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论坛

2024-12-01

中学校长论坛(精选13篇)

1.中学校长论坛 篇一

Speech by Huang Yanrong, Vice Governor of Sichuan, at the 2009 Forum for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在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2009年中外中学校长论坛的各位嘉宾。大家欢聚四川,共同研讨“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教育永恒的主题,共同交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与收获,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中外来宾表示热忱的欢迎!

Honorable delegates, distinguished guests: Good morning!At the critical juncture when people in Sichuan are accelerating our pace in post-quake r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a strategic heigh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st China, we are delighted to have gues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attend the 2009 Forum for Second School Principals and conduct discussions on the eternal theme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and exchange experience in basic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On behalf of the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I wish to extend our congratulations on the opening of the forum and express our warm welcome to all the leaders and guests from home and abroad.四川历史文化悠久,教育底蕴厚重。公元前141年,西汉蜀太守文翁在成都创办的文翁石室,开创了中国地方政府办学的先河,迄今已有2100多年。四川教育规模巨大,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2万所,在校学生1900万人,教职工90万人,教育总规模名列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全省共有571所中职学校,在校生达到108万人,与普通中学学生人数相当,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Sichuan as a province dates back to very early times with strong educational tradition.In 141 BC, Wen Weng, governor of the Shu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pened Stone Chamber School, which was the first local government-run school i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over 2,140 years to date.Sichuan’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s large in scale, boasting 19 million students and 900,000 teachers and staff members in 37,300 schools of various kinds and at different levels, ranking 4th in the country and first in west China.The province has 571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student enrollment of 1.08 million, equivalent to the student number in ordinary middle school, ranking 4th in China.全省有普通高校90所,有211工程建设高校5所,985工程建设高校2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步入大众化行列。现在我们更加重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更注重维护教育公平,关注和改善民生。

There are 90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rovince, 5 of them are included in Project 211, and 2 in Project 985.Our gross enrollment rate in higher education reaches 22%, approaching the goal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We now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safeguarding educational fairness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2008年对中国和四川来说都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四川遭受到了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手坚持不懈地抓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经过近7个月的艰苦奋斗,39个重灾县里已有1966所学校开工建设,有233所学校全面竣工。到年底使得95%以上的学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

The year 2008 has been quite eventful for China and for Sichuan.The province was hit by the extremely devastating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ce in a thousand years.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and with the energetic support of the entire Chinese people as well as the generous help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CPC Sichua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ve joined hands with all the cadres and people of the province, attached equal importance to quake relief work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our work, including education.After 7 months’ arduous work, we’ve inaugurated the building of 1,966 schools in 39 hardest-hit counties, and have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233 schools.It is expected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tudy in the permanent school building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我们深知,四川要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向,必须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教育大发展,使教育成为提升我省区域竞争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为此,我们热切地期盼国内外专家多为四川灾后重建和教育创新出谋划策,共建美好四川。

We are keenly aware that,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province with large population to a province with strong human resources, from a province with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to a province with stro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we must intensify our efforts to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and achieve greate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reform and innovation so as to make education an important pillar for enhancing our regional competitive edg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society and developing advanced culture.We earnestly look forward to your advice and suggestions for our reconstruction work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to our common efforts to build a better Sichuan.Ladies and gentlemen!Sichuan enjoys long history, rich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reputation of the Land of Abundance as well 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national-level key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places in China, including Sanxingdui Ruin of the ancient Shu Kingdom,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the beautiful Mt.Emei, the serene Qingcheng Mountain, Huanglong and Juzhaigou accredited as the Paradise on Earth.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goes that “Isn’t it a pleasure to have friends from afar!” Now spring has come and flowers are in full bloom.I hope our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guests can look around a bit in your leisure time so as to have more knowledge of Sichuan, 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our friendship.I hope you may find Sichuan very impressive.To conclude, I wish the forum great success and all the experts and principals good health and best of luck.Thank you.

2.中学校长论坛 篇二

活动时间:2013年8月25日~11月下旬

活动详情咨询、通知索取, 请发送邮件至:dgjyzs2013@126.com

联系电话: (010) 51887063 (传真)

联系人:段老师

3.新干县举办第九届校长论坛 篇三

此次论坛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主题要求,各位校长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与会者分别就“校长的理念格局和能力水平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如何调动学校中层干部的积极性”“校长如何做到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完美结合”等议题展开讨论,12位校长以叙事的方式回顾、分享了当校长的“酸甜苦辣”,9个小组围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7个中心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展示交流。两天的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已连续举办九届的校长教育论坛,为新干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平台,开坛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学校干部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校长们轮流登坛讲学,或介绍经验,或发表见解,或交流体会……通过交流互动,博采众长,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为实现打造教育强县,树立新干品牌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4.校长论坛讲稿 篇四

—— 校长论坛讲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在整个学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优劣。作为一位小学学校校长,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成绩,如何带领教师队伍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关键的关键,就在于研究清楚自己所要面对的工作对象。只有不断研究和发现这些工作对象的特点,进而对症下药,才能够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而农村小学校长所要研究的工作对象,无论是教师、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相比较则都更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对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有着相应的特殊要求。

一、农村小学生对校长的特殊要求

1、农村小学生的几个特点

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在地域、环境等方面与城市迥然不同的农村,便也有着比较特殊的一些特点。首先,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特点,造成农村小学生在思维、生活上没有城市学生更“现代”。由于现在城市化逐步深入,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是以城市文化和精神为主,他们学习红绿灯需要依靠想象,看画展也需要想象,即使建立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也要先想象一下果皮箱的问题,这就造成他们在思维上的间接性特点,反映到学习认知上就对我们的教育者提出了考验和挑战。其次,农村小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处于劣势。由于农村没有各种如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专业的培训机构,加之家长这种思想意识的单薄,造成了他们所能学习和接触到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这在教育初期还不太明显,但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他们显然在能力拓展方面存在起点低的问题。第三,由于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小学生出现了留守儿童的新现象,加之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等,造成一些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进而影响其学习。最后,还应看到,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出现网吧等这些新问题,都对我们的教育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要求我们在善于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新问题。

2、校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只有掌握教育规律办教育,才能办好教育,办学生喜欢、百姓满意、社会认可的教育。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个成功的校长首先就要是一名具有正确教育思想的教育专家。而其思想的源泉无疑就是对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这种教育思想也只有来自与其所面对的学生,才能够是正确的、科学的。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无疑要求农村小学的校长要联系实际,坚持正确的素质教育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和充实各种教育措施。比如,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与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校长要有校本管理的思想,开设一些更切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感知到知识与生活原本并不遥远的距离。面对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要努力拓展学习渠道,坚持并实践素质教育不动摇,不单纯地以分数决定成绩,为学生的未来打算。而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操作,要综合考虑他们特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不可飞机毛驴一条线去评价。

校长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学生,也同样影响着教师队伍,可以说校长的教育思想正确与否,就决定了一个学校的质量和前途。这就要求校长要不断研究,深入学习,与时俱进。

二、农村教师对校长的特殊要求

1、农村教师队伍的几个特点

农村教师多是本村或本地区居民,这种地域性特点便决定了其与学生、家长和校长人际关系的特殊性。有些年纪大一些的老师很多都是教了父辈教子辈,不仅在学校与学生和校长有着工作关系,在另外的生活环境中则有着特殊的关系,而其中还以亲情关系居多。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与三者之间的学校工作关系。其次,尽管现在教师队伍素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农村教师队伍中,知识和教育能力依然困扰着许多的教师。而且由于其信息来源不畅,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扩充和对新教育技术的学习与交流,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提高与发展。第三,还应看到农村教师的一些更特殊的生活、工作情况。比如部分农村教师还没有摆脱土地的“束缚”,在工作之余还要打理春种秋收等农活。这就要求管理者——校长,在处理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在当前农村教师中,中老年教师比重较大,他们虽然专业知识扎实,爱岗敬业,但全面素质比较低,因此,我们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素质教育。没有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要取得教学工作的好成绩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把修养、调动、塑造教师爱岗尽业,拼搏奉献精神当作头等大事是来抓。

2、校长要坚定办学理念,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构建和谐领导关系,工作具有灵活性。

办学理念是指校长对治理学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能否办出特色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校长才能使自己和整个学校的行为表现出目的性和整体性,也才能发挥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的作用和影响。这也是领导学校教师的前提条件。

3、校长要有一定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

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地域化严重的特点,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领导艺术,是很难做到政令畅通的,也很难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首先,校长一定要有一套与办学理念相配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用制度化来取代人情化,督促教师努力工作,这也是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其次,校长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这是构建和谐校长与教师关系的重要因素。校长要时刻懂得赏识、尊重、帮助每一位教师,将学校真正变成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这是教师信服你和顺心工作的前提。第三,确立服务型工作方针,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多注意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多创造条件和鼓励农村教师进行在岗培训和学习,互相指导和交流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其知识结构和教育方法。第四,农村小学校长在思想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要照顾农忙时节负担重的老师,调整好教学工作,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负责,另一方面也是融洽的校长和教师关系的一个促进途径。

三、农村家长对校长的特殊要求

1、农村小学生家长的几个特点

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具有一些特别的地方。首先,家长的文化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其次,家长的文化水平决定了他们教育素养不高。一些家长甚至把学生整个丢给了学校,从不过问学生学校教育的问题。第三,家长工作时间的特殊性。由于农忙的原因,农村家长一般只有在冬季才是比较清闲的时刻。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有些家长外出打工等,造成了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等一些新问题。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由于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素养都不高的特点,这就更要求校长在学校教学的环节当中,要注重对家长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在非农忙时节,让他们通过家长会、家校共建活动等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教学中来,提升其责任意识。使他们一方面能够真正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上得以提高。而民主管理还可以使校长和教师了解到更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育思想。实践证明,家长的积极参与、教师认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健康、向上成长。

2、校长要具有联合办学的思想,实行民主管理,合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成功的教育者一定是以正确的人性观和资源观支配领导行为,在校本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研究学生、教工的工作行为规律,研究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妥善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冲突,调动学校群体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个成员善于与社会力量合作,与自己工作对象合作,建设一个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和谐的,既有压力又充满活力的学校群体。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应该等和靠,应该抓住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向先进的学校学习适合自己的东西,去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要不断地、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从研究中体会和总结出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才是与时俱进,才能做好农村小学管理工作。

5.校长论坛通知 篇五

各校长:

为进一步贯彻《马街镇中心学校落实教学常规

规范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交流各自的教学管理经验,寻求办法和突破。经中心学校研究,决定于5月下旬举办小学校长“教学管理论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内容

1.校长发言:校长围绕改进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作业管理、考试评价管理等内容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思路;

2.程华荣校长指导学校办学中的疑虑。

二、参加对象分组

第一组:潘长林

刘德光

李江林

李庞红

陈湛鹏

孟成玉

孟占兴 第二组:俞占兵

徐晶晶

金玉坤

张宝庚

魏 灼

顾兴祥

金秉茂 第三组:许平生

彭斌武

曾冲平

陈 锋

资红启

梁国美

王明华

三、论坛时间、地点

第一组:5月20日上午8:00,地点:中心学校 第二组:5月21日上午8:00,地点:中心学校 第三组:5月22日下午2:00,地点:中心学校

6.校长论坛交流材料 篇六

——坎尔孜中心学校交流材料

好的教育能改变一个国家,好的教育能复兴一个民族,好的教育能改变人的一生。在新教育背景下,怎样做好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塑造适合本校学生的好的教育,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是主旋律下的三大课题,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三大课题”的根基在哪里?完成“三大课题”的主渠道在哪里?切入点在哪里?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是焕发办学活力,凸显学校独特的文化和课程特色的必经之路。

作为学校管理者也好,作为一线教师也好,只要善于思索,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状态中,将最普通的常规工作做好,就一定能从常规中干出特色来。特色必要创新,而创新的灵感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善思勤学。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正在开展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工作与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办学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开展特色校本课程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要把学校办出特色,就要有新思想、新思路。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发挥优势和特长。这种特长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是在教育(德育)工作上,也可以是在教学工作上;可以是在课外活动上,也可以是在课堂教学上;可以是在办学模式上,也可以是在教育方法上。教育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特色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特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本校学生开发的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为了实施这个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计划。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鲜明的能力特征。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体现。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赋予的校本课程开发权。这是体现学校课程特色的合法可利用空间,也是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的合法平台。但特色课程开设的基础应是在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人本教育”为出发点,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我校是一个农村双语小学,在校学生95%是少数民族,基本都来自农牧民家庭,生活条件差,信息不畅通,学生家长的观念也比较落后。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贫穷和落后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学习汉语的环境,平时都是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但是在我们现在实施的模式二双语教学中,所有科目基本全部是汉语授课,由此说,学生学好汉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结合我校实际,在2011年3月开始针对1—3年级双语班开发了“我会说汉语”校本课程,至今已有两年,效果明显。并且学校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多采用图片、实物等道具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模仿、案例等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特色教学。

二、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必修课,好的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深化记忆,形成能力,激发创新的有效手段。富有智慧的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根据时令假日的特点,开展一些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必将成为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如:

“欢度节日”实践活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佳节源远流长,耐人寻味。针对传统佳节,设计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感受到民风民俗的文化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中秋来临,可以开展“中秋话团圆”实践活动。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给人以一种温情与遐想。秋高气爽,月朗星稀。当人们仰望天际的一轮明月之时,心情也会随之放飞。中秋节,既富有团圆之意,又饱含着一种浪漫与遐想的情怀。中秋节是一个

“小长假”,你是打算怎样度过这个节日呢?其具体活动包括:(1)问一问。了解中秋节的由来。问一问或查一查,中秋节是怎么由来的?(2)读一读,叙写中秋明月的诗。读一读,叙写中秋明月的诗词、对联或者其他佳作。(3)赏一赏。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品尝香甜的月饼,一边仰望美丽的夜空,观赏美丽的圆月。(4)聊一聊。亲人团圆,其乐融融。大家一起可以聊月饼、明月、金秋时节,也可以聊亲情、话团圆。(5)演一演。演唱歌曲,表演舞蹈、小品、相声,朗诵诗歌,讲述故事,表达对佳节的赞美、团圆的渴望。(6)写一写。用优美的语言,喜欢的文体,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赞美迷人的中秋,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环保卫士”实践活动——为了让地球远离污染,让青山绿水绕我家园,不妨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爱鸟周等节日,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主题活动”等形式,营造“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绿化宣传教育模式,积极开展争做“我是绿色环保小卫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地球环境,共建美好家园。其具体活动包括:(1)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种花植树,爱护身边的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每一片绿地;保护野生动物,不猎杀、不食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

(2)重复使用,一物多用。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

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3)绿色消费,首选环保。使用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4)分类回收,循环再用。不乱丢废电池、废塑料等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5)书画作文,展现成果。借助书法、绘画、作文等形式来展现环保现状,讴歌环保先进人物和事迹,呼吁人们积极投身环保,共建美好家园。

“关心互助”实践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是人间美德。“请让我来关心你”的实践活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旋律,又是“五自学习”实践活动和“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它将激发学生的关爱之情、互助之意、奉献之心。其具体活动包括:关心父母,争做父母的小帮手;关心伙伴,争做伙伴的好朋友;关心他人,争做友谊的小使者;关心集体,争做集体的小主人;关心社会,争做社会的小公民;关心动物,争做动物的好伙伴;关心环境,争做环境的小卫士。比如春天来了,开展以“让鸟儿更自由地飞翔,让青蛙更快乐地游泳”主题的爱鸟护蛙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从自己做起,不掏鸟窝,不捡鸟蛋,不逮蝌蚪,不捉青蛙。又如手拉手互助活动,力争做到“六个一”: A.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B.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情况,并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表达

真情实感。);C.给小伙伴送一本好书(将优秀图书送给小伙伴,使少年儿童通过读书、读报更新观念,获取真知,茁壮成长);D.给小伙伴赠送一件当地的土特产品;E.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F.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

实践新天地,活动育英才。只要经常紧扣时令节日,精心设计并开展一些富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活动,必将引领学生尽早迈向主动学语文,用语文,增见识,活思维,长才干,育心灵的美好境界。

7.农村中学校长的三大困惑 篇七

困惑之一: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现实

“欲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求水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学生是学校的根本, 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广大学生家长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不惜重金把子女送往城市学校就读。加之现在一些不规范的招生行为, 中职学校、私立学校随时都在招生, 城市重点中学, 更是想方设法挖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很多学校甚至安排教师下乡来招生、拉生源。这样, 招走一个学生往往要带走一大批学生。这些行为造成了城市学校生源大量富余, 农村学校生源严重流失。

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固然无可厚非, 但生源的严重流失对于农村初中学校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本来农村教育就普遍落后, 提高教学质量十分困难。优秀生源流失后, 学校要出成绩更是难上加难。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没有成绩, 又面临着更多的生源流失, 形成了恶性循环。于是乎, 形势日益严峻, 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 现在变得更加脆弱。

困惑之二:学科任课教师不平衡与学校教职工超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个学校, 如果没有一支业务精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办不出成效来的。不少农村初中学校人员超编极为严重, 而专任教师却达不到要求。一方面, 上级有关部门一再重申要精简机构, 教师编制一压再压。按编制聘任教职工, 剩余的人员何去何从?这些人员多数年龄偏大, 绝大部分都是以前在乡镇教育办公室工作过的老革命, 再就业几乎不可能, 他们的工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旦解聘, 整个家庭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 近年来, 随着各地城市的不断扩张, 城市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他们大量公开招考教师, 使学校流失了很大部分骨干教师, 有的甚至是某些学科中仅存的教师, 造成了学校学科教师严重失衡。作为校长, 左右为难, 放了, 学校课程谁来教;不放, 又违背了有关政策, 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相反, 有的学科人员众多, 严重超出编制, 他们无课可上, 闲得发慌。学科教师的不平衡成为农村初中学校薄弱的一个痼疾。一位老师说:“我们终日像陀螺一样旋转于教室——办公室——饭堂……”超负荷的工作令农村初中教师不堪重负, 他们盼望着“一跃龙门”, 早日到城里去工作。教师的流失还将继续, 尤其是一些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骨干, 一出名便成为城市重点中学的挖掘对象。

困惑之三:学校发展与经费紧缺

探索办学理念, 打造办学特色, 提高办学效益,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办学条件……这些都需要学校加大投入。但是农村初中毕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大多是当时为了接受市区“两基”检查, 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多为砖混结构, 经风吹雨打, 已逐渐成为危房,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后, 学校的安全隐患更是暴露无遗。我校一位已经离任的老校长说:“农村学校, 大多存在数量不少的危房, 如一柄利剑, 时时悬在我们的头上——那是人命关天的事啊, 一遇刮风下雨, 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校长们哪一个不是胆战心惊, 寝食难安。”危房改造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危房改造谈何容易, 一般学校只能依靠“上级拨一点, 银行贷一点, 学校筹一点、社会捐一点”来解决校园、校舍建设问题。上级拨款毕竟有限, 而当地政府在“两基”建设中本已是负债累累, 大部分学校都向他们伸手要钱, 捉襟见肘, 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学生要读书, 学校要办好, 我们只有东要西贷, 八方筹措, 为钱所困, 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找钱上”, 一位校长如是说。确实, 以前校长盼着开学收费, 但当学校实行“三免一补”经费保障机制后, 农村初中学校上级所拨付的有限经费远不够教师培训、练习印刷、用水用电、日常办公等费用的开支。哪有钱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加之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校本教研、校园绿化……个个项目都要上, 个个项目都要钱, 少则十来万, 多则上百万, 这些又由谁来埋单?

8.中学校长论坛 篇八

活动由征文和论坛组成,具体事项如下:

(一)论坛主题:现代校长领导力与教育综合改革

(二)征文选题: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践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的思考;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塑造等。

(三)征文要求:

1. 文章题目自拟,题材自定。文章要结合本人本校实际,要有观点、有感悟。

2. 字数以3000~6000为宜。

3. 来稿须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法同时报送,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参评。参评论文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4. 截稿日期为2014年4月10日。

(四)论坛与颁奖:

征文结束并评出奖项后,举办“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暨颁奖大会”。

(五)联系方式:

来稿和评审费请寄:广州市广卫路14号广东教育学会 秘书处收

邮编:510035 E-mail:jyxhgd@126.com

联系人:赖老师 电话/传真:020-38847852

梁老师 电话/传真:020-83345147

9.校长论坛材料 篇九

自2002年起我在中心小学校长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了12年,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自我感觉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在这十多年的学校管理中我也经历过很多无奈,也面对过很多困难,更感受到许许多多的困惑,尤为突出的是办学条件、办学资金、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农村小学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教师的安心,也使得农村小学的老师、学生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也许在座的各位校长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家长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我们校长要把学校办好的愿望就越来越迫切,这样一来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而我认为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大力改变学校的现状,寻求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起点,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应成为当前我们校长思考的热点、办学的焦点。也是我们每个校长在新形势下所思考的新问题,所面临的新课题。

面对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在问题中前行,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我深深感到,只有努力把学校办好,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教师的安心, 才能留住学生,才能稳定生源。一所学校如果要容貌有容貌,要文化有文化,要质量有质量,要素质有素质,这样的学校能不让家长满意吗?能不让社会认可吗?能不让教师安心吗?我想这样的学校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觉得要把学校办好,就是要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总的就是要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担任校长以来,我一直就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的办学品位在努力思考与探索,借此学习的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上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就我近年来特别是在XX中心小学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 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个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大家给予批评和指正。

我的主要设想和做法就是“依托三个建设,促进三个提升”。一、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涵,是学校的灵魂,是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是素质教育的正能量,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是学校形象外显的根本,它对学校发展具有价值引领、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作用。学校只有经过先进文化的浸润和引领,学校的各种要素才会相互和谐,学校才会欣欣向荣,才能提升品位。去年下半年,我校举全校之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感谢在座各位校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使我校在校园文化的评比中获得第三名(农村学校居第一名)的好成绩。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我校主要是集大家智慧,依托现有基础,立足学校实情,从实际着手,从高处立意,形成自己的特色。主要工作思路是:

1、环境文化建设突出主题,以情景熏陶人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校的环境文化建设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效果,一是让办学理念深入人心。我校办学方面的一些理念,是我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我校把它摆在学校的醒目位置,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师生每天都能关注到,让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二是让走廊墙壁蕴含幸福。教学楼是学生活动最多的地方,教学楼的文化建设自然而然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综合考虑,精心设计,打造教学楼的走廊文化,每层一个主题,四个主题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彰显出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一楼展示的是19条教师寄语,二楼是安全教育文化,三楼是励志教育文化,四楼是国学经典文化。三是让温馨提示陪伴师生。走在校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写有各种温馨提示语的标牌,如寝室走廊的和谐温馨提示语、食堂的节约温馨提示语、花圃间的护绿温馨提示语等等,这些温馨提示语时刻陪伴着全体师生,使师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并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幸福。四是让宣传专栏展示风采。教学楼西 边的宣传栏,分为五大版块即“学校简介”、“教师风采”、“星光大道”、“校园动态”、“校长寄语”,体现了学校的校园精神,使学生受到感召,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外部环境。教学楼和综合楼之间的宣传栏分为三大版块即“语文园地”、“数学园地”、“英语园地”,这些版块已经成为学生们自我学习、自我展示的天地。五是让教室文化增加能量。教室门口前的班牌展示的是明星学生风采、班级口号和班主任寄语,教室里面除展示一些名人名言外,各班都设计了一些特色专栏,体现个性发展和班级特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们奋发努力,学做好人,为他们增加正能量。

2、精神文化建设力求扎实,以活动教育人

我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力求做到扎实有效、追求品味、突出特色。一是注重抓好养成教育。通过开展学《守则》、学《规范》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活动和组建学生行为规范纠察队和行为习惯示范队,督促和引领学生从语言、行为、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文明礼貌、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注重抓好主题活动。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总结表彰大会和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庆祝活动为契机,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通过手抄报比赛、读书征文比赛、法制安全交通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三是注重抓好大课间活动。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和学生兴趣,成立了有舞蹈、合唱、书法、二胡、种养殖等23项兴趣小组,并科学安排活动时间,合理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每年坚持开展一次文艺汇演、冬季运动会和各兴趣组成果展示会,让学生展现风采,陶冶情操。四是注重抓好读书活动。学生读书主要采取集中阅读和分散阅读的方式,集中阅读就是每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由任课老师把学生带到图书阅览室,集中组织学生读书;分散阅读就是以班为单位到图书室批量借书,组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教室自由选择读书。老师读书主要是采取每周提供一份教师学习材料,每学期提供一本教育专著,每年订阅一批优秀报刊杂志,每学 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等方式,其中读书心得汇编成册,由全体老师进行打分评比,评出优秀心得。

3、制度文化日臻完善,以管理塑造人。

一是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我校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评价管理制度及后勤工作相关制度等并分类汇编成册。二是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坚持每天 三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打扫制度。每天组织卫生值日员和纠察员,课间、午间随时进行巡查评比的检查评比制度。利用集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的卫生教育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明星学生评价体系。我校的校园明星评选主要有:学习明星、管理明星、道德明星、进步明星、礼仪明星、才艺明星、劳动明星等等,且定期用“我是明星,我能行!”板块进行专项宣传,精心打造XX中心小学小明星的“星光大道”。四是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为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校评价体系能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我校大胆改进评价体系,认真修订完善教师评价方案,突出平时评价,体现工作全面,将教师平时的工作评价和家长、学生、行政班子对教师的评议都纳入教师的考评,新的评价方案中学期末的教学成绩和教学业绩占50%,学期中平时工作评价占40%,各种评议占10%,评价结果与教师评优评模挂钩。

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校园文化的提升,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师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无形中为全体师生增加了正能量,让师生在无形中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二、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乡村少年宫”的建立,是为了缩小城乡之间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快乐成才、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乡村少年宫的建设。我校的少年宫是2013年开始建设,在建设少年宫时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用上级的少年宫专项资金14万元购买了各种活动器材。二是利用上级的少年宫专项资金6万元和学校挤出资金改造、维修了少年宫教学活动场所,如计算机室、舞蹈室、科普室等。并新建了植物园,养殖房,改建了学校蔬菜园,为学生提供了2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基地。三是立足校内师资,尽量发挥学校教师的专长,采取自愿报名和学校指定的原则,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实行“一师两用”。同时积极招募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工作的当地老教师、文体骨干或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者辅导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辅导员队伍,有效破解了乡村少年宫师资紧缺的难题。我校少年宫现共聘有44名兼职辅导员,其中外聘志愿者辅导员3人。四是组建了体育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象棋、围棋、跳绳、武术、田径)9个项目。艺术类(书法、绘画、剪纸、电子琴、舞蹈、合唱队、民乐、鼓号队)8个项目。语言文字类(故事会、经典诵读)2个项目。科普类(航空模型、建筑模型、计算机)3个项目。劳动实践类(种养殖)1 个项目。共计23个项目。活动项目实行双向选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同时学校又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分配到重点项目组,做到了全校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人人有活动参与,人人有学习收获。五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室,上课时用于教学,课外活动时间用于开展活动,做到“一校两用”、“一室两用”、“一桌两用”,使23个活动项目组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固定的学生,固定的辅导教师。六是确定每周三下午开展活动,在每次活动时,都确保了既有组织者的全程带班,又有指导者的适时指导,还有检查者的必要督促。

2、乡村少年宫的活动。

组建好了少年宫,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开展好活动,确保活动效果。我校主要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即训练、竞赛、评比、展示。一是训练。训练就是通过每周三下午开展集中训练,有些组还让学 生分散自主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各个方面的学习机会,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把幸福赠给学生”这就是我校的活动目标。每次的集中训练,都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每次的训练都让学生有收获、有进步。二是竞赛。竞赛就是适时在各兴趣组中间开展一些技能竞赛,每学期学校也要开展一些相应的竞赛活动,以赛出一批优秀学生,选出一批“小小家”。通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加训练的刻苦性,而且还有利于发现一些优秀苗子。三是评比。评比就是学期末要结合平时训练的检查情况,结合竞赛时的成绩情况,评选出一批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生,并给予适当地奖励,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四是展示。展示就是学期末或学年末,每个兴趣组都要展示出本组的训练成果,或以活动的形式,或以表演的形式,或以展板的形式等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每个组都要把本级的精华给展示出来,我校本学期就拟在六一前后进行一次少年宫活动成果的展示。展示不仅让学生在得到锻炼,更让学校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

三、依托高效课堂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效课堂是走向素质教育的“金钥匙”,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佳方法,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高效课堂的实施可以说校长重视是先导,教师培训是基础,小组建设是关键,考核评价是保障。

1、校长重视是先导。

学生看老师,老师看校长,校长不动,老师肯定就不会动起来,老师都不动,还能指望学生动起来吗?所以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高效课堂,校长必须先动,也就是说校长必须真正地重视起来。校长重视也就是在推进高效课堂中要多说、多听、多查、多思。多说就是在各种会议上都要灌输高效课堂理念,说高效课堂要不厌其烦,所以我校在确定试验班后,在实验开始的几个星期,我们就经常召集他们,与他们交谈,就 实验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一起研究解决措施。并经常地督促他们要真正地去尝试高效课堂。多听,就是要经常听他们的课,经常听他们的想法,经常去听课确实有利于了解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老师推进高效课堂,校长去听课,老师肯定有一定的准备,肯定希望能上好,能给校长留下个好印象,除了听课,校长还必须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所以在推进高效课堂时,我会召集他们召开工作推进会,会上每位实验教师都要谈实验中的做法,谈实验中的问题,谈实验中的不足。针对他们谈的内容,我们学校行政会上再具体讨论今后的推进措施。多查,就是要经常性地检查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要查教案、查课堂、查效果等,多思,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静下心来思考对策,而且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推进。

2、教师培训是基础。

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队伍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那么,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是推进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是大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我校通过订阅20多种教学杂志,每星期下发1份高效课堂方面的学习材料,每学期提供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等,对教师进行全方面充电,为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奠定基础。二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法,上学期初,我校就向外聘请课改先进学校吉安县敦厚中心小学的领导教师来学校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中有示范课、专题讨论交流、实验课点评和专题讲座等;本学期又组织教师到峡江实验小学学习培训,听取他们的示范课,与优秀教师一起讨论交流,学习到了他们推进高效课堂的先进经验。三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一起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听课评课,以解决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和困惑,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小组建设是关键。

高效课堂的实施,必须依赖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中的对学、群学开展得怎样,组织学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高效课堂实施的效果,因此小组 建设在高效课堂中至关重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开始,我校就搜集建设学习小组的相关资料,印发给每位实验教师,让实验班的教师知道该怎样去组建小组,怎样去培训小组。实验班从一开始就着手制定班规、班训,提出班级口号,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立小组长,明确小组长和组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组员充分发挥自己智慧,为自己小组命名,提出小组口号。同时实验班都开展了小组之间的竞赛,每堂课、每周以及每月都要对小组进行一次评比和评价。

4、考核评价是保障。

要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对教师高效课堂的考核评价是必不可缺的保障措施,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并将高效课堂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考评,与教师的评优、评模、职称和绩效工资等挂起钩来。考核评价不能只注重结果,必须注重平时的检查,必须加强平时的督查,要深入课堂重点督查教师的课改认识、教师的课改进度、教师的课改效果。要制订课改奖励方案,每学年评出一批个课改先进班级、课改先进教师和课改先进学生。学校要分月打造课改过关教师,要求每个备课组每月或每半个学期要集中力量打造一名教师成为课改过关教师,确保人人课改过关。力争通过考核评价促使全体教师都能自觉进行课程改革,积极推进高效课堂。

10.校长论坛发言材料 篇十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推进个性化辅导,让孩子的人生大放异彩》。

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路上,我们都在寻找一条通往成功殿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我们都在为铺就孩子的未来人生而上下求索。前面几位校长的发言,让我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心悦诚服,值得我虚心学习。在教学改革的今天,目前,我校有一个不是亮点的亮点,即:《推进个性化辅导,让孩子的人生大放异彩》。它暂时还不算完善,谈不上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得到领导和校长们的点评和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区别不同的情况,施肥浇水,培养教育,这叫做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所传递的是一种理念,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而这一点正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而我们现在的课堂,就缺少因材施教必备的条件。为什么?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各校都是采用的大班额教学,一个班级40—50人,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教学任务很重,老师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一堂课提问辅导的学生,少之又少,明白其理念,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自习课“推进个性化辅导”。

我校98%的学生食宿在学校,在教师正常上班的八小时之内,学生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自由学习、活动时间。学生时间充裕,老师们都在岗,可以充分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从学习成绩角度来说,学生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学习一般的孩子,这类孩子占多数。他们中有些头脑聪明,学习能力强,但用心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往往浅尝辄止,使得基本概念模糊,基础知识不牢固。如果采用大班授课方式,可能会因为老师的注意力没有在他身上而不能及时解决学习问题。还有大量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知识欠缺得越来越多,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

二是很优秀的孩子。这类学生包括两类,一类是曾经非常优秀,在迈入更高年级后,随着竞争、课业负担的增加,原有的优势心理逐渐失衡,造成学习成绩平平,逐渐随波逐流,甚至可能会因学习压力大引起消极、自卑等问题; 还一类是学习好但总“吃不饱”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小灶”,以便能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竞争力。

三是落后程度较大的孩子。由于基础过于薄弱,这类学生往往在学校里无法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在学习中有被老师“拖着走”的痛苦与无奈。

我要求我们的各科骨干教师、各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下午自习课在这段时间内,都必须深入教室,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在同一个教室内,同时出现若干个不同学科的教师,或一对一、或三五成群,细雨春风,答疑解惑。在辅导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所辅导学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方案里有学生个性分析,包括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应试能力,学习类型与性格特点,学科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与缺漏之处;有达到的预期目标;有采用的方法或措施,包括兴趣培养、思维训练和知识应用等;有辅导计划,包括章节内容、知识点和辅导时间等。

通过个性化的辅导,我们真正解决了以前不能“因材施教”的难题:疑惑的学生问题解决了、吃不饱的学生慢慢吃饱了、优秀的学生更上层楼了,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学质量今年大幅度提升,20xx年我校一个104人参加考试,13人进统招线,73人考入高中,平均成绩位于全县前列,这个成绩的取得,和个性化辅导,不无关系。

个性化辅导还体现在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上。在各个骨干教师进班级辅导有意于考学学生的同时,音体美教师在各自教室、体操场辅导音体美学科,我们为有天赋、有爱好的学生提供物资、时间、空间的便利,提供师资方面的帮助,让孩子们学会一技之长,为孩子的未来奠基。20xx年我校有12名学生备建平县艺术学校录取。

经过课改实践,我们认识到:如果将“个性化辅导”这个环节抓牢抓实,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大有帮助,让孩子的人生,生大放异彩。当然,我们对“个性化辅导”的教学方式,也是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11.中学校长论坛 篇十一

据了解, 在与会的10多所知名重点中学中, 只有山东省实验中学没有初中, 其他的重点中学都同时办有初中。校长们都认为, 对初、高中剥离不宜搞“一刀切”, 他们支持同时办有初中和高中的高完中。

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邵喜珍说,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背景、生源基础、师资队伍等, 不能随意割断;此外, 教育是有成长的连续性, 现在高中都还要研究初中是如何教学的。学生在一所有6个年级的学校和有3个年级的学校上学, 感受到的教育环境会大不一样。

“剥离是逼良为娼, 让重点中学不得不把初中办成民办学校进行高收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说, 目前, 全国大多数剥离出去的公办初中, 几乎都变成了各种形式的民办学校, 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高收费。

(来源:《重庆晚报》)

义乌一小学将视力与评优挂钩三好生视力不能降

近日, 教育部《近视防控工作方案》出台后, 众多学校为预防学生近视可谓下足了工夫, 而浙江省义乌市一所小学甚至把视力水平与学生评优挂上了钩, 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视力保持在5.0以上或者一学期不下降的学生才可以参加评选三好生。”日前, 义乌市苏溪第一小学校长蒋天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修改三好生评选目的就是为了提醒老师们平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同时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 让孩子在家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希望通过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孩子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 在实施这条新校规之前苏溪第一小学专门在家长当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让蒋天航意外的是98%以上的家长完全赞同学校的规定, 并表示大力支持。

“孩子的爸爸和叔叔都是近视眼, 我深知戴眼镜的苦恼, 所以平时经常告诉孩子如何对眼睛进行保护, 但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一位钱姓家长告诉记者, 这条校规实施后她的孩子自动减

●赵布道

少了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并开始注意自己的写作姿势。

但仍有部分家长对这条校规表示质疑。一位王姓家长认为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低下, 经不起电视、电脑等诱惑是正常的。学校可以把视力水平列入德智体中体的一项内容来考核, 而不能一概而论。

义乌市教育局干部王新伟认为, 预防近视工作是学校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 必须抓牢。“至于把评三好生与防近视结合起来, 那是学校行为, 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试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正

本刊2009年9月中旬刊《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探》一文的作者应为刘凤萍。特此更正。

12.校长论坛发言稿 篇十二

——丹东市第十三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发言稿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这句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领航作用。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如何高举教育“旗”,出好管理“牌”,下活特色“棋”,奏响质量“曲”是每个校长必须思考的。我欣赏并且相信一句话: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校长,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要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要达到。思想有多远,校长就能走多远!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创新是学校进步的灵魂。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往哪里走,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同样,一个勇于上下求索的优秀校长若能够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全体教师理想和行为的共同愿景,那么,学校就会焕发巨大的发展潜能。面对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妙药可治,只有用创新去破解。创新绝非时髦的口号,而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校长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校长要知道,真正的好学校并不是纪律最严明、学习最严谨、规范最周全的学校,而是给学生自由和想象的空间较多,创设出宽容和关怀氛围,特别是在思想与智慧上给予学生启迪最多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生存需要创新,在理念、方法上要不断更新,在管理体制、制度上要不断翻新,在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出新,使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竞争上占得先机,这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卓越的校长并不需要做得很多,但必须比别人往前多跨一步,要站在大教育、大时空、大视野上思考问题,要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并且使之既有跳动时代脉搏的宏观意识,又有可行的阶段目标和具体的落实行动。站在当今教育发展崭新的平台上,应以创新为使命,引领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为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是学校迈向高速道的必由之路。创新与创效一旦结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由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将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命脉,活力是学校发展的通道。校长是一校之魂。我认为,‘魂’要附‘体’,如果‘魂’不附‘体’,那就失去了价值。这个‘体’是什么,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校长无法改变教育生存状态,更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文本课程要转化为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堂堂有质量,学期才有质量,人人有质量,班级才有质量,班班有质量,学校才有质量。因此,要让传统的课堂变为充满创新的活力课堂,让学生的心灵碰撞、让智慧的火花迸溅,让灵感生发。校长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去发现、感受、欣赏教师的创新实践,从中积聚自己的创新能量。校长也要鼓励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让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让创新的劳动得到尊重,让创新的人才得到支持,让创新的成果得到展示。在支持教师的创造中,校长要深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创新活力,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并且,要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创新措施,勾画创新蓝图。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摒弃思维定式,与因循守旧作别,与探索创新拥抱,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步伐。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文化是学校生存的根本。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是优质,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大楼有几座,更要看有多少优秀教师;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设施有多好,更要看办学目标是否正确、办学理念是否先进、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办学是否有活力;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规模有多大、人数有多少,更要看班子是否和谐、团结,学校是否尊重教师,教师是否关爱学生,学生是否热爱学校,家长是否相信学校;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有多好,更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充分的、充满灵性的发展。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内涵。特色不是城市学校的专利,学校有城乡之分,特色没有地域之别。学校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学校资源,重塑学校形象,创建特色学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有所超越,就必须使学校变得与众不同。也就是务必坚定一个信念:“能创第一创第一,不能创第一创唯一。”“第一”或“唯一”就是特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校情学情民情的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只是一具少了筋骨没有灵魂的躯壳,永远不能以鲜活、伟岸、丰满的形象站立起来。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体现,独特和鲜活是它的生命力。因此,这种根植于特色学校文化不能移植,不能引进,更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量身打造。没有特色的教育,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文化的学校,是一所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强校之基。我相信,特色不断形成之时就是学校不断壮大之日。

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人本是学校和谐的支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制度总有不能的地方,这就需要校长在管理中以法规为指导,以实际为需求,以管用为原则,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动态式人文化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校长很有必要认同一个观点——世界上最难的管理是以人为本,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是不断创新,世界上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激励人。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的局面。校长要努力创造这样一种环境——任何一位教师无须花心思通过搞人际关系而赢得自己的地位,只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出实际贡献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和“放手”的措施。校长要多用“微笑”代替“严肃”,多用“关注”代替“威严”,多用“倾听”代替“命令”,多用“引领”代替“控制”,多用“情感沟通”代替“批评指责”。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校长管理的人性化必然带来教师发展的个性化,人是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给予教师珍视自我,释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越大,机会越多,教师创新的欲望就越强,学生张扬个性的潜能就能发挥得越深;学校的发展前景也因此就越宽。可以预见,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师能够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进而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教师的发展也必将带来学生的发展,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关爱学生,是质量提升的宝典。尊重教师,是校长智慧的选择,二者叠加,才是成就名校的秘诀。

13.国际知名大学校长论坛 篇十三

2013-9-22 10:50:00 来源: 新闻宣传中心 作者: 康宝蕾 汪芬/文 李晓尹/图 编辑: 李英

9月21日下午15:00,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创新型工程师培养”为主题的大学校长报告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2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校长出席报告会。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长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和与会高校代表分享、交流自己的办学经验及发展目标。我校钱林方副校长主持报告会。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校长Margaret Harding报告的题目是《在科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创新》。她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在报告中,她从学科建设、资金支持、国际合作以及工程师培养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办学经验。她说,“我们的学校很小,可是我们的研究却很有特色。从建校伊始,我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在物理、化学、电子等领域,并坚持以本科生的教育质量为重心。”在资金支持方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依托政府资助为主、其他领域为辅的形式,积极寻求研究成果的商业化。“举例来说,布莱恩•施密特是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90年代来到澳大利亚,曾经数年的纯学术研究并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我们的坚持换来了最终的诺贝尔奖。”在国际合作领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中国的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开展了丰富的办学合作。除此之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致力于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发展领域,培养多层次有经验的工程师。

“我们不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还依托学校的地理优势及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筹集经费,寻找合适的项目带头人,继而对学科成果进行合理的商业化;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这就是我们与大家分享的经验。” Margaret Harding校长如是说。

如何更好地优化校园配置、筹措资金办学?这对于许多高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德国波恩大学的Armin B.Cremers校长就《第三方资金之于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性》同与会高校分享了自己的办学经验。

从德国大学的基本情况来看,很多科研项目都是由政府支持的,然而第三方资金多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投资比率不断增长,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波恩大学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波恩大学始终坚持在竞争中发展。“竞争力的加强可以促进研究的开展,但竞争力提高不一定表明你在某个领域的研究性就会越强。这是我们在科学教育及科研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们的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保持我们财政上的实力,我们一直想通过更多的联合来做得更好,那么第三方资金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波恩大学是一所国际性的研究型大学,我相信所有大学都想向前发展,波恩大学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坚持我们的优势,这种使命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Armin B.Cremers校长如是说。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史背景、基本状况、办学特点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以《国际化建设为抓手 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为主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所处的地域特点促使学校必须走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之路。”王树国校长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办学特点归纳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他表示,学校以海纳百川,实施国际化开放式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质量,实施精英人才培养战略;强化优势,实施学科优化战略;加强基础,实施创新科研战略;创新机制,实施深化改革战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依托学科、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学院锁定参考目标,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包括学科设置、院系管理模式等等;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工业技术研究院,打破原有院系界限,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师资队伍国际化,鼓励中外教授对接,开展“兼职博士生导师”和“合约外国专家”项目,启动“国际首席学术顾问”项目等。王树国校长还对未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化建设目标进行了简要阐述。

“我们面临的大多数挑战,实际上是全球化、国际化的问题。”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余海岁以“实现国际化校区建设的经验”为主题,与校长们进行了交流。诺丁汉大学在当前背景下积极开展国际化校区建设,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际化校区建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作为一所涵盖理科、工科及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大学,诺丁汉大学在英国本土有四个校区,除此之外分别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宁波还有两个海外校区。在国际化校区的建设中,实施以英式教育为主,融入地方特色的教育方式。

谈到实施国际化办学的原因,余海岁副校长说,“我们想给更多的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希望可以给予更多学生英国化的教育。”“海外办学在价格上充满吸引力,我们保证学生在海外与在英国本土获得的教育经验是一样的。”

“我们在世界各地召集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也使得英国获益;我们的投资着眼于长远利益而非眼前利益,是为了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国际校区建设的意义所在。”余海岁副校长表示。

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需求的工程师?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校长 Etienne Craye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革命性、企业化与领导力。Etienne Craye报告的主题是“21世纪工程师的培训——革命性、企业化与领导力”。““我们希望学生愿意解决复杂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急速发展的国际化环境下,工程师需要融入其他的文化,他们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获得为服务机构提供帮助的能力。”

“我们不叫大学,而是被称作学校。” Etienne Craye校长谈到,“工程师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解决问题,只有科技是不够的,要学会考虑经济、社会、人文各方面的因素并整合到技术中去。”过去的百年中,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重在技术的培训,训练工程师的重点不仅在上课,也是基于项目。学生们有时间开发并参加复杂的项目,他们也会和国际组织合作,大概15到25人一组。在一起的一个国际团队工作两年,通过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项目创新出理论帮助学生进步。

“工程师作为机构的成员,除了提升技术能力外,也要提升管理能力,使之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科技的问题、环保的问题。”多年来,法国里尔中央理工大学付诸实践的方式赢得了团队合作机会和国际视角。“组员不是特定的专业,在项目中学习科学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一个项目不只有一个方案可解,彼此不同的方案还可以相互交流。”

“现代工程知识更新很快,工程师需要在工作时需要进行独立的、自主的、不断的学习。而这种能力可以在项目中渐渐获得。学生有九个月的时间实习,剩余时间进行学校团体学习。”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烙印,也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研究生是最具科技创新力的群体,未来社会的创新发展将由他们担当。”在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要旨》的报告中,南京理工大学校长王晓锋校长如是表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世界各国高校在致力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所有高校共同探索实践的现实问题。多年来,南京理工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坚持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成为研究生教育的要旨。

报告中,王晓锋校长总结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把握的三个关键点:科研平台、开放办学和成长环境。在科研平台的建设方面,王晓锋校长指出,“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在科研训练中完成。因此,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鼓励、引导研究生参与到重大科研项目中,在科研中,致力于发掘和提炼科研项目中的科学问题,探求其中的基本规律;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致力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谈到开放办学,王晓锋校长指出,“开放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化时代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促进人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南京理工大学多年来坚持开放办学,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推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创新发展。

在成长环境的建设上,南京理工大学积极为学生创设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环境,激发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创新”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法国著名数学家费马曾说: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人大吃一惊。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让更多的年轻人令世人大吃一惊。”王晓锋校长表示。

白俄罗斯国家教育部部长Maskevich Sergei对白俄罗斯的教育系统及其发展策略进行 了简要介绍。他说,在当今社会下,教育是维持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白俄罗斯的受教育程度正在增大。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下一篇:小学优秀作文:我爱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