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20篇)
1.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一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单词课,所讲授的内容是同学们每天都要称呼的家庭成员。在教学第一课堂时,我根据三年级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这堂生动活泼的英语课,课后总结如下:
一.(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自编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chant,如:Father,father是爸爸,father,father真帅气,Mother,mother是妈妈,mother,mother好漂亮。自编歌谣:Mymother,mymother,Iloveyou.Myfather,myfather,Iloveyou。
(2)从听说读四个方面进行词汇训练。本课是三年级,所以对于词汇的训练从听说认读四个方面入手。游戏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学生非常感兴趣,能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学习效果好。
(3)词汇呈现的通过音-义-形来呈现,首先出现的是单词的发音,然后是其意义,最后才是单词的形。
(4)注重语音的渗透。在词汇教学中,通过语音的渗透让学生能够自己拼读出单词的发音,结合自然拼读法让学生自主的`拼读出单词。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见词能读,看词能拼。
二.课堂总体效果还可以,但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给予孩子展示的空间不够,应该多进行操练,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2)学生多,课堂整体的调控力度不够好,课堂有时太活跃而静不下来。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多借鉴,多总结,争取高效课堂,让孩子在快乐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二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3.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建议 篇三
一、找出易错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四则计算的知识与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做计算题时错误率较高,教师通常认为这是学生粗心造成的,其实是学生对概念、计算技能掌握不够熟练的反映。所以,在复习时,教师要着重抓住学生在计算时的易错点反复训练,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在计算时对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计算容易出错,在试商和判断商是几位数时学生有一定困难;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忘记满十进一;由于概念不清,比较小数的大小判断错误等。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精选一些学生作业中常错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真进行比较,在合作交流中弄清算理,及时弥补知识缺陷,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
二、找出模糊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单元。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正确辨认八个方向并进行方位的描述,以及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上认识模糊。因此,在复习“位置与方向”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方位知识的理解,采取小组合作制作“我家到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并各自作出从家到学校怎样走的方位描述,组织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知识得到巩固,澄清了模糊的知识点,提高了判断能力。
在复习“面积”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教师可提出: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面积也一样吗?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周长大的面积一定大吗?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巩固了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明确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学生在概括知识时可能会出现不合理或者不完善的地方,经过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认识偏差。讨论、合作交流使资源互补,在共享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巩固。
三、抓住知识的发展点,加深对统计意义、方法的认识及理解。在“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的复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继续学习的发展点,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身边的事物(如课外活动,出勤,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查统计,制作统计图,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然后作出合理的解释、推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在复习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时,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练习,使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方法,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找出知识创新点,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复习时,要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因为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会磨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尝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考自己。对学生来说,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出好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轮廊清晰且能认识不同题型的特点与联系,这样做,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进一步整理与复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编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并说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及其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复习中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因为老师只有教给学生思考和梳理的方法,学生才可能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复习课的练习既要重视针对性强的单项练习,也要选择综合性强的练习,使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课的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
红河州教科所
4.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四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第一课时
1、由于小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有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句子太长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应把较长的句子采用逐词叠加的方式来进行教读,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学的内容。
2、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具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中熟练地掌握了新句型,使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并且能灵活自如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起来。
第二课时
本课的重点是能运用所学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姓名、国籍以及初步掌握单词的书写格式。在新授时,教师 不是直接地去教单词,而是欣赏各国的历史文化来引出新单词的教学,这样既避免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又教给学生许多课外知识。在讲解单词书写要领时,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让学生跟着说出其格式,这样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知识。
第三课时
本课以会话教学为主,口语交际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新知识传授阶段,教师由易到难,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由整体到个人,使每位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在侧重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对学生渗透课外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全面性,这样大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第四课时
本课以趣味教学为主,游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前前后后,学生从兴奋的状态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兴奋的状态中结束新课。整堂课让学生有一种不想下课的心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在做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真正达到了“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用”的最佳境界。
第五课时
本课以练习教学为主,听、说。读、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的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使每一位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给每位学生提供一次充分展示的机会。接下来复习一些人称代词的用法,这样为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真不愧是一节优秀的练习课。
第六课时
本课最精彩的部分是故事教学,由于三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故事大意的同时进行语音、语调上的不足。课堂结束前通过表演故事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Unit 2
My family 第一课时
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与学生亲切地进行口语交流,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教师通过运用照片来展开教学,真正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语言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最后通过谈论同一个人不同照片的情况来巩固语言知识,每位学生对所学知识都有了一个深层次的提高。
第二课时
本课是对于上一节课的知识的延伸,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板书设计上,教师善于利用做比较这种形式来传授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掌握得非常牢靠。然后采用不同的变换形式来练习单词,使学生在练习中锻炼了反应能力。最后通过自带的父母亲照片来巩固所学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三课时 这节课以对话教学为主,教师利用真实的人物照片来创设真实的语境,通过仿读、比较、朗读等多种形式来练习句型。在巩固新知阶段,运用身边亲人的照片来展开对话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
本课主要以口头交流为主,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学生身边的照片来展开教学,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真正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在进行单词教学时,教师是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注重方法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更多地知识。
第五课时
这节课主要以复习为主,通过认读单词、对话交流、自我介绍、听力练习、看图连线等多种形式来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形式多样,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听力练习中,教师很注重方法的指导,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正确率较高的情况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课时
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学生能够模仿故事进行表演,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扮演各种角色,分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优生更优,学困生有所进步。在自由活动中学生们模仿得惟妙惟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Unit 3
At the zoo 第一课时
由于小学生天生喜欢动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一喜好让学生通过看动物图片、画动物等形式来学习语言知识,通过比较动物的特征来学习形容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本节课学生一直处于紧张而又兴奋的状态,尤其是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时,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第三课时
1、本节课提高“听指令,做动作”的形式来导入新课,自然轻松,既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在巩固新知阶段,通过利用心爱的玩具来做游戏,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造出更好的句子,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四课时
本课以口头交际为主,在新知识教授阶段,教师从单词入手,由单词到词组再到句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顺利而轻松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较好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五课时
本节课看似是一节新授课,实际是一节复习课。它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式复式方法,在猜谜语中引入新课,这样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复习中去,然后采用说唱歌谣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六课时
这节课教师运用图片来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动物名称,在比较中认识动物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课的故事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故事内容,在朗读中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这样使学生学到了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Recycle 1 第一课时
这是一节复习课,在课的开始,教师采用口语交流的形式将1-3单元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勾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也为后面较长的对话练习扫清了障碍。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重新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本课是一节复习课,如果教师一味死板地给学生讲解知识,势必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通过猜单词、口语交流、看图练习、唱歌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复习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Unit 4
Where is my car? 第一课时
这节课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的实用性。课一开始先让学生复习了学习用品的词汇,再通过找东西引入新知识,把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在学生的活动参与中呈现出来,最后通过做游戏来巩固语言知识,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第二课时
本课集听、说、读、写、做为一体,在新知识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实物和简笔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把所要学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通过听指令做动作的形式来巩固新知识,这样不仅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印象。
第三课时
本课以会话教学为主,教师通过设置情境来导入新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通过做替换练习来巩固知识,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反应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比赛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第四课时
本课最精彩的部分在单词教学的引入上,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颖的方式,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采用口语交流,排球猜物品,听声音猜物品,只看物品的某个部分 猜物品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教学,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听一听,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全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五课时
本课以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相结合,学生在笔试练习的过程中已对图片有一个深刻地印象,再配以口头练习,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回答问题,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然后以唱歌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印象,巩固了知识,又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第六课时
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利用球和盒子的不同摆放位置来复习介词in,on,under,从而引出新的介词behind,让学生形象地理解behind的含义。然后通过听录音来了解故事的大概意思,通过跟读故事来纠正自己的语言、语调。最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这样很容易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时的紧张心理,让他们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以会话教学为主,会话教学离不开真实的语境,教师巧妙地利用两盘水果来创设真实的语境,通过猜谜语游戏来引出新单词,这样把学生的兴趣提到最佳状态,此时再引入句型教学,只是利用善意的点头和摇头这两个动作就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
第二课时
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特别强,于是教师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引导新单词教学,在竞猜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很快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然后通过演示的方法来学习单、复数变化,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了知识。在听音教学中,教师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听音中找规律,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第三课时
这节课以会话教学为主,教师采用猜谜语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采用由词到句的朗读方式来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听、说、模仿中进一步地理解知识,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四课时
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喜欢表现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可大量地运用肢体语言、动作演示等形式来传授知识,让学生在做一做、演一演等活动中轻松地学习知识。然后再配以节奏较强的歌谣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愉快地结束了学习。
第五课时
本课是一节练习课,既有口头练习又有书面练习。在教学中,教师从口头表达开始,全面综合地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揣摩各种题型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入歌曲一方面调节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知识的渗透。
第六课时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适当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以优美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来教故事中的重点句型,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欣赏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模仿故事中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来进行表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等。
Unit 6
How many ? 第一课时
在新知识传授阶段,教师巧妙地利用数学知识来引入新单词的教学,采用变换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数数比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然后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来展开句型教学,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 通过变换不同的物品来操练句型,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课时
在新知识传授阶段,教师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拼写上,发音上来比较单词的异同点,这样既为学生节省了时间,又给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在巩固知识阶段,采用替换单词来说唱歌谣的形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第三课时
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来逐步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会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悟、运用语言。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巩固知识,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
教师充分整合数学知识来展开教学,以口答加法算式来引出新单词的教学,让学生用报数比赛的形式来巩固知识,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整堂课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五课时
本课以口头练习和听力练习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将两个重点句型放在一起交替变换使用,一方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听力练习中,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全面考查学生看图审题能力和认读单词能力。
第六课时
本课主要进行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朗读来发现问题,教师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扫清学生在阅读中的障碍。然后听录音整理感知故障内容,跟读句子来掌握新知识。最后通过表演故事来巩固运用重点句型,这样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Recycle 2 第一课时
本课以唱歌、听指令做动作、口语交流等形式来导入新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综合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在新课展示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去听录音,然后通过回答问题来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语言,辅以动作演示、讲解等形式来逐步理清对话中的难点知识,最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第二课时
5.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五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跨越式”教学模式为主,并通过师生交流、俩俩交流,以及扩展听读,实现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并实现本节课对学生对听说的目标达成。下面我就针对本他顾客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于好的地方加强,对于不足之处则进行针对性改进,力争每次都会有进步。
首先,Warm-up环节我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对我有初步的认识,并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进行问候。
其次,就是复习说,旧知引入新知,即起到复习的效果,也为后面的新手进行听说的铺垫。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得进行深刻的检讨,由于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不到位,从而导致生的pair work没有达到理想。因此在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进行多方位改进。
然后,Chant教学,激发兴趣,全体参与,活跃课堂。新授单词和句型环节,我灵活采用chant、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方法来辅助教学单词和句型,由前面的不积极以及不活跃到后面学生态度的转变,也为我提高了很大的动力以及信心。
单词教学,改变以往的模式,我尝试以句型带出新词的学习,层层递进,效果还是不错的。并在新授环节中我始终围绕师生说、学生两两说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运用句型学习新的词汇。
拓展听读环节。通过听读拓展出新词汇和句型,再次采用学生两两说进行操练。本部分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不足,如Fill in the blanks部分对学生进行初步检测,这部分上下来之后我才发现既然是拓展听读,为什么我没有让学生以Listen and write的形式呢,如此一来效果不是更好么?因此针对于这些不足之处,我会秉着有错就改的态度,把我的课堂达到真正的“高效”,完美的“跨越”
最后,综合听说部分,我结合旧知、新知以及拓展,将所学句型进行综合输出,帮助学生实现了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虽有不足,但也达到了最初的要求。
6.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六
教学反思
我所教授的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 At the zoo PartA Let’s learn,本套教材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本节课重点讲的是描述动物特征的四个形容词及相关句型。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会读这四个单词并能听音做动作。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课,小学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活泼、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本课所讲的四个单词及句型是有关小动物的,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喜欢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兴趣。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情境的创设。
英语学习是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结合本学期所研究的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我以多种方式创设了教学情境。
1、在复习环节,利用头脑风暴游戏创设情境,学生复习有关动物的单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新课呈现环节,我利用特点鲜明的动物图片来创设情境,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单词及句型的含义;利用板书的书写来创设情境,根据单词书写的高、矮、胖、瘦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词义,便于记忆;利用动作创设情境,通过做动作:变胖、变瘦、变高、变矮来记忆单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趣味操练环节,利用各种游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单词。利用对比强烈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描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营造出一种自然、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不足之处:
本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1、无法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班级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中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大部分活动是由成绩相对好一些的学生来完成,照顾不到差生,主要是怕差生无法完成活动造成拖堂。当然,在平常的课堂中,我还是尽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
7.浅谈三年级英语朗读教学 篇七
一、基于儿童角色, 帮助学生爱上朗读
1.加强学法指导
(1) 听课习惯的有效培养。静心听, 建立约定俗成的模仿习惯。每到新授, 学生便会训练有素静下心来听老师清晰的发音五遍, 看清口型之后再跟老师模仿。
(2) 早读课的有效利用。很多老师一定都是以全班朗读的形式来练集体朗读。这样的话其实很难发现问题, 也始终会有学生浑水摸鱼, 甚至长期只张嘴不发声。在新授之后, 我们需要以集体朗读的形式提升学习开口说新语言的勇气, 但是我们也要有序关注每个学生的发音状况, 以便及时纠错。我的做法:1尽量在一周内听到每个学生的发音, 只有个别检查才能发现发音有障碍的学生。其实一个班上总归有一批学生口齿伶俐, 善于发音, 然后也总归是那么几个学生天生语感不太好, 需要老师多多关注。所以老师应该于一周之内尽快发现这些人, 以便每篇课文及时给予帮助。2小组互助, 更快更细的发现问题。早读课我没到教室时会有小助手帮我领读, 我到了教室, 便不再让学生整班朗读, 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读, 需要帮助举手, 老师会走到他身边教他。自由练习之后, 我再让学生小组内互相检查, 一般2-4人一组, 同学互查过关的坐下, 然后老师再抽查。为了不让老师时抽查时发现问题, 小组内互查学生都十分卖力, 严格要求。一个早读课下来, 哪几个同学不扎实我便清清楚楚, 也一定会督促此学生读准读会。不让任何学生成为漏网之鱼。
2.激发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作为英语教学的起步年级, 如果班里就已经有学生不愿或不敢开口说英语, 这只能说明我们从第一节课起就错失了良机。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沉入到儿童角色, 只有你读得眉飞色舞, 学生才会读得兴致盎然。如果你自己不喜欢读, 或低沉或无趣, 学生也不可能放得开手脚, 全身心投入到故事里去。其次, 有些老师实在不善于表演, 我发现一个很好地办法, 那就是挖掘班里的人才, 榜样的力量是非常有效的。不管我们怎样童心未眠, 有些表演也是做不出来的。卡通里可爱的语气我也记不住。聪敏的孩子就不同了, 它们模仿的又好, 记性又好。我每次上完课布置家作都会鼓励学生回家模仿录音, 明天进来要比赛, 模仿的好的有奖励加分。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第二天争着上来, 我还要故意挑衅, 谁能超过他?几次下来我发现我校何娟老师的儿子特善于模仿, 这可方便我了, 有时录音机没带或我读不准时, 便叫马伊祥你来读, 他简直就是我的录音机。孩子们也更喜欢跟他读, 大家一起学他的腔调, 很开心, 很享受的样子。另外两两上台表演时, 一开始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放得开, 我总是先让表演特有天赋的学生先上台, 并发动学生评价, ticking time可以自己编造, 他并不是单元结束才去用。多自评互评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渐渐地那些害羞的孩子也慢慢放开手脚快乐大胆地表演了。
3.结合教材, 做好朗读指导。常州市教研员黄晓燕老师提出三读, 讲得非常有道理。她指出拿到文本, 我们教学需从认读到阅读再到朗读。朗读的第一层学生整体聆听文本, 自主标出需重读的词汇。在这个环节, 学生只需认真听, 自主标注音调, 而无需跟读。第二层, 逐句播放录音, 师生共同讨论需要重读的词汇。这一层次看似简单, 实则是对学生之前自主识别语调的检查验证, 并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针对性指导来形成师生对于文本朗读的共识。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同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对于人物语气的模仿, 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和重点句型语用功能的理解。这些与我们将老师先前对我们的指导不谋而合。教学中请老师们千万不要小瞧了我们对重音音调的标注, 更别嫌麻烦, 长期坚持学生读的能力发展事半功倍。
二、活化教材, 加大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
1.开放教学情境, 鼓励创新表达。我们都很喜欢这套新教材, 因为它留给了我们师生更多想象、创新的机会。我们几乎让学生续编每一个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比如Unit 8Happy New Year! Story time讲述了Uncle John给三个小朋友送新年礼物的故事, 教师的Task: Tim回来了会怎样?孩子们会Uncle John怎样的礼物?四人小组进行想象、表演, 不仅运用了送礼、收礼的语言, 且生成了丰富的课外礼物, 还生成了一些其他表达, 如:This ... is for you. I like it very much等;再比如Unit 3 My friends Cartoon time, 讲述了Bobby向Tina介绍Sam的故事, Tina被吓跑。我们就让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学生生成的语言既丰富也符合情境, 如, Bobby: Tina, this is my friend. Tina: I’m sorry. Nice to meetyou, Sam. / Bobby: This is Sam. He’s my friend. Tina: No!But he’s a cat!全班大笑。通过对书上原有情境的再开放, 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喜爱这种有趣味、有挑战、有创新的表达。
2.精心设计附纸, 提供语言支撑。很多学校都有附纸, 意为单元知识梳理重点要领等。我们所提供给孩子的附纸是从知识、技能、文化等方面入手, 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因为这是三年级孩子的重要学习任务, 也是我们强调的关键能力。如:Learn to say学说话: 关于盛情款待他人, 我们列举了多种表达方式, 且提供的都是对话情境, 非独立的句子;编对话:创设一个交际情境, 鼓励学生编对话, 提供很多可用的语言支撑, 学生自由选择, 更可以完全用自己的, 而非AB说了什么, 限制学生的思维。
8.农村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反思 篇八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能产生自主阅读的内在动力和需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其一,可以通过故事诱导。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每当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时,学生都会变得精神抖擞,聚精会神。于是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或是自习课上,常会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并适当留下悬念,介绍相关的书籍给学生,让他带着疑惑去主动阅读;其二,可以通过竞赛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一些“小小故事王”“班级读书会”等,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其三,可以通过榜样力量。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名家的读书故事,告诉学生,这些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鼓励学生热爱阅读并热情地去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阅读中光有兴趣是不行的,学生不仅要爱读,而且还要会读,这样才能读得更有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利用教材课文,进行精讲多读,教给学生独立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如精读,略读,默读,边读边批注等等。告诉学生每一种阅读方法适合的文本内容,文体形式等,让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会根据文本特点和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合适的方法;其二,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积累和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经验,积淀预感,丰富自我。
9.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 篇九
物体的特征反思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体与材料》的第一课,本单元先从认识物体入手,再研究材料,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获得抽象的概念。本课从学生观察喜爱的物品引入,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以及测量的手段从各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把观察到的特征用语言加以描述,能判断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知道一种物品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同种材料也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
学生分析:物体无处不在,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和熟悉。但学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冷热、颜色等方面的特征及物体由什么材料组成,学生都理解得比较模糊。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各种物体都各自的特征,初步了解物体由什么材料组成。
10.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 篇十
《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能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的自主性,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如:第二自然段的就教学中,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句子“……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中,有个概括春天的词,我先让同学们找出“烂漫无比”,再让他们联系上文和自己的感受说说你认为什么情形,什么样子可以说是“烂漫无比”这个词的意思,再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这段中,还有“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生趣”一处的教学,我也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燕子的什么表现,反映出她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想象出了燕子的各种活动,想象出燕子各种活泼可爱的样子,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春天,有了小燕子的加入更显生机,更具活力!我想,重视重点词句的训练,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11.小学三年级英语起步教学之我见 篇十一
【摘 要】起步教学,以人为本,兴趣为先,自主为主,引领为辅,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精彩活动,激发兴趣,学生乐学,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关键词】英语起步教学 兴趣 活动 实践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素质教育,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了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小学三年级英语起步教学应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让兴趣成为起步的支点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从没有学过英语,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应努力把这种好奇心变成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支点”,加上教师这根“杠杆”,就能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
2008年,我校开始了三年级英语起步教学。在教三年级第一节英语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
1.听
我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如“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I am Miss Su...”,并加上手势解释。也许学生听不懂英语,但教师轻松、流利的口语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心中自然产生要学英语的欲望。我让学生也试着开口说英语介绍自己,这便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2.找
三年级学生已经熟悉了拼音字母,于是我让学生找找书包、文具、衣服等上面的拼音字母。接着我告诉学生其实这些字母是英文,然后再耐心地向他们讲解这些英文字母是什么意思,怎么说。他们歪头歪脑地瞪大眼睛,眼里充满了各种期待,给了我更多的动力。
3.说
第一节课我便教给学生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如“Good morning! I am...”。小学生模仿力强,脱口而出。这种做法使学生由好奇产生了兴趣。第一节英语课自己就能用英语说上几句简单的问候语,学生感到格外自豪,这种自豪利于转化为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记得在2010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全英语封闭培训”时,学区里到处贴着“No Chinese!”的标语。当时我觉得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是很快发现学区里的超市阿姨、食堂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全英语交流,后来我们也很快地适应并做到了全英语交流、试教、演讲,真的是挑战了我们的不可能!我在想,如果我的学生也身处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他们也可以做到全英语交流。
学习语言,环境是个重要条件。单凭好奇心产生的兴趣是不稳固的。因此,我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好奇引向深入,并长期巩固下去。而创设英语学习氛围便是巩固学生兴趣不可缺少的一环。
1.给学生起English name
教学中,我根据每位学生的性别、性格,分别为其取一个好听的English name。如此,既激励了学生,又烘托了英语氛围。我记得我给班里那个最不受欢迎的小辉取了Sam这个名字(我认为这个名字好记)。我要求下课后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和一个同学的英文名,下课了大家居然能马上叫出Sam。我看到小辉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与自豪感。从那时起,教室里总是能听到喊Sam的声音,我也发现他悄悄地喜欢学习了,上英语课最认真的就有他一个。第二节课,学生的胸前竟然挂上了自制的English Name Card,这给了我大大的惊喜。
2.轮流on duty
每节课的一开始,值日生至少要在课前和一个同学对话,哪怕是小小的打招呼,如“Good morning! I am...,I am on duty today”。以此来不断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和进行教学活动
努力用好课堂用语,同时借助实物、简笔画、体态语等,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浓厚英语氛围的学习环境。
二、让活动促进学习的成效
小学3~6年级的学生处在9~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玩,爱唱,爱画,爱游戏,爱活动。因此,我觉得“做中学、学中做”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开展课堂,尽量避免以往“教师台上授课,学生坐好听课”的形式,比如采用画画,做游戏,唱歌表演,多媒体教学等方式。
(一)简笔画
小学英语教学不像数学一样只有枯燥的学、写、算、练,应该与美术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学中,我还借助简笔画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如学习水果时,根据单词画水果;学习表示颜色的词时,让学生根据教师指令(水果)說出对应颜色,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编歌曲,唱歌表演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演唱英语歌曲,注重指导学生将新学习的词汇与所学歌曲中适当的部分进行替换。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掌握了新的句型和单词。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会播放一些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说英语并做动作,或开展一些小游戏。这样的表演使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英语活动中接收并掌握了枯燥的语言知识。比如,对于left和right,学生比较难区分,于是我播放一首轻快的Rabbit,全班学生手搭着肩,排成了火车,跟着音乐跳起兔子舞,左右自然能分清了。
(三)抢说竞赛
在英语课堂上,我通过“竞赛说”来让学生巩固句型和单词。比如教学This/That及形容词物主代词时,在操练环节我就采用了限时计量的小组合作竞赛:从每一组的第一个学生开始,指着自己的书包说“This is my bag”。我记得有个男生在纸上画了个苹果丢在地上,然后指着它说:“That is my apple.”他知道了This和That的区别。
(四)PPT辅助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烦琐,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我在课前将所要用到的板书、版画、作业等内容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这样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
如在教学“Do you like pears?”时,让学生先看一段Amy和妈妈逛超市的VCD,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趣盎然,我趁势指导学生模仿学生有关用语,使学生很快学会了“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等用语。经过几次跟学后,我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给课件配音。想不到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还提高了听说能力。
(五)游戏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只要说“lets play a game”,便会引起学生的阵阵掌声。我在教学生学习动物类的词时,有意添加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单词,如“Chicken”,然后要求学生根据“Chicken”的音乐节奏,做一些放松游戏。该音乐有三段:第一段慢,第二段稍快,第三段很快。在放松的音樂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课堂活动的教学形式很多,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尤其是面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提前构思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才能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
三、让实践提升运用的能力
为了改变学生的“哑巴英语”状态,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当作主要的教学目标。
(一)听说领先,交际同步
三年级英语入门阶段,适宜听说领先,交际同步。听说活动是为交际做准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练习情景对话,把单纯的听说活动搞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最初师生见面、同学之间见面和道别开始,我都是用英语跟学生交际;在提问问题时,学生不会时会说“Sorry”,他们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教师。
(二)“分槽养马”,共同成长
“分槽养马”即对学生分别对待。拿课堂训练来说,难度大的练习交给学习好些的学生完成,简单一些的交给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完成;平时的英语交际,我会跟基础好的学生运用书本上的一些句型来交流,差一些的学生我会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交际,量力而行。总之,我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能行。
起步阶段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如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是每位英语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我愿继续当好教师这根“杠杆”,把学生抬得很高很高。
【参考文献】
12.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十二
●创设情境,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事实证明, 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课始我创设小朋友野餐时分食品这一生活情境, 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 数学上称——平均分”, 简单的一句话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 突出了平均分这一关键知识点, 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接着通过“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得多少”为学生创设悬念,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生活语言得出“一半”。“这一半怎么表示呢?”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 建立新的认识平衡, 适时强调“1/2是一个分数”, 并出示课题, 突出了1/2作为数的含义引入课题。从整数到分数的知识飞跃, 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也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数。课尾, 我播放一段“多美滋3+1”的广告, 让学生从看到的几个画面中说说能想到几分之一, 并在对“第9个小朋友吃到的大约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一”的讨论中, 深刻感悟并认识了“几分之一”的本质属性, 也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在整个过程中, 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不断进行着, 从具体的实物抽象成整数与分数, 变换着不同的认识场景, 学生凭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 通过不断思索、合理推理, 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
●辅助学习,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必须借助于个体的亲历性, 即让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 也就是说, 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分“自学课文、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广告中的数学”这5个版块, 鼓励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操作。自学课文“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时, 学生点击网络, 生动形象的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展示, 使学生的自学方便、快捷, 利于个性思考, 有效地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片形象, 分解了学习难点。在学生进入“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这三个相关栏目后, 网络为每一位学生创设了一个“在线测试”的环境, 此时, 学生可以利用键盘上的功能键输入自己的答案, 并在点击“交卷”之后, 网络会通过教师设置的参考答案进行阅卷评分, 把学生的答案和评分结果显示给他们。当然,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还可以点击“重测”,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此过程中, 我还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的多种方法的参考,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 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 都可以用1/2表示?”进而引导学生抓住本质, 进行适度抽象概括, “不管是一个蛋糕, 还是一个图形, 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使学生深刻理解1/2的意义,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人机交互,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强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人机交互可以快速反馈学生学习成果, 有效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填一填、估一估、比一比”这三个版块中, 学生自主测试后, 我运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 及时地利用网络反馈哪个学生答错了, 错了哪一题, 错在什么地方;统计全班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每题正确率, 并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在线测试”这一网络环境将个体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及时进行了反馈, 通过师生、生生的合理互动进行了有效的评价。学生在交流、评价、矫正过程中, 不仅知识意义得到了有效的建构, 而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此, 人机交互, 能快速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便于教师有效及时地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 及时地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取代的。
1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三
《揠苗助长》是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农夫为了能够让禾苗快些长高,而将之一棵一棵往高处爬,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有趣故事。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读懂课文,并能从中明白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在第一则《刻舟求剑》的教学时重点教会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读自悟,掌握学习的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课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我预期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听完课后,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本课教学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真正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确实落实新课程改革。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上做得到位,也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首先,在初读课文的设计上,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感知,并能利用观看动画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时,带着一定难度的问题深入学习,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自渎自悟,在小组里合作探究,真正落实单元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将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但不足还是存在的,如果教师能够更全面地关注全体学生,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将更锦上添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正视自己的优点,祢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成长。
14.三年级下册《枣核》教学反思 篇十四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在教学中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同时捕捉一些关键词句共同品味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感情。我把教学的难点落实在作者如何用友人平常生活的细节之处表现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随笔,但是随笔并不随便,作者用枣核为线索巧设悬疑,对旧时同窗家后花园的铺陈描写都是为了曲折地表达出海外游子们对故土的依恋,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需要改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本节课我以歌词(《我的中国心》)导入引起学生思乡的共鸣,然后让学生解读文本,期望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为学生敞开心灵进行师生对话创设有利的情境,进而师生共同游历海外游子那一段思乡怀人的情感历程。但效果并不太突出,我应该给学生播放所选歌曲片段,从而能让学生能感触更深,更快的融入情境。
其二,应该加强师生互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思想情感。
其三,课堂教学不应该贪多、图全,讲授要做到详略结合,巧妙过渡。其四,要注意板书艺术,能抓住文章大意,整体美观大方。
其五,还应该搜集了关于思乡爱国的名句、名篇(比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等,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一主题的体会理解,完成了从文本解读到学生人格精神的飞跃,以求在合理控制讲授进度的基础上达到课堂效果更好。
15.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十五
一、How to Lead in———浸润、接触
【现象一 】三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教学伊始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有的老师在上课开始经常这样问学生:Are you happy Let’s...孩子们即使肯定回应老师, 也并非实事求是。
【转型对策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 毫无疑问, 作为开篇之笔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扼杀学生学习的愿望。 浸润、接触式的导入, 即Exposure, 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1.话题导入具有情感的链接性。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链接话题的情感要素, 创设学习新知的环境, 用两三分钟切入主题, 让学生进入英语浸润式的课堂, 显得尤为重要。 如:教学三上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时, 笔者在教学一开始播放野餐视频, 让远离郊外的城市孩子感受野餐的休闲, 意境的渲染与教学话题完全吻合, 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浸润于英语课堂。
2.话题导入具有循序渐进性。 根据英语课程设置的循序渐进性, 导入的设计也应具有连贯性, 避免各个话题学习脱节、互不衔接。 如:学习Unit6“What time is it?”时, 不必另辟蹊径, 可直接从Unit5“How old are you?”一课中的数字入手, 由数字变向时间, 和孩子玩老狼报时的游戏, 从时间引发每天的饮食起居。
二、How to present———感知、体验
【现象二 】 我们总能在一些展示课上看到完美的教学设计, 然貌似完美的教学设计实则华而不实, 貌似热情的问答引发的是学生虚假的情感。
【转型对策 】感知、体验, 即Experience。4“H”教学范式的第二个环节目的是呈现新知, 输入积累, 帮助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景下或者任务驱动下感知、体验新知, 帮助学生牢牢地掌握语言。
1.关注话题情境的整体性。 现行小学英语译林教材都围绕某一主题按单元编排, 因此各板块之间必然存在某些关联。教学中应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感, 围绕单元话题有效构建相关语言知识体系。 如:在教学3A Unit4 “My family”Fun time时, 学生已对第一课时Story time文本情景与单元目标语言点初步掌握, Fun time教学则以此引入新知, 给学生场景进行“My family.”小语段的综合性的语言输出。
2.关注语言情境的真实度。 真实的课堂应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为本。 教师要读懂学生, 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现真实的情感。 如:在学习三下Unit2“In the library”时, 笔者适时劝阻学生:“Don’t talk...”, “Don’t be absent minded.” 学科的育人功效悄然生成。
三、How to practice———练习、习得
【现象三 】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常会设置各种眼花缭乱的游戏活动, 如:炸弹游戏、闯关游戏、爬楼梯游戏等, 有些活动看似精彩, 实则内容重复。
【转型对策 】练习、习得, 即Exercise。 4“H”教学范式的第三个环节目的是巩固操练、突出重点。 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有梯度的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熟悉所学知识, 完成语言的意义到形式的结合。
1.搭建交际演绎的舞台。 三年级教材各单元语言知识点不多, 在教学中老师若能注意不断滚动语言, 时常给学生搭建交流表演的舞台,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笔者在每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课时, 都会安排孩子们就Storytime或Cartoon time分组合作表演, 鼓励创新编排, 学生在合作中增加相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
2.挖掘语言本身的价值。 三年级孩子学习英语固然需要机械训练铺陈, 但总停留在机械模仿的层次是不够的, 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有思维度的语言训练。 如: 教学三上Unit2时, 可以请A背对大家, B与之打招呼, A猜:Are you...? 如果猜对, 同学们一起说“Yes, you’re right.”;如错了, 则纠正说“No, you’re wrong. I’m B.”。 游戏表达的是完全真实的情景, 学生说的机会很多, 比当着面明知故问真实有效。
四、How to produce ———尝试、反馈
【现象四 】很多孩子在课堂上能说会道, 朗读惟妙惟肖, 但一做笔头作业, 就问题百出, 如:读不懂题, 漏题, 答题顾此失彼等。
【 转型对策 】 尝试、 反馈, 即Experiment and Evaluation。 4“H”教学范式的第四个环节目的是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对三年级孩子, 我们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学习年段任务, 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为他们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紧扣目标语延展有度。
教学中, 我们要在目标语言的基础上, 稍加延展, 使学生的表达自然妥帖。 如:教学三下Unit7 “On the farm”一课时, 拓展环节可把教室装扮成一个大农场, 根据老师的提示“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we do on the farm?”, 分组进行对话创编表演, 并设置星级奖励鼓励学生多元输出, 达到Excellence。
2. 分配活动时间科学合理。 合理分配好课堂听说读写的时间, 是学生语言能力整体提升的助力器。 如:在教学字母时, 想象字母最像什么来帮助学生建立音和形之间的联系, 然后让学生自编字母歌谣, 再训练书写。 学生通过书空、描红、仿写、解答习题, 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聚焦4“H”, 达成6“E”, 即接触英语, 感知英语, 体验英语, 练习英语, 运用英语 (Exposure-Experience-Exercise-ExperimentEvaluation–Excellence) , 为教学中每一环节的目标达成度不断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愿在一次次磨砺后, 我们在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转型的道路上会越走越稳健。
参考文献
[1]李珣馥.小学英语教学要处理好六个“E”.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2第一期.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2 (5) .
[3]吴建新.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1专刊.
16.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十六
关键词:三年级 英语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三年级学生尚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随着对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视,人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日俱增,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因此,他们中有些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了,也有的是刚开始学,但是无一例外对学习英语有一种很强的好奇心,只是这种初步兴趣极不稳定的,两三个月以后,有些学生便渐渐掉队。我们该如何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呢?现结合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
一、三年级英语教学状况分析
(一)就教学内容来说,句子的正确认读和使用,音近形近单词和字母的辨认与书写,都影响着三年级学生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二)就学生本身来说,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三)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有的家庭对孩子放任和宠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特点
(一)以形象思维为主。
(二)喜欢体验新奇。
(三)期待得到赏识。
三、三年級英语教学的基本对策
(一)教学手法要出新
1.用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分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what's this和what's that这两个句子运用上混淆不清。教师可以在室内走动,但重点要注意掌控提问者与教师的距离的远近,同时请其他学生做裁判,听一听提问学生有没有用对this或that,在一次次地纠正中,学生不断地比较不断地思考,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个问句的比较和运用上,最终渐渐明白,物体离自己较近时要用”Whats this?”,物体离自己较远时要用”Whats that?”
2.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进入情景。多媒体集图形、文字、动画、声音等为一体,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在教学三上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时尤为有效,学生的学习情绪非常高昂。
3.用插图吸引学生进入情景。翻开我们小学英语教材,一幅幅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插图让人兴趣倍增。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我们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师生对话问答。让孩子们在插图的帮助下顺风顺水地理解语境,理解句意。教师不断地变幻呈现方式,一定会比传统的单调的讲授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易混内容要点化
1.对话教学的点化。三年级学生还不太擅长抽象思维,还不会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对话教学的点化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事。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对一些对话进行适当的点化,这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环。
2.字母教学的点化。从外形上看,拼音字母和英语小写字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许多孩子在背诵拼音表或字母表时非常流畅,但单独指认某个拼音字母或英语字母时会产生混淆,造成认读错误。我们要从读音上进行字母的点化教学,也可以借助儿歌进行点化。
3.形近单词(字母)、音近单词(字母)教学的点化。学生对“Gg”“Jj”两个字母的读音容易混淆,“Aa”、“Ii”、“Ee”、“Rr”这些字母的发音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也很容易混淆。另外Qq、Kk、Ss、Xx、Cc也需要教师进行特别的关注点化。在写法上EFLHTI fgj wvmn WVMN bdpq也很相似,种种音近和形近混淆在起,加大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这种情况加强这些字母的训练。
课本中词汇教材顺序按单元编排出现,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词汇进行整理。
(三)学习目标要激励
1.诊断性评价坚持量体裁衣。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其作用主要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以便教师适当安置学生。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里,一个教师要管四、五十位学生,一位英语老师甚至要管五、六个班级,要实行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2.形成性评价坚持去繁就简。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诚然,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地去繁就简,并将评价内容量化。
3.终结性评价坚持百花齐放。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分数失利会使部分学生渐渐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我们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
“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励鞭策,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激趣”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致持续地保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梅.刍议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外语界,2003(03)
17.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篇十七
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半个学期结束了,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半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如下:从考试情况来看,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下面从三方面反思半学期来的教学得失:
一是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这方面,我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字词句篇开始,点点滴滴打下基础。至于情感的熏陶,哲理的感悟,美文的享受应该循序渐进。
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次考试类型仍然是积累,阅读,习作三大块。本次失分最多的是阅读。阅读题着眼于检测学生阅读方法与态度及知识面的能力,虽然我平时已经注重给学生们在这一方面的练习与指导,但是学生在阅读中有几题做得还是不够好。从学生那里了解到:有的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的题目不会做,有的是粗心、不仔细,理解错题目意思。这关键是学生的阅读方法没有掌握。其次是习作。这次习作大部分学生进步了,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非常遗憾的是,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习惯较差,已经养成了“想当然”的劣习,总是匆匆读题急于做,结果失分严重。因此,提高学生的习作审题能力,是下半个学期不可忽视的措施
18.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十八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创设动态教学启动情景,播放美国队长战争场面的电影片段,力求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通过直观感知,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参与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角色,从美国队长的盾牌导入新课。
然后通过学生介绍关于搜集到盾牌的资料,了解盾牌的古今发展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较是提高观察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欣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分析威武的表现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认真地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突破了本课重难点。
然后在欣赏丰富的学生作品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开放,思考能力更广更宽,并从中吸取到了新的美术营养,老师的角色就是只点燃鞭炮的小火引,让串串鞭炮爆发出去。通过有序的分工及合作,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
在作品的展评部分,让自己认为很棒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在普通的作品中,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也能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将课堂兴趣延伸到课外,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学生各抒己见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19.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十九
The Snowman
二、课型
故事课
三、教学背景分析
( 一 )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擅于在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在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 增强他们的课堂活动参与意识,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很重要。教师需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题目是“Winter in Canada”, 讲授了冬天的“季节”话题。单元围绕着Jenny, Li Ming, Danny这三个小主人公冬天的衣着, 堆雪人、滑冰等活动, 最喜欢的季节等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情景展开。
本节故事课“The Snowman”是单元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提高了阅读技能,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运用英语语言读懂故事、感受冬天乐趣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理解故事。
2. 学生能朗读故事, 做到语音准确, 语气达意。
3.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 表演故事。
4. 学生能尝试改写故事结尾。
(二) 学习策略目标
1. 引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 培养略读、寻读、预测等阅读策略。
2.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共同完成任务, 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
3. 在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 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
(三) 情感态度目标
在讨论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孩子们对大自然——冬天季节的热爱。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理解故事内容, 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二) 教学难点
学生能借助实物教具、板书等帮助表演故事。
六、教学准备
(一) 教师课前准备
1. PPT课件。
2. “Frosty the Snowman”故事的动画片。
3. “I’m a little snowman.”歌曲flash。
4. 为每两位学生准备一双纸质滑冰鞋 (打印出来) 。
(二)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作业)
1. 每两位学生根据右图提示自制一个活动帽子的纸质雪人。
2. 能向同学用英语介绍自己制作的雪人。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 Warm-up (6 minutes)
1. 师生问候, 开始上课。
2. 唱一首关于雪人的歌曲“little snowman”。教师播放歌曲flash动画, 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歌词如下:
I’m a little snowman round and fat.
Here are my mittens. Here is my hat.
And a little scarf and a carrot nose.
You stand so tall and when the cold windblows.
歌曲fl ash链接http://www.520wawa.com/class/201005/ info_18631.htm
【设计意图】
歌曲导入, 激发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的歌曲欣赏和演唱中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歌曲内容还为故事的讲授搭建了桥梁。
3. 课前预习作业展示, 复习词汇及句型winterclothes, I have a carrot for its nose . I think it’swonderful. 等。
学生两人一组拿着课前做好的纸质雪人在讲台前介绍。其他同学评价。
例:S1&S2: This is our snowman. We have acarrot for its nose. We have buttons for its eyesand mouth. We have sticks for its arms. I thinkit’s wonderful. I think it’s beautiful and cold.
老师问学生:What can your snowman do? Canit talk (jump, skate) ? 学生生成答案,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预习活动的展示,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一开课就引导学生建立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帮助学生建构他们个性化的故事背景图式。读后活动中学生要用自制雪人手偶表演故事, 因此这个活动还为故事表演做好了准备。
(二) Presentation
1. Pre-reading (2 minutes)
教师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幅图picture 1 ( 如图所示 ) ,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icture?
学生答案可能为S1: What’s the boy’s name?What’s for the snowman’s nose (eyes/arm) ? Whatcan the snowman do? 如果学生的问题不全, 教师补充。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回答。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图片展开想象, 提出问题, 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预测的阅读策略, 为阅读故事做好铺垫。
2. While-reading (21 minutes)
(1) 学习故事中图1和图2内容 (7 minutes)
①观看故事视频, 检验预测。
教师播放图1和图2部分flash视频。学生带着对图片提出的问题观看故事视频, 观看后回答问题, 检验预测并修正预测。
S1: The boy’s name is John.
S2: The snowman’s nose is a carrot. It’s armsare sticks.
S3:The snowman can talk.
②深入阅读, 发展阅读策略。
教师进一步提问,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pic1&pic2内容, 找出John做了什么使snowman开口说话, 发展学生的寻读策略。
学生默读pic1&pic2内容, 回答问题。
S1: John put his hat on the snowman. Thenthe snowman could talk.
③利用snowman手偶, 角色表演图1和图2部分。
a. 教师用多媒体中的小仙女为学生制作的雪人帽子赋予魔力 (如图加音效) 。
b. 学生使用手中的雪人手偶和神奇的帽子两人一组练习表演pic1&pic2中的故事内容。然后在讲台前进行小组展示, 其它学生对小组展示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
神奇的雪人帽子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小仙女的魔法力量增加了趣味性, 使学生享受阅读和表演的乐趣,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这种兴趣的力量降低了角色表演的难度, 成为学生挑战自我的内驱力。
(2) 学习故事中图3和图4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预测, 为继续阅读铺垫。
小组表演完后, 表演内容的最后一句话是雪人说“What a cold, snowy day! Wonderful! What doyou want to do?”教师接着这句话追问, 过渡到图3图4故事的学习。T: What did the snowman wantto do? Could the snowman do it? 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预测。
②快速阅读, 发展略读策略。
学生阅读pic3&pic4故事内容, 迅速找出 (1) 中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
S1: The snowman wants to skate. S2: Yes, he could.
③观看故事视频, 模仿跟读。
教师播放图3和图4部分flash视频。学生跟读故事视频。观看后回答问题。
T: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S1: John put his skates under the snowman.
④直观教具, 助推表演。
教师发给学生纸质溜冰鞋。学生两人一组利用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练习表演, 图3和图4部分。小组展示表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略读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应设计学生体验, 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的活动, 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因此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卡片等直观教具, 给学生的思维搭建了脚手架, 有助于学生复述和表演故事。
(3) 学习故事中图5和图6内容 (7 minutes)
①自然过渡, 寻读, 表演
图4中雪人说“Can we skate always?”教师追问过渡到图5图6故事的学习。问学生“Can theyskate always? Why?”学生推 测答案。教 师问T:Then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学生推测答案。
②学生阅读图5、图6
学生快速阅读, 找到 (1) 中问题答案。
S1: Spring is coming. It’s too warm. There israin, there is wind, but there is no snow and ice, andno snowmen.
S2: John put the snowman into the refrigerator.
③观看视频, 跟读
④两人一组, 角色扮演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注重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寻读技能的培养, 形成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3. Post-reading (10 minutes)
(1) 练习、巩固所学故事内容
学生完整地观看故事视频。学生有感情地跟读故事。然后分6人一组, 进行角色朗读故事。
(2) 角色朗读或复述故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通过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活动展示形式。角色朗读奖励两颗星 (2分) 。复述故事奖励四颗星 (4分) 。
【设计意图】
孩子们乐于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语气。帽子的实物在扮演中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表演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在故事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地生成英语语言输出。活动分为角色朗读和复述两个展示形式,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3) 改写故事结尾
①观看“The snowman (1982) ”故事视频片段, 视频网址如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5NTc1Nz Y=.htm截取雪人变活和融化消失片段。
②学生根据所看视频片段或自己的想象改写故事结尾。
【设计意图】
在读完故事后, 发挥学生想象力, 以视频“Thesnowman (1982) ”故事的结尾启发学生思维, 从而对故事的学习有所拓展和延伸。学生尝试写故事结尾也把读、写技能有机结合。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三) Class closing (1 minute)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的寓意。教师布置作业:
1. 有感情的朗读故事或复述故事。
2. 完成改写故事结尾的任务。
20.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 篇二十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三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三】推荐阅读:
三年级英语下册三单元单词巩固课教学设计10-02
天津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09-08
闽教版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07-31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dy07-14
闽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10-03
pep版三年级下册英语12-16
三年级上下册英语语法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