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的学籍证明

2024-09-11

教师资格证的学籍证明(精选4篇)

1.教师资格证的学籍证明 篇一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之一, 它所确定的教师入职条件和相关法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和国民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打开了非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的大门。目前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选修教育学和心理学, 其中有一大部分同学以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目的来选修这两门课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访谈法, 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搜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这种方法强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再现当事人的视角和当时事件的具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 对被访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研究者从认知情感层面进行探索个体行为、思想、态度之间的联系, 从非师范生的角度来探讨关于热衷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一些认知和感情的过程。笔者选择了7位非师范生的同学P、L、J、H、G、K、M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是严格按照目的抽样来选择访谈对象 (见表1) 。通过正式访谈、QQ交流、BLOG等获取了研究的主体资料, 主要围绕“选择考教师资格证的初衷、目的、受哪些因素影响”等问题进行访谈。

对资料的分析是借鉴扎根理论研究关于资料的编码和归类来实现的。在整理资料前进行了资料编号, 例如, 资料的类型 (访谈资料为“I”, 博客文章为“B”, 其他资料为“X”) ;资料提供者的信息 (姓氏首字母表示, 如7位同学分别为“P、L、J、H、G、K、M”) 、收集资料的时间 (用月日数字表示, 如1223, 即12月23日) 、收集资料的地点 (宿舍为“D”, 会议室为“M”, 其他为“X”) 等, 对文本资料的编码方式是根据其来源的途径进行的, 具体是“资料的提取者+资料获取时间+资料获取的地点+资料类型”。例如“H-1223-M-I”即表示笔者于12月23日与H同学在会议室访谈时所获取的资料。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表1中的7个个案的访谈结果和分析后发现, 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主要动因是跟风的考证热、教师职业的丰厚待遇、两个带薪长假、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单纯的职业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等。

1.“多本证多条路”

近年, 就业问题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最热门的话题。多数同学认为就业难, 多拿下一本证就意味着多一个就业的机会, 学生目的很简单, 为了多一个机会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相当多的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 只好用考证这种方式来增加竞争的砝码, 增加就业选择的自信心。被就业压力催生的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宠, 而且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 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经初步确立, 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面对校内外种类繁多的各类培训和证书, 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2]

每个大学生选修课的学分一定得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每个同学可以任意选择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试的选修课。在选修教育学的问题上, G同学认为“反正现在是大二, (选修课) 就选教育学, 以后还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我们学校的选修课通过率很高的, 多考个证多个就业的砝码, 多个证多条路” (G-1119-M-I) 。G同学处于大二的阶段, 刚进入大学一年, 认为多考个证就多条路, 甚至还想要考其他 (证券分析师、公务员等) , 他也觉得在学校期间多考点证是有点盲目, 但可以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

2.“很稳定的工作”

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9月13日的调查结果显示, 现在大学生择业时有31.6%看中“工作稳定”, 12.6%看中“发挥个人特长”。一般的企业或公司只是合同工, 合同期满之后如果企业或公司不续签就意味着要重新找工作。加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 一些外资公司并不是十分稳定, 随时都有不续签的潜在风险, 能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了。G同学的妈妈是一所公立小学的教师, 他表哥和表嫂都是公立小学的教师。受家里人的影响, 他觉得教师是个“非常稳定的职业, 在经济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也是很小的”。其他6位同学的看法也基本上一致, 表2是7位同学对教师职业稳定性的看法。

3.“优厚的待遇”

2009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 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 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投入。国家从今年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 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政策上的原因从根本上催生了“考证热”。[3]非师范生投入报考教师资格证大军中去就是为了先取得首张入场券。7位同学都认为教师的待遇很不错, 在进入职场前, 了解待遇是很多同学看重的重要因素。P同学认为“教师的待遇很好呀, 相当吸引人, 在公司上班的待遇都不如教师啊” (P-1230-D-I) 。L同学认为“在深圳或广州教师的待遇很好, 教师的生活基本上不用愁, 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比较不错。要是在外企上班还得考虑本年度的生意情况和公司效益的好坏” (L-1109-D-I) 。J同学认为“教师待遇越来越好了, 跟公务员的待遇差不多, 选择当教师主要是考虑到生活” (J-1125-D-I) 。G同学认为“教师的待遇一直在不断地调整, 比一般的公司待遇还高, 而且还有相关的补助、奖金、过节费等” (G-1119-M-I) 。M同学认为“教师的待遇一直在提高, 还比较满意” (M-1113-M-I) 。

4.“工作和家庭兼顾”

教师有两个带薪的长假, 而且工作时间相对较稳定, 这是吸引一部分同学当教师的主要原因。P同学认为“进企业太辛苦太累了, 在理想憧憬与现实无奈的强烈冲突下, 思想、态度渐渐发生变化, 认为教师是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 当教师有寒暑假, 可以相夫教子, 工作和家庭同时兼顾。教师不用频繁出差, 可以工作和家庭兼顾” (P-1231-X-B) 。J同学认为“教师职业有两个带薪长假, 可以多点时间陪家里的人, 也可以利用假期充充电, 我特别看重这点, 这是教师最吸引我的地方, 任何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两个长假” (J-1125-D-I) 。

5.“单纯的人际关系”

L同学一直不停地强调企业的黑暗, 她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太黑暗了, 接触了些自己想都没想过、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可能是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关系比较单纯和透彻, 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一起学习, 互相帮忙, 彼此间没有利益间的冲突, 根本不用考虑他们说话的弦外之音。进入公司工作, 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实在很难接受和适应。始终认为教师是很神圣的职业, 工作单位的同事和学生群体相对固定, 教师的对象是心灵纯净、相对活泼、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青少年” (L-1109-D-I) 。H同学特别喜欢和小孩子交往, 家里的小弟弟都是他自己带大的, 因为“和他们玩心情蛮好的, 能从小孩子的天真中感受到快乐。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关系太复杂了, 比如去搞个合唱团或是一场晚会, 很复杂的事情要等着去处理, 要接触很多复杂的人和事情。而在小学、中学或高中都是很单纯的师生关系, 都在想怎么样才会把自己的班级带好, 如何提高学生们的成绩” (H-1223-M-I) 。

6. 内心情感

7位同学选择教师职业不仅仅有外部这些因素的缘由, 其实他们也从内心情感里比较认同这个职业, 能体会到做教师的魅力所在。

(1) “引导学生走向人生的正确方向”。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两方面, 一是遇上好父母, 一是遇到个好老师。可见,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是很关键的。P同学认为“老师就是领路人、指示牌, 引领学生走向人生的正确方向, 这是一个老师的成功之处, 不一定按成绩来下结论。引导学生好的生活习惯, 好的性格, 好的心态, 好的人生目标, 好的思考方式, 应该说这是老师最完美的, 最成功的地方。成绩可以慢慢来补, 可以在课堂之后来学习, 但这方向, 道路的工作不能忽视, 它是人生一辈子的事情, 要是道路方向走错了的话, 很有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P-1230-D-I) 。P同学认为教师要用其职业观、责任心维护工作激情和热情, 对学生负责到底。

(2) “为人师表”。L同学有兼职教学的经验, 深刻地感受到教师是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神圣的职业。L同学认为“教师每年虽然面对的可能是重复的工作, 但是面对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而对象不一样, 所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 当教师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 以其个人魅力让学生主动向教师学习” (L-1109-D-I) 。此外, 还要用教师的形象、教师的声音、教师的气质去吸引学生的目光, 而不是让学生去做, 强迫学生去做。

(3) “教书育人的园丁”。教师最大的快乐是看到学生们从不会到学会过程的成就感, 从学生脸上看到的笑容应该是教师最大的欣慰。H同学说到:“我现在在外面教合唱团, 就觉得得到一些报酬会很开心, 我拿到报酬但是他们没学到东西我却更不开心。我教的他们都有收获了, 而且是我想象的要达到的那个程度。这个让他们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让我很开心, 很享受。比如说教他们唱一首歌的话, 要是他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会, 我就不走, 一直教到他们会唱为止。万事开头难, 每个人的基础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是不同的, 智商和天赋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得多花些功夫, 有些人一教就会了, 这些都要因材施教, 培养下一代人, 像园丁培养花朵一样, 要给他们浇水、施肥。” (H-1223-M-I) 。

三、结论与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认为把非师范生热衷报考教师资格证简单归因于某个因素是不可取的, 这一行为意向背后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每位被访者都从经济和两个长假方面认同教师这一职业, 对教师的待遇还是相对满意的;与企业相比, 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性更高, 下岗的风险系数很低。另外, 不同年级对报考教师职业的想法不同, 有不同教学经历的同学对教师的理解也不同。

从图1非师范生热衷报考教师资格证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 一方面, 严峻的就业形势会促使同学们多考资格证, 可以增加就业选择的砝码以及就业时的自信心。教师职业的相对稳定性促使同学倾向于选择, 稳定的职业可以免去以后重新找工作的麻烦, 再加上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 更坚定了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另一方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受大多数人尊敬的良好的社会认知形象, 并且与可爱纯真、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相处的单纯人际关系, 少了社会上的冷漠、无情、黑暗的人际关系。大多数同学基于多种复杂的因素, 每位同学偏于某一方面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教师职业的待遇提高和稳定性这些表面现象“诱惑”着大多数同学报考教师资格证, 而忙着考教师资格证的同学却不甚清楚合格教师的必备品质和基本素养, 那么这些非师范生以后进入教师队伍能够适应岗位和工作吗?这需要尽快改革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制度, 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确保教师入口的素质, 首先要严把教师入口关。[4]

参考文献

[1]陈向明.社会科学质的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2.

[2]刘香, 郭红梅, 郭源婧.浅谈大学生考证热[J].科教纵横, 2009 (5) .

[3]张赛斌.大学校园“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3) .

2.教师资格证的学籍证明 篇二

一、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导入

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教育面临各种危机,日本人民对教育、教师的信任感发生了动摇,对教师资格制度的作用产生了怀疑。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满足人民对教育日益高涨的要求,在全国展开了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资格更新制导人问题的大讨论。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教员养成部会在征询各方意见后,于2005年10月21日的审议报告中,肯定了导入教师资格更新制(简称更新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更新制的具体设计方案。

1教师资格证每10年更新一次,淘汰不合格教师

200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关于今后教师培养资格证书制度”中指出,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使之成为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保障教师所必要的资质的证书制度。并提出了具体措施。2007年2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制订了教师资格“许可更新制”法案,规定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限为10年,证书持有者必须在证书更新期限前2年内接受30小时的资格更新讲习,讲习包括事例研究、教案制作、模拟教学等,且必须是由国家认定的、由大学或教育委员会与大学合作举办的讲习,不能满足更新要求的资格证书失效。在职教师的资格证书未规定有效期限,但也有义务每10年接受同样的讲习,不能结业者证书失效。出台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首先,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对象的需要,促使在职教师不断进修,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培养有魅力、值得尊敬的教师;其次,加大排除不合格教师的力度。因为日本现行教师制度对于教师身份过分保护,对不合格教师的处理限制太多,难以将不合格教师排除出教师队伍。此外,试图通过资格更新淘汰大量的持有资格证书但并不从事教师职业的“证书教师”,并通过淘汰“证书教师”间接淘汰一些大学(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低下且乱发资格证书的教师教育课程,确保教师教育的质量及其专业性。

2教师评价标准更偏向实际能力

2002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指出。今后学校要通过明确责任来取得社会的信任,而支撑这种学校建设的根本在于教师。所以,在严肃对待一部分不合格教师的同时。要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组织、教师队伍中酝酿正面意义上的紧张感,通过准确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提高多数教师的士气和专业性,是建设“被信任学校”的必由之路。审议会还提出了实现学校“说明责任”的具体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学校评价体系和实施新的教师评价体系。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提出“建立教师努力能够得到回报的评价体制”的建议,日本文部科学省确定2005年开始完全实施新的人事考核制度。2008年初,教育再生会议再次强调“实施反映家长、学生意见的教师评价”,“对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在工资、晋升、津贴方面予以优待”;“明确教学能力不足教师的认定基准,对无法改善的予以清退,在公立学校教师中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如:东京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实施“能力开发型”的教职员人事考核制度,考核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教师通过与校长、教头(协助校长处理学校事务,通常主管教学)面谈设定自我目标;其二。教师根据自我设定目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自我申告”;其三,校方对教师职务履行的成果以及执行过程的努力情况进行业绩评价。通过引进自我目标设定、“自我申告”,避免了使这种评价成为单纯的上对下的单方向的评价,而力图使之成为一种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校长、教头等学校管理层可以对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并且可以要求教师进行相应的研修和自我提高,并给予适当的待遇。希望通过这种“能力开发型”的人事考核制度提高教师的资质,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士气,实现人尽其才的人事安排,为学校组织增添活力。

导入更新制,在师资培养上加强了实践能力和资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条件,能切实地抓好教师的上岗关。在教师资格证书上设置有效期限,能改变教师对工作的认识,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学习进修,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设置更新条件,能使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获取最新知识的更新,同时,剔除部分不合格教师。因此,总体来说,更新制的导入将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并减少不合格的教师人数,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我国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利弊分析

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没有关于有效期限的规定,实际上只要不触犯刑律,没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严重情节,资格证书就终身有效。应该看到,教师资格终身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力保障。尽管资格终身制不等于聘任终身制,有资格不见得不会被解聘,但毕竟还可以凭资格再谋职位。同时,它还使教师资格成为公民素质能力的一种标志,即使在应聘其他职位时,教师资格证书也有一定的价值。对获得教师资格的人来说,即使现在当不成或不想当教师,今后任何时间都可以谋职,不必担心时间久了证书失效。因此,资格终身有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尽管教师职位有限,但教师资格证书是许多人希望拿到的。并以此为荣。教师资格终身制还有具体操作上的便利,每个人只要一次认定资格即可,不需要再反复认证,从而简化了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节省了一定的开支。正因为如此,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不宜也不大可能在资格认定的后续工作上一步到位。但是,从全面的视角出发,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特别是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资格终身制的弊端明显大于积极作用。

教师资格终身制的主要弊端至少有两点:第一,忽略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教师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别是现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对教育需求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结构,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教师的资格标准必然要不断发展,认定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这也是许多发展性职业所共同的要求。如果一旦获得教师资

格便终身有效的话,必然与逐步发展的教师资格差距越来越大而又无法调整,不利于保证教师队伍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教师在失去有效激励和必要监督后,存在熬年头和混职称的思想,教师的自我价值不能得到及时、公正的体现,自然谈不上“乐教”,相反,还易滋生教师职业道德败坏的问题。

第二,“资格证书”与执教资格未能真正挂钩,不利于在教师队伍中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如对获得资格证书却长期不任教或任过教又转换其他职业的人,明明已经不会而且不适合再当老师了,也无法吊销他们的证书,造成持证者与实际执教者人数的显著不对称,影响对教师队伍发展的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已是明显不适合再做教师的人,例如身体或心理难以康复的病变、性格品行的严重缺陷、不可逆转的职业懈怠以及影响恶劣的不良嗜好等,只要问题没有达到现行法规关于撤销教师资格的严重程度,就无法吊销资格。学校也许可以把他解聘,但不能防止他应聘到别的学校,继续造成损害。

三、完善我国教师职业资格时效性的措施

借鉴日本教师资格更新制的实践,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资格制度,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已势在必行。

1实行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质量

随着教师的合法权益日益得到法律保障,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履行义务的表现。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上拥有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教育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质量与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状况的不断改善,教师入职门槛的标准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加以提高。现行的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只有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而由于笔试的原因,教育学、心理学也只停留在了解层面,根本谈不上掌握和运用;由于对面试和试讲缺乏一定的指导标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本意是让各地按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申请者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因此,建议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好人口关,不断规范和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标准,采取公正的遴选机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综合素养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争取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该办法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的专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并经认定合格的人员,由教育部授予教师资格证。2、教师资格考试由教育部组织,每年举行一次。每年报名、考试时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师范教育司设立教师资格考试机构,如教师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承办教师资格考试的考务工作;教师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确定考试科目,制定《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命题工作,以及每年考试合格标准的确定。

2确定教师资格证书的时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10年重新认定一次教师资格,打破教师职业“终身制”,建立促使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保证教师的终身发展。现代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而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了任何约束力,在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所以,废止教师资格终身制,根据教师学历、任教学科特点、任教时间、教师继续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明确教师资格有效期,实行定期认证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在发放的教师资格证书上注明有效期,到期教师就要接受考核、更换证书,各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单位教师持证上岗情况和持证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并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注明。这就在制度上规定了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也把教师资格证书与教师继续教育挂钩,实质上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感,使教师能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激发了教师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3推广教师试用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体现在职前的教育和培养上,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更体现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中。国际上很多国家对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都要有一至两年的试用期,以考核、培养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我国对教师的教育实习没有严格的规定,也无法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教师使用制度,通过理论考试和面试的申请者,先获得“实习教师资格”,然后通过长时间实习试用,理解教育并通过教育实践能力考核后,才能获得正式教师资格。这样可以让申请者进一步了解教师职业,杜绝应试获得教师资格的短期行为,有助于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4采用临时教师证书制度,应对现行师资短缺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欠发达地区出现合格教师不足的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在某些时期出现全国性的师资短缺问题也是难免的。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实行的临时教师资格证书,以应对我国可能出现的师资短缺问题和由于地区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欠发达地区的合格教师不足的问题。

确定教师资格的时效——定期认证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重要措施,更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应该积极推进,力争早日实施。定期认证可能会给在职教师带来心理负担,教师资格不再终身有效也可能会影响教师职业吸引力,造成教师资格申请者的减少。只要我们将定期认证的标准、条件规定到合理程度,尽量减轻认证负担,保障措施得力,绝大多数教师就不会有太多担忧。教师资格认证的时效毕竟与上千万教师及未任教的证书持有者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后备队伍,事关重大,必须慎重、严密。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以及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努力健全相应的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国勇,日本教师教育制度改革面面观,上海教育,2007(5)。

[2]温伟华,中外教育资格证制度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C],2004.

3.教师资格证的学籍证明 篇三

笔者作为教师资格证“国考”改革的一名亲自体验者,在经历了备考、笔试和面试这些环节之后,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具有的深远意义与和影响倍感欣慰。但同时笔者也是一名师范生,面对身边同学们与日俱增的压力,阵阵危机之感袭来。于是,考试归来,我决定行此文,希望可以帮助与我有同感的师范生们建立自信,找回自我。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视域下的师范生危机

“师范生危机”是伴随着教师资格证国考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词汇。教师资格证统一考取,意味着师范生的特殊身份被弱化,师范生危机就会接踵而至。

(一)学习压力增大。

教师资格证“国考”打破了以往师范生只要在大学期间修满足够的学分,表现良好就可以直接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先天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生们的学习压力就会大大增加。对于初入大学的师范生而言,他们要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的以后的教师资格而挑灯夜战;对于即将走向职场的师范生们而言,如果还未取得教师资格,那么除了参加教育实习外,同样要接受繁重的学习压力。

(二)就业压力增大。

据调查,师范院校毕业生能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曾让万千师范生倍感失落。而教师资格证“国考”更是让众多的师范生们措手不及。一方面,教师这一行业受人尊敬,师范生们希望自己日后能够从教;而另一方面,教师资格要自己考取这一道关卡真真正正地设在那里,无法动摇。

(三)心理压力增大。

教师资格证由“省考”变为“国考”是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为最终旨归。然而,其改革项目诸如有效期限变短,定期注册等却也使得大部分的师范生们陷入了认知上的迷惘与矛盾冲突,并表现出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合理性的质疑,以及对其有效性的批判。由此可见师范生们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扭曲。

二、师范生危机的应对策略

面对教师资格新政,要想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出理性、审慎的抉择,寻求应对策略。

(一)从师范生自身入手

1. 重建专业自信,提升专业素养。

面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师范生们一定要去感受国家和社会对于合格教师的殷切希望,重拾专业信心。师范生们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以渊博的知识储备武装自己,以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支撑自己。

2. 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的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另外,面试这一环节对于考生的教学技能的要求也更严格。因此,师范生们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支撑下,进一步锻炼和提供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粉笔字等书法技能;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技能;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技能;与同事或家长的沟通技能等。

3.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面对教师资格“国考”给师范生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师范生们要学会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例如“我能行、”“我可以的”等等。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正确的心理暗示会产生更高的效能感。所以,师范生们要经常进行自我鼓励,多去体验自己当下的成功。

(二)从师范院校入手

1. 整合优质理论课。

过去的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繁杂。学生们学到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实际走到工作岗位之后仍然不会教书。而教师资格“国考”改变了以往教师资格制度与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偏离的局面。因此,师范院校要结合国家对教师的培养要求来设置理论课程,向学生传授有时代意义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2. 整合优质实践课。

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师范院校也要整合优质实践课,使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双向互动。例如:在各个学期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培训等。

教师资格证“国考”是党中央开展的一次力度较大的改革,引发了教育界人士的思考。“师范生危机”的产生不无道理,但是相信“国考”教师资格制度会日益完善与科学。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感激今天的危机意识成为我们研究的动力,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越发走向辉煌,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信阳,张茂聪.试论“国考”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教师教育论坛,2014(9):5-10.

[2]杨频萍,蒋廷玉.师范教育,面向市场谋发展.[N]新华日报,2015(11).

[3]张宁.反思教学理念下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79-81.

[4]何绪虎,赵彦俊.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师范生实践智慧特质.[J].辽宁教育,2015(10):36-38.

[5]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43-62.

[6]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16):42-45.

[7]刘翠航,朱旭东.教师资格“国考”研究热点、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5(9):97-102.

4.加拿大多元化教师资格证制度探讨 篇四

关键词: 加拿大 教师资格证制度 多元化

2001年,国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专业化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但总的来看,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起步比较晚,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整个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地方,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政策需随社会与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与完善,在证书的鉴定、管理与发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找出一条适合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适应并促进教师教育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发展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也留下可供其他国家参考的教训。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又是加拿大的教育强省,其教师资格证制度建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和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一、教师资格证种类的多元化

BC省的教师资格证主要有以下五种:专业教师资格证、标准教师资格证、基础教师资格证、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和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

1.专业教师资格证

专业教师资格证提供所有的教师地位、薪金和保险金。申请人必须在BC省的大学某一专业完成了四年的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另加一年的教师教育课程(48学分)(2008年4月1日前,要求为30学分);或直接完成5年的教师教育(150学分)(2008年4月1目前,要求为120学分)课程,课程内容必须包括6学分的英语或法语的文学和写作课程。持专业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必须了解加拿大学校体系的情况,可以在本省公立学校和独立学校教授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任何科目。

2.标准教师资格证

标准教师资格证提供所有的教师地位、薪金和保险金。教师要获得标准教师资格证需要完成至少三年的高等教育课程。但现阶段,大多数持有标准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都完成了4年的理学或文学学士学位另加一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或直接完成了五年的教师教育课程。持标准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可教授小学各年级或学前课程。

3.基础教师资格证

基础教师资格证只给那些过去被鉴定合格但是没有大学学位的老教师颁发。

4.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

这是临时证书,有效期仅为四年,四年后就要重新申请。

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最初只限于颁发给那些从事厨师教育、技术教育、第一民族语言教育和理事会规定的其他特殊教育的教师。申请人需要完成三年的大学全日制学习。除了学习教育和语言学之外,还要求学习英语、数学和实验室科学。而且申请人还必须完成由教师学院验证的跨省证书课程和教师学院认可的第一民族课程学习,语言流利者可免去语言训练课程。

5.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

这是一种临时证书,通过申请可转为永久证书,持证人只能够教授第一民族语言。

发展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是一种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的很好的办法,但是仍然需要完成3年的大学全F1制学习。除了学习教育、语言和语言学之外,还要求学习英语、数学和实验室科学,所以很多土著语教师达不到这些要求。因此,1999年,第一民族語言教育筹划委员会为土著语教师议定了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的一个新形式——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BC教师学院并没有对其规定具体的课程,而是制定了课程提纲。第一民族的各机构必须和大学议定这种证书的课程细节,一旦他们之间达成协议,BC教师学院就必须批准。

二、教师资格证的期限的多元化

1.临时教师资格证书

临时教师资证书颁发给那些符合专业教师资格证和标准教师资格的条件,但是教师教育课程是在BC省外完成的。发展的标准期限教师资格证和第一民族语言教师资格证就属于临时证书。一般临时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48个月。临时证书失效后可以再次申请成为临时证书。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延期4年:申请人遵守法规;在证书失效前提出延期申请;并满足BC教师学院法规所规定的教学经验条件,即申请人所教授的科目必须和BC省广泛教授的科目相同;教育和管理方法与BC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校体系相符合;在提出申请前,十年内每学年最少有75天在职或者连续两学年有100天在职。申请人还需上交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成绩单,但是如果没有完成BC教师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证书就只能延期一年。

2.永久教师资格证书

永久教师资格证没有终止期限,除非没有缴纳年费,或根据教师职业法被中止或吊销。标准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教师资格证都属于永久性教师资格证。申请人满足临时专业教师资格证和临时标准资格证的条件,并且完成了实习课程和30学分的专业课程和普通课程,同时还必须是由大学罩的教育学院推荐到BC教师学院的,并完全符合教师资格证的申请条件,则可以获得永久资格证书。

临时教师资格证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转为永久教师师资格证书:

申请人遵守法规并在证书失效前提出申请;完成教师学院所规定的年度学习;提交令人满意的教学报告并获得推荐(推荐人必须是教师学院的成员,还兼职地方教育官员或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校长或副校长,而且推荐人必须对申请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过监督和评估);在持有临时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内在BC的公立学校或独立学校从教,而且25%的时间在岗,六年内累计在岗时间为1.5年。提供兼职服务的教师因不能获得正式的教学报告可以通过推荐转为永久教师资格证的持有者(推荐人必须是教师学院的成员,还兼职地方教育官员或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如校长或副校长,他必须对申请人的课堂表现进行过监督和评估)。推荐的内容包括:有能力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专业关系;有能力完成分配的教学任务;可以恰当地应用课掌管理策略,可以实施适合于某一学校或年级的学科实践活动;有能力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三、加拿大多元化教師资格证制度对我国的启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应该注意不断完善适合各地实际的教师资格体系。

从加拿大BC省实施师资格制度的经验看,因为与其他省教育制度不同,BC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符合本省发展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颁发不同的教师资格证书形式,目前和其他省份纷纷签订互惠协议,促进BC省和其他省的教师的流动和互补。BC省教师资格证书形式的多样化及其证书标准的灵活化为制定教师资格法规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也可以根据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完善和细化各地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适合各地区和民族发展的教师资格证书形式。通过法律规定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最低标准,国家教育部拥有对中小学教师资格法律的解释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各地的实施细则,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定最低标准,把握数量与质量的平衡点,以此保证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但是各省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细则必须报请国家教育部批准。

参考文献:

[1]张德锐.师资培训与教师评监[M].台北:师大学苑公司.2000,P41.

[2]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P199.

[3]F.Henry Johnson, History of Public Education in British Columbia[M].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64,32.

[4]David Angus,Professionalism and the Public Good:A Brief history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EB/OL].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 2001.

[5]ARPS (Annual Report of the Public Schools)[EB/OI].1873-74,P45.

[6]ARPS(Annual Report of the Public Schools)[EB/OL].1874-75,P71.

上一篇:2024年上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复习计划下一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