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2024-06-19

《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一

风筝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抖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孩子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栓得牢,喜爱微风吹,害怕大雨浇。谜底:风筝。

2.在古代风筝叫做“木鸢”或“纸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资料袋)

3.风筝不仅历史悠久,形态还多种多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各种风筝图)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者写的《风筝》。

(板书课题:10.风筝)

5.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读音

师:屏幕上的词语你们都会读了么?

(ppt出示) 精心 希望 依然 飞舞 拼命 奔跑 抖动 磨坊 寻找 继续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师:谁来读读第一行的词语?

师:读得很好,声音也很响亮!谁也能像他一样读读第二行的词语? 师:读得也很准确!最后一行,谁也想来试试?

(若学生有读错的,老师纠正领读,学生跟读)

(注意几个多音字:精、凌。多音字:磨,另一种读音组词)

3.了解大意

师:词语老师就检查到这,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哪些事。 生: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做风筝的感受么?(快乐)

三、细读课文,感受快乐

1.自读第1自然段,为什么做风筝和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大的快乐

师:谁先来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师:课文中说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和放风筝,这最大的快乐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什么时候你最快乐?

生:快乐到极限;没什么能比得上??

师:是一种什么也比不上,独一无二的快乐,谁能读出这种快乐?有没有读得更快乐一点的?还有没有认为比他读得更好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与众不同的快乐来。

2.品读第2、3自然段,围绕“快乐”来提问

师:到底做风筝有怎样的快乐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让你体会到孩子快乐的句子,划出来,再细细地读一读。生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师抓住以下几句描写孩子心情的重点句子)

①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让你体会到孩子做风筝的快乐?(憧憬和希望) 师:想象一下“精心”是怎么做的?(ppt出示做风筝的过程)

(做风筝的过程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简单介绍即可,文字尽量少)

谁能给“精心”换个词?(用心、专心、一心一意)谁知道“憧憬”是什么意思?(向往)

(学生回答不出,老师引导:老师查了字典,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 它和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比较接近?(希望)

师: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只风筝,一边做一边心里会希望些什么呢? 生:希望这只风筝做好后飞得更高。

师:你们刚才说的这些想象就是心中充满的——憧憬和希望。

师:谁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还有哪句话让你体会到孩子的快乐?

②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师:我想请女生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谁能给“依然”找找近义词?(仍然) 问题1:为什么风筝做得一点也不像,“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生:因为这是自己做的,独一无二,外面商店买不到。

师:外面买的比不上自己做的。

问题2: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

生:因为他们想把幸福带给大家。

师:他们觉得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是很幸福的。

问题3:为什么他们要把名字写在“幸福鸟”上面?

生:想让别人知道是自己做的,自己飞不上蓝天,就把名字写在上面飞上蓝天。 师:风筝就代表着自己,名字和风筝一起飞上蓝天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师:尽管这只风筝什么也不像,却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代替“我们”飞上蓝天。所以“我们”感到很快乐,谁能读出这种快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现在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想干什么?(放风筝)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师:快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放飞风筝的快乐呢?

(ppt出示)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体现放风筝动作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托、牵、跑、叫)

(ppt出示:挖去动词,选词填空)

师:多么生动的词语,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词,把放风筝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女生先来,男生准备好了么?

师:你放过风筝么?说说你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中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

③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快活)

师: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会喊什么?叫什么?

生:“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

师: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谁能读出这种快乐的心情?谁再来试试?第1小组来读一读,第2,第3,最后一组。我们一起快乐、幸福地读读第3自然段。

师:当风筝承载着孩子们的快乐飞上天空后发生了什么事?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解决。

四、作业布置

1.生字指导:“命”、“丧”、“奔”

2.《课堂作业本》

师点评:好的方面:常规方面和朗读时间;改进的地方: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

板书设计:

2.《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二

1.知识与技能。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 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 提高科学素养, 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 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生长素的发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又能对外界刺激变化做出非常精确的反应:向日葵的幼茎随着太阳转动,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 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这些都依靠生物体自身的调节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1:展示向光性图片引课。

学生活动1:指出向光现象的特点, 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教师活动2: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 但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 引导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简介 (多媒体) 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从1880年至1934年,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 最终发现了生长素。我们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逻辑思维特点, 更要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P46-47

今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 一起来探究一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知识点一:生长素五大发现实验

(一) 达尔文实验

实验1: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2:切去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既不生长, 又不弯曲。

实验3: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4: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活动3:设问:

(1) 1组和2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尖端有关。

(2) 1组和3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3) 3组和4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更充分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课堂活动1:

如何确定以上“推测”的正确性?我们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论证。

回顾必修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尤其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提示:通过达尔文4组实验现象设置合适的探究题目, 注意自变量的选择。

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报告” (由学生补充完成。)

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过程: (强调变量的设置)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出3个探究实验题目, 由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一

题目: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能对单侧光刺激做出反应。

提出问题:胚芽鞘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 向光弯曲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二

题目:探究与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关的部位。

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

实验材料:胚芽鞘、刀片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对植物的哪一部位起作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三

☆探究实验三

题目: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

变量:锡箔片罩盖部位分别为胚芽鞘尖端或胚芽鞘尖端下方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锡箔帽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活动4:和老师一起尝试设计实验, 初步体会变量的确定及实验过程的分析。

(教师点评上述实验中用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通常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果实验结果不同, 就说明是由这一变量引起的, 这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5:提问:尖端感光, 尖端下方弯曲生长,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方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达尔文之后, 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学生活动5:自学教材, 理解分析。

(二) 詹森实验

结论:该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能透过琼脂传递到下部。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方。

思路分析:

借助达尔文实验思路 (尖端及尖端下方) 将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方”用琼脂隔开。考查尖端与尖端下方物质运输的联系。

(三) 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造成的。

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路分析:

无单侧光刺激下, 尖端放在切面一侧造成生长素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 也出现弯曲生长现象。

说明:尖端放置在切面一侧相当于单侧光刺激。

总结:尖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果尖端确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来影响下部生长, 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可以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中, 从而使该“物质”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温特实验

(四) 温特实验

教师活动6: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问:如果实验就这样完成, 你是否有质疑?

学生活动6:讨论本实验目的:验证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引起的, 而不是由琼脂块本身引起的, 完善实验。

课堂活动2:

实验步骤:

1.取10个新鲜的胚芽鞘平均分为A、B两组, 切去尖端;准备两块大小相同的琼脂块M、N;

2.将切去的尖端置于琼脂块M上, N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 把M、N各均分为5块, M放在A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N放在B组的一侧;

3.将两组胚芽鞘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预期结果:A组:朝向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 B组: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教师点评:本实验设计有两个关键:

(1) 如何验证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 实验处理应将尖端与下部分离;能否找到一种吸附该物质的基质, 该基质应该有相应的特点, 即吸附物质并向下运输。

(2) 强调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结论: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思路分析:

设置对照实验, 对比尖端产生的“某物质”在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对生长是否有影响。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五) 郭葛实验

教师活动7: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

直到1942年, 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IAA。生长素的发现, 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学生活动7:总结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关键点

向光性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尖端感受光刺激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

——→分离鉴定这种物质

知识点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教师活动8:展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8:归纳: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造成向光弯曲。

课堂拓展: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向日葵、萝卜等做向光性研究的时候, 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IAA浓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结果发现两侧的IAA浓度基本相等。这样就无法用生长素的机理来解释向光性了, 另一种可能原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生长抑制物 (可能是黄质醛) 在向光一侧积累, 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 引起向光性。

根据本节所学有关知识, 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盆景方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可能短期完成, 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 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提供部分实验材料, 并着重介绍第1次接触到的材料及用具, 使学生理解材料及用具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由学生对比分析做出选择或由学生思考提出替代性实验材料 (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盖玻片代替云母片)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2.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 实验的分析假设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用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凭空臆测, 从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思考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 设计了10多个实验, 从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3.《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优化或者进行流程的改进设计,用文字或者图示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流程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我为本课设计了两大核心内容即“评价流程”和“优化流程”。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流程的定义和流程设计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评价流程优劣的简单意识,但这种评价还没有从流程设计的目的出发,甚至对流程的优化还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比如往往会简单地以为优化就是环节越少越好等。鉴于教材中使用的流程案例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选择了4个学生相对熟悉的流程案例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并把本课内容作为一节承上启下的过渡课,既是对《结构与设计》的承接,也是为《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的学习做铺垫。我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切入教学,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优化意识,再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流程评价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明确优化的目的,在提出流程改进设想的同时习得相关的技术素养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单评价生活中的流程。

2.能优化生活和学习中的流程设计。

3.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流程设计和优化的一般过程。

2.通过“学案导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流程优化过程,初步获得流程优化意识。

2.理解技术与生活、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具及学案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及文字,制作PPT,准备学案(内容见下文)。

设计意图:设计“银行取款流程”“淘宝购物流程”“汽车安装工艺流程”和“化学高考流程题”4个案例作为本课的教学案例,意在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与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直接相关的生活、生产和学习等方面,在身边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现流程问题,分析讨论流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流程优化的方案,切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流程设计的目的,感受流程优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四个活动。

(一)导入新课环节

案例1:银行取款流程的优化

PPT出示银行取款今昔对照情景图(见图1、图2)以及下列银行取款流程图。

师提问:比较前后两种取款流程,银行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流程改进?改进的目的和具体内容是什么?

师追问:ATM机出现以后,取款流程又有了哪些方面的改进?

师提示:注意从流程的含义看待前后两种取款流程,利用流程设计的目的和影响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来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流程改进。

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分析的结果:现在的银行取款流程,取消了“领取款单”和“填写取款单”两个环节,并由“(取款者站着)排队等待取款”变为“从排号机领取号码”后“按号码等待(银行叫号)取款”。从银行角度来说,减少了人员配置和纸张浪费的成本,减少了取款环节,节省了时间,服务更加人性化,总体上提高了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对于取款者而言,减少了取款时间和站着排队的劳累等。

ATM机出现以后,就银行而言,人力、物力、财力更加节约,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就取款者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基本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设计意图:在案例分析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为人服务的。之所以要进行流程改进是因为对现有流程的不满足,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从成本优化、工期优化、工艺优化等角度做铺垫。

(二)概念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下面三个问题:(1)什么是流程优化?(2)流程优化的目标是什么?(3)流程优化的内容是什么?

2.深度把握概念内涵,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

(1)定义: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不断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

(2)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3)内容:工期、工艺、成本、质量等。

(4)流程优化的步骤:分析流程的现状;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改进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主掌握以上三个问题的核心内容,既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又可强化学生对流程优化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流程优化的步骤和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全面思考与分析,尽量减少内容遗漏。

(三)活动探究环节

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流程优化的现实意义。

【活动一】生活应用

案例2:淘宝购物流程的优化

课件出示“双十一”淘宝购物图文。

提问:用户登录淘宝账户后购物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画出流程图。

追问:用这个流程在“双十一”能抢到心仪的商品吗?画出优化后的流程图。比较前后两种购物流程,说说你在什么方面进行了流程优化,优化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nlc202309081536

小组讨论:根据自身经历参与小组讨论,提出抢购攻略,并画出抢购流程图。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改进后的流程比原来的流程多了几个环节,但结果是抢到了商品、降低了成本,也就是说,改进后的流程实现了成本优化,达到了流程优化的目的,提高了效率。

【活动二】地方特色素材分析

案例3: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安装工艺流程的优化。

提问:现在的安装工艺流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内容是什么?优化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原来的流程是人工安装,现在的流程改用机器人安装,优化了工期、工艺、成本、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

【活动三】挖掘学科素材

案例4:制取1mol Al(OH)3的流程。

思考探究:

(1)通过对三种方案中所消耗的酸碱量进行比较,从耗材角度思考,可以得出哪种方案好?

(2)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方案的隐患大,为什么?

提示:工业氨水的制取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3)从能耗角度分析,哪种方案是高能耗方案?

提示:工业CO2制备来自石灰石的煅烧。

(4)从原料、能耗和安全角度综合分析,哪种方案好?

设计意图:从一道经典的化学流程题,得出流程在优化过程中要多指标、多角度去分析考虑,突出重点,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活动四】拓展延伸

提供一些经典流程优化案例的文献、图片、视频的网址(略)。

点评:本节课从生活案例“银行取款”入手,结合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流程优化的概念、目的和内容,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学科知识的再学习,以解决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理念“立足于生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四个活动设计,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体会流程的不断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技术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以人为本”的技术思想。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几种常见课型中,技术理论课因内容比较枯燥,不太容易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本节课将4个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案例贯穿在教学活动当中,以案例分析推动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学生原本对“流程优化”似懂非懂,往往会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具体环节的减少、平行、交叉实现工期上的优化,而本课的设计有意识地将技术与工艺的优化引入案例当中,对这一理论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度加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透,进而掌握更加全面、深刻的学科知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设计者原本是由化学实验员转岗担任通用技术教师的,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她将化学高考实验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题引入到通用技术的课堂当中,实现了从化学理论课到通用技术课的华丽转身,既符合通技课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需求,很是耐人寻味。

(本教学设计在“2014全国通用技术年会教师技能比赛”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责编白聪敏)

4.《风筝》鲁迅第二课时 篇四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初步了解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自省精神。

二、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能够读出全文笼罩着的悲哀的色彩。

2、教师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应背景资料。

三、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风筝》这一课。我们都知道玩具与游戏能够让孩子得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快乐、思考、创造和智慧等,所以当文中的“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内心感到无限的懊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文,了解风筝事件的始末。看看黑板上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一遍)(板书:风筝)

四、走入全文,问题探究

1、师:齐读第1自然段后,结合导学案探究点三:“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简单分析1、2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明确:一种惊异和悲哀。

2、师:对,当作者看到风筝时,心里满是惊异和悲哀。见到风筝,人之常情应该是愉快的,但是“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呢?我们一起来从下文找到答案。

3、师:齐读3、4自然段后。我们来看探究点五,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那老师把这个问题换个方式,请大家品味小兄弟和“我”的形象。请同学们用笔快速勾画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风筝时的语句。

生:18页第三行“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风筝出神„„跳跃”(指导朗读)师:好的,这位同学已经找到了,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师:这里写到小兄弟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生:动作(惊呼、跳跃)、神态(张着、呆看、出神)。(师引导学生得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小兄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吧。那现在大家一起来归纳。

生:天真、活泼、可爱„„(板书

小兄弟:天真活泼的瘦弱者)

师:从我们刚刚找到的句子可以看出,小兄弟是多么喜欢风筝呀!但是,作为兄长的“我”支持他吗?(不支持)在第4段中快速勾画,看看“我”是如何对待小兄弟偷做风筝的事的? 生:“我即刻伸手„„踏扁了”

师:注意这一连串的动词,伸手、折断、掷在、踏遍,这一连串的动词,可谓是一气呵成,从这些动作中我们来分析一下文中“我”的形象,哪位同学起来说说? 生:粗暴、野蛮、蛮恨、傲然„„(板书

“我”:粗暴野蛮的虐杀者)

师:“我”是一个粗暴野蛮的虐杀者,我把小兄弟的风筝毁坏之后,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走出的呢?留下小兄弟一个人怎么样了?(板书

绝望

傲然)

师:学习了第4自然段,我们来看一下“我”成年以后的事情。刚刚讲到了“我”出于“好意”,“关爱”小兄弟,不允许他放风筝,还把他做的风筝毁掉,后来他是怎样认识到错误的呢?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生:我看了一本书。

师:有没同学补充,回答完整一点?

生:他是偶尔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他认识到了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的行为的错误的。师: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齐声)

师:“我”看了这本书后,明白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回忆起儿时对小兄弟风筝梦的虐杀,心里感到沉重(板书

心情沉重)面对这样的错误,“我”想怎样去做呢?(板书:总想补过)那“我”补过想到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都奏效了吗?

生1:第7段第一行“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笑着”没有奏效,因为“然而其实他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生2:“我也知道还有一个„„”没有奏效,因为“‘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 师:说明他已经全然忘却了。

师:好!听到的与希望的完全不同,那么,按道理小兄弟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的想法,那么“我”的心里应该是轻松起来才对的,可是,鲁迅先生的心情是不是变得轻松起来了呢? 生:(齐声回答)不是。师:那心情是怎样的? 生:(齐声回答)沉重下去。

师:没错,心情还是那么的沉重。(边板书:更加沉重)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风筝事件的始末,回顾一下我们刚刚没有解决的问题:“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为什么会满是惊异和悲哀?

生:他是偶尔看到外国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他认识到了自己儿童时对小兄弟的行为的错误的。因而感到心情沉重,感到悲哀。

师:有没有补充的?

明确:“我”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在中年以后看了一本有关儿童的书,知道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想补过而不得,所以每当看见风筝,我的心里是无尽的悲哀。

师:对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念念不忘,想办法安抚小兄弟曾经受伤的心灵。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他对待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探究点六。生:知错就改的人。生:很珍惜兄弟间的感情。

师:不错,这两位同学答得很好。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错误,对兄弟间的亲情非常看重。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可贵精神之处。

师:对本课的学习就到进行到这里。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初步账务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3-4自然段,“我向来是不爱放风筝的„„” 生:“我向来是不爱放风筝的„„”

(飞龙镇九年制学校

初中语文教师

5.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专题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春天又到了,万物复苏,蓝天白云、花红柳绿,到处充满生机。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不由自主想起了古诗《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学生放风筝的真实体验)

2、揭示课题:是啊,放风筝能带给我们快乐,可在著名作家苏叔阳的心中,风筝,不仅带给他许多快乐,而且还寄托不尽的思念呢。

3、板书课题——“理想的风筝”,学生质疑。

4、请学生简要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苏叔阳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根据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读完课文后,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3)找出含有生字词的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根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

3、检查读书

(1)生字:指生读,正音。重点提示“筝”、“翘”的读音。

指导书写:

翘:竖弯钩要舒展

筝:横要出头(2)指名给生字组词,出示幻灯片后生齐读。

(3)指生读课文。指导读好带有生字新词的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一件事加一个小标题。(三件事: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板书设计

理想的风筝 谈腿疾

6.《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设计

梁河县河西中学

龚成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1.1变量与函数(第1 课时).内容解析

函数是描述运动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它刻画了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是继续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是变量与函数的第1 课时,结合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进行数量化讨论,先引出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再从描述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角度刻画了一般函数的特征,从而初步建立函数的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从描述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目标解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根据《课标》要求,设置了如上目标,因为这是第一课时,将通过观察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既有通过通过公式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值,又有通过对应表格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的值,还有通过图象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接触过当字母取值变化时,代数值的值随之变化.学生在生活中也具有对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的体验,如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单价固定时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这些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含义,但是初次接触函数概念,学习中还是 会遇到很大困难.其中主要困难在于难以概括出“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导致另一个变量取值的唯一确定”这一函数概念的核心,当一个变量的值取定时,另一变量怎样才算“唯一确定”?对此难点,通过公式、对应表格,还有图象让学生观察到当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四.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以摩天轮转动过程为背景,学生想象,随着时间的变化,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实际规律,使学生从中感受变量与常量的意义,领会和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师生探究:设置了两个问题:①分析在变化过程(1)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② s是怎样随着t具体变化而变化呢?能用具体数值加以说明吗?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在上述四个问题中,当其中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随之确定,这时并不急于给出函数概念.3.例题解析

设置了两个例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当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公式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还可以通过对应表格确定另一变量唯一的值,还有通过图象确定另一个变量唯一的,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4.当堂练习

以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形式设置题目,由易到难,分别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变量、常量、自变量和函数)的掌握情况.5.课堂小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作概括总结以及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五.附

7.《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七

知识与技能:

能用大量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 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能解释实际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培养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想象描绘出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会出现的情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认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体会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 木块一个, 木板一块, 毛巾一条, 砝码两个, 圆珠笔芯3~4支。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玻璃杯、筷子、米、果酱瓶、毛巾等。

教学过程:

【引入】

一上课就板书“摩擦”两字, 并开门见山地提出:“大家知道摩擦吗?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有关摩擦的现象吗?” (学生回答)

总之, 摩擦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摩擦的知识。

【新授】

一、感知摩擦, 提出问题

活动: (请大家一起来体验摩擦) (1) 脚压着地面向前滑动; (2) 用手压着桌面向前推或向后拉; (3) 用一只手紧握住另一只手, 试着把被握住的手拨出来或插入。

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得出:

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 在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提出问题:关于摩擦, 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交流:摩擦分哪几类?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本节课研究课题。

二、介绍摩擦力的存在、产生原因、分类

1.摩擦力的存在: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接触面上,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2.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物体表面凹凸不平, 发生相对运动时, 互相啮合表面的凹凸部分相互碰撞而阻碍相对运动 (引导学生用拳面体验) 。

3.摩擦力的分类: (结合拉不动讲台、用力拉动讲台、垫上圆木棍或装上轮子移动讲台三种情况)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经验回忆:用手推着自行车走, 感知滚动摩擦力的大小。用手捏住自行车的两个闸, 并推着自行车在同样的路面上前进, 有什么感觉? (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比, 大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桌上的实验器材来验证你的说法吗?)

活动: (学生实验检验) 先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再用弹簧秤拉着垫有圆珠笔芯的同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移动, 比较两次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后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得出结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三、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进行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可能与物体间压力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表面大小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 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很复杂, 对摩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 其中一些问题至今还在探索之中。今天, 我们在课堂上只对其中的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发言。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一个, 若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 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于压力的变化引起的, 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呢? (运用控制变量法)

3.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前,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直线拉动弹簧秤。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巡视, 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 几个小组公布实验数据, 共同分析得出: (1) 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继续探索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小结巩固】

1.应用内化知识:鞋底、自行车许多地方有花纹, 就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打开矿泉水瓶要用力捏紧就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那么, 泥鳅很滑怎样才能捉住它?参加拔河比赛时, 怎样组织我们班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2.创新发挥想象:摩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么, 假如没有了摩擦,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共享 (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将不能用绳子打结;开动的汽车将停不下来;微风一吹, 火车便动起来……)

3.归纳整理提高:通过本节课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现在你能利用筷子将这杯米提起来吗?

【作业布置】

8.《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八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3节第一课时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教学对象分析。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如今各学校实际教学环境及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电脑及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另外借助一定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并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发现变化之中的不变。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4.情感与态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1)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的正确理解;(2)对于性质定理的运用(学生习惯找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注重利用刚学过的定理来解决,结果相当于对定理的重复证明)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景

[教学内容1]

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小明家居住在某小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刚好位于一条暖气和天然气管道所成角的平分线上的P点,要从P点建两条管道,分别与暖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相连。

问题1:怎样修建管道最短?

问题2:新修的两条管道长度有什么关系,画来看一看。

[整合点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引领学生进入实际问题情景中,利用信息技术既生动展示问题,同时又通过图片让学生更身临其境般感受生活。学生动手画图,猜测并说出观察到的结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平分线有很多未知的性质需我们来解开,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本课的第一个引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复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后续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储备。

2.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2]要研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我们必须会画角的平分线,工人师傅常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来画角的平分线。出示仪器模型,介绍仪器特点(有两对边相等),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处,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即为∠BAD的平分线。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口述,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AE是∠BAD的平分线。

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体验从生产生活中分离,抽象出数学模型,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到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教学内容3]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时,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BC=DC,从几何作图角度怎么画?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提问,学生分组交流,归纳角的平分线的作法。

[设计意图]从实验操作中获得启示,明确几何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4]作一个平角∠AOB的平分线OC,反向延长OC得到直线CD,请学生说出直线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作出一个45°的角。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独立作图思考,发现直线AB与CD垂直。

[设计意图]通过作特殊角的平分线,让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特殊角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目的。

[教学内容5]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角,把纸片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把对折后的纸片继续折一次,折出一个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问题1:第一次的折痕和角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何关系,它们的长度有何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动手剪纸,折叠,教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折叠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后,在班上交流:第一次折痕是角的平分线,第二次的折痕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它们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下面进一步揭示“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好铺垫。

[教学内容6]如图: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角及折纸形成的三条折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利用几何画板软件验证结论,并用文字语言阐述得到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归纳,强调定理的条件和作用。

[整合点2]利用多媒体直观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分析后写出证明过程,并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证明后,教师强调经过证明正确的命题可作为定理。同时强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设计意图]经历实践→猜想→证明→归纳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结论的验证,信息技术在此体现其不可替代性,从而把学生的直观体验上升到理性思维。

3.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7]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如图1,P在射线OC上,PE⊥OA,PF⊥OB,则PE=PF。

(2)如图2,P是∠AOB的平分线OC上的一点,E、F分别在OA、OB上,则PE=PF。

(3)如图3,在∠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点P,若P到OA的距离为3cm,则P到OB的距离边为3cm。

[教学方法手段]用多媒体展示判断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请学生举手发表见解,教师予以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辨析来理解和巩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内容8]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课前引例中的问题:

问题:引例中两条管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理由是什么?

[教学方法手段]再次展示引例情景,用抢答的形式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蕴含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让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教学内容9]

例题讲解

例1 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EB=FC。

变题1: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且BD=DF,求证:CF=EB。

变题2:如图,△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BC=8,BD=5,求DE。

[整合点3]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变革。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找出证明思路,再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教师点评一题多变及一题多解。

[设计意图]为突出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的一项活动。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边进行变色,提醒学生直接运用定理,不要仍旧去找全等三角形。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方便进行一题多解及一题多变研究,更好的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及形成知识运用能力。两道变题同时展示,符合高效课堂要求。

通过学生观察识图、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2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教学方法手段]限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然后交流证题思路,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一般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达到能熟练运用的程度。

4.评价反思

[教学内容10]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2、通过本节课你了解了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学生归纳、梳理交流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与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1]

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22页第1、2、3题

选做题:教材第23页第6题

[教学方法手段]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

9.《蓝树叶》教学设计(第1课时) 篇九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读写本课的12个生字,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二)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区别字形。

(二)指导“已、经、铅、忙”等字的字形及“由”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式引出课题。

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蓝树叶”。板书课题。树叶怎么是蓝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

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想问题的答案。

生:因为图画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色画笔,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李丽只好用自己的蓝色画笔画树叶了。

过渡语:为了很好地学课文,我们还是先学习生字。

(三)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四)自学生字。

(五)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带音节读生字。2.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3.齐读不带音节读生字。4.说一说,你是怎样记每个字的? 老师抓重点字指导。(1)用比较方法记字形。

“术”与“木”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李”与“季”比较,不同点是什么?

“已”与“己”比较,不同点是什么?(2)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怕:“白”加 忄旁。拿:“合”加 手 字部。连:“车”加 辶旁。

忙:“亡”加 忄旁。“亡”的第二笔要出头。(3)重点指导笔顺。铅: 由:

5.理解意思。

她:第三人称(女的)。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怕:害怕;畏惧;担心。

拿: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连忙:赶忙、急忙。不由得:不禁。6.口头组词。

术:技术

医术

战术

算术 铅:铅笔

铅芯

铅字

铅铁 经:经过

经验

经常

经理 桌:桌子

桌面

桌角

餐桌 怕:害怕

不怕

恐怕 连:连长

连接

连续

连队 忙:连忙

农忙

很忙

帮忙 由:理由

由于

由此

自由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六)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8个字组成4个字,看谁说的快。(投影)木

合辶

()()()()2.看音节把字补充完整。

10.《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

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 已知a22,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a22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2x0的x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25x0的x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11.第1课时:记叙文阅读 篇十一

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课外记叙文阅读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2012年,江苏省13个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均设计了课外记叙文阅读题。万变不离其宗,对照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江苏省2012年各大市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下列知识及能力点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 在通读作品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典题诊断

(2012·江苏省镇江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秋光的涨幅

张晓风 ① 绿竹笋,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的笋子,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根据。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洌多汁的绿竹冰笋,真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② 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丽的凤凰花……秋风一至,便枯索难寻。

③ 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等回到台北,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那盛在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④ 我到菜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⑤ “哎,就快没了,”卖菜妇说,“要吃就要赶快了。”

⑥ 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仿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钩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的吗?

⑦ 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⑧ 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市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了。

⑨ 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宋词中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原来,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⑩ 原来,“春天的脚步”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速,甚至真的可以尾随追踪的。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什么鬼天气”,但毕竟也是相遇一场,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绿竹笋想来会在贵到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秋天会渐深渐老,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1. 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 第⑥段中“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一句中,“我”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3. 赏析下面的句子。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4. 第⑨段中艾文温·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插叙艾文温·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 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练习,你们是不是觉得对记叙文阅读的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老师还有以下提醒:

一是要看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

有的同学,只是大致浏览了题目的要求,而没有注意到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从而导致答 题出现偏差。例如第1小题,一些同学的答案是“甘洌多汁”“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等,但这道题是要求写出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参考答案: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不断上涨。

二是不仅要得分,还要力争拿“满分”。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些同学因为给出的答案不全面,被扣掉了一些分数,非常可惜。

同学们首先可以注意每道题后面的分值。一般来说,阅读题1分就是一个答题点,要学会看分答题。例如第2小题(注:分值是2分),有的同学只答了“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不够全面,因此丢了1分。参考答案: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1分);每天都有美好的东西消逝,这引发了“我”内心的伤感(1分)。

其次,要注意多角度答题。有的同学,每一题的答案写得挺多,但是得分却不高,原因就在于他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解答,写得再多,也只能算作一个得分点,如果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例如第4题第2问,一些同学只是从内容上说,这引发了“我”对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最终会成为轻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而缺少从结构上进行的思考,应该加上“结构上引出‘春天的脚步’这段话”。再如第5题(注:分值是4分),要从4个方面来回答。答题要点:① 写出绿竹笋涨价与秋光流逝的关系(1分);② 写出采用了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1分);③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之类的情感(1分);④ 写出用“秋光的涨幅”表达把握、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主旨(1分)。

三是要戴着镣铐跳舞,注意答题规范。

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缺乏规范答题的意识,从而导致丢分。考试是戴着镣铐的跳舞,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典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第3题,有的同学的答案是“写出了时光的易逝”,应该说这基本读懂了句子的意思,可是他们忽略了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从这些方面再深入阐述,所以被扣了分。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些典型题的答题方法,如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等角度去分析、阐释,同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参考答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

四是要重视元阅读习惯的培养。

有的同学习惯先看阅读题,然后“按图索骥”地阅读全文;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第一遍往往是快速浏览全文。这样急功近利、断章取义的阅读习惯是要不得的,因为这容易导致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同学们在做记叙文阅读时,要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第一遍一定要细品文本,静心、细心阅读。重视作品的元阅读是很重要的。

1 (2012·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向泥土敬礼

耿 立 ① 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做“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 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 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人把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 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 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从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他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他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 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做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他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土地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 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⑧ 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2) 品味文章第⑥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

(3) 你如何理解第⑦自然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4) 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5) 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2. (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泪的重量

林 希 ①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

② 我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是我家一只老猫的泪。这只猫已经在我家许多许多年了。我们全家人每天生活的一项内容,就是和它在一起戏耍。也许是我们和它亲近得太多,它已经一天也离不开我们的抚爱,无论是谁,只要这一天没有抚摸它一下,就是到了晚上,它也要找到那个人,然后无声地卧在他的身边,等着他的亲昵,直到那人终于抚摸了它,哪怕只是一下,它才会心满意足地慢慢走开。

③ 多少年过去,这只老猫已经太老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行动已经变得十分迟缓。母亲说,这只老猫的寿限就要到了。也许是人类的无情,我们一家人最担心的却是怕它死在家中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角落,怕它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于是每天每天地观察它。我们看到,这只老猫确实是一天比一天更加无精打采了。它就在屋檐下、窗沿上静静地卧着,似在睡,又似在等着那即将到来的最后的时刻。也是无意间的发现,我到院里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因为看见这只老猫在窗沿上卧得太久了,就走过去想看看它是睡着了,还是和平时一样在晒太阳。当我靠近它的时候,突然发现,就在它的眼角处,凝着一滴泪珠。看来,这滴泪珠已经在它的眼角驻留得太久了,已经被太阳晒得活像一颗琥珀,一动不动,就凝在眼角,还在阳光下闪出点点光斑。

④ “猫哭了。”不由自主地,我向房里的母亲喊了一声,母亲立刻走了出来,似乎想给这只老猫最后的安慰。谁料老猫一看到母亲向它走了过来,立即挣扎着站了起来,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一步一步地向房顶爬去。母亲尽力想把它引下来,但它头也不回,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向远处走去,走得那样缓慢,走得那样沉重。

⑤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是我们对它太冷酷了。它在我们家活了一生,我们还是怕它就在我们家中终结生命,总是盼着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自己走开……

⑥ 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滴眼泪。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那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到大限将至的泪水。动物不像人类,人类总是对自己心存侥幸,总是希望那种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会在自己身上出现奇迹。倒是动物,它们只给人们留下自己的情爱,然后就含着一滴永远的泪珠向人们告别,而把最后的痛苦由自己远远地带走。

(选自《视野》2005年第2期,有删改)

(1) 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第①节中画线句的理解。

(2) 请赏析第③节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2.《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二

1.1地位和作 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的第1节,通过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总结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对第3章细胞膜、液泡等结构的功能认识的深入,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引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课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应课程标准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活动建议,属于情感性目标中的经历水平, 所以本课的核心内容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课型为探究实验课。这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探究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树立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2内容 处 理 :将 “问题探讨 ” 换成学生分组实验 ,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加入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放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之前, 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讨论和实践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而且与渗透作用实验相承接。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在学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时已经了解,比较简单,适合作为自主探究练习。

1.3内容呈现 :渗透作用对照试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一步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以致用。体现学科逻辑:原理→探究→应用,实现认知逻辑:从感性到理性、类比学习。

2.学情分析

2.1知识 :知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水 , 红细胞在清水中会涨破,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的作用,液泡外有液泡膜,内有细胞液,含无机盐、色素、水等成分。

2.2能力 :学过显微镜的使用 、临时装片的制作 ,形成合作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2.3情感 态 度 与价 值观 : 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 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但缺乏实践经历。

2.4生活经验 : 见过一些植物吸水和失水现象 , 有过吃很咸食物的经历,知道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等,但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与细胞吸水或失水有关。

3.教学目标

3.1知识

1说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3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和条件。

3.2能力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尝试提出问题,初步形成质疑精神;3通过讨论交流完成实验设计,分享实验设计的成果;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懂得尊重他人。

4.重点难点

重点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本节的核心概念,通过类比半透膜进行学习。

难点是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不知道从什么方面提出问题,怎样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英文单词Why,How,Where,When,Who等提出问题。

5.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为主,谈话法、学案助学为辅,以学生活动构建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6.教学过程

6.1课题引入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感悟意境,明确细胞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以水为例,探究水分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渗透作用实验:

学生分四组,各完成一组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比较A与B,总结渗透作用要有浓度差,比较A与C、D,总结渗透作用要有半透膜,进而总结渗透作用概念。

6.2探究植物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和渗透作用实验同步做,完成渗透作用内容后,观察萝卜条变化,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感性认识。复习植物细胞结构,介绍原生质层,引导学生类比渗透装置,利用英文单词提出问题写在学案上,并作出假设。讨论确定问题: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做探究实验。利用学案中的提示:“选择怎样的材料、如何操作才能观察到液泡? 需要观察哪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 这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先后观察顺序如何安排,才能观察到细胞失水、吸水两种情况下液泡大小的变化?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屏幕展示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结果在屏幕上展示,总结质壁分离及复原,得出结论。交流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失败原因,产生新问题进行课下研究。

6.3动物细胞的 吸水和失 水 :动物细胞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学生类比渗透装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出示实验结果图片,得出结论,总结强化探究过程。

6.4学以 致 用 :利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分析生活实例 ,如生理盐水、凉拌西红柿、饺子馅、卖菜喷水、烧苗等,为本区盐碱地的使用献计献策。举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可以有哪些应用。

6.5类比总结 :通过板书类比总结动植物细胞利用渗透作用吸水失水,水分是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板书设计:

6.6设置悬念 :再出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设疑:细胞还可以吸收哪些物质,是不是都像水一样顺浓度梯度运输呢? 引出第2课时。

7.设计反思

7.1课程理念的 落实 : 探究实验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以致用,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7.2弹性预设与 动态生成 : 实验主体是学生 , 洞悉其思维和行为,教师有备而来,让预设接近生成。因势利导,引领和调控动态生成,观察、倾听、尊重学生,鼓励创新思维和独特感悟,取舍修正为合理猜想,避免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13.教学设计1:比尾巴第2课时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3、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音频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谁的长短一把打伞兔子最后公鸡比尾巴

2、听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三、细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课堂小游戏——找尾巴。指明学生说。

2、比一比: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说说它们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

指明学生说

3、出示:第一节,第三节的内容,认识问好,读准句子。读时要有上扬的语气。(指明读,同桌互读,分组读,比赛读)

1、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4、把问句融到课文里去,读准确。

(1)出示:一、二一问一答的游戏,一是促进朗读,二是激发朗读兴趣。

(2)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对前两节加深记忆。

(3)出示:三、四节一问一答的游戏。

(4)出示:读一读,记一记,对后两节加深记忆。

(5)出示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朗读比比看。分组做动作读,听儿歌拍手读。

(6)说话比比看。出示:“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这句话展开分析,以及拓展练习说话,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7)出示:恐龙,老鼠,小猪的图片,老师引导说,并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动物尾巴有什么作用

1、借助动物图片,有鱼,袋鼠,环尾狐,鸟。

2、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4.《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四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本科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教学重难点】

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上学期所学五种地形的特征 地形: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

/ 5

提问:世界五种基本地形、、、、。谁来说一说五种地形的特征?

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不同地形的海拔高低、地形特征。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地形。

任务1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与海拔

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到主要地形区,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3)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根据颜色判断地势:颜色是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重要特征,对照图例认识陆高与海深,其中褐色代表海拔较高的,绿色代表海拔较低的。

(3)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大,中部,四周,地形复杂多样,以、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和勾画地形区,以及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 5

步骤2──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一次亚洲之旅,进一步印证亚洲地势特点

教师布置任务:快乐之旅:结合“图6.8亚洲的地形”和“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一次亚洲之旅。说出你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旅行路线: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沿途记录所经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要求:活动中各小组长总负责,并记录好所经地区的特征。)

(2)根据剖面图判断:亚洲海拔最高部分在亚洲的 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部位),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预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及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设计意图:用“快乐旅行”设置情景,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意与乐趣。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活动二:认识亚洲的河流特征(分两步)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提供“知识拓展” ──水系

阅读:流域一般指河流的集水区域。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其中,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作外流水系;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作内流水系。

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 5

(2)在亚洲地形图中找出亚洲主要大河,按注入的大洋把河流分类,看看亚洲河流是否都注入了海洋。(注意区分内外流河)

(3)读图说出亚洲河流在数量、长度方面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流入太平洋的有:。流入印度洋的有:。流入北冰洋的有:。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

(2)亚洲河流数量多,并且源远流长,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内流区、外流区,对水系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读图了解亚洲河流的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步骤2──认识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势地形的关系 教师布置任务:(1)回想亚洲的地势有何特征。(2)思考河流流向受什么因素影响。

(3)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亚洲地势特点是,因此,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的,呈 状流向四周的海洋。

教师总结:地形决定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反过来,根据河流的流向也可以判断地势情况。受地形、面积广大等因素影响,亚洲长河众多,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读图、分析、归纳、总结,认识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承转:通过对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学习,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特征?地形地势对河流有何影响?以此方法完成第8页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第8页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①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 5

②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③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①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②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出学生对认识一个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训练学生独立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来实现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提示:教师可根据班级学情选择A/B卷进行课堂训练,A卷较基础,B卷稍有难度。

15.《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五

1. 复习巩固生字,会写“祝、福”四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受松鼠和小熊友情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词,生字开火车认读。

继续开火车读课本95页“我会读”。

2. 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是谁? 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二、感情朗读,品味真情

( 一) 感受“得到友情的幸福与快乐”

1. 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 生自读,师引导体会一个住在山上,一个住在山脚,相聚很远。)

2. 过渡: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 ~ 6自然段。

( 1) 生自读课文

( 2) 指生读文。

( 3) 师引导体会“漂呀漂”。

师: 小溪的水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弯弯曲曲,一会儿直行,纸船也随着溪水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拐弯,一会直儿行,漂得好慢啊。( 生自己试读第2自然段,指生读。)

( 4) 体会小熊收到纸船后的快乐。

A. 图片出示: 你觉得小熊的心情怎样? ( 指生说)

读出小熊的高兴

B. 师引: 当小熊拿到这样一份礼物时,它在想什么呢? 指生说

读出小熊的快乐

C. 师引: 这纸船可是松鼠亲自折的,这松果可是松鼠亲手摘的,这祝福可是松鼠发自内心的,小熊得到这珍贵的友情,它多高兴啊!

再次读,感受小熊的快乐。( 师板书: 快乐)

2. 学习小熊的做法,体会松鼠的幸福

( 1) 师: 小熊多高兴啊,它也想送一件礼物给松鼠,它送了什么? 松鼠的心情又怎样呢?

自读体会,指生读。

( 2) 比较“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与“风筝乘着风,飘呀飘, 飘到了松鼠家门口。”中的“漂呀漂”与“飘呀飘”。( 用造字法教学,从读中体现一个是顺水向下漂,一个是乘风向上飘。)

( 3) 感受松鼠的幸福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从中你看到了松鼠见到风筝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它的表情告诉我们它的心情如何呢? ( 指生说。重点体会到“一把抓住”与“也乐坏了。”)

指两生读四五自然段,读好“一把抓住”与“也乐坏了。”

师小结: 这风筝可是小熊亲手扎的,这草莓可是小熊亲手采的,这祝福可是小熊亲自写的,小松鼠感受到了小熊的深情厚意,它多么幸福啊! ( 师板书: 幸福)

( 4) 指生再次读2 ~ 5段,感受来自小熊与松鼠的快乐和幸福。

( 二) 体会“失去友情的痛苦与难过”

过渡: ( 课件出示) 从那以后,山顶上经常能看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经常能看到漂流的纸船,纸船和风筝让它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指生读8、9自然段,体会小熊与松鼠的难过的心情。

师: 它们俩此时都非常难过,可是小熊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松鼠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它们彼此心里都惦记着对方,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心里是多么痛苦和难过呀! 指两名同学分别读8段和9段,两次体会。

( 三) 感受“友情失而复得的珍贵”

师: 看到这对好朋友的友情破裂了,你着急吗? 自己读一读课文10、11自然段,它们愿意和好吗?

( 1) 指一名生读。

( 2) 体会并指导读好松鼠写在纸船上的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

( 四) 回读全文,感情升华

师: 纸船和风筝再一次让它们成了好朋友,我想它们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它们深厚的友情与它们心中的幸福快乐。

( 指一名生配乐朗读全文,其他同学在心里默默地跟读。)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在教学中,我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我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我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 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我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2. 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我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我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3. 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 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 “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我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16.《暖流》(第2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六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江泽民同志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2.凭借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暖流”在文章中的特殊含义,进一步掌握在写作时为文章加上更具内涵的题目。

3.抓住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在写作人物对话时,使用恰当的提示语。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板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江主席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指读板书)。

(出示:从 中,我感受到了江主席热爱古典文学。) 指名回答。

二、品文嚼字板块——感悟关怀

1.这节课,我们再接着交流,从哪里能感受到江主席关怀青年一代?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用横线画出)

哪些关键词让你感受到这种关怀的温暖?(用圆圈圈出)

2.指名汇报,师相机评价:

1994年年底,……来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

师追问:寒的是什么?暖的是什么?

江主席来了!……向同学们致意。

3.指名读、齐读:

师:刚一见面,一股春风而至,就给人一种春风般的温暖,一股(生接:暖流涌上心头)。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作为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如此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让我们心中涌动着一股 (生接:暖流。)

江主席问王辉:……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王辉已经熟读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了,为何江主席还建议要背诵呢?指名说。

师:江主席为什么要自己背诵古典文学作品呢?指名说,相机板书:言传身教。

师:江主席就是要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同学们学好祖国文化,这更是让同学们心中涌动着一股(生接:暖流)!

接着,江主席又背起苏轼的……此事古难全。

师:他为何忽然停下来,让王辉接着背呢?指名说。

师:作为一位国家最高领导人,高瞻远瞩,不由得让我们读者心潮澎湃,于是乎,我们心中也会涌动着一股(生接:暖流)。

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然后满意地离开了阅览室。

师:他满意的是什么?指名说。

师:江山代有人才出,祖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所以,江主席的心里也会涌动一股(生接:暖流)。

4.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的3~7小节。

三、紧抓提示语板块——走进说者的内心世界

1.出示: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和蔼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语气)

江主席高兴地说:“不错,不错。”——(心情)

江主席走到阅览室的尽头,又转过身来笑着问王辉:……——(动作)

总结:通过这些提示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情感,甚至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2.请为这则报道加上提示语。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认真听说话者的语气。

(出示文字,播放视频。)

温家宝总理来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他 ,

对救援人员说:“食品运输要快,孩子们已经没吃的了。”旁边传来了一个小女孩的痛哭声,温总理 ,

说:“不哭,马上就给你送吃的来了。”旁边一位群众 说:“我们从昨天就没吃过东西了……”温总理 说:“一会儿给你送饼干来,一会儿就有。”

师总结:温总理的到来让灾区人民心中不由地也涌起一股——(生接:暖流)。

四、妙加题目板块——让题目更具内涵

1.让学生交流对课题“暖流”的理解。

2.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起题目呢?(屏幕出示)

1.概括中心思想或说明道理的,如,《师恩难忘》。

2.直接用事物的名字或出现道具的名字,如,《莫高窟》。

3.概括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的,如,《军神》。

4.摘取文中重要话语的,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3.你还知道哪些文章、诗词或书的题目也属于其中一种类型?(学生举例子)

4.师总结。

17.《风筝》第1课时教学设计 篇十七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整个解析几何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这一节是在《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础上,将研究曲线的方法拓展到椭圆,又是继续学习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同时还为后面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作好准备。它的学习方法对整个这一章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所以椭圆是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由浅入深的一个台阶,它在整章中具有承前起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鼎盛时期,思维活跃,又有了相应知识基础,所以他们乐于探索、敢于探究。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属经验型,运算能力不是很强,有待于训练。

基于上述分析,我采取的是“创设问题情景-----自主探索研究-----结论应用巩固”的一种研究性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堂的主体。

三、设计思想、把章头图和引言用微机以影像、录音和图片的形式给出,生动体现出数学的实用性;

2、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增加直观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椭圆定义、掌握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2、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数形结合,掌握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注重探索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行数学美育的渗透,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学习。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椭圆定义的理解及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学难点:标准方程的推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3分钟)、利用微机放映“彗星运行”资料片,引入题——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带有椭圆形状的物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筛选,并利用微机放映几个例子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影音资料,一方面使学生简单了解椭圆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产生问题意识,对研究椭圆产生心理期待。通过图片、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程度,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二)、动画演示,探索研究

设问:①两种方程有何异同?

②怎样根据条确定焦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

1、通过方程的推导,学会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构造数与形的桥梁,学会用解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能力;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3、鼓励学生富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操作演练、拓展思维(分钟)

例题:求适合下列条的椭圆的方程:

①、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②、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③、焦距为8,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研究成果解决问题,并通过变式训练,质疑讨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勇于实践的能力。通过变式训练来强化概念,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化知识点的掌握,突出重点、难点。

练习1:已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为椭圆上的一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是3,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

练习2:下列各组椭圆中,其焦点相同的是:

A、与

B、与

、与

D、与

练习3:已知椭圆,、是它的焦点,AB是过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求△的周长。

练习4:求适合下列条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为、,a=;

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

设计意图:练习一是填空题,设计此题的目的让学生加深对椭圆的定义的理解,以便更好的夯实基础知识;练习二是选择题,融入相对练习一较多的知识点,渗透类比思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补充,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三、四则是练习一与二的有机综合,充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也为下一节的进一步提高作了铺垫。

(五)堂总结,完善认知(1分钟)

一个概念:椭圆:

二个方程:;;

三个意识:求美意识;求简意识;猜想的意识。

四个思想:数形结合、类比、方程、转化与化归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并巩固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的重难点,深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教材96页——习题81第3、4题

2、后实践操作题:一束光线垂直于一个墙面,将一圆形纸板置于光源与墙面之间,墙面上会出现纸板的影子,变化纸板与光线的角度,观察影子会出现哪些不同的形状?

设计意图:使学生探究、思考、实践的过程延伸到后。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找到各自的学习区,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七)板书设计

8.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椭圆的定义

2、有关概念

3、标准方程

(1)焦点在轴上

(2)焦点在轴上

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书写

例1:(写要点)

变式1:(写要点)

变式2:

(1)详写

上一篇:水果歌幼儿园小班歌唱教案下一篇: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