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共13篇)
1.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一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警示我们如果平时不注重群众工作,关键时刻群众就不会站在党和政府一边,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既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
一、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始终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只占4%,代表全体人民的仅占7%,认为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却占80%。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不再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注定要垮台;一个不再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权,必定要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能否继续切实有效地代表、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需求最大化的趋势,各种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社会矛盾不
断增加,从而导致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诸多实际问题:
1、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失位。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忽视了群众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充分利用宣传载体积极地释疑解惑,主动宣传和正面宣传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致使矛盾积累,信访上行。有的基层组织对做好群众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认为抓群众工作太牵扯精力,是务虚的,经济工作才是务实的,只顾争取项目、跑资金等,忽视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把迫切需要解决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抛在了一边,使群众工作日益边缘化,导致矛盾重重,信访不断,最终阻碍了发展。
2、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缺乏基层实践。一些干部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群众工作滞后,方法简单,针对性不强,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还有部分干部不愿潜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遇到问题能推则推,怕担责任,上缴矛盾。一些干部长期坐在机关、缺乏基层实践历练,不会讲群众话、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只注重GDP,不注重民意,以致经济发展了,党群、干群关系却疏远了。
3、群众工作机制不健全,方法缺乏有效性。当前,我们还没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新方法,一些地区和一部分基层干部仍然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还有的干部依然采取强迫命令方式,甚至随意训人、骂人、要挟人,雇佣黑社会平息事态等,这些工作方法不仅无法适应新时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要求,还会引发矛盾,激起事端,形成对抗,恶化党群、干群关系。
4、部分群众存在思想上的误区。随着社会进步,群众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增强,但群众的道德素
质却没有跟着水涨船高。一些群众很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却不习惯也不想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一部分人只管个人受益,不顾集体和国家,在棚户区改造、拆迁及项目建设上,要求超标准补偿,达不到要求就上访;一部分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走司法程序,动不动就上访,甚至认为法不责众,聚众闹事;一部分人只讲权利,享受国家的补贴、补助和优惠政策,不尽一点义务。
三、对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考
群众工作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群众路线都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党的群众工作,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必备的“第一能力”,既要继承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1、强化五种意识。一要强化党性意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重,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在群众面前站得直、坐得端、行得正。二要强化全局意识。群众工作就像一盘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做好各项事业时,必须把全局利益、群众利益放在优先位置考虑,这不仅是职责与义务,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三要强化责任意识。事业心、责任心无论从党性角度还是对老百姓负责的角度看都是第一位的。有责任心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干好事。四要强化法律意识。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熟练掌握
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合法程序予以解决。五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各项工作,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要学会用新眼光看待新情况,用新观念思考新问题,用新办法解决新矛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措施,创造性做好各项工作。当前,“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种新形式,作为公众人物,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网络平台来正确审视问题,说话要谨慎,对网民的牢骚话、气话、讽刺话等要保持理性,防止被网络舆论牵制利用,酿成不良后果。
2、提高五种能力。当前,做群众工作不比以前,困难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做群众工作上得有点真本事、硬功夫,不断地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五种能力:一是深入群众的能力。深入群众,既要有深入的愿望、深入的行动,更要有深入的好方式、好途径,要从思想深处去领悟群众路线,真心诚意地和群众交朋友,要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难事、急事。二是发动群众的能力。在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不断加大,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来感化群众,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三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做群众工作本质上就是服务,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实质上就是提高解决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精力真正集中到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来。随着服务的对象不断丰富,一些过去有效的工作经验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发展形式,需要广大党
员领导干部不断地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学习能力越强,服务水平就越高。四是引领发展的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辽西强县的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为责任基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加强党的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办好“民心工程”,为从根本上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五是化解矛盾及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化解各种矛盾时,绝不能抱侥幸心理,要顾大局,识大体,通盘考虑,坚持做到共性问题统筹解决,个性问题特殊解决。尤其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及时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迅速做出反应,是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结果的根本前提。
3、学会五种方法。一是学习提高法。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指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群众学习。书读得多了自然就少了俗气多了清气,少了媚气多了骨气,少了霸气多了和气,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融为一体。二是心理感召法。教育心理学的“尊重对等原理”告诉我们,不尊重听者,是很难得到听者的尊重和认同的。如果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一开口讲话,就摆出一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那就不可能调动群众的情感,打通群众的思想,获得群众的认同。因此,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多用真挚的感情、平等的心态、和谐的氛围去提升说服效力,强化教育效果。三是艺术感染法。说话的角度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语言情感的影响力去感染群众、凝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说话要合情合理,切不可恶语伤人、挖苦讽刺。四是刚柔相济法。
应当肯定,我们的群众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群众对政策法律不是不知道,而是知而不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是自觉地履行,而是想方设法地抵制和刁难。对这样的人和事,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尽量用说服教育的办法解决问题,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但是对那些屡教不改、拒不履行应尽义务、甚至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少数人要敢于以硬碰硬,进行必要的处理,给予应有的惩戒。五是迂回战术法。对群众工作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一些脾气比较急燥的群众,不能实打实的去解释,先要避开矛盾的焦点,可以先拉拉家常,或先说几句客套话,引开他的注意力,然后先讲次要的方面,再慢慢地切入正题,告知其实你要办的事情,不是我们不给你办,而是限于政策或法律法规的限制,这样就避免了矛盾的冲突,达到最佳效果。
2.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二
一、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存在局限
(一) 对当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变化认识不足局限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目前, 发展战略机遇与社会矛盾凸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一大矛盾, 刑事犯罪、群体性事件等,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 已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然而, 部分干警不能解放思想, 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深入到群众中去, 不能耐心倾听群众呼声, 对群众感情淡漠, 局限了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二) 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导致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当前,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 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 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4]过去坐等群众找上门、政治动员、群众运动的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在部分干警身上依然存在依靠老经验旧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等现象, 与当下群众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陈旧的工作方式方法使得群众工作的开展受到局限。
(三) 保障机制建立不到位制约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
检察机关工作的开展, 群众工作的深入离不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虽各级党委政府对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都比较重视, 但如何建立一个实体的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长期而有力的支持, 仍是检察机关需要与党委政府沟通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意义
(一) 检察机关的本质要求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人民性是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 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检察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因此我们的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服务人民,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导向, 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决定着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群众工作
“当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 随着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诉讼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矛盾纠纷,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检察机关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 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三) 加强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 群众观念不强、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不能密切联系群众等问题在少数检察干警中存在, 而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如何, 事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效果, 事关党和国家形象, 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 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使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加强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学习培训,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群众工作技巧
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学习如何不断增强群众感情, 也要学习如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一是通过培训, 提高干警做群众工作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交流能力, 学会与群众打交道, 学会与群众交流感情。二是及时归纳总结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通过提炼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 作为培训教材供检察干警学习借鉴。三是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干警, 要安排到基层一线锻炼, 努力在实践中练就做群众工作的硬功夫、真本领。
(二) 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检察机关要改变以往坐、等、靠的陈旧工作方式, “要以创新的思维去开展工作,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新点子解决新矛盾”[5]。运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 拓宽与群众交流的渠道, 丰富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 主动的走到群众中去。
(三)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为加强群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检察机关一方面可以通过制订科学详实的工作计划, 积极与各级党委政府沟通, 逐步建立加强群众工作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物质基础的长效保障机制。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合作, 使检察机关的司法资源与高校的科研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 为做好群众工作搭建有利平台, 形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7/c1024-19611447.html.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19/content_2269332.htm.
[3]许岳华.新时期下加强基层检察工作的探索和司考[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1 (10) .
[4]王启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N].宁波日报, 2010-10-21.
3.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三
一、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群众工作应具备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逐渐显露, 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党员干部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了解群众的能力。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政治态度、思想动向、生活状况以及对改进党和政府工作的建议、对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的需求。只有了解群众,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大院,深入到群众中去。
2、发动群众的能力。能够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整合和凝聚群众力量,发挥不同群体的优势,引导和发动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攻坚克难,实现各个阶段和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
3、教育群众的能力。能够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让广大群众明辨是非,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拥护党的领导。
4、服务群众的能力。能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实现脱贫致富,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5、协调关系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干群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同时,能够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增强党与人民群众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团结。
6、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倾向性的苗头问题,及时消除各种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隐患。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置,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二、如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
1.抱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党员干部只有首先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们的各项工作也才能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怀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开展工作,就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当前,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特别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就是要善于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作判断,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真正引起群众的共鸣。
2.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群众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3.整合工作资源拓宽工作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
4.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把群众工作能力和群众工作状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方式上完善群众测评制度,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真正把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干部的提拔使用交流上,要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关注干部的群众口碑,真正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还要注意关心和使用那些长期在基层,特别是在困难地区和艰苦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5.建立群众工作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意见的顺畅表达。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扎实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群众利益。建立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
6.直面问题焦点 顺应群众期待。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深刻变化的形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能坐等群众上门,必须主动深入群众,直面问题焦点,顺应群众期待,把各项为民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做深做透。当前社会业态广泛,人们独立性、流动性强,相互间缺乏沟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以真情赢得群众信任。找群众事前聊聊,及时吸纳好的建议;事中问问,及时解决实际困难;事后听听,及时修正不足,改进提高。这是态度,是感情,也是工作要诀。
7.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黄金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群众工作呈现出主体多元、问题复杂、成因多样等特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最大的“窍门”就是要依靠群众。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效果之好往往超乎我们的预想。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与群众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党委政府的决策、主张有关。因此,做工作、干事业,一定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再好的思路、规划和目标,不和老百姓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是“空中楼阁”。在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三条:确定发展思路,必须倾听群众心声;确定发展规划,必须汲取群众智慧;确定发展目标,必须符合群众期盼。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我始终相信,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创造奇迹、干成大业。尤其是遇到较为复杂、棘手、难于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时,我们要相信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汲取群众的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
4.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研究 篇四
职务:九十一团五连党支部书记
姓名:倪建国 2014年6月10日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工作是我们党领导工作的重要战线之一,是党务工作者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在如今的新形势下对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 历史实践证明,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切为民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
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确保党始终赢得人民拥护,永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加快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 现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社会阶层日渐分化、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利益多元多样化的形势,一方面使社会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新老矛盾交织,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我们既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会矛盾凸显期。为了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用足用好战略机遇,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群众工作,科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象多样化,群众工作中内容丰富,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能力上是否过硬的一个基本标准。群众工作要做出成绩,必须怀着对群众的真情实意,在工作中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提高自身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仅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要坚持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切实增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 2
面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形成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一)群众需求多元化
1、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影视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公开、改革开放的加快,广大职工群众接收信息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盛行的新媒体时代让人们的见识更多了、视野更宽了,思想更活了。同时,受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影响,广大职工群众对事物的认识逐渐趋于具体化、现实化,他们从思想上对生活的追求、对执政者的要求和期盼变得更高,对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态度、表现的要求也随之增强。
2、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还有部分群众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这样的心理极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
(二)利益格局的不均衡
1、当前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改革攻坚期,由变革带来的就业、入学、看病住院、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各区域发展不均衡,职工群众享受到的服务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心里不平衡性变得更加复杂,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
2、近年来群众越级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层出不穷,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主要是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山林权属等纠纷,造成群众与党政机关、群众与基层单位、群众与群众之间形成矛盾互联体。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又与历史遗留问题相重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
政府自身建设引发的腐败等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和党的矛盾和积怨增多。从近年的群众性事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事发突然,演变迅速。一旦事发,由于人为的炒作,互联网的传播,规模即迅速扩大,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引起数百上千人参与。二是组织严密,行为激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抓住部分领导干部的过失、政府有关工作的缺陷,有针对性的组织部分群众滋生事端,造成极坏的影响。
(四)党员干部自身组织引导力的弱化
近年来,部分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身上“四风”问题都有不同程度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一是信念动摇、思想松懈、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工作安于现状、回避矛盾;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挑重担、不敢说硬话、工作效率不高、干事创业 4
缺乏闯劲韧劲;缺乏责任和担当,在困难面前更是推诿扯皮、拈轻怕重;学习意识、进取心不强。二是组织纪律涣散,信口开河、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出现问题不请示、不汇报;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的上班时间不干本职工作,脱岗离岗、上班打跑胡子、上网看电影、炒股。三是弄虚作假,哄骗上级,糊弄职工群众,不坚持实事求是,工作流于形式,满嘴空话套话、检查走马观花、做事不求实效,引领职工群众发家致富本领不强,不查找自身问题,张嘴“等、靠、要、拿、吃”等。四是高高在上、不从实际出发,不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不干实事,不与职工群众交流思想、指导生产,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还有的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只会推卸责任,指责、漫骂一线职工群众,方法简单粗暴,多以命令、强迫、压服职工群众,工作态度恶劣。五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就做,没有利益的事,就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工作将就应付、得过且过,只会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无酒不成席,且宴请泛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些行为都严重削弱了党员干部在做群众中的可信度及组织引导力。
三、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途径
如今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 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勤于做群众工作 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多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要勤,沉下身子,准确掌握了解广大职工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并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提供准确的信息。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做群众工作是不够勤,以为坚持群众路线是老生常谈,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只有将行动落到实处,常常与群众沟通交流,就会对群众工作由衷地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倾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大量事实也说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
(二)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善于做群众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技巧,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掌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技巧。
第一,要掌握法律法规,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掌握法律法规就是依法行政,按章办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宝”,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法纪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视法律法规为“点缀”,在群众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决策不民主、不依法,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公开,严重偏离法治化的轨道。结果从表面上看,工作做了,事情办了,却留下了许多后患,有的甚至还会激化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工作的缺失。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既做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又做法律法规的遵守者,更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者,学法懂法,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公道正派,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第二,掌握方法技巧,这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掌握方法技巧,做到外圆内方。做群众工作,要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处理问题。什么是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首先,必须加强双向沟通。沟通的关键,先要弄清楚群众想要什么。一方面,我们要放不下架子,深入群众,广泛听取意见,时刻把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放在心上。另一方面,要主动告诉群众,单位正在做什么,最近有什么打算,对他们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总之,群众希望领导干部听到自己的心声,也希望了解领导干部个人的想法,领导干部既要作被动的倾听者,也
要作主动的宣传员,这既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更能有效避免产生隔阂和误解。
(三)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敢于做群众工作 现如今,有不少领导干部一提到群众工作直摇头,连说“太难”。问他难在哪里,回答恐怕都是“群众不配合,群众不理解”,把什么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这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无群众,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本身无才,做事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办事缺乏正气。日常只顾在办公室工作,不善于联系群众,由于缺少与群众的直接接触,在做群众工作时,便抓不住人心,解决不了问题,面对群众时自信心不足。所以,要有敢于“面对面、背靠背”做群众工作的勇气,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四)创新宣传形式,乐于做群众工作
现在向群众宣传政策、决定,靠正式会议、公告栏是远远不够了,以前什么都听领导干部的,现在强调基层民主,群众也有了“话事权”。以前大喇叭一响,上级精神一下就传达到各家各户。大家都是各种各的地、各耕各的田,各干各的事,人员难组织,会议难召集,信息难沟通,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基层领导干部要把分散的群众吸引过、组织起来,就必须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生活习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沟通形式。比如,8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载体,或适当印制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单,发放到各家各户,实现全员覆盖。
5.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篇五
一、时政背景
最近,某位政府官员的一句话引起舆论大哗,某市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在对记者要求对信访处理意见进行解释时,质问说:“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这位局长的话反映了部分官员的心态:近些年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模糊了、动摇了,甚至认为用不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为个人和小圈子服务,这就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
对此,中央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当前做好群众工作面临哪些新挑战
1.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和发展着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四个方面的多样化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向我们党执政和领导的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四个方面的多样化、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影响,也使党的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例如,当前,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表现上都发生了变化,对财产性资产的追求要比以前来得高,民主法制意识和公平尊严意识日益强烈,政治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由于我们党是掌握着公权力的执政党,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上,人民群众自然要把我们党作为其利益需求倾诉的主要对象,而在征地、拆迁等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群众更把矛盾追溯到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身上。所有这一切都会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中反映出来。
2.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员干部不断的新老交替,群众工作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如有的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不依靠、不相信群众,甚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的党员干部群众立场不坚定,一事当前只为自己、而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不了解、不熟悉,习惯于发号施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如此等等,这些新问题是与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相违背的。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几个认识问题
1.有人说,当前,群众工作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传统的群众工作已经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以服务的行为获得群众的认可,在战争年代,党的各级领导者,甚至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如毛泽东当年在西柏坡,稍有闲暇,还去教农民如何种水稻。这些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要继续继承下去。
当然,当前社会形势和科技都有了新的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积极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解决群众问题,必须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为主,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时代提供的一切手段、渠道,如互联网留言板等,热线电话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
无论是传统方法,还是现代方式,关键是要真正从群众的诉求出发,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并且认认真真地解决其问题、维护其利益。
2.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一些拦堵上访群众的行为,截访者都会好言相劝把本地上访者接到宾馆,安抚回家。有人说,这也是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你觉得呢?
这种行为不是群众工作,而是害怕做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许多地方信访总量下降、信访问题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视群众工作、下功夫做好群众工作的结果。
要正确看待群众上访,坚持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坚持用群众观点思考问题,站在群众立场处理问题,多做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工作,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1.尊重规律、转变理念。树立“四观”--“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一个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
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业绩考核内容;民主与依法执政观,即群众基础变了,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应有的基本观念,也是基本的工作方式;民众利益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
2.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注重民生以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群众是现实的,公正协调各方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民众的基本权利,是维系当下社会稳定与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没有民生的进步,就没有党的群众基础。
3.建立新型沟通机制。改革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还要构建开展党群工作的协商机制,创新从事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今天,开展党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决反对“代民作主”、越俎代庖、强拆强迁等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权益、素质、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构建党群工作的协商机制,与人民群众协商,其利益如何实现和提高,其人权和基本权益如何保障,其基本素质如何提高,其社会保障体系如何逐步建立。
4.要用社会政策公正调解利益关系。发展民主以保障利益协调的公正性。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必然保证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社会利益调节需要民主决策机制的保障,需要给各方利益相关者以畅通的表达诉求通道与平等的机会,也离不开各利益群体之间、各群体与公权力行使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对话协商。没有民主,社会公正就只能依赖于少数权力行使者的素质。民主的制度化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5.提高领导者领导素质。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党内领导方式与领导群众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坚持以说服为主。要做到周恩来同志所说的“领导群众,结交朋友”,特别是要结交社会最底层的群众为朋友。领导干部还要不断提升内在素养,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
6.要注意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多样。以民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以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灵活多样,确保党以多种姿态、手段联系群众。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认可与社会的稳定。强化党组织和政府的服务功能,把服务蕴含在社会控制之中。在中国,社会治理是典型的执政党起主导作用的治理,即所谓政党治理。执政党和政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强化其服务功能却是时代的需要,是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需要。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和群众,唯有服务,从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上,从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上、工作重心上,转变到服务方面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在群众中的政治动员力,形成对社会的凝聚力。
五、重要论述
1.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2.2011年2月16日,温家宝在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基层群众代表意见召开的座谈会上指出,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知道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知道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所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3.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同中央党校第48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要认真贯彻执行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
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积极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篇六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发
党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实践群众观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志强调,政法干警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心中有群众才能做到党在心中、法在心中。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权过程中,群众工作直接影响着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表现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因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切实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广泛争取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检察事业作为党实践其先进性的载体,人民群众通过积极投身党所领导的检察事业来表达对党的拥护。检察事业的兴衰成败,从本质上来说在于检察工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认可度。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使检察工作体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
(二)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是由检察机关人民性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一本质,决定了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不断改进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依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检察权。
(三)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检察机关日益迫切的重大任务。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
(四)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是提高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必然要求。当前,少数检察干警存在着群众观念淡薄,群众工作能力不高,严重脱离群众等问题,降低了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整体满意度。加强和改进检察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执法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深刻的认识检察机关,理解支持检察工作,树立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提高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整体满意度。
二、深入探索新时期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正确把握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原则和理念
原则和理念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核心,检察机关只有深入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才能正确把握群众工作的原则和理念,才能推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中,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人民赋予的检察权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二是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要善于将检察工作贴近基层、联系群众,要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检察工作、谋划检察工作,要善于运用检察职能便民利民,要善于从化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问题去开展监督工作,要将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重心、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追求,做到法律监督与群众要求有机结合,使检察工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三是坚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牢固树立群众工作意识,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将执法为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实践上;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检察业务工作能力,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化检察队伍。四是坚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检察工作要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在注视中发展。与此同时,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必须牢固树立民生司法、和谐司法、权威司法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坚持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着力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水平
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重点在于将检察职能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群众工作落实到履行检察职能的具体实践上来,真正做到执法的过程就是便民利民,服务群众的过程。
(一)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护民”上下工夫、求实效。一是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等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二是着力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严肃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维护人民群众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全面加强涉检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因办理不力、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责任追究,提高执法水平。四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执法、注重效果,切实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
(二)积极拓展民意沟通渠道,着力在“靠民”上下工夫、求实效。一是加强民意沟通。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采取网上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举行听证、问卷调查、深入群众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增强检察机关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及时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筛选、分类、分析,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重要内容。二是注重把握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收集群众诉求,及时掌握具有苗头性、倾向性涉检网络舆情,快速处理争取主动。加强检察机关门户网站建设,完善便民、利民窗口,努力将门户网打造成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三是积极发动群众拓展案源。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认真了解、掌握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领域、系统、行业的业务知识,把握发案规律和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案工作。受理人民群众对诉讼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控告,强化诉讼法律监督。
(三)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着力在“为民”上下工夫、求实效。一是加强群众观念教育。检察工作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观念,真正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进一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自觉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甘当人民群众公仆。二是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加强对检察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训。鼓励检察干警到基层一线锻炼,直接面对群众,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三是树立良好执法作风取信于民。强化执法为民观念,更加注重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强化程序意识和效率观念,及时、高效、公正地处理有关案件,坚持文明执法,注重人文关怀,营造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
(四)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着力在“亲民”上下工夫、求实效。一是认真接受群众对检察执法活动的监督。建立健全人民群众评判检察工作的机制,坚持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四表四卡”制度,坚持对群众反映的执法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检察机关或者检察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二是认真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定期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检察工作的意见,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执法检查、检务督察等活动。进一步完善督办检查、监督备案等工作机制,为人民监督员有效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活动和事项。探索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是认真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建立经常性联系。探索建立情况通报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检察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信息和重要情况,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权威性。遇有重大紧急情况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客观事态,表明处理态度。
7.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七
一、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1.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群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带来利益结构的重组与再分配。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中,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办学自主权逐渐加大,办学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这就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益格局,建立起真正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责权利关系,高校管理重心也应向二级院系倾斜。校级层面应做好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进行宏观管理、调控;院系应在具体分配制度的确定、教学科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充分享有自主权。在管理重心下移、利益结构重组的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疑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现实的任务。
2.高校主体的特殊性对群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高校主体的特殊性首先表现为主体的多元性。这里既有教师与学生之分,也有在职人员与离退休职工之分,还有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与从事管理、教辅工作的人员之分,还有事业编制人员与人事代理、劳务派遣人员之分。这对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兼顾、平衡各主体的利益关系,营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和谐氛围,提出了新的课题。
高校主体的特殊性其次表现为主体的受教育程度高。普遍表现为独立思考问题和判断能力强,思维活跃,表达述求的愿望强烈,运用政策和法律武器维护个人权益的自觉性强,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强。有些人掌握政策和法律知识的能力甚至强于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限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不足,常常会造成局面失控、工作无法推进。
高校主体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广大教职员工既有个人成长的需求,又有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既有对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思考,又有对福利待遇的不同述求。学生出于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具体、多样,如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学历能力如何提升、如何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等等。这些问题无疑都是群众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不同群众主体的利益诉求要区分对待,才能提高高校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社会矛盾的多样复杂化对群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高发且复杂,一定程度上在高校也有所体现。大众化教育在实现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的同时,也给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相应的压力,学习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存在心理健康危机群体的出现,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学生工作对象。搞清楚这些特殊学生群体出现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切入点。生源质量的下降、离异家庭失业家庭学生的较多出现、学费较高与预期收入较低的不对称、就业难给学生造成的较大压力等,不仅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而且成为了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更有别有用心的势力企图利用青年学生的热情、激情,制造事端,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这些现象与问题的存在,也增加了高校群众工作的难度。
二、提高高校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路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了对党的群众工作的认识,基本能将群众观念贯穿于工作当中,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党性修养不到位,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不够牢固,还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能力提升不到位,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对群众的诉求找不到解决的思路与办法;情感不到位,不能怀有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而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群众工作,就要勇于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创新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思想意识对人的言行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通过对马克思群众观点的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结合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依靠全校上下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只有坚定了这一根本观点,才能在制定政策、组织实施中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也就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同时,还要通过学习,提高对政策的理解能力,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为在实践中开展好群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勇于探索、甘于奉献,在实践中提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
高校领导干部要勇于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努力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要本着对党负责、对高等教育事业负责、对个人的成长负责的态度,从师生员工的所需、所求、所忧、所虑出发,不辞辛苦,不怕困难,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时,当“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时候,要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努力提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只有与群众心贴得更近,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服,才能知道群众最真实的想法,才能保证有效的开展工作。要充分运用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区别对待不同的工作对象,做到既能讲大道理,又能讲小故事;既有向老同志虚心学习的态度,也能够对青年学生循循善诱;既能坚持原则,又能灵活把握。要学会运用群众语言,有效拉近同师生的距离,增进与师生的感情,增强群众观点和为民意识。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有自己喜爱的常用语言和语言表达方式,所以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运用讲这些语言作为必修课。要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呼声,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使其成为学校改革建设的坚强力量。
二要解决实际问题。高校群众工作的关键是领导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去为师生想问题、办实事、谋利益,这也是师生衡量群众工作好坏的标准。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所需所想放在首位,内化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能够把教职工利益述求与学院发展统一起来;要善于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模式,实行目标管理,提高执行能力,提高组织效率,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要切实关心困难教职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要建立特殊学生群体的帮扶档案,制定一对一的帮扶计划,既要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也要使其能够较好的就业。
三要增强法治观念。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既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也要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更要使青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明辨是非,不为别有用心之人所用,切实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四要运用现代科技。利用网络建立群众工作平台,是高校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高校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占领意识形态、思想舆论的主阵地;要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建设,搭建起与广大师生员工沟通的平台,征集到不愿面对面表述的意见、建议,争取开展群众工作的主动权;要利用网络及现代通讯技术,为师生员工答疑解惑,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就业、心理健康等问题,实现群众工作的现代化。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要靠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来巩固。同样,要切实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群众工作的自觉性,规范开展群众工作中的行为,提高群众工作的整体水平,也必须依靠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来保证。
高校的特殊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时,既要依靠基层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工会、老干部、共青团、民主党派的作用,建立起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机统一,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权益的相关制度,用制度约束、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从而减少群众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8.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八
[关键词] 群众路线;群众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 D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35-1
一、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新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坚持群众路线,顺应群众期盼,对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分重要。
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自党成立以来,就非常善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动员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克敌制胜的法宝,谁的群众工作做得好,谁就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迫切需要。能否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群众主体多元化。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对象,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给执政党和政府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和坚持群众路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巨大的挑战。
(二)群众利益诉求层次提高,群众工作目标提升。群众工作要适应新变化,而在满足人民群众这些高层次甚至是个性化的需求方面我们的经验不足,观念、能力、体制机制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三)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众思想工作难度加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特别是人们权利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生活的困惑,思想与信仰出现了多元化。群众工作面对着的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四)网络社会逐渐形成,群众工作面临新任务。如何发挥好网络正面作用,把群众工作做到网络上,人们的理念、手段、方法还很有限。
(五)党员干部发生新变化,主观上容易脱离群众。群众队伍在变,党员干部队伍也在变,出现了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工作上的官僚主义,领导上的形式主义和生活上的享乐主义。
(六)少数干部群众工作水平不高,群众工作粗放,干群之间隔阂加深。少数干部群众工作水平不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一些群众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还没有被许多领导干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继续沿用过去机械、粗暴的工作态度和简单的工作方法,依然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反而还会引发新的矛盾、激起新的事端和形成新的对抗。
三、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思路创新与方法创新
(一)树立与时俱进地从事群众工作的新理念。在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上,树立与群众平等的思想,突出人民群众是发展主体的观念。同时要实现党的执政的转型,逐步转向科学、民主和依法领导和执政的方式。
(二)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方式不可能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从根本上做好群众工作。从现实来看,能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有效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建设一个公正平等、生活有保障、人人享有尊严的社会,是衡量党的群众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政府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把人们的幸福感融到党的执政理念当中。
(四)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及时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要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制度体系建设,做到问计、问需、问政于民,确保领导决策科学。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决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从党群、干群关系看,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定期联系群众、走访群众、接待群众制度,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要及时了解民意掌握民意,建立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五)公正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格局。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首要就是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六)通过“三转变”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群众信访”也是群众工作的一条重要内容,做好信访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体现。要把“群众上访”转变为“干部下访”。干部要不定期到群众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了解潜在的矛盾隐患,提前做好工作。同时要从“群众重访”转变为“干部回访”,分管领导与相关部门人员,要到信访对象家中定期进行跟踪回访,详细了解信访案件办理结果,评估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程度。要把“被动截访”转变为“主动接访”,实行定期接访制度。对每一位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进行详细登记,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对确需调查核实的问题,向群众做出限期办理承诺,明确办理责任人,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参考文献:
[1]吴琪,吴俊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J].江南论坛,2007,(06).
[2]王军.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06).
[3]李爱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
9.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篇九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法制日趋完善,人民的法制意识和民主意思逐日提高,在新形势下要怎样做好群众工作,增强干部的服务能力,是急需思考的 问题。归结起来首先要 做到以下几点:
一、感情要真诚。要自觉把群众当主人、亲人和恩人,解决好为了群众、情系群众的 问题。我们党来自 人民、植根 人民、服务 人民,与 人民群众血脉相联、鱼水相依。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党性观念和政治立场的直接反映。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疏远,其主要原因还是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化。党员干部首先必须树牢群众观点,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要把群众当主人。始终坚持群众至上,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的事当作天大的事,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充分尊重群众、俯身走近群众,主动向群众嘘寒问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把群众当亲人。多到群众家中走一走、坐一坐、串串门、谈谈心,多交几个“穷亲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常走动、多帮忙,不断增进“亲情”。
二、责任要明晰。要尽心尽责惠民、安民、便民,解决好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 问题。服务群众是我们的天职,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应尽之责。尤其是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全部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做群众工作。在新时期,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利益诉求更多,群众工作更加繁重。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做不好群众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带着责任、带着 问题、带着任务做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造福群众。要加快发展惠民。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紧扣主题主线,大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着力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推动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发展质量“三量齐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三、处事要公正。要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解决好维护群众、取信群众的 问题。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的是大多数,不是极少数。处事公道是对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取信群众的重要方面。现在老百姓最痛恨的是干部搞特权、徇私情,偏亲向友,不公平办事。领导干部必须 做到为人正派、办事公正、行事公道,全力维护群众正当利益,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信息要公开。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公益 问题,都要及时公开、透明操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阳光照进现实。办事要公平。在处理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 问题上,要坚持一个标准、一个口径,做到不优亲厚友,不因人而异,真正“一碗水端平”。
10.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篇十
市卫生局
2011年7月27日
结合卫生局工作实际 , 我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一是做好政(院)务公开工作。深入推进政(院)务公开,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及时公布医院资质、医疗服务、服务告知、服务价格等群众关心的信息,保障群众、患者获取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规范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行为,加大对滥检查、滥用药、大处方、收红包、开单提成、过度诊疗等医疗服务不良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三是不断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设立便民窗口、便民热线、便民信箱等,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四是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单位服务窗口,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改进服务,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公开,便于群众办事和监督。
11.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 篇十一
一、强化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本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泉,来不得丝毫马虎,容不得一点懈怠,出不得半点差错,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极端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才行。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帮助,自觉自愿地增强服务本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才能切实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
一是必须相信群众,才能服务群众。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石,这是我党历经沧桑却永不改变的无悔追求。作为一名群众工作者必须相信群众,信任群众方能服务于群众。群众的生活习惯,工作状况,交流方法,沟通渠道,表达方式可能与工作者有异,这就需要群众工作者耐下心去,沉下性子与他们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与群众建立起了信任桥梁,就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一切都会顺畅,什么都会好办。
二是必须以群众为本,才能心系群众。做群众工作必须心中有群众,自觉自愿地把群众当朋友,平等相待,用诚心、真心、爱心去做工作。坚决杜绝表面上尊重群众,心里藐视群众的现象发生;彻底摒弃当官做老爷思想,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把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不结穷亲,不尊重民意的想法扔掉,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把打着为群众办事之名却行为少数人或小团体办事之实的习惯放弃,要多想群众之需,群众之难。
三是必须尊重群众,才能贴近群众。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群众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外,对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多元,群众的民主权利意识逐步增加,这必然会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的民主权力是否贯彻执行,落实了多少,恰恰反映在群众情绪上,群众情绪也成为衡量群众工作的晴雨表、试金石。群众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工作人员对这些情绪不加区分的搪塞,不论是非的驳斥甚至是毫不关心地漠视,放任群众情绪扩散,这是一个群众工作者的致命伤,工作中必须坚决杜绝。
四是必须关心群众,才能依靠群众。 古人云,“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因此,群众工作者要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凡是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所有事情,要做到寸土必争,毫利不让。只有维护好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为群众谋福祉,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只有深入基层,接触群众,关心群众才能了解问题,发现困难,要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经验,倾听群众呼声,才能消除群众工作者与群众之间存在隔阂。有人说,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就是要求我们同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生活,努力提高群众对我们领导干部的信任度。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办事情,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方法
群众工作在我们党的历史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持了优良的传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期、面对新形势,群众工作呈现出对象多元、内容多样、环境多变,我们一些群众工作者明显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因此,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各种办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优良传统决不丢。干部好坏由群众说了算;工作好坏还是由群众说了算,这是我们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任何时候都不能丢。面对评议结果要坦然接受,我们党的好传统、好方法、好经验,在新形势下我们做群众工作不仅不能忘记,更不能丢掉,而且要还要继续长期坚持下去。
其次,依法行政不能违。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做群众工作,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自身要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违法。
第三,坚持原则抓引导。 对待群众诉求,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沟通情况,增进了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坚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群众学会运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发动群众要民主。宏伟的目标和蓝图,只有把群众动员起来,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有可能实现。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最高标准。俗话说“十个手指不相齐”。
第五,理论联系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因此,做群众工作要积极应对实践挑战,从实践破题、用实践立论、拿实践作答,把大道理化作群众听懂的家常话、讲明白的体贴话,为他们解疑释惑,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使思想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架起理论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提升理论大众化的需求人气,不断增强理论的现实感召力。
12.浅析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策略 篇十二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因此,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工作。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2 当前群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 群众工作能力不强
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要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和所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群众对物质、文化、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群众的这些新需求、新变化, 给我们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先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搞强迫命令的老作法再也行不通了。一些干部难以适应迅速发生的变化, 把不准群众的思想脉搏, 看不准群众诉求的核心问题, 导致群众工作滞后, 方法简单, 针对性不强, 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 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还有部分干部不愿潜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遇到困难能推则推, 怕担责任, 矛盾上缴。
2.2 群众文化道德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深入, 在部分群众的思想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倾向。一是只管个人, 不顾集体和国家。如在重点项目建设上, 要求超标准补偿, 不给钱就挡工, 不给钱就上访, 不给钱就闹事。二是只要民主, 不讲法制。不学法, 不懂法, 邈视法律, 知法犯法。有一些群众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目的, 不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权, 该走司法程序的不走, 动不动就上访、集体访、越级访, 甚至闹、打、砸。三是只讲权利, 不尽义务。少数群众只享受国家的补贴、补助和优惠政策, 不尽一点义务。四是只求温饱, 不谋发展。有的小富既安, 缺乏创业精神;有的甘愿受穷, 有等、靠、要思想;有的没有技术和资金, 缺乏致富能力;有的好吃懒做, 不走正道;还有的出现仇富、仇官的扭曲心理。
2.3 工作机制不健全
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当前, 群众工作存在着网络不够健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 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硬件建设仍需加强。
3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策略
3.1 牢记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 关键看我们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 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党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宗旨, 就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 就是从群众中来, 扎根于人民, 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大地母亲。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 对老百姓有没有真情实感, 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 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唯一标准。当前,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矛盾较为集中, 尤其是贫富分化问题较为突出, 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 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带着真感情, 深入到群众当中, 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 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 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 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
3.2 改革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在90年的光辉历程中, 我们党坚持把“为民”作为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前提,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以贯之地为人民谋福祉,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践证明,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 为“公”还是为“私”, 为“民”还是为“己”, 是决定人心向背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以民为重、以民为先, 始终不渝地为民掌权、为民尽责、为民谋利。为民掌权, 就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 真正把全部心力投入到工作上, 放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 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民尽责, 就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 恪尽职守、倾尽所有、竭尽所能, 认认真真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实实在在为民生,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谋利, 就要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民意, 珍惜民力, 不事虚华, 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 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 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3.3 创新工作方法
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 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日益多元化, 群众维护其既得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在加强、维护其民主政治权利的意识在提升。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经验, 深刻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 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中做好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这既是一项根本任务, 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当前, 我们党提出的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总要求与党在战争时期的群众路线是一脉相承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想问题, 作决策, 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 与群众共商致富大计, 共谋兴业出路。只有这样, 人民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 我们也才算得到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真谛。
3.4 坚持依法办事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 依法办事已成为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手段。然而, 有些领导干部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法治观念淡薄, 法律水平不高,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大于法的思想, 决策不民主, 办事不公开, 处理问题不公正, 不公平, 损害了群众利益。因此,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各级干部就必须很好地学习法律法规, 不断提高法律水平, 学会依法施政, 坚持依法办事, 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3.5 健全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
要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 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完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 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 靠前指挥, 尽快平息事态。坚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 化解冲突, 解决问题。逐步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群众工作效果如何, 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因此, 我们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群众工作的根本标准,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将做好群众工作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3.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调研报告 篇十三
中共甲石河乡党委书记 邢万柱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我乡群众工作的现实状况、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
(一)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群众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的较大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还有部分群众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唆摆利用,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期待,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悉心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3、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出。从直接原因看,一般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涉法涉诉、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社保、环境保护、水利资源等方面。一般是多种矛盾交织,处臵难度大。一些群众要求的合理性同反映形式的违法性交织在一起,总体上属于改革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但又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处臵工作的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二)从干部的角度来看
当前,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牢,脱离群众,不愿做群众工作;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不强,不敢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欠缺,本领不大,不会做群众工作。这些都导致我们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代表性和凝聚力,在群众工作中未能发挥强大的先锋作用,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甚至变成了“弱势群体”。
二、近年来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以作风建设为主线,有效增强各级干部的群众观念。做好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解决好干部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只有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才能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了干部作风建设,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入手,不断强化群众观念,让各级干部带着深厚感情 做群众工作,为了群众干事创业。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发挥乡领导干部表率作用,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对信访案件实行包案制度,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抓作风建设,干部的群众观念明显增强,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打牢群众工作基层基础。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主体是基层组织,建好了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就有了可靠保障。通过开展争创“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工作业绩好、干部作风好、群众反映好)活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高潮,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全面推进我乡各项工作,再创新业绩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教育引导为手段,增强群众整体素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尊重、依靠、服务群众,又要注意教育、引导好群众;既要采取思想教育、经济调节、完善服务等办法,也要用好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把尊重群众与引导群众、宣传群众与服务群众、依靠群众与依法规范群众行为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打击,树立了扶正祛邪的良好导向和社会风气。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正面教育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坚持不懈地进行正面 宣传教育,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卫生、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宣传各方面先进典型,有效提高了群众整体素质,倡树了文明和谐新风尚。另一方面,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始终保持了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起到了应有震慑、惩戒作用。
(四)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促进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完善民主决策监督机制。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重大决策随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征求意见信等形式,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扎实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和社会事务公开,特别对民主议事、评议干部、一事一议等办法进行了规范,调动了群众参与管理监督的积极性。二是完善联系群众民意沟通机制。乡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或重点工程项目,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开展群众接待日活动,乡领导成员轮流值班接访。实行领导干部包重点信访案件制度,群众对乡党委、乡政府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完善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乡里成立群众工作站,在各行政村设立群众工作室,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信访、公安等部门力量,建立信息预警、案情通报、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制度,实施工作联动,综合运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形成了大排查、大信访、大调解格局。
三、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社保、劳动保障问题。部分退伍军人、落选和退休村干部以及被清退的原乡政府编外干部和民办教师等要求政府发放养老生活补贴。表面上看,这些人的诉求都并不高,也不算过份,但是我们地方财政的经济条件很有限,加上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政府不能为他们彻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造成这部分人经常性上访。
(二)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猪场的环保状况处于无政府监管的失控状态。乡猪场遍地开花,不少猪场建在村边、河边、甚至水源头上,既无沼气池,也没足够的水面排放消化。由此导致污水横流、臭气薰天,群众怨声载道。
(三)是水资源纠纷问题。近年来与水资源有关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多,这是群众工作中的一大难点。自从中央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统筹取消,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和维修资金得不到保证,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不到位,导致现在很多农田水利失修,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对此怨气很大,一到耕种季节,纷纷到政府集体上访。
四、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
一是我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政可投入公益、公共事业的力量相当有限,群众的期望远远高于政府的公益投入。二是干部公信力下降,主观上少数干部作风不实、工作不在状态,一些地方群众不信任干部,乡村干部关系没有很好地融合,村级干部关系复杂,工作能力不强;客观上我们的干部待遇低,工作任务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也影响了群众工作的开展。三是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滞后,农民观念陈旧,村级干部工作能力、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做群众工作缺乏创新思维等,群众信访不信法。四是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乡、村干部应讲真话,讲实话,反映实情,要用换位思维创新农村群众工作。
五、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破除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思想桎梏,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一是对新时期群众工作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做好群众工作的努力方向;二是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使群众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是对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从制度上进一步解决好群众工作没有责任主体的问题,形成“经常抓、抓经常”的长效机制。
(二)要着力提高乡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要把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重点是提高“四个能力”,即提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通过释疑解惑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提高解决和化解矛盾问题的能力,善于使群众通过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相信并依靠 党和政府;提高主导思想文化阵地的能力,善于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提高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力,善于组织群众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要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把对群众有感情、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一条重要标准。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让那些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大有作为。
(三)要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更注重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思想工作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要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用真心解决群众困难,用真情温暖群众心灵,用真诚赢得群众信任,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要依法按政策办事。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对群众提出的应当解决、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说明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时予以解决;对群众提出的 不合理要求,要进行说服教育、积极引导。三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问题,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新形势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研究】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07-01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消防行政执法效能06-10
乡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总结08-20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08-14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10-21
新形势下青年干部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12-25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09-10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开展07-21
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思考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