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

2024-06-27

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共12篇)

1.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 篇一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2〕1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住房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适度保障的原则,按照问需于民、以需定建、分步实施、轮候解决的思路,合理确定住房保障范围、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力争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包括最低收入的特殊困难家庭,下同)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

(一)保障性住房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

逐步将全省现有的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合并管理、并轨运行,统一归类为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只租不售。通过建立以公租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住房保障对象基本居住需求。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暂停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将其供应对象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二)合理确定供应对象。

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供应。

城镇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线标准按照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左右确定;住房困难标准按照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确定。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并公布本地区住房保障对象条件。

(三)实行分类保障。

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主要通过申请轮候公租房解决基本居住需求。其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通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建设的公租房解决基本居住需求。

(四)合理确定户型面积和租金标准。

新建的成套公租房,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左右为主。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建筑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租房。以集体宿舍形式建设的公租房,应执行国家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公租房租金标准参照市场租金水平确定。

(五)实行租金补贴。

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公租房的,由当地政府按照分档补贴的原则给予租金补贴,具体办法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制订。

(六)以需定建,轮候保障。

各地应根据确定的保障对象、方式和标准,开展需求申报,制订建设规划,定点建设,轮候分配。

1.开展需求申报。按照各市、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申报条件,由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向户籍或就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申报住房保障需求。各类产业园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由其所在企业统一申报。

2.制订建设规划。各市、县人民政府应根据需求对象申报情况,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按照定期轮候、逐年分步解决的原则,组织制订公租房建设规划。

3.定点登记需求。各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公租房建设规划,向社会公布项目选址地点和建设方案,接受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定点需求登记,并按照登记情况组织编制建设计划。定点需求登记结果应在政府网站等当地主流媒体进行公示。

4.实行轮候分配。根据公租房建设规划、建设计划和定点需求登记情况,对保障对象实行轮候分配。具体轮候规则和轮候期限由各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七)创新建设模式。

1.政府投资建设模式。即由各地政府划拨土地并投资建设和管理公租房。各地政府也可通过收购、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公租房。各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可按城市规划设计要求配建商业服务设施,统一经营管理,租金收入和其他经营收入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

2.社会投资建设模式。即由政府有偿提供土地并给予优惠政策支持,由房地产开发等各类企业或其他投资机构出资建设公租房。鼓励房地产开发等各类企业和其他投资机构以独资、集资或股份制的方式投资、建设和运营公租房,并给予享受公租房建设和运营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

3.单位自筹建设模式。即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办理有关用地手续,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存量建设用地或与拥有存量建设用地的单位合作建设公租房。单位自建公租房纳入当地政府统一

2监管,优先向本单位符合住房保障对象条件的职工出租,剩余房源由当地政府调剂安置其他保障对象租住。

4.开发项目配建模式。即在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或进行“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时,配建一定比例的公租房。公租房配建比例一般不低于规划住宅建筑总面积的10%,具体配建比例和管理方式由各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配建的公租房应与所在项目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配套和同步交付使用。

5.产业园区集中配建模式。即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等,由当地政府统筹规划,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建设的原则,由政府直接配建或引导投资主体建设公租房。集中配建的公租房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其他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出租。

6.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模式。即按照控制规模、优化布局、只租不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流转的原则,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试点。公租房建成后可向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对象出租,也可由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整体承租后再向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对象出租。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公租房应当整体确权,不得分拆确权。

(八)严格准入与退出管理。

1.严格准入管理。从申请人家庭收入、资产标准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方面严格把关,强化准入管理。依托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完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资格审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规范分配管理。加强对公租房分配方案的审核和监督,实行登记结果、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确保公租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

3.健全退出机制。通过鼓励群众举报、不定期检查、入户调查、信函索证、委托第三方调查取证等方式,加强住房保障资格监管和住房使用情况巡查。强化合同管理,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及时取消其保障资格。

三、落实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省财政逐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公租房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通过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公租房的投入。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公租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不足的地区,要提高从土地出让收益提取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

2.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公租房建设。其中贷款风险准备金达到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的1%时,当年可不再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城市纳入国家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公租房建设试点。试点城市在优先保

3证职工提取和个人住房贷款、留足备付准备金前提下,可将50%以内的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用于发放公租房建设贷款。同等条件下,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优先承租公租房。

3.规范发展企业债券融资。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公租房投融资公司,作为统筹公租房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平台。投融资公司可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承担公租房建设项目的其他企业,可在政府核定的公租房建设投资额度内,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项目融资。对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公租房建设的,优先办理核准手续。

4.组织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在公租房建设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的城市,积极支持开展政府出资与社会筹资相结合的公租房股权信托基金融资试点,探索运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加快推进公租房建设。积极探索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渠道筹措各类低息、中长期贷款支持公租房建设。

5.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公租房建设一律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并落实建设、购买、运营等环节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政策规定。

(二)用地保障。

1.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将公租房用地优先纳入土地储备,并落实到具体地块。储备土地和收回使用权的国有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公租房建设。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公租房项目,其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供应;其他方式投资建设的公租房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有偿使用。采取租赁方式的,可按年缴纳土地租金。

2.确保用地供应。国土资源部门要将公租房建设用地纳入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要在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单列指标,做到应保尽保。对需要办理公租房建设用地手续的,要简化程序,加快办理。

(三)规划保障。

1.定期编制规划。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公租房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并将公租房建设规划、计划纳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公租房项目的选址要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区域,并同步做好小区内外市政、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

2.适当提高容积率。在符合城市规划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公租房项目容积率可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上限掌握,并适当预留公共绿地,为今后改造提升预留空间。公租房项目规划设计要遵循建筑节能要求,体现岭南建筑风格。

(四)体制保障。

1.设立住房保障委员会。各市、县可设立住房保障委员会,成员由政府部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组成,行使本地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具体职责由委员会章程规定。

2.设立或明确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各市、县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管理机构负责拟订住房保障政策,组织编制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建设计划并监督实施,指导监督公租房建设。

3.设立住房保障具体实施机构。各市、县可设立非营利性专业化住房保障具体实施机构,负责承办公租房的需求调查、登记、建设、运营管理和维修养护等事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通过建立法定机构,采取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负责承办上述事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成立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全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重大政策措施,研究部署和指导实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省编办和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金融办、法制办等部门,加强对全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检查督导。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方案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工作顺利推进。各市、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方案要在2012年第二季度之前公布实施。[1]

2.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 篇二

关键词:节水农业,现状,成效,粮食安全,节水措施

1 引 言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粮食大省, 同时还是水资源紧缺的省。据资料表明, 河南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实现增产, 今后继续保持增产的水资源瓶颈将进一步显现。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防旱减灾、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保障河南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2 基本概况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 气候兼有南北之长,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风沙多, 夏季炎热降雨集中, 秋季晴朗日照长, 冬季寒冷雨雪少。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2.4~16.1℃[1]之间。年降水总量在432~1 632mm[1]之间, 降水分布由南至北依次递减。年日照时数在1 328~2 350小时[1]之间。河南省水资源总量在全国居第19位, 人均水资源量为327m3/人, 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据2009年数据统计[2],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28.8亿m3, 其中地表水资源208.3亿m3, 地下水资源为188.1亿m3, 重复量为67.6亿m3;全省总用水量为233.71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27.76亿m3, 占54.7%;全省人均用水量为232m3, 农田灌溉每667m2用水量为177m3, 吨粮用水量约171m3;全省作物受旱面积为3.6km2, 作物受灾面积3 100km2, 其中成灾2 870km2, 绝收221km2, 因旱少种面积276km2, 因旱减收粮食88.3万吨, 经济作物损失8.9亿元。

3 河南节水农业现状

3.1 发展现状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农业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扶持发展农田节水工作。2005~2010年, 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河南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及要求, 为确保粮食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3.1.1 紧紧抓住国家黄淮海平原开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等机遇, 积极推广渠道渗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08万km2 [1];

3.1.2 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灌溉基础等特点, 按照农业发展方向与节水措施相对一致性原则, 通过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项目, 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灌溉等农田节水技术, 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 建立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节水高效农作制度, 切实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

3.2 取得成效

3.2.1 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及坡耕地治理, 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 全省中低产改良等基本农田建设1.04万km2,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00km2, 配套实施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培肥措施, 营造土壤水库。在坡耕治理上,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改善了生产条件, 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3.2.2 通过推广应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截止目前, 全省共推广节水灌溉面积1.4万km2, 推广以地面灌溉 (畦灌、沟灌) 、管灌、移动式灌溉、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为主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了输水、田间灌溉同步节水, 收到了增收节支的功效。通过推广应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水利用率可提高10~30%, 每667m2节水20~40m3, 每667m2省工1~2个, 平均每667m2增产粮食10~30%左右。

2.2.3 通过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及覆盖技术, 进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水分蒸发, 培肥了地力,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近年来, 全省推广以免耕、少耕、适时深松和残茬覆盖为主要技术内容的小麦、玉米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该技术可使土壤蓄水率增加10~20%, 土壤含水量提高0.5~3.5%, 降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 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1~0.3kg/m3, 每667m2增产10~30%。大力推广覆盖技术, 通过推广覆盖保墒技术增加土壤蓄水量, 提高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 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化肥利用率。

2.2.4 通过推广应用集雨补灌技术, 为旱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全省修建 (复) 旱地坑、塘、水窖等微集雨工程3.8万个, 增加蓄水量360万m3, 新增补灌面积近86.67km2。平顶山市在起伏较大的丘岗区把喷灌设备与旱地水窖相配套, 利用集雨节灌技术每667m2用水量仅为30~35m3, 节水效果显著。

2.2.5 通过推广应用抗旱良种及适应性种植技术, 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品质的提高。

筛选引进了一批适宜推广的耐旱、节水作物品种, 促进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为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 宜粮则粮, 宜果则果, 宜牧则牧, 均收到了较好效果。

4 保障粮食安全

4.1 生产现状

河南平原面积大, 气候土壤条件好, 光照资源充足, 有着粮食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1978~2007年, 河南粮食产量由209.8亿kg提高到524.5亿kg, 居全国第1位。2004年以来, 河南粮食生产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粮食总产连续攀登3大台阶, 2004年达到426亿kg, 2005年达到458.2亿kg, 2006年达到505.5亿kg, 首次突破千亿斤。2011年, 河南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 108.5亿斤, 连续6年超千亿斤, 连续8年创历史最高记录。

根据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 到2015年, 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523万km2,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60以上, 要完成8 000km2中低产田改造, 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确保到2020年全省粮食增产155亿斤。因此, 只有实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粮食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发展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的战略举措, 才能保障河南粮食产量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155亿斤。

4.2 存在问题

目前, 虽然河南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8年增长, 但粮食进一步增产的水资源瓶颈却越来越明显, 全省粮食生产还面临较多的问题和困难, 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减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种粮效益比较低等。其中农业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4.2.1 季节和年际水量变化大

一年之内, 往往夏秋暴雨成灾, 水量过多, 而冬春则往往长期干旱, 甚至中小河流干涸。平原地区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相差20~40倍, 山区相差5~15倍。

4.2.2 水资源紧缺

河南现有各类水利工程每年可供水量为260亿m3。地表水利用率、浅层地下水开采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近几年, 每年实际供水量约234亿m3。其中农业用水138亿m3, 占总用水量的59%。据测算, 平水年份需水总量为300亿m3, 其中农业需水210亿m3, 工业需水量50亿m3, 城镇生活和环境需水40亿m3, 与实际供水量相比缺水70亿m3, 遇中旱年和大旱年, 缺水更为严重。

4.2.3 水资源分布不均

地表水资源由南向北递减, 豫南干旱指数小于1, 水量充沛;豫北干旱指数小于2, 水量偏少。占全省耕地面积1/4的山地丘陵区占据全省70%的地表水量, 占全省耕地面积3/4的平原区仅占据全省30%的地表水量。豫北和豫东地区最低, 人均占有水资源275m3。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量达70亿~105亿m3。

4.2.4 农业用水效率不高

据资料表明, 2010年河南省有效灌溉面积为5.08万km2 [1], 旱涝保收田面积为4.05万km2 [1], 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面积仅为1.19万km2, 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3.4%。2007年粮食核心区黄淮海和南阳主体范围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5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农田灌溉定额为266m3/667m2,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3 主要措施

节水农业是高效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农业, 其核心是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 科学管理、合理调控和高效利用农田土壤水、自然降水和灌溉水, 满足作物水分需求, 提高水分生产力和抗旱减灾能力, 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更多的粮食。目前, 河南传统的水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采用新的革命性措施,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走节水增粮的路子。

4.3.1 工程节水措施。

4.3.1.1 在灌溉区, 要采取管道输水和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取代传统的大水漫灌。大力发展各类节水设施, 切实推进大中型灌区工程续建配套和以渠系防渗为重点的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技术综合集成与示范, 推进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

4.3.1.2 在旱作区, 大力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 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做好田间工程节水改造, 包括土地平整和田块整理, 旱作物要推广窄短畦 (沟)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 发展喷微灌技术。

4.3.2 农艺节水措施。

4.3.2.1 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 因地制宜推广不同节水技术。在灌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墒节灌、水肥耦合等高效节水技术。在旱区推广作物改良、耕作保墒、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集雨补灌等旱作节水技术。

4.3.2.2 建设高标准的农田节水核心示范区, 集成创新节水技术新模式, 普及推广节水新技术。通过示范区建设, 在旱作区可以使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 单产提高10~20%;在精灌区可节约灌溉水10~20%, 作物单产提高20%以上。

4.3.3 管理节水措施。

4.3.3.1 加强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 严格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4.3.3.2 强化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 合理配置和调度灌区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 推行农户终端水价制度, 实施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等。

4.3.3.3 建立农民用水服务组织, 包括农民用水者协会等, 加强末级渠系和田间灌溉用水管理, 提高田间水资源利用率。

总之,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可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 有效缓解粮食增产的水资源压力, 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从而保障全省粮食的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编.河南调查年鉴[M].2011 (28) :2-4;47:2-21.

3.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的思考 篇三

农业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是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

要实用技术,它具有省工、省时、省水、节约劳动力、增产增效等诸多益处,高新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势必将农业生产推进一大步。

就现阶段我区来说,在农村二轮承包土地中推广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目前,农村土地基本是“一家一户一块田”的格局,一个灌溉单位有二、三十户农户,农民拥有充分的种植自主权,种植结构难统一,特别是田间管理仍然各自为政,就很难充分发挥出高效节水的优势。

下面就加强田间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与大家商讨。

一、合作经营模式

合作经营即在一个灌溉单位内,由几十户村民成立一个管理组织模式,类似于解放初期成立的互助组或目前的股份制公司。每户农户都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但不具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的经营权掌握在该组织农户集体推荐或由科技管理机构指派的具有田间管理技术、做事公道、能取信于农户的人。此人对地块具有经营权,生产资料费用及田管费用由农户按照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摊,收益也按照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成,但土地者必须向经营者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以确保经营者取得效益。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1、它是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实现土地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使高效节水技术得以全面推广,部分农民如果生产资料费用不足,也可以由经营者调整资金来顺利完成各项田管工作,达到全面丰收。

2、确保地少的人增加收入。地少的人将土地交给经营者经营,可以余出时间去打工,也可以在自己的经营组织内打工,以增加收入。

3、确保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由于经营者具有经营权,可以对贫困家庭相对进行帮扶,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帮弱、以面带点的局面,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4、能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懂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农民经营管理精英,他们将是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主力军,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托管经营模式

托管经营是指将自己的土地按照高于市场承包价格承包给企业或公司,自己再受雇于企业进行生产劳动,增加自己的收入。比较成功的是山东省乐陵市黄夫镇许家庄,由山东三和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先生在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将村民的耕地以每亩500元承包,在整合宅基地后,利用空余土地建了大型养牛场,把土地的主人请到工厂当工人,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企业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按照需求,利用高效技术种植了粮食、饲草饲料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企业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1、土地可以迅速整合,使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可迅速广泛运用。

2、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使多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适于现代社会发展。

4.促进XX县农业节水的实施意见 篇四

各乡镇、用水协会,局直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一号”文件和年初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指导和推进XX县农业节水,缓解农业用水面临的压力,促进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关于促进XX灌区农业节水的实施意见》(巴政发〔2012〕1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XX县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

XX县作为XX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XX灌区多年引黄水量维持在50亿立方米左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用水户,每年超计划饮水12亿立方米。而XX县多年引黄水量在4.4亿立方米左右。近年来,随着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国家对引黄用水刚性约束增强,特别是去年中央、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取水指标控制体系。今年初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超指标用水的空间日益缩小,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时期推进灌区农业节水,不仅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镇稳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灌区农业节水力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XX灌区水资源矛盾和促进全局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遵循的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坚持以合理配置和节约水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为灌区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为目标,积极探索农业节水的新模式,努力形成促进农业节水用水管水的新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初步建立与水资源总量相适应的农业节水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使全灌区年用水量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5以上,亩均毛灌溉定额降到500立方米以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力争走出一条灌区农业节水的新路子,使有限的水资源基本满足全灌区农业发展的用水需要。

(三)基本原则:坚持“XX县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原则,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农业节水的合力;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原则,实现管理理念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坚持“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工程建设,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节水的效率和效益;坚持“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统筹兼顾,全面节约”的原则,建立水资源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

三、具体措施

针对我县面临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为了推进灌区节水,保证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当前和今后时期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一)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水的新机制。一是明晰水量指标,强化总量控制。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对引黄用水的红线要求,严格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要切实加强农业用水指标管理。从今年开始,将在全市实行最严格的引黄用水管理制度,年度用水指标逐级分解下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计划,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自求平衡、超用不补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面实行“以水定播”,根据分配指标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力争满足农业用水需要。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灌溉改革。各乡镇和用水协会是基层的用水管理部门,要根据引黄水量短缺的实际,适应水资源形势发展的要求,按照上级水量分配指标,进一步深化供水管理改革,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安排农业用水,严格控制用水定额,合理调控灌溉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基层用水管理,提高田间用水效率。各乡镇是推进基层节水用水管理的主体,要切实担负起基层管水用水节水的责任,努力作好管理、协调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深化基层用水管理改革,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大力推行“以供定需,以水定播,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节水措施,把推进现代农业,强化田间用水管水,推进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节水与农民增产增收的意愿统一起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节水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节约用水的作用,努力形成基层农业用水节水的新机制。

(二)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大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目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水平滞后,单位面积耗水量偏大,浪费水现象突出的问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乡镇要结合全局及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从今年开始,一是鼓励和引导集约化经营。要求各乡镇域化种植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作物连片种植面积每片不低于30亩,对于达到标准的优先安排供水,对达不到标准的相应核减用水指标直至停止供水。二是各乡镇和农业、林业、水务、开发、科技等涉农部门要担负起发展现代农业和节约用水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切实作好指导协调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农业。三是各乡镇及农业和水利部门,要结合灌区实际,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畦种畦灌、覆膜灌溉等田间节水新技术,同时大力推广连片种植、覆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立体栽培等高效节水型农艺措施,尽快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提高水分生产率。四是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快节水示范区建设,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在灌区10个农牧场各建成1万亩,全局共10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示范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亩均用水量净灌溉定额降到310m3以下,节水率达到15%以上,成为引导和推动灌区节水的示范和样板。

(三)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灌溉节水效率。针对灌区水利工程老化破损严重,农田配套程度低,渠道输水损失大等突出问题,要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快实施XX县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泵站节能改造、排水畅通等重点项目,力争在3到5年内使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率由目前的42%提高到45%,支渠级骨干工程状况有明显改善。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税务部门将全面开征水利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的10%将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市和县两级财政每年将安排300~5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起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比重的稳定增长机制,力争今后10年全局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以上。

三是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土地整理、末级渠系改造、农田水利示范县等项目的建设,尽快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灌区70%的基本农田达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渠沟道、水工建筑物完好率达到90%,林木建设覆盖率达到20%,田间工程达到土地平整,一亩两畦,林成网、路通畅,渠沟建筑物布局合理、状况良好、全面配套。四是切实搞好以平整土地、渠道清淤和桥闸维修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今年开始,要求各乡镇每年在灌前要对支渠以下影响输水的渠道进行全面清淤,灌溉田块全部缩小到1亩以下,减少田间灌水损失。大力推广管理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基层管水用水节水能力。五是各乡镇和群管组织要进一步细化田间管理,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春灌补墒和秋浇做法,杜绝深浇和非生育期重复灌溉等现象,通过减少非生育期灌溉用水节约水量。六是深化水利投入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工程条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筹资模式,大力推进水权转换。同时要深化乡镇 “一事一议”投入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和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节水的主体作用,尽快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工程条件,提高节水效率。

(四)深化群管体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经过多年努力,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等群管组织,在乡镇基层用水管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职工群众的参与度不足,标准化建设进度缓慢,协会运行经费难以保证等问题依然存在,XX县水务和各乡镇作为推进群管组织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继续深化群管体制改革,加强群管组织建设,要继续深化和完善“两费合一,一价到户”的水价改革,保证协会管理人员的待遇和正常运行经费。加快标准化协会建设步伐,制定建设规划、任务、目标,不断扩大标准化协会建设规模,同时要注重发挥标准化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群管组织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使之成为促进基层节约用水的主要力量。

市政府和XX水务局将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以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促进农业节水的快速发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全市将尽快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程度和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将实行超指标用水累进加价和超指标用水征收水资源

费制度,利用价格调节,提高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

(五)加强领导,努力形成促进农业节水的新局面。推进农业节约用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重大责任,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改、财政、水务、交通、林业、农牧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领导,各旗县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与管理。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从今年开始,市委、政府要将促进农业节水纳入旗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当地主要领导责任。市委、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向市委、政府进行专报,作为各旗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各自职能,作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要把农业节水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切实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四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推进农业节水的方针政策,宣传全市水资源形势和节水措施,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树立节水新观念,共同营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推动农业节约用水目标的实现。

5.农业节水规划提纲 篇五

XXXX州(市、地)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报告的编制提纲

0综合说明

0.1规划背景

0.2规划主要内容

1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1.1地形、地貌

1.2气候特征

1.3土壤与植被

1.4农业生产条件、水平和农村经济

1.5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1.6土地资源

2农业灌溉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灌溉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2灌溉的特点与形式

2.3灌区工程的建设现状

2.4灌溉用水水平与灌溉保证程度

2.5灌溉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

3农业节水的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势

3.1农业节水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2农业节水典型经验

3.3农业节水资金投入与主要效益

3.4农业节水发展存在的问题

3.5农业节水发展的潜力分析

3.6农业节水发展趋势

4农业节水区划与发展模式

4.1分区的原则

4.2分区的指标体系

4.3农业节水分区

4.4分区描述与发展模式

5农业节水总体规划

5.1规划原则与方法(范围和水平年、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规划依据)

5.2规划目标

5.3规划发展思路

5.4农业种植结构与发展规划

5.5农业需水量与灌溉定额预测

5.6农业可供水量分析

5.7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8实现供需平衡的保障措施与节水指标

6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

6.1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标准(农业节水的含义、地面灌溉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系数、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准则、水分生产率、农业节水面积)

6.2各规划水平年农业节水发展思路

6.3 2015年分区农业节水工程发展规划

6.4 2020年分区农业节水工程发展规划

6.5近期农业节水重点工程发展规划

7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

7.1典型区选择

7.2典型区设计

8农艺节水发展规划

9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9.1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计划

9.2农业节水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9.3投入体系建设方案

9.4农业节水规划体系建设

10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

10近期水平年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估算

11近期水平年农业农业节水建设经济评价 12结论和建议

附图:

1、地理位置示意图

2、水利工程平面布置图

3、各县的农业节水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6.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 篇六

1 土地社会养老保障概念的提出

支持土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者大都从土地的功能、对农民的重要意义及对社会稳定的作用进行论证,如姚洋[2]认为土地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温铁军等[3]认为村集体作为法律上的土地所有者,客观上也承担了对农民的基本保障职能, 这种保障是通过有实际约束力的“非正式合约”———集体对村社内部按照人口变动分配土地的方式来具体体现的, 这实际上认同了土地行使社会保障功能的合理性和应然性。何立胜等[4]认为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仅造就了土地的就业功能,还充当着农民的基本保障作用。赵佳和姜长云[5]认为,当前就总体而言,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可通过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水平, 激活土地的保障能力。

反对土地承担社会保障功能者则大都从土地保障功能不足、阻碍土地流转及农业现代化等角度进行论证,鲁思来等[6]认为维持土地的社会福利功能与提高农业收入之间是矛盾的, 前者要求土地分配的分散化,后者则要求土地的集中。这个矛盾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解决矛盾则需要逐步将土地的社会福利功能剥离出来。蔡昉[7]认为人们在现实中往往忽略了土地是生产要素,甚至把它看作是福利,看作是社会保障等, 这种认识是影响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的观念障碍。李永安[8]认为农业比较效益远低于其它产业,农业岗位的个人收益低于其它岗位,以及国家功能管制下的农业经营用地价格低廉等现实因素,都决定了土地不能、也不应该承载“社会保障”功能。闫小欢和霍学喜[9]认为农村土地的社保功能难以和土地的生产功能相剥离, 是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最主要的制约和困难。

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不可耗竭的生产资料,可以为农户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流, 因此可以替代子女所提供的收入和养老保障。另一方面,土地作为一种不灭的资产,可以为农户提供可依赖的保障,能够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因此,土地收入替代效应和保险效应[10]的存在,使得土地在农民养老保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新农保出现之前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仔细分析新农保之前存在几千年的农民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11],可以发现,农民家庭养老来自家庭成员的经营收入,它是劳动、土地及资本收益的混合。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务农劳动的贡献占到了70%以上[12]。因此,家庭养老仍然是一种来自于土地的保障。毋庸讳言,在农村社会保障缺位或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保障。这种综合性保障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就物质层面而言,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同时还承载着农民的就业、养老、住房、教育、医疗等多种社会保障功能[13];就精神层面而言,土地则为农民构筑了一道保障其生存发展的心理防线。中国农耕经济不仅开始早,而且持续时间长,这使得国人形成了一种浓厚的爱土、亲土、敬土,把土地看作自己生命和依靠的情结[14]。

有学者主张用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取代传统的土地养老保障, 但这取决于制度化的养老保障能否为农民提供合意的养老保障待遇。2009年开启破冰之旅的新农保并未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保障,目前新农保全国平均支付标准只有80多元,对于农民来讲只是补充性收入。朱方圆和张庆君通过分析现行的新农保缴费基数, 得出即使按照每年缴费500元的缴费标准,15年后养老金的养老金替代率最高为16.52%,最低刚刚达到10%,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55%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标准[15],与城镇职工享有较为慷慨的保障福利相比, 农民获得的保障水平极其有限[16]。传统的研究将土地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截然分开,如此一来,农民养老问题的解决就只有两条路径, 要么大幅提高新农保待遇水平,促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要么继续以土地养老为主,新农保提供补充收入。新农保待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筹资水平的提升, 虽然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缴费档次,但因为收入水平和保险意识不高,绝大部分农民选择最低档缴费, 新农保制度难以让农民老有所养。

在当前的条件下, 从农民个体出发提高筹资水平难以实现。有人主张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提升新农保筹资水平[17],也有人主张实施承包地换社保制度,让年老农民真正老有所养,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金由财政负担[18]。上述主张一则过分强调政府责任, 忽略了新农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责任分担,作为独立制度必须在系统内部自求平衡, 借助外力达成的平衡只能是权宜之计。再者,就算政府愿意独挑重任,财政负担能力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殊不知,当前地方债务所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 地方行政体系基本都在举债维持[19]。翻开政府收支科目表,按功能划分的支出大致有17类177款,作为保障我国履行政府职能和财政管理的物质基础, 在新农保上的支出大幅提升必然以其它支出的收缩为代价。渴盼财政增援的又何止新农保? 从某个狭窄的领域和视角出发动辄要求财政解困的政策建议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即使财政有心,也得财政有力,不能一出问题就让财政兜底。

换一个思路我们可以发现, 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实现主要依赖于土地产出, 而社会养老保险本质上也是一个收入关联计划。通过提高农民来自于土地的收益( 租金、分红等) ,重建土地养老的筹资和造血功能,并通过信托平台进行市场化投资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此即为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这不失为未来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突破与创新的一条新路径。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建构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细碎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亩均收益处于低水平。国家统计局安阳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小麦的亩均收益为328元,玉米的亩均收益为439.40元[20]。农户自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有较长历史,实践中存在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代耕、拍卖、抵押、土地信托、反租倒包、继承、赠与等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21]。但农民从传统土地流转方式中获得的收益并无吸引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决议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土地流转因此有了坚实的政策基础。这使得信托有可能成为土地流转的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是指委托人( 农村土地承包方) 基于信任而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受托人,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的利益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作为一种新型公有制的载体,它必将给农村土地制度带来深刻变革。土地信托流转平台还可搭载农民养老保障功能, 一旦抛弃土地养老和社会养老对立的观点, 在整合二者基础上建构制度化的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完全有可能探索出一条全新而可持续的农民养老之路( 图1) 。

基于土地流转信托的养老保障模式中, 农户的权益通过与村委会或政府相关的某个公共机构之间构建的委托代理以及后者与信托公司之间的信托代理这样一个特殊的二次代理机制得到保障。信托公司一方面引入市场化高效经营主体, 按照一定程序将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给上述主体从事农业经营开发,实现土地最大增值;另一方面将土地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部分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在此过程中, 直接由信托公司对农民养老保险缴费代扣代缴,有剩余再分配给农民。信托所有权、收益权、管理权的三权分离制度契合了事物中介性存在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使得信托由原有的财产传承单一功能逐步演化为具有金融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22]。较之传统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信托模式不仅避免了农民因知识不足、信息不充分而遭受的损失,而且通过法治化的市场替代行政权力, 消除了权力在土地交易中的寻租空间[23],土地流转信托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延伸价值链,拓展价值宽度,横跨实体和虚拟经济,整合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担保、防灾等相关服务。

图 1 基于土地流转信托的养老保障模式Fig. 1 Model of the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seniors based on the land circulation trust

传统土地流转模式下,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土地承包人融资难普遍存在“, 三农”企业融资和发展遭遇难以逾越的瓶颈。但土地信托模式下,融资瓶颈的破解却有可能。信托公司通过发行相关信托产品,为资金供求双方搭建有效平台( 图1) 。既能在银行之外纾解经营主体资金之困, 也能为泛滥的流动性找到新出口。

2.2 制度描述及相关假设

1) 作为参照对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模式( 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模型Ⅰ)

2009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试 点的指导 意见》( 国发〔2009〕32号) , 标志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14年2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4〕8号) ,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制度。

作为参照对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假设如下:1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目前个人缴费标准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000、1 500和2 000元/年共12个档次,最低缴费年限15年;2基金管理采取完全积累个人账户模式, 个人缴费及各类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3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月度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4政府在缴费和待遇支付两端均有补贴。缴费阶段,地方人民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对选择最低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补贴金额; 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待遇支付阶段,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5一般来说,人民生活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 为简化分析,以经济增长率代替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年增长率设为5.50%[24], 政府补贴的年增长率与之一致;6缴费起始年龄为16周岁,退休年龄为60岁;7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积累的年收益率分别取一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全国社保基金截止2013年的平均 投资收益 率 , 分别设为3.00%、4.75%、8.13%。

2) 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模型Ⅱ)

国发〔2014〕8号文件实际上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预留了空间。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持基本一致, 且待遇水平并无明显提升, 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仍存巨大待遇鸿沟。城乡分割的存在损害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与公平性的先天缺陷, 进而可以被视为是屈从城乡二元结构现实而作出不利于农村居民的选择[26],它只能是养老保障制度走向公平和可持续的过渡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应对所有劳动者“一视同仁”,其公平性才能充分体现。这种公平更追求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均等。

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假设如下:1个人缴费标准按照上年度统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60%、80%和100%划为4个缴费基数档次,缴费比例定为20%,最低缴费年限15年;2基金管理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个人缴费及各类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3养老保险待遇完全由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月度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4政府进行缴费补贴,中央、省、市、县分别针对个人选择的缴费档次各补贴缴费2%,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2.3 精算模型

精算模型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5],本研究中参保农民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总额计算公式为:

式中:IAPF,1为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总额,CP为个人账户年缴费金额;CG为年度政府补贴个人账户金额,α为参保年龄,β为退休年龄,g为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年增长率,r为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积累的年收益率。

进一步假设当参保农民达到最低缴费年限n( n≥15) 退休后,其个人账户每月将提供的养老金为M,根据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计发标准,设计发月数为Nn,有:

农民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 T) 为:

式中:I0为基期年人均纯收入水平。

2.4 数据来源

基于精算模型及相关研究, 农民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缴费金额、缴费年限和投资收益率的变化。因此,本文以缴费金额、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为主要分析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金融年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金年度报告》等国家正式发布的统计资料及有关部门的相关文件及报告等。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模型Ⅰ,以2013为测算基期,人均年纯收入为8 895.91元,参保农民在60岁退休时,对应投资收益率为3.00%、4.75%和8.13%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总额分别为MP1、MP2和MP3,E ( I/12) 为预期月人均纯收入, 参保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T1、T2和T3,测算结果见表1。

根据模型Ⅱ,以2013为测算基期,个人账户金额和政府补贴缴费比例分别为20%和8%, 缴费年限为n,参保农民在60岁退休时,对应投资收益率为3.00%、4.75%、6.20%和8.13%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总额分别为MP1、MP2、MP3和MP4,参保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T1、T2、T3和T4, 测算结果见表2。

3.1 缴费档次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能否成功, 首先取决于农民能否 负担得起20% 的缴费率 , 以2013年的8 895.91元为基数, 个人20%的缴费比例对应的缴费金额为1 779元,介于表1中个人1 500和2 000元两个缴费金额之间, 政府补贴8%的缴费比例对应的补贴金额为712元,因此,个人和政府的综合缴费金额为2 491元, 大于表1中最高缴费档次对应的个人和政府综合缴费金额2 095元。在参保年龄为16岁, 投资收益率为3.00%、4.75%和8.13%时,模型Ⅰ最高缴费档次对应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8.21%、16.41%和64.10%( 表1) ;模型Ⅱ最高缴费档次对应的 养老金养 老金替代 率分别为8.87% 、18.63%和75.33%( 表2) 。在投资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 每一参保年龄养老金替代率随缴费档次提高而上升的变化趋势( 表1) 。结果表明,缴费档次对养老金替代率有正面影响。缴费金额或者缴费比例越大,缴费档次越高。

信托模式下农民从自己的承包土地上应该能获得足够的缴费能力。中信信托安徽宿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中,农民每年每亩地将获得500 kg麦子的“固定地租”,还将获得土地整理等增值收益的70%。北京信托无锡桃园村土地信托项目中的分配方案更加诱人, 村民享受每年1 700元/666.7m2的固定收益及每年浮动收益的20%,承包人( 农业经营主体) 获得每年浮动收益的70%, 信托公司留5%,村委会留4%,股份合作社留1%。如果按照中信模式,农民人均土地固定收益为1 794元( 按小麦收购价计算) —2 174元( 按水稻平均价计算) ,农民不需要另外出资的情况下就可以覆盖这一缴费水平( 表3) 。

信托模式的合理设计也有利于提升农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意愿。行为经济学上心理帐户[29]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农民身上同样也存在。它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 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30]。在心理帐户里,因为来源不同,农民对每一块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把辛苦赚来的钱, 和来自土地的租金收入放到不同的心理帐户,前者因其来之不易,所以支出时更加小心谨慎,后者则更加随意。制度设计时考虑到这点非常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在土地收益分配阶段对农民养老保险进行代缴比先分配给农民再让农民自行缴费更加容易,应是可取的政策设计。

3.2缴费年限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缴费年限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固定缴费金额的情况下有多种可能, 但缴费金额越大,养老金替代率将随着缴费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当参保年龄分别为16岁和20岁均选择最高缴费档次,投资收益率为3.00%、4.75%和8.13%时,16岁对应的缴费 年限为44年 , 养老金替 代率分别 为8.87% 、18.63% 和75.33% ,20岁对应的缴费年限为40年 , 养老金替 代率分别 为7.55% 、13.93% 和47.26%( 表1) 。在固定缴费比例的情况下比较简单,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年限同向变化( 表2) 。

当前,由于捆绑缴费等政策设计缺陷、农民对新农保制度尤其是转型后的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缺乏了解以及对新农保制度缺乏信任等原因, 使得现实中农民往往选择最低档次缴费, 使新农保政策步入了一种微观和宏观都无效率的最低档次缴费困境,这样的制度无论覆盖速度有多快,参保人数有多少,意义都不大[31]。

3.3 投资收益率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投资收益率是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缴费档次对应的养老金替代率均随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以20岁参保农民选择1 500元缴费档次为例 , 当个人账 户养老基 金收益率 分别为3.00%、4.75%和8.13%时,模型Ⅰ对应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5.95%、10.79%和36.09%( 表1) ,模型Ⅱ对应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为7.89%、15.47%和55.10%( 表2) 。据《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统计,2013年全国城镇 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 基金资产 总额为29 930亿元 ,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为3 124亿元。如果我们继续维持目前这种以银行存款为主的非市场化投资体制, 过低的收益也将导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溃败。此时的低收益率不仅无法满足制度设计所期望的养老金替代率, 且使养老基金面临着实际购买力贬值的风险, 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甚至将引发财政风险。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为55%,即便考虑到农民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传统, 养老金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也应该在40%左右,否则难以为退休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提高投资收益率有利于提升参保农民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精算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表1,表2) 。一个20岁的农民正常缴费直至退休, 按照全国社保基金截止2013年的平均投资收益8.13%计算 ,其养老金替代率将达到55.10%( 表2) ,保障基本生活无虞。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首先,采用土流转信托模式, 最大限度提升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 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缴费金额和档次, 使得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合意的养老待遇具备了物质基础。其次,一旦农民的参保意愿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开始缴费的年龄将大大提前,这有利于增加缴费积累的期限, 从而为退休储备更加充足的养老金积累。最后,积累起来的巨额农民养老保险基金如果缺乏战胜通货膨胀的保值增值能力,将面临实际购买力大幅缩水的风险, 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须构建市场化的投资、运营、管理机制,以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退休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否则,筹资能力再强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也有可能功亏一篑。

4.2 建议

1) 促进土地信托流转,提升农民土地收益。通过搭建起土地信托流转这样一个畅通平台, 变革小农生产方式, 实现传统农业和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科技农业转变。通过农业生产要素集聚能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最终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科技化。土地流转信托能有机统一国家、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三者利益,信托机制下土地的三权分立, 既保障了土地的国有和集体所有权, 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搭建了市场化平台, 在创造出更多价值的同时让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利润和农民提高收入的利益追求得到有机统一。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在于提高来自土地的收益, 至于这种收益是来自于自我经营还是转与他人经营并不重要,哪种情况具有比较优势才是关键。土地信托流转模式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或分红收益,也可以获得国家各种惠农补贴, 还可以通过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获取工资收入。将农民从单打独斗的微薄耕作收成中解放出来, 大大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和渠道。来自土地信托收益的增值部分为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加强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宣传和补贴,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和积极性。新型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也好,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险也罢,如果农民对其不了解或者没信心,他们就不会参加,即使参加也只会选择最低缴费档次。如此一来,再好的制度也不能对农民发挥实际作用。除了要市场化运作提升投资收益以增强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之外,政府要做的工作也还很多。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切实提高农民群体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和信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比如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实现与其他类型养老金制度之间无障碍的转移接续,通过比例缴费制提高政府补贴缴费力度, 使农民切实感受到参保好处, 有效降低农民注重当期收入的短视效应, 充分调动起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对于新制度的成功至关重要。

3) 建立养老基金市场化运营机制 ,提升投资收益率。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不断增加,如果没有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与之配套, 农保基金在目前县级统筹管理的情况下必将遭遇低收益之困。提升养老金待遇水平,市场化运营机制实乃最有效的手段, 这是当前乃至今后养老金制度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公平性、可持续性等诸多问题的起点。国家应尽快出台养老基金市场化运营相关办法, 改善目前投资收益率极低的状况,实现收益性和安全性的优化平衡,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成功运作已经为我们开启了先河, 广东养老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管理的实践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摘要: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仍然归集体所有,但农民享有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等权利的制度框架下,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以此为契机,政府可以整合土地保障和新农保的相关功能,引入市场化投资、管理、运营机制,建构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文通过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精算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缴费档次、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能够促进农民养老金替代率的有效提升。当缴费年龄从16岁时开始,按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和最高收益率计算,选择性缴费金额模式和选择性缴费比例模式下农民养老金替代率将分别达到64.10%和75.33%,完全有能力满足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需求。为此,政府应加强新型土地社会养老保障宣传和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和积极性;促进土地信托流转,提升农民土地收益,增强农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建立养老基金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投资收益率。

7.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篇七

一、节水灌溉技术类别

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

2、微灌技术微灌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滴灌又根据设备工作压力不同分为常压滴灌和重力滴灌;根据设备铺设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地下灌溉和地表灌溉。它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过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

3、渠道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是为了减少渠床土壤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常用的有混凝土衬砌、浆砌、石块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合材料防渗等。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机械化施工技术的推进,膜料衬砌的比重日益增强。美国已实现从开挖渠床、铺设塑料膜直到填土或浇筑混凝土保护层都由机械完成。在我国,渠道衬砌逐步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发展,梯形断面向弧形断面发展。探索出许多结构新颖、省材、抗冻、抗变形,防渗效果好的衬砌方法。

4、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利用机泵抽取井水,通过管道系统把水输送到田间对农田灌溉。水进入田间后仍属于地面灌溉的范畴。管道输水效率高、占地少、易管理,灌溉渠道管道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发展趋势。美国约有50%的大型灌区实行了输水的管道化。日本土地有限,因此非常重视发展管道输水,70年代初,先在旱地灌溉系统中用渠道取代斗、农渠;70年代末开始用大口径管道输水干渠;到80年代中期,全国新建灌溉渠道的50%以上都实现了管道化。东欧各国也十分重视发展管道输水技术,罗马尼亚的灌溉系统中,斗渠以上采用V型渠槽,农渠以下全部采用管道输水。除新建灌区采用管道输水外,亦有不少国家将旧灌区改建成管道输水系统,加澳大利亚南部伦马克灌区,灌溉面积0.412万公顷,1975年改建为管道输水系统后,节约灌溉用水量33%,年运行费减少约22%。国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已趋成熟,今后的方向是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的新型管材和各种先进量、放水设备及适合于多目标利用的系统与形式。

5、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农村已有的农用动力机械兼作灌溉动力,配套使用的灌溉设备,以增加流动灌溉的适应性。行走式节水灌溉机不要求田间工程设施,只要有水源就可以实现灌溉。该机都是组装的,装拆方便,所以那里干旱,就可以迅速组装一批灌水机具、配套使用的拖拉机,就可以实施行走式灌溉,以达到补水灌溉的目的。

二、灌溉制度

1、充分灌溉制度当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所需的水分都得到充分满

足,即作物生长发育处于最佳水分环境,配合相应的农业管理技术,使作物产量达到最高,这种灌溉制度则称为充分灌溉,即称为充分灌溉。所谓的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长期以来,人们就是按充分灌溉制度来规划、设计灌溉工程,显然不节约水量。

2、非充分灌溉制度所谓非充分灌溉制度就是可供水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实施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目前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应用也不广泛,主要是由于非充分灌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条件性,需要在水源、雨情和墒情的监测、传感和信息处理方面具备一定条件及相应管理权限,把这些技术配套成模式化技术还需要时间。

三、田间辅助措施

1、秸秆覆盖蓄水保墒所谓秸秆覆盖系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如茎秆、落叶、糠皮或以绿肥为材料进行的地面覆盖。农田覆盖一层秸秆后,一方面可使农田土壤表面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滴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表层结构,提高降水入渗率;另一方面可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毛细管的联系,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乱流交换强度,可以起到抑制土壤蒸发的目的。

2、塑料薄膜覆盖保墒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早期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和经济作物,随着超薄膜的出现及其成本的降低,塑料薄膜覆盖在玉米、冬小麦、薯类等作物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覆盖的主要优点是,具有显著抑制田间土壤水分无效蒸发,集水、保墒、提墒;提高耕作层地温,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作物生长期,避免冷冻灾害;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地膜覆盖比秸秆覆盖更具有节水

8.浅谈巴彦淖尔市农业节水的措施 篇八

摘要:面对日益紧缺的黄河水资源,巴彦淖尔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逐步建立与之适应的用水制度,并实行工程节水、引进先进的灌溉方式、农艺节水、盐碱地综合技术节水四项节水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作 者:李灏    刘敏  作者单位:李灏(巴彦淖尔市农科教结合办)

刘敏(巴彦淖尔市水产管理站)

期 刊:现代农业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E 年,卷(期):, “”(2) 分类号:X3 关键词:巴彦淖尔市    农业节水    措施   

9.节水灌溉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九

黄修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的大趋势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同,成为世界21 世纪议程的主题。我国人口众多,各种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较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现实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肩负着 12 亿人生存所必需的农产品及工业所需原料的重任。农业能否做到持续稳定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全局。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我国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极为强烈,有水才能做到稳定高产。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十分尖锐,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缺水危机。节水灌溉作为一种高效用水模式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一、水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作用

1、水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形成东南多雨、西北干旱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特点。由于降水量小、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加之季节、年际交差大,致使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即使在正常年景,全国每年因干旱缺水和遭受水灾而减少的粮食产量达 260 亿kg 左右,占年粮食总产量的 6-8。每年因干旱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2000亿元,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惊人。因此,兴修水利、根除水患、发展灌溉是我国历代安邦治国的一件大事。

2、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南方多水带和湿润带广泛种植水稻常常受到伏旱、秋旱而严重减产,半湿润带的华北、黄土高原区种植的小麦缺水更为严重。因此,灌溉是我国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国虽已培育了许多优良高产品种,而这些品种只有在具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农田上才能发挥其增产的作用。20 世纪肋年代对全国灌溉农田和非灌溉农田粮食产量的调查结果(表 1)表明:

表1 灌溉农田与非灌溉农田粮食产量调查成果

我国灌溉面积从 1997-1980 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 3.8%,同期全国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3.5%,二者基本同步。“六五”期间,灌溉面积一直在 4800 万 hm2左右徘徊,而粮食生产也出现了连续 5 年的徘徊局面。1989 年后灌溉面积开始回升,粮食总产亦开始增长。

可见,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灌溉面积发展成正比例关系,灌溉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表2 我国各历史时期有效灌溉面积与粮食产量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水危机

1、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 世纪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水土资源的开发已近极限,而人口将达到 16 亿峰值。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生产提出了艰巨任务,对灌溉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荣。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极为强烈,因此灌溉的发展尤为重要。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 201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 14.6 亿,2030 年人口达到 16 亿,按人均占有粮食 400kg 计算,2010 年的粮食需求量为 5.8 亿 t 左右,2030 年的粮食需求量达 6.4 亿 t。为满足粮食需求,灌溉面积应有相应增长,到 2010 年灌溉面积应达 5666.7 万 hm2,到 2030 年灌溉面积要达到 6000 万 hm2,用水量大大增加。我国农业用水量约 4000 亿 m3,其中 70-75用于粮食生产,即 3000 亿 m3 左右。我国粮食总产 4.5 亿 t 中,2/3 由灌溉面积上提供即 3 亿 t,由此推算,我国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为 1kg/m3 左右。按这种水平,我国农业用水需求量:2010 年 5800 亿 m3,2030 年 6400 亿 m3,较现状分别增加 1800 亿 m3,2400 亿 m3。

2.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水危机

由于工业及城乡生活供水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供水,在水资源供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之前,农业用水将会不可避免地被工业及城乡用水所挤占。事实上,从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量农业用水已逐渐转向工业和城镇供水。以华北地区 4 省市为例,1993 年与 1980 年相比,在总供水量减少 27 亿 m3 的前提下,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增加了 33 亿 m3,而农业用水则让出了近60 亿 m3。

表3 华北四省(市农业用水被挤占情况

根据水利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规划,我国目前在建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约450 亿 m3,南水北调供水工程约为 330 亿 m3,加上引额济乌、引松济长,引江济淮等一批新建蓄水、引水工程以及在东北、黄淮海地区新打部分机井开采地下水等,累计新增供水能力约为 1400 亿 m3,2010 年全国总供水量有可能达到 6500 亿-6700 即亿 m3。另据需水预测结果,2010 年全国仅工业及城乡生活用水需水量就达到 2700亿 m3 左右,就是说,能够供给农业使用的水量约为 4000 亿 m3,与现状大体持平。由于新增灌溉面积需要增加用水,改善提高现有灌溉面积的灌溉条件和保证率也需增加用水,加之林果用水、畜牧用水、养殖用水增加,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三、节水灌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农业用水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0 多年来,我国大力开发水资源,发展农田灌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灌溉面积由 1949 年的 1600.0 万 hm2,增加到 1996 年的 5000.0 万hm2,农业用水主要为灌溉用水由 1949 年的约 1000 亿 m3,增加到 1993 年的 3850亿 m3。农业用水的发展情况见表 4。

表4 农业用水发展情况

(1)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已从1949年的97%降至1993年的73%,呈逐年下降趋势。

(2)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 7500-8250m3 的范围。1949 年初期到 70 年代,随着灌溉条件改善,灌溉保证率提高,亩均用水量逐年增加,80 年代末开始,由于国家重点发展节水灌溉,使亩均用水量逐步回落。

(3)虽然亩均用水量变化不大,但由于单方水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逐步提高的。

2.灌溉节水潜力

我国灌区目前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水技术,在灌溉水资源的利用上,浪费现象还相当普遍。在某些水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区,大水漫灌现象仍不少见。因渠系渗漏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一般只有 0.55 左右,田间水的利用系数也只有 0.8 左右,即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仅为 0.40-0.45。灌溉水有一半以上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损失掉。

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差距也反映出发展潜力,如果普遍实行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十分可观。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都能提高渠系水利系数;水稻浅湿灌溉和旱田沟畦改造则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喷、微灌可提高输水部分的利用率,又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并可改善作物的蒸腾环境、减少蒸腾。如果到21 世纪中叶,我国 2200 万 hm2 井灌区 80以上实行喷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2933万 hm2 渠道灌区骨干渠道 80以上实现防渗,水稻全部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旱田实施田间工程改造,并辅之以节水灌溉制度、管理措施,则可使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70~0.75。由此产生的节水潜力为 1600 亿 3。扣除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的重复利用部分,灌区上、下游之间的灌溉水重复利用部分及局部地区的灌溉压盐用水,全国农业节水潜力大体为 1200 亿 m3 左右。也就是说,在保证现有灌溉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农业用水可减少 1200 亿 m3。但由于人口及粮食需求在不断增长,因此,上述节水量将主要用于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3.灌溉节水的途径及措施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和形成产量,包括水资源调度、输水、配水、灌水、土壤蒸发,植物蒸腾等许多环节,节水必须在这些环节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是节水的主要途径。

节水灌溉技术是为充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农作物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措施组成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将提高灌溉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或总面积的产量,以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灌溉农业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污废水。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指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对天然状态下的水进行有目的的干预、控制和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水量的技术活动。这些技术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技术、机井测试改造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2)节水工程技术与措施。它是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膜上灌技术、水稻灌溉技术、改进沟畦灌技术等。

(3)节水农业技术。包括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适雨种植的作物合理布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的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旱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等。

(4)节水管理技术。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和用水管理等。4.节水灌溉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水资源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使灌溉发展面临艰难境地:一方面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用水不可避免地要向工业和城镇生活让水;另一方面要解决日益增加的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又必须在提高现有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的同时新增灌溉面积,需要增加用水量。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高效的道路。

10.农业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篇十

系统概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从空间上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地区差异明显;从时间上说,雨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旱季又经常造成不成程度的旱灾。

为了提高农业抗旱管理水平,快速掌握旱情动态,科学指导抗旱救灾,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实时土壤墒情监测及抗旱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水利管理部门的任务之一。

我公司致力于水利信息化应用服务,根据多年来的实际项目经验,研制开发了实时监测系统,并在实施应用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系统目标:

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是我公司研制的一套专门用于灌溉环境监测的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灌溉设备的监视、控制,以及环境数据的不间断采集、整理、统计、制图。它有着与WINDOWS相一致的界面风格,完善的内存管理和友善直观的操作方式。功能特点:

 节能设计:设备基于低功耗设计方案,主控制器功耗小于2W。且主板集成多路电源供

电功能,使用较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 监视功能:可实时监视各个灌区的当前状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土壤湿

度、二氧化碳、土壤PH值、水流量等的信息采集以及各个设备的开关状态。

 设定功能:可自由设定各个灌区的运行参数,如土壤湿度目标值、灌溉水量目标值、电

磁阀启动时间和设备的关闭时间等等。

 强制手动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强制手动控制各灌区内的设备的开关状态。手动/自动切换功能:它可以灵活快速地实现各设备地手动/自动控制地切换。

11.广东节水农业的制度保障 篇十一

一、概况

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中国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湖南、重庆、广东、陕西等省(市)、州、县从事农业管理、科研、推广等方面19位专家、领导组成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节水农业培训团,于2002年8月28日至9月17日赴美国加州(CaliforniaState)、德州(TexasState)、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D.C.)等地进行了培训考察。

培训团分别听取了MichaelA.miller博士、TerryOvalle博士、AmbroseK.CharlesDvidoff博士、JoeJ.Stasulat博士、刘建潮教授、陆国先教授等所作的关于加州水资源利用及节水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德州农业投入品(农药)的登记管理、美国农业及其政府的农业政策、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等专题讲座,系统地了解了美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节水农业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特别是美国政府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培训团还考察了加州大学Davis分校、德州农工大学及其试验站、德州FortBend县农业合作推广站及家庭农场、美国pAC生物技术公司等,参观了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加州水利厅、德州农业厅等部门和单位。

在美期间,培训团按照培训计划,采取室内培训与实地考察、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所有团员能遵守外事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学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通过培训,大家认为,虽培训时间很短,但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又能在自己工作岗中位应用,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总体收获很大。

二、主要收获

(一)美国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强调依法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美国自从早期移民开垦土地,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以后,就着手对防治土壤侵蚀、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技术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通过立法,重视和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1953年首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对土地开垦、耕作、工矿建设等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做了相应的规定,由于形势发展,新的问题出现,后又作了多次的修订,同时,其他法律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也作了规定。如1936年颁布的《防洪法》、1937年《标准土壤保持地区法》、1939年《农业拨款法》、1954年《农业保护和防洪法》、1956年《水土保持与国内分配法》、1962年《食物与农业法》、1969年《自然资源保护法》、1973年《公共法》、1976年《国有森林保护法》、《露天采矿植被恢复法》、1977年《水土资源保护法》、《清洁水法》等等。

另外,各州、县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地方立法,完善联邦法律法规。这样美国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明确了政府机构和公民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职责,而且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二)美国十分注重通过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第一大州,该州从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由州经营的多用途水利建设项目(StateWaterproject)。该项目共有29个蓄水库,18座泵站,4座抽水发电厂,5座水力发电厂和1000多公里的水渠和管道。该工程将占该州总径流量70%的北部水资源输送到占该州用水量80%的南部干旱缺水地区。第一期工程1973年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大坝总长度达到5.2万米,总蓄水量为83亿立方米,有效供水量达28亿立方米,水库总水面达3.8亿平方米。其工程项目示意图如下:

这一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仅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而且大大改善了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三)美国在加强大型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为农场主提供整套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有效的技术支持,指导田间灌溉和田间节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以加州为例,1990年制定了《有效用水管理法案》,将农业用水、环境用水和其它用水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制定动态的有效水管理方案(efficientwatermanagementpractice,EWMp),同时,确定EWMp的评价标准,对EWMP的执行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基础上编制用水管理计划(watermanagementplan),旨在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如在EWMp的环境评价中,不仅考虑了EWMp实施可能带来的用水需求变化,以及对地下水、地表径流、浅层水位、农用排水和水质的影响等,同时,还对EWMp实施区域内农药(除草剂)、肥料的使用,土壤侵蚀、农田扬尘、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及相关方面进行专门的调查和评估。

从1982年开始,该州建立了162个农业气象站,80%集中在加州中部(CentralDistrict)和SanJoaquinDistrict地区。通过这些气象站,测定不同区域的基础蒸腾蒸发量(ET,Evapotranspiration),利用“三S”系统,建立加州灌溉管理信息系统(Californiairrig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CMIS),并通过INTERNET对外发布,农民随时可以从网上了解到自己所在地区的基础ET值(ET0)、不同地区主要作物(加工土豆、糖、玉米、棉花、小麦、大麦、水稻、牧草、落叶果树、柑橘、葡萄、西红柿、洋葱、西瓜等)全生育期内以10天为一个单位的ET与ET0的转换系数,农民自己或在网上得到如何实施农田灌溉建议。据了解,CIMIS的运转经费85万美元,全加州有36.38万英亩农用地使用CIMIS,其年产出效益0.65亿美元,每年农业节水1.3亿立方米。

另外,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加州大学、加州水利厅等还专门制定了指导性非常强的灌溉手册(IrrigationManual),其内容详尽,使用方便。涉及范围包括土壤特性与灌溉的关系、土壤-植物-水关系等基础知识,灌溉设备的特性,安装说明、问题处理,灌溉制度的设计,灌溉系统的监测与管理,植物需水特性等。

这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农民节约了大量的用水开支,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市场价值,特别是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四)美国通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发展之中。据德州农工大学介绍,美国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特征研究上,一是着重于长期性行为与生存之道;二是试图改变传统市场机制。它整合了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生物、工程、商业等多种学科,并将过去的人定胜天转变成天人合一,其存永昌。实现方式采取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供应链条式系统方法,政府负责标准的制定、质量的检测与认证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地力与资源保持技术和管理方法,产、加、储、运、销、消(消费)技术与管理方法,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同农地、社区城乡、区域环境和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形成网络。

从加州、德州考察的情况来看,无论城市农村,到处都是青山绿水、多品种、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令人美不胜收。据当地技术人员和农场主介绍,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防止水土流失和实现地力的可持续利用,积极开展保护性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秸秆覆盖,农作物间作套种、测土施肥及种植豆科作物、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促进了美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在美国,从联邦到州、县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特别是县一级在普及宣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农业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极大提高了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始建于1915年,德州1921年开始推广,现已形成相对比较完备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据调查了解,美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仅功能齐全,而且互补性很强。美国农业体系包括农业部及其下属的150个研究机构(中心)、州立大学所属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研究中心、州农业厅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加上与农业相关的各类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运输和储藏、包装等研究、生产体系,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分工清晰的体系。如德州农业厅的职能是收集、提供各方面的农产品产销信息,帮助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农业投入品的管理等等。州立农工大学主要是教学、科研、指导管理县农业推广站工作。

美国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除负责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社区和家庭消费指导服务、青少年教育等工作。在社区服务和家庭消费服务、青少年教育项目中,主要就是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同时,推广环境保护新技术、新产品,这些工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美国十分重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树立农产品卫生安全意识。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环保法》、《劳工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美国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投入品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农业投入品管理及农产品安全由联邦农业部、环保署、食品安全部分工负责。本次重点对德州农药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德州农业厅对农药管理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登记注册:美国法律规定,所有的农药都必须在联邦农业部登记,在使用的州注册。目前在德州农业厅农药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药品种有14000余种,约600种化学成分。注册一个品种,收费100美元,3-7天发证。

2、发放农药使用证:使用农药许可证每年核发一次,使用者分商业和个人两大类。前者德州有8000人,必须经过5小时再培训,使用证每年核发一次。个人使用证每5年核发一次,使用者要接收15小时培训,目前德州有50000人。

3、监督实施:州农业厅每年对各地农药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联邦农业部、州政府报告,并以此进一步获得政府的支持。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各方面违法问题,监督对象包括农药销售商家和使用者,同时对投诉案件进行处理。去年德州农业厅共检查商家2000多家,农药使用者3000多个,用药劳动保护5000多起,处理上诉案件135起。

4、加强基础研究与监测,确保农产品安全。包括风险评估和毒理分析,受危害的动物,农药试验、残留分析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农药使用进行监控,对各种稀有植物进行保护。联邦农业厅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分析给予资金上支持,1999年取样分析1660个,2001年进一步增加测试项目,分析样本4550个,这些都为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农业部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使用者和农产品安全,把农药的投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

三、体会与建议

(一)为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多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的尽快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二)因地制宜发展我国节水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短缺国家,合理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天然降水,降低用水成本,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建议: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灌溉制度。水源与水利设施建设是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应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参与兴建水库、水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农民修建储水塘、窖等,积极推进改革,推广新的灌水技术和设施。二是调整种植结构,推行抗旱耕作。农作物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依据,特别是北方要培育和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增加对有机肥料工厂化生产的投入,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水能力,推广地膜和秸秆覆盖、沟垄种植等,在降水少、产量低的地方,适当压缩粮食作物面积,发展畜牧业。三是依法管水,综合整治。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要做到依法管理、综合整治。长江、黄河流域要强化流域性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要制定系统性的规划,发挥行政调配作用。四是实施投入与用水机制创新,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在投入与用水机制上力求创新,吸纳各方面资金,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提高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五是借鉴美国做法,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分区域的墒情监测体系,并利用高新技术直接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降低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美国的农产品生产中,从生产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加工包装、运输等销售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生产者按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销售者按照标准进行储运、销售,完全实现了农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美国的农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和借鉴。为此,建议:

在加强我国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方面,尽快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标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职能,树立为企业、农民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从根本上改变行政管理滞后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控制过量的化学品的投入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

在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要制定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质量安全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要确定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目标任务,并有计划有步骤发展供国内城乡居民安全消费的无公害食品生产和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重点建立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农牧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企业,制定统一的生产基地环境标准,走无公害发展的路子;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包括生产环境条件、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储运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法规管理体系等;实施名牌战略,其重点是发展省市两级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牌。

(四)发展可持续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体现在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的持续化,同时配套交通、物资和信息服务。加强地力建设和发展优势产业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在加强地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地力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大力推广草田轮作,发展绿肥等技术,不断增加有机肥投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各级农业部门要配套肥料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如化验室、配肥站和信息网络、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和应用专家施肥系统,推行区域化模式施肥技术,做好田间实验,监督肥料质量。

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搞好区域布局,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应用,研究开发新型产品,建立新型产业,通过市场运作,创建品牌。建立科技型的农业与城乡服务产业,搞好农村劳动力的优化利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与生活质量,建立可持续农业各相关产业及农产品标准、检测与认证体系,加速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加大农业可持续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力度。

(五)转变职能,建立一套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借鉴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针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建议创建我国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首先是转变观念,确定农技推广内涵。将现在推广内容从以增产技术为主逐步向食物安全、农产品经营、销售、储藏、加工等农民迫切需要技术延申,拓宽农技推广服务的范围,实现农技推广向农业推广的转变。其次实现农科教整合,力量相对集中,建立一套与科研、教学紧密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和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立健全一套新型的农技推广运行管理机制,包括科学设岗、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相结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管理新机制。在推广方式上,采取农民参与式、项目带动式、园区引导式、信息服务式、电话咨询式等,以带动和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提高。

赴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节水农业培训团

许发辉(团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李杰(副团长,重庆市土肥站)、田有国(翻译,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何才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李春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蒋启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袁德胜(重庆市农业局)、郭守斌(重庆市忠县农业局)、李文祥(陕西省土肥站)、陈秀峰(陕西省农业环保站)、邢胜利(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郑惠典(广东省土肥站)、饶国良(广东省环保能源站)、谢春生(广东省土肥所)、刘子勇(湖南省土肥站)、杨桂华(湖南省农业厅)、萧秀华(《湖南农业》杂志社)、潘太国(湖南省湘西州农业环保站)、刘海军(湖南省土肥所)

12.以色列节水农业 篇十二

在美丽富饶的地中海东岸,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国——以色列,意为“与神较力的胜利者”。该国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0.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约为我国的1/8。农业生产的基本自然条件之差,举世少见。然而,就是在这块水资源奇缺的贫瘠土地上,以色列入创造了奇迹般的现代节水农业佳绩: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神奇力量帮助以色列入创造了这——奇迹呢?

民族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以色列重视国民素质的教育,现在每1万人中就有140名工程师,人均教授拥有量为世界第一。

“智慧比财富和地位更重要,学者远比富翁和国王伟大。”犹太民族的孩子从小都会接受父母灌输这样的观念。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断言: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以色列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入占GDP比重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农业科研研究投入每年近亿美元。犹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以色列在水科学领域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使得以色列在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方面的原创性研究、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热爱农业和水利的优良传统

在长达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扰太民族是一个没有自己土地的流浪民族。在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曾明文禁止犹

太人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从事农业。后来,得到土地的犹太人格外珍视从事农业的权利。

在以色列,热爱农业、务农光荣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风尚。在以色列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尽管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政府仍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支持发展农业,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以色列特有的以农为本的集体组织是基布兹(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集体农庄)和莫沙夫(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农村公社)。从以色列建国前的定居点运动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两个组织在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犹太定居点的农民开始联合起来,筹集资金,组织水利专家研究制定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的方案,成功地保证了水资源的相对稳定供应。从1935年开始,建造大规模的供水工程,项目的领导者列维〃埃什科尔后来成为以色列的总理。从1939年开始,就有很多关于向南部内盖夫沙漠地区供水的计划。1943年试验性的定居点陆续落户于内盖夫沙漠地区,致力于调查研究这一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可供水资源量、适宜于这一地区的作物栽培技术等。从1952年起,以色列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主管道,然后再以中小口径的管道输送至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须用水泵抽到山上的居民点。现在,经历了千年荒漠的内盖夫沙漠,万余公顷的沙漠绿洲点缀其间,每公顷温室一季已可收获300万支玫瑰,1公顷温室番茄产量最高达500吨。农民收入也从每年170美元提高到了10000美元以上。在这片仅占以色列国土总面积6%的荒漠上,出口的新鲜水果、蔬菜竟占了以色列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花卉出口也占到了12%。勤劳智慧的以色列民族在水资源农业高效利用方面品尝到了成功之果的甜美。

全民的高度水安全意识

以色列前总理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中东地区各国的用水量近年来急剧上升,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加深了这一地区国家争夺水资源的矛盾。对水资源的保护渗透到以色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重要的国家工作行为中。水安全意识深入全民人心,“不浪费每一滴水”成为以色列家喻户晓的节水标语。

在节约用水方面,以色列人也是从细微处做起,如厕所均使用大小两重水量开关的节水型抽水马桶,限制使用对水源污染较,大且难以净化的洗涤用品。公园一般都规划在限定的区域,种植抗旱植物,并且只在夜间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浇灌。

健全的水管理机制

1953年以色列就制定了《水法》,对水资源的拥有权、开采权和管理权做了明文法律规定,规定境内所有水资源必须专门用于满足居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之后,又颁布了《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 《经营许可法》等一系列法规,并予以严格执行。水管理早就走上了法规化的道路。

在管理机构方面,以色列的水管理涉及到农业部、财政部、环境部、卫生部、基础建设部、内务部、外交部、国防部、经贸部、旅游部等政府部门。各部既协同工作,又互相监督制约。其中,农业部因为涉及到农业这个用水大户,相对其他各部门对水的管理拥有最大的发言权,负责水利法规的实施等。另外设有“国家水利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水利政策、分配配额、用水计划与资源发展规划,以及防止污染、开发废水、研制海水淡化设备、保护土壤和排污等工作。农业部和国家水利委员会的决策都要受代表用水户利益的水

上一篇:赵州桥教学过程下一篇:幼儿园中班9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