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子方法的读后感

2024-09-15

21世纪教子方法的读后感(精选9篇)

1.21世纪教子方法的读后感 篇一

今天,我学了一篇名叫《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

它告诉了我,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人们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人类的餐桌上,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逐步由幻想变为事实。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便利。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各族儿女供上他们所需的一切,但海洋也可能会枯竭,人类要开发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哦。

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家园,合理的开发利用,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2.21世纪教子方法的读后感 篇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必要条件,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辽宁省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新经济增长点。

辽宁省是沿海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海洋经济优势明显、基础扎实、潜力巨大。创建于1945年的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简称“辽渔集团”),是省属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特大型渔业联合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辽渔集团实施了“以渔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经营战略,现已建成服务东北、辐射全国和东南亚的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流通、水产品仓储与中转、水产品信息交流、渔需物资与船舶修造、休闲渔业、动力供应八大基地,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国渔城。

201 1年,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辽渔集团合作,在《辽宁经济》开辟“海洋经济”专栏,旨在探讨、研究如何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我刊期待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

3.21世纪金融监管读后感字 篇三

金融监管的失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监管理念上重微观审慎而轻宏观审慎,推行轻触式监管而非侵入式监管。危机前各国在监管实践中遵循的基本是机构监管,即只关注单家金融机构的风险,而缺乏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这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单家机构的稳健并不必然带来整个体系的稳健,这在次贷危机中的风险传染效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为了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甚至保证本国金融中心对海外机构的吸引力,各国纷纷推行轻触式监管,这就导致了监管竞次及监管套利。其次,监管体系的不合理设置导致监管真空、监管重叠。以美国为例,在此次危机中涉入程度最深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基本上处于监管真空的状态,美联储对其没有监管权,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基本上也是摆设,在商业银行方面,则存在着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州政府等众多监管机构,造成了监管的碎片化及监管重叠。再次,重指标上的合规监管而对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战略、行为及文化关注不够。危机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就是风险的过度承担,这又与管理层的短视及不健全的薪酬考核机制有关。严重期限错配下的高杠杆经营在商业模式上不具有可持续性,金融机构内部弥漫着“一切向金钱看齐”的短视化倾向,这导致了风险的不断积累,直至不可持续。最后,重规制(regulation)而轻监管(supervision)。有效监管的实现不仅需要指定完备的规则,更需要监管机构在实践中去执行这些规则。否则,就像在体育竞技比赛中,虽然有完整的规则,但却没有裁判执法,这必然带来规则的失效。

“亡羊补牢,尤时未晚”,危机后国际组织、众多主权国家均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规制方面(regulation),国际上出台了《巴塞尔协议三》,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及流动性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美国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在机构方面,美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赋予了美联储更大的职权,并且整合了原本分散的消费者保护职能,英国将FSA拆分成了PRA、FCA,并且将宏观审慎监管权利回收英格兰银行,形成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但是纵观各国的改革措施,基本上集中于对监管规则和监管机构设置两个方面,并未过多涉及监管的执行问题。

反观中国,虽然并未过多卷入这场危机,但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速的下行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暴露,当前“一行三会”式的分业监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防控风险的要求。不管是的钱荒还是的股灾,均暴露了我国现行监管体系的不足。金融行业混业化经营趋势愈加明显,交叉性金融产品充斥市场,风险传染路径日益复杂,这就要求监管机构构建起强有力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重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析,而目前的监管体系基本上还是建立在机构监管基础之上的,部门间缺乏信息的共享及政策上的协调,这必然导致监管真空及监管套利的出现,并从宏观上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关于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争论从未停息,但主政者能否鼓起勇气对现行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仍是未知数。

4.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篇四

一开始想谈谈如何与《21世纪资本论》的实体书结缘的。其实我本人是不爱买实体书的,因为当今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在网上找到pdf文件,虽然阅读起来不一定比纸质书舒适,但到底是可以节约下一大笔费用的。在我20岁生日之际,一位友人定要以货币形式表示他的祝福,被我果断拒绝了。因为在我看来,这顿“免费的晚餐”无非是一笔社会资本投资,有来必有往,既然厌恶风险不如分文不取。尽管道理往往是心照不宣的,但不给人台阶下也不是做人之道,于是我建议他赠我一本书,书籍自选。怎奈我平日里对自己读书范围只字不提,他只明了我是学理论经济学的学生,于是在畅销书中选中了这一本书。

书上有一行来自保罗.克鲁格曼的书评,他称这本书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并提到这本书破除了许多保守派关于自由竞争的信条,还声称“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我曾涉猎过一些所谓“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作品,这类著作的集中阅读会让人对道德失去信心——因为在那个年代财产(遗产)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这段话,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因为要把现代和“承袭制资本主义”时代联系起来的确有难度。

在正式进入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托马斯.皮凯蒂。作者的头衔有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创始人之一、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本科数学经济学双学位,22岁获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经济学院任副教授两年。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本书除了导言和序言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收入和资本、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不平等的结构以及21世纪的资本监管。

第一部分主要是阐明一些基本概念。首先,作者在本书中对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资本)账户进行了国内外、劳动与资本两种划分:国民收入=国内产值+国外净收入=资本收入+劳动收入;国民财富=国民资本=私人财富(资本)+公共财富(资本)=国内资本+净国外资本。并将资本定义为一国某时间点居民与政府所拥有的全部物品的市场价值之和,但不包含“人力资本”。

接着,作者给出了资本/收入比这一指标以衡量各国资本的相对充盈程度,记作β。在有了以上的铺垫之后,所谓的“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就建立起来了:α=r-β。α是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的比重,r则是指资本收益率。

然后,作者抛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历史记录表明,推动穷国和富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的主要因素并非是全球资本自由流动,而是来自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这就动摇了读者对全球化理念中的资本自由流动对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也为后文论证资本自由流动是扩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做了铺垫。

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作者给出了公元0年到的全球实际产出增长水平,并预计发达国家平均实际产出增长率将在21世纪后半叶降到1.2%。这一章与前文所述看似逻辑关联不强,但都是在为后文的论证做准备。

第二部分一开始对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不同国家因为财产登记制度时间起点不同)至的资本收入比情况做了个案分析。这几国虽然资本收入比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因制度、历史因素存在差别,但也存在显著共同点。例如一战开始到20各国资本/收入比的时间序列几乎都为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态势(美国是自大萧条开始到年呈现U型态势)——意味着各国资本/收入比在2010年已接近一战前的历史最高水平,且公共资本占收入比重都相当低,几乎处于0%的水平(公共资产=公共债务)。

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只能解释静态的资本收入占比,却无法解释资本收入比在长期中的变化,于是作者给出了“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β=s/g,其中s为储蓄率(扣除折旧后的净储蓄,并包含企业净储蓄),g为经济增长率。但作者强调,这个公式只能揭示长期中的资本/收入比均衡,通过对发达国家长期中的平均储蓄率和平均增长率的考察,这个公式得出了与现实基本相符的结果。那么未来资本/收入比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作者认为,由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且由于资本相对劳动议价能力一直在持续上升,β将持续上升。有趣的是,资本主义第二基本定律还可以解释马克思的“资本家自掘坟墓”的经济观点:当一国储蓄率s为正数,且由于缺乏结构性增长使g逼近于0时,β将会无限扩大并使得资本收益率r下降,最终就会出现所谓“资本主义的末日”。在过去,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仿佛并没有解释力,但如今低增长率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资本的无限累积可能会卷土重来。但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由于r在长期中一直保持高度稳定,所以现实的资本无限累积很可能是无限制的。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全球收入的分配情况。这似乎是老调重弹,但作者创新的地方在于细致地考察了资本、劳动收入各自的内部分配情况,以及富人群体内部的收入分配情况。尽管受过经济学教育的人都对发达国家收入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即最富的10%通常占有一国半数以上的财富,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10%的人之中,财富分配不公的程度更是远远大于用10%—90%划分方法所得到的不平等程度——越是缩小最富有的人群范围,财富分配不公程度越是加速扩大(长期中前1%的财富始终占到前10%的财富总量中的一半)。更超出我们一般认识范围的是,与一战前的“食利者社会”不同,10%的最富人群中,劳动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美国,只有在0.1%的最富人群中,资本收入才占主导地位)。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一战后发达国家富人资本收入的断崖式下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劳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其实一直都相当稳定。而正是这种贫富差距中期内缩小,为库兹涅茨提供了有误导性的数据,才有了财富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近几十年来的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已经推翻了这一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十多年来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高工资收入的迅速提高——这是教育和技术赛跑理论以及边际生产率定价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作者给出的解释是,由于高管的边际生产率很难确定,再加上盎格鲁撒克逊的公司模式中,高管工资由高管自己和薪酬委员会共同确定,所以自1970年公司逐渐接受高薪酬方案后,高管的薪酬得到迅速提高。

描述了静态的收入不平等后,皮凯蒂想要论证的最终结论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动态中财富分化将会愈演愈烈。因为历史数据证实了,在长期中r始终大于g,即资本收益率始终大于人均收入增长率。那么在逻辑上如何解释这一点呢?皮凯蒂的解释是:“如果rg)。”当然,这种解释有些极端,而且皮凯蒂本人也强调,r>g是“依赖多重机制的历史事实”,不应去寻找单一因素做解释。

可能是嫌这个抽象的解释不足以支撑起论点,作者又对遗产继承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等式:by=μ×m×β。β与前文意义一致,是指资本收入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可继承的私人财富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共财富不可继承),m则是死亡率,μ为逝者离世时拥有平均财富与在世者平均财富的比率,by则是年度遗产和馈赠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观察我们可以得到,β是在逐年上升的,但可喜的是m是在逐渐下降的。那么这样就抵消了继承财富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吗?并不。m的下降意味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也就意味着μ的上升,即by很有可能是上升的——这一点得到了实证检验。

在总结了全球财富差距进行了未来展望后,全书进入了最后一部分——“21世纪的资本监管”。作者很清楚,财富集中度的提高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失效。政治的原则是合法性——即为公平正义,而经济的原则是效率。两者可以达成一致,但在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一致还能否保持下去?作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企图建立一种全球资本税,但它并不做为一个税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做为收入累进税的一部分发挥功能。很多人会问,收入累进税不是普遍存在的税种吗?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各国为吸引资本,争相给出优惠税率。2.资本收入相对劳动收入更容易避税。这就导致了收入累进制的再分配功能发挥有限。作者认为,要遏制资本所谓“无限积累”的态势,只有靠真正建立起涵盖一切所得的累进所得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提到了为什么说财富高度集中会威胁到中下层的生存境况。学经济学的学生,特别是只学了初级经济学的学生,很容易对财富集中产生认同,心说帕累托改进不是好事一桩吗?可是财富集中后它的避税能力会比过去更强,而同时却在享受与其纳税不匹配的公共服务,反而可能由于社会财富整体的增加(尽管这种增加并不均匀)而扩大。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公共财政收不抵支,公共财富拥有量(公共资产-公共负债)接近0甚至为负数——这就是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那么要增收怎么办?如果缺少一种“全球税”,那么只能变相对中下层加税——而这种做法只会加深社会矛盾。单从中国五千年王朝更替的经验来看,如果连续两次遏止财富集中都失败了,那么王朝只能等死——底层民众会起来(或者在其他集团的挑动下)将社会财富以暴力方式重新分配。

要实现全球累进所得税,必须先实现全球收入信息的收集。作者的建议是各国政府协作,迫使全球的银行公开关键信心。可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乌托邦”。

关于收集收入信息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先不管,至少比作者的手段更温和,也更具有可行性——利用比特币。我们都知道,比特币除了是一种电子货币,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它本身还是一个“行走的账本”。因为离开了准确的交易信息记录,比特币本身的币值也就不保了,所以当比特币或者说类似比特币的货币真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后,除了能够提高商业效率,如果能够以强制力获取(不是篡改)这种货币背后的交易信息,那么通过分析处理,收入信息的收集就可以完成了。不过由于这种货币容易被金融界盯上,所以其币值的大幅波动似乎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短期内它也很难真正进入商业流通领域。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这种记账与流通职能相结合的货币一定会在某一个节点被迅速推广,但不一定就是现在的比特币。既然它最终能够流行开来,利用它收集交易信息从而估计收入情况也不是不现实的——我认为这至少比作者的“乌托邦”更现实。

我想再谈一谈皮凯蒂对于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认识。皮凯蒂在导言中说道:“坦率地说,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幼稚的做法应该被摒弃了。经济学家们往往沉浸于琐碎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这种对数学的痴迷是获取科学性表象的一个捷径,因为这样不需要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那些更复杂的问题。在法国做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有个很大的优势:在这里,经济学家并没有收到学术界以及政界、金融界精英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必须撇开对其他学科的轻视以及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荒谬要求,尽管事实是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正是这一门学科和所有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从零开始更有希望获得重大进步。”皮凯蒂又说,他在美国工作期间“我发现美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诚然,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在那个时期也结交了许多好友。但有些事情很奇怪: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我的论文都是由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定理组成,但同行们都喜欢我的工作。我迅速认识到,自库兹尼茨之后,再也没有同行花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反而实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纯理论的成果,并期望我也这么做。”

当然,皮凯蒂是站在这个高度上做出这么一种评价,做为经济学的初学者,我并没有资格借着皮凯蒂的话来发挥什么,我想要说明的是,我跟皮凯蒂一样,坚决认为社会科学是不能彻彻底底分家的。记得有一次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好奇,我就去查了一些论文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模型很漂亮、理论没问题、关键经济数据都有,但问题在于,好像这套分析放在任何十亿级的人口大国都没问题。后来我想了想,这大概是因为理论是具有普适性的,但各国具体情况分明存在许多不同,如果不考虑各国各异的社会结构、文化要素,那么从理论出发进行真正接地气、到位的分析就是异想天开。

作者皮凯蒂是非常坦诚的,因为他承认自己当年“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再结合他的教育经历和书里的一些内容,我推测作者的社科综合素养其实并不高——他在对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法国人口情况、各国黑奴制度进行分析时犯了一些历史常识性的错误,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他最后结论的得出,但确实暴露了这位哪怕是早就开始关注自己社科综合素养的顶级经济学者,也存在着许多知识盲区。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对经济学有偏爱,我将经济学视为“屠龙刀”。屠龙刀一旦挥舞起来,确实可以横扫千军。但是光是要把这把屠龙刀拿起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和咱们财大的一位数学老师做过一些交流,他也欣赏经济学,并且他认为经济学一定需要悟性,如果没有这层悟性,那么学四年经济学还不如学四年技术。按我的话来说,这个所谓的“悟性”,就是提起屠龙刀的那股劲道。但这位老师认为这股劲道是外生的,靠天生的悟性,但我可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股劲道就是内生的。源源不断地向我们的肌肉输送能量的综合视野,加上自身不断训练和强化的“思维肌肉”,就是决定我们能否提得动这把刀的劲道。我想在这里引用一段哈耶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演讲内容:“如果你是一个除自己专业外一无所知的优秀的化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你还可能是一个社会里有用的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除了经济学或者政治学科外一无所知的人,你将百无一用。除非你受过相当好的教育,而且,特别地,拥有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和一些历史哲学知识,否则你不能成功地使用你的技术知识。……除非你真正了解你的经济学或者其他别的什么特殊领域,否则你就仅仅只是一个骗子。但是,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只知道经济学而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就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祸害。”

虽然我读书很杂,但我很清楚自己读书的最终归属是什么,就是回归到经济学上来。我感到大多数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的教学,理论和经验都是严重脱节的。理论跑得太快,经验跟不上,就会产生对理论的曲解或者根本无法理解理论。这本《21世纪资本论》做得比较好,或许这就是它比较厚的原因。这本书也是我在我阅读的一个回归——并不是指我开始重新读一本经济学专著了,而是自己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对正义、公平、财富分配等社会合法性来源的阅读和思考的经济学上的回归。

想讲一个有趣的例子。去年10月的时候我在自习室自习的时候,人还不算太多,让我一度以为南湖校区自习室是供给过剩的。但到了11月特别是12月要考研的时候,人就越来越多了。刚开始大家还是尽量早点到自习室去占座位,但是突然不知谁带了个头,头天晚上就把书放好了,第二天用不着早起也有座位。然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第二天大家都用不着早起就有座位了。看到这个现象我开始思考,大家都得了便宜了,那谁吃亏呢?吃亏的当然是那些没有提前占座位,却又每天早起的学生了。这些学生刚开始每天早起能够占到座位,但是当大家开始提前占座之后,他们起得再早也没用了——我也是这些学生之一。

我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是:刚开始是能接受占座行为,后来有一些排斥,到最后每天找不着地方自习了心里就开始有愤怒了。不过很快考研就结束了,考生一离场,座位又空出来了,所以这个愤怒也没在心里沉淀多久。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如果把一开始的自习室座位视为公有制下的产出,再把占座行为视为私有化进程,把我这类学生理解为没有获得私有化好处的普通人,那么理解皮凯蒂所描绘的世界就轻松多了。当一个教室里座位有限(财富增量少),而继承财富(头天占的座位)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时,占人口大多数的“穷人”(像我一样没有地方自习的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从容忍到排斥再到仇恨,如果没有考研结束考生离开自习室这么一出,那长期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学生组织起来否认占座的合理性。

尽管这个例子不那么恰当,但它多少反映了财富分配或者说公平问题远不只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还是社会学问题、政治学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和心理学问题。这也更加印证了建立综合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我们再回到书中提到的不平等问题上来。作者提出的方案除了著名的“全球资本税”,还有一点是“老生常谈”的教育机会的平等。我不太同意教育机会的平等真能使收入差距缩小,或者说作用可以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明显。这也许是一种“歪理邪说”,但我有我的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实质是一个筛选机制(我也认同教育的本质本应当是激发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信号投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承认无论怎样,总有人或者总有家庭会帮助孩子发出独特的信号——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而这种信号发送所要耗费的资源,本身也是一种筛选机制。

简而言之,如果削弱正规教育发信号的功能,那么总有其他发信号的方式存在,而那样的方式或许会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

关键不在于削弱教育的筛选功能,而在阻止除个人才能以外的任何禀赋进入筛选机制。而这很难做到,中国的高考可能很接近——但为排除其他禀赋使学生重复训练、模式化思维、机械记忆却又败坏了学生学习的胃口,是否又得不偿失呢?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皮凯蒂的一些重要结论。由于资本收益率r在长期中始终保持在4%~5%的水平,所以对任何国家而言,r>g的趋势不可避免;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意味着一个孩子将会继承更多上一辈的财富,所以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将会加速财富两极分化。低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所以皮凯蒂指出发达国家的财富分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想有人会好奇,发达国家资本存量很大,难道不会造成资本收益率过低的情况吗?书中给出了对这一质疑回应:确实出现过,是在建国后近百余年的美国——因为地广人稀,形成了土地资本的相对过剩压低了资本收益率(地租)。但作者强调这是一个个案,现代资本不仅可以迅速流动,而且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始终大于1,故资本收益率不可能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5.高效父母21个教子习惯 篇五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好的观念、手段、方法。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没注意到的教子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

1、“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他正在破坏规则的意识程度。大多数孩子对否认大人权威的事进行了相当的分析:他们事先考虑行为并且权衡了可能发生的后果。

2、“我就是不吃!”──如何处理孩子的对抗

如果父母在孩子挑衅的时候不能掌握局势,他们就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制造了可能持续一生的伤心。

3、我哭,我哭,我大哭!──应用“强化定律”矫正孩子的行为

父母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要注意两件事情:一、你要学会坚持。二、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

从小开始,坚持跟孩子解释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会比较讲道理,而且听得进去道理。

4、“我不要打针,我怕!”──抓住挫折带来的机会

柏拉图说过:“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待遇,莫过于让他‘心想事成’。”

一些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力,他们觉得孩子太软弱了,根本无法对付生活中的现实。这种态度逐渐会使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付一切。

5、洛克菲勒的家规──奖励常常比惩罚更有效

不幸的是,很多父母本能地不愿使用奖励的方法,可能他们把奖励看成了“溺爱”或者“贿赂”。

“奖励”这种最成功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一种观念上的误解而被大大忽视了。

6、“我很想要那个玩具,可是妈妈不喜欢。”──不做支配欲旺盛的父母

你要经常解释你的行为,你为什么要责骂他,或者你为什么要表扬他,把你的是非观传递给孩子,并且确保你的行为符合你的是非观。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孩子也会以你的是非观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7、“你还小,让我来帮你!”──不必要的帮助阻碍了孩子智慧和性格的发展

缺乏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往往出于“爱孩子”或者担心孩子受到伤害,而推迟了孩子感知世界、开发智力、发展自我的时间进程,错过了宝贵的发育敏感期。

8、一块果汁软糖的诱惑──在等待中学习克制

如果父母被动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那么父母就会成为孩子的奴隶,即使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孩子得到一半的满足。

我们应该设法让孩子懂得:诱惑无处不在,欲望随时产生,但是,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因此,必须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9、“呜呜,妈妈,琼今天又欺负我了!”──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

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严。

10、“不是我干的!”──制止孩子撒谎的几个技巧

孩子小时候因为是非观念不清而说谎,他们多数会说出其实是他希望的结果,渐渐长大后,则用说谎来逃避麻烦。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11、“别走!别离开!带上我!”──改变孩子的依恋心理

为了消除孩子在父母离开后的不安全感,暂时离别前,父母一定要再三告诉孩子你会回来,并向他说明你会说到做到。

父母应该时常鼓励孩子,让他感到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玩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12、“你不认错就永远别回家!”──在惩罚孩子时,也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让孩子在受到严厉惩罚时,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13、只做“开门人”──有效沟通,从消除10种交流障碍开始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着敞开心扉,却常常以失望告终,甚至在敞开心扉后却发现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渐渐关闭,直到有一天,他不再来“烦”你了。

14、“我感到很难过,因为我只是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

我们每天都可能采用了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这也就难怪孩子不会像朋友那样体贴你的难处,尊重你的感觉。

15、“不用你帮,我自己能穿!”──你会不会保护孩子的“面子”?

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试图尽可能去主宰一切,希望“做他自己的主人”。

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让他知道你同样希望他成长,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保护他的“面子”,他就会不再感受失败,同时,也不会变得那么固执。

16、不会擤鼻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望子成龙”,但父母的实际行为却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为孩子是“傻的”、“坏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

17、“幼儿园的小朋友笑我长着个猪耳朵”──对待孩子,不妨幽默一些

父母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幽默感,不仅可以缓解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的紧张气氛,更可将幽默感渐渐传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幽默轻松地面对人生。

18、“我想留这样的发型!”──让孩子“自食其果”

对父母而言,眼看着孩子犯错,造成尴尬或不快,让他“自食其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失败将教会他懂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如果他犯了错,就是他自己造成的,别人不该也不会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

19、“妈妈,你想到过自杀吗?”──告诉孩子真相

许多成人在为人父母后,认为自己必须有一种“父母的模样”,事事应该显得有把握、有主见,没有缺点、没有烦恼,他们甚至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孩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20、“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有效呵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果孩子的问题总是不能被很好地解答,孩子的大脑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力越大,越多的智慧之源会被损耗。

21、“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如何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6.21世纪家庭体育的特征分析 篇六

1 世纪家庭体育的特点与功能

1 . 1 家庭体育的特点

家庭体育作为社会文明现象,它与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有许多相同特点,也有自身具体特点。

1.1.1 家 庭 体 育 中 人 际 关 系 的 亲 近 性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一切家庭体育都鲜明地具有人际关系的亲近性,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等,这一特点是其他体育形态不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得家庭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更易相处,感情更易交流和沟通,且不具有任何的功利色彩。

1.1.2 家 庭 体 育 内 容 的 多 样 性

与学校体育相比,家庭体育的内容及其广泛,凡是与健康与娱乐有关系的一切内容,从竞技体育中各种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到民传统项目中的气功、武术套路还包括体育旅游、散步、钓鱼等都能从家庭体育中看到,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还会不断丰富。

1.1.3 家 庭 体 育 活 动 时 间 和 场 所 的 灵 活 性

调查表明 ,我国家庭 体育活动 大部分是 在闲暇时 间进行的如:早晨上班上学之前、上班途中、晚上在家。更多的家庭主要是利用节假日,全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家庭附近的公园、学校的操场、家前屋后的空地、家庭所在社区提供的锻炼场所,或在自己家中,以就近方便随时运动为原则,没有固定的场所安排。因此,家庭活动的时间和方式非常灵活。

1.1.4 家 庭 体 育 的 终 身 性

从实际上说,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不同,它是一种终身体育时间最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通过经常性的家庭体育活动,使家庭成员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就使家庭体育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良好的家庭体育活动氛围对孩子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

1 . 2 家庭体育的功能

1 . 2. 1 健 身 功 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社会成员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容易引起其官兵便和功能失调,造成生理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而生理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经常性的家庭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的预防各种疾病,增强体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保证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健康。

1 . 2. 2 教 育 功 能

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表现为长辈对未成年后代身体锻炼的引导、熏陶、影响、娇正以及传授一般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下一代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正确掌握基本活动技能,为青少年的身心协调发展打好基础。具体表现为:家庭体育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条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体育是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家庭体育促进儿童青少年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 2. 3 调 节 情 感 功 能

家庭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思想感情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家庭体育调节感情功能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共同参加健身活动,在锻炼和竞赛中没有长幼之分,相互平等,相互帮助 ,相互配合,有助于感 情交流 ,形成共同 的感情基 础,从而使家庭和睦,朝气蓬勃,幸福美满。

1. 2. 4 体 育 消 费 功 能

家庭是社 会的基本 消费单位 。家庭消费 水平将直 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美国学者温德尔·贝尔和小安德森等人将家庭消费分为3种类型:(1)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这类家庭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2)是“以事业为中心的家庭”,这类家庭有很强的事业心,家庭消费主要投放在事业的发展上。(3)是“以消费为中心的家庭”,其主要愿望是尽力提高目前的生活水平,如经常性的旅游支出,体育消费有关的商品和劳务支出等。

我国学者将家庭消费类型划分为4种:重智力投资倾向、重用品倾向、重健康倾向和重爱好倾向家庭。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增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促进体育的有形产品和劳务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

家庭体育消费的主要投向是:家庭旅游、购买家庭健身器材,参加各种培训班、观摩体育比赛、购买体育书刊和养生保健食品等。

2 新世纪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体育的影响

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与亲缘关系的组合状态。目前社会的家庭结构3种模式即: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有二对或二对以上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扩大家庭、断代家庭即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或一代青少年与祖父母所组成,目前这种结构的家庭很少。

新世纪中,核心结构的家庭比重日益增加,子女结婚后独立生活导致空巢家庭的比例也增加,这对以后的家庭体育将产生一些影响。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核心家庭用于下一代的教育(包括体育)费用日趋增加,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愿意花费金钱,促进了家庭体育的发展。

(2)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多核心家庭成员受教育的程度会提高,生活价值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享乐主义的幸福观会导致家庭体育的内容、时间、经费会逐年增加。

(3) 由于科技的发展 ,家用电器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是核心家庭成员能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体育文化活动。另外,法定假日的增多,也有利于家庭体育的开展。

(4) 由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标准核心家庭会继续存在 ,空巢家庭的比例会逐渐上升。在城市社区,这些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程度较高,有更多的余暇时间且迫切需要健康长寿,因而,有利于家庭体育的开展。

3 家庭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决定性作用

家庭是社区的细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社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会逐步提高,家庭体育活动在实践、空间、规模和内容方面将有较大的发展,为社区体育发展注入了较大的活力,为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 家庭体育的广泛开展对社区体育的要求

(1) 政府部门在制定社区建设规划是应充分考虑到开展身躯体育必备的基本条件,特别是体育活动的场所与空间。

(2) 社区体育组织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应考虑到家庭体育的特点,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内容要注意集体性和趣味性,有效增加社区体育的参与人口。

(3) 社区应做好家庭体育活动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包括体育活动的技术、方法、内容等,协助制定家庭健身锻炼计划,提高健身活动效果。

7.21世纪的中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篇七

一、人口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进入21世纪后, 虽然中国的人口素质已有很大提高,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立足“两要素”说, 本文对中国人口素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一) 身体素质较差

1. 人口预期寿命不够长。

建国以来, 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步增加, 男性与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随之逐渐增长 (见表1)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2004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67.3岁, 仅高出4.1岁;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平均预期寿命63.5岁, 高出7.9岁。但是比加拿大的79.8岁, 低了8.4岁;比日本的81.8岁, 低了10.4岁 (见表2) 。

单位:岁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7中国人口》。

单位: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

2. 婴儿死亡率较高。

1990年后, 中国婴儿死亡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其中1990年为38‰、2000年为33‰、2004年为26‰。与世界平均婴儿死亡率相比, 1990年中国低25.9个千分点, 2000年低24.6个千分点, 2004年低28.1个千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2004年比日本高23‰, 比美国高19.3‰, 比澳大利亚高21.4‰ (见下页表3) 。婴儿死亡率高, 将会影响到人口的预期寿命, 关系到社会整体人口的发展。

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

3. 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 每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统计数据, 中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 500万, 出生婴儿缺陷率约为12.98%。推算出中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缺陷儿出生。再加上出生后显现出缺陷的儿童, 先天缺陷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 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

4. 残疾人比例不低。

“中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 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口约有1%~2%智商小于70的智力低下者, 轻中度智力低下者约500万~1 800万人, 白痴就有100万~200万人。”[1]中国残疾人数量庞大, 且其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其中1987年, 残疾人口占总人口的4.9%, 残疾人口约5 164万。至2006年残疾人总数达8 296万人, 占总人口的6.34%[2]。

(二) 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1.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

198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5年, 2000年达到7.6年 (见表4) , 2007年增长到8.5年以上。而世界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 美国为13.4年, 韩国12.3年, 差距明显。

单位:年

数据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摘要》。

同时, 受教育程度城乡人口差异明显。“2005年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 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 比城市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低3年左右, 甚至一些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三至四年。”[3]

区域劳动力整体素质差异大。2004年中国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6年、中部地区为8.14年, 西部地区7.48年, 为最低。粗文盲率西部地区也最低。

城乡和区域劳动力整体素质差异大, 不利于城市化进程, 也难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

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

虽然与改革开发初期相比, 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较快增长。2000年“与1990年普查相比, 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变化较大, 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 422人上升为3 611人, 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 039人上升为11 146人, 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 344人上升为33 961人, 增长了45%。”[4]

但是,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06年, 中国大学入学率达到了23%, 接近世界25.6%以上的平均水平, 但大多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超过30%, 其中美国达到了80%以上。

3. 文盲半文盲率高。

与建国初期相比, 虽然中国粗文盲率和青壮年文盲率 (15~45岁间) 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 但是粗文盲率和青壮年文盲率仍然很高。1990年中国文盲人口18 003万, 2000年下降到8 507万。文盲总数虽有下降, 但基数庞大, 位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印度。目前, 发达国家文盲率为2%以下, 欧洲国家约为2.2%,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仅为0.5%。

二、提高人口素质的对策

目前, 中国应把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人口政策的核心问题, 将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将人口大国逐步转化为人才强国。

1.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干预的关键措施在于预防, 必须按照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策略来实施干预。其中, 一级预防是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早期保健, 包括合理营养、预防感染等;二级预防是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主要是在孕期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采取措施, 以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三级预防是指对出生缺陷的治疗。通过实施这些健康行为干预、营养素干预、疫苗干预、药物干预等技术手段, 进行出生缺陷干预, 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

2.推进人口早期教育, 打好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婴幼儿时期, 既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奠基时期, 又是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奠基时期。”[5]早期教育是对婴幼儿进行的以开发大脑潜能为主要环节, 以开展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致力于提高婴幼儿智能、加强其体能、健全其人格、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的保育与教育有机结合的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组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几大范畴的学习活动, 使婴幼儿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诸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3.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1) 增加教育投入,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中国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小, 为此, 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教育投入, 以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 优化教育结构, 加快各类教育的发展。继续抓好“两基”工作,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力争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成人教育, 提高就业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3) 积极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由于良好的人才环境是巨大的无形资产, 对内可以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 对外可以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 必须实施人才战略, 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最大限度地给人才以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润香.论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性[J].科学之友, 2008, (3) :96-97.

[2]中国人口年鉴 (2006) [K].北京:中国人口年鉴杂志社, 2006:229.

[3]马娟.中国人口素质问题探讨[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8, (5) :39-42.

[4]陈蕊.中国的人口素质现状及其提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159-160.

8.基于项目的学习与21世纪技能 篇八

“项目”自16世纪就已经是教育实践的一部分。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首先出现在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的建筑院校中(1590—1765),自1880到1915年,项目教学法已被纳入美国的公立学校,作为技能培训运动的一部分。[1]在20世纪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屈伯克将项目教学法扩展到了教育哲学领域。[2]上世纪80年代以来,PBL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BL是学生采取组织、合作的方式通过探究过程研究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挑战,最终生产出一系列成果的一种教学方法。Thomas(2000)认为,课堂项目必须具备五项标准:(1)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学习者通过项目学习学科的核心概念;(2)着重多种学科交叉的问题,项目中的驱动性问题充满智力挑战;(3)主体活动涉及调研、知识建构和分解等,必须让学习者改造、建构知识以形成新的理解、技能等;(4)有利于学习者自我指导、自主管理;(5)聚焦于真实的问题,侧重于真实生活中的挑战,且最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具有可行性。

现今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面对问题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比单纯获取知识更重要。PBL允许学生较少地依赖教师的指导而解决问题,学生变成了积极的问题解决者、决策者、价值的创造者而不是消极的听众。教师的角色从“舞台上的圣人”变为“在边上指导”,承担了元认知教练的角色,而非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PBL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获取知识模式的变革,彻底改变了“教师说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21世纪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和21世纪职场中需要的具有生产性的技能存在差距,因此,美国基础教育界开展了“21世纪技能”计划,并列出了进入职场应具有的一些重要的技能如下: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创新性能力;协作、团队精神和领导力;跨文化的理解力;信息沟通能力;熟练运用通信技术的能力;职业规划和自学能力。[3]

美国的“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 Century Skills)”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框架》指出,21世纪技能主要包括如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学习和创新能力,它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能够开展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批判性地评论教师或同伴的观点,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创造出新的知识。

第二类是信息化技能,它包括:信息素养、传媒素养和ICT(信息、通信和科技)素养,即学习者能够有效运用通讯、网络工具等数字技术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以便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工作。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纳入课堂教学中来,以此来补充传统教学中的资源不足,最终使学生运用数字工具来增强他们的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等。

第三类是职业和生活技能,它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导向、社会和跨文化互动的技能(能够尊重文化差异,开放性地回应各种观点,和他人进行有效地互动、工作,充分利用多元文化创造新的观点,提升工作的创新性)、产出能力和问责能力(能够高效管理项目,有效协作,完成预期成果,对结果负责)、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够使用人际和问题解决技巧带领他人完成目标,对他人、社会利益负责)。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为课堂外的世界做准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等等,最终促使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获得成功。

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才具有新的更高程度的综合性的技能。为了成为生产性的贡献者,学习者需要能快速学习特定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还要掌握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创新、职业和生活能力等技能。这些转变与挑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肩负重任的学校教育必须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通过改变传统的教与学,采用PBL引导学习者创新性地习得学科内容和终身技能。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与21世纪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教学仍较为注重知识的存储,侧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学科知识绝不意味着只存储知识,学习者应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同时要重视实际运用,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学习、家庭、工作中来,即培养21世纪技能。研究表明,项目学习能成功地建立深度理解和高水平的动机与参与,发展时代最为需要的21世纪技能,学生不仅被教授“学习什么”,还学到了“如何学习”,他们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4]那么,PBL是如何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21世纪技能的呢?

PBL反映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它采用的是发现式的学习方法。首先,项目选定,PBL的项目来源于现实生活,每个学习者都提出各种想法,再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共同探索有价值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项目。他们会使用如查阅文献、头脑风暴、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创新性思考,这个过程即充分调动学习者兴趣、触发学习者成就动机、发挥学习者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PBL的过程中,周密和细致的规划对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制订计划这一阶段,学习者们分析探究性问题,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研究计划。他们需要从全局的视角进行系统性地思维,对初步计划开展有效的分析、综合及评估,以便更好地做出决定,实践他们创造性的理念。例如,他们希望通过目标设置、日程安排等来实现对PBL进程的自我监控,从而学会如何管理时间、高效地使用工作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推动者的角色,定期指导学习者,确保学习者充分开发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深入发挥主动性,实现自我指导。而这些21世纪的必备技能无疑是学习者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关键。

PBL采用“做中学”的方式让学习者从实践中求学问,强调“经验”、“学生”和“活动”三个中心。学习者在根据计划进行探究活动时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他们会集体讨论看法。此时,每一学习者在作为其他组员的听众时训练了积极聆听的技巧,学会有效解读他人观点,也为个体自身运用多种沟通技巧阐明自我观点,实现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这些沟通技巧又能提高团体协作能力,促进小组成员进行良性互动,灵活地实现目标。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尊重每个个体的努力,学会和不同背景的成员一起工作,开放式地回应不同的观点。这些多元观点的融合更能产生新的观点,从而提高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在这一阶段,学习者练习了21世纪高度重视的沟通和协作技能。

在活动探究过程中,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工具、信息资源有效地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作信息。例如,学习者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高效地浏览互联网,如何区分可靠和不可靠的信息来源。学习者还可以使用大量的应用程序,如Web2.0,使用维基百科和博客与其他学习者共享知识或者进行疑难解答,协作解决问题。不可否认,学习者从中学到了21世纪所需的信息化技能。

学习者努力适应各种角色、职责和环境,他们既能独立工作又能适时融入团体工作,学会了在不确定的调研环境中高效工作。面对教师对他们的质疑时,他们积极应对,沉着冷静,通过进一步协商、探索寻求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此过程促使学生为进入课堂外的世界做准备,他们学会了主动、灵活地适应环境,勇于承担责任等职业和生活技能。

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习者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传媒技术如PPT、播客、视频、网页等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他们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应用程序等,进一步开发了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性能力,有利于做出创新性的贡献。学习者通过高效管理时间,积极参与合作创新而获得了一种产出性的体验。学习者的这种高效性、创新性的工作能力、迁移能力是21世纪必备的职业技能。

在整个PBL过程中,学习者以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探索、理解、协商、制作产品等进行有意义学习,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者通过丰富的社会互动,全面提升21世纪技能。当然,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于PBL的整个过程,每个过程都会运用到多种技能,不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只能说由于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某一技能或某些技能的训练在某一阶段都显得更为突出一些。在PBL中,学习者持续使用和练习这些技能,这将有利于他们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和精通的程度,这些21世纪技能对学习者未来的成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PBL为21世纪技能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学习者在项目中能够自由表达,展示才能,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创新且富于生产性,极大地提高了在21世纪的就业竞争力。当然,这一训练21世纪技能的特殊过程对于学习者和教师都极具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使不同成绩水平、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通过协作共同锻炼21世纪的技能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期待研究者们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Knoll,Michael.The Project Method:Its Vocational E-ducation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1997(34):59-80.

[2]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PBL)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Moylan,W.Learning by Project:Developing Essential21st Century Skills Using Student Team Project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earning,2008(15):287-292.

9.21世纪教子方法的读后感 篇九

此文与技术、社会、政治甚至是科幻皆无关系, 相反, 是纯粹的非科学, 一种带“迷信”色彩的认知。

过去的两个世纪 (甚至更多) , 并不是在其公认的时间点, 即从日历上的00年翻至01年时“开始”的。其实它们并非从那时汇入历史长河。

没错。每个世纪事实上是从其第14个年头才开始。

1814和1914年, 两个世纪的真正开端

仔细想想。20世纪的头十年充满着后世从未再有过的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直至1914年发生的惨痛经历, 才粉碎了人们以为一个崭新美好的年代将会顺利到来的美梦。然而,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之际, 19世纪的进步看上去似乎势不可挡, 势如破竹。

1913年的世界, 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稳定的中产阶级人士正收获着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喜悦:洗衣机、煤气炉、汽油以及当时的电气照明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冷藏技术、疫苗接种、电话和汽车。

不断扑面而来的科技看上去是真正来自上天的恩赐。新型燃料和工业纺织技术的出现让有工作的家庭能获取双倍于之前的新衣物。各个国家纷纷禁止雇佣童工, 并提供免费教育。天文学家发现了星系的真相, 物理学家正将科学推向新的前沿。

想想我们现在的时代是否也处于相似的快速发展中呢?比较一下今天的厨房和20世纪50年代的厨房。当然, 所有物件都变得更光鲜, 更智能了, 不过, 一名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人仍然能流畅熟悉地使用我们厨房里的器具。但是一名来自1880年代整日操劳的家庭主妇对于1913年她女儿使用的器具却只能干瞪眼。

没错, 所有这些技术进步在“一战”之后仍然继续在发展。社会变革, 比如妇女获得投票权, 是当时众多的预言之一。但在1914年后, 此类天真的想法便销声匿迹了。

人们开始意识到20世纪将会是场艰辛的旅程, 每一步都伴随着进步。在通往来之不易的美好时代的路上之前, 时代首先会盘旋下降, 跌至人类所知的最低谷, 直到我们的父母 (或是祖父母) 于1944年艰难地从低潮中走出——这是那个开始于1914年的世纪里最备受瞩目的一年。

这只是一个信息点, 另一个呢?看看1814年,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所谓的欧洲协调为这片大陆带来了史上最长的全面的和平, 各大强国放弃血腥的征战, 转而将精力用来完善帝国的殖民地。1814年和1914年, 这两年里, 国际氛围和主题 (至少在西方是如此) 皆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足以代表19世纪与20世纪的真正开端。

如果21世纪发端于2014年

假设该规律仍未改变——记住这只是一个思维试验——那么对于真正的21世纪有何意义?

想一下当下弥漫在我们周围的各种末日和阴暗氛围, 充斥于小说和电影当中的后末日和反乌托邦情结, 特别是青少年类型的作品, 当今的年轻人似乎对传递希望的故事极为敏感, 像极了二十世纪六七十等年代的人。

在1813年的欧洲存在类似的末日情结, 但其至少有着合乎情理的原因:历经数十载的残酷争斗看上去似乎永无尽头。

然而在当今人均暴力事件急速下跌, 小部分儿童——从世界范围来看——比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营养充足, 接受学校教育比例更高的情况下, 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借口呢?

不可否认, 这个世界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阻止我们关注污染、压迫、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都是政客们的手段。

的确, 愚蠢而病态的态度, 才是我们所面临的真正阻碍。

于是问题来了:21世纪的新主题是否只需要我们甩掉消极的心态便可?

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让我们不妨想象) 也许由于在2014年某人成功研制出简单、廉价又安全的智商增长药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解决问题的人。

又或者政客们决心克服自私自利的焦躁心态, 回到成人的谈判桌前。

又或者某些勇敢的导演拍摄一些积极向上的电影, 用一种叫做希望的观念来震醒世人。

抑或不管不顾, 沉湎于2014年将会出现暴动和骚乱的想法中, 历经变革后进入一个我们终将后悔的世纪主题。

又或者我们将看到自信的文明不断衰落, 从对梦想的启迪陷入对某个领导人或是新的主又或是对一个简单化理念的诚惶诚恐之中。

上一篇:4岁孩子读的儿童故事下一篇:毕业生毕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