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精选7篇)
1.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 篇一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充满着轻松的氛围,以游戏导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例题用直观有趣味的方式体现,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这其实是新课标要求所提倡和极力达到的要求,能够很好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课时的设计还有一大特点是在对知识点引起的环节上,注意由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注重例题及知识点的教学衔接,避免生硬的知识点教学转化,设计好过渡和引导,使教学环节浑然一体,知识点的衔接也显得水到渠成。
(1)圆柱的认识
本节课是让学生从比较已熟悉的形体(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与将要学习的形体中引出圆柱体,这样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学习,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也是最好的催化剂。本课通过直观演示以及交流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活跃课堂气氛。
(2)圆柱的表面积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1)这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尤其是关于一些材料的用料问题,因而采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激发学生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来解决现在遇到的数学问题。(2)遵循学生学习接受的规律,通过直观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得出计算公式,领悟与发现新知识促进了新旧知识联系与分化,有利于认知结构的调整、重组与扩大。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在教授这一节课中,我始终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在每个环节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然后将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的。
(3)圆柱的体积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在例题中贯穿解题的思路、方法、细节等方面的学习,从具体的实例上升为一般的方法性知识,对于学生学习有很好的举一反三的功效。
圆锥的认识【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斯托利亚尔)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探究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挫折,经受锻炼。在学习中,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总会产生矛盾、冲突,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掩盖矛盾,也不需要把问题展示得很清楚,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冲突,即使学生的思维遭遇挫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相当有利的。高明的老师常“制造”这种认识上的冲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充分研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利用有效的探究活动提高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同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该学习方法也是降低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的难度。
出现了验证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方法。涌现出了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不同理解,实现了学习策略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这也证明了学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的。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回忆上述知识,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化简比的难点问题是最后结果的表现形式,因此,通过学生讨论“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使学生明确化简比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比,并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的,然后让学生遵循这条原则,自己尝试化简比,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最麻烦的是化简比和求比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很容易混淆。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我试讲了《正、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上完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层次(认识量、变量,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的教学。这个环节处理得很不好(具体的下面介绍),学生没有很好地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也就影响到了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我自己很清楚,不管怎么说,“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教学的失误是我造成的,后来我明白了,如果在学生回答了“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在变化”后,我顺势说一句“读一读这些数据”,随后再接着问:“谁随着谁变呀?”这样就会很顺畅地得出: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是时间随着路程变),我们就把这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最后再用表(2)中的两种量来巩固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就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建立这个概念了,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层的教学内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比和比例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应用题学习中是反复强调过的,本节课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数量关系上,而是要从一个新的数学角度来加以研究,用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来加以理解,用一种新的数学语言来加以定义。因此在复习题中我让学生大量的复习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并且联系教材复习了教材及练习中涉及到的一些数量关系,渗透了难点。
在教学中,我通过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从生活事例中引出数量关系,然后给这种数量关系一种新的理解,将这种数量关系重新定义为成正、反比例关系,具备这种数量关系的数量成正、反比例的量,沿着这条线索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验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但学生理解概念以后要准确的表达出这个概念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这个概念叙述的语句比较长,因此我要求学生抓住概念的三个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反复说,轻声说,指名说,同桌互说最后完全能自主准确的说出这个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备课时还是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在做练习题时,没有给足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考虑。
比例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案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这种“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简单的统计》教学反思
“简单的统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呈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二册教材中。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学习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学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受到国情教育;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 篇二
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取向, 体现高段学习特点。在品评语句中体会科学精神;在梳理脉络中了解文体特点;在比较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 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 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做到读中有思考。
2.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3. 通过与本单元其余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了解议论文基本的文体特点。
4.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亮出观点、梳理脉络
1. 默读全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 又列举了哪些事例?
2. 梳理脉络, 呈现课文脉络图:
3. 作者在文中先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再举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三个事例来说明, 最后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抓关键、抓重点的方法很重要, 这就是把厚厚的书读薄了。
板块二:研读事例、感悟精神
1. 这三个事例中, 哪个事例让你感受最深?找到这个事例仔细研读, 可以把深有感触的句子画下来, 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 学生抓住关键词语, 自主交流感受, 感悟科学家的执着精神。
板块三:比较阅读、探求文体
(一) 研读相同点
1. 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 就三个事例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书中列举的三件事, 来自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物, 有着不同的研究成果, 但是却有相同之处。读一篇文章, 还要善于从不同的内容中找出相同点。快速浏览三个事例, 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
2. 你们的观点和课文第2段不谋而合, 在这三个事例中, “?”和“!”各指什么呢?
3. 这个“?”和“!”凝结了科学家们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如果你是谢皮罗教授, 在抓住问号不放并进行反复研究之后, 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你一定会赞同作者的观点 (引读第2段) ;如果你是波义耳, 在不断发问并进行许多的实验之后, 发明了石蕊试纸, 也一定会自豪地对自己说 (引读第2段) ;如果你是奥地利医生,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之后, 发现睡觉时人的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你一定会骄傲地对世人说 (引读第2段) 。
4. 科学史上, 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你还能举出几个吗, 为什么不一一列举完呢?
5. 既然三个事例基本上是相同的, 为什么要写三个, 写一个或者两个行不行?
(二) 研读不同点
1. 这篇课文和本单元的其余三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快速浏览整组课文, 同桌讨论, 完成合作学习单。
2. 像本课这样, 先提出鲜明的观点, 再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的文章, 属于议论文。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一篇议论文? (先找到论点, 再看看用什么事例来证明论点)
(三) 拓展阅读
请你阅读以下片段, 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完成短文结构图。
一切科学事业都需要探索精神。探索者总是面对着未知的世界, 每前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倍的艰险, 因此这种精神既是创造精神, 开拓精神, 也是冒险精神, 献身精神。生物学家达尔文并没有因为昆虫中毒而放弃对昆虫世界的考察, 化学家诺贝尔也并没有因为炸药爆炸而中止自己的化学实验。俄国物理学家利赫曼和罗蒙诺索夫, 曾打算利用在屋顶上竖铁杆的办法, 把空中的雷电引下来仔细研究。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 当他们两个攀上屋顶时, 突然一道闪光掠过, 利赫曼教授随之倒地。然而, 罗蒙诺索夫在给利赫曼念完悼词之后, 又继续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揭示雷电的奥秘。面对着这些无畏的探索者, 我们怎么能不受到启迪和激励!
——节选自郝铭鉴的《“挑战者”号追思》
(四) 学法引导
祝贺大家已经跨进了议论文阅读的门槛。其实, 科学并不神秘, 关键在于见微知著, 追根溯源;议论文也并不难读, 关键在于找到论点, 想想用什么事例来证明论点。当然, 作为一篇议论文, 光有观点、事例还不够, 往往在文章末尾会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得出结论。这就是课文的7、8自然段, 我们下节课再学!
【教后反思】
一般的科学的教科书应懂它的内容, 不必从文字上去瞎费力, 应在形式上多用力, 只阅不够, 要好好地读。——夏丐尊《怎样阅读》
一、因文而异:站在文体角度解读文本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内容上看属于“科学精神”主题单元, 从形式上看, 属于小学阶段仅有的两篇议论文中的一篇, 具有典型的文体色彩。歌德提醒我们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的细究与深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把握文章“科学精神”的主题, 更应厘清不同选文的文体逻辑, 因为相比语言、文字、段落和篇章, 文体是调和一切的最高级的形式, 教一类文体就得有体现这一类文体特征的过程。本设计根据文体特色选择了适当的审美方法, 着力将议论文这种文体背后隐藏的“道”, 即表达的逻辑揭示出来, 让学生形成议论文的阅读图示, 汲取“议论文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
二、因异而教:站在文体角度设计教学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吃准目标”, 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 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 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 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 不缺位, 不越位;“指导学习”, 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 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 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 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 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
阅读教学, 需要引导学生从关注内容走向关注形式, 议论文的教学更需要睁大一双发现的眼睛, 努力走向文字的背后, 走向文章的深处, 进而努力融入学生的世界, 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看上去”到“好好看”, 一起抵达学习的更深处。但是, 这种转变只能是“悄悄的”“艺术的”, 切不可是“喧闹的”“生硬的”, 而是引领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
(一) 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议论文文体的表达形式
比较阅读可更好地消除或减少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单篇课文的枯燥情绪, 丰富学习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同时, 既然有比较, 便必然有探究, 可以引发学生探索的潜能, 诱发学生的思考本能, 让他们从学习中找到更多主动学习的因素, 自然地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温故而知新, 开阔阅读视野, 培养阅读中的多维思考能力, 进而学以致用。在本课中, 通过三个事例的比较阅读, 通过本课和其余课文的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运用, 揣摩议论文的表达方法。
(二) 在互文阅读中习得议论文阅读的一般策略
学生学习课本中范文的意义在于其“范”的作用, 即阅读别人的文章, 在思想中形成一种认识:语言可以这样表达, 感情可以这样抒发, 文章可以这样描写等, 要学习的是范文的字词句及写法、表达方式等。本课努力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点出发, 集聚、整合一批议论文文本, 激发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期待, 潜移默化地渗透这一类文本的阅读策略, 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扇独特视角的窗户, 引领他们在语文阅读中, 领略与以往不同的独特风景。
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篇三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4.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四
⑴每节课的内容不易过多,不能贪多,贪多嚼不烂,学生不易一下全掌握。要分的稍微细致一些,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也有利于知识的扩展与深化。
⑵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本册中的中心,是重点。本册所有数与代数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
⑶在教学中要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后来的混合计算这一章中进行应用题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针对以上失误,在今后教学中要补充的内容是: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⑷利用分数化单位,如:2/5时=分1/5吨=()千克。
5.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反思 篇五
一、注意统计图的合理选择
1.厦门20xx年12月上旬10天的气温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2.一天当中图书馆,《小说》、《儿童文学》、《科技教育》、《语文学习》借阅情况。用( )统计图
3. 岳海一个学期6个单元的成绩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
4.蔬菜基地,白菜、花菜、萝卜、四季豆占总数的百分比。用( )统计图
二、注意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应用题的结合P107(扇形统计图)
兴趣小组,参加足球的人数比参加乒乓球的人数少8人。
(1)这个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参加跳绳的人数有多少?
三、注意鸡兔同笼的三种解法(教学重点)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数,有8头,从下数有26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法一:列表法(从中数切入)
鸡
4
3
兔
4
5
脚
24
26
▲法二: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脚共有:2×8=16(只) 脚少了:26-16=10(只)鸡脚比兔脚少:4-2=2(只)
兔只数:10÷2=5
▲法三:方程解(用大数假设)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8-x)只
4x+2×(8-x)=26
四、注意突破学习难点P116第4题
6.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 篇六
我采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具相结合的手段,在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教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有了空间感觉的体验,也有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这样设计我觉得能突破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不足:
由于学生的学具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加上本人能力有限,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使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活跃,课堂显得有些压抑
再教设想:
7.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 篇七
一、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略读原是用来训练阅读的优良习惯, 必须脚踏实地, 毫不苟且, 才有效益。”从叶老的话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略读课文的课程功能。
1. 精读“主体”的“补充”
“补充”什么呢?简言之, 补充精读课文“主体”的不足。如: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然而,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地区、民族独具特色, 衣食住行各不相同。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反映的是“节日风俗”, 我们知道除了北京的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地区的节日风俗;除了“节日风俗”, 还有其他的民风民俗。故除了《北京的春节》外, 教材中还编写了略读课文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反映维吾尔人豪气、豁达、乐观的《和田的维吾尔》。这样, 在文化、民居、人物等方面进行补充, 尽可能全方位地反映“中华民风民俗”。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2. 精读“准备”的“应用”
“应用”主要指应用精读中学得的阅读方法和获取的知识经验, 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人教版六 (下) 第二单元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在阅读知识与能力方面, 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时间为经线, 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作为全文结构, 其写作特点是表达顺序清楚明白。二是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 情趣盎然, 学生喜闻乐见, 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 其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三是文章有较多的场景描写, 有较强的画面感, 其写作特点是用词准确, 生动形象。以上三个写作特点应在精读课文中习得, 在后面三篇略读课文中加以应用, 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下面我们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习作表达”为例进行探讨:一是依据单元导语。本单元的导语第二自然段指出:“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它提示了语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了读写训练点。由此, 我们在单元导语中可以看出, 本单元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准确用词, 生动表达,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是依据精读课文。为了达到单元导语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依据课文的特点及课后思考题, 可将教学目标定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及详写、略写的好处。”由此, 后面三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基本可定为:“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但是, 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各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现列表如下:
所以,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可依据单元导语、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以及略读课文的特点来确定。就教学目标达成过程的性质而言, 精读课文侧重于“学会”, 略读课文侧重于“会学”。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教参中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的提示, 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 也可以是写法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 可不必多作要求。”在以上思想的引导下, 略读课文大体上可作如下设计:
1.“提示”引路, 简化课堂结构
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 有一段流畅的文字, 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 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更好地发挥了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如《和田的维吾尔》前的连接语:“提起维吾尔族, 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 除了能歌善舞, 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读读下面这篇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以上连接语中, “还有许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在主题内容上进行过渡, 让学生想一想有哪些饶有兴趣的风俗呢?接着提示:“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再次进行引导, 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概括特点;“然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交流”什么, 怎么“交流”, 是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学生可以交流读后的体会, 也可以交流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这样情感上铺垫, 能力上迁移, 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连接语, 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既能事半功倍, 提高阅读效率, 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抓住关键, 精读课文重点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 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 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 更集中。因此, 我们需要反复斟酌, 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如《藏戏》一文, 一是要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课文是按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 以“总—分—总”结构安排的:先是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详细写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继承和发展。二是可抓住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其一, 表现主要内容的重点句子。如:“那时候, 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 数不清的牛皮船, 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急流中,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江水吞噬。”课文中的这段话,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 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 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 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 也说明艺术源于生活, 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让学生重点理解这段话, 对感悟后面藏戏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可以作为重点句子加以处理。其二, 体现表达形式的重点句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 除了阅读文章、理解内容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表达, 特别是略读课文, 此项任务显得更为重要。表达的顺序、表达的方法、语言的风格等等都可以作为重点句子来教学。如:文中“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本句话看似平平常常, 但在全文布局谋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结藏戏的三大特点, 接着用“还是”转折, 介绍了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教学时, 在理解内容与表达形式两个方面抓住重点词句, 以点带面, 层层推进, 提高效率, 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3. 课外拓展, 增大课堂容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合格率》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7-22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利息08-09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课后教学反思08-20
八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反思07-31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反思10-08
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教学反思11-06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09-01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学反思10-06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反思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