制效应, 以适应教育生命机制。通过“评研”, 评价的主体变了, 不是外部而是内部了;评价的方式变了, 不是可比的而是可研究的了;评价的功能变了, 不是控制, 而是激励他们更多地创造, 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四、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基于上述探讨, 提出有利于开展团队学习的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 先做后学。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先有经验的基础上, 从个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任何脱离学生原有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方面, 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 就要“先做后学”。比如, 教师在课前把将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由学习团队合作完成的准备型任务或课前活动, 布置前置性预习作业;抑或教师重组教材内容, 将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由学习团队对其进行研究。这里, “先做后学”不仅局限于一般的预习, 更多的是通过团队活动或小研究去学习, 是任务驱动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学转化为团队活动或研究。
2. 以学定教。
先做后学所带来的是以学定教, “教”不仅是由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以教师和课本为全部资源进行设计的教学实践, “教”所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性和计划性, 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搬运过程, 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活动与研究过程不受重视。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 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 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 或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 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的预设, 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往往会与学生的团队自主学习发生矛盾。
3.学生的教育观与课程改革要相适应 篇三
关键词: 学生课程观;知识观;师生观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也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将面临一次全新的突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它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都要发生重大改变,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对于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它需要教师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随时代的发展而适时地转变教育观念。
一、课程观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最重要的转变是课程观念的转变,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课程观念的转变对新课程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新课程观念的转变表现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将学生的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程内容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以时代性和基础性为特点,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为功能目的,新课程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既将从事中学德育教育工作,认识并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非常重要。
二、知识观的转变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境域性,主张“任何知识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中的,任何知识的意义都是由其位于整个的意义系统来表达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也不存在任何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正是基于此,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的参与,尊重学生的交往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精神,以及好奇心和想象力。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中具体、丰富、鲜活、多样的情境联系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将其转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师生观的重新调整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它能使用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然,对于师生双方都可以提升素质、扩大知识面、增强自信心、愉悦身心。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就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被称为“交互主体性”教育理念其核心和本质就是“主体间意识上的‘同’和言行上的‘一’”,也被称之为“主体间性”教育观,“师生关系的展开以平等的、合作的对话方式展开,在理解中对话,在情感中对话,教师与学生在对话的教学过程中合作起来共同成长”。这种师生观下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充分的尊重。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的肯定、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向上的内动力,也是生活的精神支柱。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作为担负德育教育责任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要善于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尊重、关爱、赏识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四、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新课程的变革与发展要求教师把握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在新课程中,师生将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指导,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思想政治教育界专业学生要主动积极地践行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定信念,激情投入,以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和谐而终身的发展为培养目标,以国家的课程改革为已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參考文献
[1] 李玉萍.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4.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四
游戏名称:快乐轮胎(幼儿自主游戏)年龄班:小班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玩轮胎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
3、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轮胎若干
玩法:幼儿自由玩轮胎,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感知轮子滚动可以省力的道理。教师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新玩法,引导幼儿体验多人合作玩轮胎的乐趣。
游戏评价:小班的孩子对会转动的轮胎有浓厚的兴趣,结合主题《轱辘轱辘转转转》,幼儿自发玩起了轮胎,有的推着轮胎在滚动;有的把轮胎当成“沙发”躺在上面惬意无比;有的几个人一起把轮胎堆起来,再钻进中间的洞里说是掉进“井”里了;还有的把轮胎排起来搭成小桥在上面走来走去„„
5.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五
一、深刻领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一)科学合理地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至少有以下含义:一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对农村要充分覆盖,真正方便农村、方便农民;二是涉农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要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功能相对齐全,互为补充;三是涉农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要与农村社情相适应,金融产品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是涉农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已经明确,要转换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其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这些重大决策,既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金融业提出的具体要求。(二)整合支农信贷资金来源,畅通支农资金投入渠道。农村信贷资金分布在各个涉农金融机构,资金分散,原有对邮政储蓄的优惠政策增强了邮政储蓄机构对信贷资金的分流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信贷资金“抽水机”,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受经营理念的影响,信贷资金逐步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客观上造成了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讲,整合农村信贷资金资源,必将对原有体制机制下的农村资金投入渠道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各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更趋协调,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对“三农”的综合支持能力要得到整体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经营方略要更加具有互补性,逐步消除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利因素,使党的惠农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这一政策,对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来源、发挥涉农金融机构的整体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更新经营理念,创新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如何使金融产品满足广大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涉农金融机构关心和探索的问题。多年来积存下来的传统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在金融机构经营方面,贷款期限不合农业生产规律、金融产品过于老化和单
一、贷款利率与农民使用信贷资金的收益率不同步、农业信贷资金非农化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在信贷资金使用方面,贷款归还频度低、信贷资金被积压挪用、主观逃废债务等现象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两种现象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过高,同时也反映出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落后于农业发展形势;其中有信用环境的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因。[!--empirenews.page--]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涉农金融机构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业必须以创新的态度,在体制机制变革、经营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更新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
6.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六
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
资源观问题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所谓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一切与资源的探索与评价、规划与配置、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工作,都受着资源观的显著或潜在的影响,不同的资源观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带来不同的.效果.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有新的资源观.在此,主要讨论资源的时代观、地位观、辩证观、系统观、层次观、发展观、开放观、价值观、伦理观和法制观等10个资源观,用以阐述对资源问题的基本看法.
作 者:吕国平 作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刊 名:资源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 23(3) 分类号:No 关键词:资源时代观 资源系统观 资源层次观 资源发展观 资源开放观 资源价值观 资源伦理观 资源法制观7.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七
“开放教育”是一种教学不拘形式、不搞分科教学、不按一定的教材传授知识的教育方式,其目的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张在生活、活动和游戏中学习。
二、空间
现代教育建筑空间形式复杂多样,本文试从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两个层面来分析与开放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建筑空间。
1. 开放空间
教育建筑开放空间各元素的功能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界面变得越来越模糊。空间形态的构成作为一种结构过程,其动态性和开放性体现了结构内在的自调性与外在的关联性。它反映了空间的整体性原则和相互关联性原则,强调空间功能与人的行为的有机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和贯通。因此,开放的教育建筑空间在今天的校园中越来越普遍。
现代教育建筑中,“非授课式”教学空间的出现虽然对传统的“授课式”教学空间的主导性地位形成冲击,但并非就此否定了授课式教学空间存在的必要性,现代教学空间应是非授课式教学空间与授课式教学空间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
2. 公共空间
任何校园在可能的条件下都应有一个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这符合青年人的向群心理和情感,而且这种空间也往往成为师生心目中学校的形象代表。教育建筑公共空间是社会与文化的载体,如果说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的交往行为有间接的影响,那么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则是直接的。诺伯格-舒尔兹(Christioan Morberg-Schulz,1926~2000)指出“交往是空间性的,空间是表现我们‘在世界中交往’的各种结构的重要方面之一”。空间对人的影响从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可见一斑。同样,教育建筑空间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建筑空间的形态、功能、发生的活动都会影响学习、交往、生活等行为的发生、发展。
人们对交往、知识、情感的需求都可以部分地于公共空间中得到满足。寻求公共性是学生交往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教育建筑交往空间的公共性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其健康的交往心理,创造无拘无束的交往气氛。
三、交往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创造、独立思考以及沟通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校园建设应能够提供促进师生交流和互相启发、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场所。这种场所不应仅仅存在才教学空间中,更应该贯穿学生的校园生活空间。
1. 空间依赖
大部分学生在校时过着”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以大学生每天上课6小时计,8小时睡觉,4小时吃饭及处理生活琐事,还有6小时可自由支配。这其中,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室外晨读、散步、社团及文艺活动占了很大分量。也就是说,无论是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还是参与其他活动,他们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处在校园的开放空间中。于是,开放空间成为学生校园日常生活所依赖的空间。
2. 空间共享
只要有人存在,无论是在教学楼、图书馆、校园广场还是在运动场,人及其活动总是会吸引另一些人。人们被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为引导人们投入适当的交往活动,交往场所应位于人们活动轨迹的节点或是与人流保持视觉连通、位置靠近、行动便捷的地方,同时不受交通干扰,促成交往行为发生的最大可能。如中心教学区户外开敞空间、交通便捷的主楼中庭共享空间、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场地、图书馆阅览室等(图2),不仅能解决大量人流容易引发的拥堵问题,还能为人们驻足、休憩、交谈和其他交往活动提供便利,不会让人产生仿若匆匆过客的感觉。
四、整体
整体性是指教育建筑的空间一体化,即校园的教学区、生活区以及运动区三大分区之间具有方便的联系。这种整体性是由教育建筑的内在功能决定的,而教育建筑主要包括校园中心、秩序逻辑和连续渐变三个主要的整体要素。
1. 校园中心
亚历山大(C.Alexander)在《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中,提出城市整体性发展的七条法则,其中一条是“中心的形成”,认为中心是发展的、对称的完整体系,并与周围的部分构成整体。中心的丧失必然造成片段的凌乱和整体感的丧失。相反,中心的形成有助于整体凝聚力的形成。因而,中心感一直是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
校园中心主要以开放空间的方式表现出来。正如校园“campus”这个单词的来源一样,最初意指一个界定明确、公共的开放领域—广场,是大学的中心和象征。它是教育建筑的公共互动中心,也是校园的“客厅”(图3)。
形成校园中心的方式有核心型和流线型两种。核心型一般是由图书馆、行政楼、礼堂、教学楼等建筑围合形成的相对静态并具有纪念性的空间。其形态一般是方形或不规则类方形,有明显的主轴线和均衡的比例,可以是以空间为核心,轴线尽端是重要建筑物;也可以是主要建筑置于广场中心而形成的以建筑为主体的广场形式。流线型中心是沿人流主要动线而形成的线形广场,强调整体的空间序列,是一种流动的空间形态。这类校园中心作为一条便捷、高效的人流活动的脊,把校园中人的活动组织起来,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系列广场式、长街式和半封闭式的线形广场三种。
2. 秩序逻辑
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在时间上有出现的先后秩序,在空间上有方向的次序,在形态上有大小或错落的层次。秩序感是靠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的。秩序逻辑主要反映整体中个体排列和变化的规律性,是产生形式美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手法。一切艺术都与秩序逻辑——强弱、长短、疏密、高低、刚柔、曲直、方圆、大小等对比关系的配合有关,秩序是一种波浪起伏的律动,当形、线、色、块整齐而有条理地重复出现或富有变化地重复排列时,就可以获得节奏感。当人们行走在校园的流线中,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入口到校园深处,无论空间、景观还是建筑物,都随着时间和视线的推移呈现规律性的状态,无论重复还是变化,渐变还是突变,都遵循其功能或理念的内在逻辑规律。寻求教育建筑空间秩序逻辑的目的在于形成理性、格局清晰的教育建筑整体,从而提高人们对教育建筑空间的认知度。
3. 连续渐变
开放的教育建筑空间所凸显的开放特征作为建筑师将情感与氛围传递给使用者的重要工具,应该在其内在属性上符合并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由于开放空间的外在形象在人的活动和感知过程中表现为一种线性、连贯、延续的状态,其本身在实体上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成为人形成合理的整体感知以及生活体验过程中的重要特质。
人的知觉有连续性的要求,连续性的体验有利于在认识过程中构成整体性的体验。因而一个整体性高的空间结构应该是在一定动线中的连续性体验。比如从室内到室外,从大型开放空间到小型内庭院,从体量巨大的建筑物到轻巧的构筑物,越连续的空间体验越能形成整体的感受。当外部空间被割裂为广场、道路、庭院和自然绿地等单个片段进行设计与建设时,各个部分缺乏联系与连续性而独立为各自为政的片段,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系统。
五、场所
受20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兹提出了“场所精神”。所谓“场所精神”是舒尔兹对20世纪建筑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建筑现象学”的基本论点。人类通过建造而导致的定居应该能形成特定场所精神,而这种场所精神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地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种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修正了仅仅以“时代精神”来定义建筑文化的意义,从而避免将建筑引向由后人对前人建造文化的破坏性重建。
教育建筑空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场所,而这种场所应该有其特有的精神。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距离感仅仅看作空间的尺度距离,而应该理解成心理的和社会的距离。保证校园在发展中不受社会过多、过直接的影响,而保留各自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营造出教育建筑特有的“场所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的教育建筑空间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催生出来的产物,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开放的教育建筑空间是与师生学习和生活模式相互结合的一种空间场所,其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都会对人在交往中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能激发人们的沟通意识与创造灵感。
随着当代开放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开放教育建筑空间必然会应运而生且丰富多彩。相信通过对空间、交往、整体、场所及其他影响教育建筑空间设计要素研究的深入,业界对开放的教育建筑空间的多重含义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为教育建筑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多有利参考。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廖彬,傅礼铭.持续与开放—当代高校校园开放式规划的探索与研究.华中建筑,2004(1)
[4]龚志东.当代中国高校校园建筑开放空间研究:[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5
[5]王坚.高校公共教学建筑教学空间设计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
8.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八
2009年8月,中共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首次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全域城市化是在大连全域以扩张城镇化为基础,以推进产业化为依托,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的全面转型发展的过程,从而逐步实现全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域城区现代化、全域村镇社区化、全域农业都市化和全域农民市民化。
在“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引领下,中共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支持,使大连市农业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大连农业职业教育事业的特色
(一)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從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大连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在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超过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照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2012年,大连市共有41539名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比例64%。
(二)长兴岛现象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大连市瓦房店,是国家级开发区。长兴岛率先基本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不仅成为大连市涉农区市县发展的领军者,一些领域和项目还在全市乃至辽宁省示范领先。2012年,招聘新教师109人,全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为34人。长兴岛还在全省首开中职教育免费的先河,每年免学费达220多万元。
二、大连农业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一) 生源不断减少,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办学困难
自1999年以来,大连市的农业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由于普通高校扩招和对农业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都把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大量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期待能够考入普通高校,致使就读农业类的高中、中专、技校的学生逐年锐减。
(二) 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由于普通高校不断扩招,大量的专、本科农林类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将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挤到了一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遭遇到了各种困难,包括学历低、技能差、专业不对口、老套教材无法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等。
(三)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大连市农业职业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由于编制问题无法顺利进入教师队伍。学校与用工单位对接不紧密,校企合作不强。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知识更新慢,缺少必要的在职培训。全域城市化后,基层农业职业教育教师转岗到资源相对较好的市级学校,基层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
(四)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从大连全域看,农业职业教育在各县市、乡镇存在较大的差异。农业职业教育主要集中于大连市区和县级市市区,乡镇基层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即使是县级市,不同的县级市资源也不尽相同。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使城乡之间、县乡之间教育公平的实现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发展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吸收更多生源
在当前经融危机延续、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了解农业职业教育、改变以往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偏见。不能让农业职业学校成为家长和学生的被迫之举,而要让其成为学生谋求生存能力、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自我价值的首选。
(二)增加教育投入,软硬全面扶持
加大财政的支持,在税收、资金等方面对农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基层农业职业教育给予大力扶持。不仅要加大对农业职业学校校舍建设、图书馆、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的投入,还要提高中职农业学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同时,鼓励涉农企业、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资金进入农业职业教育办学。
(三)加快教育改革,适应发展需求
创建新的教育办学模式,让学生享受到全新的职业教育,甚至是终身职业教育。除了全日制办学模式,加大业余培训的力度,让求学者能够工学交替,劳学结合。灵活的办学模式不仅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多样化的学习意愿,也能使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全域城市化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四)加强师资建设,交流互动联合
打破学校编制束缚,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建立资源丰富学校与基层职教学校的互动机制,帮扶和培训基层教师。积极拓展涉农高校进入到职校建设中去,让广大基层教师能够得到适时有效的培训,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授课经验。积极引导职业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校间的重组与合并,实行“强强联合”,努力使农业职业教育形成集团式、品牌式效应资源合理化配置。
9.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九
一.填空
1.(道德 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和 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
3.(良好道德风尚)是全社会所推成倡导的一种健康 向上的社会风气,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是否有序和谐的标准之一。
4.(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健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基础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7.(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8.(弘扬和培养革命传统道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同时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10.(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判断题
1.封建社会道德是阶级道德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2.干部考核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対德的要求(√)
3.道德评价的对象是人的行为表现,而行为是由客观因素驱动的(×)
4.对于中国这个不甚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而言,道德失范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时偶然的(×)
5.所为传统道德,就是由过去特定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经过长期发展而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比较确定而持久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6.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7.传统美德是人类在长期公共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8.思想理论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核心价值正在发生这种大的变化。(×)
10.思想道德建设生活化,常态化离不开细节养成和日常实践(×)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和总纲领,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一方面,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分数与两个范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同时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2.太多了
3.太多了
4.太多了
5.建设生态文明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No.1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No.2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No.3科技的双刃剑效应
No.4理性消费问题
四.论述题
10.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
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探讨 作者:周宗惠
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1年第01期
摘要:学校的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运动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组织和管理能力等,但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质来探讨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体育 教学 社会适应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此,分析和研究学校体育中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体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问题。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过程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过程实质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参加者往往要根据需要担任某项体育运动角色,并按照一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进行体育活动,而这实际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的缩影,是大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交场所,这对大学生尽早的接触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3.1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机会,并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集体的认同感,社会强化的刺激性,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逐步形成与他人交往的需求、艺术、技巧和习惯,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3.2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当前,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这些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当他们在某一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人的性格偏离正轨,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而克服障碍和挫折正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单纯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对培养大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3.3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显著特征就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集体性。因此,体育课程学习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特别的、其他课程学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让大学生逐步体会到团队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正确的交友,正确的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团结友爱、关心支持、鼓励帮助、尊重信任和理解体谅。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3.4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既有个人之间的竞争,又有团队之间的竞争;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又是与对手之间的争夺,而且体育的竞争还受到规则的制约,讲究公平对等,需要良好的体育道德。取得胜利依仗的是自身的实力而不是狡诈的阴谋,在经常的体育竞争中,就会逐步形成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社会中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教学措施和方法
4.1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4.1.1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特殊教法
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特殊教法有保护帮助,双人练习与群体练习(合作与对抗的)等。在这些练习中,大学生之间的接触程度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大学生随时会和一些
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同学结为组合,进行对抗或是合作的练习,在练习中,大学生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互相协作,帮助,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4.1.2 利用体育的竞赛特点
要想在体育比赛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同学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坦诚的人际交往关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4.1.3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进行体育游戏就必然有同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大学生一方面表达自己意愿,另一方面也要理解他人的意思,并做出回应。大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会形成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角色关系,但无论哪种交往关系都为大学生的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2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学校体育教育在体现人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最具有说服力。
4.2.1 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体育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体育竞赛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赛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竞赛中,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大学生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潜力,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规则,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4.2.2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在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球赛,接力跑,体育游戏等活动中,让同学之间互相理解、鼓励、配合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大学生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4.3 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学校体育中的各种集体活动,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要求,可以使大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约束自己,公平竞争,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进行竞争或协作。所有这些,对培养大学生的自制能力,遵纪守法,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
从上述论点可以得出,学校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显著的,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出发点,学校体育教育只要按照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活动,就能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做出积极的适应,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抗美.当代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信息,2009,(32)
[2]夏成木.体育大学生社会角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宜宾学院学报,2009,(6)
[3]李树旺.体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6)
[4]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高风华.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2001(3)
[7]赖天德.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8]张传义.对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2004(3)
11.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 趣味实验 文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1-01
1.引言
学习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外部信息的记忆和感知的效果情况遵循这样的规律:文字<图像<视频<现实的情景再现。而生物科学现实,外部世界对于人类大脑皮层的刺激也大抵暗合上述路径。而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多媒体教学比黑板教学要更能够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在野外的实践活动更加能够让学生的记忆持久弥新。
2.趣味实验与文本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1“鲁米诺潜血反应”与文本原理说明。
鲁米诺是一种浅黄微粒(粉末),遇到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一类化学物质就会发蓝光。其原理如下:过氧化氢从鲁米诺那里“偷走”一对氢原子,从而产生的形态和氧发生反应得出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分子微粒,再回到一个更低,更稳定的能量状态的过程中,这个分子便会发出蓝光。由于这个反应的发生需要一个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就是铁,因为我们的血液里含有铁,所以鲁米诺通常用于侦察犯罪现场中看不见的血迹。实验过程:将全班学生带到一个光线相对较暗的实验室,然后分别给学生们一定量的鲁米诺溶液,让他们以次通过将溶液洒在一个事先“设定”好的“犯罪现场”(不得在重复区域撒),然后看谁最先找到犯罪现场,也就是有蓝光的地方。由于鲁米诺会让即使是沾过一滴血的地方都会以微弱的光芒现实出来,但由于光芒十分微弱,因此看上去和电视上表演的不那么明显,黑暗的教室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实验,或者事先准备好一套像素较高的相机加以拍摄或录制。这个实验,从探案侦察的角度出发,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进了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互动程度,从而实现学生们让学生们积极起来,并且由于得到的视觉的刺激,因此必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记住这个有趣的“发现罪案现场游戏(潜血反应)”,说不定还会激发学生们选修公安刑侦方面的专业。
2.2趣味实验二:硫酸和糖
我们知道,糖分子就是一连串的碳原子附带着氧原子和氢原子,故一旦在糖里加入硫酸就会脱去糖分子里的氧和氢,只留下一条固体石墨泡沫;生成物中还有一种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这个实验只能在化学实验室里进行。实验过程,同样还是在标准的化学实验室里,全班学生一起参加,开始主要是观看,接下来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过程如下:在烧杯里加入大约四分之三的糖水,含糖量大约为15%;然后用导管缓慢加入稀硫酸(处于安全考虑),大约等待1分钟左右,烧杯里看是出现剧烈的沸腾显现,很快冒出大量的黄烟,同时和烧杯同样形状的黑色的柱状石墨泡沫从烧杯中“生长出来”,其直径和烧杯的内径相等,高度大约是烧杯的2倍左右,有糖水中糖的比例和硫酸的密度决定。它不会直立“生长”,而是会在杯口软下去。这个实验的直观性远比鲁米诺潜血实验更为激励和明显,因此更能够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从而大大刺激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趣味实验三:铝热
铝热法是一种利用铝的还原性获得高熔点金属单质的方法。人们很难相信铝(AL)和铁锈(氧化铁Fe2O3)能够产生喷泉般的烟和火星。但铝热反应确实如此。在化学界,氧化铁粉和铝粉的反应通常用作演示,但实际上他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实验过程:用一根燃烧到5300华氏度(3000摄氏度,是太阳表面温度(6000°)的一半)的镁条点燃,当金属粉末开始发生反应,铁原子失去氧原子,而铝原子获得氧原子,便产生了熔铁,可以用于各种机械焊接,如焊接铁轨和水下焊接。这个实验最好在露天实验室进行,试剂的量以及相应的配套实验装备也要最相应的调整,以便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观察到,同时由于该实验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并有可能会有剧烈的火星溅射,因此必须保证安全。铝热实验的最大特点也是最能够引起学生关注是在于热量和火星也就是视觉和感觉双重刺激,从而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
3.小结
毋庸置疑,趣味实验最终必然要回归到文本教学中去。趣味教学是辅助手段,文本内容的教学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所以要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作为辅助教学,是一位学生们已经厌倦了枯燥范围的单纯讲解。另外,如果亲自做化学实验的条件不够成熟,我们主张在积极利用互联网视频资源,在观看中也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南纪稳.优秀教学设计文本的特征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4,03:71-75.
[2]傅溶霞.高中“趣味化学实验”课的开设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2.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二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创新意义
1)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 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前瞻性。
理论界过多地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结合在一起研究, 对高校就业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在国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中尚属前列, 它是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有机补充、大胆创新, 具有理论的前沿价值和实践的推广价值。
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 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呈现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的特点。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的“联姻”, 避免了传统工作形式的呆板僵化, 避免了传统工作内容的琐碎零散, 避免了传统工作过程的空洞说教。这种创新, 从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出发, 针对各个阶段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运用职业生涯理论, 重点解决, 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条有机的完整的科学的线索, 更贴近学生所需, 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
3) 在坚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通过培养生涯意识, 引导学生们对职业进行科学定位, 对人生进行合理规划。
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坚持传统的“三观”教育基础上, 能够促进学生审视自我、探索自我、提升自我, 激发学生发展自我的内在动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以职业生涯为导向, 更为主动、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具体内容
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 如何使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根据职业生涯理论, 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制定和实施人生发展规划, 每个学期重点地开展系列的活动, 如:大一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认识专业, 主要进行职业生涯理念教育, 进行自我认知, 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大二主要了解社会, 进行职业探索, 了解典型的职业生活, 确定学生的职业方向;大三主要提高职业技能, 逐步培养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 加强专业技能的指导, 实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大四偏重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巧指导。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 增强竞争力。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以“学期”为单元, 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 即: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行动计划、反馈调整等五个部分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围绕着“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顺利就业”这条主线, 经过两年多的研讨与实践, 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大学生涯规划阶段的目标、任务、具体活动安排, 编制了一目了然的图表, 不同年级遵照执行,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模式的几个注意问题
1) 每一阶段目标要明确, 方法要得当。
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很多, 涉及到自我探索、环境探索、决策、行动、反馈调整等方面。所以每个学期要突出一到两个重点, 遵循由内向外的原则, 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逐步认知, 同时做好每一个阶段的总结。
2) 为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力量。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一支生力军, 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机制, 培养他们、信任他们、依靠他们。通过班干部组织生涯规划的一些活动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 辅导员要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这一工作的开展, 要求辅导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由于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 行政性工作居多, 导致学习的时间很少。因此, 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理论, 更好地开展工作。
摘要:班级管理是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本文大胆创新,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从高校、班级、大学生三个角度论述了该模式的意义;以学期为单位, 详细论述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 用图表的形式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任务、具体的活动安排作了直观的说明, 最后分析了在该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振斌, 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3.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能否真正实现。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穆斯林同样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今年二月,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动,努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已经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地提出来,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贾庆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至关重要。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宗教事务条例》,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也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是党和政[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府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三个离不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宗教与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适应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伊斯兰教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昌明,但宗教仍然发挥重要影响。宗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交融互动、相互作用的,任何宗教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状况相适应,才能生存,并通过变革求得发展。宗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与之相协调,是宗教本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被宗教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所证明。
1、伊斯兰教的社会和谐观
在中国古代人们主张“以和为贵”、“息事宁人”、“阴阳以柔”的和谐思想,人们尽量避免事物双方的矛盾,从而促成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伊斯兰教同样也是以和谐为美的思想,这种和谐思想根源于人们对宇宙及身边事与物的参悟。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体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人与自然均是安拉的被造物,并且自然先于人类而诞生,但自然确是为供人享用而创造的。安拉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高贵及其它生命体所不及的优待。安拉为人类提供饮用:“我派遣滋润的风,我就从云中降下雨水,以供水你们饮料”(15:22),安拉为人类提供衣食:“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自然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对自然必须加以善待,并非征服。人类应当遵循生命法则,在长期利益中保护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相互往来。伊斯兰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不是建立在自然法则约束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就像对自然生命的善待出于对安拉的敬畏一样。《古兰经》中说:“你们把牲畜赶回家或放出去吃草的时候,牲畜对于你们都有光彩。”(16:7)因此,伊斯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辅助、相互渗透,近似于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人与人的和谐同属于和谐的另一因素。伊斯兰教有关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有别于中国古代的“息事宁人”,并且伊斯兰教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分为了若干种。在婚姻家庭中,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也有妻子的义务,《古兰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2:18),这正体现了夫妻间的亲密无意和互相体贴,从而构筑起丈夫与妻子间的和谐。在母亲与子女地关系上,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不仅以血缘维系母子情深,并以信仰的最终归宿引导穆斯林去积极维护母子间的和
谐。在社会中,商人之间同样要保持和谐、以诚相待、以公平为经营之首要原则,没有“无奸不商”的谬论,例有把持安拉之称的忠告,从而使得商人与商人经营者与消费者建立起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和谐。“天下穆民皆兄弟”是伊斯兰教对人与人间和谐关系的最高总结,别说是有血缘之亲,即便是陌生的路人,似乎都有种内在的默契。
2、伊斯兰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伊斯兰教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伊斯兰教之所以逐渐由阿拉伯人的民族宗教演变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就在于伊斯兰教在不断与新传播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相互影响与渗透中得到发展,这一过程就是伊斯兰教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适应在新传播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过程。
穆斯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从她的先民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及这块大地孕育的中华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回族、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其文化载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如何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心系中华、共依共存、同担荣辱、一起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其渊源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一脉相承,有着丰富的内容。
就拿我们云南来讲,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处于大分散状态的回族,除主要与汉族杂居外,还与白、彝、苗、纳西、藏、傣等兄弟民族交错而居,或与村为邻,或同村而居,互相间有着密切联系。故云南回族的语言和文化,除受汉族的强烈影响外,必然受共同居处的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乱、曼赛两寨的穿傣服说傣语的“傣回”(帕西傣)、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穿藏服说藏话的“藏回”、大理白族自治州穿白族[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服装说白族话的“白回”、“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彝回”一样,都是早期回族进入傣、藏、白、彝族地区,与当地民族长期来往、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和创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团结、积极向上的人文景观,和谐社会的建设群体效应。
三、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当前,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没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人人都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出力,为社会安定有序尽责。近段时期,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以及所采取的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引起了北京、上海等地部分群众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涉日游行活动,对于广大群众和学生的这种爱国热情,我们是充分理解的。但是,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一定要冷静理智,依法有序。我们要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含义,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伊斯兰教界在新时期明确提出“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把爱国和爱教统一起来;如我们云南穆斯林素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并且确认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翻开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到,回族只有统一祖国的功劳,绝无分裂祖国的行为。即使是民族斗争的特殊时期,云南回回民族一方面为了所对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而进行浴血奋战,另一方面又要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忘捍卫祖国的利益。在伊斯兰教道德方面,大力宣传“弃恶扬善”,“公平平等”,“不奸淫、不偷盗、不说谎”等道德规范,这些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相符合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这些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对维护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中国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穆斯林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促进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以伊斯兰教道德思想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履行道德的这一过程,也就是促进三个文明稳步发展的过程。宗教从其最终仍属受动于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言,总体上正在无可逆转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的稳定社会的功能,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恰恰应该受到积极的开发和运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教职人员,我们同样要认真学习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信仰,团结奋进,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14.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四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英语写作一直以来是初中生的一个“软肋”,本文主要从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写作
一、引言
俗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阅读经验与写作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初中英语的阅读材料具有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等重要特征,是培养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作文素材以及表达方式的源泉,两者密不可分。通过阅读可以大大地扩充英语词汇量、扩展知识面、加强语感,汇聚大量的语言信息,从而为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读前活动——注重词汇的积累,厚积薄发
读前活动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精心设计文本导入,提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提前感触词汇,排除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从而为之后更深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过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因为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因此教师在阅读文本之前要对新词汇的呈现方式引起充分地重视。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新词汇
由于引入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情感引入到特定的英语语言情境中。“入境”才能“生趣”,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引发强烈的阅读动机,并且保持一种良好的阅读心态。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前要尽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做自然能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无限的遐想,并且对新课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
(二)课前预测,激活新词汇
在阅读之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标题出发解读文本,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这就像给了学生一个案件和一条线索,让他们像侦探破案一样去发现线索,并且通过阅读文本,不断验证推断的结果是否合理。由于总是想确认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往往会充满期待地继续下面的阅读,这样就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进行预测,引导学生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以及记忆。
总而言之,在文本阅读之前注重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可以促使学生储备丰富的语言基本知识,从而使他们在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三、读中活动——以读促知,融会贯通
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过程组成,即略读、寻读、精读以及朗读。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分析,熟悉阅读文章的体裁、框架和内容,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略读——理清思路,把握文脉
阅读教学与写作相结合如果仅仅依靠词汇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篇章进行分析,逐步培养学生驾驭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快速把握大意的能力。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文时,学生可以对文本进行略读,用简练的词正确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language, food, zoo 以及 climate。实质上,阅读文本材料中每一段的大意恰恰是写相关话题作文的提纲。
(二)寻读——关注体裁
寻读是指阅读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阅读本文中的信息进行筛选以及整合的一种阅读技巧。初中英语教材之中的阅读材料多种多样,题材广泛,有故事、广告、书信、新闻稿等等。教师应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对相关文本进行归纳总结,依据文章的体裁特点理清思路。可以教给学生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几个方面 :比如文本的基本结构、基本格式、写作特点以及常用的语言方式等等。同时要求学生找出段落主题句和信息词,进一步总结归纳段落大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对整篇文章的大意进行概括,通过对于阅读文本结构的深入剖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同一类文章的写作方式。又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对新加坡进行了解的文章,然后根据该阅读文本,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乡,也可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城市。
(三)精读——捕捉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关注的目标集中在掌握所阅读文本的细节内容之上,学生可以接触以及掌握比较多的关键词,它们可以是书本中的新单词、短语,也可以是教师所推荐的文本中的优美词汇。在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造句、选词填空或给出一个关键词或短语的使用
语境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关键词的内涵、情境。如在学习“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
Language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Food
...not have problems finding...;an excellent place
to...;whether you like...or...Zoo
It might seem strange to...(when)...;...wake up
at night;...is the best time to...Climate
One great thing is that...(all year round);
Because...通过填写表格,学生可以较好地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关注具体的语言知识点,积累一些短语和句型,从而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四)朗读——吸取精华
朗读是理解的门槛,通过朗读可以深入领悟阅读文本的内涵,在朗读中提升语感,熟悉各种句型以及句式,清楚文本的结构,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语言素养。学生可以在朗读的整个过程之中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由此可见,通过阅读中的活动,让学生对文本的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以及基本格式进行充分地了解,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构思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顺利完成写作。
四、读后活动——以读促写,水到渠成读后活动是在阅读完成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最佳方式,是读与写相互结合的最好体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炼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着手写作实践,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由于阅读后创写是在阅读文本之后,通过想象力的运用对故事的结局进行重新编写,也可以结合文本主题从其它方面来发表自身的看法。因此,通过阅读之后的复述、改写、仿写以及创写,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有效地实现初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之
中,教师有意识的、有效的进行写作技巧的渗透,做到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五、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点,指导学生进行篇章结构分析,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且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英语作文中去。只要持之以恒,通过初中三年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相互整合引起重视,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阅读文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参考文献
[1]崔伶俐.对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之探析[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1)
[2]沈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巧妙结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06)
[3]宋春艳.从学生写作错误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学苑教育.2011(17)
[4]常云.过程体裁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考试周刊.2010(04)
[5]刘文力.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作教学[J].语文学刊.2010(16)
[6]刘贤梅.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J].语文学刊.2009(14)
[7]吕秀凉.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教师.2009(15)
[8]夏丽华.寓写作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9]赵翠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科技信息.2009(06)
15.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五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0 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主要课程之一。近些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经理管理、工程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专业领域都已成为高等数学的“用武之地”。但是严格来讲, 高职教育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支, 其课程教育旨在培养适合一线岗位的技能应用型职业人才。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教学必须“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必须“联系实际, 深化概念, 注重应用, 重视创新, 提高素质”, 其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提高其数学文化素养以及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俗地讲就是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就业上岗提供必备的数学基础。
1 背景
1.1 高职学生基本情况
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笔者发现, 有不少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家长急于望子成龙, 教育孩子时态度粗暴, 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或依赖心理。从高职学生总体的生源质量来看, 学生素质偏低, 教育情况令人堪忧。最近几年,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出, 有许多学生擦着建档分数线入的学, 他们的数学基础都不太不扎实, 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 尤其是对数学课程兴致索然, 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应付考试或者为了修学分而不得不学习, 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1.2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对数学课程的要求有所提高, 但是课时不增反减。面对校对的学习内容和有限的课时安排, 一部分院校难于确定教学计划,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把重点放在完成教学进度上, 一些需要精讲、细讲的题目一带而过, 最后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质量却大打折扣。教学过程缺少学生参与的双边活动, 内容抽象难以掌握, 一部分学生主观上有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 兴趣缺失, 学习态度不积极。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深刻, 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学习一些计算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表现出“轻概念重计算”, 根本不会运用数学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此外,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思想保守, 方法单一, 手段落后。目前, 一些高等数学专业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2 适应专业需要, 改革教学内容
2.1 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
要做好高中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 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同步开展。教学内容应该侧重基础教育, 同时富有一定弹性, 使知识结构适应能力培养要求。“富有弹性”的教学模块应该这样设计:要根据专业需要编排教学内容和典型例题, 至少涉猎到几个大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可参考现实条件灵活筛选教学内容。具体来说, 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囊括图1所示的几个模块。
“基础模块”是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该模块所囊括的都是各专业所需要的共性的知识内容, 体现了高职专科数学素质教育、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教育要求。基础模块主要分为微分学基础和积分学基础两部分内容, 将一元、多元微积分揉在一起进行学习, 以节为单元模块在中学数学的基础上延伸出微积分, 一般每节安排2-4学时和一次课后作业。
“专业模块”是“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概率与统计”、“矩阵与线性方程组”、“拉氏变换”和“数值计算”六个模块的总和。该模式是为了适应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而设立的, 因而教学内容 (如理论知识、案例等内容) 须由各专业课教师与数学教师共同编排, 并且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的授课方式不一定局限于“填鸭式”理论灌输方式, 可以更加灵活的选择实验室授课模式, 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针对某一项技术问题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中间穿插数学基础理论,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从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来看, 它应该属于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某些层面来讲, 这种“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恰好迎合了当前社会上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 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有裨益。
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开设“选学模块”, 在该模块下以讲座形式分设“数学实验”、“数学模型”、“优选法”、“数学方法论”和“离散数学”五个小模块供学生选修。
2.2 注重内容的创新性, 准去把握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围绕数学知识的“产生、解决和应用”准确把握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活化课程内容, 摒弃以往“重定义、公式, 轻知识运用”的生硬刻板的理论灌输方式, 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充分阐明数学知识的由来和知识应用的最终目的。针对问题逐步展开教学主题, 中间穿插数学史的基础知识, 然后详细阐述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由此引出基础概念, 介绍其来龙去脉, 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有更客观、更充分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数学史内容, 能够使学生更了解数学文化, 这种理性教育能赋予学生特殊的思维品质,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因此是数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2.3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又将数学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加大在案例教学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他们在教师中会侧重数学与实际生活, 尤其是像传染病例分析、人口预测、死亡时间鉴定、物体逃逸地球的速度等与现代技术存在密切联系的典型案例, 教学时应该尽量使学生对其应用方向有深刻的认识,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现培养目标
3.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作为教师,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氛围, 使其在放松、明快的环境中自觉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3.2 结合专业, 讲清概念
由于一部分学生欠缺数学常规思维, 教师在教授数学概念时, 应该根据专业选择能够启发其数学思维的教学案例, 课堂上要多鼓励其针对不同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观察、对比, 充分开拓其形象思维。另外, 所选的数学案例应该与学生的专业有密切的联系, 这样容易帮助其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容和特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与综合运用, 从中概括出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在教授导数概念时, 一方面要举出课本上变化率问题中介绍的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外, 另一方面也要围绕专业特点穿插一些变化率问题, 特别是机电类专业课程, 应该适当穿插一些质量非均匀分布细杆的线密度、变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等变化率问题。
3.3 减少推导, 简化过程
高数课程教学切忌过度强调其严密性, 应该根据生源的数学基础合理编排课程内容, 培养模式也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灌输。譬如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 授课过程中可以只推导函数乘积的求导公式, 就没必要逐一推导和、差、商的求导法则。而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函数单调性定理, 只需构造出典型的几何图形进行说明即可, 没必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证明;在讲授极限的概念时, 若采用刻板生硬的“ε-δ语言进行阐释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建议教师转换成“趋向于”、“无限接近”、“越来越”等俗语进行讲解, 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消化这一概念。
3.4 运用工具, 调动积极性
可以尝试将高职数学的教学与计算机功能相结合。比如定积分和二重积分的概念, 可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进行阐释;积分、求导数、解微分方程、展开函数的幂级数等概念可通过专用的数学软件展开运算;运用数学软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以及级数部分和逼近函数的情况等数学实验。实验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参与式的学习情境, 帮助其更直观的认识数学知识, 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以往数学教学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灌输式授课方式, 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全部由教师一手主导, 教与学严重脱节, 在客观上压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 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辅助者、引导着的角色, 对于教学方式、学习进度等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他们是数学课堂的参与者, 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例如教师采用启发式授课方式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 每个主要知识都可用引问开始,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逐步深入学习;研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逐步培养起数学兴趣。在数学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另外, 在章节学习结束后,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置综合习题讨论课,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其互相交流, 以调动课堂氛围, 一改学生被动的学习格局。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高职学制的改革, 高职数学对基础课中数学有了不同的要求, 要成功实施模块化, 想做好高等数学与各专业紧密结合, 达到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 这就对我们高等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对所教专业与数学的联系有较多的了解, 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对数学课的要求, 掌握各专业所必备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做到相互渗透, 同时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熟练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 才能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丰富和有趣。
参考文献
[1]王正萍, 吴孝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广汇, 2006, 12.
[2]李小娥.高等数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 (04) .
[3]王海菊.高等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0) .
[4]李春梅.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整改方案[J].中国培训, 2016 (14) .
16.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篇十六
1 在细胞层面教学中的渗透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构成不同组织的细胞各自的功能不同,但处处体现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学习精子和卵细胞为例,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与卵细胞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精子形状如蝌蚪、有尾能运动;个体最大、运动能力最强的精子才有可能穿过子宫,在输卵管中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卵细胞个体大呢?”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人的肉眼可以看到。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胚胎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母体内还没有形成胎盘之前,这些营养物质由卵细胞提供),卵细胞大,储存的养料多,能满足受精卵分裂、分化的需要。可见,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的教学中涉及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其他细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识图讨论分析得出: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有的突起很长、有的突起较短;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由此可以让学生理解神经元的复杂结构是与其接受刺激、产生性奋、传导性奋的功能相适应的。
2 在组织层面教学中的渗透
从人体组织的层面上也处处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以血液(结缔组织)为例,在“物质运输载体”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血液的各组成成分有什么结构特点?”由此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后得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0%;血浆中还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有关的血浆蛋白,占7%;还有从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等)、细胞排出的废物(尿素、无机盐),占3%。教师提出问题:“血浆有什么作用呢?”以此引导学生由血浆的各组成成分,分析出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人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教师提出问题:“每一种血细胞各有什么特点?”可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有些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白细胞有防御保护作用。当人体受伤血液流出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血小板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血小板有止血凝血作用。综上所述血液有运输、防御保护、止血凝血、调节体温的功能,血液的功能是由血液的组成成分决定的。
3 在器官层面教学中的渗透
在“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教学环节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帮助学生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教师设置下列系列问题:“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为什么心脏内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这一方向流动?”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心脏各腔壁的厚薄和心脏内的瓣膜开闭方向。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心房收缩把血液压入心室,二者仅一孔之隔,输送血液距离很近;左心室收缩,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再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血液距离最远;右心室收缩,把血液压入肺动脉,然后流到肺,心脏与肺紧挨着,输送血液距离较近;心脏各腔输送血液距离远近这一功能是由心脏各腔壁的厚薄决定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只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由此让学生理解:心房壁、心室壁的厚薄特点决定了输送血液距离的远近,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方向决定了心脏内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心脏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4 在系统层面教学中的渗透
人体有八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是由多个不同功能的器官组成。从人体系统的层面上也处处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在“消化系统”一章的教学中,教师提问:“组成消化系统每一器官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口腔内还有唾液,能把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从而得出口腔对食物有消化作用。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道;胃能不断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促进食物消化。胃液中有蛋白酶和胃酸,能把蛋白质消化成多肽。因此胃对食物也有消化作用。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多种消化液,能把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小肠长5~6 m,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大肠内没有消化液,大肠内表面也有皱襞,能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肠的蠕动可促使粪便推向肛门并排出。大肠有吸收功能,但无消化功能。综上所述消化系统的结构是与其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的。
5 在人体层面教学中的渗透
整个人体的结构也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在“免疫”一节教学环节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的功能。在“免疫”一节教学中,教师提问:“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人体同病原体做斗争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胃酸和酶)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抗原被清除后,人体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把抗原清除。从以上所述得出免疫的三方面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发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的这些功能是由免疫三道防线组成结构决定的。
【探讨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推荐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珠算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11-20
职业学校课堂管理探讨论文06-30
浅谈舞蹈教学的模式与创新方法的探讨08-28
多媒体教学网络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08-11
高职药学教育中提高职业素养的探讨10-01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10-27
关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探讨09-13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09-13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08-25
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