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2024-11-16

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精选8篇)

1.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篇一

在《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职业上的成就,只有15%是由于专门学识,85%是由他们的交往艺术,领导才能与自己的品格决定的,教师只有掌握交往的艺术恰当地把握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及上级领导、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的不同关系,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这段话如一缕春风涤荡着我们的头脑,使我们茅塞顿开,这段话如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剔除了我们心灵的顽疾,使我们顿然感到心明眼亮如沐春风。回想这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好似自己烹饪的一道菜,只有自己才能品尝出其中的味道。

人类生存的根本性前提是相互联系的,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彼此间要想协调关系、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就必须通过相互交往来实现,而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问题,不能不产生矛盾,而真正面临到切身利益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矛盾就会激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不良反应。教师是什么?教师不仅是园丁,教师也不只是春蚕,教师还不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不是蜡烛;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他们也是一个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们有他们光明的一面,同样也有他们狭隘的另一面。因为教师也是人,而世上又恰恰没有完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而教师恰恰是命运的主宰者,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因为许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们手中形成。问题家长养育问题孩子,问题教师教育问题学生。

教师的矛盾来自教师同事之间和教师与领导之间,而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是各种矛盾的直接导火索。一所学校要和谐发展,需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校长和教师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何处理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怎样调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兴衰成败!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处于一个职业群体之中,按照常理来说教师个人教个人的课,只不过所任的科目不同,定期定额地拿国家给予的薪水,本应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但就是在这样平静如水的表面下隐藏着一触即发的杀机,这就是潜在利益分配等因素造成的。如评优晋级,评选各类优秀教师,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这些因素都是潜在的、微妙的、复杂的、善变的。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列子数不胜数,两个人平时好的形同一人,当面临评优选模等荣誉的时候就各人动用各人的心思了,评上的沾沾自喜,落选的耿耿于怀,有的也就因为这一点不是矛盾的问题形成了隔阂。从此两个人形同陌路敬而远之,处处提防,相互猜疑,互相诋毁,相互敌视,给彼此的工作无形中埋设了暗礁,随着问题的不断堆积,导致了矛盾的不断深化,最后使彼此都产生了不良的心理问题,终日忐忑不安如履薄冰身心疲惫,有的甚至会大打出手,一旦问题与矛盾形成或激化,彼此的工作,生活关系就开始了僵化,敌对。

二、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领导与教师有着特殊的关系,领导与教师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属于一种特殊的同事关系,但我们要深知一点,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只是分工的不同,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更进一步地说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之中。所以说领导与教师的矛盾的解决关键看领导怎样合理地分配工作,怎样良好的沟通,怎样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好领导。“自私是人的本性”人是有思维,有奢望的生命体,领导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纰漏,加之教师不能考虑到领导的难处,从领导的角度出发看待分析问题。当唾手可得的荣誉或利益与之擦肩而过的时候,留下的只有疑忌和怨气,矛盾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如在年终考核时,你领导做的好,考虑的全面,但不一定所有的领导都让广大教师认可,一旦出现了问题,教师的矛头都会直接指向校长,有些时候校长根本不知道教师的怨气从何而来,所以矛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事后得到了解决,在教师的心理也会埋下一个永不消逝的电波。事不是一个人做的,人不是一个人维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不同,所以朋友的远近厚薄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人又都具有主观倾向性,加之个

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不同,在对人待人和事的时候难免有所差异。如年终考核由于考核小组成员的人为因素,加上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性,不全面性,导致部分教师的工作量,成绩与考核的档次与自己所设想的有所不同,这种矛盾的偶然与必然势必会造成问题的堆积和矛盾的激化,一旦考核的结果不顺应民意,怨声载道的残局是很难扭转的,一旦恶性循环开始,那结果是不难估算的。

同事之间关系不好,造成了同事之间的不和谐,这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紧张,时常会使自身产生职业的倦怠,干工作没有心思,没有拼劲,心理负担加重,精神疲惫不堪,于是冷漠和仇视开始滋生。这种不协调、不和谐、不融洽的人际关系造成教师的情绪化授课,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和成绩。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只有给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和社会环境,才能使他们精力充沛,身心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所以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与积怨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面。

2.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篇二

1、压力过大。女教师身兼社会多重角色, 她们既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力量之一, 又是家庭中的主妇;既要干好本职工作, 又要面临较多的家庭问题;既要赡养老人, 又担心孩子的升学和就业问题;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又要应付家庭中琐碎事务。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们在心理、生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较多, 诸如, 失眠、焦虑、抑郁、暴躁、躯体病症等。在知识更新日益迅猛的今天, 要求女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加大了女教师的压力感。这一切都使女教师的心理负荷加大, 身体健康受损。

2、疲劳过度。疲劳是人体脑力或体力活动达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疲劳可分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女教师的疲劳多为脑力疲劳和心理疲劳。由于工作、生活的重负, 使许多女教师的身体器官处于长期的超负荷运转而产生疲劳现象。忧虑、紧张和情绪不安等负面的心理现象伴随而生。

3、运动过少。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身体的运动不但可驱除疾病的侵害, 还可以缓解、转移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女教师一方面也想成为“贤妻良母”, 但另一方面又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甚至为了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不惜用牺牲睡眠作代价, 使很多女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久而久之, 身体的器官能力下降, 免疫力减退, 生理健康的下滑也带来了不少的消极情绪。

女教师一方面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进步的恩惠, 另一方面又被时代变革所带来的种种困惑所侵扰。所以, 女教师要学会缓解心理矛盾, 学会自我调适。健康心理的塑造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努力,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女教师心理困惑的消除更要从自身做起。

1、女教师自己在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 看得远一些, 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有时也要学会放弃。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听得进逆耳之言事, 咽得下酸甜苦辣。正如陶铸同志所言:“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斤斤计较, 不为区区小事所烦恼, 要有容人、容事、容言之量, 这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 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境界。

2、女教师要重新进行自我设计, 量力而行。心理健康十分讲究“度”的把握, 无论是事业的追求、家庭的营造, 度的掌握都很重要。首先, 女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 自己的兴趣特长, 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育教学模式, 既不好高鹜远, 也不自卑自弃。使自己在创造性的工作实践中, 体验到成功的兴奋、喜悦, 带来全新的精神风貌。

3、女教师要把工作与休息处理好, 要有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比如:诗书怡情, 书籍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 又是使人感悟、明理、正心、修身的精神食粮, 还能帮助人们调整心理平衡。在阅读中, 对有关的章节可摘抄常看, 感悟至深的可树之书案作为座右铭, 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运动放松, 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既可以快速掌握又能持久锻炼的项目, 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太极拳……在肌肉紧张与放松的节奏中可以感受到减轻压力的舒服感, 在运动之后热血沸腾, 大汗淋漓中可以感受前所未有的畅快感, 这时所有的烦恼都可以超越, 既能健身又能心情愉悦, 何乐而不为呢?

4、女教师要学会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比如:悦纳自己, 要学会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树立较为客观的自我意识;巧妙宣泄, 汉语中对宣泄一词的理解为“舒散心中的积郁”。这也是人格心理学上所说的“发泄情绪”, 通过合理宣泄, 释放心中压力, 除怒清郁, 以达到心理解脱与平衡;多交往多谈心, 与他人交往, 交心谈心, 既能密切关系, 建立友情, 体会沟通的乐趣, 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3.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篇三

正确地认识压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当压力过大,构成对个人身心伤害和效能降低时,教师应注意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执教能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一堂课犹如一件艺术作品,需要精雕细刻。教师备课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需要精心准备和细腻雕刻。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技能、教学组织管理技能,让每一堂课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而且具有艺术性,才能带给学生成长的快乐。也只有当教师把课上得成功了,自己的内心才能产生愉悦感,内心也才能更平衡与和谐。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减缓压力的重要因素,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心理压力,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压抑。教师这一职业是要求人际互动极强的职业,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促进人格成长。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提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工作。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爱心,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一颗平常心

不能用平常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不可能正确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社会上需要各种职业的人来奉献自己的智慧,教师也不例外。只要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即使工作在最平凡的岗位,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价值的体现,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当你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时,就要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那种态度。也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乐观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积极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是社会一份子,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有时还会陷入烦恼和忧愁之中,如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疏通,就可能引起强烈的心理冲突,并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某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教师只有以乐观的心态来笑对困难,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才能平视社会,直面人生。

4.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篇四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对学生的影响

那是1996年5月的一天,在我踏上讲台第二年的一节思想政治课上。当时我在检查前一天布置的作业,检查到一位叫陈俊的同学时,他的作业一片空白,但仍很不在乎的样子。对于这种情景,我很生气,问:“为什么不做作业?”他回答道:“不想做,不会做!”我说:“你不会做,不想做,还做什么学生,干脆就不要来了!”,随即我把他桌上全部的书本洒落在地,把他的政治书也愤怒地抛向了窗外,还狠狠地煽了他一个嘴巴。其实当那个嘴巴打下去后,我就开始后悔我刚才的举动,可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倒反过来掀了我一个嘴巴,动作是如此之快、如此之重!我似一头愤怒的狮子,又打了他。我们就这样撕来扯去了几个回合。他人高马大,力气我又敌不过,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这番“表演”,终因敌不过他而受了奇耻大辱。我扔下了课本,扔下了课堂,扔下了全班几十名同学,跑到校长那里去告状,表示再也不去那个班上课了。两位校长了解了情况后,认真做了我一番思想工作,我激动的情绪平静了很多。几天后,事情由于我的不再计较.终于平息。一切又恢复到事情没有发生之前的样子,只是我不再去管那位学生,在我的眼里,当时他就是一个真空人,是不存在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经常在我的眼前浮动,我总在想,假如是现在在我的课堂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我后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点:

1、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天职。神圣不可侵犯

社会对教师的评价较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红烛精神,无一不是流露对教师的赞美。这往往给教师心理产生一种自豪感、优越感。认为所有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对教师尊重,即使是在自己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时.也觉得自己是高尚的,是崇高的社会典范,不容侵犯。

2、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

由于长期以来,“严师出高徒.不打不骂不成才”的错误观念在作怪,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学生的内心需要,往往单从教师需要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角度出发,造就了一大批“乖孩子”,一大批没有个性特长的、没有生气的机械式的学生。

3、自身心理状况还存在着偏差

教师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我想那次的事件,主要是因为我的情绪过于激动,急于求成,没有对自己的情绪很好的加以调控。教师常常以为别人尊重自己是应该的,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被尊重的内心需要。其实这种心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

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那么的幼稚,那么的不成熟。我现在竞然有些后悔打他的那一巴掌,却又非常感谢那位同学给我的一个巴掌,让我在震惊之余学会了反省,学会了思考。倘若我能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果我能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需要进行了解,认真揣摩他的想法,尽量帮助他走出困境;如果我能把他和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许这一切是不应该发生的,也许他会和我成为知心的朋友⋯⋯我知道那次事件其实对陈俊的心理也造成很大的伤害。后来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也或多或少地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都给予了很好的解决。不可否认地说,我已经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

这次事件,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是有人格尊严的,有被他人尊重的内心需要,教师应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同等的地位上进行教学。作为教师,不但会教学,更要会教育,更要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心理不断调适,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教师,也要深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两年中,我也积极参与了.而且现在也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负责人,记得在“我的教师观和我的学生观”的论坛中,结合这个案例,我谈了许多想法,并且还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

耐下心来,放下“神圣”的架子,其实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都是那么真诚!感谢那一巴掌!

资料来源:期刊名:中国教育现代化

5.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篇五

二、填空:(每题 5 分,共 20 分)、对自我的不良认知表现为:高估自我;低估自我。、现实中存在两种挫折情境: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叫_实际挫折;人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称为_想象挫折。、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与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均会导致出现认知心理问题,其典型的表现包括:__自卑;自负;自我接纳困难;自我角色偏离、教师角色偏离表现为:_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紧张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自卑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1)要采取正确的对待自卑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2)认清自我,悦纳自我(3)教师要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4)补偿与升华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5)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自负的表现

(1)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2)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3)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自我接纳困难应如何进行调试?

(1)停止与自己对立(2)停止苛求自己

(3)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4)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四、论述:(每题 15 分,共 30 分)、简述自卑的危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对自己的影响

①跳槽 ②努力当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 ③改做学校管理服务工作 ④从事第二职业,以求增加收入⑤在教师的岗位上设法捞取好处 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

(2)对工作的影响

①自我厌恶的投射现象 ②官僚主义行为 ③畏首畏尾 ④尊重行为 ⑤虚张声势

⑥性格难于开朗 ⑦逃避现实、简述教师角色偏离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外在原因

①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 ②教育环境的压力 ③教师培训的问题

(2)内在原因

①社会方面 ②学校方面 ③个体方面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一般称焦虑状态(anxiety state)或焦虑反应(anxiety reaction),是为了调适威协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担忧、绷紧的感觉。、抑郁: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喜怒无常:情绪起伏变化太大,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转变。、语言暴力: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 “ 问题学生 ” 有意冷落,甚至 “ 横眉冷对 ” 的现象。

二、填空:(每题 5 分,共 20 分)、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忧郁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__左_ 半球,而愉快情绪则发自 __右_半球。2、艾森克(Eysenck)等人认为人的个性有_外内向;情绪性;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情绪指数 =__实现值_ ÷__期待值_。、马克思曾说人是_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简答、缓解压力的心理调节方法

(1)美好想象解压法(2)运动解压法(3)谈话聊天解压法(4)走进大自然解压法、教师抑郁的调适方法

①必须遵守生活秩序。②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③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教师语言暴力的调适方法

①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使用文明用语 ②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③少一些冷漠,多一分和谐 ④学校应当建立对教师语言暴力的有效监督机制

⑤全社会应当关注教师权益,切实为教师执教创作良好环境与条件,疏导教师心理压力

四、论述、简述教师焦虑的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心理方面的症状:

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看书及备课时无法专注,效率很低; ②丢三拉四,记忆减退

③思维迟滞,大脑麻木 ④容易激怒,爱发无名火 ⑤情绪方面,包含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

(2)生理方面的症状:

①入眠困难,醒得很早,恶梦连连,醒后觉得身体疲倦,四肢沉重 ②头晕、头疼、耳鸣,在不熬夜的情况下,眼睛有酸痛肿胀的感觉 ③缺少食欲 ④心慌气短,血压升高,尿频尿急,总有便感。

(3)认知方面的症状:

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等、简述教师喜怒无常的成因及调适方法 成因:

①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工作超负荷等因素,均可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

②心理问题就如同常见病“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也不例外

③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相应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很高;加之教育体制改革,竞争日趋激烈,若是自身的水平及能力与应达到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的话,有些教师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也在所难免

调适方法:

①从我做起,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②从头抓起,有效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

③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 ④有的放矢,学校应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缺陷。2 角色观念:是指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及按照角色要求履行角色义务和角色行为的意识。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习得性无助:面对压力,由于自己频频遭受挫折,或者观察到他人反复受挫,而丧失勇气和斗志,失去自信心,动机缺乏,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和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二、填空:(每题 5 分,共 20 分)、属于_外_ 向型个性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但体验的深刻程度不大,情绪的持续时间也不长,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属于 内_向型个性的人,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冲动的特征包括:_紧张性;暂时性;爆发性;盲目性_。、一个人的个性结构一般由__父母_ 态、__成人态、__儿童_ 态构成、教师的成熟程度是由教师的年龄、__教育程度_、知识经验、__工作经历、教育教学能力、管理领导能力_、教育机智、_自我控制能力 等多种因素决定。

三、简答、简述冲动如何进行调试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4)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5)化解冲动要注意提醒自己。、简述教师紧张调适包括哪几种策略

(1)社会支持策略(2)改善认知策略(3)问题解决(积极应对)策略(4)职业发展策略(5)时间管理策略(6)目标管理策略(7)资源整合策略(8)身体放松策略、简述教师狭隘的调适(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支持(2)组织支持(3)个人努力

四、论述、简述教师专制如何进行调适

(1)教育中教师的行为如何表现,受教育情景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在一系列内外变量的整合下形成的,这些变量主要是:

①教师的师德修养 ②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 ③教师的学生观 ④教师的焦虑 ⑤教师的个性差异

(2)改变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行为质量

①明确教师角色观念,扮演好教师角色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指导态度

③强化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 ④提高教师的成熟程度

⑤完善教师的个性结构 ⑥正确处理压力,把焦虑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简述教师紧张的表现

⑴ 负性生理反应:

①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心慌等②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胃失调,如溃疡;

③ 四肢乏力、容易疲劳;④ 经常头痛,特别是偏头痛;⑤ 肌肉紧张、疼痛;⑥ 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⑦ 罹患心身疾病,例如肾损坏、糖尿病及低血糖病、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等。

⑵ 负性心理反应:

① 焦虑 ② 退缩和抑郁 ③ 情绪暴躁、易激惹 ④习得性无助 ⑤ 注意力分散 ⑥ 厌烦和工作不满⑵ 负性心理反应:

① 焦虑 ② 退缩和抑郁 ③ 情绪暴躁、易激惹 ④习得性无助 ⑤ 注意力分散 ⑥ 厌烦和工作不满⑶ 负性行为反应:

① 服药、去医院增加;② 饮食过度;③ 冒险行为增加;④ 攻击性行为;⑤ 工作拖拉、效率低;⑥ 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

一、填空:(每空 3 分,共 60 分)、教师问题行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罚行为、侮辱行为、告状行为、压制行为、教师的体罚行为按照教师的不同心理状态分为六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绪冲动型、打击报复型、武力震慑型、敷衍应付型、苦闷发泄型、巧 “ 罚 ” 助育型)3、教师要避免体罚行为,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包括:(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答案 :(1)要干一行,爱一行。(2)放下权威身份,能够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3)学会弹性工作。(4)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5)别排斥去看心理医生。、教师常用的侮辱性语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挖苦式、比较式、预言式、结论式、记帐式、人的 ________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是适应能力培养的前提。(答案:适应)、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 和 ___ _____________(答案:职业观念上的问题、职业行为上的问题。)、教师在教育者群体内的角色有两种,这二者都会引起心理冲突,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答案:被管理者的角色、教师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角色)。、加拿大心理学家 ________ 在《人们玩的游戏》中提出的 PAC 理论。(答案:柏恩

6.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篇六

关于当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于2000年4月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调查,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形成“心理疾病”等等。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师是无法满足别人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许多期望,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都是非常极端的。比如对待一次期末考试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他或许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满意:我已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得很好了。

采取先前想法就会有挫折感,体验到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想法却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这里想说的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生活中所谓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是客观的。

(二)调适情感

1.情绪控制

这里主要指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情绪本身方面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例如,自己提醒自己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学生,等待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问题时再批评学生,防止过激言行。在这方面,如果调整得法,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也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升华。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3.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等等,是一个好方法。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多种角色发生冲突时,当教师已分不清自己是谁的时候,焦虑就容易产生。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消除或降低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的好办法。人们甚至我们自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我们许多同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情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有时这种害怕也不是全无道理)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教学工作有待改进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

3.坚持锻炼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不仅仅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都正逐步认识到,心理治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连续的,都能帮助他们更愉快、更有效地工作。要一个被心理问题所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7.学会自我调适,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篇七

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对自我效能感作了系统的论述, 而他在1997年出版的专著《自我效能感:控制的运用》中系统地总结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和运用, 进一步阐明了自我效能感在个体和团体潜能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在调节人们心理健康和成就行为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班杜拉认为,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它是个人对其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一种自我图式, 即相信自己拥有技能, 使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正确而有效的行动, 自我效能感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 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与他的学生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种不同的途径:一是通过以往的成败经验;二是通过他人的示范效应;三是通过社会劝说, 告诉人们他们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四是通过情绪状况与生理唤起。”这四种不同的自我效能感信息常常是综合的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作用。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这两项报告都指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两份研究报告引起教育研究的极大关注, 于是, 人们开始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内涵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所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 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Borg (2001) 说明了定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四个共同特点:事实要素;自我效能感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有意识的对无意识的自我效能感与作为价值所承担义务的自我效能感。

在我国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 俞国良等人结合国外对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及国外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进行了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经过因素分析将教师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吴国来等人认为: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于教与学的关系, 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与评价, 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的信念。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在维护其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一) 自我效能感决定教师的应激焦虑水平

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反应。自我效能感强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对环境中存在的潜在的威胁进行有效的控制, 并且有能力改变环境所带来的压力, 所以当他们面对环境压力时能够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社会支持等积极的应对方式, 从而降低其应激与焦虑的水平。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由于不相信自己拥有控制外界压力的能力与技能, 常常会体验到强烈的应激反应与焦虑, 而且经常会采用一些退避行为、防卫行为或进行不正当的归因, 采用这些行为方式的结果则会明显限制主体主动性的发挥。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大, 教师的压力相应的也越来越大, 因而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来缓解教师的应激与焦虑。

(二) 自我效能感可提升教师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自信心的强弱对一个人的事业与生活以及心理品质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自信心强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相信自己现实的存在价值, 相信自己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自己拥有可以获得成功的优势, 因而有自信心的人敢说敢干, 所以也就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易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自信心弱的人则正好与自信心强的人相反, 他们凡事都瞻前顾后、忧心忡忡、经常进行自我否定, 因而不容易获得成功。对于教师来说, 自我效能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其自信心的强弱, 自我效能感越强的教师, 自信心也就相应的越强, 而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教师往往自信心也相应较弱。

(三) 自我效能感可防止教师的习得性无助感

所谓习得性无助感就是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 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 从而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 简称无助感。作为教师如果长期处于较强的压力之下, 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而防止教师这种习得性无助感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刘晓明研究得出, 高教学效能感可以改变教师的职业压力, 减少教师情绪衰竭与人格解体的程度。沈杰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性别、教龄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教师的情绪衰竭, 而性别与自我效能感能直接预测人的成就感。而徐富明等人认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面对职业压力更可能采取较为积极和理智的应对策略。

(四) 自我效能感可实现教师心理健康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是指好的愈好, 坏的愈坏, 多的愈多, 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 K. Merton) 于1968年提出的, 他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 一旦在某一个方面 (如金钱、名誉、地位等) 获得成功和进步, 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 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心理健康上的作用也可以表现出一种马太效应, 这就是自我效能感越强的教师其心理健康程度也就越好, 同时也越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而自我效能感越差的教师其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对越低, 同时也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失败的机会也就会增大, 而且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与方法

(一) 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心理暗示是靠思想、语词, 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保健、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 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 对个体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根据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可知,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活动与潜意识的活动, 意识活动就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而潜意识活动则是我们所感受不到的。但是潜意识的部分在人的心理占了绝大部分, 就如冰山在海面下所占的那部分。心理暗示, 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使用一些潜意识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或行为, 调动潜意识的力量, 帮助意识达成愿望或启动行为。对于教师来说, 经常应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

(二) 进行合理归因

所谓归因, 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 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当在教学工作中出现压力与不适或是遇到挫折时, 教师应学会合理地进行归因。对于一些成功的结果应学会归因于内部原因, 而对于失败的结果应学会适当地进行外部归因, 这样逐步会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三) 适当的情绪宣泄

人的情绪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的, 当一个人处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时, 情绪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而适当的情绪宣泄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由于是一个多种角色集于一身的职业, 所以会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而现实中又不允许教师像其他职业人员那样进行情绪宣泄, 因而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长时间不能释放。教师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 使自己的情绪经常处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之下, 这样也能够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摘要: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教师自我效能感决定教师的应激焦虑水平、决定教师的自信心、防止教师职业的习得性无助感, 形成教师心理健康的马太效应。教师可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对问题的合理归因与适当的情绪宣泄方法达到提升自我效能感的目的。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教师,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Richard I.Evans.Albert Bandura:The Man and His IdeasA Dialogue[M].Fore word by Ernest R.Hilgard Praeger, 1989.

[2]俞国良, 辛涛, 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 1995, (5) :159-165.

[3]吴国来, 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院学报, 2002, 15 (7) :74-77.

8.浅谈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篇八

一、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

认识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和形成原因,才能走出教师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学会预防教师心理问题,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笔者通过学习《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了解到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如下这些。

1.自卑。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2.自负。自负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高,唯我独尊或看不起别人,对个体交往的外在排斥,优越感强,不想与别人交流,总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得多。

3.焦虑。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是一种担忧、绷紧的感觉。

4.抑郁。抑郁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

5.冲动。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缺陷。

6.紧张。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紧张的程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

7.语言暴力。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问题学生”有意冷落,甚至“横眉冷对”。

8.习得性无助。面对压力,由于自己频频遭受挫折,或者观察到他人反复受挫,而丧失勇气和斗志,失去自信心,动机缺乏,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9.体罚行为。也叫变相体罚,是一种惩罚性行为,是教师为了纠正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使用的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它往往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折磨。

二、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1.对自卑心理的调适方法。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一直在教育教学中调适自己的自卑心理,采取正确的态度,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自己的导入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做得较好,我就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认清自我,从周围中提升自我,修正理想中的自己。进行相应的补偿和升华,从精神上和物质上进行补偿,起到“失之东隅,收入桑榆”的补偿作用;多与同事交往、聊天,与同事进行情感交流。

2. 对自负心理的调适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要提高自我认识,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也要看到自己的未来。当自己做不对时,尽量接受别人的批评,多多去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生活中,与别的教师要平等相处,虚心向他们请教。

3.对冲动心理的调适方法。如在班级管理中,我缺乏耐心,有时遇到一些“问题学生”的事,不能自控,容易出现爆发性的行为。这时,需要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使自己冷静下来。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学会忍耐,不要感情用事。有时为了转移注意力,自己在一个僻静之处默念几首诗歌,尽量避免在原地处理问题,因为眼不见,心就不烦。在冷静下来之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平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跑步、等人、下象棋等来培养自己的耐性。

4.对体罚行为的调适方法。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行为或变相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折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时时在告诫自己,师生是平等的,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爱护和关心学生,多给学生关爱和引导,时刻牢记只有付出爱心,才会收到丰硕的果实。

上一篇:市场销售部sop下一篇:中学生个人贫困助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