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2024-08-28

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5篇)

1.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篇一

人工挖孔桩施工具体安全措施

目录

一、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1

(一)、有关规定...................................1

(二)、安全施工准备措施...........................2

(三)、安全施工注意事项...........................5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6

(一)、人工挖孔桩常见安全事故.....................6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7

一、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桩在桥梁施工中属于高度危险工作,存在着较多的的危险因素,要求各单位在挖孔桩施工中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及《公路桥涵施工规范》(TTT041-2000)的有关规定。

(一)、有关规定

1、挖孔灌注桩,宜在无水或少水的密实土层或岩层中施工。挖孔较深或有渗水时,应采取孔壁支护及排水、降水等措施,严防坍孔。土层无论地质松紧、初风化,泥岩均需按规定设置孔壁支护。

2、人工挖孔,孔深不宜大于15m,如果桩长大于15m且必须采用人工挖孔时,应加强机械通风和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3、挖孔施工应根据地质和水文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护方案,支护方案需经过计算后实施。

4、人工挖孔,对孔壁的稳定及吊具设备等,应经常检查。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挡,井口围挡应高出地面20~30cm;孔口不得堆集土渣及沉重机具;作业人员的上下,应设常备的梯子;夜间作业应悬挂示警红灯;挖孔暂停时,孔口应设置罩盖及标志。

5、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位应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面工作。相邻两孔中,一孔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另一孔的挖孔人员应停止作业,并撤出井孔。

6、人孔挖孔,除应经常检查孔内的气体情况外,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挖孔人员下孔作业前,应先用鼓风机将孔内空气排出更换;(2)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对含量虽不超过规定,但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觉时,应采取通风或换班作业等措施;

(3)空气污染超过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HZ-1-82)规定空气污染三级标准浓度值时,如没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得采取人工挖孔作业。

(4)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当使用风镐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吹排凿岩产生的石粉。

(5)挖孔桩孔内岩石需要爆破时,应采取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中的相关规定办理。

(二)、安全施工准备措施

1、参与人工挖孔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施工作业前必须接受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挖孔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和安全培训考核。每孔上下作业人员应不少于三人。作业人员应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规定作业。

2、各合同段挖孔桩开挖前,应认真研究地质资料,对可能出现的流砂、管涌、涌水以及有害气体等情况均应予以重视,并制订针对性防护措施。

3、桩孔开挖施工时,先调查了解地面和邻近边坡的变化,桩孔施工平台靠近边坡处,必须对边坡进行加固措施,清除边坡上孤石,上侧设置截水沟和安全网或挡板,以防雨水浸泡边坡和孤石滚落。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外运,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泥土杂物,为防止地面人员和物体落入桩孔内,孔口四周(除井口出土位置)必须设置护栏和安全网,孔口配合人员应集中精力,密切监视孔内情况,积极配合孔内人员进行工作,施工时不离岗位,在孔内上下递送工具物品时,严禁抛掷,严防孔口物件落入桩孔。

4、施工场内一切电源、电器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开关盒及配电箱专用,有防雨盒盖和雨棚,施工现场需配备灭火设施。

5、对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和安全使用。上下孔必须使用软爬梯,桩口及桩内作业人员上下桩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作业人员和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桩孔内壁应设置尼龙保险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作业面,作为急救之备用。支架应稳定牢固,使用前先检验其安全起吊功能。

6、对施工渣土运输钢丝绳、滑轮要安装稳固,运输用钢丝绳定期涂层润滑油,减少钢丝与滑轮磨擦。钢丝绳如有脱毛及滑丝、断丝现象应马上更换;渣桶直径不得大于桩径一半,高度不得大于1m,渣桶耳环应焊接牢固,吊钩有防滑保险,与钢丝绳绑扎牢固,经试验检测后才能使用;渣桶内渣石放于底部,口沿须留有10cm高度,防止

渣土漏出,运输时,先启动高度约0.5-1.0m时,停顿,用人工稳当后再进行运输;

7、孔内岩层爆破,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爆破时先在孔外进行试验,确定不同岩层孔眼深度,炸药用量,松动面积,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孔内施工爆破;爆破采用电雷管爆破,不得使用导火线引爆;爆破采用单眼爆破,不准多眼爆破,在孔眼上覆盖土袋,孔壁四周用模板围护,支撑固定;爆破时所有孔内作业人员撤除孔外,确定桩孔内和孔口附近无人员外才能引爆;孔内爆破后通风排烟不小于15min,风量不少于25L/S。

8、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米时,每天开工前应将桩孔内的积水抽干,并向孔内送风5分钟,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并对孔内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如发现有害气体应立即停止施工。孔深超过10米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

9、桩孔内的作业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

(2)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内使用明火(3)每工作4小时应出孔轮换,有水作业不超过2小时进行轮换;

(4)开挖复杂的土层时,每挖深0.5~1米应用手钻或不小于φ16mm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形探查,探查孔底以下是否有洞穴、涌砂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挖掘;

(5)认真留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流砂、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6)孔内凿岩时应采用湿法作业,并加强通风防尘和人身防护;(7)如在孔内爆破,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至地面后方可引爆;爆破时,孔口应加盖;爆破后必须用抽气、送风或淋水等方法将孔内废气排除,对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后方可继续下孔作业;

(8)在施工中途抽水后,必须先将地面上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孔作业。

(三)、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1、现场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仔细交待挖孔桩处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备有充足的应急措施所用的材料、机械。要制定安全措施,并要经常检查和落实。

2、作业时应戴安全帽、手套,并保证孔下作业人员和孔上人员联络通畅。地面孔周围不得摆放铁锤、锄头、石头和铁棒等附落伤人的物品。

3、井下人员应注意观察孔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塌落或护壁裂纹现象应及时汇报采取支撑措施。如有险情,应及时发出联络信号,以便迅速撤离。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

4、地面人员应注意孔下发出的联络信号,反应灵敏快捷。经常检查支架、滑轮、绳索是否牢固。下吊时要挂牢,提上来的土石要倒干净,卸在孔口2米以外。

5、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风等所配电气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供电线路要用三蕊橡皮线,电线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经常检查电线和漏电保护是否完好。

6、从孔中抽水时排水口应距孔口5米以上,并保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7、当天挖孔,应当天浇注护壁。人离开施工现场,要把孔口盖好,设立警示红灯等警戒标志。孔盖打开施工前,应排除有害气体并检测后方可作业。

8、挖孔6-10米深,每1小时至少向孔内通风1次,超过10米用专用通风设备向孔内保持通风。

9、爆破时严格控制炸药用量,防止震动过大造成流塑状态淤泥的流动,挤压破坏护臂造成塌孔。

10、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开挖及爆破后及时支护,不得在上一段护壁未施工完毕前开挖下一段土方。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0.5m。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一)、人工挖孔桩常见安全事故

1、地面或高空坠物

2、施工用电

3、起重工具失灵

4、起重工具及渣土掉落、塌孔

5、爆破

6、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针对人工挖孔常见安全事故,主要发生在井内,措施如下:

1、救护工具:在施工井口配备安全绳,人工摇架,吊篮,安全带,安全帽,防毒用具,通风管。

2、成立安全救护小组,组长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安全负责人担任,组员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及指定有关人员来担任,并选择2-4名年青力壮人员,为施工作业人员事故救护负责。

3、救护。指定医院,率先收集急救电话,熟悉行车路线。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4、井内发生坠伤或井内护壁坍塌事故时,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施救,停止其它井口作业,移走井口设备,安置人工摇架,吊篮,放入安全绳,通知医护人员和车辆到井口,选择年青力壮人员下井施救,在下井途中,时刻保持联络,观察周围护壁是否有继续坍塌危险。

5、井内发生中毒事故时,立即停止就近井口作业,将邻近井口的鼓风机,通风管调至事故井内通风,立即组织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下井施救,人员救离上岸后,进行人工呼吸,并用备急车辆紧急送往就近医院。

6、井内发生触电事故时,紧急断掉电源,组织人员将井内人员救离上岸,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用备用车辆迅急送往就近医院。

7、塌孔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坍塌、滑坡事故,首先应由疏散组进行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

8、为做好人工挖孔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险情及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如下:

救人高于一切;

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

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

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9、项目部各部门可以根据险情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紧急征用项目部和各施工作业组车辆、设备和人员,项目部和各施工作业组各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调度和征用。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的施工作业组和个人可依照有关规定,向项目部请求给予适当补偿。

10、险情事故发生后,作业班组负责人和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人应立即赶至事故地点,及时向项目部主要领导汇报,项目部接到险情后应立即成立险情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奔赴现场。

2.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篇二

人工挖孔桩系用人工辅以轻微爆破配合简单机具设备下井挖掘成孔,灌注混凝土振捣成桩。这类桩具有可直接检查桩直径、垂直度和持力土层情况,施工操作工艺简单,不需大型机具设备,占用场地小,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并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但人工挖孔桩的缺点是挖孔中劳动强度较大,单桩施工速度较慢,作业条件差,尤其是安全性较差。因此,对于安全和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2 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收集、编制的工程资料

1)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2)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资料;3)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4)桩基施工图及图纸会审资料;5)编制科学、可行的桩基施工组织设计及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6)对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材料(水泥、砂、石子、钢筋、外加剂)进行质量检验。

2.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为:放样及定桩位→孔口护圈施工→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检测桩位→安设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安装运输装置→准备照明灯、通风机、水泵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检测桩位→安设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依次往下循环作业→检查验收桩孔→钢筋笼绑扎、安装→安装串筒→灌注桩混凝土至设计顶标高。

2.3 桩孔的施工质量控制

1)放样前,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复。根据批复的测量成果,确定桩位中心,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并派专人负责。2)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采用间隔开挖。3)第一节孔口护圈顶面高出原场地300mm;护壁轴线与桩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4)钢筋混凝土护壁必须保证:护壁的厚度、配筋、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护壁模板在24h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5)挖至设计标高时,清理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灌注桩身混凝土。6)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小于0.5%,桩位50mm。底部扩大段按设计挖成圆台形,保证设计尺寸。

2.4 钢筋笼制作、吊放质量控制

1)钢筋要有合格证,进场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2)焊条要有合格证,型号与钢筋的性能相适应。3)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制作,主筋位置用钢筋定位架控制等分距离,Ⅰ级钢筋采用绑扎和电焊,Ⅱ级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双面焊5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为10d(d为钢筋直径),施工前进行焊接试件的焊接试验。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10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骨架外径允许偏差±10mm。4)箍筋设在主筋外侧,起加强对钢筋笼的箍子作用。5)钢筋笼吊放前用与桩径直径相同的钢筋笼检孔器检孔,以保证钢筋笼能顺利安放在孔内。为防止钢筋笼变形,必须加焊加强筋。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一钢筋环,确保桩身钢筋保护层。吊放时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6)钢筋笼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工艺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

2.5 混凝土灌注施工

1)成孔质量检查合格后尽快灌注桩身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孔底无浮渣,孔壁无松动。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端承桩不大于50mm、摩擦桩不大于150mm的要求。2)当有地下水而渗水量不大时,则应抽除孔内积水,开始浇筑时孔底积水不超过50mm,用串筒法灌注混凝土,串筒底口距离孔底不大于2m,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如果渗水量过大,积水过多不易排除,则用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底口距离孔底不大于0.4m,储料斗容量应保证首批混凝土能使导管初次埋置不小于1m,且必须连续灌注施工。3)混凝土拌合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和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拌和前检修拌和设备和计量系统,同时测量集料含水率,以调整拌和用水量。拌好的混凝土应立即使用,有离析现象严禁灌入桩孔。4)混凝土浇筑到桩顶0.2m后,及时将表面离析的混凝土混合物和水泥浆等清除干净。水下灌注桩灌注到桩顶0.5m,预加高度在开挖完承台后凿除。5)桩身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每根桩应有2组试件,且每100m 3混凝土或每个工作班不少于2组。6)气温高于30℃时注意缓凝,气温低于0℃时注意抗冻。

2.6 成桩质量检验

1)混凝土试件强度的质量检验和桩身动检。桩身动检包括大应变和小应变,可测出桩长、缩径、扩径、断桩及可估算出混凝土强度,质量检验和桩身动检必须合格。

2)按桩总数1%,并不少于2根抽样,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做竖向静荷载试验,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桩基要及时进行检验,及时评定质量结果。

3 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

3.1 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1)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2)每日班前,班组长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状况、人员素质及思想状态,进行班前安全活动,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并跟踪落实。3)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2 施工安全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挖孔顺序开挖,随时掌握土体情况,开挖工作要紧凑,以缩短挖孔施工周期。2)孔口周围设高80cm的护栏。在施工区5m外设安全警示线和安全标志,夜间设警示灯。3)上下孔使用软爬梯,不得脚踏孔壁。孔内吊运土方或物料时,不可装得太满,应保持垂直平稳。4)挖孔期间配备气体检测仪,随时检测孔内气体质量。孔深在15m以上时,必须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孔内爆破后先通风15min,并检测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继续作业。5)机具设备必须采用TN-S系统供电,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埋压。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6)挖孔期间设专业人员随时检查用电线路、施工机具设备的完好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正常。7)及时清除孔口周围的弃土,在施工全过程中,保证孔口护圈高于周围地面,并做好场面的排水。8)确保护壁混凝土的质量和厚度,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摘要:从施工前准备、挖桩孔、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措施,以指导实践,保证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1]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人工挖孔桩施工应急预案 篇三

人工挖孔应急预案

人工挖孔桩施工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长邯高速改扩建工程天脊大桥大桥人工挖孔桩过程中可能发生塌方、爆炸、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桩孔涌水等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危害。

二、事故辨识

人工挖孔桩施工战线长、地质复杂,危险因素极多;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存在以下事故隐患: 1.人工孔桩塌方;

2、爆炸;

3、高空坠落;

4、物体打击;

5、电、水、气体等

三、应急组织体系

1、成立现场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组 长:殷向敏

副组长:李云霄 李 钢 张智云 张志广 张建华 成 员:张子宏 钟国春 王明山 芦永新 郑祖文 侯洪斌 李 强 张冬良 冯世明 曹志河 刘鹏羽 高建轩

曹亚强 刘利红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主任:张子宏

组员:王明山 钟国春 侯洪斌 曹志河

2、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本专项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小组人员分工等。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工作,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行使组长职责、协助处理相关工作,具体负责挖孔桩生产安全的现场管理,恢复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3、组建抢险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项目部组建抢险队,队长李钢,副队长张建华、张志广。发现险情时首先抢险队进行抢险,需用较多人时可由各工队进行汇集,对抢险队和项目部所有人员均进行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

4、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为了在出现险情时处理迅速,项目部对预设险情进行实地演练,由项目总工王灏负责组织安排,使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并填写应急演练记录表,记录演练内容,人员分工,方案及处理程序等。

5、紧急情况发生和上报程序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险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 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可以根据上级指示可以由项目部自行直接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项目部处理不了可以由项目部向公司或建管处请示,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

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项目部值班电话:***。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组织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负责人指挥,在三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事故,是否需要排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到现场实施 抢险工作,如需要可以直接拨打120、110、119等求救电话。

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要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在组织讨论后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如何处理现场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综合办公室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要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委、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突发事件分析及应急预案

1、挖孔桩施工阶段防淹措施

在雨季多发生在6月至8月,季风不定期出现,为了确保工程不受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1)挖孔桩周边砌筑30cm高的护肩,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的数量的草包,紧急对挖孔桩周围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孔内;

(2)施工现场仓库配备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泥浆泵;(3)工程部门应及时获取天气信息,提前通知施工队,预先作好准备工作;

(4)在现场进行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排水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

2、挖孔桩防止变形、坍孔措施

(1)严格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及时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3)加强监测,随时掌握围护桩变形情况、地表隆陷情况、地下水情况等,以便采用相应的措施。

如若发生桩体塌方,则如下处理:

(1)发生塌方后,不要慌张,保护好现场,并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抢救工

(2)救援人员通过钢吊笼下井抢救受伤人员;

(3)井上人员准备好氧气包、医用消毒药水及纱布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处理;

(4)及时组织车辆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往医院治疗。

(5)若塌方继续发生为防止周围桩孔发生意外,及时疏散周围桩孔作业人员;

(6)对塌方的桩孔待塌方稳定后及时组织人员修补、处理;(7)若无法处理,必要时可填砂重筑。

3、爆破施工

(1)爆破施工期间,工地四周必须做好安全警戒工作;(2)爆破施工完毕,必须立即卸开井口覆盖的炮被,并向井内注水溶解有害气体;

(3)工人下井作业之前,还需对井底送风15分钟,并用气体检 测仪或活鸟进行有毒气体检测,直至确认无安全隐患方可下井。

4、高温中暑的预防

夏季气温高,并且由于孔桩开挖深度大,井底空气稀薄,加之工人劳动强度大,较易发生工人中暑,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预防措施:

调节工作时间,错开气温最高时段。原则上,上午工作时间7:00—11:30;

下午工作时间15:00—24:00

(1)工人下井之前,充分做好洗井、通风、测毒气工作;(2)购买保温桶,为工人准备绿豆汤、凉茶等防暑降温饮品,并加适量食盐,以防工人脱水;

5、安全用电

(1)每日孔桩施工之前,组织现场电工对场地内的电线路全面检查一遍,若有安全隐患及时抢修;

(2)定期归整场地内的电线路使之与风、水管线分开;(3)孔桩施工坚决杜绝边抽水边作业,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6、井下作业人员昏阙的处理

(1)发现井下工人有异常情况,不要惊慌,及时向井下通风,以保证井下工人供氧充足;

(2)以最短时间组织井上工人下井抢救井下作业人员;(3)井上配备好氧气包及葡萄糖溶液,供昏阙人员急救之用。(4)若昏阙人员症状不能缓解,及时组织车辆将昏阙人员就近送往医院治疗。

六、应急物资及机械设备

750混凝土搅拌机一台;混凝土罐车一辆;200挖掘机一台;25吨汽车吊一台;250KW发电机一台;抽水机4台;空压机2台;卷扬机2台;电焊机2台;对讲机4部。

综合部储备足够必要的急救药品。

七、通信联系 保持多个通信方式:

项目部值班电话:0355-3517728;

报警:110;消防救援:119; 专职安全员电话:***。

一旦事故发生,必须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应立即报告安全生产部。

八、职责与权限

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检查督促做好人工挖孔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并组织实施。

3、项目经理殷向敏负责预案资金的监督、实施。

4、财务部长李强负责抢险物资资金到位。

5、材料部冯世明负责各类物资的购进,严把质量关。

6、机务部长侯洪斌负责保证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到位,并保证抢救车辆、机械完好使用率。

7、项目副经理李云霄负责施工现场抢救工作。

8、专职安全员王明山负责组织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9、张义、高建轩负责整个施工现场抢险设施的安全到位。

九、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抢险救援结束后,对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下步恢复生产应采取的安全文明质量等施工措施和管理措施。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恢复生产:

1、作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对受害人进行领导慰问;

2、严格落实公司“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推行全面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认真学习应急预案,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队,责任到人,从单位工程到分部、分项直至工序。

3、健全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整个项目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管理的技能、职能和人的作用;

4、做好技术、试验、测量、机械、施工工艺、后勤等各项保证工作。

5、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可行,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利用现场存有的机械、设备和材料;

6、及时调用后备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恢复,尽快达到正常生产;

7、抢险结束和生产恢复后,应对整个应急预案过程进行评审,分析和总结,找出预案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评审和修订,使以后的应急预案更加成熟,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处理,将安全隐患、财产损失降到最底限度。

十、实施阶段

4.人工挖孔桩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篇四

1工程概况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境内冷(湖)花(土沟)公路共青桥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1.2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600KN,桩端嵌入中风化岩层深度不小于1.5m,设计桩长15,桩总数4根。2地下水

地下水是深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它给人工挖孔桩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含水层中的水在开挖时破坏了其平衡状态,使周围的静态水充入桩孔内,从而影响了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动态水压土层施工,不仅开挖困难,连护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压冲刷穿透,发生桩身质量问题。如遇到了细砂、粉砂土层,在压力水的作用下,也极易发生流砂和井漏现象。

2.1地下水量不大时

可选用潜水泵抽水,边抽水边开挖,成孔后及时浇筑相应段的混凝土护壁,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

2.2水量较大时

当用施工孔自身水泵抽水,也不易开挖时,应从施工顺序考虑,采取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环施工的方法,组织安排合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3对不太深的挖孔桩

可在场地四周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降水分流,对基础平面占地较大时,也可增加降水管井的排数,一般即可解决。2.4抽水时环境影响

有时施工周围环境特殊,一是抽出地下水进出时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等影响较多,不允许无限制抽水;二是周围有江沙、湖泊、沼泽等,不可能无限制达到抽水目的。因此在抽水前均要采取可靠的措施。处理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截断水源,封闭水路。桩孔较浅时,可用板桩封闭;桩孔较深时,用钻孔压力灌浆形成帷幕挡水,以保证在正常抽水时,达到正常开挖。3流砂

人工挖孔在开挖时,如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3.1流砂情况较轻时

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1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纺织袋土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证内壁满足设计要求。3.2流砂情况较严重时

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钢膜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m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出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用此种方法,应用到已完成的混凝土护壁的最下段钻大,使孔位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浆管,压力浇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硬些,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现象。4淤泥质土层

在遇到淤泥质土层等软弱土层时,一般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挡,并要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并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这次支挡的木方可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少于0.2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可斜向放置,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达到很好的支挡效果。5桩身混凝土的浇筑 5.1消除水的影响 5.1.1孔底积水

浇筑桩身混凝土主要应保证其符合设计强度,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因此防止孔内积水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密实性。浇筑前要抽干孔内积水,抽水的潜水泵要装设逆流阀,保证提出水泵时,不致使抽水管中残留水又流入桩孔内。如果孔内的水抽不干,提出水泵后,可用部分干拌混凝土混合料或干水泥铺入孔底,然后再浇注混凝土。如果孔底水量大,确实无法采取抽水的方法解决,桩身混凝土的施工就应当采取水下浇筑施工工艺了。5.1.2孔壁渗水

对孔壁渗水,不容忽视,因桩身混凝土浇筑时间较长,如果渗水过多,将会影响混凝土质量,降低桩身混凝土强度,可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渗漏部位。对于出水量较大的孔可用木楔打入,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或在集中漏水部分嵌入泄水管,装上阀门,在施工桩孔时打开阀门让水流出,浇筑桩身混凝土时,再关闭,这样也可解决其影响桩身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5.2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

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是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必要条件。为保证桩身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一般采用串流筒下料及分层振捣浇筑的方法,其中的浇筑速度是关键,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桩身混凝土浇筑,特别是在有地下压力水情况时,要求集中足够的混凝土短时间浇入,以便领先混凝土自身重量压住水流的渗入。对于深度大于10m的桩身下线,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落差形成的冲击力及混凝土自身的重量的压力面使其密实,这部分混凝土即可不用振捣,经验证明,桩身混凝土能满足均匀性和密实性。而速度优于采用串流筒施工,对于桩身上部混凝土浇筑要采取正常的施工方法,因为一般上部很少有地下水影响,浇筑速度不必很快,也不能采用自由下落的特殊施工方法。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人工挖孔桩的施工顺序,对减少施工难度起到重要作用,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条件下,先施工比较浅的桩孔,后施工深一些的桩孔。因为一般桩孔愈深,难度相对愈大,较浅的桩孔施工后,对上部土层的稳定起到加固作用,也减少了深孔施工时的压力。在含水层或有动水压力的土层中施工,应先施工外围(或迎水部位)的桩孔,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作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保证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7实践效果

5.人工挖孔桩安全责任协议书 篇五

甲方(单位名称): 乙方(单位名称):

一、为按期优质完成甲方承建的安阳市公共就业服务市场项目建设工程,经协商将该工程人工挖孔桩分项工程分包给承包方,为明确双方职责,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圆满完成该项工程任务,经双方友好协商,特订如下条款,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二、1、人工挖孔桩专业班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井下施工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挖井队必须配备技术素质好的现场电工、按电工手则规程规定做好现场各井位用电布置,要确保各井位施工用电的绝对安全和用电需要。

3、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穿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要保证用电安全。井上工作人员应专心致志,绝对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防止一切地面高空掉物,并时刻注意井下人员生产情况,一有情况马上采取可靠措施。

4、所有使用的提升、装土工具都必须做到牢固、可靠,并每天在开工前检查,以保证井下施工安全的可靠性。

5、专业队必设专职人员巡视安全检查,晚上要切断电源,盖好井口,工地设红灯警示。

6、井下施工必须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开挖过程中警防缺氧和毒害气体。如发现此种情况,马上停止作业。

7、井下照明应绝对安全可靠,必须采用有罩安全灯,井下线路必须装漏电保护装置。

8、专业队领班每天开工前有人员安排记录,下班后清点人员到位。

9、井下施工必须保证食堂生活,吃好吃饱,精力充沛,晚上应保证充足睡眠。

10、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遵纪守法,严禁打架斗殴,严禁酒后作业等各种不文明形象。

11、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服从现场工地指挥,挖井、混凝土护壁、制作钢筋笼、浇捣桩位混凝土必须严格按施工程序和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办事,按施工验收规范施工。

12、作好挖井隐蔽记录、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取好岩层土样,作好人工挖孔桩现场技术资料。

甲方:

乙方:

上一篇:小班语言特色课公开课下一篇:新媒体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