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2024-07-22

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精选14篇)

1.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一

yjbys

男 29岁

学历: 本科工

作年限: 1-2年

期望薪资: 5000-8000元

工作地点: 广州 - 天河

求职意向:证券分析师

工作经验(工作了6个月,做了1份工作)

金泰石油

工作时间:3月 至 209月[6个月]

职位名称:国际分析师

工作内容:收集国际市场影响原油需求供给的相关实事消息。

分析国际油价走势,分析影响原油价格的需求、供给的因素;

录制原油投资相关的视频讲座,编辑原油周刊。

分析全球金融市场,包括国内外美股、A股、港股、欧洲市场;

提供写股市的投资分析报告,讲解股票分析及投资理论。

教育经历

11月毕业 多伦多大学 金融经济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金融投资分析个人简历模板

2.投资分析师简历表格

 

2.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二

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投资者行为复杂化的典型反应。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广泛存在,这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较于西方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欠缺理性,更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而改变自己最初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过度的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股价泡沫,使市场运行效率受损,增大市场系统风险。袁梁(2009年)采用CSAD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检验,证实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羊群效应。其研究时期,我国股市出现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剧烈动荡(如图1所示)。由于羊群效应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同时也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引起了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故学者们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羊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和演化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证券市场上不同投资主体产生的羊群效应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对应的具体措施。

二、羊群效应的界定

(一)基于信息的“羊群效应”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即典型的“羊群效应”。每个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面对相同的投资决策,往往拥有自己的信息,但此信息的可信程度却不能得到保证。事实表明,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的程度和正确性,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二)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

以基金经理为例,由于基金经理和雇主们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基金经理出于对其职业前途的考虑,可能依靠也可能不采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这取决于其行为如何反映其所获得的信息。为了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三)基于报酬的“羊群效应”

基金经理的报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基金经理之间的相互模仿,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作用。在股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报酬通常建立在业绩的相互比较上,具体表现为基金指数的增长。基金经理极有可能为了获取较高的报酬,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而且基金经理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差异比较

(一)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区别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

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不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广义上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个人投资者是指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个人。从数量上讲,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方面,个人投资者远远小于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二)不同投资主体的羊群效应分析

具体表现在:

(1)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机构投资者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分为理性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理性的“羊群效应”是从委托代理角度,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模仿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忽略自己已获得信息,以保持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这时的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有效策略。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是行为主体盲目地相互模仿,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机构投资者理性的羊群效应可能会促进某种证券的价格水平向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接近,对资本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如果某一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公司基本情况和行业的均衡价格,此时众多机构投资者将买入该股票,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将会推动该股票价格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同样,对于价格高于正常水平的证券,机构投资者集体性的卖出行为有助于该种的证券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有许多机构投资者选择负反馈的投资战略,即投资于前期价格下跌的证券,并卖出前期价格上涨的证券。如果多个机构投资者对一种或一类股票采取这样的投资策略,将有助于减少市场中证券价格的波动。这时,消息灵通和经验丰富的机构管理者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第二,机构投资者做出的非理性羊群效应会促使证券价格迅速变动。投资经理如果对市场信息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效仿,最终将会出现某种证券价格非正常地过度上升或过度下跌。如果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卖出大量价格不断下跌的证券,会对整个市场信心产生严重打击,甚至引起资本市场的崩溃。如果机构投资者偏好短期投资策略,其羊群效应将增加市场的波动,降低市场的稳定性,如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买进或卖出的是大盘蓝筹股时,由于大盘蓝筹股较高的权重会对股价指数带来较大影响,导致指数失真,无法正确反应市场的运行情况。

(2)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由于个人投资者相比较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其产生的“羊群效应”都是基于机构投资者产生的“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市场中的庄家和机构常常是羊群效应的发动者,个人投资人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追随者。非理性羊群行为在股市中推波助澜,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上调成为过度超涨,或者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下调成为过度超跌。市场上的交易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个人投资者对证券价格走势的观点认同度偏高,或者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同度高。以2005年到2008年沪深股市为例(如图1所示),从2005到200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上证综指由1000多点最高推至6124点,累计涨幅高达500%。2007年新开户数为3269万户,是2006年A股开户数的10倍,投资者开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在充沛的资金面支撑下,成交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以沪市为例,2007年1月4日开市第一天,沪市成交金额突破800亿元,此后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突破千亿大关。但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出现了连续的单边暴跌。仅2008年3月一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20.14%,沪深300指数也出现18.91%的跌幅。上证综指2008年一季度累计跌幅达37.63%,使A股总市值蒸发掉了1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G D P的40%。,比面临衰退危机的美国还高出2.6倍。我国股市的走势不是周期性的经济调整,已经脱离了客观经济环境,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陷阱,投资人的信心极度涣散。

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在涨时助涨,在跌时助跌,容易引发高度的投机和市场泡沫,使市场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2008年A股市场出现调整,除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影响,和针对通胀而采取的价格管制、中石油的回归压力以及中国人寿限售股解禁等的冲击等原因。突如其来的雪灾引发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也是导致调整的重要原因,对这次的震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1月10日,一场历史罕见的雪灾陆续袭击了我国许多省区。就在1月28日灾情最为严重的这一天,在煤电油运和航空板块的带领下,A股市场经历了7.2%的大跌。雪灾肆虐的整个期间(1月10日至30日)上证指数从5440点一路狂跌至4311点(如图2所示)。除了股市对不利消息的正常反应外,众多投资者一致的行为,即羊群效应也是导致大跌的重要推手。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当时说过,此次雪灾给灾区的企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市局部的,也是短暂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或者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这段时间的非理性“羊群效应”致使二级市场出现暴跌的现象,短期的影响被放大表现在了股市上。

证券投资的“羊群效应”往往导致投资者做出反向选择,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先后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这一过程看上去却产生了新一轮的“羊群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就存在着明显的交易量大价升,量小价跌的现象。以雪灾期间的上证指数日K线图为例,如图2所示。在雪灾发生之前,指数呈缓慢上升的态势,伴随着较大的成交量,且不断的有天量放出。但雪灾最严重的一天,1月28日,A股市场单边下跌7.2%,成交量出现较大萎缩。这些反映出投资者相当典型的追随倾向,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利益损失。

四、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造成机构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的原因包括:

(1)投资策略的趋同。先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存在着某种领先优势,特别是部分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已经相对于后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市场当中的寡头垄断地位,对于后进入者的投资决策存在着很大的引导作用。面对先行者的羊群行为时,如果后来者不遵循这种行为规则,相对于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会显得与众不同。采取与群体不同的投资行为意味着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需要冒更大的风险。因此新进入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便会具有仿效现有的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倾向。

(2)信息成本高。信息成本是影响机构投资者投资决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但是在实际市场中,信息的获得必须付出成本,有时成本太大,以致机构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价值,但并不一定超过须支付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会采取一种其认为的“简捷”方式,从其他管理者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

(3)市场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雄厚的资产规模决定了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具有成为市场领导者的实力。机构投资者所拥有的各种信息、资金等优势,使得其已不需要再采用传统的操纵股价的方式来获取利润。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其投资策略较易得到其他中小投资者的认同。市场的认同将从客观上扩大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

(4)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缺陷。随证券市场的发展,影响机构投资者业绩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但缺少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经营业绩的好坏和区分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管理技能的高低。通常的评价方法都是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业绩相比较来评价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工作成效。为了不落后于同行,管理层会十分关注“领头羊”的动向,甚至出现追随、模仿其投资决策的动机和行为。尤其在投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追随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以避免自身收人损失风险的增大将会成为许多机构投资者管理层的最优选择。

(5)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声誉的需求。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下,机构投资者管理层极其关注职业声誉这一影响其职业生涯和从业收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管理者在职业生涯中积累起的声誉一旦遭到破坏,会对其事业产生长期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各年龄阶段的管理者而言,追随投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的投资策略将是他们的明智选择,“共同承担责备效应”的存在导致了羊群效应。

(二)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成因分析

个人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主要包括:

(1)客观上: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买卖股票仅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将主要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面对市场上大量的不确定信息,一般个人投资者无法筛选出有效信息,也无法优化投资决策,不得不承受巨大的投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自行判断和决策,从而采取与他人趋同的投资行为。

(2)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很多个人投资者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财力比较薄弱,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对自己投资决策能力缺乏信心。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是见好就收,很少做中、长期投资。在高风险的证券投资活动中,个人投资者缺少专业投资者的认知与判断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结果往往是盲目跟风。

(3)心理上:迷信权威,群体影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个人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为了趋利避害,个人投资者往往趋向于追寻自认为可靠的权威信息,热衷于探寻某些所谓的“内幕消息”,甚至会依附于市场中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投资人。

(4)博弈格局。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虽然人数众多,绝对资金量大,但投资分散,不能形成同向合力。在缺乏有效信息和投资经验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具有相当的盲目性。机构投资者借助各类消息、传闻诱导大量个人投资者跟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并没有全面展开,个人投资者却成为机构投资者共同博弈的对象。这种博弈格局必然是机构投资者操纵市场,个人投资者盲目投资。

五、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解决对策

(一)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股价的不稳定性,为了使我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弱化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1)独立决策,切忌盲目模仿。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如果想要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信息,不要轻信传闻,在市场极端不稳定,信息极端不确定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

(2)提高信息收集质量,降低信息成本。机构投资者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不是不能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而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才会选择捷径从其他机构投资者那里获得信息。机构投资者应在信息收集前将没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在外,寻求更快捷、更低廉的方式获取信息。

(3)培养理性投资理念,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分析能力。端正对股市的认识,充分了解证券市场上的各种风险。在信息披露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独立分析个股的价值和走势,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防止因模仿“领头羊”而造成损失。

(4)加快机构管理创新步伐,提高机构资金的运营效率。在现实市场环境中,机构管理者必须面对新理念、新策略、新课题。机构投资者的实际管理人必须在投资方面,如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更加合理而科学的对策和措施,实现机构资金的高效运营,给予机构投资者持续稳定的回报。

(5)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以投资基金为例,由于基金管理人员的报酬标准单一化,导致各种基金投资风格的趋同性。在衡量业绩时应考虑多方面的能力,如考虑创新性、设置工资水平下限、对赢利者设置额外奖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持机构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及行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基金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机构投资管理者的短期行为而承担的人为风险。

(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羊群效应的实质是从众、盲从、非理性行为。个人投资者要克服盲目跟风,坚持独立判断,努力成为理性的投资者。

(1)提高信息收集、判断的能力。提高收集宏观经济信息、上市公司信息和股市交易信息的能力,对大众传媒、专用媒体、股市实地等途径得来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做出理性判断,决定投资方向。

(2)掌握必要的股市知识和投资技巧。个人投资者应学习掌握有关股市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股市操作技巧,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股海搏击的技战术水平,争取投资的主动性,成为理性、成熟的投资者。

(3)倡导价值投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非理性的羊群行为诱导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最后却为券商交足手续费,自己却落得高位套牢、甚至血本无归。个人投资者应记住“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培养长期投资与组合投资的理念。

(4)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股市潮起潮落,变幻莫测,似乎无规律可循。其实股市的运行,投资者买卖股票的操作行为,还是有特定规律的。如“庄家”做庄,大体上都要经过吸筹、洗盘、拉抬、整理、拔高、出货等阶段。摸清庄家炒作的规律有益于把握买入卖出时机。庄家与散户是博弈的双方,不能盲目跟庄,进入庄家的圈套。

六、结论

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证券的发现速度,维护市场稳定。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加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股指在短时间内持续暴跌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市场的参与过程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应该深刻理解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在自身的投资过程中,独立的分析判断,尽可能减少非理性羊群效应。

参考文献

3.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三

羊群效应是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上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投资者行为复杂化的典型反应。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广泛存在,这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较于西方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欠缺理性,更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是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而改变自己最初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过度的羊群效应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股价泡沫,使市场运行效率受损,增大市场系统风险。袁梁(2009年)采用CSAD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检验,证实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羊群效应。其研究时期,我国股市出现了从暴涨到暴跌的剧烈动荡(如图1所示)。由于羊群效应涉及多个投资主体,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影响巨大,同时也和金融危机密切相关,引起了投资界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故学者们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羊群效应的产生机制和演化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证券市场上不同投资主体产生的羊群效应的不同影响及其成因,进而提出对应的具体措施。

二、羊群效应的界定

(一)基于信息的“羊群效应”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即典型的“羊群效应”。每个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面对相同的投资决策,往往拥有自己的信息,但此信息的可信程度却不能得到保证。事实表明,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在决策时,通常会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的程度和正确性,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

(二)基于名誉的“羊群效应” 以基金经理为例,由于基金经理和雇主们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基金经理出于对其职业前途的考虑,可能依靠也可能不采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这取决于其行为如何反映其所获得的信息。为了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三)基于报酬的“羊群效应”基金经理的报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基金经理之间的相互模仿,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作用。在股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报酬通常建立在业绩的相互比较上,具体表现为基金指数的增长。基金经理极有可能为了获取较高的报酬,从事风险较大的投资,而且基金经理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同行的买卖情况,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差异比较

(一)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区别 按照证券投资主体的不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广义上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个人投资者是指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个人。从数量上讲,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方面,个人投资者远远小于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二)不同投资主体的羊群效应分析 具体表现在:

(1)机构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机构投资者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分为理性的“羊群效应”和非理性的“羊群效应”。理性的“羊群效应”是从委托代理角度,机构投资者的管理层模仿其他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忽略自己已获得信息,以保持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这时的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有效策略。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是行为主体盲目地相互模仿,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机构投资者理性的羊群效应可能会促进某种证券的价格水平向稳定的均衡价格水平接近,对资本市场起到稳定的作用。如果某一证券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公司基本情况和行业的均衡价格,此时众多机构投资者将买入该股票,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将会推动该股票价格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同样,对于价格高于正常水平的证券,机构投资者集体性的卖出行为有助于该种的证券价格回归到正常水平。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有许多机构投资者选择负反馈的投资战略,即投资于前期价格下跌的证券,并卖出前期价格上涨的证券。如果多个机构投资者对一种或一类股票采取这样的投资策略,将有助于减少市场中证券价格的波動。这时,消息灵通和经验丰富的机构管理者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为其他机构投资者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第二,机构投资者做出的非理性羊群效应会促使证券价格迅速变动。投资经理如果对市场信息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更大范围内受到效仿,最终将会出现某种证券价格非正常地过度上升或过度下跌。如果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共同卖出大量价格不断下跌的证券,会对整个市场信心产生严重打击,甚至引起资本市场的崩溃。如果机构投资者偏好短期投资策略,其羊群效应将增加市场的波动,降低市场的稳定性,如众多的机构投资者同时买进或卖出的是大盘蓝筹股时,由于大盘蓝筹股较高的权重会对股价指数带来较大影响,导致指数失真,无法正确反应市场的运行情况。

(2)个人投资者羊群效应分析。由于个人投资者相比较于机构投资者在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其产生的“羊群效应”都是基于机构投资者产生的“非理性”的羊群效应。市场中的庄家和机构常常是羊群效应的发动者,个人投资人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追随者。非理性羊群行为在股市中推波助澜,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上调成为过度超涨,或者使股价原本正常的下调成为过度超跌。市场上的交易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个人投资者对证券价格走势的观点认同度偏高,或者说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同度高。以2005年到2008年沪深股市为例(如图1所示),从2005到200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将上证综指由1000多点最高推至6124点,累计涨幅高达500%。2007年新开户数为3269万户,是2006年A股开户数的10倍,投资者开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在充沛的资金面支撑下,成交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以沪市为例,2007年1月4日开市第一天,沪市成交金额突破800亿元,此后天量纪录不断被刷新,突破千亿大关。但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出现了连续的单边暴跌。仅2008年3月一个月,上证综指下跌了20.14%,沪深300指数也出现18.91%的跌幅。上证综指2008年一季度累计跌幅达37.63%,使A股总市值蒸发掉了1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G D P的40%。,比面临衰退危机的美国还高出2.6倍。我国股市的走势不是周期性的经济调整,已经脱离了客观经济环境,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陷阱,投资人的信心极度涣散。

4.个人投资理财趋向分析介绍 篇四

什么是投资理财?投资理财就是管理现有的财富积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要懂得如何管理我们的财富,首先我们得弄清楚2014个人投资理财的具体方向。前几年的经济危机,虽然现在已经渐渐失去了威力,但是因为它的影响让我们现在的经济仍处于比较低迷的阶段。

随着我们国家一系列财政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投资理财市场变得更为的广阔,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2014个人投资理财可谓热点颇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金,从1997年第一批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开始,基金投资备受个人投资者的关注,去年基金投资已经明显的超过存款,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选择看点中的重要一环。2013年许多投资者十分看好基金投资的收益稳定、风险小等优势,希望能够获得理想的收益。其次是股票,股票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高收益与高风险是并存的。因此,投资者如果要选择炒股,应保持谨慎态度,需要看准时机再进行投资。

还有储蓄,储蓄是一种传统的个人理财方式,现在,仍有大多数人将储蓄作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选择首选。虽然基本零风险,但是也不会为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

最重要的是保险,自从收益类险种推出,一直备受人们追捧。保险投资险种一般品种丰富,这些险种不仅有最基本的保障功能,可以在我们医保的基础上多一层健康保障,同时还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可以做到保障与投资的双赢。因此,2014个人投资理财的一大热点就是对保险业务的投资。市场上繁多的保险公司中,我们比较推荐泰康人寿,他们的服务一流,产品的种类也格外的丰富,绝对是个人投资理财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他们推出的“e理财D财富传承计划”,是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险种。

5.中国境内个人境外投资分析报告 篇五

中国境内个人境外投资分析报告

徐天问 2011-11-9 一.中国境内个人境外投资的现状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达31974.91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不仅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加剧了国内流动性的泛滥。在此压力之下,民间一直就存在“藏汇于民”、放宽个人外汇投资,以缓解外储重压的呼声。合理拓宽外资流出渠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已不仅仅只适用于企业;面向个人开展境外投资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个人境外投资政策可以概括为“部分放开,有限流出”。目前,外汇政策放开的个人境外投资主要渠道有:

(一)QDII形式

通过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进行境外固定收益类、权益类等金融投资,即通常所说的QDII形式。

(二)特殊目的公司

个人通过设立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设立境内融资平台,通过反向并购、股权置换、可转债的资本运作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从事各类股权融资活动,利用境外融资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三)个人通过所属公司或境内代理机构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认股股权计划

(四)将个人财产转移境外后进行投资(五)投资B股

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深、沪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在境外或在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2001年我国开放境内个人居民投资B股。

6.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六

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 家庭资产呈多样化发展, 城乡居民家庭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 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开始涉足股市, 由于个人之间风险意识、信息充足率、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差别, 投资收益存在很大的差别。

股票由于其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 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而其高风险却往往重视不足。本文希望在分析我国家庭个人投资股票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对个人投资股票的风险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家庭个人投资股票的现状

(一) 我国家庭个人投资股票的比例

从目前的情况看, 家庭个人投资方向中, 银行储蓄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 占总投资的57.5%, 现金为17.93%, 股票则为15.45%。鉴于银行储蓄的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 银行储蓄一直是居民和机构投资的首选。在当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银行储蓄收益偏低, 扣除通胀之后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这也促使投资者在满足日常流动性的基础上将部分资金投入收益更高的领域, 股票市场就是典型的高收益工具。

(二) 我国家庭个人投资股票的盈亏状况

亏损与收益的对应, 是金融市场上的常态。损失和收益交替出现, 和经济形势的好坏交替呈同步变动。除了经济形势之外, 行业的周期性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转变也会影响到盈亏状况。

家庭个人投资股票是否盈利, 除了上述基本面的情况, 还与个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与规避风险能力有关系。

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从股市中盈利的群体只占总人数的22.17%, 其余77.83%则为亏损或者持平。这正好体现了股市“二八”法则, 即在股市中, 二成投资者盈利, 八成投资者亏损或持平。

三、投资股票面临的风险

家庭个人投资股票面临的风险有多种, 但在一般情况下, 家庭个人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违约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胀风险, 其他风险较少遇到。

(一)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违约风险不多见, ST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退市的风险, 但退市后仍可以在三板市场交易, 而且可以参与分红。至于债券违约, 2012年山东海龙债由于资不抵债, 濒临违约, 政府出资解除了违约风险。

(二) 利率风险

利率下调, 银行存款收益低, 从而造成买证券者增多、证券价格便会随之上升;相反, 利率上调, 银行存款收益高, 则证券价格也随之下跌。

(三) 通胀风险

物价指数上涨时, 债券价格下降, 但是, 股票却是一种保值手段, 因为物价上涨时企业资产也会随之增值, 因此, 物价上涨也常常引起股价上涨。不过总的来说, 物价上涨, 债券价格下跌, 股市则会兴旺。

(四)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股票市场内部因技术性操作因素引起股价波动而产生的风险。技术风险因素包括投机者的投机性操作、股市的强弱变动趋势、股价循环、信用交易和证券主管部门对股票市场的限制性规定。不同公司的技术风险差异可通过Beta系数来反映。

四、股票投资的风险控制

(一) 分散系统风险

分散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工具、投资时间、投资行业三个原则来实现。

1. 投资工具分散

将资金平均分散到多家公司股票上, 总的投资风险会大大降低。市场上的投资工具对利率的变动有不同的效果, 如果选择两只反向变动的资产, 则可以对冲风险。有研究表明, 对任意选出的60种股票的组合进行投资, 其风险可将至11.9%左右。

2. 时间分散

股市在得知上市公司派息消息后, 股票价格会有明显地变动。短期投资宜在发息日之前大批购入该股票, 在获得股息和其他好处后, 再将所持股票转手;而长期投资者则不宜在这期间购买该股票。

3. 行业选择分散

2013年以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为代表的光伏产业的衰落很好的说明了投资行业的重要性。股票投资不仅要对不同的公司分散投资, 而且这些不同的公司也不宜都是同行业的或相邻行业的, 最好是有一部分或都是不同行业的, 不同行业、不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对冲风险, 从而能有效地分散风险。

(二) 回避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来自各种因素, 需要综合运用回避方法。

1. 掌握趋势

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 了解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

2. 搭配周期股

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 一年里有部分时间停工停产, 其股价在这段时间里大多会下跌, 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 可策略性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 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

3. 选择买卖时机

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 算出标准误差, 并以此为选择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 当股价低于标准误差下限时, 可以购进股票, 当股价高于标准误差上限时, 最好把手头的股票卖掉。

4. 注意行业周期

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 经济气候好时, 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 股市交易必然凋零。要注意不要把股市淡季作为大宗股票投资期。

(三) 避免利率风险

了解企业营运资金中自有成份的比例, 利率升高时, 负债较多的公司会遇到资金困难, 从而殃及股票价格, 而利率的升降对那些借款较少、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或公司影响不大。

参考文献

[1]甘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7.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七

理财困惑

1、现在,夫妻俩希望儿子今年高中毕业后去国外留学,初定地方是澳大利亚。丰富的从商经验,让李老板深深地感觉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而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保险,李老板也希望通过合理规划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2、由于一人持有公司,徐老板知道继续将部分费用公私不分并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徐老板也希望能通过借助合理的途径让“公私”都能受益。他希望求助理财师如何分配资产和做账,才既能合理避税又能让两者相得益彰。

企业公私分离,合理避税并不难

徐先生深知公私费用不分并不利于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多征税的情况,由于在材料中没提及徐先生企业具体的收入支出情况,因此无法精准地为徐先生提供节税明细规划,但可提供一些合理避税的方法供其参考:

1 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可以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税。

2 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或者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3 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借用“外资”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保险寿险、医疗险、财险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私营企业主是完全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他们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身体往往被透支。而这些私营企业主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他们发生意外或身患重病,家庭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所以,一份高额的意外及健康险是对家人的责任体现。

其次购买理财分红险满足资产的保全及实现财富公私分离。当企业经营发生危机,企业债权债务问题出现、发生法律诉讼时,银行存款、股票、房地产等都可能被冻结,由于徐先生家庭的财产没有实现与企业财产的真正剥离,到时候连全家的基本生活都会面临考验。而保险保单是受法律保护的,不会被冻结和拍卖,而其保单贷款功能则又使其成为了最好的“变现”工具。所以,购买大额保单即可保全资产,又具备流动现金的作用,同时也为自己未来的养老提前做了准备。徐先生可购买缴费期短、保障期长的分红产品。

由于徐先生是一名企业主,经营上承担着全部责任,虽然从事的加工业风险适中。不过,综合考虑的话,建议李先生可以适当购买财产险和雇主责任险。这样可以避免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保障系数。

投资剔出过高和过低的投资品种

剔除了原投资组合中70万的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6 .28%.,理由是徐先生为了公司发展,不得不经常加班,没时间精力花费在股票市场,加上股票投资风险系数较大,与其所要求的稳健投资理念相违背,故删除股票投资一项。

大幅降低了国债投资比例,由原投资组合中200万的国债投资,减为100万的国债投资,调整后约占总资产的8.97%。国债毫无疑问是一种风险可控的稳健型金融理财产品,“零”风险是其最大的优点,缺点是收益率过低。按徐 先生的财务状况,以国债投资为主显然是不适当的,不仅占用了资金的流动性,而且丧失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建议徐先生的投资组合中不以国债投资为主。

由于整个投资市场也越来越复杂,有鉴于此,建议徐先生在未来的资产配置上多以“稳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以对抗未来的经济波动风险,建议在投资组合中新增信托计划,可在其投资组合中占主导地位,投资资金为200万,占总资产的17.94%.

徐先生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故此,留存6个月的家庭开销为家庭准备金(约18万),至于30万货币基金应保持不变,其作用便于企业资金周转,这部分资产投资的同时也是用来应对“家庭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准备金,保证了您家庭开支的流动性。

理财系列篇之二

四招让你投资房产有钱赚

房子,这个10年前开始商品化的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房价逐步提高,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因为冲动难以避免,所以要扼住冲动就需要制定一些规则,并尽量遵守,借此达到少犯冲动的错误。在这里我们例举房产投资中几个实用技巧,由此来使我们在投资房产时加以参照。

买房巧用公积金

买房不仅可自住,还可以通过买房而理财。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为员工提供高比例的住房公积金。有的企业员工公积金月度交纳总额超过1000元。在现在银行利息少、CPI高企之下,让公积金躺在账户里“睡觉”不是明智之举。如何运用公积金就有大说道,如果运用得好,甚至还能为自己日常生活增加收入。

举例说,高先生一家的现住房没有背着贷款,家里还有储蓄20万。由于股市、黄金和外汇行情忽上忽下,高先生不想冒险投资,所以房产就成为第一选择。高先生用这20万作为首付,其余的全部用公积金贷款按揭30年,购买一套市内两居室住房。

高先生每月需要还公积金贷款支出1600元,但高先生和妻子两个人公积金账户里共有近6万元,每月还有1700多元的入账,因为买房贷款用了公积金,所以公积金里的存款和每月公积金入账,就可以用来还贷。

而高先生把房子简单装修后租出去,租金每个月1300元。全年15600元就算作20万的利息了,和银行利息比自然要高很多。高先生不仅利用公积金还房贷,用房租当高利息,而且由于房价上涨,高先生的房产也在升值。

nlc202309010909

可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房时最好不要一次性付全款,应尽量降低公积金账户中的存款比例,同时提高贷款比例。

从小房产开始投资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为结婚准备新房的年轻人,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档小区,往往会有买房一步到位的想法,既是高档小区又是上百平的房子。这时一定不要为一时冲动付出很大,要量力而为,选择适合自己资产的房产投资。

小王夫妇现有一套市区70平方米两室的老房子,如果出售,大概可以得到现金30万元,夫妇俩还有10万元的现金。如果要买心仪的新小区120多平方米的三室房,房价已达60万元,小王夫妇贷款购买这套房,剩下的现金用于支付各类税费和装修。但从此以后,夫妇俩每月要支付2000元左右的房贷,对于月薪总额仅3000多元的这个家庭来说,交完房贷,两人生活水平将迅速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冲动,强行购买120平方米的新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资产条件的投资:将老房子转售为租,月租金1000元,10万元的现金再买套18万元左右的老房子,月租金500元。而那个环境很好的新小区因为离城区较远,入住率低,三室简装的月租金仅1600元左右。夫妇俩用两套房子的租金租下了这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住进了自己心仪的小区,每个月只需额外支付小房子的8万元房贷和新房租金差100元,合计也不过700多元。

这样一来,两人不仅住进新房,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而且资金条件好时,可以提前还贷。从适合自己的小房产开始投资,一点点攒足大房子的钱。

可投资房产边缘产品

对于房地产不熟悉的投资者,也不必看到房地产升值,一时冲动就决定买房。可以投资房地产股以及房地产信托产品等方式,达到间接投资房地产,逐步了解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钱先生并不热衷于买房,一则房屋出租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从目前的当地房屋租赁市场来看,一些新交房楼盘的投资回报率较低,仅3%左右。二则钱先生对房地产市场不是很了解,不愿把钱全投入其中。

钱先生的观点是,这两年炒股票、买基金等等,一年下来哪个还不比3%要高?比如说,现在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这就意味着50万元存银行每年有2.07万元的利息。大可拿出其中的一部分钱来租下一套不错的房子,剩下来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并没有考虑存款到期再也无法获得那么高的利率,还有就是要是租金不断上涨,踏空房地产市场的牛市不后悔吗?

可以这么说,只要经济不断成长,房产肯定是上佳的投资对象,但这并不等于说一定要把住房当作投资对象。像钱先生这样的投资者可以投资房地产股,可以投资房地产信托产品,也可以投资国际上的房地产投资基金。

不宜让投资的房产空置

有租金支撑的房子像“开工资”,月月开年年开;没有租金支撑的房子像“一次性产品”,投资收益只有在房子出手时才能“一现”。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如今有不少房产投资者怕麻烦将已购房子空置。这既造成房产资源的浪费,又减少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其实,房产的投资收益有两块,一块是增值,一块是租金。只有玩转增值和租金,才是合格的房产投资者。

投资者买房为升值,这种理财思路是对的,但是买房以后坐等升值,就不可取了。一来,就住房而言,它的基本用途是居住,无论是自住还是他住,它都在释放着它应有的价值,一旦无人使用它,它的价值无法释放,投资者就得不到投资回报。

二来,持有房子也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不低,这是投资买房与投资其他理财产品不同的一个特性。房子的持有成本可分为资本性支出和物业性支出两大类。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在持有期间为贷款而付出的利息和首付款的时间成本(一般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如果没有贷款就涉及到本金的银行利息;而物业性支出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物业管理费、装修费折旧等。

为此,投资者不妨针对短期持有和长期持有分别对待。

对于那些以短期持有为目的的房产投资者来说,一个楼盘从交房开始,园区一到两年是装修扎堆之时,房产投资者可在拿到房子的钥匙后,把清水房出租给装修公司作临时办公用,如果是一楼的房子,还可以出租给建材供应商作临时仓库。

8.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八

Investment Analysis

Strength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defined contribution 401(k) pension concepts and regulations.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team -buildng.

·Extremely well organized.

·Proven Customer service skills.

·Excellent PC skills and defined contribution 401(K)daily processing ,stock ,and mutual fund system logic.

Personal

Name: Stella Li Gender:Female Date of Birth:August 23th,1973

Martial Status:Married Email Address:stellali@chinahr.com

9.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九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章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规划概述2第一节“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运行情况

二、“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特点

三、“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成就2 2 5 7 第二节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9

一、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9

二、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1

1三、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12 第三节“十二五”规划解读1

5一、“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战略布局1

5二、“十二五”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6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精神解读18 第二章“十二五”期间经济环境分析23第一节“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

3一、“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将逐步恢复增长2

3二、“十二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2

4三、“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引领全球产业27

四、“十二五”期间跨国投资再趋活跃27

五、“十二五”期间气候变化与能源资源将制约世界经济28

六、“十二五”期间美元地位继续削弱30

七、“十二五”期间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大幅提升33 第二节“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36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长期趋好36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围绕三个转变38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产业将全面升级

41四、“十二五”期间我国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43 第三节“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预测4

5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结构预测4

5二、“十二五”期间我国贸易形式和利用外资方式预测47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结构预测48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体系预测50

五、“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竞争力预测

53六、“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国家化预测5

5七、“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面临的贸易障碍预测56

八、“十二五”期间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预测58

九、“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与城市发展关系预测6

1十、“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需环境预测63第二部分 行业运行分析

第三章“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总体发展状况67第一节“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规模情况分析67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67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68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70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73

第二节“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财务能力分析76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76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78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8

1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83 第四章中国个人理财市场规模分析86

第一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市场规模分析86第二节2014年我国个人理财区域结构分析87

第三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区域市场规模分析88

一、2010-2014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二、2010-2014年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三、2010-2014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四、2010-2014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95

五、2010-2014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96

六、2010-2014年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98第四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市场规模预测102 第五章“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04第一节个人理财行业特性分析104

第二节个人理财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105第三节“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分析106

一、“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06

二、“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发展特点分析109

三、“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市场供需分析111第四节“十二五”区域产业发展分析113

一、“十二五”区域发展态势与存在问题11

3二、“十二五”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走向11

5三、“十二五”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116第三部分 行业竞争策略

第六章个人理财行业竞争力优势分析1

21一、行业地位分析120

二、行业整体竞争力评价12

2三、行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12

5四、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127 第七章个人理财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130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30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130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13

3三、替代品威胁分析13

5四、供应商议价能力136

五、客户议价能力138第二节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1

42一、生产要素1

42二、需求条件14

5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147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148第二节个人理财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51

一、提高个人理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151

二、影响个人理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三、提高个人理财企业竞争力的策略154第八章个人理财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分析159第一节企业一159

一、企业概况159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160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16

2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165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167

第二节企业二169

一、企业概况169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171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17

2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17

4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177第三节企业三180

一、企业概况180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182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18

5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187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188第四节企业四19

1一、企业概况191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192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19

4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197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199第五节企业五20

1一、企业概况20

1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03

152

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06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09

六、“十二五”期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211 第六节企业六21

3一、企业概况213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15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216

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18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21

第七节企业七22

4一、企业概况224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26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229

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

31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32 第八节企业八23

5一、企业概况235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36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238

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41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43

第九节企业九24

5一、企业概况245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47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248

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50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53 第十节企业十256

一、企业概况256

二、企业优劣势分析258

三、“十二五”经营状况分析26

1四、“十二五”主要经营数据指标26

3五、“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规划264

第四部分 投资前景预测

第九章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投资与发展前景269第一节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投资机会分析269

一、个人理财投资项目分析269

二、可以投资的个人理财模式27

1三、“十二五”个人理财投资机会272

第二节“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行业发展预测分析27

5一、“十二五”个人理财发展分析275

二、“十二五”个人理财行业技术开发方向276

第三节未来市场发展趋势28

2一、产业集中度趋势分析28

2二、“十二五”行业发展趋势285

第十章个人理财行业“十二五”热点问题探讨289

第一节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289

第二节发展绿色经济和个人理财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90 第三节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91 第四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292 第五节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优化经济结构293

第六节“十二五”时期个人理财行业自身热点问题研究29

4一、行业技术发展热点问题29

4二、产业增长方式转型问题297

三、行业产业链延伸问题299

四、行业节能减排问题301

五、行业产业转移及承接问题301

第十一章“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305第一节“十二五”个人理财存在的问题305

第二节“十二五”发展预测分析306

一、“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发展方向分析306

二、“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行业发展规模预测309

三、“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行业发展趋势预测311

313

第三节“十二五”期间个人理财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竞争风险分析31

3二、市场风险分析31

5三、管理风险分析316

四、投资风险分析318

第十二章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投资策略分析323

第一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二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投资收益分析第三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产品投资方向第四节“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投资收益预测

一、预测理论依据326

二、“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总产值预测

323 324 325 326

329

三、“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销售收入预测3

31四、“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利润总额预测3

32五、“十二五”中国个人理财行业总资产预测334 第十三章观点与结论339

第一节个人理财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339

一、个人理财行业营销模式339

二、个人理财行业营销策略340第二节行业应对策略343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3

43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346

第三节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350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350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3

53三、重点客户战略管理355

四、重点客户管理功能356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10.金融服务简历 篇十

246.2亿元

总排名13明天控股

男 42 出生于山东泰安

北京大学法律系

主要行业:金融业

肖建华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后的枭雄”,以明天控股为核心平台,麾下是庞大而隐蔽的“明天系”。长久以来,明天系从未间断过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渗透。

“明天系”除了掌控明天科技、华资实业、西水股份等上市公司之外,还控股、参股了30家金融机构,具体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证券公司、4家信托公司、4家保险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货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在这其中,“明天系”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包括:4家城商行、4家证券公司、3家保险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期货公司。“明天系”俨然已成为全能型的金融混业巨鳄,而肖建华也因此成为金融业隐形富豪。

2刘益谦

170亿元

总排名30新理益

男 50 出生于上海 四川大学法律系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天茂集团(000627),2001年3月收购

2011年3月,在天茂集团宣布启动定向增发后不久,刘益谦辞去天茂集团董事长职务。尽管如此,刘益谦仍通过新理益间接持有天茂集团,为其实际控制人。同时,新理益还控股了国华人寿和天平车险两家保险公司。近年来,刘益谦大举买入的艺术品收藏,已成为其财富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于泳

130.8亿元

总排名47上海鸿商控股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PE

上市公司:洛阳钼业(03993.HK),

2007年4月IPO

低调的于泳因重组洛钼暴富,之后在全球大举收购。顺利登陆H股之后,洛阳钼业开始了行业内的并购整合,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钼生产商。2011年4月,其又以296万元的价格获得富润矿业余下的30%股权。随着招股书在证监会官网亮相,洛阳钼业即将回归A股市场,但因为背负诉讼面临风险。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1亿元,同比减少6.37%;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6.07%。

4龚虹嘉

120亿元

总排名54富年科技

男 48 华中科技大学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海康威视(002415),

2010年5月IPO

过去十年,龚虹嘉成立并投资了十几家公司,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收音机制造商德生和最大的视频监控产品供应商海康威视。受益于公司所处安防行业的稳定增长,2012年海康威视总收入72.08亿元,同比增长37.79%;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36.84%。2012年上半年,浙江东方及其他两位股东轮番减持海康威视,累计套现达19亿元之巨。

5吕向阳

85亿元

总排名105融捷投资管理

男 51

出生于安徽无为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01211.HK),

2002年7月IPO;

比亚迪电子(00285.HK),

2007年12月IPO;

比亚迪(002594),

2011年6月IPO

吕向阳于1993年创建融捷投资管理集团,1995年与表弟王传福创立比亚迪。除直接持有比亚迪的股份外,其亦通过融捷投资间接入股比亚迪。受累于太阳能业务持续低迷,2012年比亚迪业绩同比大幅下降,较大程度地拖累了集团整体业绩,这直接导致了年内吕向阳的财富相应缩水。

6陈隆基

70亿元

总排名137利嘉国际

男 57

出生于上海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博士

福建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

公司总部:香港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正和股份(600759),

2007年11月收购

陈隆基于1992年从香港回到福州组建利嘉集团,以外商身份介入商业地产。陈隆基长于借利好套现,从2011年11月22日至2012年3月13日,正和股份的股价因涉矿题材而持续上涨阶段,大股东正和集团通过上交所二级市场抛售和大宗系统减持,累计减持6100.63万股,占总股本的5%,其持股比例由67.89%下降至62.89%。而2011年底,陈隆基在二级市场多次疯狂套现之后,已彻底抛弃多伦股份(600696)。

7陈金霞

68亿元

总排名147涌金集团

女 45 出生于上海 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金融投资、医药

上市公司:九芝堂(000989),

2000年6月IPO;

国金证券(600109),

2007年1月借壳上市;

千金药业(600479),

2004年3月IPO

2008年6月魏东意外过世后,其妻陈金霞成为“涌金系”新任掌门。“涌金系”的后魏东时代,陈金霞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有九芝堂、国金证券、千金药业、广汇股份等。

7柯希平

68亿元

总排名147厦门恒兴集团

男 54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nlc202309031240

公司总部:福建厦门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紫金矿业(02899.HK,601899),

分别于2003年12月和

2008年4月IPO;

京东方(000725),

2001年1月IPO

2012年,在资本运作上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柯希平再度出山,参与ST盛润重组。当年2月,ST盛润重组前的最后一笔交易是,其控股股东莱英达集团以每股4元的价格让渡6384.13万股给天亿投资。交易完成后,天亿投资持有ST盛润20.2%股权,与亚东投资合计共持有29.92%。亚东获得了天亿在董事会的表决权,而天亿的大股东、持有恒兴集团95.4%的柯希平手上握有ST盛润更多股权。

9林立

58亿元

总排名193立业集团

男 50 出生于广东紫金 湖北工学院

公司总部:广东深圳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

分别于2004年6月和

2007年3月IPO

立业集团兼修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投资涉足金融、电力设备制造、能源、矿产、化工、生物医药、房地产等领域。在金融投资领域,立业集团2001年成为广发银行十大股东之一;2003年入主华林证券,成为第一大股东;2003年成为中国平安十大股东之一;投资成立了深圳市立信担保公司和立信基金公司;参股若干商业银行。林立拥有超过立业集团93.33%的股份。

10张大中

56亿元

总排名202大中投资

男 65 出生于北京

公司总部:北京

主要行业:投资

2007年,张大中将一手创办的大中电器以36.5亿元转让给国美电器,成立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的北京大中投资,先后参与TCL、海信电器增发。2011年3月,张大中重返家电零售业,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2012年,抄底中国联通,成为后者第五大股东,持股7824股,占公司总股本0.37%—尽管股价走势颓势,但2012年中国联通依然交出了一份近年来最为靓丽的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67.7%。

11周传有

55亿元

总排名207中金投资

男 49 出生于上海 复旦大学法学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新鑫矿业(03833.HK),

2007年10月IPO;

星星科技(300256),

2011年8月IPO

ST澄海(600634),

1993年3月IPO

周传有曾在本科母校华东政法大学任教,后至珠海建设银行任职。1995年,周传有成立中金投资。目前,中金集团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矿产投资、资本投资为主业,能源投资、信息产业等为补充的业务格局。

12戴志康

52 亿元

总排名232证大集团

男 49 出生于江苏海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硕士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房地产

上市公司:上海证大(00755.HK),

2002年借壳上市

2011年底,上海证大先后分别将上海外滩地王8-1地块50%的股权转让给复星集团(00656.HK)和SOHO中国(00410.HK),由于复星集团强调“自己对外滩8-1地块其余股权拥有优先认购权”,三方陷入“口水战”。2012年中,复星国际就上海外滩地王权益向SOHO中国、证大房地产、绿城控股提出民事诉讼,而戴志康则表示“两清了”,于5月初已完成外滩地王交易。戴志康创立于1993年的上海证大集团,以金融综合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文化创意为主业。

13虞锋

50亿元

总排名242云峰基金

男 50 出生于上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PE

虞锋曾任上海教育学院教师、上海市政府公务员。2003年,他把目光对准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的楼宇电视市场,创办聚众传媒。聚众和分众合并后,虞锋出任分众(FMCN.NSDQ)董事局联合主席及总裁。2010年4月,他和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创建“云锋基金”,从事私募。虞锋同时出任华谊兄弟(300027)和上海广电(601616)等多家上市公司董事。

13朱敏/徐郁清

50亿元

总排名242赛伯乐(中国)投资

男/女65/64 出生于浙江宁波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

专业博士/斯坦福大学

公司总部:浙江杭州

主要行业:PE

朱敏于1984年被公派至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与妻子徐郁清一起创办WebEx公司,2000年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07年3月,朱敏把WebEx以32亿美元卖给思科。而此前,朱敏就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早期风险投资商NEA公司在中国的唯一投资合作人,并回国创办了赛伯乐中国投资基金。而被称为“斯坦福妈妈”的徐郁清先后把儿子、儿媳和女儿都送入了斯坦福,她自己也在58岁时走入斯坦福校园。徐郁清同时身为美国硅谷VIA高级中学和加拿大怀特国际学校的创始人。

15郑泽良

49.3亿元

总排名281武新裕福

男 46 出生于广东顺德

nlc202309031240

公司总部:广东深圳

主要行业:保险

上市公司: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

分别于2004年6月和

2007年3月IPO

身为资深建筑设计师的郑泽良,通过深圳武新裕福持有中国平安2.22%的股份,为中国平安第八大股东。

16史正富/翟立

45亿元

总排名298同华投资

男/女 59/42 出生于安徽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南大光电(300346),

2012年8月IPO

2012年,南大光电以“2012年以来最贵发行价”的66元/股在深交所上市,当天暴涨近24%。史正富与妻子翟立通过同华投资握有南大光电1003万股,以19.95%的持股比例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0年6月,大学教授史正富在上海创办了同华投资的前身—上海天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迄今,同华投资了包括山东中轩、古井贡、奇瑞汽车等19个项目,行业主要涉及生物、TMT、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消费品等。

16杜厦

45亿元

总排名298太平洋联盟

男 66出生于北京

南京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

公司总部:天津

主要行业:投资

1996年,杜厦在天津东丽开发区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建材连锁经营超市”—家居东丽店。此后10年时间,家世界一度成为中国建材零售行业的标杆之一,而杜本人也被奉为中国建材超市“教父”。2008年,在以73亿元将其建材、零售、商业地产悉数高位套现之后,杜厦宣布“退隐”,远遁美国。2012年,其再度亮相,宣布为其创立的高尔夫球场联盟招募会员。此外,杜现已改行做起了私募基金。

18施建祥

36亿元

总排名411快鹿投资

男 49 上海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1999年,施建祥受长宁区政府委托,接管4家破产的国有企业,其中就包括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并把自己经营了5年的公司更名为上海快鹿投资集团。2005年9月,快鹿与美国OCC光缆公司合资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软光缆。除传统的制造产业之外,施建祥还涉猎金融、房地产和文化等产业。穷苦出身的施建祥钟爱与明星结交,他的微博就像是一个与各种明星的合照展。

19贺学初

35.1亿元

总排名428洪桥集团

男 50 安徽财经大学

公司总部:香港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洪桥集团(08137.HK),

2007年10月借壳上市

2013年3月,洪桥集团宣布,向吉利汽车(00175)主席李书福及浙江吉利发行7.4亿元的5年期可换股债券,用于巴西铁矿石开发,李书福父子再次通过贺学初完成买壳。贺学初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国家商务部,随后出任华润集团财务部门负责人。1997年离职后进入资本市场,先后完成了4个壳公司的交易。2001年将连续5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四海互联网重组后更名为上海证大地产,2002年又将连续5年亏损的南华信息科技重组后出售给吉利汽车,接连出售壳公司让贺学初赚得盆满钵满。

20沈南鹏

35亿元

总排名429红杉中国

男 46 出生于浙江海宁 耶鲁大学MBA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携程网(CTRP.NSDQ),2003年12月IPO;

如家快捷(HMIN.NSDQ),2006年10月IPO

2012年PE行业整体寡淡,红杉资本却并没有停下脚步。2012年8月,在首轮600万美元的基础上,红杉资本追加了对电台聚合应用的投资。11月,同样在首轮融资的基础上,参与了对瑞卡租车的B轮融资。2013年初,国内移动支付创业公司钱方支付获得来自红杉资本的 A 轮投资。退出方面,年内最大的动作即唯品会(VIPS.NYSE)在2012年3月上市后,红杉资本抛售其145万股股票。此外,由于运动服装行业的整体不景气,匹克体育(01968.HK)遭红杉大幅减持。从沈南鹏和张帆成立红杉中国至今,沈本人已累计投资50余个项目,成功退出21个项目。

20何伯权

35亿元

总排名429今日投资

男 53 出生于广州

公司总部:广东广州

主要行业:投资

上市公司:7天连锁酒店(SVN.NYSE),

2009年11月IPO;

诺亚财富(NOAH.NYSE),

2010年11月IPO

何伯权2003年从打造乐百氏品牌的实业家转型为天使投资人,所投公司主要集中在消费行业。2010年,其投资的诺亚财富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营金融服务机构,何伯权所占股权市值最高超过5.2亿元。2012年,何伯权将所持真功夫的股权悉数转让。

11.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十一

目前股市是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大量个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1],与分散的,无论在资金、信息、技巧都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实力雄厚、组合投资、专家理财、投资理念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等特征。由于信息来源、信息处理能力的巨大差异,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市场操纵能力。即使不通过违法行为,如内幕交易等,机构投资者也能凭借资金实力通过“做庄”对个股施以决定性影响[2]。中小散户,由于资金、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劣势,往往被庄家发出的各种虚假的诱导信号所迷惑,继而追涨杀跌,遭遇套牢的风险,造成股市的巨幅震荡。而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的成熟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很难凭借自身实力影响某个股的基本走势。目前保险基金入市和三类企业有条件地进入股市,均对以基金及券商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形成新的压力,推动了价值再发现的过程,市场格局从寡头垄断向不完全竞争转化,信息资金方面的优势作用不断被削弱。实证研究也表明,有基金等机构参与其中的股票价格要比没有基金参与的股票价格波动幅度小。在市场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构成的情况下,机构在资金、信息专业水平等方面处于大体相当的地位,没有或很少有机构能凭借做庄等市场行为诱使其他机构投资者上当。于是种种针对中小散户的“投资手法”失灵,机构投资者只能自拉自唱。机构投资者在相互的博弈中,最终将会认识到,只有大家都遵守统一的市场游戏规则,才能避免损人不利己的结局。

1 基本假设

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对股票的价格有一定影响作用,不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的投资人,并且他们在搜集信息、信息处理和投资决策上,有人才和规模优势。也就是说,这里所指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从经济特征来考虑,不是从法律特征来考虑,并不要求机构投资者一定要具有法人地位,包括那些合法或非法(主要指以身份证开空账户的形式)的投资者。而个人投资者是指那些资金实力薄弱,人数较多,力量分散,对股票价格没有影响,只是股票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的单个的投资人,并且个人投资者在搜集信息、信息处理、投资决策等各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劣势。现假设:

1)证券市场是非完全有效的。按有效市场理论[3],如果与基础资产相关的所有信息能够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上,那么该价格基本接近于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但该理论有几个重要的前提假设:信息及传递是无成本的,所有交易者都能同时得到信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均追求效用最大化。然而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上,信息是异常复杂的,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利用也是要花费成本的,不同交易者基于自身的情况限制,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因此基于这一前提下的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也是不充分的,与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存在一定偏差,进而市场非完全有效的假设较接近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2)证券市场博弈的参与人即决策主体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个主体。他们都是经济意义上的“理性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3)机构投资者哄抬或打压的股价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即个股的涨跌是在整个股市行情波动的范围内。否则,股价太高或太低,诱骗散户跟进或卖出的信号完全失灵,这时机构投资者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且价格太离谱时会招致管理层的管制,那时其他参与方的行动变量不再为常数。

2 静态博弈[4]

进行投资交易时,个人投资者往往根据一些噪音或表面信息的伪信号为基础进行决策,常表现为高买低卖和追涨杀跌。而机构投资者在对各种信息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策略进行套利活动。设机构投资者的纯策略是套利或不套利,个人投资者的纯策略是买入或不买入。当个人投资者预期股价上涨时则买入,而机构投资者预期股价将下跌,对个人投资者的买入进行套利而卖出,实际操作的结果股价有上涨和下跌两种情况,用以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令下跌的概率为μ,上涨的概率为1-μ,μ的大小与个股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持筹数量之比以及信息中的噪音含量成正比关系。在最终下跌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分别以pl-p的概率进行买入和不买入,机构投资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收益分别为A1和B1,而个人投资者在机构投资者分别以q和1-q进行套利和不套利的情况下买入的损失为-C1,和-D1,最终股价上涨时情况与下跌时相反。

由此得出下跌时机构投资者套利期望收益为pA1+(1-p)B1,而股价上涨时套利的期望收益为p(-A2)+(1-p)(-B2),最终套利的期望收益为:

而个人投资者进行买入操作所获得的期望收益(损失)为:

U2=μ[-qC1-(1-q)D1]+(1-μ)[qC2+(1-q)D2], (3)

θU2θμ=-qC1-(1-q)D1-qC2-(1-q)D20.(4)

由实际情况可知,在股市下跌时,机构投资者套利收益必有A1B1,而个人投资者买入股票时损失必有C1D1。同样可知,在股市上涨时,机构投资者套利损失必有A2B2,而个人投资者买入股票时收益必有C2D2。

由上可知,机构投资者对个人投资者进行套利操作后的期望收益与μ成正比,即个股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持股数量之比越大,信息虚假量越多,机构投资者的获利越大。同时,从个人投资者买入操作的收益(损失)可以看出,其收益与个股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持股数量之比,以及信息中的虚假含量成反比例关系。以上分析隐含地约定个人投资者处理伪信息能力,与机构投资者相比差距甚大。

由于机构投资者壮大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个人投资者过多会给股市带来太多的投机效应,应当尽量减少个人投资者的数量,由前面的分析可见,当μ越大时,个人投资者的损失就越大,就越容易自行退出市场,而要μ增大,扩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数量就是必须的,因而要发展证券市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必然趋势。

3 动态博弈[4]

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自然”首先选择参与人的类型,参与人自己知道,而其他参与人不知道。在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知道自己的类型,而个人投资者不知道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一般来说,在股市上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两种行动:①哄抬股价即作多头;②打压股价即做空头来操纵市场,使个人投资者以为这时买进或卖出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盲目跟进以至受损。在这里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从个人投资者角度把机构投资者分为两种类型:可跟进型和不可跟进型。

在“自然”选择之后,机构投资者开始行动,个人投资者能观测到机构投资者的行动,但不能观测到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的行动是类型依存的,他们的行动都传递着有关自己类型的某种信息,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机构投资者所选择的行动来推断其类型或修正对其类型的先验信念(概率分布),然后选择自己的最优行动,即买进或抛出。机构投资者预测到自己的行动将被个人投资者所利用,就会设法选择传递对自己最有利的信息,避免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如机构投资者哄抬股价,而个人投资者不跟进的话;或者机构投资者打压股价,个人投资者不抛售的话,机构投资者都会蒙受损失。因此,博弈过程不仅是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过程,而且也是参与人使用贝叶斯法则不断修正信念的过程。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此,我们只讨论机构投资者哄抬股价的情形(打压股价的情形可以类推分析)。设V为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操纵股价的上涨率,并且出于方便讨论,我们限定股票价格在这一定时期内的上涨率V∈[0,1]:令θ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即可跟进型和不可跟进型(这是机构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只有机构投资者知道自己是何种类型,个人投资者不知道)。令θ=0代表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为可跟进型,即此时个人投资者跟进时,股价继续上扬;θ=1代表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为不可跟进型,即此时个人投资者跟进时,机构投资者将大量抛售已处于高价位的股票,造成股价下跌,个人投资者将被套牢。设Ve为个人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上涨率。

假定机构投资者的单阶段效用函数如下:

从我们的假设得知:若θ=0,即机构投资者为可跟进型时,则U=-12V2,这时只有V=0才能使其效用最大化。而V=0意味着此时机构投资者操纵的股价上涨率为0,这是因为倘若股价飘扬,会使个人投资者怀疑到机构投资者在坐庄,此时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是不会盲目跟进的,这样的话,最终是机构投资者不能获利脱身。因此,该效用函数能正确地反映理性可跟进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偏好,这与我们的假设逻辑上是一致的。若θ=1,即机构投资者不可跟进型时,由于V∈[0,1],IJ,知U=-12V2+θ(V-Ve)=V-12V2-Ve中的第一部分V-12V2-Ve>0

下面我们来说明只要Ve充分地小,则就可以保证下列不等式成立:

因为Ve为个人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上涨率,作为一个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他知道与个人投资者之间是一个多次的重复博弈,为了获取最大效用他就应该在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前一直采取买进以哄抬股价的对策。接着本文将证明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纳什均衡,并且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Ve是在减小的,即个人投资者预期股价上涨率越来越小,这一点将在下面给出回答。因此,只要Ve充分地小总能保证U=V-12V2-Ve0。故U=V-12V2-Ve0能表示不可跟进型机构者的偏好特征,否则的话,若V,Ve不能使U≥0,则不可跟进型机构投资者就没有继续哄抬股价的必要。同时,由于我们对θ的设定,还把可跟进型的机构投资者与不可跟进型的机构投资者严格地区分开来。

给定理性预期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股价预期上涨率与实际上涨率相等,对U=V-12V2-Ve0求一阶条件,在单阶段博弈中机构投资者操纵的最优股价上涨率为Ve=1,这是一次性博弈机构投资者的最优选择,此时,U=12。如果博弈次数足够地多,因为一次股价的哄抬上涨幅度是有限的,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为了最大化其得益,必定哄抬股价至行情波动范围内的最高点,然后再获利脱身。这样的话,机构投资者在博弈的最后一个阶段之前就要使个人投资者相信股价还会上扬,做多头是有利可图的,从而使U≥0,这要比一次性博弈获取的效用U=12好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采取继续哄抬股价不抛盘的动机所在。下面就此展开分析。

假定θ=0的先验概率为p0;θ=1的先验概率为1- p0。(即在t=0时,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继续哄抬股价的概率为p0;抛盘的概率为1- p0)。

假定博弈重复T阶段,Ytt阶段机构投资者选择继续哄抬股价策略的概率,Xt为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选择继续哄抬股价对策的概率。在均衡的条件下,Xt=Yt。根据贝叶斯法则,如果在t阶段个人投资者观测到机构投资者没有抛盘,那么,个人投资者在t+1阶段认为机构投资者继续哄抬股价的后验概率为:

Ρt+1(θ=0|Vt>0)=Ρt×1Ρt×1+(1-Ρt)XtΡt(7)

其中Ptt阶段机构投资者可跟进型的概率。由上式知,如果机构投资者本期选择继续哄抬股价,个人投资者认为投资者在下期是可跟进型的概率会增大的,如果Xt<1,上式的严格不等式成立。

如果机构投资者选择抛盘以获利脱身的话,则:

也就是说,若机构投资者本期大量抛盘,导致个人投资者套牢,个人投资者就知道机构投资者下期是不可跟进型的,因此,不到最后阶段(这最后阶段即为股市行情波动的范围内所能哄抬的最高股价)机构投资者选择抛盘是非理性的,这也就是本质上操纵股市以求获利的机构投资者继续哄抬股价的原因。我们分析博弈的最后两个时期,在T阶段,机构投资者没有必要再继续哄投股价,因此,机构投资者的最优选择是VT=1(显然这时θ=1),个人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的哄抬的预期股价上涨率:

VΤe=VT·(1-PT)=1×(1-PT)=1-PT (9)

机构投资者此时的效用水平为:

在最后阶段以前个人投资者越是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可跟进型的,则PT越大,从而机构投资者在最终阶段抛盘获利越大。

现在我们分析T-1阶段机构投资者的选择,假定机构投资者在T-1前继续哄抬股价,使个人投资者跟进有利可图,因而,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哄抬股价的预期上涨率为:

VΤ-1e=VΤ-1e·(1-PT-1)·(1-XT-1)=1×(1-PT-1)·(1-XT-1) (11)

其中VΤ-1e,为T-1时的最优股价上涨率,1-PT-1为机构投资者在T-1阶段抛盘的概率,1-XT-1为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抛盘的概率。

λ为机构投资者的贴现因子,它可以表示机构投资者的耐心程度。若机构投资者在T-1阶段选择抛盘获利,即在T-1阶段,个人投资者观测到由此引起的利益的损失,个人投资者就认为机构投资者是不可跟进型的。设个人投资者的预期股价上涨率为VΤ-1e,则机构投资者的总效用:

UΤ-1(θ=1)+λUΤ(θ=1)=-12VΤ-12+(VΤ-1+VΤ-1e)+λ[-12VΤ2+(VΤ-VΤe)](12)

又由式(10)知:

若机构投资者在T-1阶段选择继续哄抬股价,则机构投资者总效用函数为:

因此如果机构投资者在T-1阶段继续哄抬股价的策略优于抛盘获利的策略,则有:

因为,在均衡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预期XT-1等于机构投资者的选择YT-1,则XT-1= YT-1=1,由前面后验概率公式可知:

PT-1=PT

则有:

因此,如果在T-1阶段,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继续哄抬股价的概率不小于12λ,由此可得出该博弈中机构投资者的纳什均衡战略为在T-1期选择继续哄抬投价:在T期选择抛盘,只要λ足够大。

从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在选择T-1阶段的对策时面对眼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权衡,给定个人投资者不知道机构投资者的真实类型,如果机构投资者在现阶段抛盘,则他的下期效用最小,如果PT-1充分大,机构投资者的最优选择是在前T-1阶段继续哄抬股价,最后阶段抛盘以获取最大利益。

该博弈均衡战略的存在必须要求ΡΤ-112λ,即只要λ足够地大,ΡΤ12λ才能成立。由前所知,λ表示机构投资者的耐心程度,就机构投资者而言,出于理性的考虑想要获得效用最大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T-1阶段的哄抬股价行为,也就是说,必须能使λ充分地大,从而使ΡΤ-112λ成立,否则的话,机构投资者只会获取较小的利益,在我们所分析的问题中,这显然不满足均衡的条件。因此,ΡΤ12λ总能成立,这并不失分析一般性。

4 结语

通过对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分析[5],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金不对称,从而刺激了机构采取交叉集中持股和互相拉抬股价的赢利模式,而散户采取了盲目跟庄策略,最终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和股票走势的严重分化。

摘要: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间的投资行为。在静态博弈中,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套利与个人投资者买入情况下的利益关系,说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在动态博弈中,分析了在机构投资者哄抬股价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以及机构投资者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动采取的最优策略。

关键词: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博弈理论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322-335;431-441.

[2]赵涛,郑祖玄.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J].经济研究,2002(7):41-48.

[3]王家华,李东,高桂珍.有效市场理论与证券分析理论的适用性比较[J].财经科学,2004(5):40-43.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1-34,41-47,215-287.

12.投资金融个人简历 篇十二

目前所在: 海珠区 年 龄: 21

户口所在: 江门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0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43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证券/金融/投资:,财务/审计/税务:,行政专员/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海珠区,越秀区

工作经历

南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03 ~ 至今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担任职位: 财务文员

工作描述: 负责记账凭证的`填写,编制日常收支明细表、汇总表,发放工资,报销等

离职原因:

麦当劳 起止年月:-05 ~ 2010-09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餐饮业

担任职位: 服务员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起止年月:2010-11 ~ 2010-11

担任职位: 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

工作描述: 亚运会城市志愿者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1-06

专 业 一: 财务管理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具有热忱的工作态度,工作耐心细心、责任感强,积极好学。具有从事会计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熟悉使用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同时语言文字功底较好,写作水平较强。工作认真,有责任心,为人正直、诚信,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人际关系良好。在校期间担任艺术团主持人队队长,担任过学校举办的大型国庆、元旦等晚会的司仪,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培养了自己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详细个人自传

/9 –2010/9 担任学院新闻社秘书部部长

2008/9 –2010/6 担任学院艺术团主持人队队长,担任学校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及活动的司仪

2010/11 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学院心驿社感言征集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0/5 荣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010 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三等奖学金

2009/12 荣获学院“心系评估 感谢有你”系列活动先进学生干部称号及文体活动

积极分子称号

2009/11 荣获学院摄影大赛二等奖

2009 荣获2008—三等奖学金

所获证书有:

13.金融投资简历 篇十三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90年10月4日

身 高: 178cm 体 重: 75kg

职 称: 婚姻状况: 未婚

户 籍: 湖南衡阳 现所在地: 湖南衡阳

毕业学校: 湖南工学院 教育程度: 本科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毕业年份:

自我评价/职业目标

自我评价: 本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勤于实践,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为人诚信开朗,勤奋务实,能吃苦耐劳,可以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富有责任心和上进心。虚心求教,知错就改,诚恳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教育。能以百分百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服从公司的安排和管理;望贵公司能接纳我,我将尽最大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益。

职业目标: 本人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但我能吃苦耐劳,认真学习相关工作知识,努力诚恳的去完成公司规定的任务,为公司创造财富。迫切希望有关公司能提供一个发挥我才能的平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意向岗位: 金融投资分析员

销售代表

人事助理

意向职位: 销售代表

人事助理

采购员

工作地区: 江苏南京 ; 江苏苏州 ; 江苏扬州 待遇要求: ~2999 元/月 ,需要提供住房

到岗时间: 可随时到岗

其他要求:

工作经验

东莞万塑成塑料有限公司 生产·制造·加工 民营企业

担任职位: 品管员 7月 - 209月

工作职责:  年7月,广东东莞凤岗万塑园实习在物料课、品管课等课室实习工作。多次参加该公司总经理培训课程。参加实习生之间的团队比赛,积极参与、配合完成团队任务,所在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锻炼提高了自己的团队配合协调与沟通能力、策划与分析能力。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语言/技能

语言能力: 英语 CET-6 ;

计算机能力: 全国计算机二级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18620135810

电子邮件:

QQ(MSN):

个人网站:

邮政编码: 421000

14.金融投资分析员个人简历 篇十四

现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起源于美国,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最为发达。美国相关法律对有限合伙制企业出资与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了明确规范, 特别是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了很大扶持。1916年, 美国出台了《统一有限合伙法》并多次修订, 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合理协调。从适用税率上看, 美国历史上先后进行了两次较大的资本利得税税率调整, 1978年, 将资本利得税的最高税率从49.5%降至28%, 而后于1980年降至20%。这一政策促使美国创业投资在80年代以年均46%的幅度得以迅速增长。目前, 美国税法规定, 普通合伙人收取的管理费、咨询费、服务费等作为工薪性收入, 按照10%-35%的累进税率征收;业绩分成及按合伙契约约定的比例分得的投资所得, 作为资本利得收入, 按照最高不超过15%的资本所得税率征收。另外, 从税收征收方式上看, 美国税法依据穿透原则, 将合伙企业不作为经济实体纳税, 而将净收益直接分配给投资者, 由投资者自行缴纳所得税, 解决了双重征税问题, 极大地减轻了投资人的税收负担,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 合伙制企业在国际上通常采用三种税制模式:一是非实体模式, 即合伙企业尚不作为独立实体, 也不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主体, 如英国和美国。二是实体模式, 即对于合伙企业为独立实体, 则作为独立纳税主体看待, 如法国和德国。三是准实体模式, 该模式介于实体模式与非实体模式之间, 即对合伙企业统一进行收入和成本核算, 但对合伙企业的净收益则在合伙人环节纳税。

我国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从国情实际出发, 借鉴西方国家有关规定, 在税制模式上采用了上述的准实体模式, 在内容上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 基本政策规定。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 (财税[2000]91号) 、《关于<关于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 (国税函[2001]84号) 、《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65号) 、《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59号) 的有关精神, 合伙企业应当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 合伙人为自然人, 则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 则缴纳企业所得税。自然人合伙人可就其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所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即“先分后税”原则, 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目, 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由各合伙人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和红利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按“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项目征税, 适用税率为20%。

(二) 部分省市政策规定。

为促进创业投资,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部分省市对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例如, 北京市《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 (京金融办[2009]5号) 规定, 合伙制股权基金和合伙制管理企业不作为所得税纳税主体, 采取“先分后税”方式, 由合伙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合伙制股权基金中个人合伙人取得的收益, 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者“财产转让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税率为20%。天津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 (津政发[2009]45号) 规定, 以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中, 自然人有限合伙人,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 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或“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税率适用20%;自然人普通合伙人, 既执行合伙业务又为基金的出资人的, 取得的所得能划分清楚时, 对其中的投资收益或股权转让收益部分, 税率适用20%。上海市曾在2008年发布《关于本市股权投资企业工商登记等事项的通知》规定, 以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 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其中, 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普通合伙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 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事务的自然人有限合伙人, 其从有限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权投资收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 依20%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011年5月3日此政策内容进行了修订, 仅保留了“以合伙企业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 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 由合伙人作为纳税人, 按照‘先分后税’原则, 分别缴纳所得税”, 其他内容均已删除。

通常认为, 合伙企业不是独立法人, 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财产权, 仅是一种依附于各合伙人的契约关系, 因此不应该也无法对契约关系征税, 只能对合伙人征税。可以看出, 我国对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规定, 采取了与西方国家比较一致的做法, 主要还是基于防止偷逃税和公平税负角度考虑, 重视在合伙人环节征税, 促进合伙企业借鉴公司机制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在实际政策执行中, 部分省市在税收政策适用上则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承担的不同法律责任予以区别对待。

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问题

从政策规定内容和具体适用情况来看, 我国现行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 税收政策规定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投资收益环节上, 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取得的所得性质确认不明确。根据财税[2000]91号文件第4条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减除成本、费用及损失的余额, 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 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 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 (国税函[2001]84号) 第2条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股息和红利, 不并入企业的收入, 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股权投资基金收入仅来源于对外投资收益, 现有政策规定未区分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 因此导致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实践中, 对企业投资者取得的收益全部确认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还是并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的问题上, 判断标准不统一, 政策执行有分歧。第二, 在退出环节上, 合伙人权益处理适用规定不明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以退出为导向的行业, 投资者采取出让股权方式退出取得的收入, 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财产转让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而现有文件仅对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可不并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单独计算纳税有明确规定, 但对于合伙企业投资者出让股权取得的收入能否不并入企业生产经营所得, 而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单独计算纳税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二) 合伙人实际税负仍然偏高。

从组织形式上, 有限合伙企业解决了公司制模式下的双重纳税问题, 也确实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但据此认定有限合伙制模式下合伙人税负趋于合理还为时尚早。实际上, 我们将不同模式下同一身份的投资人适用税率作一对比 (见下表) 后可以发现, 有限合伙制下的自然人合伙人实际税负并不低于公司制模式下的个人股东。

从适用税率角度分析, 股权投资是资本运作, 具有高风险、收入波动大的特征, 所得收益既有别于生产经营性企业的收入, 也不同于个人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等劳动所得, 投资者需要按照5%-35%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北京市实际征管情况看, 一般适用税率为35%, 税负较高) 。从企业留存收益纳税规定角度分析, 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选择不进行利润分配, 以避免或推迟股东个人发生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 甚至直接将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用于企业再投资。有限合伙制企业投资者取得的收益无论是留存还是已经分配都需要缴税, 导致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偏高, 并且较公司制企业增加了再投资的成本。这种因为组织形式的不同而带来的税收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

(三) 缺乏税收扶持政策。

从国际惯例看, 国家通常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适当政策扶持,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当前, 金融业在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应当给予扶持和鼓励。从我国现有规定看, 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符合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创业投资企业标准, 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例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31条规定,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 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又如, 国家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试点, 对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中法人合伙人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但对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没有出台相应的税收扶持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积极发展。

三、完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

由于有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采取了较为新兴的企业模式, 资本运作周期较长 (通常为5-7年) , 同时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起步较晚, 尚未成熟, 各方监管部门对于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和完善还在逐步探索阶段, 税务部门完善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政策, 可以尝试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准确把握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营实际, 明确不同环节的个人所得税现有政策。

首先, 对于合伙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在“先分后税”原则的基础上, 要对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承担职责、纳税义务做出区分。从企业运行实际看, 普通合伙人负责资本运营和日常管理, 其所得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比较类似, 有限合伙人只负责投资入股, 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其所得则应属于投资收益所得, 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有着本质区别, 不应当参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纳税。建议明确为:“在有限合伙制企业中, 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取得的收益, 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取得的收益, 按照‘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次, 对于股权投资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出让被投资企业权益份额取得的所得, 应当明确规定不并入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 而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 发挥税收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职能作用, 出台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所得税扶持政策。

根据北京市金融局统计, 2011年, 北京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数新增163家, 达到总数711家, 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共新募集完成基金221支, 较2010年增长了662.1%, 投资案例总数、投资金额和退出交易均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 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作用已初现端倪。因此, 在股权投资发展初期阶段, 国家应统一出台相应的税收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有限合伙制形式对创业投资发展的促进作用, 活跃和创新区域经济发展。建议明确为:一是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 可以比照《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7]31号) , 将投资额的70%抵扣个人应纳税所得额后缴纳税款, 达到进一步鼓励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二是对于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者取得的投资收益直接用于再投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或环境保护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可在一定期限内 (如3-5年) 递延纳税。

(三) 结合全面推进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 适时调整有限合伙股权投资基金的有效税率。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税务部门应以税制改革为契机, 将对股权投资的个人所得税管理一并纳入考虑。具体建议为:一是将合伙企业投资者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所得确认为资本利得, 不应并入个人取得的综合性所得, 以降低现行有效税率。二是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特点来看, 为支持民间资本发展, 鼓励长期投资, 可对资本利得性质的收入采用累进税率或设置优惠税率进行征税。如对于短期投资 (如一年内) 取得的投资收益可适用较高的单一比例税率20%;对超过一定期限的长期投资, 可按照持有时间给予一定幅度的优惠税率。

参考文献

[1].潘启龙.私募股权投资实务与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校友会年会工作方案下一篇:有机茶生产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