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精选15篇)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一
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房广庆
陕西省城固县有24个乡镇,39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2万人,农村人口42万人,农村劳动力近20万人,全县有耕地45万亩,人均l亩,富余劳动力1 0万多人。由于该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单一低下,特别是农业人口占非农业人口比重大,成为制约该县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把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跟踪服务、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加强基地和网络机构建设,着力打造“城固技工”劳务品牌,狠抓技能培训,积极协调服务,使全县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效果。2009年,全县劳务输出12万人次,创经济收入11.6亿元,劳务输出收入已占到全县农业总收入的40%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
劳务产业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为沿海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对于提高该县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家庭生存环境、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促使了农民收入增加、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农村人才流失和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尤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新户籍制度的实施将会使这些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人才严重流失,制约了农村发展。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 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的往往是农业中的主要生产者,特别是有一定文化或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大多为老弱病残,或者是文化较低、观念落后的年轻人。由此导致了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萎缩、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整体素质低。在这种趋势下,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村组年轻、能干的农民大量外流,村级组织面临管理者后继乏人的新情况,村组干部老龄化、农村党员老年化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给农村的民主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越来越难。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多是老人和妇女,这些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各项技术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许多人看不懂技术“明白纸”,看不懂种子、农药、肥料的使用说明书。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窘状。
3、劳动力结构失衡,制约土地实际利用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同时,也造成了土地实际利用率严重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
4、衍生了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留守儿童”教育和“留守老人”赡养问题越来越突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多数亲情失落,生活失助、学业失教;“留守老人”在农业生产、生活起居方面造成一定困难,他们既要看管在家儿童,还要肩负种田持家、教育后代的重任,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不断加重,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同时,由于外出务工的育龄妇女远离家乡,给计生“两检”工作带来不便,如果要求每位育龄妇女都要返乡检查,不仅增加外出劳务费用,而且有的因经常返乡失去工作。有的已婚人口由于在外无法对其进行计生管理,从而出现超生现象,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积极应对的措施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忽视这些问题,将不利于巩固改革开放以来的胜利成果。
1、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培养农村人才队伍。“人才流失”导致农村人才匮乏,已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迫在眉睫。一是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三是继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新型农民培训效果;四是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五是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非常重视吸引外商前来投资,然而在引导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回乡创业上还作的不够。今后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本地发展。
3、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这样既促进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政府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妇女儿童权益、农村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只有妥善解决好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农村整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农民工才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创业。
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必须解决好农村人口转移中出现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二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已经经历了近六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 中国用了近四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城市化发展的起步阶段, 从1996年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在快速城市化地区, 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城市化以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破坏为代价而追求经济发展, “破坏→治理”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让区域发展付出了沉痛代价。通过已有研究文献探讨中国快速城市化问题, 整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成果, 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理性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参考。
一、中国快速城市化问题
1.城市化速度水平高于质量水平。尽管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占比已达51.3%, 但调查研究显示, 城市中农民工及其家属的社会保障覆盖水平大约仅为城市户籍人口的1/10。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分红收益是按照户籍分层的, 并未形成人口劳动力的城乡一体化, 为此不少学者定量研究了城市化质量问题。王德利建立了包括城市基础实力、城市化发展协调度、城市化发展可持续水平三个维度的31个指标体系及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城市化发展“质”、“量”协调性测度模型, 进而评价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质量指数。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从1978年的0.371到2008年的0.622, 年均增长0.81%, 比城市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0.88%低0.07%, 总体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1]。当前中国城市化处于质量、速度及二者协调性的转折发展时期, 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性欠佳[2]。总体上来说中国城市化的质量水平还很低, 不少地方的城市化之路还是城市面积的“摊大饼式”扩张, 配套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城中村”普遍存在。推进城市常住人口的福利均等化, 在供水、交通、燃气、住房等方面打破城乡区别、地区转接障碍, 是保障城市化快速高质发展的关键问题。
2.土地城市化效率较低。城市化的过程是部分农村土地变成城市用地的过程, 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国城市化表现为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跃进化”问题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1999—2007年, 每年新增建设用地1 760.5平方公里的同时, 年均征用农民土地1 397.1平方公里, 征地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79.4%。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 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李培祥从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关系分析入手, 阐述了广东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3]。陈春提出中国新增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不高, 并从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出发, 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内生决定于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进而构建了建设用地扩张效率指数 (CLI) , 并据此对中国各省建设用地扩张效率以及东中西部建设用地扩张效率进行了测算[4]。陈锡文 (2011年) 在“十二五”城镇化发展高层论坛指出, 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决不能放松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不能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总结已有研究, 中国土地城市化“大跃进”的趋向主要表现在:一是盲目地发展城市, 大规模建设, 导致建设用地增加速度虽快, 却难以保证土地利用效率, 地均GDP低下;二是城市扩展速度非常快, 重发展轻污染治理, 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三是由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缺乏指导、灾害损毁等原因, 中国耕地资源流失严重[5~6]。
3.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可以造福人类, 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则会造成环境破环, 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人类在实现财富高速积累的同时, 人口规模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 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类生存空间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7]。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超出城市的承载能力, 一些大城市发展规模超过了自身资源环境承载力, 导致城市过度拥挤、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空气污染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 并带来城市发展成本大幅度上升; (2) 城市人口扩张超过了城市经济承载力, 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增长速度慢于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 导致城市失业增长, 进而加剧城市贫困与城市犯罪; (3) 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城市社会承载力, 导致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 由此造成不同城市人群享受公共服务差距加大、社会发展矛盾与冲突加剧。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频出, 不仅影响城市化进程, 还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恶性发展模式。因此, 研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研究
(一)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性研究阶段
基于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 国内外关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理论构建阶段。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代表性很强的人地关系观点。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和荀况“人定足以胜天, 天定足以胜人”的思想是其典型代表。1891年, 德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 (Friedrich Ratzel) 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 是环境的产物, 其生存、活动和发展严格受环境制约, 具有“环境决定种族的发展”, “环境影响人们心理的变化”, “环境影响人们的组织和社会发展”等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白兰士为首的法国人文地理学家认为“自然条件只提供可能性, 而人类则按照自己的欲望及能力加以选择利用”。以上人地关系思想, 是早期学者探讨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思想成果, 但仅停留在理论构建阶段。
2.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问题导向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许多人口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者开始重视人口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研究, 探讨应对措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美国F.A.皮尔逊和F.A.哈珀的《世界的饥饿》 (1945) 、W.福格特的《生存之路》 (1949) 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一般来说可分为乐观派和悲观派两个派别[8]。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悲观派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导致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恶化, 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 (1972) 中认为世界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 并认为“人口危机”会导致“资源危机”[9~11]。以博斯拉普 (Boserup) 、赫尔曼·卡恩 (Herman Kahn) 及朱立安·西蒙等学者为代表的乐观派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可以缓解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对人类发展的限制, 人类能够解决由于人口爆炸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12~13]。在此阶段, 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引导学者们研究, 人居环境建设开始成为研究的重心。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目标导向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学者对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 其中既有对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研究, 也有从自然地理、资源等各要素的单方面研究;既有战略、模式等宏观层面研究, 也有人口调控、产业布局、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微观层面研究;既有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规模调控等理论研究, 也有相应的定量测度研究[14~15]。David Turnock (2000) 认为在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Rwabizambuga和Alexis (2007) 在《环境安全与发展》一文中论述了人口安全和发展与资源环境安全的关系[16~17]。Mark Patrick Taylor在《当代社会人口迁移的动力:资源和机会的不均衡分布》一文中认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与环境差异是导致当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之一[11]。姚愉芳等对由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PREE系统, 采用系统动力学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及系统的可持续发展[18]。吴文恒、牛叔文等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的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19]。此阶段的研究更侧重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目标而进行问题的剖析和措施体系的构建。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 (GFHS) 是世界人居环境领域高规格的对话平台, 论坛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和宗旨, 致力于研究和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认为只有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 生态系统保持在良性循环水平上, 人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发展空间。
(二)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是关乎人类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的重要内容, 一直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如人地系统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人口转移理论、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纵观已有研究,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可归结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基于某要素或层面两个方面。
1. 基于可持续发展系统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
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 概括起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有四个特性:综合性、系统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 来研究合理的人口数量问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最大人口问题;第二, 人口承载能力问题;第三, 经济最优人口问题;最后是最小人口数量问题。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 中国的最大人口数, 大概在18亿~20亿之间, 人口承载力的界线是16亿左右[20]。
2. 基于某要素或层面探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
一是从人口数量来探讨协调性问题。朱国宏关研究指出,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其实就是土地资源所能提供的食物总量及其所能负担的人口数[21]。袁建华等估算表明:如果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人均年用淡水量为532吨, 那么, 从水资源上看, 中国的适度人口是11.45亿[22]。许多科学家对中国最大人口容量进行了分析, 有的根据最稀缺资源如淡水、土地等计算中国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字;有的考虑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经济增长、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因素, 计算既可使这一代人满意, 也为后代留下发展余地的人口容量极限[23];也有的建立了十分复杂的数学模型, 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运算, 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还有一些学者简单地利用过去许多地区发展的经验数据来估计人口容量[24]。二是从人口和土地利用关系来探讨。对人口与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人口与土地利用方式、人口与耕地面积变化、人口与土地退化之间关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关系的研究上。比尔鲍若与乔尔斯 (Bilsborrowand Geores, 1993) 论证了人口密度与农用可耕地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伊万逊 (Evanson, 1993) 分析了印度的情况, 指出人口的增长导致人们耕种更多的土地, 同时更集约化地使用现有土地;明克 (Mink, 1993) 也发现了人口的年增长率与农业土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5~26]。成升魁、沈镭研究了青藏高原的人口数量与环境问题, 实地考察了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经济之间的互动匹配关系, 用朱宝树提出的“P-E-R”模式估算得出:“人口过快增长是引起资源耗竭与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因素”[27]。三是从人口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来揭示其问题。在人口与环境污染研究中, 主要集中在人口变化是否引起环境污染的加剧, 影响的程度如何, 以及居民对哪些污染物质比较敏感等方面。王祎俊认为, 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增长导致了对资源需求的增加, 加剧环境污染;而人口就业在经济中不同产业的分布使得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有所改变, 不同产业之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亦有所不同, 所以人口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影响了环境污染[28]。赵艳霞根据辽宁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列表比较全省14个城市的人口与环境污染情况, 认为人口增长加剧了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 并通过作用于经济增长进而作用于环境恶化[29]。四是从人口与森林减少的相关性来解释资源量的问题。塞克森那 (Saxenaand Nautiyal) 等发现人口数量和社会经济状况对森林减少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考虑其他因素下, 人口不得不被认为是森林减少的驱动因素之一。艾建林通过分析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对林地稳定性的影响, 以及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态问题, 发现人均占有森林资源的数量急剧下降, 人均可合理利用的资源量日益减少, 森林承担的负荷越来越重[30]。五是从人口与气候变化相关性来论证人口规模问题。地球上曾经经历过多次的气候变化, 例如冰期和间冰期。但是, 人们发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幅度和形式已经超出了正常状态。许多研究表明, 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引起的。按照美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意见, “世界上人口越多, 对提供食物、能源、衣服、住房的资源的需求越大, 所有这些活动都与CO2气体排放有关”。为了研究人口对气候变化上的驱动作用程度, 保罗·艾利奇曾经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框架, 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个框架假定环境影响I是由人口规模P、人均消费水平A以及技术决定的人均污染产生量T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的, 即I=PAT。这个方程被一些研究者用来检验人口规模在气候变化上相对于其他要素的重要程度。
(三)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
1. 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
土地人口承载力受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多因子要素制约, 它反映的是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 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整体水平和协调程度。通过对多因子要素的评价分析, 根据各因子对土地人口承载力所起作用的差异, 重点探索其主要影响因子, 并从动态角度, 对各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从而进一步揭示土地资源利用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反馈机制, 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国内外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常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法、土地资源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非线性规划方法等几种方式。其中, 前两种方法均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上限作为承载力计算的目标, 基本属于静态的研究方法;后三种分析方法则属动态研究方法。郭艳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从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供给量分析, 人口规模应控制在3 000万人以下, 人均占地200m2左右[31]。
2. 协调度模型。
吴文恒、牛叔文等人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中国1985—2004年的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19]。结果表明:中国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 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 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同发展贯穿了这一时段, 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天津社科院的阎耀军在探讨建立城市主要方面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理论依据的同时, 依据理论原则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特点, 提出了由人口 (P) 、资源 (R) 、环境 (E) 、经济 (E) 、社会 (S) 和域外六个子系统为基本框架的指标体系 (简称PREES) [32]。在这个框架中, 每个子系统内部所包含的具体指标, 都按照对立统一关系划分为相互对应的两个指标群, 从而可以大大增强该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功能。刘小林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大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定量评价,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反映各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 确定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 并介绍二、三、四系统间的协调系数及计算方法, 以此衡量某一系统与其他系统相适应的程度[33]。
3. 遥感技术与仿真模拟。
近年来在环境动态监测各评价方面被广泛应用的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 能够通过对不同地理单元内各种地理信息的采集、转换和软件工具的集成处理, 对资源环境演变的空间模式、要素间的统计关系以及时间变化进行系统模拟。目前怎样将表达长期时间序列和系统内部结构关系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与擅长反映空间动态变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结合起来, 可能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研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解译, 可以获取准确的资源空间信息并实现数据的空间化, 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程度将会逐步提高。比如系统动力学 (SD) 的应用, 可以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系统进行动态的定量化计算, 借助遥感技术 (RS) 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数据,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可以对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 随着研究方法的成熟, SD、RS、GIS这三项技术必将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王炜撰文指出应按照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加大遥感技术的研究范围和领域, 结合地面常规监测, 使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4]。周晨列举了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利用监测、区域生态调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5]。
三、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趋势
1.深化理论体系研究。在全球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日益重视下,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市理性发展要求下, 将在基础理论、实践案例、法律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1) 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以协调发展已成熟的理论为基础,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 中国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充分考虑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具体现实情况, 以及基本制度等, 构建适合中国人口发展特点、城市化模式、资源禀赋、环境格局的协调发展理论及其体系。 (2) 加强实践示范。由于不同区域具体情况存在很大差别, 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也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领域、重点问题以及优先项目的选择等存在较大差别。学者们关于各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将逐渐形成实践案例示范, 供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相近区域参考借鉴。 (3) 完善法律制度。全球正逐步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 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 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制定和完善人口、资源环境、自然灾害防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法规, 并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的规则, 修订相应的法规。同时, 政府致力于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 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执法监督, 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4) 强化经济支撑。对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投入, 视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有明显区别。未来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城镇体系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 并通过行政和经济的措施来达到控制城市规模增长的目的。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制定一套系统的限制或者鼓励政策, 使之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相适应, 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区域多聚集产业和人口, 减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宏观成本。
2.逐步建立人口与资源环境互动调控体系。从未来的研究趋势来看,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相互协调应当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上有所突破, 应当在深刻认识人口、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数理关系;确立人口、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达到协调时相互之间的精确的数理关系;应当建立可操作的使各子系统相互趋于协调的最优策略选择方法。通过市场机制强化环境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 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税费、排污权交易、押金退款制度、财政补贴、处罚制度等。在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手段选择上, 中国应两手并举, 双管齐下。首先, 中国应该从税收、信贷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 对于积极主动地推进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企业主动地推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 中国应加大对破坏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组织、团体、企业和个人以严厉的经济惩罚。
3.加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及动态监测。为了能够及时把握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的时间趋势特征、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便于人口、资源环境系统预警分析, 在协调性测度时间动态特征方面也应当设立依据不同区域自身状况、可以进行纵向比较的参照值, 区域相关决策人员可以根据这一参照值随时了解本区域协调状态时间动态变动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复合大系统的层次性、目的性和动态性特征。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考核办法是当前国际较为流行的实现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考核方案。中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 加以研究和推广。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是运用生态学的规律而不是运用机械论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模式, 倡导“资源→产品→再资源”的反馈式经济发展模式。在推广循环经济的同时, 中国还应以绿色经济为考核全国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经济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四、结语
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三
【关键词】 人口结构;影响;发展战略
人口结构,是指某个历史时期内,在某个经济地域中,某一人口总体内,各个组成要素的比率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我们按照某一人口总体中构成要素的不同,将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则较复杂一些,通常可分为人口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地域分布、婚姻家庭结构、劳动力资源结构等。人口结构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对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发生反作用。
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现状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性别比例失调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扭转,人口综合统筹管理任务艰巨
据人口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农村婴孩的性别比要高于全国婴孩的性别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资料: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性别比为109.98,乡村人口的性别比为124.72;2007年,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9,乡村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30.19,远远高于正常的人口性别比。在成年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2.4%,女性人口占47.6%,男女性比例的失调对社会经济运行、社会安全、社会发展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2.从年龄结构看,农村人口结构正处于有利于经济、社会等项事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人口红利”是指由生育率下降导致社会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人口的增长,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少儿和老年抚养负担还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黄金时期。从2000年到2005年在我国15~64岁这一劳动年龄段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的比例,2004年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达71%。
这么巨大的劳动力规模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一直处于世界劳动力价格的低位,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和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面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20年持续的人口红利期,社会必须要为不断增长的世界罕见的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不能不说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考验。
3.中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职业技能差,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广大农村,高中以上学历人口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口占整个农村人口的比例很低。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所显示:以湖南为例,农村地区有一技之长的人口比例只有8‰左右,从事农林牧渔等传统农业的人口占农村在业人口的89.8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是89.88%,4.92%和5.20%。与历史上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的西欧和北美相比,我国农村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太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必须加以合理引导和调整。大量既缺乏技能培训文化素质又不高的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着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将使农村养老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实施,农村有将近50%的家庭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孩子成年以后,如果仍然以我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方式来看,那么一对小夫妻将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4~6个老人的赡养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社会,无论是谁,先别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就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将是个难以完全顾及的无法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解决农村人口结构问题可选择的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口和生育政策,做好农村出生人口质量工作,平衡出生人口的性别比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农村人口和生育工作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作好细致、周到、深入人心、能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随着农村税收工作的基本免除,基层政府应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工作上来。国家要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者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让他们能及时掌握、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对工作方式方法也应该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单,男孩、女孩在父母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平等。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导新型婚嫁模式,提倡男到女家,改变“重男轻女”这个阻碍我国农村人口发展的最大的传统思想。就不在有人想为了生个男孩去做胎儿性别鉴别,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也将会慢慢恢复到正常值。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文化、政策、宣传等各个方面加以统筹和完善。
2.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配套政策措施,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从教。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对今天还是有现实借鉴作用的,如可以每年在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来招收定向包分配的公费生。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村中学、其它单位或基层政府的合格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大大缓解了部分家庭困难学生读不起大学的社会问题。应该是个两全其美,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
(2)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和教育指导方针。常言道,教育乃百年大计,说明办教育事业要求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期性,它的产出成果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的。市场的变化是比较迅速、复杂的,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也是不过分。要解决这对矛盾,教育体制和教育方针就应该在基础知识和核心思想、道德和价值体系上重视坚持用正确的、长远的、民族的、有明确是非观的知识来进行基础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就注意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对青少年未来适应社会、就业提供了最核心的基础,且事关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国家前途的大事。
(3)面向市场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着重培养青少年和农民的专业职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竞争的必备心理、思想素质。只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专业职业能力提高了,才能顺利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要提高人口素质,还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个能让农村村民、医生、社会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让农民能看得起病,愿意去看病,医生和医院也乐意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农村的生育质量和健康水平。让在城市居民中较普遍存在的保健意识,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等生活态度也能普遍进入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常所强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农村残障新生儿的比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3.从多方面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的农业发展途径和模式,但总体来说,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和建立高效、低能耗的产业体系是各地统一的发展指针。主要是各地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业和乡镇企业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利用本地的农产品原料进行深度加工,储运,销售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包括乡村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4.建立和完善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对于一个刚刚尝到现代化的些许甜头,正准备迈开大步前进的国家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无疑会增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本,但反过来,如果处理得好了,同样可以从中收益,变不利为有利。这中间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我们尽力加快建立一套能覆盖所有公民、全方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包括占全国人口64%的农民。
我国1.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将近1亿住在农村,大多依靠家庭养老为主,部分老年人仍然老无所养,生活状况非常令人担忧。相对大多数城市家庭而言,农村家庭经济基础相对弱,竞争能力较差,政府一直以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又相对很少,广大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养育小孩和赡养老人的负担相对沉重,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失地农民的增加,使得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有日益弱化的趋势,急需各项社会保障。
由于我国国情的复杂性,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要在短期内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似乎不大可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逐步进行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宣传,集思广益,办法不仅肯定会有而且会有一套很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卫,宋健.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J].人口研究.2006(3)
[2]宋健.红利期还在继续,老龄化已然加深[J].人口研究.2006(3)
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四
兰州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构建了兰州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的指数评价模型评价了兰州市96-2001年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能力逐年稳步上升,但总的水平仍较低.
作 者:李远平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 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19(5) 分类号:F062.2 关键词:协调发展 指标体系 联系度 兰州市
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五
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 者:李晏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3(3)分类号:F120.4关键词: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6.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 篇六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从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方面,论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关键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相互制约,经济的发展要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同时环境也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如果是掠夺资源式的经济发展,必然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另一方面,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经济发展都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自然禀赋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同时如果在经济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运用经济成果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物质支持,又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因此,应当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寻求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本质特征。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从生态自然环境系统中获取各种资源,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人类创造各种文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最大生态系统即生物圈中进行的。生物圈一旦被破坏,自然物质如果出现严重短缺乃至枯竭,就会给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甚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威胁。由此可见,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基础。人们只有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很好地借助自然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然力才会最大限度地、持久地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因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无论其人口密度大小、资源赋存贫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好坏,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比发展中国家都要轻得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达。而人口膨胀、资源短缺、滥伐森林、自然生态退化等几乎全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贫穷和经济不发达则是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显然,发展中国家要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有效保护与利用,离开经济的发展是完全不可能的。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1.认识上的缺陷
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新增长理论,都将生产看作要素投入的函数,而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问题则被忽视了。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要素在生产函数中都近乎于非必需。这些理论都严重忽视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和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西方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也不例外,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政绩考核中主要看GDP指标,忽视环境保护。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伤害
我国经济长期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特征,不仅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资源短缺状况,而且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61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以上的只有477个。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左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当期“经济增长”,而且对后续的“经济增长”也有难以估量的潜在阻滞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大大加重经济社会后续发展的成本。比如,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后就排进江河中,不但使得在日后要花费更多的投入来治理,而且污染会造成损害健康、缩短生命等恶 3.我国加快经济发展与提高环境保护效率面临困境
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不协调,管理部门之间职权不清,法律原则性过强而可操作性差。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没有改变。各方发展所需的资金总的来说是不足的。有限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的特点,在市场经济逐利目标的驱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很难对环保产业产生投资欲望。环保产业无法完全依赖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作用而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在我国,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是影响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解决措施
1、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的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力度
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并认识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胡锦涛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它反对的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当前的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这一国策还远不够深入人心,原因就在于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行为、节俭的风尚和绿色消费,以合理的消费理念取代浪费、奢侈的消费。
2、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目标应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扩大再生产方式来看,应由处延型扩大再生产向内涵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从速度和效益来看,应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投入产出来看,应实现“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高产出”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传统的发展战略,是以追求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为其目标的。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忽视环境保护,加剧生态条件恶化与环境质量下降,其结果只能是使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也难以为继。因此,经济发展目标应该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即经济发展既要有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等综合目标。只有把环境质量纳入经济发展目标,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同步发展。
3、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榨取性利用和浪费性使用的基础上的。这种只讲利用,不讲保护,忽视其增殖的盲目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使人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化。因此,中国的资源发展战略,应是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效保护。应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合理利用中更新增殖,保护开发利用与更新增殖相平衡,实现生态经济平衡,使自然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都能顺利地进行,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稳定持续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协调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为此,要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树立环境资源有价值的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4、增加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国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例问题,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欠账严重,如果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账难清,新账又欠,而且势必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适当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除提高环保投资水平外,还要进一步提高环保投资效益,使投资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用。
5、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法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也存在环境法律条文缺乏配套性、对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等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大环境立法步伐,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在经济上提高处罚标准,在法律和制度上促进企业提高治污的积极性。
6、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
政府管理在我国环境保护中起着引导、促进作用。必须改变原有的政绩观念和评价机制,把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增强政府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的积极性。政府政绩考核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作保证,难以真实体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尽职程度和渎职程度,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各级人大有效地监督各级政府,还要建立群众对政绩考核的监督制度、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绩考核内容公开透明,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效。对政府部门失职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也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政策的惩处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四、小结
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却又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增强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社会的生产行为和生活行为,可以限制对环境和资源的使用和浪费,达到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总体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存在矛盾,又可以协调。
参考文献:
1.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2.郑小兰.谈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商业时代, 2007(11)7 3.熊盛文.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3(5):7.4.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7.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七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是对全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以及资源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经济子系统以人均GDP、工业总产值、资本形成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作为指标;社会子系统以人口增长率、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平均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数、从业人员总数、公路里程作为指标;资源环境子系统以单位GDP能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烟尘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污染施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作为指标。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 构建了广西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模型和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1) 计算子系统各序参变量分量的有序度。设描述某子系统运行状态的若干指标为x= (x1, x2, ..., xi, ..., xm) , 则我们称x= (x1, x2, ..., xi, ..., xm) 为子系统x在发展过程中的序参变量, 其中Aij≤xij≤Bij。这里xij (j=l, 2, …, n) 为序参量分量xi在第j时期的值, 而Aij与Bij分别为其上限值与下限值。这两个限值是根据该项指标当年的最小和最大可能增长率来确定的。下限值可以选取过去某年的实际值, 上限值可以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或规划目标选取某年的预测值或规划值。
对于效益型指标, 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 (如经济子系统中的生产总值指标) , 则定义子系统x的序参量分量xi的有序度可以表示为:uij (xij) = (xij-Aij) / (Bij-Aij) ;对于成本型指标, 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 (如资源环境子系统中的废水排放量指标) , 则定义子系统x的序参量分量xi的有序度可以表示为:uij (xij) = (BLJ-xij) / (Bij-Aij) , 可见, 各序参变量的有序度取值范围均为[0, 1]。
(2) 计算子系统有序度。uij (xij) 为序参分量xi对子系统x的有序度的贡献, 子系统x在第j时期的有序度uj可以通过对uij (xij) 的集成求得, 集成常用的方法包括几何平均法和线性加权法, 本文采用较为常用的几何平均法, 即:。类似以上步骤, 我们求出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各时期的有序度u2j和u3j。
(3) 计算复合系统协调度。设在给定的初始时刻t0,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为ui 0, i=1, 2, 3, 则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演变的某一时刻t, 其协调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参数, 其作用在于保证当且仅当对∀i, uit-ui0≥0成立时, 复合系统才有正的协调度。HD取值越大, 表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 若小于0, 则至少有1个子系统正在朝无序方向发展, 复合系统从t0时刻以来出现非协调发展状态。
2.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子系统的相互约束、相互联系的状态, 但无法反映复合系统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所以在评价协调度的同时, 应该将协调度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起来考虑, 用以表示某一发展水平上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 设DC表示协调发展度, 则:
T=αf (x) +βf (y) +γf (z) ;α、β、γ为待定权重系数。其中:
二、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计算
为研究和评价“九五”以来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笔者根据前面所列出的各子系统的指标, 利用《广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 按照前面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计算出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 (见图1) 。
1995—2007年间,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稳定提升, 反映出“九五”以来, 广西经济迅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波动幅度很大,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广西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导致资源环境系统有序度的不断波动。
就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而言, 历年的HD数值都大于0, 而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较低协调发展水平时期后, 2001年协调度大幅上升, 直到2005年均连续稳定在0.3左右, 自2006年后连续开始大幅攀升, 说明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在近十几年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总体协调能力逐渐改善。
(二)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计算
首先根据熵值法原理, 利用MATLAB7.0软件输入各项指标的历年数据, 计算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中各指标的待定权重系数αi、βi、γi。另外, 我们认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同样重要, 模型中α=β=γ=1/3。然后将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带入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计算出协调发展水平系数DC (见图2) 。
;αi、βi、γi为待定权重系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度量标准见下表所示。
1996—2005年间, 广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协调发展水平系数DC数值在2001年和2006年出现二个拐点, 其中1996—2000年期间DC数值均在0.3以下, 属于非常失调型, 2001—2005年DC数值增加到0.3以上, 但仍然保持在0.4以下, 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但仍然属于不协调型。2006年DC为0.53, 属于比较不协调型, 2007达到0.6, 开始进入弱协调型。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实证分析结果看, “九五”以来, 广西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 但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加重了资源生态负载负担,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水平比较低, 目前仍然只是刚刚进入弱协调型。但从总体来看, 尽管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 逐渐呈现向较高协调发展水平的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要特别关注社会的公平。首先,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城乡就业,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就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就业渠道;其次, 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第三, 要加强公共基础实施建设, 改善城乡生活居住环境;另外, 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同时也可以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就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建设生态广西, 培育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农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大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 切实改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协调发展水平系数在2001年和2006年出现的二个拐点, 分别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 可见,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对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防止再次出现协调发展水平的向下波折, 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西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 构建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模型和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运用1995—2007年间广西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进而评估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 “九五”以来, 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水平比较低, 目前处于弱协调的状态, 但呈现逐渐向较高协调发展水平的趋势。
关键词:复合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世琦, 等.不同协调函数对生态—经济—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3) .
[2]王丽珂, 许洪春.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6) .
8.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八
[关键词] 辽宁省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树立环保建设思想
大力弘扬环境文化,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1.协调环境保护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重视环境保护,搞好环保建设,没有生态保护措施的经济发展是不能持久的。其次,要重视环保投资额的增加,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为0.5%~2%,我国的环保投资比例为0.65%,而辽宁省2005年的环保投资只有0.46%。第三,要树立环境价值观念,各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所有生产经营者要树立正确的环境资源价值观,并以此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第四,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制定环保产业政策,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2.发挥公众和舆论的作用
环境保护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必须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外,还必须发挥广大民众的参与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对民众可能有危害的项目,应让群众了解并征求他们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对那些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拒不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要严肃处理,并通过舆论曝光,切实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此外,搞好环境保护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注重资源节约,而节约资源不仅是企业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要做到人人参与。要充分发挥各个新闻媒体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宣传和推广科学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好典型。对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加强政府和法律的监管作用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1.强化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作为代表行使保护环境的职能,应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因此,政府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全面规划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并使之真正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将其工作成果列入政府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定期向群众公布,实行群众与政府共同监督,有效地提高辖区环境质量。
2.科学制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搞好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和矿产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适当调整扩大保护区面积,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注重处理好宏观大循环与微观小循环的关系,把生态示范区建设与本地区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企业发展要注意规划和规模,应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占有率大、科技含量高、污染能控制的项目。
3.加强环境法制和环境监察
当前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因此需要加快立法,完善法制。环保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随时能够出现在污染现场,要敢抓敢管,同时也要正确运用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运用法律手段,树立环保权威。
三、运用经济手段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经济手段在调整国家利益与部门、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中起着重要作用。
1.将环境保护纳入宏观管理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要有环境保护目标;第二,环境保护要纳入国民经济平衡,环保投资要占有一定比例;第三,把环境质量作为计划考核指标。
2.从中观层次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企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第一,积极促进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利用型转变,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大力促进发展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并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第二,调整和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特别是注重发挥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淘汰质量差、成本高、污染大的产品;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注重发展金融业和旅游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与优化。
(2)实现环境保护的产业化
应当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将环境保护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的环保市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应用经济政策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对环境治理项目给予免税和补贴;规范环保市场,按国际通行的惯例对环保企业和环保产品进行第三方认证;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开展环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环保企业的竞争力,扩大辽宁省的环境贸易;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环保产业的管理也要向行业管理转变,以实现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对于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在政策上应当吸取国外的经验,实施“污染者付费”的政策,收取生活废弃物的处理费,以保证环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3.把企业环境保护纳入生产管理程序
企业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产生者。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从微观层次上对企业产生的污染与破坏进行控制,并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生产建设管理程序,使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企业的污染防治主要采取两个措施。
(1)控制新污染源
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从两个方面控制新污染源:一是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大中型建设项目,凡对环境影响产生污染和危害的,都必须作环境影响评价。对小型项目和限额以下的技改项目也要求其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经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二是实行“三同时”制度,即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当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损害;防止和减轻粉尘、噪音、震动等对周围产生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治理已有污染源
目前辽宁省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工业污染。在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决不允许企业向社会转嫁污染换取自身的高效益。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治理由自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首先要努力完成环保主管部门下达的污染源限期治理计划,完成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同时也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采用能耗低,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坚决淘汰那些能耗高,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特别是要鼓励可再生资源、能源的使用,更新有害环境的产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促进具有环境保护标志的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支持的手段包括促进中小企业生产的专业化,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以实现其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帮助建立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等。这样既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从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从而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任勇夏光俞海李霞: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N].中国环境报,2006-02-16
[2]邢秀凤曹洪军:试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4):28-30
9.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篇九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干预超出了生态环境所允许的范围,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要是二者的“U”字形关系,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因素包括市场与政策、技术与经济结构等.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以承载力为标准,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作 者:王长征 刘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12(3)分类号:X22关键词:经济 环境 协调 研究
10.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
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宗亮,邮编:277500)
积极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群众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人口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对这一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建立健全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把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保障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这项政策是做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有关部门和地区要认真组织好试点,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这项政策以公共财政政策为支撑,通过国家奖励扶助的形式直接帮助实行计划生
1育的农民群众,使他们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能够享受到当初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解除后顾之忧,亲身感受到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帮助,经济上有实惠,跟共产党走有奔头。这不仅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而且实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社会制约向利益导向、从单纯依靠思想工作向解决实际困难的重大转变。
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
我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并于80年代初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0多年来,我国少生了3亿多人,节约了7万亿元抚养费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1970年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极大地减轻了社会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二、国家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的理论依据
(一)计划生育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农村的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体力在生产劳动中仍扮演重要角色,加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仍以家庭为主,因此,男孩的地位举足轻重。城镇居民因为有工作,有工资,所以等退休后生活上有一定保障,而
在农村,因为农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所以那些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家庭利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从社会角度看,这些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独女户、双女户家庭为国家、社会做出了牺牲和贡献,晚年却由于身边子女少,遇到一些困难和不便自身无力解决。所以党和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使其晚年生育得比别人更好,更有保障。
(二)生育需求的可变性与可替代性
生育要求和生育动机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但在特殊环境下,这种变化可以大大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计划生育广泛开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千年延续不变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生育需求大大弱化了。但从整体上说,目前“养儿防老”、“传宗接代”仍然是老百姓尤其是偏过农村多数农民生儿育女的主要生育需求。这些生育需求的根源来源于不同的侧面。如:“传宗接代”主要与生育文化中的传统观念有关;“养儿防老”主要与实际生活保障有关;对于与生育观念有关的需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生育行为来满足和达到目的;对于与生活保障有关的需求,既可以选择生育,也可以选择生育之外的替代手段(如用经济手段加以保障),来达到生育行为所能达到的同样目的,这说明,这种生育需要具有可替代性。
(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调节的必要手段
人们生育需求和生育动机的多样性、可变性与可替代性
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对育龄群众的生育需求进行调适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特征。
在生育需求的驱动下,人们对子女数量与性别产生特定期望,并将这种期望付诸实施,当条件具备时就会导致相应的生育行为。社会中较多的人对子女数量期望过高或对男孩的偏好过强时,就会造成人口过快增长和性别比结构严重失调,因此除了通过社会行政法规等直接干预外,就须通过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特别是通过经济发展和利益导向手段,从根本上削弱人们生育意愿上的这种本质动力。
三、国家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的实施及奖励人群的确定
自2004年起,我国开始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根据规定,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金。目前,我国开展试点的地区有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和重庆,以及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各1个地(州、市)和贵州省遵义市。同时,国家鼓励东部地区自行试点。对于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政府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西部试点地区的奖励扶助资金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中部试点地区的奖励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按50%负担。在推行
奖励扶助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建立了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
奖励人群的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60岁以上。具体标准为: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本辖区居民;
2、年满60周岁符合奖励条件并且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生育的公民;
3、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者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公民;二是双女户,即按计划安排生育两个女孩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公民;三是有生育能力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终身只生育一女孩户;四是农村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户。国家提倡在兑现优扶条件的同时,对农村实施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在经济、生产、生活上也给予一定补助。
四、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与“关爱女孩行动” “关爱女孩行动”,是国家人口计生委根据中央的要求,针对我国近些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现状,从维护人口安全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大局出发,提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目的是通过大力传播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有利于女孩成长的生活环境,向女孩和生育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要把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落实与“关爱女孩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为女孩的成才成长
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坚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依法打击贩卖、残害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和杜绝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发生。
五、深刻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意义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扶助奖励,是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健全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改革群众婚育观念,稳定人口急剧增长,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指出,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把农村社会保障与控制人口紧密结合起来,对于稳定农村独生子女和两女家庭、抑制超生具有重要作用。从单纯“处罚多生”到“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重,这是我国人口控制方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我国正在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
1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财政收支 信贷收支 区域经济
1 毕节地区财政、信贷收支特点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和“边、贫”地区,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毕节地区在国家产业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下,借助自身能源优势,积极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特色产业经济效应成效初显。2004至2008年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193.98亿元增长到402.98亿元,增长107.74%;地方财政收入从12.31亿元增长到35.12亿元,增长185.3%;财政支出从34.81亿元增长到107.29亿元,增长201%。截止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3.43亿元,各项贷存款余额168.23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34.48%和64.11%。
1.1 财政收支特点 表1列出了2004-2008年毕节地区地方财政收支、GDP及其增长率。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财政收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1.2 信贷收支特点
1.2.1 银行存款与经济总量关系。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13.43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179.76亿元,增幅为134.48%,高出同期GDP增幅26.7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170亿,较04年未增加94.9亿元,增幅126.36%;企业存款余额47亿,较04年未增加7.6亿,增幅19.29%,总体来看,我区存款呈现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企业存款增幅较小的趋势。
1.2.2 银行贷款和经济总量关系。2008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8.2亿元,比2004年增加67.1亿元,增幅66.44%,低于同期GDP增速41.3个百分点。按贷款结构分析:中长期贷款余额102.7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1%,信贷资金长期化趋势较为明显。(见表3)
2 毕节地区财政、信贷收支矛盾
2.1 财政收支矛盾
2.1.1 税收增长结构单一,可持续性不强。2008毕节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2亿元。其中,由两烟、电力和煤炭开采“三大龙头”产业带来的税费收入占比超过80%。这集中反映了毕节地区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不乐观,大量中小企业和行业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2.1.2 地方对上级财政依赖度过高,财政赤字压力加大。2008年未毕节地区地方财政支出为107.2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为35.12亿元,地方财政赤字为72.17亿元,这意味着毕节地区财政必须通过其它途径解决赤字问题。从目前看,赤字的弥补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
2.2 信贷收支矛盾
2.2.1 余额存贷比相对较低,金融信贷对经济增长有效拉动严重不足。2004-2008年,毕节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从75.56%降低到55.9%,四年间降低了19.66个百分点,平均降幅4.92%,同时贷款近4年年平均增幅低于GDP年平均增幅近7.5个百分点,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信贷资金配置不足并存的局面,金融信贷对地方经济贡献度偏低。
2.2.2 贷款高度集中,大客户贷款成为我区银行机构最大的潜在风险。2008年末,在我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90多亿元的贷款中,就有70多亿元集中于大客户,且贷款客户趋于同业化,基本集中在电力、矿、煤、烟草、石化、房地产等几家大型集团公司,一旦经济环境恶化,银行将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
3 几点建议
3.1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实行正确的财政、金融政策导向;二是继续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财税优惠政策,积极针取中央政策扶持;三是引导大型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向政府、总行、省行争取一些向毕节试验区倾斜的信贷政策。
3.2 继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与经济和谐发展 一是要在毕节发展村镇银行成立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商业银行通过出资设立或参与组建村镇银行等方式进入农村。二是在全区7县1市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三是鼓励国有、股份及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空白点设立移动银行、自助银行等,满足农民基本金融需求。四是引导政策性银行调整服务方向、扩大服务范围,加大贷款力度,进一步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充分发挥邮政储蓄机构网络优势,拓宽业务范围,试点开办对“三农”的信贷业务,改变农信社一家垄断的局面。六是支持自然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等非金融组织到农村开展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金、城市闲散资金合理有序流动。
12.内蒙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二
进入新的时期,内蒙古紧紧把握经济发展的利好机遇,依托本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创造出了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巨大业绩。 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间经济社会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2000年到2009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8.7% 据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过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序由2000年前的24、25位跃升到第15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在全国的第16位上升到第六位。
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如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缺乏更加科学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对资源成本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而且环境代价和物质消耗较大,整个经济社会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比较突出。 而且在这基础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生态效益越来越差, 经济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显现越来越突出。 成为制约内蒙古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障碍。
二、内蒙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
经济增长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粗放式发展方式,一种是集约式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过去三十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这种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 例如通过增大对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者的数量等等。 但是这些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生产加大成本投入换取经济发展, 规模的扩大都是重复性建设,科技含量不足等。 这是经济发展处于低阶段的表现。 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种种不足,在发展道路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发展方式,那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增长方式是为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中的种种不足而出现的。 集约型增长方式要求企业和社会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通过知识和科技要素的增加提升发展的水平。 例如用先进技术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等等。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丰富的资源优势, 同时一味的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也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若不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内蒙古也将面临资源枯竭,经济破产的危险局面。 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及时的转变发展方式。 因为传统的物质投入和能源消耗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还造成了环境污染现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它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社会建设和发展除了经济指标以外还包括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等等。 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GDP也不能综合反映整个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当中,内蒙古自治区虽然实现了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但是该地区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200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不足4000吨,但是到2009年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17000多吨。 能源消费的增长势必会造成高污染和高排放, 这些污染物和排放物最终又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是工业三废的总量还是很高,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一直未能走出粗放型发展的阴影。
(二)能源结构与环境
能源来自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毋容置疑人类活动的频繁导致了环境恶化。 内蒙古是一个能源丰富的地区,而且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与当地丰富的资源储备有着很大联系。 但是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这对该地区经济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好事, 因为经济结构单一使得该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和储量极具下降。 在内蒙古能源结构中主要以煤炭为主,能源生产和消费85%都是煤炭。 长期单一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使得该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56%以上的煤炭都用在了火力发电上,而对于各种电力生产方式来说,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又是对环境污染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方式。 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使得辖区城市内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往日的蓝天白云也不复存在。
(三)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
在防治环境污染的工作中, 环境保护与投资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他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治理运营体系。 而且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是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在这些方面企业还应当不断的积累发展经验。 环境管理项目可以缓解环境污染现象,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一定程度的环境保护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环境保护投资在污染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这些方面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工作, 他们能够更加充足和完善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从而使得整个环境能够得到逐步的改善。
三、内蒙古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循环经济
现阶段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典型的能源型经济, 这种经济主要是以资源环境为重要依托的。 其中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高污染高消耗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在这种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的前提下, 他们才能最大程度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双向发展。改变这种状况的最现实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在经济发展中大量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础工作就是提高生态效率。 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首先要考虑环境生态效益。 而且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废物利用, 通过废物利用和资源的更加高效的利用能够使得一些排放物指标大大下降从而提升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这样不但能大大减轻当地环境压力,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济指标的增长是整个经济工作的全部内容。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是一个地方引以为豪的工作成绩。在这样的观念下,势必会造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指标的持续增长。 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发展经济应当兼顾生态环境。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 因此,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就应当及时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同时还应当在具体的工作中制定完善的计划,确保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 将过去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弥补回来。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当不断加大宣传教育, 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能够影响社会存在的状态、内部次序等。 为此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工作中也应当不断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是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节能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在宣传教育中我们还应当意识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政府和企业, 而且还是与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当对此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只有在做到这一点上才能形成环境保护的全民效应。
综上所述,内蒙古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出现了当前的经济与环境不相协调发展的问题。 同时在这一关键时期该地区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 为此当地政府应当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挂念,探索实施循环经济之路,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将环保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经济信息网
[2]石英.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内蒙古环境治理策略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1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三
一、工作目标
1、整治范围内的经营性小锅炉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签定达标排放责任书和经营性小锅炉达标排放管理协议,收缴保证金,发放排污许可证。
2、拆除管网内取暖小锅炉,督促并入集中供热管网。
二、具体措施
1、实行全员包保责任制,除驻乡镇监察中队、政务大厅坐班人员(2人)及局司机外,其他人员全部参加包保,责任落实到人头。
2、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在经营性锅炉所在街道聘请两到三名社会义务监督员,与我局包保责任人共同对小锅炉治理和排放情况进行监督。
三、部门职责
(一)环境监察大队
1、负责清查城区经营性锅炉污染情况,拟定限期治理名单;
2、负责组织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调查取证,拟定采取停业治理、关闭等强制措施的业户名单;
3、负责对供热管网内分散供热小锅炉的现场监管和取缔工作。
4、负责收缴达标排放保证金。
(二)环境监测站负责根据集中整治工作需要,拟定监测方案,对整治范围内锅炉实施监测;
(三)环境管理科
1、根据市政府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负责把好城区新建锅炉审批关;
2、负责制定经营性小锅炉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对经营性锅炉业户达标排放进行审核确认,按许可证发放工作程序,发放或吊销许可证。
(四)宣教法制科
1、负责专项整治工作宣传的策划与实施;
2、负责协调广播电视局开展宣传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专项整治进展情况;
3、负责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
三、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2月25日-3月15日)
1、环境监察大队和开发区环保分局对市区内所有在用经营性小锅炉进行逐台调查,摸清情况,确定需要限期治理单位的名单,将市政府整治通告下发给各整治对象。宣教法制科制定宣传方案,协调市广播电视局开展宣传发动,打造宣传声势。
2、召开经营性锅炉业主大会,公布市政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市政府整治通告、市政府限期治理决定,各责任部门表态发言,环保包保人员与包保对象对接。
2、集中整治阶段(3月16日-9月30日)按照市政府整治方案开展集中整治。包保人员按照工作职责深入包保业户开展宣传,引导督促各整顿业户落实整治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每半月由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一次达标排放名单,由社会进行监督。6月20日起组织集中验收监测,并按工作程序推进保证金收取和排污许可证发放。
3、巩固验收阶段(10月-12月)建议市政府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视察验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局召开总结大会。环境监察大队继续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巩固工作成果。
1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四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结合起来,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动力机制、制度机制、市场机制、参与机制和补偿机制共同作用下运行.
作 者:黄晓园 罗辉 作者单位:黄晓园(西南林学院)
罗辉(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1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篇十五
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并通过这种两重属性与经济社会产生密切联系, 现代系统理论将人类的生存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 而人口、经济、社会等都是其子系统, 各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等人口系统的情况及其变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这种影响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凭空判断。
本文以广东省韶关市的人口数据为例, 评价分析该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可将韶关市看作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特殊系统, 人口、经济、社会都可以看作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 以韶关市2000—2010年人口、经济、社会指标为例计算评价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并分析韶关市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及空间分布是否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协调性, 全部数据来源于2011年韶关市统计年鉴。
二、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能够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涵。2.实用性原则。合理地选择指标, 指标数据应易于统计, 统计数据能确保权威性。3.完备性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要能反映和测度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4.可行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那些在统计上无法量化、数据不易获得或相对不十分重要的指标可暂时不列入。
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 选取的指标如下:
1.人口子系统。常住人口数X1 (万人) 、户籍人口数X2 (万人) 、人口增长率X3 (百分比) 、人口密度X4 (人/平方公里) 、在校学生数X5 (人) 、户籍中非农业人口比重X6 (百分比) 。
2.经济子系统。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Y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Y2、第三产业增加值Y3 (亿元)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Y4 (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Y5 (亿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Y6 (元/人) 、农村人均纯收入Y7 (元/人) 。
3.社会子系统。从业人员总数Z1 (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Z2 (百分比) 、人均储蓄余额Z3 (元/人) 、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Z4、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Z5 (张/千人) 、社会消费品总额Z6 (万元) 。
三、人口、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评价的原理及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整理基本数据, 采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得到标准化后的数据;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 求相关矩阵、特征根、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3.求主成分及其得分;4.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与其特征值的乘积和得到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本文利用SPSS软件处理上述数据, 可自动将原始数据标准化、计算主成分得分。
下面以人口子系统为例, 简述系统评价过程:
第一步, 收集原始数据, 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所选变量的值见表1, 将表1中的6个变量数据粘贴至SPSS软件中, 利用数据分析、降维、因子分析进行主成分分析。
第二步, 分析软件输出的公因子方差见表2, 表2给出了提取公因子后前后各变量的共同度, 它刻画了全部公共因子对于变量Xi的总方差所作的贡献, 说明了全部公共因子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例如, 提取公共因子后, 变量X1的共同度为0.980, 即提取的公共因子对变量X1的方差做出了98.0%的贡献。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 各个变量的共同度都比较大, 说明变量空间转化为因子空间时, 保留了比较多的信息, 因此因子分子的效果是显著的。
第三步, 求主成分及其得分。
根据主成分的提取方法, 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方差占总方差的85%以上, 根据以上方法得出提取前两个主成分是合理的。
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Fac1=0.989X1+ 0.488X2 +0.003X3 + 0.989X4 +0.231X5 +0.947X6
第二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Fac2=-0.028X1-0.828X2 +0.899X3 -0.028X4 +0.952X5 +0.026X6
将各年数据代入Fac1和Fac2的表达式就可得到Fac1和Fac2的值。
第四步, 计算系统的综合水平值。
根据F= 3.204Fac1+2.345Fac2, 计算人口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值。同理可得到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值。
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韶关市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趋势。2000—2010年人口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005以前是上升趋势, 以后呈下降趋势;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按时间顺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人口系统水平又变回负值, 2010年水平与2000年相差不大, 说明人口方面2005年以前是不断进步的, 2005年之后水平呈现逐年退步趋势;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在2007年之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这与韶关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与日俱增的进步密切相关。
四、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韶关市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呈现出不同趋势, 其中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变化趋势相同, 而人口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在2005年出现下降趋势, 如果韶关市人口水平继续沿此下降趋势发展, 人口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韶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导致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出现先升后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也反映了韶关市人口发展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 常住人口总量减少。尽管韶关市户籍人口每年都以低速增长, 但常住人口数量自2005年292.26万人以后不断减少, 2010年人口数量降至282.66万人, 这主要是由韶关市劳动力流出数量大于流入所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于缓解资源压力、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过度转移对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如本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减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转移对本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例如韶关市本地有多所技校, 但是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首选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只有少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 从而不利于韶关市工业发展。
其次, 在校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尽管韶关市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人数在2000—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 但由于多年来人口只维持低水平增长率, 小学在校生人数由2000年的338916万人降至2010年的207299万人, 在校生总人数自200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韶关市当前人口结构的不合理现象。
第三, 城镇化水平无显著提高。在人口指标体系中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的比例自2005年之后一直下降, 2000—2010年间韶关市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 因此, 韶关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
摘要:人口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评价分析人口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 对该地区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充分发挥人口因素的有利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
参考文献
[1]苏海红.青海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 2005 (1) .
[2]田成诗, 盖美.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4 (4) .
[3]赵德滋.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1) .
[4]冯国生, 吕振通, 胡博.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推荐阅读: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2-13
建立全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12-23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06-26
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06-13
在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1-03
浅析人口与失业问题10-14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08-29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