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梵高(共12篇)
1.美术鉴赏论文梵高 篇一
美术鉴赏论文
学院 年纪 姓名
如果要插入图片,请自己对号插入图片(网上找图片)
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中国建筑、鉴赏
一、对绘画的鉴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提起梵高的经典作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向日葵》。它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画面上那种仿佛是从作者内心里流淌出来的金黄色肆意渲染,单纯的陶罐花瓶,粗糙的台布,层层叠叠的阳光交织成的背景,在台布上泛动着光晕;充满朝气的9朵向日葵正值盛开时节,花盘未尽显露出来,甚至带着娇嫩的绿色,而另外几朵向日葵则是苍老的、成熟甚至是行将颓败的,花瓣残缺不齐,枝桠僵硬并扭曲倾斜。这似乎暗示着某种宿命,虽然在强烈阳光的沐浴底下,向日葵还是逃脱不了苍老颓败的结局,仿佛一切都那么短暂地辉煌,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像太阳一样永恒放光,短暂似乎是一切万物的宿命。然而,梵高将阳光的金黄色强加给了所有的背景物,空气、花瓶和台布等等。当他一笔笔仔细地完成从调色板到画布的颜料转移时,他应该看到,整个画室里已经被那种耀眼的金黄色所照亮了,包括他的脸,他那严肃的表情,他的精神世界。在梵高的笔下,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他们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梵高的另一幅代表作品《星夜》,画于1890年6月,现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星夜》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暗黑的龙柏树巫一样飘舞着,涡旋般的星云、旋转的大小星体、甚至是新月都在快速旋转中。那种狞厉的流纹仿佛是宿命的流向,一切都是动荡不安的,摇摇欲坠的。而教堂的尖顶显得那么渺茫无助,它的尖顶几乎被夜空的涡漩所淹没。梵高的世界其实就是如此脆弱无助,而他陷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涡漩中。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梵高曾在给弟弟迪奥的信中写道“凝望着璀璨的星空,我总是不由得浮想联翩„„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夜空中闪烁的亮点不能像法国地图上的黑色标志那样容易到达呢?我们只需坐上火车就可以到达特鲁斯肯或卢昂,而到达星星那里却要经历一次死亡之旅”。梵高所描绘的那些搅动着的漩涡似的星辰,在我们看来也许只是新奇创意的景色,但事实上那是作者心中的暗涌,以及对死亡的诠释。或许对于梵高来说,死亡并不是灾祸,而是通向天堂的隧道,是种精神的解脱。
梵高的最后一幅油画是《麦田群鸦》,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幅逼真而可怕的写照,也是他留给世人一份刺目的图像的遗书。那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画面:一块被三条岔道切割成两等分的麦田,最左边的道路几乎呈现出一种边界的状态,中间一条道路以令人无限遐想的S形向远方延伸,道路的尽头全是一片迷茫与阴森,道路旁边是充满敬意的绿草,另一条道路向右边遽然偏离并消失。它仿佛一个举着双臂的人,平躺着,双肩上举着丰收的麦田。那种令人激动并慰藉的金黄色,仿佛太阳照耀的圣域,它点燃了一个人的内心的喜悦。而却在此时,天空令人不安地被乌云遮住了,准确地说,那是一群会飞动的阴影,它是一群乌鸦,纯黑色的乌鸦以及远处天空中出现的阴霾仿佛是女巫的黑色大氅一样遮住越来越少的阳光和麦田的光芒。它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是一种内心深处隐约的恐惧。这就是濒临死亡之前的梵高的世界,他眼里的世界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令人激动的金黄色,它是属于他那执著的精神的阳光色彩,另一种是令他恐惧的阴影和失望,他对那个世界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他的心情因此被切割瓦解,一块麦田因此陷落,一片阳光因此而支离破碎。
梵高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作画,像荆棘鸟般用灵魂与鲜血谱写生命的最后华章。在这幅绝笔画中表达出梵高的“悲伤与极度的寂寞”,他的结局似乎早就注定了。于是在奥维尔,七月灿烂的夏天,他朝自己的胸膛扣动了扳机,倒下的一刹那他的灵魂归于永恒的金黄色大地,这位癫狂的天才画家终于得到了解脱。梵高一生坎坷,尤其是在生命的。
最后几年,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完全破碎。一如大海,风暴时起,颠簸倾覆,没有多少平稳的陆地了。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他对艺术的爱。在面对不可遏止的疾病的焦灼中,他说:“绘画到底有没有美,有没有用处,这实在令人怀疑。但是怎么办呢?有些人即使精神失常了,却仍然热爱着自然与生活,因为他是画家!”“面对一种把我毁掉的、使我害怕的病。我的信仰仍然不会动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绘画有着偏执信仰的“疯子”,用其短暂的一生向我们描绘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诉说着他的激情与理想,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永恒的色彩。
2.美术鉴赏论文梵高 篇二
美感、艺术行为成为治疗的核心,那么《美术鉴赏》课程是否可以成为关键环节?
美育通过艺术教育,非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内容,以及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学习实施。
美学(英语:Aesthetics),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即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自制力是克制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认识程度有助于改变心里状态。当一个人认识到其神秘本质,会在心态与行为上产生改变。为什么我们不让他们看清神秘本质。高中学生青春期、叛逆期的特点——独立意向及求知欲强,思想单纯,自制力差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他们处于儿童到成人的分界点,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身边的事物。
推动思考与探索,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
FILMCLUB案例,TED《电影世界共同的奇迹》里面叙述的,“技术正取得史无前例的发展,而文化却变得前所未有的贫瘠。”1 000 多所学校要求加入FILMCLUB,他们已拥有近25 万儿童。将批判性思考和好奇提问的经历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通过影评来表述。
在很多人印象中,学生会更喜欢故事,但很多逻辑问题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身边会发生的事情都是他们思考的素材,人际关系、行为、个人经验……他们喜欢思考中检验自己。
教学案例:思考与探索,一个人面对两扇门,一条通往天堂,一条通往地狱。门边两个人,一个叫真实,一个叫谎言。只可以问一个问题,寻找天堂的路。
知识记忆是高中学习必须的环节,但是,在高中毕业后三至五年,高中所强化的知识记忆几乎淡忘……教育因此而失败么?没有,剩下的是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数据,到信息,到知识,到智慧。渐进的层级关系,逻辑思维是必须的纽带。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尝试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用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作为教学引导,切合美育目的,引导学生认清对网络、游戏、影视的“迷恋”原因。
1.由自然的感受开始,到本质与意义,自然美感。
自然美感与科学中的规则美感,由植物的自然美感,到高中数理的数列与几何分割的规则美感。看到图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觉很神奇,去追寻答。自然,每个人都很容易接触到的存在。人们喜欢美丽的环境,仅仅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提出高中的数列与几何分割,学生自然被导向数理的规则美感思考,加深对数学的兴趣。更深层的应用科学,也会给他们展开新的思考方向。植物叶片的立体螺旋结构,仿生学案例,空间构成,艺术美感的抽象等。科学给予你们理念,去解析这个世界。艺术行为,艺术作品,需要用理念来创造。给美丽图片,赋予符号创意的创作。
2.由个人经验开始,到社会事物、生活、现象,社会美感
《为了鸟儿们》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用艺术美感的方式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你一个新的平台去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只小鸟儿……
《纸人》里,古董汽车、KTO海报、车站与报亭;办公室,眼镜,背带裤……你找到纸人的呆板与枯燥的根源吗?会滋生多彩生活的渴望吗?
BBC《角斗士》取材于一位角斗士的墓碑记录,从一个采石奴隶到成为角斗士的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去感受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这段文化情境。历史与思想政治教材,会成为学生最好的资料来源。另外,一些科技与信息更适合成为他们了解网络与媒体商业本质的教学题材。
3.由科技开始,揭开神秘的商业面纱
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真实的光影模拟,让人身临其境,极具美感却并不神秘。图片的直观,到抽象的文字,尝试图片与文字的融合———插画(插图),到漫画。由摄影到胶片电影,到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游戏的箱庭理论(马里奥兄弟),到红外线定位的体感游戏(xbox);“拟真环境动态群组”:*MASSIVE动态化任务面部动作模拟捕捉,这些都是影视动画作品量产的根本,看起来很真实确是程式化的量产。
例如,《冰河世纪》与《里约大冒险》制作花絮。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并呈现在你们眼前。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把这些乐趣分享给其他人呢?
结语
美育的灵活取材,美的本质与意义的思考探究,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悟。希望这样的教学尝试可以缓解学生身上发生的社会问题。就像宗教一样,揭开神秘的面纱,认清其本质。
摘要:尝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迷恋”、“手游迷恋”等社会问题。以美的对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展开美育教学,追寻美的本质与意义,发挥艺术类课程美育效用。
3.美术鉴赏论文梵高 篇三
一、“梵高奶奶”及其作品
常秀峰(1933—),女,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江家村一位普通农民,不识字,更没学过绘画,在2003年来到儿子在广州的家之前连县城都没去过,但她为孙女讲述农村风物而信手涂鸦的蜡笔画,竟有后印象派的风格,被儿子放到博客上并经网络传播而迅速走红。由于她的蜡笔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爱画向日葵(见图1),与梵高的向日葵作品风格相似,故而被网友称为“梵高奶奶”、“中国农村的梵高”。中国、新加坡、欧美等国的数十家报纸、电视台报道了她的作品。她在香港成功举办了画展,两次被请上《鲁豫有约》,出版了《梵高奶奶的世界》和《俺们农村》两本画册。赵瑜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小忧伤》,所有插图全部选用她的绘画共计64幅。世界著名摄影师克劳迪·斯鲁本收藏了她的蜡笔画《石榴树》,台湾马英九先生也收藏了她的画作。斯鲁本说:“梵高奶奶和我一样,都不是在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而是在用心。”著名画家陈丹青称赞常秀峰的画有“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她用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谛”。
二、常秀峰作品艺术风格分析
1.绘画题材
从绘画题材看,常秀峰画的最多的是各种花卉、树木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然后是乡村集体生活,包括春播秋收、斗地主、吃食堂、娶新媳和祭奠毛主席等场景。其作品所描绘的全部是农村人熟悉的题材,或者是作者经历的社会生活。如《玉米和豆角》的题材就是中原农村最常见的作物,玉米植株间距大,一般在玉米地里要插种各种豆类,因此更显得真实可信,浓郁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常秀峰画了大量的花卉植物,尤其是牡丹、荷花、向日葵。为什么热衷于画这些题材呢?她说:“牡丹是幸福花,向日葵是向阳花、还能榨油,荷花干净、高尚。”
常秀峰不画世俗津津乐道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戏文、传说,基本上也不描龙画凤,也不画麒麟送子、鱼跃龙门等吉祥主题,她不说牡丹是富贵花,她没有“富贵”的概念,她只求世俗而质朴的幸福。常秀峰也不画民间迷信的阎王神佛,更不画土匪劫掠、刁民赌抢、媒婆欺蒙等民间常见的丑恶世事。她滤掉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黄土地上的卑污和艰辛,只展示她质朴、博大的爱,她画那个正在或者已经逝去的农村,她画画的目的就是让孙女多了解农村,为孩子提供认识乡村的素材。
常秀峰也写生,在花园里捡树枝回家画,有时候还要回老家“充电”积累素材。常秀峰除了画自己熟悉的农村题材以外,偶尔还应孩子们的要求画一画她并不熟悉的长城、圆明园、桂林象鼻山与刘三姐以及她住了七八年的城市,但显得勉为其难,表现得柔弱陌生,显然是不够熟悉、不够了解的缘故。
图1 熟透的向日葵(常秀峰)
常秀峰的绘画,纯粹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无涉名利富贵,只是为了表达作者对乡间生活和劳动的热爱,具有一种质朴、纯净的精神,这是职业画家所不具备的。
2.绘画语言
常秀峰的绘画在造型、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在造型方面,常秀峰的绘画突出主要特征,省略细枝末节,对有兴趣的形象和部位有意放大或夸张,其他地方则相对简单、概括,具有民间绘画大胆、直率、朴实、主观的特点。如《繁花似锦》《荷花》就是典型例子,因为重点表现花朵,所以画面上除了花朵绿叶、莲蓬之外,其他部分都忽略。又如《石榴树》重在表现“石榴”,所以作者就画了剖开一半露出石榴籽的情形,这种舍表求里、带有装饰趣味的造型手法,是民间美术常用的艺术手段,这在常秀峰的绘画中屡见不鲜。
在色彩方面,常秀峰喜欢用纯色,因为从未受到过专业训练,她没有原色和间色、复色的概念,而且蜡笔材料的特殊性也限制了单色混合成间色、复色的可能性,所以常秀峰喜欢使用主观意向强的色彩或彰显个人偏爱的喜庆色彩,一般是采用平涂的手法,画面效果具有对比强烈、色彩明确的特点。
常秀峰对色彩的认识是单纯的,在她的眼里,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蓝就是蓝,不会将红色按色性分为冷红色和暖红色。在表现上,她尽量省略生活中丰富的多层次的灰色调,夸张色彩的纯粹程度,如用大红或朱红去表现太阳,用湖蓝表现海水,同时大胆地使用对比色和纯度较高的原色,以取得响亮的画面效果,形成粗犷、明快、朴实、热烈的色彩风格。
作为民间美术家,常秀峰喜欢用红黄绿蓝等颜色,她笔下的家乡总是鲜艳的:玉米是金黄色的,番薯是红紫色,蘑菇是赭红色,牡丹花是正红色的,葡萄则是浓烈的紫色。这些颜色纯度高,对比鲜明,画面效果明快爽朗、简单自然。如图1用色大胆,翠绿的叶子和明黄的向日葵花瓣奠定了整幅画面鲜活的基调,色彩感强,对比强烈,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两个熟透的向日葵色彩浓重,又具有调节画面、协调色彩效果的作用,使整幅画艳而不俗。而在《老太太眼中的圆明园》中,常秀峰却一反常态,使用了忧郁的蓝色调,只有个别小花采用黄色,以调节画面。色彩在常秀峰的画中具有很强的表现性。
中国画所谓的疏密聚散、西方画所谓的正倒三角形构图,甚至气韵、节奏等形式美的规律,“梵高奶奶”也许根本不懂,更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她在绘画中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她是凭借个人对美的感受来作画的。在这一点上,常秀峰的情况完全符合民间艺术家实践先行的特点。
从构图看,常秀峰的绘画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平面性、装饰性。有时为了把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象表现在一张画中,她常采用“鸟瞰式”的构图方法,把很多视点看到的形象画在一幅画中,画面构图很满,但又疏密有致。这样的平面构图画面容量较大,尤其是在画比较大的场面时,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表现对象,常采用这种“鸟瞰式”的构图方法。如《家乡的秋天》(见图2)就体现了民间美术这种自由、奔放、大胆的构图形式,作者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及知道的、想到的或彼此无关的东西,都拼凑罗列到画面上,直到画满为止,从而解决了不同视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结合问题。如荷塘、小径、柿树、各种花草等,都可集中表现在一个画面上,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这种打破时空的造型方法,在民间美术中显得合情合理。
3.技法和风格
图2 家乡的秋天(常秀峰)
从常秀峰作画材料和工具上看,蜡笔用得最多,她也尝试过彩色铅笔、油画棒、水彩、水粉等,这些工具材料都具备易掌握、易得到、造价低的特点。常秀峰还敢于创新,如用牙签刮出线条,用装修涂料抿到画面上做雪景。而蜡笔线条粗放、不宜画细的特点虽然限制了画面细节表现,但也正体现了民间绘画追求整体感的要求。
从绘画技法看,表面上,常秀峰的画不讲什么技法,与其他的民间绘画一样不讲画理、画法,却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她的作品由点、线、面组成,多平面化,少立体感,大多数作品直接以蜡笔涂抹,偶尔有勾线填色,部分作品根据需要先平涂出底色,再勾画线条,如《生长的向日葵》;或者在底色基础上以牙签、油画刀或其他简单工具刮出所需线条,刻画成纹理或者叶脉,如《玉米与豆角》。
从个人风格上看,常秀峰的作品朴素自然、感情纯真炽烈,毫无矫揉造作与无病呻吟之感,澄净明澈的内心通过画面一览无余。常秀峰的画是阳光健康的,也是温暖人心的,她带了浓烈的情感去描述一个个正在逝去的乡村风物。那幅《熟透的向日葵》与梵高的名画《瓶中的向日葵》一样,用色亦是绚丽夺目,但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让人感觉焦灼、扭曲、疯狂和孤独,而“梵高奶奶”的向日葵却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无忧地生长,快乐地成熟。
常秀峰的作品属于写实主义,当然,由于民间艺术的影响,再加上其个人毫无美术训练基础,她的造型具有概括、适度夸张、抽象和美化的特点,恰好处于似与不似之间。著名画家曹新林说:“这属于原生态画作,朴实、漂亮,很有艺术灵气。”
《论语·为政第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常秀峰的画之所以能够感染那么多人,就是因为她能直抒胸臆,大雅若俗。
三、常秀峰作品的民间美术特征
在常秀峰老家河南方城,可以见到的民间美术有绘画与刺绣(含手绘中堂、木版年画等)、神像雕刻(含本地特产方城石猴黄石砚、家具建筑雕饰)、服装鞋帽(含虎头鞋等)、实用编织(各类草编藤编)、各类金属制品(金银首饰及铜锡制品用具)五大类,常秀峰的绘画作品,与这些民间美术联系紧密。
1.功能相像
在豫西南,民间美术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常秀峰在广州描绘家乡风物,慰籍了其本人与家人的思乡之情,在其作品被放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之后,得到了无数网民的支持和热爱,其乡思扩大为漂泊者们的集体乡愁、工业化时代对原始乡村的怀旧。
2.题材相同
流传于河南方城的民间刺绣、家具浮雕与漆画,多以花卉等寓意祈福的事物为题材,常秀峰的画(见图3)也是如此。常秀峰作品和本地民间美术作品有相同的题材特征,多是与民间生活联系紧密、也深受百姓喜爱的花卉题材。
图3 幸福花开(常秀峰)
3.手法相似
常秀峰的作品,写实的生机勃发、质朴热烈;抽象的简要概括,有明显的程序化特点。如图3《幸福花开》中夸大花头的处理手法,就与河南民间漆画牡丹的花叶处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看设色,常秀峰的绘画与河南民间刺绣绘画一样,用的都是纯色,艳丽、直接,这也是河南民间美术的特征。
常秀峰以前常被请去给人裁剪衣服,也曾给孙辈做过虎头鞋等,她一向是民间美术的参与者,后来她能在纸面上完成那么多绘画,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由此可见,美术创作并不是知识阶层的专利,民间美术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这是学院派画家们应虚心学习的。
[1]江华.梵高奶奶的世界[M].梵高奶奶,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梵高奶奶,江华.俺们农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3]赵瑜.小忧伤[M].梵高奶奶,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美术鉴赏论文梵高 篇四
摘要:
关键词:美术
西方艺术
中国画
美育的意义
这学期我选修了薛文勇老师的美术鉴赏课,本来只是修着玩玩的心态去的,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感觉我自己是一个没有艺术细胞的孩子,和美术这类艺术根本无法挂钩。可是近半学期的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带到了一个艺术的殿堂。尤其是课堂上老师的幽默谈吐、漂亮的PPT、精明的视频让我受益匪浅。这些都让我对美术鉴赏有了新的认识。
美术鉴赏 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谈了,什么是美术,艺术,鉴赏以及为什么要学美术、会艺术、会鉴赏。通过他的一席话使我了解了学习美术的必要性。下面结合资料信息来了解美术鉴赏的含义。
纵观人类的所有活动,我们可以说,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既诉诸人的心理,又诉诸人的生理,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感性。在这方面,科学可能要逊色得多。因为科学主要诉诸于人的理性,如果处理不当,会人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所以,鲁迅先生说∶“盖举世唯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美术活动一般而言,必须与人的理智发生联系,这几乎是无争的事实。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科学原则的确立,就已经说明了这一问题。
在美术活动中,主要诉诸的是视觉,而视觉又是人的主要感觉。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人所需要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是人生乐趣与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善于运用自己的视觉,这样既使得信息量相对减少,更使得生活的情趣大为降低。科学与美术一样,均需用眼,但两者运用的方式并不一样。科学只是将世界的表象作为导向把握其本质的一个途径,美术同样注意世界的本质,但似乎更为注意对世界表象的观察和玩味。我们的眼睛应该既看事物的本质,又看事物的外表,在这方面似乎只有美术家做得最好。一般人在儿童时期,还比较注意事物的外表,而一旦长大就抛弃了这一良好的习惯。
而所谓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又称“美育”——美术教育。美术鉴赏有助于人的全面思维。美术鉴赏通过审美活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审美感受,造就健全的人格。提高审美修养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行的人。而在谈美术鉴赏之前先讲讲艺术是什么。艺术,此前一直以为只是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直到选修了这堂美术鉴赏课后才对艺术有了一个大概的系统 的正确的认识。艺术不仅仅是人们在温饱之后才会有的消遣,事实上,只要有人类生存就有艺术的存在。比如远古象形字就是艺术。从网上得到的艺术定义为: 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事实上,艺术是一个空泛、混乱的词,通常需要更加空泛的 语言来描述这个词,结果导致人们知道有艺术这个词,却不知道艺术具体指的是什么;一个不能统一的概念,实际上人类不统一的感知系统才是 这个词的基础,也导致了艺术的相对有限性。然而,人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给出了定义:
1、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艺术 是创作主题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显现。
3、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对艺术的含义,还有一种相对抽象一点的诠释:所谓艺术,就是指人 类根据社会生活运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遵循一定审美或反审美规律,创造极具大美学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创造性行为或结果。
而美术鉴赏的含义呢?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 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而经过了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欣赏到了许多中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西方艺术的特点和与东方艺术的异同。
首先接触的是东方绘画,主要是中国画。对于此,我也有了一些了解: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而通过半学期的课程,我也了解到西方造型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目的。为了栩栩如生再现自然,西方绘画努力发明着种种技巧和手法来实现这一目的,尤其在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中表现最突出。艺术家在模仿事物外在形象的时候,通过比例、对称、完美地表现事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自画像》、拉斐尔的《圣母图》虽然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但他们都很像,表现真实的一面,都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在我欣赏的众多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它的神秘让我深陷其中……当我们注视画面上部分时,我们能感觉得到弯曲的嘴角,淡淡的微笑,然而当我们直视画面中蒙娜丽莎嘴巴时,那微笑又仿佛消失一样。确实,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这神秘的微笑就是达芬奇利用了独特的技巧巧妙地勾勒出来的。数百年来,我们不断寻找那神秘微笑背后的故事……在反复欣赏幅画,我不得不感叹西方艺术的高超,并为达芬奇的才能所倾倒。是这位伟大的画家发明能创造神秘微笑的技巧,创造了让世人迷恋的《蒙娜丽莎》……
在课堂中鉴赏的绘画作品中,我还喜欢拉斐尔的圣母画。他的一系列圣母图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拉斐尔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我喜欢圣母的慈祥,深情注视的目光,孩子的纯真、浪漫。在一系列的圣母图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整体画面极具古典美,神圣,温馨。仿佛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里的温暖互动,深情的母爱。在《阿尔巴圣母》首先给我们整体画面感觉宁静、祥和。我喜欢这幅作品犹如天国仙境的背景,置身其中的圣母深情注视着她的孩子,孩子正天真玩耍。从画面传递的幸福是我们感觉得到的美。
对于这学期选修的这门美术鉴赏。我觉得这门课我选的很正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鉴赏的能力,知道好与不好,知道好在哪不好在哪。这样我们这些思维偏逻辑的人也能以艺术家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一切,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问题说不定会迎刃而解。
而大学开设美术鉴赏课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美术鉴赏有益于我们灵魂的雕刻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专一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5.美术鉴赏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①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就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3、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这里的难点还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讲解,课文中并没有特别给予说明,只是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艺术美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而形式美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其中包括语言的构成关系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特质。
二、教学方法:
1、利用图片展示介绍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雕塑图片《欧米艾尔》。
小结: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知探究:环节
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现实在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艺术美又称第二自然。是相对自然美来说的。
1、美术形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结合第三课“艺术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环节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教师活动:投放潘天寿的作品《雄视》,讲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三、拓展:提高实践能力
1、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
2、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四、要点回顾:
1、什么是艺术美?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
它有哪些表现?
2、什么是形式美?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既形式美
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6.西方美术鉴赏论文 篇六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姓名:张雪涛
学院:计算机学院
学号: 08093556
班级:信科09-2班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摘 要] 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与古典学院派相比,印象派在艺术创作中推崇的是人的感觉,而不是人的理智。印象派画家在艺术上表现的是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印象派对光与色的迷恋,为西方绘画技法、观念革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象派绘画的视觉革命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印象派、光与色理论、色彩视觉、莫奈、德加、凡高
[正 文]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 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阿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正是印象的表现。色彩成为了印象画作的主旋律,而整个画面的自然气氛则成为了他们追求艺术的目标。
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他们开始觉悟。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散涂的笔触急骤地涌上画布,给画面上最暗的阴影区也带来色彩。莫奈便是第一位以他的给画深入探讨这种视觉的艺术家。1874的一幅《日出印象》导致一个新的运名称(印象主义)由此产生。在他晚年的壁画《睡莲》中,他从自然中分离出各种亮色彩运用点彩的方法加以表现。已将光与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展现在人们的是以绿色调为主色彩,画面鲜亮而且活力。完会突破了形、传统用色的束缚,更多的是随心所欲,但任不乏色彩的科学存在性。印象派的绘画为了很好的表现光对色彩生成的规律,大多运用纯色,用点彩的方法使色彩在画面上达到一种空间混合的效果,要观众也参与到绘作中来,用眼睛来调和画面的色彩,这是印象派作品的一个普遍规律。这样更有利于观众及其作品的交流。
印象派画家不单纯只研究阳光对色彩的影响,也还研究室内灯光,室内舞台光钱的魁力。德加是一个喜欢表现舞台题材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
凡高是最具有情感个性的画家!他的每一笔都几近疯狂的流露出他的情感的内心世界。应该说他的画上的色彩并没有脱离印象派画的客观性,只是他次这种客观加入了情感而已。心高的《星夜》显示了如何运用色彩获得强烈的表现效果。深紫色的天穹,黄色的星光,向上缭绕的绿色柏树侧影都给人一种极其不安和骚动。他的这幅画运用了许多不安份的带有色彩的线条,略不同于点彩,但其空间混合的原理则是一致的。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又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人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斗争。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印象派把精力主要用在探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上,在光和色的追求中表现内心感受,表达客观物象的美,不仅为风景画开辟了新画风,而且还由此引发了西方绘画革命。这种变革不仅是在技术层面,更主要在观念层面,那就是艺术的自由。艺术从过去“画什么”变为“怎么画”,这也是世界美术史不断争论的话题。印象派告诉我们“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这是印象派的一个成就,它引起了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变革,使艺术不断地花样更新,使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多样。
印象派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如果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世界。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从“光”和“色彩”的观点上去认识,“光”和“色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心,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光”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它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为了对光和色的效果进行研究,印象派画家们把画架从画室搬到了露天,以便对日光——自然光下的事物进行研究,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
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光和色的效果上,即把光和色从事物中分离了出来。本来光和色都是依附于事物本身,或固着于事物本身的。现在它们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因素。这样,事物本身的实体感、实在性被抛弃了,由光和色所达成的组合效果来代替。所以在印象主义绘画中,事物的实在性消失不见了,一切都显得通体透亮,空灵无比。印象主义因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即依据其调子而不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的方法。有些颜色不再是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或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互补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说,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们的画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他们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使得绘画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艺术要素,是快速跳动的音乐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艺术起始点,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达意、示美。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力求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亦即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描绘得惟妙惟肖,进而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光与色的表达。
印象派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而且进一步深入到绘画语言本身,展现了色彩动感、明亮的视觉感受。而古典学院派绘画只注重刻画形体,相对地不重视色彩的变化,认为光与色是两回事,色彩关系主要是用素描色彩,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以褐色或黑赭色表现物体的体积和明暗调子,用色相对淡出,仅仅是出于审美观的不同要求或者是为了作品的主题考虑。印象派绘画最突出的视觉革命就是摒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印象派画家不认同固有色,认为色彩的根源在于光,他们在直接的光线状态下观察事物,以描绘出大自然的光色变化,把握对事物的“瞬间印象”。他们改变了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采用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新画法,即按照“光谱色”选用颜料,以便充分表现大自然在阳光照耀下的复杂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里阴影也不再是单调的灰色或黑色,而是画面上物体颜色的补色。由于不再使用轮廓线,物体的外形因而模糊,这使得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光影、气氛和色彩融合之作。
7.探讨美术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篇七
一、培养正确观察方法, 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前提, 也是形成敏锐洞察力的有效方法, 只有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才能在鉴赏活动中做到有序、有法, 从而提高观察效果。例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陶塑作品《说唱俑》时, 就用多媒体把陶俑作品最具冲击力的形态呈现出来, 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后, 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感受。有的学生说:“陶俑手舞足蹈, 十分有趣”;有的说:“动作表情夸张, 很有幽默感。”归纳学生的感受, 概括地说这是从整体形象上初步认识到这是一件正在表演滑稽戏的汉代雕塑作品。然后再要求学生对陶俑的材质、形象、动作等形态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 学生从观察中了解到:从材质上看, 说唱俑是泥土烧制的本色陶俑;形象上“身材矮胖, 头戴方巾, 上身坦裸, 两肩高耸等”;动态上“坐于圆榻上, 左臂抱一小鼓, 右手握一鼓槌, 左足翘举, 张口嬉笑, 肆意调谑。”在对细节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学生发现, 陶俑身材短小, 似乎与常人比例不符。《说唱俑》中其握槌击鼓、亦说亦唱的表演, 正是汉代俳优俑的典型特征。
二、创设鉴赏作品的情境, 从中品味美术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术作品是情感的结晶。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总体形式与结构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蕴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审美直觉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学生的直觉, 形成一定的连锁反应, 调动了学生生活中的体验, 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要在欣赏的过程中, 让学生受到鉴赏作品的熏陶, 接受审美思维的启示, 展开想象的翅膀,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实现“通感”,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的可能, 或者采用电教法、描述法、情境教学法等手段来进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理论特别强调“虚静”, 它主张鉴赏艺术时既要虚廓心灵, 又要凝神体验。因此, 在欣赏时不妨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 或者创设某种艺术氛围, 这样就让学生的欣赏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中。美术鉴赏要挣脱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 在鉴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创设的一种艺术氛围中, 就能让学生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的状态, 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 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进入审美的艺术境界中。
三、关注鉴赏过程中体验, 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个体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作品, 去发现美的东西, 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美。在教学活动当中应为学生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 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美术”时, 为了引导学生弄懂“文艺复兴”这个概念, 就在导入环节中进行设计:当上课铃响以后, 请同学们关闭门窗, 全体同学端正坐好, 闭上眼睛不许说话, 脸部不许有表情。平日里生机勃勃的美术课堂突然变得一片寂静, 大概过了一分钟宣布游戏结束, 全班同学如释重负, 这时趁机引导学生描述刚才在游戏中的感受, 得到的尽是“压抑”“恐怖”。老师这才告诉学生, 刚过一分钟你们就吃不消了, 而欧洲人曾经在比这残酷百倍的环境中整整煎熬了一千年!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欧洲中世纪的历史, 再剖析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各个领域在中世纪千年压抑后的一次全面爆发。这样学生对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体验, 在之后的作品鉴赏学习中, 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辩证赏析中西艺术作品
中国画讲究写意, 西方人专注写实;中国人多用直觉去感悟艺术, 西方人多以科学去理论艺术。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各不相同。如明代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 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花卉画。在这里徐渭并不是要逼真的再现一个自然物, 而是把自然物作为抒发内心情感的形式。在这幅画左上角的题诗点明了主题: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明珠被抛, 怀才不遇的万般愁绪跃然纸上, 晶莹的葡萄中没有甜蜜的汁, 只有苦涩的泪, 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从中可以窥见徐渭一生的坎坷历程。如果是写实的葡萄, 你认为还能把他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吗?欧洲人在中世纪由于受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的压抑太久, 于是打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个味道的历史变革, 高调宣扬人文主义, 提倡个性解放乃至个人主义, 在艺术上宣传作品的世俗性。
8.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篇八
第一种是感知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感受作品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二种是经验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三种是以知识为主的美术鉴赏,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主要结合一些高中美术教学课例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1.以作品感受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美术是视觉艺术,具有充分调动视觉和触觉进行感知的优势,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够无言地吸引学生,使内心受到感动。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要收集一些视觉展示效果佳好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最真切、最清晰地亲近作品、感受作品,与艺术紧紧拥抱。
比如有的老师把学生带到博物馆、美术馆实地参观教学,这是最能够直接感受作品的机会;有的老师把民间工艺品,美术作品直接搬上讲台搬进教室,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在学校办画展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作品,亲近艺术。现在有很多高中美术教师具有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胜过对一些是似而非的印刷品感受。
以作品感受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三种形式:1.提高作品展示质量,老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准备精美的课件范画,让学生真切感知艺术作品;2.把学生带到作品陈列现场,直接感受原作,如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或者送作品进学校,还有就是高水平的老师在学校举办个人画展;3.充分利用较好的仿制品,如二玄社的国画仿真作品、现代艺术的日常生活代用品、民间美术工艺品等等进入课堂。这些教学形式都可以起到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的鉴赏教学效果,推荐给老师们作为教学参考。
2.以学生经验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艺术需要情感投入,强调内心感悟,高中美术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处在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求知欲望,我们高中美术课程帮助学生确定专题,组织他们利用各种信息收集方式去了解美术世界,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经验,形成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判断,获得对艺术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方面深圳中学房尚昆老师确实创造性地提供了极好经验。他把学生组织起来,分组分专题去进行资料收集和备课,然后在班上展示和讲述美术鉴赏专题内容。采用这样的方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情,从备课到讲课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由此获得艺术探索的经历,得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经典的优秀美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作品的诞生往往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动人的创作经历,当这些封存的历史记录随着作品鉴赏而复活时,会同时带给学生以审美享受,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优秀的美术教师伴随美术鉴赏教学,把关于美术和历史的知识讲活,甚至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讲课既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也确实是对许多美术教师的挑战——能够动手并非长于动口。我们看到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美术教师,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无须动用其他工具和材料能够把美术作品和美术史实演绎再现,当然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美术教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如果有更多这样的教师,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会大为提升。
9.美术鉴赏作业 篇九
拉斐尔,这个擅长画圣母像的伟大作家,其中《西斯廷圣母》是他的著名代表作。这幅画我看到了西方人心目中的圣母是一个温柔善良很有母性的女人。这幅画用了明暗的对比,黑色调的窗帘下还有很多个小孩的脸容,圣母脚才云雾,前面两个丘比特画得非常神似。这幅画主要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就能把圣母的慈爱,母性表现的极好,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新生的感觉。我觉得拉斐尔把圣母话得那么慈善,是觉得人应该要亲善远恶。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能是完美,总会遇上痛苦的事,拉斐尔的画让人有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人活在当下不容易,可是想要活得好是要看你是积极生活还是悲观面对。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既幸运又不幸的人。他虽然有一个当法官的老爸,而且从小就能进入一些比较高级的学院学习,但他的人生经过三起三落。他这一生主要是从罗马和佛罗伦萨两个城市奔波,主要是为教皇办事。其中有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最后的审判》、《哀悼基督》、《大卫》,这些都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是需要经过几年的坚持才能完成。他一生为几个教皇做事,可是并不是所有事都一帆风顺,他经历几起几落之后真正的让自己名垂千古。这告诉我们遇上困境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事,不可能一生总是平平安安的过。我们遇上了困难是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积极进取而不是一蹶不振。太过美好的生活,是难以锻造出一个让人惊叹的伟人。
以前,我高中门口对面挂着一幅很大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一幅让人看了总觉得应该学她那样需要微笑。这幅画用了明亮的手法画出蒙娜丽莎的丰满,白皙,优雅的神态,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贵妇人。达·芬奇画工精湛,如果将画放大一定程度竟然能看得出主人公的皮肤纹路,眼睛的轮廓清晰,用了三角的构架把人画出来,后面的背景也是呈三角的。她那神秘的笑容,眼睛像是注视着远方,每一个手指都清晰而且能看出有点水肿,像是个孕妇。我看到她的微笑,我觉得我们平时是不是缺少了些什么,那就是微笑。现在的人生活节奏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快了,早上起床一幅疲惫的样子,看到舍友也很少会笑着打声招呼早上好;坐公交车的时候,都是眼睛盯着远方看有点迷茫,或者只是坐着看不到笑容。所以,这幅画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省下自己该有怎样的生活。《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的著名作品,他在画里把十三个人的不同表现呈现出来。虽然现在很多广告会利用这画来做一些搞笑的广告,可是这画还是深入到人们的心里。背叛,是别人难以接受的。我觉得背叛已经超过了人们所能忍受的道德底线。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对自己没有防备的朋友或者同伴,即使别人的牺牲成就了自己的未来,可是会感到心安吗?
10.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谈 篇十
一、讲透基本知识, 奠定美术鉴赏基础
要想使美术鉴赏教学收到实效, 其前提则是, 美术教师应给学生讲透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 为学生进行鉴赏奠定基础。点、线、面、色是构成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 美术作品的不同种类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组织和表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 则形成了独特的美术语言表达手段。如, 西方绘画中的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 中国绘画中的笔墨、章法、皴法等。教师只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构成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及其表达手段, 才能使他们的鉴赏之路变得通畅。
二、明确鉴赏程序, 搭建美术鉴赏之桥
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 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十分茫然,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鉴赏的程序, 找不到美术鉴赏的切入点。为此, 教师要告诉学生美术鉴赏的基本程序, 为学生搭建进入美术鉴赏世界的桥梁。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下列问题式程序进行鉴赏:1.你看到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叙述所鉴赏作品的内容, 尤其是作品的细节部分。2.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促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3.你认为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 解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4.你会对作品作出何种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态度和认识,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
三、加强学科整合, 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单纯地观察美术作品, 学习其创作技法, 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其综合素质。为此, 美术教师应加强学科整合, 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历史、政治、音乐等学科资源, 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如, 在教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园林“虽由人造, 宛若天成”的意境及“移步换景”的视觉魅力, 教师可播放以《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筝名曲作为背景音乐的反映中国园林特色的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 并详细介绍中国著名园林建造的历史背景及园林内的楹联、匾额, 适时引用一些描写中国园林的经典诗词,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拓展教材内容, 提高学生鉴赏层次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是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载体, 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组织美术鉴赏教学时,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并合理拓展教材内容, 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层次。如, 在《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课鉴赏教学过程中, 首先, 我对教材内容予以了适当的拓展, 给学生详细介绍了青花瓷用色的特点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然后, 利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对青花瓷艺术进行专题鉴赏, 并播放歌曲《青花瓷》,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鉴赏兴趣。最后, 为学生展示表现青花瓷造型的剪纸作品, 并用深浅不同的蓝色颜料在其上绘出花鸟图案, 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青花瓷是青花艺术与中国水墨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样做, 既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青花瓷艺术的魅力, 又使他们的鉴赏层次和鉴赏品位得到了提高。
五、组织多种活动, 内化学生鉴赏能力
11.美术鉴赏涂鸦论文 篇十一
艺术的存在始于观照者的眼睛,通过想象、发明和碰撞而获得力量。地铁打开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了另一种对艺术理解的方法,即艺术作为某种东西可以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或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们,而这些人正在逐渐成为艺术的港湾。在过去,艺术是中产阶级和那些可以支付得起收藏费并且‘理解’它的人的象征。艺术被当作将大众与上层社会隔离的手段,而且在多方面被当作反对大众的工具。很久以来,艺术经历了一种过分知识分子化的过程。
当我作画时,那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到了另一个地方,在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你会进入完全具有普遍性的事物中,完全超越你的自我。—基思.哈林
1958年5月4日,基思.哈林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并且在附近的库兹镇长大,是家中四个孩子中的长兄也是唯一的男孩子。基思.哈林的爸爸是动画师,他从小都喜欢画线条,喜欢看DR.Seuss和Walt Disney的米老鼠卡通片,爸爸的漫画技巧传授对当年的小哈林影
响深远。他一直说他的图案和嘻哈音乐有关:“像一个技艺高的说唱乐手,能够在一个永无止境的乐章中一行接一行地押韵,从没有终止的韵脚。”
1976年基思.哈林高中毕业,到匹兹堡修读商业艺术,1978年首次于Pittsburg Arts and Crafts Center举行个人展览,同年到纽约school of Visual Arts 进修,并首次于大街小巷发现了在博物馆和画廊以外的艺术品——街头涂鸦。当时到处都能看见已成名的Kenny Scharf 和Jean-Michel Basquiat的涂鸦作品。初出茅庐的Keith Haring活跃于街头巷尾搞艺术,他对于1980年代流行的观念艺术与极限主艺术具有很明显的反感,而对于街头到处可见的涂鸦和老普普的一些艺术家作品有浓厚的兴趣。美国普普艺术家汤姆·奥登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渡渡鸟》那种具有卡通角色的欢乐趣味的特征对他影响也很大。
基思.哈林最早期的作品是在1980年创作的,当时他在纽约地铁车站的墙壁上,使用白色粉笔涂鸦,多为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充满童真,甚至让人联想到远古的岩洞壁画与图腾的线条。他作品的第一个主题是爬行的光芒四射的婴儿。这成了他的标志图案。后来他又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系列其他形象,譬如狂吠的狗,活动的器具,跳舞交媾图等,带有浓厚的波普艺术风格。在哈林类似儿童卡通的画中,我们体味到一种简洁和生动。另外,爬行的婴儿和向外散射的光芒让我们联想起人类的童年和我们疯狂发展科技的幼稚,让我们想起核恐怖和无处不在的外在压力。在哈林的画中,我们看到了人类自己。
基思.哈林的画作中有几种东西经常出现,最著名的是《Radiant baby》,一个爬行的婴儿和丧家犬,然后是跳舞的人,孕妇,三眼怪,空中飞人,人穿空心人,心心心和重叠人,主题明确易懂,大多有关爱,和平,性,战争等世界性问题,把艺术还给大众是他的目标,所以他透过公共场所作画,带给人们这些思想。基思.哈林的作品充满了非常欢乐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形象,描绘的手法非常流畅而简单、明确、游戏娱乐感很强。他的许多作品都被称作(无题)。哈林认为自己是个大孩子,而童真也是艺术家的珍贵特质,他生前曾出版一些儿童图书,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意念就是来自孩子们。哈林曾说:“迪斯尼的动画伴随我长大,因此我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完美的产品。因为我只有24岁,因为我生长在美国。并且我的图案„„与日常的基本的语言和思想相联系;更为主要的是,它们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可以立刻感动人的孩童的天真和成人的深刻,触及诸如生和死这样严肃的话题。他的“光芒四射的婴儿”流露出的既有核的污染,也有生命的活力。它们还谴责毒品、种族主义、对同性恋的恐惧、对艾滋病的警告„„他的作品的效果总是被他的幽默、伤感的漫画风格所淡化。他既想非常严肃,又想大众化,但是一直未能使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画独具特色,生动鲜明,但是未能超出伤感和平面的层次,因而显得有些单薄,没有深入下去。但是,正是这种简单使他的画像迪斯尼动画一样让人们喜闻乐见。在涂鸦艺术兴起阶段和狂热时期,基思.哈林也许并不是运动的闯
将和领袖,因为他直到20岁才进城生活。然而,哈林在看到“涂鸦艺术和神奇的火车之后”,就“走出了工作室,走进了地铁站。”哈林说:“你可以去时代广场,在那里呆上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比你用一天时间在索霍所能看到的都要好的艺术。”哈林在地铁里闲置的准备用做广告的黑色版面上用白色粉笔作类似漫画的图案,开创了一种大众艺术的风格。哈林喜欢在纽约地铁中作画,因为地铁中的人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形形色色,非常丰富,他可以在作画的时候同观众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应,有时候还把观众的想法加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他把这种交流视作观众对艺术创作的一种参与,通过这种方式,他让自己的作品直接同观众见面,而不需要经过博物馆和评论家这类已经腐化的中介,从而真正将艺术推向社会。他的风格也为人们所熟悉。有一次他在街头作画,行人看了很奇怪,就相互嘀咕,这人怎么画得同哈林一模一样呀?他一定是在模仿哈林。于是有人冲哈林喊道:“嗨,你以为你是哈林呀?”哈林抬头一笑,说道:“谢谢你,我正是哈林。
作为他的大众主义观念的扩展,哈林大量生产了具有自己绘画特色的素描、印刷品、油画、雕塑、壁画、T恤衫、钮扣和旗帜。他甚至开了一家名叫”流行商店"的小店,经营他亲自装饰过的廉价商品。以沃霍尔为榜样,哈林使自己成了一个时髦的名人和成功的企业家,同时又保持了自己在艺术界的地位,而时代发展到现在,哈林以街头涂鸦创造的形象已经成了现代西方社会中非常流行的造型,在挂历上,在手提包的图案上,在汗衫的前襟后背,到处可见。
12.美术鉴赏期末论文 篇十二
古罗马大斗兽场——苦难与新生
班级 13金融3班
姓名 曹莲
学号 ***1 摘要:作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罗马大斗兽场不仅仅是古罗马一座恢宏的建筑成就,更是一部苦难史与修复史。它在18世纪以前被不断毁弃、甚至作为“采石场”,在18世纪中期以后的多方保护,是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建筑遗产状况的真实写照。而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建筑遗产修复中我们都能看到大斗兽场在19世纪三次重要修复、三种修复方式及理念的影子。
关键字: 世界七大奇迹 希腊柱式 基督教 三次修复
1.引言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引用诗人马西阿尔的评价,“埃及别再拿野蛮的奇迹金字塔来自夸,我们也别再谈巴比伦的古城名刹;一切其他建筑物都必须让位给凯撒的斗兽场,一切赞美之声都应该汇合起来歌颂这座大厦。”初读以为大仲马对于大斗兽场颇多溢美之词,直到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景名单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古罗马竞技场也成为其中之一。才令人顿悟,奇迹不在于产生的那个年代,而是无论时光如何漫长,它依然是世人眼中的不朽,历史的赢家。
2.造型设计
讲到大斗兽场的入场设计,时常被人啧啧称赞,甚至到尽头仍为许多大型体育场所沿用——竞技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竞技场中央表演区甚至可引水成湖,公元248年,为庆祝罗马建成1000年,人们就曾引水成湖,表演海战。
大斗兽场最令人称道的是罗马人民对柱式结构的完美诠释。他们将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以支撑这个结构,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作为一种过渡,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使檐部变成了圆开斗兽场的装饰带。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希腊柱式的装饰,大斗兽场将会多么单调和乏味。
3.历史沿革
3.1奢靡与苦难交织的诞生
建于公元72-82年的大斗兽场,又称大竞技场、大角斗场,实际可容纳约8万人之多。它是古罗马统治者安抚、愚化人民的“面包与马戏”政策的产物,其主要用途就是血腥的角斗表演。可以说,她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苦难史。公元80年,9000只牲畜和不计其数的角斗士为了落成典礼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庆祝图拉真在达契亚战胜巴比伦人而举行的“表演”持续了123天,动用角斗士万人,杀死动物万头以上。即使大斗兽场自公元3世纪逐渐衰落,慢慢走向了废弃颓圮,角斗活动仍一直持续到403年。32作为采石场的悲哀
大斗兽场也曾被用做一所昔日的医院。在红衣主教发内尔塞拆取斗兽场的石块去兴建自己的宫殿时,它才急剧衰败下来。红衣主教这样做是得到了他的叔父教皇保罗三世的许可。教皇钦准他在十二小时内可以随意拆运那些石块。法尔内塞征派了四千民工,掠走了难以计数的石料。其他建造者也争相效尤,除了法尔内塞宫外,巴尔贝里尼宫、威尼斯宫、坎切莱里亚宫都是用斗兽场的石灰石建造的。
3.3中世纪的基督教圣地
由于据称很多死在这里的角斗士是反抗罗马统治的早期基督徒,斗兽场由此在中世纪就成了圣者受难的标志,以其基督教殉道地内涵而非一个建筑作品而著名。
3.3.1不断夭折的改建方案
1671年,贝尔尼尼在坚持不触动也不隐藏任何原有部分的理念下,希望在其内部新建一个礼拜堂以及一个为标示神庙入口而建的全新立面。这样一来,即对古迹进行极少主义的干涉,只在绝对必要的地方才进行添建。如果真的实施,斗兽场将转变为一个巨大教堂。但该方案只是在1675年纪念殉难者的仪式上被当作了一份祭品。1705年,丰塔纳第一次提议对斗兽场进行全面发掘,清理廊道,拆除后世添建的东西。他力促当局加固受损严重的东墙,并在1708年提出了一份将斗兽场改造为基督教圣地的方案,这也是人们最后一次试图将斗兽场改建为教堂。不过该方案仍因种种原因未被实施。
3.3.2 光环与苦难的同时终结
1744年,本笃14世下令禁止从斗兽场开采任何建材。1749年,教廷将斗兽场定为圣地。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保护大斗兽场的真正开始。从此大斗兽场被当作“采石场”而遭受无情破坏的历史因其“圣地”的光环也终结了。
然而,苦难史的结束,终究换不回这个古代奇迹的焕然新生。苏格兰作家博斯威尔在1764年写道:“一个隐士在其中有一个小房间。我们穿过他偏僻的住所攀爬到曾是看台和走廊的地方„„令人惊讶的发现这个剧场的很大部分覆盖着粪肥。”这也使其成了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引发浪漫主义者罗曼蒂克遐想并狂热爱好的吊古伤今之地,歌德、拜伦就曾特意在月夜探访大斗兽场并写下不朽名作。
3.4全新的命运转折——三次修复与新生
大斗兽场总共经历过三次修复。
19世纪初罗马古迹保护与修复的权威是雕塑家卡诺,他对遗产修复一贯抱着极少主义的原则:在极力保存每个建筑残片的基础上,能不动的就不动,认为最好的保护就是基本的维护,即使修复也要保持在最低限度内。他曾拒绝修复来自帕提农神庙的“埃尔金石雕”,认为将手和凿子放在这样的杰作上是亵渎神物。这集中反映了他对古迹的无比崇敬,反映了他能不动就不动的修复原则。在大斗兽场1806-07年的修复中,卡诺瓦认为修复并非目的,而是要保存下所有的古代片断,使斗兽场成为原真的历史纪念碑。
卡诺瓦去世后,负责古迹保护与修复的艺术委员会由费阿、托尔瓦德森和维斯康提构成。尽管费阿也是古迹修复极少主义的代表,但托尔瓦德森与维斯康提却是“完形”理念的支持者。他们促成了瓦拉迪埃对斗兽场的“完形”式修复。1824-26年的修复重建了斗兽场的部分缺失,注重原模原样复原式的“完形”,代表了遗产修复另一截然不同的方向,即最大化干涉。
法国统治时期曾在1812年派吉索尔前往罗马进行“指导”。他对加固斗兽场的第一个砖扶壁责难有加,认为古迹应以同样的方式被“完形”——历史性建筑所有的坍塌部分应被重建,至少能给出他们原始形式及比例的确切概念,以石材或砖做这项重建工作,但以我们想要确定的轮廓准确的重建。这代表了第三种中间路线。在完整保存残存部分的同时,以简化的形式以及与原有肌体有所区别的材料大规模复原缺失部分,勾勒出原建筑的整体面貌。
最小化干涉、原模原样的复原、复原“完形”中注重材料与形式的辨正差异代表了古迹修复的三种基本路线。卡尼娜对斗兽场的修复更强调材料的差异,甚至形式的解析,在“完形”过程中保证史料的原真性及可读性,可看作第三种方式的变体。甚至在今天,这也许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修复路线。
结语
【美术鉴赏论文梵高】推荐阅读: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10-23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07-01
《美术鉴赏》课程信息07-03
《美术鉴赏》课后体会08-25
大学美术鉴赏作业08-25
西方美术鉴赏作业11-13
谈谈美术鉴赏的意义08-19
美术鉴赏之超现实主义06-08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课08-24
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