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
------------------------
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09-12-24
按照市决咨委工作安排,我们对榆林市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措施;《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神木、府谷开展城乡统筹示范试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有关政策的指导和促动下,我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试点县出台了工作方案
作为城乡统筹示范试点,神木县出台了《神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实施纲要》,提出“三个集中”的原则和规划布局等“七个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府谷县制定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城乡规划等八大体系、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等八项改革的主要任务。
2、加强了城乡规划和城镇建设
第四版榆林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榆林新城控制性详规和10个片区旧城改造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各县也先后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2007年以来,按照省上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强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截至2009年6月,累计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12个,村庄总体规划138个,村庄建设规划1283个。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心城市榆林和各县城区面积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新城区建设面积达到64.45平方公里。2007年全市市政公用设施完成投资18亿元,2008年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6.16亿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神木、靖边、绥德、府谷县城人口均超过10万,分别达到18万、15万、12万、12万,成为区域性人口聚集中心。2008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9%。
2009年,我市组织申报陕北陕南地区百镇建设项目42个,目前已有27个项目通过初审;推荐24个镇参与陕西省择优扶强100个重点镇的评选。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搭建更为完善的平台。
3、强化了城乡产业联系
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成效明显。绿豆、小米、羊子等18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刷新7项全国高产记录。特色农业的产业覆盖面已达到80%,良种覆盖率达到84.8%,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49个、个体户2024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市级龙头企业41个,乡级以上农产品购销企业已有130多家,各类农产品营销市场已达300余个,涌现出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劳务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府谷县农村人口中有近5万人从事劳务经济,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8%以上;佳县、吴堡、子洲劳务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均超过50%。在城乡产业联系加强的基础上,农民纯收入进一步提高,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3402元。
4、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近两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的水、电、路、教育、文
化、卫生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府谷县狠抓乡村道路建设,两年投资2.1亿元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通村公路1085公里,今年内可初步实现乡村道路硬化或沙石化目标;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共建成乡镇文化站20个;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先后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24所,建成标准化卫生院16所,乡镇卫生院病床达到232张。神木县广播电视、电话实现了村村通,85%的自然村饮用上自来水。
全市普遍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神木在实行“五免一补”的基础上率先普及12年免费教育;府谷给予农村中小学寄宿生蛋奶补贴,并在全县普及了12年义务教育。全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256.8万人,参合率为91.29%。2009年3月,神木开始实施全民免费住院医疗。
5、尝试了城乡管理的对接
神木中南部乡镇在县城建成10个流动党总支,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同时发挥着计生服务、咨询等职能,将管理和服务延伸到人口流入地。同时,神木县城根据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将县城2个街道办事处9个社区增加为4个街道办事处16个社区,将“城中村”全部纳入社区管理。靖边县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全县选拔1名优秀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任副乡镇长,享受副科级待遇,同时将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待遇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
6、探索了统筹城乡的体制机制创新
我市在2008年底出台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09年7月起实行户籍的一元化管理。府谷、神木两县积极开展双百帮扶活动。府谷县工矿企业累计投入3.41亿元帮建新农村,涌现出以高乃则、刘彪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独具特色的“府谷现象”,并在全国推广。神木全县共有228个企业结对帮扶210个行政村,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设道路、水利和农业产业项目534个。绥德县采取8种方式,探索出一条穷县财政不拿钱搞建设的新路子。米脂县在农用地流转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孟岔模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领导干部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全面
城乡失衡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应是榆林的一个战略,但部分领导干部受制于城乡二元、重工轻农的思维模式,没有将其放在战略高度进行谋划、认识,没有将“三农”问题和城市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综合考虑,有的甚至连城乡一体化的概念都未弄清。
2、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滞后,城乡建设效益不高
城乡规划机制不顺畅,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统领作用不强,多头规划、多头管理的问题突出。规划执行不力、规划资金无保障的现象也很普遍。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规划、建设分割状况依然如故。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各县区都出现了一些“空壳村”、乃至“空壳乡”。在城乡整体规划缺失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高,整体效益差。
3、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创新变革
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统筹城乡需要,城乡在行政管理上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乡镇政府职能转换滞后,落后地区村级组织涣散。相关制度改革滞后,土地流转困难,进城农民对土地离而不弃,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土地撂荒问题严重。财政、金融的城乡一体化没有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融资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4、城镇化滞后,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我市的经济主体是能源经济,强劲的能源经济发展势头与相对滞后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形成明显反差。部分县区工业体系尚未建立,民营经济落后,工业、城镇的带动和反哺能力很弱。70%以上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数镇区人口规模不足3000人。2008
年底,我市城镇化水平为3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45.7%),比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也要低出两个百分点(42.1%)。
5、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在一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技人员不足,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纯农业区生产要素外流、农村凋敝、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59: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隐性收入和现行农民纯收入计算办法的局限性,我市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远远大于这一比率。2008年南北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52:1。城乡差距与南北差距交织在一起,更加重了社会的不公平程度。
6、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不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厚城薄乡,涉农资金使用分散,金融体系不健全,历史欠账过多,都影响了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农村居民行路难、吃水难、求医难、上学难的状况还未完全消除。城乡社会事业的差距尤其悬殊。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质师资流失严重,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由于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观念也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农村公共卫生网络不够健全,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条件简陋、人才匮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其它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保障标准差距也较大,城镇居民一个月的低保标准相当于农民半年的标准。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务之急是理清思路,找准着力点,加大工作力度。
1、统一思想认识,推进制度创新
各级政府要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研讨活动,形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破除二元体制。一是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城乡一体、职能一体的思路,实行大部门制,整合行政资源,延伸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二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职能。要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思路,改革乡镇机构,构建小政府、大事业的模式。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统一登记城乡户籍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自由迁徙。要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降低购房、投资经商、大中专毕业生、务工、亲属投靠、暂住人员等到城镇入户的标准,有步骤地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最终实现城乡无障碍迁移。四是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集中,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建立试点,探索农地换社保、宅基地换城镇住房、集体建设用地换城镇门面房的有效实现形式,破解城镇化的体制障碍。五是完善征地制度,加快“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园郊村”的改造步伐。完善征地程序,依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好失地、减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的非公益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许可制度,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六是整合村级组织,以支部合并促进村委合并。
2、统筹城乡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和人口布局
转变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割城乡的旧模式,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是推进城乡一
体化的重要前提。应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加强城乡一体规划工作。一是要加强市规划管理部门的统领作用,强化县、乡规划职能,为城乡一体规划提供体制和组织保障。二是要从市域整体出发,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特点等对国土进行功能区划分,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强化对道路用地保护范围、绿地保护范围、水体保护范围、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用地控制。三是以推进城镇化为抓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大榆林城镇体系,重点打造双“人字形”城镇发展轴和“三沿三型”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构建“13899”城镇空间体系;完善榆林城区的功能,拉大县城框架,以陕北陕南百镇建设、全省100个重点镇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扶持,集中财力,捆绑使用,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根据资源、产业、人口、城镇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向产业带和重点村倾斜。四是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强化同级人大监督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规划公示、公布制度,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城乡规划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制度,确保规划依法实施。
3、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夯实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基础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要通过资源开发、延长工业产业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途径大力推进县区工业化,提高城镇聚集人口的能力,加强城乡产业关联。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马铃薯、羊畜、红枣、特色蔬菜(瓜果)、小杂粮、制种等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培育,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生产经营单位自检机构,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打造马铃薯、羊子、蔬菜、荞麦、小杂粮等方面的知名农业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特色农业在富裕农民、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大力发展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业,着力打造环城游憩带,带动县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乡社会事业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增强城镇的人口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公共财政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在优化人口布局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交通、通信、电力、广电、供排水、环保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搞好基本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综合考虑国家的政策要求、地方经济的客观条件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定分阶段、分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合理配置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努力改变农村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局面。通过轮岗轮训、挂职锻炼、蹲点帮扶、待遇倾斜、远程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农村教科文卫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人口布局建好城镇中小学和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问题。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夯实城乡平等的基础。进一步改造完善县级医院,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部配套改革,根据新农村布点搞好村级卫生室建设。加强农村妇幼保健,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实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促进工程,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差距。利用闲置校舍等资源,建设一批区域养老中心,吸引落后区域老年农民集中养老,推动村组整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将具备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范围。
5、尊重广大农民的意愿,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组织程度
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者是政府,主体是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提高农民的素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收到良好成效。在保障农民主体性的基础上,整合农工、教育、农业、人劳、科技等部门的培训教育资源,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建立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和劳动力转移信息统计系统,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一步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补贴、信贷、登记、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村专业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功能,引导其跨区域发展。
6、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健全城乡金融体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对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因此必须在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广辟融资渠道。首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民生性支出比重,特别是农业、教育、卫生、社保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经常性投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市级财政加大对南部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转变投入方式,由直接拨款逐步转变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尽快取消南部县各类项目的县级配套(或由市上解决),完善南北对口支援机制。探索涉农建设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办法。创新财政对公共服务支出的管理方式,实现部分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化、定额化。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主体作用,逐步设立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农村金融中间业务,优化信贷投向。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工作,完善担保体系,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
2.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二
1.1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脉络
“城乡一体化”一词最早出自何人、何时、何处, 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系统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 (Ebenezer ward) , 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 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形态”。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 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 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在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实现城乡一体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迎来了自己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2 城乡一体化的界定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让城乡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互相促进, 进而使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融合, 实现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广泛融合, 从而使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形成“互为依托、优势互补,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关系, 最终形成城乡的全面融合、协调发展的局面。
2 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
2.1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脉络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我国乡村旅游业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型产业, 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近年来, 我国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中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 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国家旅游局提出了“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宣传主题, 并制定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和谐城乡游”, 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必将推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将大大改善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状态, 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
2.2 乡村旅游经济的界定
乡村旅游经济是指在传统乡村地区开展的, 不过多依赖资本和高度技术的一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是将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在一起, 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 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购物等需求。这种经济是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经济为基础派生出来的经济形态, 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3 乡村旅游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的思考
3.1 乡村旅游经济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3.1.1 加强城乡交流——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旅游者来到乡村旅游, 就需要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为了满足大量旅游者的乡村旅游期间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就需要在当地乡村建立一个位置合适而且功能多样的配套服务设施。这一配套服务设施的建立需要借鉴和参考城市中的相关设施, 学习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布局、服务等内容。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能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 而且对乡村环境的改善, 乡村城市化服务体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 可以带动城乡居民的交流, 消除城市居民对于农村居民的一些偏见。这更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以及进一步深化。城市一体化在物质层面实现起来较为容易, 在思维层面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如何打破城乡在思维层面的隔膜, 实现物质与思维的城乡一体化, 加强城乡沟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 本文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3.1.2 优化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许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反过来它又可以带动诸多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 可利用农村资源禀赋吸引寻求休闲体验的城市居民, 引导农民参与和直接从事旅游接待服务, 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向非农领域的转移。这样可以使乡村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 从而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本文认为这是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3.1.3 提升人口素质——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 我国乡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乡村具有极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如何挖掘人力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乡村旅游经济的主要是面向城市居民的。城市游客来乡村旅游时带来的新知识、新观念会对乡村人口素质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与城市游客沟通, 减少彼此之间的贸易代沟, 使得一些村名自觉地学起了普通话、电脑和外语等知识。同时, 市民与村民直接相互沟通交流, 将城市的新观念带到农村, 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农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能够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不仅如此, 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运作, 能够缓解因乡镇企业滞后发展而带来的乡村就业压力, 为村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乡村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 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在解决就业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的矛盾,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2 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乡村旅游经济
3.2.1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支撑
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 乡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县域经济持续的增长, 这是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可喜成果。有了这样坚强的经济基础,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使得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乡村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 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为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条件, 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深化拓展, 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不仅可以面向中国的城市游客, 还可以面向世界各地的城市游客。这就使得乡村旅游经济的市场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当然这是以城乡一体化的深化程度为前提的。因此,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支撑。
3.2.2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和政策途径, 在其指导下, 能够给新时代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维, 注入新的活力, 打破传统的乡村旅游就是简单的在乡村看一看, 吃一吃乡村饭菜, 体味一下淳朴的乡村生活这种就事论事的陈旧老套模式, 而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提高乡村旅游的战略地位, 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层次, 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去看待、评估、规划乡村旅游, 从区域甚至是跨区域合作、协调的政策视野去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乡村旅游资源, 从原来的点扩充到线、面, 提升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 提高乡村旅游的内涵, 继而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3.2.3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
城乡一体化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 伴随而来的是道路的通畅、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环境的美化、居民风气的好转, 为农家乐等各种乡村旅游活动更加成熟健康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使其发展速度更快, 城乡一体化为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随着城市一体化的发展, 为了能接纳更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为主经营逐步发展为合户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投资经营主体由乡村村民为主逐步发展为吸引城市人、企业、团体、机构大量投资。乡村旅游经济的这个改变动力主要是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拓展。因此, 城乡一体化为乡村旅游经济提供了动力。
3.3 乡村旅游经济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的思考
3.3.1 保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也是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将乡村旅游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来看待的话, 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平衡性, 旅游生态的容量比较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的扩大旅游容量。在开发乡村旅游时, 一定要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充分调研, 不要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 防止工业垃圾、城镇的污染物侵蚀农村这片净土, 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发展, 从而使乡村旅游经济和城市一体化协调发展,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3.3.2 协调各方利益, 走个性化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开发形式, 具有开发范围广、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容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快、参与性强、重游率高等显著特点, 因此, 使得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受到许多投资商的青睐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但是投资者在资金、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 加之而当地政府的监管不力, 投资门槛相对较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许多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趋同性、盲目性、破坏性, 使有限的土地、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很难发挥其最优效率, 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阻碍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如何协调投资者、当地政府、村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成为我们在发展乡村经济,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认为在发展乡村经济时必须走个性化之路, 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 开动脑筋, 使得乡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齐头并进, 发挥更大的作用。
3.3.3 城乡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在发展, 两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 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 同时也在强调城市向乡村的延伸与拓展。城与乡是“城乡一体化”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 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但这还不够, 还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以乡带城的同时又以乡补城, 双方合作, 形成互补, 共同发展, 实现城乡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
4 结语
发展乡村经济,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业已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研究, 以期对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摘要: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出发, 分别阐述了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脉络及界定, 论述了乡村旅游与城市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本文希望能对更好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推进城乡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乌恩, 蔡运龙, 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24 (3) .
[2]孙加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3]刘树花.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互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4) .
3.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提高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向乡村和城乡接合部倾斜,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适度稳定乡村生源,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优先发展,统筹规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做到公共资源配置上对义务教育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和重点保障。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提高质量,公平共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均衡发展和品质提升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教育公平,使城乡学生共享有质量的教育。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针对东中西部、城镇类型、城镇化水平和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规模,保障教师按需配置,引导学生合理流动。
三、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四、主要措施
(一)同步建设城镇学校。各地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纳入城市、镇规划并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新建配套学校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建设不足和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由当地政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地方政府要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各地要结合国家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并优先用于教育事业。要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国家课程,通过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和一体化办学、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和乡村校长教师培训、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乡村初中倾斜等方式,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和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中融入优秀传统艺术和体育项目,在学科教学特别是品德、科学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确保综合实践和校外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专题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课程整合试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基础性、适宜性和教学吸引力。
(三)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各地要逐县(市、区)逐校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台账,全面摸清情况,完善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切实保障正常运转。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标准化水平。重点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乡镇寄宿制学校提供工勤和教学辅助服务。各地要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市(地)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路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开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各地要统筹“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要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均衡发展,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合理分流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问题。各省级人民政府要于2016年年底前将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五)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各地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按照中央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有关要求,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实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使用效益。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研究确定县域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完善职称评聘政策,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要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实际需要,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统筹调配编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吃空饷”。积极鼓励和引导乡村志愿支教活动。
(六)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各地要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扩大实施范围,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使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使广大乡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合理设置乡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将符合条件的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边远艰苦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七)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各地要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监测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在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将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对乡村中心学校考核,加强乡村中心学校对村小学、教学点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落实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地位,完善家长委员会,推动社区参与学校治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品质提升。健全校长和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合理确定校长绩效工资水平,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算。创新校外教育方式,构建校内外教育相互衔接的育人机制。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机制和涉校涉生矛盾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八)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县级人民政府要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政府、村(居)委会、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初中等重点学段,以及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要协助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各地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救助和教育资助力度,优先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学生纳入资助范围。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营养膳食质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通过保障就近入学、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提供校车服务等方式,确保乡村适龄儿童不因上学不便而辍学。针对农村残疾儿童实际,做到“一人一案”,切实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继续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人数,畅通绿色升学通道,切实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升学信心。
(九)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要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实现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社区。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特大城市和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可根据实际制定随迁子女入学的具体办法。
(十)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各地要落实县、乡人民政府属地责任,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要深入排查,建立台账,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关爱服务和救助保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中小学校要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外出务工父母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地要认真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学校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严格党组织生活,切实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从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落实政府责任。各地要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本地城镇化进程,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税收激励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发展。把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地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按期实现,促进义务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三)明确部门职责。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编制完善义务教育规划,积极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展改革部门在编制相关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公安部门要加强居住证管理,建立随迁子女登记制度,及时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有关信息。民政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流动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落实兜底保障职责。机构编制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推动实现统筹分配城乡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提供政策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督促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支持外出务工父母定期回乡看望留守儿童。国土部门要依法切实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中小学用地的,应当征求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书,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四)加强督导检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落实有关义务教育工作情况的专项检查,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义务教育工作情况。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主要措施落实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4.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四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切实统筹城乡发展
着力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 实现更大突破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中国的第三次革命。李口作为欠发达地区,呼应城乡一体化建设虽有成绩,但制约因素多,困难大,需要下大力气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建设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党建工作一体化,生态建设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解
决“三农”问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以城代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各种要素流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我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工业发展起步较晚,财政实力较弱,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作为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如何克服困难,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话题。
一、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全镇城镇城区建设面积增加到,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达人,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先后启动镇中村改造,欧亚花园开发,郑庄小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新政府办公区建设,城镇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城镇框架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随着城镇建设的迅速推进,小城镇品味不断
提高。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交通瓶颈即将突破。新铺镇村道路公里,实现“村村通”工程。我镇道路通组公路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镇村规划效果明显。镇区、工业园区、道口经济区规划体系正在进行,同时完成了14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编制任务。经规划指导已建成的农李农民集中居住区、葛庄小区、郑庄小区、灯塔、梨园、渡口等农民集中居住区效果良好。社会保障明显改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保率达90%。大力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养老保险正在全面推开 城乡党建工作得到创新。我镇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合作社、协会上、流动党员较多的聚集地上。创新较好地推动李口党建工作,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凝聚力,促进创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我镇城乡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宏观制约因素。
1、观念制约。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干部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有不少人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是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基层无能为力。从近期土地增减挂钩暴露出的问题看,一些群众故土难离,等待观望,把改变生活状况的一切希望寄托于政府扶持,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难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体制制约。从体制层面看,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所面临主要问题。乡镇基层权利弱化,人权、财权有限,导致乡镇基层工作决策和工作过程制约过多,自由发挥空间少,使乡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
3、政策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户籍、投资渠道、就业、教育、社保等政策的不同,使城乡社会经济结构被相对分隔成两个相对不同的经济体系。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极大的制约了城镇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4、资金制约。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即使政府全面组织,引导多方筹资共建,仍然难以满足。目前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依靠上级投资和农民自主投资,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走出温饱。因此,资金短缺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最大瓶颈。镇情制约因素
1.乡镇财力制约。,全镇财政总收入1528万元,只能维系保开门,保吃饭,保运转,很多支出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可见镇级财政非常有限,对三农支持力度不够。
2.城镇规模制约。我镇城镇化率达25%左右,同时由于我镇城镇规模还不够大,致使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有限。3.基础设施制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我镇农村交通条件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城市相比,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活环境还比较差。4.消费水平制约。农村的商业和服务网
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消费,城乡居民在耐用品普及和推广建设上存在较大差异。
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根据李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认真思考,精心谋划,确立了“一三五七”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工作思路和对策。
明确一个目标引领
李口镇辖1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人口约万人。其中城镇居民8000人,既有蓬勃发展的城镇经济,也有面广量大的农村经济。加快形成土地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居住区集中的基本思路,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李口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这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促进城
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基础设施、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一体化,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与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快农民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镇区就业和定居,逐步过渡到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并保证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既得利益不减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使在镇区稳定就业的农民有序转化为市民。每年实现城镇新增人口600户人以上,提高城镇化率8个百分点。
2、加快农村城镇化。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拉开城市就是框架,将梨园村纳入镇区规划,积极申报梨园的“村改居”,使村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生活方式和水平不断向城
镇化迈进。
3、加快农业产业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力引导和规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实现农村资源与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对接,鼓励农民离土离村、进程居住、从工从商,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实力的城市居民到农村发展主导产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年流转农业综合产权50笔以上,流转融资3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联系农民与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桥”,也是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外延增值的“路”。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的关键一环,切实抓紧抓好。李口
紧邻县城区,又位于高速道口。因此李口农业发展总体思路就是:积极抓好城郊结合部农业发展的华丽转身,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合理规划农业发展布局,切实抓好沿高速路、大运河两侧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八堡信鸽放飞园和农李龙卧潭科技产业园等两个农业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八堡放飞产业园重点打造信鸽训练、信鸽比赛、餐饮垂钓、休息观光等产业项目;农李龙卧潭科技产业园重点打造鲜食采摘、观光旅游、特色花卉等产业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积极包装项目,争取扶持资金。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
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凤还巢”工程,加强对外出返乡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4、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搞好村道养护、安全饮水、农网改造、标准化卫生室、村级活动中心建设等,努力使农民尽快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建好三大板块承载 宜居城镇、工业园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是推进李口城乡一体化的三大基本承载板块,必须下功夫建好。建好宜居城镇,营造良好环境,发挥聚集效应。作为镇区建设与发展,重点做好五项工作。其一是突出抓好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管网、路灯、绿化等功能完善。其二是进一步完善促进镇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方面,认真抓好已
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借鉴外地的成熟经验和好的做法,拆除体制障碍门槛,实施人口倍增计划,每年新增人口人以上。其三是营造镇区发展强势。小城镇担负着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艰巨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因此,不仅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小城镇建设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还要从文化、教育、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确保每年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做好镇区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小城镇发展的布局和步骤。避免小城镇发展的重复建设、土地和资源的浪费。其四是营造良好环境。继续落实好垃圾清扫清运,长效保洁机制,建好垃圾填埋点,加强镇容村貌环境整治,巩固创卫成果,把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理想的居住地。其五是树立把小城镇当作小城市经营的理念。要把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放在县城体系之中,放在大的环境之下来考虑。把小城镇建设
5.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五
化的调查报告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3-07-22浏览次数: 240
“百万鄂州人,共享城镇化”。鄂州“城乡一体化”探求,备受社会关注。在推进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鄂州要在总体设计、全域规划、综合改革方面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做地级市全面综合改革的示范,成为全省改革的尖兵。
省长王国生要求,鄂州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魄推进改革创新,当好全省改革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努力探索“全国能借鉴、湖北能推广、鄂州能突破”的成功模式。“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7月上旬,本报报道组走进鄂州,市委书记李兵掷地有声。
城乡一体化试点,鄂州进行得怎样了?
——城镇化率62.09%,33项公共服务沉入社区,农村产权改革破题鄂州,全省最小的地级市,1596平方公里,109万人口。“全省试验田,改革主战场。鄂州试点城乡一体化有几年了,进行得怎样了呢?”没有到鄂州亲眼看看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城市,曾几何时,令人无限向往。
推进城乡一体,让更多的人过上城里一样的生活,稳步加快实现人口社会变迁的战略性转移,是全国性的重大现实课题。
市长叶贤林说:“鄂州先后承担了36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勇于探索,是这座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明显突破。”
改革行政层级。葛店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军杰说:“2012年,在葛店开发区撤销乡镇政府,组建功能区,逐步将区以下管理的学校和医院上划市级管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市级统筹、标准统一。功能区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重心下沉到农村新社区。从‘市-区-乡镇-村’三级政府四级管理,转变成‘市-功能区-新社区’一级政府三级管理。”
精简行政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金明健说:“行政审批事项由380项精简至74项,市场准入类项目审批时限由56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破题农村产权。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所长肖辉说:“改革内容主要是确权颁证和建立交易平台。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农村房屋所有权五项权属确权颁证,建立交易规则和交易平台。同时开展
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资金来源问题。土地指标交易,破除了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瓶颈。去年以来,累计办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5000多万元,带动社会资本1亿多元。土地指标交易1057.6亩,交易资金1.69亿元。鄂州成为继成都、重庆之后,全国第三个规范开展土地指标交易的试点城市。
创新社会管理。市综治办主任范超余说:“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一体网格化管理,全市共3462个网格。包括办理结婚证在内的33项公共服务下沉到城乡社区,基本实现群众办事不出社区。”
改革,释放红利。去年,鄂州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306元、9072元。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率62.09%。
数据可喜,差距犹存。5月下旬召开的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市委冷静地自揭短板: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3.94%。半城镇化、浅城镇化现象突出,有近30万人生活在城镇却没有城镇户口,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鄂州现状是冶金一业独大,第三产业明显滞后。全会响亮提出,差距就是潜力,调结构转方式的抓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速城乡一体化?
——不建没有产业的空城,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城乡均等
“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如何深化?新型城镇化的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在市政府网站上,网民讨论热烈。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傅宝山说:“历届市委、市政府改革的积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创造了条件。工业化率全省第一,城镇化率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四。深化城乡一体,既是发展所需,更是人民所愿。”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具体说,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要念到城乡均等。市委全会就此确立思路和目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标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沿江滨湖新区开放开发,着力构建以主城为龙头、若干个新区为支撑、特色镇为链接、新社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具有时代特征、鄂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争创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城市。
市经信委副主任刘江峰说:“新型城镇化不造空城,也绝不是把农民往楼上一搬了事。有产业,才有新区。建新区,必须有产业。正在培育的沿江城镇带和
滨湖生态示范带,奠基百亿甚至千亿产业,当然也是新区新城,是人们创业安家的地方。”
从与武汉光谷接壤的葛店开始,采访组顺江而下,实地踏访沿江新区。葛店开发区,可望崛起一座千亿级电商城。亚马逊投资12亿元建设30万平方米中部营运中心,一期5.3万平方米已建成投用。全球知名仓储企业普洛斯在此开建30万平方米仓储中心。唯品会投资16亿元,建设1000亩的华中区物流配送中心及体验、货物展示店。中国南山集团投资120亿元,建设临港新城,实现港口、物流、商贸等产业聚集和联动发展。一批电商巨头闻风而动,正往葛店云集。
红莲湖新区,鄂西圈投在49.7平方公里区域里,打造风情小镇,开发旅游休闲、运动健身等项目。
鄂州开发区,总规划3000亩的超凡码头,已建成使用。作为国家煤炭储备中心的晋商物流,已开工建设。
三江港区,深水岸线15公里,可建5000吨级泊位83个,国家一级航道。规划建成中部重要农产品进口加工基地,逐步建成保税港。
五丈港区,清洁能源基地,中海油LNG项目(液化天然气)在此落户。码头岸线900米,总投资20亿元。
杨叶港区位于鄂城区,区委书记万国光说:“正积极与中核电建设集团洽谈,希望把杨叶港建成核电设备生产基地。”
大江滚滚,涌金淌银。占市域总面积四分之一强的129个湖泊,碧波荡漾,是不是也圈起来搞工业,或者盖湖景房卖好价钱呢?
市委全会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工业。”梁子湖区500平方公里,三分之一为梁子湖水面。区委书记杨全意说:“这是更高层次的考验,梁子湖区要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就在7月3日,中青旅集团董事长张俊到梁子湖考察后,感叹“这里是值得高标准开发的世界级生态区。”
我们在多个社区与民众交谈,感到鄂州的“八字经”念出了实效:就业,除免费培训、免费职介等就业普惠制度外,还制定培训资金直补用工企业等措施,鼓励企业就地用工;教育,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于一体的社会保障“一卡通”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快速推进;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正在进一步完善。
新型城镇化,在鄂州能看到什么学到什么?
——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群众参与
试点、示范,贵在积累经验,重在推而广之。
鄂州虽然不大,但全靠国家拿钱搞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不可能的,也不具备可示范性。“推进新型城镇化,政府、市场、群众之间,是什么关系?”人们探寻鄂州,都想总结一些规律性、可借鉴的经验。
4日下午,采访组到达梧桐湖新区采访时,大垅村15组农民周振鹏和几十名农民一起,正在工地忙碌。“每天干什么活,由劳务公司给我们安排。”周振鹏所说的劳务公司,是新区开发商省联发投梧桐湖公司与大垅村共同出资成立的。
2009年4月,鄂州与省联发投在梁子湖北岸的一片44平方公里的乡村,开建梧桐湖新区。随着建设推进,大垅村70%的土地被征用。
农民虽住进漂亮的安置房,但没有了土地,到哪里找生活呢?
梧桐湖公司与大垅村协商决定,大垅村出资510万元,梧桐湖公司出资490万元,成立联垅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下设绿化、商混搅拌、物流、物业、旅游等多家分公司。此举,吸纳2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也直接参与新区建设。劳务公司负责人尹家福算了一笔账,“每月向村民支付工资约40万元,一年就是480万元。”
大垅村党支部书记罗休勇说:“去年,大垅村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是2008年人均3900元的2倍多。”
今年上半年,新区健康湖泊展示馆、高山湖旅游水乡小镇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300亿元以上。梧桐湖公司总经理蒋曲说,“未来三四年,还要投入100多亿元。到2020年,新区将建成30万人的国际一流滨湖生态城。”“没有市场化运作,政府哪里找得来这么多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熊明新认为,“梧桐湖新区的建设,为鄂州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模板。”
一个细节引人关注。鄂州市要求梧桐湖开发商建设一条污水收集管道,把污水输送到数十里外的葛店污水处理厂,确保新区污水不排入梁子湖。“这是规划中的硬约束,我们将不折不扣完成。”蒋曲说。“从这条管道,就可以看到政府的主导力与规划的严肃性。到2020年的鄂州城乡全域规划,省政府去年已批复。我们要不走样地将效果图深化为施工图。”市规划局局长李全说。
华容区委书记刘军说:“新型城镇化还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华容区石竹社区建设于2010年。建设初期,周边群众不愿意进社区。随着休闲广场、路网、垃圾收集等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社区越来越有吸引力。石竹村牛角淼湾30多户村民,曾经把动员他们进社区的乡村干部往门外推,现在主动要求进社区。
新型城镇化,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看?
——克服改革疲劳,管住关键少数,激发百姓热情
7月5日,《鄂州日报》第二版刊登的内容不是新闻,却比新闻更引人注目。鄂城区区长柯艳敏、华容区区长陈攀、梁子湖区区长夏帆、鄂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公海和西山街办主任姜亚军,公开晒出了6月份的工作记录。此前,已有数十名县处级干部在《鄂州日报》公示了工作实绩。
“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实绩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慎说。
今年,鄂州制发《公务员平时考核记实簿》,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填写工作计划,每天、每月据实记载出勤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差错情况及原因、完成工作所取得的绩效等内容,形成干部实绩档案。
“关键的少数,往往决定事业成败,一刻放松不得。”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毕华介绍,“鄂州多年的试点改革,已形成改革的氛围,有继续改革的动力机制,但也不排除改革的疲劳。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干部队伍再提神,再鼓劲。神以何聚?劲从何来?靠制度建设。”
实绩导向抓基层。面向社区基层组织设立“五比先进奖、进位奖”,比基层组织覆盖面广不广、运行态势优不优、战斗力强不强、责任网实不实、满意度高不高。
问题导向抓作风。鄂城区质监站因行政不作为慢作为、违规收费等,被群众举报查实后,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
项目导向抓建设。鼓励招大商,市级干部紧盯10亿元以上项目,县级干部紧盯5亿元以上项目。上半年,鄂州招商合同金额400亿元。
凤凰街办杨湾社区退休工人水建国看了7月5日的《鄂州日报》后说,“动真格,干部不好当啊。”
7月1日,梧桐湖新区管委会邀请周边大垅、乍州、六
十、月山4个村的党员和村民代表1000多人参加“七一”主题活动。会上,一本汇集了“社区怎么建、失地后收入从何来”等60个热点问题的小册子,最为抢手。
“大垅村的变化让人羡慕,我回去就发动村民加快拆迁步伐,争取早日建成美丽新家园。”月山村老党员、67岁的付元成说。
鄂城区池湖社区,2009年按“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统一公共服务,统一建筑风格”建起来。200多户村民,家家小楼,乐享舒适。今年,社区将扩大规模,把全村人都搬进来。43岁的村民秦永红说,“住在这里,感觉比城里还好。”
6.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六
一、实践活动基本情况
活动主题: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体制机制建设
参与人员:
时间:2012年7月中旬
地点:工厂、商店、火车站等
实践方式:到工厂、商店和火车站发放问卷,亲身实践
实践目的:
1、了解目前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2、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调查人民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
3、亲身实践,体会工人的艰辛与不易
4、提高自身与人交谈能力能力,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5、宣扬城乡一体化的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城乡一体化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二、正文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目标是发展,核心是公平,关键是机制,动力是改革。选择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此次实践报告的主题,站位高,谋划远,抓住了关键,扭住了多年困扰发展的突出矛盾。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必将有力地推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进程,促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城乡四大要素(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相互融合,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他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户口的不可迁移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户籍制度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文章从分析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样通过采取积极推进、循序渐进的“点、片、面”的改革方案,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户籍制度
(一)主要过程
1、上网查找有关问题,制作简单的调查问卷
2、亲自找工厂工作人员及老板询问讨论,问他们对此的了解
3、跟人民交谈,与他们交流对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的看法
4、实践结束,收回问卷,总结,找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二)实践体会
和以往的实践不一样,这次的我真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那是我第一次感到:不是什么事都容易干的,不是每人都愿意配合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有些人选择了接受这些挑战,并且以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战胜了这些挑战;有些人选择了放弃,以后再面对这些挑战也是躲避。前者得到了成长,后者原地踏步,这样差距就一点点拉开了。
从这次实践,我体会到这么的一句话: “平常心,平常心”无论什么样情况,无论什么工作,最稳定的发挥源于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时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就是最好的保证。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人生缺乏激情,错,这不是缺乏激情而是杜绝冲动。这样的人生有激情,但是是理性的激情。很冲动的运动员也许一开始跑的很快,但是最后胜利的却是那些充满理性的运动员。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的,只有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才能更好地去改变社会;只有拿出自己曾经的努力付出,才会品尝到收获是多少的味道!在实践过程中让我认识到了,以后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更多,使自己未踏上社会就能体会更多的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
三、问题及建议
问题: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已实施50余年,它对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户籍已经暴露出其严重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1、剥夺了“公民有居住迁移的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
2、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3、强化了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建议:我们必须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从长期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在新型的户籍制度中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界限,户籍制度将不再成为未来农民进入城镇定居和人口、劳动力合理流动以及迁移的障碍,不再具有等级身份的功能,劳动力作为商品,根据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要求,按照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使每个公民都拥有迁徙自由、居住自由、择业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因此,户籍制度改革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户籍制度的主要选择是:逐步解决我国城市化运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总结经验,为旧体制向新体制的顺利过渡准备好条件,扎扎实实的作一些工作。
署名:尹艳召
7.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七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的调整路径应该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变城市化发展战略为城镇化发展战略,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发展重心应逐步转向小城镇;二是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变城乡分割发展战略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注重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发展重心应逐步转向农村。
一、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一般而言,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一般而言,城乡一体化是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意义
(一)城镇化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一是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城镇化发展为基础的,没有城镇化的充分发展,也就没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实践中就必须强调要让城镇领先发展,尤其是要注重各类型城镇的均衡发展,扩充城市与乡村的接触面和联系点,但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又必须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
二是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引导力量。城镇是一个地区各类经济社会优势资源的聚集地,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往往能够积极有效地推动人、财、物等各类农村资源向城镇流动,进而实现城乡互动。因此,实践中就必须强调城镇的示范效应,要精心设计和管理好城镇发展,尽量减少城镇化的负面影响,有效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支撑。即使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仍然是发展的主导面,城镇发展必须为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来自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动力支持。因此,实践中就不能简单地把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解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而必须有效构建起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二)城乡一体化对于城镇化的意义
一是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也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因此,实践中就必须把握好城镇化发展的度,要特别注重分析一定时期内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当城镇领先发展的正面效应趋于减小,而负面效应趋于增大时,就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将发展重心向农村转移。
二是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最终目标。城镇是农村发展历史的产物,任何城镇都是从农村中孕育而出,发展城镇的目的只是在于克服农村资源分散的缺点,而不是要彻底抛弃农村。因此,实践中就必须树立起城镇化发展的本源意识,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注重从城乡协调的角度考察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就。
三是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提升基础。任何城镇都不可能实现无限制的发展和扩张,城镇对农村的辐射既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的落后问题,也不能完全解决城镇自身的提质改造问题,城镇的提质改造必须借助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实践中必须强调农村发展对城镇发展的反向作用,要特别注重及时化解城乡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和冲突,既要满足城镇领先发展的需求,又要为农村的发展预留空间,只有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城镇品质。
三、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型
总结建国以来国内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两个理论模型:一是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局域城乡一体化模型;二是以城镇体系为主导的全域城乡一体化模型。
(一)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局域城乡一体化模型
该模型的主要运行过程是:
1. 明确中心城市。
在区域内选择确定一个现实发展基础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城市(一般以省会城市最为典型),并对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一个高起点的规划。
2. 全方位聚集。
依托选定的中心城市,通过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管理环境优化措施,有效吸引区域外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同时聚集邻近农村地区的优质人、财、物资源,以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要推动力,实现中心城市的品质提升和规模扩张,将中心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品位相对较高的大型城市。
3. 选择性扩散。
以该大型城市为中心,按照“近郊区——远郊区——农村地区”的顺序,将中心城市的饱和资源向邻近的农村地区逐级扩散,顺次推动传统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
由于该模型中城市聚集效应的逐级强化和扩散效应的逐级弱化,所以一般只能使得邻近中心城市的局部区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区域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与中心城市之间仍然“是峭壁,而不是海滩”,我们把这种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型称之为局域城乡一体化模型(俗称“摊大饼”)。模型示意见图1:
(二)以城镇体系为主导的全域城乡一体化模型
该模型的主要运行过程是:
1. 构建城镇体系。
将一个区域内的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进行整体规划,构建起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落差均衡的城镇体系,然后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不同层级的城镇间进行科学合理地分解落实。
2. 多层次聚集。
一方面是依托城镇体系内的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通过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既有效吸引外部投入,又全面聚集本地资源,在区域内形成多个发展中心。另一方面则是按照“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顺序,实现城镇体系间城市资源由低端向高端的聚集。
3. 全方位扩散。
一方面是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将各自的饱和资源向邻近的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从不同的层次促进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按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的顺序,实现城镇体系间城市资源由高端向低端的扩散。
由于该模型中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通过城镇体系内不同层级的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同时作用于广大农村地区,所以一般能够实现整个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区域内的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是海滩,而不是峭壁”,我们把这种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型称之为全域城乡一体化模型。模型示意见图2:
尽管以上两种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但在“十二五”期间及未来十年发展过程中,我们选择第二种模型,即以城镇体系为主导的全域城乡一体化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我国近年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以至未来十年,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对策。
四、新型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定位
构建完善的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遵循现代城镇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考虑未来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建议未来10年中国新型城镇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城-辅城-外围城-中心镇”的四级城镇体系,城镇化的推进应以“有效控制主城规模、基本稳定辅城规模、适当扩大外围城规模、快速提升中心镇规模”为战略取向,以小城镇建设为战略重点,通过努力提升主城品质,规范完善辅城功能,积极拓展外围城空间,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初步形成主城带动有力,辅城配合紧密,外围城联动发展,中心镇全面提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主城的结构与功能定位
主城是整个城镇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优势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引导性力量,因此,必须对主城实施品位提升战略,要有效整合主城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形成一批高端精品产业;同时,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关体制机制,使得主城的资源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顺利地实现向下级城镇区域的扩散。
(二)辅城的结构与功能定位
辅城既是主城扩散效应的第一级承接区,又是为主城直接提供产业支撑的新兴城区。设立辅城的目的在于:一是为了降低主城区的开发强度,有效释放主城区的城市资源与环境压力;二是为了能够同时从一、二、三次产业全方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领先地位;三是为了降低城乡发展落差,有效构建起大城市与大农村之间的发展缓冲地带。因此,必须对各辅城的发展进行明确的功能定位和科学的产业布局,并采取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相关机制等强有力的配套措施予以落实。
(三)外围城的结构与功能定位
外围城是与主、辅城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但又在宏观层面上具有联动效应的、独立的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外围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促进城镇体系的均衡发展,重点解决中小城市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四)中心镇的布局安排
中心镇是基于一定产业基础发展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备较强经济聚集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乡镇。中心镇规模介于县城和建制镇之间,是城乡互动的重要桥梁,是小城镇的集中代表。确定并推进中心镇建设是未来10年完善中国城镇体系的中心任务。
另外,据了解,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成都市,其2020年城镇体系规划思路为:“1个大城—4个中等城—4个小城—30个重点镇”,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同时布局,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布局大城市时,采取了在老城区周边设立组团区的办法,既缓解了老城区的聚集压力,又开拓了城市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避免了在老城区基础上“摊大饼”的发展模式。
五、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措施重点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市、县两级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教育文化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支持小城镇向银行申请贷款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增强小城镇经济基础;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以下十项扶持政策:1.凡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建设。2.在小城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小城镇在旧城改造中盘活存量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及对原划拨土地收取的租金,全部留给小城镇,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耕地开发。4.小城镇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收入除上缴国家部分外,其余返还小城镇,用于小城镇耕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5.小城镇镇区规划范围内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收益,70%返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0%留给小城镇,专款用于配套设施建设。6.小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市部分,每年安排30%以上用于支持小城镇耕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7.从小城镇收取的耕地开垦费上缴市部分及县留成部分或全部由财政返还小城镇使用。8.环保部门从小城镇收取的排污费,除上缴国家部分外,应返还给小城镇按环保资金有关使用规定,全部专项用于中环境污染治理。9.在小城镇收取的水资源费,除按国家规定上缴部分外,其余应主要用于小城镇水资源规划、保护、法规宣传及相关水利设施建设。10.县城或县级市市区可以收取的费用,小城镇报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也可按同样的标准和范围收取。
(二)创新投融资体制
大力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的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通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命名权、广告设置权的有偿转让,实现滚动开发;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小城镇可将规划区范围内的中近期建设用地一次或分批次转用或征用后作为政府的土地储备,作为国有资本金投入,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或将国有资本金入股,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参与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在以后的土地拍卖或招标中取得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有条件的小城镇可探索以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组建股份制企业,但应取得拥有集体土地的大多数村民同意;具备条件的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利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方式,吸引各种基金,增强其滚动开发的能力,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
(三)改进建设方式
全面推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全市小城镇的镇区建设综合开发率要达到50%以上;综合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市场、工业区和住宅小区建设;对小城镇按照规划建设的居民公寓式住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可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继续放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范围,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建立政府调控价格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的公用事业价格体系,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灵活的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以小城镇为中心、涵盖相邻几个乡镇的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绿化养护等任务,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技术改造和创新、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应优先向小城镇倾斜;各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时,对小城镇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应优先考虑,切实提高小城镇的科技、文化、教育、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卫生、环保、消防、市场和安全生产等建设水平,并辐射和服务周边村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应对沿线的小城镇优先考虑设置站点,提高小城镇的公路建设等级,其连接县城的公路应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连接其他镇的公路应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电信、供电、供水部门对小城镇的移动通信、宽带网络、消防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供水线路、消防供水等设施建设应与县城同步进行。
摘要: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同时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文章基于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模型,给出新型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定位,最后,提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措施重点。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2).
[3]朱颖.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
[4]李岳云.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7).
8.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八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城乡一体化推进调查报告07-26
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调研报告07-07
关于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12-07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07-13
关于县级人大如何推进法治建设的思考08-08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08-16
关于加快推进宜宾城镇化建设的建议09-06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汇报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