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发展环境

2024-10-12

宁津发展环境(5篇)

1.宁津发展环境 篇一

宁津蟋蟀传说与现实

宁津蟋蟀宁津蟋蟀文化馆一隅蟋蟀罐 戴玉亮 摄

初秋时节,记者到宁津县采访。适逢当地正在举办全国性的蟋蟀文化节,各地蟋蟀爱好者和玩家云集,蟋蟀市场一派兴旺景象。走访市场,与玩家交流,观看当地独有的蟋蟀文化馆。蟋蟀,这种看似普通的小小昆虫,引发了记者探本溯源的浓厚兴趣。

斗蟋缘起唐朝说

宁津县文化馆专家杨柱山称,中国的斗蟋之风源远流长,成风气应起于唐代,有可能是从某些寂寞的宫女打发时光开始的。该县文化局副局长杨承田则认为,兴于宫中是可能的,但最早肯定来自民间。蟋蟀天性好斗,老百姓在耕作之余,在田间地头就有可能斗起来。

有研究者认为,从唐代开元年间的社会风气看,斗蟋蟀出现在此时是极有可能的。那时天下太平,四方无事,从李隆基到民间百姓,享乐之风蔓延,斗鸡走狗成风。李隆基喜斗鸡,便在宫中建起鸡坊,定时举行斗鸡比赛。皇帝的爱好常常像瘟疫一样迅速感染整个社会。在这种氛围下,出现斗蟋蟀的游戏,为皇上多一项娱乐活动,似在情理之中。

至于人们是如何发现蟋蟀有善斗习性,并使它发展为一项游戏的,有人设想了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人们看到雄性蟋蟀在交配期为争夺配偶而展开搏斗,于是好奇心驱使他们捉来雄蟋蟀,双双放到一起,让二虫搏斗厮杀。二是当宫女或民间小儿在捕到蟋蟀养在小笼里听声解闷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两只蟋蟀放在同一只笼里,就会出现视若仇敌般的争斗,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引逗,并从中取乐。比较而言,后一种可能性更大。自然界的野生蟋蟀交配多在晚上,人们可以听到雄性招引雌性的鸣叫声,但不易发现两雄争风吃醋的场面。因为野生蟋蟀选择配偶的机会很多,似乎用不着为此而争斗。第三种可能是,斗蟋蟀一开始就是受斗鸡的启发而产生的。既然皇上酷好斗鸡,又有因斗鸡有方而得宠者,一定会勾起某些嗜利钻营之徒的极大兴趣,他们便在其他禽虫上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蟋蟀的斗性最强,场面最吸引人,于是便将其精心养起来,或作贡品以邀宠,或留作自己闲时玩赏。

斗蟋蟀从发现到普及,其实不需太长时间。一方面斗蟋蟀是一种很好玩的游戏,本身具有独特的娱乐效果。另一方面,玩养蟋蟀是一件简便易行的活动,既无需多大财力,又不甚劳神,只要从野外捉来,稍加调养,即可摆开战场,这比斗鸡走狗一类的活动更简单。斗蟋之初,是一种纯娱乐游戏,并没有用于赌博。但很快人们发现用斗蟋蟀进行赌博更具刺激性。这为斗蟋增加了“催化剂”,斗蟋活动开始高速发展,至宋代达到相当规模。

杨柱山和杨承田都认为,蟋蟀文化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结晶。其内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斗虫可以展现人的智慧;二是斗蟋有一整套规则,比如斗蟋要称重,如同举重、摔跤、柔道等一些体育比赛一样,要分量级。与此同时,蟋蟀从捕到斗、养都很讲究,需一系列的工具。

传说:皇后化蟋蟀

杨柱山先生称,宁津蟋蟀的出名是从明朝开始的,之前在正史里找不到记载。明宫廷中斗蟋之风盛行,据说明朝时两个官差特地到宁津看蟋蟀资源,为朝廷提供贡品。之后,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

除中科院昆虫研究所所长吴寄传教授所著、1991年出版的《中国宁津蟋蟀志》外,关于宁津蟋蟀,史书中几无资料可寻,但民间传说颇多,最有名的有两个。

传说其一可追溯到北宋。徽、钦二帝疏于国事,整日沉缅于酒色,挥霍无度。他们花重金建起斗蟋台,亲自为斗胜的蟋蟀封号命名,“金头大将军”、“绿袍大王”、“黑衣大圣”、“紫衣大圣”等。当时东京汴梁(今开封市)的斗蟋市场非常活跃,就连女人、小孩都加入斗蟋队伍。

宋徽宗的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名叫王敏。王皇后从小饱读诗书,对皇帝不理朝政、整日躲在宫里同嫔妃斗蟋看不下去,多次劝说。皇帝起初还能听进去,时间久了就疏远了皇后。王皇后一番好意却被冷落,很是抑郁,不久得病而亡,年仅25岁。为了继续劝说丈夫觉悟,她变身一只乌头金翅大蟋蟀,经过数次擂台赛,终于来到皇帝身边,终日在其耳边啼鸣“夫君醒来!夫君醒来!”

公元1127年,金兵大破东京汴梁,活捉了徽、钦二帝,宫中之物亦被抢掠一空,一同车装船载运往幽州,其中有一红棚大车上装满镶嵌珍珠、宝石的精致盆罐。行至位于鬲津河畔的临津县(今宁津县),天气突变,乌云滚滚、雷声隆隆,一声霹雳,红棚车裂盆碎。随着王皇后化身的乌头金翅大蟋蟀的一声鸣叫,群虫齐声振翅高歌,跳进青纱帐里无影无踪了。钦宗见状,凄然泪下,哀曰“:尔等早早逃亡,待到天朝盛世,再让你们拜帅称王。”八百年后,宁津蟋蟀称霸中华,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冠军。

传说之二到了清同治年间。当时宁津陈庄的蟋蟀在京城已小有名气。这年,逢慈禧太后生日之际,准备大庆一番。太监李莲英建议增添斗蟋一项助兴,老佛爷很满意。于是,李莲英派两个手下人贾大鼎和郭老福,到陈庄选虫子,并叮嘱要选个大的,成色好的。二人到陈庄后喝斥人们到地里捉最好的虫子进贡。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成色,只记住了“个大的”。当上好的虫子贡上来后,都因“个不大”而没被选中,村民们还挨了臭骂,甚至遭衙役棒打。村中几个捉蟋蟀的人一商量,决心捉弄一下两太监,出出气。于是他们在地里捉到几只特大的雌蟋蟀,把显示雌性的尾巴剪掉,献了上来。两太监一见,如获至宝,装进箱里,运回京了。没等慈禧寿筵开,虫子便献到了李莲英面前。太后听说后,欲先睹为快,让选两只斗斗看。李莲英把两只最大的放在一起,可几经挑逗,不见相战。仔细看时,才知是两只雌的。慈禧顿时大怒,因扫了兴,更因“雌蟋”与“慈禧”同音,大忌。雌蟋上不了场,影射了女人专权之逆。她以为是两个下人故意耍弄她,便下令将他们下狱。

现实:宁津蟋蟀变“金虫”

中国蟋蟀文化南方以江、浙、苏、杭、沪为代表,北方以京、津、冀、鲁为代表。而真正的蟋蟀名产地,当属齐鲁北方大平原。吴寄传认为,山东是蟋蟀王国,而宁津则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因宁津特有的地理位置,土壤种类与生态条件,以及相应的气候因素,常年籽粒品种特性的遗传,使宁津得天独厚,所产蟋蟀兼具南北虫的优点。

宁津地处北方较干旱区的南部边沿,故宁津蟋蟀具有北方虫的坚强斗性与耐力,凶悍顽强,皮厚牙坚,而又具有南方虫的魁梧,头大、项阔、腰圆、体形高厚匀称。在格斗时咬法多样全面,既有南虫的爆发力,又有北虫的体质与咬死不走的顽强斗性。

宁津蟋蟀中最出名的是大青翅子。大翅子在蟋蟀中为异形福相,是蟋蟀中的佼佼者。一般地区翅子的产量极少,可称百里或千里挑一,在北方如北京,几百条蟋蟀中也找不出一条翅子。而在宁津,如果当年雨水好,翅子的比例能达到5%,个别村子,出翅子比例更是高达8%。宁津翅子的皮色以大青翅为主,其次为紫翅子,麻头与黄翅子相对少见。宁津翅子能咬善斗,咬法多样,灵活且有后劲,多出将军。有人用宁津翅子出战,十有八胜记录。宁津蟋蟀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大赛中夺冠。杨承田说,全国大赛中的名虫中,宁津蟋蟀至少占到3成。

每年立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涌入宁津,捕捉、购买蟋蟀。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金虫”,一只蟋蟀少则几元几十元,多则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过万元,在柴胡店镇就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的说法。据估算,蟋蟀每年为当地带来近亿元的收入。在市场上,记者看到,一只品相较好的蟋蟀,动不动就是一两百元。

近年来,宁津县先后建起了四个蟋蟀交易市场,为外来购虫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馆内收藏蟋蟀罐216对,各类蟋蟀用具39种,蟋蟀标本71个,以多媒体动画、浮雕、圆雕、展板、名人字画等形式进行展示。

相关链接? “蟋蟀宰相”和《促织经》

除北宋的徽、钦二帝外,南宋太师平章贾似道是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蟋蟀迷。据《宋史》载:“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台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大事耶?”当时蒙古人进攻中原,形势十分危急,但贾似道却置国事于不顾,仍然在陪着群妾斗蟋蟀玩乐,可见其何等昏庸。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使他背上了千古骂名,后人戏称之为“蟋蟀宰相”。

抛开贾似道为政的功过不讲,单就他对蟋蟀的痴迷来说,确有值得称道的东西。他对蟋蟀不仅是玩玩而已,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写的《促织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此书共二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几部分,对蟋蟀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后来出现的一系列《蟋蟀谱》、《促织经》,几乎无一不是以贾氏《促织经》为蓝本,除了内容上稍有增益,体例上没有什么突破。

贾似道的《促织经》前有一段《促织论》,是一篇内容丰富的蟋蟀专论。作者首先探讨了人们玩斗蟋蟀的原因,主要在于蟋蟀虽为“微物”,却有“似解人意”的灵性,尤其是二雄相争的“英猛之态”,是其他小生物所不具备的,而这正适应了寻胜猎奇的“人之所好”,故君子“取而爱之”。接着,他又通过对斗蟋蟀历史的考察,进一步说明这项活动之所以受到公子王孙,乃至庶民百姓的喜爱,是有其必然性的。另外他对蟋蟀的生活习性、品种优劣、调养医病诸问题也有精辟的见解,并认为这些是在决斗中取胜的关键。

从贾似道的《促织经》中可以看出,斗蟋蟀的技艺至南宋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基本上脱离了初期的质朴状态,开始由简单的“游戏”向“艺术”过渡,并由此而始,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融入了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当然,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贾氏《促织经》实际上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是在斗蟋蟀游戏相当普及的社会基础上,总结一代又一代玩家的心得体会而成的,是无数人情趣与心血的结晶,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蟋蟀的认识水平。例如关于蟋蟀的种类,在外行人看来,除大小及色泽稍有差异,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在《促织经》里,仅体色就分为青、黄、红、紫、黑、白;而红又分为真红、水红,青又分为真青、深青、淡青、紫青、灰青、虾青、蟹青等。而且人们还发现了蟋蟀的体色与其斗性是有密切联系的,提出“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的说法。再如虫具问题,《促织经》里经常提到“古旧大盆”、“下盆”、“盆窝”,说明当时已改为用土盆饲养蟋蟀。由金玉牙笼改为土盆,当然不是因为朴素,而是对蟋蟀生活习性认识上的提高。

(戴玉亮 搜集整理)

2.宁津发展环境 篇二

本刊讯进入三秋以来, 宁津县农机局专门成立了“农机医生”医疗队, 由12名农机技术人员组成, 配备了3台服务车、3部手机, 一部24小时服务值班热线电话, “三秋”期间前, 农机医疗队巡回于各农机检修点、农机户家中及各农机专业合作社, 帮助检修玉米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具, 宣传安全知识, 手把手传授维修技术, 受到了广大农机手的好评。

截止目前,“农机医生”共维修检查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台次、拖拉机2000多台次、农机具3000多台套,培训农机手6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农机安全小常识等宣传单1000余份,为搞好“三秋”农机生产奠定了基础。

3.宁津发展环境 篇三

执教:宁津县宁津镇一中

王忠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的内涵。

学法指导:

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

一、激情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黄河吧。

请看大屏幕:这就是黄河。

(播放黄河画面,边播放教师边深情朗诵)黄河以其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励她的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投影“创作背景”幻灯片)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板书课题:黄河颂

二、整体感知

1.美美地听

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的境界。

2.深情地读

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

三、课堂探究

3.细细地品

(一)自主探究:

朗诵诗歌,我们除了要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诵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

大屏显示探究导引:

①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颂)

②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

③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略)

④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略)

⑤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略)

⑥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略)

(二)合作探究:

将你的探究结果在小组上进行交流,并将你所不懂的问题或在自主过程中的其它质疑提出来,与小组同学共同探究。

4.尽情地说

①各小组选一代表,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优胜小组以鼓励)

②请同学们用“我喜欢本诗中的 一句,因为这一句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说说你对本诗句子的品析。

四、课堂拓展

展示抗战时期的图片,学生观赏后,谈感受,表决心。

五、课堂小结

1.小结本课的知识点。

2.结束语。

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对歌词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对黄河的关注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大家收集资料、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有机会亲自到黄河去看一看,真正的走进黄河,了解黄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河就是我们伟大祖国。虽然我们不是出生在抗日年代,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远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负的地步。日本亡我之心不死,不久前,日本强占我钓鱼岛,本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第五次参拜供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近几天,日本又在修改宪法,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使祖国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课外作业

课外搜集有关黄河的诗句、俗语、故事等,进行归类整理后,在班上进行展示。

附:板书设计

望 气势

养育

黄河颂 颂 保卫 中华民族精神

激励

4.宁津发展环境 篇四

宁津镇卫生院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把这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做好,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我院的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员共有职工149人。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6人,设置病床50张。设有内科、外科、全科门诊、痔瘘科、CI室等二十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CT、彩超、800MA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设备二十余台件。2010年完成业务收入600万元,门诊6万人次。辖区内共有137个行政村,城镇居民5.9万人。农村居民5.6万人,卫生院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中心卫生室。

二、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政策。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我院自6月28日起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利率。药品价格下降了30%左右。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开始的时候,由于群众用药习惯的改变,开始有好多群众不适应,报怨品种不全等问题,为此我们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指导群众合理用药。自7月份以来,我院销售药品55.9万元。门诊单处方价格由原来的44.7元下降为21.2元。医院因为药品销售利润所影响的收入,国家补贴已全部到位,7—10月份共补贴145590万元。

三、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工作。

我院在确保正常基本医疗服务的情况下,全面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医院投资50余万购置了健康查体车,抽调全科医师、护士、防疫等工作人员组成了专门的工作队伍,由专职副院长带队负责,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居民建档33579人,建档率59%,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查体2941人次。全镇糖尿病人建档管理540人,查体520人。高血压建档管理3774人,查体3036人。精神病建档管理19人。7—10月份,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栏10期,集中下乡播放健康教育影音资料100余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35000份。执行国家免疫接种制度,实行定点接种,接种率100%,免费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00%,加强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目前,全镇设有26处中心卫生室,全部实行了房屋、人员、设备的标准化,药品统一配送,有力保障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管理,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我院多次组织召开全院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医改的重要性,必要性。根据上级的要求,定岗定编、竞聘上岗。医院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考试、演讲、公示、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张榜公布。全院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考核标准,绩效工资占到了工资总额的70%,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尽管药品零利润了,医院的收入不降反升。1—9月份全院业务收入649.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7.9万元,提高了33%,职工平均工资2177元,较去年增加了317元,门诊人次1.8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8%。

五、新农合政策深得民心。

新农合政策,老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彻底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每天到医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特备是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以来,药品价格明显下降。老百姓就诊方便,报销方便。有病及时到医院诊治,身体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医院严格执行,新农合报销政策,杜绝借卡报销,挂床报销,虚冒报领现象,大病报销严格执行上级的审批制度,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六、遇到的问题。一是公共卫生的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老百姓的用药习惯还需医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三是网上药品的采购有待进一步规范。

5.宁津发展环境 篇五

宁津县地方税务局(2011年6月18日)

今年以来,在市局机关党委和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以先锋带全局”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税收工作的深入开展。县局党总支被中共宁津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创新思路,增强动力,以完善的机制抓党建

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用亮牌加压、三学三比、党员谈心活动,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人人承诺,亮牌加压激内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党员踊跃参与,公开承诺,亮牌加压,接受评议,积极争当学习励志、税源管理等10大先锋品牌。承诺,增的是压力;竞牌,争的是先锋;亮牌,激的是内力。全局形成“人人学先进,个个争先锋”的良好氛围。

(二)队队争锋,“三学三比”强动力。开展以“学理论、学业务、学经验”、“比能力、比干劲、比成效”为内容的“三学、三比”活动,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教、坐下来学,党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大柳、张大庄两个税务所,结合集中办公的特点,通过组织业务对抗赛,在税源管理、收入增幅、管理

质量上争高低,比出士气,比出干劲,比出成效。1-5月份,大柳、张大庄所收入增幅分别为117%和89%。由原来的“不愿干、推着干”转变为“争着干、比着干”,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全员谈心,增进团结聚合力。注重开展党员谈心工作,既有一对一的谈心,也有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以谈心促和谐。按照“幸福德州,活力地税”大家谈活动具体要求,在分级谈心的基础上,坚持全员谈心,党组成员与党员谈心覆盖到每一名党员群众。注重“查、评、议、提”,即查一查影响科学管理问题和症结,评一评干部的能力与实绩;议一议解决工作难点的措施;提一提促进地税事业发展的建议。通过实施谈心活动,查出不足,评出成绩,议出措施,提出建议,由大家谈促大家变,实现由大家谈到大家干,达到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共建和谐的目的。

二、融入实际,提升能力,以集体的合力抓党建

融入实际是确保党建工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增强党建工作实效。

(一)融入税收征管,提升党建工作的承载能力。围绕税收中心抓党建,以党建工作引领税收管理工作,提升党建工作的承载能力。组织开展税收业务对抗赛、征管质量评比、重点企业税收管理在线演示等活动,税收管理质效全面提高。各基层党支部立足实际,顾全大局,把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作为税收征管重中之重,提出了“向科学管理要税收”、“木器加工行业

税源管理办法”、“发票综合控管机制”等适应形势要求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丰富了管理思路,取得了管理实效。今年1-5月份,完成税收14303万元,增长70%;税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占总收入的比重54%;征期入库率、电子报税率分别达到95%、90%。

(二)融入基层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的传导能力。服务于党组,根植于基层,党建工作在组织与基层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传达贯彻党组决策和意愿,关注维系基层的行动和呼声。始终坚持“向基层学习,为基层服务”的工作理念,经费优先向基层倾斜,累计投入150万元,对基层所办公楼、交通配备、办公设施、取暖、小伙房进行改造修缮。人才向基层集中,2名大学生自愿奔赴基层征收岗位。抓好基层支部民主集中制、组织生活会制度和党内监督制度的落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退休老党员在内的所有党员都参加组织生活,感受组织关怀。管理倾听民意,决策顺应民心,基层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

(三)融入队伍管理,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能力。党建工作坚持在落实党组决策、推动重点工作方面有其为,有其位,提升党建工作的引领能力。在新一轮基层建设中,面对机构整合、税源管理、集中办公等重大课题,党建工作率先行动,及早介入。组织开展“我为集中办公献一策”、“做一名新时期好税官”活动,动员大家积极投身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去,施展才能,实现理想,确保基层建设工作顺利进展。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开发宁津地税网上学习考试系统,开通中华会计网校网上学习讲座。倡导“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每天收获一份快乐”的学习理念,让读书成为习惯,把学习当成乐趣,形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目前,党员队伍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8%,5名党员干部考取注册税务师证书。32人报考注册税务师考试,11名同志跻身全省地税系统专业能手行列。

三、创先争优,激发活力,以先锋的作用抓党建

把创先争优作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育先锋,推先锋,学先锋,形成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一)请群众评议,把学习榜样树起来。在争创“十佳先锋党员”活动中,请群众当裁判,让群众说了算。雁阵无惧风雨,因为有顽强而清醒的领头雁;杜集所税收连年增长,管理质效全面提升,因为有坚强而奋进的带头人。在闫长凌的带领下,今年1-5月份,杜集所税收收入完成768万元,增长74%。

(二)用精神鼓舞,把身边典型推出来。充分运用电视、内网、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党员群众“说出心中的感动,推荐身边的先锋”。经过推选出的10名先锋党员,的带动,全局形成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让先锋闪光,把创争激情燃起来。为激发争创热情,在《宁津地税信息》、内部网站设立创先争优专辑、专栏,将先锋

支部、先锋党员的大幅照片悬挂在党员活动中心,制作党建宣传画册,设立党建文化长廊,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先锋有荣誉感,让后进有紧迫感。为发挥先锋的作用,在学习上,建立学习小组,实行“一拖二”,一名业务能手带两名后进人员,学习成绩捆绑考核;在工作上,建立管理小组,实行“一带三”,一名业务骨干带领三名管理员,对税源管理、汇算清缴等实行分行业分组管理,实施传帮带;在生活上,建立互助小组,实行“一帮一”,一名党员与一名困难群众帮扶结对,手拉手,心相牵,渡难关,建和谐。

四、心系群众,增强合力,以真实的情感抓党建

注重人文关爱,实施“三心”工程,做到以理服人、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全力打造和谐地税。

(一)实施放心工程,化解群众疑点。群众信任是党建工作成败的关键。坚持以决策民主、率先垂范、注重实效为根本,在重大项目、重大开支、干部任用等重大决策出台前,深入调查研究和思想发动,向群众交实底,广泛听取意见,科学民主决策,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干部人事改革中,由于竞争程序公开、操作过程公开、竞争结果公开,消除群众疑虑,增强组织的公信度,做到组织放心,党员认可,群众满意。

(二)实施暖心工程,化解工作难点。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党员杨春岗同志的母亲和妻子患病住院,花数万元医疗费,全体党员

干部及时伸出温暖之手,为杨春岗爱心捐款7500元。还组织了见义勇为捐款5750元,对年过50岁的29名老党员进行了走访慰问,解除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实施凝心工程,化解关注热点。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关心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热点问题作为经费支出重点来解决。为愉悦党员身心,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及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开展为干部职工送生日蛋糕、健康查体等一系列关爱活动,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了开展一次党史知识考试、上一次党课、召开一次座谈会、走访慰问老党员、唱红歌、爱心献血、演讲比赛、评比表彰等一系列活动,我局选送的两首红歌双双进入了决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到政治上关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使大家学习舒心、工作顺心、生活安心。

上一篇:乘着理想的翅膀作文下一篇:对联带有横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