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2024-07-17

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精选8篇)

1.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一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高0804班郑沛琪、张凡、寇雪晨

一、序言

研究性学习对于我们三个来自外地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科目,此前对此类型的研究活动接触较少,因此在研究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也想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历经多重挑战,最终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各项目标,得以结题。

因为是第一次亲自进行调查与各种研究性学习中必要的操作,因此不免有手法生疏,效率偏低以及结果误差等问题存在。但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不缺勤,不早退,认真完成每项个人任务,为研究性学习的完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收获了成果,更收获了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二、选题初衷与设计

音乐是中学生放松心态,开导心灵,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作为音乐中的一支劲旅,流行音乐早已融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校园一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有听说过少数同学沉迷音乐甚至因为沉迷音乐而影响到学习效率,精神状态等问题。作为同样喜爱流行音乐的中学生,我们几个小组成员决定从这以及其贴近我们生活的问题着手进行研究。

我们选定课题后决定的研究目标有如下5个:

1.通过调查与观察来了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态度。

2.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对于流行音乐有何期待和建议。

3.通过资料搜集有关流行音乐的知识。

4.通过网络上查找并分析相关案例来分析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5.通过各种思路的研究与分析以及相关资料的帮助给出中学生科学对待流行音乐的建议 我们旨在对中学生对待流行音乐的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得出一个科学的对待音乐的态度来和大家分享。

三、课题进度与分工安排

1.小组主要分工:

郑沛琪统筹整个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负责对每次活动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负责活动的准备,任务的分配以及数据的复查。

张凡负责文字处理,包括调查表的编写,表格的填写以及书面报告的校正工作。同时负责书面材料以及其他资料的查询。

寇雪晨负责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负责网络调查的发布以及网络信息的查询,同时负责PPT制作。

2.课题研究进度:

研究阶段一:选题以及可行性分析(11.10-13)

研究阶段二:小组分工与任务安排(11.14-16)

研究阶段三:发布网络调查(11.25)

研究阶段四:观察附近中学生的相关情况(11.25-12.15)

研究阶段五:校内调查与数据分析(11.25-12.15)

研究阶段六:资料查找与分析(11.25-12.15)

研究阶段七:中期报告(12.20-21)

研究阶段八:分析前段研究成果并总结(12.23-27)

研究阶段九:提出中学生对待流行音乐的科学态度与建议(12.31-1.4)

研究阶段十: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1.5-10)

四、研究成果小结

1.区域内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程度:(参与人数:67)

非常喜欢:33%

喜欢:41%

一般:19%

不太喜欢:7%

2.网络调查(场所:Tieba.baidu.com下分支)参与人数:83

(1)喜欢流行音乐的程度:

非常喜欢:36%

喜欢:39%

一般:14%

不太喜欢:11%

(2)喜欢音乐的类型:

民族乐:19%

轻音乐:62%

重金属:6%

REMIX与DJ:55%

R&B:37%

POP:86%

(3)偏重选择音乐的哪一个方面:

歌词:17%

旋律:43%

情感基调:35%

随便:5%

(4)觉得音乐的功用:

可以缓解心理压力:77%

有激励作用:36%

可以适应心境:52%

加快工作效率:18%

其它:8%

3.校内调查:(参与人数:60)

(1)每周用于听流行音乐的时间(平均)

0-1小时:12%

1-2小时:20%

2-3小时:47%

3小时以上:21%

(2)对流行音乐的喜好程度

非常喜欢:23%

喜欢:60%

一般:8%

不太喜欢:9%

(3)为什么喜欢音乐?(限选2项)

可以缓解心理压力:70%

有激励作用:28%

可以适应心境:48%

加快工作效率:22%

其它:11%

数据分析:

1.网络上的参与调查的人群可能有不属于中学生范畴的,但是比率应当较小。

2.大多数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3.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主要在于心理排解和暗示。

4.多数人喜欢节奏性强,快速的流行音乐。

5.由流行音乐的角度推断当代中学生的自我观念较强。

4.流行音乐的发展建议调查结果:

大意1.推出主题贴近校园生活的流行音乐;

大意2.期待校园乐队等的更多出现;

大意3.期待更多有激励意义的音乐作品;

大意4.希望正版流行音乐市场考虑学生团体的需求和经济能力

大意5.希望能够使正版流行音乐资源网络共享。

5.对于中学生科学对待流行音乐的建议:

(1)应当对流行音乐实行“半糖主义”。

流行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对于流行音乐也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导向积极,节奏明朗,旋律美好的音乐能够给我们带来好的听觉感受,能够缓解心理压力,帮助调节不良情绪,给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激励与调剂,应当支持大家听一些这样的流行音乐。然而有些曲调低沉、内容颓废的流行音乐,则能少听便少听,避免这类音乐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提倡大家对流行音乐实行“半糖主义”,不能过分沉迷,也不要敬而远之,鼓励大家有选择地听流行音乐。

(2)提倡有节制地听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排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好方式。但是听音乐无节制必然也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从生理上来讲,同学们喜欢使用耳机听音乐。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表明,长期戴耳机听音乐,会造成听觉疲劳,长久下去会造成听力衰退,影响正常的生活;从心理上来讲,不能仅靠流行音乐来解决心理问题,同学们选择用音乐来自我调节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更应当注意加强与他人的交流,通过交流来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工作和学习来讲,过多地听流行音乐必然会挤占工作学习用时,这样的话音乐便不再扮演帮助我们的好角色了。

(3)应当在恰当的时候听流行音乐。

经常见到有同学一边塞着耳机一边忙于学习的情景,更有同学一边计算着复杂的数字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唱着“I’ve got to move on and be who I am”。结果往往是速度减慢,错误百出。所以在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应当关掉音乐,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俗话说,“一心分追两兔,则两不成”,提醒同学们再恰当的时候听流行音乐,全面发挥学习、工作

和音乐的效率和功用。

(4)应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来源广的现代生活也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是由于信息充斥,流行音乐也良莠不齐。为此,提醒大家注意分辨流行音乐是否适合我们去听,是否有听的价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能使音乐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五、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欠合理。

在反馈的意见中,被调查的同学反映第一次设计的问卷问题不够简洁。

解决办法:讲问题尽可能改成勾引选回答的方式,去掉不必要的问题。

2.网络中查找到的有关R&B音乐的资料有不同版本,而且可能有错误。

解决办法:从书籍中查找资料,最终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解释。

3.网络上得到的调查结果可能有非中学生因素。

解决办法:在主题上备注中学生调查并且对得到的数据只做参考。

六、小组成员心得体会(摘录)

1.应当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归于自己的各种工作和任务。只有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集体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到一个小组,大到一个社会,只有大家都负起自己的责任,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

2.应当鼓励奉献精神„„只有人人懂得奉献并且甘于奉献,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收获„„

3.创新源于发现,发现源于生活。要敢为生活的进步着想敢于寻找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推动时代的进步。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高0804班郑沛琪、张凡、寇雪晨

2.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二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研究”总体思路

自2007年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整个新资助政策体系出台后,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基本进入了正规化的管理过程, 各高等学校在具体实施中, 根据各地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在资助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 由于多种原因, 资助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实际, 课题组认为新政策框架下的资助过程管理科学化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资助过程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新政策体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为此, 该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如下。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把“爱”融入资助过程中, 坚持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统一;把资助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被资助对象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 构建一个政策实施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即如何科学认定贫困生;如何开发资助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资助资源——引导学生各得其助;如何做好助后管理, 引导学生花好钱、学好习、成好才;如何加强诚信教育配合银行做好还贷工作;如何帮助政府和银行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性化的贷款偿还政策与机制;如何做好资助的成效评价等。

第三, 范例分析。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高校贫困生资助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动本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了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范例的突出特色是“盲助” (即隐形资助) 和“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新资助政策执行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主要概括为六个方面: (1) 无偿的资助和有偿的资助充满了矛盾; (2) 银行的还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机制上都缺乏资助的本意, 体现不了人性化; (3) 社会企业资助缺乏应有的责任; (4) 家庭负担过重; (5) 学校承担了无限的责任; (6) 学生对资助的认识模糊。

这一系列问题, 使得课题组对过程管理的研究延伸到了资助各参与主体及其客体 (学生) 的责任与义务上来, 开始追究资助各主体到底在资助中是否有利可图, 各方的投入是否得到了客观的回报, 受益者应当如何承担他们的义务与责任。

3.“盲助”的主要思想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就是表面上看不见的资助。它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区别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一方面, 不能为了公平采用公开“比贫”确定受助人和资助额度;另一方面, 资助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公开受助人信息。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它是一种基于构建和谐教育, 渗透尊重、爱护、帮助、鞭策, 追求“以爱铸爱”的资助模式, 既是一种资助理念 (发展性理念) , 也就是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发展、能力发展、道德发展, 也是一种资助方式, 体现资助以人为本的本质价值, 它关注的是不仅仅是贫困生的物质需求, 更关注其心理的健康、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期把贫困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人。

为了构建这样一种盲助资助模式, 国家必须要通过建立一个可靠的、不公开的信息库来认定贫困生及其贫困程度, 必须通过一种隐蔽的方法来将资助资源分配给受助学生, 必须通过一种动态信息档案及时掌握贫困生状态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资助力度, 必须通过一种不公开的途径来评判受助学生的情感、心理、能力和品德。这种资助模式, 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需求, 以隐匿资助方式将人文关怀悄然融入到资助管理过程中, 理解、尊重贫困生, 了解他们的物质与心理需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资助价值导向上引领发展, 资助过程中融入关爱, 资助目的归结育人, 彰显盲助人文关怀价值理性, 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

4.“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所谓“1+2+2+1”管理, 即建立一个档案、开展两类教育、落实两个联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课题组在“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提出:建立一个档案, 即搭建贫困生信息系统平台,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两类教育, 即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经过思想政治教育, 帮助贫困生树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信心, 已达到促进贫困生和谐发展之目的, 经过心理辅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社会能力, 引导其成为健康人格和高尚情操之人;落实两个联系, 即经常关注贫困生的发展, 把其在校情况及时反馈家长;强化一个能力, 即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课题组在2008年提出的“1+2+2+1”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先在长安大学试行, 后作为我国高校资助贫困生过程管理的一种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是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之举。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该课题搜集了大量关于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文献, 并对文献进行分类、筛选、鉴别, 分析整理出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为课题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充分利用比较法, 研究国内外不同社会体制、价值理念及经济基础下的资助参与者的职能定位、管理模式等, 进而分析我国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为促进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科学管理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3. 案例与实证研究法

近年来, 教育部所属的一些学校与中国银行合作建立信用助学贷款机制, 为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课题选取其中一些经验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 课题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局部试点、信息反馈等实证研究方法, 在实践中总结理论, 理论又用于指导资助贫困生的实践。

二、研究结论和对策

(一) 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无论是寻找科学化的过程管理还是对资助体系中各主体责任的追问, 要么是在追求资助的公平, 要么就是探讨投入与回报的关系, 其本质都是把人作为一个受助体或一个特殊的产品来对待的。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交往, 同时参阅已有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越来越认识到:要把将未来交付于他们的当代大学生, 当做产品研究时需要介入情感与精神, 当作受助对象时, 要更多的体会他们的心理, 他们的自尊, 他们受助后产生的情感与动力。所以解决经济问题是资助的低级目标, 追求教育机会的公平, 也只是资助的显性价值, 资助的意义更在于让受助者与其他同学有相同的心态, 激发起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所以资助的终极目标是育人, 隐性价值是构造和谐的教育。那些理性的、凉冰冰的公开、公平的过程管理应当加以改造, 让资助显现她春风雨露般的灵魂, 为此, 课题组提出的“盲助”的育人资助理念。

(二) 完善多元资助的政策体系

1. 建立多层次复合资助体系。

正确区分无偿与有偿的概念, 科学界定资助对象的资助额度, 优化组合现行的资助项目, 通过合理的配置, 使我国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科学化、规范化, 使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各得其助, 从而使得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

2. 资助政策应走向法制化道路。

贫困生资助工作走向法制化道路, 是解决资助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仅仅用制度, 更要用法律去规范政府、高校和贫困生的行为, 明确三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从而深层次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3. 完善资助育人政策机制

“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政策价值的最高体现。贫困生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资助, 更体现在心理上的帮扶, 能力上的提升, 通过经济—心理—能力的系统资助, 使贫困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因此,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不应是冰冷的政策文本和面无表情的经济资助, 更要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教育他们自强自立自爱,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能力, 引导他们彻底走出人生的困境, 做成为于国于社会有用之人。

4. 建立高校贫困生政策的保障机制

建立国家贫困生动态信息库、信用制度、思想和能力教育政策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可靠保障。

(三) 盲助是构建和谐教育、“以爱铸爱”的资助形式

盲助, 又称隐形资助, 是与传统“可视性”资助相背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 既是对“范式资助”的理论纠偏, 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路径的实践探索。它通过搜集有效的信息, 进行整理分析, 确定贫困生, 然后采取一种隐匿方式将补助直接打入贫困生个人账户。

1. 盲助的特征与价值

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 体现人本、科学、文化三重价值维度。

(1) 人本价值。人本价值是盲助的首要价值维度。盲助的人本价值是指通过隐形资助方式, 彰显资助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 使贫困生在受资助过程中接受诚信与励志教育, 完善自身人格, 培养其追求卓越的精神, 发挥资助工作的德育教育功能, 真正起到“经济上解困、心理上解惑、品格上扶志”的独特作用。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助方式的人性化。盲助具有隐匿性, 体现对贫困生的关爱, 人文关怀的彰显。把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第一, 变“强权关心”为“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资助目的的去功利化。盲助通过有效信息认定贫困生, 以隐匿的方式直接对贫困生予以资助, 体现了高校资助工作去功利化、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2) 科学价值。盲助的科学价值, 在于把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相结合, 克服了以往简单的定性带来的工作失误。通过对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家庭劳动供养关系、家庭突发状况等学生信息的搜集整理, 建立贫困生资助信息库, 进行科学分析, 随时监控贫困生资助信息的变化, 根据不断变动的资助信息随时更新资助名单,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身上。

(3) 文化价值。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盲助的文化价值具体表现为与大学文化一脉相承性。盲助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 关注贫困生的和谐发展, 所形成的人本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盲助的四重原则

(1)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它是现行资助方式的扬弃, 坚持贫困生资助的制度化、规范化, 融入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标和教育规律的统一。

(2) 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相结合。国家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 显性目的就是实现教育公平, 隐性目的是资助育人。从目前资助工作实践来看, 资助工作缺乏对贫困生个体的情感需求的关注, 忽视个体效应, 造成资助效应的短板。因此, 必须构建以爱心为基础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资助教育全过程, 满足贫困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 激发其热爱国家和回馈社会的内在热情, 把社会效应和个体效应完美结合起来, 开创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3) 经济资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贫困生的“贫”, 不仅具有经济内涵, 还包含精神外延, 因经济困顿而造成心理的高度自尊或自卑, 皆为贫困生的资助教育范畴。资助工作必须改善原有的资助方式, 不能借公平、公正之名, 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资助工作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 加强经济资助和精神抚慰的结合, 使贫困生摆脱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贫困, 彰显资助工作人性光芒, 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4) 共性统一与个性区别相结合。贫困生的共性在于“贫”, 而共性却蕴于不同的个体中, 因而又是千差万别的, 资助方式应因人而异, 资助手段人性化, 坚持资助目的无功利化, 包容贫困生的不足, 限制其负性情感的伸延, 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热情, 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

3. 盲助的实现路径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盲助作为全新的资助方式, 它尊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 强化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注重物质资助和精神抚慰的有机结合, 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盲助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使资助工作更加人性化, 彰显了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本质特性。

(2) 构建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明暗两条主线。盲助体系的两条主线包括明线物质和暗线精神的资助。通过物质资助这个明线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层面的资助, 确保其完成学业;通过精神资助这条暗线, 把资助工作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有机结合, 激发贫困生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达到资助育人之目的。

(3) 构建立体三重保障机制。首先, 建立高校贫困生数据库, 对贫困生的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处理, 随时把握贫困生信息的动态变化, 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其次, 构建贫困生资助制度体系, 保障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 建构资助工作德育教育体系。通过树心, 树立贫困生自信自强的信念;通过励志, 坚定贫困生的理想信念, 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加强教育, 培养贫困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 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案

1. 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运行思路

贫困生资助体系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贫困生资助体系运行 (执行) 环节。这一环节涉及到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源的配置、经费的筹措等方面内容。

(1) “一体两翼五化”:贫困生认定科学化。“一体两翼五化"的认定构想主要是建立以国家为主体, 高校和政府分属两翼, 以学生信息的网络化、认定标准的科学化、认定人员的专业化、认定制度的规范化和政策宣传的广泛化为基本内容的“五化”贫困生认定体系。它在传统的政府和高校二元组合认定的基础上, 融入新的元素, 加强国家的指导职能,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细化高校的实施功能, 发挥社会的监督功能, 利用多个支点, 组成新的锥体, 由点组面, 点面结合, 相互补充, 力图构建一个国家、政府和高校三维的科学认定模式。

(2) 多方参与:贫困生资助资金筹措多元化。目前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 高校自筹和社会捐助及其他方面资助的比例较低, 相对于需要资助的经费来讲, 数额较少, 远远达不到需要, 因此要建立国家、银行、高校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机制。

课题组以长安大学为试点进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学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 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争取企业的资金投入, 设立各类社会奖学金 (如法士特奖学金等) , 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长安大学2008—2013年社会奖学金总额约为1, 618.35万元, 资助人数为4, 205人次;社会资助总额为308.96万元, 资助人数为816人次 (图2-1) 。

长安大学募捐和社会资本在资助资金比例逐年增大,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因此, 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 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下, 应积极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 特别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拓展社会捐赠的资金来源渠道,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3) 二元组合:资助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关键在于其产出的情况, 贫困生资助的产出体现在贫困生个人的发展及贫困生对社会的回馈等方面, 这就要求科学合理的调配贫困生资助的资源, 在国家的指导下, 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综合分析学校贫困生现实状况, 在不同贫困生群体之间的进行调配, 协调学院与专业之间的配置情况, 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资源配置的政策法规, 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

2. 资助过程监测反馈的管理设计

(1) 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健全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监管机制, 确保贫困生资助资金下拨过程中无挪用、克扣等现象发生, 必须实行高校、资助单位及中介机构的三重监管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资金的社会效益。

(2) 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的监督体系。贫困生资助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贫困生资助工作, 确保资助资金、政策等落实到位, 发挥出贫困生资助的最大效益。因此, 必须构建立体多维贫困生资助交流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监督机关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 明确对教育部门及高校监督的内容、方式及其原则, 定期向教育部门及高校反馈监督所得信息。二是贫困生资助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院系之间纵向的监督。三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及资助主体的自我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开性, 使资助主体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工作。

(3) 搭建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执行情况需要实时反馈, 确保资助主体能根据反馈信息确定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际实施情况, 以便纠正资助过程中存在的失误问题。建立由政府、高校、家庭、贫困生等组成贫困生资助立体交叉式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反映贫困生资助的最新动态, 监控实施效果, 适时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 保障贫困生资助政策时效性。

3. 资助过程反馈改进环节的科学管理

(1) 助学贷款的跟踪管理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资助项目, 在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但是助学贷款是有偿的资助项目, 是以国家和高校信誉作担保, 存在着一定风险。近年来, 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是十分理想,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国家助学贷款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特别是贷后跟踪管理。因此, 要进一步提升助学贷款的管理水平。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贫困生信用管理系统, 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大大提高违约人的失信成本, 迫使信用行为当事人不敢失信违约, 设立由政府、学校、银行共同出资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把高校纳入助学贷款的还款管理工作中来, 实现风险共担的机制, 解决极个别学生不还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

(2) 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生就业实践模式。要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单靠高校或贫困生个人是不行,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共同发挥作用, 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动、社会帮扶、学生能动四位一体的就业实践模式, 更好地解决贫困生就业难问题。

(五) 构建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管理模式

根据过程管理理论, 结合PDCA循环四阶段过程管理模型, 把贫困生资助的管理过程分解为政策、执行、检查、改进四个子过程。并分别就贫困生资助的各子过程 (各资助项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课题组初步构建了贫困生资助过程管理模式 (图2-2) 。

3.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三

关键词: 人文价值教育 阶段性成果 教学方法

为突出创新和发展的宗旨,根据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整合“校本学习研究”,通过以学校课堂教学为载体的“课例研究”,将“人文价值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转型到一个尝试和创新的新阶段。本报告将针对2015年10月-2016年6月项目运行过程和实施内容进行客观的分析,旨在通过总结、反思、提炼项目所取得的成果,修订和完善的已有的行动研究策略,为进一步的开展和内涵深化提供参考。

一、项目运行和实施后取得的阶段成果

目前项目正在尝试和创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人文价值教育校本学习研究”的整合之路,将人文价值教育理念集中渗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旨在通过实际课堂教学来寻找、探索、发现和解决教师的教学困难和学生的学习困难,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情感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另外,凭借项目的依托,通过大中小学之间“院校协作”的合作模式,努力构建研究者团体同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教学研”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并通过项目带动、训练和促进研究生的人文价值教育意识,提高人文价值教育研究与推动能力,储备开展人文价值教育的人力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小学地处遵义市市城乡结合部,办学历史悠久,拥有一套较规范、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体系。教师敢于创新,该校“因校制宜”,注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建设,营造“人文价值教育文化墙”、“楼道人文价值教育文化氛围”、“教室人文价值文化氛围”、“人文价值教育个人简论”,营造安静、和谐的教室、办公室氛围,让校园每个角落都充满人文气息,同时建立完善各种制度,引领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加强校风、校训建设,坚持一个理念——“用心、用情、用爱”关注学生发展;营造民主气氛:依靠教职工放手去干,积极采纳老师意见、建议;设立“家长信箱”、电话传递爱心;加强团队精神建设;提高老师的积极性,在沟通、工作中注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校团队得到家长的认可;营造和谐氛围,倡导快乐教学。每学期老师带头寄语,并将其展现在黑板报上;校园广播站设立问候语等活动。

在项目指导团队的引领下,学校教师将人文价值教育理念重点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校实际课堂为载体的“课例研究”更深入地挖掘人文价值教育在课程开发中的内在蕴含。

二、参与教师所取得的成果

项目教师通过对课例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开发的学习和实践,解决教师们对课例研究的困惑。在教师心中形成一种观念,即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人文价值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合作意识和积极道德品质。同时,随着课例研究的深入和不断推进,教师们逐渐领悟到课例研究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经过不断的行动研究,每位项目教师根据所教学科选择的研究课题,形成阶段性论文成果。

1.课堂教学中运用具有人文价值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1)静思教学方法的应用

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工作中,项目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自觉践行着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和方法。“静思”作为人文价值教育的方法,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对静思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已经相当娴熟,能够创设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静思情境,并且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将静思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2)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结合教材内容,收集或自编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将学生“浸泡”在人文价值教育氛围之中。

(3)提问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前期关于提问法的研讨和学习,项目教师在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对提问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尝试。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刺激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在故事、活动及平时课堂教学话题中的人文价值理念,引导学生深化对人文价值理念的理解。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在故事、活动及他们的平时课堂教学话题中的人文价值理念。

(4)人文价值教育励志小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励志小语一直是×小学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校园的黑板报、墙报、楼道展板,还是招贴画、宣传栏等,到处都呈现着富有积极向上和激励人生的名人名言。

(5)人文价值教育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是项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人文价值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努力建构一种平等、团结、合作、互相关心的人文价值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或同伴互助的教学方式,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

2.课堂教学中运用具体的人文价值教育资源

(1)人文价值教育海报

教育海报是遵义市×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亮点。充分利用教育海报资源影响氛围是该小学的一贯做法。×小学能够很好地将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和学校校园文化有机整合,并迅速将五大人文价值这种隐性课程变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教育海报无时无刻不提醒和促进学校师生对人文价值教育的肯定和认可。

(2)人文价值教育名言

教师对于人文价值教育名言的引入,更多的是从以往培训中所提供的人文价值教育资料中翻译过来,很少涉及国内优秀传统文化或地方特色的本土化教育名言,随着项目的拓展和深入,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开始将塞斯亚赛·巴巴的教育名言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不断拓展教育名言。

3.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了人文价值教育的五大理念及相关子价值

在隐性课程及教师行为中渗透的人文价值理念,重构和改编教学内容是项目开展至今教师们形成的自觉行为。数学组教师们将现有的课程内容,根据人文价值教育理念,改编教材内容以体现课程中渗透人文价值教育,从题例中让学生在仁爱氛围中体味关爱老人的子价值,将非暴力这一主题体现在保护地球环境之中,无形之中将人文价值教育的五大主价值和子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学知识传授和情感意识培养融为一体。

三、小结与展望

4.如何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篇四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取得了实质性研究成果(前提)后,为了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向有关部分汇报自己的工作,而写成的反映自己观点(目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一般来说,有观察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学术性专题论文等(类型)。

1、观察报告

要写出高质量的观察报告,必须进行有效的观察活动,而有效的观察活动,除需要正确的观点作为指导外,还需有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关于所观察对象的一定的预各知识、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记录和整理材料的具体办法等。

观察报告的格式一般分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四部分:(1)标题要明确。观察什么应标出来,让人一看标题便能大致了解观察的对象。

(2)前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主要写出观察目的和计划,其次是写明观察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和可能取得的第一手技术资料的测定及记录方式等。

(3)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要对观察得到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有些情况和数据尽可能采用表格方式表示。最后再将归纳、整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正确的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4)结尾是观察报告的结束语。该部分常从理论角度,对被观察的客观事物运动规律作出总结,并与传统的理论作比较,是否验证或有弥补、创新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报告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报告,必须真实可靠。无论是观察到的现象、过程、数据等,都必须准确、无误、客观存在。

其次,观察报告应有客观的态度。无论是记录事实,还是叙述结论,都要忠实于客观实际,不必注入自己的感情,更不能用自己主观的感情去代替或改变客观的现象,力求写出事实的本来面目。

第三,观察报告的结论应从实际出发,有结论就写结论,有的得不出结论,就不要随便作出结论。

研究性学习论文 基本要求及书写格式

一、研究性学习论文的基本要求

研究性学习论文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文的撰写,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求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埋,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最好能有一定的创造性。论文格式应符合文体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正文内容)。

二、研究性学习论文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

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证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论文一律使用16开的60克白纸,标题统一用小三号黑体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也应按以下顺序编写):

1、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同时在题目下方应注明课题组组长,组员的姓名及指导教师的姓名。

2、内容提要:不超过300字的内容提要,应说明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并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3、序言(或引言或绪论):内容为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或背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4、正文:论文的主体。

5、结论:要求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认真阐述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或独特见解以及本课题的意义。

6、注释:对论文中某些名词,推论或其它问题加以说明。

7、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5.研究报告及阶段性成果 篇五

性研究报告

李晓静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逐步推向深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说,以前的“大班化”、“一统式”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呼唤多才多艺、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可以这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孕育了“小班化教学”。

二是符合家长需要和生源逐年递减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乡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子女教育要求也有了更加强烈的反应,人们进一步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而我校每年新生人数逐年减少,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和校舍条件相对宽裕,提高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的比将可能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小班化教学”的实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探索一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小班化教育教学已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从世界上来看,欧美等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普遍应用这一模式。我们的周边国家,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国家或落后国家,基本上是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像我们这样大的班额几乎是没有的。从我们国内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深圳等省市从1996年前后已开始进行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研究。从我们省来看,石家庄、廊坊、邯郸等,也早已进行了小班化教育教学实验。十五期间,教体局教育教研中心组织了5所小学,参加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实验,对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的一手资料。

﹙三﹚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价值。

我校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如何让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抓手,找准一个着力点、一个突破口,经研究,决定将着眼于“小班化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甚至高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当下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利用该课题研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努力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特色的内涵。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形成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构建“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的一整套经验理论。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进一步探索,推进小班条件下如何开展教育的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实施中的有效途径。

2、探究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阐释小班化教育中的发展地位、作用。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等,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

3、提升教师生命质量,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提升教育科研品质,促进适应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4、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转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实现学生快乐的学、自主的学、个性的学。

5、研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依据“实践-认识-提升-再实践-再认识-再提升”的研究思路,遵循实践与理论结合、工作与研究结合、一般与重点结合的原则,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边提高,认真提炼本土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本土化的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思想,以此引领本区域小班化教育发展,做到人人在工作之中、人人在研究之中,从而赢得工作与研究的双丰收,推动区域教育的整体提升。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现状。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小班化教育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引导一线教师参与研究,组成研究共同体,使教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都获得发展。

3、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小班化教育的最新成果,力图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4、经验总结法: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学工作经验与理论。

5、个案研究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实践中的事实进行研究,丰富理性认识的基础性材料。

﹙三﹚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主研人员,展开课题论证,申报立项,收集资料,整理归档

2、展开研究:(2011年6月——2012年2月)一是展开理论研究,丰富、提高、完善对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的研究,形成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构建“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立体多元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的一整套经验理论。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打印研究成果,在校区内推广。

3、总结阶段:(2012年2月——3月)主要成果是小班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报告和相关的论文。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自从我们的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校就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组长:教导主任芦小妞。随后,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课题具体研究实施方案的探讨,并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合理分配了每位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应承担的任务,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全面着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经老师们讨论,课题领导组决定,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将其作为本学年我校的教研重点,间周进行课题研讨会活动,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互相交流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总结研究结果,形成文字。间周进行本课题的课例展示,由参研教师上课题展示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找出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在9月28日的课改研讨会上,我们课改组探究了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阐释小班化教育中的发展地位、作用。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等,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

我校实施的是“五环”教学模式,根据这一模式,我们根据我校的小班化教学课堂进行了模式研究与探讨:

刘海燕:我校计划以“五环”理念为指导,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融汇我校全体教师的智慧,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五环”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辛小五环教学法”。

辛小“五环”课改在本学期进行实施,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初读”环节的课改;第二步:进行“细读”环节的课改;第三步:进行“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环节的课改。每一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我们将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上课、说课、评课、研讨课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集思广益,然后再用上新的策略去改进课堂,反复磨课,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的课改理想是:在“五环”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让学生快乐、有兴趣、有激情的学习。

“五环”课改中,倡导老师们坚持写课改日记,一来为教学几十载的教学经验做一些总结,也趁机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二来也为我校的“辛小五环教学法”成果的整理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我校力争预期形成一套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辛小五环教学法”,也把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实践提升为理论。

先在我校有3个课改实验班,分别是四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并号召全体老师在教学中渗透“五环”理念。

“五环”教学,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很重要,我们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渔”,在初读、细读、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的初级阶段,我们老师要扶着孩子走,为孩子们量身定做了“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学生拿到这份“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后,就能读懂自己的“知识树”上可以结什么果,也能知道自己在交流达标环节时自己需要交流什么内容了。因为这个导学案是我校语文老师们精心集体设计的,它囊括了几乎初读部分所有的知识点,孩子们可以从这里进行有选择的选择结果,一定能保证交流内容在“需要达标”的范围之内,真正起到了“扶”的效果,也就是“达标”的效果。待孩子们充分掌握交流达标的涉及内容以后,再放手让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无论初读、细读,还是单元整合展示分享环节,“达标”是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集体探讨认为“交流达标”导学案的设计非常关键,它必须要多方面,有深度地涉及需要达标的问题。而在“交流达标”导学案的设计上,我们还想尽量能设计一种“通用版”,即三至六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用,孩子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挑选所需要的问题及想要结的果实。

为了充分落实“达标”,我们将每一节的初读三环课堂分为两个大环,六个小环。例如:课堂上前5分钟,可以让同学们小组交流回忆“明标自学”的内容,为交流达标做准备。交流达标环节可以计划15分钟左右,可以有小组举荐来台前交流,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各组同一学号(级别)的孩子来交流,通过“PK”来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随时进行团队捆绑式评价。评价提升环节可以计划5分钟左右,可以让各小组同一级别的代表进行上台评价,其他同学组内互评。这节课还有十几分钟时间,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再安排一个小三环。例如:重点阅读课文都有会听写文中一类新词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用10分钟让学生当堂明标自学:会听写本课的一类新词。自学中可以让小组内交流怎样才能最快的完成这项任务,在布置任务时老师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如果班级有5个小组,可以评出最先完成任务的前3个小组给与奖励。这项教学目标的当堂达标还要有赖于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老师可以提前暗示孩子在课下试着听写课中一类新词,由于课堂上竞争机制的运用,可以大大激发孩子在课下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只需留几分钟时间进行交流达标与评价提升,此项只交流用什么好方法最快的记住这些字的写法。评价提升环节中,可找每组同一级别的上台来检测,可以每人听写老师指定的几个词。全对的可以为本组赢得荣誉。这样就夯实了初读时的“达标”环节,让老师们心中有了底。

才雪松老师总结出了细读交流达标导学案:

1、我会有感情的读文,我给大家朗读几句。(我会有感情的朗读)

2、我理解了文中一句话的意思。(我理解句意)

3、通过朗读我对一句话的感受很深。我的感受是„„(我的感受)

4、我知道了本文的写作顺序。(本文写作顺序)

5、我找出了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并能加以分析。(文中的好句)

6、我找到了文中优美的句子,我来说说这句话为什么写得好。(文中好句感悟)

7、我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我先在文中找出来朗读一下,我认为这个词在句中应该这样理解。(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赵立新老师总结出了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

1、通过自学,我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会主要内容)

2、我会拼读生字。(我会给生字注音)

3、我找出了文中的一类新词。(我会一类新词)

4、我会给生字组成新词。(我会生字组词)

5、我找出了文中的多音字,并会组词。(我会多音字组词)

6、我找出了文中的近、反义词。(我会近、反义词)

7、我理解了几个新词的意思。(我理解了词语意思)

8、我了解了本文的作者。(我了解作者)

9、我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我喜欢的句子)

10、我会背文中精彩的句子。(我会背的好句子)

11、我为生字找到了识记方法。(我会识记生字)

12、我认为有生字书写时应该引起注意。(我会书写生字)

13、我认为课文中有些字词容易读错。(易读错的字词)

14、我会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的好句子。(我会有感情的朗读好句)

15、我们小组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段落。(分角色朗读)备注:每一条的前一句是学生在初读时进行交流的内容举例,括号里是给孩子在初读自学结的果实起的名字。

李艳华:经过多次试课和老师们的研讨,我们总结出了“初读课堂流程”。先把“五环”之初读小学案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课下明标自学,并完善“知识树”。重点课初读环节可以安排一课时进行,自读课可以一课时安排两篇课文。

初读课堂可以让孩子们先交流5分钟自学的知识,然后进行竞争式的交流达标,老师指导孩子交流内容范围,以保证达标。可以参考“初读交流达标导学案”。达标提升环节可以让每组的代表到讲台前面来展示,让其他部分的孩子上台来为其评价。其他小组同学可以交互互评,用“他评”的方式进行。可以参考“五环课改评价方式”。

在整节课中均可以穿插团队捆绑式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还要及时培养孩子们的倾听、思考、礼貌交流等好的学习习惯。

王丽娟:我们总结出了:初读小学案

1、读文。自己初读课文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标小节。把本课的课文标上小结序号。

3、注音。给本课生字表上的一类生字及二类生字注音。

4、划词。与小组中的同伴合作,在课文中用铅笔画出一类生字,并与文中的其他字组成词语,画上横线,并为他们标上序号。

5、识记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并与小组中的同伴交流识字技巧。(完善知识树)

6、理解生字新词。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帮助理解。

例如:1找出生字的形近字并进行组词;2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并进行组词;3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并进行归类;4查找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完善知识树)

7、展示交流。

展示知识树。知识树上的内容举例:1我学到的生字。2我学到的新词。3形近字组词。4多音字组词。5近、反义词。6词语解释。

边展示边交流。

例如:1各组代表展示本文出现的生字新词及识记生字新词的技巧。

2展示学到的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反义词、词语解释等等。

8、评价知识树。各位同学把自己的知识树展示在知识树上,全班进行自评、他评及师评。

张苗老师总结了她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的初探经验:

小班化教育是精致的教育,是优质的教育。新型课堂教学的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小班化教育的关键。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构建,呈现给学生的是选择、实践、参与、灵动、综合、广阔的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享受艺术和生活的园地。

一、小班化课堂应该是自主――选择、实践的课堂

二、小班化课堂应该是合作――参与、灵动的课堂

三、小班化课堂应该是开放――综合、广阔的课堂

小班化教育不单纯是减少班额,而是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而自主、合作、开放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正是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金凤双老师谈了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落实识字教学的方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尽显力”,文章是高楼,汉字是砖瓦,识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识字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在低段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识字教学,使小班化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

一、轻松环境,让识字快乐起来

1、自主分层识字

2、营造轻松氛围

3、科学、及时评价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

二、有的放矢,识字方法多样化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识字教学可以从生字本身抓住突破口,利用字音字形字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指导生字。

1、同一课文中识字变花样

2、总结识字方法贯通使用

3、识字巩固乐在其中

三、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1、集中识字

2、随文识字

3、段落学习中落实识字。

四、贯穿始终,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李艳华老师认为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在提醒我们:应当把创造能力的大小作为对人才素质和智力的衡量标志。小班化教学在时空、人数、设备等方面优势显著,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开放的教室空间,营造创新氛围。

二、独特的组织形式,激发创新兴趣。

小班学生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谈话式、小组合作、分层学习、感悟体会等多种形式,激发每个学生思维的活力,真正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班时空的优势,拉近师生的距离,让每个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

三、开放的教学模式,突显创新个性。

创新的特点是新颖、变通、独特,只有开放的教学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充分突显学生的创新个性。

1.师生交流。2.生生交流。

总之,创新是人的基本特性,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要靠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进一步学习研究、博采众长,创设更开放的教室空间,安排更新颖独特的组织形式,探索更开放的教学模式,开发更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小班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

贾宽老师则认为小班化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做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学习。而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打破传统教学中“填压式”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缩减了班级规模,缩小了师生比例,因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动口、动脑、合作的机会,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

三、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班班级小人数少,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面向有差异的个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达到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6.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六

金山镇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呼声愈来愈高,而与其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近来来,上至中央教育决策部门,下至美术教育界及基层单位,都在为完善评价机制而努力,理论界已经有一定量的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指出了要建立评价指标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为了实 现这一评价目的,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我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方式的多元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因此评价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人的发展,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努力创新。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多元评价的研究,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评价促进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给其他课程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的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评价观要由竟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转向经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观。评价观是教育观的反应,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通过尝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等方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2、研究的目标

(1)建构多元化评价的操作方式方法(等级评价、展览评价、评语评价);

(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生活、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实验对象 北厂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内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抑,逐渐失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叫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也就是

说,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时,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情况的评价。

2、实践能力:对基本技法、工具学习的评价方法。

3、新精神(个性的展现):对乐于想象、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方面的评价。

4、完善情感(人格的完善):对掌握自己的情感、适时释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美术可以使用画笔来展现学生的各种想法及心理活动,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5、合作能力:对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具备责任性的评价。

6、应用能力:对运用所学知识、所完成的美术作品,如何美化生活的评价。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论也发生了变化,知识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处于变动状态,因而教学应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多元性的评价内容正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评价观,它注重的是过程的评价而不是结果的评价。

(三)研究的步骤

1、实验方案确定 2013.9——2013.10

2、实验实施阶段 2013.10——2014.4

3、实验的总结与评价 2014.5——2014.7

(四)研究的过程

1、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

为了解学生已有的绘画水平及他们习惯的学习方法,在确定课题后,确定主题后让学生自主创造。

2、多元的评价的评价方式:

a.实作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b.过程评价,c.卷宗评价(个人卷宗、班级卷宗),d.合作能力的评价,e.展示与交流。

四、研究成果

教师积极总结提升,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一年来,共有6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王建萍,2009年5月26日,论文《师生情感的升华——作文评语》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幼儿学习数学“五法”初探》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09年12月,论文《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 静,2011年11月,论文《朗读教学要注意层次性》发表在省级刊物《学生新报》上;

王建萍,2009年12月,论文《孩子,妈妈是这样爱你》发表在省级刊物《云南教工》上。

五、研究的体会与后续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体会

1、负责实验的老师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在实验过程中的量化测试、资料积累等方面都做得比较欠缺。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多向兄弟学校老师、教科所领导虚心请教,自己多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还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索。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起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没有把课题研究的具体职责落实到人,没能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因而常感到力不从心,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和成果。

3、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村学生家长教学观念的相对滞后,也给课题的进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后续研究的设想

7.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七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一是高校研究成果分类及特征,即对研究成果类型及各自特点、内涵进行研究和分析界定。

二是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分析,主要分析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意义、功能、基本原则以及程序和方法等。

三是国内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四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根据研究成果的类型,该研究分别构建一个包含科研资源、科研投入、科研产出和科研效果等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合并、反演与约简;基于德尔菲法和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五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模型选择及评价的实施与实证分析。主要探索高校研究成果评价的方法和模型,选择适合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型。该研究选取30所高校,开展系统、综合的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

六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提升方法。在绩效评价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该研究融合多决策标杆管理和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管理方法,研究绩效提升方法。

七是构建高校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该研究分析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目标、原则、意义,研究高校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组织管理体制和流程以及运行机制,探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审专家制度建设,研究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

八是政策措施建议。该研究提出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和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供政府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参考。

(二)研究方法

该研究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重,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的选取要求,对高校的研究成果绩效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评价。

一是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因素进行调查,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完成调查分析报告。

二是采用多目标决策分析理论,确定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原则。以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和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挖掘技术,进行指标除冗、合并、反演与归结,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采用异构的数据信息归一化处理技术,应用树型数据结构,用指针链法实现数据关系,设计高校研究成果绩效基础知识库。选取30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运用数据包络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对设计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四是围绕高校科学研究实施过程的目标,研究并设计基于多决策的绩效标杆管理方法,实现以同类或异类高校科研的领先研究水平作为标杆和基准,以持续和系统化的PDCA流程来评估高校的研究成果绩效,为改进和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提供有效的努力方向。

二、结论与对策

(一)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没有一个国家级的评价管理机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也没有纳入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中。西方各主要国家都在政府管理中实行了绩效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日本在总务省专设行政评价局,在自治的道、府、县广泛开展科技评价。我国应加快建立高效、完备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二是缺少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知识管理,评价信息反馈及宣传、参与不够。信息反馈渠道不畅,导致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无法及时依据评价反馈的信息调整科研管理政策和科研管理目标,从而使科研管理丧失了时效性和适应性,大大降低了政策效应。

三是评价方法比较简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同时,高校等科研组织对评价工作认识不足,尤其是在项目申请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不愿意暴露问题,影响正确的评价结果。

四是缺乏一个系统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框架体系,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缺失,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评价程序,保障评价机构发展和评价程序运行的机制也没有正式建立起来。

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建议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结合,用科学、系统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跟踪监督科技项目的实施,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进程和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结论

第一,单纯强调研究成果产出的规模,致使产出规模较小的高校其评价也较低,进而获得研究资源的能力也越弱,反之亦然,形成“马太效应”。

第二,建立规范有效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构建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科学的成果绩效评价机制,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是促进高校学术规范、学科建设和人才评价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途径。

第三,将高校研究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确认分类评价原则,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第四,DEA-C2GS2和模糊评价是定量评价高校应用研究成果绩效的有效方法。

第五,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框架体系应由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管理体制、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程序及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运行机制三个圈层共同构成,其中最外层运行机制的圈层应包含:配置机制、协调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政策法规建设、专家库构建、元评价和风险控制。

第六,由政府引导设立第三方中介机构来进行高校研究成果评价,建立类似于金融评级机构(如穆迪、标普、惠誉)这样中立的评价中介,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不仅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而且可减少被评者的抵触情绪。

(三)对策与建议

研究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健全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建议出台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政策法规,建立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积极构建良好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环境,推动高校重视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优化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顶层设计,加大政府财政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的投入,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有利于激励高校教师科研的评价体系,注重高校研究成果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

第二,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构建国家和省、市层面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加大政府对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研究和实施的投入,大力培育专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强评价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监督保障力度,建立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监督机制,保障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第三,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立足科学发展前沿,用战略性眼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对高校科研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和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以投入推动产出,以产出引导投入,促使高校科研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价过程要分工明确、程序规范,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尽量消除由于评价方法使用不当带来的弊端。

第四,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要大力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组织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际合作,提升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际化水平。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中,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和一些大学的成功经验,使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走上系统、规范、科学的轨道。

第五,进行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建议政府科技、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重点高校进行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进一步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体系,摸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要立足于高校的整体发展,将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一种持久的动力。要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中,将试点高校的经验进行示范和推广,带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提升。

第六,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研究。按照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本身进行的再评价,称之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在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中,由于不确定性事件的存在造成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偏差和失误,影响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对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活动进行再评价和评价风险控制,使之更加合理与完善。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提出是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校对:丁杰周鹏/吕华)

Research Outcome成果报告

——“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研究”成果报告

该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德尔菲法、群组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异构的数据信息归一化处理技术等方法对高校研究成果的绩效评价制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的理论与方法框架,没有纳入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中;缺少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知识管理,评价信息反馈及宣传、参与不够;评价方法过于简单,评价的深度与广度不够;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缺失,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的评价程序。

对此,该研究建议将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结合,健全我国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制度体系,构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完善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加强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进行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试点,开展高校研究成果绩效评价的元评价和风险控制研究。

——“大学组织特性与学术组织创新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多学科研究法对大学组织的特性及组织创新的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8.学生研究性成果报告 篇八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的高等学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是时代的要求。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概念、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性综述,为做好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hjky15-2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39-03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恋上”了网络。大学生们已成为“拇指族”、“低头族”的主要构成部分,网络业已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模式,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而且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性格和品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近几年,有关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本文所要做的就是主要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概念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在移动互联网下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综述概括,希望能为在移动互联网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积累基石。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了6.88亿,而中国手机网民人数达到了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而平板电脑上网使用率为31.5%。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在互联网应用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就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并深刻对大学生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当今社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也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上到国家大事,下到平民小事,无所不包。可以让广大人民迅速而及时的看到、听到、了解到。因此,对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必须要有个明确的认识。

移动互联网出现也有段时间了,对其基本也有了相应的界定。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杜亮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访问、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互联网,其网站内容主要由WAP网页形式和HTML网页形式构成,也有部分应用采用终端安装的模式,即通过安装在手机终端的软件,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访问与使用”。[1]而赵晨则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2]无论在杜亮还是赵晨看来,移动互联网不仅涵盖传统互联网的特征,还具有传统互联网所没有的便携性与随时随地联网等特性。庄丽,冯杭州,朱林提出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立体网络。[3]刘斯文把移动互联网理解成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姻”产生的一种信息传送方式,它不仅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还具有互联网开放、分享和互动的优势,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等特征。[4]王海建觉得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以支持高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能同时传送声音信号(通话)和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实时通信等) ,主要应用于手机,即第三代(3G)手机。[5]李晓辕引用2011年《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对移动互联网的界定: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6]赵效萍则认为所谓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就是利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访问因特网或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7]综上所述,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终端为前提和载体,以可以被移动终端所接受的移动通信或互联网为框架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具有便利、高效、实用的特效,其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移动”二字上,是可以实现在移动中接入互联网,并享受服务的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有线网络的时空束缚,只要有无线信号(移动数据信号或无线WIFI)覆盖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移动互联网的大众化应用,渐渐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尤其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铁杆粉丝,“低头族”、“拇指族”,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

二、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的“三观”仍处在尚未成熟阶段,还没有完全的成型,是非明辨能力不足,这个阶段“三观”能否良好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生未来成长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重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个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移动互联网下,有着良好发展的条件与机会,这是一个机遇。另一个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方式与方法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第三,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与日俱增,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没有的机会与条件,易于在新形式下创新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信息资源丰富。移动互联网包含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资料,可以说图文并茂,生动具体。刘斯文认为移动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特性及海量的信息资源,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条件和平台,可以让教育者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教育资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与时俱进的教育资料。[4]陈立国、牛海觉得移动互联网突破了传统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料的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携带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并可以同专家互动,权威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8]移动互联网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丰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提供了充分良好的条件与平台。

2、良好的互动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教育者单向灌送、输出与传播,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已不同于传统。“新媒体下,主要立足与信息彼此的作用,是双向的。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重大的系统工程,重在沟通与反馈,要让学生敢说,敢于反映自己真实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了解大学生思想的真实情况,做好相应的工作,起到相应的实效性”,[9]张正金认为。张绍平、田华觉得高校校园网便于学生、教师和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同时,尤其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10]

3、实用高效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的是一些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从上而下的输出形式,很容易让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产生抵制情绪或产生矛盾,并且还会受到时间地点等一些条件的限制,教育效果不令人满意。而移动互联网采取的多元性,互相交流,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局面,教育效果大大提升。黄金红、陈承红提出移动互联网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时效性,改变了以往传统教育方式受时间、地域等条件的限制,移动互联网下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及时性和即时性。[11]刘成荣觉得移动互联网集文字、图片、会话、视频等为一体,传播方式集直观、形象、娱乐为一身,教师可以让本来严肃枯燥的教育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易于接受。同时改变了以往教育中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问题,不敢真实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自然真实的交流等,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2]

4、自由自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一定条件的限制,大学生不能随时随地的自由自主学习;移动互联网下,通过互联网平台,大学生可以自由的与同学、老师,专家学者等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提高自身身心的发展。张正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富于自主性,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自主学习,尽情的释放表达自我,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互相交流沟通,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与了解自我,利于大学生个体思想的成长成熟。[9]

(二)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需要高校采取新的方式应对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度加大。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带来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三观”意义重大,科学的“三观”利于大学生性格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李振辕认为移动互联网让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迅速而宽广,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软件的普及让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言论,这些言论让学生对老师的说教产生质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提出了挑战,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对课堂教学和沟通谈话的时效性和说服力要求更高。[6]廖新年提出移动互联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及方法的现代化。互联网的平等参与性让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网络中,全新的交流方式,需要教育者给予适当的引导。创新教育方式,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课题。[13]

2、移动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掌握着有关的信息资料,拥有者相对绝对的权威,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性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信息,甚至超越了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及原来的教育理念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刘毓提出移动互联网上一些落后、腐朽甚至愚昧的思想和文化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加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移动互联网的便携性、隐秘性和娱乐性特征使部分大学生放松了学习、荒废了学业。[14]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需要他们通过新的形式展开教育,通过适当的引导,减少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利的影响。刘华认为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自身原因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因而不仅在信息掌握上处于劣势,而且还不会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15]陈春萍,宋元林,尹杰钦认为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表现为:政治西化与思想保守的冲突;二是在道德文化素质方面表现为:外在要求与内心信念的冲突;三是在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表现为教师权威与学生个性的冲突。[16]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3、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挑战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其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外界的事物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及其网络信息监管的不足,致使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高校大学生面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受其左右。

(1)大学生“三观”遭到侵蚀

大学生“三观”对大学生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着他们走上光明前途,而错误的,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导致他们步入歧途,步入深渊。而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与共享、隐匿等特性及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致使大学生的“三观”遭到了侵蚀。刘华提出网络的自由、开放、共享等特性,使各种非法信息,尤以色情、暴力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低俗文化,很容易地进入校园,并在很大范围内扩散,对于大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严重的侵蚀与影响。[15]张绍平、田华提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负面影响里首要的就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10]赵晨提出移动互联网使大学生面临着数量庞大的信息,使他们对自身周围事物反应迟缓,使大学生对事物判断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及合理理解,这样容易形成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严重的影响到了大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

(2)大学生道德意识造成模糊

互联网的自由、虚拟、开放、共享、匿名等特性,致使大学生彻底的释放了平时压抑的感情,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超出了平时的有效控制范围。张绍平、田华提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大学生道德缺失和社会责任感减弱。[10]董文波认为移动互联网媒体的虚拟性影响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意识。一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手机上,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异化。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点的随时性、便携性、隐蔽性,使大学生能随意的表达自我,这样容易使言论失真偏离正常轨道,致使大学生道德意识逐渐降低甚至缺失。[17]大学生徜徉在网络的海洋里,纵横驰骋在网络间,忘却了自我,逐渐失去了平日的道德观念,使道德意识逐渐模糊。

(3)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危机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趋势不减,其中一部分就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起的犯罪。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会使人积极乐观向上,不健康的心理会使人走入歧途。刘秀伦,高兵认为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表现在:第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混淆。第二,移动互联网带来孤独和空虚。第三,网络环境形成个人中心主义。[18]龙仕平,罗定华提出移动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移动互联网虚拟的交友,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而淫秽色情等东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尤为重要。[19]刘鹏提出网络给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有三点:一是网络使大学生玩物丧志,理智毁灭,学业荒废。“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聊天”网络的三只魔爪 ,如海洛因般吞噬着大学生原本健康的心灵。二是网络改变了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三是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0]移动互联网里不安全、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侵蚀日益加深,大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着危机。

三、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移动互联网大众化的今天,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怎么做好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使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涵盖各个领域,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字、图片、音频等也数不胜数。想要扭转当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局面,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好好的利用充沛的网络资源。刘秀伦,高兵认为应充分发挥手机载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它明显的优势表现在:第一,及时性。利用手机,可以方便及时的了解大学生思想状态及学业引导和督促。第二,针对性。可以一对一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零碎时间。第三,丰富性。手机丰富了交流方式,教育方法手段和宣传教育功能。[18]吴志威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的官方微博等网络交流软件,让学生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信息。[21]可见,在移动互联网下,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利于改善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二)培训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驾驭技能

移动互联网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大学生,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备的一部分。显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移动互联网,而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网络知识技能的运用,不能流畅的驾驭和运用移动互联网,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赵效萍提出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要从抓队伍建设、抓平台建设和日常工作三个方面抓起,思想教育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平台建设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再接再厉,不断的投入工作热情。[7]

(三)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观念

移动互联网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本书、一个人、一堂课的单向灌输模式。王海建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应主体角色的转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理念的转变。移动互联网新时代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起来移动互联网下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变“教导者”为“引导者”。[5]张正金提出要转变观念,树立博爱关怀的教育理念。一是要充分尊重“90 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规律。二要改进思政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措施。[9]郭颜懿认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必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新。[22]

(四)强化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与管理

移动互联网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它传播信息的快捷,开放,隐匿等特性以及传播信息的良莠不齐,而“三观”初步形成,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缺乏相应明辨是非、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规范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势在必行。杜亮提出要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信息监控及舆情分析工作。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大学生文明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二是重视学生群体的舆情分析,认真研究青年学生移动互联网生存规律,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变能力;三是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保障移动互联网思想理论阵地的安全,并主动为打击各类恶性移动互联网信息做出积极努力。[1]赵晨认为要加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监控。为了帮助学生科学利用移动互联网,首先,在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设置安全提示,警示学生屏蔽不良信息。其次,学校应该对校园微博,贴吧等进行技术程序研发,借助高新技术智慧,分析学生日常在学校的动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动化能力。[2]刘成荣建议在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需要通过相关法律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运用新技术来防范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要对大学生手机上网做因势利导的工作。[12]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科学地使用移动互联网,树立健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意识。潘敏、于朝阳、陈中润认为移动互联网要成为大学生接受积极健康思想文化的有效途径,就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3]

四、结语语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发展,利于社会的发展,易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它却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给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想要减少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扩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需要我们加大在移动互联网视阙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常研常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2010,01:82-86.

[2]赵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86-188.

[3]庄丽,冯杭州,朱林. 依托移动互联网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J].求知导刊,2016,08::009.

[4]刘斯文.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66-67.

[5]王海建.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的研究[J].天中学刊,2011.04,26(2):58-60.

[6]李晓辕.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5.12,30(4):91-94.

[7]赵效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2014,04:58-61.

[8]陈立国,牛海.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转向[J].改革与开放,2015,13:100-102.

[9]张正金. 新媒体视阈下“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31(5):122-124.

[10]张绍平,田华. 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决策咨询,2014,01:85-88.

[11]黄金红,陈承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民营科技,2016,05:61-62.

[12]刘成荣.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20:51-52.

[13]廖新年. 互联网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12,19(62):60-63.

[14]刘毓. 手机媒体视域下移动教育管理探析——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2,11:50-52.

[15]刘华. 网络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08:46-47.

[16]陈春萍,宋元林, 尹杰钦.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4(1):66-70.

[17]董文波.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克拉玛依学刊,2014,05:68-70.

[18]刘秀伦,高兵.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9,27(5):40-43.

[19]龙仕平,罗定华.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4,06:143-144.

[20]刘鹏.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0,02:137-140.

[21]吴志威.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3:341.

[22]郭彦懿.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5,05:42-44.

[23]潘敏,于朝阳,陈中间.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08,04:21-26.

作者简介:

刘 源(1984~ )河南开封人,海口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政。

上一篇:仪表技术工作总结1下一篇:学生没写作业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