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共13篇)(共13篇)
1.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
高中物理教学叙事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叙事 一节课的引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就选择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也收集一些课堂实例,并整理为以下体会和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案例一:在《超重与失重》这节课的引入,我设计这样两个随堂小实验:(1)用一定宽度的纸带(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使之恰能承受重锤的重力),拴住一个重锤,让学生竖直提着并保持静止,并给学生一个问题:不借助其他器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挣断纸带?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让学生亲自实验一下,就会看到,“迅速向上提升重锤或迅速下降时突然停止,纸带断了”,这个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到在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的过程中重锤对纸带的拉力超过自身重力,这就是超重现象,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展开理性的思考。(2)准备一台体重计(机械指针型的),请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分别呈现静止、下蹲、起立过程,另一位同学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有条件的可用摄像头将指针示数转化为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先请同学预测再做实验,结果是静止时指针保持稳定、下蹲过程先减小再增大,起立过程先增大再减小。学生对示数变化的预测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教师可根据实验体验进行现象分析、过程分析、本质归纳(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应用拓展,这使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源于有意识的实践体验,充分挖掘直接经验和课堂生成的资源,体现物理教学以人为本,源于生活、走向社会。
案例二: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节课的引入时,设置以下三个小问题:(1)在很平静的水面上,船头垂直指向对岸具有一定速度的小船的运动轨迹?(2)将船的动力关闭,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放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的运动轨迹?(3)如果船头指向不变且有一定的速度,同时行驶在具有一定水流速度的河水中,小船会怎样运动呢?轨迹如何?前两个问题仅是铺垫,我让学生猜猜小船将如何过河,画出轨迹(我用小船的模型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非常踊跃,结果出乎我的预计,学生提供的方案各有说词,争执不下,主要分歧在船头的指向和
小船的轨迹。这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我兴奋了,能从这里入手将这几种方案的是非讲座分析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独立性、矢量性就得到了突破。
总的说来,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设计以激活课堂、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2.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二
2.5《自由落体运动》导学案
编写人:田军霖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初步掌握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二、预习内容
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_____,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___。
2.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只有在________的空间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中, 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___________, 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叫做_________或__________。一般取值g=________, 在课本必修1中,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 都按g=________进行计算。
5.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大小, 一般_________处较大, __________处较小。
课堂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以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能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记住, 方向:竖直向下。
3.知道并会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
二、学习过程
1.请学生利用硬币或石子与纸张作如下实验并观察结果。
[演示实验]
(1) 根据日常经验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 可看到什么现象?哪个快?
(2) 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废纸做这样一个实验, 撕一小片, 将小的这片揉成团, 和剩余的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观察落地的情况, 哪个快?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猜想:空气阻力可能对运动快慢有影响。
问题导学: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 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 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2. (实验演示) “牛顿管”的实验。
(1) 将羽毛和金属片放人抽去空气的玻璃管中, 让它们同时下落,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2) 将羽毛和金属片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 让它们同时下落, 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真空时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
结论: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的作用, 没有空气阻力时, 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_________。
3.阅读课本并回答: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运动, 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特点: (1) 初速度为零; (2) 只受重力。
注意: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 则物体的下落也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4.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 (重点) 。
按照教材第44页的图2.5—1装置做实验, 将一系有纸带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 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再对纸带进行数据处理, V-t图像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探究提示:分两种情况实验, 拉纸带的重锤质量不同。
(1) 将计时器的限位孔与铅垂线平行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将纸带穿过竖直限位孔, 用手竖直提着纸带, 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下方;
(3) 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重复几次从其中选出点迹比较清晰且开始的两点接近2mm的一条纸带。进行数据的测量, 第一个点为计数0点, 每隔1个点为一个计数点 (我们每两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即处理纸带时,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4s) 。依次标号。注意读数时有效值。
(4) 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计算各计数点瞬时速度v的数值, 并作v-t图像。强调:以下利用纸带计算速度的公式中时间为0.08s。
根据包含该点的一段间隔内的平均速度求出该点的瞬时速度后, 作v-t图像,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Δv/Δt计算出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5.自由落体加速度。
阅读教材p44完成下列问题:
(1)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2) 看教材第44页列表, 尝试从表中寻找规律。
三、反思总结
1.自由落体运动及其加速度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从空中自由下, 轻重没有快慢差;你我一个加速度, 共同享受九点八。
根据上述分析, 在熟练掌握物理学科与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上, 将二者融合教学, 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技术素养的目的。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与物理课程的实验创新、自制教具相互渗透、融合, 学生能够通过已经学到的物理知识对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些繁琐复杂的实际问题予以简单化,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激发。与此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实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还能够使师生间的知识传递变得更为顺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积累和创新, 将通用技术课程所含思想和方法, 根据实际的情况与物理教学进行最优化的整合, 不断探究物理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两者在物理和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相得益彰。
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到,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应该具备的技术素养予以培养。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尝试将其与物理学科进行融合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授以技术思想和方法。因此, 我们在进行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很好地运用进来, 这样做不仅能够方便教师进行授课, 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本文中, 笔者将通用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进行物理导学案的编写, 对学科间的融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 如果将二者的优势运用得当, 不仅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技术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融合,导学,案例
参考文献
[1]韩独石.中学理化实验创新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7) 序言二:5.
[2]顾建军等.技术与设计1[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5) .
3.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 篇三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一种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并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是灌输──接受式(即填鸭式),教师注重的是把知识和结论准确地教给学生,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感受不到学习探索的乐趣,难以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何实施呢?下面就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谈谈本人的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规律的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说明不同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由于学生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印象很深,所以本节课做好实验十分重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逐步提出问题(设疑),让学生自己探究(解疑),得出结论。二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由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纸带分析或频闪照片分析,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自行探究。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对重点一内容教学时,我通过演示一组对比实验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实验一:一个小钢球和一张作业纸(展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两物体落地情况,学生观察的结果:重的物体(小钢球)下落得快;实验二:让一张作业纸(搂成一团)和叠在一起的五张作业纸(展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两物体落地情况,学生观察的结果:轻的物体(搂成一团的一张作业纸)下落得快;当学生观察到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实验结果时心中自然就产生疑惑,为了增加学生的疑惑我又演示了实验三:让一张作业纸(搂成一团)和同样的一张作业纸(展开)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两物体落地情况,此时学生观察到轻重一样的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也不一样。通过这三个实验创设的物理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接下来就让学生分组探讨,教师一边巡视一边适时加以引导,五六分钟后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大部分小组都能得出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有关。这时我再演示“牛顿管实验”,并播放“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的视频,为的是进一步论证学生的结论,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重点二内容的教学,由于有先前的知识做铺垫,学生自然就能够联系到有关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纸带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因此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做的:课外做好铺垫,学生先预习,每个小组上缴一分实验方案;然后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与该组的小组长一起商讨,分析其可行性及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把小组长培养成一个“小老师”,再由小组长来指导本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合理的点评并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出解释。
虽然我在课外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时间分配教师难以掌控;对老师创设的物理情景学生不会综合分析,提出相关的问题或假设;学生不会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设计所需要的实验方案或设计的方案不科学;在播放“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的视频时,学生就提出两个物体也受到空气阻力等问题。
由此看来要上好一节探究课绝非易事,在我看来作为教师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不同物理知识的教学要灵活选取教学方式,不要盲目追求某一种单纯的教学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任何走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对的。”探究式教学的确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及学校设备等情况灵活选取教学方式,把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节优秀的物理课,肯定不是只有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是有几种教学方法同时存在,相辅相成。
二、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教师是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尽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突出学生的亲自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时刻关注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做恰当的引导,而不能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而应是整个探究活动在我们教师的合理调控之中。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设计、组织、协调和点拨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要切忌回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即“板书+讲授”式,剥夺学生主动思考发问的权利,抑制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必把什么问题都讲深讲透,要及时放手;教师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能不做的尽量不做,把机会尽可能留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谈心式”的交流中学习知识和方法,在严密而又轻松的思考中锻炼思维,培养能力。
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一定要突出探究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把时间重点花在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环节上。为此教师除了利用课外时间作准备以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不仅能使课上时间更加充裕,还能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四、教师要注意学习和积累,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为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不一定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也不一定是教师的专长,对教师而言很可能是全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平时应多加强自己业务的学习和钻研,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四
高密一中 孙洲元
一、教学理念:
(1)立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元学习方式相结合(2)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生活、社会与物理的关系。
(3)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4)重视物理与科技前沿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5)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策略分析: 1.导入课题-----讨论与交流
教师提问与指导:摩擦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力,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你能说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摩擦力和防止摩擦力的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这一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典型例子,教师又给学生举出更多的关于摩擦的实例,如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要经过大气层,和大气层的摩擦使船体外层达到二千多度的高温)。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与交流,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的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的学习从已有的经验入手,从自己的感性认识开始,又通过教师的帮助了解现代科技中的相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了,而且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即是自主的又是合作的,把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2.新课教学-----实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1)摩擦力的分类
教师提问与指导:你们想到了这么多有关摩擦力的问题,从其产生的角度来看,大家觉得这些摩擦力有什么不同?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摩擦力分为几类呢?(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对照学生回答的例子,做进一步的引导、帮助与提示,让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前面板书的例子分为不同类别并标注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摩擦分别称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滑动摩擦和静摩擦,这两种摩擦有什 么不同?什么条件下产生滑动摩擦力,什么条件下产生静摩擦力?(教师先让学生回答,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认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物体是运动的,而产生静摩擦力的物体是静止的,这时,教师加以引导、启发、讲解,教师给出一些反例,如吃饭时,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食物受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又如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动时,黑板擦受摩擦力,黑板受不受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用这些例子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矛盾,让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然后让学生总结出产生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条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并有相互挤压时会产生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并有相互挤压时会产生静摩擦力)。
教学策略分析:当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问题讲出来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类,通过反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在学生学习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个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只给学生提供帮助、组织、引导与启发,不做学习过程的控制者,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这里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
(2)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提问与指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例子中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们开始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也有是错误的,如说成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教师没有去告诉学生错在什么地方,而是当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实例,如汽车起动时,放在车箱中的木箱,或是把黑板擦放在课本上,猛力一拉,黑板擦就从课本上掉下来,这些实例与学生的回答是不一致的,这时再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最终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教学策略分析:这里教师为学生理解和认识摩擦力的方向提供了思维的材料,这里有力地体现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创造性的,是学生认识问题的基础,这些材料与学生的原有认识相悖,使得学生不得不修正原有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在与这些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提高认识,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创造性的材料。(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既然把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会给出很多可能的因素,如物体的重力、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与粗糙程度、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间的挤压力等,教师全部记在黑板上,以备下面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去验证)。
教师提问与指导: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弹簧称、几个不同的砝码、木块等),我们怎样来研究滑动摩擦力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弹簧称去测量不同情况下的摩擦力)
教学策略分析:问题解决总是从猜想与假设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要求,教师抓住教材上的关键点,让学生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猜想与假设,充分展现学生的想法,教师并不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进行评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方案设计,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让学生说出他想怎么做,尽管这里遇到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教师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良好思维习惯,适应新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的要求。
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以帮助,掌握学生探究的进程,当绝大部分学生探究完成时,教师将学生的探究结果集中板书要点。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究,而不是直接给出结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而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提问与指导: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实验得到的结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种大小关系怎样用公式表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的关系公式和理解滑动摩擦系数的概念)
教学策略分析: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评价学生探究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 3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分析、评价探究结果。教师做适当的分析与讲解,帮助学生将探究结果上升到理论水平,即完成对新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4)研究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教师提问与指导:我们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成正比,那么,静摩擦的大小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课本上举出的静摩擦的例子,人拉木箱的力越大,则木箱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也越大,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其它外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提问与指导:人拉木箱时,拉力越大,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越大吗?(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引导学生得到: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不是无限大的,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要拉着木箱运动了,就不是静摩擦力而是滑动摩擦力了,也就是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有最大值,教师趁机给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策略分析: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很流畅地给出影响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把一个复杂的概念通过实例具体化,从而变得使学生容易接受。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不是以学生能否咬文嚼字地背诵出来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将概念和规律纳为自我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过问题引导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自己获取概念和规律是实现学生认知同化与顺应的有效手段。
教师提问与指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怎样?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用你课桌上的实验器材(弹簧称、几个不同的砝码、木块等)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与假设?(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对于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学生有不同意见,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验证。由于学习滑动摩擦力的经验,多数学生说出与压力和摩擦因数有关,但是,这个摩擦因数是滑动摩擦因数吗?教师要让学生去思考去验证,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这个问题在验证上存在一定困难,教师提供的帮助与引导,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在拉动物体 开始运动的瞬间拉力大还是拉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大?学生能过推动课桌体验两种情况下力的大小,有的学生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去验证,最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因数略大于滑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和静摩擦因数成正比)。
教学策略分析: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以及最大静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因数的关系是个难点,教材上没有过多说明,学生往往对这两个关系认识不清,形成概念上的错误。教师的工作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实验来探索规律,虽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不一定得到定量的结论,但是通过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完全可以从实验中得到这两个关系,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索的复杂性,物理实验不仅是机械操作的教程,更是一个动脑思考的过程,开始物体运动的瞬间虽然无法精确读出弹簧称的示数,但仍然可以依据弹簧称指针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力的变化。
(5)摩擦力的调控
教师提问与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加大物体间的摩擦力,有时又需要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力,你能举出一些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吗?(学生会列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了一些典型实例,并给学生提供一些学生还不知道的例子,如磁悬浮列车就是减小列车与铁轨之间的摩擦来提高速度的,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给出的自行车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教师提问与指导:结合这些实例,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你能总结出增大摩擦力有哪些方法?减小摩擦力有哪些方法?(由于对实例的分析和影响摩擦力因素的研究,学生在这一问题上很快得出正确结果,教师帮助学生对每一种方法举出更多的应用例子,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学策略分析:物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识记表面问题,这里教师让学生列举一些防止和利用摩擦的例子,不是只讲这些例子中如何防止和应用摩擦,而是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防止和应用摩擦的方法,把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3.结尾
教师提问与指导:今天我们研究了摩擦力的问题,你能想象如果在我们地球上没有摩擦力存在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吗?请大家课后将自己的想象写成简短的小论文在下节课交流。
教学策略分析: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目的观:知识是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而应该是通过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创造 5 性思考问题,本节课教师留的作业似乎与知识关系不大,但是通过这种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策略的总体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积极主动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设计了层层递进的知识系列,向学生提供了能使他们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的条件,学生既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又要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使他把一次发现的东西与另一次发现的东西相结合,把他自己的发现与其他学生的发现相比较,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层层递进的知识系列,一次一次地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5.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五
(2000字)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欧姆定律》教学案例
王岩军
【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认识电压、电流、电阻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本节内容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注意学科渗透等课程理念,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在本节课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学生的方法:①改变电源的电压,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和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五)综合分析,归纳总结
1、学生汇报:实验完毕后,分别推出代表汇报实验的数据.下面是两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论(出示投影);
表一 电阻R=10Ω 表二 电压U=3V
2、讨论得到结论: 从表一知: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从表二知: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得出了这个电学规律;家欧姆在182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得出的,为此欧姆花费了10年心血: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今天.当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规律时,每名同学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精神——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正比、反比。
4、实验过程中细节的讨论: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两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各起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
(六)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例
1、在一段导体的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0.2A,(1)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2)如果在该导体两端加10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又是多大?导体的电阻是多大?
(3)如果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它的电阻又是多大,通过电流多大?
着重进行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同一导体,电R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R与I、U无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例
2、家庭中使用的是交流电,当人体通过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mA 时,就会导致人体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kΩ,算一算,当通过50mA 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大?
初次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计算题,规范解题的要求。
(七)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思路;物理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进行学法指导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鼓励学生课后总结:“我们现在学到的物理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这种探究方法?你能找出多少处?”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让课虽完而学未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研究方法。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分别概括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两条结论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学
案物
态例
变
字)
化
6.物理教学优秀案例 篇六
所教科目:物理
*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严谨负责的教学态度,让每个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星火教育长安校区理综科组组长,对高中物理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提倡高效的学习、轻松的学习、快乐的学习,让学生自我体会学习中的乐趣;*天道酬勤,相信,努力会成功,和学生一起努力.学生案例模板:
教师姓名:陈文峰
所属科组:物理
学生姓名:邓榟强(东莞中学高二年级)
学生刚进来时候的情况
学习习惯:没有预习及自我发现总结的习惯;不注重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注意细节,看题不够细心,做题习惯不是很好。
性格:比较内向不爱沟通,开导学生要多跟家长及周围的同学多聊天;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粗心大意。
兴趣:比较爱学习,思考问题
成绩:高二物理60多分
进来一段时间后的变化
思想心态:作为高二的的学生,我一直强调书本和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学生也逐渐认识了到书本和预习的重要性,能主动的从书本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认识到了粗心大意带来的后果,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在易出错的地方会加倍留心,成绩:学习了一个月成绩能达到75分左右。
成绩提高情况:最近的周考月考分数都在75分左右。对物理有了更大的兴趣,除了学习会多看一些有关物理的课外知识。
学生感言:
短暂的时间感觉做题轻松了挺多。
家长感言:
7.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七
但是,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对于不少高中物理习题, 不同的学生会应用不同的解答方法, 且这些方法从原理上审视都似乎是合理的, 解答与计算过程也都正确, 但是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仔细剖析发现, 这实质上是学生对不同解答方法适用范围的认识不清造成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点, 笔者提出了“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
一、高中物理“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建构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过程和方法”目标。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正是贯彻上述理念, 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比较与纠错过程, 在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构高中物理“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 流程如下:
第一步, 教师呈现可能存在着多种解题思路的物理习题。
第二步, 学生自主进行解答, 教师提醒学生思考:这一道题是否存在着多种解题思路?若有, 请都写出来。
第三步, 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 教师也可补充提供事先准备好的异于学生解题思路的版本, 以小组为单位, 研讨为什么看似正确的解题思路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 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第四步,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进行点评, 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 深刻理解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以上“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四部曲, 通过创设能够让学生发散解题思维的场景, 让学生先将似是而非的解题思路暴露出来, 而后通过集体研讨和教师总结提升的方式,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相关的知识, 可以说是国外科学概念教学中认知冲突策略的一种迁移应用。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探讨分析。
二、案例分析
结合两个案例阐释高中物理“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的应用。
1.电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计算电磁感应强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和难点, 而计算的方法可以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进行分析, 也可以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混淆。为此, 笔者首先呈现以下题目, 要求学生做出解答, 并思考是否有多种解题思路。
例1:如图1所示, 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框架cdef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金属棒ab搁在框架上可以无摩擦地滑动, 此时adeb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 棒的电阻为r, 其余部分电阻不计, 开始时磁感应强度为B0。若从t=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B逐渐减小, 当棒以恒定的速率v向右运动时, 为使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 则磁感应强度应怎样变化? (写出B与t的关系式) 。
而后通过巡视课堂, 教师找出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解法, 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比较。
方法一: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有磁通量的变化, 只要回路adeb中的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 则回路中就无感应电流。根据此知识原理可以知道t时刻回路中的磁通量为:
t=0时刻回路中的磁通量为:
方法二: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
由于磁通量变化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为:
接着教师抛出问题:以上两种方法从不同的维度研究问题, 思路都非常清晰, 似乎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最终为何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1) 两种分析方法的切入点都正确, 方法一是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为依据;方法二是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依据。
(2) 两种方法的思路都正确。方法一中, 导体向右运动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加等于磁场变化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少;方法二中, 导体切割磁感线引起的动生电动势与磁场发生变化引起的感生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总电动势为零。
(3) 再继续深入分析题意, 探究关系式的含意。题目中“从t=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B逐渐减小”是一个明确而又模糊的概念, 明确的是磁感应强度在减小, 模糊的是如何减小, 是均匀?非均匀?还是突然?这种减小是不确定的, 不能想当然。④式表示的是t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⑤式中l (l+vt) 是t时刻回路的面积, 而ΔBt/Δt是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平均变化率, 两者的乘积不等于t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显然④, ⑤两式不相等, 方法二不正确, 错在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和审查清楚原理性公式的内涵。
经过上述教学, 学生对电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可以有效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2.电量的计算
电量Q在电磁学中出现在不同的公式中, 因此涉及电量的计算也往往有多种解题思路, 也是学生易于混淆的知识点之一, 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首先呈现例题2, 同样要求学生发散思维, 尝试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2:如图2所示, 水平放置的U型光滑金属导轨串有电动势为E的电源 (不计内阻) , 导轨与地面相距h, 长为L、质量为m的裸导线搁置在导轨上, 在U型导轨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合上开关, 导线飞落在地, 测得落地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求:导线在导轨上运动时通过的电荷量Q。
实践表明, 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够想出两种看似正确但结果却相异的解题思路, 而教师则可以再另外准备两种思路, 呈现给学生作为小组研讨的主题, 展示如下:
方法一:根据动能定理分析。
方法二:根据运动定律分析。
通电导线在匀强磁场中作加速直线运动, 设加速度为a, 运动时间为T, 则有:
由③④⑤三式得:Q=mv/BL
方法三:根据动量定理分析。
由⑥⑦两式得:Q=mv/BL
方法四:用微元法分析。
由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与电源的电动势方向相反, 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设极短时间Δt内的电流为I, 在这极短时间内电流可看做恒量, 由动量定理有:
教师在呈现了上述四种解答过程后, 要求学生小组分析, 看似四种思路都很明确、清晰, 为什么答案会不一致。
在学生研讨及代表发言后教师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 帮助学生反思一下该题的四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中②式w电=EQ为电源输出的电能, 这部分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电路中转化为内能, 另一部分通过安培力对导体做功, 转化为导体的动能, 可见, EQ>mv2/2, 故方法一错误。
在方法二中由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反电动势, 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因而导体受到的安培力不断减小, 导体在磁场中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 故方法二的原理错误。
在方法三中, 运用动量定理时把安培力视为恒力, 而安培力是变力, 故方法三的解法也不正确。方法二和方法三同样都犯了原理性公式使用不正确的错误。
再进一步分析, 我们可以从平均值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方法二和方法三中的加速度ā换成平均加速度a , 电流换I 成平均电流Ī , 则根据平均值计算的结果和微元法求得的结果就是一致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用平均值代替变量。
方法四是采用微元法解答该题, 自然结果是正确的。
通过采用“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对上题进行深入研讨, 学生纷纷表示, 第一次如何深刻地认识了上述四类解题思路及相应的知识, 而课堂所营造的那种具有挑战性的氛围, 也使学生的思考与研讨十分投入, 较好地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展示了笔者提出的高中物理“似是而非解题思路研讨法”的应用。可以看到, 通过暴露似是而非的解题思路, 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索和对解答结果的深入反思, 充分激起了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起到了自我认识教育的目的, 同时也让学生更强烈地意识到, 必需真正吃透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知识, 必需养成全面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
8.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八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实践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在众多的高中物理教师中,有着不少对高考热点和常考题型熟悉的教师,特别是一些经典考题几乎是信手拈来,也有着十分显耀的高考成绩,成为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天才名师。可在对他们每节课进行分析探究,对他们所教出的学生进行调查,都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就是一种权威,学生往往是以仰视的角度去看他们,去听他们讲解经典考题。而课后学生也一般是沉浸在模拟题目之内,不过学生能够解答很多经典题目,却不能明确地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没有对物理规律的体验,逐渐就会厌烦对物理的学习。
(二)施教采用不当的技能
在物理教学中,要想讲解好不同的知识点,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上都是变化不断的。一般而言,教师能采用的有导入、提问、展示等教学技能,可在实际运用上,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对教学技能并不熟练,且多是单一技能等种种原因,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度降低。
(三)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物理施教时,教师多以教材为纲要,极度重视高考的成绩,多喜欢采取经典题目练习的手段等,造成学生成为解题机器,而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加难以接受物理的学习。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定义的讲解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要想让学生观察理解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教师就需要用到案例来进行施教。比如,用相同质量的两辆小车,置于平顺的水平板上,并将小车的前端都系上绳子,而绳子的另一端要跨过定滑轮且挂上一个小盘,盘子里面放入各不相同的筹码,让小车在处于不一样的拉力情况下,做匀加速动作。由于筹码不同,小车受到的拉力也就不同,最终移位最大的还是拉力更大的小车。而此时教师可以问:导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什么?速度的提升与物体受力大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会去观察并讨论位移和力的规律,最终得出物理的结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度。
(二)故事案例
比如说,在讲解共振知识点时,教师举出一些实际的故事案例:1831年时,有一对骑兵,他们要通过曼彻斯特附近的某座桥,为了彰显军队的秩序性,将军让马队务必要以整齐的步伐前进,正是由于这样的步伐,导致桥体发生共振而坍塌,致使军队伤亡惨重。这些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培养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解决物理学习枯燥乏味的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史,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知识。同时,高中的物理教学还可以采取图片、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让案例更具多样趣味性,确保学生的最近学习的状态。
(三)案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就拿單摆课来说,教师可以举出这样的案例,19岁的伽利略是怎样通过观察、计算并最终总结出“摆动时间,其实是和物理质量没关系的,而实际有关系的却是摆线的长度”这一结论,并得出“等时性”的概念,通过案例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实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说出来进行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度。
其实,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适用于物理一门学科,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还可以适用于各种学科,使得高中的学子在对各科的学习都随时保持高涨的情绪。
参考文献:
刘圣期.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11):101.
9.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篇九
赵 敏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一学期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工作20年,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4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历次考试平均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然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2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气氛比较活跃的班,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1班是四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四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我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10.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十
[关键词]研究性学;案例;分析
一、研究背景
在物理选修3-1(人教版)上94页4题:如图3.4-12所示,把一根柔软的弹簧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槽中水银接触。通电后,你预计会发生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个现象。该题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条件,且师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结论:弹簧上下振动,电路交替通断。为了验证该实验现象,我们决定把该实验作为研究课题。
分析: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对课本进行大胆质疑,不迷信简单的理论分析,通过课题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方案
【准备】
1.聘请物理老师作为指导老师。
2.研究的方案。
(1)人员分工:唐乃金——联络与记录 付应成——资料收集周振生——实验操作与分析徐渠——实验操作与分析。
(2)研究条件界定:以实验室能提供的水银、学生电源、电流表、最小劲度系数为2.1N/m的弹簧为实验器材。
(3)研究目的:验证实验现象与探索电压或电流条件。
分析:任何课题的研究都要有细致、充分的准备过程。“课本小实验探索”课题作为一个验证性实验研究课题,其主要准备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科特点,聘请专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二是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条件的界定使实验研究入口很小,避免了研究内容的随意性。
【实践】
活动1:用吸水性较强的卫生纸吸取用来密封水银的水,用注射器吸取或点滴水银控制接触条件。当电路中电流达到0.8A—0.9A弹簧开始上下跳动,此时人为压住弹簧与液面刚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4A(简称接触电流),并且接触处有电火花产生,并有“啪”、“啪”响声,电压越高以上现象越明显。
分析:学生用巧妙的方法处理水银表面水的和控制液面接触条件,明显看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弹簧振动时,电流在零和某个值之间进行突变,使得电流表指针在中间某个值附近摆动,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获得必要的数据“接触电流”,这一点是难得可贵的。
活动2:用水银做该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操作较为困难,小组决定用更安全的导电液体食盐水再次进行实验。在电压增大到16V时电路中的接触电流才能为0.2A,弹簧始终保持静止,但在两电极处分别有无色气泡和褐色物质产生。实验没有取得成功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太小。实验中两电极处产生的无色气泡和褐色物质现象是化学中的电解现象。
分析:在实验中发现用水银做实验操作难度大、安全性差,想设计更好的方案使得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过程提升转变为探研究性实验过程;学生通过实践也深刻地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活动3:分析前面的实验,我们到出结论,向物理老师提出准备结题,物理老师建议我们用“奥斯本检核表”看看是否还有可挖掘的东西,我们经过讨论想到:可以用可水平移动的固体金属斜面来代替水银面而不影响实验效果。实验结果也表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且安全容易操作,实验数据、现象与用水银做实验时完全相同。
分析:学生第一次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发散性思维往往被扼制住了,此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三、研究成果展示
《课本小实验探索》研究简报
我们在对物理选修3-1(人教版)上94页4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柔软弹簧(劲度系数为2.3N/m)最小跳起电流为1.4A,实验中可以得到非常明显的现象:弹簧上下振动,电路交替通断;并且现象比理论分析的还要多:在弹簧与水银接触处还有明显的电火花产生,并伴随着“啪”、“啪”的响声。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导电液体为食盐水时实验不能成功。
在用水银为导电液体的实验过程中,水银与弹簧刚好接触这一条件要求较高:接触多了弹簧脱离不了水银液面;并且,采用水银做实验不安全,我们在不改变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固体金属斜面来代替水银面,既容易控制刚好接触的条件,实验又安全。
“课本小实验探索”课题小组(2009.11.20)
分析:研究者完成了“提出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成果推广”的一系列完整过程,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以科学的方法,去伪存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这一意义远远超出了研究本身。
[参考文献]
[1]唐云龙,朱春晓.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用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篇十一
本节是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上,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介绍了这个定律的一些应用。“案例分析一”是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从而拉近物理与技术的距离, 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是制造仪器或设备的理论基础。“案例二”设置了一个错误, 试图让学生讨论, 发现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从而明白电源内阻对外电路的影响, 体会闭合电路和部分电路的区别, 提高学生全面思考, 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欧姆表的内部结构, 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正确掌握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2)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能灵活运用这个定律分析并计算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 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并掌握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通过分析、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引起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重视, 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关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精神。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与协作探究,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思路】
1.引导学生回顾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和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实验。提出问题: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通过刻度值能直接读出电阻值呢?
2.展示多用电表的测量电路, 启发学生自己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欧姆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白欧姆表内阻的含义, 欧姆档调零的方法及原理, 测量未知电阻的方法和原理。
3.通过学生讨论, 交流, 让学生清楚欧姆表的刻度为什么是不均匀的, 为什么每次换挡时要重新调零。
4.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案例2”, 让学生独立解答本案例, 指出1、2小题解答是否正确, 并让学生上黑板展示第二小题的正确解答, 最后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器材】
多用电表, 两个定值电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电学规律, 在电路设计和分析中经常用到它,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它的内容是什么?你能写出它的一般表达式吗?
◆新课展示
一、探究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1. 提出问题
案例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阻值时, 先要将红, 黑表笔相接, 进行电阻调零, 再将红, 黑表笔间接入被测电阻, 就可以通过刻度盘的示数直接读出电阻值。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通过刻度盘能直接读出电阻值呢?
2. 教师活动: (投影) 欧姆表内部电路图,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
图1是多用电表电阻挡的原理图。设表头的满偏刻度为Ig, 内阻为Rg;电池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可变电阻为R% (调零电阻) 。则欧姆表的内阻是多少?
学生:欧姆表的内阻R0=r+Rg+R
(1) 当红、黑表笔相接触时 (如图2甲) , 相当于被测电阻Rx=______, 调节____的值, 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到____, 且Ig=____, 所以电流表的满刻度处被定为电阻档的____。
(2) 当红、黑表笔不接触时 (如图2乙) , 相当于被测电阻Rx→____, 此时电流表的指针指零, 所以电流表零刻度的位置是电阻档刻度的“∞”位置。
(3) 当红、黑表笔间接入被测电阻Rx时 (如图2丙) ,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I=_______, 一个Rx对应一个电流值I, 我们可以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值对应的Rx值 (图3) , 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Rx的值。
(4) 中值电阻:电流表的指针指到刻度盘的中央时所对应的Rx值叫中值电阻, 此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所以中值电阻R中=R0=Rg=r+R。
(5) 如图3欧姆表的刻度是______的, 零刻度在刻度盘最____, 越往左边刻度的密度越大, 读数时要注意, 在中值电阻附近读数比较准确。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际测量电阻。
学生测量, 教师巡回检查。
二、鉴别真伪, 触发思维
我们已经通过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探究了欧姆表的工作原理, 你能否利用它分析电路问题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87页的“案例2”的内容,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答正确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 (投影)
案例2%如图4所示, 电源的电动势为3V, 内阻为1Ω, 两个相同的小灯泡H1和H2的额定电压为2.5V, 额定电流均为0.3A。 (1) 当开关S1闭合, S2断开时, 试计算H1中的电流和加在上的H2电压。
(2) 当开关S1, S2都闭合时, 试计算H2中的电流和加在H2上的电压。有同学做了如下的解答:
小灯泡H1上的电压即为路短电压:
(2) 因小灯泡H2与小灯泡H1并联, 小灯泡H2上的电压U=2.7V, 小灯泡H2中的电流:I=UR2=82..37A=0.33A
(1) 先安排课堂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答本案例, 然后让学生指出第1, 2小题的解答是否正确?
(2) 让学生出示第二小题的正确答案:
灯H2两端电压U2=I2R=0.29×8.3V=2.4V。
(3)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哪里?
b.在什么条件下案例中第二小题的解题法方法是正确的?
c.电源的内阻对电路中的路段电压有什么影响?
在讨论的基础上, 主要由学生归纳以下结论:
a.S2闭合后, 外电路总电阻改变了, 小灯泡H1两端的电压也要随之改变, 而不在是2.7V。b.当电池的内阻r=0时, 案例中第二小题的解题方法是正确的。教师可在此介绍恒压电源的概念。c.由U=E-Ir和知, 当外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时, 路端电压U将发生变化。只有当电池内阻r=0时, 路端电压U才不发生变化。
◆反馈练习
1. 用多用电表欧姆档测一未知电阻。
将倍率选择开关旋至“×100”.测量时, 指针停在“0”刻度线的地方。为使读数更精确一些, 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步骤:
(A) 将红黑表笔短接;
(B) 将选择旋钮拨至“×K”档;
(C) 将选择旋钮拨至“×10K”档;
(D) 把两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 记下度数;
(E) 调节调零电阻, 使指针指在“0”刻度线;
(F) 将选择开关拨到交流高压档。
请选出必要的操作步骤, 并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的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
【解答】C、A、E、F、D。
◆课堂总结
1.知能要点图解
2. 规律方法总结
(1) 欧姆表的刻度规律:I与Rx为非线性关系
(2) 欧姆表的中值电阻:R中=R0=Rg+r+R
3. 易误问题三点警示
(1) 把欧姆表与电流表, 电压表混淆, 误以为Rx=0的位置表盘最左端。
(2) 换用其他欧姆档时, 忘记重新调零。
(3) 使用欧姆表读数时忘记乘以倍率。
◆家庭作业与活动
1.认真完成课本P88课题研究“关于用电高峰的调查研究”
12.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二
【教学目标】1.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2.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重、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阻丝、电珠、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木板。【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舞台灯光”视频,在展示过程中也不断调节音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灯光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展示调光台灯的应用,灯光的亮度同样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思考:调光台灯为什么能够调节灯的亮度?是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呢?(让学生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
1. 自制调光台灯电路实验
学生根据看到的调光台灯实物,利用手边的器材,连接一个调光台灯的电路。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电阻丝、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动手实验接电路,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
实验成功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实验电路,以及如何操作使得电灯的亮度发生改变,教师提问:根据你的观察什么因素改变了灯的亮度?在你的操作中你改变了什么从而使灯的亮度发生了改变。
答:灯的亮度是随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在操作中我改变了电阻而实现电流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灯的亮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在操作中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答:用导线一端固定,导线另一端在电阻丝上滑动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教师讲述:像这种能够通过改变长度从而改变电阻值的电学元件叫做滑动变阻器。提问:结合刚才的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讲述: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演示幻灯片):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2. 认识滑动变阻器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实验电路中,对于灯的亮度的改变还不够多,是因为电阻线太长了不方便,如果还要进一步改变电阻值的大小比较多,那么滑动变阻器该做成什么形状?
答:将电阻线密绕成螺旋状。
各组分发滑动变阻器,学生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试说出各个构成部件的作用。
提问:根据对实验器材使用的熟练程度,猜测滑片顶端所标规格的含义?
答: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最大电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3. 滑动变阻器接法的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器材:电源、电珠、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要求:电路必须串联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并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只能用两个接线柱。实验同样要达到调光的效果。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接法,教师对学生进行部分指导。(在指导、巡视的同时,将某些接法对于改变电流无效的进行全班探讨)提问:如何接滑动变阻器才能有效地改变电流,让灯的亮度变化明显。
学生总结出“一上一下”的接法,以及两种不能改变电流的接法。滑键位于远离下接线柱的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三、为滑动变阻器编写一份说明书(包括结构及接法)
四、教学反思: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下面列举教学中具有意义的几点:
1、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2、在引导学生探究变阻器原理的实验中,教师本人给每一小组的学生准备了一块自制钉有电阻丝的木板,学生可以根据这块木板上的电阻丝自己独立思考在把电源、电灯、开关接入电路的同时,如何运用电阻丝改变灯的亮度。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电阻与长度有关,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13.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 篇十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个一次性纸杯和一根棉线制成的“土电话”),介绍“土电话”的使用,老师问:谁想上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效果不难预测。就此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这个结论(我也是这样做的)。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亚语;写字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教学的第四个片段,也可称为教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片段。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查看课本提供的速度数据,比较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其次,介绍信息窗,《天坛回音壁》。本环节主要是通过信息窗中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声学水平的赞许和敬佩,引领学生认真学习物理学,树立科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
反思之一: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惟呢!
反思之二: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纪律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感觉声带振动,请他们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之类的话;介绍小河流水潺潺,问:河水要是被污染了,还有这个心境吗?
反思之四: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振动的鼓面,声音立即停止,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传播演示仪”的抽气效果不太好,结论几乎是教师口说和引导出来的。可以改为其他实验方式。如:用注射器对密闭的试管抽气,听音乐芯片的声音变化。
通过这节课教学实录,使笔者感觉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06-21
高中物理教学情境设计08-05
高中物理变式教学07-12
高中物理老师个人教学总结07-16
高中物理教学成功经验07-25
高中物理3-5教学案10-24
高中物理教学教学课件06-24
高中物理年终教学工作总结07-25
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计划09-04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原则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