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2024-06-27

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精选16篇)

1.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一

内部市场化对工资总额预算指标影响的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现对成本节约引发工资总额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一、我矿内部市场化运行情况

(一)、内部市场化制度的建立

按照内部市场化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依靠市场调节,利益驱动,制度引导等手段,实现由行政命令管理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打造了坚实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平台。

结合我矿安全、生产、经营实际,相应出台制定了《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内部市场化结算管理办法》、《内部市场化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分为科室部分、区队部分)、《内部市场设备管理办法》、《内部市场内部结算单及结算流程图》、《矿车使用交易规则》等各种针对推动内部市场化顺利运行的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操作行为有章可依,主要工作实现流程化。

利用市场机制的灵活性、规章制度的约束性,调控交易双方的经济往来关系,由买方与卖方、提供服务方与接受服务方、下道工序与上道工序相互考核结算,将各交易方视为内部经营实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机构的设置

1、建立了内部市场管理机构

成立矿内部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仲裁管理领导小组、价格管理领导小组、市场管理办公室。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设预算管理办公室、价格管理办公室、结算管理办公室等专职部门。由劳动人事部定额组2人、核算组6人、财经部1人、技术科2人,共计11人构建。

2、建立市场化三级考核评价体系

确立矿、区队、班组、职工个人四个内部市场主体,构建矿与区队、区队与班组、班组与职工个人三级内部市场。

一级市场:矿与区队(厂)之间构成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区队(厂)与班组(车间)之间构成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班组(车间)与个人(岗位)之间构成。

三个级别市场应及时清、及时结,一级市场矿内部市场结算中心负责核算,对各区队生产经营情况,要做到月清月结。二级市场由区队、科部室负责其经济业务的核算,二级核算到班组,做到日清日结。三级市场由各班组负责核算,核算到岗位或个人,抓好事前控制,强化事中管理,严格事后考核。使过去的“花了算”变为“算着花”,增强职工当家理财的意识。

(三)、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的建立

内部市场建立的同时,加强了各类定额管理,确立内部结算价格体系。制定《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结合矿井实际,对人工费、维修费、材料消耗、电力、租赁、管理费用等定额进行测算、核定,形成了一套符合我矿实际、行之有效的内部市场价格体系。

制定方法:一是编制价格(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二是外部市场价,三是协议价格(内部市场主体之间协定),四是现场写实价格,五是竞标价格,六是没有标准价格可套,可以参考我矿历史资料,并且由业务人员现场反复测定,形成可供使用的价格。

二、内部市场化对工资总额预算指标的影响

分别从采煤、掘进、辅助、地面4个方面分别阐述,详细细化到材料费、电费、维修费等,具体说明原因。以()工作面、或者()掘进迎头,有什么困难、问题引起材料费超支,或者电费、维修费超支,所以成本过高,工资总额超出。

实行预算管理办法是国资委对企业收入分配管理调控的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实现企业工资分配的效益导向和市场化原则相结合,有利于出资人依法调控与企业自主分配相结合,有利于企业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有利于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

2.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二

“融资”即资金的融通,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的源动力。资金作为企业运作的血液,提高“血液”的使用效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效率是对某种资源配置结果的一种衡量,不存在浪费并且能够有效率的利用相应的资源以满足需求。有人认为经济效率是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意度,也就是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就是公司为了可持续发展进行运营融资的财务活动所要实现的效果。上市公司融资不仅对公司本身的融资效率产生影响,还会对上市环境或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一定的效率影响。而对于融资效率自身产生的微观效率影响又涵盖了企业资金融入效率、公司治理效率以及企业资金融出效率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企业资金融入效率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资金融入效率,就是某种融资方式以最高成本-收益比率和最低风险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从企业融入资金的角度出发,需要将企业在融入资金过程中所面对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表现在融资成本的衡量、财务杠杆效应以及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等方面。一,融资成本表现为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融资费用和相关财务费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支付的各种必要报酬);二,财务杠杆效应是财务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风险分析的工具,企业负债经营能够通过财务杠杆效益提高资本的收益率,但是随着收益的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也将会增加,此时,财务风险是企业负债经营的主要风险;三,资本结构是企业长期资金的一种组合关系,也就是权益资本和长期负债的关系,资本结构对企业进行融资选择有重大影响,是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二、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也越来越成熟。2013年,我国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归纳了五点内部控制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我国内部控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理机制受到了众多关注,而内部控制与企业融入资金效率的问题也值得深入思考。

根据内部控制学的内容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包括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业务内部控制、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存货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预算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筹资控制、担保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可谓五彩纷呈,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来说,本文主要考察内部控制筹资控制对公司融入资金效率的影响。

(一)加强融入资金的成本-收益原则

企业经济业务主要是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存在着不同的环节,企业融入资金是一项筹资活动,内部控制能够根据筹资活动的各个环节服务企业的整体目标,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成本。一方面,内部控制能够协调筹资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减少内部摩擦,促进各组成部分互相配合,降低企业融入资金的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融入资金的筹资活动受到预算控制,能够实现企业整体的协调发展,内部控制在筹资活动中能够起到一种优化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融入资金需求,实现成本-收益的最优化资金结构。

(二)提高融入资金的财务杠杆效应

资金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条件,企业任何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实现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仅靠内部积累的资金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融资就是企业补充血液的重要环节,融入资金贯穿于上市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企业融入资金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权益性融资,就是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二是债务性融资,就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通过融资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增强经济实力时,也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而筹资内部控制对于预防财务危机、减少财务风险非常有效。筹资内部控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分步骤的按照既定的行动方案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限制和制止筹资活动的行为,能够有效察觉错误或舞弊行为,通过及时纠正和制止能够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筹资内部控制通过协调筹资的各环节,减少财务风险,提高融入资金的财务杠杆效益。

(三)融入资金促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加优化

会计信息是筹资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媒介,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和监督企业筹资活动的各个环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筹资状况,也是筹资内部控制目标完成的一种数字体现。企业通过筹资内部控制对融入资金的完成情况和各个环节的行为是否偏离内部控制要求,进行一种跟踪式的检查和监督,将事后评价与事中监督、事前评估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不利行为的发生,提高决策水平。此外,筹资内部控制主要是防范和控制筹资过程中的风险,通过筹资决策、筹资预算、筹资结构安排、筹资方式选择等环节进行系统化的运行,企业融入资金的融资结构能够得到内部控制系统化的分析,筹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优化融入资金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风险。

三、基于内部控制提高融资效率的思考

(一)基于内部控制,上市公司融资效率问题分析

1. 融资决策的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是否将融入的资金及时投资于有助于企业发展或提升企业价值的项目上,直接关系到资本的配置效率。如果筹集到的资金无法进行项目的实施,导致项目施工延期或是终止,就会造成资源的闲置甚至是浪费。而融资的决策环节是融资业务流程的起点,直接关系融资的成功与否,融资决策环节的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执行与偿付环节的控制,是融资业务内部控制的核心部分。融资决策环节应该包括融资预算的编制、审批以及融资方案的拟定、控制:一是融资预算的编制、审批。预算的编制需要根据企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结构进行详细安排,编制完成后进行部门审批;二是融资方案的拟定和审批。需要明确方案(主要包括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时机的选择、融资对象和成本、预计风险和应对措施)。从我国上市公司募资项目变更来看,截止2016年5月19日,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公司共有197个募投项目被变更,其中,不乏有公司将原募投项目取消,将资金用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者。频繁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造成大量的委托代理问题。而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通过委托理财流入股票市场,如果控制适度将会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现实中许多上市公司用做委托理财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闲置资金,更改募资投向是资金“闲置”的主要原因。大量上市公司融资时并没有从长远发展去考虑,而是盲目编制项目进行“圈钱”活动,融资完成后往往无项目可投,在上市公司变更募资投向的理由中,最常见的就是募资项目不适应市场的变化。上市公司募资变更与融资决策有着莫大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融资内部控制的效果,降低融资效率。

2. 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

“执行”是融资的核心环节和融资成败的决定因素,再好的融资预算方案如果不能很好的执行,只会沦为一张废纸。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受到融资决策内部控制的影响,可以说是融资决策内部控制的延续和发展。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融资协议的订立与审核、融资资金的收取与会计处理、债券和股票的保管、融资的使用及会计处理等。我国上市公司募资的盲目性和变更的随意性,显示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也是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问题,大量优秀资源流向低效率的部门,阻碍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低效率问题。此外,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通过委托理财大量流入股市,助长了资本泡沫的“气焰”,相反,具有投资价值项目的企业得不到支持,将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上市公司在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方面严重缺乏项目的跟踪管理能力,也没有制定定期的投资效益分析计划。企业应该按照融资方案所规定的用途使用募集资金,而我国募资变更的随意性也是由于融资执行内部控制不严格造成的。可以看出,由于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无法限定企业募资的用途(募资变更只需要符合上市公司要求即可),募资用途的变更是造成融入资金效率降低的直接原因,而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是募资按照原本用途执行的保障条件。总之,融资执行的内部控制缺乏严格协议管理和使用控制,是造成上市公司融入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基于内部控制,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意见

1.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融资预算制度

融资预算制度是关系到企业融资活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许多融资失败、失控的事件都说明,融资预算制度的缺失或失效是融资失败的重要因素。融资预算作为经营、投资预算的起点,融资预算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和投资状况,对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的编制存在着启示性作用,如果企业没有制定好融资预算,就无法好好开展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的编制工作。企业融资预算应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融资计划和资金需求为依托,在进行融资预算编制时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实现资本成本-效益的最优化。总之,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就必须制定有效的融资预算,而有效的融资预算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融资预算制度。

2. 加强重视融资结构的合理安排

上市公司每一种融资结构或安排,都需要对公司运作与经营行为进行监控与制约的机制,通过企业经营信息的收集与相关公司决策能力的评估,降低相关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能够提前制定防范措施。企业融资结构受到资本结构的影响,在进行融资结构安排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流量的分布情况,以降低企业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需要对融资风险和最大利益进行均衡。一般而言,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会有不同的选择,初创期的小企业可以选择债务融资,而规模实力较大的企业可以选择权益性融资。总之,加强重视融资结构的合理安排是适应企业资本结构的需要,也是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的必要条件。

摘要: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不仅包括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包括公司治理效率等,而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投资活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本文简述了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并从企业资金融入角度考察内部控制对其的影响,通过分析对融资内部控制与融入资金使用效率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融资内部控制,融资效率,融入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孙聪.涉农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融资效率——基于货币政策变更视角[J].商,2015(12).

[2]雎华蕾.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商业信用融资——来自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中国流通经济,2016(01).

3.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影响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發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加剧,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地加剧,在这种生存环境中,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如何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是很多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矿山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核心部分就是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的好坏,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所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是尤为重要的。

一、内部控制缺陷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

1、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将会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是管理层出于自己的利益而故意错报财务信息,还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或疏忽而造成的财务信息误报,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都会在相当程度上降低财务信息的质量[1]。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控制缺陷,那么此企业即便存在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上的错误,其被发现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进而发现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企业的经营将出现恶性循环,甚至倒闭。

2、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预警。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不仅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而且使企业的辨认风险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任何一个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与整个社会的社会利益都有一定的差距,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缺乏保护,进而促进会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失去作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报告对评估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影响

1、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会计针对企业末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进行分析的表格和报告。企业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财务管理投融资分析来说具有极其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企业投资活动的资金结果有深切的了解。对企业来说,利润获取的关键主要是投资的回报,而有效的投资保障就是企业的资产。不论是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都是融资活动的结果。企业正是通过这些融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融通,对投资所需要的资金进行满足,给资金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

2、财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分析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现状评估的重要途径。现金流量表是在现金编制的基础上完成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能够较好的反映,使企业能够对自己的现金和物价获取的能力有相应的了解。作为企业的血液,现金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现金流量分析对企业状况的反映也就事关重要,是对企业价值进行揭示的主要指标。从现金流量表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以及外筹现金能力的高低,进而对企业发展状况的好坏有直观的了解,企业只有了解了自身的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对策

1、为使企业内部控制有法可依,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立法工作。要将建立及强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法律责任的一种。美国1997年通过的《反国外贿赂法》条款中规定的企业为防止出现贿赂现象而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未能达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内控目标的企业处以1万美元的罚款。尽管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及《审计法》中也从审计角度提出强化内部控制,但却未形成内控的整体框架,且《会计法》中也未提出具体可行的企业内控法律规范。因此,若要为企业内控提供外部指导以及监督,我国需要对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立法工作不断进行加强,同时还要注意制定并完善独立审计及内部审计相关方面的行业准则[3]。

2、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及管理机构,加强对风险的评估。由于企业面临着营运风险、市场风险、管制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企业产生极大的亏空。因此,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股评及管理机构,例如聘请有关专家设立风险评估委员会等,加强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以便及早对企业可能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风险加以评价,确定高风险领域,以便能够及时规避[4]。

3、套期保值交易方案的运用

由于我国矿产企业铜精矿加工费用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实施TC/RC,

但是铜精矿盈利能力依然非常脆弱,这样直接影响铜矿企业的发展,所以铜精矿销售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实施套期保值交易,以有效规避企业存在的风险。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详细进行分析套期保值方式的实施价值:某矿产企业在2012年2月20号与某铜加工企业签订3000吨电解铜的销售协议,假如签订协议时的电解铜的价格为6900美元/吨,交易在4个月后执行。但是企业害怕这段时间内电解铜的价格下跌而导致企业产价格相差太大而导致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套期保值。这样一来,企业按照69000美元/吨将3000吨电解铜卖出,而到了履约日,电解铜的价格有原来的6900美元/吨下降到6300美元/吨,经过计算可以得知,企业在现货市场上要不协议签订时少卖600美元/吨,但是在期货市场可能会盈利600美元/吨。 这样一来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盈利和亏损相互抵消,则可以有效避免销售价格风险。反之,如果价格没有下跌反而上升,那么期货市场的亏损也可以有现货市场盈利部分抵消。

4、为促进企业对内部控制不断加以强化,应规定企业公开披露其内控信息。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多数只对其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却往往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加以强化,应规定上市公司应将其内部控制信息公开向社会披露,同时还要求非上市公司也公开披露其股东及注册会计师的内控信息。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建立并健全一套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由于我国目前却法一套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并未能与财务报告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区分,多数只是摆设。因此,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提出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建立并健全一套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从而将财务报告错误表述的风险降至最低。

四、总结

财务报告是公司会计用书面文件对外提供、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文件。其目的是为了向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投资者、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等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使公司做出正确合理的经营决策。而企业内部控制直接影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评估经营管理现状。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评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邸朝君.关于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与思考[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0(20):175-176.

[2] 康幸福.刍议价值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发展战略[J].会计之友,2010,7(14):88-89.

[3] 齐保垒,田高良,李留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报告信息质量[J].管理科学,2010(4):56-57.

4.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毕竟的途径,也是所必要的战略规划。在企业中存在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企业赖以发展最为核心的推动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绝佳的作用,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企业文化就只是简单地几句话,也就是企业的几句口号而已。要是存在这样的想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企业文化是融合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理念,更是团结企业内部,架构起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

员工的工作方式与心态都会随着企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真正适合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出新的方向,并且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的融合为一体,更为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改善了懒散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5.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 篇五

1前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化、网络化、知识化已遍及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同时也动摇了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会计理论体系。网络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为主要依据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网络经济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延伸,在这个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网络经济的发展无异于推动经济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舞台上发展。因此,随着网路的发展会计基础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是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个问题,就是网络经济发展下,我们也看到会计基础的理论和现代化的网络经济理论之间的 冲击。总的来说,互联网发展下的会计理论体系对我国固有的会计基础理论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目前我国固有的会计基础理论改变提出了要求。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1999年以来,全球网络产业掀起了历史上任何其他产业都不曾有过的投资 热潮,美国半数以上的创业投资投向了电脑网络公司,网络公司已成为近年来全球主要证券市场投资的焦点,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纵观国外企业通过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影响的总结,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的一些国外大的现代化企业,已经认识到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地位显著。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效率建立的一种企业内部会计经济运行管理制度。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相应项目或账目的所有材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

以美国为例,在其国家内部企业发展上制定的最终模式是现代化企业,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经济基础理论制度来使企业发展更加完善,跟适应社会发展,进而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是科学合理、有机发展的结合体,需要通过更多鲜明数据、材料、会计信息、经营状况的分析,来对企业管理作出正确决策的,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要求恰恰全部符合这些需求,所以被创建出来。可以说网络经济要求下的会计基础理论应用在企业之中是现代化企业的必要发展道路。

2、新型持续经营发展模式

目前从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发展看,公司与公司之间会因为某一项目或者目标达成发展上的共识,建立起一个新的公司,但是项目完成之后又会将公司解体。从这方面看,这与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是背离的,这些公司正式冲破了固有的发展模式和架构进行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网络经营活动,在获取收益或者是预见到项目可能带来不良财务状况时,及时关闭,相应的各项会计、财务等关系也要结束。这种新型的持续经营发展模式显然对传统会计基础理论造成冲击和企业管理者会计基础理论思维模式上的改变。

3、会计分期问题分析

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在持续经营假设下而对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帐目,编制会计报表,是人为的划分。但就虚拟化了的网上公司这类企业,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是很短暂的期间,进行着不定期的经营活动,这类公司时分时合,时间长短不一。由于不能进行持续经营,因此会计分期假设在此类企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2.2国内研究学者的状况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本应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壮大的企业,其发展方向和规模和预测的存在很大落差,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于部分企业对应对网络经济发展中过度依靠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和不同,造成企业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的专家学者也看到了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改变,着力在网络经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上进行深入研究。

潘东高(2003)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理论和方法若干问题研究指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以互联网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为本质特征的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何日胜(2000)在互联网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中指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运用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生产和交易,企业的经济活动由此产生巨大的变化,这将对传统会计基础理论产生强烈的冲击。

刘馨泽(2012)在论网络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中提到,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化、网络化、知识化已遍及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同时也动摇了现行的会计理论体系。

3结论 该课题的提出是为了研究目前网络经济发展下对会计基础理论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上主要通过国内外在网络经济发展下对会计理论基础影响进行分析和对比。在对国外文献进行研究中主要进行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析进行研究。在对我国文献进行研究中主要是对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上进行深入分析。参考文献

6.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六

1.1 促使会计职能发生了变化

采用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技术,会计理论工作中,使得会计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采用计算机技术,专门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引入和建立对现代企业的数据转变了经营管理模式,就具体的工作职能而言,采用全面的系统核算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推动企业内部的经营与决策工作顺利进行,打破了传统的记账模式,促进财务工作更加科学和准确。然而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核算分析逐渐向管理模式转变,应用专门的会计软件增强了计算机管理模型,另外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建立不同的计算机管理模型,这就为数据信息的获取、分析以及处理等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因此在会计职能部分逐渐将其转化为一种集核算分析、处理、预测、监督以及决策等多功能的管理活动。

1.2 促使会计目标发生了变化

现代化信息模式下,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会计信息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在财务报告方面,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本企业提供更准确的财务状况分析,更清晰的了解资金使用状况,这种电算化模式实现了会计信息处理的系统化和高效化的方向,为进一步发展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会计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准备,有助于财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实时监控。

1.3 对会计主体假设方面产生的影响

财务工作中,就该企业的会计主体而言,在具体开展会计工作中是对该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采用信息化模式,为进一步解决会计信息的高速传播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及时的了解市场变化,根据会计信息及时的调整决策模式,更加清晰的划清会计主体界限,更好地为会计主体服务。

1.4 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7.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七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因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 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 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 (Healy and Wahlen, 1999) 。盈余管理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私有利益, 其出发点是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特殊群体的利益, 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欺诈行为 (Brown, 1999) 或不道德行为 (Goel and Thakor, 2003) , 严重威胁着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 委托代理冲突

现代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所有者 (股东) 和经营者身份的截然分离, 所有者为企业提供资本并且承担了财务风险;而职业经理人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本) 并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但是公司的经营者却并不能保证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行事, 他们常常会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便导致了委托代理冲突。根据“委托经济责任”理论, 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衡量经营者的业绩, 解除经营者的委托经济责任。为了激励和督促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建立起了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和考核机制, 也都是建立在利润目标考核上。因此,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执行和参与的管理人员, 出于利益的驱使, 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及信息上的优势, 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 在不违反会计原则的范围内, 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直接干预盈余信息的生成, 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冲突还表现为上市公司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漠视和侵占。中国资本市场中特有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结构性缺陷, 使得内部人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关注点发生分歧, 上市公司大股东普遍只是把公司上市当作一个融资、圈钱的机会, 通过盈余管理, 粉饰业绩把公司包装上市, 实现融资、圈钱的目的之后, 上市公司的业绩往往会一落千丈, 导致流通股股东的投资遭受损失, 或者上市公司通过安排关联方交易等途径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即所谓的隧道效应, 侵占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 信息不对称

在现代公司管理结构中,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管理者全面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成为企业的真正控制者, 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 所有者不可能完全观察和监督管理者的行为, 因而管理者会拥有所有者人所不知道的有关企业经营运作的内部信息。而作为企业实际所有者的股东 (委托人) , 反而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尤其是我国现有的国有上市公司, 存在着实际“所有者缺位”, 企业管理层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获取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盈余管理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上的不对称。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只能依靠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规定应披露的信息, 而对公司内部实际的盈利状况及经营状况, 证券监管机构很难得到完全的了解: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 向委托人、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虚假信息, 隐瞒其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以期获得私利;操纵企业会计, 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 从而达到侵吞企业财物、掩盖非法经营、粉饰经营业绩等目的。

由此可见, 委托代理冲突是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源所在, 而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生存的土壤。

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COSO报告认为,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具体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人员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等。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 也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 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 是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即使设立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再如,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通病。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对管理层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 “内部人控制”严重。“内部人控制”加重了委托代理冲突, 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财务信息,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 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因此,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 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 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 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 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通常企业的管理者关注的是与企业“公允表达”的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风险、5个财务报表认定等, 确认和分析与目标的实现相关的风险, 并且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控制措施以使企业员工了解这些风险。企业如果没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内部控制制定的定位不准确, 其运行肯定不好, 内部控制运行不好, 就会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三) 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有效的控制活动分为5类:充分的职责分离、交易和活动的适当授权、充分的凭证和记录控制、对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对业绩的独立核查。由于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 即使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 并且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方法处理, 也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报告, 从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企业必须制定关于财务报告信息生成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并严格执行。对财务报告生成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避免差错和舞弊的发生, 从而从根本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四) 信息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内部控制的生命线, 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了保证。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明确地将相关职责分配给执行特定控制程序的员工。每一个与此有关的员工都应清楚是如何进行控制的, 以及他们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担任何种角色和责任, 加强了会计报表的各个认定的可靠性。信息沟通强调会计信息的流动性, 并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提供了平台。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相互沟通的话, 在某些环节会造成疏忽或不知情, 这样就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 信息沟通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基本要素。

(五) 监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论是制度的制定执行还是最终的评判, 均需要恰当且不可缺少的监督, 以使内部控制程序更加完善, 更加有效。对财务信息的监控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为主的监控体系。监事会是公司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机构, 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 防止其损害公司的利益。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职责在于就控制系统的风险和操作情况向管理层提供独立保证并帮助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责任。因此,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抑制盈余管理的重要保证因素。然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普遍人员缺乏, 加之专业知识缺乏, 业务不规范, 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监督只流于形式, 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8.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

1. 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1电子数把会计从业站点加入收藏夹据的审核和确认。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多数会计还保持着传统的凭证审核和编制方式。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子原始数据经审核和确认后,就可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而由这些记账凭证直接生成的账簿和报表都是派生性的数据。所以,账簿和报表的正确性、真实性完全取决于审核和确认的电子数据。

1.2会计无纸化存在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之上,这些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是否是业务记录的“原件”。因此,确保这些电子数据是原始数据,是无纸信息系统的关键。

1.3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安全问题。现有的会计软件系统在设计、开发阶段普遍存在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以致软件投入运行后暴露诸多隐患,如数据把会计从业站点加入收藏夹库呈开放状态、易于打开等。这类现象和问题目前尚未得到彻底的改变。

1.4对审计工作环境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的关系,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手工会计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后产生的,它将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诞生,不仅给传统会计带来革新而且也给传统审计带来巨大冲击。

2.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2.1内部控制制度内容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编程、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内部控制,以及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2.2内部控制形式的变化。手工操作下的一些内部控制,如编制科目、凭证汇总表,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在电算化中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其部分内部控制功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计算机内,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平衡检查等功能。因此,内部控制也由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并存。

2.3会计业务的功能调整。在一般情况下,作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基础的会计软件很难全面满足上述的多元化要求。但同时,在会计软件的数据库中又确实存储着足以产生相关会计报告所需的数据,这显然是一种功能上的缺陷,对此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要求会计软件提供上述功能;第二种方案,根据工作需要即时进行数据库数据的人工折取操作。若采用第一种方案,系统成本会增大,且很难保证能够满足所有的即时需求;若采用第二种方案,则对相关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并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计算机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笔者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制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即既要求会计软件提供可以预见的各项公用功能,又同时设立会计数据分析员岗位,进行必要的会计数据人工折取处理工作。

3. 加强电算化系统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3.1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环境包括系统操作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硬件维护主要包括:(1)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而软件维护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3种。

3.2强化人员素质的培养是根本。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机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维护需要运用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会计知识。它首先需要有一支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又精通会计业务的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人员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系统维护与管理人员,即系统管理员。其次,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异常迅速,会计工作规范性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无论计算机方面的新技术,还是会计业务的新要求,都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断地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系统管理员首先掌握、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各项新要求,及时调整、更新系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电算化工作。

3.3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会计核算软件投入正式使用后,对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3.4分清岗位职责。要求会计人员进一步学习体会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加强对操作员岗位尤其是系统管理员及电算主管的权限的约束。在一般情况下,电算主管和系统管理员应由两人分别担当,尤其是实现网络条件的会计软件,从软件的规模、电算化工作的强度与会计业务的工作量上都要求由专门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当然,在单位会计人员不多、会计业务量不大、会计软件为单机运行时,电算主管与系统管理员是一个人的情况也是允许的。无论从会计工作的分工、工作的内容、所负责任等方面来讲,电算主管都是本单位的业务总负责人,系统管理员应服从电算主管的工作安排,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并不是“无限大”的,其所做各项工作都应对电算主管负责。

3.5用现代审计活动的控制方式。现代审计活动一般分为查询审核、证实存在和系统分析三个阶段。在查询审核阶段,电算化会计应能为审计提供新的查询线索。因此,电算化会计软件应提供关于“凭证—总账—报表”三者之间的双向查询功能。在证实存在阶段,电算化会计系统应提供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供用户和审计员选择,并编写一套审计测试预留通道。系统分析阶段是现代审计重要的过程。系统分析过程的重点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第3号《审计准则公告》中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一般控制是指对会计电算化过程的组织、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研制开发及应用环境等方面进行的控制。而应用控制是为适应各种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的能预防、检测和更正错误、处理舞弊行为的控制措施。因此,应用控制与会计软件开发密切相关,应特别引起重视。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全面性。因此,会计电算化必将成为会计工作的发展的新趋势。

9.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九

击与影响的文献综述

姓名:胡雅诗

班级:会计1003班

学号:1608100820

二〇一四年四月

一、前言

21世纪意味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和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会计信息化,是指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为企业管理高效运作提供实时充足的信息。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变化,它更代表一种会计改革的理念和发展变化趋势。但会计信息化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带来冲击和影响的同时,仍须对一些基本会计理论问题加以肯定并赋于其新的含义和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目前在中国,会计信息化不同于新的想法,如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义,是会计行业现行发现的的主要问题。研究中,不同的专家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计信息化可以表示为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派生的概念。早在1999年,即辛教授在《湖南金融会计》,11号文件中就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提出了相关的解释,会计信息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会计信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将传统会计模式的重建,重建的现代会计模型通过会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使用,建立高度的会计集成技术和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环境,提高会计信息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程中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是国家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这个定义强调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使用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的会计信息系统,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种观点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一致的。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3.1 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目标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会计要求和标准要共同实现;会计目标是会计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最终的,所需实现的会计目的。目标是特定会计函数,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也会相应改变,会计的具体功能也将进一步发展。在会计信息发展阶段,会计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目标。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我们的目标是为企业和经济实体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然而,由于会计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本质,会计信息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是一个开发的过程,所以会计信息的目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题,会计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信息和管理决策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的快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中,会计信息更容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企业经济,它超出了企业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和经营成果的信息。网络和系统在数据库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支持的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技术,甚至他们使用的信息由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和决策,这样决策更容易,预测更准确。所以说,会计信息化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目标;相反,它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市场经济体制,导才能更好的发展服务。如果他们偏离目标,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提供支持,都是与会计目标大相径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3.2 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也称为会计实体,是指一个特定单位的会计服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会计主题很明确,能够反应独立核算的一般性能、业务会计核算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然而,会计信息的条件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技术不仅对会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条件,还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外部虚拟展示的不确定性。网络交易的发展,导致模糊了会计的界限主题,但高科技企业,和所谓的“虚拟企业”是很难区分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信息是大大扩展了会计的主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的媒体空间。然而,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管会计主体和存在的外部表现媒体如何变化,未来仍是以会计服务的对象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和它的目标存在或商业惯例的或事项作为会计信息的处理唯一的方法。

3.3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定性的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的决策直接相关性,必须反映真正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些原则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是一个常见需求,是总会计的一般规律和总结。会计信息的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在商业管理控制层,更有利于反映会计的一般原则,它不仅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加快决策效率,在体现会计元素上有一定的突破。如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的原则。传统的工业经济要求企业会计衡量会计要素,一般应该用历史成本,并确定数量。然而,在会计信息的会计要求,测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历史基于成本、公允价值、市场价值、重置价值和其他测量方法的方法,它与多元化的测量为互补模型,因此会计信息反映的历史成本,也反映了当前值。在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会计价值成本和报告的基础系统来测量,公允价值的金融成本管理系统,以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来达到并发挥更加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会计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的合法性检查,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检查和审计。经济活动的检查会计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后监督,会计和会计分析是一个必要的补充。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程序和网络媒体,企业将使用互联网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的处理,简化工作流和易于管理。生产组织部门的数据将直接通过网络来处理会计系统,每个员工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和会计信息监督检查。商业领袖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引起的,治疗。然而,由于会计问题由电脑自动显示为处理程序,如果系统应用程序错误或非法篡改计算机程序错误只会给出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所有事宜会计,系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嵌入非法欺诈计划,罪犯可以使用很多贪污挪用公司的房地产项目。系统处理合规、合法,安全可靠,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一个直接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确定会计检查的内容增加了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功能的评估。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来防范计算机欺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改变,新的会计组织体系的建立。会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努力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功能,以确认它的合法性加工、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张芳蓉,张芳霞.浅议网络会计的发展[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C].2011

2)黄玉英.会计信息化浅探[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

3)国内事业部西二线东段EPC项目部财务部张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N].石油管道报.2011-03-24

4)晏恒.在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探索[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C].2002

10.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

二、课题研究意义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现代企业理论和管理实践表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虚拟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起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势必要强化其内部控制。现如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广泛和深入,在企业中也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已变成主流,因此,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创新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

XX年7月,财政部相关部门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着手建设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同时,证监会、国资委、上交所、深交所、银监会、保监会等单位也纷纷着手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及研究工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被置于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手工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等需要大量事务处理的应用中已显得不相适应,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势在必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中的控制活动由对人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控制理念中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理念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展望;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内部控制理念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4.内部控制理念创新:

(1)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包括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注重企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注重企业文化的灌注、创造开发思维的学习环境等等。

(2)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如因环境的改变对原有不和谐的制度加以删除、改革,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以创新等。

(3)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如管理层次、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等。

(4)科学技术的创新:系统开发的控制、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维护的控制、防治病毒的控制等等。

5.内部控制观念创新之后对企业的影响。

五、论文提纲

前言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剧增,单纯依赖原有的内部控制理念已难以应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理念需要得到创新。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与沟通

5.监控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简史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四、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影响

(一)控制环境得到改善

(二)控制风险加大

(三)控制活动发生变化

(四)信息与沟通方便快捷

(五)监控任务增加

五、内部控制理念的创新

(一)企业内部的观念创新

(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

(四)科学技术的创新

六、创新点

1.建立信息技术运用到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2.针对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七、参考文献

1.王利彦、张继东《企业内部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年8月出版;

2.示嫣红《企业内部控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3.颜梦玉《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家天地》XX年年第11期;

4.李连华《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会计研究》XX年第2期;

5.张岳麓《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企业改革与管理》XX年10月;

11.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一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的理念,这直接导致了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忽视,进一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构成影响。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通过对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牵制作用,让其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需要对于内外部的监督都进行加强,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因素,提升会计工作的综合质量也是抱着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基础。

一、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间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

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它是一种氛围,塑造着企业的文化,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影响着企业内部各成员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决定着其他内部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二)完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要求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务报告目标、营运性目标和遵循性目标。实际上,在最初人们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只是为了起到防止舞弊的作用,通过对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牵制作用,让其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可尽量减少财务报告中的虚假成分。

(三)内部控制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力保证

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负其责,相互制约。职位划分是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主要解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问题。通过职责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既可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也能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缺乏内部控制的基本理念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的理念,这直接导致了对于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忽视,进一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构成影响。我国的很多大中企业都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或者部门,负责内部控制或者稽核的也是一些不太专业的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难形成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也是很多会计信息质量能够产生问题的一个酝酿的温床。

(二)企业会计的监督力度不够

会计的信息质量之所以会频频产生问题,这和企业会计的监督力度不够有直接关联。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不仅要建立完善的会计部门,对于会计部门的工作方式,相关人员的工作模式等也要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这既能够保障会计工作的实效,也是杜绝各种问题产生的一个基础。

(三)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薄弱

我国的不少企业都缺乏应当有的内部控制的文化氛围,企业上下并没有对于内部控制产生应有的重视程度,大家对于这些工作的执行力度也不够。这不仅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能够看到,在各种中小企业中这种问题更是十分普遍。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内控文化的薄弱,而这些又给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缺失提供了土壤,是产生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内在造成原因。

(四)会计工作不够规范

会计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工作人员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背景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才能够让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障。然而,这样的要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不太实际。不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都不够,有的甚至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拿到就上岗。这当然会造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会让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受到影响。

三、完善策略

(一)内外部监督共同加强

想要真正让内部控制为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保障,首先,需要对于内外部的监督都进行加强。对于内部要保障会计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要让会计工作的每一个流程都合乎标准,杜绝一切弄虚作假或者牟取公司利益的行为,一经查证要严肃处理。外部监督则要集中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督,要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提高人员的专业化素养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非常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养一定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是要受过系统完善的专业化教育或者培训的人员才能够上岗,企业内部还要对于会计工作的流程、方式等进行明确限定。另一方面,要提升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养,要让他们确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方式,以合适的模式来监督会计工作的良好展开,进而保障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

(三)塑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因素,这会从整体层面提升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一方面,企业要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要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部门,确定部门人员明确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在企业上下要形成一致的认知,要让企业员工,尤其是会计部门的员工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对于各种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绝不姑息,这样才能够在企业上下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四)提升会计工作的综合质量

提升会计工作的综合质量也是抱着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基础。一方面,要努力提升会计部门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素养,要让他们处理与应对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这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根本。同时,企业应当让内部控制机制为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带来推动,要发挥内部控制部门的实际效用,让两者间的桥梁得到建立。这既能够规避会计工作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也能够让会计工作的模式不断得到更新,而这些都是从整体层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依托。因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把控,这样才能够让内部控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影响更好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周曙光,陈丽蓉.内部控制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J].财会月刊.2011(11)

[2] 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03)

[3] 张艳,钟文胜.内部控制报告需要审计吗?[J].财会月刊.2011(04)

[4] 方红星,张志平.内部控制质量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深市A股公司2007—2010年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5)

[5] 韩丽荣,郑丽,周晓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理论分析及现实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5)

[6] 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08)

12.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探讨 篇十二

1.1 概念。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 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 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强化风险意识, 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盈余管理层基于会计准则, 从而调整、控制企业的财务报告有关的盈余信息, 以达到其自身的的某种行为。

1.2 关系。当面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根本利益不同时, 处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 若缺乏内部控制管理, 经营者将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目标,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也因此产生紧密的关系。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因此, 高质量的内部制度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协助企业所有者对经营的监督和制衡, 使得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2 盈余管理的存在的原因

2.1 委托代理冲突。现在的公司里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分离, 所有者为企业提供资本并承担了财务风险;经营者在职权范围内合理使用企业资产且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营。而公司的经营者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 损害股东利益, 最大可能的使自己得到好处从而便形成了托代理冲突。另外, 对于委托代理冲突的表现为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资本市场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而这种缺陷使得内部人与流通股股东在利益关注点上产生矛盾。企业股东为了实现融资而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虚拟企业营业利润促使公司上市, 一旦达到目的, 企业经营业绩不堪入目, 导致流通股股东的投资遭受损失。

2.2 信息不对称。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管理结构中, 管理者作为企业的真正控制者、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管理者, 掌握了企业实际的经营与盈利情况。基于委托代理费用, 管理者的行为不受所有者的完全监督, 导致作为企业实际的股东的不知道真实的企业运作信息。在获取信息上管理层处于绝对的优势而这可能促使其为得到利益做出违反职业准则的行为。然而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与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之间。尽管证券监管机构依靠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规定披露的信息对企业实行监管, 但是也很难全面了解企业内部实际的经营盈利状况。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 操纵企业会计, 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 谋取私利。由此可见, 委托代理冲突引发了经营者盈余管理的行为, 而盈余管理在信息不对称中得以生存。

3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1 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 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员工的职业操守、工作胜任能力, 管理层的经营理念, 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权责划分、组织类型、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由此可见控制环境的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 影响企业的发展。例如, 避免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关键在于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若管理层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执行者不能胜任其担任的工作会使得良好的内部控制不能发挥作用。再如,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虚有其名, 不将职责履行到位, 就未能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然而“内部人控制”严重的问题激发了管理层与委托代理之间的矛盾, 彼此之间的冲突也因此加剧。管理层不安本分, 无视内部控制制度肆意妄为, 利用自身的职权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受管理层提供的错误会计信息, 不真实的会计利润的误导, 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流失。因此,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3.2 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础金融变量如汇率、利率和证券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和不规范的财务活动导致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时产生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在企业管理中, 风险评估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通过有效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 可以使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并能够加强对经营风险管理环节的控制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加以调整和整顿, 使之趋于低风险或者说是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 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注意点主要投放于与财务报表编制有关的风险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的有关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确认和分析。同时, 采取必要的行动和一定控制措施使企业员工形成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对内控作出准确定位。

3.3 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主要可以分为交易和活动的适当授权、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职责分离、凭证和记录的控制、业绩的独立核查等五大类。由于会计制度、准则、政策以及规范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和缺陷, 导致真实合法原始凭证在合法合规会计处理方法中产生不同的财务报告和会计利润, 为过度盈余管理甚至是盈余操控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若企业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完善的财务报告信息生成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相应的措施, 对报告生成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有效控制, 就会减少财务差错和舞弊现象的发生, 进而从根本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3.4 信息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信息与沟通贯穿企业管理层监督的各项经济活动, 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采取纠正措施时提供了保证。其目的在于控制程序的员工明确在内部控制的责任和应履行的职能, 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信息与沟通为使用会计信息的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如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不相互沟通, 在会计信息流通的过程中会造成疏忽或不知情, 必然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 良好的信息沟通对过度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

3.5 监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企业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且监督的管理方式不可或缺, 一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的完善。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体系主要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为主。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的机构, 负责监督董事会及经理, 有效维护企业利益。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它的主要职责是控制系统风险和操作情况, 并为管理层提供独立保证以及协助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职责。由此可见,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然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普遍人员缺乏, 业务不专, 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导致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 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前提,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风险的有效评估, 控制活动的有力实施以及信息沟通监控避免了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并且为企业获取利益打下基础。显而易见, 内部控制建设对于公司价值的创造和投资者利益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维系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婵.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实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 (8) .

13.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三

论文摘 要:抽象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艺术种类,其理论研究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抽象绘画理论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形式的构成、色彩的意蕴等几个方面,谈谈抽象绘画理论对现代屏幕设计的启示。

一、形式的构成

康定斯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纯粹的形式都是抽象的,而所谓的“纯粹的物象形式”是不存在的,所以画家想要通过自己的绘画而复制自然界中的物象,那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画家只能能通过对其抽象的精神的描绘和表达才能实现纯粹形式。因此,画家笔下要思考画作的构成问题。基于这种理论认识,康定斯基著有当艺《点线面》一书,在书中他专门对不同的绘画形式的各种属性和元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存在的和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思考进行了分析。

克利对于这种看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另外他还说道:“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创造形式”,即在绘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由的发挥和创造,那么将无法实现艺术的绘画。克利对于绘画过程中的各种自由运方式的运用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画家只有实现了对线条和颜色的自由的运用,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造型。他认为处理这些绘画元素时,应该注意的不是有规律的排列,而是要产生一个新的秩序,并在新秩序中寻求更合理的艺术创作。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康定斯基和克利关于绘画的理论都带有较为强烈的表现主义的色彩创作理念,而与他们不同的是,蒙德里安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论分析中,对于垂直以及水平的线条的艺术表达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对称图形中,这种有规律的水平或者垂直线条是一种抽象的几何切割,也即是说通过这类线条画家可以实现更加和谐的造型关系,因此,在蒙德里安的研究中,将线条、平面和色彩的构成关系作为重点内容,并认为这三种因素才是艺术表达的最主要的手段。

二、色彩的意蕴

康定斯基对于绘画中的色彩的理论分析认为,单独的色彩在表达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冷暖和明暗两种,具体来说,也就是将色彩分为不同的四大类,即亮暖色、暗暖色、亮冷色和暗冷色四种。冷色调的色彩主要是偏向于蓝色,而暖色调主要偏向于黄色。由于将颜色做了冷暖的对比,所以如果冷色和暖色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水平运动的感觉,也就会形成一种分离的视觉运动效果。

上文中我们说过康定斯基和克利是表现主义画家,所以康定斯基对于抽象绘画的形式和色彩的理解还会带有一定的精神意蕴的表达,也就是说在色彩表达的过程中,由于颜色的轮廓的模糊性,使得其呈现方式要更加的抽象化,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拥有色相和外形。而形式除了外在轮廓的表面意义,还具有内在的表达意义,两个层面的意义决定了它的目的。康定斯基说“色彩通过心理联想引起眼睛及其他感官的生理反应”,所以他认为黄色是粗俗的、不安的,而蓝色是脱俗的、深刻的,白色是静谧的,黑色是死寂的。这些理论感性而情绪化,构成康定斯基抽象绘画理论的重要部分。

蒙德里安关于色彩的理论分析要更加的理性,他对于色彩的理解要更加的形式化,他认为“所有的艺术风格都有一个永恒的内容和一个短暂性的外在表现”,为获得一种普遍的形式,除了抽象的形体,纯粹的色彩也是画面构成中的合理要素。蒙德里安受逊马克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世界上的三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的哲学理论的影响,选择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两色作为其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与传统绘画中以光为表现中心的方式区分开来。

通过画面中的造型关系,线、面、体的张力和强弱度,自然色彩的纯度和和谐搭配,蒙德里安走向了“直线化、平面化和均衡化的发展”。而由蒙德里安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渐渐成为“风格派”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成为新时代的形式特点。

三、结论

王受之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写到,真正造成包豪斯基础课程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其理论基础课程,“无论是伊顿、克利,还是康定斯基,他们的基础课程都建立在严格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基础课程对于技术的强调是本质内容,理论的依据和支持则是基础课程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相互协调,因此,基础课程的本质和精神,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通过理论的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为进一步的设计之路打下基础,这是包豪斯学院的成功之处。康定斯基、克利和蒙德里安这三位在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具有影响力人物留下的关于形式的构成和色彩的意蕴的理论阐述,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其艺术创作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当代平面设计也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4.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四

1.2 重要经济事务决策程序应进一步明确。施工企业在进行重要的对外投资、资金调节、企业资产清理等与经济事务相关的决策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条例或规定,加强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让决策者和程序执行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

1.3 各项财产在清点盘查期间要明确相关制度。施工企业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财产清查,对各种物资财产全面或者部分进行盘点,对现金、票据、债权债务、银行资金情况等进行核对,确保财产、资金、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1.4 会计资料的内部审核与审计的准确性应明确。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专门的稽核人员对内部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目等相关信息资料进行严格的复核,以便确保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2 当前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现状

2.1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良好专业素质是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执行的基础。建筑施工企业业务范围广,故需要较多的会计人员才能够完成日常的会计核算,因此难免会有部分素质较差的.人员混迹其中,特别是会计主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更直接影响到了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2 会计信息失真。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制定各方面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因财务人员素质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存在较多的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严重地损害了企业利益,使管理者在制定决策、遵循国家的宏观经济指导与判断等方面受到了影响。

2.3 时常发生违法违规现象。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因其管理过于分散,经济活动的主办、授权、执行、核准、记录与复核等步骤不按规定程序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相互协调与制约,导致控制程序不能正常发挥功效,违法违规现象多有发生。比如,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里,主管会计、业务经办人员、领导等钻企业内部控制不严的漏洞,私自设置账外账,严重的甚至私存公款。

2.4 领导层对会计控制缺乏足够认识。企业领导层的重视及支持,是会计内部控制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而建筑施工企业多以项目部的形式运营,项目部是临时机构,这导致了项目领导层难免会存在“短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企业的管理提升及长远目标,对会计内部控制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法制观念淡薄;权力过于集中;思想不重视。

2.5 缺乏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方面的缺陷和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使得在执行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监督人员监管范围留有漏洞、监督控制力度不足、监督管理环节重复等。施工企业缺乏相应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制度和措施,致使其监督起不到原有的作用,达不到监督调控的目的和要求。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分析论文欣赏

★ 内部控制论文

★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论文

★ 学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心得体会

★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现状和对策论文

★ 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论文

★ 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的初探论文

★ 如何强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论文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15.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五

一、内部控制概述

1.内部控制环境的含义及理论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也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前提, 只有将内部控制环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才能将内部控制做好。正因为如此, 内部控制环境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正常运作的基础。我国在规定内部控制环境定义的时候, 将对企业控制的简历和实施有重要影响的因素都被称为了控制环境。所以在定义中, 可以看出, 企业其他控制机能的好坏都取决于企业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改变, 会被增强或是被削弱, 这种有效性就会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控制机制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环境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 管理者逐渐的发现理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开始将内部控制环境和企业控制机制进行衔接, 合理的相互促进, 并且能够将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真正的深入研究, 作为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去对待, 保证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的及时更新。

2.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类别

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工作中一直存在, 就是指会计信息没有准确性, 具有不可靠性, 其相关的数据不能反映出经济业务中的问题, 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被管理者所了解, 使企业没有及时得到相应的调整。现如今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式还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会计资料失真, 会计凭证失真主要是原始凭证方面出现错误, 为了将真实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掩饰, 利用虚假的信息或者是无中生有的方法, 进行有关的作假行为。同时还有可能进行有关的虚假账单和虚假数据, 给管理者和经营者造成很多的不利影响, 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真实的状况。还有就是税金核算失真, 企业收益的一部分就要进行缴税, 同时国家收益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税收, 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能够减少税务支出, 就会进行虚假账目或是采用隐匿财产的方式, 实施偷税漏税等不合法的行为。

3.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环境是为了内部控制更好地工作和发挥效用, 内部控制会通过一系列相互监管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内部员工和经营业务。控制环境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只有将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在良好的范围之内, 才能将企业更好地进行合理规范, 使得企业减少非法行为, 利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监管机制, 保障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减少。同时风险评估也是企业也会及时的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进行识别和预警, 科学有效的对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进行评估,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策略, 帮助管理者控制企业的具体业务细节。会计信息失真就是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反馈过程, 没有让管理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再次的整理和检查, 其中信息的沟通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反馈的方法, 同时信息沟通的方式是多样性的, 只有将方式方法做到真实有效, 及时处理,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就是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环境最有力的措施。

二、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失真的影响

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所有者, 董事会, 和高级执行人员之间权利的分配及制衡关系的安排方式, 只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才能保证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合理运用其发展战略, 进行长期有效快速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是整个企业制度方面的核心, 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同时, 按照高效率的发展脚步继续向前开拓市场, 是整个企业在扩大市场规模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在内部建立的一系列的规定和行为准则, 因此内部控制与公司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现如今的企业在制定公司规定的时候, 主要的特点就是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权利分离, 整个企业的经营权利在经营者手中, 所有者没有办法及时的了解企业的业务动向。又因为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不统一, 所以经营者会利用会计信息失真获得更多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就会极大的控制这种状况的发生。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良好和准确。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就会使企业的所有者及董事会成员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经营者会没有限度的进行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2.组织结构对会计失真的影响

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骨架, 只有建立起完整的组织结构, 才能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维持在一个良好的范围内。组织结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就是组织结构的设立, 其二就是企业责任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好, 就会从基础创造了很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组织结构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公司制定相应的计划, 执行, 控制, 监督等基本框架, 保证企业在一定的规范之内, 不会做出违法行为。正因为如此, 组织结构从基础上就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组织结构的设立会极大的影响企业快速发展的效率, 没有办法全面的监督经营管理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和保证。在企业中建立起一个全面的, 完整的, 相互制约, 相互沟通的组织结构, 就能够使企业对会计信息控制的更加完善, 减少了会计差错, 同时还会防止会计舞弊。

3.企业文化对会计失真的影响

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无法脱离的就是企业文化, 当企业引进人才之后, 最主要的就是要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新进人才, 这样在人才今后的工作中, 时刻都能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作为工作准则, 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企业从建立开始, 随着不断的发展, 逐渐形成的。员工会因为企业文化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帮助企业团结人心。企业文化的好与坏会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好与坏, 企业内部会有很多的制度进行约束, 而企业文化就是保证员工遵守规范的主要保证。企业经营者的营销方式和做事准则基本都会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 所以整个企业所呈现的都是类似的形象, 企业文化能够传递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因此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道德规范, 一个好的企业文化, 能够使企业走向合理的发展道路, 纠正错误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操作行为。特别是会计人员, 更是会将企业文化基本贯穿在工作之中, 利用企业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帮助会计人员重拾道德素养, 进而在道德观念方面限制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行为, 保证企业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形成。

4.人力资源管理对会计失真的影响

对于人力资源来说, 在国内外有很多的看法和定义, 普遍的定义都会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存能力, 只有将人力资源做好, 才能合理的组成企业人员配置, 是一个企业在内部合理控制是最有效地工具。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最需要注意的管理问题,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及应用, 可以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 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能快速的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制度, 也不是资金, 而是人, 所有企业的经营过程和业务操作, 都需要人进行完成,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良好顺利的发展下去。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在经营的同时, 没有良好的员工素质, 也没有合理的人员配置, 导致工作没有办法有效的开展。

三、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对策分析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尤为重要, 企业的管理者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目前有很多的学者认为, 会计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只有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 才会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减少会计方面带来的损失。如果一个公司没有相适应的会计控制系统, 整个企业内部就会出现无法运转的现象。同时如今的企业内部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会计控制系统, 但是有很多的企业忽略了会计控制环境的重要性, 由于会计控制环境的缺失, 导致本来能够起到很大效用的控制系统失去作用。对于国家而言,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家要积极的出台不同的规章制度, 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形成有效的行为章程和职责分工, 保证企业在运营的时候, 减少会计失真现象的发生。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一个指引的作用, 所以企业需要不断的给员工灌输企业文化, 积极的给予鼓励, 不断地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 进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系统能够保障企业在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和反省, 帮助企业不断的寻找自身的缺点, 并加以改正。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要将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规避, 保证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能够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风险评估在企业业务操作的同时, 无时无刻的都在进行监管, 识别一些外在的风险和内部的隐患,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合理的评估, 给与一定的解决方式。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不会一直隐匿下去, 通过风险评估就能按时及时的查找出来, 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管理者对风险评估后的数据进行应用的时候, 减少差错, 进而帮助企业赚取更多的利益, 也维护了企业所有者和企业员工的权益。

2.优化组织结构,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优化组织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现如今的企业内部, 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信息交流, 这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信息与资源没有办法得到共享, 企业内部一盘散沙, 不能有很好的凝聚力。所以, 在信息时代下, 企业需要建立起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帮助企业快速进入信息化, 实现信息共享, 每一个部门之间增添了信任感, 同时还可以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企业只有相互沟通, 才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有效的沟通, 可以防止企业内部瘫痪, 并且有利于信息的接收, 会计人员所有的操作数据都会得到信息共享, 使会计失真现象减少到最低。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球信息化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所以我国企业要紧随时代, 控制内部环境,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创造更多的利润。

3.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与发展方向, 所以, 每个企业都要建立起有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其中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为重点。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一定要健康, 不能含有个人色彩, 会计活动本来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所以内部所有的控制活动目标都要以内部控制为基础, 结合风险评估结果, 展开一系列的控制活动, 保证企业在经营, 运作的过程中,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一般的控制活动主要是对企业的资产, 财务, 市场规模及效果等进行相关的处理。企业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 进行合理公正的商业运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不断提高会计要求, 按时对会计信息进行核对, 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这是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及完整性, 才能从会计信息数据中反映出企业目前的状态, 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并增强流动资金。

4.严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有效减少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 制定严谨的管理制度, 帮助企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力资源管理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内部监管机制, 帮助经营管理者控制企业, 防止违法操作及不合格操作。一般都会通过监事会或者是内部审计的途径对会计信息等问题进行核实和检测, 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所以有效的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监事会是对董事会的监管, 从大局角度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状况, 检查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而内部审计就是一种对会计信息检测的方式, 通过对经营活动和会计数据的审查进行客观的评价, 帮助管理者在经营的同时, 兼顾会计信息质量。所以对企业内部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是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总而言之, 合理的建立内部控制环境, 帮助企业进行内部控制, 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 并给予一定的建议加以解决, 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内部严重的会计问题, 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 如果不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着重看待, 就会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多走很多的弯路, 多遇到很多的障碍与问题。本文就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信息失真的联系, 简要的叙述了相互的影响和几点对策, 帮助企业经营者从更好的角度看待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在不断的涌现, 但是企业内部控制却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不能有效的帮助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存亡。会计信息失真是每一个企业都会存在的潜在风险, 所以利用内部控制系统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预警和处理,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放在首要处理的位置上。本文就内部控制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合理的解决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保证企业会计失真现象的减少。

关键词:内部控制环境,会计信息失真,发展过程,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浩然.内部控制环境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4.05.

[2]文峥.内部控制环境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研究[D].湖北大学, 2012.05.

[3]何玉芬.基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09.12.

[4]宋春辉.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 2006.10.

16.浅议内部报告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 篇十六

电算化的应用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便捷,与手工操作相比其优点主要表现为:

1、原手工操作下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在电算化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简化了日常的会计工作。

2、实行电算化,除了执行控制的主体人以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的,如凭证借贷平衡校验,余额发生额平衡检查等。因此,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既保留了由手工条件下的单一制度控制,又增加了电脑系统的程式控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

3、将分散于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中间环节如过帐、转帐和编表处理等在机内自动操作,真正实现数据处理自动化,帐务处理一体化。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的确减轻了财会部门的工作压力,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及时有用的数据资料,但是电算化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影响较大。

会计核算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各种票据在各个岗位之间流转,随时查出问题就可随时解决。然而,在电算化系统下,数据统一由计算机处理,而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缺乏人所具有的对业务的合理性的综合分析与识别能力、对特殊业务的处理能力,而且速度极快,一旦录入,结果很快出来,即有可能出现所谓“垃圾进,垃圾出”现象,错误进数据错误出结果,甚至结果会迅速传播开来,所以中间流转环节正确与否计算机无法审查。因此计算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增加多种检查控制。另外,电算化环境下存在电脑操作无形化和存储介质元纸化的缺陷。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有时甚至可能会不留痕迹地篡改,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使原有的会计核算手段、操作技能、信息传输及应用环境、内部会计监督对象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从形式上改变了数据的核算手段:数据的存储方式由纸质的凭证账簿改变为计算机磁性媒介。在效益成本上节约了人力、物力,但同时也对管理部门的设置和会计人员及岗位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某些与审计线索有关的关键因素(如会计核算程序,数据存取方式、存储介质等),使得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环境下难以实施。因此,除了要对会计软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要加强会计软件内部控制的设计。

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要求更加严格,严格的内控制度是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加强会计电算化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软件本身来说,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划分不同的职能部门,并赋有不同的权限。在使用过程中,提高软件自身的控制功能。如应加强防止重复操作、遗漏操作和错误操作的控制程序,及提示和制止功能。对于修改功能应在方便使用的基础上应加以限制,设定修改权限和修改痕迹控制。

2、从人员来说,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合理设置岗位。应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防止出现舞弊和欺诈行为。实行操作人员分级授权管理,对于职责不相容的职务,如经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出纳,与负责总帐登记的会计,应该加以严格控制和分离。

3、在档案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列印输出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存储会计资料和程式的软碟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负责存档、安全保管和保密工作,并对档案定期进行备份。磁性介质数据应保持双重备份。制订档案被破坏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

4、在电脑房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机器设备;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人机房,对于上机人员要严格填写上机操作记录,注明上机人员姓名、上机时间、上机操作内容、离机时间等,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完整和保密,保护机内程式和资料的安全。

5、对会计数据要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进行管理,既要保证输入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又要保证输出数据的准确性,输出内容的及时性和适用性。

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财务系统实行电算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应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保证企业的财产不流失,国家财产不损失。

参考文献:

[1]陆义保,电脑会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王景新,郭新平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上一篇:范本投标说明书范本下一篇: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