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精选9篇)
1.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 篇一
一、目前我国学位管理的依据
学位管理依据有两方面, 一种是国家授权, 另一种是法律规定。高校学位管理是通过国家授权来进行学术、教育、管理等工作, 这一权利是在法律中没有规定而不得不行使的。而学位在进行学位管理上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这两方面的法律直接规定了授予学位的条件。
二、我国学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学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规章制度与上位法相矛盾。我国学校通常会将考试作弊与学位相关联, 而每次的学生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作弊的现象。但学校并没有对作弊行为加以严惩, 虽然学校在学位管理上存在许多违法的事情, 但依然没有改进学校的规章制度, 因此, 必须加强对新制度的改革解决矛盾。二是学校在学位管理上的程序不规范。规范的学位管理程序是对不应授予学位的学生, 高校应提前以书面的形式告知, 给学生申诉的时间, 而我国发生一起田永案件, 直接反映有部分高校对学位管理不规范。三是部分学位管理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合理。
三、我国学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1. 将国家权力的重力下移, 增加政府及高校的管理积极性。我国在学位管理方面应加强改进两方面关系: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行政管理机构与培养研究生单位的关系。而解决的办法是要明确各自所应负的义务、权利与责任, 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合作关系。以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学位体制, 应加强我国国务院及教育部对学位及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调控及监督能力, 通过我国政策法规对相应管理进行调控与指导;赋予地方政府及高校学位管理权利, 从而减少培养与在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 可试行将学位管理授权归到省级政府中, 由省级政府进行统一管理, 合理安排各地区的学科建设, 整合资源配置;从政府管理向全员管理、目标管理和审查管理而转变。经过政府制定相应管理的法律法规, 来对学位管理进行相应的指导及试运行, 各高校自身享有招生及入学考试的权利;在德国, 文化教育及立法权都归属于各州, 在各州学位管理部门名称不相同, 可叫“教育部”、“科教部”或“科学艺术部”。各高校实行自治, 而州政府对其进行监督权。州政府与高校共同携手制定学位管理条例及监督管理条例, 同时各高校还有毕业、结业及考试学位授予的权利。各州会根据《高校总法》来对教法及学位进行规定, 而高校会根据上级法律法规来制定本校对学位管理的各项条例, 并向州政府申请, 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2. 建立并完善管理机构, 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权。现今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初期, 学位管理不能缺乏公共机构的监督管理。在英国, 全国共有240 多个不同的法定组织及机构团体对教育进行管理, 其中有56 个组织具有鉴定资格。如医学会、工程协会等。这些组织多以关注怎样提高和改善相应的教育管理水平, 其途径有鉴定、审批、建立制度和注册制度等过程。在我国学位管理体制中, 都是由各政府对学科、专业、审批和评估进行管理, 而最主要的是缺乏专业的指导职能。总而言之, 我国高校是受政府管束的。而教育又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矛盾, 所以有了毕业生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一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教育管理中缺少了社会管理一则。因此我国需加强建立社会专门的专家委员会进行相应的学位管理, 代替政府原有的职能。是一种将社会力量提高到首要地位的管理机构。
3. 建立多方位的学位管理监督系统。学位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为了确保高校的学位质量。目前我国主要是由政府控制学位质量, 两种方式分别是教育部门在招生指标中来控制培养的质量和教育的评估。如想对目前的学位管理体制进行改造, 需要加强通过质量认证、同行评价及市场选择这几方面来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发挥社会组织职能和中介机构的相关作用, 赋予社会组织及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应有权利。
总结
我国学位从“国家学位”转向为“大学学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我国逐渐发展在长期学位管理体制中出现职能错位现象, 大学管理职权严重缺失, 为避免在学位管理体制中的过多阻力, 应加快修订《学位条例》。在学位管理体制中增加校本管理系统, 将学位管理的职能具体细分化和中心下移化, 在行政许可的基础上增加学位审核制度, 通过对高校的制度进行评价, 以行政为指导监督, 鼓励社会中各组织及机构进行监督、加强多元化的监督机制, 最终促进大学高校学位的有效管理。
摘要:我国学位管理体制初建于改革开放时期, 现今已不能适应学位管理工作的高效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体制与实践相矛盾、学位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学位管理单位的自主权受到制约、对授予社会组织参与到学位管理工作中的地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必须加强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学位,学位管理,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0 (1) :41-45.
[2]梁洪学, 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3 (5) :32-34.
[3]米红, 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0:121-193.
[4]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
2.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 篇二
摘 要:在我国4年制高职本科授予学位,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但是授予何种学位,和普通高等教育一同授予科学型学位,显然违背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授予专业学位?既没有体现职业的特色,也混淆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笔者通过本质的必然和人才——知识——教育——学位一一对应的理论依据,以及缺失的使然和已授予“技术学士学位”的英国、美国、台湾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基础,得出结论:在我国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完善我国的学位体系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高职本科;理论依据;现实诉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作为一项中长期战略发展任务。孙太利委员在2016年两会上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强调了“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同时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包括“匠士”学位在我国已有实例,比如2009年安徽省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为毕业生授予“匠士”学位,到2012年福建厦门的华厦职业技术学院给毕业生颁发“专业副学士”证书,再到2013年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为毕业生举行首次“匠士”加冕典礼,乃至现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试水的“工士”学位,对此笔者持不同的看法:我国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应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一、我国高职本科应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必然
《教育大辞典》中对学位做了如下表述: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称号获得者曾受教育的水平或已达到的学历学习。这个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有两种并行的教育,我们一般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为并行的两种教育,应该在层次上保持一致,即都应该授予学位。但是又因为本质的使然不能简单地授予同类的学士学位。欧阳河研究员认为技术技能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传授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独立存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所以笔者提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我国高职本科应授予合格的毕业生技术学士学位。
(二)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授予合格的毕业生什么样的学位证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我们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培养这些人的知识是不是一种?有没有区别是第二要回答的问题;这些知识是不是都是在统一种类的教育开展?不同的知识对应怎样的教育是我们第三要回答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对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种类进行简单分析。
1.人才的分类
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需求也变得不尽相同,一般我们把人才分为4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也就要求不同的人才知识结构,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标准,通常是由相应的不同教育类型来培养的。
2.知识的种类
对于什么是知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定义。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作了一下解释:“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心理学界对知识作了以下定义: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则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所以知识的分类出现多样性。从认识的来源来看,知识分为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知识分为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经合组织(OECD)则将其分为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等等。若从知识的表现形态来看,知识又可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种。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为依据,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认识事物的知识、改造事物的知识、数学与逻辑的知识。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和加涅主张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即理论知识。后者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笔者提出进一步的解释:陈述性知识也可称为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程序性知识也称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
3.教育的分类
在百科中输入“学士学位”,在基本信息的一栏明确标出外文名称Bachelors Degree,教育层次大学本科层次,教育性质高等教育。所以本文对于教育类型的探讨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5就是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被分成A、B两类。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要求与ISCED6相衔接;B类为“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后者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体现职业特殊性。一般而言A类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B类是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统一层次两种并行的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较短,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以及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得比例却很大,是我国现在给予较多关注的一种教育。我国对普通高等教育授予学术型或科学型学士学位,然而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位授予却是缺失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根据B类教育的属性,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给授予技术型学士学位。用以区分A、B两类教育,而简单地在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全部授予学术型学位是不科学的。
4.学位的分类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学位自身的分化,导致学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属性可划分为不同的学位类型,比如最普遍的学术型学位与职业型学位之分,科学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之分,荣誉型学位与攻读性学位之分,哲学学位与学科学位之分,过渡型学位与终结型学位之分,校内学位与校外学位之分,论文博士与课程博士之分,等等。康翠萍教授将其分为3种类型:科学研究型学位、技术研究型学位、应用研究型学位。主要针对“纯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3个领域所授予的学位。主要是为了强调3种学位都注重学术性标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笔者比较赞同康翠萍教授的这3种分法,同时也坚信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科学、技术还是应用都是一个注重科学和研究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可将学位分为科学学士学位、技术学士学位。“科学”与“技术”并重,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既不否认“技术学士学位”的学术性标准,又强调“科学学士学位”的应用性。
人才主要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同的人才应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对应发现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对应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应不同的教育类型,科学知识主要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展,而技术知识则是在具有技术属性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开展。作为并行的两种教育我们应该授予不同的学位类型。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一一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应授予“科学学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二.我国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现实诉求
(一)我国高职本科学位缺失之使然
由于我国高职本科的办学形式多样化,导致我国高职本科学位授予的现状混乱,没有统一的学位。比如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学生合格毕业则授予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贵州省有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211工程”大学“贵州大学”联合办学招收本科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授予贵州大学的毕业证和相关的专业学位,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我国高职本科不管是在联合办学还是独立试办某一专业,最后所颁发的证书并没有突出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明显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不吻合,基于现状笔者提出在我国高职本科授予“技术学士学位”,此学位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就已经提出来了。
(二)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实践基础——以英国、美国、台湾、加拿大为例
1.英国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3年4月22日报道,英国政府宣布设立技术学士学位,以此强调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英国学校管理与技能大臣马修·汉考克说:“技术学士学位有助于提高英国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使他们具备雇主所要求的技能。对于年轻人来说,获得技术学士学位是他们在数学、文学及职业课程这3个关键领域上学业成功的标志。这项改革将刺激优质课程的发展,同时也将鼓励学校给年轻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希望所有想成为熟练技工或者学徒的优秀学生都能获得技术学士学位。”英国以设立“技术学士学位”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善于革新的英国提出了“技术学士学位”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也是英国看到了“技术学士学位”对学生、企业、职业学校以及学位系统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2.美国
美国的的学位传统上分为学士、硕士、博士(BS、MS、PhD)3个层次,近几十年,美国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位,如工程硕士,工程技术学士、专业学位等,名称多样,内容也差距很大。1967年,美国工程职业发展协会(ECPD)首次鉴定通过了杨博翰大学的两种工程技术学位(BET)教学计划。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美国已有195所院校的731个ET教学计划通过鉴定涉及23个专业领域。
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大部分集中在一般性地方大学、工学院及社区学院中,“工程”教育则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理工学院中。“工程”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工程技术”是技术领域的一部分。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含有工程技术硕士(MET)、工程技术学士(BET)、工程技术副学士(ASET)和证书(Cert.)。美国工程技术教育有两种教学计划:一是培养“工程技术员”为目标的两年制准学士教学计划;另一种是培养“工程技术专家”为目标的4年制教学计划。从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前一种教学计划对应我国的高等专科职业技术教育;后者对应我国的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我国应该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增设技术学士学位和技术副学士学位。美国的“工程技术学士学位”因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美国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3.台湾
台湾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其体系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由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5个层次组成。台湾的高职本科因招收对象不同,有2技和4技两种,即科技大学设立有4年制本科和2年制专升本,学生毕业由学校颁发技术学士学位。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师层次的人员。在研究生层次,台湾的技术大学中设立工业技术硕士班,招收技术学院毕业生,授以2年制课程,毕业时授予技术硕士学位。从台湾的职业教育授予现状可以看出,不管是2技还是3技都应该授予学位,并且准确命名为技术学士学位,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为在大陆4年制高职院校增设技术学士学位提供实践依据。
4.加拿大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设有技术学士学位,比如加拿大加拿大McMaster大学工程学院与Mohawk学院应用文理学院合作,开设一种代表技术教育新趋势的技术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 即可获得McMaster大学授予的技术学士学位。
不同的社会制度孕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教育,在我们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虽然每个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准确的称谓不一,但是都肯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点就是对于“技术”的重视。不管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还是台湾的科技大学都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授予技术学士学位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提供了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平版).
[2][5]肖化移,李伸阳.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邵伟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10.
[8]康翠萍.学位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10]王忠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刘晓霞.B类高等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2007(4).
3.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 篇三
开题、答辩及学位申请实施细则
(学生手册中学位条例相关内容与本细则不符的部分,均以本细则的规定为准)
一、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l.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和建议,对国民经济或企业管理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论文所涉及的各个主要问题,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3.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新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4.对所研究的课题须有新的见解,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通过:
(1)论文仅是综合他人成果,没有自已的独立见解;(2)立论或计算方法有严重错误;
(3)分析或计算粗糙,数据引证不能论证其课题的基本论点。5.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为保证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学年。
6.学位论文要求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理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标点符号正确,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学位论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均应注明出处来源,使用的计量单位和制图规范均需符合国家标准。论文不少于3万字。
二、培养年限
1.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的学制:自筹经费学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为2年,委托培养学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为2.5年。
2.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培养年限(含休学)最长为4年,必须在此年限内合格地完成该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三、关于MBA学生选导师与MBA导师指导MBA学生的人数规定
1.MBA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3月份选择导师,选导师方式为网上师生双向互选。
2.MBA导师每年指导学生人数上限为15人;新任MBA导师,第一年指导学生人数上限5人,第二年指导学生人数上限15人。
3.有一篇论文 “双盲”异议,则该导师下次参加 “双盲”的学生必须强制盲审,下一年指导学生人数上限减至10人;累计有两篇及以上论文被“双盲”异议的导师,下一年指导学生人数上限减至5人;累计有三篇及以上论文被“双盲”异议的导师,下一年暂停指导学生。
四、学位论文的开题
1.自筹(二年制)学习MBA学生在第二学期的6月份进行学位论文开题。
2.委培(二年半制)学习MBA学生在第三学期的11月份进行学位论文开题。3.经导师同意后,学生方可参加学位论文开题。参加论文开题的学生需在MBA教育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将导师签署同意论文开题意见的《开题报告评审意见书》递交至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由教学管理部确认开题资格后安排论文开题。逾期未交者,参加6个月后的论文开题。4.开题报告会由三位开题教师组成的专家小组,根据MBA学生所作的口头报告和开题报告书进行审议,做出修改后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未通过论文开题的学生,应该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后,参加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组织的第二次论文开题。论文二次开题仍未通过的学生,需修改开题报告后参加6个月后的论文开题。
5.论文选题需以一个具体的企业或一个具体的组织为研究对象,如以一个宏观的行业为研究对象,则须在文中有明确具体的个案分析作为支撑。论文的分析论证过程要求有数据支持和案例分析。
6.论文开题报告会后,通过论文开题的同学,须按照论文开题组专家的意见,对开题报告书进行修改,在二周之内将修改定稿论文开题报告书提交一本至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存档。
五、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
1.学生应按照个人培养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总学分达到规定的45学分,且培养费缴纳完成,并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工作,经导师审定合格,并通过研究生部和MBA教育中心组织的论文评审,可向MBA教育中心提出答辩申请。
2.学生填交2份《东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申请表》和1份《东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登记表》,同时向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递交用于论文评审的学位论文4本(须装订成册,但不能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导师的姓名,也不要写致谢)。
六、学位论文的评审
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采用上海市“双盲”抽检和校内“双盲”评审相结合的制度。上网抽中上海市“双盲”抽检的学位论文外送评审,没有抽中的学位论文参加由学院组织的校内“双盲”论文评审。
学生经导师同意后,方可参加论文“双盲”评审。学生需在MBA教育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将论文送交至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逾期未交者,参加6个月后的“双盲”评审。
在上海市“双盲”评审中专家有异议的硕士学位论文(即评审项目中有一栏为“D”或综合成绩低于60分,或在评阅意见中明确指明不合格需修改后再申请答辩者),必须进行认真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再进行上海市“双盲”送审,直至无异议后,方可提出申请参加6个月后举行的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的答辩
1.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
自筹(二年制)学习MBA学生在第四学期的4月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委培(二年半制)学习MBA学生在第五学期的10月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答辩委员会组成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较深且熟悉该研究方向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三位专家组成。其中一位校外专家和两位校内专家(非特殊情况,两位校内专家为负责该答辩小组学生校内“双盲”评审的评阅教师担任)。校外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参加答辩的论文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前,答辩委员名单应对参加答辩的学生保密。
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提名,并报MBA教育中心主任审批。
答辩秘书应由学院青年教师或研究生担任,经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提名,并报MBA教育中心主任审批。
3.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答辩委员会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参加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发扬学术民主,以公开方式进行。
(l)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在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后宣布答辩开始。(2)学生向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报告,汇报主要内容(7分钟~10分钟)。(3)答辩委员提问,学生记录问题,不需立即作答(约10分钟)。(4)学生回答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
(5)学生完成论文报告和回答问题后,论文答辩会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内容如下:
①评议论文是否达到学位条例中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②投票表决(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票同意方可视为答辩通过); ③讨论并通过答辩决议。
(6)论文答辩会复会,由答辩秘书宣布答辩委员会决议和表决结果。(7)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4.答辩通过后,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同意,作出拟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决议,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硕士学位论文在答辩中被认为不合格的,经答辩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并做出决议,允许其修改论文,并在6个月以后至一年之内申请再答辩一次,每个学生在学制内只有两次论文答辩机会,因此第二次论文答辩仍未通过者,按结业处理。
5.论文答辩结束后,学生需网上填报有关论文和学位授予信息,上传相关文件,并按照答辩委员的意见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按要求打印装订三本学位论文,在论文封面上填写完整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和答辩日期,并将一本学位论文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光盘(盘面注明学生姓名、学号及论文题目)交到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用于送校档案馆存档,另将一本学位论文交导师留念,一本学位论文留作学生自己使用。
八、关于延期答辩
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的学生,一般于开题后的第二个学期初进入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正式答辩”阶段。若学生因各种因素未能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计划中的要求,须相应延期6个月后进行论文答辩。
延期答辩的学生应提交延期的书面申请表,说明延期理由,经导师签署意见,MBA教育中心主任审批同意,交学生事务部存档。每次申请延期时间不超过6个月。到期不能完成答辩者,需再次递交申请。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四年)仍不能 3 答辩者,作肄业处理。
九、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1.论文答辩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论文可自主申请优秀学位论文。
2.申请优秀学位论文的同学需在MBA教育中心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评优的论文电子稿和申请表格,逾期视为放弃评优资格。
3.学院MBA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阅参评论文后,于会上用投票表决方式产生优秀学位论文学生名单,并在MBA教育中心网站上公示名单一周。
4.公示后若无异议,MBA教育中心将于毕业典礼上对优秀学位论文获得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证书。附录
答辩秘书职责及工作流程
1、论文评审通过后,答辩秘书应向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联系领取硕士学位审批表及有关的答辩材料。
2、打印、整理论文答辩评分表和表决票,加盖学院公章。
3、填写硕士学位审批表中的答辩委员会人选、论文答辩题目。
4、协助安排和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布臵答辩会场、接待答辩委员等)。
5、协助发放和回收东华MBA校友联系表。
6、作好答辩记录和评议记录,发放表决票,请答辩委员在硕士学位审批表中的决议页上签名,为校外专家发放酬金。
7、计算论文答辩成绩,草拟答辩委员会决议。
8、填写硕士学位审批表中的答辩成绩,打印粘贴答辩记录和答辩委员会决议。
9、将下列材料整理后交MBA教育中心教学管理部,待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
(1)硕士学位审批表一式二份;(2)论文评阅人评阅意见书;(3)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4)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分表;
(5)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记录(电子稿);(6)东华MBA校友联系表。
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篇四
学位论文是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评判学位申请者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学位申请者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为规范和统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要求:
一.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应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逻辑严谨,文字通畅。
(一)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要注意在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中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硕士生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应包括文献阅读、开题报告、拟定并实施工作计划、科研调查、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文字总结等工作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年半。
(二)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要选择在国际上属于学科前沿的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要突出论文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并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最重要的环节,其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两年。博士研究生入学后,要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研究课题。一般在第二学期,最迟在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论文工作计划,之后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进展情况。
二.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论文摘要、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
(一)封面
根据原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的封面要求,特规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
位论文的封面格式,并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分类号
必须在封面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2.编号
各培养单位自定,学生可不必填写。
3.密级
论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型论文则
可不注明密级)。
4.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题目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宜
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5.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必须是被批准上岗的指导教师。
6.申请学位级别
填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7.学科、专业名称
按国家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名称填写。
8.论文提交日期和论文答辩日期
按实际提交和答辩日期填写。
9.培养单位
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
10.学位授予单位
填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二)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
与引言相混淆。中文摘要力求语言精练准确,字数在500字左右。英文摘要
内容要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并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专业
名称用括号括起后,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的一行写导师姓名,格
式为:Directed by......。无论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页的最下方另起
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三)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四)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
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言
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要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除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外,还应评述国内外研究
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本项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务,理论依
据和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该论文在已有的基础上所解决的问
题。
2. 各具体章节
3. 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练、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
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五)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1.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起止页码
2.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六)作者简介
作者的年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从事科研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等。
(七)发表文章目录
指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在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或已被接受的学术论文。
(八)致谢
表达作者对完成论文和学业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及亲属的感激之情。
三.学位论文的书写、装订要求
(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书写
1. 论文“题目”:黑体小三号
2. 论文“章”:黑体四号
3. 论文“节”: 黑体小四号
4. 正文:宋体小四号
5. 为美观方便起见,要有页眉,奇数页上注明每一章名称,偶数页上注明
论文题目。为了便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位论文亦可有英文或其他文字的副
本。
(二)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
章)编号。如图1,表1,附注:1,文献(1),公式(1)。图序及图名置
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来写
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三)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应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四)学位论文封面采用全院统一格式,封面用纸为150克花纹纸,博士学
位论文封面颜色为红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蓝色。
(五)学位论文一律用A4打印纸装订。
(六)复印装订的份数按各院系的要求进行办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试行)
为确保我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质量,规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等有关规定,对我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提出以下要求。
一、论文选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选进性。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选取: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工程设计与实施。
二、论文形式及组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字数不少于3万字。论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排列顺序为:封面、独立完成及诚信声明、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统一封面,见样张。封页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
教师姓名、工程领域名称、答辩日期等内容。论文题目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独立完成及诚信声明
采用统一格式,主要声明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
成。学位申请者本人须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独立完成及诚信声明上签名。
3.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把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应包含
论文中的基本信息,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注意突出学位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中文摘要字数一般在5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4.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
5.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
个部分构成。写作形式依次为:引言、主体部分、结论。
(1)引言:说明选题的背景、依据与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评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介绍本项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务,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该论文在已有的基础上所解决的问题。
5.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英文翻译 篇五
Xx xx(姓名), male, born on May 23,1900, has completed all the courses stipulated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Specialty of xxxxx(专业)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with qualified results in XXX(院校).According to articles of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CADEMIC DEGREE, he has been awarded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Photo(The steel seal of XXX(院校))
President of XXX(院校), Chairman of Academic Degree Evaluation Committee of XXX(院校):
XXX(校长)(Name stamp)
Certificate Serial No.:ZXXXXXXXX
(Certificat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6.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 篇六
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在于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优质的研究生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同时为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奠定基础。此外, 研究生教育之于高等教育现代性的意义, 是研究生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它既为院校从事科研提供支撑性构架, 又营造出一个在教育的最高层次上的从事专业训练的多元化系统, 此类多层次、多类型、多目标的高级专业训练系统是构建专业化社会和学历社会的主要阶梯和途径。
一、研究生教育模式、分类与结构变革
追述研究生教育历史, 探讨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嬗变, 有助于诠释研究生教育分类的基础及其对结构变革的阶段特征产生的关键影响。进而, 为探讨高等教育的属性、功能和定位奠定基础和廓清道路, 同时为解决由此引发的诸如规模与质量等现实问题提供有效思路。
(一) 经院模式
在世界学位发展史上, 古代学位制度在研究生教育层次, 如专业学院的培养机制、高级学位授予, 及体现学位内涵的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构和实践经验表现为经院模式的制度原型。所谓经院模式是指中世纪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如在神、法、医学院从事的高级专业训练——采用古代行会等级作为中心结构, 具有学位结构、学院结构、讲座和专业结构、师生关系结构及专业训练模式等方面的早期特征, 及普遍具有的封闭性、等级性、共享性、思辨性及职业性等特征。
如在中世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 博士学位首先作为一种教学资格和从事某一行业的开业许可证, 授予那些将成为教师、医生、律师和牧师的大学生。就普遍的社会声望而言, 博士这一称谓更代表一类探究深奥问题的思考能力, 表现出典型的思辩特征, 即以传统的智力训练论为理论基础, 强调“博学”为唯一人才目标, 明显带有等级先验论的色彩。其中的职业性集中表现为高级学位证书所拥有的“开业资格”和“到各地执教”受认可的权益和相应的经济地位。
博士培养和训练多采取行会式的师徒制模式, 即专业经验通过“传、帮、带”等个人化培养过程和严格的等级获得传承, 集中反映学术权威的统治特征, 包括理论研究对思辨性的推崇, 以及封闭系统中运行的共享性。此类博士培养模式演变到近代, 形成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普遍践行的“学院模式”和导师制的制度原型。
(二) 手工工场模式
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立于产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时代, 以19世纪初创办的柏林大学推动的哲学博士培养模式为典型代表, 形成重视理论研究的传统和特征。
现代柏林大学因学术自由的理念及一套系统的、规范的训练方式, 包括实验室、讲座制、研讨班等, 研究所是负责博士训练的基层, 同时是国家财政单位, 而且, 政府资助往往与讲座教授个人挂勾等特征使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闻名世界。概而言之, 柏林大学哲学博士的训练模式造就了历史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 从而创立了近代社会的学术中心。对于学位等级和学位内涵“在认识程度上的不同, 就导致了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的不同。如德国学位确立了纯科学的科研能力之后, 其哲学博士培养规模迅猛发展, 在1815~1915年里, 仅为美国就培养了近万名博士。”[1]
“1810年的柏林原理的丰富内容事实上是现在所谓的自由教育的一个变种”, [2]哲学博士保持的社会声望仍然基于思辨传统, 大堂讲课使博士培养的规模获得很快的扩展, 当时此类的高级专业训练方式, 是一些“规模小和高度自治的、自给自足的学术生产单位”, 近似工业社会早期的手工工场的运作方式。
(三) 结构化—研究型训练模式
从研究生教育分类和结构变革的视角看, 随着研究生教育从重视学术的单式结构向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应用的复式结构的转型, 为应付复杂系统结构化变革的需求, 研究生教育的分类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等教育属性、功能和地位探讨的关键要素——科研功能迅速上升, 高级专业训练进入规模化和结构化发展阶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于19世纪后半期创办了美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拉开了学位结构化时代的序幕。结构化模式分前期、后期两类模式,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重点归于前期的研究型训练模式, 即以推动科研为核心, 在本科生教育之上创办完整的研究生教育结构, 通过促进教学与科研在制度上达成结合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其中结构化模式的突破点在于建立专门从事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机构——研究生院, 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构化的转型, 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结构化、专业设置结构化、学制管理的结构化及师资队伍结构化等。上述的结构化内涵概括为下列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结构化趋势始于对复杂分类的管理需求, 研究生教育学位类型从单一的学术型学位转变为多类型复杂模式, 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 两类学位拥有各自的二级群类, 一般分哲学博士/硕士学位、应用型学位和教学型学位。另一方面, 研究生院作为专门从事研究生事业的组织机构, 推动以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和经过认证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多样化课程计划取代行会师徒模式及其专业设置的个人化模式。
(四) 结构化—多元化模式
从二战结束至今, 学位结构化经历了分化和过度分化发展阶段, 以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所授予的学位类型为例, 从学位称谓上看, 除了硕士、博士、第一专业学位之外, “在美国学位制度中又衍生出诸多其他类型。斯帕将其称之为‘中间研究生学位’ (Intermediate Graduate Degrees) , 即那些超过硕士层级但还未达到哲学博士的诸多学位类型, 其中学术性学位如从业学位 (Licentiate) , 专家 (Specialist) , 学者 (Scholar) 等;专业学位如教育专家 (Specialist in Education) , 土木工程师 (Civi Engineer) 等。这些称谓在20世纪70年代尚未被认可为学位, 到20世纪末期, 其他学位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同, 但其称谓仍未能达成一致。”[3]可见, 学位结构化的发展遭遇过度分化的困境, 即分化的多样化程度达到学位结构的饱和甚至超负荷, 这说明对纷繁多样的学位类型进行整合和整合后分类成为多元化模式的阶段需求和关键特征。
总之, 大众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院校和专业加剧分化、学位类型更趋多样化、职业市场需求已成为决定大学生的专业选择的主要因素等关键特征, 显著与精英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多元化模式仍然包涵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并存, 进而呈现出专业学位的技术含量上升, 与学术性学位的界限变得模糊的趋势。此外, 随着学术专业化影响增长, 国家倾向于在大学之外创办科研中心, 高等院校被指责称日益变成证书颁发的场所, 以及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 很少或完全没有科研基础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逐年增多, 此类影响因素将研究生教育结构变革推向平民主义主题——扩大规模、保障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益。
概括而言, 从行会师徒制演变至结构化—多元模式, 其中, 人才培养目标和大规模组织运转一直是构成研究生教育分类的重点依据, 伴随精英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 以往高等教育倡导的哲学博士培养和精英层面的高级专业训练普遍具有重视理论研究和提升科研功能等传统特征, 此类传统只能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最高层——研究型大学中因其对科研功能的依赖和重视而得以留存, 也只能代表一部分高层的精英培养计划。除此之外, 研究型大学同时拥有多元的教育目标和类型。由此可见, 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化倾向和传统对大部分非研究型大学所从事的大规模的面向“任何人, 任何学习”的平民化研究生教育来说是不相适宜的单一结构和培养方式。在一个学习化社会中, 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扩充新型功能, 并形成相应的多元化结构, 也更倾向将“特色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极”“推动国际化”作为探讨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存在合理性的有效论证。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分类框架
对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现况而言, 本文首先分辨出哪些是已有的学位类型和培养模式, 哪些是存在迫切的实践需求但尚未被正式设立和纳入的新型学位, 进而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位分类框架”, 具体见表2-1。该表格采用两级单元的分类维度, 一级单元由“学位类型”和“分类依据”两项要素构成;二级单元由“分类依据”分化出“培养目标”“职业规格”“学制”“课程计划”四项分支要素构成。垂直分类上除了保留硕士、博士两个层次的划分之外, “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都在硕士、博士层之后进行了再分层, 表现为三级学位类型, 即“学术型学位”在硕士层之后, 再分为理论型和教学型两类;“学术性学位”在博士层之后, 再划分理论型和教学型两类。专业学位硕士层之后, 再划分“应用型”“教学型”“职业型”三类;专业学位博士层之后, 再划分“第一专业”“应用型”“教学型”“职业型”四类。
综上, 学术型硕士、学术型博士、专业学位硕士及专业学位博士四类学位概念和对应的培养计划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已有的学位类型和培养模式, 而其中提出的“应用型”“教学型”“职业型”等学位概念和课程计划虽然尚未正式被设立和纳入学位制度, 但是存在迫切的实践需求。
三、分类框架解读
(一) 多样化培养目标是工业型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轨的必然趋势, 是构建平民主义主题的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支撑
第一,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及人才价值观紧密相连, 显示了政策立法和制度变革对结构变革的引导和推动功能。
“培养目标”通常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人才需求和标准。二是不同领域的培养目标意味着对教育训练确立一整套资格要求和评价标准, 从而为多样化学位分类提供依据和界限。就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而言, 从维护单一的“博学”目标, 到为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倡导培养科学家和理论人才, 再到为推动应用科学发展培养更多领域的工程师等, 上述目标的重点转移表现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属性和机制特征的嬗变, 即一元目标造就“向内求索”的单式机制, 多元目标造就“向外扩散”的复式机制。前者优势在于它对促进高深学问发展是相适宜的制度, 但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后者方便推动一个具有变革性的多元化复式结构的出现, 此类结构虽然具有“外向”属性, 但是由于学位制度和课程体系所固有的滞后性, 因此只具有非常有限的灵活性。由此可见,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及人才价值观紧密相连, 通常采用政府行为如立法、诱导性政策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变革方向产生引导功能。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内在属性看, 显然迟滞性、内向性、保守性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知识组织机制运作上的自发倾向。
概括而言, 制度变革、政策立法, 以及提高政府行为效率, 比如通过政策立法及时更新人才价值需求和标准, 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结构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第二, 教学型、应用型、职业型及第一专业等新增学位类型设置的实践意义。
对表2-1中新增学位类型和课程计划的分类和设置意义, 笔者进一步解析:虽然对研究生学位类型进行“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二元划分具备有效的简洁性, 但是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界限不清, 应用同一套课程计划和相近的训练方法使得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意义未能如期显现。我国正式招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始于2009年, 教育部批准15所高校为首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拉开了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序幕。[4]在此之前, 专业学位培养的试点已经开始运作, 例如清华大学课题组在200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博士生选择“希望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比例占56%, 另外还有11.5%选择“离开原单位、原居住地”, 29%选择“求职或工作晋升”, 有10%选择其他;硕士生中希望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比例仅占27%, 而选择求职或晋升的比例则高达58.41%。[5]上述调查表明:就博士生培养现状看, 模式单一与规模扩大之间的不协调有扩大的趋向。博士生培养模式单一是造成研究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此外, 博士生的就业观念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研究生培养中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和培养理念的趋同性。
上述分类框架在一级分类中除了保留共识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二元划分之外, 突出了新增学位类型和课程计划设置的实践意义。比如, 除理论型学位之外, 新增了教学型学位;在专业学位计划中, 新增第一专业学位、应用型学位、教学型学位和职业型学位。新增学位类型设置的实践意义表现在:一方面,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出现与当今职场对职业技能迅速拓展的多样化需求相辅相成, 亦是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后的次生事物。另一方面, 将此类新增学位纳入学位框架, 并赋予这些新型学位实践功用, 促进培养目标的更新, 以及进行相应的结构变革和制度创新对于保障质量和效益共存是不可或缺的。
具体而言, 教学型学位上升反映了为保障高质量的专业学位教育提供大量的合格师资的现实需求。应用型学位与理论型学位的区分有助于加强对“产学研结合”型人才的培养, 对于改善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突破功用。职业型学位自成一类, 表明普遍提高各类职业技术工种的技术含量为促进知识经济所必需, 同时其所具有的开阔的就业前景为弥补应用型教育的不足和解决结构性矛盾开辟了途径。第一专业学位并不是对美国的第一专业学位进行照抄照搬, 因为资格标准具有普遍意义, 即要求进行宽阔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的研究方法, 同时规定严格的实习、临床及实岗训练时限, 要求提交有创见的毕业论文, 修业年限一般在6~8年以上。由此可见, 第一专业学位的学术水平相当于理论型博士 (即PH.D) , 同时具备与专业学位相应的实践模式的主要特征。至于如何将我国的第一专业学位与美国的区分开来, 由于两国国情不同, 国家安全需求不同, 甚至人才价值观上亦有区别, 所以, 第一专业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和重点学科、专业的分布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特征。
(二) 学位的内涵和功能在结构化—多元化模式中呈现出等级性与拉平性共存、互渗性和职业性并进等整合特征
此类特征意味着单一重视理论的标准已经不合时宜, 重新厘定多元学位的分类界限, 设置适当的内部结构的比例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学位内涵中的等级性是最古老的学位特征和经济权益。“阿伦 (Allan Sensson) 等人于1980年在瑞典的调查显示, 学者家庭的孩子获得学位的可能性是工人家庭的孩子的8倍, 显示出持有学位所代表的受教育的代际影响。里兹 (Liz Seagraves) 等人研究了学位的基本组成成分, 以及它们如何转换成适应工作环境的形式。”[6]上述对学位具有代际和适应功能的研讨意味着学位这一概念具有标识一定的受教育程度及认同专业资格的现实意义。总之, 伴随中世纪大学的出现而产生的学位所具备的诸如等级性、职业性、经济性和权益性等早期特征同样在当今社会对人才任用、晋升、流动及培养计划的推动中产生着重要作用。
学位的“拉平性”是相对于“等级性”而形成的范畴和特征, 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导致的新型特征, 即研究生教育中流行的“面向任何人, 任何学习”的平民主义倾向。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边界表现出更为模糊的趋向, 如工艺美术、牙医、医学和法律领域的硕士学位比有些学域的博士学位的地位还高, 它证明学位获得者经过严格的训练。[7]上述专业学位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在教育训练的最高层级形成拉平一个垂直等级的学位类群。此外, 以美国研究生学位分类为例, 在教育训练的底层存在大量的较少科技含量甚至没有科技含量的学位计划使得学位类型从多样分化到过度分化, 构成了相互渗透的、具有以就业需求为指向的鲜明职业特色的学位簇群。
(三) 促进行业规格与学位设置基准及学术资格的挂勾, 促进各行业资助“产学研相结合”等各类联合培养的实践模式
由于行业或职业规格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逐渐增长, 需将上述因素及时纳入以促进院校培养计划与职业领域人才任用资格有效对接, 从而推动学位制度充分发挥其内在的职业文化认同功能, 同时有效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第一, 过于强调政府作为领导和资助主体的唯一性, 成为阻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
198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位设置基准和评价标准作出了相关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领导中心和主管部门, 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了负责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机构“质量监督与信息工作处” (简称评估处) 。同年9月,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除了上述国务院主管部门和领导机构, 国家教育部设有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承担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院的质量评价和保障的职能。从法律上讲, 高等院校学位点的设置、学位授予、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接受上述教育领导机构的评审、评价和认证。由此可见, 中央政府是我国学位点设置和学位授予及其基准和质量评估的唯一领导和资助主体, 此类实践在奉行国家主义教育传统的各个国家较普遍。但是过于强调政府主体的唯一性, 通常是以忽略或弱化行业规格对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影响和需求为代价, 导致研究生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成为阻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至于各行业、职业领域的学术资格和就业规格是否对研究生教育产生影响, 相关实践表明此类影响力是不一致的。如全国工程行业组织设有“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其制定和发布的评价标准对工学研究生教育产生了广泛影响, 并且逐渐纳入国际化标准, 促进我国与国际通用标准的对接。相反, 过度推行政府领导或设定下的行业资格尽管能对研究生教育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却与行业实际、行业规格要求有较大差距。如为推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的开展, 国务院学位办促进建立了各专业学位的“教育指导委员会”, 出台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 授予各委员会制定各类专业学位培养计划和评估标准的职权。但是此类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局限在高校界和少量实践界人员, 缺乏与各行业协会的合作和交流, 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规格脱节, 抑制了行业和职业领域资助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
第二, 及时纳入行业规格, 推动其与学位基准及学术资格有效对接。
为了突破制约研究生教育扩大发展的瓶颈, 及时纳入并促进行业规格与学位设置基准及学术资格的挂钩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其对接的关键步骤在于:
其一,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人员构成需要及时进行结构改革。除了高校界人士外, 广泛纳入地方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民间基金会、学生家长及公众等各界人士的参与, 对参与决策的各界人员比例及高校界人员的比例上限进行明确规定。例如:美国律师协会下设的专业认证理事会由21名代表构成, 其中10人是高校界法学院院长或教授, 其它11人包括法官、执业律师、1名法学院学生和至少3名公众。[8]这从人员构成比例上能有效保障律师行业协会的各项规格和认证标准对法学院人才培养的产生权威性影响。
其二, 高等院校须克服依靠单一政府投入的惯性, 积极主动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扩大与行业、企业界的密切合作, 重视改革“产学研相结合”人才的应用培养方法, 以扩大高校与行业界的联合培养模式为契机, 以解决资金缺乏和毕业生失业的双重困境, 并为改革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结构廓清道路。
(四) 校外课程计划的设置和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当今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有431个, 占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总数的60%。[9]但是,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培养方法雷同, 即一套班子、一套课程、同样培养方法, 不同修业年限等是普遍现象。
前文表2-1提出的分类框架表明, 当今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集中在厘清多元学位的分类界限, 提高校外课程计划的地位和比例, 重视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开发灵活多样的各类实践模式。
就专业和课程计划沿革而言, 多元模式有助于对应的课程计划分类界限清晰化, 进而成为提高办学效率、构建院校特色的关键举措。例如, 为不同培养模式设置相适合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计划, 尤其是为专业学位教育设置更多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实岗实训, 创建更多实训基地等以大量实践模式为主的校外课程计划, 甚至规定校外课程计划在专业学位计划中占据的最低限比例, 不仅是解决研究生教育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方法, 而且有助于推动专业设置与职业规格从脱节向顺向对接转轨。总之, 院校进一步打造特色课程体系的努力, 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前提, 也能对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教育政策产生有效影响。
综上, 及时转变单一的学术化培养模式, 拓展灵活多样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改革单一的政府资助制度, 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政策需求。
注释
1[1]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202.
2[2] (美) 伯顿.R.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2.
3[3]胡钦晓.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学位制度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 :109.
4[4][9]王根顺, 等.关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10, (3) :88.
5[5]凌萍萍.我国研究生培养理念及培养机制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 2010, (5) :96.
6[6]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36.
7[7]郭玉贵.美国和苏联学位制度比较研究:兼论中国学位制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1:65.
7.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 篇七
编者按:我国每年招收50多万硕士研究生,6万多博士研究生,这支庞大的科技新生力量产生的学位论文是我国科技兴盛的重要部分,并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信息资源,代表了每年最新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能系统体现各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理应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确保在学术研究和科学交流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则为我们给出了并不理想的答案,那么,这些学位论文是否在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作用?在科技传播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是否在开放服务中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安全与保密?这些问题不但引起学术资源建设者的反思,也引起了我国政府机构、科研领域的重视。
为此,我们约请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学术影响力评估”(项目编号:14@ZH051)的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我国情报学唯一的长江学者苏新宁教授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这组文章从国内外学位论文管理、开发服务与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实践与对比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与思考,不但概述了我国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现状,寻求了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也通过他国的学位论文开发利用与管理实践概述,为我国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例举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象。相信本专题论文将不但会优化我国的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使其在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能通过所提出的建议而使学术资源建设者深受启发,进而推动图书馆等学术资源建设机构的发展。
nlc202309051500
8.工程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致谢 篇八
本论文是在####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谨向#老师、*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论文的完成得益于#老师、*老师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老师、*老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高度关注工程的进展,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老师、*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高度热情是对我永远的鞭策,#老师、*老师的精心培养将使我受益终身。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林锋老师,正是使用他所教授的先进软件开发工具方面的知识,完成了这篇论文,感谢他的谆谆教诲。学习期间,许多教师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老师的才学和人品,——老师的渊博和风度,——老师的幽默和阅历,左航老师的漂亮和亲切…。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祝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
9.物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篇九
资料来源:, 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模版海量资料免费下载!
天津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及物流运作模
目录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1.1.1................................................................1 1.1.2................................................................1 1.1.3................................................................1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三节 研究意义................................................1 第二章 文献综述..........................................2
第一节.........................................................2 第二节.........................................................2 第三节.........................................................2
第三章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2
第一节 研究思路................................................2 第二节 研究方法................................................2
第四章 论文的章节结构....................................3 第五章 拟定创新点及难点..................................4
第一节 拟定创新点..............................................4 第二节 可能存在的难点..........................................4
第六章 参考文献..........................................5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1.1 滨海新区的集群发展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天津市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天津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天津港都在其中。新区拥有153公里的海岸线,地处东北亚中心,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起点。滨海新区的开发始于1994年,是天津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机遇,环渤海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1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250亿元,年均递增20.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3万美元。财政收入由23.6亿元增长到169亿元,增长7倍。外贸出口由5亿美元增长到137亿美元,增长26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世界500强中有70多家企业在新区投资,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
1.1.2 集群化条件下的现代物流的作用
当前,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全面走向全球一体化,商品分销的流程正在转型,以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己成为全球趋势。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策略,使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紧密合作,在尽可能少的供应链成本和时间内为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它的出现己经使美国和欧洲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神奇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这种大背景下,现代物流业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
发展现代物流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热潮,我国也应顺应这个潮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我国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战略,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正是启动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最好时机。选择适当的物流产业发展途径,己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目前,物流业也不断的革新技术,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要求。但是,在工业园区内,传统的物流业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小觑。主要如下:
(1)物流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物流需求聚集和释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 5 企业物流运作比例还比较大。另一方面,物流服务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即时需求、特色需求、“一体化”需求满足率不高。需求不足与供给不够并存,这样,在工业园区内部的物流资源短缺与物流服务“过剩”同在。
(2)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
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不利于园区内货物迅速集结与规模化作业,严重影响了设施设备利用率、机械化作业效率、信息化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制约了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这种运作方式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还阻碍了物流企业服务功能的拓展、质量的提高,制约了物流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抑制了物流服务需求的增长。
(3)物流市场不规范现象严重
现代物流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物流运行系统,它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顾客、经销商、运输商、生产商、物流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管理,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经济性,消除整个价值链上的浪费,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受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竞争力,抵消市场经济条件下盲目竞争和调节滞后的制度性缺陷。但目前物流组织布局分散,物流资源和市场条块分割管理,制约了物流业规范、有序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①本文以产业集群的视角来研究制造业与物流的联动作用,将提升物流能力的应用层次、拓展其应用范围,从而将会对物流与技术产业的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有所贡献。
②本文以产业集群的视角来研究制造业与物流的联动作用,将深化对于产业集群这一理论的研究体系,使更完整的产业集群理论体系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2)实践意义
天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有针对性地研究天津的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与物流的融合与一体化的问题,将推动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集群加快实施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并将为这一进程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集群实施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内部分工、并完善产业集群功能,提高产业集群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的档次和水平,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集群实施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有利于增强产业 集群对于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泉州物流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催生出泉州物流产业集群。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实施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有助于减轻产业集群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也减小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噪声、污染等种种不利影响,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提出的。在波特教授看来,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基础设施提供者、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下游渠道和客户、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且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来说,大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以某种特定产品为主导,在产业集群内部实行高度市场化、专业化的分工,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1)集群内元素间存在着以产业链为主线的相互关联性;(2)空间集聚性,表现为地理区位的集中、经济联系的集中、集群经济的效应;(3)专业化与柔性,表现为专业化的生产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量、产品构成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4)网络化与创新,加速知识、技术、管理创新速度。这些都有助于促进集群内产业链的完善,形成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并最终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有学者(夏晓军,2003;吴利学等,2004)认为,对产业集群现象的描述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Smith):而以著名美国哈佛大学战略学家波特(MichaelE.Porter)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的“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开始的。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920)中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给产业集群企业带来三方面的好处:技术的外溢,提供专业技术工人的劳动市场,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
德国经济学家、工业地理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1909),最早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首次使用聚集因素(agglomerative factors)韦伯认为产业集群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低级阶段,企业自身简单扩张引起产业集中,二是高级阶段,靠大企业以完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引发同类企业集聚。
波特(1990)在其论著《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开创性的命题和判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产业集群现象。波特提出“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有效的“中心外围”集聚模型,用数学模型分析,证明了工业集聚将导致制造业中心区的形成。
Rosenfeld(1997)进一步对定义产业集群的标准进行了研究,包括产业集群规模、产业集群对于经济和战略的重要、产业集群产品和所需服务的范围以及对公共投入品的使用。
Magnus Holmen和Staffan Jacobsson(1998)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确定}CI题。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用户——供应商关系是基于产品和产业,对于确定基于知识外部性和扩散产业集群是不合适的,提出了基于专利确定产业集群的新方法。
Suma S.Athreyr(2001)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增长和变迁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群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没有达到 硅谷的水平等问题。
第二节 城市物流理论
日本学者谷口教授将城市物流定义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方虹,2006年)。随着城市物流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显现,城市物流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断有学者开创性地提出新理论。其中,在国外城市物流研究领域较有影响的是:
1、绿色物流系统研究。Eiichi毛功iguchi等学者提出的以智能交通和电子商务手段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城市交通的绿色物流系统理论。
2、城市物流空间布局研究。一些学者对城市物流规划、城市配送中心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的理论。
3、城市物流战略管理研究。LauraMeade、E.R.stock等学者利用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的城市物流战略管理研究。
4、城市代理物流研究。Timfinin、Jayweber等学者进行的城市代理物流研究。
5、第三方物流研究。20世纪80年代始于美国,后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宠儿。目前,对第三方物流的解释很多,主要的有:物流外包、合同物流、物流联盟、全方位物流公司等(孟祥茹,2005)。
6、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并注册。第四方物流是一种理论的创新和突破。John Gamoma在他的《战略供应链》一书中指出,随着企业从自营物流到第三方物流(3PL)再到第四方物流的(4PL)逐步转变,供应链革命的时代已到来了。
物流一体化(Integrated logistics)是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物流趋势之一。物流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从生产企业、到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最终消费者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其目标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的实物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运行,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
第三章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简述了在产业集群化条件下的物流发展模式,然后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研究制造业在产业集群条件下与物流联动的模式,最后提出实现的模式,以供后来人进行参考。
第二节 研究方法
(l)交叉研究。本研究涉及众多学科。本研究将从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地理、空间经济 学、聚集经济学、系统论等研究领域出发进行多角度的探讨。采用竞争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网络型产业、价值链理论、.模块化分工理论研究物流产业和物流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2)模型分析法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理论模型分析,将研究的问题进行高度抽象,建立产业集聚的条件下物流联动效应的模型。
(3)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方法。
论文是针对现代物流产业集群这一前沿性课题进行研究,在这方面,实践发展落后于理论研究,研究所涉及的某些方面的实际案例很少。因此,在本研究中,将以理论和模型化方法研究为主。同时,考虑到本研究非纯理论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必须要有实践的验证。本研究将选取综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章 论文的章节结构
1.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产业集群化下的物流发展理论
2.1 产业集群理论
2.2 区域经济理论
2.3 产业集群实施物流联动的相关理论 3.天津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及物流运作模式
3.1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3.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物流水平
3.3 开展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的必要性 3.4 开展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的可行性 4.开展产业集群物流联动的思路和模式
4.1 产业集群条件下物流运作的一般模式
4.2 天津滨海新区物流运作的模式设计 5.产业集群条件下物流联动的实现
5.1 条件和要求
5.2 系统设计
5.3 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6.结论
第五章 拟定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节 拟定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在系统研究现代物流、区域经济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条件下现代物流的内涵和特征,并探讨了实施物流联动的方法。
(2)在研究物流与制造业的产业集群联动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物流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演进动,构建新的模式,实现产业集群区内的物流联动。
(3)通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案例对物流与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理论和模型进行综合实证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二节 可能存在的难点
(1)如何在产业集群条件下,对制造业和物流业实施联动,并开发出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相适应的一套模式,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及难点。
(2)在天津滨海新区内开展物流联动,参照模式进行系统设计,尽量减少误差,这也是本文的难点。
第六章 参考文献
【论工程管理学位论文】推荐阅读:
论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10-10
论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11-09
浅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12-19
论信息系统项目沟通管理论文(高项)07-10
会计论文—论应收帐款的管理12-15
浅论建筑装修工程中的施工项目管理08-30
浅论优化建筑企业施工的现场管理论文11-05
论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企业物资管理论文10-20
浅论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