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2024-09-15

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精选9篇)

1.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一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大力开展教学基本功活动,结合本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举办教师基本功系列大赛,为广大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常言都说军队锻炼人,那是因为军队有严格的制度保障,过硬的执行力;国人都说知名的外企企业文化熏陶人,影响人。所以我校领导班子从实际出发,不做面子工程,从基本做起,给教师搭建起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给已经充满惰性的自己一个追求上进的机会,这样不单单提升了自己的本领,也陶冶了情操。其实教师自身也都想练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只是苦于没有适合的平台,就像自己在学校跳舞,大家以为你是疯子,而有组织的跳广场舞,大家都参与,既锻炼人,有培养了高尚的情趣。作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讨论起国家的教育形式甚至有时感到太多的无奈,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不能改变家长,甚至不能改变学生,那么我们就先改变自己,从而逐步改变学生,和家长良好的沟通去赢得家长的支持,多年后甚至去改变社会。

二、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三、领导机构 组长:杨有

副组长:刘洋、宋长亮

组员:周志刚、孙海涛、尹卓雅、四、参赛对象 全体专任教师(五十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

五、竞赛项目

基本技能项目: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板书设计、教改教案、研究课、说课、多媒体专项使用等。

七、竞赛时间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各项比赛将作另行通知。

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八中学校

二○一五年十月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粉笔字、简笔画

一、参赛对象

全体专任教师(五十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

二、比赛时间

2015年11月——2016年6月。

三、比赛评委小组成员 组长:杨有

副组长:刘洋、宋长亮

组员:周志刚、孙海涛、尹卓雅、四、比赛方法及奖项设置

1.粉笔字:每周在学校练功板上展示。学期末教导处统计参与情况和进步情况。

2.简笔画:集中比赛,并邀请广大学生参加。比赛时间另行通知。3.比赛总分共100分,比赛设一等级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五、相关要求

1.各位教师要把本次基本功比赛作为提高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途径,积极准备,认真开展基本功训练活动。

2.不完成基本功训练任务的教师要在业务检查项目里扣分。3.获得名次的教师按照一评三考的有关规定加分。

伊通满族自治县第八中学教导处

二○一五年十月

2.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二

本刊讯辽宁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于2008年7月1日—3日在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举行。此次活动是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主办, 共有来自全省14个地区的20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本次比赛。比赛分为团体及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小学组别。通过此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促进了各学校体育教师间的交流, 达到教师间相互学习的目的。经过3天激烈角逐, 大连、鞍山、沈阳、葫芦岛、锦州、抚顺市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的前六名。

本次基本功大赛分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两部分, 总分为100分。其中基础理论为30分、基本技术为70分。基础理论部分中教案占5分、说课占5分、基础理论闭卷考试占20分。基本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田径 (100m、铅球、跳高) 、体操 (技巧、双杠、单杠、支撑跳跃) 、篮球 (半场往返运球、1分钟投篮) 、排球 (传球、垫球、扣球) 、武术 (健身拳) 、韵律操、队列队形口令及广播操。

比赛中基本技术内容的考核, 与同类教师基本功大赛相比, 项目涵盖面较广。为此, 记者采访了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的仓江主任。他说: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体育教师则在其中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这也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 而身体练习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运动技能。因此, 必须提高全体教师的运动技能。本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的举行也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7号文件”, 保证“阳光工程”顺利进行, 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健康发展。

3.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三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益,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水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促使一批师德修养好、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校决定在教师中开展基本功竞赛活动。

一,活动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二,参赛对象

学校全教职工 比赛分中年组和青年组来进行,(40岁以下分青年组40岁以上教师分中年组来参加比赛)

三,活动地点 上明中心校多媒体教室 四,竞赛内容: 1.两字一画 2.语言能力 五,评委小组 组 长: 评委组成员:。活动主持:

六,竞赛详细内容及要求 1.两字一画 分值3分

钢笔字和粉笔字内容分别为两首古诗《草》、《锄禾》。简笔画要求画两幅画内容分为命题画和自主创作两幅画。命题画要求为用粉笔字写古诗配画,以简单的点线面表现诗歌描绘的意境。自主创作要求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所任学科特点自由创作一幅画。简笔画整体要求构图合理,笔画简单流畅,体现事物特征,富有表现力(画画要求)。

时间:共15分钟 分别:钢笔字4分钟;粉笔字4分钟;简笔画7分钟 每个项目分别打分,后面统计总分。

2.语言能力 分值20分

每人通过抽签选择朗读短文内容,后面回答评委的提问内容能。要求用普通话,发音准确,清楚,没有读错字,声音响亮适中。

七、奖项

一等奖两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四名。

4.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青年教师磨练教学内功,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专业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过教学关,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夯实业务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县教师资源与学习中心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二、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三、活动对象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含35岁)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五、组织部门:学校教导处

六、比赛时间:20xx年8月27日----30日(具体时间听候通知)

七、比赛项目: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演讲。

八、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分单项奖和综合奖,分别将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九、比赛规程

(一)钢笔字比赛

比赛要求:

1.每位参赛者按要求用钢笔分别写一首古诗或内容自定

2.以楷书为主,可以行书,但不要草书。

3.钢笔字学校统一分发书写纸,规格大小一致。

4.字体工整清晰,美观

5.书写格式:按照书法的格式自己设计

(二)粉笔字比赛

比赛要求:

1.每位参赛者按要求用粉笔分别写一首古诗(自选)

2.以楷书为主,可以行书,但不要草书

3.字体工整清晰,美观

4.书写格式:按照古诗的格式自己设计

(三)简笔画比赛

比赛要求:

1、比赛采取现场比赛的形式进行。

2、比赛纸张由学校统一提供,参赛教师需自带铅笔、橡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比赛具体内容现场公布。

3、简笔画比赛根据命题现场作画,题目在比赛前抽签。要求参赛教师准确理解题意,能够运用恰当的表现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

4、构图简明合理、比例匀称、画面完整;作品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

5、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四)演讲比赛

比赛要求:

1.当场抽签决定演讲比赛顺序。

2.每位演讲着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

3.演讲主题与内容:从自己撰写的《“三我”故事》或《我身边的教师榜样》两个标题中任选一个。

十、评分办法:

1、粉笔字通过照片方式来评分,钢笔字和粉笔字不现场评分。评委对演讲比赛进行现场评分。

2、计算选手得分时,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平均分即为选手得分。四项比赛结束后得分总和为该选手综合得分。

十一、评分标准(见附表)

5.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五

教学基本功大赛方案

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2017年修订)》要求,并结合我区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以下各学科方案。

小学数学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在同一时段,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选手书写相同的规定内容(包括数学用语),字体不限。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现场观看一段10分钟以内的教学片段视频后进行针对性的点评,点评主题自拟,准备时间2分钟,演讲时间3~5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抽签决定选手的分组。在规定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候考室等候通知进入备课室备课,按每一组指定的课题分别进入没有网络环境的电脑房,用提供的规定教材和同一电子素材包独立完成1课时(40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好课件。(①给两个课题分别为第一、第二学段根据自已的情况自选一个;②提供的软件环境分别是:Office 2003(套件)、Authorware 7.02(中文版)、Flash(mx 2004中文版);③素材包内容:电子教材、配套光盘及相关素材)。备课时间为4小时,完成教学设计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4.课堂教学

备课顺序即为上课顺序。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的课题一致。上课形式为借班上课,时间为20-25分钟(前5分钟为当场熟悉学生时间可自行把握。),根据选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电子稿上片段课。

(二)专业技能 1.教育教学知识测试

在同一时段,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60分钟。测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理念新要求等,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数学学科知识测试

在同一时段,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60分钟。测试内容主要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例题、习题)、基础理论(包括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初中数学例题、习题等)、数学史常识,注重教师的数学素养。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证明题、论述题等。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专业技能项目权重为30%。其中,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1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30%;教育教学知识权重15%;数学学科知识权重15%。

小学美术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项目

1.粉笔字(总分值5%、现场书写用时10分钟)字体为楷体,当场抽签确定书写内容。

2.即兴演讲(总分值5%、现场演讲用时10分钟)当场抽题,2分钟准备,现场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总分值20%、操作时间180分钟)参赛选手在封闭无网络电脑房运用统一安装的软件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包独立完成1课时(40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制作课件,规定使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少儿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美术课程标准版小学美术教材(参赛选手须自带全套小学美术教材备用),禁用教学参考用书、各种电子产品和其他材料。

4.课堂教学模拟(总分值20%、每人限时15分钟)

按照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内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同时展示教学课件。课堂模拟教学不与评委互动。

(二)专业技能项目

1.教育理论(总分值10%、闭卷、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基本常识;美术教学观念、方法和案例分析。

2.手工创作(总分值20%,现场制作用时160分钟)

统一提供卡纸,当场命题,独立进行立体纸工创作,不得使用任何参考资料。相关工具自备。

3.色彩画创作(总分值20%、现场创作用时160分钟)色彩画,当场命题,独立进行主题创作,统一提供铅画纸或水彩纸,不得使用自带画纸和任何参考资料,其他工具材料自备。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0%。专业 3

技能项目(权重50%):卷面笔试权重10%;手工创作权重20%;色彩画创作权重20%。

初中数学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在同一时段,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选手书写相同的规定内容(包括数学用语),字体不限。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主题,准备时间2分钟,演讲时间3~5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抽签决定选手的分组。在规定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候考室等候通知进入备课室备课,按每一组指定的课题分别进入没有网络环境的电脑房,用提供的规定教材和同一电子素材包独立完成1课时(45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好课件。备课时间为180分钟,完成教学设计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4.课堂教学

备课顺序即为上课顺序。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的课题一致。上课形式为模拟教学,时间为10-15分钟,根据选手自己的教学设计(含课件制作)中取一段内容,进行模拟上课。

(二)专业技能

在同一时段,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例题、习题)、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学科 4

专业知识以及中学数学解题能力测试等。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50%。其中,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5%+5%);课堂教学权重20%。

专业技能项目权重为50%。其中,教育教学知识权重10%;数学学科知识权重40%。

初中英语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在同一时段,选手分批进行比赛,时间8分钟。所有选手在统一提供的小黑板(60cm*90cm)上书写相同规定的英文内容(40词左右),字体不限。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主题。准备2分钟,然后用英语演讲3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围绕统一的教学课题,利用提供的统一设备和素材,在没有网络环境中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时间为180分钟。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电子文稿(PDF格式,A4,2-3页)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4.课堂教学

采用观摩、评课方式。选手先集中观看一节课的教学视频(45分钟左右),然后在无网络环境下,在电脑上操作,60分钟内完成一份电子评课稿(PDF格式,2000字左右)。

(二)专业技能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理论、《英语课程标准》理念、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其中,粉笔字权重10%,即兴演讲权重1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为25%(15%+10%),课堂教学权重20%。专业技能项目权重为30%。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以课堂教学中板书为评定依据,字体不限。2.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全体选手同时进入封闭无网络的电脑房,用统一提供的教材、素材等独立备课。完成1课时(40分钟)教学设计,并制作好课件,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结束时对所有备课材料打包保存,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电子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备课时间为180分钟。

3.课堂教学。全体选手赛前抽签决定比赛顺序,上课采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形式进行。选手面对评委上课,但不与评委互动;教学过程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模拟课堂教学时间为每节课15分钟。

4.即兴演讲。选手根据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主题。准备3分钟,然后用普通话演讲3分钟。

(二)专业技能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内容包括: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解 6

和践行;2.《道德与法治》七(上)七(下)八(上)八(下)教学专业知识;3.对“十九大报告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等的理解和践行。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其中,粉笔字权重10%,即兴演讲权重10%,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为20%(10%+10%),课堂教学权重30%。专业技能项目(笔试)权重为30%。

初中历史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比赛内容随机抽取,同时进行,时间10分钟。2.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全体选手同时进入封闭无网络的电脑房,用统一提供的教材、素材等独立备课。完成1课时(40分钟)教学设计,并制作好课件,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结束时对所有备课材料打包保存,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电子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备课时间为180分钟。

3.课堂教学。全体选手赛前抽签决定比赛顺序,上课采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过程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时间为15分钟。

4.即兴演讲。选手根据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主题。准备3分钟,演讲5分钟。

(二)专业技能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值100分。考试内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其中,粉笔字权重10%,即兴演讲权重10%,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为20%(10%+10%),课堂教学权重30%。专业技能项目(笔试)权重为30%。

初中美术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总分值5%、现场书写用时10分钟)字体为楷体,当场抽签确定书写内容。

2.即兴演讲(总分值5%、现场演讲用时10分钟)当场抽题,2分钟准备,现场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总分值20%、操作时间180分钟)参赛选手在封闭无网络电脑房运用统一安装的软件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包独立完成1课时(40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制作课件,规定使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少儿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美术课程标准版小学美术教材(参赛选手须自带全套小学美术教材备用),禁用教学参考用书、各种电子产品和其他材料。

4.课堂教学模拟(总分值20%、每人限时15分钟)

按照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内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同时展示教学课件。课堂模拟教学不与评委互动。

(二)专业技能

1.教育理论(总分值10%、闭卷、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内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美术基本常识;美术教学观念、方法和案例分析。

2.手工创作(总分值20%,现场制作用时160分钟)

统一提供卡纸,当场命题,独立进行立体纸工创作,不得使用任何参 8

考资料。相关工具自备。

3.色彩画创作(总分值20%、现场创作用时160分钟)色彩画,当场命题,独立进行主题创作,统一提供铅画纸或水彩纸,不得使用自带画纸和任何参考资料,其他工具材料自备。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0%。专业技能项目(权重50%):卷面笔试权重10%;手工创作权重20%;色彩画创作权重20%。

高中英语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在同一时段,选手分批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2.即兴演讲: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和演讲主题。准备2分钟,然后用英语演讲3分钟。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选手抽签决定教学课题,利用提供的统一软件、统一素材和统一电脑,在没有网络环境中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时间为3小时。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电子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4.课堂教学: 采用说课方式,用英语讲述教学目标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选手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课题应保持一致。选手说课时间为10分钟,回答专家提问时间为3分钟。

(二)专业技能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90分钟。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理论、《英语课程标准》理念、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题型有选择题(选择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非选择题(任务型阅读、英文写作)。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其中,粉笔字权重10%,即兴演讲权重10%,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为30%(15%+15%),课堂教学权重20%。专业技能项目权重为30%。

高中物理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所有选手书写内容相同(包括文字、简图等),字体不限。

2.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指定高中物理课题,选手利用学校统一提供的电脑操作系统在没有网络的条件下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时间为180分钟。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文稿电子稿和教学课件。

3.课堂教学

采取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组织,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中,由评委或观摩老师做学生。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选手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课题应保持一致。模拟教学时间为15分钟。

4.即兴演讲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考查。准备2分钟,演讲时间3分钟。

(二)专业技能 1.物理专业知识测试

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试时间为100分钟。测试内容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能反应教师物理教学理论素养和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理学科教学理论知识和解题及试题评价能力。

2.物理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

按照要求,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制作并演示实验。每人15分钟。内容为高中物理教师应掌握的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60%。其中,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10%;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为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5%。专业技能项目权重为40%。其中物理教学专业知识纸笔测试权重为20%;物理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权重为20%。

高中音乐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参赛教师进入封闭无网络的电脑房,用统一提供的教材和电子素材包独立备课,并制作课件,时间180分钟。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2.课堂教学

采取模拟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应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的课题一致。时间20分钟。

(二)专业技能

1.声乐

演唱一首自选的独唱歌曲(不能用流行唱法),自备伴奏带或钢琴伴奏。时间6分钟。

2.键盘(限钢琴或手风琴)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时间6分钟。3.器乐或舞蹈

两项中任选一项。乐器除键盘乐器外可任选一种中、西乐器,乐器自备(演奏一首自选独奏曲,可使用自备的伴奏带);舞蹈内容自选,舞蹈音乐可用伴奏带,服装和伴奏带均自备。时间6分钟。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其中: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20%(10%+10%);课堂教学30%。专业技能项目权重50%。其中:声乐20%;键盘20%;器乐或舞蹈10%。

通用技能的评分标准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所附的评分标准为准。专业技能的评分标准另行确定。

6.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六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本届基本功大赛的23支代表队。

1.2 研究方法

运用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统计法。

2 体操比赛的概况

本届全国基本功大赛体操比赛经过秘书长会议的抽签决定,由广播体操、跳绳、单杠和跳马四个项目组成,总分50分。

各高校代表队的参赛队员(男生6名,女生2名)必须均参加全国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的比赛,比赛时播放音乐,广播体操比赛不计各队的名次,各队比赛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8.50分为合格,低于8.50分为不合格。对于成绩不合格的,将在该队体操比赛总分中扣除相应的分值,扣分的范围在0.20-2.00之间,扣分的最小单位为0.10分。

跳绳是本届基本功大赛体操比赛的新增项目,各队的参赛人数为5人,其中至少一名为女生。每人规定一分钟跳绳,学生可采用单脚跳、双脚跳,双摇算2次,每人所跳次数相加为全队所跳总的次数。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如果中断可以重新启动,连续计数,直至一分钟时间到。600次为每队所跳的基准数,得20分,600次以上每增加1次为0.05分,达到1200次为50分;不达600次的队,该项目为零分。

经秘书长会议上抽签决定,本届基本功大赛竞技体操的比赛项目是单杠和跳马。成套规定动作的编排分为男女两套,每支队伍选择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至少一名是女运动员。男子单杠(杠高1.60米):站立悬垂,经屈体悬垂前摆屈伸上成支撑(2.5分)-右(左)腿经侧向前摆越成骑撑(0.8分)-两手换反握,骑撑前回环(2.0)-后腿经侧向前摆越同时转体180°成支撑(1.0)-支撑后回环(2.0分)-后摆挺身下(1.5分)。女子单杠(杠高1.50米):站立悬垂,一脚蹬地,一腿前摆,翻上成支撑(2.0)-右(左)腿经侧向前摆越成骑撑(0.8分)-两手换反握,骑撑前回环(2.0)-后腿经侧向前摆越同时转体180°成支撑(1.0分)-支撑后回环(2.0)-支撑后摆转体90°下(2.0分)。男子跳马(马高:1.25米)规定动作(9.8分):纵马(箱)分腿腾越,女子跳马(马高:1.10米)规定动作(9.8分):横箱(马)屈腿腾越。竞技体操比赛按10分制评分(每套规定动作分值9.8分,熟练性0.2分),规定动作比赛评分,均按动作轻微错误、显著错误、严重错误和失败等类型进行扣分。每次虚摆扣0.3分,掉地重上器械则扣0.5分。

各队体操比赛成绩为:跳绳比赛成绩×30%+(单杠、跳越)成绩×70%(注:如有广播体操低于8.50分的队,在其总成绩中减去相应分数),体操比赛各队名次排定后,分别按照50、46、44、42……6、4、2计分。

3 比赛结果与分析

3.1 广播操比赛的结果与分析

从1951年12月第一套广播体操颁布至今,它已经伴随我们近六十个年头,广播体操作为一种休闲健身项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具有重要的作用。2009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基本功大赛中,广播体操比赛要求更加严格,评分标准更加规范客观,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体操各个项目与体操总成绩进行分析见表1。广播体操打分采用扣分的方式进行,其相关性达到了0.734,呈高度相关。广播体操比赛成绩的标准分由上一届6.00分提升到8.50分(见表2),成绩达不到标准分的队伍将在其体操总成绩中减去相应的分数。在本届基本功大赛中共有8支队伍得分低于标准分,最多扣分达0.4分,最高分为天津体育学院代表队9.30分。

广播体操能够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体操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荣誉感,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1]。通过对广播体操裁判员的访谈,归纳出主要扣分的几个方面:(1)精神面貌,本届广播体操的比赛内容是全国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运动员要从精、气、神等方面体现出充满理想、富有朝气、饱含激情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从入场运动员的举手投足,到比赛完退场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都作为其中评分的组成部分。(2)身体姿态,它主要是指比赛中运动员完成的动作与规定的身体姿态不相符,如:两手臂直臂上举时,手臂弯曲或上举时手臂不到位,做成侧上举等,这是本届比赛中扣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体操教师在以后教学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好学生的动作姿态。(3)动作节奏,它是指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2]。《放飞理想》是在音乐的伴奏(无口令)下完成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音乐的节奏感强,动作和节拍相协调、一致,本次比赛中有5支队伍由于动作节奏不准确而扣掉了分数。(4)动作错误,通过现场的统计,广播体操比赛中有6支队伍中出现了错误动作,主要体现在方向的错误和动作路线的错误两个方面。(5)动作整齐性,是指完成动作时的一致性[1]。动作的整齐性是给裁判的第一印象,它同运动员的精神面貌共同构成广播体操比赛的情感因素。

作为体操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的广播体操,在本届大赛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也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宗旨,体现了体育教育专业重基础厚基础的教育原则。

3.2 跳绳比赛的结果与分析

跳绳是本届基本功大赛体操比赛的新增项目,它在健身、娱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深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表1可以得知跳绳成绩与体操项目的总成绩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65,呈高度相关。

通过表3看出,本届基本功跳绳比赛中南通大学以1097个高居第一位,所有参赛队伍所跳总数均高于基准数,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学校比较重视本次比赛,在平时训练中做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比赛要求队伍中至少有一名女生参加跳绳,而通过对各个队伍中女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和跳绳个数进行统计,女生对本队伍跳绳比赛成绩的贡献率要稍高于男生,比赛中有11支队伍派出两名女生参加跳绳,这11支队伍跳绳成绩总体上高于另12支队伍。在一分钟限时跳绳比赛中,男子最好成绩为248个,女子为230个。

3.3 器械体操比赛结果与分析

体操是本届基本功大赛的第一个比赛项目,器械体操被安排在体操比赛的最后来进行,由于运动员大多没有参赛经验,经过前两项比赛(广播体操和跳绳)的热身,对赛场的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尤其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相对较高的器械体操项目,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发挥。器械体操成绩与体操总成绩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93,可以说得器械体操者得天下。

由表5可以看出,单杠和跳马两项中女子运动员平均成绩要高于男子,女子运动员成绩的标准差均低于男子;在单杠项目上,女子运动员成绩的分布态势与男子近似;跳马项目上女子成绩要明显的优于男子,女子运动员总体成绩的分布态势上好于男子。

3.3.1 单杠比赛情况分析

男子、女子单杠规定动作各为6个,从比赛总体情况来看男子平均分达到了8.27分,8.50分以上运动员比例占到了38%,最高得分为9.35分;女子平均分8.34分,8.50分以上的运动员占到39%,由此反映出运动员总体技术水平较高,达到了国家教育部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操技术的要求。但是运动员得分成绩的标准差较大,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便总结经验。

通过对现场统计以及赛后对裁判员和相关的专家请教,单杠的扣分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体操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对身体姿态的要求较差,随意性较强,动作技术粗糙,表现力不足,只有少数运动员将体操的艺术性演绎出来。(2)对标准动作的理解和把握上欠缺,如:男子单杠经屈体悬垂前摆屈伸上成支撑,该动作首先从站位上应当选择身体重心远离握点来增大做功的距离,很多的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时站位过于靠近握点,完成动作时幅度小,甚至造成动作失败,导致扣分。(3)动作失败,由于运动员缺乏比赛的经验,心理素质稳定性不高,导致动作失败。通过现场的统计,男子骑撑前回环有7人次动作失败,女子有4人次在做该动作中失败。(4)动作幅度不够导致扣分,如:女子支撑后回环后摆时高度低于肘关节或肩关节都要扣分,造成这种原因有三,一是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限制,他本身完成不了这样幅度的动作;二是教练员忽视这方面得要求;三是心理素质稳定性不高,赛场发挥失利。

3.3.2 跳马比赛情况分析

跳马男子是纵马的分腿腾越,女子是横马的屈腿腾越,完成动作不同,但从成绩上来看,女子平均成绩好于男子。跳马项目只有一次机会,因此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在此一举,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在本次基本功大赛中跳马最低分为6.00分,没有零分出现,男子跳马最高分9.0分,女子跳马最高分9.10分,由此看来运动员对跳马动作的掌握比较牢固。跳马动作扣分因素主要集中在助跑、踏板、第一腾空、第二腾空以及落地稳定性这几个方面。

4 结论与建议

1.从2009’基本功大赛体操比赛的结果来看,参赛的大部分代表队的体操水平达到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要求,比赛结果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即:东部地区学校的成绩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学校体操师资的培养和体操设施投入的力度,改变当前体育教育的差距。

2.跳绳成功引入到体操比赛中来,丰富了体操比赛的内容,使大众对体操的内容以重新审视和定位,建议今后基本功大赛的体操比赛以本次大赛的成功经验为契机,引入其他项目来丰富体操比赛的内容,并增强比赛的趣味性。

3.体操教练员应当加强对体操理论知识、动作技术以及教学训练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师资的摇篮,建议体操比赛中增添教学实习比赛等实践性项目。

参考文献

[1]、[3]吕万刚,胡建国,宋文利.体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58,6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36.

[4]李静山,刘智丽,吴向明.对2002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83-85.

7.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篇七

(一)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的基本理论;

(二)方法:笔试采用闭卷,按小学、初中、高中相应学段进行,笔试时间为60分钟;

(三)分值:卷面满分为100分,然后折合为10分计入教师比赛成绩。

二、说课(15分)

(一)要求:

1.说课用普通话,脱稿,时间不超过6分钟,针对说课内容进行3分钟答辩;

2.现场抽取说课题材,题材包括球类、田径、体操。

(二)评分标准: 1.教学准备(2分)

⑴指导思想明确,能够体现“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

⑵能够从教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技术等方面分析,且分析全面、具体;

⑶教学目标制定明确、具体、合理,操作性强,能够体现知识技能、素质能力、情感个性三个方面;

⑷教材分析透彻,重难点定位准确恰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能力。

2.教学过程(7分)

⑴教材展开自然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⑵组织与讲练时间安排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⑶教法选择运用合理,方法手段运用灵活,实效好;

⑷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充分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运动量适宜;

⑸场地、器材布置合理,利用效高,保护帮助措施有效。3.教学基本功(3分)⑴脱稿,用普通话;

⑵语言精炼流畅、表达清楚准确,层次清晰,详略恰当,逻辑性强; ⑶教态自然、亲切、举止大方,有一定的感染力。4.针对说课内容进行答辩(3分)

三、基本技能(75分)

(一)一分钟全场往返运球投篮(15分)1.方法

⑴比赛教师持球于球场一侧端线,听哨音开始并计时;

⑵比赛教师在一分钟内进行往返运球投篮(高手和低手均可,可进行补篮),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继续进行往返运球投篮,直到一分钟时间到。

⑶评委对运球技术和行进间运球投篮技术进行技能评分。2.评分标准(达标10分;技评5分)

⑴达标评分:男教师投中10次得10分;10次以下每少一次扣1.5分,不中不得分;女教师投中9次得10分;9次以下每少一次扣1.5分,不中不得分。

⑵技能评分:行进间运球、投篮动作正确、协调、熟练 5~4分;行进间运球、投篮动作一般 3~2分;行进间运球投篮动作不协调不熟练 1分。

(二)技巧(15分)1.规定动作

A.男教师组合动作:头手倒立(3秒)一团身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挺身跳;

B.女教师组合动作:前滚翻直腿坐-肩肘倒立(3秒)-经单肩后滚翻成跪撑-跪跳起。2.方法

⑴不分学段,男教师比赛规定动作A女教师比赛规定动作B; ⑵每人1次机会。

(三)队列队形规定口令(15分)1.队列队形口令动作

动作包括:立正、稍息、看齐、原地向左转、原地向右转、原地向后转、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行进间向左转、行进间向右转、行进间向后转、跑步走、立定。2.方法

⑴在半个篮球场内,自喊口令自做队列队形动作; ⑵队形队形动作的口令编排顺序自己确定;

⑶出发和结束位置应该在同一处。3.评分标准

⑴达标评分:参赛教师每少完成一个规定队列队形动作扣1分;每喊错一个队列队形动作口令或做错一个动作扣1分;超越球场界线扣1分;出发和结束位置不在同一处扣1分。

⑵技能评分:口令、动作正确,发音清晰、洪亮,精神面貌 好,15~12分;口令、动作较正确,发音较清晰、洪亮,精神面貌较好,11~8分;口令、动作不太正确,发音不太清晰、洪亮,精神面貌不太好,7~5分;口令、动作不正确,精神面貌差,4~2分。

(四)武术或健美操(15分)1.比赛内容

不分学段,男、女教师可任选武术或健美操一项进行比赛。2.比赛要求

⑴武术、健美操比赛内容可选自教材也可由参赛教师自己准备,但必须为完整一套动作;

⑵武术:60秒以内;健美操:90秒以内自备音乐。⑶14×14米场地。3.评分标准

动作正确、连贯、舒展、协调,特点明显,风格突出,整体效果好(15~12分);动作较正确、连贯、舒展、协调,整体效果较好(11~8分);动作不太正确、连贯,整体效果一般(7~5分);动作不连贯,整体效果差(4~2分)。

(五)画一个篮球场罚球区(不画位置区短线)(15分)

1.要求

⑴比赛教师所用工具由场地提供(勺子、镁粉),自备工具一律不准使用;

⑵比赛教师比赛顺序由裁判随机抽取,整个过程由比赛教师自主完成,禁止帮助;

⑶比赛教师在2分钟30秒内完成;

⑷比赛教师每组5人在裁判指定的位置听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后同时进行,画完后向裁判举手示意并宣布“完毕”。2.评分标准

8.教师基本功大赛教案 篇八

主讲:董向军,辅导员:边春丽 时间:2011年10月19日 地点:初中机房 一教学目标

1、新建文件夹

2、word基本操作

3、excel基本操作

4、ppt基本操作

二、教学重点

1、新建文件夹

2、word基本操作

3、excel基本操作

4、ppt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

1、excel基本操作

2、ppt基本操作

四、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辅导为辅

五、教学过程

导入:一年一度的教师基本功大赛又即将来临,这节课我们主要以提高复习信息技术操作练习为目标,展开培训,希望大家都能

在练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下面我们开始这节课的第一个练习

1、新建文件夹

在D盘下新建一个文件夹教师作业,在教师作业文件夹下建立一个新文件夹,重命名为2011+考生姓名(2011XXX)

2、打开题库文件夹001的word文档“如花.doc”,完成以下操作:

① 设置页面边距为:上:2厘米,下:2厘米,左:3厘米,右:3厘米

② 设置标题为:隶书,二号,加粗,红色,居中对齐;设置正文为:宋体,四号。

③ 设置正文为: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4磅。

④ 将考生文件夹001中图片“如花.jpg”插入到正文第二段中适当位置,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紧密型环绕

⑤ 插入艺术字“生活如花,我爱花,更爱生活”,并设置环绕方式为“上下型”。⑥ 添入页眉和页脚。

⑦ 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春色和红杏进行突出显示,其中春色为绿色,红杏为黄色;对关不住进行批注及写出评语。

⑧ 操作完成后将文档以如花.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

下。

3、Excel操作题

打开题库文件夹001中的学生成绩统计表.xls ① 在学号上插入一行,并添加标题“学生成绩统计”,将标题所在单元格“A1:G1”合并居中,② 在总分这一列的右边插入“平均分”列;

③ 将姓名为“余宏明”的语文成绩改为83,并设置为蓝色。④ 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

⑤ 设置单元格区域“A2:H9”中的数据为“居中对齐”,并设置边框为红实线,颜色为红色。

⑥ 以单元格“A3:A9”和“G3:G9”“创建簇状柱形图”表,标题“为学生成绩统计” ⑦ 统计各科的最高分和最底分 ⑧ 学会用自动筛远选出英语>84的人数

⑨ 操作完毕后将文件以原文件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下

3、打开题库文件夹001的演示文稿“dxaiongmao.ppt”,完成以下操作:

⑴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pic21.jpg”插入第一张幻灯片中;或者用剪贴画插入一幅图片。把水声.mp3文件插入第一张幻灯片中,设置播放方式为单击。

⑵将第一张幻灯片中的文本“保护大熊猫的措施”设置为超级连接,并连接到第五张幻灯片。并且在第五张幻灯片中做一个返回

按钮,返回到第一张。

⑶在第四张幻灯片中,将文本“食性高度特化„„疾病困扰”等的字体设置为“楷体_gb2312”,字形“加粗”。

⑷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为“上下向中部收缩”,“中速”、“应用于有幻灯片”;

⑸在第三张幻灯片中标题做自定义动画(百叶窗——水平——中速);把第三张的背景做为羊皮纸。

⑹插入第6张幻灯片,在第6张幻灯片中插入好大一棵树.mpg,设置为自动。操作完毕后将文稿以原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9.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 篇九

针对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我们在培训方法上探索出一条“从信息技术培训为切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从2000年我市就举办了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2005年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对全体在职教师进行了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七项基本功进行了培训和比赛。各县区、市直学校在积极组织本县区、学校基本功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基本功优秀的教师参加市基本功大赛。现将培训和比赛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市教育局领导对与本次活动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下达《关于举办六安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通知》(六教继[2005]6号),成立由分管局长方志龙副局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由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培训。各县区、学校亦相应成立了以领导为组长,骨干教师参加的领导小组。确保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2、开展两级培训,以校为主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否则将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们要求县、区,要在基本功培训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教学为先导,以基本操作实践为中心,以提高教师实际基本功为目的,培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使该项工作落实到位。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培训之初,有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培训照常教书”、“师范读书时已学过,何必再学”、“上课已忙不过来,哪有工夫再学”、“再有两、三年就要退休了,不必再学”、“抓基本功是远水不解近渴”等各种想法。为了端正思想,提高认识,霍山县、霍邱县教育局长在校长会上,在培训班的开学典礼上,作了宣传,要求各校要将此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上,因此,各校都对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动员工作。霍山县东城小学开展“数学基本功训练思想大讨论”。使教师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金寨县梅山小学通过青年教师演讲,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教学经验,论文撰写等活动,让教师感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参加培训的自觉性,树立“终身教育观”。通过细致有效的宣传发动,统一了广大教师对这次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感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基本功培训是“提高广大教师政治思想觉悟,师德修养,教学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敬业’需‘精业’,‘精业’的基础是每天每节课与学生见面的口语、板书、简笔画、教具,这是基本功,更是学生耳闻目睹的‘示范功’”。

课件制作是参赛教师最怕的。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寿县教育局专门把参加市里比赛的选手集中到寿县电大进行短期培训。有:《怎样使用WPS编辑文件》、《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word的基本操作》、《怎样连接上网,怎样浏览网页》《怎样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Authorware入门》等专题培训。舒城县、金寨县、金安区和裕安区还于电教馆配合共同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六安一中、六安二中利用双休日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给教师进行较系统的培训。

在培训工作中,许多学校摸索出一套可供参考的经验:如寿县实验小学的“四点四练”即时间上:每天早晨挤一点,每天晚上留一点,节假日划一点,课间间隙中压一点;四练:即备课中自觉强化训练,上课时自己演练,教研中加强锻炼(如主动作中心发言),活动课时放开练。

3、组织竞赛

各县区、市直学校在初赛的基础上,选拔基本功优秀的教师参加市基本功大赛。市级比赛分四个学段(即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全市有12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大赛设团体、个人全能、个人单项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设组织奖一至二名。

本次比赛我们设立专门评选委员会。各奖项的产生由评选委员会根据参赛选手的表现以评分的方式产生。评分采取百分制。比赛为全能比赛,每位报名参赛的选手必须全部参加七项比赛,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前将领取比赛号,在比赛作品中只需注明参赛号码,不书写姓名。获奖选手由市教育局颁发获奖证书。

七项基本功比赛的具体要求: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各50分,计150分)要求参赛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结构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与统一。书写要用标准的简化汉字。

比赛时间:钢笔字15分钟,毛笔字15分钟,粉笔字10分钟。

比赛形式:参赛选手集中当场书写,组委会提供钢笔字、毛笔字比赛专用纸,小黑板、粉笔、毛笔、钢笔自带。字体采用楷书或行书两种。毛笔字、粉笔字30字以内,钢笔字100字以内。(粉笔字适合上课版书用字)简笔画(50分)15分钟内在纸上用水彩笔画20幅简笔画(10幅指定,10幅自选)。画的范围:动物、植物、人物、静物。水彩笔自带。

普通话(100分)参赛教师根据给定的文章或短文在规定的时间(5分钟内)进行朗读。要求: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言准确,表达流畅,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课件制作(100分)按给定统一的材料,根据材料在规定时间内(60分分钟)设计教学课件,主要突出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材料的整合。要求课件应具有:教学性原则;课件内容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简约性原则:画面清晰,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画面布局要重点突出,避免无益信息的干扰,以保证学生充分感知对象;科学性原则:模拟符合物理原理,显示的文字、符号、公式、图表及概念、规律的表述要求准确无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艺术性原则:界面友好,展示的对象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画面流畅,无拖沓、跳跃的感觉。

教学设计(100分)按指定课题规定的时间(60分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师生活动、任务设计、指导策略、教学评价等)、板书设计等内容。

二、几点体会

l、通过这次培训和比赛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对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训练的自觉性,为今后深入持久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扎实的基本功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通过这次训练,许多教师都感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提高,粉笔字写得好了,普通话说得准了,教具制作更精美,实用了,信息技术达到了很大提高了,等等。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已对教学发挥了良好作用。有的教师年龄已接近退休,也积极要求参加,可见这次工作已受到教师的欢迎。但基本功培训是一项需要经常关注,长期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既要有 一段相对集中的培训,更需要有个体自觉,经常分散的自练,各学校应将其列入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

3、要把技能竞赛作为教师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下去。在组织形式上,要将技能竞赛与教师的校本培训、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学、练、赛融为一体,带动我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在竞赛内容上,要将普教和职教、特教相结合;在激励措施上,要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参赛积极性;在运作方式上,要坚持“县区竞赛为基础、市级竞赛为主导”的原则,采取“多样、经常”的方式,保持竞赛的群众性、经常性。

4、在这次竞赛过程中,参赛县、区和学校都针对各自特点组织了强化培训。通过培训,选手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理论水平。通过大赛的历练,选手们成为了县、区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

5、比赛结束后,根据县区和市的试卷,就教师个体来分析,存在着“七多七少”现象,即:注重专业基本功的多,着力基础基本功的少:单项特长的多,全能冒尖的少;能动口的多,会动手的少;自由体的多,规范化的少;利用资料的多,融会贯通的少;钻研教材的多,研究问题的少:满足于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多,追求有相当专业造诣的少。可以这么说,在当前中小学教师中,不会说普通话,不会写规范字,不会作论文的“三不主义”者决不是个少数。

6、教育评估的片面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机构应该将教师基本功列入评估内容,虽然有的方案提出了教师学历合格率的问题。教育督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权威性。既然教师基本功可以不列入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教育督导的范围之外,那么校长又何必非要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呢?可喜的是,这个局面正在打破。许多地方在评选教坛新秀和优质课时,都将普通话、书法等教师基本功作为重要条件,甚至规定不用普通话教学一票否决。

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结束了,应该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结果。当然,我们前面要走的路还很长,有这样几句话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目的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全员、多样、求实

——合肥市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小结

1、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按“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合肥市教育局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统筹。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指导、研究、评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统筹和指导。学校(含幼儿园)负责督促本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并提供保障条件,同时具体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建立合肥学院、合肥幼师、合肥特教中心、合肥职教中心、合肥电化教育馆以及相关培训院校为第一级,三县教师培训基地、县区培训业务部门为第二级,各中小学为第三级的教师继续教育三级培训网络,比较好地推进了合肥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为保障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正常运转。多年来,主动协调财政等部门,积极筹措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切实落实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的政策。市级财政按教师工资总额的3%下拨给学校培训费;财政困难地区完善以“政府、学校和个人”三者分担继续教育经费的机制。经费使用上保证全员培训的需要和骨干教师和培训者的培训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每年市财政都安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150万元左右,2007年预算增加至200多万元。我们也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向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倾斜。

教师参训岗位集中培训的学费,在培训结束时,可持培训结业证书回任职学校核报;骨干教师培训、《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及项目培训等均实行免费培训;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教师参加。

第二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机构健全,统筹规划、责任明确,投入基本保障,稳步有效推进的工作局面。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质量

合肥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统筹规划,按幼教、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等类别,面向全体教师,分层、分类、分期安排教师参加多样性培训。

培训类型共7大类,主要有教师岗位集中培训、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题培训、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和校本培训。例如:合肥市与美国哥伦布市多次合作开展了英语骨干教师语言能力培训;专门举办了合肥市(三残儿童)骨干师资研修班;职教类数控、电工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等;闽满完成了还有各种专题培训。如英特尔未来教育等各种专题培训任务。

在教师学历提高培训方面,我们采取与华师大等重点高校主动合作等方式,制定了“以奖代补”等鼓励政策,引导教师在职进修提高。2006年,我们与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协议,在合肥设点进行教育硕士教育工作试点,我市一期就有81位教师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被录取参加学习,创历史新高。

第二轮全员培训中,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新的重要途径。为加大了管理和指导力度,我们制定了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以此推动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个性和专业化的发展。校本培训现在已成为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一项常规性工作,得到普遍开展,各有各的特色。

强化管理 扎实操作

稳步推进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芜湖市教育局

(一)坚持以“三新一德”为核心,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紧紧围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核心内容。我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2001年秋季,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就进入了新课程实验。2003年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以后,我们继续开展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观念、新的学生观。对参与新课程教学的各科教师开展上岗培训和岗位培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设计和新课程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力度。我市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一是通过农村远程教育校校通工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各校的校本培训,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三是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紧密结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二)坚持以全员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全员培训关系到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培训质量和水平,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和关键。我们把全员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来抓,借此达到提高教师素质整体水平的目标。在全员培训中,建立了由教师培训院校,教研机构、电教机构和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共同组成的教师培训师资库,保证了有一支胜任的培训者队伍。我们根据新课程实验的进程,分制订培训计划,安排集中培训内容。实行校本培训基地的审批备案制度和检查制度,对校本培训进行积极的指导,力求校本培训取得更大的成效。认真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新世纪教师素养》,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级统考,三年来,我市共有15120位教师通过了统一考试,占教师总数的99%,考试及格率稳定在98%左右。

(三)坚持分层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着力推动教师的共同发展

我市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改变了以往将所有的集中培训内容一次性完成的做法,而是对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分学科制订培训计划,把全部培训内容在五年周期内分各有侧重点的完成,每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如03年,主要解决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问题,04年主要解决新课程教学设计问题,05年主要解决新课程教学法问题,06年主要解决新课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切实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稳步逐步推进。(四)坚定突出校本培训的中心地位,切实做到教师的岗位成长

校本培训是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最重要的形式,我们坚定的突出校本培训的中心地位,在制度上、组织上、管理上切实地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第二轮培训启动时,市教育局就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制定了我市的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校本培训的学时认定办法,设计了校本培训记录册,对全体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进行了《校本培训指南》的培训。每都深入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情况的指导和检查,特别强调对各校校本培训的开展进行指导。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校本培训记录册及时进行了修订。各校本培训基地根据市教育局教师培训计划,开展了丰富的培训活动,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镜湖区教育局将教师撰写的教育叙事编成了文集,镜湖区教育局、市城南实验中学、南陵籍山中心小学、繁昌芦南初中等单位的经验刊登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编印的《继续教育通讯》上。

(五)加强教师培训政策的保障功能,保证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继续教育政策保障着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2003年,市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安徽省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规定,制订了《芜湖市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实施方案》和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对全市新一轮教师培训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指导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实施。2004年,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以考代训《新世纪教师素养》省级统考工作的统一安排,我们制订了相应的考试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市教育局积极与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协商,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从而在培训政策上保障教师培训的开展,规范培训行为。

(六)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调查研究,深入探索教师培训策略

我市一直重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究教师培训的规律。四年来,我们坚持对校本培训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工作研究,市教育局深入市区和三县中小学60余所240余人次,三县教育局深入每所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调研。每年的调研,都以书面的形式形成调研报告。2004年,由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牵头的市教育局课题组,承担了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调研课题“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2006年,市教育局课题组参加了教育部师范司重点课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立足校本 创新培训 谋求发展 安庆市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安庆市师资培训中心

一、充分发挥校本功能,引导教师业务能力自我发展

(一)树立四个观念

1、树立校本培训新观念。校本培训是长期开展继续教育的必然选择。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全面启动以后,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立即由集会式培训转向依托校本为主的培训形式,使继续教育走上自觉、自主的轨道。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的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在操作中更侧重后者,因为校本培训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引领、导向和支撑作用。只有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校本培训,才能真正发挥其内在的作用。同时,还要提高对校本培训个性化的认识。校本培训必须突出他的个性,也就是说要突出校本培训的特色,校本培训如果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校本”。

2、树立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校本培训要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校长是学校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校长必须树立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教师继续教育是有效资本投入的观念,要舍得投入财力和精力。实施校本培训,校长负有规划、组织、管理、评价、奖惩的职责。同时,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负全责。教师的主动学习又是校本培训的关键。因此,把校长作为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列入校长职责,作为任期考核的重要指标,是我们对校长的严格要求。

3、树立资源第一的观念。校本培训要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基础在资源。教师任职学校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图书资源、信息资源等,是开展校本培训的重要资源。一是合理利用和开发硬件资源,使教师有东西看、有东西听、有东西学。二是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资源。教师之间的差异是校本培训的重要资源,专家认为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利用教师之间的差异,重要资源就是以教研组或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合作研修;以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研指导组对全体教师进行教科研全程指导,特别是发动全体教师撰写“教师专业生活史”(即:专业成长、人格和认知特性、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诀窍等),以利实现专业知识显性化的有效策略,使教师间的经验得到交流和共享,同时有利于编码优秀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才能,使之成为同类教师专业发展的财富。

4、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产生终身学习的冲动,投身终身学习的行列,必须牢牢抓住培训质量、学习效果这个牛鼻子,使教师学有所乐、学有所得,能应用于教学,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是为了挣几个学时而学习,不是搞形式主义给领导看,更不是劳命伤财搭花架子做秀搞政绩。与其这样,不如不搞。

(二)处理好三个关系

1、处理好分散自学与集中培训的关系。校本培训大部分项目为分散自学,分散自学与集中培训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分散自学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却很难管理,易流于形式。集中培训有利于营造气氛、授课教师水平较高、培训总体效益好,特别适合弥补大面积缺乏的知识以及进行观念宣教。但在培训经费、场地、时间、时机等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出现很多矛盾。二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处理好,几年的工作实践中,一是要求分散自学进一步突出自觉,有任务驱动。二是要求集中培训进一步自律,培训者高水平引领。

2、处理好校本培训与有序管理的关系。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培训的主动权在学校,则学校就是一级重要的培训和管理单位,它应当由教研组、学校业务指导组、校长共同负责把关。县(市)教师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校本培训中发挥主体作用,要承担落实培训方案、业务指导、检查督促、审核登记和评估等职责。市级履行执行省级培训规划,组织落实培训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培训计划、评估细则,负责业务指导、稽查和评估等职责。本着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原则,把三级的“管”直接插到教师的“训”上,决不把担子压在校长身上就随之任之。

3、处理好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的关系。各地对于通过提高教师学历来实施继续教育,积极性是很高的,教师也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原因不言而喻。学历提高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市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规划内容,同时,新一轮的继续教育不能搞成单纯的学历教育也是明确的要求。因此,二者必须兼而有之,全员培训不能因为学历提高而受到削弱,校本培训每学年50学时更不能少,培训内容也不能因学历提高而改变。

(三)落实五项措施

1、建立校本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校本培训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建立校本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是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规范运作,2004年我们制定了《安庆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评估细则》和《安庆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学审核登记制度》,并逐年实施之,使我市校本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2、建立研修激励机制。在整体规划中,我们把监控与考核结合起来,具体作了四项工作,一是充分调查研究,征求校长、教师的意见,从04年起把《校本培训报告册》纳入职评材料之中,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大大强化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二是每学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自学教材能力测试(即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三千字论文),测试成绩合格折算校本培训4学时。三是集中审核《校本培训报告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不予登记验收。四是06年对原《校本培训报告册》进行改版,新改版的《校本培训登记册》把行动研究报告(或教育叙事)、特色教学设计、课例分析、教研活动、校内(外)公开课等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评审(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评选)的必备材料,并以市教育局颁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通知》(宜教发[2006]17号文件作保障,确保校本培训落到实处。

3、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校本培训的基地有两个:第一个是参训学校,参训学校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培训机构,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每个参训教师必须有专门的管理表册,研修活动纳入学校日常工作安排。确保校本培训在这块基地上起到主渠道作用。几年来,我市宿松县、望江县、宜秀区所辖中小学及市属第七中学、第十中学、十六中学等基地建设都较好,校本培训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成效较显著。

第二个基地是教师进修学校。为了抓好教师进校的建设,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合格评估的通知》(教师训[2006]116号),各县(市)按照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的有关规定,调整了领导分工,设置了专门机构,购制了有关办公用具,添置了专门的资料室,安排了专门的微机操作员,密切了教研、电教、电大等机构的合作关系,完善和拓宽教师进修学校功能,创造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发展空间。如潜山、岳西等县将进校教师分片包干联络,枞阳、望江、怀宁等县每年都利用2个月的双休日“送教下乡”,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亲自挂帅,抽调市、县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到各乡镇进行巡回教学。太湖、桐城教师进修学校对校本培训进行了实质性的督查和专业引领,督查组每到一个乡镇(或学校),都认真查看校本培训计划、制度、会议记录、活动记录和校本培训工作总结等档案资料,抽查20%教师的校本培训报告册,然后按评估量分标准认定学时。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行文通报。同时对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案例分析、课例欣赏等进行具体指导。

4、做好四个结合。校本培训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既有独立性又有整合性,它的特点就是要融培训于校、融培训于教、融培训于工作之中,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好四个结合。一是与学校工作的有机结合。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常规管理范畴,结合学校工作一并开展,做到培训走向工作,工作贯穿培训。

二是与教师的教学紧密结合。把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挖掘工作中潜在的教师教育的功能因素,让教师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等问题带到培训中来,通过集体讨论、研究、探索或专家指点,促使教师个人的专业得到发展。

三是与教科研活动牢固结合。校本研修离不开教科研活动,通过设立教科研课题增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突出校本培训的超前作用,使校本培训更科学、更规范、更超前。在内容选择上要与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和教师的教科研课题相结合,避免出现与教育教学实际脱节和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的现象,学校为保证研修课的质量,把研修成果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并按教科研论文发表级别给予奖励,我们也将记入相应校本培训学时,为培养研究性教师提供保障措施。

四是与培养教师认真的学习态度相结合。教师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是校本培训成功的一半,引领教师认真、自觉的学习,一要选择对味的培训内容,二要安排适当的培训时间,三要有适量的驱动任务,四要有高质量的导师指点迷津,使教师喜学、爱学、想学、要学。

5、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一是教师所在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二是县市级教研员、高院校教师,三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这三者是校本培训的专兼职培训者,特别是教师所在学校里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培训者,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把他们建成师资专家库,列入计划,筹措经费,首先培训;支持他们自主研修,参加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提高他们的学历和施教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

二、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1、师资培训德能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始终坚持师德为首,着力专业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师德建设活动的落实,一手抓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培训。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继教中心安排的研修教材作为校本培训必修课,坚持以新课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结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强化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促进教师适应新课程角色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2、建立培训用人机制。坚持实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建立了校长考核细则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培训、挂职培训、集体学习交流等形式,提升了校长队伍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能力。我们还与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提升校长、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05、06两级有近二百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参加了学习。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安庆教育品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创办《安庆师训》刊物。06年初我们创办了《安庆师训》(双月刊)期刊,并明确了激励机制,即教师在该刊上发表的论文定为市级交流论文,职称评审予以认可。我们借此刊为平台和载体,每期与一所学校联办,隆重推出该校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校本研修与探究等成果。并及时宣传报道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和提供信息交流,引领和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

4、创建师训网络平台。06年4月我们创建了《安庆师资培训网站》,开设“新闻动态”、“教师教育法规”、“师德建设”、“校本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管理”、“教师天地”、“英特尔未来教育”等栏目,为教师教育教学参考、教师的业余学习和工作交流提供了方便,更是教师培训的良师益友。

5、深入调研谋划培训。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师资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我们参加了教育部开展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桐城、岳西为调研样本县,历时半年,完成了基础性调研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并撰写了《皖西南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研究》、《皖西南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安徽省岳西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安徽省桐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的整合研究》等多篇研究论文,荣获教育部总课题组颁发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三等奖。今年又有《皖西南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关于农村教师培训机构现状的研究》、《皖西南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调查与分析》等论文递交总课题组,更重要的是,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师资培训模式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6、建立友好培训伙伴。一是中美教育交流,拓展了领导管理艺术。2006年7月17日至21日美国圣汤姆斯大学教授大卫一皮特森等三位博士、教授应邀到我市为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讲授教育管理艺术。通过聆听美国教授的独特见解,参与者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学校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管理观的理念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广泛交流。二是中外暑期英语培训班,传递第二语言的金钥匙。2003年美国教育协会5位外籍教师来我市举办暑期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历时20天,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150人,成为不出国的留学生。三是市际联手互动,提高了教师培训指导能力。2005年我市被应邀到池州市检查、验收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2006年我们邀请了池州市师资培训中心业务指导教师一行48人来我市交流、探索校本培训新路子。两市际之间业务交流,为校本培训互动打开了绿色通道,既拓展了师训工作的思路,又开阔了培训者的视野。

7、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造就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是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2005、2006两年,我市顺利完成了省教育厅下达的875名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学科教师培训任务,25名省级主讲教师和8名国家级主讲教师。教师培训后大大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力以及有效整合学科与课堂教学的技能。同时也通过受训后的教师推广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和培训模式,让全体教师了解和学习到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勤奋思考 扎实工作

深入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宣城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1、不断夯实培训内容。随着第二轮全员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增加了培训内容:

一是增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2005至2006年,全市共培训了25名主讲教师和875名学科教师,参训教师在教学一线结合教育实践,展示了培训的成果,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2006年11月,我局印发了《关于举办“宣城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应用成果大奖赛”的通知》(教成[2006]8号),以促进项目培训成果进一步向教学实践应用转化,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我市教育教学中的普及性应用。

二是把师德建设活动的内容纳入校本培训之中,2006年,我局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决定2006年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年,用一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深入广泛地开展“崇尚师德、争做楷模、树立形象”系列活动,重点解决有偿家教、为教不廉、体罚学生、言行不检点等突出问题。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校本培训报告册中增设了“参加师德建设活动的记载及感想”栏目,切实将师德建设活动与校本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把提高学历层次培训纳入全员培训之中。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们印发了《关于下发<宣城市2004—2007年中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规划和计划)的通知》,并先后与安师大和省电大等高等院校协作,举办或协办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班。两年来,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培训的教师数明显增多,截止2006年10月,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7%、99.14%和83.35%;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总数的56.03%和35.72%。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参加本科学历教育在读1445人,专科学历教育在读1052人。

2、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刚刚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时,校本培训是培训的主要形式。为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习霍山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强行入轨。几年来,我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训工作正在由行政手段强行入轨向教师个人自觉行为转变。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特色,教师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认真处理好培训形式之间的关系。一要做实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第二轮全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校本培训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第二轮继续教育工程的成败。为此,我们在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入轨后,又采取了一系列的业务指导工作,我们要求各培训基地对各校的校本培训方案给予审核、指导后方能予以实施。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采取联络员制度,了解掌握校本培训的进展,了解其困难和问题,并给予及时帮助解决。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二是做优集中培训。在集中培训方面,我们对授课教师进行了认真遴选,要求他们深入学校了解校本培训的实际情况,做到在集中培训时有针对性地解决校本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马鞍山市教育局

一、主要工作回顾和总结

1、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建立了市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物价局等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多头培训、多人管理的问题,规范了培训行为,维护了培训秩序,构建了比较和谐的教师继续教育内外环境。

2、召开了第四次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十五”期间特别是2003年开展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来的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布置了2006年重点工作任务。

3、立足校本,全员参与,整体提高。一是认真落实《马鞍山市中小学、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学校以本校为主阵地,围绕新课程,针对本校和个人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各校都能在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培训。有的学校还组织了校本培训指导小组,并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校本培训。郊区的几所薄弱学校还采取“校校连动,分片集中”的办法开展培训。二是组织校际之间的校本培训经验交流活动,推介典型经验,鼓励和引导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创新创特。三是规范学时认定管理。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参加的各种活动均要记入《报告册》,校本培训的学时必须由各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认定,根据教师校本培训的活动内容、时间和层次依照学时认定标准核计学时,每年校本培训的学时认定必须记录在《报告册》上,并由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学校加盖公章。每年审验继续教育证书需要用到校本培训的学时量时,必须出具《报告册》,参加职务评审必须提供《报告册》。四是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检查评估。会同市政府督导室将校本培训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督导内容,制定下发了《马鞍山市中小学校本培训考核细则》。

4、扎实开展各类培训。一是大力开展教师提高学历培训。组织全市1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市网络大学提高学历层次培训;与南师大合作,开展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暑期南师大在市网络大学举办了为期2周的考前辅导班,152名高中、初中教师及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考前辅导。目前有50多名教师达到南师大教育硕士录取分数线,有30多名达到其他大学录取分数线。截止2006年底,全市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65.78%,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10.49%,分别比去年提高了5.58个百分点和3.29个百分点;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0.19%,比去年提高了2.69个百分点;高中教师硕士研究生比例由去年的1.94%提高到2.09%。二是继续同上海方略公司合作开展空中课堂多媒体远程教师培训。暑期,方略公司选派了10多名优秀教育专家来马举办为期一周的面授活动,全市929名中学语数外教师参加了面授辅导。三是举办了第七期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和新教师岗前培训班。全市596名教师根据各自需要分别参加了计算机应用普及班、提高班和计算机硬件维护班、课件制作班的培训,250多名新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四是组织教师参加第三次《新世纪教师素质》统考,全市5463名小学教师和上次考试未合格的教师参加了考试。统考工作严密有序,全市及格率为99.8%,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益和社会效益。五是会同教育科、教研室组织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全市高中教师、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和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积极选派高中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会同教研室组织新教材培训。六是选派34名语数外骨干教师赴上海、厦门等地参加为期10天的导师制培训。

淮北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汇报

1、加强集中培训管理,注重培训质量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需要,结合省厅“集中培训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切实提高集中培训质量、维护培训声誉。我们一是充分利用我市的师资培训资源,引入竞争机制,从05年暑假开始,我市中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任务分别由4所培训学校承担;小学数学、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由师范学校承担,小学语文及小学其他学科由濉溪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初中教师由市职业技术学院承担;高中教师仍由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承担:四所培训学校分别培训教师1244人、387人、503人、1161人,总计3295人完成了72学时的集中培训任务。二是各项工作及早布置、安排落实。市教育局协调、指导培训学校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培训者指导队伍,严把授课质量关;同时邀请省内外名家、名师到我市讲学授课,提高培训质量和声誉。三是培训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让学员满意。四是建立健全集中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集中培训时学员的到课出勤率。由于各项措施规范到位,我市的集中培训质量逐年提高,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社会的认可。

2、全面推进校本培训工作

深入开展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实效性。搞好校本培训是第二轮继续教育的重点,关系到继续教育的成败。根据省厅有关文件要求,我们着重加强了对校本培训的领导、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06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加强领导、制定政策。我局下发了“继续教育考评办法”及检查评估标准,明确了培训学校、县区教育局、乡镇中心校、中小学校在校本培训中职责和任务。市教育局拿出1 5万元作为继续教育专项奖励资金,对于继续教育成效显著的学校和县区进行奖励。(2)加强督导检查、重在落实。按照整体工作部署,12月16——29日,市教育局成立检查组对市直中小学校、县区(每县区抽查3所学校)学校进行继续教育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校本培训开展情况。(3)奖惩兑现、抓出实效。市教育局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根据检查情况,对所查的单位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全市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经验,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此次检查评估和及时兑现奖励,有力地促进了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黄山市第二轮(2003——2006)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黄山市教育局

在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有如下体会: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地位

我们将教师继续教育列为各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继续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我们实施分层分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按需施教。坚持集中面授、自学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坚持面向农村,送教上门,坚持创新培训模式,推进教师远程研修。

2、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我局明确提出教师培训的工作思路,即校本培训融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涵盖教育、教研等领域,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单位和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实现我市新的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校落实校本培训研修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市已初步确立,教师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3、建立健全了培训机构,完善了评价制度

我局近年来陆续以文件形式对学校开展培训工作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并且各区县教育局也相应制订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从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对教师教育评价机制进行了较大改进,让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内的组织文化、结构和领导角色,实现文化重构,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

4、狠抓过程管理,突出培训实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师资培训忽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悟出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教师实践才是师资培训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为突出培训实效,我们确定了抓校本培训研修作为重点。首先加强领导,狠抓过程管理,把奖励先进,从评价激励、督促协调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强化对教师教育的组织领导。其次,学校行动跟进,教师主动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从校情出发,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本校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借助外脑开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研究氛围,关注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动作用,教师把学习视为乐趣,更是一分责任。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实施校本培训“四子模式”,抓住研修课“四个环节”

——池州市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特色介绍

池州市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如何在教育不断变革、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做到素质不下降,质量不稀释,是我们各级教育管理者近些年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我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并在提高校本培训实效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明确校本培训内涵和目标,抓实校本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不同于院校培训,它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在培训目标上,立足于学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培训切入点方面,基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在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参与范围上,立足于学校内部,培训师资以本校教师为主,兼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

全省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于2003年正式开始,启动之初我市就制定了《池州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意见》,明确培训目标和要求,确定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原则,统一培训的内容和标准,同时提倡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教师研修制度。几年来,我市选派大批优秀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并依托这批骨干教师力量,成立校本培训专家指导组,深入各校督查指导,聘请资深专家作讲座,编写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示范研修课等,做到中心辐射,支点带动,骨干示范,使校本培训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为避免校本培训落入形式化,防止走过场,我们要求学校做到“四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时间落实、考核落实),同时,加强管理,不断总结,形成特色,出现了一批“校本培训”先进典型,有些学校提出教师个人要完成“六个一”(也叫“校本培训6个好活动”),即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要做好六件事:(1)读好一本书(教育名著);(2)写好一篇心得体会;(3)上好一节公开课;(4)发表一篇好论文;(5)承担好一个科研课题;(6)写好一份总结(教学心得或教学经验总结)。

二、实施校本培训“四子模式”,形成校本培训特色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形式,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为做好培训工作,我们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提出了“四子模式”,形成了我市校本培训的特色。具体是:

摆正位子。教师发展的根据地在学校,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培训模式既经济实惠,又能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只有校本培训,才能真正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第二轮继续教育中,我省将校本培训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就基于此。

指出路子。就是指明具体的培训内容和途径。我们强调,教学基本功是基本内容,研读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是重要内容,及时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是必要内容,研究实际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是最终目的。

搭好台子。教师的成长需要有锻炼的机会、表演的舞台。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搭好台子。我市主要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要求各县实施“青蓝师培工程”,即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明确任务,固定时间,规定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二是设科研讲坛,要求教师献课、交流论文,并进行评奖,使更多的同志获得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要求开展“五课”活动,即合格课、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随堂课,不同层次的教师献出不同性质的课,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些措施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搭建了充分展示教育教学才能的大舞台。

出足票子。就是在继续教育经费上予以保证。我们采取的是“三点”方式,即政府拨一点、学校拿一点、教师出一点,尽可能地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满足校本培训活动开展的需要。

校本培训“四子模式”的构建,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教师队伍呈现百舸争流的局面,为我市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住研修课“四个环节”,提高校本培训实效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要求学校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我们提出了研修课“四个环节”的教研模式,即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学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研活动。它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备课。要提供研修课的老师,根据课题要求,充分领会课改精神,在教学大纲的统领下,吃透教材和学生,借助本校业务指导组和其他同行的力量,共同备好研修课,优化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研修课教案必须经过业务指导组组长的审核,通过后再填写到《课堂教学报告表》上。

说课。这里的说课是指课前说课,是提供研修课的老师,在上课前向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进行的说课,选择在老师们都有空的时间进行。说课内容除了如何实现学科目标外,重点突出课题所要求的实施情感教学的做法、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做法。老师们要充分讨论,逐个环节、逐句话的分析,修改后方可上课。

上课。上课时,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要去听课。这是为研究而提供的一种课,而不是示范课,所以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上研修课要求聘请校外业务指导教师参加,以便广泛的进行教学交流,同时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评课。先由提供研修课的老师谈谈自己备课的指导思想,为实现课题要求采取了哪些手段,自己对本次活动研究的理论认识和实践体会。然后课题组成员根据上课情况进行评议,评议要求本着友善的态度,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目的,诚恳地指出研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评议是否达到了上课的目的,是否实现了课题要求,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做法符合课题要求、效果好,哪些做法不符合要求,应做何改进等。整个讨论过程和结论由授课老师记录并整理,并存档。

校本培训是第二轮继续教育成败之关键。2003年校本培训工作正式开展,一路走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抓好校本培训,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适应性,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适应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二是坚持针对性,针对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三是坚持实效性,避免形式化。

我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工作,经过教育系统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成绩和经验为“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将紧跟省继续教育的思路,继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一德三新”为重点(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创新机制,强化考核,加强统筹,正确处理好全面推进与提高质量、面向全员与倾斜农村、加强管理与搞好服务的关系,深入推进各类培训,切实加强培训实效,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全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健全组织,完善机构,强化特色,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为蚌埠市基础教育改革服务

——蚌埠市第二轮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建立健全组织、完善工作机制

市教育局成立了蚌埠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市教育局总督学任主任。建立了以市教育局人事科为常务管理机构,以县、区教育局人事科、市县教师进修学校、市县教科所参与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我市第二轮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各级组织机构,形成校本培训管理网络

为加强对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我市建立了校本培训“四级管理”网络,即市教育局成立市继续教育中心;县区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对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行政管理;市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校本培训工作组,负责制定校本培训方案、计划、并负责监督执行;各个基层学校、局属学校、幼儿园成立以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指导管理。各乡镇中心学校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校本培训单位(联校),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如五河县双忠庙中心学校依据本地实际,将全镇中小学划分为几个联校,中心学校对所属学校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建档。各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确保校本培训工作有效运转。

(三)、各类计划、制度齐全,可操作性很强,为校本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培训单位以市、县区教育局和继续教育中心下发的有关文件为指导,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校本培训五年规划、学习计划、实施方案、细则及考勤、奖惩制度等,参训教师也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学习计划。有些单位能及时总结校本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各类计划、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各个基层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注重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如认真组织教师听专家辅导讲座,组织教师集体自学、研讨、认真撰写自学、反思笔记,按要求填写《校本培训报告册》,使校本培训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

(四)、市、县教师进修学校适时参与指导辅导,解惑释疑

为了更好地引领校本培训工作,市、县教师进修学校根据总体安排,分阶段进行指导、引领,从03年下半年至06年底组织专家组每半年一次,以基层学校为单位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辅导,辅导的主要内容是省规定的校本培训教材,各基层学校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取得了很好的实效。我市继续教育中心的做法是:

1.成立以市教育局、市继续教育中心领导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辖两个工作检查指导组。工作组负责人由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两名校长担任。

2.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每组检查、指导一个中学或小学的校本培训开展情况。3。建立校本培训检查、指导进程表,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学校。(校本培训检查、指导日程表略)4.针对不同学校采用常规检查指导、现场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对各中小学校本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5.按照省教育厅安排的课程内容,采用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校本培训指导。检查指导的具体方法为:

(1)听:听学校领导对本单位校本培训开展情况汇报;听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体会谈话;听教师介绍参加校本研修的具体做法及公开课、研修课等等。

(2)查:查学校的校本培训方案及实施办法;查教师的反思报告查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查教师成长记录袋;查校本研修活动记录等等。

(3)看:看师生举行的各种活动;看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情况;看教师办公室、活动室等各种开展校本培训的场所等等。

(4)现场会:在每年校本培训检查的基础上,确立1—2所学校进行校本培训成果展示。这些方法提升了教师进修院校对基层学校校本培训开展的参与程度。

(五)、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确保校本培训计划的落实

从几次检查情况看,多数单位对本学校每一阶段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过程都有记录,有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考勤记录,有校本培训活动内容记录,有阶段性检查评价记录。有的单位还给每一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阶段完成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以检查促学习,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以评价促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教师个人在完成阶段性计划的同时,还进行自评、互评和个人小结。

(六)、及时总结表彰

市继续教育中心每年都要在继续教育检查评比总结会议上,全面总结继续教育工作,重点总结校本培训工作。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表扬或奖励,做到学期有小结,有总结。保证了二轮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务实 规范 灵活 高效

淮南市教育局

校本培训是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头戏,也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关键。为了搞好校本培训工作,市教育局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校本培训研讨会,对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目标,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抽派三组专家深入到六(区)一县和市属学校巡回进行校本培训调研指导,编写了淮南市校本培训简报,严防校本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切忌做无用功。2005年由市教师进修学校孙荣耀、夏胜先老师牵头申请的《构建以校为本的研修模式》获得了省教科所的批准,在课题的带动下,选了十所学校作为课题基地,这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之中。由于各级领导对校本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宣传到位,组织落实,措施得力,极大的调动了我市广大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自学性和积极性,不少县(区)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了培训模式,彰显了特色,取得了成效。全市共有642所学校182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了市教育局专家组的评估验收,连续三年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有42个单位被评为淮南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56人被授予“淮南市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通过对各基层继续教育工作者先进的评比,通过继续教育工作与学校评价的联系,通过先进事迹的宣传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思想的确立,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因校制宜,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彰显特色

校本培训是“十五”及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市教师培训工作的亮点之一。为确保校本培训质量,教育局先后制定了《淮南市校本培训指导意见》、《淮南市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市教育局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 “校本培训现场会”,县(区)教育局,进修学校也分别召开了校本培训交流现场会,从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方面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有力推动了校本培训向更深层次发展,我市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有:

反恩式培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学过程、方法及结果进行反思,达到循序渐进、自我提高的目的。

参与式培训。教师结合学校及个人的发展需求,开展了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教学沙龙以及网络交流等活动,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

案例式培训。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对成功的、生动的、具有可借鉴教学案例进行讨论,有助于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有利于采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

联片教研式培训。由于每个学校培训活动存在资源较少,单独培训规模优势不明显等不足,大通区、八公山区在新一轮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创造性地将辖区内学校化成几个片,片内若干学校定期开展培训。所采取的基本形式是新课程实践课、互动研讨、答疑讲座、观摩交流,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8个学科,做课100余节,针对新课程的各类讲座30余次,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在联片教研活动中,一个亮点就是领导充当排头兵,分片带头讲座,并同片上教师进行广泛交流,同教师分享培训心得体会。这种联片跨校教研,打破了学校界限,立足片上各校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开展校本培训,指导教研,极具针对性,扩大了校际间交流范围,使各校经验得到及时推广,做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共同提高。

目前两区的联片、联研活动正在进行中,已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及活动机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师徒结对式培训。针对新教师、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等实际,淮南一中、淮南四中、淮南十三中开展了师徒结对式培训。安排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指导教师,同新教师、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指导教师根据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实际,制定帮带计划,新教师、年轻教师根据自身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本人成长发展目标。指导教师根据帮带计划,为新教师上示范课,并深入新教师课堂听课指导,发现问题,师徒座谈交流,寻求解决的办法。师徒之间通过反复的“导、听、评”,有效促进了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新教师快速成长。

二、成果与经验

(一)教育理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学员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终身教育的层面。通过培训,“三新一德”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普遍认识到只有自觉参加培训,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才能胜任教育教学,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参加培训学习是校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过去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对培训作用、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随着培训的形式多样化发展,以人为本,立足本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已成为广大校长、教师的自觉行动。广大校长、教师善于借助多方面的智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培训与教研、科研相结合成效显著

教研是学校为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活动;科研是有计划、有目的对教学面临的具有超前性问题的研究活动,而这些正是培训应有的内容和形式,它们之间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浓厚氛围。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三)校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小学校领导、教师除人人有规定的培训学习笔记外,还有很多属于个人自选理论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也很多。访谈时,大多数人都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从理论上正确回答问题,同时还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看法和体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校注重理论交流和积累,教师或参加上级的教研活动、或撰写论文、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或开展教育教学论坛活动,都无不折射出新理念的光彩。

总结我市继续教育工作,基本形成了以下特色: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带头登台讲课、做报告;二是始终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行政与业务“一盘棋”;三是 “校本培训”成为继续教育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四是读书自学活动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五是推动了校本教研,群众性的探究活动蔚然成风;六是划片互动,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七是校本课程开发效果显著,成为新课改的又一亮点。如:淮南一中、二中、淮师附小等系列校本课程既很实用,又各具特色。

突出培训特色 打造教育品牌

——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一、重点抓好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打造一流师训品牌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师训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为改变亳州教育的现状,加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我们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努力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打造成一个能够叫得响的一流师训品牌,并以此为突破口有效带动和提升我市其他各类师资培训。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教育厅[2002]012号文件精神,我市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亳州市第一期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于2005年4月正式开学,2005一一2006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六期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初中语文、数学、外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六个学科的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近800名。

(二)具体做法

1、从严把关,确保把优秀教师推荐上来。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我们确定了亳州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选拔条件,并认真加以落实。选拔条件为年龄35岁以下具有中小学一级以上教师职务,或年龄45岁以下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当地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优秀教师。推荐办法和资格审查则采取基层推荐教育主管部门审查,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进行。各县区将指标分解到学校,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审查小组认真考核,市教育局对县区推荐人员进行资格复查,确保把优秀的骨干教师推荐上来。

2、科学规划,按四个阶段分步实施。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阶段。采取全封闭教学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时间一个月。为确保培训质量,所有任课教师一律聘请省教院、阜师院专家教授及全省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同时,学校还组织学员到本地一些优秀中小学观摩和实践,夏侯、青云、丹华、拂晓等学校是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实习基地。为了确保培训的成功,学校还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师训处制订了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办公室拟定了《学员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工作职责》。学校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机制,严格入学,严格考勤,日常教学工作和学员作业情况都要登记在案并归档。在课程设置上,除安排应学课程以外,又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及优秀骨干教师示范课等课程。

第二阶段:跟踪指导阶段。集中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指导,市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校组成督导组,分赴各县区检查督导。通过召开座谈会,跟班听课等形式,详细了解参训学员回单位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情况,以便于总结、积累经验,更好地开展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从反馈信息来看,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确实效果明显,深受参训学员和学员所在学校以及各级领导的好评。

①各县区教育局、培训班参训学员所在学校非常关心支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关心参训学员的成长和进步。各县区教育局成立了骨干教师跟踪指导领导小组,选派地方指导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跟踪指导方案,并建立了县、乡、校三级跟踪指导网络,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把发挥参训学员示范辐射作用、关心参训学员成长与开展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辛县试验小学和利辛城关中心小学在参训学员集中返校后,学校安排他们面向全体教师作专题汇报,谈他们参加培训的感想和收获;让他们上公开课、示范课,每学期要求他们写出两篇有分量的论文,在教师中交流;在大练兵活动中,把他们树为学校标兵;组织他们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到外地观摩听课,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为他们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和条件。蒙城县漆园镇的做法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周六大课活动,让培训参训学员面向全镇教师上公开课,然后及时说课和评课,大家相互切磋交流,相互学习。这样以来,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很受大家欢迎。

②各县区教育局、培训班参训学员、学员所在学校领导、老师对两年来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蒙城县教育局教研室李主任说:“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理念新,教师角色新,教学方法新学习方式新,师生关系新,精神面貌新。”利辛的一位教导主任说:“举办这样的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培训后确实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新教育理念的传播者,通过培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现代教学中,又能够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老师。”

③参训学员通过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产生了许多新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亳州师专附小教师王桂才说:新课标与实际教学有距离,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听了朱文君老师的课后,感到新理念与教学实际实现了软着陆。

第三阶段:研究能力考核阶段。建立市级骨干教师个人档案,及时记录骨干教师的考核综合情况,规范骨干教师管理。

①参训学员提供材料。其中自学笔记两篇,教学设计一篇,教学诊断和教学反思笔记两篇,课题研究成果和公开课听课纪录及评课意见,撰写教学总结论文,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的情况等。

②召开由参训学员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对学员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定。

③终结性考核认定。为确保我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质量,按照要求第一阶段集中培训与第二阶段跟踪指导之后,第三阶段开展了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考核,成立专家评委会根据三个阶段的成绩综合评定。每个学员的最终成绩,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考核是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终结性考核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说课形式进行。

第四阶段:颁发证书阶段。

经各阶段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亳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证书》

3、全力以赴,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

在学员食宿方面我们采用了社会化服务的做法。学员的伙食承包给一家专门承包学校食堂的老板,由他们一日三餐按时送饭到学校。学员全部住宿在学校附近的旅社,价格既便宜服务又周到。为了确保学员食宿安全,总务处的同志经常到餐厅检查饭菜的质量和卫生情况,以确保学员饮食健康。同时,定期到旅社检查学员住宿的情况,在设施和服务方面发现问题,就督促旅社尽快解决;如发现学员有违纪行为,就立即进行批评教育,绝对保证每位学员的住宿安全。

(三)培训效果

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训学员通过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在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和提高,培训结束回到原单位以后,能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产生了许多新经验、新做法,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从平时和通过检查督导所反馈上来的情况看,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确实效果明显,深受参训学员、参训学员所在学校欢迎,深得各级领导好评。2005年参训学员康风华兴奋地说:“听了专家们的讲课,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培训,我的知识范围得到了延伸,视野得到了拓展,观念得到了更新。”蒙城县教育局教研室李主任说:“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员提高不少,很受下面学校欢迎。”

(四)成功原因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各级领导、各参训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全力配合是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的首要条件。为支持骨干教师培训,市领导高度重视,市财政2005年拨款20万元,2006年拨款30万元,2007年又将拨款30万元。其次,培训班教师教学水平高,教学认真负责,参训学员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是培训成功的基本条件;第三,市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承办单位,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热情服务,严格管理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巢湖市第二轮继续教育情况总结

一、加强指导,注意培训的针对性

在加强第二轮教师继续教育指导和管理方面,我们着重做了五件事情:一是加强对教师培训学校的管理与检查。与市人事局一起,对全市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常规检查,对所抽学校校本培训各个环节工作进行认真查看,并对加强校本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加强对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培训指导。本着“培训者先培训”的原则,我们组织和选派教师培训机构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参加省、市中小学新课程培训,到国家级新课程试验区观摩学习。三是组织初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辅导员培训。为发挥各学校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04年我们与巢湖学院组织初中及部分完、职中180多名教师参加的校本培训辅导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重点围绕校本培训如何组织、开展,如何检查、评价等环节进行,目的就是通过这些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指导各自所在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各县、区也相续进行了小学教师校本辅导员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全员岗前培训,使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及学生作用的发挥等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五是聘请专家讲学。我们一方面请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一线教师走上讲台,现身说法、现身示范,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深受学员的欢迎:另一方面我们还在集中培训时,克服种种困难到外地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以拓展学员们的视野,活跃学员们的思维。

二、建章立制,注意培训的规范管理

教师继续教育涉及的人数多,时间长,内容广。能不能让老师在继续教育中像学生一样认真刻苦学习,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是关键。为此,市、县区及各培训学校都制定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及相应的制度,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一是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我们要求各培训学校要对培训老师的教学严格检查,要通过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深入课堂听课,召开学员座谈会等方式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二是加强对培训学员的管理。我们对学员学籍管理、请假手续、成绩考核评定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把学员的实践能力考察、教研情况、出勤情况作为学员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坚持每天对学员的上课、参加活动情况做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公布。三是加强考试考核的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杜绝学员考试考核时的弄虚作假和抄袭作弊现象。对有抄袭舞弊行为的老师,一经发现,所参加考试的科目做零分处理。四是加强对培训档案的管理。我们要求各县区、各培训学校及时建立教师参加培训的档案,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在抓好检查督促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抓好学习培训工作中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考核、评比、表彰奖励工作。此举大大增强了教师的培训意识。老师们主动加强了自我学习和教学反思,把培训和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在学习培训中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培训的效果。

注重骨干教师,强化培训质量,不断总结提高

滁州市教育局

一、不断总结,共同提高,为下一阶段的继续教育工作积累成功经验

每一集中培训结束后,市教育局就会接着召开全市新一轮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师训股长、教师培训院校的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负责同志在会上经验交流,突出各自的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特色,总结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功的经验,梳理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局在此基础上,部署今后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各县(市、区)互相取经,吸取成功做法,从而达到各县(市、区)教师继续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第二轮教师继续培训中,我市各县(市、区)分别有一些独到的做法被其他县(市、区)采用和推广。

如南谯区教师进修学校注重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为集中培训提供保障。他们租用实验小学和第二小学多媒体阶梯教室,并在教室里安装两台7.5匹的空调,从而保证了高温情况下教师在较好的环境中安心听课。同时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自动饮水机,保证纯净水供应不间断,并委托两所学校指定一名校工对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进行有序停放及安全性进行管理,培训期间无自行车丢失现象发生。由于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确保教室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有专门人员负责多媒体教室的音响、投影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通过这些后勤服务支持体系,从而保证了集中培训的正常有序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在配备培训班主任时,每个班都选派两名有经验、有能力的资深同志(书记、副书记、副校长)亲自担任班主任工作,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学员的出勤率高、课堂纪律好,从而保证很好的教学效果。

滁州学院负责了较大量的高中教师的集中培训工作。由于正值暑期,天气炎热,给学员带来了不便。学院为了方便学员并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首次试行免费提供住宿,免费开放浴室等措施,受到了学员的普遍好评。后勤人员及领导不顾天气炎热,每天都要清理、打扫几百个床铺,及时发放防蚊用品,并在茶水供应及食堂用餐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明光市教育局加大宣传力度,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下发文件,提出了“三个不分”的集中培训原则,即教师不分学历高低,不分职称高低,不分年龄大小,一律参加第二轮继续教育。并作出了不参加继续教育者,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明光市教师进修学校为搞好第二轮继续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考勤制度》、《班主任岗位职责》、《授课教师岗位职责》、《学员学习守则》,并针对培训又制定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班班级管理制度》、《培训班作息制度》等,从而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章可循。

定远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本轮培训中改变过去只是以文本考试成绩评价学员学习情况的做法,制定并印制了《第二轮继续教育集中培训考核报告单》,上面有参训学员的单位、姓名,做到参训学员人手一份,并通过集中培训参与交流,写出发言提纲,对培训单位和授课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撰写一篇反恩报告,提出下学期校本培训的设想,在学习结束时交班主任老师,结合考勤,以此评价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

凤阳师范这次培训任务较大,学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在经费上大力投入,为供继续教育使用的教室、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并新购置两套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定远县和明光市送训上门,确保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第二轮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全椒县在培训中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局长亲自任集中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都参加这项工作,有的亲自担任班主任工作,并要求授课教师每天根据自己所讲授内容出一张题量适中的试卷,用半小时左右时间让参训教师总结归纳当天所学内容,同时也作为该门课程的成绩。由于要求严格,措施到位,参训的教师都有一定的压力,促使学习人员端正态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来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采取提前报名,进行科学编班,订购充足教材。提前发放,人手一套,不多余浪费。中学教师培训在职业高中、水口中学、第三中学设点,小学教师培训在半塔中学、施官中学、第三中学、职业高中、水口中学设点。基层设点送教下乡的这种做法,既方便了参训教师,又节约了经费支出,深得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

天长市教师进修学校在规范教学管理的同时,大胆地尝试培训改革的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教学人员采用校内与外聘结合的办法,先后从扬州大学、安庆教育学院聘请系主任、教授等十余名,他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收到了独特的效果。

主抓师德 强训师能 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阜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汇报

阜阳市教育局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强化组织保障,提高活动效率

在每一年的师德建设活动中,我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都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督查组、查处组等机构,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按“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做到了一把手挂帅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工明确,纪律严明,责任落实,并实行了责任追究制,保证了活动的效果。

2.结合市情实际,精心制订方案

我市每年的师德活动都有主题和重点。2006年的主题和重点是规范校长的从政行为,把民办学校纳入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范围中。通过对校长的规范管理和校长的示范带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活动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五查”、“三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四个渗透。整个实施过程以活动为抓手,以制度为约束,以考评为手段,以激励为动力,切实有效地开展好活动。

3.加强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 我们十分注重宣传造势活动。一是开发领导层,我们多次向市领导汇报,得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二是开好动员会,几年来的大会均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高规格大会。会上,市教育局局长还与县市区教育局局长签定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责任书。三是加强宣传,我们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以墙报、宣传栏、宣传资料、座谈会、知识讲座、师德师风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进一步宣传阜阳市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手册及相关文件。此外,还编发了师德简报,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使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活动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我们的措施是:(1)组织保证。我市专门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等担任顾问,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2)榜样引领。我们把树典型学先进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精心组织好。通过新闻媒体及教育刊物广泛地宣传报道我市师德模范人物,并从全市选拔出师德标兵,组成师德报告团,在全市作巡回报告。同时,我们还在全市开展了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3)全面推动。在每个阶段,我们都安排一些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征文评比、现场交流会、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编辑优秀教师事迹文集,开展课题研究,召开监督员会议等。(4)督查到位。每个阶段都要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督查,督查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同时针对督查找出的问题,下发通报,要求限期整改。(5)奖惩结合。在每年开展的对各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权重较大的一项进行考评,单设奖项。对工作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提出批评,限时整改;对违规违纪事件进行严肃处理。

5.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活动开始,我们就制定了《阜阳市教师道德规范》、《阜阳市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等文件制度,装订成册,供教师学习。另外我们十分注重对师德师风建设理论的研究,开列有师德师风研究课题,供各县市区选择,共报送课题研究成果50多个。每年还开展师德师风论文评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理论。

(2)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我市2006年又修订完善了《阜阳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增加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力度。同时又印发了《阜阳市中小学校长行为规范》。在考核范围上,由过去单一的考核教师,扩展到对校长、教师的全面考核。通过对校长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的严格管理,其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了。(3)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我局自活动开展以来成立了4个固定督查组,对活动开展的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建立了案件快速查结制度,对违规教师进行了严肃查处。2006年我市有56人因违反师德师风规定受到了相应的处理。我局聘请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31名师德师风监督员参与活动,各县市区及学校也分别聘请监督员,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同时我局还在市广播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上与群众对话,解答群众关注的师德师风热难点问题。设立师德举报信箱,开通网上师德师风专栏,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授受社会监督。

6.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广大教师在提高师德水平的同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将师德师风建设和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学历提高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及校长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几年来我们重点实施了:(1)全员培训即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共有57587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的全员培训,其中,小学教师36432人,初中教师17529人,高中教师3626人,培训率分别为94.7%、92%、89.2%。(2)骨干教师培训。全市共组织985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专项培训。一是新课程培训。为全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训科、教研室通力协作,开展了新课程培训计71371人次。二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了对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微机室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共培训了4003人。三是新教师培训。我市近年来招聘了3591名新教师。对其开展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规、业务知识等系统培训。四是英语教师的培训。针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短缺,我们对460名转岗英语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强化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等系统培训,这些教师基本胜任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五是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的转岗培训。2004年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出的一部分人员,通过考试考核进入教育系统1400余人,我市制定了专题培训方案,组织对转岗到教育系统的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共培训1350人。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初步胜任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4)学历提高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电大远程教育、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近几年来小学教师参加专科以上学历提高培训的为27194人,初中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提高培训为8890人,高中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培训人数为3115人。

精心规划 狠抓落实 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通过召开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会议,利用新闻传媒和市教育局城域网,广泛宣传继续教育的法规政策及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刻认识到,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大教师适应新世纪的变化,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时,教育科学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各级政府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扶持,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有力的保障。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牢固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由被动走向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明确职责,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1,建构管理网络。成立了由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具体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极筹建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稳步构建“市一县(区)一乡(镇)一校”四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领导和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保证其顺利进行。

2、强化了制度建设。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省政办[2006]4号),结合《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铜陵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指导意见》以及《铜陵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评估细则》,我市2006年及时调整了校本培训学时,纳入了公共课程培训的课程,进一步完善了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统计制度和校本培训检查、指导、验收制度,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依法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3、建立开放高效的培训系统。几年来,我市逐步健全了纵横交织的培训网络。在纵向上,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市、县(区)、乡(镇)、学校各级培训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联络,进一步完善了有序开放高效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四级培训系统。在横向上,逐步加大了与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人事部门等相互协作,形成培训网络,共享资源、形成合力。

4、保障措施有力。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政府行为。我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已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的机制。仅2006年,市教育局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经费达40余万元,各校也从预算外资金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费用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同时,为保证师训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在开学工作检查和年终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时将继续教育工作列为其中重要内容。

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全面抓好教师培训工作

——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交流材料

一、结合实际、制定措施,确保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成败的关键在于校本培训,市校本培训成败的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因此,我们在结合本地实际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些强制性措施,确保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1、构建四级指导网络。根据校本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市里选拔成立了宿州市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专家指导组;各县区在公开选拔、资格审查、业务考核、现场答辩的基础上,成立了县区级校本培训专家组;各乡镇则通过相应的程序,选拔成立了校本培训辅导组;各学校也根据校本培训实际和个人的业务水平,选举了校本培训业务辅导员。从而,从市到每一所中小学,形成了校本培训市级专家指导组、县区级专家组、乡镇辅导组和学校辅导员四级校本培训指(辅)导网络。保证校本培训要求能从上到下,一贯到底,校本培训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件件落到实处。

2、落实三级实施主体。在各级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四级指导网络,主要落实三级实施主体。即:在市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的宏观指导下,各县区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具体布暑实施和指导检查;各乡镇中心校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进行分类辅导和督促检查;各学校除负责组织教师参加县区的授课、乡镇的辅导讲座外,制定学习计划,落实日常的学习。县区、乡镇、学校三级实施校本培训的主体,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不使校本培训流于形式。

3、强化“两个抓手”。为确保各级网络发挥作用,各级主体行使职能,我们强化了以下两个“抓手”。一是强化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根据我们开展校本培训的一系列文件要求,我们制定了《宿州市“二轮继教”校本培训工作评估标准》并以文件形式正式下发。在评估工作中,我们从实际出发,本着抓实际、抓要害、抓关键的原则,从组织机构、培训计划、培训管理、培训效果四个方面、具体到20条,对各县区、乡镇学校的校本培训的计划、管理、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逐条要求、量化打分,对促进和规范校本培训工作有理、有序、有成效地向前推进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二是强化校本培训记录册的使用和完成情况的检查和验收。我们从2004年起,根据第二轮继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制作了《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记录册》,每人手一册,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笔记、学习心得、集中学习(研讨)记录、教育教学行为资料等共计48篇以此作为教师当年完成校本培训的基本任务。手册在年初发到教师手中,平时由学校和乡镇中心校按计划进行检查、指导,年中由县区教育局进行抽查,年底在学校和乡镇验收的基础上,县区教育局进行统一的检查和验收,市教育局则在县区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和验收。对在评估验收中不和格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限期补学。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每个教师都必须参与学习并完成基本的内容,达到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

4、规范校本培训的面授和辅导。2006年,我们根据前两年校本培训工作中各县区工作的力度和方式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有的集中面授时间过多,影响了教师的自学和消化;有的相对较少,不能对教师的自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影响了整体研修效果;有的下乡辅导划片太大,不能方便教师就近学习的要求;有的集中辅导间隔太长或太短等等情况。对校本培训工作提出如下统一要求:(1)、校本陪训面授辅导[实际授课]时间,每学年应控制在8一一12学时,不宜太多或太少;(2)为方便教师学习,下乡集中面授要以教师不出学区为前提进行安排,小的乡镇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进行。(3)集中面授之间的间隔应尽量大体相当,以方便教师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4)集中面授的内容要紧密围绕新课改,根据教师的需要,灵活安排。尽量做到教师需要什么就辅导什么,有的放失,指导好教师的学习。从而使全市的校本培训的面授和集中辅导工作基本趋于一致。

二、协调与市人事部门关系,避免教师的重复培训。在组织培训之前,为了避免教师的重复培训和提高证书的有效性,由市政府牵头召开了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局长与市人事局的局长、分管局长、有关科室负责人的联席会议,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培训时间及颁发证书的程序,并联合下发了《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问题的规定》,对培训的要求,市县区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2006年,我们根据省政府的4号文件精神并报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联席会议”,有效的避免了继续教育中的重复教育和扯皮现象的发生。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新功能的探索和实践

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教育部在加快推进“教师网联计划”进程中、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项重要手段。这一现代化的教师培训手段,对过去组织实施集中授课、单向灌输的教师培训机构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现代远程教育使教师培训的形态、制度、结构、途径、方法和评价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适应这一手段的变化,实现的功能的重新定位和转换。我们在建构教师远程培训的新模式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学校的功能。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现代远程教育不仅没有因为它的广泛性、超时空性和优秀资源共享等特点,削弱或降低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要求,反而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调整和强化了学校的功能。

1、通过数字化的平台强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管理和服务。

2、通过上挂高校,下联中小学校,“人网”、“天网”、“地网”并行。以优质的教育资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实施中小教师远程培训。

3、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交互平台。跟进教学,直接服务、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下面就我校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调整和改革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情况向与会的领导作一汇报。

一、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教师教育的全程管理

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中,我们首先是自主开发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它主要包括:一是培训对象基本情况管理,即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管理,全县9828名教师电子档案都已建立完备;二是教学教务管理;三是考务、学时登记和证书管理;四是教师教育系统及队伍建设管理。

(一)三级管理,四级页面,全方位的管理

教师教育数字化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既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又包括教师培训的档案,还包括当前培训的管理。其中又有教务、考务、学时登记和证书管理等子系统。信息量大并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机构、学区(中心校、直属校)、基层学校三级管理和培训机构、学区、基层学校、教师个人的四级页面,并设置相应的权限。保证了信息的快速、准确、科学。现在,进入我们的管理平台,近千人的个人信息、培训信息一目了然,既有利于教师培训的决策、管理;又利于教师及学校实时掌握培训情况。因特网使信息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公开透明,有效地实现了教师教育的科学管理。

(二)菜单式培训

在培训管理中,首先,我们将培训名称、时间、内容、方式、课程、主讲教师等在网上公布。然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的报名系统,在下拉菜单中自主选择培训。(三)科学的评价机制

网络远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民主、公开、平等的评价手段。否则,很难称上是教育,更谈不上系统。我们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教师进入学习的平台、在线学习进行监控和记载。同时,还提出要求,对达不到要求不予记录培训学时。我们还通过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对教师培训进行考核,从而有效保证培训的效果。

二、构建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我们按照《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实施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上挂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华东师范大学,运用国家级的优秀课程资源,以“无为教师教育网”为载体,并通过网页浏览、视频点播、网络直播、教师博客、bbs交互和多媒体课件等构筑了教师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实施我县教师的远程培训。这一模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完全自主学习。学习者既可独立学习,又可多人集体学习;既可实时交互,又可非实时交互。

我们把过去传统的70学时集中授课分解为:50学时网上远程学习和20学时集中面授。在远程培训时,首先进行第一阶段集中面授,请专家进行新理念,新课程的培训。为此,我们建立外聘专家队伍,请省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来我校为学员上课,为学员在网上进行50学时的教学后,起到专家引领作用。同时,我们要求在第二阶段集中面授中拿出自己的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在面授教学中,我校教师根据学员的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由过去教师灌输变为参与式教学,学员将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小组采取合作式方法进行模拟教学,受训者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终于积极主动参与到培训过程中,调动了学员的内在积极性,培养了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使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方法,在培训中就得到了体验。虽然集中面授分前后两段,但总共才20学时。这样,集中面授也就未必一定要放在暑假,也可以安排到节假日。既大大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培训成本;远程教学时空的空前自由,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应该说学习资源、教育专家的网络课程教学,再辅以面授辅导,适应了参训者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三、通过“校本+远程”培训模式的建立,构建新型教师学习社区

“校本+远程”的培训模式,就是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以因特网为载体,通过其广阔的虚拟空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信息网络技术使校本培训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校本培训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必将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教师教育必须要立足校本,聚焦于教师教育教学焦点问题。通过教师的互动反思以及专家的引领,跟进教育教学实际,服务活生生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培训,在课堂上得到提高,在理论上得到升华。为此,我们通过现代网络,建立了教师的虚拟化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给教师带来了新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而在这一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加强基础性建设;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通过网站进行网上导学

我们在网上开辟了“校本培训”的专题栏目、设置“培训文件”、“培训引领”、‘“培训聚焦”’的三个分栏,网上发布校本培训的政策、工作要求、理论探讨文章和各校校本培训的做法、经验介绍等,进行网上导学,帮助参训教师了解最新的培训信息、教改动态,学习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相关的纲领性或指导性文件。

2、进行网络讲座,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学习的平台通过VOD点播和p2p网络直播课堂、以菜单式和自由式的方式在网上选择观看专家讲座;我们还通过双向视频系统,在网上播放实时理论讲座。去年,在校本培训中,为配合在全国开展的师德教育,我们把魏书生的“说说我是这样当班主任的”和任小艾的“教师的素质与班主任工作艺术”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必修内容,我们还通过网上开辟的“在线答疑”和电子信箱,就教师在学习中所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现实中困惑和问题,在学习研究实践中构建起自己独特而先进的个性化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建设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多媒体的发展,计算机的智能化、使得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简单,但一线教师要真正喜欢并乐意使用它,就必须让教师感觉到计算机以及网络对教师有实实在在的用处。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大量需要和缺少的就是教学资源。为此,我们建设了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完全版)、中央电教馆卫星资源,这里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各个学科各种版本的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还建设了十万多册的数字图书馆。这些举措,无疑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方便了教师的网上学习。

4、进行课例研讨,对教师进行实际指导

教师在成长过程,需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为此,我们在网上发布大量特级教师示范课、新课程课例。并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观看,进行教学研讨,从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和相互的理性研讨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互动交流、跟进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通过“黉门社区”“教师博客”给教师提供极为广阔的交流学习空间。这种空间使教师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学习的互助合作,通过交互积极建构,完成知识学习过程。特别是我们在“黉门社区”的各学段各年级备课互动、在线交流等活动,使广大教师面对共同的教育教学问题,交流情感、信息,协同互助解决难题、寻找归属。

二是运用网上教研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我们设计的网上教研主体部分共五块。一是用来介绍网上教研的主题、目的和意义以及主持人的教研室简介。二是视频案例。三是围统网上教研提供的文本资源。四是主持人开题、阶段性小结、总结的主持人公告。五是教师发言交流的教研活动区。

网上教研室是我校的独创,它实际上是受视频案例研究的启发。但不同的是,视频案例是几个人最多几十人的研究,而网上教研室则是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交流互动。视频案例研究是研究的结果,而网上教研室则是正在进行的研究过程。网上教研室实际上就是把传统的教研组活动,通过因特网推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老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不同地点、不同的时间参加同一教研活动。

三是分学段分学科开展网络校本教研。为了跟进教学,聚焦新课改,服务课堂教学,我们有计划的在各学段各学科开展网络校本教研活动。网络校本教研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网页发布、BBS、教师博客、网上教研平台和网络直播课堂,通过选准课题、网上协同备课、网络直播示范课、专家评课、教师互动反思提高,有效地进行校本研修活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初中语文网络校本研修”。通过建立“初中语文校本研修”专题平台。为网上教研提供了广阔的虚拟空间,我校实验初中两位教师在网上说课,并将教学设计在网上发布,网上协同备课。在广泛讨论基础上,两位教师登录“网络直播课堂”,向全县初中语文教师献课。县教研室教研员进行评课,开通“网上教研室”进行网上教研。我们还请了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进行现场评点,作专题辅导报告。此次网络校本教研活动,全县近千名初中语文教师踊跃参加,跟进课堂,聚焦教学的校本研修,通过因特网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现代化的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教师进修学校,理应顺应这一过程,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也只有改革才能赢得教师进修灿烂辉煌的明天。

加强县级培训机构建设,为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服务

霍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校本+远程”将是我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为适应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在新一轮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力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一、加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网络建设

在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中,我们将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关注点,以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以乡镇和学校为主阵地,开展校本研修,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困惑。为适应“校本+远程”培训模式的要求,我们将计划投资30—50万元的经费,建立霍山教师教育网,把教师继续教育、电大教育与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教师教育资源库,远程培训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为全县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教师提供最优质的视频资料和电子文本资源,通过网络与一线教师开展互动交流,进行问题解答,举办专题讲座,通过网络对教师学习实行质和量的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学员也可通过网络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提交作业,发表文章。

二、加强片区及中心学校的培训体系建设

1、构建以完中和乡镇中心校为主体的网络培训基地。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步完善完中、初中、乡镇中心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村办完小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构建以完中和乡镇中心校为主体的网络培训基地,创造“校本+远程”的培训环境,确保全县80%以上的教师能够真正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享受到最优质的培训,使教师教育现代化真正得以实现。

2、构建县、乡、校三级培训网,建立教师学习的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县、乡、校三级的培训组织体系建设,为“校本+远程”这种新的培训模式,建立良好组织管理和运作机制,使培训工作层层有人抓,步步有人管,处处有人间,确保新一轮的教师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3、加强乡镇学校一级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远程”的这种培训模式,培训的主阵地仍然在学校,培训地主体仍然是教师。必须依赖乡镇和学校切实加强教师教学中的业务指导和网络学习中的技术指导。我们将以乡镇和学校为依托,选拔一批事业心强,精通网络技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基层培训者指导队伍,充分发挥他(她)们的带头作用和指导力量,切实加强对本乡镇、学校教师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1、对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现有培训者队伍进行优化组合。一是对确能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磨练,通过离职进修、外出短期培训、岗位自学以及深入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等方式,提高培训者的职业道德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二是对不能胜任培训工作的教师,通过教育主管部门,调任其它工作岗位。三是通过公开招聘,吸纳一部分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充实到现有的培训者队伍中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培训者队伍,切实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业务指导。

2、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在县内外(以县内为主)聘请省级教坛新星、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组织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解决现有培训者队伍数量不足,学科不全的问题。

3、建立培训者团队,加大对培训工作的力度。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分工组合,根据培训工作需要,分学科组成课程指导团队,采取定任务、定目标、分片、分类的指导方式,充分发挥团队的指导作用,使全县中小学教师在校本研修和网络学习中得到切实有效的业务指导。

四、加强新一轮教师教育的理论建设

“校本+远程”这种培训模式,既立足于我县山区和农村教育的现状,又有新理念、新技术的含量,对这种模式的培训如何运作,我们还缺乏成功的经验。一方面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探索“校本+远程”培训的基本规律,从国内外培训专家的学术论著里寻求理论依据,在别人的成功做法中吸取经验,在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下,边实践、边探索,争取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将从霍山的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校本+远程”培训的基本规律,形成适应霍山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过程运作和监控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为教师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上作有意义的探索。

自评自建 争先进位

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为迎接安徽省县级师训机构合格评估,以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使我校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我们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关于开展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通知》(省教育厅秘[20061144号文件)、《安徽省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及“迎评工作要求”,开展自我评估,补缺补差,确保顺利通过省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争优保良,争先进位。

一、加强领导 建立组织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是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县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为做好迎评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设立了迎评办公室、迎评基建组、迎评资料组。按照办学理念、组织领导、基础条件、规划管理、师资队伍、功能发挥、业务指导、培训绩效划分为7个方面,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二、对照标准补缺补差

对照《安徽省合格县级师训机构评估标准》,我校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各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与管理”的规定,濉溪县人民政府把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切实优先抓好。为了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县教育局拨款15万元,学校自筹24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我校已完成一口多媒体大教室、一口阶梯教室的改建工程与水电改造工程。

2、建构远程教育平台

当今的教育,应是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育。网络教育是提高和推动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弥补培训师资力量不足,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师训质量等方面,网络教育将会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学校投资新建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装置,建成了10M校园网。校园网与中国联通的接口带宽为10M,内网为百兆到桌面,网络信息点遍布所有教室,办公室已全部实现电脑上网,多媒体投影教室也接入网络。学校现在拥有各类微机130台,各科室全部配置了专用的微机。管理人员,学员都能方便、快捷地浏览和共享网上多媒体信息资源,基本实现了网上教学、管理和办公现代化。

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每门课程除了提供必不可少的文字教材外,还可提供多种其他媒体和学习辅导教材。如录像、录音课程、录音录像辅导课程、文字辅导材料、VCD、CAI配件、网上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设计、辅导和讨论区、网上课程参考资料和图书资料、并配有专职管理、服务和技术人员。保证了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实现资源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文件精神,为实现建设“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现代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进一步提高服务于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的目标,为适应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以校本培训为主要依托,以网络教育为主要技术支持的培训形式需要,濉溪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央电大淮北分校濉溪教学点、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濉溪函授点以及县教育局电教馆等整合为濉溪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文件已经下达,不久即可完成机构重组。

此外,为了调动辖区各层面的教师教育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师训资源,更好的为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服务,我校在现代教师培训的大教学观、大教研观、大服务观的指导下,制定了与辖区小学教师教育交流沟通的工作计划,建立了深入基层学校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系统,明确任务和要求,使师训教师全员参与其中,做到培训在基层,教研在课堂,服务在学校。

四、拟定整体方案 认真有序实施

我校高度重视迎评工作,决心以此次合格评估为契机,推动学校加强基础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深化师训工作改革,全面提高师训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迎评领导小组和各工作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迎评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步骤分为7个阶段

1、准备动员阶段(2007年1—2月)(1)学习、宣传评估文件。

(2)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3)制定迎评工作方案。

2、自查与材料整理阶段(3—4月)(1)对照评估标准,全面自查。(2)制定整改措施与方案。(3)开展落实整改工作。

3、自评验收阶段(5—6月)(1)执行小组自检自评。(2)评估工作执行组逐小组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

4、学校自评阶段(7—8月)(1)汇报各组自评验收情况,进一步实施整改。(2)系统整理学校评估材料,形成配套文档。(3)学校评估组组织学校自评。

5、市、县预评阶段(9—10月)(1)学校审定所有评估材料和评估文档,(2)建立系统评估资料档案。(3)邀请市、县局领导和专家来校检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及预评工作。(4)汇报主要问题、研究落实进一步整改措施。

6、迎评冲刺阶段(11—12月)(1)按整改要求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2)写出自评报告,提交学校评估工作组审核定稿。(3)向省评估组报送自评汇报材料。

7、迎接省评专家组进行评估阶段(2008年3月)(1)根据省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我校工作状况,肯定成绩,找出差距(2)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我校师训工作发展战略。

搭建网络平台,创建新型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蒙城县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蒙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我县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采用了两种形式:2006年暑期之前采用的是传统的培训模式,即以集中面授为主要形式;2006年下半年,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前后对比,虽然后—种形式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并且从实践过程中看,还需要结合传统的培训模式,但是这种形式代表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远程技术的强大功能如果运用好了,将会使我们的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我们首次从事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服务,并为教师建造一个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是新型的教育形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克服了人多、地广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用最好的教师、最优秀的资源、最快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创造出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更适合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可以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一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

远程教育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为组长、教师进修学校业务负责人为副组长、负责中小学各学科的辅导教师及计算机,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中心教研组。本中心教研组主要负责远程继续教育相关文件的制定,确立远程继续教育教研的目标,组织研究解决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问题,进行教学日常管理及教研活动,督促并及时指导辅导教师工作。

二、加强网站建设

以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热爱远程教育工作、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教师为主,电教中心积极配合,共同负责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站的设计和维护。他们还担负着对远程继续教育的学员的技术培训,及时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上,传材料和通知,经常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他们网上教学辅导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引领作用

以我们学校的师资和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负责人为基础,结合全县各学科的最优秀教师,建立起我们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除了承担制定工作计划、引领学员网上讨论、解答学员的问题、督促学员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制作测试卷等任务外,还定期召开教研会,及时研究和探讨在学习和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制定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工作是个新生事物,我县又是安徽省第一批县级试点,如何做好?心中没有底,为此我们主动向省继续教育中心请教,积极向有了一定经验的六安电大虚心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县教育及教师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1、《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实施细则》

2、《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各学科教学计划》

3、《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各学科教学实施方案》

4、《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辅导教师管理条例》

5、《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及量化考核办法》

6、《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学习指南》

7、《蒙城县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中心研究小组工作计划》。

五、人性化的教学周到细致的服务

为了保证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工作的成功,基本的硬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我校除了拥有自己的网络管理中心和独立网站以及两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外,还有五个机房,200余台联网微机,七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语音室、两个可以容纳200人的报告厅、一个可以容纳700人的报告厅、18个标准教室(微格教室正在建设中)。本次参加远程继续教育的学员有800余人,来自全县1,5个远近不同的乡镇,好多农村学员家庭没有电脑,也不具备上网条件。我们本着“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学员,让每一位想学习的教师实现学习的愿望”的宗旨,一方面鼓励具备在家有上网条件的学员在家上网学习,一方面学校机房全天候向学员开放(包括星期

六、日)。考虑到有的乡镇的学员离县城较远,到校上网学习费时又费钱,我们在南北两个方向各开设一个乡镇网络学习点。为了保障乡镇网络学习点的正常运行,我们拨了专门经费,确定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制定了网络学习点的管理制度,这样既方便了偏远地区的学员,也减轻了本校的上网压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那些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或者有学习困惑的学员,我们热忱欢迎他们来校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

我们借助蒙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开辟了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学习专栏,并开设了各学科学习交流论坛,鼓励各辅导教师及学员积极上网进行探讨和交流。

六、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1.严格学习过程记录。继续教育中心教研组的计算机技术人员每月定时向各科辅导教师提交学员学习时间和过程记录,以便辅导教师及时督促上网时间不够的学员上网学习,辅导,教师经常通过电话、面谈的方式对学员学习过程进行指导、监控。

为了防止个别学员不真正上网学习,我们中心教研组还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在考试结束后,随机抽查上机学习的情况,经抽查考核不合格的,视为本次继续教育不过关,不给予结业证书。

2。严格作业检查评定。辅导教师根据各学科教学计划的专业课的性质,布置适量的作业,规定每门必修课至少有一次作业。要求每位学员必须完成所有必修课的作业。鼓励学员有时间多看选修课。为了锻炼学员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我们规定所有作业必须以电子文稿形式提交,书面作业不予批改。作业逾期不上交者一律不予按时结业,学员要在规定的补考时间里,重新提交作业。

3.严格结业考试评定。各学科辅导教师在学员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辅导,经常在论坛里传递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及时回复学员的问帖,并要求在结业考试前,发布2—3套模拟试题,供学员复习参考。辅导教师认真批改试卷,并及时进行总结。

七、利用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情况

问卷调查和座谈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直接反馈。为了及时了解这次远程继续教育的成果,找出不足,我们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式,甚至深入学员所在地进行调查座谈,先后收取了600余份问卷调查表,走访了全,县20多个乡镇的50多位教师,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反馈信息来看,这种培训形式确实为广大教师的继续教育带来了实惠,很受他们的欢迎。

在这次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工作中,我们本着积极的态度去研究、探索,努力谋求在试点中取得预期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在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学员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同志们的努力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显示观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是:

一、这种培训形式较以往的培训形式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实效性

和传统继续教育相比,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改变了传统继续教育形式在时间、空间以及学习内容上的局限,学员借助远程教学平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与辅导教师、同行之间进行讨论,解决问题,扩大交流面。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学员反映这种远程继续教育确实方便,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教学新理念,新思路。特别对那些位于偏远地区的学员来说,这种方式的继续教育既节约了往返的时间,又节约了来回的交通费用,更是足不出户就能听到一些专家的优质课程,具有更广泛的交流空间。

二、完善的网站更适应学员的学习需求

1、学员的登录比较方便,可以在首页很显眼的位置直接找到登录的窗口,减少了查找所带来的不便。

2、网站板块分配较合理,针对性很强,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相关学科或类别的内容。

3、学习界面简洁,学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课学习。

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1、学习资源多,内容丰富,种类齐全,视频内容较好,特别是案例,学员普遍反映较好,对于落后地区实用性较强。

2、资源利用时间长,文字和视频材料在一段时间内都可以被老师利用,从时间上能够很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

3、由于网上资源较多,学员可选择的余地较大,时间充裕的、基础好的可以多学习一些课程;时间紧张的、基础差一点的可以少学习一些课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为适应不同的需求,学员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等等。

四、这次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有力推动了教师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原先家中没有计算机的或是没有上网的,有相当一部分学员为了这次远程继续教育买了电脑并上了网。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部分学员、特别是农村学员学习条件尚不能满足学习需要

大部分农村小学学员不具备在家或在单位上网的条件,只能在周末到中心小学或指定的网络学习点学习,学习时间受到限制,导致不能充分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还有一部分学员的计算机基础较差,难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网站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学习界面显示的“已学时间总计”,实际为学员的在线时间,这给一部分缺乏自觉性的学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认为只要网页上显示的时间达到要求的学习时数,就可以结业考试了,于是不再进行课程学习,形成了在线时间达到要求但真正的课程学习时间并没有达标的现象。

(2)网站的整体性能还有待于提高

网站服务器出故障频率较高,作业和考试多次提交不成功,给学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学员意见很大。

计时系统有问题,容易出现计时错误的现象。● 一台机器可以多次登录同一账号进行不同课程或相同课程的学习,方便了部分学员投机取巧。

●后台数据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地统计最新数据,容易造成管理机构工作的被动。●

统计功能不够强大,过泛而不够细,不能很好的满足各课任辅导教师了解本学科学员学习情况。

建议添加如下功能:

①分学科统计学习时间,或学习时间的统计结果中要有学科选项。②分学科统计作业和考试的提交情况,能够查询整个学科所有作业的提交。③通知的内容应该具备修改功能。

3、在线课堂的视频内容较少,应加以补充

学员普遍反映课堂教学案例专题讲座内容较好,能给他们的教学带来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建议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同时,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把我们一线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的课堂实录上传。

4、视频内容浏览不是很顺畅,有时甚至打不开

一种新的模式刚刚投入实践时,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虽然刚刚开始,许多地方还需要完善,但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形式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师训新局面

阜南教师进修学校

阜南县地处淮河北岸,大京九铁路横贯全县。面积1846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观有中小学校745所,95%的学校分布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在校学生为35.6万名,其中:小学生21.5万名,初中生12.6万名,在职教职工9000余名,有30%的教师系民师转正,教师队伍的整体数量偏少、质量更。有待提高。几年来,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县情,在县教育局的协调下,配合教研室、电大、电教馆、教育电视台等几家单位,形成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在“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对全县8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管于部进行新—轮培训,并指导全市的师资培训业务,现把我们的做法汇报—下:

—、三位一体,加强领导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我们学校,围绕关键,优化管理机制,形成了政府政策,经费保证,教育局整体领导协调,学校承担培训业务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全县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顺利有效开展。

(—)健全组织,整体推进。在我校领导的通力宣传汇报和协调下,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极为重视。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阜南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成虹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为主任的“阜南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县领导发文要求全县教师极积参训,教育局领导直接部暑督导,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具体培训,这样既增强了师训工作的组织的权威性,又加强了规范化运作的力度。县财政平均每年拨付60余万元资金用于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和业务培训,保证师训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制度,整体促进。为了使师训工作卓有成效,我校认真总结经验,并进行广泛调研,结合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的实际,与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协商,制定出师训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阜南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奖惩制度》、《阜南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把继续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晋级评优等考核范围。并从学籍管理。参训考勤、学业考核、成绩反馈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保证了师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科学安排,整体协调。我们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工作繁重的实情,为解决工学矛盾,对培训工作作了科学安排。在培训时间上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点培训,送教“下乡”,并且统——培训计划和内容,分点实施,在培训手段上采用“人网、天网、地网”并用的形式,在培训模式上遵循“不拘一格,因需而变”的原则。为弥补分点培训带来的管理难度,在县教育局的协调下,聘请当地教育管理于部担任培训点负责人,负责本点的组织管理工作。我校组织人员到点指导,全面督查,加强对授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培训效果的检查,及时掌握各点的培训动态,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扎实开展。

二、围绕“三农” 强基固本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95%的学校在农村,因此,我们把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作为师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上一篇:我克服了困难作文下一篇:车辆抵押借款合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