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茶馆)

2024-07-13

读书笔记(茶馆)(精选16篇)

1.读书笔记(茶馆) 篇一

《茶馆》是以北京一座茶馆为舞台,事实上,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和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茶馆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茶馆读书笔记1

这一天,我随意打开书架,不经意间看到书架的角落里有一本老舍先生写的《茶馆》,这本书好像还没看过。于是,我就拿起这本书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本书的故事很精彩,很有哲理。这本书写的是戏剧,一个悲剧,一共分为三个幕,分别写了清末民初、民国中期,民国后期的人们生活经历与状态。这本书写了一个掌柜王利发的茶馆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最后被军阀势力逼死的事。同时,也写了一个农民——康六欠了别人的钱,被迫卖女儿被太监当老婆,结果害了自己女儿一生的事。

我看完这本书,竟然掉下了泪水。王利发一生中都趋炎附势,见到别人总打招呼,只是为了在乱世中得到生存。但是他的好话、他的鞠躬仍然不能让他顺利过完一辈子,结果落得个被军阀逼到上吊自杀的下场。康六的女儿在太监家里不敢出一声哼,直到太监死了,才得到了自由。但等到自由后,仍遭到别人的追杀,被迫一路逃亡。唉,这是傅仪的错。傅仪统治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让人们的生活穷困潦倒,而傅仪却认识不到这个错误,以致于自己做了亡国君王,被剥夺了自由与权利。但这一生是不能后悔的,这就是错误所付出的代价。在这本书中,我为但是社会的黑暗而感到悲哀,为人们的自私自利而痛心疾首。其实,这不应该把过错归咎于普通百姓上,为了生计,每个人不得不变得狠心冷血。错就错在了军阀势力的统治衰败,让人们无处谋生,只得阿谀奉承,颔首低眉,像狗一样生活着。

其实,现在的社会这样的人也并不少。很多公司职员为了搏得老板的器重,为了在公司有一席之地,用尽各种肮脏的手段陷害别人,抬高自己。这些人难道不像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吗?但他们并没有看清楚这是个民主社会,这是个知识决定命运的社会。只要我们有本领,有知识,何愁没有伯乐呢?何处不是容身之所呢?

亲爱的人们呀,拿起你们的尊严,拿出你们的本领吧,不要做个绞尽脑汁的陷害别人的人吧,要做一个凭本领脱颖而出的强者。

茶馆读书笔记2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茶馆读书笔记3

老舍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了,在此也就不多介绍了。倒是写作背景得说说:话剧《写于1956至1957年间,它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戏。在写《茶馆》之前,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写了《红大院》、《女店员》和《全家福》等。《茶馆》跟这些配合时事政治的作品,在题材、风格以及创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样,他重新写起了解放前写惯了的“陈年往事”。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光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读书笔记4

这部剧运用对京城中裕泰大茶馆里人们的谈话,体现了国家的兴盛衰败。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解放战争的前夕,时代的变迁让茶馆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变成了一部历史剧,而这部历史剧的主角当然就是茶馆掌柜王利发了。

王利发是个精明而正直的人,年仅二十岁就出来替早逝的父亲打理生意,他生在一个混乱的、战火连绵的年代,最后因为不能忍受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茶馆被人强行霸占而上吊自杀。是啊,用戏中的话说,那是一个人们“一堆一堆给洋人送钞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当起了汉奸,特别是戏中的两代小人——刘麻子和小刘麻子。

先说刘麻子吧,他见利忘义,干着给人说媒拉线这种不正当的生意,不论双方愿意与否,只要有钱赚他就干,有时甚至还卖人儿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贫苦的农民——康六的女儿康顺子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给了一个太监。

而刘麻子的儿子小刘麻子呢?他非但没有“改邪归正”,反而还“发扬光大”,要创办一个专给美国人提供女招待的“花花联合公司”,甚至想方设法霸占了王掌柜的裕泰茶馆,把它改成了一个“取得大量情报,捉拿共产党”的地方。

现如今,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人还在少数吗?有些奸商,为了谋求暴利,用偷工减料制成的东西来蒙骗消费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费者的性命!

不过现在,随着人们的意识不断增强,理解那些为祖国作贡献的好心人越来越多,这是让人们欣慰的一点。不管怎样,《茶馆》这篇局本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读出了一位语言大师的爱国爱民,善解人意。

茶馆读书笔记5

茶馆,在我们眼中只是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有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依旧会是那样的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位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让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力的讽刺度,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及三个时代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茶馆》也成为了老舍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十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

以老舍先生独一无二的创作手法,使全剧显得干净、简洁。它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是时间变迁,同时也是历史变迁。用人物来表现年代,同时又把年代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成为中国旧时代的一个缩影,让人以看“历史剧”的眼光来评审。三教九流市场汇集地的茶馆,仍有几位核心人物始终贯穿其中,例如茶馆掌柜王利发,胆儿小的松二爷,十分爱国并胸怀正义常四爷等等。茶客间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他们之间的谈话使人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

《茶馆》中语言的精妙运用,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里茶客的东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语言的精华,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淀。它们多彩而不杂乱,节奏明快又一气呵成。这使得第一幕成为全剧的高峰,后边两幕也是由第一幕而来,托着衬着第一幕构成整部戏。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并不像曹禺先生代表作《雷雨》一样,在舞台上演了半个多世纪,《茶馆》低调的很,仅有一个电影演员剧团,算是业余演话剧,排过,在郊区剧场也只演过一两场。因为《雷雨》写的是贵族家庭,而《茶馆》则是市井社会,三教九流,恰巧《茶馆》在上演时,又正赶上--,更是由于作者老舍的原因被舞台“排挤”。可真的艺术,无论何时,都会散发光辉。现在的《茶馆》已经成为人艺的经典保留节目,同时也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后,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一句“我们吃下午茶去!”。

茶馆读书笔记优质范文

2.读书笔记(茶馆) 篇二

一.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 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 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一)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 确定正副标题, 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 副标题标明题材, 一般为“读《×××》有感”。

2. 读后感的一般思路:引———议———联——结。

(1)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 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2)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观点进行分析议论, 说明道理。

(3)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 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4) 结——结尾概括中心,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照应, 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 可强调某一重点, 可发出号召。四部分中, “议”和“联”是核心;引和结为次要部分。

(二) 一篇读后感只论述一个中心。

一篇文章可能有多个中心, 如读《执竿入城》这个故事, 从不同的角度, 确立的感受中心也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可确立以下多个中心, 但写作一篇读后感时只论述一个中心, 切不可面面俱到。

鲁人的角度: (1)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必须打破思维定势束缚; (2) 多想才能出智慧; (3) 轻信盲从是可悲的。老者的角度: (1) 好为人师要不得; (2) 自作聪明者戒; (3) 经验主义者行不通等。

(三) 读后感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 对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所以应对众多感点进行筛选比较,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最顺畅的一个感点。

例如《滥竿充数》三个感点: (1) 南郭先生行为———人要有真才实学, 靠蒙骗过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2) 齐宣王行为———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搞形式主义。 (3) 南郭先生在两代齐王不同遭遇———应当打破大锅饭, 让一部分人混不下去。比较三个感点, 对照当前的形势, 我们发现第三个感点是当前的热门话题, 最切合人们的思想实际, 与现实联系最深。

(四) 读后感的关键是议和联。

首先, 针对论点, 进行多角度说理。比如例文论点“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 作者从两个角度摆出理由: (1) 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 (2) 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其次, 可以运用正反对比说理来突出论点。比如例文论述“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论点时, 进行对比说理使论点更加鲜明。

例文:《亲近自己的双腿》中的残疾车夫坚决只收事先讲好的3元车资, 不肯多收一分钱, 即使多骑一站路, 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和努力,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讲诚信的人。 (引)

诚信是一个涉及人的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的问题。做人要讲诚信, 要表里如一, 要言而有信。 (议)

诚信首先是做人的一个起码的要求, 是人人都应具有的品质。试想, 如果我们做人不讲诚信, 那么我们周围的社会就将是一个尔虞我诈、彼此设防、充满虚伪的冷漠社会,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快乐么? (议、联)

其次, 诚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诚信在高度文明的社会大环境中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议、联)

社会呼唤具有诚信品质的人, 讲诚信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结)

(五) 学生文章修改前后对照。

修改前: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 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 “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 让我感触颇深。

我们要像洋槐一样, 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由此我想到了贝多芬, 他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 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 把自己保护起来, 而那些坚强的人, 他们会迎着暴风雨前行, 雨很大, 风很大, 但是刮不倒他们的信念和坚定, 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因此变得软弱。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 做一个坚强的自己。

修改后:

我们要勇敢面对生命的暴风雨

张抗抗《窗前的树》的中洋槐, 在夏日的暴雨中毫不动摇, “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 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要像洋槐一样, 勇敢面对生命中暴风雨的侵袭。 (引)

人生中暴风雨是常有的, 与暴风雨搏斗时一定是要受伤的, 但如果这样就向暴风雨低头就将意味着将要停滞不前。 (议)

贝多芬, 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张海迪, 在下身瘫痪, 半身不遂的情况下, 创造了轮椅上的奇迹, 让世人惊叹于她那暴风雨后的美丽。霍金身残志不残, 提出了黑洞学说, 实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生命中常常会有暴风雨, 软弱的人会赶快跑到避风港, 把自己保护起来, 而那些坚强的人, 暴风雨在他们面前也会变得软弱。 (议、联)

让我们勇敢面对生命中的暴风雨, 做一个坚强的自己。 (结)

二.赏析短文的写作指导

写赏析短文是一种很好的学语文的方法,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赏析,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赏析展示的是学生不同的个性, 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认识, 它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艺术手法等的赏析。

如何写好赏析短文?

(一) 明确鉴赏要点:

1. 内容赏析:

(1)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格式:本文通过……, 抒发了 (赞美了) ……, 并流露出…… (通常用在鉴赏短文第1段)

2. 语言赏析

赏析短文的语言要做到通顺、流畅, 力求生动、有文采。孔子说:“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写作时只有做到语言优美、有文采, 才能有助于提高鉴赏的品位, 也才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从语言角度:

(1) 用词之美———本文中的……, 抓住了……的特点, 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把……写得惟妙惟肖, 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 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例: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之后, 她了口袋中的安眠药。她想找个结束烦恼的地方, 但她。

“捏紧”表现主人公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 下定了轻生的决心;“起不了身”表现了网友对她的鼓励、关爱和理解使她受到震动, 不忍心草率地作出轻生的举动。

(2) 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

例: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张抗抗《窗前的树》)

“雪后的洋槐一身素裹银光璀璨, 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 真不知是雪如槐花, 还是槐花如雪。”

赏析:运用了比喻、回环的手法, 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 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3) 哲理之美———本文语言极富哲理, 特别是……几句, 告诉我们……, 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 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令人受益匪浅。

如:品析下列语句的哲理。 (张洁《我的四季方舟》)

“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 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生命不可能重复, 时间也不会再来, 要认真对待生命, 就要学会珍惜, 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人生的春季里, 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 春天去了还会来, 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

3. 艺术手法赏析

(1) 表达方式角度:

(1) 感官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2) 动静结合角度: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等。

(3) 描写方式角度:正面与侧面, 直接与间接。

(4) 描写内容角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2) 表现手法角度:

以小见大、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卒章显志、首尾呼应……

(3) 具体模式

(1) 小中见大:选文从我们熟知的……入题, 抓住……的……特点, 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如莫怀戚《散步》。

(2) 象征:选文运用象征手法, 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 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 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如张晓风《行道树》。

(3) 托物言志:选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 精心刻画, 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如周敦颐《爱莲说》。

(4) 烘托:选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 把表现对象的……心理, 放在一个……的环境里, 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增强了文章表现力。如曹文轩《孤独之旅》。

(5) 卒章显志:选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 层层铺叙, 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 ……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如张晓风《春之怀古》。

(二) 把握赏析注意点

赏析中肯与否, 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文本, 如果对所赏析的内容把握不准, 或理解失误, 就好比走路选错方向, 赏析无从谈起;同时要选择好赏析的切入点, 善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 只要合情合理, 有自己的见解, 都是可以的。

赏析短文的结构一般为“总—分—总”的形式, 即开头总起, 主体部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结尾归纳总结;也可根据实际写成总分或分总。

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篇三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老舍茶馆读书笔记 篇四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刚刚结束。特务藏匿在人群之间,紧盯着每一位行人。窄薄的“莫谈国事”的纸条,在初秋的风中哆嗦着,似是在为时代而悲叹。裕泰茶馆便是在此时开张的。虽只是一方小小茶馆,但也有四方三教九流在这儿演绎着他们自己的人生:无赖泼皮恣睢作恶,丧失人性的人贩子公然谈生意,太监仗势为虎作伥,以“实业救国”为梦想的秦二爷,具有侠骨豪情的“旗人”常四爷。戏声、笑声之中,王利发掌柜就在这里与诸位客人周旋,二十几岁的他已深谙世故人情。嘈杂的人声之中,“大清国要完”有如惊雷一道让茶馆静了下来,常四爷因他一句痛彻心扉的感叹身陷囹圄。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晃几十年沧海桑田。民国的成立带来了美好的幻想,然而,白云苍狗,世事无常。短暂的太平之后,无休无止的军阀混战将幻想击为了泡影。茶馆也变了。铺了浅绿桌布藤椅小桌替代了古朴的茶座,墙上也贴上了外国香烟。而王利发苦心迎潮流的结果并没有换来茶馆的兴盛,只是特务巡警一次又一次地敲诈和裕泰茶馆的日渐衰落。时代在改变,政局在动荡,而“莫谈国事”的纸条,却依然在风中飘摇。

时光从不宽容任何人。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能是人们追求的乌托邦。曾经怀着梦想的秦二爷、常四爷、王掌柜,再度聚首时,曾经的小伙子已经熬成了双额染雪的孤苦老人。一生敢想敢干的秦二爷,怀着“实业救国”梦想,惨淡经营数十年,最后所有资产被没收贱卖,心灰意冷,美好愿景化为一梦华胥,实业救国灭为一纸黄粱;一生正直善良的常四爷,敢说敢做,自食其力,最后卖菜度日,孤老终身,发出“我爱我们的国呀,可谁来爱我呢?”的悲叹;一生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王掌柜,只求在**的社会中生存下来,顺顺当当地活下去,却改良改良越改越凉,最终家产被占。眼看已是桑榆暮景之年,三位老人连一位家人都无从寻觅,回望过去已是往事迢递。

夜深,茶馆灯光昏黄黯淡,三位潦倒的老人悲怆地撒纸钱自悼。这不仅仅是他们提前为自己“送葬”,更是在为这个时代送葬。黑暗的时代,小人物的抗争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吃人的社会吞噬了一颗颗跳动着的红心。

5.茶馆读书笔记 篇五

本书中,张校长生动具体地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内涵及其精髓,并以各种教学例子来证明和阐述,非常令人记忆深刻——简单来说后“茶馆式”教学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者部分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教师不讲。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的理念。当然,这个先学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这个先学,可以是学生先“读”,也可以是学生先“练”,也可以是学生先“做”,甚至是学生先“议”。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第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不管学生的己有经验,没有学生的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即使有的课堂教学有“暴露”,教师津津乐道的也是“闪光点”,而不是关注班中还有哪些“相异构想”。这一课堂特征的呈现,不但在于“暴露”,更在于解决。

归纳起来,后“茶馆式”教学的特点是:一个核心,“议”为核心;两个基本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6.读书笔记(茶馆) 篇六

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得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说到茶馆,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京人艺一帮老艺术家入木三分、形神兼备的表演。但我刚开始看时,还是不大习惯,总觉程式化痕迹太浓,一举一动一板一眼,每一个动作的精心雕琢。后来看众人的评论,才知道这其中透出的老北京人生活的尊严和做人的温良恭俭让,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见面作揖,硬骨朗朗,言行举止中千年文化的修养一览无遗。中国戏剧唱念做打凌然不乱的套路原来就是那个礼教中国的生动显现。现在这样的就中国人怕是无处可寻了。

但是《茶馆》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贴了几十年的“莫谈国事”,也没听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几个爱耍嘴皮子的茶客硬给喝下台的。重农抑商,皇权浩荡的封建社会中诞生不了法国那样的穿着灯芯裤的中产阶级,《茶馆》中实业救国的那位民族资本家最后落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境地。

7.孩子,你会写读书笔记吗? 篇七

在中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中, 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教师不指导学生如何做笔记等问题仍然存在, 学生、教师、家长等都缺乏做读书笔记的意识, 可见社会各界对读书笔记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我国新课改的专家傅道春在《优秀教学案例》中指出:“目前,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 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都明显不足……但愿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1]

一、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

(一) 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翻看中学生的读书笔记, 形式千篇一律, 仅是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 没有他们自己对摘录文字的理解与思考, 这是现今中学生读书笔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普及, 但离开课堂, 他们在课外学习中的自主性、探究性精神还剩多少呢? 从学生仅有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中可见一二。

中学生对读书笔记的认识大部分源于小学老师第一次布置读书笔记时提出的要求, 即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 而他们在上了初中、高中后遇到读书笔记作业就条件反射地认为是摘抄文章, 可看出他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已形成思维定势, 从而导致中学生就“读书笔记该如何做”这一问题认知的盲区。而某些中学语文老师对收交过来的一种形式的读书笔记也习以为常, 没有由这一现象产生问题意识, 因而读书笔记仅有一种形式。

(二) 读书笔记成了一种形式

教师与学生都流于读书笔记的形式, 而未深入其中, 共同把握读书笔记的意义所在。

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而写读书笔记, 快速浏览文章, 划出好词好句后立即摘抄草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很少思考文章大意是什么及作者为何这样写等问题, 作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 中学生这样写读书笔记何尝不是一种形式呢? 而某些老师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 如中学生每年的寒暑假作业都有“阅读以上文学作品, 并完成读书笔记”, 还有双休日的作业中也有“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字眼等, 读书笔记只是充当了作业量的“候补队员”, 老师也仅是完成任务般给每个学生的阅读笔记批个“阅”字就发给他们, 由此看来, 一些老师不也是将读书笔记视为一种形式吗? 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一课程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二、解决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的对策

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书是看不完的,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技能。”[2]所以, 结合相关原因, 要解决当前中学生读书笔记的问题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分别采取对策。

(一) 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学段可以有所测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阅读……”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阅读, 多形式写读书笔记, 注重多样化及有效性。

1.教会学生正确做笔记的方法

教师在布置读书笔记作业前应告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多种方法及意义所在, 使学生“闻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具体方法有:

(1) 摘要式

即读书时摘录阅读中的精彩词句、段落或名人名言等, 进行语言积累。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摘录时忠于原文, 注明摘录文字的出处如文章的标题、作者等, 方便日后使用时查找。

大部分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被动的, 他们找本好词好句好段的参考书进行摘抄应付了事, 所以老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应力求落到实处, 如让学生每天摘抄不得少于350字, 且标明文章题目、作者及写明摘抄该段文字的原因。

(2) 提纲提要式

提纲式即读懂文章, 抓住文章的中心, 理清文章的条理, 用提纲的形式把文章的观点或相关内容记录下来。提要式则指纵观全文, 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或全书内容。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初中、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通过要求他们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下所读书物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

(3) 仿写式

即根据摘抄的句子、段落等进行仿写, 或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此方法适用于各种文体的阅读。

记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促进有效阅读, 而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后能化为己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化为自己的血肉。”故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被激发后, 教师应一鼓作气, 让学生根据自己摘录的句子、段落或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 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厚的语言知识, 又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阅读培养了写作能力。

(4) 心得体会式

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受到的启发或者收获, 此方法适用于阅读任何文体。

学生阅读后, 以该笔记方法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而这必然是在他们已读懂文章的前提下,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该方法做读书笔记时切忌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因为写心得的过程建立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思考, 进行再次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品评能力等会逐渐提高, 而创作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2.认真点评学生的读书笔记

(1) 及时检查

教师应按时、及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起到督促作用, 让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从源头上“终结”。

(2) 认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认知与自我需要紧密联系后, 只有这种“需要”被转移成愿望, 才能迸发出强烈的内驱力, 形成积极的追求, 而自我需要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的批改与有效的评价, 如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 指出笔记的不足, 以及谈谈自己对同样读物的认识。另外, 教师还可选择合适时机让学生与大家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这样学生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 读书笔记会写得更加认真, 阅读也会变得更加主动, 阅读效果也显而易见。

3.鼓励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会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可鼓励学生将写读书笔记与作文相结合。正如宋代陈辅所言:“万卷书谁不读, 下笔未必有神。”这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在广大中学生中仍普遍存在, 许多中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较多, 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情节都很熟悉, 但就是因为懒于动笔, 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 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而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 对文本有了清晰的印象和深刻的体悟, 这必然推动学生发现“写然后知不足”, 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 形成读、写、思的良性循环, 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益处。

(二) 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思考和感悟, 受到情感熏陶……”所以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而言, 对读书笔记有正确的认识, 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1.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猎取知识, 扩大知识面, 所以他们在读书时更多的只是注意写了什么, 而不关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及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 因此很难从读物中受益, 也很难从读物中发掘到值得做读书笔记的材料, 而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大部分学生应端正做读书笔记的态度, 保持对阅读本身的积极性, 做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2.用有效的方法做读书笔记

部分同学有做读书笔记, 但更多的还“只是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或摘录作品简介, 少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恐怕更多的受小学阶段读书笔记的要求影响,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经历得渐多, 积累渐丰, 阅读的层次也应逐渐提高, 因此中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 可根据教师的指导采取有效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以逐渐提高自己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 而不能阅读时只停留在对语句的表层理解上, 对语句的话外音应深入品味、咀嚼, 对作品的解读还应力争达到多元化, 形成立体感。

三、结语

做好读书笔记不仅有益于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中学生阅读过程中善导, 中学生在写读书笔记时乐学, 做到古人一直提倡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像韩愈那样“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 寡言者必钩其玄”[3]。只有勤于做读书笔记, 将写读书笔记当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最佳方式, 才能打破中学生读书时眉头紧锁、作文时冥思苦想的困境, 不吝笔墨, 做好读书笔记。

摘要: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 提出对策, 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读书笔记,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14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3.

8.茶馆读书心得 篇八

该剧主要讲述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北京裕泰茶馆逐渐消失的故事。 玉台茶馆经历了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统治,在当权者和小人的谋划下,最终更名为“花花联合公司”。而守护茶馆一生的店主王利发却选择了在自己的茶馆自杀。《茶馆》这部戏可以说非常写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不一定有恶报。

我们先来谈谈这出戏里的人物吧。老舍在《茶馆》中塑造的人物很有特色。每个不同的人物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不同职业和阶级的不同群体。有几十个角色,但没有一个是重复的。王掌柜、常四爷、宋二爷等不同的人生经历,突出了人物形象上的`个性。你只需要把它读一遍,就能把不同人物的个性铭刻在你的脑海里。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正如老舍在书的开头对他的定位:聪明、自私、不坏。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掌柜,他是圆滑的,软弱的,遇事就给钱、说好话。然而,最后,他不忍看到茶馆被夺取,在后院默默地自杀了。这个情节,似乎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合情合理,让人伤心不已。这样一个中庸之道的店主,却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老舍通过一个人物形象,通过行为与性格的强烈对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氛围的讽刺与不满

再谈谈这出戏的特别之处。《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戏剧结构的巧妙严谨。一出戏都是根据台词来塑造人物的,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的每一句话上。“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语言能力令人惊叹。《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充满了生命,但又有意义。就戏剧结构而言,茶馆可以说是“形散神不散”。整部剧虽然时间跨度长,没有主要故事,但并不分散,难懂。老舍在这部戏中贯穿了一个主要人物,从强壮到年老。这样,故事虽然松散,但却很连贯。其次,故事中的人物继承了父亲和儿子。尽管年代已经改变,但每个角色所代表的群体仍然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细微的变化。使故事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最后,每个角色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它揭示了社会的一个角落,展示了许多不同人物的生活。

9.《茶馆》读书心得800字初中生 篇九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

10.读书笔记(茶馆) 篇十

关键词:卢梭,爱弥儿,自然,资产阶级,社会进步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一生的思想涵括世间万象,从政治学,哲学到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无不闪耀着卢梭智慧的光芒。

《爱弥儿》一书是卢梭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基于自然人性观点,即私有制的出现致使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并逐渐丧失自身本性,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消除社会不平等的状况。总体来说,卢梭的“自然教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在通读此书后,我从以下几个阶段概括出了卢梭的基本教育思想:

1 婴幼儿时期教育:儿童就是小大人

作为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十分重视“自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自然规律的天然事物才是符合理性的,才是符合美的标准的。因此,从一切事物的本源上来说,卢梭认为“一切由自然创造的事物最初都是好的,但最终在人那里变坏。”为了保持人出生时的美好天性,卢梭特别强调符合人类自然天性的教育,尤其是婴幼儿教育在塑造人才上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代表人物,卢梭倡导的是如何将爱弥儿培养成典型的资产阶级贵族青年。卢梭对早期婴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教育儿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知世界,学会自我保护,并了解自己对外部世界的需求;让儿童通过实际行动去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是一味的依靠他人;儿童通过自我经验逐渐的了解自我及他人,在向外部世界靠拢的过程中,儿童本身的一些自然天性开始被成人世界的习惯规律所取代。

虽然本书写于两个多世纪之前,但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卢梭对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卢梭从理性启蒙主义的人本论出发,承认了婴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存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点里,儿童一向是受到忽视的,婴幼儿时期的孩童甚至被看做父母的私有财产而非独立平等的社会个体。而卢梭却提出“孩童就是小大人”的观点,提倡父母要平等理智的引导,帮助儿童的成长。另外,在道德教化上,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总是好的,孩童的淘气甚至偶尔的“恶行”完全出于对世界的好奇和无知,因此在理性成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会孩童如何通过实际经验区分善与恶。

2 5-12岁时期的教育:人道至上、否定教育

度过婴幼儿时期之后,儿童对于世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在实际行动中接触,融入世界。在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过程中,自然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其进一步体现是人身上的“人性”或“人道”,即用爱的精神,无暇的眼光去对待他人,享受童年。为此,卢梭提出了几点教育原则:提倡儿童的独立自主;对儿童既不能过分严苛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儿童分清“欲望”和“需要”之间的关系;给儿童有所限制的自由,引导他们遵循自然及社会法则。

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卢梭提出的以下一个观点: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法则是浪费时间,而不是去节省时间。在资本主义自由之风盛行之际,卢梭也将自由思想运用其中并提出了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是从出生到十二岁之间。这是错误和邪恶自由滋长的阶段,且没有方法来抵制它们。即便有的话,因为其根基如此之深,时间也会在拔除它们的同时慢慢耗尽。”针对其特殊性,卢梭提出此阶段教育的“否定性”,即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递美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孩子们的心智受到恶行和错误的干扰。“开始阶段对孩子什么都不要做,这样你才能培养出天才神童。”

相反,我们目前的教育状况却是完全把此时期当做“灌输期”,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一味的向其灌输各种新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课余辅导班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童年在消逝,原本灿烂单纯的儿童世界被成人的规则和要求所充斥。卢梭在两百年前描绘的理想教育世界在今日的社会里是否还有立足之地呢?答案无从知晓。

3 12-15岁:自然,快乐的学习之道

当儿童成长到十二三时,其内心的力量和渴望发展到鼎盛阶段。他对外部世界和自己有了更多的疑问和渴求,而在卢梭看来,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在于学习。

比以往的学习观念相比,卢梭的思想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视实际经验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强调儿童要学会如何自我选择对其来说最有用的知识;强调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轻视书本的媒介传递作用,提倡儿童要无障碍的接触其学习对象。为了教会爱弥儿如何认识星球,地图以及区域,“我”选择带着他去亲身游历而非被动接受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以使他在亲身感受中去接纳理解知识。

如上文所提,“自然”一词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贯穿到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虽然其中某些观点过于极端而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其崇尚积极向上,独立思考,乐于实践的教育主旨却值得后世借鉴。

具体来说,卢梭对12-15岁的儿童最重要的建议在于接受完全自然的教育,即忽视书本及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他看来,“让书本消失而只剩世界,让教导消失而只剩事实。读书的孩子不会思考,他仅仅会读;他也没有接受教育,而只是在学习字词。”一切人为的东西在卢梭的眼里都是与自然世界隔了一层的,因而是不真实,不能代表真理的。在现代的观点来看,其思想的确有失偏颇,但令一方面,它却可以引发我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层思考。学校教育制度在全世界得到普遍认可,但看到无数儿童被禁锢在铁门之内,书桌被课本习题占据,我们不禁发问:学校,书本真的能提供给儿童学习成长所需的一切知识吗?少了自然的滋养,孩子的成长算得上完满吗?

4 15-20岁:学会生活,爱己爱人

时光荏苒,爱弥儿已从孩童时期慢慢的过渡到成人期,而卢梭也对这阶段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我们有两种生命:一种是活着,一种是生活……从这个阶段开始,人类开始学会如何生活,并且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在卢梭看来,生命最重要的品质在于激情和爱。因此,这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教育和社会关系教育。

按照卢梭的自然主义观点,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他的视野便从儿童时期只关注自身而慢慢的扩展到周围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卢梭认为,“儿童的第一种感觉是爱自己,第二种是从第一种当中衍生出来的,那就是爱他周围的人。”一个人在这阶段受到的最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如何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并以仁爱之心处理好这种关系。

另外,卢梭还重视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去感受激情。对此他提出了两种看法:

1)体验处于整个物种及个体之间的人类关系;

2)让灵魂按照这些关系所要求的规则去产生感情。”卢梭强调友情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个人才能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与朋友同苦同乐,体验人生的不同滋味。

5 结束语

11.读书笔记(茶馆) 篇十一

我的童年,更加无忧无虑,更加幸福。

小时候的我对待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看到有什么新鲜的事物都喜欢摸一摸,看一看。就是我的这点好奇心,惹出了一个个笑话。

记得五岁那年,有一天,爸爸新买了个剃须刀回家。看着爸爸在自己的脸上抹上泡沫,然后照着镜子前剃须刀刮胡子,我也一下子来劲了,也想试一试这个新奇的玩意儿。我盼星星盼月亮得,终于等到了机会。

吃完饭后,爸爸说他要出去一趟,我想,诶~这是个好机会。于是——

爸爸前脚刚踏出家门,后脚我就溜上了楼,跑到爸爸妈妈房间去。我小心翼翼地从第一个抽屉里取出了剃须刀,可怎么也找不到爸爸用过的那个泡沫。“算了算了。”我自言自语道,“少个泡沫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罢,便开工了。我从盒子里拿出剃须刀,亲亲在脸上一刮。咦?怎么什么都没有刮下来?可能是我的力气太小了吧。于是,我用力一刮,终于看见剃须刀上有一块小小的东西。我心满意足,又在脸上刮了几下,每次都成功了。就在我刚准备放下剃须刀时,就感觉脸上有刺痛,照了照镜子,呀,脸上被刮破了,还流血了。“呜呜……”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妈妈一听到我的哭声,立马跑了上来,看见我脸上破了好几个地方,就一边安慰着我,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了ok绷,往我的伤口处粘。妈妈把我扶了起来,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脸上有四个ok绷,和小花猫一样,不禁笑了起来。妈妈问我脸上怎么弄的,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妈妈不禁笑了起来,还说我是小傻瓜,而我却一脸茫然地看着妈妈,还没反应过来,闹了一个大笑话……

童年像一锅粥,酸甜苦辣竟在其中;童年像一幅画,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12.读书笔记(茶馆) 篇十二

《雾都孤儿》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孤儿奥利伟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作者带我们走进了一段奇妙的旅从贫济院到棺材店再到费根的贼窝,都遇到了许多崎岖和坎坷,但奥利弗并没有被这些苦难压垮,依然是善良和天真的。也许,是奥利弗的善感动了天地,让他在这艰难的旅程中遇到许多有爱心的人。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奥利弗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他从没有害人之意,身险危处时,也没有被叛自己的道德人品。他一直感激在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如贝德温太太、布郎洛先生、梅里夫人和露丝小姐等。尽管奥利弗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成为了一位孤儿,但仍然一直毅力坚定地活着,用美丽的心感受世界的美好。

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如贝德温太太,她每时每刻都关爱着奥利弗,就像对待自己的亲身骨肉般疼爰,不让他受到一丁点儿的危险。当奥利弗走失时,贝德温太大伤心不已。还有医生罗斯伯,虽然有时鲁莽,但却有可爱的一面,正是他的智慧才让奥利弗免于刑罚,使欣赏和佩服。既帮助奥利弗,又有聪明才能的人数不胜数,让人无不啧啧赞叹!

最终在一些有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了身世,和露丝小姐相认,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财产,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13.读书笔记(茶馆) 篇十三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不需他人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所以,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长久的学习能力。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上程序性和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常规的阅读教学是“教中学”,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是“学中导”,它还原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还原了“教学”的本真。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正确的阅读程序和方法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在自主合作中获得阅读的结果,展示阅读的收获,交流阅读的体会,解决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的教转为侧重学生的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为重视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所学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方法性知识,由结论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和训练能力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也渐渐收获这一做法的有益成果:还学生以主动,学生便愿学;给学生以时间,学生便会学;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便乐学。学生的愿学、会学和乐学,不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吗?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应是教之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则为学有成。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读书摘记,许多初中教师也在继承运用。但读书摘记只是积累性的初级阅读,如果只是继承,没有改革创新,没有提高要求,没有加深程度,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又太小儿科了,它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并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笔者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初一上学期,深化读书摘记。在摘记中,通过好词好句欣赏等形式,进行语言的积累。通过联词成句、仿写等形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培养并形成初中的文章阅读和语言鉴赏与运用的能力,为做读书笔记作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初一下学期,学做读书笔记。教师首先对怎样做读书笔记进行指导,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基本格式,便于操作。课堂上,对各种文体,按正常阅读程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有意识地选择各文体浅显易懂的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做读书笔记,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所得,纠正学生阅读中方法和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步迁移到名著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做一份读书笔记,每月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和展出,学期结束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笔记的有效性,促进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初二和初三,强化读书笔记。灵活运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读书笔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改写、续写、仿写及写读后感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可有意识地选择部分课文让学生进行分工上课,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出发,按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梯级训练和培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有操作性强的有效训练方法。笔者设计的读书笔记,按“读、查、思、记”学习方法和由浅到深的阅读过程,主要由“题目猜想、初读收获、语言品读、拓展阅读”四大板块组成。

题目猜想:为引起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寻找阅读切入口,学习拟题方法,鉴赏命题效果,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前仔细审题,把握题目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可以从文体、内容、结构顺序、作者情感、自身感受、拟题方法等方面提出疑问,大胆猜想,在阅读文章后,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也可以进行同题写作构思,在阅读作品后,将自己的构思与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方法,这样既加深阅读,又更好地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初读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是有规律的。先是通读,边读边圈出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顺的句子和重要的词语,通过查注释、查字典、朗读、造句或联词成句等方式,学习字词,读通句子;再是研读,用圈点勾划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后是学习小组阅读交流,互相补充,并提交学习困惑。教师的责任是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或把握不准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补充材料,指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学而后教的目的是让阅读主体主动获得内心的感悟和阅读的体验,主动进行文化的积淀和写作的借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语言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课文只是语言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写得生动的形象,精彩有趣、能集中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风格的句或段,进行写作内容、方法和效果的鉴赏,进行朗读技巧的点评和练习体会,进行句式的仿写运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写作中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其主要内容是对重要的作家和难理解的文章,查一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写一写阅读感悟、启示、收获等,进行情感迁移;对感兴趣的重要作家作品,读一读原著或相关作品,扩大阅读范围。好的作品,常常让读者生发联想和想象,激起感情的波澜和共鸣。能将这些感受述之于笔端,或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的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14.小学读书笔记: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十四

红楼梦主要讲了:红楼梦一书,主要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红楼梦一书令我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忧伤,我明白了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是如此。

贾宝玉有一个表妹叫林黛玉,她很爱哭,我觉得我和她有一点相似,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也很爱哭。但是,我一定要保证,我会改掉这些缺点,因为现代的孩子,要坚强一点,去克服困难。

15.茶馆读书心得 篇十五

除了幽默风趣的语言之外,老舍的人物也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中许多人物遇到贫苦的人不想着怎么去帮助,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任凭他们去自生自灭,这些都不关他们的事,这些人认为帮穷人是多此一举的行为。

最让我感到心里鄙视且厌恶的还是其中名为刘麻子的人物,他是一个靠说媒,拐卖人口来托生的人,迫害了许许多多无辜的家庭,在别人认为他做的实在不对时,他反而说他只是个“中间人”,他并没有拐卖过别人,是给他们一个好的后路。康顺子怒骂时,他依旧死不悔改,最后他在和逃兵做生意时,一起被当去逃兵杀死了。

可是,还是有着心地朴实善良的人。其中我最欣赏《茶馆》其中描写的一个叫常四爷的人物,他是书中最正直的人,他品格善良,体格好。遇到阿媚奉承的人时,他第一个就瞧不起。书中有一句话体现了他这一特点: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他鄙夷那些崇尚外国的人,心里鄙视着这些吃洋饭和为洋人效力的人,认为他们没有骨气出卖了国家表现了他爱国这一品质。他心里饱含着一腔热血,为了国家去做出贡献。

16.读书笔记(茶馆) 篇十六

我想,《茶馆》之所以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它选取了“茶馆”这样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符号”意味的特殊场景,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此汇集,演绎出一幕幕世态百相。其次,是结构上的匠心独运。作者完全冲破了戏剧创作“三一律”的艺术法则,颠覆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戏剧的印象。该剧把上世纪的中国史大刀阔斧地切成三大块,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出场人物多达70个,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幅宏大的世态风俗画卷。戏中没有横跨全剧的矛盾冲突,没有纵贯始终的情节链条,而是以小人物遭遇、小单元故事四下铺展、彼此联缀,勾勒出三个历史时代的传神剪影。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剧中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为加上演员出神入化的二度创作,使该剧散发出震憾观众心灵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提笼架鸟的松二爷、正直善良的常四爷、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逆来顺受的王掌柜、八面玲珑的唐铁嘴、见利忘义的刘麻子,一连串个性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立在台前,让人过目难忘。当二德子在撒泼打人时,马五爷不紧不慢地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一下子就怂了。马五爷下场时,很有礼貌地对常四爷道声“再见!”然后一丝不苟地戴上礼帽,迈着庄重的步子,从台前绕至台中,此时,教堂祈祷的钟声敲响,他停步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接着戴上帽子快步走出大门。这些举动将马五爷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可谓神来之笔。

王利发是个老实本分人的小商人,打年轻时就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以为多说好话,多请安,就不会出什么岔子。他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兵荒马乱的年月,别的大茶馆都歇业了,他还靠不断改良苦撑着。可是,官僚权贵、恶霸地痞、特务警察等无数魔爪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后小刘麻子要开办“大托拉斯”,在当局的怂恿下强占王利发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终于喊出了从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这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就连王利发这样一个见人作揖说好话、胆小精明、善于应酬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社会底层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京味十足且独具个性的人物语言,构成了该剧的一大艺术特色。王掌柜“这年头,谁逃出去谁得活命”的悲凉,“全世界你能找出这样的政府找不出来?”的愤懑,“说话留点神,一句话不对,什么都能成为‘逆产’”的嘲讽,“说不定我今儿晚上死了呢”的无奈,“死马不能再活,活马早晚得死”的绝望;唐铁嘴“我现在不抽大烟了……我改抽白面儿了”的可笑;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的心酸;常四爷“我爱咱们的国,可谁爱我呢”的悲愤,这些经典台词,每一句都让人百感交集,久久回味。

最后一幕中,茶馆中的三个好人——不断改良一心只想混口饭吃的顺民王利发,好打抱不平、敢喊“大清国要完”、自立更生的常四爷,想通过办实业救国的秦二爷,最后都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秦二爷的资产被作为“逆产”没收,工厂被拆,机器当作废铁变卖;常四爷靠卖花生艰难度日;王利发数辈经营的裕泰茶馆被霸占。三位老人绕着舞台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而我们的心,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渐渐涌上的苍凉和悲愤所吞噬……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茶馆》让我懂得,一个剧作家要对时代和人性始终保持严肃关注的态度,并且可以摒弃一切章法,运用自己的生活底蕴和独特视角来演绎和呈现。老舍先生正是坚持按照人物性格与社会现实背景的逻辑来发展剧情,而并未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或感情需求,刻意地安排高潮和结局。在茶馆里,生命是鲜活的,历史是鲜活的。里面许多熟悉的人物,甚至超越了历史,至今依然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是换了一身装扮而已。当一辈子顺民是否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从善如流、老实巴交能否换来一生平安?人在现实社会里能有多大的自我主宰的权利?这是一个跨世纪的谜题。

历史与现实、舞台与生活是多么惊人地相似。我想,这或许是《茶馆》最令人震撼之处,也将是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的波澜。

摘要:《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和各类人物命运变迁的描写,反映了清末、明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近50年的社会面貌。本文从戏剧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现实背景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而领悟到戏剧创作既是有章可循的,也是法无定法的。

上一篇:关于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的建议案下一篇: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