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2024-10-13

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精选8篇)

1.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一

QC检验员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应聘职位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5M1E是指:。

2.品质检验分为:、3.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

4.5S包括、、。

5.QC七大手法、。

二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3分,共21分)。

1.过程之间是独立存在的。()

2.产品的所有指标都符合标准,一定满足用户需要。()

3.质量检验与生产工人无关。()

4.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有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5.产品质量既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6.不合格的成品经过挑选后,就不必要再进行检验。()

7.AQL接受标准中 Ac代表的是接受、Re代表的是拒收。若超过Ac规定的数量则判定检验批 为不合格批。()

三 不定项选择题(最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5分)

1.按照产品实现过程,品质检验分为()

A 进料检验B 过程检验C抽样检验D 最终检验

2.PDCA是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具体开展的顺序为()。

A.计划、检查、实施、处置 B.检查、计划、实施、处置

C.检查、实施、处置、计划 D.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3.通常所说的5W1H的H是指()。

A人B 机器C 环境D 方法

4.预防措施强调了()。

A.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 B.分析已发生问题的原因

C.防止不合格再发生D.防止不希望情况再次发生

5.以下为质量目视管理形式的表现有:()

A.不良品广告牌B.控制图C.首件检验记录表D.流程卡

四 简答题(每题13分,共39分)

1.作为一个QC人员,如何进行品质检验? 答:

2.假如被录用为品控员,你准备如何开展工作?? 答:

3.检验出不良品你怎样处理?

2.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二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是衡量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对我国医学检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检验师 (士) 的输送者, 学校更要明确办学思路, 与时俱进。

目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陈旧, 理论知识与临床检验实际脱节, 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有很大差距;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忽视知识的应用性、职业性;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等问题[4,5,6,7]。这些问题导致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 造成社会对学校办学评价差。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通过率低, 折射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 理论教学不能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 与社会要求相背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们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为切入点, 以实际工作的实用性为重心, 重点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及试题库建设和考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现介绍如下。

1 制订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构建课程体系

(1)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大纲接轨, 坚持综合素质培养,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体现办学特色, 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中, 重视教学内容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 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增加专业核心课程课时。对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等核心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整合,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 而对一些与资格考试关系不密切的单一实训项目则适当减少或淘汰。由此, 大大压缩了相应课程的课时, 强化了应考知识点的学习,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3) 制订课程标准, 强化知识点:目前所用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标准中, 有的应考知识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介绍。为此, 我们组织教学团队, 挑选临床经验丰富、讲师以上资格、有威望、有责任心的教师担当课程组长, 针对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科目修订课程标准, 要求主讲教师围绕资格考试内容进行授课, 强化知识点培训。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清楚该章节的重点、难点, 哪些需掌握、哪些需熟悉和了解, 通过随堂演练、课后作业和复习, 巩固学习效果, 利用三级评价体系监督教师的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提高教学水平

(1) 提高检验教师专业素质:近年来, 根据教育部16 号文件精神, 按照“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的要求, 我们要求检验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和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证,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此, 建立专职教师到3 所附属医院检验科顶岗实践制度, 让专职教师定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兼职锻炼, 并将工作中掌握的新知识融于教学之中。在提高教师自身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同时, 还适应了学科进步和技术更新的要求, 并将此制度作为教师的进修经历, 与职务评聘、岗位津贴、年终考核奖励等直接挂钩。此外, 积极鼓励专职教师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实行“院校一体”的办学模式, 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临床案例资源组织教学, 促进理论和临床的紧密结合。目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一线教师既有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授、青年教师, 也有临床一线的主任技师、主管技师。

(2) 改革教学方法: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强化知识点传授, 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应结合执业考试内容, 要求将执业考试中的考点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来加强教学。

为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注重学思结合,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3 强化实践教学

为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践, 我们在临床实习前集中两周时间开展综合实训, 实训项目大部分为医院开展的临床项目, 考核标准由临床和学校共同商讨制订, 考核过程医院专家全程参与, 学生考核不及格不能到临床医院实习。

严格选择实习医院。临床检验实习是医学检验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 我们精心选择管理严格, 具备教学、实习条件的“二甲”以上资质的医院安排学生实习。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 严格执行毕业考核制度, 实行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综合评价。

4 建立临床医学检验课程试题库, 实行考教分离

参照每年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大纲、方法、内容进行深度考试改革, 并密切关注资格考试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

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临床医学检验资格证的专家组成课题组, 实行组长负责制, 建立临床医学检验专业各门课程试题库, 并不断更新题库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实力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任何教学改革都需要多部门协调、多项配套改革协同进行, 否则改革不可能取得明显成效。

摘要: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为切入点,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加强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建立试题库, 强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士) 资格考试,医学检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凤兰, 张福华, 刘红敏, 等.以提高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 (20) :7-8.

[2]贾淑平.基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下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2) :1675-1676.

[3]许潘健.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考试应试能力[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 31 (2) :179-180.

[4]廖奔兵, 叶薇, 陈桂兰, 等.面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医学检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7) :60-62.

[5]周江, 李子博, 罗洁, 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改革新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2 (6) :558-559.

[6]孙瑞红, 潘世扬, 黄佩, 等.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6) :1103.

3.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三

一、实验内容

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一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二是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为更好学习临床生物化学打好基础。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尤其上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经历了创建、成熟和普及,生命科学日新月异,为了适应这一形式我们调整部分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求,我们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优化,删减了部分传统实验,并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研究和综合性实验”三大模块,用医院最常化验的血液将三大模块联系起来,保证实验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并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扩大。实验内容如下:

通过实验内容重新整合增加了同学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和印象,掌握生化实验技能,通过实验课学生问卷调查90%满意,存在问题学生要求增加实验学时数,及与检验相关实验项目。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上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遵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依照实验步骤去做试验。改革后让学生自己获取实验材料、自主配制部分实验试剂等, 而且通过提供或要求查阅数据, 进行试验细节的论证和讨论, 请准备好的学生走上讲台, 向大家介绍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等, 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每一个步骤, 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研究与思维能力, 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如我们在进行双缩脲蛋白定量时,让学生课前查蛋白定量的其它方法,课堂上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同学交流了考马斯亮蓝、分光光度法、凯氏定蛋氮、FoLin酚方法,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和实验原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从各种实验方法中选择经济实惠方便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今后能独立从事实验。给学生一些参考书和生物技术论坛网址,让他们依照自己爱好查阅相关实验。

2.教学手段。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手段已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提高实验细节教学在实验课中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对于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如血浆清蛋白分离纯化实验,通过动画让学生学习层析柱排气泡、灌胶和加样,这样比教师传统做示范教学效果好得多。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实验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让学生观看实验室不能完成实验技术如SDS-PAGE和转基因技术等,因此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探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的真实记录,要求学生形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习惯,但尽量避免仅靠试验报告一稿和教师试验观察定成绩的传统模式, 而是细化量化试验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 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设计、实验能力、实验意识、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 还要体现分组试验中学生个体在试验中的贡献差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素质等。

实验课安排两位教师,通过实验课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实验过程中动手程度及实验结果,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个基本分数,再结合实验报告最后给一个总分,由于和分数挂钩,大部分学生都能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实验课结束时进行实验课理论和操作考试,理论可采用相同的试题,实验操作学生随机抽题在两名老师监考下完成,然后采用平均分。

四、存在问题

医学院不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目标和课时不同,实验技能考核工作量太大,不能全校推广。通过2008-2010级检验专业的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全面了解生物化学理论,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基本达到了课改要求。针对今年存在问题认真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不同专业的实验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美珍,高明乾,高本刚.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2] 王桂苏,张淑兰.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考核及评分标准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4.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四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查**

1.血红蛋白(HB)测定(氢化高铁血红蛋白)

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年男性:120-160g/L②成年女性:110-150g/L③新生儿:170-200g/L

B临场意义:**①血HB大致与红RBC意义相似,②血红蛋白准确贫血③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增减不一定成正比 2.红细胞(RBC)计数**

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年男性:(4.0-5.5)×10 ¹²/L②成年女性:(3.5.-5.5)×10 ¹²/L③新生儿:(6.0.5.-7.0.)×10 ¹²/L B临场意义:**Ⅰ.生理变化:①新生儿红细胞比成人高,出生2周下降。②男性6-7岁时最低;25-30岁最高值,30岁后下降③女性在儿童上升;13-15岁达高值;以后与男性平③体力、运动员、寒冷、高原可增多。④妊娠期相对减少,称生理性贫血。Ⅱ.病理性增多: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机体长期缺氧,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甜性先天性心脏病等)③一时性增多(如烧伤、脱水〉,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称假性红细胞增多症。

Ⅲ.病理性减少:①贫血红细胞均减少,程度不与贫血程度平行②急大失血后,血浆容量增加,血液稀释,红细胞减少。③白血病时红细胞也减少。

3.白细胞(WBC)计数(显微镜计数法)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人:(4-10)×109

/L

②儿童:(5-12)×109

/L③新生儿:(15-20)×109

/L

B临床意义**Ⅰ.生理性增加: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经期、饭后、剧烈、冷水浴后、极度恐惧及疼痛等

Ⅱ.病理性增加:化脓性细菌(各种球菌的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等。粒细胞性白细胞。Ⅲ.①病理性减少:总数低于4×109

/L称白细胞减少。传染、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化学药品、放射损害、脾功能亢进。②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4.白细胞分数计数**A正常参考区间**①中性粒细胞(N)白(50-70%)绝(2-7×109

/L)

②嗜酸性粒细胞(E)(0.5-5%)绝(0.02-0.5×109

/L)③嗜酸性粒细胞(B)(0-1%)绝(0-0.1×109

/L)

④淋巴细胞(L)(20-40%)绝(0.8-4×109

/L)⑤单核细胞(M)(3-8%)绝(0.12-0.8×109

/L)

B临场意义**Ⅰ.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成人与白细胞总数同时增高,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②白喉、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烧伤、大手术术后)、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以及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Ⅱ.中性粒细胞减少:①绝对值低于1.5X109

/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②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和原虫感染等;③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④射线、化学物质、药物等理化损伤。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某寄生虫疾病(可达10%或更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和恶性肿瘤。

Ⅳ.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恶性疾病;以及甲亢、婴儿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

Ⅴ.淋巴细胞减少: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等。Ⅵ单核细胞增多:

①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等感染,及疟疾、黑热病等原虫疾病②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等血液疾病。

5.血小板(PLT)计数**A正常参考区间:**(100-300)×109

/L

B临床意义:**Ⅰ.①与止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②血小板计数超过300×109

/L增多;80×1009

/L减少Ⅱ.血小板减少: ①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症、大量出血等。②继发性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如骨髓发育不全或被异常组织浸润、营养缺乏等。③理化因素所致的骨髓抑制:如严重感染、苯、砷、金制剂中毒、放射线及药物等。Ⅲ.血小板增多: 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结締组织疾病、淀粉样变性等。第二章:尿液检查1.24小时尿量**A定义:反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尿路通。B正常参考:

①成人:1000-2000ml/24h②儿童:公斤约成人3-4倍

C临床意义①生理性增多:超过2500ml,饮水过多、静脉输、用利尿剂。

②病理性增多:糖尿癀、尿崩症、慢性肾炎、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期、黏液性水肿、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盂肾炎、高压性肾病、肾小管中毒等。③生理性尿量减少:饮水少、出汗④病理性尿量减少:休克、脱水、严重烧伤、急慢性肾炎、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急性发热性疾病、尿毒症、急慢性肾衰竭、毒性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坏死

2.尿液外观**A正常参考区间:尿液清澈透明,也可因含尿色素、尿胆原、卜啉等呈淡黄色至深黄色

B血尿:①尿沉渣显微镜10个高倍视野(hp)平均红细胞数〉3个/hp称为血尿。②出血到超过1ml/L,眼能见到红;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结核、肾肿瘤、肾脏或尿道结石、外伤性肾损害及严重的出血性疾病。

3.尿糖**A定义: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进人原尿中的葡萄糖超出肾小管重吸收阈值(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阈值下降时,较多葡萄糖从尿排出。B正常值:尿糖定性试验:阴性,定量:056-5.0mmol/L24h尿

C临床意义:Ⅰ.血糖过高性糖尿:①血糖超出肾糖阈值为主要原因,肾小管损伤吸收尿糖能力下降。②糖尿病、甲亢、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颅内压增高、肝硬化。Ⅱ.血糖正常性糖尿: ①血糖正常: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重吸收能力下降所致,称(肾性糖尿)。见:慢

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Ⅲ.暂时性糖尿:非病理一过性糖尿。如:食入过量糖类、精神激动、妊娠后期、哺乳期。

第三章粪便检查

1.一般检查颜色与性状临床意义:**A颜色与性状**①正常便因胆素而呈棕黄色,成形,质软;②婴儿:黄色或金黄色 B临床意义**Ⅰ.稀汁样便:①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②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③小儿肠炎:绿色稀汁④假膜性肠炎:大量黄色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⑤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便。

Ⅱ.黏液脓血便:①细菌性痢疾多为黏液脓血便,以黏液脓血为主,可无粪质;②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粪质较多,有特殊丑闻;③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病):粘液脓血便。Ⅲ柏油样便:

①褐色或黑色、质软、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为柏油样便。②上消化道出血:50-70ml

Ⅳ.鲜血便①肠道下部出血,如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Ⅴ.米泔样便:①白色淘米水样,量多且含黏液片块,见于霍乱、副霍乱患者。Ⅵ.白陶土样便:①胆管梗阻,使粪胆素生成减少。

2.粪便隐血试验**A正常:阴性B:临床意义①急性、慢性消化道出血②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胂瘤筛选的一个指标。第四章血生化检查

第一节肝功能1.肝酶学检查**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①正常:0-40U/L②血清酶活性增高:急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肝病的重要指标 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①正常:0-40 U/L①a肝细胞损伤时AST、水平变化早、恢复快,但升高幅度不如ALT,;b慢性肝炎、肝硬化:AST高于ALT;c肝硬化恢复期:AST恢复时间迟ALT;e.(AST作为判断肝炎痊愈的指标优于ALT)②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力增高;发病6-12显著增高;48小时高峰;约3-5天恢复正常

③肌营养不良、外伤、手术后、皮肌炎、脑外伤、急性胰腺炎、急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疾病时也增高。C: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①正常:a:男<64U/L(37°C):女<45U/L(37°C);(IFCC法);b:男 11-50U/L:女7-30U/L(欧洲常规Szasz法)②增高:a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化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道阻塞、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时,均有不同程度增高。b但出发性肝癌和肝外胆道阻塞外,一般不超过15U/L.。如果持续增高〉100 U/L.,提示可能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慢性肝炎的非活动期,该酶活性多属正常,而活动期大多增高,故可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③在肝移植后胆汁性并发症诊断中有意义。它是筛选(肝移植)早期(0-30天)和晚期(>90天)胆汁性并发症的最好指标。

D:减性磷酸酶(ALP)①正常:成人:40-150 U/L(37°C)

②肝胆疾病时,其总活力可升高。③骨骼疾病患者由于成骨细胞增殖使血清ALP升高④畸形性骨炎(Paget病)显著升高,为正常10倍至几十倍,但血清钙磷多正常。③恶性肿瘤、妊娠期间、尿毒症、肠梗阻时,ALP增加。④血清ALP活力降低:克汀病、维生素c缺乏症和磷酸酶过少症等。E:腺苷脱氨酶(ADA):(先天性再障)①正常4-24 U/L(37°C)

②ADA: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与ALT或GGT等组成肝酶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肝脏病的酶学改变③

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DA活性显著升高。④有助于肝纤维变的诊断。⑤有助于黄疸的鉴别。⑥协助免疫性疾病的诊断。⑦慢性溶血患者红细胞ADA活性显著升高,为正常人的45〜70倍。红细胞ADA活性特别有助于诊断(先天性再障)。⑧肿瘤患者血清及组织中ADA活性均升髙,但血清阳性率仅为15%-40%⑧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结締组织疾病等ADA也可增高。

F:血清5’-核苷酸酶(5’-NT)①正常:2-18 U/L

②增高:肝胆系统疾病,如阻塞性黄疸、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同时ALP活性也增高。而骨骼系统疾病,ALP活性增高,但5’-NT正常。以此可进行鉴别。G:单胺氧化酶(MAO)①正常:0.3-1.4 U/L。②急性坏死性肝炎、肝硬化(70%-80%)、肝癌伴肝硬化MAO明显升高。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结締组织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MAO活性增高。2.肝蛋白质测定:**

①体内许多蛋白由肝脏合成,如白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等。②此外,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等球蛋白也可增高

第二节肾功能检查

1.肌酐(Cr)作为清除率检查内生性物质较理想**

Ⅰ.正常:①酶法:30-106umol/L;②苦味酸法:50-133 umol/L

Ⅱ.临床意义:①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失代偿期)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有血清肌酐浓度升高。②血清肌酐来肌肉组织,其浓度与肌肉量成比例。胺端肥大症、巨人症时血清肌酐浓度增高;肌肉萎缩性疾病时血清肌酐浓度降低。③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33-177 umol/L;第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77-422 umol/L;第三期(肾衰竭期)443-707 umol/L;第四期(尿毒症期)>707 umol/L

2.尿素(UN)**A正常:1.8-7.5mmol/LB:临床意义:

Ⅰ.生理变化:①性别:男比女高10%-20%②年龄:新生儿高于成人,出生60天与成人无差别;60岁高年轻人10%③时间:白天比夜间高;盛夏和冬天比春秋高④运动:剧烈运动时增高⑤饮食:高蛋白饮食增高;低蛋白饮食降低⑥妊娠时降低 Ⅱ.病理变化:①增多:即肾前性氮质血症。糖尿病酸中毒、高热、饥饿、某些癌症和脓毒血症等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②排泄障碍:a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损伤时;b

尿路结石、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增生等造成排尿受阻时;c急性肠炎、烧伤、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引起肾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尿素浓度升高。③重症肝病:尿素产生量下降时,尿素浓度降低。第三节无极离子检查①钾(K+)正常:3.5-5.5mmol/L②钠(Na+)正常:135-145mmol/L③氯(C1-)正常:94-110mmol/L

④钙(Ca2)正常:总钙2.25-2.75mmol/L;离子钙:0.94-1.26mmol/L⑤镁(Mg2+)正常:0.74-1.0mmol/L

⑥磷(P)正常:0.81-1.45mmol/L 第四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1.血液葡萄糖**A正常:3.61-6.11 mmol/L B临床意义:Ⅰ增高:①空腹:轻度:7.0-8.4 ;中度8.4-10.1;高度:>10.1 ②病因:a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b应激性高血糖,如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脑卒中、心肌梗死等;c其他:包括药物影响、肝源性血糖升高、胰腺病变等。Ⅱ降低 :①<3.9 mmol/L为血糖降低。②常见原因:a胰岛素过多,如胰岛素瘤等;b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肾上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c肝糖原储存缺乏,如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d其他:如长期营养不良、长时间不能进食等

第五章血脂和脂蛋白测定

1.血脂**A血清总胆固醇:①正常:2.82-5.95mmol/L②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黏液性水肿、糖尿病

③降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B游离胆固醇:①正常:20%-40%②增加:见于病毒性肝炎、家族性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

C胆固醇脂:①正常:60%-75%。②降低:重症肝炎实质性病变时。③肝炎患低于40%时提示预后不良

D甘油三酯:①正常:056-1.7 mmol/L②体重超标准者偏高。

③增加:糖尿病、肾病综合屏病。④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和肝功能严重低下。

E血清憐脂:①正常:1.4-2.7056-1.7 mmol/L。②增高: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硬化、慢性出血性贫血、B族维生素缺乏。第六章血液PH值及血气分析

1.血液PH值**①正常:动脉:7.35-7.45;静脉:7.31-7.42

②临床意义:PH值>7.45为碱血症;PH值<7.35为酸血症 2.氧分压(PO2)**

①正常:动脉:10.0-14.0Kpa;静脉:4.0-6.8 Kpa

②临床:低于7.3 Kpa呼吸衰竭;低于4.0 Kpa以下就有生命危险

3.氧饱和度(SaO2)**(氧含量氧气量)①SaO2

=氧含量(血中实际所含溶解氧与化合氧之和)/氧气量(空气与血充分接触使血氧饱和后其所能溶解与化合的氧之和)

②正常:动脉:90%-98%;静脉:60%-80% ③临床:PO2稍有下降可导致SaO2急剧下降,便发生严重缺氧状态。4.二氧碳分压(PCO2)**

①血浆中物理溶解CO2的压力;血液PCO2反应了肺泡PCO2的平均值。PCO2代表呼吸因素,与通气有明显的关系 ②正常:动脉4.8-5.9Kpa

③临床:PCO2<4.65 Kpa:过度通气,有呼吸性碱中毒存在。PCO2>6.65 Kpa:提示正常的呼吸机制已不健全,体内有CO2潴留。

5.二氧化碳总量(TCO2)

①存在于血浆中各种形式的CO2总和。其中大部分HCO3-结合形势。呼吸和代谢影响,主要是代谢影响 ②正常:动脉22-33mmol/L

5.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五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使食盐从常温下的食盐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_。A.冷却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先冷却再加热

2、变色硅胶受潮后,在__烘至变蓝后可以反复使用。A.100℃ B.180℃ C.200℃ D.120℃

3、根据以下物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判断是酸溶液的是()。A.A B.B C.C D.D

4、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__的一门重要学科。A.物理性质 B.化学组成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5、具有耐较宽的pH值范围的优点的填料是__。A.微粒硅胶 B.高分子微球

C.微粒多孔碳填料 D.分子筛

6、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

A.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相等 B.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摩尔数之和不一定相等

C.凡定量进行的反应达到完全时,所消耗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 D.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摩尔质量之和一定相等

7、GB/T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界限指标规定锶的含量应不小于__。A.1mg/L B.0.4mg/L C.0.1mg/L D.0.2mg/L

8、在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中,相对校正因子与__无关。A.操作条件 B.检测器的性能 C.标准物的性质 D.载气的性质

9、对于分配色谱,__梯度淋洗效果最好。A.线性 B.凹形 C.阶梯形

D.线性+阶梯形

10、使用填充柱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要求记录器的纸速为__。A.1~2cm/s B.1~2cm/min C.4~5cm/min D.9~10cm/min

11、适合测定低浊度自来水的浊度测试仪是__。A.散射光浊度仪 B.透射光浊度仪 C.目视法 D.福尔马肼

12、盐酸具有挥发性反映了盐酸的__。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3、分光光度法测定镉的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镉离子与__生成红色螯合物,用氯仿萃取后比色定量。A.二苯碳酰二肼 B.邻二氮菲 C.双硫腙 D.二氨基萘

14、通电分解mg水能得到氧气__。A.8m/9g B.m/9g C.4m/9g D.2m/3g

15、下列物质中钾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A.KCl B.KNO3 C.K2O D.K2CO3

16、测量溶液pNa值的步骤是__。A.直接测量

B.设定温度—定位—复定位—测量 C.设定温度—复定位—定位—测量 D.复定位—定位—设定温度—测量

17、个别测定值与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称为__。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18、不适用于原子吸收的原子化法是__原子化法。A.冷 B.火焰 C.无火焰 D.化学

19、比色皿中溶液的高度应为缸的__。A.1/3 B.2/3 C.无要求 D.装满

20、采用EG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滴定剂的主要优点是__。A.可在大量Mg2+存在下滴定Ca2+ B.可在大量Ca2+存在下滴定Mg2+ C.滴定Cu2+时,不受Zn2+,Cd2+等干扰 D.滴定Ni2+时,不受Mn2+等干扰

21、在液一液分配色谱中,表征溶剂洗脱能力特征的是__。A.溶解度 B.极性 C.容量因子 D.溶剂强度

22、在电位分析中,一个电有是指示电极还是参比电极由__决定。A.操作人员 B.电极本身 C.干扰物质 D.被测物质

23、在锌—酸还原体系中只能产生__化氢。A.砷 B.硒 C.汞 D.铅

24、无机锌与有机锌比较__。A.无机锌毒性大 B.有机锌毒性大 C.毒性一样大

D.毒性大小不确定

25、电导检测器只能测量处于__状态下的组分。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电子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分光光度法测铁中,加入盐酸羟胺后,摇匀,应放置至少2min,再加入邻二氮杂菲显色剂,若放置时间不足2min,则分析结果会__。A.无影响 B.不一定 C.偏低 D.偏高

2、H2O和H2S各一个分子中,含有的__一样多。A.氢元素 B.氢分子个数 C.氢原子个数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3、pNa=2表示__。

A.溶液中Na+浓度为2mol/L B.溶液中Na+浓度为102mol/L C.溶液中Na+浓度为10-2mol/L D.仅表示一个序号,与浓度无关

4、不必经过处理就可以排放的工业废气是__。A.含CO2的气体 B.含CO的气体 C.含SO2的气体 D.含Cl2的气体

5、采用硅钼蓝比色法测定微量硅,测定范围是__SiO2。A.10~100μg/L B.10~200μg/L C.10~300μg/L D.10~500μg/L

6、实验室里,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其主要原因是__。A.操作比较简便 B.反应较慢

C.反应进行得快 D.节省人力

7、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过滤时采用的滤纸是__。A.中速定性滤纸 B.中速定量滤纸 C.慢速定性滤纸 D.慢速定量滤纸

8、实验室配制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盐酸,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__。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试管 B.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 C.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

9、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__。A.分析试剂 B.保证试剂 C.基准试剂 D.优级试剂

10、进行异氧菌测定操作时,应将培养基灌入培养皿内,每皿应灌__。A.5~10mL B.10~15mL C.15~20mL D.20~25mL

11、配制2400mL体积比浓度为1+5 HCl溶液,需要市售盐酸400mL与__的蒸馏水相混合。A.24L B.20L C.2L D.2000L

12、下列金属与足够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如果金属的质量都是5g,放出氢气最少的是__。A.Mg B.Fe C.Zn D.Al

13、经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消解的水样,冷却后加入盐酸溶液的目的是__。A.将水样进一步消解 B.增加残渣的溶解度 C.将Se(Ⅵ)还原成Se(Ⅳ)D.调整pH值

14、培养皿的灭菌是将洗净并烘干后的培养皿10个左右叠放在一起用牛皮纸卷成一筒,置电热干燥箱中于160℃±2℃下灭菌__。A.0.5h B.1h C.2h D.3h

15、以地面水为集中给水水源时,取水点上游lOOOm至下游__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A.100m B.200m C.500m D.1000m

16、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有还原性的是__。A.SO2 B.S C.浓H2SO4 D.Na2S

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一般采用__作为检测器。A.光电池 B.光敏晶体管 C.光电倍增管 D.空心阴极灯

18、在用EDTA进行下面的测定时,使用的是__滴定法。A.直接 B.返 C.置换 D.间接

19、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方法测定余氯时,最低检测浓度是__。A.0.02mg/L B.0.01mg/L C.0.05mg/L D.0.1mg/L 20、目前国内外原子荧光商品仪器中二级去水装置共分__种。A.3 B.4 C.5 D.6

21、下列物质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__。A.液态氯化氢 B.熔融氯化钾 C.银丝

D.硝酸钾晶体

22、含__功能团是唯一用于离子色谱中阴离子分离的功能团。A.磷 B.硫 C.氮 D.氟

23、在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2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__。A.KOH溶液和盐酸 B.BaCl2和稀H2SO4 C.Na2CO3溶液和盐酸 D.Fe和Cu(NO3)2溶液

6.食品分析检验题库 篇六

索氏提取法

一,填空题

1,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主要是依据脂肪的特性.用该法检验样品的脂肪含量前一定要对样品进行

处理,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2,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时,如果有水或醇存在,会使测定结果偏

(高或低或不变),这是因为

.3,在安装索氏提取器的操作中,应准备好一个坚固的铁架台和

;然后根据水浴锅的高低和抽提筒的长短先固定,并固定好抽提筒;再在下部安装,将

连接在抽提筒下端,然后夹紧;在上部再安装,将

连接在抽提筒上端,然后夹紧.安装好的装置应做到

.4,索氏提取法恒重抽提物时,将抽提物和接受瓶置于100℃干燥2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5.2458g,再置于100℃干燥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5.2342g,同样进行第三次干燥后称重为45.2387g,则用于计算的恒重值为

.5,索氏提取法使用的提取仪器是,罗紫-哥特里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巴布科克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盖勃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

.二,选择题

1,索氏提取法常用的溶剂有()

(1)乙醚

(2)石油醚

(3)乙醇

(4)氯仿-甲醇

2,测定花生仁中脂肪含量的常规分析方法是(),测定牛奶中脂肪含量的常规方法是().(1)索氏提取法

(2)酸性乙醚提取法

(3)碱性乙醚提取法

(4)巴布科克法

3,用乙醚提取脂肪时,所用的加热方法是().(1)电炉加热

(2)水浴加热

(3)油浴加热

(4)电热套加热

4,用乙醚作提取剂时,().(1)允许样品含少量水

(2)样品应干燥

(3)浓稠状样品加海砂

(4)应除去过氧化物

5,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时,抽提时间是().(1)虹吸20次

(2)虹吸产生后2小时

(3)抽提6小时

(4)用滤纸检查抽提完全为止

三,叙述题

1,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的操作步骤.2,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应注意的问题.3,如何判断索氏提取法抽提物的干燥恒重值.索氏提取法测定花生仁中粗脂肪的含量

一,原理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因为除脂肪处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这种抽提法所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二,仪器和试剂

索氏抽提器

滤纸

水浴锅

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三,操作方法

1,准确称取已干燥恒量的索氏抽提器接收瓶W1.2,准确称取粉碎均匀的干燥花生仁2-6

g,用滤纸筒严密包裹好后(筒口放置少量脱脂棉),放入抽提筒内.3,在已干燥恒量的索氏抽提器接收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二的无水乙醚,并安装好索氏抽提装置,在45-50℃左右的水浴中抽提4-5小时,抽提的速度以能顺利回流为宜.4,抽提完成后,冷却.将接收瓶与蒸馏装置连接,水浴蒸馏回收乙醚,无乙醚滴出后,取下接收瓶置于是105℃烘箱内干燥1-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准确称重W2.四,计算

W2

W1

粗脂肪%

=

×100

W

W2

抽提瓶与脂肪的质量

g

W1

空抽提瓶的质量

g

W

花生仁的质量

g

2009-2010第一学期《食品分析》考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1×18)

1、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

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

2、密度计的类型有: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

3、食品的物性测定是指色度测定、黏度测定和质构测定。

4、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5、肉制品常用的发色剂是亚硝酸盐(钠)和硝酸盐(钠),ADI值分别为0-0.2mg/kg和0-5mg/kg。

三、简答题(4×5)

1、怎样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度?

(1)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

减少测定误差

(3)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

(4)

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

(5)

标准曲线的回归

2、水分测定有哪几种主要方法?采用时各有什么特点?

(1)

干燥法。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可以较彻底的去除水分;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其他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

蒸馏法。快速,设备简单经济、管理方便,准确度能够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对于谷类、干果、油类、香料等样品,分析结果准确,特别是对于香料,蒸馏法是惟一的、公认的水分测定法。

(3)

卡尔-费休(Karl-Fisher)法。快速准确且不需加热,常用于微量水分的标准分析,用于校正其他分析方法。

3、简述说明可溶性糖类测定中的样品预处理过程。

(1)

提取。提取剂:水,40-50℃,中性。乙醇,70%-75%。提取液的制备:确定合适的取样量和稀释倍数,每毫升含糖量在0.5-3.5mg之间。含脂肪的食品需脱脂后再提取。含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宜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挥发组分的液体样品,应在水浴上加热除去挥发组分。

(2)

提取液的澄清。作为糖类澄清剂的物质,必须能较完全的除去干扰物质;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也不改变被测糖分的理化性质;过剩的澄清剂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或易于除掉。常用中性乙酸铅、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碱性乙酸铅、氢氧化铝、活性炭等。澄清剂的用量必须适当:用量太少达不到澄清的目的,太多则会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4、简述蛋白质测定中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蛋白质

1、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

2、消化时还可加入、助氧化剂。

3、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样品应加入       作消泡剂。

4、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      颜色。

5、凯氏定氮法加碱进行蒸馏时,加入 NaOH

后溶液呈

色。

6、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其在碱性溶液中呈

色,在中性溶液中呈      色,在酸性溶液中呈      色。

7、凯氏定氮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溶液由     变为      色。

8、双缩脲法的适用范围是。

9、双指示剂法测氨基酸总量,所用的指示剂是。此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     氨基酸。若样品颜色较深,可用      处理或用      方法测定。

10、电位法测氨基酸含量,主要的仪器是、、。

11、凯代定氮法加入CuSO4 的目的是、。

12、凯氏定氮法加入K2SO4 的目的是。

13、蒸馏完毕后,先把,再停止加热蒸馏,防止倒吸。

14、配制无氨蒸馏水应加入、来制备。

15、凯氏定氮法释放出的氨可采用     或         作吸收液。

习题集

一、空题

1、测定食品灰分含量要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灼烧至

并达到恒重为止。

2、测定灰分含量使用的灰化容器,主要有。

3、测定灰分含量的一般操作步骤分为,。

4、水溶性灰分是指、水不溶性灰分是指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

5、食品的总酸度是指,它的大小可用         来测定;有效酸度是指,其大小可用         来测定;挥发酸是指,其大小可用         来测定;牛乳总酸度是指,其大小可用         来测定。

6、牛乳酸度为16.52 oT表示。

7、在测定样品的酸度时,所使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CO2,因为。

8、用水蒸汽蒸馏测定挥发酸含量时在样品瓶中加入少许磷酸,其目的是。

9、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可准确到。

10、常用的酸度计PH值校正液有、、和。

11、新电极或很久未用的干燥电极,在使用前必须用     浸泡     小时以上。

12、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主要是依据脂类       特性。用该法检验样品的脂肪含量前一定要对样品进行            处理,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13、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时,如果有水或醇存在,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或低或不变),这是因为。

14、索氏提取器主要由、和     三部分构成。

15、索氏提取法恒重抽提物时,将抽提物和接受瓶置于100℃干燥2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5.2458g,再置于100℃干燥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5.2342g,同样进行第三次干燥后称重为45.2387g,则用于计算的恒重值为。

16、索氏提取法使用的提取仪器是,罗紫-哥特里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巴布科克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盖勃法使用的抽提仪器是。

17、粗脂肪是。

18、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所用的裴林标准溶液由两种溶液组成,A(甲)液是,B(乙)液是           ;一般用     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标定。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是,掩蔽Cu2O的试剂是,滴定终点为。

19、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样品液制备中

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的目的是。

20、还原糖的测定是一般糖类定量的基础,这是因为。

21、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

22、改良快速法与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在操作上的主要区别是。

23、还原糖是,总糖是。

24、凯氏定氮法是通过对样品总氮量的测定换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这是因为。

25、凯氏定氮法消化过程中H2SO4的作用是

;CuSO4的作用是,K2SO4作用是。

26、凯氏定氮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分为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在消化步骤中,需加入少量辛醇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目的是

;在蒸馏步骤中,清洗仪器后从进样口先加入,然后将吸收液置于冷凝管下端并要求,再从进样口加入

至反应管内的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或变成深蓝色,然后通水蒸汽进行蒸馏;蒸馏完毕,首先应,再停火断气是。

27、蛋白质系数是。

28、测定果胶物质的方法有、、果胶酸钙滴定法、蒸馏滴定法等,较常用的为前两种。

29、通过测定还原糖进行淀粉定量的方法根据水解方法的不同分为、。

30、测定蛋白质的方法除凯氏定氮法外,陆续建立了一些快速测定法如、、、水杨酸比色法、折光法、旋光法及近红外光谱法

二、选择题

1、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

A

直接干燥法

B

蒸馏法

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

2、在95~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及对热稳定的食品其水分测定适宜的方法是

A

直接干燥法

B

蒸馏法

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

3、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

A固体样品

B液体样品

C浓稠态样品

D气态样品

4、减压干燥常用的称量皿是()

A玻璃称量皿

B铝质称量皿

C

表面皿

D

不锈钢称量皿

5、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

A

95~105℃

B

120~130℃

D

500~600℃

D

300~400℃

6、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

A干燥到恒重

B

规定干燥一定时间

C

95~105度干燥3~4小时

D

95~105度干燥约1小时

7、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

1~3mg

B

1~3g

C

1~3ug

D

两次重量相等

8、测定蜂蜜中水分含量的恰当方法是()

A常压干燥

B减压干燥

C

二者均不合适

D二者均可

9、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

A

面粉

C味精

C麦乳精

D香料

10、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A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

B

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

C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

D

迅速从烘箱中取出称重

11、蒸馏法测定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甲苯、二甲苯

B乙醚、石油醚

C氯仿、乙醇

D四氯化碳、乙醚

12、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

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

C可确定干燥情况

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

13、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

A乳粉  B果汁  C糖浆  D酱油

14、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

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C灰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无机成分。

D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完全后的残留物。

15、耐碱性好的灰化容器是()

A瓷坩埚 B蒸发皿 C石英坩埚 D铂坩埚

16、正确判断灰化完全的方法是()

A一定要灰化至白色或浅灰色。

B一定要高温炉温度达到500-600℃时计算时间5小时。

C应根据样品的组成、性状观察残灰的颜色。

D加入助灰剂使其达到白灰色为止。

17、炭化的目的是()

A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B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C防止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D

A,B,C均正确

18、固体食品应粉碎后再进行炭化的目的是()。

A使炭化过程更易进行、更完全。B使炭化过程中易于搅拌。

C使炭化时燃烧完全。D使炭化时容易观察。

19、对水分含量较多的食品测定其灰分含量应进行的预处理是()。

A稀释 B加助化剂 C干燥  D浓缩

20、干燥器内常放入的干燥是()。

A硅胶 B助化剂 C碱石灰 D无水Na2SO421、炭化高糖食品时,加入的消泡剂是()。

A辛醇 B双氧化  C硝酸镁 D硫酸

22、标定NaOH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标定HCI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

A草酸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碳酸钠 D

NaCl23、PHs-25型酸度计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后,电极插入样品液测定PH值时()

A调节定位旋钮,读取表头上的PH值。

B调节定位旋钮,选择PH值范围档,读取PH值。

C选择PH范围档,读取PH值。

D直接读取PH值。

24、蒸馏挥发酸时,一般用()

A直接蒸馏法 B减压蒸馏法 C水蒸汽蒸馏法

D

加压蒸馏

25、有效酸度是指()

A用酸度计测出的PH值。

B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总浓度。C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的总和。

D样品中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的总和。

26、酸度计的指示电极是()

A玻璃电极B复合电极 C

饱和甘汞电极

D

玻璃电极或者饱和甘汞电极

27、测定葡萄的总酸度,其测定结果一般以()表示。

A柠檬酸 B苹果酸 C乙酸 D

酒石酸

28、使用甘汞电极时()

A把橡皮帽拔出,将其浸没在样液中,B不要把橡皮帽拔出,将其浸没在样液中。

C把橡皮帽拔出,电极浸入样液时使电极内的溶液液面高于被测样液的液面。

D橡皮帽拔出后,再将陶瓷砂芯拨出,浸入样液中。

29、一般来说若牛乳的含酸量超过()可视为不新鲜牛乳。

A

0.10% B

0.20% C

0.02% D

20%

30、在用标准碱滴定测定含色素的饮料的总酸度前,首先应加入()进行脱色处理。

A活性炭 B硅胶 C高岭土 D明矾

31、索氏提取法常用的溶剂有()

A乙醚   B石油醚   C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D氯仿-甲醇

32、测定牛奶中脂肪含量的常规方法是()。

A索氏提取法     B酸性乙醚提取法

C碱性乙醚提取法   D巴布科克法

33、用乙醚提取脂肪时,所用的加热方法是()。

A电炉加热 B水浴加热 C油浴加热 D电热套加热

34、用乙醚作提取剂时()。

A允许样品含少量水    B样品应干燥

C浓稠状样品加海砂    D

无水、无醇不含过氧化物

35、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时,抽提时间是()。

A用滤纸检查抽提完全为止

B虹吸产生后2小时

C抽提6小时  D

虹吸20次

36、()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还原糖  B非还原糖  C葡萄糖  D淀粉

37、直接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

A边加热边振摇        B加热沸腾后取下滴定

C加热保持沸腾,无需振摇   D无需加热沸腾即可滴定

38、直接滴定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作指示剂。

A亚铁氰化钾 BCu2+的颜色 C硼酸 D次甲基蓝

39、改良快速法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兰爱农法  B萨氏法  C高锰酸钾法 D贝尔德蓝法

40、为消除反应产生的红色Cu2O沉淀对滴定的干扰,加入的试剂是()

A铁氰化钾  B亚铁氰化钾  C醋酸铅  DNaOH41、K2SO4在定氮法中消化过程的作用是().A.催化

B.显色

C.氧化

D.提高温度

42、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作吸收液.A.硼酸溶液

B.NaoH液

C.萘氏试纸

D.蒸馏水

43、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先用()处理样品。

A

酸化B

水解C

皂化法

D消化

44、维生素C通常采用()直接提取。酸性介质中,可以消除某些还原性杂质对维生素C的破坏。

A

硼酸B

盐酸C

硫酸

D草酸或草酸-醋酸

45、双硫腙比色法通常用于测定哪种金属元素。()

A

铜B

铅C

D铁

46、测定果汁等含色素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最好选择()

A直接滴定法

B高锰酸钾法

C

蓝-爱农法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47、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

A

面粉

C味精

C麦乳精

D八角和茴香

48、需要单纯测定食品中蔗糖量,可分别测定样品水解前的还原糖量以及水解后的还原糖量,两者之差再乘以校正系数(),即为蔗糖量。

A

1.0

B

6.25

C

0.95

D

0.1449、蒸馏法测定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甲苯、二甲苯

B甲醇、石油醚

C氯仿、乙醇

D氯仿、乙醚

50、膳食纤维测定中样品经热的中性洗涤剂浸煮后,残渣用热蒸馏水充分洗涤,然后再用蒸馏水、丙酮洗涤,以除去残存的脂肪、色素等()

A脂肪、色素

B结合态淀粉

C蛋白质

D糖、游离淀粉

51、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

A乳粉  B蜂蜜  C糖浆  D酱油

52、对食品灰分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完全后的残留物。

C灰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无机成分。

D

A和C53、测定强碱性样品的灰化容器是()

A瓷坩埚 B蒸发皿 C石英坩埚 D铂坩埚

54、正确判断灰化完全的方法是()

A一定要灰化至浅灰色。

B一定要高温炉温度达到500-600℃时计算时间5小时。

C应根据样品的组成、性状观察判断。

D达到白灰色为止。

55、不是炭化的目的是()

A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B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C缩短灰化时间。

D防止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56、关于凯氏定氮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会用到蛋白质系数。B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C加碱蒸馏,使氨蒸出

D硼酸作为吸收剂。

57、以下属于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的是()。

A染料结合法 B紫外分光光法 C凯氏定氮法 D

A

B均对

58、测定样品中的钙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干燥器内常放入的干燥是()。

A高锰酸钾法 B

酸碱滴定 C灰化法 D分光光度法

59、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

A

直接干燥法

B

蒸馏法

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

60、在95~105℃范围其他挥发成分的食品其水分测定不宜选择的方法是()

A

直接干燥法

B

蒸馏法

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

61、浓稠态样品在干燥之前加入精制海砂的目的是()

A便于称量

B氧化剂

C机械支撑

D催化剂

62、以下不是干燥常用的称量皿的是()

A玻璃称量皿

B不锈钢称量皿

C

表面皿

D

铝质称量皿

63、灰化一般使用的温度是()

A

500~600℃

B

120~130℃

C

95~105℃

D

300~400℃

64、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

A干燥到恒重

B

规定干燥一定时间

C

95~105度干燥3~4小时

D

95~105度干燥约1小时

65、在恒重操作中如果干燥后反而增重了这时一般将()作为最后恒重重量如何处理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

增重前一次称量的结果

B

必须重新实验

C

前一次和此次的平均值

D

随便选择一次

三、问答题

1、怀疑大豆干制品中掺有大量滑石粉时,可采用灰分测定方法时行确定,试写出测定的原理、操作及判断方法。

2、在食品灰分测定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写出PHs-25型酸度计测定样液pH值的操作步骤。

4、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的操作步骤。

5、简要叙述索氏提取法应注意的问题。

6、如何判断索氏提取法抽提物的干燥恒重值

7、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为什么要对葡萄糖标准溶液进行标定?

8、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对样品液进行预滴定的目的是什么?

9、影响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这些实验条件?

10、请叙述测定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的样品消化操作步骤。

11、简述凯氏定氮法的基本原理。

12、凯氏定氮法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3、粗纤维和膳食纤维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14、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特点。

15、列举两种测定食品中钙的方法,说明其中一种的基本原理。

四、综合题:

1、称取120克固体NaOH(AR),100ml水溶解冷却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数日澄清后,取上层清液5.60ml,用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定容至1000ml。然后称取0.3000克邻苯二甲酸氢钾放入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解后,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耗去16.00ml,空白对照消耗1.00ml。现用此氢氧化钠标准液测定键力宝饮料的总酸度。先将饮料中的色素用活性炭脱色后,再加热除去CO2,取饮料10.00ml,用稀释10倍标准碱液滴定至终点耗去12.25ml,问健力宝饮料的总酸度(以柠檬酸计K=0.070)为多少?

2、某检验员对花生仁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进行检测,操作如下:A准确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接受瓶质量为45.3857g;(2)称取粉碎均匀的花生仁3.2656g,用滤纸严密包裹好后,放入抽提筒内;(3)在已干燥恒重的接受瓶中注入三分之二的无水乙醚,并安装好的装置,在45-50℃左右的水浴中抽提5小时,检查证明抽提完全。(4)冷却后,将接受瓶取下,并与蒸馏装置连接,水浴蒸馏回收至无乙醚滴出后,取下接收瓶充分挥干乙醚,置于105℃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6.7588g,第二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6.7020g,第三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6.7010g,第四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6.7018g。请根据该检验员的数据计算被检花生仁的粗脂肪含量。

3、称取硬糖的质量为1.8852g,用适量水溶解后定容100ml,现要用改良快速直接滴定法测定该硬糖中还原糖含量。吸取上述样品液5.00ml,加入裴林试液A、B液各5.00ml,加入10ml水,在电炉上加热沸腾后,用0.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耗去3.48ml。已知空白滴定耗去0.1%的葡萄糖标准溶液10.56ml,问硬糖中的还原糖含量为多少?

4、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某厂生产的硬糖的还原糖含量,称取2.000克样品,用适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mL。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各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水,加热沸腾后用上述硬糖溶液滴定至终点耗去9.65mL。已知标定裴林氏液10.00ml耗去0.1%葡萄糖液10.15ml,问该硬糖中还原糖含量为多少?

现抽取双汇集团生产软塑包装的双汇牌火腿肠10公斤(样品批号为2004062518),要求测定粗蛋白含量。

5、某分析检验员称取经搅碎混匀的火腿1.0g于100mL凯氏烧瓶中。(1)请写出此后的样品处理步骤。(2)将消化液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消化稀释液10ml于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的反应管中,用水蒸汽蒸馏,2%硼酸吸收后,馏出液用0.0998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5.12ml.空白对照消耗盐酸标准液0.10

ml计算该火腿肠中粗蛋白含量。

答案

一、填空题

1、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

2、坩锅,蒸发皿

3、坩锅准备,样品预处理,炭化,灰化

4、总灰份中可溶于水的部分,总灰份中不溶于水的部分,总灰份中不可溶于酸的部分。

5、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碱滴定;被测液中H+ 的活度,酸度计(即pH计);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即为牛乳的总酸度,其大小可通过标准碱滴定来测定。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标准碱滴定。

6、中和100g(ml)样品所需0.1mol/LNaOH溶液16.52ml。

7、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形成碳酸影响滴定消耗标准碱液的量。

8、使有机酸游离出来。

9、0.01pH单位

10、pH=1.675(20℃)标准缓冲溶液,pH=3.999(20℃)标准缓冲溶液,pH=6.878(20℃)标准缓冲溶液,pH

=9.227(20℃)标准缓冲溶液。

11、蒸馏水或0.1mol/LHCL,24。

12、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干燥

13、样品中含水或醇会影响溶剂提取效果,造成非脂成分的溶出。

14、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15、45.2342g16、索氏提取器,抽脂瓶,巴布科克氏乳脂瓶,盖勃氏乳脂计。

17、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18、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碱性酒石酸铜乙,葡萄糖,次甲基蓝,亚铁氰化钾,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9、沉淀样品中的蛋白质。

20、双糖和多糖可以水解为单糖。

21、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

22、改良法进行样品预测时先将一定量的样品溶液加入然后再加热然后才看是否需要继续滴加样品液直到终点。

23、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故称为还原糖。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24、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25、强氧化剂并且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催化剂,提高体系沸点加快有机物分解。

26、消泡,样品消化稀释液,插入液面以下,20%NaOH溶液,将冷凝管尖端提离液面,防止倒吸。

27、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此数值(6.25)称为蛋白质系数,不同种类食品的蛋白质系数有所不同。

28、重量法、咔唑比色法

29、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30、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

二、选择题

C

A

C

B

A

A

A

B

D

10C

11A

12A

13A

14D

15D

16C

17D

18A

19D

20A

21A

22B

23D

24C

25B

26A

27D

28C

29B

30A

31C

32D

33B

34D

35A

36A

37C

38D

39A

40B

41D

42A

43C

44D

45B

46B

47D

48C

49A

50A

51A

52D

53D

54C

55D

56A

57D

58A

59C

60A

61C

62B

63A

64A

65A

三、问答题

1、答:原理:样品经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而无机物质以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重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操作:(1)

瓷坩埚的准备。将坩埚用盐酸(1∶4)煮1~2小时,洗净晾干后,用三氯化铁与蓝墨水的混合液在坩埚外壁及盖子上写编号,置于规定温度(500~550℃)和高温炉中灼烧1小时,移至炉口冷却到200℃左右后,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准确称重,再放入高温炉内灼烧30分钟,取出冷却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5mg)。(2)样品预处理。先粉碎成均匀的试样,取适量试样于已知重量的坩埚中再进行炭化。(3)炭化。试样经上述预处理后,在放入高温炉灼烧前要先进行炭化处理。(4)灰化。炭化后,把坩埚移入已达规定温度(500~550℃)的高温炉口处,稍停留片刻,再慢慢移入炉膛内,坩埚盖斜倚在坩埚口,关闭炉门,灼烧一定时间(视样品种类、性状而异)至灰中无碳粒存在。打开炉门,将坩埚移至炉口处冷却至200℃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达到恒重。

判断:

式中:

m1

空坩埚质量,g;

m2

样品加空坩埚质量,g;

m3

残灰加空坩埚质量,g。

按照上式计算出灰份的含量,查阅大豆质量标准中的灰份含量要求,如果测定值大于标准值则判断为可能添加了滑石粉。

2、答:需要注意一下问题:(1)样品炭化时要注意热源强度,防止产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埚。(2)把坩埚放入高温炉或从炉中取出时,要放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防止因温度剧变而使坩埚破裂。(3)灼烧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否则因热的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且冷却速度慢,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4)从干燥器内取出坩埚时,因内部成真空,开盖恢复常压时,应注意使空气缓缓流入,以防残灰飞散。(5)灰化后所得残渣可留作Ca、P、Fe等成分的分析。(6)用过的坩埚经初步洗刷后,可用粗盐酸或废盐酸浸泡10~20分钟,再用水冲刷洁净。

3、答:首先校正pHS-25酸度计:置开关于“pH”位置。温度补偿器旋钮指示溶液之温度。选择适当pH的标准缓冲溶液(其pH与被测样液的pH相接近)。用标准缓冲溶液洗涤2次烧杯和电极,然后将标准缓冲溶液注入烧杯内,两电极浸入溶液中,使玻璃电极上的玻璃珠和参比电极上的毛细管浸入溶液,小心缓慢摇动烧杯。调节零点调节器使指针在pH

7的位置。将电极接头同仪器相连(甘汞电极接入接线柱,玻璃电极接入插孔内)。选择“范围”开关pH范围(7~0、7~14),按下读数开关,调节电位调节器,使指针指在缓冲溶液的pH。放开读数开关、指针应在7处,如有变动,按前面重复调节。校正后切不可冉旋动定位调节器,否则必须重新校正。样液pH的测定: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和烧杯,再用样液洗涤电极和烧杯。然后将电极浸入样液中、轻轻摇动烧杯,使溶液均匀。调节温度补偿器至被测溶液温度。按下读数开关,指针所指之值,即为样液的pH。测量完毕后,将电极和烧杯清洗干净,并妥善保管。

4、答:(1)

样品制备。样品于100~105℃烘箱中烘干并磨碎,或用测定水分后的试样。准确称取2~5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2)索氏抽提器的准备。索氏抽提器是由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三部分所组成,抽提脂肪之前应将各部分洗涤干净并干燥,提脂烧瓶需烘干并称至恒量。(3)

抽提将装有试样的滤纸筒放入带有虹吸管的提脂管中,倒入乙醚,满至使虹吸管发生虹吸作用,乙醚全部流入提脂烧瓶,再倒入乙醚,同样再虹吸一次。此时,提脂烧瓶中乙醚量约为烧瓶体积2/3。接上回流冷凝器,在恒温水浴中抽提,控制每分钟滴下乙醚80滴左右(夏天约控制65℃,冬天约控制80℃),抽提3~4h至抽提完全(视含油量高低,或8~12h,甚至24h)。可用滤纸或毛玻璃检查,由提脂管下口滴下的乙醚滴在滤纸或毛玻璃上,挥发后不留下痕迹。(4)回收溶剂

取出滤纸筒,用抽提器回收乙醚,当乙醚在提脂管内将虹吸时立即取下提脂管,将其下口放到盛乙醚的试剂瓶口,使之倾斜,使液面超过虹吸管,乙醚即经虹吸管流入瓶内。按同法继续回收,将乙醚完全蒸出后,取下提脂烧瓶,于水浴上蒸去残留乙醚。用纱布擦净烧瓶外部,于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量并准确称量。或将滤纸筒置于小烧杯内,挥干乙醚,在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量,滤纸筒及样品所减少的质量即为脂肪质量。所用滤纸应事先用乙醚浸泡挥干处理,滤纸筒应预先恒量。

5、答:(1)

此法原则上应用于风干或经干燥处理的试样,但某些湿润、粘稠状态的食品,添加无水硫酸钠混合分散后也可设法使用索氏提取法。(2)乙醚回收后,烧瓶中稍残留乙醚,放入烘箱中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需在水浴上彻底挥净,另外,使用乙醚时应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仪器周围不要有明火,以防空气中有机溶剂蒸气着火或爆炸。(3)提取过程中若有溶剂蒸发损耗太多,可适当从冷凝器上口小心加入(用漏斗)适量新溶剂补充。(4)提取后烧瓶烘干称量过程中,反复加热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量,故在恒量中若质量增加时,应以增量前的质量作为恒量。为避免脂肪氧化造成的误差,对富含脂肪的食品,应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若样品份数多,可将索氏提取器串联起来同时使用。所用乙醚应不含过氧化物、水分及醇类。过氧化物的存在会促使脂肪氧化而增量,且在烘烤提脂瓶时残留过氧化物易发生爆炸事故。水分及醇类的存在会因糖及无机盐等物质的抽出而增量。

6、答:脂肪接收瓶反复加热时,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质量增加时,应以增重前的质量为恒重。对富含脂肪的样品,可在真空烘箱中进行干燥,这样可避免因脂肪氧化所造成的误差。

7、答: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还原糖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1mol葡萄糖只能还原5mol多一点的氧化亚铜,且随反应条件而变化。因此,不能根据反应式直接计算出还原糖含量,而是用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的方法。

8、答:

样品溶液预测的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10mL左右;二是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1分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9、答: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是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葡萄糖和氧化亚铜之间反应的摩尔比例关系不是严格定量随反应条件而变化,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必须控制反应条件。

10、答:准确称取均匀的固体样品0.5~3g。小心移入干燥的凯氏烧瓶中(勿粘附在瓶壁上)。加入0.5~1g硫酸铜、10g硫酸钾及25ml浓硫酸,小心摇匀后,于瓶口置一小漏斗,瓶颈45°角倾斜置电炉上,在通风橱内加热消化(若无通风橱可于瓶口倒插入一口径适宜的干燥管,用胶管与水力真空管相连接,利用水力抽除消化过程所产生的烟气)。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失后,加大火力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取下漏斗,继续加热0.5h,冷却至室温。

11、答: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12、答:①

所用试剂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②

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③

消化过程应注意转动凯氏烧瓶,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炭粒冲下,以促进消化完全。

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0g/L2~3ml过氧化氢后再加热。

硫酸铜起到催化作用,加速氧化分解。硫酸铜也是蒸馏时样品液碱化的指示剂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酸亚铜(褐色)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⑥

若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g,可按每克试样5ml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⑦

消化时间一般约4小时左右即可,消化时间过长会引起氨的损失。一般消化至透明后,继续消化30min即可。有机物如分解完全,分解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⑧

蒸馏过程应注意接头处无松漏现象,蒸馏完毕,先将蒸馏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最后关闭电源,绝不能先关闭电源,否则吸收液将发生倒吸。⑨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损失,可置于冷水浴中。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13、答: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而除去,再碱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所得的残渣即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无机物质,可经灰化后扣除。样品经热的中性洗涤剂浸煮后,残渣用热蒸馏水充分洗涤,样品中的糖、游离淀粉、蛋白质、果胶等物质被溶解除去,然后加入α-淀粉酶溶液以分解结合态淀粉,再用蒸馏水、丙酮洗涤,以除去残存的脂肪、色素等,残渣经烘于,即为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性洗涤纤维)。

14、答: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脲、胨、肽和氨基酸)的芳香环残基在紫外区内对一定波长的光具有选择吸收作用。在波长(280nm)下,光吸收程度与蛋白质浓度(3~8mg/ml)成直线关系,因此,通过测定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并参照事先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样所做的标准曲线,即可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本法操作简便迅速,常用于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许多非蛋白质成分在紫外光区也有吸收作用,加之光散射作用的于扰,故在食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并不广泛。

15、答:高锰酸钾法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法。高锰酸钾法原理:样品经灰化后,用盐酸溶解,在酸性溶液中,钙与草酸生成草酸钙沉淀。沉淀经洗涤后,加入硫酸溶解,把草酸游离出来,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与钙等摩尔结合的草酸。稍过量的高锰酸钾使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量,计算出食品中钙的含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法原理:钙与氨羧配合剂能定量地形成金属配合物,其稳定性较钙与指示剂所形成的配合物为强。在适当的pH范围内,以氨羧络合剂EDTA滴定,在达到定量点时,EDTA就自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钙离子,使溶液呈现游离指示剂的颜色(终点)。根据EDTA配合剂用量,可计算钙的含量。

四、综合题

1、解:首先计算用于滴定的氢氧化钠的浓度。

计算以柠檬酸计的样品中总酸度:

2、解:脂肪接收瓶反复加热时,会因脂类氧化而增重。质量增加时,应以增重前的质量为恒重。

3、解:由题意知5.00ml样品液和3.48ml标准葡萄糖溶液和10.56ml标准葡萄糖液一样可以和10.00ml的非林试剂反应完全,即:

5.00ml样品液中的还原糖相当于10.56-3.48=7.07ml葡萄糖标准液中含有的还原糖。

故样品的含糖量为:

4、解:

其中F为每10ml斐林试剂相当于的还原糖的量,g

F=10.15×0.1%=1.015×10-2g

代入数据得:

5、解:(1)加入0.5~1g硫酸铜、10g硫酸钾及25ml浓硫酸,小心摇匀后,于瓶口置一小漏斗,瓶颈45°角倾斜置电炉上,在通风橱内加热消化(若无通风橱可于瓶口倒插入一口径适宜的干燥管,用胶管与水力真空管相连接,利用水力抽除消化过程所产生的烟气)。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失后,加大火力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取下漏斗,继续加热0.5h,冷却至室温。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2)x=[(V-V0)×C×0.014×6.25×V总]/(m×V样)×100%

代入数据

V=5.12

V0=0.10

C=0.0998

V样=10

V总=100

得x=43.837%

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和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滴定量可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1)消化总反应式:2NH2(CH2)2COOH+13H2SO4

=(NH4)2SO4+6CO2+12SO2+16H2O

(2)

蒸馏:2NaOH+(NH4)SO4

=

2NH3↑+Na2SO4+2H2O

(3)吸收与滴定:4%)硼酸吸收,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2NH3+4H3BO3

=(NH4)3B4O7+5H2O

(NH4)3B4O7+5H2O+2HCl=

2NH4Cl+4H3BO3

注意事项:

l

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

l

消化时应保持和缓沸腾,注意不时转动凯氏烧瓶;

l

样品中若含脂肪较多时,可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

l

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

2-3

mL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l

取样量较大,如干试样超过5

g

可按每克试样5

m1的比例增加硫酸用量;

l

—般消化至呈透明后,继续消化30分钟即可,但含有特别难以氨化的氮化合物样品.如含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时,需适当延长消化时间。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

l

蒸馏装置不能漏气;

l

蒸馏前若加碱量不足,消化液呈兰色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此时需再增加氢氧化钠用量;

l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l

蒸馏完毕后,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分钟后再关掉热源。

7.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七

1 POCT的理论基础

1.1 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 (ICG)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为标记物, 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在光镜电镜下对抗原或抗体物质进行定位、定性乃至定量研究的标记技术[3]。包括斑点免疫渗滤法 (DIG-FA) 和免疫层析法 (DICA) 。

1.2 生物传感器技术

新一代POCT仪使用生物传感器技术, 它将免疫化学、酶化学、电化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 使用全血无需把血清分离出来, 直接与固定好的生物分子结合。近年来正在研制和开发第3代生物传感器, 即系统生物分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场效应生物传感器[4]。

1.3 生物芯片

从标本的分子层面出发, 利用分子间的特异性结构以及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处理, 利用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 准确、快速的检测标本中特定的成分。如通过蛋白质芯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 短时间内发现6种潜在的前列腺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而传统方法完成这项工作需数年时间[5]。生物芯片技术的效率是传统医学检验手段的成百上千倍, 短时间内就可准确地得到样品中的生物信息, 因此生物芯片技术是医学检验未来开发研究的重点。

2 POCT的临床实践应用

2.1 POCT在心脏标志物方面的应用

POCT能够及早诊断心梗患者, 更好地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进展, 有效地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 使患者尽早得到个性化治疗。POCT在临床心脏疾病上诊断方法主要有:

2.1.1

POCT技术因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常常应用于急诊, 尤其是对心梗等急症患者, 通常可以就地取材, 迅速得到结果。医生常用于诊断心梗的生化标志物有Myo, CK-MB, CTnT (I) , 这些都可以用POCT技术来检测。肌钙蛋白一I (CTnI) :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临床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好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6],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的心肌标志物, 与对照同类产品比较, 2组产品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能较好的检测患者血样中的CTnI, 且操作快捷、简便, 适用于临床特别是急诊科用于AMI的辅助诊断。肌红蛋白 (Myo)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4 h后就可在血中检测到增高, 6~7 h达到峰值, 48 h后恢复正常, 是目前能反映心肌损伤最早的生化标志物之一, 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CK—MB:CK-MB作为AMI诊断的早期标志物之一, 临床上诊断心肌梗死时应检测患者发病6 h、12 h和24 h的CK-MB同工酶水平。临床上采用肌红蛋白 (Myo) , CK—MB, CTnI三项联合检测, 比检测单项的指标可更早地发现阳性患者。使用POCT技术, 能显著缩短TAT时间, 该技术提供早期诊断, 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德国研究人员日前成功研发出一种心肌梗死快速检测法, 可用3 h确诊心肌梗死, 准确率可达96%。

2.1.2 B型钠尿肽 (BNP)

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协会发布的导则中推荐BNP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标志物[7]。B型钠尿肽是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 POCT方法只用15min检测BNP, 即可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检测结果与梗死面积正相关。

2.2 P0CT在免疫方面的应用

POCT在社区一级医院、便民诊所也能做出快速诊断, 如HBV、HCV、SF、TPPA。POCT利用简单的卡、条, 无需太多贵重设备也能做出快速诊断, 提高了社区医院的诊疗技术。李明友等[8]人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 POCT法联合检测HIV-抗体、HCV-抗体、TP-抗体、HBsAg与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现在POCT检测操作简单, 仅需1~2 min, 20 min内结果清晰易辩, 多个结果还可同时检测, 在中心实验室以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3 POCT在内分泌疾病的应用

2.3.1 血糖的检测

利用POCT原理制造的, 便携、轻巧的血糖仪随处可见, 仅仅一滴血, 几秒钟便能使患者随时监测血糖情况, 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 调整治疗方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选取性价比高的血糖仪, 尽可能使用同厂家、同型号的POCT血糖仪[9]。

2.3.2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糖尿病筛选、诊断、治疗的有效指标, 是糖尿病治疗长期监测的金标准[10]。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患者前1~2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因此, 方便快捷的检测其水平, 掌握机体糖代谢的变化情况, 可有效的检测病情, 合理的使用药物。

2.3.3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映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 尤其是判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是否有早期肾脏损伤的重要临床指标, 也是进行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可靠指标[11]。

2.4 肿瘤标志物检测

多种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广泛适用于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查体, 以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检测手段[12]。医生通过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常用POCT方法测定的肿瘤标志物有:CEA、AFP、PSA等, 其中AFP仍然是诊断肝癌的最佳标志物。

2.5 POCT在抗凝治疗方面的应用

POCT能检测的指标如PT、APTT、Fib、INR、D-二聚体等。研究表明[13]POCT仪器监测肝素抗凝更具实效性, 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 其INR值用于监测口服双羟豆素类抗凝药的治疗情况, 本研究显示其POCT与中心实验室结果明显相关, POCT方式能保证患者的INR处于更好的稳定状态。使用美国ITC公司生产的Hemachron JrⅡPOCT设备, 仅需15μl血即可快速得到检验结果, 这对于长期监测凝血时间的患者来说, 在家中便能得到便捷的服务。

2.6 POCT在妇产医学方面的应用

孕前病毒TORCH—IgM五项快速检测卡为优生优育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李强等[14]研究认为, 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HCG对异位妊娠、葡萄胎、宫外孕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3 POCT的展望

丛玉隆教授[15]认为“在未来5~10年内, POCT应该达到检查的70%~80%以上, 基本改变目前的检验格局;当然中心实验室也应该存在, 主要进行一些复杂的实验”。POCT还应特别注重质量保证, 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 标准的操作程序, 完整的质控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确保POCT结果与中心实验室一样准确。虽然POCT试验可允许非检验人员操作, 但是培训的问题应放在首位[16]。因此, POCT的检测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POCT设备。医院POCT应用者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使POCT的应用越来越规范化, 为医学检验不断带来新生力量。

综上所述, POCT作为中央实验室的一个补充, 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检测项目的不断增多, 其功能不断完善, POCT必将给患者带来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务。

摘要:即时检验 (POCT, Point-of-CareTesting) 作为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主要特点强调结果快速, 大大缩短了实验结果周转时间, 使医生及早做出诊断给予患者以对症治疗。POCT检测方法的不断出现, 标志着医学检验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需要它作出快速反应, 患者也希望借助它作自我诊断。因此, POCT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POCT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应用, 通过培训人员的正规操作, 以及多学科领域的发展, POCT作为中央实验室的一个补充, 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POCT项目的不断增多, 质量的不断进步, 设备的不断完善, POCT必将在医学检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8.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篇八

对于处在各个水平阶段的球员来说,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检验他们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我们把这个叫做“共性”。共性是所有球员应该分享的技术。这些共性如下:

接球技巧(“读懂”或者“判断”来球)

对于一名球员来说,读懂来球对他们能否很好地站位接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次连续来球完全一样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读懂来球可以直接影响到击球的效果。读懂来球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宽度:高度——也被叫做二维接球技巧。

速度:深度;旋转——也被叫做三维接球技巧(7岁或8岁的年龄才会开始掌握这个技巧)。

握拍

有很多不同的握拍方式供球员选择,包括“东方式正手”,“东方式反手”(单反),“极端东方式反手”(单反),“半西方式正手”,“西方式正手”,“大陆式”。双反也有几种选择,包括——以右手握拍球员为例——右手大陆式握拍,左手东方式正手握拍;右手东方式反手,左手东方式正手;第三种是双手都采用东方式正手握拍,由于击球过程中需要前臂更多参与,所以第三种握拍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种击球方式。

肩膀旋转带动挥拍

这就是说准备击球的第一个动作不是移动手臂而是旋转肩膀。在肩膀旋转以后手臂继续后挥。整个过程必须是一个流畅的动作(而不是“机器人式”的)。

另外,击球时髋部和肩膀旋转带来的重量转移可以增强力度。

打正手时使用非主导手臂

非主导手臂(对于左手握拍选手来说就是右手臂)在正手击球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旋转肩膀准备击球时,非主导手臂应该穿过身体,球员准备在击球点位置(前腿膝盖前方)击打来球一手臂和手的位置可能略高于理想的击球点(对于正手来说就是手腕高度)。这会有助于髋部和肩膀的转动,并在正手挥拍时使得髋部和肩膀旋转起到重要作用。

控制球的三个关键点:

有几个关键点来控制球,包括:

由目标来确定身体位置,双脚的位置尤其重要。基本上来说。球员必须“横向地”面对来球。

保持球拍在击球点的位置。

随挥——常常被错误认为是手臂和球拍结束的位置,其实随挥表示将球打向目标以后继续挥动手臂和球拍的动作。

让球员理解球拍在接触点的位置和随挥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让球员想象他/她在连续击打六个排成行的球(大约保持30厘米的距离)。这可以帮助他/她在挥拍过程中保持手臂、手腕和拍头的位置。同时拥有一个连贯的挥拍速度(不会放慢挥拍速度)。控制手腕

水平较高的球员有能力使用手腕来完成击球。对于初级球员来说,重要的是在整个击球过程中保持手腕“始终一致”(不改变位置)。这样做的原因包括:

避免受伤。

如果要更好地控制球,球员必须控制好球拍。如果要控制好球拍,他,她必须控制好身体。

改变手腕的位置往往会造成的结果是改变拍头触球时的位置。

如果一名球员要提高他/她的水平,离开身体最远的“小关节”(手腕)应该是运动时最后独立工作的部分

(由于如上原因)。

站姿和膝盖弯曲

封闭式站姿(交叉脚步来击球),关闭式站姿(身体和球网保持90度)和开放式站姿(用与球同侧的那只脚向侧边垫步)都是球员可以在比赛中采取的不同站姿。而弯曲膝盖不仅仅可以帮助球员更有效地接到很低的来球,也可以让球员更多借用地面的力量来产生更多能量击球(但是不必倒向地面)。当然,这需要时间来提高。

上一篇:抓好常规管理 创建文明学校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韵律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