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14篇)
1.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乡教育办公室教育工作半年总结
半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乡教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规范管理,创新奋进,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将半年以来的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我乡第一初级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认真做好了教学楼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经有关部门立项,设计院人员现场勘查规划设计,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图纸,取得了教学楼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做好地质勘探并形成地质勘查报告;对该项目的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完成教学楼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等手续的办理,形成了监理等文件。项目总投资150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该教学楼设计为四层框架结构,东西走向。总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建成后将容纳16个教学班。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校舍安全质量标准施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始施工中发现教学楼西部地基深达10米,工期将受到影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建筑公司正加赶工期,力争8月底完工。
我乡第一初级中学的教学楼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中,严格工程质量关,督促工程按时完工。现在教学楼地基已全部完工。一楼主体正在建设中。争取我乡中心小学新建工程动工,同时完成中心幼儿园建设。
积极开展我乡素质教育活动。我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新泰市春季,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泰安市教育局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清理幼儿园非法办园,共清理非法办园10处。今年东邱幼儿园已通过泰安市规范化幼儿园验收。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班主任、体育教师、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校长培训。各科优质课评选以及上级组织的研讨会等。积极迎接视导检查,力争通过新泰市级“三层三步”课堂教学验收合格。
学校校舍安全检查中,现在已完成安全检查整改的落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我校 (此处指江苏省淮安市渔沟实验小学, 下文同) 提出并实施《整合乡校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 整合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倡导的主旋律, 我国更是视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中关键的术语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的专用名词, 更是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关键术语, 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优化课程设置, 而以生本、校本、师本的科学发展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 整合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是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召唤。
目前小学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农村小学, 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认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 只占很小的比重, 无足重轻, 要么把校本课程作为“装饰品”, 当作一种“点缀”, 要么视而不见, 搁置一旁, 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缺席”。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技术准备不足, 课程开发能力缺失, 由此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 质量不高, 农村教育改革呼唤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
3. 整合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
当前的教育改革, 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新生事物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如何整合校本、乡本教育资源, 开发具有生本需要, 体现校本特色, 反映乡本文化内涵和经济成就的课程, 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以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理论为指导, 以先进实验区的成功经验为方法论基础, 突出素质教育思想, 确立了实践目标:通过开发彰显千年古镇、百年老校文化内涵, 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满足学生兴趣, 张扬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 期待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兴趣特长得到全面、协调、主动发展。而实现该目标的主要凭借是整合乡本、校本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内容与实践过程
本课题是一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综合性整体实验, 我们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层次这三个维度上予以考虑, 建立了立体的多元化的教育管理结构, 具体研究内容是: (1) 研究千年古镇百年老校教育资源的课程功效。 (2) 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功效。 (3) 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活动对形成学校特色的创建功效。 (4) 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活动对学生兴趣培养、习惯养成、个性发展的教育功效。
校本课程开发受到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 受到教师能力水平的影响, 受到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的影响, 因此, 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有其独特性。为使以上研究内容落到实处, 我们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着力做好以下几项过程性的工作。
1. 挖掘校本资源。
构建校园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校园人文环境本身是一种隐形课程, 它对学生良好情感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着力整合校园人文环境, 使隐型课程变为显型课程, 编入校本教材, 形成一个个学生身边的教育主题, 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发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
(1) 环保教育主题。我们将学校各种花草树木设为独立单元, 按课编排, 图文对照, 具体介绍各种植物的名称, 原产地, 生长特性, 养护要求。这样从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到增长学生环保知识, 再到强化学生环保行为, 形成主题教育网络, 让学生在校园这特定的环境中亲近自然, 热爱自然。
(2)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我们将学校“一日常规”, “行为规范”, “安全准则”等校本管理常规, 设为独立单元, 按课编排, 通过身边的案例进行主题教育。如“安全准则”教育内容, 教材以《珍爱生命》为课题, 搜集学生熟知的一些案例, 进行感染教育。这样有针对性地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3) 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我们将学校“四好”墙标, 教学楼牌, 名人名言条幅制成图片, 配以文字说明, 设为独立单元, 按课编排,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主题, 将“读好书, 读活人生”、“写好字, 写正人品”、“唱好歌, 唱红人心”、“做好操, 做全人格”的四好内容和“翔宇楼”、“田友楼”、“天培楼”等楼牌作为教育主题, 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4) 兴趣特长教育主题。将学生手抄报、手工制作作品、艺术表演剧照等设为独立单元, 按课编排, 具体介绍学校各特色兴趣小组取得的成绩和训练创作要领, 使兴趣熏陶与特长技巧培训融为一体。
2. 整合乡本资源。
校本课程具有地方特色, 我们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 体现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使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渔沟镇是千年古镇, 苏北文化名镇,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涌现了许多名人志士。渔沟又是新兴省级小城镇, 工农业发展迅猛, 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整合了这些乡本资源, 围绕课程目标, 确定教育主题, 编制校本教材,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动式的教育活动。
(1) 突出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将古镇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故事, 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分单元编制教材, 通过课堂教学, 爱国主义基地教育活动, 前辈英勇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主题教育。
(2) 突出历史文化教育。我们将古镇的历史名胜, 文化名人, 遗迹、遗风按单元编制教材, 通过古镇揽胜, 名人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让其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家乡灿烂的文化, 感悟家乡悠久的历史, 感叹家乡迅猛的发展。
(3) 突出科技教育。我们以乡镇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为依托, 建立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将我镇特色工业中的剐板厂、铁合金厂、面粉厂, 特色农业示范园中的蔬菜种植、家鸽饲养, 分单元编入教材, 分别介绍其生产流程和种植、饲养要领。将课堂教学与基地科技活动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多渠道增强师能。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者, 实践者。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也就是多渠道增强师能,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我们的做法是: (1) 引导教师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开发和完善校本资源; (2) 引导教师翻阅大量的县 (区) 志、校史, 寻访名人, 探访往事, 将千年古镇, 百年老校的错综复杂的资讯, 去粗存精, 整合成具有地方特色, 反映时代风貌的校本教育主题; (3) 引导教师发挥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积极搜集和整理、编制众多的优秀教学课例, 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 (4) 引导教师在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活动中扮演好编剧的角色, 使一些诸如主题班会, 新闻发布会、特长汇报会、“法庭”辩论会, 各种演讲、竞选等活动, 成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资源。
三、研究成果与实践体会
综观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初很多的设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 同时, 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又使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随着解读新课程的深入, 我们运用新课程的思想丰富了我们的课题研究, 使新课程理念成为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明亮航标。
在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我们从实际出发, 着力以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管理规范、科技制作, 以及环境与科普知识、地理与人文知识、乡镇与学校发展的社会知识等进行校本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收集整理筛选资料328份, 编印渔沟实验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共计四册。其中有《美丽的乡村》 (幼儿版) 、《我爱我校》 (小学低年级版) 、《让地球充满生机》 (中年级版) 、《可爱的家乡》 (高年级版) , 这些校本教材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 也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另外, 我们觉得,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给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带来了鲜活的素材, 也给教师以心灵上的触动, 特别是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1. 整合乡校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给教师赋权增能, 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给予了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编制者, 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寻求到课程的“生长点”, 创造开发了富有特色的、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 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 提高了教师多学科教育的整合能力, 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1)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在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悄然变化, 不再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开发校本课程, 编撰校本教材, 为教师在教育内容的安排, 教育方式的选择、教育媒体的运用等诸方面的能力提升, 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丰富了教师教学技术手段, 提高了教师教学技术水平。
(2) 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在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确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奋斗目标, 在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科学谋划、精心设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创设鲜活的、生动的、有趣的、教育的、成长的互动形态。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课题组成员先后有六人次获省市课堂教学竞赛奖, 有十数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 整合乡校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传承了乡本、校本历史文化, 推进了特色学校的创建进程。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学校为基地, 着眼于学校本身, 着力于乡镇本土的校本研究,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我们根据特定的历史文化、习俗沿革, 特别的自然景观、社会新风, 特殊的工农技作、禽畜养殖, 多方位地整合教育资源, 开展富有教育功能的教学与研究, 进而创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特色学校。我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实验小学”、淮安市文明单位、淮安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淮安市“德育先进校”、淮安市“绿色学校”、淮安市“体艺特色学校”、淮安市“科技特色学校”、淮安市“文明礼仪先进学校”。
3. 整合乡校教育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实践机能等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这些感受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是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的过程。学生定期走出校园, 到村头田间去、到乡镇企业生产车间去、到古镇小巷去, 到热闹的集市上去, 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 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丰富了孩子们的内心情感世界。
(2) 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 学生通过艺术、手工制作等校本课程的学习以及活动中心的培训, 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取得极大的提高。学校有五名学生获得淮安市首届未成年人手工制作电视大赛一、二等奖, 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这也是本市唯一的一所农村学校获奖, 此外, 学校还连续三届获区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3.小乡村办出大教育 篇三
语文课改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如何开展?近年来,林州市教育部门在专家引领下,积极参与“语文主题学习”课改实验,在乡镇学校狠抓阅读教学,既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根本,也借助阅读拉近了城乡语文教育的距离,改善了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状。本期编发的这几篇文章,真实地展现了林州乡镇语文课堂教学的风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近年来,林州市引进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教改实验,全市的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将大量阅读引入课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高,全国闻名前去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如今,林州的语文课改不仅触动了市区,而且延伸到乡村,乡镇阅读教学之路同样走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敢为天下先——姚村镇率先开展大阅读
林州市姚村镇共有29所中小学。2012年,姚村镇率先在乡镇学校层面围绕一个“读”字,开始了语文课改之旅。
1.转变理念,外学内联共同提升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轻轻松松学语文”,要求课堂1/3时间教教材,2/3时间开展大量阅读。为了转变校长、教师的思想观念,实验初期,镇中心小学校长贾红凯、镇中学校长李瑞兵多次组织镇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到江苏金坛、山东潍坊、吉林抚松等地,听取专家报告,观摩名师课堂。之后又邀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专家亲临指导,请林州市教研员张贵栓、郭成林老师把脉问诊,边走边做边改。
在镇中心校的引领下,各校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用赛课、评课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向纵深推进。此外,姚村镇还广泛开展区域联动,先后与市直二小、三小、横水完小、河顺完小、桂林完小结成课改共同体,与市阜民中学、市八小结成课改联谊校,共同推进课堂改革。
2.营造氛围,促进师生大量阅读
为了实现大量阅读,姚村镇各校每年拿出资金,购置经典名著更新图书室、阅览室,为师生阅读提供便利条件。如西张学校这所相对偏僻的农村小学,长期坚持经典诵读,四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每学期超过80万字,三年级学生达到40万字。如今,姚村镇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教师们也得以以阅读为抓手,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乡村城市化——横水镇的教研如火如荼
横水镇位于林州市东部,全镇共有32所中小学。近年来,横水镇语文教学异军突起、成绩斐然。
1.放手放权,鼓励各校大胆实践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横水镇首先从校长抓起,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每个学校走哪条路、怎样走,中心校不干预、不插手,一切按各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展开。中心校把职能放在深入实际、听取意见上,当好参谋和助手。同时实施倾斜政策,首批参加实验的学校可以不参加统一考评,这样就消除了教师的畏难情绪和学校的顾虑。
2.专家引领,交流学习互动提升
为了将课内大量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横水镇恪守“内练深功”的原则,多次聘请专家亲临指导。频繁的互动交流加速了横水镇教师的成长。
不断取长补短、自我修正,在摸爬滚打中,横水镇终于培养了一个优秀的“乡镇版语文主题学习”团队。城郊乡、东姚镇、姚村镇、桂林镇、采桑镇等地的兄弟学校先后到横水镇中心小学交流学习500余人次。2016年3月,河北邢台县教育发展中心组织50余名教师两次到横水镇考察学习。一位校长在学习结束后说:“横水的阅读做到了常态化,是名副其实的棒。这次学习,真是选对了地方!”
风起陵阳——洹河岸边书香浓浓
洹河古称洹水,又名安阳河。在洹河之滨——陵阳镇,有一支不甘落后、敢于担当的教育团队。
1.课改从读书抓起
陵阳镇中心校在赵海军校长的引导下,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全镇每所学校的教室都建起了图书角,各校筹备专用资金购置图书,从图书管理、借阅登记到激励措施一应俱全,并规定下午第三节为阅读大课堂。中心校把读书纳入了考评范围,各种评比活动助推着师生阅读。两停岗学校还自编了古诗韵律操、弟子规韵律操,使读书与大课间活动结合起来。
2.狠抓教师读书学习
陵阳镇中心校2015年6月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洹河杏坛,展示教师优秀作品和课堂风采,推介优秀学生。随着微信公众号关注量不断增加,中心校也收集了很多反馈建议。这项措施激活了陵阳的课堂教学,点燃了师生读书、写作的激情。郭晓云、郭艳青等老师的一篇篇教育随笔、生活感悟见证着陵阳教师群体的转变。
2015年暑假,“寻找教师专业尊严”研讨会在陵阳顺利召开,省内外十多位名师畅谈自己的读书教研经历。会后陵阳镇教师撰写了随笔83篇,多篇在林州教育手机报发表。前不久,林州市教体局在陵阳中学组织召开了首场课改现场会,鼓励全镇教师认真学习“四型三读单元整体备课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横水镇名师到陵阳镇申家泊学校授课,为了让教师好好学习,南陵阳学校郭增福校长用一台摄像机进行全程录制。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中,每所学校都在寻求课堂教学的突破。
阅读正在一步步影响着陵阳镇的语文课堂,乡镇孩子的成长之路在阅读中变得开阔。一位从教36年的老教师看着课堂发生的巨大变化,情不自禁赋诗一首:主题学习引航程,教学能手似潮涌;学生自主读诗文,创新能力竞提升;人才辈出如春笋,乡镇教育更繁荣。
城乡协作,整体推进
林州市教体局大力促进乡镇学校之间互相协作、城乡联盟,使城乡教育同步提高。
1.协作发展,跨区交流
教研室把全市的乡镇划分为东、南、北3个协作区,坚持“区域发展,整体推进”,鼓励乡镇学校之间跨区交流,以教研推动教学,以乡镇带动乡镇,有效促进乡镇教师的专业成长。
2.城乡联盟,校际联谊
教体局要求每所市直小学必须与乡镇一所或几所学校联谊。如市直八小的方晓玉、董佩霞等教师多次下乡送课,很多乡镇学校也多次到市直八小听课。
2015年年底,采桑镇中心校利用每周各年级少年宫活动时间,分批派语文教师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学习听课。同时,提出各年级要结合学生情况设置相应的阅读课程,包括唐诗宋词、成语、对联、名著阅读等内容。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对采桑镇南岗后村小学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到课堂改革进行了全面帮扶。以前,很多采桑镇的家长带孩子到市区租房上学,后来看到村小和城里的学校并没有什么区别,又纷纷送孩子回家上学了。他们开心地说:“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了!”
林州教育人的情怀
早在2011年,林州市教体局局长杨培森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课改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这三个转变为林州城乡的课改做了方向性的指引。
1.教体局各级领导“泡”在课堂上
林州市教体局从局长到校长,对乡镇课改毫不放松。杨培森局长和郭长生副局长经常深入乡镇学校听课调研,指导工作,提出校长要“长”在课堂。郭长生副局长以身作则,每学期深入乡镇听课在200节以上。教研室王文书主任每周最少两天泡在乡镇学校,参与教研活动。教研室每学期组织教育督评活动,各乡有关负责人组成评估团队,每个乡镇蹲点一周,随机抽取教师听课打分。
2.校长的格局和管理能力
乡镇教育发展中校长的作用十分关键,高效的管理是一个学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障。姚村镇的常广军校长常说:“一个好校长的标准是:格局要大,规划要高,眼界要宽。”河北省邢台县一位校长参观后也发出感慨:“我发现林州市横水镇的老师很厉害,横水中心小学拥有学生900余人,而教师不足30名,但课改成效显著,这是领导团队高效管理的结果。”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采
林州的教师采用一课一得的方式,一节课就抓一个重点,然后进行拓展阅读。这种模式不仅让孩子们掌握知识点,还能让他们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河北邢台县赵小英老师用“真实、务实、扎实”来评价林州的课堂,她说:“林州的教学没有华丽的外表和美妙的言辞,他们是在用心做教育,这正是林州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
林州教育界呈现出的是这样的状态:上下齐心、真抓实干。应该说,今天林州城乡课改的初步成功,得益于当地良好的教育生态,得益于一大批充满教育情怀的教育者。
4.教育强乡工作汇报 篇四
一、强化教育强县工作宣传,营造了浓烈的教育发展氛围
为认真贯彻落
实建设教育强县会议精神,加大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宣传力度,党委政府于5月5日召开了党政主要干部和学校负责人会议,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研究确定本乡教育发展目标,部署对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宣传,将五月份定为建设教育强县宣传活动月,认真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
1、党政干部利用各种会议、村级广播和下村入户时间,大力宣传建设教育强县决定和我乡教育发展目标,提高人民群众对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认识。
2、在乡集镇中心设置大型宣传牌,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和本乡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各学校设置了宣传专栏,广泛宣传建设教育强县与强乡目标内容,使全社会形成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共识。
3、以学校为主体,在全乡各村范围内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50余条,悬挂横幅标语20多条,形成了浓烈的宣传氛围。
二、成立建设教育强乡领导小组,制订了教育强乡工作规划
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党委政府按照决定要求,结合本乡实际,认真进行研究,制定了思村乡《建设教育强乡工作规划》;成立了建设教育强乡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部门负责人、中学与完小校长、各村村长主任为成员,组成建设教育强乡工作领导机构;分确定了实施目标和工作措施,以确保在2014年前实现教育强乡目标。
三、召开建设教育强乡动员大会,集中精力实施教育强乡目标
为全面实施建设教育强乡规划,党委政府已认真筹备,计划5月下旬召开建设强乡动员大会,全体党政干部、部门负责人、各村书记村长和中小学校长出度大会,深入宣传贯彻县会议精神,动员全乡集中精力实施建设教育强乡目标。由于特殊原因,会期将推到6月上旬。
四、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做好了几项具体工作
为逐步实施建设教育强乡目标,我们认真落实了下列工作措施:
一是全力推进乡中心小学(思村益海学校)新校建设工程。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乡政府全力投入,完成了新校征地及“三通一平”等前期工程,集中精力完善报建与施工协调工作,保证了主体援建工作的顺利施工,并按援建方要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中期。
二是认真做好了芦洞中学撤并的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对芦洞中学初中生源的分布与学生就读、寄宿、用餐、乘车等情况的调查以及家长意见征求,为撤并工作提供了操作依据;
2、中心校向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撤并芦洞中学工作方案的申报。党委政府按中心校申报依据,认真进行了研究,作出了《实施芦洞中学初中部和洞下小学撤并的决定》,09年下期芦洞中学初中部撤并到思村中学;同时芦洞中学改编为芦洞完小,将洞下小学并入。
3、印发致家长信500份,发至芦洞片学生家长,诚恳地做好家长工作,以确保撤并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是认真做好了合格学校建设资源配置情况的摸底调查,根据各学校生源规模,按合格学校建设标准核定应配资源、现有资源和需补充资源情况,认真编制配置规划,以确保按规划全面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如期实现建设教育强乡目标。
5.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我乡地处黑龙港河两岸,辖43个自然村,面积7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万亩,人口4.5万人,经济以农业为主。我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为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办学水平,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概况 一年来,我乡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以提高普及程度为中心,扎扎实实抓基础教育,认认真真的抓教师自身素质,使我乡的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全乡现有中学两所,完全小学12所,中学教师181人,专任教师177人,本科以上学历85人,专科教师78人,其中中教高级教师10人,中教一级教师56人,中教二级教师95人,中学校长参加岗位培训3人,受训率100%;小学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43人,小学本科学历的教师增至16人,大专学历教师109人,中专和中师毕业生18人,小学高级教师75人。小学校长12人,全部参加岗位培训12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幼儿教师及管理人员41人。
2009—2010年度全乡小学适龄人口数2727人,在校生2727人;初中适龄人口数1320人,在校生1132人。
二、办学条件
我乡小学占地面积92960平方米,生均面积40.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606平方米,生均面积5.9平方米,07年小学图书总计43492册,生均图书19.2册,08年小学图书达到53640册,生均图书23.7册。09年小学图书总计57692册,生均图书25.1册。两所中学占地面积43831平方米,生均面积34.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1773平方米,生均面积9.3平方米,10年中学图书增至47326册。
我乡对教育非常重视,每年都对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一年来,我乡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针,广泛吸纳各渠道各种资金,共计80.6万元。其中回一小学投资9万维修教学楼和新建厕所,代起营学校投入2万元维修厕所改造危房;韩正庄学校投入2万元,翻新围墙100米;杜林一中改造下水道和围墙投入资金5万元;回三争取校舍改造资金5万元;小摊学校改造暖气1.3万元;南赵改造暖气1.3万元;孟庄子、前流两处小学争取朔黄铁路资金16万元装备微机室;许庄子联立幼儿园投资将近两万元新建了幼儿厕所,六所幼儿园9万元购置了手提电脑和打印机;中小学图书增加1585册,幼儿园图书增加2520册,累计投资5万元;汤庄子投入10万元新建民族幼儿园一所;全年中小学电教仪器设备投资10万余元。杜林乡中心校争取资金3万元粉刷室内外更换办公桌和电脑。
三、学校管理
(一)、深化学校内部管理
全乡中小学在县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层层落实,乡中心校十分重视学校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考核办法,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年终奖优制。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认真落实‚六园‛工程。
1、‚人文校园‛体现出管理的和谐,校园旧貌换新颜。走进校园,各校面貌一新:映入眼帘的三风一训、校务公开、教师的练字板、飘扬的国旗,干净的校园点缀着绿树红花,看不到一片废纸。各班布置充满文化气息,各样专栏别开生面、生动活泼,桌面刻画现象没有了,墙面总像新刷的一样。‚客人好‛的问候声代替了以前喧哗嚷闹,生动有趣的课间游戏代替了以往你追我打,听到的是书声朗朗,看到的是窗明几净,感受到的是文明和谐。
2、加强‚书香校园‛建设,杜林乡中心校将‚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实行‚四个一‛活动:即每天一诗文、每周一练笔、每学期一份报、每校一社团。诗文诵读活动在各校以多彩的形式开展:如小滩的背诗比赛、南赵诗文速背接龙、大布村的诵读比赛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提高‚数字校园‛的建设进度,加速现代信息技术进程。一中、二中添置触摸多媒体投影设备,设立电子备课室,今年孟庄子小学、前流小学都配备了液晶屏电脑,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操作技术和电子备课及课件制作的提高培训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我乡广大教师中普及推广,全乡大部分教师能利用电子备课和多媒体功能,改变了原来教师的‚三一‛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4、开展‚社区校园‛建设。搞好家校互动,创建和谐的教育氛围,定期举行家长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杜林一中‚推行‘家’的理念,创建和谐校园‛作为县级特色在全县推广,并获得通过省级家长学校示范校验收。小滩学校的《学校、社会、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获得省级课验收。王祥庄幼儿园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赢得社会的赞誉,家长的共鸣。
5、创建‚绿色校园‛,发展校园经济。联立小学获得市级校园经济示范校,小滩小学建成花园式学校,绿化美化获得县级表彰。
6、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完善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校长坚持每天排查安全隐患,并填写安全日志。各校配备专职门卫,添置物防设备,一中二中安装了监控设备,确保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杜林一中被河北省授予 ‚平安校园‛。
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增大幼儿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园条件。今年暑假,流堂幼儿园粉刷了室外墙壁,更新了壁画,维修了厕所,增加了厕所蹲位;联立幼儿园扩建了幼儿厕所,改造了厕所周围的环境,修建花池,铺通自来水管道,配置水箱;回小幼儿园改造了三个教室的室内地面,许庄子幼儿园重建了符合标准的厕所。幼儿图书和桌面玩具逐年增加,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继续加强,保教水平不断提升。健康的导向使得我乡学前教育处于全县领先地位。
(二)、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1、科研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驱力‛,加强课题开发、研究与推广,规范课题管理,立足本校实际,搞好‚草根式‛教研,不断获得教研新成果:到目前,我乡已有5项省级课题,12项市级课题,1项县级课题业已结题;同时今年在草根教研经验交流会上,我乡作为先进代表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全县共交流了13项我乡就占了八项,其中许庄子的《农村小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孟庄子《农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杜林一中刘俊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心理品质的培养》等课题立足学校实际,在草根课题中脱颖而出,立项为县、市级课题。
2、继续加强‚新课标、新课堂‛理论学习,积极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今年暑假杜林一中、回三小学、许庄子小学、代营小学、回二小学成功承担了县培训任务,全乡选派优秀教师以理论讲座、集中学习的形式对全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受到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其中英语学科‚才艺展示‛;语文、数学、品德学科的‚模拟课堂教学‛、物理学科的‚亮绝活‛活动在‚督导简报‛和《沧县教育管理》报上受表扬。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指导、督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我乡对教师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备课、学生作业的数量质量及教师批改情况、个别辅导、特长培训及教学进度等情况进行了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纳入教师目标管理,今年将草根教研主题定为‚实效加特色常规‛,每人均将常规工作做为工作的核心,其中回三学校将‚特色常规教学‛作为学校特色,彭芳老师指导的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报》上整版报导;小滩小学的写字教学效果显著;前流小学郭永文自己设计练习册实用性强;倪桥小学曹伟老师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简笔画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成绩……严格的管理收获显著成绩,今年我乡在县督导检查中均获领导高度表扬。
4、加强文化学科教学管理,重视文化学科教学。改进文化学科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各校加强了文化学科的教学管理和形成性测试评价,中心学校提高相关项目专项奖励,出台《中小学考试和成绩评定办法》,《出台教学管理先进校和教学先进个人评定办法》,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通过素 3 质教育测试严肃考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考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效地提升文化学科教学质量。
5、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乡内交流‛等形式,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本学期搞了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名师名课活动,其中我乡的活动因组织严密,效果明显而在教育局会议中做汇报,多彩有效的活动使我乡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今年我乡朱秀娟、王玲等16名教师被确定为兼职教研员,魏永英、郭秀梅等17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均是全县人数最多的乡。同时我乡杜林一中尹辉老师、孟庆如老师、刘俊华老师、陈景芝老师、苏宝珍老师,二中的刘凤涛老师,回三的胡金焕老师徐盛菊老师,倪桥的金永发老师等代表我乡中小学教师在全县举行了精彩的教师观摩示范课,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我乡整体教学水平已走在全县的前列,在省督导评估中,我乡是全县唯一中学小学均迎检的单位,其中朱秀娟、谷红英等老师的课均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教学成绩总评又创新高,排名全县第一。这些均与校长与老师的努力分不开的。
6.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六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乡“两基”工作成果,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幼儿教育,加快我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乡政府决定与__________学校签定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教育工作台目标考核总分100分,考核得分低于80分的,当年不能评为先进单位,校长不能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考核得分超过95分的,乡政府将给予适当的奖励。目标考核内容如下:
一、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教职工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其它违纪行为,受党纪、政纪处分的,受到县、乡通报批评的。每发生1件扣第一责任人1—4分。全年1件都没有的各校加4分。
二、教育教学方面。各校应以“教学”六认真为主。其它工作也应做好。每期由乡分管教育的领导牵头。中心校校长负责组织,对全乡各学校教学“六认真”和其它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总分在90以下的,扣第一责任人1—4分,97分以上的加1—4分。
三、安全工作。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群体事件,视情况每1起扣1—4分,全年无安全事故的,加1—4分。
四、保质保量完成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的,完成较好的每次加1分,未完成或者完成不好的每次扣1—2分。
五、做好教职工的稳定工作,构建和谐密溪。教职工出现越级信访或集体上访(退休教师除外),每件次扣1—2分,每年无1件次加5分)。
乡人民政府(盖章)责任学校(盖章)
乡长:校长:
7.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通过研究贵州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形成差异的原因分析, 提出扭转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解决措施。为减少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差距和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寻求一条合理、科学的道路, 力使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提出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应把发展学前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这一方针下国家在学前教育这一板块加大了力度:多元化的教育结构模式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以及正在加紧建设中的幼儿园校舍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也使得更多的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得到改善。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就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的培养目标重在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在对幼儿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则需要家园的合作互助来共同完成, 老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达成共识取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探索、研究家长的教育观念, 对于提高家长素质, 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大作用。
二、调查情况
调研组进行了一次关于黔东北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对比研究的调查, 以铜仁市沿河县县城和沙子镇、中界乡三个地方的几所幼儿园的幼儿家长为例, 笔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对这三个地方的几所幼儿园的各20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总的来说, 沿河县城及两个乡镇家长的教育观念表现各不相同, 各有优劣。
沿河县城家长教育观念普遍较为合理, 除了对孩子抱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巨大期望外,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教学, 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合理教育, 能够把生活的重心关注于孩子身上, 与孩子的亲密互动频繁, 重视培养孩子的文艺气质, 偏重文化知识的培养, 忽视孩子身心的合理发展, 久而久之凸显出现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 对孩子才艺特长的培养几乎很少被提及, 他们的重心更在于养家糊口, 对孩子的亲子互动直接忽视, 由于经济条件因素孩子动手能力及独立性要好。
对于此次调查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其结果分析如下 (见下页表1) :
由下页表1可见, 在沿河县城问卷的回收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乡镇, 达到了92.5%。
由下页表2可见, 沿河县城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观上比乡镇上的家长教育观念要好得多, 他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 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上更能理解教育对孩子成长、未来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作用。可在乡镇上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在幼儿园里就行, 他们不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和孩子交流。在才能培养方面, 县城家长的表现最为凸显, 大部分的家长都给孩子报有各式各样的特长班, 有些还报有多个特长班, 在这点上县城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期望值明显比乡镇上要高。
注:A代表您是否认为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B代表您是否愿意与老师密切配合教育, 提出合理建议;C代表您是否经常主动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情况;D代表您对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创设是否满意;E代表您对孩子所在班级环境创设是否满意;F代表您是否与孩子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支持幼儿园环境创设;G代表您是否每天留半小时时间与孩子交流、游戏、学习;H代表您是否通过家庭教师等他人实施额外的育儿措施;I代表您是否希望通过幼儿园进行某些辅导, 提高家庭教育能力;X代表选“是”的百分率;Y代表选“否”的百分率。
由P234表3、上页表4、表5可见, 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 沿河县城家长不满足与孩子讲道理的比例达到了61.6%, 而沙子镇和中界乡分别为48.6%、45.9%, 由数据可见, 县城的比例要比另两个乡镇上的高, 沿河县城家长满足孩子要求的仅占9.7%, 而沙子镇和中界乡分别为21.4%、18.9%, 明显的两个乡镇上的比例与沿河县城的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为与幼儿家长的受教育情况密切相关, 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沿河县城家长在对待孩子时更加理智;在对孩子的4种教养方式上, 沿河县城的家长多数表现为过分保护和限制, 比例高达了58.4%, 相较两个乡镇而言要高太多, 而两个乡镇上反而相差不大, 沙子镇占31.2%、中界乡占32.4%。选择“爱体罚训斥, 缺乏温情或走极端”的沿河县城家长仅占4.3%, 沙子镇高达30.1%, 中界乡高达28.4%;三个地区反而在民主平等和要求严格、做事认真、有明确目标的教养方式上相差不大。沿河县城家长在4种教养方式上有很大差距, 而沙子镇和中界乡在4种教养方式上所占的比例篇幅不大;在孩子干扰到家长娱乐时间时, 有59.5%的沿河县城家长选择放弃娱乐时间陪孩子, 而沙子镇和中界乡分别只占30.6%和18.3%。沿河县城有13.5%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找其他家人玩, 而沙子镇和中界乡分别达到了42.2%、45.9%, 三个地区家长在选择用钱等外物诱惑孩子离开的分别占17.3%、15.1%和19.6%, 基本上相同, 而采用吼等具有暴力行为让孩子离开的家长在沿河县城占9.7%, 所占比例最低, 中界乡为16.2%, 所占比例最高;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上沿河县城的家长大多采取让孩子参加课外特长班, 其比例达到了45.9%, 沙子镇和中界乡则要少得多, 三个地区的家长给孩子看相关录像和带孩子参加教育活动的比例差不多, 米萍乡家长更偏向于给孩子讲故事、讲道理。
此次调查主要从家园互动、幼儿家长教育模式、家长与孩子相处等方面来进行。从以上表格汇总分析可知, 沿河县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存在着明显差异, 而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由表6可见, 决定沿河县城乡幼儿家长教育观形成的原因主要受家庭结构、家长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职业类型、平均月收入以及家庭幼儿人数等方面的影响。家长教育观念还受到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影响, 明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就目前而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长要形成符合现阶段中国教育模式的教育观念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三、建议
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来帮助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第一, 要求幼儿老师多进行家访活动, 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给家长普及幼儿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与幼儿智力发展的关系。让家长认识到在幼儿阶段只注重文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
第二, 加强家园互动, 多开展各种亲子活动, 特别是要针对家长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争取给家长展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在活动中将家长教育观念存在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活动的目的明确, 有的放矢。
第三, 园所定期地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 给家长安排家庭教育学的学习、智力发展特征的学习、邀请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学前教育专题讲座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家长联系自身实际情况, 从中反省自身的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第四, 老师在平时收集一些比较明显的个例给家长塑造榜样, 及时给家长提供交流育儿心得的平台, 让家长从其他教育成功者身上吸取经验, 并与自身的教育方式相结合, 寻求更为完美的育儿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8.
[2]刘秀丽.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 2009, (5) .
[3]李百珍.天津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1995, (3) .
[4]王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探索[J].中国德育, 2007, (2) .
[5]国务院.国发[2010]41号文件, 2010:11.
8.四川宣汉县石铁乡教育现状刍议 篇八
【关键词】石铁乡 教育 缺位 缺失 缺乏
石铁乡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辖乡,位于县城最北端97公里处,与万源市固军乡接壤,面积约为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67亩。该地平均海拔854米,现有6个行政村,1个社区,33个村民小组,共有2569户,10346人。石铁乡缺乏区域经济产业链,也缺乏先天旅游资源,经济较为落后,人均文化水平较低,交通欠畅达,信息较为闭塞。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石铁乡的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应有督导缺位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下社会舆论的焦点之一,这一现象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现象。它与我国工业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有着因果联系。教育相关部门是接触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部门,乡村学校无疑是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组织机构。石铁乡现有11个乡村小学,一所中心学校,每个村小人数参差不齐,每个村小每个年级的人数也相差较远,教师的配置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村小因为学生人数较少就由较少的老师同时带领几个班甚至几个年级;有的村小只有一名教师、少数几名学生在读,且所处年级均不同。像上述这些情况,不仅在石铁乡的乡村学校里出现,全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区。
留守儿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家庭教育氛围的缺位和缺失。在石铁乡的很多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寻求经济来源。剩下的只有老弱妇孺。而这些留守儿童不得不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监管。由于家庭氛围的变化以及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督导。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应该得到有力督导的成长时期,长期的督导缺位,势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村小的师资力量显得薄弱,毕竟这一问题不是仅仅一个教育单位所能彻底解决的,如何解决,还需各个部门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二、教育理想的缺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长期工程。这项工程的投资是巨大的,收获却是无形和非即时的。因此,将投入产出缺乏物质衡量标准的教育当成一种理想,这在人均文化水平较低、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本来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石铁乡也不例外,教育成为一种理想,这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看来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种飘渺而空洞的说教已经禁不住现实境况的冲击。
举个简单的例子:农民A家和农民B家经济收入相当,有同年龄的孩子a和b。A家送孩子a念大学,B家让孩子b在完成义务教育以后就外出务工。在孩子a完成大学时,孩子b已经务工7年。孩子a在7年间没有任何经济回报,而孩子b在7年间,按月工资1500元、消费1000元、结余500元计算,保守估计可以为家庭挣得4万元。并且按照农村传统观念来讲,在这期间内孩子b很可能娶妻生子,完成人生的另一件大事。清楚明白的对比,顷刻间让教育理想化为不可企及的神话。这便是当教育理想着陆在经济条件落后、观念保守的区域时所遭遇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多种因素的交汇。同样要获得摆脱这种困境的良方,还需汇总各方面因素携手共进。
三、优秀师资队伍的缺乏
石铁乡现有在岗教师70名,中心校任教老师42名,村小在岗教师28名。全乡教师队伍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称号的老师仅占28%,具有中学高级教师称号的老师仅有一名。50岁以下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0%,中专大专学历的占60%,10%的教师仅有高中学历或者正在进修当中。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石铁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不高,高级教师比例较少,具有顶尖级学术水平的老师更是相当缺乏。这一现实对石铁乡的教育来说,是一大挑战。纵向比较,石铁乡在教师队伍的扩充和壮大方面在近几年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改变了以往引进人才难的局面。近年来,随着政策的调整,一些年轻大学毕业生主动来到石铁乡进行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欣慰。但是,年轻教师的数量虽然上去了,但是整个教学水平却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在某些学科上非常缺乏学科带头人。如何培养一批具有优秀业务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是石铁乡教育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石铁乡的教育在近几年来有了長足的进步。但是横向比较,不难看出石铁乡尴尬的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督导缺位、教育理想的缺失、优秀教师资源缺乏等问题都是摆在石铁乡教育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如何能够摆脱这些困境,尚需我们从容面对、携手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员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制定出适合本乡居民就近务工的惠民措施。扩宽本地就业渠道,尽量减少本地劳动力的输出,从源头上杜绝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对本乡学生进行教育理想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起教育利己利国的思想。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理想的宣传,拓宽家长对教育理想的认知,树立家长对教育的信心。
学校积极引进优秀教师,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学科建设。在教师队伍中树立起争优创新的风气,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研究实施鼓励政策,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然,摆在石铁乡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尚有许多。解决的方法也绝非仅仅以上几条。要让石铁乡的教育良好的发展下去,不仅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乡人民的大力支持,同时更需要各界人士的献言献策、鼎力相助。
【参考文献】
[1]杨启亮. 薄弱学校: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J].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9.北安乐乡教育办支教工作总结 篇九
组团支教工作开展半年来,我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支教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支教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多次受到市局领导的好评,为支教工作树立了新形象,赢得了好声誉。现将本学期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1、努力吸收,大胆借鉴市区名校先进教学模式。我乡各受援校在充分利用支教教师这一优势人力资源的同时,更不忘努力学习、大胆借鉴支教单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如乡教办任命南关小学支教领队贾艳芳为康宿学校副校长,参与康宿小学的全面管理工作,贾校长根据南关小学的管理模式,结合康宿学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量化管理制度,极大的促进了康宿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此外,南关小学的“晨读午练”教学模式,富强小学“开放办学”的教学理念,子弟中学“互动教研”和“教学比武”,骈山中学带来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双领四清教学法”、教师集体办公等多项先进的教学模式,被我乡各校积极采纳,并进一步推广运用,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
2、送课下乡,促进城乡校际交流和资源共享。各支教单位积极落实市教育局要求,主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到我乡各受援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本学期,市富强小学、南关小学、东关小学、西苑小学、骈山中学、子弟学校和实验中学先后到我乡送课累计42节,受到我乡全体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更促进了城乡学校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形成了“以送课促交流,以教研提质量”的良好互动教学研讨模式,为全面提高我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平台。
3、成效显著,支教工作获好评。在广大支教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乡支教工作受到了社会好评,得到了领导认可,今年我乡被市教育局评为乡镇系列唯一的“支教工作先进单位”。10月28日,市教育局祁局长到我乡康宿学校调研支教工作,并召开了支教教师座谈会,对我乡的支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市电视台多次到我乡各受援学校采访支教工作,并在《武安新闻》、《教育视界》等栏目中进行了播出,为组团支教树立了良好形象。
4、“校风更好了、教风更正了、学风更浓了”。一是各校都积极吸纳支教团队带来的先进教学管理模式,全面促进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了教师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研教改、环境卫生、课外活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二是在支教教师的带动下,本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一方面通过学习支教
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本地教师自身教学技能和教研能力,另一方面支教教师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本校教师,让本校教师更加爱岗敬业、勤于教学,在全体教师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教学新风尚。三是受援校学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上进心,更加文明礼貌。
二、存在问题
1、支教团队示范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一是对支教团队带来的先进模式的吸收借鉴不够灵活到位,没有根据本校实际加以完善变通,有生搬硬套之嫌;二是对这各种教学管理模式的简单模仿,没能吸取其精化之处,空有其表,不得其实。
2、个别支教教师的工作作风有待改善。尽管各支教团队总体得到认可,但是也存在个别支教教师对支教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工作中存在迟到早退、不守纪律、工作消极、作风差劲的现象,这些行为既违背了支教工作的宗旨,也给本校教学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10.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动力,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高举和谐治校的旗帜,坚持科学管理、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原则,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良好的校风、育人的高质量、教育教学的较高水平和管理的日趋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及时整改,进一步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更好地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近年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党支部等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深化“社会、家长、教师”联系。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材成为教师的共识。坚持“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改变了以前那种只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的做法,做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方案,面向每一个孩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我校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努力实现小学的基础教育功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提高素质,为人的终生学会做人、做事、生存、竞争打下基础。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体学生的质量,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性得到发展的质量。其次,更新了学生观,树立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的信念,坚信“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育”,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它要求教师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前提下,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育教学质量。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在严格常规管理,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狠抓了课堂及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在课堂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实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现了教服务于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打造了高效课堂。
2、规范活动课程
我校坚持活动育人,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发展个性特长。开展“小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学生在这全面发展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我们在为“培养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而努力!
11.浅谈乡中政教工作的如何开展 篇十一
一、加强校领导集体的凝聚力
学校教学质量的优与劣、成与败,与校领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学校里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与校领导集体更是紧密相连的。校领导应该凝成一股力量,把学生的政治思想看成是大家的事情。任何一个领导对于平时所觉察到的学生违纪现象都应该及时制止、教育,而不应该把它看作是某个班主任或某个领导的事,这样不利于学校政教工作的开展,不利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诸多有关思想教育的问题。只有领导一体化,共同关心,共同教育,从中凝结成一股莫大的教育力量,那么个别违纪现象,个别思想道德问题一旦出现也会得到及时解决,而不至于酿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班主任、科任老师必须密切配合
班主任是沟通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有着较全面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及时的把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班里的学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问题,班主任首先有着对他们教育转化的责任。对于思想品德较差的同学,班主任应耐心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达到对学生教育转化的目的。与此同时,各科任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避免学生一错再错,甚至走向极端不能自拔。
三、积极调动班委会、学生会成员的辅助作用
矛盾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和发展,所以学生集体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矛盾冲突,而最终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莫过于各班里的班委会、学生会干部,他们是团结在班主任和学校周围的积极分子。学校应充分调动他们的辅助教育的积极性,让他们随时随地注意、发现和解决违纪现象。帮助、引导和解决一些“双差生”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向他们阐述逆境中立志,经受磨难才能成才的道理。
四、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家访的必要性
学校的政教工作还必须同家庭、社会齐心协力、互助支持,一方面有些学生到校不守纪律,经常犯错误,而家里并不知晓。光靠学校的政教工作不一定能起到及时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有可能既不在家也不到校,而是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玩耍。出现类似情况,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共同教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家访是有必要性的,不仅使学校和家庭双方对学生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达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目的。
五、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事物的本质不是表现在外的,而是潜藏在事物的内部。它不轻易为人所发现。学生的违纪现象,思想道德腐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在校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易受周围坏风气的感染,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恶习。因此,教师应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当今社会的动态、学生心理特征、易接触事物等,并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绕道而行”、“循理而行”、做好正面教育,以点带面,以求教育整体,促进学生团体的健康发展。
六、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家实行素质教育,使得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有义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方面的良好体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乡级中学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确实为数不少,而且教育引导不好这样的学生还会蔓延增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必要政教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开展学科竞赛、文学艺术、体育、社会公益、课外阅读、影视活动等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这样,能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七、正面教育,抓好典型,压歪风、树正气
学校的政教工作本应以教育为本,说服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而不能靠压服,更不能对违纪的学生施行简单粗暴的讽刺、挖苦或体罚,要做耐心细致的正面理论教育。当然,在做好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辅以必要的纪律制约,教育全体,树立正气。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报告会,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例子中吸取教训,提高守纪守法的自觉性。
总之,学校的政教工作是多元化、复杂化的一项工作,它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关心,配合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e]
12.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二
1 取得的成效
1.1 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推进, 为生态乡建设奠定了基础
红崖子沟乡林业建设始终突出生态建设这一主题, 以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 积极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战略, 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使红崖子沟乡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1.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保障各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积极做好林地征占用的审核、报批工作, 服务、服从于红崖子沟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乡政府更加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提高了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与各村、户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状, 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明确了森林防火责任;健全了森林防火指挥和扑救机制, 成立了各村专业或半专业扑火队, 并进行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配备森林防火必需的设施设备, 做好后勤保障和应急准备。三是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森林火灾肇事者, 视后果轻重分别作出批评教育、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理。先后开展了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保护了森林资源。
2 存在的问题
2.1 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当前林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尚有差距。一是林业发展规划滞后。多年来, 林业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指导, 林业产业规划、林地利用规划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导致林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无序性。而林业因为生产周期长, 更加需要有科学长远的产业规划的指导。二是对林业总体上存在重取轻予现象, 索取太多, 反哺太少, 投入明显不足。由于林业投入产出周期较长, 所以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资积极性不高, 投入总量远远不足, 导致林业总体产业化水平较低, 竞争力不强。林业粗放经营现象较普遍存在, 集约化水平较低, 总体效益不高。
2.2 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一是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木材流通领域违法犯罪等现象仍时有发生。二是影响森林安全的因素较多。森林火灾、气象灾害、森林病虫害等防不胜防, 森林生态安全面临较大的威胁。三是林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一方面,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加强林地保护;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征占用林地的压力越来越重, 加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少有效衔接, 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造成林地无序开发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林地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3 发展建议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林业发展规划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营造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认真审视当前林业发展形势, 进一步提高对林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要在生态乡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在新农村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三是增加林业投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逐年增加对林业建设的投入, 提高林业建设项目的扶持标准,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将林业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林业发展意识[1,2]。
3.2 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推进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进一步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质量, 增强其生态功能。二是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工程和村庄绿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3,4]。
3.3 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一是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林地保护力度, 严格保护生态公益林;严禁乱征、滥占林地以及毁林开垦的行为, 防止林地资源无序流失。二是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加大倡导文明祭祖新风尚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和扑救预案, 确保森林火灾能得到高效、安全、有序扑救。
摘要:介绍了互助县红崖子沟乡林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发展建议, 旨在指导当地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林业工作,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发展建议,青海互助,红崖子沟乡
参考文献
[1]孙富.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J].内蒙古林业, 2009 (11) :8-9.
[2]马忠江.新形势下海原县林业发展之我见[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1) :101-102.
[3]柴文秀, 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333.
13.XX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1 篇十三
关于2011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县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我乡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员先进性为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培训质量相结合,加大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我乡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实、能干事的党员队伍。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培训经费,强化阵地建设,为党员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一)成立了由分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的党员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每年都制定全年的教育培训计划,并由驻村干部具体负责所驻村的培训,做到责任到人,使党员教育培训得到扎实有序开展。
(二)强化对各党支部活动室的硬件建设,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载体。对全乡5个村的支部活动场所进行了重建和改造,并配臵了必要的学习设备,为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此外,在县委组织部的关怀下,我乡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也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建成5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顺利完成2011年远程教育任务,对推动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强农业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做好各层面各类型的教育培训工作
(一)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眼点,针对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中的党员,加强教育培训。把每次党委扩大会,都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重点学习当前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法规,采用讲授、围绕文件专题大家畅谈、撰写心得体会上交流等形式,加强了对党政班子成员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政绩观的教育,确保每个成员每年至少完成了2篇以上心得体会。
(二)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加强机关党员理论教育。出台了《2011年XX乡党员教育培训计划》,重点通过每周五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围绕创建“学习型支部”为
载体,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学党章、学政策理论、学文件、学普通话、学计算机操作等培训,机关内掀起了一股人人勤奋学习、个个畅谈体会的学习热潮。
(三)以提高全乡党员思想素质为立足点,抓好全乡党员的理论教育。
1、实施人为教育。一是把每年一次的党员冬季集中培训抓出效果。乡党委列出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并配备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托乡驻村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和落实,乡成立专门的督导组,对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验收。二是坚持“送教上门”。依托乡组工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员,根据各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各个支部的党员进行对口培训。
2、实施远程教育。除了每月的第一个、第三个星期五组织党员观看远教节目以外,还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和培训,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节目多、针对性强的特点,为农村党员的日常需求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
3、实施干部教育。一方面,每个季度都会组织全体支部书记、村主任及产业大户到乡进行集体学习,主要是由县、镇两级领导或相关专家,讲解当前的工作重点、文件精神、大政方针、养殖技术等内容;另一方面,对农村换届选举后党员中的后备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身的理想和党的事业和村级需要结合起来,把创业和村级发展结合起来,带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四)举办各类活动和党员教育相结合。围绕科普节,我们配套举办知识竞赛、有奖竞猜、征文比赛等;围绕青年节,我们开展趣味运动会;围绕元旦,我们开展文艺大联欢
活动等,吸引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普及法律法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熏陶人。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过程中,我们年年开展“争创先锋党支部、争做标兵共产党员”的活动,用典型引路、辐射,通过广播橱窗、图片展览等形式,营造党员干部学先进比先进超先进的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由于农村党员普遍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在接受教育培训的受益程度上参差不齐现象比较突出,有待于强化措施,认真落实。二是部分农村党员对学习培训缺乏认识,参与性不强,必须加强教育,增强积极性。三是少数村由于资金困境,电教设施不配套,影响教育培训工作,四是来年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全乡党员整体素质。
中共XX乡委员会
14.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四
作总结
2011年以来大溪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为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党员先进性的宣传教育和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切实搞好远程教育站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全乡2011年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溪乡基本情况
XX乡辖4个行政村,总人口18000多人,党员494人,其中农村党员398人。现有乡中心小学1所,乡远程教育基地4个,其中XX村远程教育接收站1个、XX村远程教育接收站1个、XX村远程教育接收站1个、XX村接收站1个,村级覆盖率达到100%。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管理制度、抓好培训工作。
第一,为确保各站点正常发挥作用,乡党委选好配强一批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有责任心的年轻教师充实到技术管理队伍中。4月20日召开远程教育工作后,再次组织全乡各
站点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二,为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我乡远程教育站点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分别与村支部书记、学校校长、站点技术管理人员签订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党政联席会上还明确了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工作组、驻村干部抓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第三,完善信息反馈制度。要求各站点技术管理人员每月上报远教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和培训工作信息,根据报送情况,乡远程办工作人员到各站点对设备进行简单维修7次,对于故障排除不了的,向县教育局电教站反映,5月20日由乡党委分管副书记、乡远程站工作员与县远程办维修人员一同到各站点检查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有故障的站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远教设备正常运行。5月25日组织全乡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和各站点负责人学习了“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长贺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进行了具体学习和深入思考。根据贺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会后要求参会的同志要写一篇心得体会。今年年初至6月下旬,全乡各站点已组织对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培训140余期,共1286人(次)。培训内容主要有农村适用技
术、农村卫生、计生知识、政策法规、典型经验、国土资源、防灾求灾知识和空中课堂等。
(二)提高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效率,使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一,确保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配齐配强。2011年3月下旬,因工作需要,人事变动,乡党委及时调整各站点技术管理人员,明确各站点配齐1--2名技术管理人员。随后又给各站点配备1名后备远教技术管理人员,同时还在乡远程教育工作站新配一名工作员,具体负责全乡的远程业务管理,确保了全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站点建在学校的,以学校管理为主,双向服务。各站点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制定课程表,学生安排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学习培训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日,相互错开,互不冲突。规定各站点每周必须连续下载资源10小时以上,保证下载内容量达2GB。技术管理人员对下载的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列出内容清单告知村党支部,由村党支部从中挑选培训内容,列出培训内容及时间安排表告知站点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在村务公开栏处向群众公布培训通知,各村干部负责组织群众前往培训。培训时,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培训,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建好培训档案,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为了使培训切实取得实效,乡党委在召开联席会议上,明确了乡领导和
涉农、医疗卫生、国土、计生、林业等部门业务强、政治素质好的人员为乡远教兼职教师,专门到各站点进行实地讲解。
(三)抓好远教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开展。抓好示范,树立典型,重点抓好远教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立好标竿,是我乡远程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全乡共有10个示范户和4个示范基地,示范户实行乡领导联系挂村指导,做好示范户引路工作。通过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他们从中获得农业科技信息,学到农业实用技术,为广大农民群众开辟了致富途径,联通市场,积极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
(四)抓好农村远程教育,促进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了较大促进,也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它把党的政策、中央精神有关法律法规和先进文化知识直接灌输给全乡各村家家户户,把基层党员干部头脑用理论武装起来,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执政水平得到增强。夯实了党在农村中的最高地位。基层党组织有了事实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实实在在的资源,党员带头管、带头干,先进性得到了体现和提升,农民入党的积极性也得到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
(一)乡远程教育工作站没有专门的远程教育设备,不能及时地同步了解和指导各站点的培训工作。乡远程办人员其工作都是一兼多职,任务繁杂,影响了工作的督查力度和指导力度。
(二)站点设备故障多,乡远程教育工作站工作人员因维修技术跟不上,不能及时进行故障排除与维修,一定程度上造成远教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远教工作经费短缺,各站点拿不出钱来投入到远教设备的维护和课件制作中,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乡财政困难和农村经济薄弱,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下步工作设想
(一)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加大对远程教育的经费投入,在乡内培养和建设水平高、技术硬、思想好的三支队伍,以便搞好站点设备故障的排除与维修,进一步把远程教育推向健康、稳步发展。
(二)在课件开发上下狠功夫,深化培训工作,加大远教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进一步完善示范村和示范户的建设,用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学、带、比”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XX乡委员会
【乡学前教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学前教育论文总结06-11
学前教育个人工作总结06-13
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总结08-23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总结07-26
幼儿学前教育宣传总结10-11
学前教育学个人总结06-27
学前教育班级管理工作08-05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个人总结10-10
学前班教育的教学总结09-06
学前教育教师实习自我总结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