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共10篇)
1.车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篇一
车工实习安全操作规程
1. 实习时必须穿工作服,扣好衣扣、领扣,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女生必须戴工作帽,并将发辨塞入帽内,不许穿裙子、背心、凉鞋、拖鞋、高跟鞋进入车间,不准戴围巾和手套操作机床。
2. 实习中应在指定的车床上进行实习操作,其他车床上的工具或电器开关等均不得乱动。实习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得聊天或打瞌睡。3. 开动机床前,要检查机床周围有无障碍物,各操作手柄位置是否正确,工件是否已卡持牢靠等,卡盘扳手用后要及时取下,做到“扳手不离手”。4. 不准用手触摸正在运动的工件及卡盘,刚加工完的工件及使用的刀具不能用手触摸,停车时不得用手去摸车床卡盘进行刹车。
5. 开车加工前刀具、工件要压紧夹牢,开车后不准离开车床,如要离开必须停车。
6. 操作中如需要变速、换刀、换工件或测量工件时,都必须停车。7. 要爱惜量具,不得把工具、量具、刀具等放在机床导轨和床鞍上。8. 两人操作一台车床时,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开动车床时必须注意另一人的安全。
9. 切削时,头不要离工件和刀具太近,不要站在铁屑飞出的方向,以免伤人。切削时,不准用棉纱擦拭工件和刀具。
10. 工作时如车床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或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车、保持现场,并报告指导师傅。
11. 工作完后应切断电源、清扫铁屑、擦净机床,并在导轨面上加油,各手柄应调整到正常位置。
2.车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篇二
三个标准中分别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方法及反光贴的粘贴方法做了详细的规定。
(一) 《拖拉机安全操作规程》中规定:
1.拖拉机作业人员, 应经过由生产、销售或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2.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 应取得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核发的相应机型拖拉机驾驶证, 驾驶证应当在有效期内。
3.拖拉机应按规定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领取拖拉机号牌、行驶证, 并按规定悬挂号牌, 随机携带行驶证。领有号牌、行驶证的拖拉机应按规定参加定期检验并合格。
4.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应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熟悉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记的含义。拖拉机投入作业前, 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检查和保养, 确保机械技术状态完好。
5.拖拉机驾驶操作人衣着不得妨碍驾驶操作, 衣扣须系紧, 不准赤足、穿拖鞋, 女性驾驶人发辫不应外露;作业前应勘察道路和作业场地、清除障碍, 必要时应在障碍、危险处设置明显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应进入作业区。
6.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 驾驶操作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拖拉机;
(2) 驾驶操作未按规定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拖拉机;
(3) 驾驶操作未按照规定登记、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拖拉机;
(4) 将拖拉机交给无证人员驾驶操作;
(5) 携带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上机作业;
(6) 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操作拖拉机;
(7) 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驾驶操作拖拉机;
(8) 驾驶操作拖拉机时吸烟、饮食、闲谈、接打电话或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操作的行为。
7.拖拉机的禁用:
(1) 封存、报废和技术状态达不到安全要求的;
(2) 非法制造、拼装、改型或国家实行安全认证的拖拉机没有通过安全认证的;
(3) 安全销、安全链、防护网、防护罩等安全设施不全或不可靠的;
(4) 转向与制动系统工作不良的;
(5) 离合器结合与分离不良的;
(6) 发动机、传动部分有明显杂音或其它不正常现象的;
(7) 各部件联结松动、损坏的;
(8) 配套机具缺件、变形以及工作部件安装不正确及调节装置失灵的;
(9) 未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夜间无安全可靠的照明设备的。
8.拖拉机的启动
(1) 启动时, 必须将变速器置于空档位置, 动力机组离合器手柄置于分离位置;
(2) 手摇启动, 要紧握摇把, 站立位置和姿势要正确, 发动机启动后, 应立即取出摇把;
(3) 绳索启动, 绳索不准缠在手上, 身后不准站人, 人体应避开启动轮回转面。启动机启动后, 空转时间不得超过5min, 满负荷时间不得超过15min;
(4) 电动机启动, 每次连续启动时间不超过5S, 一次不能启动发动机时, 应间隔2-3min再启动, 启动3次仍不能启动, 要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方可再启动;
(5) 严禁用金属件直接搭火启动;
(6) 严禁用溜坡或向进气管道中注入汽油等非正常方式启动;
(7) 严冬季节启动前应加热水预热, 不可骤加沸水, 严禁无水启动和明火烤车;
(8) 主机启动后要低速运转3-5min, 观察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电、漏气现象, 倾听有无异常声音。
9.拖拉机的起步
(1) 拖拉机发动机启动后必须空转预热, 达到规定的水温和油温, 待运转正常后方可起步和逐渐增加负荷;
(2) 起步或者传递动力前, 必须观察周围情况, 及时发出信号, 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
(3) 起步或传递动力时, 必须缓慢结合离合器, 逐渐加大油门;
(4) 手扶拖拉机起步时, 不准在松放离合器手柄的同时, 分离一侧转向手柄;
(5) 驾驶室内不准超员乘坐, 不准放置有碍作业的物品。手扶拖拉机驾驶座位以及脚踏板上严禁乘座或站立其他人员;
(6) 拖拉机挂接农具上除设有工作座位 (或踏板) 供额定的操作人员在田间作业时乘座 (站) 外, 其他任何部位和任何情况下, 严禁乘座 (站) 人员, 也不得擅自增设座位或踏板;
(7) 驾驶操作人与辅助作业人员之间必须设置联系信号。
10.拖拉机的行驶
(1) 道路行驶中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规定;
(2) 拖拉机行驶中, 不准将脚踏在离合器踏板上, 不准用离合器控制车速, 不准分离离合器停车且不摘挡而与别人谈话或者做其它事;
(3) 严禁双手脱把或者用脚操纵手扶拖拉机;
(4) 挂车装载应均衡, 不能偏向一侧, 也不能过于偏前和偏后;
(5) 轮式拖拉机左右制动踏板必须连锁牢固, 防止单边制动;
(6) 严禁用改变发动机的额定转速和拖拉机的传动速比等方法提高行驶速度;
(7) 严禁高速急转弯;
(8) 运输作业, 一辆拖拉机只准牵引一辆挂车, 严禁从事客运和人货混装。
(9) 不准装运危险、剧毒物品;
(10) 运输棉花、秸秆等易燃品时, 严禁烟火, 并有防火措施;
(11) 运输大件物品、机具, 须有防滑移措施。
(12) 拖拉机牵引损坏车辆时, 须遵守下列规定:
(1) 一台拖拉机只准牵引一辆, 低速行驶, 禁止其后再挂接农具或者挂车 (不含手扶拖拉机) 。
(2) 被牵引车辆的转向, 制动必须有效, 夜间要有灯光信号设备。
(3) 牵引时采用硬联结方式。
(4) 同一类型的拖拉机可以互相牵引、小型拖拉机不得牵引大、中型拖拉机, 轮式拖拉机不得牵引履带式拖拉机。
(13) 通过渡口, 必须听从渡口管理人员指挥, 上、下渡船应低速行驶, 在渡船上停稳后必须锁定刹车, 并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
(14) 通过铁路道口, 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驾驶操作人必须听从道口管理人员的指挥;
(2) 通过设有道口信号装置的铁道口时, 要遵守道口信号的规定;
(3) 通过没有道口信号装置的无人看守道口时, 必须停车了望, 确认两端均无火车开来时, 方准通行。
(15) 上、下坡行驶时不准曲线行驶、急转弯和横坡掉头, 上陡坡不准换挡, 下坡不准熄火或空挡滑行;坡路上必须停车时须卡住制动踏板或采取可靠防滑措施;
(16) 通过河流、洼塘时检查河床的坚实性和水的深度, 确认安全后, 方可通行。采用中、低挡行驶, 不准中途变速或停车;
(17) 冰雪道路行驶时不准高速行驶、急转弯、急刹车, 不准在上下坡时换挡, 与同方向行驶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11.拖拉机的田间作业
(1) 作业人员工作时应坚守岗位、集中精力, 经常观察机组以及作业区内有无异常情况, 不得闲谈、打闹或者做其它有碍驾驶、操作的动作;
(2) 作业时人体不准接触运转部位, 禁止从传动皮带以及传动轴上、下方穿越, 行驶中、严禁追随、攀登或跳车;
(3) 作业时, 禁止对机组进行保养、调整、紧固、注油、换件、检修、清理和排除故障等项工作;
(4) 发动机冷却水沸腾时, 不准立即打开水箱盖, 骤加冷水, 应卸去负荷, 低速运转, 待水温下降后, 方可打开水箱盖添加冷水;
(5) 发动机发生“飞车”时, 不准卸掉负荷, 应立即采用切断气、油路等有效措施强行熄火;
(6) 发动机不准长时间怠速运转和超负荷作业;
(7) 拖拉机在作业中出现翘头时, 应立即减小油门, 分离离合器, 减轻负荷, 防止纵向翻车;
(8) 拖拉机牵引 (悬挂) 农具以及履带式拖拉机通过村镇和危险地段, 必须有专人护行、不准高速行驶, 不准行人追随攀登;
(9) 使用悬挂农具时, 须遵守下列规定:
(1) 拖拉机挂接农具时, 驾驶操作人必须听从挂接人员的指挥, 挂接人员必须等车停稳后方可挂接农具;
(2) 拖拉机与农具挂接后, 应插好安全销, 调整限位链, 下拉杆后端的横向摆动不得过大, 悬挂农具挂接后还应检查升降是否灵活;
(3) 起步要平稳, 转弯时须减速, 不准操作过猛;
(4) 作业时, 分置式液压操纵手柄必须放在“浮动”位置, 禁止放在“压降”位置, 半分置式及整体式液压装置, 应根据土壤比阻和地表情况, 正确使用位调节和力调节手柄;
(5) 地头转弯或过沟埂时, 应将农具升到最高位置;
(6) 越过高埂或者上陡坡时, 应根据地形倒车行驶, 倒车前, 应认真观察周围情况, 确认安全, 并发出信号后方可倒车, 必要时要有专人指挥;
(7) 升起农具排除故障或更换零件时须将其支撑牢靠;
(8) 机具不准悬挂停放;
(9) 远距离转移地块时, 除应将农具升到最高位置外, 还必须调短上拉杆, 同时用定位阀定位, 并用锁紧装置将农具固定。
(10) 使用动力输出轴时, 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动力输出轴与农具间的万向节须设防护罩;
(2) 在挂非独立式和半独立式传动时, 须先将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 然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挡位;
(3) 使用同步式动力输出轴挂倒挡前, 应先分离动力输出轴;
(4) 检查农具或发动机熄火时, 须先将动力输出轴动力切断。
(11) 作业中,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机。
(1) 发生人身伤亡以及机械事故;
(2) 拖拉机转向、制动机构突然失灵;
(3) 机组有异声、异味、机油压力突然下降或者升高等不正常现象;
(4) 机组发生强烈震动;
(5) 发动机“飞车”;
(6) 夜间作业, 照明设备发生故障。
12.拖拉机的停车
(1) 拖拉机停车前, 应先卸去负荷, 低速运转数分钟后方可停机, 不准在满负荷工作时骤然停机;
(2) 拖拉机停车应选好停车点, 停车后要锁定刹车, 放下悬挂农具;发动机熄火后, 要关闭电门, 取走钥匙;
(3) 发动机熄火后, 停放地点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 冷却水未加防冻液的必须待水温降到70℃以下时, 放尽冷却水, 严冬季节停车后, 必要时应趁热将润滑油放出。
13.拖拉机的技术维护
(1) 应按使用说明书“技术保养规程”进行技术维护;
(2) 技术保养前, 必须使发动机熄火, 带有悬挂农具时, 应将农具落地。
(3) 技术较复杂的保养必须在室内进行, 室内应通风良好;
(4) 清理杂草冲洗污泥, 保证各部件外表清洁、干燥;
(5) 技术维护完毕, 应及时清点工具和零件, 并试车检查全机技术状况。
(6) 出车前后应重点检查:
(1) 牵引插销的保险销是否插牢, 保险链是否装妥。牵引架是否牢固, 连接销子是否严重松旷;
(2) 转向盘中心销锁定螺母是否有松动现象;
(3) 制动装置杆件是否连接可靠, 制动气 (油) 管路是否接牢, 有无漏气 (油) 现象;
(4) 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5) 各紧固螺栓和螺母 (特别是轮胎、钢板弹簧处) 是否松动, 防护网及其它安全标志是否紧固, 后灯和制动灯是否亮。
14.拖拉机的入库
(1) 放净柴油、润滑油和冷却水, 卸下蓄电瓶和三角皮带。
(2) 正确调整轮毂轴承、转向盘 (同时润滑) 及轮胎气压, 必要时进行轮胎换位;
(3) 对全车进行涂 (喷) 漆或补漆。车架、车身、轮辋等金属表面涂 (补) 漆前应除锈;
(4) 将车架垫起, 使轮胎离地面5—10cm, 露天存放要严密遮盖。
(二) 《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中规定:
1.驾驶员必须经农机管理部门的技术培训, 并取得收割机驾驶操作或农田作业证。
2.出车前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做好机器保养, 注意下田部位行走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以确保收割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作业时, 收割机上可乘坐接粮员1人 (大型机可坐1~2人) , 不准乘坐与操作无关的人员。
4.新的或经过大修后的收割机, 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磨合试运转。未经磨合试运转的, 不准投入正式使用。
5.发动机启动前, 应将变速杆、动力转出轴操纵手柄置于空档位置 (履带式机型应将工作离合器置于分离位置) 。
6.收割机起步、接合动力 (或工作离合器) 转弯, 倒车时应事先鸣喇叭或发出信号、并观察机器前、后、左、右是否有人, 接粮员是否坐稳;起步、接合动力档时速度应由慢逐渐加快;转弯、倒车动作应缓慢。
7.作业中, 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 观察、倾听机器各部件的运转情况, 发现异常响声或故障时, 应立即停车, 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8.接粮员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 如发现出谷口堵塞或其他故障时, 应立即通知驾驶员停机并排除故障, 在机器未完全停止运转前, 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出粮口, 以免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9.严禁在机器运转时排除故障, 禁止在排除故障时启动发动机或接合动力档 (工作离合器) 。
10.收割机在较长距离的空行中或运输状态时, 应脱开动力档或分离工作离合器;长距离道路行驶时, 应将割台拉杆挂在前支架的滑轮轴上。
11.机组在转移途中或由道路进入田间时, 应事先确认道路、堤坝、便桥、涵洞等能否承受机组重量, 切勿冒险通行。行驶途中左、右制动踏板应连锁, 注意观察道路前方车辆、行人动态, 遇有情况时, 应立即减速靠右行, 必要时应停车避让。上、下坡和上、下渡船以及通过狭窄地段时, 应有人协助指挥驾驶。严禁在不平道路上高速行驶, 禁止空档或发动机熄火溜坡。
12.作业过程中, 水箱水温过高时, 应立即停车, 待机温下降后再拧开水箱盖, 添加冷却水。如发现发动机工作时断水、严重过热时, 应立即怠速运转, 降低机温后, 再徐徐加入冷水。严禁停车后立即加入冷水, 以免机体开裂。冷却水开锅需要打开水箱盖时, 严禁用手直接打开水箱盖, 应用抹布或麻袋包住水箱盖后, 先轻旋使水箱内蒸汽跑出, 待水箱内外压力一致时, 方可打开水箱盖。注意操作时人不可正对着水箱盖口操作, 以防水蒸汽冲出造成人员烫伤。
13.田间固定脱粒时, 应事先将拨禾轮上的传动皮带放松卸下, 并取下拨禾轮, 以便手工喂入作物。喂入时要尽量均匀, 防止堵塞。脱粒时, 驾驶员应自始自终在驾驶位置上, 以免发生意外。
14.收割机任何部位上不得承载重物。
(三) 《农业机械机身反光标识》中规定:
1.通用要求
(1) 机身反光标识应粘贴在无遮挡且易见的机身后部、侧面外表面。
(2) 粘贴的反光标识应由白色单元开始, 白色单元结束。
(3) 粘贴时, 反光标识单元组 (每单元组应包含黄、白2种颜色, 以下相同) 的间隔不应大于150mm。
(4)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后, 不应影响农业机械其他照明及信号装置的性能。
(5)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后, 不得在机身反光标识上钻孔、开槽。
(6) 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如果不能连续粘帖, 可以中断粘帖, 但每一连续段应至少一个单元组。
2.粘贴条件
(1) 机身反光标识均应粘贴在无遮挡、易见、平整、连续, 且无灰尘、无水渍、无油渍、无锈迹、无漆层翘起的机身的表面。
(2) 粘贴前应将待粘贴表面灰尘擦净。有油渍、污渍的部位, 应用软布蘸脱脂类溶剂或清洗剂进行清除, 干燥后进行粘贴。对于油漆已经松软、粉化、锈蚀或翘起的部位, 应除去这部分油漆, 用砂纸对该部位进行打磨并做防锈处理, 然后再粘贴机身反光标识。
(3) 机身表面无法直接粘帖机身反光标识时 (如表面锈蚀严重等) , 应先将机身反光标识粘贴在具有一定刚度、强度、抗老化的条形衬板上 (如薄铝板或马口铁等) , 再将条形衬板牢固地铆接到机身上。
3.后部粘贴要求
(1) 机身后部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 应左右对称分布, 并尽可能体现后部的宽度和高度。横向水平粘贴总长度 (不含间隔部分) 应不小于机身后部宽度的80%。高度上两边应各粘贴至少1个单元组机身反光标识。
(2) 机身后部机身反光标识的边缘与后部灯具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机身后部有反射器的, 可不粘贴。
(3) 粘帖允许中断, 但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300mm, 且为一个单元组。特殊情况下, 允许白、黄单元分开粘贴, 但应保持白、黄相间, 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150mm。
4.侧面粘贴要求
(1) 机身侧面粘贴机身反光标识时, 应尽可能连续粘贴并体现农业机械的侧面长度。当采用断续粘贴时, 其总长度 (不含间隔部分) 不应小于机身长度的50%。
3.有机黄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篇三
【作者简介】王斌才(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有机蔬菜栽培及育种工作;*周国林为通讯作者。
随着生产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生态意识的增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食品特别是有机蔬菜逐渐被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同。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以及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以及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特制定有机黄瓜露地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以期为有机蔬菜生产者提供帮助。
1.基本技术
肥料。各生产基地使用的基肥,必须符合有机产品肥料施用原则,包括自制有机肥和购买的有机肥料产品。畜禽粪便必须是完全腐熟的;购买肥料产品需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绿肥亦应堆积或在土壤中进行充分分化和腐熟。基肥随翻地时先撒入地块中再旋耕,每667m2用量原始腐熟畜禽粪便2000~3000kg或商品有机肥400~500kg,其中80%作基肥,20%作追肥。
水。浇灌所使用的水,需通过有关部门环评检测达标。为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更优质、环保卫生、持续地力,还需对这种浇灌用水进行了净化处理。根据蓄水渠内水量按比例施入适量光合菌液,处理24小时后方可使用。
2.生产操作规程
品种。新星黄瓜(吉林延吉市蔬菜批发经营部)、京研迷你黄瓜二号(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
播种育苗。黄瓜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播种。基质采用无菌的国产泥炭基质和珍珠岩混合,装盘时基质不参入任何化学肥料,可按比例掺入适量的腐熟厩肥或有机肥。播前对黄瓜种子进行温烫浸种处理,方法为:用55℃温水,水量为种子量的6~8倍,将种子慢慢倒入,不断搅拌,经10~15分钟后,常温条件下浸种4~6小时,然后淘洗干净,甩干明水,用湿布或网袋装好,置于25~28℃下催芽,出芽前种子每天清洗一次,包布拧干,保持湿润,24小时即可出芽,70%露芽始播种。黄瓜于3~4月播种,播时,将穴盘摆放平整,做成宽1.2m,长30~40m的厢面,基质浇透水后喷一遍光合菌液防病虫。每穴播一粒,覆盖1.5~2.0cm基质,用小拱棚覆黑遮阳网保湿保墒。三天后出苗及时通风降温,晴天白天覆盖遮阳网,夜间揭去;阴天揭遮阳网见光透气;雨天盖遮阳网,大雨时加盖薄膜免伤苗。出苗时若子叶‘‘带帽’’出土,用喷水壶喷温水或撒湿润细土促使幼苗‘‘脱帽’’。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早掲遮阳网,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促根系生长。穴盘基质育苗容易缺水,应经常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前期保持苗床湿润,且需经常通风透光免生徒长苗,后期叶面喷施光合菌液增加营养和抵抗力,促根系生长。此时应控制好水分,‘‘宁干勿湿’’,尽可能不浇水或减少浇水次数。定植前5~7天炼苗,降温降湿。栽前一天可少量浇一次水,以利栽后活苗发棵快。注意:幼苗对连阴猛转晴时见光易“闪苗”,需逐渐见光且防大风扫苗,出现弱病苗和老僵苗。黄瓜苗岭一般25~30天,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由于育苗时地温和气温均较适宜黄瓜秧苗生长,因此苗床可不用地膜和薄膜等覆盖来增温保湿进行育苗。
整田作畦。按包沟1.2m开厢,沟宽40~50cm,畦宽70~80cm,畦面平整,土块尽量细碎。
定植。黄瓜于4~5月定植。定植前对幼苗进行一次防病虫处理,喷施1%浓度的高锰酸钾液。选晴天下午栽植,穴土要细碎,以刚埋没根沱为宜,不宜过深。新星黄瓜株行距为30cm€?5cm,每667m2栽3000~3200株;京研迷你黄瓜则为40€?5cm.,每667m2栽2000株,每畦栽二行。及时浇足定根水,如遇连续高温(30℃左右)翌日还需补浇一次水。4~5天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如墒适宜时及时中耕除草1~2次,促苗早发棵和生长整齐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对幼苗的侵染和危害。
田间管理,中耕。缓苗或定苗后到插架之前进行一到二次中耕,并视苗情及时补水。做到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保湿保墒。
植株调整。伸蔓后,距苗7~8cm处插一根竹竿,一苗一根,搭成人字架或花架,引蔓上架。以后每3~4节绑一次蔓,并清理侧枝和卷须。新星黄瓜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根瓜下面的花和侧枝均摘除,所生侧蔓留一瓜二叶摘心。主侧蔓都爬满架时及时打顶,促子孙蔓结回头瓜。京研迷你黄瓜为主蔓结瓜品种,肥水充足时根瓜以上每节都能座瓜,留一到二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清除。后期及时清除下部老叶、病叶及采收完的侧枝。绑蔓在晴天下午进行,人站在沟中操作。
肥水。从定植到根瓜出现,应控制水分,不旱不浇。追肥遵循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浇水要浇“跑马水”,要在晴天早上进行,切忌阴天浇水。做到三沟配套,高畦栽培,以利排灌。根瓜座住后铺施一次生物有机肥,第二批瓜采收后再追一次肥,第一次轻第二次重,同时浇施净化水。以后根据黄瓜的长势施肥水。盛果期除根际追肥外,还用光合菌液进行一到二次叶面喷施。黄瓜根系浅,怕积水,需做好清沟排灌工作。
病虫防治。有机黄瓜的防治方针完全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进行,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辅,很有限地施用BT制剂,坚决不使用化学制剂进行防治处理。黄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虫害为蚜虫、蓟马、黄守瓜、潜叶蝇。
农业防治。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清洁田园,加强通风调节种植地块的小气候环境的温湿度;深沟高畦,严防渍水;合理施肥,满足各生育期生长发育需要;轮作换茬,减少土残病菌侵染。
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黄粘板等设施进行诱杀和驱赶害虫,减少飞蛾等虫口基数;人工捉杀害虫,清理病残株,减少侵染源等等措施防病虫。
制剂防治。黄瓜出苗后用0.5~1.0%的高锰酸钾液进行叶面喷施,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预防多种病害。抽蔓前喷一次白醋液,兼防病虫。抽蔓至开花前喷一次臭肥皂液驱虫。开花期特别注意防虫,用白醋液、肥皂水、红辣椒水、大蒜水等生活制剂交替轮换使用,一到二次即可。结果期用1~2%高锰酸钾液防病,果期以防虫为主,防病为辅。根据黄瓜后期生长情况,可考虑施用一次BT制剂,BT制剂使用全生育期不超过二次。
4.车工及铣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四
1、操作人员进入机加车间必须穿好三紧工作服,并扎紧袖口,佩戴好护目镜。女生须戴安全帽,并将发辫盘在安全帽内。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不熟悉机床性能原理及加工程序的人员,不得动用机床。
3、机床启动前,操作人员要对机床的个执行机构、运转部位、电控系统、液压系统做详细检查,确认没有故障后方可启动。
4、工件、刀具和夹具,都必须装夹牢固,才能切削加工。
5、检查机床执行机构运行状况、检修保养机床、调整工作参数、进行测量工作、清除切屑或离开机床等都必须停车停电。
6、工件转动中(滚丝机、钢带机等)或机床执行机构(液压剪切机、冲孔机、钢带机、切断机、滚丝机等)正在工作时,身体各部位要与其保持安全距离,不准手摸工件、润滑工件或棉丝擦拭工件,不准用手去清除切屑,不准用手强行刹车。一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机床运转部位及工作区要增设护罩或护栏。
7、机床运转不正常,有异声或异常现象,轴承温度过高,要立即停车,进行检修。工作重要精力集中,禁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8、工作场地保持整洁。刀具、工具、量具要分别放在规定地方。床面上禁止放各种物品。各设备要安装牢固,工作可靠,保证加工精度。
9、工作结束后,应擦净机床并在执行机构面上加润滑油。关闭车床电门,关闭所有电源开关。
10、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弄火。
铣床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要检查机床各系统是否安全好用,各手轮摇把的位置是否正确,快速进刀有无障碍,各限位开关是否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每次开车及开动各移动部位时,要注意刀具及各手柄是否在需要位置上。扳快速移动手柄时,要先轻轻开动一下,看移动部位和方向是否相符。严禁突然开动快速移动手柄。
3.安装刀杆、支架、垫圈、分度头、虎钳、刀孔等,接触面均应擦干净。
4.机床开动前,检查刀具是否装牢,工件是否牢固,压板必须平稳,支撑压板的垫铁不宜过高或块数过多,刀杆垫圈不能做其它垫用,使用前要检查平行度。
5.在机床上进行上下工件、刀具、紧固、调整、变速及测量工件等工作时必须停车,更换刀杆、刀盘、立铣头、铣刀时,均应停车。拉杆螺丝松脱后,注意避免砸手或损伤机床。
6.机床开动时,不准量尺寸、对样板或用手摸加工面。加工时不准将头贴近加工表面观察吃刀情况。取卸工件时,必须移动刀具后进行。
7.拆装立铣刀时,台面须垫木板,禁止用手去托刀盘。
8.装平铣刀,使用扳手扳螺母时,要注意扳手开口选用适当,用力不可过猛,防止滑倒。
9.对刀时必须慢速进刀,刀接近工件时,需要手摇进刀,不准快速进刀,正在走刀时,不准停车。铣深槽时要停车退刀。快速进刀时,注意手柄伤人。万能铣垂直进刀时,工件装卡要与工作台有一定的距离.10.吃刀不能过猛,自动走刀必须拉脱工作台上的手轮。不准突然改变进刀速度。有限位撞块应预先调整好。
11.在进行顺铣时一定要清除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防止打坏铣刀。
12.开快速时,必须使手轮与转轴脱开,防止手轮转动伤人,高速铣削时,要防止铁屑伤人,并不准急刹车,防止将轴切断。
13.铣床的纵向、横向、垂直移动,应与操作手柄指的方向一致,否则不能工作。铣床工作时,纵向、横向,垂直的自动走刀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不能随意拆下各方向的安全挡板。
14.工作结束时,关闭各开关,把机床各手柄扳回空位,擦拭机床,注润滑油,维护机床清洁。
锯床安全操作规程.机器启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锯切材料尺寸不得大于该机床最大锯料尺寸。.锯条必须拉紧,锯前试车空转 3 — 5 分钟,以排空油缸中的空气,并检查锯床有无故障润滑油路是否正常。.锯床在运转中,不准中途变速,材料要放正、卡紧、卡牢,按材质硬度和锯条质量决定进刀量。.锯切管材或薄板型材,齿距不应小于材料的厚度。在锯切时应将手柄退到慢的位置,并减少进刀量。.必须专用液压油和润滑油液压传动及润滑装置中,冷却液必须清洁,并按周期替换或过滤。.在材料即将锯断时,要加强观察,注意安全操作。.机床运转时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报告建设与保障部派机修工修理。
8. 使用机器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说明操作,不能违规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使用。
5.煤矿人车跟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五
第1条跟车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懂得人车的基本构造原理,并能正确处理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故障,经考试合格发证后,持证上岗操作。
第2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人不来交班人不准脱离工作现场,填好交接班记录并向领导汇报。
第3条交接班应做下列工作:
1.交待上班运行情况和可能发生事故的因素;
2.交待上班发生事故的情况和原因;
第4条斜井人车跟车工负责每班作一次人车手动落闸试验,并协助人车专职维修工做好有关的人车检查和试验工作。
二、运行前检查
第6条斜井人车跟车工应做下列检查:
1.接班后检查人车的各部件、连接装置、手动落闸机构等,特别要使人车自动落闸机构闭锁处于打开位置,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一切检查合格后才能运行。
2.检查乘车秩序、乘员应坐好,不得超员;人车联接处严禁站人,必须挂好安全防护链。
3.检查乘员,不准其携带超长、超宽的工具,不准将火药、雷管等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物品或其它材料带入车内。
三、运行操作
第8条斜井人车跟车工按下列要求操作:
1.每班运送人员前必须先放一次空车,证实巷道和轨道确无引起掉道危险时,方可运行。
2.跟车工要熟悉信号,必须随身携带专用人车信号发射机,发送信号时必须准确。
3.行车时必须坐在人车运行方向的第一节车的第一个座位上,注意瞭望,随时做好正常停车和紧急手动落闸停车的准备。
4.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果断的扳动手闸停车:
(1)线路或巷道遇有障碍物,或有其它危险情况时,已发出停车信号绞车没有停车或来不及通知绞车司机时;
6.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篇六
一、架子工
⑴架子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⑵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2.3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和裂纹的不得使用。
⑶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⑷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的Ⅰ级钢材,长度为1.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⑸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⑹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插入墙内不得小于24厘米,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距大于1米应绑吊杆;间距大于2米时,吊杆下需加设顶撑。
⑺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公斤(2.7KN)。如果负荷量必须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⑻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部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⑼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脚手板必须铺满,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塔接时不得小于20厘米;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30厘米。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塔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⑽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劳安全带。
⑾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为一比六,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为一比三。
⑿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一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板和满挂密目式安全网。
⒀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梁(外伸脚手架),斜面与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窗洞两侧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⒁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置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入内。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作业。
⒂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员往下顺杆子。
⒃拆下单位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⒄脚手架搭设完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注:钢管脚手架应参照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五、钢筋工
⑴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⑵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人工绞磨拉直,不准用胸、肚接触推杆,并缓慢松解,不得一次松开。
⑶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劳,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⑷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⑸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米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⑹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镫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镫。
⑺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⑻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九、电工
⑴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反之,则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⑵严格按照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TN-S”供电系统,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确保临时用电安全。
⑶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⑷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⑸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认真收集有关资料。
⑹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门应配锁;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检修一次。
⑺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⑻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十、电焊工
⑴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对电焊机设单独开关,并将焊机外壳做好接零保护或接地保护。
⑵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⑶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件,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焊接预热工作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
⑷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⑸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⑹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⑺工作结束,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十一、起重工
⑴操作、指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⑵起重指挥在指挥时应站在能够照顾到全面工作的地点,所发信号应事先统一,做到准确、宏亮、清楚。
⑶塔式起重机专用的临时配电箱,应设在塔机附近,电源开关应合乎规定要求。行走式塔机的电缆卷筒,必须运转灵活,安全可靠,不得拖揽。
⑷操作前应检查行走(行走式塔机)、变副、吊钩高度等限位器和力矩限制器等安全装置以及吊钩保险装置是否完备,确认其正常后方可上机操作。
⑸高度限位器仅作危险状况时的高度保护作用,而不能作为自动开关使用。
⑹龙门架与井字架的停搁装置在下料时应处于工作状态,严禁随意拆除。
⑺吊篮仅作载货使用,严禁载人或人货混装。
7.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篇七
本标准规定了猪人工授精站建立、疫病控制、器械清洗消毒、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精液质量控制及分装、贮存、运输、输精、记录等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猪人工授精站、猪场和养猪专业户。
2 人工授精站建立
2.1 站点选择
位于配种范围的中心区域, 交通方便, 易于防疫。
2.2 基础设施建设
应建立采精室、精液处理室、猪舍若干间。
2.3 仪器设备配置
应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2.4 种公猪引进
2.4.1 应符合当地品种繁育和改良规划。
2.4.2应来自于种猪性能测定中心或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 (畜) 场, 且具有出场合格证书。
2.4.3 种猪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2.4.3. 1 滤精量100 mL以上;
2.4.3. 2 精子活力0.7以上;
2.4.3. 3 精液浓度2亿/mL以上;
2.4.3. 4 健康无传染病。
3 疫病控制
3.1 疫病检测
定期检测猪瘟、口蹄疫、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细小病毒病等传染性疾病, 及时淘汰隐形带毒 (菌) 的种公猪。
3.2 免疫注射
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状况, 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认真搞好免疫注射。
3.3 定期驱虫
每年2次。
4 器械清洗消毒
4.1 使用前
须经彻底清洗和蒸煮消毒后, 方能使用。
4.2 使用后
凡接触过精液的用具, 应用中性肥皂或2%碳酸氢纳水溶液洗涤, 再用温水冲洗干净, 干燥备用。
5 采精
5.1 采精准备
5.1.1 采精室
应做好清洁卫生, 保持通风透气, 安静无干扰, 防止地面溜滑。
5.1.2 公猪
清洗身体污物, 保证体表清洁卫生。
5.1.3 器械
准备好集精杯 (袋) , 以及进行精液镜检、稀释等所需的各种物品。
5.1.4 采精员
保持相对固定。着洁净工作服, 剪短磨光指甲, 充分洗涤消毒。
5.2 采精方法
常采用徒手采精法。
5.3 采精频率
成年公猪每周2~3次, 青年公猪每周1~2次。
6 精液品质检查
应检查以下项目:
6.1 颜色与气味;
6.2 pH值;
6.3 精液浓度;
6.4 精子活力;
6.5 精子畸形率。
7 精液稀释
7.1 稀释液配制
根据精液保存期要求选择不同的稀释液配方, 准确称量配方组份。
7.2 稀释倍数
根据原精液浓度计算应稀释倍数, 确保稀释后每毫升精液含有效精子1.0亿以上。
7.3 稀释方法
将原精与稀释液同时置于30℃左右的水浴锅或恒温箱中, 待原精与稀释液同一温时, 将稀释液沿精液瓶 (杯) 壁缓慢加入到精液中, 混合均匀。
8 精液质量控制
稀释后的精液应达到如下要求:
8.1 精子浓度每毫升精液含有效精子数≥1.0亿;
8.2 精子活力≥0.5;
8.3 畸形精子率≤15%。
9 分装、贮存、运输
9.1 分装
9.1.1 以40~50 mL为一个输精头份。
9.1.2应在精液瓶 (袋) 上贴上标签, 标明公猪品种、耳号、生产日期、保存有效时间、人工授精站名称等信息。
9.2 贮存
在16~18℃温度下避光贮存, 每天应将精液容器倒置1~2次, 同时清除过期精液, 防止混杂。
9.3 运输
应将精液装入保温性能较好的装置内, 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和强烈震动。
1 0 输精
10.1 发情检查
输精员应检查母猪的发情状态, 当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应”时, 尽快输精配种。
10.2 输精配种
输精配种时, 应缓慢将精液输入母猪子宫内, 防止精液倒流, 确保输入有效精子数40~50亿。第一次配种后8~12 h可进行第二次输精。
10.3 记录记载
8.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篇八
1、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应严格按照规定,对各部位认真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在试运转确认良好后,才能工作。
3、在开始工作前应鸣喇叭发出信号,在挖掘机的旋转半径约5米远以内,不允许有人停留或从事其他工作。
4、操作人员应了解施工条件和任务,以及障碍物的情况和位置,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5、不允许采取用工作装置突然落下以冲击的方式破碎硬物或进行挖掘,也不允许通过平台回转用铲斗撞击障碍物和平整土地,以免机械变形或损坏。
6、挖掘机在平地上行走时,斗杆油缸、铲斗油缸必须完全伸出,铲斗与地面距离0.5米左右,爬坡时应伸出斗杆使整机重心前移。
7、挖掘机铲斗不允许越过汽车驾驶室上方进行卸碴,卸碴时必须平稳,尽量放低,减少冲击。
8、挖掘机在坡道上行驶或作较长距离行驶、运输和进行维修保养时,平台必须与底盘锁死,止锁后不得操纵回转平台。
9、机械行走时应注意与架空电线、电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工作中若发现地下有电缆、管道或其他地下设施,应立即停止工作,禁止挖掘机在危险的场地工作。
10、工作完毕将挖掘机停在安全场地,将挖斗降到地面,操纵杆置于中位,关闭发动机,按规定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装载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应严格按照规定,对转向、行走、制动等各部位认真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在试运转确认良好后,才能工作。
3、操作者应向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条件和任务及障碍物的情况和位置,听从现场人员的指挥。并了解装载物的比重确定装载量,以免铲斗负荷过大,造成倾倒。
4、行驶时铲斗离地面0.4米左右,并不得搭乘其他人员。
5、机械行走时,尽量选择平坦直路,转弯时禁止转急弯,行驶时严禁突然换向。
6、工作时避免快速切入料堆,满斗后应尽快后退以免引起工作装置损坏。禁止将铲斗当打桩机使用。
7、满载时铲斗不允许升至最高位置,以防装载物向后倾倒出来砸坏机械。对边坡、凹坑卸料时,要注意铲斗不能过于伸出。
8、使用时禁止将铲尖承受压力,以免弯折大臂或损伤铲尖。
9、装载机因故无法行走,且发动机停转,牵引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10、装载机转向装置未闭锁前,人员不得进入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大臂升起后进行检修保养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防大臂落下伤人。
11、在坡地短时间停车时,要把斗子落地,并将停车制动器制动,在轮胎下塞上障碍物。
12、作业后将装载机停放在安全场地,落下铲斗,严格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液压锻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应严格按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
3、检查各部紧固情况,锻模有无裂纹。
4、检查工具、输气管道、供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联结输气管前,须先将管内积水、污渣吹净。
5、安装模具时,必须调整好锤头行程,以免击碎锤头。
6、操作时要轻推手闸,不准使锤头空击,防止损坏机件。
7、换装模具或工具前,必须关闭压缩空气,在未垫好塞铁前禁止将手放入。
8、锻压或切割长钎前,注意不要碰伤其他人员,吹孔时不要将孔正对其他人员。
9、工作完毕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将各手柄置于空位,切断电源。
空气压缩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窗醒目。
3、检查电器装置、安全装置、传动装置状态是否良好,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4、在装配或长期停车后的第一次开车,必须盘车试转,检查汽缸、连杆及各部状态。
5、确认正常后,关闭减荷阀,方准启动。空载运行情况正常后,用手轮打开减荷阀,使机器进入负荷运行。并在工作中要经常检查:运转音响是否正常,各种仪表显示是否在规定范围,调压阀、安全阀动作是否准确,有无漏水、油、气现象。汽缸、吸排气阀、油温、水温及电机的温度是否正常,电器、机械是否发出异味。如有异状,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6、储风筒及油水分离器的油水混合物,每班应排除3~4次。
7、在运转时,司机不得离开。停电时,应立即开放排气阀,拉开电源开关,避免重车启动。
8、运转时如遇冷却水突然中断,停车后绝不允许将冷却水立即通入灼热的汽缸,应待气缸自行冷却后,再通入冷却水,然后开机试运。
9、停机时,开放所有排风阀,关闭减荷阀,停止供水,并将储风筒及油水分离器的排污阀打开,将冷却系统的水排净。
10、工作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拉开电源开关,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电弧焊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检查施焊现场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电焊机应放在清洁、干燥、通风场所。
3、电焊用皮线必须绝缘良好,从电焊机到焊钳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宜超过30米,最长也不应超过50米。电焊钳必须绝缘良好,地线要专用并接好。
4、焊接中应经常检查其温升,如超过60℃应停机降温。
5、用交流电焊机时,调节电流必须用手柄;移动电焊机不得用电焊皮线拖拉,接线时注意初、次级线不要接错;输入电压应符合电焊机铭牌规定;严禁接触初次级线路的带电部分,次级接线板的接线铜片必须旋紧。
6、用旋转式直流电焊机时,应先擦净换向器上的污物;碳刷架的边缘不许接触换向器的表面,并应调整好位置,保持干净;启动后如发现大量针头状黄色环火或绿白火花应立即停焊处理。
7、用硅整流直流电焊机时,应检查硅整流元件与散热片的连接是否拧紧,打开风扇电机,观察电压表显示是否正确,查听是否有异音,严禁用摇表测试电焊机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和控制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焊机的焊钳和电抗器不得振动和敲击。
8、工作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拉开电源开关,并将地线与焊把线盘好,达到整齐、清洁、安全。
砼喷射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检查电控系统各线路接点是否牢固和有无漏电现象。
2、观察油标,检查减速器内润滑油是否合适。
3、检查施加于密封板的加紧压力是否正常可靠。(先用手锁紧加紧杆上的螺母,直到压紧为止。然后再使用扳手拧2~3圈,直到橡胶密封板处不漏气为止;但不允许过分压紧,否则会由于摩擦生热而造成机器过度磨损。检查方法可以采用弯折输料管,打开风路阀门,压力大约在0.2 Mpa时,橡胶密封板处没有高压风泄出为宜。)
4、试运转正常后方可工作。工作时首先打开总闸门,调整空载风压到大约0.09~0.1Mpa,然后喷射工开启喷头水阀,预湿围岩表面,这时机器操作工开动机器,开始喷砼作业,此时工作风压大约0.2~0.4 Mpa,调整旋流器风压,直到机器余气口处没有较多的物料泄出为止。
5、长时间停顿或喷砼结束时,先停止加料,让机器继续运转,直到料斗和转子中的残料出完为止,再关闭喷头处的水阀,最后关闭总风管阀门。
6、机器运转时严禁进行维护工作保养工作,必须停机。
7、工作完后切断电源,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清扫密封板并检查磨损情况。
配电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电器设备维修、操作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2、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职电气工作人员进行。
3、电气值班人员应随时对变压器运行情况、配电系统工作情况进行监护,经常检查接地和接零设施、避雷设施的完好,接地电阻应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4、电气值班人员应做好配电室的防雨、防潮,保证通风良好,严禁堆积杂物,并定期除尘。
5、设备、线路检修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并装设必要的临时接地线。
6、当电气设备、线路检修及在高压电气设备上进行停送电和倒闸时,应设监护人。
7、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
8、设备放电应使用专用的导线,用绝缘棒或开关操作。
9、当发生电气火灾或火灾区内有电气设备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剂或干燥的黄砂扑灭,不允许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电气火灾。
普通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标(窗)醒目,油杯清洁。
3、检查各部是否完好,再空运转10分钟左右,确认各部运转正常后再开始工作;在工作中如发现运转不正常,应停车检查排除。
4、刀具的装卡要正确牢固,伸出部分不得过长,垫片要平直,大小相同,一般不超过两片,禁止用钝刀具进行切削。
5、在主轴、尾座锥孔安装工具、刀具,其锥度必须相符,锥面应清洁无毛刺,顶卡工件时,顶尖套筒伸出量一般不得大于套筒直径的两倍。使用中心架和靠模时,要经常检查其与工件接触面及润滑情况。
6、不得在车床上放置卡具及杂物,工卡具应放在工具箱和工具盘里。
7、车床各部的调速、紧固等手柄、手轮,禁止用金属物敲打或增加尾座手轮转矩的方法进行进给。
8、装卡工件必须平衡、牢固,不准在车床上敲击校正工件和刀具;装卸较重件和卡盘时,要合理选用吊具和方法,并在导轨面垫木板保护。
9、加工完铸件后,把床面、导轨和各滑动部分的铁屑和粉末清扫干净。
10、禁止工作时变换速度和旋转方向(低速车螺纹时除外),并不得用反车制动或用正反转转卸卡盘。
11、车床在运转中操作者不得离开,如需离开,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
12、切削刀具未脱离工件时不得停车。
13、工作完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并将各操作手柄置于空挡,切断电源,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摇臂钻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2、工作前应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标(窗)醒目,油杯清洁。
3、检查确认各手柄位置正确无误,再空运转10分钟左右,认真检查各部动作、声音是否正常。
4、安装钻夹头时,锥柄应清洁无毛刺并装牢,拆卸时应使用楔铁,禁止用手锤直接敲打夹头、钻套。
5、钻通孔及薄壁零件时,应垫起工件,以防钻坏工作台面。
6、卸工件时必须停车,装卸较重件时,要合理选用吊具和方法,并将摇臂转离工作台上方,摇臂下降时要防止钻头与工件碰撞。
7、工作台上禁止堆放工具、材料、杂物,严禁在工作台上曲、直工件。
8、钻床运转时严禁变速,变速时不准强力扳手柄,禁止超负荷运转。
9、钻床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如需离开或停电时,应升起钻臂,使钻头离开工件,并拉开电源开关。
10、机动进给接近钻通时,要用手动进给,钻头未脱离工件不许停车。
11、自动进给中,如自动停止进刀时,必须立即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准继续工作。
12、钻大直径零件和工作完后,主轴箱应尽量靠近立柱。
13、工作完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并将各操作手柄置于空挡,切断电源,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砼搅拌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作前应检查各部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各部联接应安全可靠。
2、检查钢丝绳是否整齐排列在卷筒上和滑轮槽内。
3、检查搅拌筒内、料斗内以及轨道架上不得有异物。
4、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改革2~3分钟的试运转,确认搅拌筒转动平稳,不跳动、不跑偏、无.异响,各部位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
5、进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斗下通过或停留,清理时要 10 将料斗用链条扣好。
6、工作时必须在搅拌筒停稳后方可进行反向操作。
7、工作时遇有突然停电或发生故障时,应用人力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或喷浆料清除干净。
8、工作完后,应将料斗落入基坑,用水和石子倒入筒内进行清理时,必须断开电源,并设专人监护。
9、清扫场地,按要求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钢筋调直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用前检查各部紧固、润滑情况,防护罩是否牢固,机器内是否有障碍物。
2、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严禁反转,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3、按照所调钢筋直径适当选择调直块、牵引轮槽规格。
4、调直钢筋时,需先校直1米左右再进入调直筒及牵引轮,手轮严紧至钢筋不在牵引轮槽内打滑即可。
5、机器开动时禁止进行修理和清理工作,禁止取下防护罩。
6、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通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通风机及通风管道的安装必须保证在高速运转情况下稳定牢固地安全运行。
2、开机前认真检查主机和管道的连接应符合要求,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确认合格后方可开机。
3、风管连接应严密,口径不同的风管不能混合连接,风管转角处应做成大圆角,风管出口距工作面不宜太近,以6~10米为宜。
4、运行中发现不正常声响及温度过高时必须停机检查。
5、运转中不准检修机器及通风管,严禁在机器和管道上放置或悬挂任何物件。
9.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篇九
1、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凡锈蚀、变形严重的钢管、门型架及配件均不得使用。
2、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3、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支设独立梁、柱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启模上行走。
4、凡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的大风,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大块模板、台模等大件模具的露天吊装作业。
3、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工完后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在高空拆模时,作业区周边及进出口应设围栏并加设明显标志和警告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垂直运输模板和其它材料时,应有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4、脚手架的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交通过道应有适当高度。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5、在模板支撑系统未钉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装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
6、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包括钉子)等材料必须放在箱盒内或工具袋里,工具必须装在工具袋中,严禁散放在脚手板上。
7、装拆组合钢模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随转运,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已松动部位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拆卸,必须把松动件固定牢固。钢筋工安全操作规程
1、钢筋搭接长度要标准,绑扎要牢固,搭接、绑扎必须按施工规范进行。
2、多人合抬运钢筋时,起、落、转、停动作必须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3、钢材成品、半成品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4、调直机调直钢材时,手与滚筒应保持一定距离,机器动转中不得高速滚筒,严禁戴手套操作;钢筋调直到末端时,人员必须躲开,以防钢筋甩动伤人。
5、用卷扬机冷拉钢筋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严禁站人,操作人员不能站在钢筋的同一直线上。卷扬机棚前应设防护栏,台座上也应加防护设施。
6、除锈机对钢筋进行除锈时,应带口罩和手套,带钩的钢筋严禁上机除锈;除锈应在钢筋基本调直后进行,操作时要放平握紧,站在钢丝刷侧面。
7、切断机切断钢筋时,手与刀口距离不得小于15厘米,活动刀片前进时组织上送料;切长钢筋应有专人扶住,操作时动作要一致;切短钢筋须用套管或钳子夹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机械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短头和杂物。
8、用弯曲机制作钢筋时,钢筋要贴紧挡板,注意放入插头的位置和回转方向,不得开错。弯曲长钢筋应有专人负责,并站在钢筋弯曲方向的外面;更换插头、加油和清理,必须停机后进行;严禁制作超过本机规定的钢筋的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
9、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备带工具袋。严禁酒后高空作业。
10、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11、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内,重量不大,可在地面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m以上,应搭设工作台。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12、起吊钢筋骨架,要有专指挥,必须系揽绳,下方严禁站人。
13、做好机械设备的保管、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及时修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木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平刨机
1、平刨机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否则禁止使用。
2、刨料时应保持身体稳定,双手操作。刨大面时,手要按在料上面;刨小面时,手指不底于料高的一半,并不得少于3厘米。禁止手在料后推送。
3、刨削量一般每次不得超过1.5毫米。进料速度保持均匀,经过刨口时用力要轻,禁止在刨刃上方回料。
4、刨厚度小于1.5毫米或长度小于30厘米的木料,必须用压板或推棍,禁止用手推进。
5、遇节疤、他搓要减慢推料速度,禁止手按在节疤上推料。刨旧料必须将铁钉、泥砂等清除干净。
6、换刀片应先拉闸断电或摘掉皮带。
7、同一台刨机的刀片重量、厚度必须一致,刀架、夹板必须吻合。刀片焊缝超出刀头和有裂缝的刀具不准使用。紧固刀片的螺钉,皮嵌入槽内,并离刀背不少于10毫米。
二、圆盘锯
1、圆盘锯操作前应进行检查,锯片不得有裂口,螺丝应上紧。
2、操作时要戴防护眼镜,站在锯片一侧,禁止站在与锯片同一直线上,手臂不得跨越锯片。
3、进料须紧贴靠山,不得用力过猛,遇硬节慢推。接料要待料出锯片15厘米,不得用手硬拉。
4、锯短窄料应使用推棍,接料应使用刨钩。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禁止上锯。
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
1、机械的安全必须平稳可靠,表面清洁,润滑良好;钢筋加工场地的电气线路必须埋设,埋设电缆出口的管套应完整,不得有破损,以免漏电而引发安全事故;每一台机械必须安全漏电保护器。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钢筋机械的基本原理,能合理地操作和保养机械。非操作人员禁止操作机械。
3、钢筋机械必须具备一定的防雨、防潮能力,以防止机上的电器受潮、进水而引起漏电。
4、操作人员每班检查机械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应通知修理工及时维修,操作人员每天应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断电后进行,维护保养内容包括:
清洁;机械表面和机械周围的断头钢筋、杂物等,应保持机械及加工场地的整洁;对焊机应及时清理焊渣,焊渣不得漏入机体内部,以免造成电路短路。
紧固:切断机刀片螺栓、皮带轮端头螺栓、对焊机夹具部分螺栓、拉丝卷扬机联轴器螺栓等。
调整:机械的皮带松紧、刀片的间隙、制动间隙、对焊行程等。
润滑:保持减速箱润滑油合理的数量,外露齿轮、油杯、油嘴等应经常补充润滑油。
5、按加工钢筋的直径和弯曲半径的要求装好芯轴,成型轴、挡铁轴或可变挡架,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
6、检查芯轴、档块、转盘应无损坏和裂纹,防护罩紧固可靠,经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7、作业时,将钢筋需弯的一头插在转盘固定锁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并用手压紧,检查机身固定销子确实安在挡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
8、作业中,严禁更换芯轴,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等作业,亦不得加油或清扫。
9、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本机规定的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
10、弯曲高强度或低合金钢筋时,应按机械铭牌规定换算最大限制直径并调换相应的芯轴。
11、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12、转盘换向时,必须在停稳后进行。
13、作业后,应关掉电源,锁好电闸箱。
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
1、机械的安全必须平稳可靠,表面清洁,润滑良好;钢筋加工场地的电气线路必须埋设,埋设电缆出口的管套应完整,不得有破损,以免漏电而引发安全事故;每一台机械必须安全漏电保护器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钢筋机械的基本原理,能合理地操作和保养机械。非操作人员禁止操作机械。
3、钢筋机械必须具备一定的防雨、防潮能力,以防止机上的电器受潮、进水而引起漏电。
4、操作人员每班检查机械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应通知修理工及时维修,操作人员每天应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断电后进行,维护保养内容包括:
清洁:机械表面和机械周围的断头钢筋、杂物等,应保持机械及加工场地的整洁;对焊机应及时清理焊渣,焊渣不得漏入机体内部,以免造成电路短路。
紧固:切断机刀片螺栓、皮带轮端头螺栓、对焊机夹具部分螺栓、拉丝卷扬机联轴器螺栓等。
调整:机械的皮带松紧、刀片的间隙、制动间隙、对焊行程等。
润滑:保持减速箱润滑油合理的数量,外露齿轮、油杯、油嘴等应经常补充润滑油。
5、机座必须稳固,接送料台面和切刀下部持平,传动部位必须设安全防护罩。
6、切刀应裂纹,刀架螺栓紧固,切刀间隙符合要求,空运转各转动部分及轴承正常。
7、机械运转正常,方准断料,切料必须使用切刀中下部位。
8、禁止超负荷断料,特种钢筋必须使用高硬度刀片,切断多根钢筋总截面应在规定范围内。
9、断料时,手和切刀距离不得小于150㎜,切短料不得用手直接送料,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10、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断头等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口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11、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有异响或切刀歪斜等情况,必须停机检修。
12、作业后,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清理场地,整机清理保养。
钢筋调直机安全操作规程
1、机械的安全必须平稳可靠,表面清洁,润滑良好;钢筋加工场地的电气线路必须埋设,埋设电缆出口的管套应完整,不得有破损,以免漏电而引发安全事故;每一台机械必须安全漏电保护器。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钢筋机械的基本原理,能合理地操作和保养机械。非操作人员禁止操作机械。
3、钢筋机械必须具备一定的防雨、防潮能力,以防止机上的电器受潮、进水而引起漏电。
4、操作人员每班检查机械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应通知修理工及时维修,操作人员每天应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维护保养必须在停机断电后进行,维护保养内容包括:
清洁;机械表面和机械周围的断头钢筋、杂物等,应保持机械及加工场地的整洁;对焊机应及时清理焊渣,焊渣不得漏入机体内部,以免造成电路短路。
紧固:切断机刀片螺栓、皮带轮端头螺栓、对焊机夹具部分螺栓、拉丝卷扬机联轴器螺栓等。
调整:机械的皮带松紧、刀片的间隙、制动间隙、对焊行程等。
润滑:保持减速箱润滑油合理的数量,外露齿轮、油杯、油嘴等应经常补充润滑油。
5、作业前,应检查机械及防护装置均应齐全牢固,确认良好后,方可作业。
6、冷拉场地在两端地锚外侧设置警戒区,装设防护栏杆及警告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停留,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距离冷拉中线5米以上。
7、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照明设施。
8、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
塔 机 安 全 操 作 规 程
一、作业前,先检查安全装置,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外观结构、钢丝绳、滑轮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二、作业中,应注意力集中,与指挥密切配合。先鸣铃后操作,各控制应依次逐级操作,严禁越档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回置零位,待电机停止运转后,在转向另一方向,操作时力求平稳,严禁急开急集,严禁“打反车”。
三、多塔作业时,相临塔机必须探寻规定保持安全距离,并依据塔机防碰措施进行操作。
四、吊钩距起重臂不得小于1.5米,变幅小车距端头不得小于0.8米。
五、严禁超载,不得斜吊重物或类似拔桩作业。
六、严禁在塔机工作过程中进行维修作业。
七、作业完毕后,将吊钩超过障碍物,各控制开关回置零位,拉闸断电,锁好驾驶室,方可离岗。
塔吊安全操作规程
1、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机械各项性能。
2、起动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正常; 2)各安全装置和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3)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符合规定; 4)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无松动; 5)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滑轮穿绕符合规定; 6)供电电缆无破损。
3、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当接通电源时,应采用试电笔检查金属结构部分,确认无漏电后,方可上机。
4、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试验各工作机构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噪音及异响,各机构的制动器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5、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量。
6、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停止点(零点)开始,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严禁越挡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转后再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突然变速或制动。
7、在吊钩提升、起重小车或行走大车运行到限位装置前,均应减速缓行到停止位置,并应与限位装置保持一定距离(吊钩不得小于1m,行走轮不得小于2m)。严禁采用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8、动臂式起重机的起升、回转、行走可同时进行,变幅应单独进行。每次变幅后应对变幅部位进行检查。允许带载变幅的,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严禁变幅。
9、提升重物,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10、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11、对于无中央集电环及起升机构不安装在回转部分的起重机,在作业时,不得顺一个方向连续回转。
12、装有上、下两套操纵系统的起重机,不得上、下同时使用。
13、作业中,当停电或电压下降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断电源。如吊钩上挂有重物,应稍松稍紧反复使用制动器,使重物缓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带。
14、采用涡流制动调速系统的起重机,不得长时间使用低速挡或慢就位速度作业。
15、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锁紧夹轨器,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应将起重臂落下并与塔身结构锁紧在一起。
16、作业中,操作人员临时离开操纵室时,必须切断电源,锁紧夹轨器。
17、塔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搭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性能,并了解一定的起重常识,具有塔吊的专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操作。
18、作业完毕后,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处。
19、停机时,应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操纵室门窗,下机后,应锁紧夹轨器,使起重机与轨道固定,断开电源总开关,打开高空指示灯。
20、检修人员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检查或修理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1、在寒冷季节,对停用起重机的电动机、电器柜、变阻器箱、制动器等,应严密遮盖。
22、动臂式和尚未附着的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塔身上不得悬挂标语牌。
23、严禁斜拉斜拽重物、吊拔埋在地下或粘结在地面的重物和不明重量的重物。
24、重物的吊挂必须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1)严禁用吊钩直接吊挂重物,必须使用吊、索具。
2)起吊短碎物料时,必须装在强度足够的网、袋、箱中,严禁直接捆绑起吊;起吊细长物料时,严禁单点吊运,必须捆绑两处,并且用两个吊点吊运,在整个吊运过程中必须使物料处于水平状态。
3)在整个吊运过程中,严禁吊运悬挂不稳的重物,当重物摆动、旋转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持重物的稳定后,才能继续进行吊运;严禁在起吊重物下悬挂任何重物。
25、操作人员必须保持工作精力、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1)作业中不得离开驾驶室,驾驶室严禁放置易燃物和妨碍操作的物品;禁止在塔吊上乱放工具、零件和杂物,严禁从塔吊上向下抛扔任何物品;严禁酒后作业。2)起升、下降重物时,重物下方禁止有人通行或停留;夜间操作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操作人员必须在规定的通道内上、下塔吊,并且不得持握任何物件;禁止无关人员上下塔吊。
10.车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篇十
新《规程》以《血站管理办法》[2]、《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一法两规”) 为根本和指导, 是“一法两规”在技术层面上的强化和细化, 操作上的规范化、标准化。新《规程》共分六个部分及八项附录, 正文的六个部分分别为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质量控制等, 纵贯血液从采集到发放的全部过程, 详简得当,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 符合我国目前血站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 也适应以后相当一段时间血站技术发展的要求。
1 新《规程》的特点
大量引用其它文件, 新《规程》多处引用了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规程外, 还有许多技术方法采用了引用其它文件的方式, 但没有写明具体内容, 这些文件中没有明确指引被引用文件的个体出处和属性, 需要使用者进一步查找、分析和使用。相对于97版, 因为有“一法两规”等法律法规的支持, 省略了血站基本标准, 以及与血站业务关连度不大的交叉配备、各项血清学检测等方面内容, 重点突出了血液采集、检测、分离、供应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2 新要求
根据目前新的信息技术、检测技术、血液分离制备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以及国内外血站发展的情况和趋势, 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第9项及《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第9项均要求建立并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对采供血和相关服务过程进行管理。新《规程》进一步明确了以上要求, 并在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内容, 如新《规程》。1.3献血者身份信息。1.4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均要求通过血液管理信息系统 (BMIS) 操作, 4.4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更是明确了其功能, 并对其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提出了权限控制的要求, 在第5部分隔离放行中, 也明确要求血液的隔离放行应采用信息按理系统控制。“一法两规”实施以来, 我国各地血站均对血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完善, 也有专门的软件制作公司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并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和血站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新《规程》的实施, 必将进一步促进血站血液信息质量管理系统的发展, 使之更加完善, 并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 使之在血站人员培训管理、物料管理、指导和管理医院用血、甚至血站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血液检测技术
2.2.1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新《规程》提供了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确认的原则和步骤, 旨在提高对检测方法确认的一致性和效率, 确保检测方法变化的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2.2.2 乙肝、丙肝、艾滋的实验室检测
增加了核酸检测技术, 虽然只作为选择性使用方法之一, 但考虑到未来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要求, 核酸检测技术将是血站血液检测的必然选择。因此, 新《规程》兼顾到了当前实际情况和以后的发展趋势, 前瞻性强, 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 不会因技术的进步导致新《规程》的不适应。
2.2.3 ALT检测
新《规程》4.1.4规定, ALT检测采用两种方法 (干化学法和速率法) 进行两次检测, 分别在采血前和采血后进行, 改变了以往我国大多数血站采用两个不同厂家速率法试剂在采血后进行ALT检测的方式。本要求对提高血液合格率, 降低因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站2010年因ALT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占全部部采血量的8%左右, 占全部不合格血液的90%以上, 全国其它血站也大致如此, 采用献血前ALT检测后, 一般可降低到1%左右[3]。
2.2.4 试剂采购、验收要求更加严格
新《规程》对血液检测试剂的采购、验收提出了更详细, 更严格的要求。4.2血液检测试剂项, 对资质要求中多了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的存档, 并要求每次试剂配送中附带。4.2.5.2要求, 试剂说明书必须列入文件控制范围。以上两项纳入酶免 (核酸) 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中, 试剂的审批放行明确提出需要质量主管签字批准。
2.3 物料、设备的质控和确认
2.3.1 物料质控
检测试剂增加了对血红蛋白目测试剂、ALT检测试剂盒、快速筛查试剂盒的质控要求;耗材中增加了去白细胞滤器、病毒灭活滤器、单采耗材、血袋标签、真空采血管等质控要求, 这些要求与血液采集、检测、制备等技术发展相适应。同时, 耗材的质控项目中只保留外观检查, 取消了细菌检测, 充分考虑到目前耗材质量可靠性, 血站进货严格性等诸多方面, 符合目前血站工作实际情况。
2.3.2 试剂、设备确认
新《规程》对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发放等各个环节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督、标识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并对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以附录H形式列出。
2.3.4 血液质量控制
根据新的血液采集、分离技术, 增加了去白细胞全血及各种去白红细胞、去白单采血小板、病毒灭活血浆等检测, 并增加了相关检测内容, 作为血液质量控制来说, 在血站的以前检测项目中已经做了这些[4,5], 新《规程》的实施, 只是使之更加标准化。
2.4 血液的隔离与放行
基本上是《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6条血液隔离与放行的细化, 对一些细节性操作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2.5 首次对采血人员的心理准备提出了要求
新《规程》2.2.1心理调适要求, 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 进入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 情绪稳定, 工作热情, 说话和气, 态度和蔼, 耐心细致准备。充分体现了新《规程》关心和保护采血者、献血者健康, 维护采血者、献血者权益, 以人为本的原则。
3 新规程的指导意义
《规程》 (2012) 是根据“一法两规”的标准和要求, 对血站技术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 是更好地贯彻执行“一法两规”、
4 新《规程》可商榷的地方
新《规程》中许多操作技术要求, “一法两规”中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要求, 新《规程》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重复, 并没有提出更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如血液的隔离与放行。另外, 采血前ALT检测, 虽然能大幅度降低因转氨酶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浪费, 但就目前ALT快速检测技术水平, 各地血站发展状况, 以及成本因素, 作为选择性方法之一比较妥当。
总而言之, 新《规程》的颁布实施, 是目前血站发展的需要, 是贯彻执行“一法两规”的需要, 是血站业务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的需要, 新《规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必将对血液质量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血液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卫医政发[2012]1号) (2011-12-31) 2012-06-01.
[2]卫生部.靠边站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44号) (2005-11-17) 2006-03-01.
[3]王学刚, 孙国栋, 魏淑梅.2009~2010年邯郸市无偿献血者ALT快速筛查前后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74.
[4]轩东霞, 吴春香.影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3) :106-107.
【车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推荐阅读:
2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11-13
开滦(集团)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订说明08-28
砌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8-15
连铸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7-30
铲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8-07
001-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8-23
汽车修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0-25
起重司机(桥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1-01
天车工操作工培训10-06
现代化机械加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