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质观

2024-12-04

人本质观(共9篇)

1.人本质观 篇一

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部著作,分析了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形成与其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形成的内在逻辑一致性,认为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科学的人的本质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脱离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不可能获得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

作 者:黄声波 刘年喜 作者单位: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南,株洲,41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2(5)分类号:A811.63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社会实践观 唯物史观

2.人本质观 篇二

一、公司的经济本质——股东投资营利和规避风险的最佳组织工具

营利分配与降耗避险是商人的不懈追求, 更是梦想快速集资和实现规模经营的投资股东的现实需要。投资股东是公司的“生身之母”, 是公司诞生的“始作俑者”和主要控制者, 因此, 公司团体首先应成为股东, 特别是控制股东实现营利分配和降耗避险的有效组织工具。公司独立人格机制、章程自治机制和股东有限责任机制较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追求利润与投资的经济回报, 即营利性营业特性使公司与非以营利为目的的其他法人如公法人等区别开来;但它无法将公司与独资及合伙企业的营利性营业加以区别, 须结合其他特性加以明晰。在我国, 尽管有限责任公司在内部关系上具有一定的人和性, 但相对合伙而言, 仍属于资合性质的企业,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信用基础取决于公司本身的财务状况, 与股东个人的资信没有多大关系。股份公司的股东依法可自由转让股份,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 只需经股东会过半数同意即可。这说明公司的存续不受个别股东变动的影响, 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司的永续性。而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和企业, 合伙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人身信赖关系, 企业的信用基础主要取决于各合伙人的信用状况。合伙人入伙、退伙或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合伙份额, 一般需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甚至个别合伙人的退出或死亡都会导致合伙企业的解散, 亦即合伙企业在存续上比较脆弱, 随时可能因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导致解散。举重明轻, 独资企业的人身依附性更为明显。

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不具备公司的法定治理和章程自治优势。诚如美国学者汉密尔顿所言, 公司事务的管理权被授予董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这些人即可以是全部或部分股东, 也可以是对公司没有任何所有权的人。不担任公司职务的股东不许直接参与公司经营, 只可通过股东会行使股东权, 这一管理上的特性, 有利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 以实现公司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提升公司效益 (说明:目前我国《公司法》已确认公司法人财产权, 它与股东权是两类不同的民事权利, 因此, 从现行法视角上看, 不能说股东对公司及其财产拥有所有权。基于控制权力, 控制股东或幕后控制人可将公司作为其财产客体对待, 并忽视法律拟制的公司主体资格, 将公司视为其实现私人目的的工具) 。而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享有法定的业务执行权。实践中, 合伙企业也主要是由合伙人自己经营管理, 因此, 合伙和个人独资企业等企业形式难以实现经理人专业化、团队化运作, 也不利于迅速投融资以实现公司规模化运营。股东有限责任机制为股东锁定投资风险, 放心大胆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因为公司具有独立责任能力, 法律明确规定股东仅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使公司债务在法律上同股东分离, 股东不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偿债义务, 这就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锁定在其出资额的范围内, 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特别是控制股东的个人资产安全, 使其承担有限的投资风险与追求无限的投资回报成为可能, 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投资热情。股东有限责任机制限制投资者投资风险、鼓励投资的作用世所公认, 美国学者称其为近代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认为“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蒸汽和电力’的发现。

可见, 从经济本质角度讲, 公司是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和成本风险最小化的最佳和最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是股东投资营利和规避风险的最佳工具;在整体上及终极的经济意义上, 公司是股东特别是控制股东可资利用的最佳组织工具和私有财产, 它既可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技术性人格主体, 也可成为财产客体和经济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公司的营利避险效率工具本质是公司制度出现、发达以及被法律所确认的基础动因。

二、公司的法律本质——法定与意定之相对独立人格

揆诸历史:“现代意义上的法人制度是从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或者说法人本身就是对公司制度的抽象。英语中的corporation就即可译为公司, 也可译为法人”。从世界范围看, 各国公司法大都实行公司人格法定主义和公司设立准则主义原则, 规定公司设立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赋予公司独立的私法主体地位, 这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的协调以及在此领域的国家意志优先, 也是国家行业准入政策的体现。公司法人性表明, 公司是法律上的相对独立的人格主体, 依法拥有同其营业性质相适应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公司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在法律上实现人格分离, 公司获得了存续上的独立主体地位, 股东变动、消亡、破产或解散均不影响公司独立存在。公司对股东投资于公司的全部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 股东未投入公司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泾渭分明, 股东不得直接对公司财产主张支配权。公司独立主体地位意味着公司的财产责任独立, 即公司以其所有的全部财产对外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股东仅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间接承担公司经营风险。

反观合伙及个人独资企业, 没有法律名义上的企业独立财产, 合伙企业财产属合伙人共有,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即个人财产。在法律责任上,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即为投资人个人的债务。正因上述区别,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不承认合伙具有法人资格。从历史的维度考察, “合伙并没有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盛, 独立人格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公司的兴盛并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 自有其超越于合伙之上的优点——即它享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法律内涵, 独立法律人格必然产生公司独立责任及股东有限责任, 既然公司具有独立法律人格, 就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即产生公司独立责任, 这是思维逻辑和法律拟制的必然结果, 而股东仅以其出资风险为全部风险, 除法定例外情形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任何清偿责任, 这正是公司法人最大的魅力所在。正是这一机制才使得公司在近现代经济生活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上述分析表明, 静态意义的公司法人的“骨骼”是法定的, 法律强制规定了公司团体人格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创办程序, 规定了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和重要行为的基本规则, 搭建起了公司人格的“主要骨架”, 其相对独立的法律人格表现为名义、意志、财产和责任独立。公司的法定独立人格性从抽象和普遍意义上解决了公司主体存在的权威性、国家依法干预的正当性并为公司法制度设计提供了法理依据。但法律只能对公司法人的结构及重要的涉内涉外关系作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定, 进行必要的监控, 而涉及每一个微观个体公司的意定创建和动态运营、具体利益关系的协调、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与变更, 则必须交由各公司利益参与人进行意思的汇集与妥协, 既由公司发起人、其他股东、经营人、员工等形成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聘用协议等内部契约网络;由公司与交易相对人、交易关系人、社区及相关管理人在法律框架下形成外部契约网络。这正是对合同网络说有关公司本质微观描述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确定的是现代公司同自然人一样均不是先天的客观实在, 他们都有一个孕育和诞生的过程, 形象地讲, 公司是“创办人基因”和“法律基因”共同缔造的结果。基于营利目的的私人合意行为是公司诞生和运营的基础和活力保障, 但合意法律行为须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才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 否则就会招致法律的否定性评价或制裁。因此, 可以说现代公司是私人合意与法律构造共治的产物, 是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与法律技术进步的结果。这符合法社会学对公司人格的理解, 即公司法人作为一种法律技术, 首先应是社会中的个人基于合同进行自我整合, 并进而通过国家威权关系进行社会整合, 强调团体之于国家的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 为团体及其内部规章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及国家的有限干预奠定了理论基础。

概言之, 公司是基于公益的法律意志与基于私益的当事人合意共同组建的工具性主客体存在, 是合同自治和法律强制把公司“利益人”和“财产”链接在一起, 催生了以营利为基础目的, 具有法定与意定属性的公司独立法律人格。需要强调的是, 法律上的公司独立人格不是绝对的, 因为公司不是自我存在和最终的目的存在, 公司在私法上的独立主体地位是技术性的、相对的, 这种法技术人格设计使公司与投资经营者发生人格、财产和责任分离, 满足了股东及高管经营者的目的意志, 特别是它具有便捷融资、效率经营和分散规避责任风险的功能, 有利于投资经营者实现利润收益最大化和成本风险最小化, 因此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工具性利用价值。同时, 公司独立人格、独立责任及股东有限责任的滥用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 印证了静态的单一公司独立法人假说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需要法律的衡平修正, 更需对公司本质进行多维反思和社会再抽象。

三、公司的社会本质——私人性与社会公共性的博弈均衡

从社会学维度考察, 作为私主体的公司是否具有社会公共属性?或曰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哪一个更多些?传统上, 人们更多地将公司理解为私人机构。大量经济学和法学理论都把公司定义为很多私人行为的集合体, 因为公司的所有者要对公司及自己的命运负责, 在使公司所有者更有责任心方面, 私人属性也确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这不能成为否认公司社会公共属性的理由, 更不能以忽视公司利益相关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因为公司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法律上的私有财产, 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私法主体地位, 公司是很多人的共同事业。公司兼具有私人性和内外社会公共性。申言之, 作为私主体和股东投资营利的团体工具, 公司首先具有私人属性, 但公司又不是纯私的单一自然人个体, 公司是由诸多利益关系人和财产组成的目的性集合体, 公司团体行为会影响到公司内外一定范围每个成员的生活, 甚至包括那些与公司没有合同关系的成员。表现在:通过法律和契约, 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意志和严密计划管理的小社会, 具有内部公共性。在公司外部, 作为法人的公司又是人类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具有外部社会公共性。既然公司具有内外双重社会公共性, 就不能将公司利益仅仅还原为股东利益;相反, 公司理应对其内部劳动者、中小股东, 外部债权人、消费者、公司所在地的居民、自然环境、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相关人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对股东利益的合理制约和对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关怀, 这也是保护股东利益的法律前提。公司的双重社会公共性和强大的影响力要求强化公司的社会义务, 公司既然从社会中汲取营养、赚取利润, 就应承担起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公司的影响力越强, 其所受的社会期待越大, 亦应承担越广泛的社会义务。而且,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有长远发展眼光的聪明的公司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方略。纹川地震中人们对一些中国公司企业的广泛赞誉和对部分跨国公司的不满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3.语言测试的效度本质观 篇三

关键词:语言测试;效度;本质观;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H3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129-06

效度与效度验证是语言测试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综观语言测试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语言测试走向科学化、合理化是其必然趋势。这就必然对测试的信度、效度等概念和操作提出更加科学化、精确化的要求。应当指出的是,语言测试中测量方面的方法和理论几乎都是从心理测验中移植过来的,语言测试实际上是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学理论及某种语言理论的综合。语言测试本身并没有独立的效度理论,或者也可以说,语言测试界对效度理论的发展并无自己的贡献。语言测试在信、效度理论方面全面继承了心理测量的衣钵。所以,我们在研究效度问题时必须把眼光扩展到整个的心理、教育教学及语言测验领域。

效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也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演变历程。效度研究发展至今,其中的问题仍然很多,如效度概念的本质、含义、特点、作用等问题,都存在着争论甚至混乱。同时,人们似乎更专注于对效度一时一事的静态研究,而着眼于效度发展动态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对效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是研究效度问题的基础。为此,笔者尝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对效度本质的不同理解进行分析,以及对效度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语言测试的效度研究提供参考。

一、范式之争与对话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两大主要阵营:实证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范式)的拥护者和自然主义的、质化研究方法论(自然主义范式)的提倡者。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对研究的认识论基础的讨论,而它对语言教学研究理论发展的关联在于,当我们强调某种证据优于另一证据时,我们所提出的假设是不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思想基础是力图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问题,认为社会科学问题能够客观测量,它们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自我感觉。相反,自然主义范式认为,社会科学领域人们观察的结果永远不可能独立于观察者的价值观和经验。在语言教学研究界,无论采用何种观点,关键是要重视研究的本体论基础(要了解什么)和认识论基础(如何去了解),重视他们(本体论和认识论)是如何对研究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的。

一些语言测试研究者认为范式之间的对话是有可能的。例如,Reichardt和Cook就指出,早期的评估研究就是假定一个设计好的实验可以产生特定的、希望得到的结果。在这种假定下,评估的目的就是确认预期的效果会发生。当发现一些社会干预不能够完全达到,而且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副作用时,评估者就会利用自然主义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发现和描述这些现象。Reichardt和Cook认为,研究范式的选择不能够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你可以认为社会现象是客观现实,不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意志(也就是采用实证主义观点),而同样可以选择自然主义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如参与式观察)来调查那些现象。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同样可以利用像频数以及其他实证主义量化研究的方法。而另一方面,选择量化的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实证主义范式。量化方法有时也用“主观”的手段,如涉及到人们感情和信仰等方面的民意调查(通常被认为是主观的)。仅仅以量化来表示并不能保证其具有客观性。

如果一种研究范式与一些研究方法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还有没有必要在两种范式之间进行选择呢?为何不同时选择两者,使之互补?这种观点类似于Denzin提出的术语“三角测量法”,即为了避免单一渠道或单一方法的片面性,而采取多渠道、多方法收集信息。当然,同时采用两种范式,既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又使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可能会费时费力。大多数研究者很难接受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正如Trend指出,“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够自如地处理两种类型的数据,而且也没有关于糅合两种数据的过程技术描述”。

反对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方法结合使用,不仅仅是因为费时费力和“缺乏过程技术描述”。对一些研究者来说,两种范式的哲学基础的不同才是反对将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方法结合使用的根本原因。Smith和Heshusius指出,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会混淆两种范式的重要区别,从而导致方法定义的混乱,因为两种范式不只是单方面地探讨有关研究的程序和技巧等方法,而且还要讨论关于验证逻辑(logic of justifieation)的方法。验证逻辑主要侧重于判断哪些因素应该作为研究的证据,而研究证据的确定是由较高水平的假设决定的,即本体论表明要了解什么,而认识论则确定如何去了解。尽管这些术语似乎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但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教学研究是如何受其影响的。

二、实证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

实证主义范式的证据观来自于实证主义哲学。该范式的主要观点是,人们所要了解的事物特性是独立于人们的看法的,而且其真实性是可以被了解的。人们对自己的研究和评价,可以通过协调观察或测量等手段来与独立的现实世界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有效性的判断,限定了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实际上,为确保客观性等,从而强制使用了一定的程序。如不使用这样的程序,就会被批评,被认为非理性和主观性”。受此观点影响,语言教学研究领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传统的、定量数据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这类方法有两种,真实的实验和半实验。在真实的实验测评方法中,学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业成就测试的比较,来判定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实验组胜过控制组)。半实验也可以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学业成就,但有些因素并非随机。也就是,学生与学校可能是自愿加入,也可能是由别人选定(如学校领导),而不是完全的随机取样。非随机取样的问题是,能否仅从体系的不同中获得实验的结果?如果实施一段教学过后,再去比较两组的成绩,我们无法确定两组的不同是实验的结果还是根本与实验无关。例如,成绩好的学生也许会自愿参加实验。他们比控制组的学生表现得好可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而并非实验的因素。好在,相关的统计和设计程序考虑到了学生的先前差异。

实证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因果关系。Cor-

drayt总结了这一关系的要求:“第一,原因x先于结果Y;第二,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第三,除此以外的其他解释均不可信。”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证伪的方法接近现实,这样“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还有哪些错误没有被排除”。Campbell首次提出了教育实验研究中的实验有效性问题,并与Stanley将有效性分为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内部有效性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外部有效性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推广到样本的总体中和同类现象中的程度,即是实验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后来,Cook和Campbell从内部有效性中分化出一部分命名为统计结论有效性,即统计方法适切性所引起的统计结论的有效程度,主要反应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又从外部有效性中分化出一部分称为构想有效性,指出变量之间关系构想的准确性以及实验变量操作定义与推论时的定义一致性程度。他们还探讨了影响有效性的因素,指出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部有效性的因素有12种:(1)历史;(2)成熟;(3)测试;(4)测试工具;(5)统计回归;(6)差异性选择;(7)实验者流失;(8)选择一成熟的相互影响;(9)实验处理扩散;(10)控制组的补偿性竞争;(11)处理的补偿性均等;(12)控制组的不满而士气低落。

实证主义范式及其本质观主要注重两大方面:确定性和普遍性。内部效度主要关注确定性。在语言教学研究中,内部有效性主要研究教学的结果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相关程度。而外部有效性主要关注普遍性,即主要研究教学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实际上,确定性与普遍性是一对相悖的概念。因此,一些语言教学研究家们对外部有效性提出了质疑。Cronbach对因果关系和有效性概念的描述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的范畴了:“有效性不仅仅依赖于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它还需要有一套对结果的陈述和交流的方法。有效性与其说是客观的,不如说是主观的。”

三、自然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

Cronbach对有效性的描述,代表了一些自然主义范式研究者的证据观。自然主义范式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的现象学及对社会探究的解释主义方法。通常,自然主义者信奉的现实世界不是客观的,实事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以及“现象只能放到周围环境中才能被真正地理解”。自然主义范式对实证主义研究的传统权威提出了挑战。自然主义研究追求一种自然发生的、变数的设计,与实证主义研究事先安排的或建构的设计相反。也就是说,研究设计在研究者的调查中会随时出现,允许在调查实验过程中改变信息收集方式和想法。同时,自然主义研究不希望控制条件和变量。重点放在观察、描述、解释和理解在真实世界而不是控制条件下事件是如何发生的。这种方法视被实验的项目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止的、无变化的处理。自然主义实验者收集数据主要是通过诸如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日志等形式进行的。

一些更加激进的建构主义者和批判理论者则认为,不论是“效度”还是其他类似的概念都不适合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这类概念以事物是独立的、自足的客观存在为前提,认为研究者可以识别并验证其客观真实性。而自然主义范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客体”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是一个与主体相互配合、适应、转换和变化的另外一个“主体”。研究者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是主体与主体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重新相互建构。这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主体间的理解受制于各自所处的研究情境。

尽管自然主义范式对是否应该使用和如何使用“效度”这一概念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后实证主义观的研究者)仍旧沿用“效度”这一词语来讨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问题。然而,大家都同意,自然主义范式所使用的“效度”这一词语不论是在概念定义、分类方法还是使用范畴上都和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很不一样。前者使用的“效度”所指的“关系”,是研究结果和研究的其他部分(包括研究者、研究的问题、目的、对象、方法和情境)之间的一种“一致性”。当我们说某一研究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时候,我们不是将这一结果与某一个可以辨认的、外在的客观存在相比较(事实上这一“存在”并不存在),而是指对这个结果的“表述”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某一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使用某一研究问题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研究这一活动(或过程)。

自然主义范式中对语言测试影响较大的是Max-well的效度观。作为一个后实证主义者,Maxwell认为,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可以继续使用“效度”这个词语,但是其定义和分类必须采取与实证主义范式不同的研究思路。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应该从自己从事研究的经验出发,介绍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甄别和处理效度问题的。他强调考察在具体研究中通常会出现什么类型的效度问题(他称之为“效度威胁”,即对研究的真实性可能形成威胁的因素),然后反省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从研究者自己的角度来探讨效度问题比站在这之外或之上评头论足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因为这样更加贴近研究的具体实践。Maxwell将研究中的效度问题分成五种类型:(1)描述型;(2)解释型;(3)理论型;(4)推论型;(5)评估型。对语言测试效度理论产生类似影响的还有Messick的效度观和Henning对效度的定义。Messick认为,效度就是“对在测试分数基础上所做出的推断或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充分地、适合地支持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这一问题的综合评价性判断”。此定义涉及到了效度理论层面的关系,即认为效度是一个整体的概念。Henning也提出,“效度一般指某个测试或其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是否恰当地测量了预期测量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提出了效度与效度验证的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自然主义范式中的“效度”这一概念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而不是像实证主义范式那样对研究方法本身的评估。实证主义范式假设研究对象是一个客观的实体,只要研究者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就可以保证获得可靠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而自然主义范式认为,客观的、固定不变的实体是不存在的,研究是一个主体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因此,“效度不是一个商品。可以用方法买到……效度就好像是品质、性格和质量,只能在与一定的目的和环境的关系之中加以测查”。“效度”不可能按照某种严格的、预定的程序被生产出来,只可能依赖研究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因素。当我们说某一结果的效度比较“高”时,我们不仅仅指该研究使用的方法有效,而是指对该结果的表述再现了研究过程中的所有部分、方面、层次和环节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和契合性。

四、效度研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

对效度本质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必然会带来实

践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和方法。即使是相同的效度本质观,在具体的研究中也会有一些争议问题。下面对一些主要的争议问题进行梳理。

(一)效度与信度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的两大基本属性,效度体现的是测试的真实性,而信度则体现了测试的一致性。效度研究侧重探寻某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所要测量对象的真正特征,而信度研究基本以相关分析为技术,以组间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t-relation coefficient)为基础,研究测量结果的信度系数估计问题现代语言测试着重研究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的关系。正如Bachman所指出,“很多有关信度与效度的论述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不是他们的相同之处。但我认为,如果把两者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将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它们”。Davies认为,语言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就像形式(指信度)与内容(指效度)的关系。内容即意义所在;然而没有形式,内容就会消失。同样,效度给测试带来了生命力,但作为一个整体,测试也需要信度。

现代语言测试研究中的另一个观点是,把信度看作是效度的一部分”。即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有效度的考试一定有信度,而一个信度很高的考试不一定有效度。信度可以独立存在,而效度与信度共存,即有效度就有信度。对统计学家来说,效度与信度有一种固定的关系,即一项测试的最大效度是其测试信度的平方根。同时,在有关解释学方法对测试效度的讨论中,有学者宣称信度并不像传统上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了。

(二)效度的整体性与可分性

多年来,效度研究的焦点逐渐演变。最初,其焦点放在具体参照标准的预测上,正如Guilford的描述:“概括地说,一个测量总是需要相对于它所关联的那个东西有效。”之后,效度研究的焦点渐渐转移到有限几种效度类型上,即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想效度。然而在使用这些不同标准和方式对语言测试的效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时,人们逐渐发现,尽管不同种类的证据的相对重要性因测试而异,但根据其中任何一种标准所得到的信息本身都不足以表明对测试的某种特定解释或使用的效度,效度只有通过收集一切有关的信息并给以解释才能证明。Cronbaeh强调,“三种效度证明的类型(即内容、效标关联和构想效度)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于几乎所有的测验都应该结合这三种方式共同建立一种解释,分开来任何一种都无法代表”。于是,专家们开始倾向于把不同类型的效度看成是包含在这个整体性效度概念中的不同的方面。

Messick提出的构想效度概念,是整体性效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语言测试学界也对此倍加关注。Messick用渐进矩阵(progressive matrix)的概念表达了自己的效度思想,认为效度的概念还应该涵盖测验结果的诠释与使用两方面,应扩展到影响后果之层面,因此这个2X2的矩阵包含两个维度:诠释及使用为一个维度(interpretation and use),证据基础及后果基础(evidential basis and consequential ba-sis)为另一个维度。二者交互后便形成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就是效度应该涵盖的层面。

与此同时,坚持效度可分性的理论也在不断涌现。Maxwell将研究中的效度问题分成五种类型(见自然主义范式的效度本质观)。Hammersley认为效度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只有一种“效度”。他提出了“复杂的现实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一些具有合理效度的信念;知识是人的建构,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所谓的“知识宣称”必须建立在可信和可能的基础之上,与研究者关于世界的假设具有一定的相容性。而研究者的假设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个现象往往有相互不矛盾的多种说明,因此其效度也应该是多样的。因此,我们应该抛弃对唯一“效度”的坚持,承认效度的可分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变化性。

(三)效度与效度验证

效度与效度验证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理论观念与实际操作的问题。有研究者将效度验证归纳为对“效度威胁”的排除。在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在研究设计中通过随机抽样和控制组等手段事先将所有的“威胁”全部排除。在语言测试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法”(an argument-based approach)。这一方法基于效度验证即论证(假设检验)的思想,认为效度验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提出效度验证观点,包括两方面的问题,试图对测试分数做哪些解释和使用?还有哪些与预期相反的解释和使用?其次,收集有关证据支持所提议的解释与使用,反驳相反的观点。

而在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中,“效度威胁”不可能事先被识别并通过统一的技术手段而加以排除。这是因为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者认为,自己所研究的事物不是一个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的客观实体,不能单方面地被认知或证实,只能被主体在与其互动的关系中重新构建。因此,其效度也只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此时此地的、逐步的检验。由于自然主义范式的研究将“效度”看作是某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其“效度威胁”也是具体、个别和动态的,因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在语言测试中,相对应的效度验证方法是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 approach)的效度验证。这一方法进一步发展(而不是否定)了“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法”,认为效度验证即收集效度证据的过程。收集效度证据的方法主要有:(1)内容分析;(2)项目或任务的实验分析;(3)维度分析;(4)测试分数与其他测试和行为的关系;(5)测试行为的差异;(6)测试后果。这种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比较适用于各种测试的解释和使用。同时,尽管解释性论证不能对效度做出任何绝对性决定,但可以在整体上提高该分数解释的合理性。

五、结语

应用语言学曾经一度钟情于实证主义范式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实证主义范式对要了解什么和如何去了解,给予了明确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标准。使用确定的、规范的、客观的、较少需要解释的研究程序确实会引人注目。如果在研究中总带有讲故事似的、主观的以及猜测的词语或概念,会使读者觉得较为随意或不真实。然而,即使是最客观的研究程序,如量化方法的构想效度研究,也可能需要主观的解释。而且,一些专用的统计模式,像Pearson积矩相关等,也会显示出研究者的社会偏见。在承认了这些副作用的情况下,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确实有他的权威性和方便之处。

当然,自然主义研究也可以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如果现实世界不是客观的,如果没有确定的标准,那么我们的研究和评估就不能拒绝有意义的自然主义方法的可能性,就不能放弃探究理性的其他方法。Feyerabend曾提出,任何研究必

须允许智慧的自由,避免任何预先的、固定的方法的观念和唯理性。

从研究程序和技巧角度将实证主义研究和自然主义研究结合起来是有可能的,但却不可能融合他们各自的验证逻辑。这两种范式,对要了解什么和如何去了解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Smith和Heshu-siustsj认为,自然主义(质性)研究者和实证主义(量化)研究者之间已经“停止了对话”,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研究者如LeCompte和Goet等为质性研究“创造了具有同样的客观性的方法,而且对量化研究也会适用”。从这一点来看,并不是两种范式的相互适应,而是自然主义的技术和程序被实证主义范式所采纳,但对所要了解的事物特性以及什么是证据的观点却各自为政。

范式对话,使得应用语言学家在进行效度研究时,不得不考虑一些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们如Gu—ba、Lincoln、Smith和Heshusius等的争论,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效度验证方法中哪些应该成为证据,我们必须清楚研究的哲学基础。为了尝试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范式的方法,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可以成为证据。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用自然主义方法来进行效度验证就会有问题,因为自然主义分析的是没有建立在预定的程序中的发现。同样,从自然主义的角度,传统的依赖量化数据和实验设计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从随机的试验数据来汇报意义推论数据,本身就不能确定发现的效度。最后,如果我们打算混合应用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方法,我们的结果肯定会被与其他的效度验证(可能是完全的实证主义或完全的自然主义)进行比较,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可接受性。

4.人本质观 篇四

现代心理学对人格的定义具有本质主义的特点.社会建构主义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对本质主义的人格预设提出质疑,认为现有的人格概念只是一种假定,一种用以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假设.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格是“关系”的反映,是社会身份的.体现,是一种“过程性存在”.对这一新的人格理念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笔者做了简要阐释.

作 者:杨莉萍 叶浩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南京,210097 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32(3) 分类号:B848.9 关键词:人格   本质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 预测中考作文题目:透过现象看本质

★ 从雨珠看人生作文

★ 从小事看人品-记叙文

★ 从秋看人生作文

★ 从简历看求职者能力

★ 从高考作文看命题走向

★ 怎么从大便形状看肠道健康呢?

★ 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

★ 从微积分的发展,看微积分的教学

5.从生命的源头认识人的本质 篇五

黄晓星

当春天的萌芽开始吐绿的时候,叶子自然地从树枝上长出来,植物自然地从种子中生出来,然而,即使用功能最强大的显微镜做最细致的检查,也不能揭示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出一株植物或一棵巨大的树,只是用光合作用来塘塞小学生的脑壳。

不需要仪器就知道,如果没有充分的外在条件,这个生命的过程就不会发生,如春天和夏天的温暖,尤其是水和光。如果去掉了这些外在影响条件,就是说天气过于寒冷、干燥、黑暗,就不可能有生长。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当人们想要阻止生命或阻止继续生长的时候,就制造这样的条件,例如,把食品保存在低温、黑暗、干燥的地方。

我们发现创造和承载生命的那些力量的源头是阳光、大地、温暖、空气和水。因此看到,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物质,没有光,物质早已以无生命的形式存在了。一种有生命的物质能从无生命的物质中产生出来,首先依赖光,光和其它的宇宙力量是所有生命的源头。正如今天科研的对象是物质一样,也许宇宙力量会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我们现在热衷于了解这个物质世界的奥秘,很自然,也很可以理解,但同时我们忽略了宇宙的力量和影响。倘若没有这些来自宇宙的、尤其是通过水促成的形成力量,植物、动物、人都不可能产生或存活。所以生命不是由种子或卵细胞自然而然地产生的。现在没有人相信世世代代的植物或动物的生命都压缩在一粒种子里了,而是,把种子或卵细胞看作来自宇宙的

就是真理,哪怕是错的也是真理,宗教就是非真理,哪怕是对的也是无法证明的。这种言论跟各门教派的教士们说的都是一样的,只有信他们信的神才是真神。政治宣传也充分使用这一招,强词夺理地告诉被统治的人们,只有他们做的一切才是正确的,你反正都要信。不懂什么是宗教、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政治的人,被这些强词夺理的言论征服了,因此,“反正我是信了”。

今天,科学界对人的物质部分已经熟知了,也许过于熟知了,以至人的精神不再被人看见和重视了。一个受精卵固定在子宫壁里,很像一颗植物种子埋在泥土里,子宫里的胚胎就从受精卵中长出来。母亲的“土壤”、母亲的血和生命力量,养育着它的成长,胚胎无所顾忌地把这些生命的力吸取到自身。在这个层次上的生命最多可以被视为一种类似植物的生命。然而若把人看作仅仅是一种生物体存在却是荒谬的。如果这样,生命就没有任何的目的,也没有任何的使命,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也没有了理由。

植物确实是纯粹的生物体,而动物除了它的生物体,还有灵魂。它活在动物身体内,让它能够表达喜悦和悲哀,表达植物所没有的感情。动物能有一个灵魂,因为它的身体和植物的很不一样。并不是身体创造了灵魂,而是灵魂需要一个与植物很不同的,活的有机体做生命的载体。动物和人的区别就像植物和动物的区别那样大。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动物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拥有了它生存所需的一切能力。而人必须缓慢地逐步掌握各种能力,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一场最艰难的过程。动物出生时就完成了,只需要个头和力量长得更大,能够生产同类,学会生存,就以为没有什么新需要了。

了智慧,并与创造的过程紧密相连。

孩子通过语言学习思考。不幸的是,在今天,思考被视作某种能用测试来衡量的、单纯智力的东西。然而原创的思考却远比所谓科学的思考伟大得多,即使最复杂的智力测试也无法测试出任何与真正的智慧有关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孩子全面的精神能力、而不是单方面的智力训练。

人智学把这种原创的思考的称为“Imagination”,中文翻译为想像,有点词不达意。人的心灵活动中有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和意志(willing),人智学认识到思考的高级表现称为“Imagination”想像,而思考的低层面表现在智力上,情感的低层面表现在七情六欲引起的内心波动上。情感的高级表现称为“Inspiration” 另外一个词不达意的翻译为灵感。意志的高级表现称为“Intuition,最后一个个词不达意的翻译为直觉,意志的低层面表现是不经过思考的过滤,在受情感低层面的驱使之下,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从自我中认识自我

人要了解别人比了解自己好像容易些,但是,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又如何了解别人呢?自我只有感知自己的存在,才有可能去感知他人的自我的存在,在十二感觉中称为自我感,也是人类才具备的感知能力。所有被赋予了感情和意识的生物,即动物和人都有灵魂。但是在灵魂中只有人类才有的就是人的精神。人类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把灵魂和身体作为工具去使用,使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就如神圣的火花在燃烧着。由于这个精神的火花把自己作为个体区别于所有其他人,它也可以被称为“我”或“自我。“我”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最内在的核心,其他个体能接触到的、能体验得到的人的本质的是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本质。

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无论如何阐述都可以让人理解,人类最熟悉不过的事情是:一个野生动物不会犯下无节制或邪恶的罪过,动物也不可能脱离自然、向着一种远离文明的方向发展,也不会让自己的罪过与日俱增。动物不会进食过量或沉溺无度,特别是它们的性生活,那是以一种几乎禁欲的方式,并在几乎不变的时间控制下进行的。

人们也许会由此得出结论,动物过着比人更为道德的生活。这是一个常见的、却严重错误的判断。因为,动物受那些制约它自身生命的律则及其环境的律则的约束,而人是唯一具有说“不”的自由的生物。他的大脑能容纳一切想象得出的思想,他的手能抓住一切东西,他的心向往着一切,他的意志欲求着一切,他不像动物那样受自然律则的束缚。因为,他有一个自我,自我在很大程度上能自由行事。这个自我是人类生命独有的部分,正是这

几个世纪后,再次投胎到一个新的身体里,由新的父母生养,这个过程叫作“再次投胎”,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化都知道这一点,我们管他为宗教,或宗教知识。

现代人接受了科学教育,并认为这样的观点或知识不可靠,形成一个完全格格不入的认知体系。人们自然不会尝试去“相信”它们,因此,最好就是不要相信。不过,可以让自己更详细地了解这些被认为是宗教的知识,然后试着和让这些观念停靠在自己的生活中一段时间,通过体验自己的疾病、命运和死亡等。事实上,一个人要等整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许会获得新的意义。人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而自我的完善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站在这样一个视角看人生,人就不会为来生而补偿,遇到孩子的死亡或命运的打击时,无法摆脱这一生的煎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坏人”受到命运的垂青,而“好人”遭遇无尽的不幸。

6.马克思早期人的本质思想新探 篇六

马克思早期人的本质思想新探

马克思早年从劳动、社会关系、人的解放和发展三个角度对人的本质作的探讨论述,体现出他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思想,即人的本质是自由创造.劳动是人改造世界的自由创造活动,是这个本质的实现和现实表现;社会关系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实现方式;人的解放和发展则是人类消灭一切异化、恢复人作为自由创造存在物的`本来状态,自由自觉地从事创造活动,实现人的本质,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这一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有关的论述的核心.

作 者:韩清恩 程东杰 作者单位:山东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IBO UNIVERSIY(SOUIAL SCIENCES)年,卷(期):17(2)分类号:A81关键词:人的本质 自由创造 异化劳动 社会关系 人的解放和发展

7.人本质观 篇七

一、科学教育改革的历程

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双基” 的教育观, 1952年教育部颁布建国后第一个中学课程标准草案, 以当时苏联的教学大纲为蓝本制订了中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大纲。第二次浪潮——科学能力的教育观, 这次浪潮始终20世纪60年代, 培养科学能力是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 1963年制定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 加强 “双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次浪潮——科学素养的理念, 科学教育的实践观转向理解科学的过程和本质、认识科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国外对科学本质观认识的变化

我国对于科学本质观的认识还处在探索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进行, 教育的改革也必然受到国外的影响, 国外对于科学本质观的认识又是怎样变化的, 必然也值得探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在不同的阶段, 国外学者和机构对于科学本质观的不同理解。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1996)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本质: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理论模型来构建和检验对自然的解释;在活跃的研究领域, 由于缺乏理论导致不同的解释是正常现象;评价科学实验、观察、 理论模型和科学家的解释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1998年, 麦克康马斯对8个国际科学教育标准文件中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进行了归纳, 这一归纳在当时被世界上大部分人所承认, 得到广泛传播, 这其中就提到了科学是社会及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美国研究科学本质的资深专家里德曼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认识论, 科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 或与科学知识的发展相一致的价值和信念: (1) 科学知识是暂定性的 (会改变, 但是在一定时间内会处于稳定的地位) ; (2) 科学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性的 (基于对自然世界的观察) ; (3) 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造性和主观性; (4) 科学知识与社会和文化有关; (5) 科学理论的建构 (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 ; (6) 科学理论和定律的功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科学定律描述观察现象之间的关系, 而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现象的推论解释) 。

三、我国教育改革受到的国外科学本质观的影响和体现

“双基”的教育观: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此时没有提出对科学本质观的明确定义, 在这样的观念强调下, 学生和老师不知道科学究竟是什么, 老师只是把书本上的固定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做法常常出现在科学课堂和日常生活中。

科学能力的教育观:1963年制订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 加强“双基”、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历“文化大革命” 的曲折后,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大纲把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观察、实验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 开始重视科学-技术-社会 (STS) 教育和综合课程, 但是以学问为中心的思想仍然占主导,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巩固知识的教学观盛行,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以及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影响着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此时, 虽然也没有明确提出和强调科学本质观的内涵, 但已经意识到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对科学本质观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比较模糊。

四、我国科学本质观发展的现状

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进行, 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者对于科学本质观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之前的科学本质观不能说是错误的, 只能说是传统的, 当今的科学本质观是现代的。

由于我们对于科学本质观的认识起步比较晚, 所以在借鉴和学习他国经验的时候经常用他国和我国作对比, 然后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和不足。例如中国和美国, 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不同, 改革一直在强调要摒弃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 那么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就与中美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科学本质观的认识不同息息相关。

五、我国应该怎样发展科学本质观

中国的科学本质观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教师, 首先, 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会影响到他们对于科学教育目标的理解、对科学知识的选择、对教学话语的使用和对学生的评价。而教师的这些教学行为就会对学生的科学学习产生影响, 会直接影响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科学知识是容易培训的, 但对于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和认同, 是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因此, 中国科学教师教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不仅需要提高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科学素养, 包括提升他们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的理论认识, 而且需要关注教师在学科知识的科学性, 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需要对教师进行这些基本概念和操作的基础性培训。

六、发展正确的科学本质观的具体途径

科学本质观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是它的内涵逐渐被人们认识到, 我国在强调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理论建设的同时也在探索将科学本质观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途径。

作为科学教师, 如何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实践? 是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亟待重视的课题。首先, 教师要善于反思的教学能显示科学本质。然后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科学探究的方式体现科学本质观, 将科学史融入式科学教学中体现科学本质观。

目前, 对于探究式教学, 教师还没有明确的理解, 还是存在有很多的误解, 第一, 误认为经历探究过程比形成思想框架更重要;第二, 误认为实验是获取证据结论惟一的有效方法。第三, 误认为科学解释都是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所以, 对于探究式教学, 还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理解。对于科学史, 很多教师也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现代科学本质观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新科学知识和产品、合理看待科学家以及科学事业, 做出科学的决策, 并发展出良好的科学创造精神和能力, 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日益科技化的世界。所以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 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摘要: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对科学理解的核心, 是成功进行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进行, 科学本质观也日益受到关注。那么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进行, 我国是怎样借鉴国外的科学本质观的经验的呢,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处在什么阶段, 应该怎样发展科学本质观, 发展科学本质观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这些都是我国在改革的历程中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8.人本质观 篇八

【关键词】科学本质 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58-01

化学教学思路,是指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内容,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构想的教学方式、程序和过程,是对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学习目标的宏观教学思考,对于教学活动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基本思路形成的认知方式是:以学习目标为基本结构,整合教学内容的认知分析和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分析,形成落实学习目标的宏观教学思路。教学基本思路的表述结构一般是,前半句表述教学活动方式,后半句表述所指的学习目标。正确而清晰的化学教学思路,不仅能使教师的授课有条不紊、自然流畅,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1.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设计理论

当代科学本质观的哲学范式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原有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建构主义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的、主观的、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因此,当代科学本质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拷贝”或“反映”,而是一个认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过程。在这个作用过程中,认识主体的已有经验或背景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认识活动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但事实本身并不是科学,科学定律的产生范式是归纳式;科学理论的产生范式是建构式,科学认识的结果并不是纯粹客观的,包含有人的想象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在认识的成分中,不完全是客观的,其中含有人的主观性。所以科学认识是相对合理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所以科学知识具有暂定性本质。

2.教学思路设计案例

“化学”键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本质内容。现以“化学键”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设计。

2.1为什么许多物质参与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能量(如加热、通电或点燃)驱动

[事实]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需要通电。

[推论]通电是为水的分解提供所需的能量,说明水分子内的氢氧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定义]分子或晶体中两个或多个原子(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2.2物质构成的进一步研究——原子之间是如何作用构成物质分子的

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的依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对于化学键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就更能说明原子结构理论的合理性。

(1)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考察

[事实推论]氯化钠晶体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解释]原子之间通过电子得失形成较为稳定的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2)对氯化氢分子形成过程的考察。

[事实推论]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

[解释]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形成共价键使原子达到较为稳定的结构。

2.3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解释问题]

(1)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稳定的水。

要点:氢气和氧气都能够单独较为稳定的存在。是因为氢气中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即有化学键。氧气中的氧原子之间也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即有化学键。点燃条件用于破坏氢—氢、氧—氧之间的作用。反应容易进行,说明氢—氧之间的作用强于氢—氢、氧—氧之间的作用。

(2)对氧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较为稳定的氯化氢进行类似的解释。

(3)对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生成较为稳定的氨气进行类似性解释。

[小结]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

2.4为什么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

[推论基础]破坏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

[推论]形成化学键就会放出能量。

[解释]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是因为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形成。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大于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则这个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小于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则这个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2.5化学键理论为什么是合理的

[强调化学键知识的产生方式]

(1)化学键是我们不能观察到的,只是通过物质反应需要能量来间接推论出原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将这种作用定义为化学键。化学键是我们根据事实建构的知识。

(2)离子键和共价键是我们在原子结构知识基础之上。即从原子趋向于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这一角度提出的解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建构性知识。

[强调化学键知识的合理性]

(1)化学键概念是以事实为基础提出来的。

(2)化学键理论是建立在原子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3)化学键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一些物质的性质。

(4)化学键理论能够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2.6作业设计

按照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描述CaCl2、Br2中原子之间的作用。

(2)解释在点燃条件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放出热量。

(3)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你能观察到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吗?你相信原子之间存在作用吗?请说明理由。

(4)你认为化学键知识合理吗?请给出你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贺湘善主编.基础教育现代教学基本功·中学化学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袁维新.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教材教法.2004(7)

9.人本质观 篇九

摘要: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彼此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决定因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就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那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是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丰富,由潜在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他对人们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又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 才脱颖而出和大显身手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1994年全面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党八十周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3]这些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境界。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1、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相一致

马克思说过:“每一个单独的个人解放程度是和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4]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条件将社会划分为三种形态:第一,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为“最初的社会形态”。其共同特征为自然经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这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那种规定性。”个人“只是作为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5];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的限制即个人受不以他为转移并独立存在的关系的制约。”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6];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社会的中心是人,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与社会发展阶段是一致的。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发展问题的关注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全面论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对人的奴役,物对人的统治以及资本、货币对人的真实个性的代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社会是不人道和贬低人的价值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多数人,少数人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倡导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他们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使每一个人自由、平等发展的社会,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在未来社会里将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使社会成员全体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7]1894年,在《新纪元》杂志负责人要求恩格斯找一段能够概括地表达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时,他回信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多方面和不断变化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9]在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篇第四节中,则更简明地用“自由人联合体”六个字来概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恩格斯于1880年发表了与马克思完全一致的观点。他说,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取得权利之后,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从此社会主义生产就成为可能了。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满足最光大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不是满足少数资本家增殖资本的欲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运动可分为革命和建设两个大的阶级。革命的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建设的出发点是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与改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或归宿。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根本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1、社会主义本质内在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这实际上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最终目标的层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来年国际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的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宣言,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他在建党八十周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1]这里,江泽民同志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从人类历史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高度出发,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历史任务,这就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社会主义是追求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文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开放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实际上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和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要求平等竞争、追求利益最大化、等价交换、优胜劣汰。这样,人作为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承担者必须做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人的准备。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对人的意识的要求。市场经济是市场主体平等进行交易的经济,它的条件之一是主体间地位和机会的平等,任何个人或组织既不享有任何行政宗教特权,也不依据权利地位形成某种等级差别。这就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主体,自主、平等、契约及竞争意识,争取平等自由的发展空间。二是市场经济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市场经济运行的自主性要求能力本位,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市场主体才能充分行使其自主权。三是市场经济对人的自主性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得劳动者个人成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主体,不仅唤醒并增强个人主体的自我意识,而且,把人从对物,人对行政命令的人格依附中解放出来,使之在经济关系中具有独立的自主性。

3、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全面提升人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人的高层需求凸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前提和目的都与人有着直接的联系,民主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安排。离开了民主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和远离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条件下实现,只能在溶入世界经济政治过程中发挥出来。江泽民同志把握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大趋势和脉搏,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实现人民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要保证人的基本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更在于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充分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以加速发展先进生产力,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用先进文化教育人民,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民的头脑为出发点和归宿,达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在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观点,要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深入人 心,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入人心,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社会始终保持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是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四是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在宏观调控中,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综合措施,并注意把握时机和力度,做到适时适度,区别不同情况,松紧得当,不急刹车,不一刀切。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不会有 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营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倘若不能转化为人的发展,那就失去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加快社会发展,就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 会发展,就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发展,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2]同时,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要加强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激荡,我们既要抢占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又要抢占先进文化的制高点,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创作生产出更多积极健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人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要按照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以学理论、学经济、学电脑、学法律、学涉外知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加强社区、企业、校园文化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

(四)抓好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现代化不仅要建设一个适合当代人们生活的美好环境,而且也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于未来人们美好生活的世界。我过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此,必须认真贯彻三项基本国策:一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二是保护环境,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三是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经济建设与合理利用资源相结合。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会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树 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牢固地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会走得更稳、更快、更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释:

[1] [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 [11]江泽民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42 [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89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2]《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参考文献:

蔡文鹏

李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王雪梅,郭今萃 《试论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研究 2001年05期

王友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州学刊 2001年06期

李爱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1年06期 周宏军 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林庭芳《江泽民同志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3年01期

张友谊《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冯良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3年03期

李宏《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康社会建设》《西藏日报》2004年4月24日李忠杰《 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教育时论》 2004年4月3日

Carrying out the Principle of humanism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m

Xu Chunxia Class 0001, Chinese Department,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上一篇:文明校园班会活动目的下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