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精选11篇)
1.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一
课时作业(十二)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20世纪60年代后()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④近30年来,大气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近年来,与甲、乙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从图甲中可看出1960年时CO2体积分数约为317×10-6,到1995年时达362×10-6,随着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全球的气温也随之升高,这从图乙可得出结论,但这并不代表这段时间的气温就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图丙中可知全球的气温呈现冷暖交替的变化情况,近5 000年来,最高气温比平均气温约高2 ℃,19世纪以来,地球进入新一轮的温暖期。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我国正处于温暖期,但我国气温波动范围约在+2 ℃~-2 ℃,波动值约4 ℃。近30年来,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从图甲和图乙中可看出都呈上升趋势,大体相近。第3题,甲、乙图示信息表示全球变暖,受其影响,中纬度的华北地区蒸发量会增加而导致干旱,格陵兰岛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导致冰盖面积缩小。因海平面上升,黄河三角洲有退缩的趋势。大气层强磁暴的发生及其频率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但它并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答案:1.A 2.D 3.B 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1951~2002年,我国()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 ℃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 ℃ 5.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气温升高最明显,在50年的时间里气温增值最大可达4 ℃。
答案:4.D 5.A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地近百年来气候的变化是()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7.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B.暖冬频繁 D.海平面下降
解析:第6题,植物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植物的生长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越快,该树木年轮由里到外,依次是“疏—密—疏”,说明该树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交替过程。第7题,M时期树木年轮最密,反映该阶段气温较低,故引起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
答案:6.A 7.D 8.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有()A.气象灾害减少
C.全球温度带北移
B.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D.海平面上升
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答案:D 9.下列活动会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是()A.大量的SO2气体被排入大气 B.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C.为了开垦耕地,马来群岛和亚马孙平原上的居民不断砍伐森林
D.大力发展水电事业
解析:全球的气候变暖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和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关,温室气体可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砍伐森林会使得吸收CO2气体的物质减少。
答案:C 格陵兰冰川大量融化,引起了全球关注。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7月2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发布了格陵兰岛的卫星照片,照片上的融冰情况让科学家目瞪口呆。照片显示,在短短四天内,格陵兰岛上的冰雪融化率就从40%剧增到97%。科学家怀疑这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读图,回答10~11题。
10.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
B.黄赤交角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 11.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地区作物增产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解析:第10题,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说明部分融化,全球气候变暖使气温上升,D项正确。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和高纬度气温上升,降水增加,高纬度地区作物增产,A、B项错误;沙漠地区更加干旱,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严重,D项正确。答案:10.D 11.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于2013年11月22日在波兰的首都华沙落下帷幕。大会就全球气候变暖的援助基金等问题进行了谈判。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A.我国种植水稻的界限向南推移 B.内蒙古草原将会变成亚寒带针叶林 C.海南岛的面积将会变大
D.黄河三角洲的土地盐碱化会加剧 13.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D.开发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
解析:第12题,水稻喜水喜热,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水稻的界限将会向北推移。内蒙古草原变成针叶林,是因为地球变冷了。气候变暖将淹没沿海低地,海南岛面积将会减小。海平面上升会使海水侵入地下水,造成水质恶化,长期受侵蚀土壤会盐碱化。故选D项。第13题,将石油和煤炭转化为气态,一是成本高,二是燃烧仍然排放与原来一样的气体。禁止制冷剂是防范臭氧层破坏。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太片面,并且全球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其替代品。防治气候变暖就要抑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是很有效的措施。故C项正确。
答案:12.D 13.C 14.读地球的温室效应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高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①燃烧化石燃料。②大量森林被砍伐,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进而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会退化成草原;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农作物减产。
答案:(1)二氧化碳 甲烷 燃烧化石燃料 森林大量被砍伐,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2)气候更加干旱 退化成草原 将可能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15.阅读下面材料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大会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国和丹麦分别注资4 000万和1 500万欧元作为其运营经费和首笔资助资金。
材料二近150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全球气温的变化及近100年来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解析:(1)细实线表示的是近15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不断上升,1950年以来上升尤为明显。(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为燃烧化石燃料等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被破坏,尤其是“地球之肺”——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3)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也在不断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对大气起到保温作用。(4)图示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波动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答案:(1)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4)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措施是什么?下一步计划安排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交锋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
应对从容立场坚定
《财经界》:作为一名多次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中国代表, 您亲历了《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从激烈交锋、讨论、妥协到最终达成漫长历程。在多次谈判中, 中国的一贯立场是什么?成效如何?
苏伟:在当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 中国政府坚持以下原则立场。一是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 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通过率先大幅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腾出必要的排放空间, 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过程中, 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下根据各国国情采取积极的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手段。应当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 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护气候, 实现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确保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实现。四是坚持统筹协调和平行推进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问题。
《财经界》:碳排放是目前国内国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做了哪些部署安排?
苏伟: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利用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参与、降低减排成本,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实现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策制定和市场制度设计。为此, 中国政府结合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积极研究探索在试点地区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 中国积极开展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合作, 目前已批准超过2600个CDM项目, 其中在联合国注册超过930个, 每年产生的减排量近2.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累计获得签发的减排量近2.2亿吨, 为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此外, 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规范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CDM项目合作的成功实践, 加上自愿减排交易的规范开展, 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采用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的经验, 奠定良好的基础。
《财经界》:历时13天的坎昆气候峰会于2010年12月11日落幕。有媒体总结为:退步的日本、迟疑的美国、不甚积极的欧盟、愤怒的小岛国家, 您认为应该如何总结在会议上的态度?您对会议成果有何评价?
苏伟:此次坎昆会议上, 减缓、适应、资金、技术是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 这四大问题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为应对气候变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有效、全面、可持续地实施。
中国在谈判过程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上述四个主要问题都能取得平衡地进展, 为最终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成果, 做好准备。其中, 对于资金问题, 中国希望经过此次会议, 至少大家能够原则同意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主导下, 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基金, 并对长期资金安排作出明确规定。
此次会议谈判不会轻松, 各国都作出适当的“灵活性”。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各方都不过于“讨价还价”;大家清楚自己的责任、各尽所能, 发达国家应当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包括中国在内的基础四国, 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四国是在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团结、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工作。
此外, 发达国家对长期资金支持做出了安排, 以其公共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 每年占其GNP一定比例 (如1.5%) , 并额外于官方发展援助, 碳市场和私营部门资金只能作为公共资金的补充。发达国家不能将其在公约下的资金义务推向市场, 更不能将该义务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77国集团+中国”已提出了关于资金机制的具体倡议, 要求在公约下建立有效资金机制和新的基金, 设立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资金窗口。资金机制的管理应接受公约缔约方大会政策指导, 体现公平、透明和有效原则, 确保资金易于获取且管理成本较低。中方对此完全支持。
出台措施长期战略
《财经界》:2007年, 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 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现在2010年已经过去, 请问该方案执行情况和效果如何?我国还会指定新的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吗?
苏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研发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产业, 倡导低碳生活, 既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也有利于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认为,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法制建设, 是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历来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制定和修订了多部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包括《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保护法》、《农业法》、《森林法》以及正在草拟中的《能源法》等, 还发布了一批行业性规范和国家标准, 部分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要求。我国还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确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我委也主持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对外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 我国需要制定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 有利于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全面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近年来,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逐步升温和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呼声越来越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各地方也在积极开展低碳试点, 探索低碳发展经验, 有的地方政府还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性法规。这些都为我们开展立法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目前, 我委已将该项立法工作列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2015年立法规划》, 制定出详细的立法起草工作方案, 并正在组织开展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前期调研工作。下一步, 我委将按照国务院要求, 会同有关部门, 组织法律、气候变化、外交、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借鉴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经验, 全面开展立法调研和法案起草工作, 争取早日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草案, 报请国务院通过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
《财经界》: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做出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逐步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价格调控、全民行动等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 形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请您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
苏伟:这些战略和政策,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看,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气候变化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立足于推动科学发展, 立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现实的需要和长远的利益来应对气候变化, 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的国家战略,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建设“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的第一个主要内容。
第二,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国人民, 也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所以, 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本框架,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坚持《巴厘路线图》, 对外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对气候变化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调整,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节能、提高能效, 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科研投入, 努力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将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增加森林碳汇, 同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四, 积极研发低碳技术。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当中发挥着一个非常关键的和核心的作用。通过研发低碳技术、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强节能、提高能效、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低碳和无碳技术的研发和开发力度, 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 包括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等政策措施, 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监督实施机制, 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从我国国情与实际出发, 开展相应的试点示范, 实行碳强度排放制度, 探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在特定区域也可以探索一些通过市场机制和手段, 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探索性的碳排放交易, 这在政策上也是非常明确的, 在人大决议当中也提到了。同时, 要不断地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因为气候变化和所有人都有关系。所以, 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 还应该是全民的行动、全民的意识, 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际上, 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既有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 也有消费方式、消费模式、生活方式改变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仅仅要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而且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也要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技术资金齐头并进
《财经界》:你曾经提到过应对气候变化的“金钥匙”就在资金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苏伟:资金问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关注, 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是发达国家在公约下的义务。发达国家能否落实在哥本哈根协议中承诺的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是坎昆会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希望发达国家能通过公共资金落实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 符合“新的、额外的”要求, 并确定这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操作办法, 确保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 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支撑。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1、4.5及4.7条的规定, 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推动本国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 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 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的承诺, 使发展中国家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 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太阳活动和气候变化 篇三
再比如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经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一些人认为,这种全球性的平均气温升高,是由于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工厂、汽车乃至人的呼吸排出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引起了“温室效应”,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的活动对气温升高当然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最简单的道理,夏天,我们说太阳“毒”了,就是说阳光晒得更厉害了,自然天也就更热了嘛!
太阳活动很可怕吗?
在去年上映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出现了太阳活动突然加剧,导致地球中心的地核受到影响,温度升高,最后造成大量熔岩从地壳下冒出,引起剧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接下来引发超级大海啸,陆地几乎全部被淹没——原来,地球就是这样被太阳公公“害死”的……看完电影,很多人甚至对2012年的这两次日食都产生了恐惧感。其实,太阳活动远远没有电影中表现得那么神秘、可怕。
太阳活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太阳不但是一个“大火球”,而且还是一个“磁球”。无数的电离子在它的表面“跑”来“跑”去,引起了剧烈的电磁活动。当这种活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太阳风暴”——大量的带电粒子在高速的“奔跑”中突然失控,被甩到宇宙空间里,就好像一股“火焰巨浪”一样。这种“风暴”的威力,主要体现在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上。比如,某些地方的通讯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有些运行在太空中的卫星可能失灵,甚至直接坠落。这是因为在太阳活动期间,太阳的磁场会变得非常强大,发出强烈的电磁波,使得电子设备受到很大的影响。
1859年9月,人类曾遭遇过一场“超级太阳风暴”。那一年9月1日的早晨,英国天文学家理查·卡灵顿观测到太阳表面喷射出了一道巨大的闪焰。48小时后,“超级太阳风暴”就袭击了地球。当时,北极附近的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极光,照亮了黑夜,以至于在美国落基山地区工作的矿工以为天已经亮了,纷纷开始准备早餐;联系欧洲和美洲之间的电报线路失灵,很多电报机瘫痪,电线塔架发出了火花。
可是,就连这么猛烈的“太阳风暴”也没有导致火山喷发或地震。所以,电影中的情节看来是太夸张啦。而且,根据天文学理论,太阳活动以大约11年为周期,有规律地变化。因此,下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将在2013年到2014年之间到来,而不是2012年。
太阳真的是“温室杀手”?
尽管如此,很多科学家还是相信,“太阳风暴”发生时,会大大增强阳光对地球的照射,从而让地球的气温升高。但最近,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从已有的观测数据来看,太阳活动在20世纪确实处于一个较强的时期,但现在这个时期正在结束。通过电脑模型进行的预测表明,从现在起直到2100年的将近90年间,太阳活动将持续减弱。
根据“太阳活动给地球升温”的理论,这种情况会导致地球温度下降约0.08摄氏度。虽然这点温度微乎其微,但好歹也是下降了。然而,这点小小的降温当然不足以抵消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所造成的全球变暖。据联合国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不采取强有力的应对行动,全球气温到2100年反而会上升2.5摄氏度!唉,真是升温容易降温难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显示,分析了分布在各大海洋中的上千台测试仪器收集到的数据。他们发现,在太阳活动减弱的年份,比如2005年至2010年间,地球仍然吸收了比以往更多的热量。这说明,太阳的活动根本不是让地球“发烧”的原因。
造成地球温度上升的原因,还是不断增加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碳、臭氧和黑碳粒子的作用。这些污染物令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无法散发到宇宙中。同时,这些污染物使得地球容易吸收太阳光。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温室效应”,哼,可不能再冤枉太阳公公啦!
关注太阳
可是,除了热量,还有辐射呢!通常而言,人们认为,太阳活动活跃时,投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的量也会增多。这对人类不也是一种伤害吗?不过,一些科学家发现,根据卫星收集到的太阳光谱数据,2004年到2007年正处于太阳活动的“低谷”时期。数据显示,紫外线辐射确如预期的一样减少了。但在活动最弱的2007年,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总量却比2004年反而要多。这个结果改变了大多数人对太阳对地球气候影响的看法。
然而,也有科学家指出,现在人们观测到的仅仅是太阳活动史上的短短一段时期。对已经有着几十亿年“岁数”的太阳来说,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这些数据并不能代表太阳整体的生长、演化趋势。因此,人们对于太阳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这就需要天文学家们抓住每一个机会,收集更多的数据,坚持不懈(xiè)地研究。
4.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四
一、热点背景:
背景一:“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于2008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共同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600多人参加。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让”,推动明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成果。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温家宝说,中国政府始终本着负责任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他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五项主张:第一,必须坚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需要充分考虑各国的具体国情、发展阶段、历史责任、人均排放等因素,正视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展长期、广泛的对话和务实合作。第二,必须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当前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长期累积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应当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走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机统一。第三,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当严格履行《议定书》下的义务,切实按照“巴厘路线图”兑现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发展中国家也要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必须坚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应当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应当有助于缩小而不是扩大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和技术鸿沟,应当维护而不是损害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第五,必须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在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社会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方面加强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及时用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背景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8年10月29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白皮书全文共1.6万余字,以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日文等8种文字对内、对外发布。白皮书说,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白皮书分为前言、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
设和结束语等10个部分。
二、创新练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8年10月29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据此回答以下1-2题:
1. 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说明了:
A 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B 虽然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C 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 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2.“白皮书”警告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候变化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从哲学上讲说明: A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 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
温家宝说,中国政府始终本着负责任态度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努力。据此回答以下3-5题: 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联合国气候专家今年早些时候发表报告说,如果若干国家和地区大幅度排放废气,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居住的整个星球将“百病丛生”,“病征”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天气恶化、物种绝迹等。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合作性原则
5.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点,同时该燃料在我国也完全适用。我国推广汽车用乙醇汽油产生的影响有
①缓解石油紧缺矛盾,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
②为我国储粮陈化寻找深加工出路
③减少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造成粮食紧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图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6—7题。
6.下图是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请阅读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7.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森林的滥砍滥伐
②工业排放的废气
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
⑤家庭炉灶
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⑤
右为某群岛示意图,a为20º,M线为昏线,读图回答8—9题: 8.若此时,一艘油轮在N地发生泄漏事故,油膜的扩散方向是 A向东扩散
B向西扩散 C向南扩散
D向北扩散
9.危及该群岛经济发展和生存的环境问题是 A飓风
B全球变暖 C海洋环境污染 D地震
2008年9月17日 第63届联合国大会会议开幕。会议的重要热点之一是如何应对气候问题。回答10-12题:
10.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条约》
11.美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激烈交锋,争论和妥协成为这次大会的显著特征。在对待全球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表明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立场不同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C.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是有条件的,有时是无条件的 D.各国的国体、政体不同
12.为了控制燃烧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专家在会上呼吁大力推动科技研究和创新,开发太阳能、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C.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能起指导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温家宝说,必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应当严格履行《议定书》下的义务,切实按照“巴厘路线图”兑现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回答13-14题:
13.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一直拒绝欧盟建议厘定减排目标的美国,在取得许多国家的让步、不再坚持要在草案中提到减排目标后,作了轻微让步,使大会得以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这表明美国政府履行了
①政治统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对外交流职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美国等一些国家坚持在减排目标上称发展中国家应为减排负更多责任,这说明
A.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B.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科技发展的行政领导 C.美国政府准备用计划经济来取代市场经济 D.美国政府准备加大对石油等能源的生产数量
1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 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6.从政治学角度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出 A.节约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我国要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发展到了新水平
15.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②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列举一例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2)③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别列举一例②阶段与④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比较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何不同?
(4)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与图中哪个阶段相符?为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
(5)从经济学角度说明世界各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问题?
16、材料一:2008年8月,天气特别炎热,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广东、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面临夏季用电高峰和奥运会保供电的双重挑战。为确保奥运期间的电力供应,西电东送的力度不断加大。读《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
(1)从发电站能源来看,A、B处为____________力发电站,C、D处为___________力发电站。我国在E处建立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目前能源构成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2008年6月22日,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能源部长或其代表在沙特阿拉伯西部港口城市吉达举行国际能源会议,讨论日益严重的高油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各成员
国、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和巴西等主要石油生产国,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石油消费国都派出代表参加了会议。
(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于1964年,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这一组织成立时的成员国有哪几个?它的成立有何作用?
(4)美国自二战以来,注重实行多元化的能源发展战略。其中,尤其是重视发展核能和核技术。请结合历史知识,概括美国在核能和核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2008年9月2日-4日,中国国际能源发展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根源是供求关系导致燃料价格持续走高,确保能源供应是每个国家把握能源主动权的关键。(5)分析“确保能源供应是每个国家把握能源主动权的关键”的哲学道理。
材料四: 我国能源相对稀缺,人均能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对能源的浪费现象。据有关数据,我国在生产同等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下,资源和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10倍。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6)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应该怎样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中能源制约的矛盾?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B
6、B
7、D
8、A
9、B
10、C
11、B
12、C
13、D
14、A
15、B
16、D 17(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先污染,后治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数量的增长;例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事件、全球变暖、欧洲的酸雨、臭氧层破坏等。(2)变化: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水平逐步下降,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增加环保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技术进步。(3)②阶段: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建立在区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④阶段:微电子工业、生物工程等;知识和技术。(4)与②阶段相符;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搞好生态建设,加强污染治理。(5)①发挥各国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②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扭转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③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④协调好适应气候变暖消极后果的行动,建立和完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有利气候技术的方法,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
18、(1)A、B处为火力,CD处为水力;原因: ①核电具有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的特点;②E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③E处缺少常规能源
(2)我国的能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煤炭,而大多数发达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水电和核电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一些发达国家水电和核电的发展很快;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还比较单一,正在向多样化迈进。
(3)伊拉克、沙特、科威特、伊朗和委内瑞拉。作用: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中的广大产油国,同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冲破了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了石油收益;有利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和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①二战中,美国提出“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②1945年,美国试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掷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是人类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军事打击。(5)体现了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的哲学道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根源是供求关系导致燃料价格持续走高,作为化解之道,能源消费国要在世界范围内拓展能源供应渠道;因此,确保能源供应是每个国家把握能源主动权的关键。
(6)①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②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扭转高消耗、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③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
5.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五
本文介绍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在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的实践,包括印度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气候变化的主要协调部门和有关机构.印度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进程,CDM项目的协调机构,CDM项目的背景、开发潜力预测,分析了已经注册的印度CDM项目的`类型和地区分布,最后给出了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开发CDM项目实践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作 者:徐向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刊 名:南亚研究季刊 CSSCI英文刊名: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X38 关键词:印度 气候变化 清洁发展机制 项目★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论文
★ 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 新世纪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策略的探讨
★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的论文
★ 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及之后的前景展望
★ 和气候变化的作文600字
★ 新兴县气候变化统计分析及对策探讨
★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 论农业科技传播论文
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六
中国华南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策
本文用1951年~的季气温、降水资料,研究了华南区季气温、降水在近52年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华南区季平均温度明显升高,升温幅度从0.03℃/到0.25℃/10年.广州、海口在4季升温都是最显著的,夏季广州趋势系数高达0.71,平均每10年升温0.250.按季节看,夏季是升温最明显的季节.还指出,华南区的季降水量趋势系数虽然比较小,但多数是正趋势.特别地,北海、湛江、海口的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北海、湛江、海口、桂林、阳江5个城市平均的.夏季降水量平均降水量的趋势系数是0.37,也就是在1951年~20,每1增加降水量49.6mm.还用最新资料研究和总结了华南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文中指出,台风影响频繁、风暴潮灾害严重、涝灾频繁、三废污染、严重酸雨、水质性缺水、赤潮危害加剧、外来物种入侵面积较大,海平面上升、海岸、滩涂生态遭受破坏、红树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岩溶石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气候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加剧了气象灾害的经济损失,文中就此提出了对策和防治措施.
作 者:顾骏强 杨军 作者单位:顾骏强(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17)杨军(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
刊 名:资源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OURCES SCIENCE 年,卷(期): 27(1) 分类号: 关键词:台风和风暴潮 环境问题 海平面上升 岩溶石漠化 对策7.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七
1 水文水资源
水文和水资源是关乎到人类命脉所在的科学, 涉及到了诸多的领域, 在本次的讨论中, 主要指很对的是如何知道水文水资源技术的扩展, 并根据其水文水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来实现对现代逐步恶化中的环境实现有效调控。在过去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中, 中国的水文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以此为代价, 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达到了世界先进生产水平, 而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对环境的多空间利用技术, 逐步的代替过去陈旧的开放性生产技术, 其结果, 就是为现代社会主义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2 流域和气候
本河流的调研, 其分布于我国西北山区, 属黄河支流之一, 全长541km, 水流量211*108M3,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 在上世纪70年代, 此河道曾出现过干枯两次。
此处气候在过去的100年时间内持续升温0.4℃, 在近40年的时间内升温0.3℃, 在我国的气候研究中, 其中针对1951年至1990年的平均年升温为0.3℃, 这表明在此区域内的河流升温, 是导致本地温度升高的根源。与此同时在针对此河流刘云内的降水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后, 发现近年来降水有所增加, 但是其河流内水文流量却在相应减少, 出现此情况的根本就在于在不同季节的气温转变中, 夏季的气温升高了0.7℃, 而春秋两季无显著变化。在对本地山区的调研中, 山区的40年气温变化主要分为两中主要的类型, 第一, 明显的波动性上升趋势, 根源来自于80年代和60年代的气温升降。第二, 类似于平原地区的变化, 呈现温室气体加剧升温的表现。而对平原地区的气温变化研究中, 主要针对的是在过去40年时间内的气温升降变化, 其中在不同站点的分析中, 由于平均气温的提升, 也就导致了冬季气温的大幅度提升。
在此流域内出现的平均路径量变化, 从40年的流经重量进行汇总后分析, 得出了在不同年代时间所呈现出来的天然流经量变化, 对本河道内的诸多流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就2010年的河流流量调查中, 对此数据的指标性分析, 也表明, 在多年的平均值上, 其水流量出现了减少。虽然在西北山区进行了植树造林, 但是仍旧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量。在针对河道内流域的干流起点来看, 在出山口的位置进行流域确定干流和支流的大小, 对比平均径流量表。在针对河道内上中下三个流经点的水位分析中, 其详细表如下表1所示。
针对不同河道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流经途径, 其水流量也表达了本次调研的数据结果, 其中针对不同河道内的淤积情况, 洪水的满意范围也直接的影响了河道的流经渠道, 其中针对不同流经渠道的平均输送量对比, 其中针对此河道的不同站点出现的预计情况也有新的变化。从上游的耗水量来看, 在年平均流经渠道中, 平均的耗水量会直接影响整体的结构, 其中针对河水的补给, 在中下游的地下水渗透中, 也消耗了大量的水源。其具体下游水流量情况如下表2所示。
3 水文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人类活动:由于人类活动量的增加, 高强度水资源开发利用, 就导致了河道内的水资源供不应求, 在一定程度上, 人们对水的使用, 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荷载量, 所以水资源匮乏实属正常。在进行河道流水量汇总中, 针对不同年份的河道干流分值情况进行研究, 针对常年不给干流的源流以及河道内流水量的比值, 对本河道的影响, 就导致了其水资源匮乏的出现。
自然环境:由于气候影响, 在近年的平均温度提升, 就导导致了在供应水量补充中出现了总趋势上水量急剧减少。其表现在河南等地均出现了黄河水流量急剧减少, 对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再对近60年的河道数据研究中, 针对河道水流量的损耗区间分析, 其结果也证明了在温度升高后, 地面水蒸发量的增加, 促进了河道的干枯。
上中游耗水量曾加导致的下游缺水:自人类对水的开发利用从手工业到工业后, 其对水资源的使用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而在上中游开发工业活动, 对水资源的使用就会出现供不应求, 如此下游地区断流, 也就能够理解。
4 改善流域环境恶化的措施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上尽心生态系统的恢复, 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从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对经济开发进行全方位的生态调度, 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重心, 严格遵照中央指示进行用水调动, 在不同河流道段选择最合理形式进行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调度。并在两岸修建护岸工程, 及时疏通河道, 保证河道内畅通, 减少淤积出现, 并维持基本现状。
5 结语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 人们对社会的需求在逐步扩大, 而有限的资源如何供应人类的需求, 则成为了现在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对现有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有关部门做好监控检测, 按照规定办事, 是减少对环境破坏的最基本处理办法。希望在今后的资源开拓中, 能够全面贯彻可持续额发展的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1]王顺德, 陈洪伟, 张雄文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要素中的反映[J].干旱区研究, 2006, 23 (2) :195-202.
[2]刘闻, 曹明明, 邱海军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5) :215-219, 264.
[3]邱玲花, 彭定志, 林荷娟等.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太湖西苕溪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甄别[J].水文, 2015, 35 (1) :45-50.
[4]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8.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八
关键词:气候变化;认知差异;心理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数个世纪以前,人类活动首次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燃烧矿物燃料、砍伐和燃烧森林以及其它一些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活动,人类已经改变了地球足够的热平衡以至于全球温度变化幅度超出人类有史以来气温变化的平均值。此次气候变化可能会在很大幅度上对人类和自然系统造成重大威胁——事实上在许多方面已经造成了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差异
自然科学很早就开始研究气候系统,包括自然的物理、化学过程对地球热平衡的改变,然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不能够完全解释全球气候系统发生的变化,“人类因素”式的气候变化开始占据人类的视野,气候系统正在因人类工业活动和生活方式而发生着变化,人们试图弄清人类活动是怎样影响气候变化,而未来气候危机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关于气候变暖是否发生,在学术界里展开了一场空前辩论。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经列举了大量实证报告来阐明全球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因素有90%以上的可能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相对地,另一些国家和研究者则通过对比环境经济学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没有发生,认为气候变化是自然系统自主运作的结果,所谓的气候变暖不过是全球政治经济博弈下的骗局,但是他们却并不能解释当前世界各地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
二、气候变化的心理影响
众说周知,气候对人类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次热浪或寒流来袭往往可能导致许多人痛苦不堪,但是气候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在地理分布上是不平衡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可能只会对那些经济、社会地位落后的群体造成直接而严重的影响。经济落后、个体防范意识不足和社会救灾资源的缺乏可能是当今世界应对气候风险脆弱性的体现。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明显不足,而改善这些服务则需要直接面对来自经济危机和环境灾害的挑战。
其次,气候变化与群际冲突。全球气候变化也可能对群际关系有影响。当前日益减少的资源为群际冲突埋下了隐患,无论是两群体直接竞争剩余的自然资源或适当生态环境恶化迫使一个群体以迁移出其领土,并移民到另一群体的领土上,都要为了空间的使用权利和所有权而进行竞争。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估计,到2030年将有多达42%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农业、工业和国内淡水不足的国家,时刻准备着为资源问题而争斗。
三、心理学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
1.增强气候变化的心理应对
心理学家应该帮助大众正确认知和理解气候变化方面的原因、潜在的后果以及怎样去应对这种危机。同样,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心理影响上,应强调其广泛的重要性和意义,举例来说,美国媒体曾对气候危机引起的“生态焦虑”症状进行了描述,气候危机可能导致恐慌、食欲不振、烦躁、乏力、失眠等身心症状。这不是要求我们减少对气候威胁的报道,事实上,这样做的意义在于调解和强调气候的重要性。为了证明气候变化下的人类心理健康的严重性,适当的恐惧心理的确能够增加普通大众的环保行为。
2.注意社会差距和道德正义的问题
美国和欧洲大量气候变化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可能对气候变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些又反过来影响公众对于气候危机的评估和应对。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认不同文化的观点与灾害适应,可以促进我们更为清晰理解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找到对付它的方法。最后,在注意到社会和文化差异的同时,心理学家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提出新的思维方式和通过跨文化干预来进行深入研究。
3.进一步加强气候心理的跨学科交流
心理学家可以解决气候研究人员跨学科心理结构相关问题,并且可以帮助纠正他们曾经对心理学概念的误解和误用。例如,心理学家在描述风险感知和压力管理心理过程时,可能会改变人们對气候变化预期和适应的意愿。心理学家能够为个人层面及经验分析提供特别的洞察力,可以使不同水平之间的连接在更为宏观层面上得以分析。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现象可能是前后相关的。心理原则往往被建立在狭义定义下的:实验室实验,小规模的现场实验,以及针对特定人群的誓言。把这些原则应用于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考虑其外部效度:是否适用于其他文化或经济体,在完全不同的基础设施或政府法规里,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它的不可挽回性,气候变化是我们目前生活中的普遍问题,对其心理机制及其心理影响的研究,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3.
[2] 李廉水. 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报告 [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7.
[3] 齐晔,马丽. 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9.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九
倡议书
二OO九年十月二十日
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它不仅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近年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务实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1涌现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典型,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创业就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发动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与人人有关,必须开展全民行动。节约能源,人人要出力,人人也都能用上力,这是我们取胜的法宝。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就在我们身边,各地各行各业每个人都能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此,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召开《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座谈会全体与会人员一致倡议:
1、牢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责任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又是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安
2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这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中去。
2、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讲话,以国家主席身份2007年9月8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讲话和20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2009年7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安徽考察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讲话;温家宝总理2009年8月12日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的讲话。结合安徽实际,深入学习领会省委王金山书记今年8月在省委中心组学习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讲话精神和王三运省长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讲话精神,提高认识,把握方向,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3、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各地各行各业都要按照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原理和原则,努力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确定主攻方向,发扬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问题,为建设两型社会探索新路子。
各地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
3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积极开展城市、企业、家庭各个层次的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突出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
各企业要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发展低碳工艺和低碳产品,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与提升。
农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进一步普及推广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农家肥、有机肥,递减化肥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推进秸秆资源的有效转化利用。加强和改进林业生态建设和管理,扩大造林面积,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积极发展森林碳汇。
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发挥各自专业和技术优势,瞄准经济发展方向和企业生产需求,针对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中的链接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要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生产率放在科技发展的优先地位。组织对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能源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进行自主创新,努力在能源科技上取得新突破,为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各社会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社会各界
4力量,组织广大群众踊跃投入到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大潮中去。
10.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 篇十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候的地区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所以各地气候一定不同。
对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的办法,学生可以从已知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最重要的因素---纬度位置、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以教师讲解为主,不要将其深化,只需了解什么气压带风带多雨、少雨即可。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已学过地形高低对温度的影响,而地形雨的形成是新内容,所以制作成动画更直观地讲解;对洋流的影响,可将教材中的4.14图做成分步显示的flash复合片,使学生了解寒暖流对温度降水的不同影响。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关于“主要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部分,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状况分成13种类型。并提供分布图和柱曲图,对照分析讲解各种类型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是对气温和降水内容的概括提高。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类型主要是水平分布,在高山高原区还有高山气候。
对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部分,也作为选学内容。主要介绍自然带的含义和各自然得的位置、特征,主要的动植物,并用景观图片直观的表现出来。
很明显,本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并且层层深入,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于“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手段)
各自然带的景观图片;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入)播放云南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录像,提问:仔细观察南方和北方的植物,在叶子的大小、冬季是否落叶、还是一年四季常绿上,南方与北方植物有什么区别?一个地区的地形我们可以直接的看出来,但是一个地方的气候我们怎样看出来呢?(学生讨论、回答)(小结)植物的分布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南方的气温高、降水丰沛,植物的叶子大而且常绿,北方的冬季气温低、降水少,植物的叶子小而且冬季落叶。地表的动物又受植物的影响而不同。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我们一般根据当地的植物特点来认识这里的气候特点。(投影片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自然带景观和动物迭加图(板书)
11.海洋:气候变化的“引擎” 篇十一
地球外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命圈
在人们关注地球环境,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不妨先了解一下我们居住地球外圈的结构,从而更容易理解地球环境的变化。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类居住的地球外圈由四部分组成,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命圈。科学家相信,在地球的内圈,有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固体内核圈,在地球外圈和内圈之间,还有软流圈等,所以,地球有8个圈。不过,地球的内圈构造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想。
大气圈,是指包裹在地球表面之外的大气层。靠近地球表面的为对流层。对流层的厚度从海平面至上约10.5千米。由于受到太阳的照射,对流层能大量吸收红外热能,地球表面纬度不同,受热不均匀,在地球表面形成高压带和低压带。同时,因为受热,大量吸收地面上的水气,并使地表温度升高。由于对流层气圈内含有大量的水气,受地域、温度和压力差异等因素影响,含有大量水气的混合气体又随区域、高度和季节变化而变化,形成地球特有的水气循环:平流层是在对流层上至50千米的高度。平流层与对流层有所不同,这里水气极少,而臭氧极为丰富,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目前,人们已经对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的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的互相作用以及循环过程有了较详尽的了解。与此同时,逐步认识大气环流、洋流系统以及了解云、降水的形成,大气混合过程和太阳辐射收支变化的规律。当然,充分认识和了解大气化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作用也是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课题。
水圈,是指地球表面水的总称。在水圈里,海洋占据了它的绝大部分——地球表面的70.78%被海水覆盖着。海洋作为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命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表现:海洋是水循环主要推动力,它提供了影响地球环境的绝大部分湿气,如果没有水圈,或者说没有海洋,地球将会和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到处弥漫着二氧化碳,酷热难耐,一片干涸。地球水循环的形成,是因为海水在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后,其照射强度不同,形成气温、气压的差异,太阳的照射激活了水体的表面,从而形成了洋流和海浪,形成了大气环流。海洋影响全球气候的唯一方式是将热量输送到不同地区,可以说,不依靠空气,海洋也能把热量从低纬度输送到高纬度。洋流为地球输送了热量、氧气、营养盐,为动植物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条件。
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沃克环流,南方涛动
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就要深入了解海—气边界上的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在海一气边界层面上,大气赖以维持其循环的绝大部分的热能来自于海水,来自水气的凝结。也就是说,它是海水受到热辐射蒸发形成水气而发生的。而这些气体的浓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水的盐度、温度、气压等条件。
1997~1998年,发生了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这种天气异常变化至少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大约每隔2~7年发生一次。南美洲西海岸地区原属干旱型气候,但在圣诞节到夏季来临之前,却一反常规,雨量激增。异常天气的出现,导致冷水性鱼类锐减,渔民蒙受巨大损失。地处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对此感受优为明显。科学家观测到,每当厄尔尼诺发生的时候,秘鲁外海水域海水温度意外升高了。这便是海水温度对气候影响最典型的证据。
科学家还发现,厄尔尼诺的出现与消失,又是一个被命名为“沃克环流”的大气环流圈变化的结果。“沃克环流”是由英国气象学家吉尔伯特-沃克于1923年首先发现的。当年,在太平洋西部的印度尼西亚附近出现低气压区,而在太平洋东部靠近南美洲附近地区,则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高压区。这样的东高西低气压分布,非常有助于信风自东向西流动,并带动赤道洋流向同一方向流动,将大洋表层的温暖海水,带向印度尼西亚地区,使这一海域形成巨大的“暖池”。高温“暖池”形成,便产生了上升气流。与此同时,从东边吹过来的信风,刚好补充该地区由于产生上升气流后出现的空间。所以,空气在低空由东向西流动。但是在高空,情况正好相反,气流是由西往东反向流动,至使赤道太平洋东部较冷水域在上空发生沉降,形成东西向的环流。沃克的这个发现,被人们命名为沃克环流。
然而,在有些年份,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出现西高压,东低压的异常情况。已经盛行的信风,由此减缓,甚至会停止。于是,发生了自西向东逆向运动的情况。此时的赤道洋流,也跟着变化,随之减弱,或是改变其方向。“暖池”中的海水,开始向东流动,加大了南美洲沿岸暖流的深度,抑制了秘鲁寒流的上升,于是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升高的情况。结果是,该海域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无法获得寒流携带的营养盐生物群,势必造成冷水性鱼类的减少。大气也随之发生变化,海面上空向南移动的空气开始变暖,同时,给南美带来大量水气,降雨量增加,南美沿岸地区暴雨成灾。当地人的直接感受是,厄尔尼诺发生了。
有时候,在太平洋西部地区,也会发生低压区的气压会进一步下降,而东部的高压区的气压再度升高。受其影响是,信风和赤道洋流的流动速度加快。赤道洋流带去的暖温气体,使得当地暴雨成灾。结果是南亚地区洪水泛滥。而更为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南美地区出现旱灾天气。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之为“拉尼娜”现象。事实上,“尼尔尼诺”现象是包括与之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在内形成的较长气候变化周期的一部分。所以,科学家将整个周期叫做“厄尔尼诺一南方涛动”。气压分布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之为南方涛动(ENSO)。
更为有趣的是,在大西洋的北部,人们发现另一个北大西洋波动的循环,就是北极涛动(AO)。北极涛动是发生在北极和大约北纬55。地区之间的地面大气压力的周期性变化。位于北纬55。的地区有美国的阿拉斯加洲的南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和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在北极上空处在高压时,北纬55°就会出现低压,反之亦然。科学家还无法找到发生北极涛动确切的原因,但是,它的发生与海面温度的变化有直接关系。海洋影响气候取决于海水运动和海水的温度。因为海水具有很高的热容
量。今天,不论是厄尔尼诺的发生,还是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人们都无法进行有效预报。这证明,人们对海气相互作用的机理还在探索之中。
环境忧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灾害频发
人们关注厄尔尼诺的另一个理由是,在厄尔尼诺发生之后,赤道太平洋海域的二氧化碳要比正常年份增多了许多。显然,在赤道太平洋表层与大气之间所发生的二氧化碳的自然交换动态平衡被打破了。这种交换失衡,可能更有研究价值。特别是在赤道附近的广阔海域,由于地理条件特殊,这一海域可能是二氧化碳最重要的排放源头之一。
那么,为什么在发生厄尔尼诺期间,这一海域排放二氧化碳要比平时多呢?科学家的解释是,这个地区由于温度差或者洋流分岔等原因造成了海水上升流,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海水,带到洋面表层水域,在洋面上进行自然交换。通常这种自然交换是匀衡的。然而,在发生厄尔尼诺期间,上升流明显减弱,因而二氧化碳的自然交换也相对减少。其减少幅度很大,大约为30%~80%。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海域出现超量的二氧化碳,这一趋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有着显著影响。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氯氟烃被排放入大气层,形成了科学家们称之为“温室效应”。据联合国气候变迁专业组的调查报告称,近半个世纪,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增长了0.6℃,如果按现在人们向大气排放废气的速度继续增长,再过50年,温室气体的浓度将达到前工业化时期的两倍以上,这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5℃。陆地气温可能升高达4℃。这个升温幅度,看起来并不算大,但是,这个升幅可能超过数百万年以来地球气温变化的任何时期。不要忘记,当年地球气温升高4℃,导致了整个冰河时代的结束。
温室效应的另外一个有害结果是,地球南北极的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增高。有学者称,北极的冰川将消失50%,南极的冰盖也在大面积的消融之中。全球气候变暖,对生命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人们不采取措施,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极端气候可能会增加,暴风雨、洪水、干旱、沙尘暴、海啸、海岸决堤、海水入侵、森林枯死,粮食减产等将发生在人们的面前,农业面临巨大危机、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崩溃的危险。
那么,在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不断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社会生活时,除了严格控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之外,海洋所能发挥的巨大自然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全球热量的分配、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水体和海洋中的动植物调节二氧化碳的吸收与排放。在地球热量分配方面,海洋的热储量比大气层大千余倍。海水的物理性质,使得海水能储存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并通过洋流、热盐流,在赤道与极地之间,进行着热量的重新分配。同时,海水的热惯性又可减缓一个气候系统向另一个气候系统转变的速度。
当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是相互的。不可否认,气候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对海洋产生影响,主要反映在气候在海洋物理、生物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海面水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和海岸带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而海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作用,以及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干旱沙漠化的影响等。由于这些自然特征的存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在研究全球环境问题的同时,格外关注海洋对环境的影响,早先是关注海气相互作用的一般性机理,而后则更加关注海气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的研究。(文章代码:2014)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推荐阅读: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与气候的几个“极”11-12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教案01-16
中小学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进展报告07-10
初二生物课程教案:动物运动和形成12-15
造林司关于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管理工作的通知09-24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8的形成和数数》及教学反思07-24
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案09-10
描述天气和气候诗歌12-11
商业银行的形成和发展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