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2024-06-26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精选14篇)

1.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一

宜宾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流程

1,注册学籍

操作角色:【班主任】

操作地址:网页,【学籍成绩】->【学籍注册】 操作方法:

A),系统列表学生多于实际学生

直接将多余的学生的“学生状态”设置为“其他”,然后提交即可 B),系统列表学生少于实际学生

联系教务处,将这些学生名单提交给他们,让其修改学籍数据,修改完成后由“系统管理员”手动同步数据(或等到第二天自动同步)后,在系统学生列表中即可看到这些学生的名单,然后设置为在校,最后提交。

注:没有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将不能登录系统,登录时会提示“账号被锁定”

2,设置认定参数

操作角色:【系统管理员】

操作地址:软件,【学生资助】->【贫困生管理】->【贫困生审核配置】 操作方法:

A),设置审核流程:在【基础配置】选项卡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勾选流程环节,其余使用系统默认设置

B),设置申请状态及申请范围:在【申请配置】选项卡中,设置当前的状态(关闭,进行,公示,结束),在下面的“当前申请”中设置申请的行政学期,在下面的“申请人员限定中”,设置申请人员的范围(一般使用“年级培养方式”,勾选当前在校年级的本专科生即可)

C),设置必填资料:在【必填资料】选项卡中勾选需要用到的学生个人信息 D),设置申请条件:此处使用系统默认设置 E),设置短信通知:忽略

3,填写申请表

操作角色:【学生】110103024,127667

操作地址:网页,【更多】->【学生资助】-【贫困认定申请】

操作方法:学生登录后,如果提示不能申请,则是由于要求填写的个人信息没有完善,学生需要点击【个人中心】->【档案资料】,去填写提示信息中要求的内容,填写完成保存后,再回到【贫困认定申请】,点击右上角的【刷新页面】按钮,重新加载页面。

填写完成以后,就可以看到申请表格,如下图

填写说明:

只能填写带橙色方括弧标记的地方(),且只能在方括弧内填写。

自我认定档次根据实际情况申报。

填写完成后,点击下面的“保存”按钮,最后确认无误后,再点击下边的“提交”按钮,提交以后,学生不能修改数据。

注:

首次登录时,系统会提示安装office文档控件,控件安装方法见4,安装office

文档控件。

只能使用微软的IE浏览器进行申请,否则无法加载office文档控件。

4,安装Office文档控件

系统会自动检测当前计算机是否安装了控件,如果没有安装,正常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加载控件,当出现如下图提示“阻止了ActiveX控件”时,单击提示信息框,然后选择“安装ActiveX控件”

点击“安装”后网页会刷新,重新进入到【贫困认定申请】页面,稍作等待,就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安装提示,点击“安装”按钮,然后手动点击右上角的“刷新页面”按钮,即可显示申请表单。

如果没有出现如上提示,而是出现下面的提示信息,则点击“点击下载控件”按钮,手动下载控件安装文件,保存于桌面,下载成功后,双击OfficeControlSetup.msi(win7用户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根据提示完成控件的安装,安装成功后,手动刷新网页,然后重新进入到申请页面。

5,班级审核

操作角色:【班主任】

操作地址:网页,【更多】->【学生资助】->【贫困生认定】 操作方法:

A)快速选择人员:选择最下边工具条的“只显示待审数据”

此时仅显示当前班级等待班主任审核的人员名单 B)查看与修改申请表

选中某一行数据前边的复选框,点击工具条下边的“修改文档”或“查看文档”按钮,将会弹出学生贫困认定申请表格(如果提示未安装office文档控件,则按第4条安装office文档控件进行操作),如果点的“修改文档”,则可以直接在文档中填写“民主推荐档次”和“评议意见”,然后点左上角的“文件”->“保存”,如果点的“查看文档”按钮,则只能查看学生提交的申请表格,不能修改,如果要修改,则需要点右上角的“返回”按钮,关闭弹出的表格,然后点击下边工具条的“批量修改”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来填写。

注:批量修改功能可以在选择多条数据,然后进行批量修改,保存后所选中的数据的“民主推荐档次”和“评议意见”将是相同的。C)审核提交

所有申请数据逐一查看修改完成后,选中数据列表前边的复选框,然后点 击底部工具条上的“通过”按钮,数据将提交给二级学院审核

注:对于填写不符合规范或填写有误的申请,可以使用“驳回”按钮,数 据将回转到学生本人,学生可以再次修改、保存、提交

6、二级学院审核

操作角色:【二级学院学办主任或专管贫困认定的工作人员】

操作地址:软件,【学生资助】->【贫困生管理】->【贫困生审核】 操作方法:

A)选择审核数据:左边选中院系名称,右边点击“当前审核状态”的下拉按钮,选择“等待院系审核”,然后点击“筛选”

此时看到的数据就是等待审核的数据。

B)查看申请数据:选中某一条数据,点击上方工具条的“查看”按钮,将会出学生贫困认定申请表格(只能查看,不能修改)

C)修改认定等级:选中一行或多行数据,点击工具条上的“贫困认定”按钮,将会出现如下对话框:

★选中“依据前级认定等级不做修改”,则直接将院系认定等级设定为班主任设定的等级

★选中“修改贫困等级为”:可以直接将选中的学生的贫困等级统一设置为选中的等级。D)审核

修改完贫困等级以后,需要将数据提交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点击工具条上的“通过”按钮,即完成了数据的审核提交。对于填写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可以点工具条上的“驳回”按钮,数据自动流转至班主任处,如果需学生修改表格数据,由需要由班主任驳至学生,学生才能修改。注:必须先修改认定等级,才能进行审核,否则会提示

7、学生资助中心审核与查看

操作角色:【学生资助中心管理员】

操作地址:软件:【学生资助】->【贫困生管理】 操作方法:

A)审核操作方法:与【二级学院审核】类似(地址:->【贫困生审核】)注:学生资助中心审核通过的学生将直接进行贫困生档案库。B)查看全校认定工作进度:(地址:->【贫困生认定进度】)可按院系、班级统计查看全校认定工作的进度

C)查看全校贫困等级比例:(地址:->【贫困生等级分布】)

2.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二

一、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机制程序不完善。

目前对经济困难生的认定机制及程序不够完善。首先,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学生必须提供生源地开具的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这是对经济困难生认定的必要条件。但实际情况是,有些非困生利用家庭关系,可能很容易就搞到一纸证明,而有些真困生开具家庭经济状况证明反而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由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家境并不确实了解,单凭学生消费状况,使得班级民主评议往往流于形式。

再次,认定标准难统一,实践中难操作。学生家境困难具体情形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父母双亡或只有单亲,经济来源少,或是经济上没有依靠,生活困难;二是家住偏远落后地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子女家庭,父母或在家务农或出去打工,子女学费负担沉重;四是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五是家庭成员残疾或长期重病,缺乏劳动能力,医药费负担较大;六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变故[1]。这些家庭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同时很难负担起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但他们家境困难程度相互之间缺乏比较度,而且证明材料真伪难辨,家庭收入难以核实,以致经济困难生资格的认定成了高校助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二)学生心态较复杂。

受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学生心态越来越复杂,不贫困的学生可能更希望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而真贫困的学生却可能会拒绝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

1. 真困生拒报。

有些真困生可能出于自尊,可能习惯于家境的艰难,拒绝资助,也有的可能认为接受资助,有如接受施舍,因而拒绝如实反映情况,我们盐城师范学院有一女生,年年学业综测排在班级前几名,但家境较困难,据熟悉她的同学反映其家中有姐弟五人。她春秋经常穿一件已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现在只有一些老人还在穿),冬春始终就一件棉袄。但她从不接受资助,总是说把资助让给更需要的同学。

2. 非困生谎报。

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就可能获取国家励志奖学金,励志奖每人是5000元,还可以获取各项无偿资助,其中国家助学金是人均2000元。所有这些只需提供生源地出具的一纸证明,学生几乎不需付出多少成本。在利益面前,有些非困生心理很不平衡,于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生,挤占助学资源。现实生活中,非困生瞒报、谎报其影响要比真困生拒报来得更严重,因此,建立经济困难生资格的有效认定机制重点就是防止非困生的瞒报与谎报。

二、建立经济困难生有效认定机制

(一)规范生源地认证程序,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首先,要在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认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当地经济困难户的电子数据库,与高校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其次,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认定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从源头上确保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引入市场机制,优化助学体系。

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过程中之所以存在瞒报、谎报、不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非困生而言是可以获取无偿资助,对经济困难生而言可能会有伤及自尊的感受。为此,高校助学工作在注重教育公平同时,可引入市场机制,优化整合资源,提高助学资金的利用效率。建立以有偿资助为主体、他助与自助相结合、重在自助的助学工作体系,不断减少无偿资助,提高学生获取资助成本,如可将补助与勤工助学、义工相联系。为贫困生争取多设立一些助学、助研、助管的岗位,将补助打到勤工助学报酬中或是作为一定量义工的回报。采取劳动所得形式进行资助,对贫困生而言,既减轻了经济压力、锻炼了实践技能,同时也并没有伤及其自尊心,学生往往会觉得心安理得,一些困难生对加入经济困难生档案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而一些非困生由于面对的不再是免费的午餐,需付出一定的成本,依据成本收益理论,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谎报的几率。引入市场机制,有助于经济困难生资格的有效认定。

另外,校学生处应定期对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进行核实,完善对在档学生的外部约束机制。对同学反映较大的一部分困难生进行排查,并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到一些学生家庭所在地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实地走访,如学生反映属实,要严加惩处,如确系贫困,则要表示关心和慰问。

(三)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高校应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并与全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相配合,完善约束机制。将贫困生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学业成绩、在校品行等情况记入经济困难生个人档案,并将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与全国个人信用体系联网,如发现学生瞒报、谎报,作为个人征信污点,记入征信系统,从而将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学生就业、一生的发展相联系。学生就会进行成本利益核算,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非困生瞒报、谎报的风气。同时,在学生中进行形式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诚信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国家资助工作的宗旨目的,激励他们要以诚为本,诚实做人,树立诚信观念,助人观念,而不要因利忘本。社会征信体系与诚信道德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困难生资格有效认定的内部约束机制的形成。

经济困难生资格的认定是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以有偿资助为主体的助学体系,同时完善经济困难生信息档案的追踪调查制度以及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一定程度上应该能避免非困生瞒报、谎报现象,从而使有限的助学资源助其所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进行资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习、融入社会,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进行有效资助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本文作者尝试着对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对更好地开展经济困难生的工作带来一丝裨益。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资格认定,有偿资助

参考文献

3.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三

相关部门在近几年不断增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帮助,以实现他们的大学梦。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新的资助体系也得到一定的改进,为了确保整个工作流程客观公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我国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前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健全成熟的认定管理方案,诸多高校在对此项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欠缺,且遭遇一定的困扰。某院作为一个超过本三分数线的高职院校,也存在很多需要资助的学生,同样认定工作中也有诸多疑问。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1.1 诚信意识淡薄。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认定工作的关键资料。在整个工作实施中,难以有效利用调查表进行贫困生的确认。主要表现在:①部分学生填写申报信息时未提供真实的数据;②部分管理部门未能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开虚假的证明材料。近来高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基本原则的欠缺,也反映当前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1.2 认定程序不规范。

自新的贫困生认定规定实施以来,将经济困难学生按其家庭条件划分贫困生和特困生。对此项工作的认定,相关管理部门至今未能形成一套全面、科学的规定。比如说,学生或其家庭成员出现意外变故致家庭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来认定是否为贫困或特困生。这些方法是合理的, 且易于实现,但容易造成一刀切。事实上贫困和特困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造成经济困难的因素有许多。因此,对贫困与特困两个层级进行确定时,需对具体问题、具体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思考。

1.3 认定方法不科学,过程监督不足。

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比,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划分为特困生、贫困生和一般困难学生。在此基础上,依照25%~30%的比例对贫困生人数进行认定。然而,高校中诸多院系为了降低冲突与矛盾,将指标分到每个年级每个班。这种平均分配名额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不同地区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以人均收入为基本判定条件,欠缺一定的科学性;其二,各个高校中不同专业在其学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每一个班级的总人数不同,有效学院存在名额少,贫困生较多的现状,这样难以有效的对真正贫困生进行认定。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对策

2.1 制定嚴格政策,可行认定程序。

一是制定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工作程序。通过专业的管理方案进行整个贫困生认定工作。该方案主要是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进行调查的同时,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标准,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有效的数据信息作为此次认定工作的评价标准,进而全面有效的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二是注重推荐。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需要学生本人填写基本的申请资料,很少采取他人推荐的方式。主要是贫困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和自尊心,通常不愿意被他人知道自身的情况。因此,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三是,注重相关信息的真实性。经济困难是各方面因素综合而成。正常来说,单亲比双亲家庭贫困,下岗职工比在岗职工家庭贫困,有疾病成员比无疾病家庭贫困。一个家庭有收入也有支出。如果有高收入家庭成员患病需要大量医药费或家中有许多孩子等情况,会使他们的家庭支出大于收入,成为贫困,这样的学生可以算是经济困难学生。

2.2 规范贫困标准,建立中心数据库。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须综合多方面标准来认定。按照当地最低生活标准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对于此项工作的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需给予大力的支持,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量化标准。根据上述认定工作的管理标准,当地政府需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输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3 建立原籍认定,加强监督机制。

通常情况下,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生源地的经济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事先学校与生源地未能全面交流,生源地政府认为自己开具的证明没有责任力和约束力,导致产生虚假的贫困证明。基于这种情况,需由政府及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相互配合,创建合理有效的贫困生认定管理方案。并由贫困生生源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三方进行此次认定工作的确认,避免其中存在虚假信息。这种方式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障。除此之外,学校应该明确规定凡是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相关的教师也要受到处理。

2.4 全面增强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个人品格。

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自主,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大学梦,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资助的同时,要存着一份感恩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学校、回馈社会。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比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在大一开始就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定期组织诚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资助政策宣传、资助基本知识、资助政策演讲、资助征文等各种比赛,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保障机制

3.1 成立相关帮扶机构和组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是高校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有效了解与掌握高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是政府、教育部以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此项工作顺利执行的前提保障。并且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科学的贫困生量化标准,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存入到相关的数据库中,便于日后对此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执行,根据具体的指标,信息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相关条件,将其贫困等级进行科学的划分。此外,需对贫困生相关方面进行了解,有效的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某院先后四次修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院一直都重视调查研究,每个学年初都要组织两次座谈会: 一是组织学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为此次认定工作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标准;二是召开助困工作辅导员座谈会,帮助了解认定办法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到目前为止,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本执行标准与管理方案已经有效的形成。

3.2 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

社会是由人组合而成的, 每个人在社会中能够有效的展现出其自身的基本特征,高校贫困生也是如此。這些本质的东西只有他们周围的学生或熟悉的人所知道。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发布贷(助学贷款)、奖(奖学金)、助(助学金)、补(困难补助)、减(减免学费)以及勤(勤工助学岗位)等信息的发布渠道。每一次的信息应及时公布,并提前公布确定的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名单,让学生来识别和评价。

3.3 建立动态的信息搜集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档案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因为父母下岗没法支付学费,一个城市里的孩子在刚进校时成为其所在学校的特困生。一年以后,孩子读大二了,父母有了新的工作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那么孩子将不再是特困生。而有的学生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变成经济困难学生。因此,我们应及时去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能够相应的调整助学的措施以及资助的等级。除此之外,对该项工作的相关动态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进而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精神支柱。还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将其初始阶段中不精准的信息从其档案中去除。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富裕的学生,是无法真实的乔装贫困生其内在的根本品质,通过与该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接触与了解,从其言行举止中能够判断出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在发现上述情况后, 应及时调整已建的档案, 并且改变资助对象或资助力度。

因此,科学有效的执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需要全面加强整个工作实施过程中是否客观公正、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可行。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对于高校贫困生相关的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配合,创建相关的管理体系与执行方案,针对贫困生的具体需要,还建立基金管理机构。高校针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帮助。高校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以及出差的机会,组织老师以及学生进行实地走访,尤其要对存在异议的贫困生家庭条件进行精准的调查与分析。在整个工作执行过程中,若发现相关信息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需将其资格进行取消处理。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部门需要对贫困生资助信息进行全面的审查与再次认定,避免虚假信息存在,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谢云锋.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

[2]叶辉,周峰.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N].光明日报,2008-1-8.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书 篇四

我毕业于xx中学,家住xx市xx区。我家有三口人母亲长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要照顾因精神分裂症而无法自理的父亲。她的家庭生活没有保障,只能靠政府救济。我已经在贫困中生活了十多年。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上学,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但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把生活费都扔掉了,根本不够我交学费,只好向亲戚借钱。当时真的很难。每天,除了学习,我还会帮助家人做家务,分担责任。为了帮助家人省钱,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收集一天结束时扔在班里的汽水瓶罐,补贴家用。当时因为没钱给父亲治病,家里的学习环境很差,但我也养成了在困难中学习和生活的意志。上了初中后,我们家一直没有起色,母亲因为工作忙病情加重。幸运的是,在她的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度过了这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又一波**之后,一家人因为住房开销借了一笔债,日常开销除了还债,少之又少。

所以学费一直困扰着我们。最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xx学校,这是一所为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儿童开设的学校。学校的学费资助对这个家庭帮助很大。在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是因为上不起学才来的,我从中学到了人不穷的道理。我们一起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助学活动,挣一些自己的生活补贴。高考结束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终于拿到了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所一所重点大学,大家都在为我庆祝,但我也知道,因为学校离家远,我无法照顾家里两个重病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对于我的开销,他要努力工作,还要照顾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父亲,这让我很担心。为了完成学业,实现大学梦,我很着急。谢谢你们!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5.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五

各辅导员、同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未申请认定的同学,一般不评发各项助学金,部分奖学金(如励志奖学金)也要求获得者为贫困生。

今年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有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申请及认定实现在线申请与审核。

请需要申请认定的同学,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按要求补充完善个人资料,提交认定申请。

一、在线申请认定

需要申请认定的学生请登录http://219.151.9.171:8091 请在页面上点选“学生”,输入

用户名(为本人身份证号,身份证号后带x的,请输入小写字母),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身份证号后带x的,请输入小写字母),再输入相应验证码(不区分大小写)后登陆。

二、个人信息完善

登陆成功后进入如下界面

1.请点击“创建资助信息”,进入如下界面

2.未填充信息前,仅有从教务系统导入的个人基本资料。此时请勿点击“提交资助信息申请”一栏,否则将弹出如下警告(请点击“取消”)。

3.请将“基本情况”空格填充完整后,点击页面下方“保存信息”,保存过程中如遇网络延迟请勿反复提交。

4.请点击“家庭通讯”,出现如下页面后,将相应空格填写完整,点击页面下方“保存信息”(请牢记:每页填完必须点击“保存信息”)。

5.请点击“家庭成员”,进入页面后点击“添加成员信息”,在弹出输入窗口中逐项填写之后点击“保存”。

注意:每添加一位家庭成员请保存一次,然后关闭输入窗口,重新点击“添加成员信息”,输入下一位成员的信息。

此时若页面上还未出现刚保存的成员,请刷新页面查看。

6.逐项填充“家庭经济情况”“民政部门信息”并保存(请牢记:每页填完必须点击“保存信息”)。

7.在“附件信息”一栏,可以上传家庭住房外景及室内基本情况照片。

8.逐项填充“申请陈述”“家庭简介”并保存。

9.全部完成之后请点击每个栏目进行检查,确保信息完整,以免延误申请审核。

10.点击“提交资助信息申请”,等待老师审核。

11.完成所有步骤,点击页面右上角“退出系统”。

三、向班主任提交相关纸质材料

完成网上申请后,将生源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及能证明自己家庭经济困难的相关材料原件交班主任,便于认定评议小组审验。

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

农村及县镇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元(含300元),城市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500元(含500元),方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体划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属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殊困难学生:

(1)孤残(失去双亲或双亲有严重残疾)学生;

(2)革命烈士子女或社会优抚家庭学生;

(3)由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读中学升入高校的学生;

(4)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的学生;

(5)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学生。

6.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六

为做好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以下简称认定工作),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科学、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6]6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沪教委学[2015]41号)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一、认定工作原则

认定工作须坚持实事求是,在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认定工作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公开。

二、认定工作模式

为严格规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自2018年起我校实行每学年提供原件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证明材料。

三、认定对象

1.本办法适用于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民族预科生)在校学生。

2.本办法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本科学 生。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参照本市当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为基础,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消费和在校表现情况,参考学生家庭地域、城乡差异及导致其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着重考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分为三档:一般困难、特别困难和特殊困难。同时对特殊困难学生视具体情况进行认定。要明确重点受助学生。

五、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

1.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监督本校认定工作。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审核和管理本校的认定工作。

2.各学院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组长、本学院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担任成员的学院认定工作组。院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院资助工作负责人为认定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组织和审核本学院认定工作。

3.各学院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班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具体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班级和年级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认定评议小组一般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10%,民主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班级和学院范围内公示。

六、认定工作的程序

认定工作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集中进行一次。学校严格按照认定工作程序,全面、认真部署每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学院认定工作组、班级和年级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1.学校在向新录取学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寄送《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新录取学生应按照填表要求如实填写《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任何一单位核实、盖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2.每学年结束之前,申请下一学年认定的学生需填写《调查表》,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村(居)委会、原就读高中任何一单位核实、盖章,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3.每学年开学一周内,申请认定学生完成网上申请,并提交认定所需材料。班级认定评议小组负责对提交申请的学生开展民主评议。认定评议小组在进行民主评议时,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但民主评议环节需公开、集体进行,注意保护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4.经过班级民主评议,认定评议小组认真填写《认定申请表》中的“民主评议意见”,确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评名单,并 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评名单汇总表,报学院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5.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评名单,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修正。

学院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评名单后,应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将本学院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师生如有异议,可通过公示中公布的有效方式向学院认定工作组提出异议。师生如对学院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方式向学生工作部(处)申请复议。学生工作部(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予以修正。

公示通过后,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组织填写《认定申请表》中的“学院审核意见”,确定本学院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并填写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初审名单汇总表,报学校审核。

6.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汇总各学院审核通过的《调查表》、《认定申请表》和《上海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汇总表》,报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

7.每学年开学后七周内,学校将本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汇总信息表》报送市教委备案。

七、后续管理

1.学校和学院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并不 定期地抽选1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跟踪,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和不当消费行为,一经核实,按照以下具体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若困难认定资料不实,学校将取消其受助资格,并取消本学年及下一学年评奖评优资格;若有不当消费行为,经调查属实的,学校将视情况取消其本学年和下一学年受助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照《上海理工大学学生纪律处分规定》处理。

2.学校和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生应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以便学校及时关注并做出调整。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休学、退学、参军等将停发国家助学金。4.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加强对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学院认定工作问责机制,并将学院的资助政策落实工作绩效纳入工作考核。

八、附则

1.每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结果将作为对学生进行资助的依据。

2.本文件未尽事宜,依照沪教委学[2015]41号文件执行。3.本办法由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4.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生效。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7.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七

当前, 高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资助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 国家奖、助学金和地方政府奖、助学金。这是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的主要形式, 具有资助范围大 (每年资助范围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8%左右) 、资助额度高 (国家奖学金每年8 000元/每人;助学金按一、二、三等分别为4 000元/人、3 000元/人、2 000元/人) ;第二, 各类社会捐赠和赞助。此类助学形式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资助来源和资助办法, 有的高校社会助学形式多达百种, 涉及领域不断增多, 资助额度不断提升, 逐渐成为资助贫困学生的强有力增长点。第三, 高校内部对贫困学生的各种资助, 包括为贫困学生办理各类助学贷款、对困难学生进行学费减免等。

二、高校学生对待资助的认知和心态

面对形式多样、数额可观且来之容易的经济资助, 越来越多的同学对此充满期待。高校在贫困生评定和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尽管慎之又慎, 想尽办法, 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办法, 但仍然有很多矛盾。有同学认为我的家庭和别人的家庭情况差不多, 别人能拿, 我也要拿;也有同学认为钱是国家给的、社会给的, 我也应该有份;还有同学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好点是父母辛勤劳动的结果, 自己是一个纯消费者, 与其他同学一样, 因此也应该享受资助;还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比那些贫困生更优秀, 自己更应该享受奖励和资助……从而, 在各类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矛盾丛生, 让操作者焦头烂额, 因此有些学校出现了助学金人人共享、助学金相互轮换享受等违规操作现象, 使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在一定范围内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三、在进行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很难确认。

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学生自身社会背景也比较复杂, 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往往由家长和亲戚朋友代为办理, 因此, 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同学的调查表的真实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2.学生消费情况的真实性很难确认。

学生自身的消费除了和他本人家庭经济情况相关联外, 还和他们自身的性格、价值观念、社会需求、情感需要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有的同学看似消费高 (穿名牌衣服、使用品牌手机、电脑等) 但有些并非都是本人所购买而是他人馈送, 即使有的高档消费品是自己购买也是因专业学习需要;而有的同学家庭情况较好自身却非常节俭不怎么爱消费。

3.学生家庭成员情况复杂为认定工作带来难度。

如有的虽是单亲家庭却并不贫困;有的家庭人口多却生存状况良好。个体差异的复杂性让认定工作也显得格外复杂。

4.各类突发事件让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发生骤变。

由于各类不确定因素, 往往导致学生生活受到困扰, 如疾病、灾难、家庭变故等。

5.制度和方法层面存在欠缺。

对困难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 制度不完善, 方法不科学, 导致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混乱。

四、做好宣传, 让经济资助的意义深入人心

要鼓励困难学生成人成才, 对困难学生认定和困难学生资助可以合并开展, 让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更多地帮扶那些志存高远、潜心学问、热爱祖国、知恩图报的贫困学生。根据国家和社会奖、助学金发放的特点, 高校学工部门要积极思考, 广泛调研, 充分论证。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引领作用, 通过校园橱窗、广播台、报告会、班会等多种形式, 对广大同学进行正面引导宣传, 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从正面接受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重要意义, 鼓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 开拓创新。同时, 也力争通过宣传让受到资助的同学受到渲染, 学会感恩, 从而立志成才, 回报社会。把那些受到国家资助并奋发图强, 在各个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广泛宣传, 弘扬正气, 深入人心, 真正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科学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1.制定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表里尽可能详细地涵盖个人家庭的全部信息, 特别是家庭成员的经济来源、身体状况、个体信息等。通过调查表, 可以基本了解学生家庭基本信息和主要社会关系基本信息、家庭真实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 加盖当地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公章, 可以客观证实调查表内容的真实性。在领取调查表时, 签订诚信承诺书, 承诺所填情况全部属实, 这是对新入校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第一课。

2.本人递交书面申请。

通过查阅书面申请, 可以详细了解学生家庭的详实情况, 除家庭经济基本情况外, 还有家庭成员身体状况, 各类社会关系的经济情况等。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个体的家庭真实情况, 也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比较, 但切忌把申请者的个人申请在公众场合宣读公开。

3.召开班级评议小组会议, 对申请人展开评议。

班级评议小组成员要由全班公开选聘, 一般由5~7人组成。评议小组成员既要正直公平又要思维缜密, 评议小组成员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 要热心班级事务, 熟悉班级情况。评议小组要在辅导员或班主任领导下,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申请人自己提供的情况, 结合他们在校的实际消费情况、综合表现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议。评议小组成员对申请个人进行评议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每个申请者的基本情况, 在作出比较的同时, 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另外, 辅导员或班主任在组织小组评议之前, 首先要对评议结果作出一定的限定, 比如名额、层次、类型等, 避免盲目评议。

4.实行弹性比例, 不搞一刀切。

评议小组在对班级情况进行评议后要全院汇总,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困难类型和困难程度进行全院平衡。在确定贫困生比例时可采取分层次设置弹性比例。如可把评议后基本认定的贫困生分为特别困难、比较困难和一般困难学生, 根据班级人数和困难学生具体情况设置差额比例, 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 绝不凭印象、送人情。

5.实地走访或者电话询问。

对大家公认无异议的贫困生审定后, 对个别有争议的学生或情况差不多难以取舍的学生时, 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亲自上门家访或者电话询问, 确保个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在各类认定条件的比较中反复确认, 包括再次和申请学生交谈等。

6.集中公示, 接受学生监督。

对评议无异议的同学进行公示, 接受全院同学的监督, 对提出异议的同学, 要根据所反映的情况, 调查核实, 保证最后的结果客观公正。公示, 既要在学院公示, 又要在全班公示, 保证让所有同学都知晓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

7.做好奖、助学金发放后的回访工作。

奖、助学金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扶, 因此, 奖、助学金发放后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回访, 真实了解学生对奖、助学金的真实用途, 确保奖、助学金作用的有效发挥。

8.建立困难学生信息库。

把各类困难学生受助后的详细情况进行统计, 建立完整的贫困学生奖助情况信息库, 每学年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 抽样调查, 这样既可以宏观了解国家、社会、学校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的具体情况, 同时, 也便于高校积极的利用这一平台,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成才、报效社会的理想信念教育, 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摘要: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关系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国家对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只有充分认识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制定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定办法, 才能真正发挥资助工作的积极作用, 激发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参考文献

[1]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2]郑泽莉.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4.

[3]薛菲.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4.

[4]肖秋芳.市场经济模式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市场, 2008, (14) .

8.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八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现状分析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研究并切实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本文主要从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寻找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体系的途径。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大学学业,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政府部门已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以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政策也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目前,对于高校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中出现以下现象:

(1)目的性很明确。在校老生对于是否参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都奔着国家无偿资助的几千元的奖助学金而来,出现了班级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时候就限定和国家奖助学金名额相当的人数,其余一律不通过认定。

(2)申请普遍性。突出体现在大一新生,有的高校部分专业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超过2/3,其实很多学生是达不到认定条件的,但是他们也不愿意放弃,都抱有大家都刚来,谁真的家庭困难尚无法把握的心理。

(3)班级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不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的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在组织班级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时候,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做法,只要学生提出申请一律通过认定,即使提出申请的学生中不乏包含经常违纪、大吃大喝、抽烟酗酒等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学生。

(4)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但是均在认定之后都会出现学生自认为不公平的现象。比如,有全班集体投票认定;认定小組认定,等等。

(5)生源地民政部门把关不严,有的地方民政部门的干部对高校学生家庭经济调查表审核不把关,往往出现只要学生填好表格,他们都会签字认可学生所填写的家庭经济相关数据。

二、分析

1.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困难标准无法准确确定

物价飞涨,导致老百姓必须的生活资源也随着大环境飞涨,原本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元就能够吃上一餐的生活成本提高了五六元,有的地方还更高。对于各高校在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时很难划定较为合适的标准,有高校规定低保家庭优先予以通过,月生活费必须低于200元,不能有价值高于300元的手机等。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这个标准。比如,能提供低保证明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别人差,在平常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水平远远超出标准所规定;拥有手机或价值超过300元非学习必需的消费品,很难界定。随着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科技智能手机比比皆是,其价值没有哪个标准能准确衡量;电脑如何界定是否是学习必需用品,当今高校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求掌握电脑相关知识,这价值上千元的消费品如何界定,有人提出,计算机相关专业为必需品,但是其他专业对于学生掌握和应用电脑的要求也不低,而且学生在拥有电脑之后大部分时间往往并未用到学生上。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得不到支持而影响认定结果

自卑心和自尊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对心理矛盾,而且往往是自尊感越强,自卑心就越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大都家境贫寒,但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尊重满足与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十分强烈,对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相当敏感,老师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和平常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感到压力。

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于以上心理,往往在班级同学中很难融入一体,造成其他同学对其家庭状况等知之甚少,无法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时候表现比较突出;那些达不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人际关系广的学生,在进行认定时得票往往远远超出了他们。这往往会造成认定原则“公平”不能真正实施。

3.各高校对通过认定并获得国家贫困资助学生回报社会要求各不一致

即使各高校在制定相关规定时都已经有了明确规定,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无偿劳动一定小时数,以回报社会、回报学校,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少利用这一条,无非在应对相关检查时会抽用部分这类学生参与卫生大扫除。因此,年复一年之后,在学生的心里就根深蒂固地形成了国家支助是无偿的,为什么你能申请,我就不能去申请呢。

三、对策

1.不单根据标准还要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

由于地方民政对于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把关不够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能提供这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所必需材料,那么我们在高校进行认定的时候,必需要求各班级不单看起调查表上的数据,还要结合该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所综合表现的情况,建议把对班级贡献,为同学服务作为重要参考,按综合测评成绩进行排序评定。

2.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强,在认定时不愿意说出自己家庭真实的困难,这需要班主任(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关心这类学生,在心理上多开导、引导其正确面对。

3.期待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相关细则

为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期待国家制定相应的规定细则,对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在执行认定的程序上进行要求,也要对地方民政部门有规定,必须如实地给予贫困学生证明,不能谎报。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工作部门、有关专家和学者应当更关注大学贫困生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地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开展广泛研究,以便更好地落实国家支助政策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吕澜,林良夫.加强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若干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2]闫晓.高校贫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6).

9.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九

录入:admin来源:学生处时间:2010-12-22

各院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规范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管理工作,根据《昆明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规定,现就我院2011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范围

全日制本、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

二、认定要求

1、各院系根据特殊困难(5%)和一般困难(35%)的比例认定出本院系2011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在每年年底,应向需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学生发放《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 济困难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注:镇政府、县政府、县民政局、州市政府或民政局、村委会盖章均不认可)

3、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时注意“年收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的逻辑关系。

10.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十

生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增强资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根据上级和《河南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修订)》(校学〔2012〕23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校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定时间

2009(五年制)---2012级在校生截止到9月10日,2013级新生截止到9月27日。

二、认定办法

按照《河南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修订)》(校学〔2012〕23号)文件执行。

三、认定要求

1、各学院对学生填写的《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见附件1)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真核查并收集存档。

2、各学院根据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对其进行认定,并于10月11日前将学生的《河南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见附件2)和认定结果按规定格式(见附件

3、附件4)进

行汇总统计并报送至学生工作处(明德楼306室)进行审批,电子版发送至xszzglzx@hpu.edu.cn。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结果,将作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据。希望各学院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全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我校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

1、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河南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3、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汇总表 4、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统计表

学生工作部(处)2013年6月18日

附件1: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附件2:

河南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附件3:

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汇总表

学院名称(盖章):领导签字:

填报人:填表日期:联系电话:

附件4:

2013-2014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结果统计表

学院名称(盖章):领导签字:

填报人:

11.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十一

摘 要: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在制度设计、认定效果考证、违规惩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考核、延长认定期限、落实惩罚机制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00-0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以下简称认定工作),历来是各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由于种种原因,认定的准确性还是存在不小的偏差。如何减少偏差,提高认定的准确率,是各高校资助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存在的问题

1.认定工作缺乏权威的制度依据。当前我国没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相关法律规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认定管理办法。教育部、财政部虽在2007年6月26日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但这一指导意见由于界定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各高校根据指导意见制定的认定管理办法,质量参差不齐,在制定认定管理办法时也没有广泛征求学生和相关教师的意见。

2.认定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在认定工作中,学生对自身的情况最为了解,处于信息优势,学校由于学生生源分布广、家庭收入水平的确定难以把握等原因,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具体经济情况,或者说掌握有效信息的成本非常高。这种信息不对称就可能导致学校将部分非贫困生认定为贫困生,将部分贫困程度较低的学生取代贫困程度较高的学生,从而将资助资源扭曲配置。

3.对认定结果的考证不足。认定之后,学校可以通过调查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走访学生家庭等途径对认定结果进行考证。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考证办法,也没有开展相关的考证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有:(1)高校资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在岗工作人员受其他资助工作所困,难以有时间和精力开展考证工作;(2)考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比较大;(3)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对各高校的考证工作进行考核,各学校开展考证工作的压力和动力不足。

4.认定周期过短,动态管理不足。当前不少高校为了及时上报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数据,不得不在每学期开学两个月内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在两个月内相互之间的了解还非常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成立评议小组进行评议,认定的结果也难免存在偏差。另外,一旦认定之后,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变化的跟踪也不足,较少及时调整学生的认定结果。

5.对违反规定学生惩罚力度不足。根据信息经济理论,在设计对违反规定行为的惩罚机制时,要遵守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的原则。部分高校并没有明确学生的违规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被惩罚的概率非常低,这实际上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违约成本。

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措施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定时对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进行考核。认定工作是高校学生资助的基础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应定时对各高校的资助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认定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促使各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重视认定工作,保障认定工作经费,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制定适合各校实际情况的认定体系。

2.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更权威、更具操作性的认定管理办法。为规范各高校的认定工作,教育部有必要制定一个更有效的认定制度,明确认定对象、工作要求、学生违反规定应承担责任、各高校达不到工作要求应受什么样的惩罚等。

·教学管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索

3.完善税收体系,将纳税额作为认定重要参考依据。当前各高校开展认定工作,主要依据学生从地方民政部门或街道开具的家庭贫困证明,但这个证明的可信度已经广受质疑。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完善我们的税收体系,在认定工作中将学生家庭成员的纳税凭证作为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4.推迟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数据上报时间,拉长认定周期。当前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是高校的重要资助项目,按当前的工作要求,每年12月份须上报相关评审数据。由于其资助的对象是经过认定的贫困生,各高校为了能按时上报数据,不得不在开学两个月之内完成新生的认定工作。仓促认定之下,认定准确率自然偏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推迟相关数据的上报时间,为各高校预留更充足的时间开展认定工作,以提高认定的准确率。

5.建立、落实违规惩罚机制。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建立具体的、可操作的认定违规惩罚机制,对违规的学生进行惩罚,并明确实施惩罚的主体,将惩罚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对实施主体进行考核,以保证惩罚制度落到实处,加大学生的违规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小鲁等.高校贫困生资助新视野[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郭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3]王秀珍,左雯霞,焦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王武.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探析[J].管理工程师,2009(02).

[5]张民选,李荣安.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大学生资助政策变迁及其新的挑战[J].上海高教研究,1997(12).

12.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被测试者情况:以班级为单位, 随机抽取包括贫困生、非贫困生和评议小组成员在内的学生作为被测试者。在昆明医科大学学生中抽取2009-2011级的学生850人, 发放贫困生民主认定问卷850份, 有效回收问卷825份, 有效回收率97.0%。

研究工具:自编昆明医科大学班级民主认定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设置被测试者基本信息、贫困生民主认定的整体认知情况、班级民主评议现状、评议小组情况、贫困资本化 (贫困资本化, 是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关注为目的, 尽力宣传其贫困, 从而获得帮扶的现象。) 及贫困生心里压力6方面18个题目。满意度、符合度、了解度等程度题目, 采用李克特五分法, 百分比计数 (100%, 75%, 50%, 25%, 0) , 加权平均数计算出具体值。

研究程序:以班级为单位, 将被测试者集中于教室, 经知情同意之后, 对抽取的被测试者进行集体施测。问卷无记名填写, 并当场收回。对呈现规律性答案的, 作答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和未完成的问卷进行剔除。

数据处理:将所有的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题目卡方检验, t检验等, 提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在题项适合度检验 (goodness of fit test) 中, 采用卡方检验, 渐进显著性<0.05为显著, 拒绝虚无假设, 表示选项被样本勾选的次数有显著不同。分析得各题选项被样本勾选的次数均有显著不同。

2 班级民主认定概况

贫困生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最终受益者, 而这些受益者又分散在各高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中。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很大程度上是由班级的组织管理来决定的, 所以既然是集体层面的管理, 必然要有民主。对民主的共识是:民主不仅是在制定规则、做出决策或完成活动的过程中, 采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 兼顾少数人的权利和感受, 而且是一种在科学合理制度规范下的过程可参与、流程透明化、表决可选择的相对民主。在贫困生认定上引入班级民主的目的在于:让“真贫困”在阳光下得到温暖, 保证民主认定结果的权威性, 调动班主任和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班级工作的决策和管理, 从而提高贫困生认定绩效。而高校贫困生班级民主认定, 主要是由评议小组来完成的。

2.1 班级民主评议小组的概括

评议小组人员构成:评议小组是由本班班主任担任组长, 班委、非贫困生非班委、贫困生、党代表担任成员组成[1], 这样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般不少于本班人数的10%。调查表明, 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对这样的组成很满意, 满意度为63.64%。

评议小组自身利弊:现存高校的贫困生评定可有:辅导员主导、班委推荐、班会讨论和评议小组评议4种类型。班主任主导容易受晕轮效应干扰[2], 容易偏向那些成绩或能力好的学生, 使资助和奖励混为一谈;还有, 班委推荐又很可能受少数人意志控制, 公正性受影响;全班班会讨论, 也可能会受盲从、小团体意识的影响。而评议小组则存在其独特的优势:第一, 这样的组成比较明确、科学、合理, 也可从侧面反映公平、公开、公正;第二, 评议小组的成立, 可以提高贫困生认定的效率, 同时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第三, 可以通过评议小组真实地反映贫困生平时生活, 使贫困生递交的材料与平时生活相结合, 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当然, 评议小组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弊处。问卷调查中反应出班级民主评议会浪费评议小组成员的时间, 影响到他们与同学的关系;评议小组的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是目前比较好的认定方法, 同时, 被调查学生接受其作为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主体的接受度为65.00%, 是目前很多高校都乐于采用的方法。

2.2 评议小组班级民主工作现状

民主评议工作现状:现各高校均以班级民主评议小组为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主体, 他们在学校、院系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各班的认定工作。具体为班委在院系教师的指导下, 兼职班主任的监督中, 组织评议小组成员完成认定工作。主要过程为:收集并审核贫困材料—→参考认定标准确定贫困等级—→公示, 填表, 报送院系。认定过程中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 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这是不断实践中得出的较为合理有效的班级工作方法, 在目前资助环境中值得坚持发扬的地方。

民主评议过程中的问题:

贫困生方面: (1) 少部分贫困生自尊心强, 不愿办理贫困生材料, 造成资助的遗漏。调查中41%的非贫困生认为自己属于贫困生范畴; (2) 对于贫困生认定、助学金评定与学习成绩挂钩, 贫困生对其理解但并不完全支持。

评议小组方面:被调查的评议小组成员中, 有45.6%的学生认为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 认定流程不清晰, 没有量化的指标, 面对有限名额难以抉择;有44.8%的学生认为贫困生资料可信度不宜辨别;少部分学生则认为评议过程效率低, 评议小组工作不认真、不团结, 存在认定中测重班级整体利益等不良现象。

非贫困生方面 (见表1) 。

由表1可知, 面对贫困生资助问题, 非贫困生的心理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贫困生的不良消费行为; (2) 贫困生机会更多, 忽视了非贫困生的需要。

3 原因分析

高校: (1) 受“成本-效益”矛盾与冲突的左右; (2) 缺少动态的信息管理。忽视“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对贫困生信息档案没有及时的更新; (3) 传统贫困生认定思维影响较大, 多致力于贫困生的“物质资助”, 而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则涉及很少; (4) 给贫困生的关注相对较多, 非贫困生自感利益受损。

生源地的政府或部门: (1) 生源地认定的贫困生并不一定就是高校所认定的绝对贫困生; (2) 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学生自身: (1) 因没有系统有效的贫困生监督机制, 面对认定公示, 非贫困生不关心, 贫困生不检举, 评议小组以班级整体利益为重, 很难发挥公示效用; (2) 受助学生的浪费与高消费现象在学生中存在负面影响, 又没得到有效制止, 导致学生对认定缺乏积极性; (3) 学生依赖思想较重, 诚信意识较差[5]; (4) 认定过程缺乏对申请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况的考量。

4 改进思路及途径

4.1 加强培训与培训系统化

通过问卷反映出贫困生认定工作总体上已形成相对规范的体系, 但还是缺乏系统化的培训, 导致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所谓培训, 就是现行资助环境下引入的, 为达到统一资助精神、规范操作、明确注意事项、进行信念传递的目的而对组织资助工作的人员实施的宣教行为。

培训的拟定内容:培训可以就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工作流程、工作技巧、注意事项、诚信教育、民主及人文精神、违规惩处等方面进行宣传, 教育和解释说明。

培训系统化方案:培训应该作为贫困生资助工程中的一个系统项, 系统的培训也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效。培训对象应该包括学校负责部门到参与认定的学生。具体为学校资助部门负责人对学院负责资助教师的培训、学院负责资助教师对班级辅导员和班委的培训、班级辅导员和班委对需要认定同学的三级培训体系, 过程中注意针对不同对象特点调整侧重内容, 以提高培训效果。

4.2 规范贫困生班级认定的流程

为了使贫困生认定工作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制定一个相对客观的量化标准, 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认定体流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2-2013年贫困生认定中试验后, 总结出贫困生认定班级民主评议工作流程 (见图1) , 对贫困生认定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班级民主认定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的流程, 可以顺利的完成贫困生认定。

4.3 民主评议的数据量化方案

所谓量化, 就是把目标或事物清晰化, 变定性认识为定量认识。贫困生认定过程的量化, 有助于减少认定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带来的认为因素和盲目性, 提高资助的效率。

(1) 贫困生量化数据的构建

注:评分标准*是根据推荐普通贫困百分比评分, 推荐普通贫困百分比=推荐普通贫困人数÷参评人数×100%。0~20%—→10分;21%~40%—→8分;41%~60%—→6分;61%~80%—→4分;81%~100%—→2分不良行为参考标准的设立应以引导贫困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且方便考量为目标, 如集体观念淡薄, 经常旷课等。

根据贫困生的普遍致困因素, 参照教育部提供的参考认定标准, 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提取一些目前较为有意义的可供量化的条目, 并对不同条目给予细化并按其影响因子的大小, 赋予适当的分值, 最终制定出量化表格, 供评议使用。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可提取生源地情况、父母情况、其他家庭成员情况、学生自身特殊情况、其在校情况、评议小组评议情况等条目进行细化, 并权衡量化赋予分值。根据这些, 并参考国内学者李燕[4]提出的量化建议, 制定出如下量化表供研究参考。

(2) 量化表格的施测和利弊分析

制定出量化表格之后, 只要把表格作为问卷对以往贫困生和现申请的贫困生进行广泛施测, 通过数据分析等, 不难得出贫困生的标准分数线、资助分数线, 特困生分数线等。这一方案的实施, 有其特有的优势: (1) 量化表格变以往的定性认识为定量认识, 减少了民主评议过程的盲目性, 使操作简单易行[4], 更体现评议的民主公平。 (2) 量化表中的项目和分数可根据资助理念和学校硬件的发展情况灵活调整, 适时加入综合测评的成绩比重和一些根据意义的条目, 更易提高资助绩效。当然, 其也存在一些不足: (1) 目前尚无现成资料可考, 必然存在量表的制定不完善, 赋分的有效性不明确, 操作中尚有未知隐患等; (2) 致困因素繁杂, 量化表不可能含括所有情况而导致遗漏, 且标准分数线的确定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5 结语

系统化培训、规范班级民主评议流程和民主评议量化方案是共同提升资助绩效的措施, 是针对目前资助环境下班级民主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的解决途径。但由于高校的资助环境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系统化培训绩效评估及提升、量化数据效度研究、贫困生认定后监督机制、贫困生资本化成因及其影响因素等将是此研究下一步面临的问题。作者相信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之后, 必将让贫困生资助工作越来越完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财[2007]8号, 2007.

[2]刘瑞瑜.关于高校“贫困生”评定程序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1) :530.

[3]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 2006 (4) :20-26.

13.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十三

现在很多高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困难程度分等,然而城乡差别、专业差别等客观因素制约了这些等级的评定,例如一个学生在当地他家里很贫困,但是在其他地方他家不算贫困;一个学生在学费低的专业不算贫困,在学费高的艺术类专业里又很贫困,因此到底什么程度算是特别困难,什么程度算是比较困难等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

2.2 认定过程存在主观性

现在各高校在进行困难学生认定时都会有班级民主评议的程序,这就容易受到班级同学主观印象的影响,对这个同学印象好就选他,印象差点就不选,真正的困难程度往往容易忽视。

2.3 认定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各高校通常以有没有困难证明材料、班级民主推荐、辅导员主观评价、学生本人消费状况等为标准进行困难程度认定,但是困难证明材料真实性有待考察,班级民主推荐可靠性有待询问,辅导员主观评价缺乏客观性,学生本人消费状况需要核实等等,因此这些认定方法都可能产生真正困难的学生没能获得资助,获得资助的`却不是特别困难的学生。

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3.1 认定观测点设计

(1)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姓名、班级、专业、民族、政治面貌、家庭地址、家庭成员及其职业、年龄等基本信息。

(2)A类观测点:家庭结构及健康经济状况

1)孤儿,无亲友资助

2)孤儿,依靠有固定收入的亲友抚养,但生活仍很困难

3)单亲,患重病而失去全部劳动力,且需长期治疗,家中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4)单亲,家庭收入只能解决生活基本问题

5)双亲均患重病且需长期治疗,家中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问题

6)父母亲有一人因患重病而丧失部分劳动力,导致收入减少

7)父母均因年迈或残疾(需残疾证明)而丧失部分劳动力,导致收入减少

8)父母一方因年迈或残疾(需残疾证明)而丧失部分劳动力

9)父母离异,家庭收入减少

10)父母均下岗无固定工作,收入低

11)父母有一人下岗,再就业后收入低

12)父母健康,但在农村收入低

13)其他____

(3)B类观测点:家庭其他成员结构及其健康状况

1)家中其他成员长期患病,需要治疗,负债___元

2)家中多子女上学,其中读大学___人

3)家庭人口多,开支大,劳动力少

4)其他____

(4)C类观测点:家庭生产经营状况

1)家庭个体经营者破产负债,共负债___元

2)家中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或突发变故

3)家中遭遇一般自然灾害或突发变故

4)家中没有固定经济来源,靠父母打工勉强维持基本生活费用

5)家在农村,土地面积少,收入低,仅能维持基本生活费用

6)其他___

(5)D类观测点:家庭经济状况

1)农村低保户(需低保证明)

2)农村贫困户

3)城市低保户(需低保证明)

4)其他经济困难家庭

(6)E类观测点:个人健康及消费情况

1)本人患重病(需医院诊断证明)

2)本人意外致残(需医院诊断证明)或天生残疾

3)每月生活费为500元以上

4)每月生活费为400—500元

5)每月生活费为300—400元

6)每月生活费为300元以下

(7)F类观测点:学生本人日常表现(由班级评议小组填写)

1)拥有3000元以上个人电脑

2)拥有3000元以下个人电脑

3)利用个人电脑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看电影

4)经常出入网吧,有时通宵上网进行娱乐活动

5)拥有1000元以上手机

6)拥有500至1000元手机

7)拥有500元以下手机

8)手机消费每月在50至100元

9)手机消费每月在100元以上

10)吸烟

11)有____科不及格科目

12)没有将获得的奖、助学金完全用在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上

3.2 认定程序

(1)个人申请:递交申请书、困难证明材料,填写《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并承诺所填资料完全真实。

(2)班级评议:由班委会、寝室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对学生本人填写内容进行审核,填写“学生本人日常表现”(F类)观测点并根据评分标准为每位学生进行打分排序。

(3)学院认定:由辅导员再次审核学生认定申请材料,根据学校规定比例确定困难学生等级并在学院范围内公示5天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备案。

3.3 认定管理

加强对已备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以此作为实施各类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认定工作存在的不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填写资料是否真实,班级评议小组的评议是否客观等等,这有待于更多教育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摸索和实践,逐渐提高认定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资助政策简介.2009年6月.

[2] 张昭.基于综合评价理论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陈岩.普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J].2008(7).

[4] 郭孝锋,陆伟.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认定工作的思考.问题与建议[J].2009(1).

14.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 篇十四

录入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8日 点击数: 23

【字体:小 大】【打印文章】

学生[2011]20号

关于做好我校2010~2011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家助学贷

款准备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为做好2010~2011学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学生需准备材料

申请认定学生应在暑假期间将《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好,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假期应准备的材料

1、家长户口本首页、家长单页复印至一张纸上,需 2份;

2、《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原件1份、复印件1份;

3、《家长承诺书》原件1份、复印件1份; 以上材料均须B5规格。

三、相关材料的领取

请各学院于6月29日以学院为单位到学贷中心领取《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和《家长承诺书》。电子版请在学生处网页、海浪BBS和qq群共享处下载。

温馨提醒:请已经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一定要修改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或者支付宝密码,特别在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务必要在存钱前验证密码或者修改密码!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处

2011年6月28日

呈送:容景春副书记,抄送:校团委,发至:各学院、校学生会,保存:学生处

/xsc/UploadFiles/zxfw/2011/6/(B5纸印刷)家长承诺书.doc

/xsc/UploadFiles/zxfw/2011/6/(B5纸印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doc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下一篇:高中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主题班会(最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