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信的日志

2024-08-13

关于自信的日志(共12篇)(共12篇)

1.关于自信的日志 篇一

亲爱的你,毕业后,会不会想起我?

毕业是一段成长,是一簇一簇的花开,你开始成长,开始懂得生活,今天,你,毕业了。

文/蓝色

朋友 friends

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你会不会想起我们一起疯闹的场景,和那个总是一头蓬乱碎发的我,你会不会想起我们一起早读的清晨和一起吃过的早餐,你会不会想起课间操时总是动作夸张的不安分的我,你会不会想起我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和偶尔痴痴的傻笑,你会不会想起我们翘课时的小兴奋和浓浓的紧张,你会不会想起我们曾哭花了脸,彼此安慰彼此温暖,你会不会想起我们考试失利时发誓要一起奋斗,我亲爱的朋友,毕业后,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

同桌 partners

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你会不会想起那个上课总是睡觉,还要你帮忙看着老师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不爱学习,还老是照抄作业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总爱和你聊天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喜欢挂QQ玩游戏看小说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蛮横地占着大半个桌子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爱给你起外号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与你分享秘密的我,我亲爱的同桌,毕业后,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

同学 classmates

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你会不会想起那个个子不高、皮肤白白、梳着短发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总是大嗓门、完全没有女子风范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总是上课迟到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总是惹麻烦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大大咧咧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爱疯爱闹爱讲冷笑话的我,你会不会想起那个喜欢讲鬼故事的我,我亲爱的同学,毕业后,你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

老师 teachers

您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您会不会想起那个成绩并不优异的我,您会不会想起那个微笑着说“老师好”的我,您会不会想起那个喜欢玩耍而不爱学习的我,您会不会想起那个爱问问题的我,您会不会想起那个常犯小错误的我,您会不会想起那个总是冲您傻笑的我,我最亲爱的老师,毕业后,您会不会想起我,哪怕只是偶尔的一瞬间?

我 myself

毕业之后不知道还能见几面,曾经最喜欢的歌和你们一起听过,一起在笑声里看完《尖锋时刻》,校服上写满了你们的名字,忘记了熟悉的表情,还有不变的笔迹,毕业,升学,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没有熟悉的旧面孔,每张脸上都是淡淡的陌生的礼貌,曾经你很讨厌的某个同学,他总是很闹,现在挺怀念,曾经你很讨厌的某个老师,她说话不留情面,现在知道什么是恨铁不成钢,曾经你很讨厌一星期只有两天假期甚至更少,现在想待在一起的时间总是不多,曾经你很喜欢的周杰伦现在不喜欢了,你开始爱听陈奕迅,曾经你很喜欢和小伙伴凑在一起说某个讨厌的人,现在你觉得以前幼稚得多可笑,毕业是一段成长,是一簇一簇的花开,你开始学会珍惜现在的点滴,你开始学会多付出,对同学友好,你开始学会帮同桌整理凌乱的课桌,你开始听老师的话脚踏实地,你开始成长,你开始懂得生活,今天,你,毕业了。

2.关于自信的日志 篇二

一、理论述评

行为财务学是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 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 研究理解和预测个体心理决策过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 管理者过度自信尤其严重。

Lease (1976) 等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发现:选择股票时, 投资者年龄与选择股票种类、股票的股利分配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投资者年龄越大越偏好高股利支付的风险证券, 因为他们依赖高的股利生活。Pettit研究发现相近结论:管理者制定股利分配方案时, 管理者年龄与所制定的股利收益水平显著正相关, 与其收入负相关。Shefrin和Statman (1985) 研究发现, 现金股利支付有利于管理者从心理上区分公司盈利, 通过减少管理者控制的自有现金流可有效帮助股东控制管理者的自我控制环境。通过现金股利支付, 股东可直接获得现金流, 进而增强对企业的自我控制能力, 因此现金股利支付迎合股东偏好。Heaton (2002) 在不考虑信息不对称或代理成本问题的情况下, 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出发, 结合企业自由现金流, 实证检验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内源融资: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预留企业自由现金流或将多余现金流过度投资, 创新地解释了“融资优序理论”。Deshmukh、Goel和Howe (2008) 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预期股利支付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显著相关, 过度自信管理者 (CEO) 通常制定更低的股利支付政策。同时, 由于不同成长性企业中管理者的自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进而导致其所制定的股利支付水平差异程度不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使股利支付与现金流之间的正向关系、股利支付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负向关系更显著。

在国内, 姜付秀 (2009) 等分别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其对企业投资、融资的影响, 但从过度自信角度研究股利分配的成果极少。黄莲琴 (2009) 在其博士论文中利用2002~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发现:当公司内部现金流充足时, 过度自信管理者比一般的管理者更加偏好内源融资;过度自信管理者为保留更多内源资金, 倾向于更少分配现金股利。同样其论文结论也支持了Heaton (2002) 的新“融资优序理论”。

基于以上观点, 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出发, 参考姜付秀、陆正飞等 (2009) 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 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指标量化, 同时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假设提出。

心理学研究发现, 个体普遍认为自身能力优于平均现象, 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通常要强于一般人。过度自信管理者往往高估投资项目收益, 将公司经营所获得的剩余利润或自由现金流留存企业, 由管理者控制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将显著高于分配给投资者个人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拥有更大的现金流控制权, 一般都不愿支付现金流, 同时为了建立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环境, 尤其是通过控制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可以为自身带来额外收益和话语权时, 管理者就会产生强烈的非现金股利支付或不支付意愿。因此, 提出假设1: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现金支付显著负相关。

过度自信管理者过度留存自由现金流,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为了向投资者传递利好信息, 过度自信管理者选择股票股利分配行为。通过支付股票股利, 实现最少的现金股利支付, 进而储备更多的内源资金。因此, 提出假设2: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股票股利支付显著正相关。

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 样本选取。为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标, 本文参照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对过度自信指标的量化, 选择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预测是否与其相应的周期内披露的实际业绩背离作为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指标。Hribar和Yang (2006) 研究发现, 过度自信管理者进行盈利预测时, 更倾向高估企业业绩。国内学者姜付秀 (2009) 等采用盈利预测偏差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随着我国业绩预告披露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采用盈利预测公告作为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 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2) 数据来源。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沪市A股 (包括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上市公司) 2007~2010年间上市公司数据。在数据整理过程中, 为消除IPO对所研究数据产生的影响, 我们在设定基础样本数据库时, 收集了2006年12月31日已经上市的公司。同时, 由于金融类公司财务报表的特殊性, 在进行样本整理时我们剔除了此类公司。另外, ST、PT类公司的管理者存在明显的盈利预测盈余管理的报告动机, 故在样本中予以剔除。

首先, 定义样本期内公告的实际盈利水平低于盈利预告所预测的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为过度自信样本。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报告描述主要有预亏、预盈、预增、减亏和预降等几种形式。对于由于表达模糊而不能判断是否变脸的检验样本本文将其直接定义为不过度自信。因此我们得到三种过度自信指标类型, 即实际亏损而预测盈利、实际增幅小于预测水平、实际降幅大于预测水平。

其次, 如果业绩预测公告时间在年度财务报告报出之后, 那么公司管理层实际上已经知道公司经营业绩, 因而不能反映管理者对期间内是否盈利的潜在态度, 本文对该种公告形式的盈利预测样本进行剔除。最后, 为确保样本期内管理者经营风格的一致性, 消除高管变更给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 我们剔除样本期内实际执行者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

根据以上样本描述得到表1列示的样本统计值。

从表1可看出, 沪市A股732家上市公司中, 2007~2010年间至少进行了一次业绩预告披露的公司分别有455、448、442、418家, 超过全样本的一半以上。其中非公告性质的有239、178、176和146家, 至少有一次盈利预测值大于实际值的分别为46、36、17和20家, 在此基础上, 剔除相关的高管变更样本后共得到87家过度自信样本值。

3. 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上市公司分配的股票股利与现金红利。在2007~2010年度公布的年报数据中, 选取上市公司送股数与转增股数之和, 除以上市公司总股数比例作为分配的股票股利, 而上市公司公告的分配派息数除以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额得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数据。 (2) 解释变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定义样本期内公告的实际盈利水平低于盈利预告所预测的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为过度自信样本。 (3) 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及企业资本结构。各变量定义具体如表2所示:

4. 模型构建。

根据提出的假设, 本文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本文采用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来检验多重共线性。如果相关系数小于0.7, 一般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此构建以下检验模型:

模型1:XJGL=β0+β1Overconf1+β2CF1+β3ROE3+β4ZCDS+β5SRZZ+β6ZCFZL+ε

模型2:GPGL=β0+β1Overconf1+β2CF1+β3ROE3+β4ZCDS+β5SRZZ+β6ZCFZL+ε

模型1用来检验假设1, 模型2用来检验假设2。模型中, β0是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 βi是各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 (i=1, 2, …, 6) , ε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

1. 描述性统计。模型中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3。

从表3中反映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来看,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最大值为81.66, 最小值为0, 股票股利分配最大值为4.93, 最小值为0, 相差较大,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间股利政策各异, 利润分配情况差距很大。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均值为0.03, 说明管理者非理性的现象较少, 绝大多数的管理层是理性决策的。

从控制变量来看,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均值为52.5%, 较已有研究成果的资产负债率有所提高,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提高负债水平, 相对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差距有所缩小, 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更加理性地对待股权融资行为, 而转向债务融资。样本中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095, 明显偏低, 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2. 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4。从表4可知, 因变量现金红利分配与因变量股票股利分配在10%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 这表明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通常会采用互补的分配方式, 如果进行了现金股利分配, 那么就不再进行股票股利分配。从因变量现金红利分配和控制变量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在1%、1%、5%水平上显著相关, 而现金红利分配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自由现金流、销售收入增长率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10%置信度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置信度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置信度水平上显著 (下同) 。

控制变量企业自由现金流与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分配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无论上市公司现金流是否充裕, 都不是上市公司是否进行红利分配的依据, 如企业自由现金流充裕, 不会直接促使上市公司进行现金红利分配。

因变量股票股利分配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自由现金流、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自变量在不同水平上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所有控制变量除资产总额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外, 其他控制变量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股票股利分配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更加倾向股票股利分配, 与假设2相符。

从控制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来看: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股票股利分配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其原因可能在于:公司有良好的成长性, 而上市公司进行股票股利分配会使潜在投资者低估公司风险证券价值, 故而促使上市公司回避股票股利分配。另外,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告诉我们, 我国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或采取激进的融资手段。这与Shefrin (1999) 、Heaton (2002) 及余明桂 (2006) 等得出的过度自信可能导致管理者采取激进的负债行为的结论相符。

3. 回归分析。

管理者过度自信利润分配政策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 过度自信变量在1%水平上与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管理者越是过度自信, 其越偏好股票股利分配, 这与假设2相符。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过度自信管理者比一般管理者更加偏好内源融资。过度自信管理者往往高估投资项目收益, 将公司经营所获得的剩余利润或自由现金流留存企业, 而不是进行现金红利分配。但同时为了向投资者传递利好信息, 过度自信管理者选择股票股利分配行为, 保留更多的内源资金。因而过度自信管理者偏好股票股利分配, 厌恶现金股利分配, 间接验证了假设1。

同样的, 从表5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分配回归结果来看, 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与公司现金红利分配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与假设1不符。不仅如此, 其他各个控制变量, 即使在前面变量相关关系分析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率及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控制变量, 而在进行现金红利模型回归分析时, 运行结果显示不呈现显著相关关系。笔者认为, 这可能是我国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分配方案不规范、很多上市公司出现超额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导致的。

从回归结果还可看出, 控制变量与股票股利分配的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与企业自由现金流在1%水平上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现金流越充裕, 现金股利分配越多;与一般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吻合。而资产负债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这符合我国企业现状:高负债率进行现金红利分配会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 严重的甚至导致破产;如果选择股票股利分配政策会使外部投资者获得企业负面信息, 即企业如此高的负债率因无现金分配而只能采用股票股利分配减少其现金流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上市公司通常选择不分配股票股利是最保险的做法。

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1) 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gpgl对Overconf1无Granger影响;而Overconf1对gpgl存在Granger影响。股票股利分配政策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决定因素, 股票股利分配的多少不显著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但是,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上市公司进行股票股利分配的决定因素, 管理者过度自信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的多少。因此, 依据2007~2010年间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政策,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上市公司进行股票股利分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与假设2相符。

(2) 上市公司红利分配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7: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 Overconf1对xjgl无Granger影响, xjgl对Overconf1无Granger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不是公司现金红利分配的决定因素, 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不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的多少。与假设1不相符。

5. 研究结论。

从理论上来说, 传统股利理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 他们考虑了股利需求, 却忽略了股利的供给。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是股利供给方的决策结果, 即管理层。本文的研究显示, 管理层存在过度自信认知偏差, 认为将企业获得的剩余收益再投资比投资者个人进行再投资获得的收益更高, 因而他们偏好留存企业剩余利润或自由现金流。同时, 为了符合证监会关于利润分配的规范, 或出于向市场传递利好信息, 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而选择股票股利分配政策。实证结果说明,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股票股利分配政策显著相关。通过进一步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过度自信是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股票股利分配政策的原因。

四、启示与展望

1. 研究启示。

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 无论企业当前是否有良好的投资机会, 管理者倾向最大限度地留存企业自由现金流进行再投资。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他们的这种留存企业剩余收益再用于投资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 正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过度留存企业剩余收益、避免现金股利支付的反映。管理层这种最大限度控制企业自由现金流进行低效率或负收益的再投资行为, 严重损害了股东利益。

为避免出现上市公司这种不分、少分现金股利而普遍进行股票股利分配的现象, 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分配实施规范, 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现金红利分配;同时, 规范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标准, 对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行为设定限制条件, 从而从股利分配政策这一环节上控制与监督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 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从本文研究结论来看, 管理者增持公司股票将进一步加深管理层过度自信心理偏差, 从而会加深这种非理性行为。因此, 针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是心理学发现的人类判断的最稳定的特征。尽管如此, 作为人内在的心理活动, 管理者的行为决策是主观的, 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不确定性, 所以对过度自信本身的衡量是对该课题研究的重大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从管理者过度自信提出到现在, 实证研究滞后于理论研究的根本原因。本文选取了管理者的盈利预测偏差作为本文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 参考了国内学者已有的衡量方法, 在指标量化上有待创新。同时, 该衡量指标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研究结论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人的非理性如何衡量仍然具有争议性。因此, 要在行为财务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成果, 对非理性人的心理偏差进行量化, 仍然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 从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 即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非理性供给为研究切入点, 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偏好的原因, 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生成机理, 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股票股利分配,现金红利分配,认知偏差,非理性

参考文献

[1].Heaton, J.B..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31

[2].Ben-David, Graham J.R.and C.R.Harvey.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Policies.SSRN Working Paper, 2007;1

[3].Baker, M., Wurgler, J.A..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3;3

[4].郝颖, 刘星, 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 2005;5

[5].姜付秀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 2009;1

[6].唐蓓.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并购投资的影响.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9

3.关于如何提升本土文化自信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本土文化 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本人根据对近六年的学生群体中调查,和一直以来自己身边朋友的表现中我们发现,我们县80%以上的人对自己生活的地域文化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不清楚,更有甚者对自己身边的文化报以不屑一顾的复杂情绪体。像“特产就是本地人不吃、外地人拿来当宝的东西”这样的言论多得是。就拿我们龙川县最有名的佗城和霍山两个景点来说吧,不论从历史结构还是从文化背景,两者均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引以自豪的地方,绝对是值得我们本地人无限自信,从每逢节假日均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的情况来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可身边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县本地的居民大部分都没有到过这两个地方,对这两个景点的那一些了解更是道听途说得来的,“那里有什么好玩的”是他们的口头禅。而其他如本地的客家山歌、杂技团表演、木偶戏、舞狮、上灯习俗、菜肴酿豆腐、红色苏区历史等属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范畴的东西,除了与本地风景名胜一样都处于一种相同的发展囧态外,还存在着一种更可悲的“断层”情况。

关于这种种情况的发生,以我县文化艺术发展出现囧况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发现主要成因有下面几个:

一、宣传本地文化的摄影、美术、歌曲、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异常缺乏。

我们河源市在市委的支持下和市委宣传部的努力下,近十来年里面出现了诸如《美丽绿谷》、《家乡有条风雨桥》、《奋进吧,河源》、《多彩万绿湖》等优秀的可以传唱的作品,但这仅仅是在市一级范畴。到了我们县一级,这个东西就变成了“稀缺货”。以我们龙川为例,之前有一首《霍山放歌》,可其旋律和音域均为达到适合传唱的标准,注定上不了地方文化宣传的舞台。近几年的《龙川之歌》歌词和旋律均很美。但也出现音域等问题传唱不开。除这两首歌之外,就真的找不到其他的歌曲了。 关于摄影和美术作品,能让一部分人想起来的也就只有那几张被PS过无数次的关于霍山和佗城学宫的照片,美术作品和舞蹈根本就没有。文学作品有是有一些,如涧洞的刘老师就有好些代表作,但之外呢?除了宣传部和县文联的《循州诗词》、《龙川文艺》,似乎没有其他印象深刻。

二、宣传本地文化的平台不多、形式单一。

就以我们县的山歌剧团为例,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剧团,在社会上拥有比较好的声誉和较多的赞誉,是比较有名的专业演出团体。他们的客家山歌系列节目其实质量很高的。记得本人曾多次组织学生去现场观看他们的演出,在演出后孩子们的QQ签名和分享的照片中不难发现,大家对一直以来不怎么感兴趣的客家山歌有了新的了解。但是就是那样的表演,也是只有在某些如春节、元宵等节日的特殊场合中才能看得到,且场次大都是一场两场的样子,平时常很少或根本没有。极少的演出平台除了给剧团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还让本地山歌文化出现断层危机。

三、宣传本地文化的文化艺术人才储备不够。

去年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北京文化艺术座谈会,紧接着省、市宣传部和文广新局均召开相关座谈会,全国自上而下掀起了近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文化艺术讨论热潮。我有幸地参加了我们市的座谈会,但会议上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参会人员很多都是年轻人,这与其他地方传出来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但开完会回到生活现实,我们会发现,除了参会人员,好像很难或者再也找不出其他几个真有代表性的了。我认为“高素养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是一切优秀文化艺术的基础。对我县一级来讲,挖掘和培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个头痛的问题,更不用说“高素养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了。在像山歌剧团和杂技团等这样的专业团体,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可培养的苗子,在培养出来后往往会出现被上一级或条件更好的文化宣传团队挖墙脚,留不住人才。而高中、技校等校园每年自主学习考文化艺术的艺术生,由于每年的人数不多,而且整体氛围不浓厚,之前缺乏有针对性的资料登记和后期跟踪培养。

根据以上几个问题,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提升本土文化自信:

(一)在文学、美术、摄影、舞蹈、歌曲等方面创作一批作品。

以上级宣传部门为主、县文联为辅和专业团体成员执行的方式,挖掘、设置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创作主题进行创作,并在活动开始的前后,在广播电视台、本地网站和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专题宣传造势,之后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集结成册成碟,举办主题作品展,并在之后政府和社会的一切有关本地的宣传场合中,使用这些作品作为宣传的背景和资料,以达到扩大影响和本地文化宣传的目的、增强本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进一步提升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自信。本人就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以歌曲创作为切入口,创作了《客家亲亲龙川人》、《龙川美》、《龙川恋》、《龙川情》关于龙川的系列音乐作品,以诗歌为切入口,创作了《龙川,我可爱的家乡》、《东江女》等作品。其中歌曲《龙川美》在推出后就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开展文化艺术竞赛等活动。

从资金和人力等运营成本来讲,文化艺术的宣传全靠政府部门组织开展,是不现实,也不切合实际的。社会团体和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因为业务的不同和宣传的需要,而显得殷实充足。所以,我们采用“政府部门引导协助、社会团体筹资主办”的方式进行,以打开演出平台缺乏的瓶颈的最佳方式。随着我县的经济等方面得到提升,市场上的文化艺术演出氛围也在开始繁荣起来,虽然在这些种类混杂的演出队伍里,有些情况着实需要我们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但总体情况是健康向上的。这些带有一定商业利益关系的文化宣传活动,对增强本地居民文化艺术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本地文化宣传的影响和发展,均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nlc202309020817

(三)注重本地文化艺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要有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第一,对专业演出的团队,除了现今已经进行了的人事改制后,我们更应加大力度促进演出团队商业化的过度,注重工资收入等待遇上的改革,同时,拓展专业能力提升和价值展现的空间,扩大成员在剧团的存在感和自豪感。第二,对在校任职的文化艺术专业教师进行有序的、详细的资料登记,并作专业和能力方面进行细致的梳理,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以提供专业能力展示的机会。其实,就目前龙川的情况来看,90%的文化艺术人才在学校,而且大部分是在学校任职的老师。这一批人才作为在校老师,他(她)们的出现必将带动更大面积的人群对本地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促进下一步的宣传,第三,调查、整理二十年来我县所有的文化艺术特长生的资料,并对他(她)们如今的去向做一些了解和登记,适当的时候召开这类人员的文化艺术主题座谈会。按照其他地区的经验来看,这部分人是当今社会在文化艺术宣传活动中专业素养最好、能力最强的中坚力量。第四,加强外地文化艺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工作。这个问题其实难度不高、成本也不大,如我县的胥迪老师就是一个声乐专业造诣较高的优秀人才,祖籍湖南,一般情况下要引进这样的人才是很有难度的,但她因婚嫁来到龙川,近几年代表龙川到市里比赛每每获奖,在市里面已是龙川的代表、河源的艺术新星了。第五,成立专门的本地文化艺术挖掘和创作的奖励基金和奖励制度,要知道,光凭一股热血干事情是不持久的,精神上的鼓励和适当的资金支持是很好的能量推动剂。

(四)搭建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网络宣传平台。

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尽快融入到这样的一个“面对面”的时代,使我们的当务之急。若把自身的宣传媒体还停留在报纸、电视或广播电台,那就落伍了,连电脑网站都有点显得迟钝。在如今我们人均数台手机的社会,微信等手机媒介的即时性、受欢迎性和受众广泛性是很多当下宣传平台的首选,我们很多文化艺术就可通过该平台进行更好的、更快的宣传。所以尽快搭建好和使用好这种移动网络平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如今国家修订了网络管理条例,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和治理,减少了我们文化宣传方面的很多不确定性,增加和宣传内容的可信度。同时迎合了受众“爱分享”的内在心理,就更加有利于提升我们本地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自信和宣传。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如何改变我们龙川文化艺术发展的囧况和如何提升我们本地人民的文化自信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扎根本地文化,立足本地实际情况,顺应时代潮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相信在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路上就一定能够展开新的局面,最大程度提升我们本地居民对身边文化的认识、认可和自信。

参考文献:

[1]欧阳文风.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1日,第二段;

[2]启 瑄.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2.05;第十三段。

作者简介:郑荣新(1983年—),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视唱练耳教学、歌曲创作、地方音乐艺术研究,现任职龙川县技工学校。

4.关于喜欢的日志 篇四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就会像午夜的幽灵一样,蹲在天桥,看着着车来车往。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有时候会像木偶一样,喜欢埋没在人海之中,让自己容群。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有时候会喜怒无常,演绎着与她的种种故事。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就会忘记很多人,忘记他们的事与人,只记得与她的点滴。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什么都会拿她来比较,找出完美的拼图,却发现伪造的永远比不上正版的那么美丽。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会变得无情,尽管别人对你多么好,你总是无视,或者是,一句下辈子希望遇见你不是她。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就不会喜欢别人,即使喜欢上了,爱着你,想着她。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想遗忘很难,想抛弃不可能,嘴里说着没关系,心理特别想她,恨得那么入骨,还是那么想帮她。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在别人眼里装得那么镇定,那么潇洒,可是总会脆弱的想起她。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突然收到她的短信,高兴的比中了彩票,而当她不理你时候,心如石沉大海。

原来喜欢一个人太久了,你的智商在面对她的问题你会变得特别低,甚至很愚蠢。

如果你发现,你有了以上问题,或许是你喜欢一个人太久了,

或许,你无助,或许,你埋怨,

或许,你早就习惯,

或许,这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或许,却是你的所有,

不过你不知道,

有没有想过去改变,

换一种生活,

比如,

5.关于励志的日志 篇五

生命,不在于排斥,而在于包容;不在于贪婪索取,而在于付出真情;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留下足迹的轻重。

生命,在纷繁芜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时空;生命,在大千世界中挥洒属于自己的感动;生命,在脆弱中面对暴雨狂风;生命,在孤独中迎接一抹彩虹。

生命,如同一棵小草;生命,如同一粒微尘;生命,如同盛开的鲜花;生命,如同屹立的青松。我们不因为自己的渺小而自叹卑微,我们不因自己的无声而倍感神伤,我们不因自己的美丽而万分孤傲,我们不因自己的坚强而任性放纵。因为我们懂得有既是无,色即是空,坚强既是脆弱,无声即是有声。

生命,在于动,更在于静。

我们在失意时不要空空的等待,而是要深思、要反省、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时机,要充实属于自我的才能。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会脱兔之敏捷,处子之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风起时搏击长空,才会在雨落时化作游龙。

生命,在于挚爱,更在于真诚。面对同伴落寞时的孤独,我们默默为他送上一句祝福;面对同伴失意时的悲凉,我们默默为他送上一缕阳光。面对同伴胜利时的疯狂,我们动情的为他鼓掌;面对同伴成功时的欢笑,我们飞快的为他摄影,把这生命的精彩永远留在心中!

让生命远离嫉妒,让生命远离苦痛,让生命远离战火,让生命远离疾病。因为生命在于健康,生命在于和平,生命在于快乐,生命在于欣赏。用知足的心打亮快乐的双眼,用博爱的情点燃友谊的火焰;用知识、用智慧、用真心、用包容、用你能做到的一切的一切来全力铸就你的圣手佛心,让世界来感动你的鬼斧神工!

6.关于父亲的日志 篇六

向来家庭教育良好,尊重父母孝敬长辈的我,竟然忘记了妈妈的生日,往年每次我都要早早地看日历,早早地提醒自己,今年却忘了,而连我生日都从来不记得的父亲,却给我发来这么一条短信,在我意料之外,然而也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等偏瘦,皮肤黝黑,勤俭朴素,沉默寡言,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隐忍,这就是我父亲的大致形象。从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开始,父母分隔两地,感情开始有了变化,尚不说谁对谁错,母亲怎样对待父亲的我完完全全看在眼里。九年时间,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据他说,母亲给他打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基本上都是他主动打给母亲。每年春节在一起,总会有吵不完的架和互相纠扯不清的责骂。分房而睡也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我明白,从母亲的眼里我就能看清她对父亲满满的嫌弃。不管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家里,她的指责毫不留情面,劈头盖脸连绵不绝气煞旁人。

每个人都是有忍耐力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忍耐程度不同。而父亲,是我见过耐性最大的人。虽然有几次干柴烈火,战争一触即发,父亲没能控制住自己,动手打了母亲,甚至要赶她出家门,但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他曾单独跟我说过,如果不是为了我,早就和母亲离婚了,由于考虑到会影响我的学业和我的以后,所以才没有提出来。而母亲虽然嫌弃他,对我却是很好,年近四十了也舍不得这个家,就也没有选择离婚。

这所有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与母亲还近十年来闹得不愉快,还要辛苦地工作供我上学,为我的人生作铺垫。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也可以非常明确地说,他所说的怕影响到我而不和母亲离婚那只是一个看似完美的借口,他所默默承受的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字,那就是爱。只有爱才有如此威力,在痛彻心扉无比绝望的处境,依然固执地不肯放手,而这,只有我知道,不然我不会收到这条信息。

人生在世有多少个十年,人生在世又有几个人能让你真正的又爱又恨。

7.基于网页日志的频繁模式挖掘 篇七

万维网提供了大量对用户有用的数据, 不同类型的数据应该组织成能够被不同用户有效使用的形式, 因此, 基于网页的数据挖掘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已有几种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挖掘隐藏在网页中的信息, 当然算法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网页数据的属性。而且, 不只是数据挖掘算法, 还有人工智能, 信息获取, 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都可以在数据挖掘中得到有效应用。因此, 网页挖掘技术已经伸展到自动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网页日志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挖掘技术, 这些挖掘技术用于挖掘隐藏在网页中的不同的频繁模式。包括:频繁模式、序列态以及树态。对于每个问题, 都有相应的算法, 用于高效挖掘相应的模态。频繁模式 (高频网页) 挖掘采用文献[1]中介绍的频繁模式算法。频繁模式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挖掘低频繁模式页, 对于更高频繁模式的挖掘效果也得到了增强。序列挖掘算法采用文献[2]中介绍的SM-树算法, 其中可以有效发现树型模式的算法称之为PD树算法。两种算法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动化理论发现其中的频繁模式。SM树算法采用状态机发现序列模式, PD树算法采用叠加自动机确定在树形数据库中三种模式。

1网页挖掘任务

网页挖掘包括:从网页数据中发现和提取信息;提供有效的机制以使数据访问更加有效和匹配;从用户行为中发现信息, 用户行为信息一般存储在网页日志中, 比如网页缓存[3]。因此网页挖掘可以根据需要挖掘的信息分为三类[4,5,6], 分别是:网页内容挖掘, 网页结构挖掘和网页使用方式挖掘。网页挖掘的相关详细研究请参考文献[4,5,7,8]。

网页内容挖掘的任务是在线发现有用信息。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数据, 结构化 (XML) 和半结构化数据 (HTML) , 以及非结构化数据 (如文本) 。网页内容挖掘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帮助用户发现他们需要的信息的机制。网页内容挖掘包括:组织和聚类文档, 提供相应的引擎以便用户通过相关的关键词信息、分类信息以及内容信息等获取不同的文档。

网页结构挖掘[9,10,11,12]的目的是发现内嵌于网页中超链接。实际上, 网页内容挖掘关注文档内部信息, 网页结构挖掘则关注文档之间的链接结构信息, 其目的是为了标识相关主题的权威或者中心网页。权威网页包含了有用的信息, 通过几个链接指向它, 这意味着这些网页被引用频度很高。一个拥有很多链接的网页可以认为其内容是有用的、更好的和可靠的。中心网页是指包含许多到权威网页的链接的页面, 因此中心网页有助于集中权威网页。网页结构挖掘可以通过门户网页或者整个网页获得。网页结构挖掘也支持网页内容挖掘, 通过获得网页结构信息, 可以更加有效地获取文档, 发现文档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也可以更好。网页的图形结构可以通过网页结构挖掘实现, 网页的图形结构挖掘可以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并提高文档的分类效果。

网页使用模式挖掘是指发现用户浏览和转换网页的行为特征, 其目的是通过理解用户转换网页的喜好增强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 个性化门户网站, 或者提高网页结构和网络服务器的性能[13,14]。这种情况下, 挖掘的数据对象是可以选择作为网页上的间接数据的网页日志, 其中通过网页访问的文档可以理解为初始数据。

有三种类型的网页日志可以用作数据挖掘的对象:存放在服务器端的日志数据, 客户端的日志数据, 以及存放在代理服务器上的数据。由于不止一个地方存储着用户浏览网页的信息, 因此使数据挖掘过程变得困难。真实可靠的数据挖掘结果是建立在以上三种数据俱全的基础上的。这是由于服务器端的数据并不包含存储在代理服务器或者客户端的数据, 除了服务器端的数据, 代理服务器还存储了其他的信息。然而, 存放在客户端的网页请求方面的数据是缺失的。但是, 客户端的所有信息是难以收集完整的。因此, 大多数算法是基于服务器端数据的。一些应用在网页使用模式挖掘的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包含:规则挖掘, 序列挖掘, 以及聚类挖掘[15]。

2网页使用模式挖掘

网页使用模式挖掘, 从数据挖掘的角度来看, 就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网页数据中, 从而发现使用模式, 为更好理解用户浏览网页的需要服务[16]。类似于其他的数据挖掘过程, 网页数据挖掘过程包括三步: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模式分析。

本文所说的模式发现是指将前面介绍过的模式发现方法应用到网页日志上。为此, 首先需要将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使处理后的数据能够符合算法输入的格式。模式分析是指解释数据挖掘结果, 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图1显示了网页使用模式挖掘的实现过程, 这个过程的输入数据为日志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 以使其符合算法所需的输入数据格式。不同的算法需要的输入数据格式也不同, 图中所示的预处理过程可以提供三种类型的输入数据。

频繁模式发现过程仅需要用户提供的网页数据。这种情况下, 网页序列是不相关的。相同网页的重复浏览也可以忽略, 网页调用是预先定义的。

在序列挖掘中, 网页浏览序列是重要信息, 同一网页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被用户浏览多次, 则每次都是相关网页。因此整个系统的预处理模块提供了用户浏览网页的序列信息。

对于用户模式树挖掘, 则不仅需要网页浏览序列信息, 还需要被访网页的结构信息。这种情况下, 后退浏览可以忽略, 只有前向浏览是相关的, 这样, 针对每个用户就形成了一颗树。发现过程完成后, 下面的事情就是模式分析。通过图1的反馈回路看出整个挖掘过程是一个迭代的任务过程。根据分析结果, 可以调整预处理参数 (比如重新选择时间间隔) , 或者调整数据挖掘算法的相关参数 (这意味着需要设定数据挖掘的最小门槛值) 。

本文中的网页使用模式挖掘的目的是发现在同一时间内访问频率最高的网页, 发现用户浏览网页的次序。其结果用于帮助确定门户网页的结构, 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告要求,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网页门户。

3相关工作

网页使用模式挖掘过程中, 有几种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用于发现即使没有直接联系也被用户一同访问的网页, 这可以发现组用户之间相关的特殊兴趣[13]。比如这些信息可以用于重组网站结构, 如增加关联网页之间的链接。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参见文献[17,18,19,20]。网页序列挖掘可以用于发现用户浏览相关网页后紧接着浏览的网页。利用这些知识就可以预测用户浏览网页的下一个行为, 并预测下一个将被访问的网页。网页序列挖掘在文献[14]中有详细介绍, 称之为WAP树挖掘, 树形拓扑模式和频率路径转换关系可以参见文献[17]。

网页使用模式挖掘在许多方面都是复杂的, 这个过程中不仅使用数据挖掘技术, 还使用了其他的技术。比如, 文献[6]中采用了称之为Ngram模型的概率语法技术, 通过该模型可以发现用户网页浏览行为模式。Ngram模型假设前面N次浏览的网页影响第N+1次浏览的网页。网页预测可以采用网页日志挖掘技术或者马尔可夫预测器。

4挖掘算法总结

在研究网页使用模式挖掘过程之前, 以及在解释重要的挖掘步骤之前, 首先需要简要介绍频繁模式挖掘算法。理解挖掘机制对于理解挖掘结果是必要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 确定算法输入参数, 有助于数据预处理过程中明确合适的数据输入格式。

就如前面所述, 频繁模式网页是通过ItemSetCode算法完成的。这是基于先验假设基础上的一个备选挖掘算法。算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先验假设在更低水平上的使用效果。这意味着, 可以增强低频繁模式网页的发现。通过这种方法, 也可以更快发现高频繁模式的网页。ItemSetCode的思想是将3阶或者4阶频繁模式问题的规模降低到2阶。ItemSetCode可以通过索引矩阵快速发现2阶或者1阶频繁模式网页。2阶问题可以编码解决, 3阶或者4阶问题可以通过成对使用2阶问题编码解决。3阶或者4阶问题可以按照存储结构要求进行存储,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高效的使用数组, 而且, 该结构对内存要求也很低, 算法只是部分利用了先验假设的好处, 原因是必须使用压缩存储结构。ItemSetCode算法由于可以快速发现低频繁模式页, 因此可以有效地发现高频繁模式网页, 其独立于问题层次的特点可以保证内存需求与事务多少无关。ItemSetCode算法输入数据格式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它以行序读取事务, 每行包括了多个数据项。

网页浏览次序挖掘可以使用SM树算法[2]。SM树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在输入项目的次序只处理一次的情况下测试子序列, 算法的应用基础是状态有限机。通过联合几个自动机, 一种称之为SM树的结构可以建立起来, 该结构可以比采用不同的状态机分别处理每个候选数据更快地处理候选数据。基于这个特点, SM树结构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个可以通过利用两种类型的状态的优势, 如固定状态和临时状态获得。算法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内存需求独立于事务的个数。SM树算法的输入格式包含行事务, 其中每行包含了数据项的序列信息。

5数据处理

存储在服务器端的记录用户行为的网页日志数据不能够以其存储的格式直接应用到数据挖掘中。因为这一点, 数据预处理过程必须在模式发现过程之前进行。

数据预处理过程分为三步:首先, 收集的数据必须进行净化, 即删除图形和多媒体数据。其次, 需要将不同的数据分属到不同的用户。当用户在指定网点浏览网页时, 一次会话理解为该用户的一组行为。从原始数据中标识会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为服务器端并不总是存储了所有必需信息。有些服务器端的网页日志没有存储足够的信息重建用户会话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使用面向时间的启发式方法。会话经过标识后, 数据预处理过程的第一步, 网页浏览次序也就决定了。最后, 需要将数据转化到挖掘算法需要的格式。如果会话和次序标识完毕, 第三步的完成将简便许多。

在本文的实验中, 使用了两种网页服务器日志, 第一种来自msnbc.com 的异步数据, 第二种从ECML/PKDD 2005 Discovery Challenge下载的鼠标单击流数据。两种数据的格式都不一样, 因此数据预处理过程也不一样。

Msnbc日志数据记录了用户于1999.9.28访问Msnbc网站的网页信息。访问按照时间先后序列以URL的形式记录。这意味着预处理数据过程的第一步可以忽略。数据来自msnbc.com中的IIS日志。每一行对应用户在24 h内访问的网页。网页编码格式如表1所示。客户端缓存数据没有记录, 因此这些数据主要包含服务器端日志数据。

这种情况下, 只需要将msnbc的行数据转换为相应的数据项网页浏览次序和树形结构, 则另外一个数据预处理的步骤已经执行。转换过程中忽略重复的网页, 因此直接按照编码序列进行排列。这样, ItemSetCode算法可以在数据表中执行。

为了获得网页序列模式, 行数据转换结果必须体现网页浏览次序。一行实际上代表其中一个数据项的次序。因此, 转换为SM树算法需要的序列格式意味着在每个代码之间插入一个值-1。

为了能够挖掘树形模式, 数据必须转换为树形事务格式。基于这个原因, 每行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处理:根为行数据的第一个数据项。从根数据项可以生成分支, 直到相应的数据项已经插入树中。这种情况下, 算法共插入的-1值的个数等于新数据项前面出现的相同数据项之间数据项个数。更多的数据项形成新的分支。比如对给定行:“1 2 3 4 2 5”, 则对应行的树形表示为“1 2 3 4 -1 -1 5”。

鼠标单击流数据中, 数据预处理过程需要更多的工作。包含546个文件, 其中每个文件包含了1 h之内的所有用户行为信息。每一行包含以下部分:

店名, 时间, IP地址, 惟一的会话标识符, 访问网页, 参考。

6数据挖掘和模式分析

就如图1所示的, 网页使用模式挖掘需要完成所有三种频繁模式挖掘任务。对于挖掘过程, 除了输入数据, 还需要设置最小的门槛值, 这是关键之一。用户交互和迭代过程需要持续下去, 直到发现合适的数值为止。由于这个原因, 在挖掘过程中需要用户交互, 建议在整个数据库中迭代执行频繁模式挖掘算法。选择大小合适的数据样本, 如果数据样本准确反映数据库, 程序响应时间很短。

频繁模式数据项发现和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使用ItemsetCode算法完成, ItemsetCode同样需要设置最小的支持门槛值和最小的可信度值。图2显示了根据msnbc.com网站的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 其最小支持门槛值为0.1%, 可行度门槛值为85%。通过分析其挖掘结果, 用户可以更好地确定广告方式, 以及门户网页结构。

图2显示了将SM树算法应用到msnbc.com数据的挖掘结果, 图2 (b) 中的百分比值即为支持门槛值。

7结语

主要讨论了如何从服务器端的网页日志数据挖掘潜在有用信息的问题。文中主要介绍了网页日志数据挖掘的过程, 以及如何通过将频繁模式模式挖掘算法应用到网页日志数据挖掘中, 获得关于用户浏览网页的有用信息。

8.关于自信的日志 篇八

[关键词]大专学生 自信心教育 必要性

[作者简介]吕玉华(1962- ),男,江西遂川人,井冈山学院讲师;彭保荣(1964- ),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江西 吉安 343009)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76-02

自信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它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味着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它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slow曾经说过,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心,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变成平庸、不思进取的人。

一、自信的涵义

不同的研究者对自信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车丽萍对自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Maslow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自信是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Coopersmith认为自信是个体作出的、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个体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Shrauger则把自信当做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中把自信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①。

综合多个研究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

二、加强大专学生学习自信心教育的必要性

大专学生,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与他们中学时代的理想有一定的差距,对未能读上本科感到遗憾,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天生不如别人,命中注定只能读专科,因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丧失自信,逐渐放松自己,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60分万岁”成为许多大专学生追求的目标。这不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而且使他们的身心不能健康发展,产生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专人才的质量,更与当前充满竞争和创造的社会发展要求格格不入。以致在大专学校的学习场所,如图书馆,除了在期末考试前半个月会有较多的同学,平时很少有同学光顾。对专升本考试,这个可以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的途径,自己觉得有一定的差距,对考研究生这个在本科学生中的热门话题,更觉得离自己太遥远。而对付学校的考试,学校的老师又给予巨大的“帮助”,各种资料泛滥,学生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把资料上的东西记下来,就足以过关,甚至可以拿高分,得奖学金。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同学自信心不足,没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强的优越感,而现在扩招以后大学生的优越感逐渐减弱。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只考上大专,甚至有的还经过多年的补习才考上,这种实际能力与自身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大专学生认为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底气不足,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把握,有的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前途感到没有希望。而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比较重视班级的日常管理,忽视学生的自信心教育,认为这纯粹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教育,从而造成大专学生越学越没自信。

因此,加强大专学生自信心教育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让每个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心,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让大专学生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走出“上大专没前途”的阴影,是每位大专班主任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在重视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让学生看到只要自己努力还有许多机遇。学生有了自信心,就会有前进的目标,学习上就会有动力,用在玩、上网的时间就会变少,从而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打好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加强大专学生学习自信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自信心是一个人顺利成长和能够有所作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一个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人的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大专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承担加强培养其学习自信心的责任。加强大专学生学习自信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要多肯定、鼓励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欢表扬、鼓励,不爱受评批的心理,加强大专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要注意从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亮点”,进行赞扬或投以赞许的目光。特别是刚入校的大专新生,由于刚进入大学,学习积极性可能还比较高,但对自己今后该怎么办,又显得有点无所适从。这就要求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给予关心和鼓励。一是要对学生抱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罗森塔尔效应的原理告诉我们,教师的积极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对大专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克服低期望对他们产生的标签效应,以致他们“破罐子破摔”。二是要肯定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比起那些未能考上大学的同学,他们还是比较幸运,比较有能力的,还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从而消除他们内心可能因读大专而产生的自卑感。三是要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把大专的学习作为一个新起点,继续努力学习,向学好专业本领、专升本、考研究生的目标前进。在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向学生多灌输学好专业本领、专升本、考研究生这方面的观念,使他们产生学好专业本领、专升本、考研究生的愿望,使他们觉得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通过对学生的肯定、鼓励,使他们的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认可,学业成就感得到一定的满足,自信就会增强,感到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慰和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学习的干劲得到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要善于发挥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催人奋进,人们有可能模仿榜样来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树立与其相似但取得成功的榜样来进行训练,让学生获得替代性经验,这样更能起到激励性作用。实际上,大专院校历届毕业生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社会上就业后成了单位上的业务骨干;有的通过参加专升本考试升入更高一级的大学深造;一些已毕业的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在自己的领域做出突出成就。他们都可以成为榜样。笔者在担任一个大专班的班主任时,就曾以我们学校多名大专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作为榜样,激励学生提高自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也同样可以考取研究生,让学生看到前进的希望。这样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全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这个班的学生中有两名已考取研究生。因此,我们要发扬榜样的作用,让同学们认识到:尽管自己现阶段未能考上重点大学、本科大学,但只要自己有信心,努力学习,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的处境,大专教育只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3.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在1977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他特别强调:每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调节他的行为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期待好结果固然是每个人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活动 (学习)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②。那么,怎么来提高大专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呢?笔者觉得重点要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增加大专学生的成功体验。大专学生饱尝了过多的失败,一次次的失败更强化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容易导致恶性循环。这些学生失去了追求成功的信心,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总是远远地躲开人群,躲开各种活动——他们在避免失败。成功体验是增强自信心的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他在自己感兴趣、所擅长的领域里活动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由兴趣、特长入手,就可增加他们成功的次数,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2)要对大专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智力、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正相关关系。有的学生智力、能力等较强,但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学习智力、能力等属于一般,但学习成绩良好。大专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有可能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失败做出了自己能力差的归因。这种归因严重地影响了他们与学习有关的情感、态度、动机等心理因素,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后续学习行为,造成恶性循环。对大专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首先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归因,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够、学习方法欠佳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其次,要训练学生避免消极的归因,不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学习能力差、运气不好、内容难度太大、老师讲得不好等自己很难控制的因素。

4.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专业特点。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对学历层次有较高的要求。大专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硕士研究生则需求大于供给,博士研究生仍非常紧缺。因此,大专学生首先就要在学习上下一番功夫。拥有真才实学,掌握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把大专阶段的学习看做是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优势,而不至于落后于人。同时,还必须结合专业特点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因为不同的专业,就业形势以及职业风险也不一样,如医学专业的大专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将主要是医生、护士,这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职业,如果没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就有可能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医学大专生更应该努力学习,增强自己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自己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打好知识基础。

总之,作为大专班级的教师或班主任,不仅仅要重视班级的日常管理,还要重视他们的自信心的引导,通过加强对大专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增强大专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提供保证,如此,班级的日常管理如学生的思想、心理、纪律等情况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①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3.

②潘乐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

20(3):107-109.

[参考文献]

[1]李晔.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J].教育与职业,2004(14).

9.关于伤心的日志 篇九

其实我很怕,怕恋爱,怕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与真实,放弃一个很爱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那才痛苦: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更加痛苦。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总是无缘总是相聚也无法合意:凡是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是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爱一人不在呼天长地久只在呼曾经拥有;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我是一个被爱遗忘的人,我很渴望在有一份真正的爱情,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建立一个美丽的家庭,在我爱情的经历中我是一个很重爱情的人,在有过的爱里我受过爱的打击和爱的失望,我爱的方面我会用我的一切全力的去爱她,保护她,体谅她。给她最美好的安全感,可是我往往付出我最真实的爱,收回的却是那无言的结局和痛苦流涕的伤心。

现在我还是在那感情记忆里来回的跑着,伤心着,我无法忘记她,我爱她,好爱她。我就这样总在记忆里活着又有什么用呢?失去的将永远的失去,我的痛苦并没有减少过,对她的思念从没有改变过。在我的QQ空间日志里我写了很多我爱情的故事,向往着我和她以前的开心快乐,也不时的在伤心!

10.关于青春励志的日志 篇十

——摘自《圣经》

清晨,当城市还处在未苏醒的朦胧时刻,一群身着迷彩服的悄然出现在某一个偌大而又知名的操场上。天空中太阳的身影及其平静,毫无耀眼的光芒,好似婴儿刚从睡梦中醒来。(清晨,当城市还在蒙蒙睡意中的时候,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孩子就已经列好队在操场了。太阳柔和而平静,好似婴儿刚从睡梦中睁开眼睛,好奇地望着这群孩子)

我喜欢这样的清晨,美好而安宁。偶尔吹来习习凉风,会让心情轻盈的像是在飞翔,此时的我们,随着教官的号令,运动的步伐也轻盈了许多,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每个人都容光焕发,感觉都是好的。

我们的教官姓徐,人如其名,浩然,浩气凛然。偶尔会有小风趣,带着大家一同欢唱,一同嬉戏。也为这酷似严厉的军训增添了一分没有加杂任何添加剂的快乐。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在你还未发觉的时候,就偷偷的从你的脚底溜走,悄无声息。转眼间那真正成长的太阳一跃而起,高高的坐在那遥远的天空,发出万丈耀眼的光芒,狠狠的射在了每位同学的身上。但同学们还是不知疲倦的练习着,同教官一起,将自身的戾气,化为阵阵的号声,响亮的划破天际,惊飞刚停下脚歇息的鸟儿,以自己的方式,向太阳骄傲的抬头,尽情的宣告:“我们,永远是最棒的!”

似乎太阳感觉到了这是一片不属于它的天地,不久又低头灰溜溜的仓促逃走。

夕阳西下。天空渐渐变成了暖黄色,有妈妈煮姜茶的味道。偶尔吹过一两阵微风,带走了夹杂多重汗水的蒸汽,清爽沁入心脾,一天劳累的军训也差不多结束了,大家舒适的坐在草地上,在教官的带领下,放肆的歌唱者青春,歌唱着快乐。声音豪迈有力,从我们的小营地一直漫延,直至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11.我们的“班级日志” 篇十一

一、言行摄像机

“班级日志”就像是一架“言行摄像机”,它记载本班当天发生的真实事件,描摹真实场景,抒发真情实感。为此,记录员得留心班级里的人、事,并用心感受,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透过“班级日志”,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触角”越来越灵敏。他们能总结老师的“新招”,写出同学们的反应;能像画家写生一样,逼真地再现班级“F4”各自的“酷劲”;能发现教室内的变化,并与先前的布置进行比较评论;能选取课堂中的小插曲,表现学习的喜怒哀乐;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同学间的新游戏、新玩意,介绍玩法及乐趣⋯⋯

二、写作小擂台

“班级日志”由全班同学轮流记录,因此,后面记录的同学总会习惯性地阅读前面同学的记录,加上第二天作者自己的朗读,等于在无形中搭建了一方“写作小擂台”,从选材、谋篇,到书写,每个记录员都会施展出浑身解数,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有一位家长这样感慨道:“儿子一放学回家就兴奋地告诉我:‘妈,今天轮到我写班级日志了!’言语中透出自豪,当然也夹杂着些许担忧。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幻想着日后全靠电脑办公的他,从来没把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放在心上。这下可好,写班级日志等于开个展了。终于开写了,他再一次摆正本子,转了转手中的钢笔,然后神圣、庄严地写下了第一行字。继而他又放下笔,跑到我面前,紧张地问:‘我这样的字还可以吧?’我鼓励他说:‘跟平时的字有天壤之别,好多了!’他这才舒了一口气,坐过去继续写。瞧,他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小心翼翼书写,不时还放下笔,搓一搓手,生怕手中的汗弄脏了本子。面对孩子如此专注的神情,我由衷地敬佩老师这一有创意的做法。我相信,记录‘班级日志’的过程,就是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挑战、不断超越的过程!”

三、创意催生素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每天都是新的”,都能找到记载的材料呢?除了要让他们练就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对敏锐的“触角”,我觉得教师还应该多动脑,通过创设体验情境,举办各种活动,变换教育教学方式,努力给学生们的学习之旅添加色彩。如:开展“作业本漂流记”,让同学之间交换作业本写家庭作业;买来名叫“秀逗”的怪味糖,让同学们在品尝中感悟“苦尽甘来”;举行单手穿衣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合作的力量;举办“模拟法庭”,让同学们认识“地沟油”的危害;观看云南干旱图,让同学们心灵受到震撼,自发捐款援助⋯⋯可以说,“班级日志”犹如一支“催生素”,激发我和孩子们不断思考、创新。

四、问题诊疗室

“班级日志”不仅能让教师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找更佳教育路径,还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例如,开学初组建学习小组,我一改以往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有机组合的旧模式,先确定各组组长,然后由组长选择组员。此举旨在让同学们在选择过程中感受到,优秀的同学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萌发前进的动力。可是,在当天的“班级日志”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台上的同学越来越少,剩下的那些有的紧皱眉头,手使劲抓着衣角,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焦虑;有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位组长,一脸的无助,仿佛在乞求:‘选我吧!不要让我无家可归。’”我的心不禁一咯噔,如此选择,不是对“后进生”的心理摧残吗?为此,一个月后,我再次改变建组方式:确定小组长后,让每一位同学自选小组。再如,记录员在“班级日志”中描述了调皮鬼小吴恶作剧的镜头,我便找来小吴,给他看记录。他立即羞红了脸。我问他:“作者的描写属实吗?”他点头。我又问:“那你此刻有什么感想?”他挠挠后脑勺,说:“以后要守纪律,争取成为同学们笔下的正面人物。”你看,“班级日志”就像一间“问题诊疗室”,促使师生在反思中走向完善。

五、成长足迹图

一天,一位学生家长兴奋地给我打来电话说:“章老师,今天轮到我儿子写‘班级日志’。他吃饭时我翻阅了一遍,感觉就像在看一部多姿多彩的电影。它记录了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留下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您这个做法太有意义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给了学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学期结束时,您应该稍作整理,打印并装订成册,给每个学生发一本。这样,不管何时何地,读到这本‘班级日志’,孩子们一定都会回想起这段美好的学习时光,清晰地看到自己和同伴的成长足迹,铭记老师送给他们的一切!”是啊,我们引领孩子们走过的岁月,留下的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迹,都会是不可磨灭的记忆!为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更小心、更智慧、更科学地指引,才能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健康、更愉悦,同时,我们也才能从中自豪而幸福地看到自己清晰的“成长足迹图”。

(作者单位: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江苏南通 226500)

责任编辑余志全

12.Web日志挖掘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十二

随着Web站点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访问者对Web站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它具有个性化,智能性。因此,简单的统计访问者所在的地区,统计站点的访问次数已经不能满足。Web日志挖掘是对用户在访问网站时留下的访问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在海量的日志数据中自动快速的发现用户的访问模式,其结果可以用于改善网站的拓扑结构,发现相似客户群体,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活动。

1 数据预处理

从Web服务器收集到的日志不能直接用于数据挖掘,还必须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一般分为数据清理、用户识别、回话识别、路径补充这几个过程。

1.1 数据清理

数据清理的目的是清除从服务器得到的日志中的不相关的数据,缩小被挖掘的数据对象的范围。本文使用的日志数据集与以往的日志数据集有所有不同,如图1所示,数据集中的字段都是挖掘所需要的,但是每一个记录都含有若干条记录,其中是以“||”分割的,利用SQL语句可以把这些记录分离开,从而形成一条一条的记录,得到的数据集就可以用于下一步的数据挖掘。如图2所示。

数据清理的核心SQL语句:

1.2 用户识别

如果数据挖掘的目的是进行用户访问模式的挖掘或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那么用户识别这一步骤相当重要。通常我们用一下的方式来识别用户:不同的IP地址代表不同的用户;当IP地址相同时,默认不同的操作系统或浏览器代表不同的用户;当IP地址相同时,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也相同的情况下,此时要根据网站的拓扑结构来识别用户,即用户要访问的页面不能从已访问的页面到达则为一个新用户。

1.3 用户会话识别

会话识别的目的就是将用户的所有访问序列分成多个单独的用户一次访问序列。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超时,如果连续两个页面的请求时间间隔超过给定的阈值,则认为用户开始了一个新的会话。根据统计数据,时间阈值通常取25.5分钟。

1.4 路径补充

在识别用户会话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确定访问日志中是否有重要的请求没有被记录。这就需要路径补充这一个步骤,解决的方法类似于用户识别中的方法。如果当前请求的页与用户上一次请求的页之间没有超文本链接,那么用户很可能使用了浏览器上的“后退”按钮调用缓存在本机中的页面。检查引用日志确定当前请求来自哪一页,如果在用户的历史访问记录上有多个页面都包含与当前请求页的链接,则将请求时间最接近当前请求页的页面作为当前请求的来源。若引用日志不完整,可以使用站点的拓扑结构代替。通过这种方法将遗漏的页面请求添加到用户的会话路径中。

2 Web日志挖掘算法研究

2.1 关联分析

关联分析用于发现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形如X→Y即满足X中条件的数据库元组也满足Y条件。我们用支持度和置信度来作为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客观度量。关联规则X→Y的支持度表示满足规则的样本的百分比,用概率P(X∪Y)表示,其中,X∪Y表示同时包含X和Y的事务,即项集X和Y的并。关联规则X→Y的置信度用条件概率P(X|Y)即包含X的事务也包含Y的概率来表示。

2.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抽象的对象组成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簇,使得处于相同簇中的对象具有最大的相似性,而处于不同簇的对象具有最大的差异性的方法及过程。通过聚类,能够找出数据属性之间潜在的相互关系。聚类分析的过程如图3所示。

2.3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基于进化理论,并采用遗传结合、遗传变异、以及自然选择等设计方法的优化技术。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奇妙的优化过程,它通过选择淘汰,突然变异,基因遗传等规律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优良物种。遗传算法是根据生物进化思想而启发得出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

3 Web日志挖掘的应用

Web日志挖掘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访问页面的模式,从中提炼出用户感兴趣的页面,针对特定的用户组放置不同的内容,向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界面。

(2)改进站点的拓扑结构:依据访问者的频繁访问路径,把访问者频繁访问的页面直接关联起来。

(3)推荐系统:这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非常有帮助,通过挖掘日志数据集,分析访问者感兴趣的页面和商品,推荐相关页面和商品。

4 结束语

Web日志挖掘的应用越来越广,通过研究日志数据,可以得到很多潜在的有意义的信息,不论是对网站的访问者还是网站的经营者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阐述了Web日志挖掘的相关算法,今后的工作是努力改进算法,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杨怡玲,尤晋元.SWLMS:一个日志挖掘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

[2]吕佳.Web日志挖掘技术应用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陈新中,李岩,杨炳儒.Web日志挖掘技术进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

[4]韩家炜.Web数据挖掘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

上一篇:市场部工作管理手册下一篇:食品安全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