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12篇)
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一
传承传统文化
培养社会脊梁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以传承、弘扬、创新、培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单位,主要推广以儒、释、道、医、易、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慈悲、仁爱、积德、百善孝为先等至善精神,推动国家和谐化进程为目标,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努力!
基地开展以弘扬儒、释、道、医、易、武、民俗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中医、养生、武术等,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智慧文化为内容。主办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究、培训、交流、展示、推广等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推动两岸三地、国际文化交流,致力于建设国家级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基地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国爱民为前提,秉承“博古通今、知行合一”的宗旨,致力于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创新品牌、培训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是集传统文化体验与教育、创新与品牌、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培训基地,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建设、产业化等事业。
基地主要功能是:针对国内外人士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品牌创新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承接海内外传统文化师资文化类培训工作;构建传统文化平台;研发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开展传统文化传播理论探索与应用对策研究;开展传统文化与影视艺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培训与国际传播,“博古通今、知行合一”被确立为基地的主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道德,文治教化”的理念,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脊梁”为目的,基地打造以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场景系统、资源系统、网络系统、人际网络系统建设为主体的工作框架,探索一种集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与传统文化普及相结合的综合性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
基地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基地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办学主旨,以身作则,力行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2.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二
一、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科技发展, 可能会亡国;但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发展, 那面临的就是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体现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于其他民族区别的的唯一标志。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华的源泉, 深深蕴藏着的是我们对先民追之不舍的选择、迄今中国十多亿人仍然哺之于营养成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一锤定音, 妄自菲大、数典忘祖, 搞有虚无实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承和统一发展。”我们的智慧可也许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但我们最终的命运又是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所以, 中国传统文化理性发展是中国人的必要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中起着一定程度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 但我们不可否认它仍然有与现代文化融合地方, 所以存在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诸如我们国家的儒家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活跃思想, 但也备受许多中外人士的青睐。也是我国最为优良的传统美德。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并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 这是基于对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负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历史的富集,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验证、整理规划, 取之精华, 去其糟粕;使之发扬光大, 通鉴为宝。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标志;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辅助载体, 想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具体结合与现代统一。因此, 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化古迹、传统节日、优良的民俗习惯、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作用;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使二者融入到一起,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理念,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利用价值, 及时做出对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热潮、新理念、新发展,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性和引导力, 使之成为有“形”的现代文化遗产。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本着批判的继承这一原则, 一些传统的、腐朽的, 封建的, 落后的我们应该抛弃, 而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 如“仁义礼智信”“孝道”“爱国”“成人之美”“雪中送炭”“达则兼济天下”等优秀品质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现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点, 让企业员工学习弟子规, 让幼儿学习三字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治国理念等发展成果, 要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进行吸收、消化、使之成为完全的中国化, 进而使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就传播途径而言, “学校教育”和“媒体教育”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阵地。两者都不可或缺。只有如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得到继承传承, 才能够发扬光大。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明文建设的需求。
(一) 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并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进行全面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及认知。
(二) 利用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我国对传统文化的普宣。比如说:《易中天品三国》, 讲的是光辉灿烂的三国文化。《鉴宝》是让大众通过文物, 来了解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制造工艺。《绝对有戏》栏目, 则是让河北梆子等地方戏种更好传播传承。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一定是一个全民的举措。全国上下, 齐心协力, 我国将会迎来新的文艺复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扬弃落后和腐朽, 吸收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并且生机盎然。中国“礼, 义, 仁, 智, 信”的传统美德, 教化为主、以德为先。中国浓厚的文化底蕴饱含了民风民情, 孕育了悠久历史名山大川, 成为了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不仅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共同成长, 并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激情。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使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现在只有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并对不同的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这样才能更完善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三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13-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统一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剧烈演变的近代与现代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它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其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全国掀起的国学热,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呢?
首先,要正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现象。
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同消极因素并存的两面体,其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浑然一体、相互交织,可能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这种复杂情况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在面对它消极文化现象的时候,避而不谈、违莫如深选择躲避,其实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在认清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克服消极效应和影响,反而能使我们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華。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现象,对传承优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要重视其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它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神”,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nlc202309011608
再次,要加强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建。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只有在比较全面了解中华文化各个门类形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其总体特征与实质获得较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先师孔子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等普适性文化元素都需要大胆地发扬光大,都应该成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构建完善的价值体系,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最后,要大力传播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越是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越是增强,就越有利于传播。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介,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这对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意义深远。学校教育中,可以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单独的课程来设置,就如同语文、数学等其他各科一样,这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其博大精深的魅力而产生敬畏感;看到其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其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增强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感悟;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进爱国情怀。只有系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把这种普遍性宣传,融入到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觀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只有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入民心,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其中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他将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以新的方式同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这必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并影响着全世界,彰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楼梁.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伦理学探究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01.
[2]张旭.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2007年卷.
[3]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03.
4.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四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它也被称为阴历,也被称为“新年”和“新年”。每年新年,街道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和彩旗。购物中心挤满了人,每个家庭都张贴对联,这可能是活泼的。每个孩子都可以利用这笔钱。孩子们也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成年人都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很多烟花和鞭炮。晚上,我拿出烟花,下楼和孩子们一起玩。我们玩得很开心。聚会开始时,我不愿意回家。我和家人一起吃水果,愉快地看着聚会。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开怀大笑,心想:要是每天都是新年该多好!我也喜欢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李白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我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在陌生的`土地上,每逢节日,我都会更加想念我的家人。想到兄弟们的身体被高抬贵手,还会因为不到我而有一种遗憾。这首诗写得很好。它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人们赏菊、戴山茱萸、提酒、爬山、畅游的日子。这一天,我和父母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我的祖父母。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尊重老人和爱年轻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人们都会庆祝元宵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这一天,我们还放了很多烟花,吃了汤圆。全家人都是圆滚滚的。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丰富多彩。它们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这些美丽的节日,并永远延续下去。
5.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字 篇五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各色各样的“龙”如箭离弦,顺流而下,欲争群龙之首。它们都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落后,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催人振奋。顿时,乐声响彻江面,鼓声咚咚,锣声当当,号子高亢。龙舟上的健儿们如同出征的战士一样,个个神采奕奕。他们狠劲猛划,奋力冲刺,岸上山呼海啸,滚起阵阵“加油”声浪。
看龙舟赛,作壁上观,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我的心犹如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健儿们果然不负观众所望,他们沉着、冷静、镇定,挥动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着。终于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为了群龙之首,岸上的人欢呼雀跃、击掌喝彩。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们家乡来,来看看这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9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6.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范文] 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的产物,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但同时,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还必须与时俱进,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推陈出新,更好地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自然有它特有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创新必不可少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给世界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缤纷多彩的传统节日、优良的民间习俗、精美绝伦的文物古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交汇融合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文化的兼容性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更是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继往开来做出重大的贡献。其中佛道儒三教的思想尤其是儒学思想仍对当今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一度成为当代人的道德准则。儒家的“天人合一”以及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的体现,应保持自己的特色。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不仅要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还要创新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念,新取向,使传统文化具备时代特征。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还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主流,不断吸收新文化、新思想,融合世界优秀民族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体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元素,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还要发挥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的作用,这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新一代年青人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自身道德文化素养。通过社会媒体可以更加迅速、直接的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走向世界,通过网络媒体,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7.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七
一、编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 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这是“四大文明古国”概念的早期雏形。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一般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但是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即梁先生所称“小亚细亚”) , 皆在战火中灰分湮灭, 漫长华夏5000年历史中, 历经战火和政权更迭, 中国的许多方面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但是中华文明却始终延续, 所以中国是最古老的且持续存在的文明。作为文明的载体文化, 文化的载体是书籍, 负责编辑书籍的编撰官在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世袭王朝政体下, 始终承担者书写历史、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
东方民族作为世袭的农耕部落聚合的社会, 较之西方游牧民族聚集的社会体系, 其生活节奏和环境的稳定性, 更有利于对书籍的编撰工作, 所有文化的传播, 公民的教育多借助于书籍实现。千百年来, 先贤学者从文、史、哲、经等传统学科入手, 对这些经典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博大精深的研究, 但从编辑学视角着墨的不多。原因无它, 因为编辑作为一项工作是古老的, 而成为一门学科则是新兴的。在《词源》中对编辑的释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成书刊”,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在《魏书·李琰之传》:“前后再居史职, 无所编缉。”后在唐真卿《〈干禄字书〉序》:“不揆庸虚, 久思编辑。”和宋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今所存者才二十卷, 又未经学者编辑, 古律错乱, 前后不伦。”也有出现。但是仅以“整理、加工, 编成”解释编辑, 不但未能涵括近代以来报纸、期刊和电子出版物出现后的编辑工作的全部意义, 也淹没了浩瀚历史长河中诸如孔子、司马迁、班固等大师的历史贡献。其中在对中国文学的传承中, 古代国人体现了三个阶段的编辑智慧: (1) 堪称编辑学“元理论”的“述而不作”与“以述为作”; (2) 展现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气度的“会通古今”; (3) 肯下硬功夫的“分类编目”。
二、传统编辑文化传承的现代意义
1、入行之初“述而不作”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 原文是:“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意为只是继承延续, 不创造发明。这种态度最适合于初入编辑行业的“天子骄子”们, 现今大学教育强调程序和范围, 在既定的范围内按程序选修足够的学分, 即达到毕业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处的产品往往千人一面, 缺乏新意。即使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 信息爆炸时代吸取知识、信息, 但不可否认, 我们的年轻同志所宣称掌握了大量的信息, 往往是碎片化、章节化、断面化信息的堆砌, 缺乏系统的梳理与规范。
对于行业内的新同志在明确编辑要求的基本技能后, 面对大量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文章, 应保持吸收、为我所用的态度。作为《论语》的作者, 孔子最早对编辑及其对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位。编辑面对编辑对象时, 最主要的职责是“述”, 而不是“作”。正如有论者所说, “所谓‘述而不作’即尊重史实, 保持原来的文章, 不无根据地想象乱编”、“保持原作的文辞, 不随便添加己意”。年轻同志们应该有海绵的精神, 以吸取众家之长为首要任务, 暂时无需“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2、谋求发展“以述为作”
当编辑的本专业知识达到相当的积累和沉淀后, 自然会基于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 按照现行规范自觉的、有目的的进行策划、选编、加工、定稿、校对等一系列行为。这是作为从业人员, 编辑初步具备了对社会文化的选择、积累和创新, 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对编辑文稿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塑造。
现今编辑从业者工作的平台逐步从书刊、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转向电子媒体, 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兴起, 使得编辑的客体和对象更加丰富和复杂, 给编辑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于是, 当今报刊、网络将编辑主体性无限放大, 编辑不叫编辑, 而是冠以“策划”、“主持”、“版主”等, 把编辑工作当成“包装”工作, 对原创性作品任意“装扮”, 以适应市场所需。还有一种现象, 正如编辑家崔道怡所言, “近年国情民风, 求名胜于务实。编辑无名, 不甘冷落, 顺应潮流, 改弦更张。对一般作者, 是‘老爷’和‘老板’, 把稿件予夺当交易筹码;对名家大腕, 是‘清客’与‘掮客’, 在精神产品商业操作中逐利求名。”由此观之, 在目前情况下, 我们的编辑是否应该稍稍回归到正常的编辑职业定位, 以“述”为“作”, 特别要对于文学家、艺术家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 持尊重的态度, 不要随意改削, 弄成千人一面、时髦媚俗, 以迎合大众商业消费潮流。
3、初露峥嵘“会通古今
“会通古今”对于现代编辑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会通”仍然是成就编辑大家的必由之路。处于信息时代的出版传媒行业, 价值取向强调“精”和“杂”两个极端方向。通常对于非学术类编辑家为“行家”, 对政治类和专业技术类编辑家为“专家”。不管是要当好“行家”, 还是要做好“专家”, 都要求现代职业编辑不仅要“会通古今”, 而且还应该加上“会通中外”, 要有国际视野, 世界格局。第二, “会通”仍然是编辑优秀书刊的重要方法。改革开放之初, 一批当代编辑家编辑的几种“走向世界丛书”, 就体现了会通中西的视野, 产生了很大影响, 可以说重新开启了国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融通之路。当下一些编辑游走于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之间, 杂取各类材料, 编辑出版了一批崭新的“边缘”出版物, 可以看成新形势下的初步的“会通”。
纵观历史, “会通”的编辑思想, 孔子开其端, 继孔子、司马迁会通编辑思想之后, 刘知己的《史通》、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都闪烁着贯通古今的“会通”编辑思想, 贯穿了疏通知远的历史借鉴精神, 从而形成了我国编辑学的优良思想传统。
4、臻化大家“分类编目”
作为编辑大家, 最高境界仿佛武林高手“无招胜有招”, 手中“无剑, 以身为剑”, 不应在拘泥于文章本省, 而应着眼于“辨真伪、找缺失、分门类”。其中又以“分门类”最为见编辑的毅力和功底。通观孔子整理《尚书》、《鲁春秋》, 司马迁编撰《史记》, 清纪晓岚统编《四库全书》, 以及今天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分类法》, 古人和现代人给图书分类是需要大智慧和大毅力的。对出版物的分类是从大处着眼, 而编辑目录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细活。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 目是指书名或篇名, 录则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类书目, 从汉代刘歆的《七略》到清代张之洞的《书目问答》, 包括历代宫廷藏书和私家藏书目录, 为数之众, 蔚为大观。可以想见, 如果没有古代编辑家们在分类、编目、辨伪、辑佚等方面下的硬功夫、死功夫, 我们今天面对的浩瀚典籍仍将是一盘散沙, 后来者只能“望典籍而兴叹”。我们今天面对的书刊种类更多, 数量更加浩繁, 有纸质的, 有电子的, 还有网络版的, 对其进行科学分类, 使得现代文化的精华凝聚成典籍, 传诸后世, 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尽管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 图书期刊分类编目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技术支撑, 但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和文化消费主义盛行, 海量的图书期刊及其网络版难免泥沙俱下, 需要下功夫花时间去选择整理归类。现在各类《年鉴》承担了聚集和保存精华文献的责任, 但质量不尽如人意。古代编辑家对国学经典的分类编目中表现出的孜孜以求的精神, 仍然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们在中国文化所体现的大智慧, 使他们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甚至藏书家。同时, 他们也应该是伟大的编辑家。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研究继承古今先贤的编辑思想、原则和方法, 对于现代编辑学的发展、现代编辑的职业定位、现代编辑方法的拓展创新、现代编辑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增强, 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敬亚平:《国学经典传承中的编辑智慧及其现代意义》,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2]崔道怡:《老编辑说编辑》, 《文艺报》, 2009-11-03。
[3]杨军:《编辑文化论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7) 。
8.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八
社会是文化的存在,大学校园文化属于社会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依照常理,高等院校原本是文化的“集散地”,各类文化思想往往由此产生、传播,各类文化人才由此培育、输送。但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非校园文化水乳交融地与校园文化错合在一起,造成文化人群的普遍世俗化。这对于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经验贫乏,是非分辨能力有待提高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不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淡化了学校的学术氛围,这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先进性的一大挑战。为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有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最有力的助推器。
一、高校校园文化低俗化倾向表现与根源
跟随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些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文化传媒,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涌进高校校园,这对长期渗透于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固有的行为规范和传统习惯是一次严重的冲击。冲击的结果是中国大学生正经受西方的消费观念、饮食习惯、电影电视文化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面临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考验。而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直接反映为校园文化的世俗化和低俗化。
高校校园文化低俗化倾向产生的根源涉及方方面面,主要跟社会大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大学生身心特点等有关。高校校园文化低俗化倾向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人格与道德修养的误区
1、价值观走入误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巨大,例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自立自主观念、个人利益观念、要求社会公正的观念等等,激发了大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投身于社会实践的极大热情,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使一部分大学生步入价值观的误区,有的大学生认为理想是虚空的,从而厌倦学习,生活情趣世俗化,奋斗热情渐渐消退。有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顾个人利益的满足,不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出现见利忘义、自私自利、集体主义淡薄等现象,这与一贯倡导的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有一些大学生信奉“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将金钱和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缺乏在学业上踏踏实实刻苦钻研的干劲和信心。
2、校园诚信的丧失
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奉行经济利益与效率原则,不少大学生已经接受和认同了这些原则,自然而然地将其应用于实践之中,成为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之一,只追求自身利益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丧失了诚信。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自行车失窃等现象层出不穷。
(二)文化生活的低俗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文系学生也逐渐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敏感度日益减弱,庆祝方式也趋于低俗。热衷于韩剧,韩装盛行,一个学校的文化中弥漫着“韩流”的味道。
1、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
儒学在韩文化中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韩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实际是一种文化返销,而高校大学生的儒学思想并不很深厚,当“韩流”来到时并未意识到这就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认为这种文化价值观来源于韩国,而不是我们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结果很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因为他们不会去长期学习被认为是外来文化的东西。
青年人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和外来文化的时尚,导致审美情趣的低俗化,表现为冷落传统的严肃的古典文学艺术而去追求直接的东西,不会崇尚含蓄古朴的古典文化的美好意境,而去追求露骨的男欢女爱和金钱关系,行为处事过于感性,过于冲动,这些都影响到高校学生的成才。
2、网络文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成熟,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政治经济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迅速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接触到网络,也能更加熟练地使用网络。从与诸多大学生的交流中不难看出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他们的语言里经常出现“PK”、“沙发”、“汗”、“顶”、“偶稀饭”之类的网络流行语言。在网络上也有“恶搞”校规等现象,对校园文化产生了不良影响。
3、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
在高校普遍存在这种情况,由于缺乏对文化的深层理解,使得高校学生自行举办的一系列旨在推广传统文化的活动总是流于高雅文化的展示,活动过后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搞了一些演出、办了一些展览等,艺术活动成了主旋律。校园文化过分留意艺术而忽视了文化类型,也使文化的“高雅”品位不高,成色不足。
只有以高雅的方式建设校园高雅文化,才能使高雅文化真正深入人心。高雅文化的建设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不可能主要通过艺术的方式去达成,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接触各种思想典籍也是十分必要的。很多大学生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甚至答不出什么是“四书五经”,古典诗词典籍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大学生的视野里撤退、消失。所以,全国高校尤其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应开设《大学语文》等基础人文必修课程,并以研读中外经典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弥补高雅传统文化推广中沦为大众艺术展示的缺憾。
粗略观察,现今高校的文化氛围不可谓不浓,为了应对社会需要,大家不仅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而且还不遗余力地学习计算机、外语、经济、法律等与职业相关的技能。掌握实用技能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同样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如何在大学校园中使传
统文化结合时代特征获得新生、得到发展等问题,是摆在高校和广大大学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高校角度来讲,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接受历史文化典籍中蕴涵的高尚的爱国思想、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道精神,既是对高校思想素质教育内容的补充,也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品德高尚的合格人才、提升整体文化品位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自身来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学习把握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正确关系,不仅有助于培养完美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培养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开拓知识面,从而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同时,作为青年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化,还可以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关注,激发创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本身就不失为祖国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一条良好途径。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主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因此,单纯的专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大学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近几年,有人格偏差的大学生比例在扩大,有些甚至已经算得上人格畸变。针对这些情况,学校一般会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工作,母校中国矿业大学在各学院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中心,反响极大,成绩显著。通过了解出现不健康人格的原因,不难发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如儒家文化中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思维。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过去的中国社会受益于儒学,今后的中国社会在这一宝库中仍然有智慧可寻。
三、高校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是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一个重要内容,工作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引导广大师生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自觉抵御各种不良习气,抵御腐朽的、没落的、黑暗的文化。不断推出优秀的作品和系列教材,像商业广告一样不间断地广泛地宣传本民族的先进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更好地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宣传和灌输优秀传统文化,对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好书不厌百回读,优秀文化也要经常重复宣传,使其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传统文化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高素质人才、维护高校稳定意义重大。这也是中国人提高民族自信心,面对世界可以立稳脚跟的根源所在。人文教育的缺席、校园文化的低俗化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我国高等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也令人担忧。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从校园文化精神的塑造、校园行为的养成和校园人文景点的建设等方面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形象,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精神[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郑杰.改造学校待何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M].合肥工业大学,2006.
[4]陈小平.面对道德冲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赵伶俐.百年中国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纪宝成.我对大学理念的认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2004.
[8]孙松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
[9]吴寿松.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高教论坛,2005(3).
9.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九
在产生的1375名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中,视频博主李子柒、网络主播薇娅入选,引发热议、冲上热搜。全国青联委员的评选标准严苛,包含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和社会形象等多个维度,当选者都是优中选优的青年榜样。在这个选拔标准下,有人认为她们是行业翘楚,入选实至名归,也有人对网络主播和美食网红的身份是否与青联委员相符产生质疑。事实上,除了他们,这次青联委员名单中也出现了涂鸦师、网络作家、街舞从业者、快递小哥、电子竞技员等诸多新业态从业青年。
面对质疑,让我们先来看看李子柒、薇娅取得的成绩吧。李子柒因拍摄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内容,通过互联网短视频走红世界,粉丝超过1000万,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3亿,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的奇迹;疫情期间积极筹集捐赠价值数百万元的各类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酒精等急需物资。薇娅从就开始做公益慈善直播,经常赴云南、安徽、青海、河南等地做公益扶贫直播,一年累计超50场,引导成交额超过4.6亿元;疫情期间累计捐赠物资金额超过300万元,同时帮助湖北的“为鄂下单”公益直播,引导销售超过2.5亿元。
两位网红以扎实业绩和公益行动,向中国青年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奋斗形象,获得众多网友纷纷点赞,试问,这样的成绩有几人能取得,凭这些还不够资格成为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吗?应该说,李子柒、薇娅入选全国青联委员,不仅因其“网红”、更因其“能量”,不是偶然、而是理所当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升级,新行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由刚开始的饱受争议,到后来的被大众所认同,成为激发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而奋斗的五彩颜色,就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工作生活中,体现在不同的人正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完成的每一项任务、履行的每一项职责中。“薇娅李子柒们”当选青联委员,其实也是对新业态新职业的一种认同,鼓励大众以新观念看待新领域,也激励更多年轻人积极去拥抱新职业。
10.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篇十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课堂教学 课外主题活动
一、背景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尤其值得关注。柯达伊曾说:“如果学生最初接触到的音乐是其本民族、独具历史感和文化价值的音乐,这将会引导他们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他们自己、生活、社会„„正是通过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感才得以传承„„”由此可见,传统音乐是基础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有效的传统音乐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地感受与体验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感,形成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传统音乐进行有效地的传承、发扬与创新?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中,提出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有关传统音乐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即课堂的主题教学内容与课外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如传统音乐的主题教学与主题活动,首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知识,习得有关的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是学生在课外主题活动中表演与创新传统音乐,通过亲身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与实践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实践与研究在八一学校进行了三届六次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师生的好评。2015届高一年级1月艺术节的主题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扬与创新。首先,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领略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风采,了解各民族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同时学习演唱几首风格各异的民歌、曲艺与戏曲唱段。其次,学生在音乐会中通过表演,直接的感受、体验中国传统音乐,从而增进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与实践中了,学生们依据我国传统音乐的四大类(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及民间音乐的五大类(民间歌曲、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与乐种)内容结合本班的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并创新表演。
(一)课堂教学过程
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教师展示各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歌、器乐、歌舞等分析其民族音乐的主要音乐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引领学生探究民族音乐,并学习演唱民歌、曲艺与戏曲唱段。
2.展开研究课题
师生主动搜集与节目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并设计演出节目。
3.深入研究课题
通过前两个阶段知识的搜集、积累与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内艺术实践中感受并体验音乐,教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积累并掌握知识与技能。
4.参与主题演出实践活动
总结研究内容,理解音乐,展示研究课题,参与主题演出实践活动。
(二)主题活动过程
艺术节的表演形式异彩纷呈,有歌舞、器乐、戏曲、音乐剧等。如高一二班的《水调歌头》让我们领略了宋代民间歌曲的风貌;高一六班的《惊鸿舞》仿佛让我们目睹了唐代女子“翩若惊鸿,宛如游龙”,轻盈优美、飘忽若仙的绝美舞姿;琴筝社曲鸣、高宇昊同学演奏的《阳关三叠》体现了古代琴曲所蕴含的韵味与文人们高尚的情操;高一三班的歌舞表演《浏阳河2008》把我们带回了民歌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时代,勾起我们的美好回忆;古筝社团演奏的筝曲《浏阳河》让我们领略了民歌《浏阳河》以不同的表演方式器乐演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更是让我们意会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古筝艺术令人神驰的境界;高一十班的《茉莉花》体现了江南民歌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的音乐风格;高一五班的《猜调》让我们依稀看到记忆中的江南,青砖灰瓦,潺潺流水,姑娘们哼着妙趣横生的小调,小伙儿们殷勤地应和,一幅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生活画卷;高一八班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与高一四班的《阿拉木汗》让我们在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火一般的热情中,聆听着悠扬的铃鼓声,品味着吐鲁番的葡萄弥漫着甜如蜜的爱情故事;高一七班的《奔腾》则让我们置身于蒙古“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鲜碧如画,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中,看到携风裹雷,万马奔腾的壮观;兿缘京剧社表演的《孙悟空斗罗汉》让我们欣赏了古老的中国戏曲音乐迷人的魅力;高一九班的《唱脸谱》则展示了我当代少年对戏曲音乐、传统文化的演绎与诠释;高一一班音乐剧《梁祝》与国际部音乐剧《梦》的表演更是体现了当代学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是当代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而创新更是当代少年肩负的重任。值得欣喜的是在本届高一年级艺术节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创新的火花与梦想。如高一七班的蒙古族舞蹈《奔腾》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创新。在这个节目中,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蒙古族舞蹈音乐的特点,其节奏明快,舞步轻捷,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处处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这一特点恰恰是这个节目的灵魂,是对传统最好的尊重与继承。而在编排与表演中,我们又能感受到创新的火花。在《奔腾》音乐的创编与表演中,ABA曲式结构的创作与舞蹈表演的三段对比让我们感受到西方音乐、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冲突与融合,这是对传统最好的创新与发扬。这样的创新节目俯拾皆是,如高一二班以钢琴独奏、独舞、个人朗诵与合唱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演绎的《水调歌头》,让我们在感受钢琴、舞蹈、朗诵表演的独特魅力时有焕然一新的体验;如高一九班的《唱脸谱》,这首根据中国戏曲音乐创编的优秀、经典的戏歌,和着同学们独具匠心的编排、化妆、服装、舞蹈与合唱,让人耳目一新;又如高一十班的《茉莉花》出其不意的让江苏《茉莉花》与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剧中的《茉莉花》结合在一起,中西音乐的碰撞与交流,这样的创新令人振奋;再如高一一班与国际部的节目,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映山红》、《渔舟唱晚》的理解,结合班级同学的特长创编了《梁祝》与《梦》音乐剧,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同学们妙不可言的创造才能。这是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是青春和传统的交融,是青年一代用青春妆点、激情创建的传承、发扬与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盛会。学生们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展示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风采,体现了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炙热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实际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实践与研究历经三年,多次的实践与实施获得师生的好评。对学生而言他们在主题教学与主题活动表演中不仅获得了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他们通过直接的音乐感受、音乐体验与音乐审美过程,用多种表演形式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用音乐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文化素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实现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情感性与审美性的独特价值。如张可馨同学所说:“主题音乐活动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丽,领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再如束燕翀同学所言:“主题音乐表演让我对自己的古筝表演充满自信,我会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主题音乐活动对教师而言,不仅进行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探索与研究;同时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教学及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此案例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外主题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与研讨,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及创造性。学生在活动中逐渐了解、理解和尊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学习与主题活动中继承、发扬并创新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深深地热爱本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了民族意识,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
四、特色及创新点
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特色与创新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学与实践中探索并提出了音乐课堂主题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让音乐课堂主题教学成为课外主题活动的主要理论阵地,让课外主题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阵地,从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教学与研究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其次,教师在案例中探索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音乐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主题活动中,通过师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整理、学习与研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付诸于课外主题活动中,从案例的构想、设计、实施、总结与反思中探索了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再次,学生在案例活动中充分的感受与体验中国传统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了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发扬与创新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内与课外实践中享受传统音乐的熏陶,激发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才能切切实实地在校园中实现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3]陈文雯,《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北京市八一中学校刊,2013.[4]《音乐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5]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第4期.[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刘沛著,《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11.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十一
1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将会日益发展
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近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它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笔者认为,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由于历史的原因,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受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渗透,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共进,已是明显的武术文化现象,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只求与外来文化的接轨,而忽略武术的文化内涵,我们拿什么复兴传统武术呢?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并寻找扬弃的方法和途径。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强,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强。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武术文化意识,使武术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必将大大推动武术的发展。
提高武术文化层次,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识,阐析其内涵,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需要把中华武术文化同火热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计;需要将中华武术文化建设变成大家关心的事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通过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武术的复兴。我们的武术文化自觉,明确主张选优汰劣。但要淘汰的,应是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负面劣质,而绝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暂时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要选择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绝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的技击文化顶礼膜拜。“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指一种武术文化心态,这种心态的最高层次要求深刻反省旧武术文化的痼疾,适时展望新武术文化的前景,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付诸实践。传统武术文化昭示于世人的是东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尺度,其中饱含着传统文化精华。当然,传统武术文化中也有消极的、糟粕的东西,特别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武术文化中传承的封闭、落后与保守性、故步自封等历史局限。培养国民的武术文化自强精神,就是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武术文化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中间去,把我们武术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但从另一方面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也预示着这些宝贵的武术文化拳技的濒危性。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术保护工作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反观现在,从武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来看,还有相当数量的武术拳种需要重点保护,需要进入国家级受保护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对于一些阻碍我们对武术发展正确认识的历史问题和现象,我们要大胆探索,精心考证,还武术以本来的历史面目,在这方面,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新的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是得益于许多默默奉献和对我国武术发展前途担忧的武术学者的长期艰辛研究考证和探求,这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结语
在不少地方传统武术特别是一些稀有拳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这些拳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亟须尽快扭转和改变传统武术的这种生存局面。我们特别应该注重民族武术文化自身能量的发挥,努力提高我们的武术文化自尊与自强,使绵延数千年的武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警惕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和戏剧化倾向,更要精心守护我们最后宝贵的武术家园。因此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凭传统武术的自生自灭,留下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郾找原因不是我们今天的真正目的,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们濒危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清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保证我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权,林伯原.中国体育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3〕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4〕田祖国,钟海平,白晋湘.论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5〕蔡宝忠.少林武术之谜的形成与破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12.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篇十二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 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 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 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 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 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 (1) 。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 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否背道而驰, 传承是否面临了更多挑战? 笔者认为如果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或许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并没有那么悲观。 戴维·莫利就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新媒体对于人文传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最新的技术也可被用于最传统的目的” (2) 。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新”与“传统”相对。 目前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借助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等载体传播互动式信息的媒体, 它“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 (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网络报刊等) 、手机媒体 (手机报刊、短信彩信等) 和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广播电视等” (3) 。 数字化与互动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 “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人际传播环境, 是传播者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所形成的氛围” (4) 。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资源极度丰富, 而且信息呈现可以图文并茂、声相一体, 这种多维立体的呈现方式对受众的感官形成极大的刺激。 同时, 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 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 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正是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活跃性最好的说明。 再者, 在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人际沟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虚拟的网络沟通体系消解了时空、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的界限, 参与无限制。
新媒体环境会滋生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 也会改变并造就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生存与传承环境。
其一, 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也造成技术依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被冷落, 而国家大力复兴之际, 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机遇。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之一, 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始借助网站、 微信公众号来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 但高职学生对新媒体及新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性, 又造成新的困境。 目前在校高职大学生以“95后”为主, 他们深受新媒体技术和氛围的熏染, 了解社会信息、阅读、娱乐、消费基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完成。 如果离开电脑、离开手机, 很多表达交流可能都无法进行, 甚至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 “低头族”在课堂、饭堂、马路无处没有, 沉迷网络的大有人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依然是书籍, 纸质阅读、文学文化、甚至大部分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二, 新媒体成为连接纽带也带来外部冲击。 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 它打通了大学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连接的通道, 学校不再是远离世俗的象牙塔, 而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新媒体在连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海量的信息为师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提供了便利。 但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的准入门槛不高、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加之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不足, 一些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价值观侵蚀了学生年轻的心灵和学校单纯的环境, 也形成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冲击。 传统的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的传承被削弱, 而主要依靠报纸、杂志、书籍传播的传统文化则直接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如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某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全班40多人“四大名著”全部读过的只有1人;谈到《三国演义》很多同学表示只知其名, 但说到《三国杀》大家却津津乐道。 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名著改编电视剧并压缩一下长度还可以接受, 但对阅读原著却表示很有压力。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下, “传统” 的生存与传承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所谓传统文化, 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一切, 狭义地说, 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 ” (5) (本文取后者) 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如果就其存在形式来说,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习俗、节日、民俗、历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 但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看, 其实没有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都会注入一些时代的因素, 每代人传承下去的都是带有这代人精神印记的文化。 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 只是把它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 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 ”“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的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状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 他们才算是我们的。 ” (6) 中国传统文化也一样, 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状态, 在与时代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形成符合时代的文化氛围与形式, 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既然传统文化不是绝对的“传统”而带有时代色彩, 那么它的传承也不可能保证其绝对的“原汁原味”。如果将“传”理解为传授, “承”理解为继承, 笔者认为, 文化形式是可“传”但难“承”的, 后代人需要并可能继承的主要是文化中蕴含的精神, 而非文化的形式。 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但是对唐诗的形式、规格的继承难度很大, 因为它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差距太大, 唐诗的写作方式很难被承接, 但是唐诗中蕴含的唐代精神风貌永存, 会被永远流传下去;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旋律非专业人士不能解, 但它的内涵———知音难求却是现代人共同的体验。
高等教育 (包含高职教育)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大学生既承担着传承的重任, 又肩负着创新的使命。 然而, 正如“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 如果将“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历时的环境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不断扬弃与更新。 在这一过程中, 变化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 而经扬弃留存下来的更重要的是其精神。 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 (7) 李宗桂先生则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个方面 (8) 。 两位先生所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实即传统的人文精神, 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正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路径的坚守;“天人合一”“贵和尚 (持) 中”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凡此等等, 无不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 李宗桂先生指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 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和探讨、提升, 是对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 ” (9) 社会进步、文化兴盛甚至国家富强都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以上所提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中“高素质”必然包含人文精神。 高职教育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使命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以高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较本科要求弱, 重“传”而少“承”, 但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却势在必行。
以上讨论, 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分开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鲜明的传统人文精神, 二者都需要传承, 那么二者可以剥离开来, 分别传承吗?
笔者借用宋俊华先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生态”与“衍生态”的观点:本生态侧重于生态中时空稳定的、体现本质的生态;衍生态是时空变化的、衍生的部分, 前者是传承中必须坚守的部分, 后者是可以发展的部分 (10) 。 据此,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可看做本生态, 而文化形式却可视为衍生态, 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如果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炎黄子孙代代传承, 中华民族也能保持其独特面貌。
的确, 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曾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引起过两次大的论争, 并一直以来得到广泛关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一直并将长远影响着中华民族。 我们呼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培育人文精神, 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 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但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阐释与研究的, 则应该是研究者的使命。 普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常是通过课程教学及经典阅读来实现的,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 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专业除中文外也所剩无几, 高职教育更甚。 那么, 中国大学生是否已经脱离了“传统”? 当然不是。 笔者认为, 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国人, 这不仅是学校的师生传授, 更是大的文化环境使然。 陈平原先生认为, 目前应该重视的是“大学精神”而不是“专业训练”, 也在于对精神的强调。 与其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去传承传统文化, 不如有选择的传承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而人文精神除了传统文化外, 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这并不是说高职教育中不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传承。 即使在遥远的古代文化系统中, 儒家经典《论语》也不见得人人都必须掌握, 但是论语所传达的精神却被社会广泛认同。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要求人人出口成章, 背诵经典是理想状态, 但是接受经典中的精神确是需要的, 尤其是大学生。
据此,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即使传统文化的形式被改变或消解, 传统人文精神依然可以借助其他形式更广泛地传播。 而这个, 比坚守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承显得更重要。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不仅是在过去, 它还必须与现代发生关联, 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所以,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 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与时俱进。
1.承认传统文化的小众性, 进行受众的分层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但时代的发展,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 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感导致了其必然是小众的文化。而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分层严重, 各层级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传播模式必须个性化。 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分析的优势, 依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能力将受众进行分层。 对于兴趣不大、接受能力一般的受众, 不妨借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 以“视觉艺术”的优势, 通过历史剧、动画、网上博物馆、经典改编等方式, 展示传统文化的基本样貌, 达到“传”的目的。 而对于有一定基础, 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受众, 则可以模仿“学术派”的作风, 从文化艺术作品入手, 对文化产品的原貌进行解读, 以期达成不仅“传”而且能“承”的目标。
2.认可市场选择, 进行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商业化, 这是毋庸置疑的话题,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触角无处不在, 传统文化也未能幸免是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回答。 问题的关键是, 谁可以将传统文化商业化, 谁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之“传统”, 这与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密切相关。 如果传播主体自负盈亏, 虽然他从事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关行业, 但在市场导向之下, 他所传播的传统文化有迎合观众, 有“俗”化倾向, 这是无可厚非的, 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比如粤剧, 为吸引年轻观众, 表演过程中追求舞台效果的酷炫、 唱腔流行歌曲化、 内容喜剧化, 但如果它有市场, 不传播低俗内容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 毕竟粤剧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得到了传承的可能。 如果传播主体享受财政支持, 定位是传承传统, 则要求它必须走“雅”的道路, 维持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其次, 在主体内部, 也可以雅俗分野, 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版本的传播。 如针对一般读者, 演历史剧、说评书等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 了解历史概貌即可;而对于专业读者, 则必须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 所以,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同时, 应该有相应的机制, 给予不同主体各自不同的生存空间, 在评价系统上进行修订。
3.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技术, 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以书籍为主, 但目前口传身授、纸面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已逐渐从读书转向了读图、读屏, 文化传播也开始由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影视为中心的感性形态。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古典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形式数字化、影像化, 借助手机、网络增强阅读、欣赏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途径。 新媒体开启的新时代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促使其更易为影像所影响, 更倾向于直观感性, 所以在高职院校“依据微信的功能设立传统文化公众平台”, “通过设计娱乐类APP提高社会兴趣,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11) 是不错的选择。
(二)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生存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保持民族特色, 指导当代人的生活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时代传承传统是其必然的选择。
1.提炼总结当今时代需要传承的传统人文精神。
如前所述,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 不同的受众也需要不同的精神支撑, 所以作为传播传统的主体, 应该做好总结工作, 然后将这些精神赋予新的形式中。 《电子竞技》将体育与游戏结合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在高职院校, “笃行”“自强不息”“诚信”等精神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出来, 然后赋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有意识地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宣扬与传承。
2.增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传统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学、 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中, 也不仅仅属于知识分子所独有, 它其实存在于日常。 如果将传统人文精神提炼出来,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无意之间的传播效果也会很惊人。 如《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被多位学生列为QQ签名; “ 和为贵”公益广告成为学生口头禅;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曾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 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在近百米长卷上以场景动画的方式再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吸引众多观众……凡此种种, 会发现传统与现代其实有很多可以互动的地方, 也许普通百姓对《牡丹亭》不了解, 但是它所传达的“情”却是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也许“和”本身的内涵大众并无兴趣了解, 但简单的“和为贵”却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活态度;《清明上河图》 的艺术我们也许不关心, 但是宋朝百姓生活的风貌还是能引起好奇。 如若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精神的普及, 从课程入手效果就会更好。 可以先从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入手, 提取为大学生所需要的传统人文精神, 然后将其应用到应用型课程中, 想必这也是高职课改的重要途径。
3.建立传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并重视自媒体的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 信息的流向不是单一的由媒介导向受众, 而是人们主动获取与参与信息。 如果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能有意识地传递人文精神, 并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 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阵地。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但传承下去是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在传承过程中, 对传播主体与受众都要进行定位与分层, 将“传”与“承”的对象分清, 必要时候, 还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剥离开来, 通过不同途径达到传承的目的。
注释
1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3.shtml.
22 戴维·莫利, 著.张道建, 译.媒介理论、文化消费与技术变化[J].文艺研究, 2011 (4) .
33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 (6) .
44 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6.
55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 2013 (11) .
6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 1997, 第一卷:8.
77 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889 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352-368, 157.
910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114.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心得】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11-30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09-30
传承延安魂,铸就中国梦——延安学习心得12-24
传承文明,弘扬中国梦10-24
弘扬中国精神时代传承01-11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11-12
传承五四精神 实现伟大中国梦01-06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心得体会01-16
端午粽飘香传承中国情的发言稿08-31
教育传承传统文化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