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共5篇)
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篇一
第二十一课《“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学案
冉店中学曹琪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过程,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2.学做小记者,报道现场情况,捕捉重要画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场面描写。
2、体会通讯的特点,精心选材,体现中心。
3、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学法指导
1、何为通讯
这是一篇报道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前的情景的新闻小故事(小通讯)。
通讯同消息一样,也是报纸上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们有共同点,都讲究“实”“真”“新”。通讯要求比较详尽、具体地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展开情节,描述具有典型意义的场面;写法手段比较多样,除叙述外还适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讯具有时效性、典型性、真实性,篇幅较长。
2、资料助读;
1961年3月23日,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
绥中县()载人()
翟志刚()问鼎苍穹()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创设情景,“录制”通讯感受气氛。
2、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件,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释疑:
1、走近人物,感受风采 :文中是怎么描写杨利伟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同桌交流。)
2.送行的队伍中到底出现了哪些人?他们各自心情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3、做小记者,进行一次现场直播,你们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记者,用记者的口吻说话。〔提醒〕报道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当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题
1、字音互填 瞩目()载人(问鼎.)苍穹()浩瀚.(2.说说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短语的作用。...)
(1)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2)今天,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
二、阅读分析题
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课外拓展
同学来为今天的活动写一篇小通讯。
2.《“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篇二
吴老师执教的《“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公开课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2003年10月15日是国人骄傲自豪的日子, 为什么?二、理解“出征”:找出出征意义重大的语句并分析。三、找出出征场面描写的语句, 结合课文完成句式:这是__的场面。四、分析航天员杨利伟。五、尝试给杨利伟写颁奖词。六、总结布置作业。从以上设计的过程和问题来看, 吴老师做了精心的备课, 能从课题的关键词入手分析课文, 抓住出征的意义和场面及人物分析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吴老师不仅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训练, 注意了课外的拓展。下面就从“引、展、分、延、合”这五步教学步骤来分析其公开课。
“引”就是课前的导语。常见的导入可分为复习旧知识式导入、直入主题式导入、谈话激趣式导入、介绍背景式导入、创设情境式导入等。吴老师利用谈话激趣方式来提问:2003年10月15日是国人骄傲自豪的日子, 为什么?提问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这是上课前学生进行了预习才可以提此问, 如果学生不知就有可能使教学陷入僵局, 所以课前导入准备必须让学生思维集中或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才可事半功倍, 达到一定效果。我们老师教学时往往不太注重课前导语的精心准备, 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展”就是出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学习目标。这节课中吴老师虽未直接出示但在教学过程中已体现。本人认为学习目标还是要出示的, 便于学生知道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学习目标的设定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情况来定, 我们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往往不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目标, 定的是教学目标, 利于自己安排和完成教学任务, 殊不知教学目标往往显得较空洞或过大, 不利于学生明确用何种方法来学习知识, 不利于学生具体操作和落实。
“分”就是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化、细化, 通过主要问题的设计来抓住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来逐一解决。吴老师是抓住出征的意义和场面及人物分析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问题是“找出出征意义重大的语句并分析。找出出征场面描写的语句, 结合课文完成句式:这是__的场面。分析航天员杨利伟。”在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时, 应让学生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分析出征场面描写时就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找出出征场面描写的语句, 结合课文完成句式:这是__的场面”来回答问题, 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并概括。主问题的设计要便于学生操作和对课文知识重难点的解读,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延”就是从课文中寻找一个突破点来训练学生的能力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观的概念, 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教学, 还必须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吴老师就是从分析人物的身上延伸开来让学生尝试模仿写颁奖词, 既总结人物形象,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给了学生评价人物的方法。文中刻画杨利伟的语句并不多, 实际上还可以从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或采访人物来进行。“延”并不是随意找一点就可以进行, 这有点像画龙点睛一样, 点得好可以妙笔生花, 点得不好就显得矫揉造作达不到预期效果, 所以在设计“延”时要慎重。
“合”就是一节课的归纳、总结、反馈。吴老师总结了本节课, 回顾了所学知识并布置相关作业, 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整性。我们的教师对于课堂结束时有时不是太注重, 往往不会精心安排或随机应变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是简要带过, 甚至不管, 实际上这些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定的伤害, 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要认真对待结束语。
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篇三
训练突出三大变化
中国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目前的14名中国航天员经过5年半、8大类、近百项、5000多学时全面系统的严格训练达到了预期目标。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14圈太空飞行中共进行了200余项飞行操作。杨利伟准确无误的操作、沉着冷静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中国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系统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训练将基本沿用原有的训练项目,但在一些具体训练中针对两人多天飞行的状态改变进行了相应修改。
一是心理训练。神舟五号飞船只有一名“乘客”,不存在相互配合与分工问题,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中两名航天员要在狭小的舱内工作多天,所以他们的性格也将成为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相应增加了心理相融性训练,使小组内的两个人性格融洽、工作互补,共同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另外提高航天员对狭小环境的适应能力。神舟飞船舱体容积很小,两个人要在这样狭小的环境中生活多天,将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心理紧张、焦虑等情况,所以该分系统将在航天员平常训练中加入心理隔绝训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吴斌说,打个比方,如果在太空中飞行7天,那么我们就将在地面模拟舱内对航天员进行7天以上的隔绝环境适应训练,使他们对这种环境产生适应性,一旦到太空中不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
二是对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进行相应调整,重点是失重训练。吴斌说,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只经历一天的失重环境生活,神舟六号飞船将有多天的失重环境生活,这对航天员身体将产生较大影响,会引起头晕、头胀等航天适应综合症,因此将对航天员着重进行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以提高人体对失重状态的适应能力;其次是超重训练,人体在太空中生活一天和多天对超重环境的耐受力是不同的,长时间在失重状态下会降低人体对超重环境的耐力,所以超重训练也将有所调整;再次,神舟六号飞船在多天的太空飞行中,将有可能进行科学实验任务,那么航天员对地对日观测、医学实验、实验设备操作等训练都必须跟上。
三是针对两人的状态,对航天员进行飞行程序任务分组训练。吴斌说,一方面神舟六号飞船的飞行程序与神舟五号飞船不同,操作内容增加,故障、应急等系统都将有变化。另一方面,两人一组还会出现分工问题,其飞行操作训练也相应会有很大变化。其他的训练都将会针对神舟六号飞船的两人多天及承担科学实验的状态进行调整。
选出三个两人小组
执行神舟六号飞船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将从现有的14名航天员中选拔,把他们按两人一组分成7组。这个两人组合可以根据两个人的性格、工作配合、互补性等方面进行重新组合,而且也将如神舟五号飞船选出三名航天员组成首飞梯队一样,神舟六号飞船在发射前几个月也会选出三个两人小组组成飞行梯队,最后再从中选出一个两人小组成为神舟六号飞行的航天员小组。
4.《“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2、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文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可以 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势,认识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的而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难点: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 炎黄子孙翘首以盼!
10月12日上午9时整,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二、走进作者:
廖文根,江西樟树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获文学硕士 学位。208月进入人民日报社。现为教科文部编辑(记者)并担任中央常备记者,主要负责科技新闻和中央重要时政新闻报道工作。人民日报记者。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瞩目( ) 绥中县( ) 浩瀚( ) 蕴含( )
载人( ) 翟志刚( ) 瞬间(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朗 读基础较好的2-3位学生模仿记者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合上书本,凝神谛听,让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再现于脑海。
2、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则新闻之后的感受。
(交流明确:内容--“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感受--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
4、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忌对句子架空分析,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5、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
6、教师总结归纳:虽然课文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杨利伟的话,但从细微处看,他从容稳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对国旗深情 的注目都显出了他的精神气质。这种从细微处着手写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先组织学生自读勾画,再同桌相互交流,畅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班级交流,组织学生互评。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
五、 合作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 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 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
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
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
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
(第一问需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作引导,例如从消息的结构五部分、通讯的篇幅长短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作些提示,唤起学生的旧知。若时间允许,可让学生将文章改写为一则100字左右的消息,加深学生对本则新闻专注于场景描写的独特构思的理解。第二问重在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及理解“插叙”这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教师也可适当举例文。)
六、 精读品析: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 。
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 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2、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优美的语句,与同学交流。
3、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赏析要旨,让学生有“法”可依,当然也鼓励学生有新颖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对精彩的点评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好词好句可让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对优美语言的感觉能力)
七、拓展延伸 :
描写一个场面,要求:
①要写出场面的特点;
②注意点面结合,于细微处写人物;
③注意借鉴本文语言特色。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一、评价出征意义
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以时间为序
二、交代时间、地点与场景
(插叙)
三、杨利伟奉命出征场面
四、杨利伟踏上征程
教学反思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20的一件盛事,本课牵涉到很多航天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激情也比 较高,在预习过程中,就有几位学生向我提出关于航天方面的种种疑问, 这在从前是没有的现象,于是我因势利导,立即让他们进行相关书籍阅读,网络阅读并做好整理,这样既积累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搜集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多穿插鼓励性的引导语和评价语,果然学生们较从前都愿意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得多!另四人一组品人物形象,两人一组模拟现场采访,三人模拟新闻报道等,这些安排让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模拟新闻报道时,评价形式有两人互评,大家评,自评,提高了大家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上课的积极性。 遗憾的是本课的失误也不少:
1.课前的准备时间失误
这堂课我本着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时间充裕,做学案,读课文,搜集资料几乎用去两堂课。学案内容也是充实而详尽,课上完后才发现学生准备得太“充分”,以致课上所提问题回答的准确无误(照参考书答),作为老师都无需点拨,无法点评,目前最让人担心的便是“他们真正理解了没”。
2.课堂时间安排失误
课堂时间安排有误差,重点研讨“走近英雄”时间过短,这部分本来安排的角色朗读也未展示,反而课堂延伸的“现场模拟采访”部分安排时间较长。严重的后果便是重点突出不明显。
雷真民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导学案与教学反思]
5.《“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篇五
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航天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简介:神舟九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九)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无人驾驶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计划中的神九将会与中国的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神舟八号进行空间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并在大约对接1个月后由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搭载航天员前往该空间站,对空间站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然后,模仿前苏联的方法,航天员将在结束工作之后搭载神九返回地球,留下神舟十号继续在轨运行,等待神舟十一号搭载新一批航天员到来。
神舟九号飞船(简称神九)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无疑将为我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我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神舟九号飞船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飞行乘组将航天员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在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面。对接过程中,航天员将实现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第二艘飞船,早在神舟八号执行任务之前,便按照批生产模式,与神舟八号、神舟十号一起通过了生产测试。因此,在执行追踪飞行器、交会对接、提供载人环境和上行载荷等任务方面,神舟九号与神舟八号并无二致。神舟九号所面临的新突破是要攻克“人控手动”的难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手动交会对接试验。
神九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推荐阅读: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的人生故事07-15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说课10-03
我坐上了飞船教案的语文教案10-22
神舟十二号的作文09-10
神舟十一号顺利回家观后感09-23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