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总结(8篇)
1.高职院校招生总结 篇一
王东同志,是我现代服务学院经管管理教研室专业教师。主讲市场营销、广告实务、客户服务管理等课程。该同志于2010年被抽调入我校骨干院校项目申报团队,全程参加了我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申报材料的编写工作,主要负责材料第一部分的编撰以及后期的整体汇稿、文字把关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校骨干院校建设正式批准立项后,王东同志作为主要成员之一被抽调入我学院骨干院校建设办公室。全程参与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建各项材料的撰写及其他事务性工作,为我校骨干院校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下半年,我校“办学56周年暨全校10周年校庆”项目开始启动,在校领导及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该同志作为前期策划与筹备团队成员之一,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撰写了校庆策划方案的初稿,为我校校庆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我校校庆工作的圆满举办做了贡献。在上述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同志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主要体现在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功底、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有很好策划素质与能力,更为重要的该同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勇于任事的使命感,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协同意识,得到了校院领导及广大同事的认同。此外,尽管为校院做了很多工作,该同志在日常工作中还能做到尽责本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认真做事、团结协作、任劳任怨,以积极任事且为而不恃的为人处事态度体现了很高的道德修养。王东同志先进事迹总结如下:
在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申报期间,该同志在校领导及项目建设团队勇担使命、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与创新务实精神的震撼与感召下,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以最高的工作热情忘我地投入到我校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申报工作中,承担起了申报材料第一部分建设背景的撰写工作、整个材料的汇稿与文字把关工作。和团队的领导和其他成员一样,该同志克服困难,将年龄尚小的孩子托付于家人,使驻校加班加点、日以继夜成为工作常态,经常是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后半夜2、3钟、以致通宵达旦。困了累了枕书卧椅小憩即止。在工作中,王东同志创新思维、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较为出色地完成了第一部分撰写、整体文字把关与汇稿工作。此外,在项目的最后阶段,该同志还主动要求把自己加强到艺术系环艺专业项目组中去,与环艺专业项目负责人庄伟同志共同连续奋战40余小时,终于在项目材料整体完成并上传到国家教委前1个半小时,以较高质量完成了材料的修改与文字把关工作,有力地保证了整体项目的完成时间与质量水平。
我校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申报成功以后,王东同志作为主要成员之一,被抽调到我校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办公室,继续为我校骨干院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在骨干办工作期间,该同志与骨干办其他同志一起,参加了骨干院校建设方案的撰写、修订、文字把关、汇稿等工作。以认真负责、注重细节的工作态度,较好地完成了校领导及骨干办领导交办的任务。此外,该同志还发挥自己营销企划专业的特长,积极深度参与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等项目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配合项目组成员,主动承担任务、走出校门、走访企业、广泛征集、深入研讨,撰写和提供了很多事关项目核心要素的资料和材料,对上述项目方案的制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1年下半年,我校“办学56周年暨全校10周年校庆”项目开始启动,这是我校十年办学历程的回顾,是我全校师生十年办学成果的展示,也是我校品牌美誉度确立与传播的重要机遇,可谓意义重大。王东同志被推荐到校庆筹备组,负责校庆活动前期的策划工作。该同志广泛收集资料,积极献计献策,并撰写了校庆活动策划方案的初稿,为后续的策划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庆活动筹备过程中,该同志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方案的评估工作,针对多项活动方案提出了修订意见,对校庆活动的圆满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参加学校校庆活动的同时,该同志还认真参与现代服务学院校庆活动的策划、筹备、组织与实施工作,为现代服务学院校庆期间各项组织活动的圆满完成做出的贡献。
在园区建设规划过程中,王东同志作为现代服务学院的园区规划建设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在院长的领导下,和同志们一道,积极了献计献策,利用极短的时间,收集了大量的的资料并据此提出了现代服务学院园区规划方面的建议,借鉴长期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创新思维,从较高层面提出了承载多种经营管理实训软件、学生实训、企业员工经营管理培训一体化一站式培训基地的规划构想,经领导认可后,加班加点做出较为详尽的建设方案。此外该同志还积极帮助“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项目组,帮助其完成拓展训练基地建设及运营构想,提出了很多可实施建议和方案。
难能可贵的是,因骨干办为临时性机构,所以王东同志在担负上述工作的现时,作为专业课教师和营销专业带着人,还要完成大量的本职工作,仅2011-2012上学期,就完成教学工作三百余课时和大量事关评估的事务性工作,此外,该同志在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说课大赛与讲课大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为现代服务学院争得了荣誉,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服务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高职院校招生总结 篇二
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江苏经济也受到国际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对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探究根源,可以发现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并为江苏经济的提档升级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罗素在其《罗素论教育》一书中说:“大学乃是为了两个目的而存在:一方面,为某些职业训练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导向型很强的高等教育形式。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大多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上,均很好地发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显然还相对滞后,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二是相关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一波热潮。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有关注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也有以一个市或一所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依据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问题,近两年的研究开始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特点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江苏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比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产值行业分布见表1。
表1 2012年江苏省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一)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3372.5万吨,比上年增产64.7万吨,增长2%。大多数农(含林、牧、渔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棉花、花生和蚕茧的产量下降。
(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11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增长最快的六个产业见表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6559.4亿元,增长20.4%。其中,制造业投资15601.7亿元,增长1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059.0亿元,增长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5%。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717.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490.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92.0亿元,分别增长30.5%、38.6%、67.9%。
表2 2012年工业中增长最快的6个产业
(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367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生产稳健增长。铁路客运量完成1.2亿人次,增长10.9%;公路客运量25.5亿人次,增长8.4%;公路货运量15.4亿吨,增长9.2%;水路货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6%。2012年年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单位数有6524家;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招生状态分析
2012年,南京共有25所院校招收高职考生,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单位的近三分之一,这一群体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所院校共设置了207个专业(注:笔者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对有不同方向的专业进行了合并),共招生34794人。与2011年相比,出现了20个新专业,同时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招生总人数减少了4321人。
(一)专业及招生人数行业分布情况
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59个,占专业总数的28.50%,59个专业共招生111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1.90%。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有129个,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其他的19个专业没有明确的产业指向,共招生685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8.92%。
(二)新增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在宁高职院校招生新增专业20个,合计招生87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5%,详情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量为0个;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量为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20%,共计招生18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21.5%;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量为1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70%,共计招生63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72.9%;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专业2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10%,共计招生49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5.6%。
(三)停招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共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这15个专业在2011年共招生448人,平均每个专业招生约30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只招了1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招收了90人。在停招的15个专业中,有10个专业指向第二产业,其余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吻合度分析
由于在宁高职院校中没有涉农专业,而在江苏省的其他城市有专业的涉农高职院校,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暂不涉及。为了分析需要,本文将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19个专业,6854人,按产业比例分摊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数据处理之后,指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数为1454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1.8%,指向第三产业的招生数为1972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6.68%。
与地区产业生产总值相比,招生数向第三产业倾斜比例较高。即使结合区域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对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预期,这一比例关系依然预示着区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偏离。
(二)产业内分析
1. 第二产业。
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统计部分又分出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其产值分别占地区总产值的0.6%、41.4%、2.2%、6%。
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201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将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进行归类,并依据招生数计算出分行业招生占比、分行业产值比一起构成表3。
表3 第二产业产值与招生对比表
以招生占比和产值比为基础数据,绘制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见图1。
图1 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
散点图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的分行业产值比与分行业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偏离的一点是建筑业。
散点图给出了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大致的相关关系,但无法准确描述相关程度的大小。可使用EXCEL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其结果为0.8823,这一数据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为进一步确定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下面开展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只需要在散点图的基础上添加趋势线,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趋势线的公式为:y=0.423x+0.0267,拟合优度为:R2=0.7785。回归公式中的斜率0.423,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较强,说明分行业产业产值比每增加1%,该指向该产业的高职教育招生占比就增加3%,R2=0.7785说明这个公式能够解释数据的77.85%,说明这个公式的解释力度较强。
图2 添加趋势线的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
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偏离较大的产业是建筑业,这和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建筑业繁荣有密切关系。
2.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又划分了14个产业开展统计。依据这14个产业的划分,将高职院校的招生的专业指向再次细分,得到表4。
表4 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对比表
为了看清在第三产业内的产值占比与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制作图3。
图3 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散点图与趋势线
图3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产值占比和专业招生占比呈现出的相关性较弱,趋势线反映出产值占比和招生占比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2=0.0976表明趋势线公式解释力度较弱。
分析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差。
五、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
分析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第三产业倾斜,且分布无序,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有129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在2012年这一不均衡进一步强化,在2012年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为0个,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4个,其中两个指向建筑业,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而在2012年取消的15个专业中,10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共招生945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医学文秘和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专业,只招了1个人,招生数超过100人的专业20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30人。指向第三产业的大多数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00人,从而专业也就无法做强,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差。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无序,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差。
2.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热点行业倾斜。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共招生17384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9.96%。
在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7个,共招生5697人,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2.8%在指向第二产业的7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指向产值只占6%的建筑业,合计招生2744人。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9个,共招生6322人,占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6.4%;其中有3个专业主要指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招生人数1833人;1个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多达2821人。
3.忽视基础性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均衡有强化的趋势。在统计的25所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招收直接指向农业的专业,而2012年农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6.3%,从业人口更高达989.98万人。而明确指向产值占区域经济总产值41.4%的制造业专业仅有43个,招生人数仅占招生总人数的19.44%。即使是在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第三产业中,产值占比10.6%的批发和零售业,明确指向该行业的招生占比仅为1.3%。
(二)优化专业结构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江苏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重新厘定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与地位。
政府部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做好政策制定,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宏观职能,积极引导高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建立符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宏观指导,并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规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专业结构设置调整行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避免人才资源的过度生产。
2. 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在专业设置中的导向作用。
就业质量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就业的最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规模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建立课程适时调整机制,便于将企业对人才最新的能力需求加入到培养过程中,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上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3. 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自主功能。
应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自主功能,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院校—行业—企业互动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建设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一批与江苏省支柱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和调整要突出区域特点,关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优化专业结构统一起来,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罗素.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户小英.国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4]赵磊等.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
[5]周开俊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6]杨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23).
[7]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资料汇编(2009-2011)[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高职院校招生总结 篇三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联合举办 高职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78-03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新型办学模式,近年来成为多个省区直辖市探索和实践的热点,其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本科院校独立办高职本科、高职院校独立办高职本科、高职和本科院校联办高职本科三种模式,其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较为直接的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广西高等院校需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开放的办学之路,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指高职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由合作的院校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又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联合举办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旨在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北部湾和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人才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强大的支撑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日益增强,但还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办本科层次教育,能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未来几年直至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广西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正是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时期。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是广西高等教育探索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具体体现。而且,本科教育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但广西普通本科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单一的普通本科类型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发展和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多样化的需求。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以及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经验来看,高职教育也应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而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有利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优化广西专业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高职和本科院校优势互补。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通过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办学优势互补。
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人才。
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主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岗位设置等设置专业,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主要按学问的性质和知识门类(或领域)来设置。
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原则,在对企业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专业学习领域,其课程注重实用性。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考虑学科的完整性,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标准,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方面,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发展思维能力、人格导向型为主。
师资力量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本科院校教师学历高、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
二、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模式探索
(一)联合办学模式。面向普通高考生、高职生和中专生三种不同的招生对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可采取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4年制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4年的方式;二是“2+2”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职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2年、在本科院校就读2年的方式;三是“3+1”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3年、在本科院校就读1年的方式;四是“1+3”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1年、在本科院校就读3年的方式;五是2年制高职本科,即招收高职生,学生在本科院校就读2年的方式。
(二)联合办学的主体选择。联合办学的主体选择,可优先考虑行业背景厚重、办学特色鲜明的广西高职院校及具有对应学科的本科院校作为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办学主体。或者先在全区国家(骨干)示范性、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专业试点班。
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能满足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符合高职本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专业教学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有效的产教结合机制等。
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应具有下列条件:有拟办高职本科专业的学科优势,在教学队伍、行业影响力、国内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优势。
原则上,1所广西高职院校对应1所广西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申报高职本科专业的试点工作应由高职院校牵头,由本科院校协调合作。
(三)高职本科专业的开发与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其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能很好地满足广西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使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推动广西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
具体而言,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了解国家及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其专业设置要对国家及广西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二是要了解广西产业调整政策,特别要关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方向。三是要了解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高职本科专业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性。四是要体现超前性、标准化。专业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进行,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超前性。在专业划分时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专业分类的有关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课程结构要合理,体现标准化。
(四)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举办高职本科专业,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和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技能,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注重过程性考核,构建符合高职本科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联合办学的实施与管理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应以“政策引导、共同管理、分工实施”为原则。具体办学实施与管理建议如下:
第一,招生对象。具有广西籍的普通高考生、高职生、中职生。
第二,招生工作。面向普通高中生的招生工作建议由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在本二批次招生。面向高职生、中职生的招生工作建议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组织单独招生考试。
第三,招生规模。原则上,当年的高职本科专业的招生数量不应超过同期该高职院校相同专业的招生数量。应根据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的客观需要,依据适度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招生规模。
第四,学制年限。招生对象不同,学制也有所不同。面向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的学制为4年(包括4年制高职本科、“2+2”高职本科、“3+1”高职本科、“1+3”高职本科)、面向高职生的学制为2年(包括2年制高职本科)。
第五,收费标准。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西教育厅、广西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贷款、学生生活补贴等方面,高职本科学生与其他类型的高职高专学生应执行同样的政策,一视同仁。
第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由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订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明显区别于三年制高职和普通高校本科相关专业。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经过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论证,开展专业分析工作,准确定位高职本科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体现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群)的要求。二是职业面向及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主要就业岗位明确,在对典型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基础上,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明确就业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三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基础课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实施教学,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四是教学进程及教学安排。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高职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合理设计各学期起止时间、教学安排。
第七,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由高职院校进行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在本科院校学习期间则由本科院校进行管理。
第八,学籍与毕业生证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执行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由本科院校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本科院校正式学籍的高职本科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本科院校高职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编号采用高职编号,并注明“高职”字样。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本科院校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四、联合办学的保障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的首要目标,而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合作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构建完善的合作保障机制,政府、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各方都有责任。在宏观方面,对校校合作办学,国家需有政策引导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在微观运作方面,应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校校双方应该责权利明晰,管理有序。如应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建立和实施《校校合作管理办法》《校校信息交流反馈制度》等制度和办法。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防止责权不清和短期行为,有利于在校校办学运行过程中规范双方行为,形成契约机制,保障校校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静,裴晓玲,卢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综述[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刘晓.加快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J].职业与教育,2011(28)
【作者简介】邓海涛(1975- ),女,广西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讲师。
4.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 篇四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转眼间,这一学期的工作又接近尾声了。在校系两级领导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我能够及时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时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学期我所带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2个班级已经是大三毕业班,工作的重心就是指导同学们的就业工作。经过俩学期的努力,我所带班级的同学们圆满的完成了在校的学习、实习工作任务。现毕业生多数已经办理完毕业手续,领取到毕业证离校。现将具体开展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做好毕业班的管理,完成实习跟踪、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
我积极配合学院各部门做好毕业班的各项管理工作,还完成了助学金、补助的发放。我能做好学生的实习跟踪服务工作:凡是已经找到实习单位的同学,特别是在合肥市外实习的同学,我都保证每个月至少与他们进行一次短信沟通,了解他们在外地的实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是我解决不了的,我就和系里或就业办等相关部门联系,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困难。有很多同学对新的实习工作生活不适应,我就积极的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保证在外实习的学生都能安心工作。此外,还对所有同学进行爱岗敬业等岗位仪式方面的教育,教育他们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育,如何做人;教育他们从一点一滴培养他们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此外,做一个对社会能有贡献的人。
此外,我还深入学生寝室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了解大家的就业意向,督促大家稳定就业思想,对仍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同学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做好各项就业准备。
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学校一直都是坚持学生自主择业和学校推荐就业相结合。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所有的就业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所有同学,组织动员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我积极做好日常各项就业信息登记工作,配合就业办有关毕业生的各项工作。还要指导帮助大家做好毕业生表登记表等相关信息的填写。此外,还配合就业办做好安徽省201_年选聘毕业生到参军等工作。我还经常联系已经确定实习工作单位的同学,催促他们尽快反馈实习鉴定表和就业协议书等。至毕业离校时,我1人参军1人专升本,其他所带的毕业生已经全部反馈实习鉴定表,就业协议签约率达100%。
二、配合学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由于本学期处在我国重大事件多发期,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异常艰难,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适时传达上级有关稳定工作的会议精神,参与稳定工作会议,分析我校一定时期稳定工作的形势,排查影响稳定工作的矛盾、问题和隐患,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对策的执行工作,较好地保证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要求同学们在思想上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遇事冷静分析。如学生在QQ群李讨论恐怖袭击时间,我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在良好的说服、教育下,同学们都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觉悟。班级讨论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水平,也为保持校园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办理离校手续期间,要求同学们文明聚餐、文明离校。在各班班干的配合下,说服、教育同学们在毕业聚餐时要有节有制,表达情感要理智,不肆意破坏公物,不违反校纪校规,更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学生即将毕业,再次祝福他们毕业后前程似锦,阖家幸福。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篇二
一年来,在校学工处、校团委、学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与帮助下,本人各项工作开展得还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力提升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123”工作模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辅导员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就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一个中心,树立全面育人观
工作中一直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中心,坚持“抓常规,确保安全稳定;突重点,提升育人质量;创特色,彰显工作水平”的工作思路,贯彻“务实性、计划性、目的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工作原则,关心学生成长,助力学工发展,努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二、把握两大方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进一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创新性的采取创立班报团刊的形式,加强思想引领,服务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二是结合专业特色,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提升。本学年,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以学雷锋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依托,提升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以各项专业风采大赛为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等。
三、守住三条主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长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点。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工作都以满足思想道德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五进”长效机制。进课堂,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进公寓,领导老师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加强交流,并创立班报团刊,保证室室有、人人看,;进网络,建立院班红色网站、微博,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进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进社团;以院团委、大学生心理研究会为组织,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目的与动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学年我院积极组织,严抓狠抓学生学风建设。一方面,努力做到“三个一”:每天一次课堂考勤;每周一次统计通报;每月一次主题教育。另一方面,组织专业学习辅导、新老生学习交流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是以安全稳定工作为底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推进安全稳定工作:一方面,加强安全稳定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带领学生骨干编写《教育科学学院安全教育手册》,以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呈现的方式加强教育,目前已印制发放完毕,人手一册。另一方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发挥我院心理学专业优势,依托大学生心理研究会,以“5.25”心理健康教育月为契机,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一是利用各种新媒介,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学生辅导员积极主动深入学生中间,走访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QQ空间,微博,飞信等多种媒介搭建沟通新平台,确保师生交流畅通无阻。同时,每周两次定时召开学生心理座谈会并建立心理档案,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疏导。二是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朋辈团体辅导。由大学生心理研究会组织对11级学生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成立了以10级心理学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朋辈”辅导小组,在心理学专业老师带领下,举办了一系列心理辅导讲座三是构建三级网络,促进有效联动。从学院、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三位一体”的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四、科学管理,培养全方位人才
(一)班级建设-辅导员挥洒汗水的主阵地
班级是学院组织构成中基本的构成单位,良好的班级学风,能够带动全班的工作开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系风。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干部是整个班级活动的中心,应充分发挥调动班干部、班级党员的模范、桥梁作用;主动工作意识。并经常督促学生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切实以实际行动给全班全系同学作出表率。通过班级学风调研、了解班级状况。在班级建设中创建沟通平台丰富交流形式,利用QQ、空间等方式。针对班级的贫困生要给予积极地关心帮助,通过这些形式,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二)五特生帮扶-学生安全稳定的新领域
五特学生工作一直是我院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我们在学生入学的时候就给贫困生相应的照顾,针对特殊情况的学生,帮助其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途径缓交学费,同时建立贫困生档案,想尽一切办法,推荐勤工助学岗位和联系家教等,解决其生活上的燃眉之急。找贫困学生经常谈心,召开贫困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家庭及日常生活状况,关注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根据校院贫困生认定办法,对60余名持有贫困证明的学生进行认定,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关心各类有突发情况的学生,如教育技术学张凤德、心理学杨帆等同学生病住院,学院党委副书记连同辅导员均亲临慰问并送上困难补助金。
(三)风纪管理-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狠抓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学学风是一所大学中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所在,是—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一所大学立校之本。为抓好学风,与授课教师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对同学们反映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协调解决;其次,强抓考纪,注重诚信教育。通过召开诚信教育主题会、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等方式扎实做好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营造考试作弊可耻的良好道德氛围。
(四)注重心理疏导-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90后学生心理成熟早、而又受到社会复杂关系影响,伴随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各类心理异常问题的比例日趋上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解决途径;成立朋辈团体辅导小组,以心理学专业为依托,在全年级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建立师生有效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年级QQ空间、班级微博等新形式关注学生实时动态,及时解决学生中突发问题;构建心理健康谈话长效机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本学期开始,每周周二周四下午确定为学生谈话时间,以宿舍为单位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方式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能够很好的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的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们和辅导员之间的距离。
五、学生活动和其他工作
在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同时,本人还分管院团委部分工作,组织开展了各项活动,在丰富学生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和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包括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素质教育活动月”活动、才艺大赛、第三届专业风采大擂台、欢送毕业生晚会、暑期社会实践申报总结、第40届运动会、迎新年长跑比赛、篮球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专业素质拓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使一些同学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也使学生加强相互了解,增进学生团结,增强学院凝聚力。在这些活动中我都给予有力的指导,并积极地融入其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团委和学院的例会,及时汇报工作,做好学工处和学院安排的事务性工作,配合学工处和学院做好学生工作等。这些事情虽然比较琐碎,但正是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日常管理提供信息。这一年来我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不管是辅导员论坛学习,还是参加学院的各种具体活动,我都认真对待,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六、工作感悟
做一名当代的高校辅导员,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大家探究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队伍。对学生怀有一颗爱心,一份责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同学们的心里去,做青年学生的知心朋友,做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辅导员这项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事业;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学习。
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深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工作是很辛苦,有些事情也很琐碎,这就更需要辅导员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对学生是服务和引导,对学校是服务于整个学校教学工作。
七、结束语
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力争把学生工作做到更好。有人说:选择做一名辅导员更容易接近幸福。在工作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感觉。如果说要我回味这种幸福,那就是我正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从工作中发现了快乐,和同事、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很珍惜这段经历。作总结,既是对以前工作的回顾,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便于以后工作的提高和改进,也是为了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在完成学院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篇三
习期刚满的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除了代理团委书记一职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担任辅导员。我当任的是20__级英教及20__级0103、0104班的辅导员。以下我分别将两个专业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
20__级英教专业两个班情况比较好。他们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两个班班委工作认真负责,能起到核心带头作用,与我也保持着密切联系,作好了桥梁工作。因此,两个班取得了不少成绩:2001班在今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班上有2/3的同学参加了党校学习,并都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其中有一名同学被发展为预备党员。该班学风浓厚,平时坚持早读,在期末考试中无一人重修。在英语剧比赛中,该班也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20__班在去年也被评为了红旗团支部。该班也是积极要求进步。全班33人,有22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形成一股“一颗红星向着党”的良好精神面貌。团支部认真负责,组织开展了以“揭批”为中心的团支部会议,使同学们对“”邪教有了清醒地认识。李国宏同学虽然曾经犯过错误,但在班上同学的帮助下,勇于改正,并且一次意外中舍己救人,为外语学院争了光。该班另一特色就是活跃,能全面发展。在冬季长跑中,报名踊跃,最后有7人参加。在“十大歌星”比赛中,有两人获奖。“十大笑星”中,该班节目代表外语学院参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作为辅导员能看到这样的班级成绩感到非常欣慰与骄傲。下学期他们将进入大三,班委要改选,我希望能有跟多的同学得到锻炼。我带的另外两个班与他们形成对比,大一的0103、0104总的情况另我担忧。先谈谈不足吧,总的有以下几点:
1、沉闷,没有积极性。同学们对任何活动,不管文艺还是体育一概不关心,只是一味低头做自己的事。我曾经就个人经验专门到班上做动援,效果似乎不明显。班级工作因此受大很大阻碍,活动难以开展,班委工作艰难,也没有成效。
2、同学间关系淡漠。据我平时对寝室的抽查、了解,同学们间关系异常冷漠。寝室间的串门情况都很少,彼此了解不够。即使同一宿舍,彼此间也少有深刻交往。他们也感到孤单寂寞、压力大,但又不努力改变。
3、学习成绩不理想。我经常与他们的任科老师交流,均对这两个班的专业成绩感到担忧。主要问题还是基础差,起点低,同学们也学得很累。
4、家庭贫困的孩子很多。不少学生因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不得不长期做兼职,这样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学校实行的公寓、宿舍分两边住宿的情况,让贫富生分化,贫困生在心理上承受压力,更加沉闷。
当然,这两个班也有优点。比如同学门对学习的态度比较端正的,平时晚上绝大多数同学都在上自习。上课考勤的情况良好,同学们都能遵守校纪校规。要管好这样的班级我确实觉得有些难度。整体开班会,大家都不愿发言,因此我采取逐个谈话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心思。下学期团委的工作我会做的相对少些,我将花更多的精力在这两个班上。对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工作。
我深切感到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总结范文篇四
来学校已有半学期多,在院系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下,自己尽快的从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角色,使自己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辅导员,虽说学生工作是忙些琐碎的事,是平凡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更是重大的,工作的好坏可以说影响到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维、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学生要有满腔的热情,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关注思想动态
同学们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对学院的各个方面都是好奇的、憧憬的,但是又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经过几个月的生活,大家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一些还在迷茫及不适应中的同学,我找他们进行单独谈话,讲解各种道理,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是直接就业还是参加专升本,做好自己在学校的规划,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不是虚度年华,浪费青春,在开主体班会时,尽量找一些正能量的话题,不断的引导他们多考虑以后的生活,就是所谓的理想,做好现在的,安排好以后的,不至于让自己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利用多种渠道与班里的每位同学进行沟通,谈心,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针对班级中学习拔尖,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申请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们申请国家助学金,缓解学费压力;对于对专业没有兴趣的,打算换专业的学生,耐心疏导,讲明道理,帮助他认识到认真学习也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他们的感情生活,我会适时的引导,对于恋爱持不鼓励也不压制的态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算平稳,对于遇到感情问题的同学,跟他们进行交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树立“遇事不惊,处事不乱,不急不躁”的心态。
二、班级的班风建设
针对本班学生入学成绩的水平及文、理现象,发现文科生占据的数量还是挺大的,鼓励他们多问问老师的解题思路,毕竟文科生对于化工的了解及基础还是不熟练的,对于性格偏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生活比较节俭等特点的同学,更是要培养的对象,使他们真正的做一个思想上都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从接手伊始,就提出了团结,紧张,活泼,共进的班风口号。班风建设的措施如下:
⑴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学伊始就在班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奋进,团结的氛围,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寻找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思想水平及能力,以更好的树立个人的目标。举办了各种目标明确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在的人才需求形势。
⑵组织了一支有能力,有号召力,团结向上的班委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班委会及各科课代表能与各位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抓好日常的考勤和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管理好班级的日常工作。
二)班级的学风建设
针对本班学生入学成绩水平还是比较集中的,高分学生少,中低分学生较多,狠抓班级学风建设。措施如下;
⑴严格考勤制度,不定期抽查上课情况。对于无故缺课的同学,决不姑息。发现之后及时找他们进行谈话。
⑵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主题班会,让学习成绩优越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大家交流,提高全班学习水平。
三、班级活动组织参加情况
⑴坚持学院的主体班会制度,每次主题不同,增进了与学生们的感情。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社会事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⑵能积极组织本班同学认真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且每次的活动都给予参与。包括运动会,元旦晚会等。
⑶针对本班学生性格偏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在主题班会开展时,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的另一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四、文明宿舍建设
宿舍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我们关系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阵地。本学期来,我经常深入学生公寓,关心学生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身心特点,关心困难学生,会找一些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及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五、配合学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自身素质
从入学以来积极配合学校、学院各项活动的开展,包括新生军训汇演、宿舍星级寝室的评比、运动会的展开等一系列活动,另外,我班与食品2、3班举行了联谊活动,这些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而且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很好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自身素质。
六、工作中的不足
1、理论知识素养还有待提高
虽然本人积极学习,并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但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理论水平还很低,难以确定研究方向,研究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倍感自身知识积累的有限,需要自己继续严格要求,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学习。
2、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作中,由于自己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一些刚接手的工作还完成的不到位,只能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在日常工作上,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
以上是我对近半年的工作进行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进行踏实细致的工作,不断的积累经验,坚持学习与进步,进一步提高、锻炼、完善自己,从而更好的胜任工作。一个班集体只有心齐才能有好的结果,这是我在学生面前反复强调的一点,感谢学院能给我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一年的锻炼使我的能力提升了很多。有过彷徨和无奈,有过欢乐与喜悦。总之是人生的成长阶段。
猜你喜欢:
1.2017年辅导员工作总结
2.大学辅导员个人工作心得体会
3.大学辅导员工作心得
4.高校辅导员工作心得
5.高职院校宣传部工作总结 篇五
回顾2016年的工作,党委宣传(统战)部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师生员工政治学习制度,加强理论武装。制定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和管理干部培训,指定专人负责资料准备、学习记录、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和其它服务工作,保障了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顺利开展,全年共完成党委中心组学习8次,完成年度学习计划。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挖掘宣传师生和优秀校友典型,强化舆论引导加强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举办一次先进模范报告会,在校报上开设“一线写真”专栏,报道先进典型人物20余人次。
二、发挥社科普基地优势,积极开展有益社会活动 围绕省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于5月23日—29日开展了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以“绿色随州,书香随职”为主题,以“六个一”活动为主线,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社科普宣传及校园文化活动。
今年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社团展示月、书香随职读书活动。组织师生积极走出去,开展了寻根节志愿服务,扶贫服务、文化服务、义务献血、对外文艺演出,组织100余师生参加了随州市的社科普活动,参加了湖北省社科联在武汉纺织大学开展的社科普志愿服务大队授旗仪式活动。
三、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不断优化办学环境
进一步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坚持党管媒体、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和传播正能量的总要求,切实维护网络和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完善校园媒体管理办法,加强对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建立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规范管理,推进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建立宣传信息QQ群,加强引导、交流、宣传,实现队伍培训、业务指导的效果。加强学校广播台和记者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广播台和记者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广播节目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完成了广播台的检查及检修,并指导广播台和记者团学生干部进行换届选举,对新任学生干部进行培训着力提升我校新闻宣传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强网络宣传的管理,对学校各二级网页进行跟踪式管理,定期通报各单位网页建设情况。
积极推进“云上随州”客户端的下载和运用,下发通知并在宣传微信群、宣传QQ群积极推广。目前我院230余人已注册“云上随州”客户端。
加强校园宣传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宣传品张贴悬挂的管理规定》,做好校园宣传环境的检查、监督工作,年中对合作办学单位的户外广告进行了一次集中整顿,净化了校园宣传环境。
四、重视统战工作,加大服务管理力度
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积极与省委高校工委和市委统战部联系,加强统战工作内部管理和服务对接。做好信息统计和建档工作,积极向省委高校工委和市委统战部上报必要的工作汇报和基层年报。积极推行院领导联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制度,制度了联系结对方案。配合市委统战部做好我院民主党派人员苏江华、张凤成、赵恒等同志的考察工作,认真做好我院随州市政协第四届委员推荐、考察工作,并对最终确定的4名提名人员的材料上报、测评、谈话、公示等进行了一系列服务性工作。
五、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对外宣传
进一步提升主流新闻媒体对学院的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学校共在市级及以上各类媒体报道100余篇(次)。学校还加大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力度,各校园微信群、QQ群健康发声、和谐交流、主动服务,为实现“随职梦”鼓劲造势。
做好学校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收集和保管好影像资料,为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并及时以简讯形式作宣传报道。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大校报改进。为增加校报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编辑部在校报建设方面,进行整体策划,以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基点,当下发生的新闻为突破口,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事件。一年来,7期报纸中开设了一线写真、社会实践、九月橄榄绿、防电信诈骗、社科普征文等专题报道。
六、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由于人员配备不齐,宣传器材缺乏,有些工作力不从心,宣传报道难免不到位。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创新不足、活力不够的现象。加之宣传理念、工作理念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学院宣传统战工作没有大的突破,没有实现质的飞跃。
6.高职院校招生总结 篇六
2012年8月1日至8月28日期间,学院安排,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一丝新奇和兴奋赴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参加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为期28天的学习内容包括了:宠物美容、呼吸麻醉机与心电监护仪的临床使用、动物外科手术、内窥镜的使用、职教理论与课程开发讲座、B超的使用、X光机的诊断原理及使用、临床化验设备的使用、临床疾病防治讲座等内容。我们亲眼目睹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很多优秀老师精彩的课,真是无比的荣幸和自豪,虽说是在外科手术中站得很累,每天长时间的上课坐得很累,但尽情感受着职业教育中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看到东西部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差异,知道了解了我们以后的方向,还是觉得收获多多。
培训学校山东畜牧兽医职院的概况:学院开设畜牧兽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畜牧机电技术、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兽药生产与营销、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养殖与饲料、饲料质量检测与管理、畜产品加工、畜牧业经济贸易等专业。建有各专业学科实验实训室120多个;建有动物医院、动物疾病检测中心、饲料厂、GMP标准兽药厂、畜产食品加工实训工场和畜牧科技示范园等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达到了有专业就有校内实训基地的水平。
说老实话,我是带着满脸的期盼,满腹的虔诚去的。说期盼是想去听听专家们的点评及讲座,说虔诚是因为我去不但代表着自己,还代表着我校畜牧教研组教师的热诚。可是眼界开了,见识到了!我不知到会的老师们有没有我这种感觉。
思考之一:怎样才能做好一名职业教育教师? 思考之二:怎样才能上好职业教育课? 思考之三:我们到底应该从名师身上学些什么?
“终身学习”不但适用于学生,我觉得更适用于我们老师,在教育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也要和教育一同进步,每一次的困惑与徘徊也同时伴随着我们理性的思考,每一次的肯定与否定之后我们总会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完善的教育。
一、此次培训采用的方式多半是实训的亲自动手操作,更能加深体会,职教课程的开发也让我从中受益,有不同教学方法的促进与交流,在活动的形式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本次培训前七天是培训宠物美容,主要是实际动手操作,学习了泰迪、贵宾、比熊等犬的美容方法;接着又是为期四天的外科手术,主要开了宠物常见的外科手术培训,还做了全国技能外科手术比赛的项目,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为以后培训学生比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请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企业行业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的新技术、新知识。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习了B超与呼吸麻醉机的使用。
3、本次培训还听了为期四天的宁波职院的职教课程开发团队的讲座,让我们对职业教育有了新方向。
山东牧院的领导、老师对班级授课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特别是感谢班主任李老师、班长张老师,给予班级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对待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在培训班上,孙玉秀老师、王宝杰老师、刘红芹老师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以现代高职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畜牧产业链为主线,深入浅出的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现代畜牧业的各个环节关键技术。他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亲切。
回来的日子里我一直想静下心来思考,但是实在静不下来。为什么呢?因为给我留下了太多的的思考,在思考我省我院的畜牧专业与其他地区的区别,如何发展?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到达外面先进的实习实训水平,更不能拿来就用。那么如何在具体实践中充分的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教学特色,然后再选择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学习,不断地吸纳,不断地创新,以期望自己在课堂教学的领域里有所开拓,有所成就!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也从别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他们对教学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他们宝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我也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继续得到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会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坚定不移地从事高职教育事业。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们熟悉了高职教育理论,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了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跟上新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通过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学习了宠物美容、呼吸麻醉机与心电监护仪的临床使用、动物外科手术、内窥镜的使用、职教理论与课程
开发讲座、B超的使用、X光机的诊断原理及使用、临床化验设备的使用、临床疾病防治讲座。通过学习,深化了专业知识、开拓了专业视野、更新了观念。聆听了专家教授学者的精彩讲座后,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通过企业实践,参观了宠物医院,我们熟悉了现代宠物医院的走向、一些新技能,以及了解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营模式,业务开展情况。培训班组织安排了学员交流,每一次的研讨,都使学员们不同的观点得到抒发。使自己能与他人有更多思维碰撞。学员们一同交流和探讨,使自己能博采众长、拓宽了学习的视野。这次培训,对于我们学员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能我们看到了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让我们更加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能让我们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又激发了我们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我们以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通过此次培训,改变思想观念,提高了我们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提高了学习技能积极性,对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创新能力,对学生培养目标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有了长足的提高。虽然培训班短暂而又充实的28天即将结束,但学习生涯无止境。我们不会忘记各位领导、专家对学员们所寄予的殷切期望,我们将努力掌握现代畜牧兽医专业的前言知识、技能、工艺和方法。争当一名教学理念新、奉献精神强、师德高尚、有精湛专业技能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我相信经过此次培训的锻造和洗礼,每位学员都会自觉地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7.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七
据统计, 高考生源在2008年迎来了一个顶峰后, 近几年持续下降, 已对目前高校规模形成了强烈的挑战。而由于我国高职实力较弱, 且目前高职办学经费和发展对生源数量要求很高, 依赖性大, 因此面对的困难将会更加突出。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 全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普遍出现招不满的现象, 按此趋势发展, 一旦生源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破产倒闭会很快成为现实。如何摆脱招生困境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1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困难原因分析
1.1 高考生源逐渐减少
首先,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全国高考生源在2008年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 开始全面下降, 2009年开始, 每年参加高考人数呈下降趋势, 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1], 2013年905万, 2014年保持在900万左右, 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 下一个高峰期出现在2025年。未来十年内我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 到2020年全国适龄人口将减少一半。生源不足的现象将更为突出, 势必对各高职院校, 甚至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其次, 除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这一客观因素之外, 高三应届学生和中职生放弃高考、放弃考试、放弃报到等现象逐渐显现也是导致参加高考人数减少的原因。近年, 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2013年, 全国弃考学生大约在100万人, 低龄留学、就业压力、经济问题是导致学生弃考的主要原因。第三, 现在考生上大学的可选择性增加, 观念从过去的上大学转变到现在的选大学上, 因成绩不理想而主动复读的考生快速增加。
1.2 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多数学生, 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教育观”有偏差, 把普通学历教育视为“正途”, 含金量高, 而视职业教育为“次等教育”甚至“末流教育”, 认为是工人的培养教育。虽然高职教育也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但被学生和家长们看低, 认为没考进本科, 进了高职, 相当于没读大学。在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认为读本科才是读真正的大学, 特别是重点大学, 本科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办公室”成为白领, 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薪资,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许多的家长和考生都认为上不了重点大学的上本科, 上不了一本的上三本, 上不了三本的读高职, 这是很多人对考生报考顺序的一个基本阶梯理解。在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心目中, 高职大专是差生的选择, 高职的定位是“工人”, 如果将来只能做工人“蓝领”, 那将和同班同学产生巨大的差距。此种心态, 也许是众多应届生放弃高职大专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然而就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了无数的家长和考生, 导致了很多的考生在上高职和工作之间选择了参加工作。
1.3 高职院校数量快速攀升但吸引力较弱
大部分高职院校规模较小, 校园面积小、师资不雄厚、专业性不强、毕业生质量不高, 部分脱离市场需求、就业困难等, 这些都是大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增加了难度。1998年以后, 高校扩招后中职院校升为高职院校,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院校升格而来的, 师资力量较弱, 学校办学历史不长, 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还没及时向高职转轨, 专业设置不科学, 缺乏针对性, 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特色和优势;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与时俱进改进;学生培养层次不深。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 导致用人单位、考生、家长在选择高职院校时难免出现摇摆和犹豫。
尽管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职业教育, 不断出台激励措施, 加大投资, 鼓励高职院校办学, 同时大力宣传高职教育, 努力提升高职教育的地位,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 高职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就业薪酬、签约率、人事代理关系等就业质量指标都不容乐观, 所以, 高职教育整体吸引力仍需提升。
其次, 1999年后, 全国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攀升, 过分快速膨胀, 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和边远地区高职院校及发展潜力不大的院校招生时录取分数极低, 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 最终影响到高职院校招生, 使得高职院校陷入招生困境。从1998年至2006年, 高职院校增加715所, 数量增加了1.66倍, 而这一数据到了2012年, 高职院校更是增加至1288所[2]。例如:福建省就有高校近90所, 高职院校占很大一部分, 福建省泉州市就有近20所高职院校。在增长速度加快时, 不良隐患也急速膨胀, 而且, 高职院校管理也是处于不够规范的监管状态之中, 只求量不求质, 没有采取优胜劣汰机制。这样缺乏监管以及激励机制, 最终会使得高职院校数量高速度增长走向办学困境, 并严重影响到整体高职院校招生。
1.4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导致市场用人机制转变
1998年开始,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速度和方式扩大招生规模, 完成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截至2013年底, 我国共有2917所高等学校, 其中高职院校近一半, 这是高校扩招前1998年的3倍;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2468万人, 为1998年的7.3倍;毛入学率达到34.5%, 比1998年增长25个百分点;高考录取率超过75%, 比1998年增长41个百分点[3]。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 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 例如:2013年为690多万, 2014年为727万, 导致了学历含金量的贬值,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些单位对人才的学历层次要求有所提高, 高职学历已不符合一些用人单位的要求。例如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 高职学历就不够条件, 高职学历只能进民营企业、极少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学历层次的提高, 使高职毕业生受到冷遇和歧视, 高职院校地位大打折扣, 进一步降低了高职院校招生的吸引力。
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 国内经济的复苏和产业的扩大, 使各种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 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 导致农民工和高职学生同工同酬, 造成了高职生毕业后就业, 与不上高职去打工, 结果一样, 考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上高职院校不值。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无奈和尴尬, 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 从而影响高职招生。
2 应对高职招生困难现状的对策
改变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现状,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学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市场用人单位等应多管齐下, 同时参与其中。
2.1 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重视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招生困难, 必将导致高职院校的发展两极分化:“好的更好, 糟的更糟”, 甚至少数高职院校“关门大吉”。一些高职院校的倒闭, 生源数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 更重要的还在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质量不好、影响力小、吸引力不足、牌子不响等。高职院校要想持续发展, 只有在自身上进行教学管理改革, 内因才是根本因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发展历史短, 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许多高职院校一直延续普通本科高校的管理模式, 也有一部分由中职院校升格的高职院校的管理延续使用中职院校的管理模式, 于是出现:教学脱节、主体单一、内容狭窄、方式机械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校的发展及招生。高职院校面对生源危机的问题, 要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 升级管理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第一, 做好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高职院校实施的是“动手性强”、“专业性强”、“职业型”高等教育, 本科院校实施的是“学科型”高等教育, 二者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功能不同。各个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历史、当前现状, 决定不同的目标定位、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 否则, 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必然会出现“千校一面”的死局面。所以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 对本校正确定位。
第二, 高职院校内部组织机构混乱, 运作效率低。一部分院校特别是刚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突出, 工作效率严重滞后。因此科学设置机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对于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尤其重要。
第三, 教学管理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应抛弃复制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做法。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 改革教学内容, 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
第四, 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近年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高职院校, 由于其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 部分学生学风差、学习氛围不浓、学习能力差等更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以学校校长或书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 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总之, 各高职院校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源危机, 应该采取符合自己院校发展的对策, 努力成为拥有一些特色的高职院校。虽然, 高职院校的形象、影响力、吸引力一方面要靠媒体的宣传与报道, 但更重要的在于校园里的学生们、毕业校友们、家长的口碑, 因此, 处在初级阶段的院校应把重心放在自身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 弥补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主客观条件不充分, 服务于招生工作。实际工作中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中心, 让学生满意, 让家长满意, 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己任, 关注学生学习、就业, 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
2.2 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加投入
首先, 政府应加大宣传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优点、特色等正面信息, 不断减少考生、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误解。因此, 各级政府作为舵手应树立“大职教”思想, 统一做好各高职院校的宣传工作, 主动参与, 全力配合, 避免出现以院校为主体, 各自为政, 相互竞争的招生宣传模式。在宣传报道中应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形象、理念、特色、前景进行广泛宣传, 正面引导, 促使考生及家长全方位认识、了解和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使其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高职教育, 使职业教育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让高职教育不断取得成功。
其次,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 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和帮助。政府要做主要投入的“保障者”, 并把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纳入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例如:在财政补贴、税收、金融、土地征用等优惠政策方面要积极支持。同时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出资帮助高职教育发展。真正使高职教育做到集团化发展、股份制发展,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统筹规划、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 进一步完善高职招生和就业制度。一方面, 国家近几年招生制度有一些变化, 例如福建省近几年招生形式多样化, 2012年、2013年实行中职推免升学制度, 2014年3月实行高职招考制度 (高职类提前高考制度) [4], 所以, 国家招生政策直接决定着高职招生质量和招生规模, 而招生质量和招生规模又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毕业生就业形式也在不断多样化, 例如:“三支一扶制度”、“服务社区制度”、“大学生征兵制度”等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第四, 采取优胜劣汰制度。国家应当出台完整可行的高职院校考核标准, 对各高职院校进行严格考核, 淘汰一些规模小、质量差、生源不足、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同时, 整合高职教学资源, 努力办好一批有品牌、有声誉、规模大、质量好的高职院校。
2.3 用人单位改变用人思想及机制
由于高校的扩招, 导致了学历贬值, 很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及用人机制唯学历、学习背景, 所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成为高等教育的“牺牲者”, 即使综合素质高、经验足也不被看好, 所以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像生物链一样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其实当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技术型人才、专业性强人才大量缺乏, 而高职院校定位就是“职业型”和“专业性”。用人单位唯学历论, 招聘不到适用人才, 致使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俱败。所以用人单位要改变用人思想和机制, 改变唯学历论, 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道德品质、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用实际行动让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前途充满信心, 免去学生和家长的担忧, 使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取得双赢!
3 结束语
在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加大宣传和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生源是基础, 课程是关键, 投入是保障, 就业是生命”的高职教育核心要素, 充分抓住机会, 把握政策, 克服招生工作困难, 努力改变高职招生现状, 采取诚信办学和宣传招生, 走出一条社会认可, 企业欢迎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熊丙奇.以改革应对生源下降的挑战[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1803r.html, 2011-05-04.
[2]2012年高校名单[EB/OL].http://www.moe.edu.cn, 2012-06-21.
[3]高考录取率超75%,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EB/OL].http://www.nxnews.net/jy/system/2014/04/01/011006526.shtml, 2014-04-01.
8.高职院校招生总结 篇八
关键词:招生;办学;机制;创新
随着职业教育整体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发展形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招生办学工作,着力拓展招生办学工作的新局面,力争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保持招生的良好势头,在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注重统筹协调,坚持内涵发展,运用系统操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把职业院校的招生办学看作一个整体,用系统的概念运作,不是简单地只关注招生这一个方面,而是把其和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有机结合,把招生工作贯穿到办学、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和支持服务水平,尽量建立高等职业院校的独特品牌,用品牌效应来自主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其有主观意愿来职业院校学习;第二,职业院校招生工作和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明确办学的指导思想,注重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招生办学路子。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两个关键词即提高和创新,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能力,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支持服务水平,运用创新的思路理顺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并建立招生办学的长效工作机制。这两个方面的努力主要是为了建立创新招生工作思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式的相互促进、整体运作、协调发展的招生办学相互促进机制。
深入挖掘招生工作的内在潜力,着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招生工作持续开展的前提保障。当前整体生源形势紧张,很多二本院校每年不断扩招,而高考生源又在不断萎缩,在这种激烈的矛盾中,职业院校面临的生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那么如何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吸引力?成了现阶段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形象及口碑才是高职院校招生的利器,解决当前矛盾的灵药,通过近几年招生工作经验总结及交流,我们发现很多生源情况良好的职业院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育教学质量过硬,某些专业或全部专业具备一定品牌效应
提升职业院校的整体素质,奠定扎实的招生基础。近年生源情况趋于不稳定,职业院校间的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职业院校的招生吸引力是每所院校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提升学院的整体素质,狠抓内涵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只有职业院校的整体素质提升,创立坚固的职业品牌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学生过来就读。要更深一步挖掘职业院校招生工作的潜力,必须注重职业院校的硬、软件建设,保持开放式职业教育的良好势头,其核心便是提高整体素质。职业院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好扩大规模与保证质量间的微妙关系,把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落到实处,加深教育教学改革,将职业院校工作的重点放到内涵建设上,不断提高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建立职业院校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学生的口口相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到职业院校来参加学习。近年,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注重提升内涵建设,都把该项任务列为学院建设的重点项目,对学院现状进行整体测评,针对总结性测评结果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职业院校的整体服务意识,加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帮助招生工作的开展,让招生工作进入良性的发展趋势。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支持服务也是带动招生工作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的建设核心就是树立服务意识,不管是教师还是行政工作人员,我们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高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真正把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落到实处,全面提升电大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可以在整个学院内部开展意见征求,征求关于如何提升服务水平的办法,尤其关注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意见,增强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把教学支持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到每个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中,为高职院校广大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带动招生工作的良性发展。
不断探索新的招生思路,开拓更宽更广的生源渠道,打开招生工作的新局面,培育高职院校生源的新增点。创新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源,同时也是刺激职业院校招生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院校想要创新招生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按照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不断挖掘招生工作新途径,发展新的招生区域,寻找合理的招生方式,主要可以在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做一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职业院校可以积极的探索与当地有扎实基础的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在合作形式方面做些尝试如培养适合该行业需求的人员的职业素养,企业和学校进行联合培养,找到两者合作的最佳契合点,进行校内校外的双重培养,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实际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就业时具备更多的竞争力,比起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学生,成为该行业上岗后就能立即工作的熟练技工。并考虑在条件成熟后争取与更多的行业、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对职业院校的招生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可以实施招生责任制,全院动员招生制等,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细化优化这些措施,对内涵建设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不断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改进教学质量等;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招生宣传工作,由于招生竞争的激烈,招生宣传工作的开展变得有些混乱,但为保证生源质量及招生方式的合理性,必须制定适合职业院校的招生宣传办法,加强实施,落实到位,让招生宣传工作符合职业院校的大政方针,为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招生总结】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培训总结09-20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总结12-09
高职院校教师年度个人工作总结12-13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07-10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究08-15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09-04
试论高职院校预算管理06-21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论文07-16
高职院校系主任职责08-14
高职院校优秀教学设计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