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社会的关系(精选12篇)
1.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篇一
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辩证思维,防止各种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具体来讲,应当正确把握六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把握全局性与局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中认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又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把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必须在动态中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特别是解决好影响全局和谐的一些重大问题。
把握长期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既是需要不断努力的长远目标,又是迫切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因此,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
把握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人类整个社会、整个历史都是在均衡与不均衡的辩证统一中发展推进的,我们的工作思路、指导思想也要掌握这样的辩证统一关系。总的目标是均衡,但现实中不可能绝对均衡;为了实现均衡,有时需要用非均衡的手段来解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体战略和发展过程也应当有全面的认识,不能简单地肯定这一点、否定那一点。
把握动力、活力与平衡、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个社会运行得是否比较理想、健康,关键要看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否结合得比较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让动力与平衡两种机制统一发挥作用。没有动力和活力,社会就不能前进;没有平衡与和谐,社会就会失序。所以,在解决动力和活力问题的同时,必须重视平衡与和谐,在致力于保持和谐时,又不要忘了激发活力。
把握总体性和区域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不同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每个地区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比如,深圳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城市,就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根据目前所达到的水平,在新的高度上设定更高层次的和谐目标。
2.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篇二
马克思对于“社会”这一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 他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因此一群人生活于一定的空间, 在这一特定空间中进行交互活动,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关系和联系, 人们依循着这些关系和联系, 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 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共同体, 我们称为“社会”。
现实社会如此, 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同样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同样是人们要生活于一定的空间并在其中从事着各种交往活动, 人同样是彼此处在联系中的。只是虚拟社会中交互作用的空间并非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空间, 而是基于互联网所建构的虚拟空间, 它“是以运用数字化符号为基础构成的, 是以0和1组合的BIT数据, 通过计算机自动的符号处理, 把信息、文字、图像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而交互作用的方式也不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而是一种以数字化符号为标志的间接的作用方式, 即由人—人的交互方式转变为人—机或者人—机—人的交互方式。作为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也不再是现实社会中的事实关系和联系, 而成为一种虚拟关系和联系, 这种关系和联系较之于现实社会因交互频率的增加而更加紧密, 如此更易形成虚拟社会。
2.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
(1) 人的活动场域不同。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为活动场域的, 直接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 由计算机专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制并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空间中;而现实社会以大自然为人们活动的场所, 人们依赖于自然, 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改造着自己的生活环境。
(2) 事物的存在方式不同。虚拟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字符串的方式存在的, 即是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存在的, 人是虚拟的人, 人的活动是虚拟的活动, 人所建立的关系和联系也是虚拟的关系和联系。而现实社会是以客观实在的方式存在的, 作为主体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 人的活动是以物质性为基础, 其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关系。
(3) 体现的时空特性不同。虚拟社会是具有超时空性的, 时间上实现了即时性与瞬间性, 速度可与光速媲美, 空间上跨越了地域、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而现实社会是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 现实社会中的主体及其活动都是建立在时间与空间的基础之上的, 离开了时间与空间, 一切事物都将不复存在。
3.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1) 虚拟社会依赖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现实社会, 现实社会是虚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因为从其构成要素来看, 无论是人还是互动交往所依靠的人类创造物, 都来源于现实社会, 虚拟社会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的, 而是一个看得见、感受得到、体验得到的社会。
(2) 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归根到底, 虚拟社会是一个人化的领域, 人们在虚拟社会中所建构的各种联系和关系本身便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 是现实社会在虚拟社会中的反映。当然虚拟社会并不是现实社会的简单复制, 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虚拟社会中不断传播与塑造的动态过程, 因此虚拟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超越,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抑或满足不了的要求大都可以在虚拟社会中获得释放或得到满足。
(3) 虚拟社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是有一定反作用的, 人们在虚拟社会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存在方式等无形中也影响着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 从而进一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方式, 越来越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趋同性, 并进而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虚拟社会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力量, 一种来源于现实社会又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的力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 延伸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这势必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 从而对现实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然而另一方面,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 既对立又统一, 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虚拟社会,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3.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篇三
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传统上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在阶级、阶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布劳、邓肯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时认为,在影响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自致性因素中,个人的教育程度极为重要和关键,但他们的理论分析中并没有明确将教育因素作为一个分层维度来看待。来自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理论,则把教育或者技术资格看作是划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更为具体地分析教育对阶层结构形成意义的研究的是R·柯林斯。R·柯林斯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以学校证书来体现)被用来限制那些竞争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具有优厚报酬职位的竞争者的数量,并帮助那些享有“教育专利”的人垄断这些职位,即存在一种“文凭社会”或者“文凭主义”。所有受惠于文凭制度的职业的获得,需要通过对教育文凭的投资,而文凭反过来被用于购买免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工作职位。他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文凭社会”的产生,指出教育中的阶梯建构在整个社会地位大序列之中,而教育作为进入社会、经济方面受益阶层的筛选标准,不仅仅存在市场社会之中,而且作为进入的壁垒设置,教育与阶层或者集团的利益自然地联系在一起。[1]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划分标准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正规教育程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复杂劳动(因而报酬较高)的职业需要教育较高的人来承担,由此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事制度的不断分层化,使人事选拔需要建立在一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提供均等机会的客观标准之上,教育正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一项客观标准。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联系。
二、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
1.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个体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就业方式,即受教育后从事某职业安安稳稳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加快职业变换的频率,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个体充分实现自我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天生较为懒散或不务实际的人的闲情逸致因求生的需要不得不搁置起来,因为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使他们随时有失业的危险。面对这种现实,最迫切并必须的,就是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陈旧的知识。接受再教育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有效途径。这种接受教育后从事工作,又因工作需要再次接受教育的过程,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循环。社会发展越迅速,知识技术更新越快,这个循环运行的频率就越高。在这种循环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加强,教育选择人才的功能也就得到充分发挥;只有能跟得上这种循环的人,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由此可见,教育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已成为决定个体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简言之,教育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发达的社会增加了许多受人尊敬的职业,而这些职业往往需要很高的资历,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型职业需要从事者接受长期培训,这就离不开较高层次的教育。由于这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报酬较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提高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知识技能水平,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个人社会地位升迁的机会。
2.教育是实现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
鉴于教育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特殊作用,其在社会各阶层的良性流动中也通过相同的机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各阶层呈现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而且,有别于其他各种资源的获得方式,文化技术资源的获得一部分依赖于个体的先天性因素(如智商、天赋等),而更主要的是依赖于个体的后致性因素(如勤奋、钻研等)。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最公平和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首先,教育是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教育其本身并非文化技术资源的量化形式,而只是促进个体提升自身资源占有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对于每一个体来说,接受教育而获得提升自致性因素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
其次,相对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其手段是享受中高层次的教育。在由政府主导的各种社会政策中,较难通过转移支付的功能来有效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经济资源占有程度。虽然政府正在加强对再分配的调节力度,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各项社保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完成质变的提升。同样,组织资源的转移和分布将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也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正是政府实现转移支付的有效手段。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并通过其分配的公正性(或合理的偏向性)来提高社会中下阶层的资源占有程度,是社会政策创新的正确方向。
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了改变个体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教育经济回报率不断提高,“脑体倒挂”的现象已基本消除。1981年与1987年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仅为0.025和0.027。而根据陆学艺等的最新调查显示,现今中国的教育回报率大约为6~7%,即多受一年教育者收入增长6~7%。[2]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投资教育,特别是那些拥有较多经济资源的社会阶层,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或其子女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就算是仅仅为了经济上的目的他们也会如此。而对于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人群来说,这同样是改善自身经济资源劣势的最直接的手段。
三、社会流动中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程度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正如许多原理一样,它仅是纯理论的抽取。现实社会中许多影响教育过程的因素使这种由教育决定的社会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而更为广泛的是个体处于同一社会地位阶层之中的流动——横向流动。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长期以来是人们的视觉焦点。理论与现实都告诉我们:教育机会完全均等是不太可能实现的。首先,个体所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职业、收入(即经济条件)、家庭文化氛围等,都影响着个体受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的效果。其次,学校环境如教学设施、教师质量,以及该地区的整体教育发展水平也会对个体受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教师所教的学生都有差别,相对而言,地区落后、学校差、教师素质低,其受教学生在教育机会上就相对较弱。最后,教育制度、人才标准等也影响个体的受教育程度。
2.现存学校教育本身存在局限性
知识经济强调知识的生产力价值,而现有的学校教育所传授的许多知识本身缺乏实用价值,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求彼此错位,学生走上社会后需花费很大精力重新适应,即便是社会需要的专业,其课程内容本身仍存在知识老化现象,许多教材是几年甚至十年前的。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讲起课来单调乏味,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种种因素削弱了教育对个体发展应有的影响力。
3.不良流动限制了部分人才的发展
社会流动是个体与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到另一个社会地位的流动,赞助性流动则是由金钱、地位、权力等因素造成的社会流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传统社会中典型的等级制度,阶层之间的森严界限已不再成为主流。然而,现实中由金钱、声望、权力等因素所决定的社会地位的悬殊,使得个体的社会纵向流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同样,每个人的工作起点也存在极大差别。毫无背景的人必须赤手空拳,从最底层干起,而父母职位和社会地位高的人可能无须奔波就有优良的环境施展才华。这种赞助性的人才选拔模式使得个体社会地位提高更加复杂化。看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应看到它的表象,更应深究其产生的原因。社会的不平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教育的完全平等、个人发展的完全平等也同样难以完全实现。此外,社会分工本身就需要有差别的成员,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恰好适应了这种需求。教育部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弊端,但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缩小其影响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四、流动过程中教育问题的政策性分析
1.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这主要是由于各个阶层之间的占有经济资源相对不平衡所造成的,其根源还是来自于各阶层不同的“先天性因素”制约了个体“后致性因素”的获得,从而导致阶层分化的路径依赖和阶层间良性流动的不通畅。在现今的中国教育政策中,教育投入只占GDP比重的很小一部分,且结构相对不合理。目前,最严重地影响中国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发育成长的公共资源配置不公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或不当。从城乡来看,城市的公共教育机构获得的资源远远多于农村的公共教育机构。实际上,农村的教育是农民自己办的教育,而城市的教育才是国家办的教育。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子女所接受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居民子女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特别是现行高考招生体制和高等教育收费制,无疑提高了农村学生跨入公立大学深造的门槛,其结果是广大农民和贫困阶层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参与市场竞争方面缺少足够的能力,因而也就缺少适当的向上流动的机会。[3] 因此,要改变现在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出现的各个社会阶层的竞争性需求这一现状,增加教育这一公共资源的供给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政策方向。同时,在提供足够教育资源供给的前提下,还要保证社会中下阶层享有这一公共产品的权利不受其他“先天性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是应注意防止经济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环境中,可以通过国家征收教育税(或相类似)的方式,真正杜绝在教育系统中由经济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调整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机制
发挥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后致性流动机制的作用首先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基础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基础教育不能保证公平,以后的教育根本无从谈论机会均等了。应增加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经费,国家尤其要给经济不发达地区以政策扶持,使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还应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育制度,构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每个社会个体在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充分、多样的教育机会。
参考文献:
[1]刘精明.教育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浅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篇四
教育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当教育水平落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会阻碍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个人素质被教育限制,难以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与贡献,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停滞不前。例如晚清时期,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对内以刻板的科举考试限制创新性人才的发展;对外难以接收外国优秀思想文化与知识。当时我国教育发展内外阻塞,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打击,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外国,才使我们后来不得不拼命发展教育去追发达国家的脚步。
当教育水平高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社会发展。人们受教育水平越高,就拥有能力去做出优质贡献,改变社会,促进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现如今实行义务教育,每年教育费用占财政比例大的原因。
当社会发展水平落后时,会阻碍教育的发展。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落后时,由于人们的眼光不够长远,以致无法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忽视教育的发展。就像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片面地看到了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也推出不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多项珍贵文献资料丢失、被毁坏,多名文化人才被打压,使我国文化界受到了严重挫伤。而人们的文化积极性被打击,使得当时我国文化凋零,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窗期。
当社会发展水平高时,会促进教育的发展。正如我们现如今,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人都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多项政策适应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方针有针对性地辅助教育事业发展。
5.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哲学关系 篇五
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人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人不能完会脱离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
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的活动也反作用于社会,即人可以在环境中独立甚至改造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人类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二者是相互促进和储存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
生产力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标志。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进步,构成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首要生产工力是人,既劳动者,在目前社会条件下,劳动者又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差距的缩小代表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当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那时的人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完美结合者。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要有意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更适应并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并实现可持续。
社会和环境对于个人,是整体与部份的关系;整体与部份互为条件,整体由各部份组成,部份从属于整体;部份又有主要部份和次要部份之分;主要部份不可或缺,甚至起关键作用;部份对整体有反作用,个体或部份的变化影响着全局;同时部份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具有普遍联系性。
一个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其中任何部份,而且大于部份之和,部份最优化的组合能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即1+1大于2的哲学原理。
个人与社会或单位等还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人只有集体中,个体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集体依赖于个体存在,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对集体有影响作用;个体与集体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谁的利益更有价值更具意义;必须理解个体利益源自于集体利益,个体利益须服从于集体利益。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认识中形成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理论又不能脱离实际;人类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这两个飞跃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认识又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和深入;在认识的过程中,情感、经验和他人的认识往往会参与其中,利弊共存,关键是要实事求是。
在认识过程中,须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还具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事物的本质才容易被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不断反复和深化的复杂过程;需要客观、理性和时间。
现象有产流现象和支流现象,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只有抓住主流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如人的身体是存在的形式,构造都是一样的,但个性、习惯或精神等是人的内容,都各不相同。内容决定形式,反过来,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由于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的形式也可包含多种不同内容;形式和内容沿着一个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的辩证途径发展着。
事物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有对立与统一等矛盾关系;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并始终于在相互排斥与否定的斗争中,这些斗争与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隐蔽到鲜明的过程;矛盾斗争的结果有三种:
1、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替代;
3、矛盾双方融合为一个新事物。矛盾双方势力悬殊,那结果多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情况;如果势力相关,则多是两败俱伤;如果矛盾双方无本质冲突,则容易走向融合;但总有来说,最终都是由新的矛盾或事物质代替旧的矛盾和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整个世界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体现,但每一个个体矛盾又具有特殊性。
在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力时发展多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理出主要矛盾,才能所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同时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主要的。解决矛盾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矛盾均衡论。
我们对待一切事物,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必须要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对待;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具有两面性;看等问题应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一分为二”地看持;否定就是扬弃,有克服,有保留,继承一切积极因素,抛弃一切消极因素,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两次否定,二个阶段,既“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就表现为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
新事物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又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的地位可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有原因;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相互转换,相互作用。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着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偶然中包含着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相互转化。
真理与谬误是辩证地对立统一并相互转化着的。真正是相对的,只有一定条件、范围和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真正,没有绝对的真理。正如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普遍认周不一定就是真更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掌握了权力并不等于就拥有了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权力、习惯、势力或利益关系至多能难为宣传真理的人,终究不能战胜真理。
事物还包含个性与共性,同时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个性,个体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个性与共性可相互转化。
社会具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时代、地域等环境条件)变化了,社会意识也会必然或迟早发生变化。社会始终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而进步。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一定是同步的、一致的。社会意识有很的历史继承性,因为社会存在变化了,并不等于旧有社会意识就彻底消亡,而是一个继承的了发展的过程。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一种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如宗教与哲学,哲学与文学等等。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量就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如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着的过程,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也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有也波折。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6.现代旅游与社会学的关系 篇六
旅游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学科。
社会学为旅游学和旅游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视角。
2.1 社会学为旅游研究开辟新视角
2.1.1 旅游是一种异化体验
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旅游行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旅游现象,实质是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机构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过程。
而且,这些行为、现象、关系及其过程构成了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
从社会学的视角解释现代社会的旅游现象,可以这样表述:旅游现象,是整体上具有群体性综合性表征的社会文化行为现象,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借助旅游对自我进行一种“调试和重塑”的过程并为此作出努力的行为表现。
该现象由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提供消费产品的旅游业共同构成,其形成原因是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而需求的本质属于文化娱乐性需求。
(1)从旅游者的角度看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文化需求,是满足了其生理需求之上的需求。
这种文化需求在古代社会即已存在,但是由于生存的艰难和语言、交通、资金、闲暇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在多数社会成员中实现。
古代社会中只有极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实现异地旅游的愿望,如徐霞客、马可-波罗等人。
由于异地旅游的需求很难在多数人中得到满足,因而也不可能出现旅游大众化和社会化的现象。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捷、可支配资金的充裕、剩余时间的增多以及社会政策的倾斜,特别是带薪休假、退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把旅游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
(2)从旅游产业的角度考察
旅游开发和旅游消费形成社会生产的新门类——旅游产业,并且有日益壮大的趋势。
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甚至能起到改变社会结构和引起社会变迁的作用。
2.1.2 旅游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互动行为和人际行为的结合
社会学侧重将旅游行为看作是一种群体行为来研究,它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人们的群体间互动行为,当然其更多地具体表现为人际行为,如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互动等等,我们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传递着各种各样的讯息符号,并借此来进行互动和做出相应的行为。
符号互动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符合互动论提出,通过对“自我”(self)中孪生组合——“主我”(“I”)和“宾我”(“Me”)关系的探讨来审视社会个体的变化。
2.1.3 现代旅游是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的一种特殊回应
旅游者既在逃避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又在异地寻求某些东西。
旅游者的“逃避”与“追求”动机,正是现代性所带来的缺失造成的。
旅游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审视自己与现代性的关系。
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对现代性的不满,都可以通过出行而得到暂时缓解拟或克服。
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一次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它是人们再次找到社会认可和角色认同,正确对待现代生活理性危机的一种社会再适应的活动。
2.2 旅游反映社会变迁
2.2.1 旅游反映了人们消费心理需求旺盛
探讨社会变迁与旅游之间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宽松,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刺激了国民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表现如下:(1)旅游消费需求年增长率超过GDP年增长率。
(2)社会成员收入增加。
旅游消费需求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成员的收入日益增加。
国民旅游消费的需求逐年增长,旅游消费改变了家庭消费的传统结构,我国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在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双降”。
(3)交通支出大幅度增加。
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交通、教育、娱乐等方面消费的比例皆呈现出上升趋势。
(4)闲暇时间增多。
国家调整黄金周休假制度、增加小长假和带薪休假。
人们拥有闲暇时间,才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生活的满足。
2.2.2 旅游消费不断增长反映了社会结构改变
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和相关机构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能力和行为,构成了旅游者、旅游机构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结构。
(1)人们对旅游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旅游,这种具有强社会地位和自身优越感的表征意义现在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
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只要我们条件具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旅游。
(2)旅游方式的改变。
我国的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这较大促使了更多旅行者选择自驾游。
(3)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持续增强。
(4)旅游目的地日益增多。
国际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数量。
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目的地也在不断增加。
2.2.3 旅游发展反映的社会功能
21世纪以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逐渐成为公民的社会化行为,并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正发挥着重要影响。
(1)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我国自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个目的,现在看来确实达到了。
旅游业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有目共睹。
(2)影响社会政策。
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
从社会学的视角评价带薪休假制度,仍然是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社会政策的范例。
带薪休假的实施说明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消费拉动内需的社会功能和巨大能量,以及社会成员对旅游消费潜在的社会需求。
这项政策对旅游业和老百姓而言也是福音,既增加了社会成员的闲暇时间,又缓解了公民大规模旅游行为带来的超负荷弊端。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满意度,这种享受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强。
适时适当地去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心理追求,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对旅游主体而言,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尤其是城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社会化消费行为。
比如,过去人们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吃饭了吗?”,而今这已经演变成“你今年旅游了吗?”、“在哪旅游了?”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
参考文献:
[1] 王宁,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 尹德涛,等.旅游社会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3] 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J].天津社会科学,2008,(1).
7.浅析媒体与社会管理的关系 篇七
一、媒体促进社会管理
(一) 监督社会管理是媒体的本性
社会的根本上的正常运作, 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 但是自从人民中产生了社会管理者之日起, 人类发展史便在社会管理者和人民的博弈中不断展开。如何使社会管理真正以高效并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方式展开?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便显得极为必须, 媒体应运而生。所以媒体天生就带有对社会管理进行监督的作用, 并且“新闻监督也是社会游戏规则操作过程中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2]
首先, 媒体用最敏感的视角观察社会管理, 使之公之于众。社会管理是在有限的时空中展开的, 并不被众人所了解, 所以要想使之得以更广泛的监督, 就要让更多人看到进行中的社会管理的真实面貌。美国开国者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最终的安全实在新闻自由之中的。”“当一切都是公开的, 一切都在全民的监督之下, 就不再有阴谋,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 可能发生的错误决策将会尽早被纠正, 这样的国家, 它的安全才是有保证的。”[2]为了使阳光普照社会的各个角落, 进而使得社会管理更加有序健康,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媒体人都始终在孜孜不倦的努力。
在我国, 《焦点访谈》的宗旨是“用事实说话”;小崔一直在努力《实话实说》……新闻评论节目是很多新闻人的理想, 因为他们觉得, 在大众媒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就是用最好的方式来关注社会, 并努力使之进步。
“新闻史历史的第一次草稿, ”[3]通过媒体, 普通民众确实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当然, 这其中有社会的光鲜, 自然也有社会的丑陋, 有对社会管理成果的赞扬, 也有对社会管理不足的批判。如此事例, 不胜枚举。三鹿毒奶粉、问责铁道部、天价切糕……这些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无一不是媒体观察到的。
而纵观媒体的历史, 美国的“扒粪运动”算得上媒体反映社会管理问题的最有力例证。19世纪下半叶, 控制美国经济巨头们为了巩固其垄断的特殊经济地位, 不仅无视其内部员工的利益, 而且在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为其谋得最大利益, 作为他们赚钱的重要手段。他们坚持的“只要我能发财, 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济哲学, 也在社会中引起强烈的舆论谴责与抨击。这一时期出现了多达两千多篇以揭露实业界丑闻为主题的各类文章, 这就是当时轰动世界的美国“扒粪运动”。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史蒂芬斯通过发表大量第一手数据, 向美国市民展现了当时的腐败状况, 使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并思考腐败的根源及危害。
其次, 媒体用最有力的监督推进社会管理, 使之不断改革。全社会都看到了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就算迫于舆论压力这一点, 管理者也会改变自己的言行。
三鹿从此成为了历史;铁道部服务大为改观;岳阳公安局再查切糕事件……
史蒂芬斯曾通过发表多篇文章, 揭露美国多个城市官员的腐败, 不仅使他们的仕途发生改变, 更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改变。同时, 《美孚石油公司史》的亮相后, 美国政府起诉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70多个相关企业, 根据1880年制定的发托拉斯法, 最高法院判决该起诉有效, 美孚石油帝国从此坍塌。
尽管这场轰轰烈烈的黑幕揭露运动无果而终, 但它在唤醒美国公民意识的同时也使得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也造就了我们现在所谓的调查新闻界。这场无疾而终的“扒粪运动”也不同程度地在世界各地蔓延。
(二) 媒体的社会监督能力愈加强大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知耻而后勇”, 我们总是在力求看清楚社会管理中的“耻”, 而后, 才能改进。作为社会运转中重要力量之一的媒体, 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今, 新媒体又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改变和发展。而在对社会管理的影响上, 新媒体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我国自2010年来, 微博成为社会监督的一股新生的极具活力的力量。下文将通过分析微博的传播特点, 来说明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能力正在变得日益强大。
首先, 新媒体使传播者从专业从业人员扩展到普通草根。首先是微博的加入门槛非常低,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例如,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描述自己的情, 抒发自己的感情, 人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与“博客”相比。“微博”是彻彻底底的草根化。另外, 用户还有机会在微博上有指向性地和自己希望的对象对话交流。例如, 每一个普通的社会角色, 只要在微博上@某位名人、专家或者某个品牌, 就可以就自己的观点和他们进行直接交流。而且由于社会相对更有话语权的人本身也身在微博的交流圈中, 所以人们相互转发的内容, 很容易在不同人之间共享。也就是说, 不再仅仅是媒体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媒体对社会管理进行监督, 而是每一个人, 只要可以上网, 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其次, 新媒体使传播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一个人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很难对其造成影响。但是, 新媒体环境中, 传者的互动使传播呈发散型。换言之, 由于网民之间的互动和借力传播使每一个网民的声音都有可能被广泛关注。
美国传播学者沃伦·韦弗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这里的传播, 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单向发出或接受, 而是多种复杂的双向交流互动及相互影响的过程。作为目前非常流行的大众传播媒介, 微博以其独特而强大的“微传播”特征, 改变着人际交往的方式, 在推动人和信息的进一步融合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人-信息-人”的无缝对接。微博有着惊人的传播速度, 通过粉丝的不断转发扩散, 在互动产生的影响力下, 形成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强大力量。近几年, 我国微博实名举报的案例也不断攀升, 新京报记者刘虎实名举报四大省部级干部, “表叔”、“房姐”也在微薄的舆论监督下浮出水面。微博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发挥了其强大的传播力量与社会管理作用。
再次, 新媒体实现了传播过程的即时性, 大大加强媒体时效性。同一社会事件, 在其发生后的不同时段被人关注, 其发展结果便是不同的。越及时被关注, 可能就能越及时地得以解决。新媒体, 为社会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了可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曾断言, 以最快的速度回应大众并最聪明的运用比特的人, 才能成为大众最好的服务者。微博以其强大的时效性、快捷性及终端渠道的多样化和信息沟通的快捷性, 使它能迅速有效及时地抓住当前的敏感事件、重大事件, 尤其是突发事件。201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 twitter用户早于任何一家媒体, 向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
新的媒介环境下, 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作用日益加强。每个人都是监督者, 每个人的监督都可以是有效的, 而且监督变得更及时更准确。总之, 媒体对社会管理的监督作用自古有之, 并日益增强。
二、社会管理制约媒体话语
新闻从业者永远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话语。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应保持如何的比例, 才能既能对社会管理进行有效监督, 又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作为社会运行一部分的媒体, 就一定要考虑社会的健康, 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另外, 从媒体实践看来, 它也很难成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 而是往往受制于某利益集团。所以社会管理对媒体的审查也是伴随着媒体的自由一直存在的。
对于新闻自由与新闻监管的问题, 我们似乎容易有这样的判断:西方发达国家是真正拥有新闻自由的, 而我国的新闻管制相对比较严格。实事真的如此吗?
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的政治环境予以抨击, 并宣扬其所谓的新闻自由。确实, 西方国家取消了新闻审查法律及相关审查机构, 同时媒体自身也标榜言论自由, 使人们以为西方已经完全实现了新闻自由。然而仔细观察西方媒体的运作之道, 就会发现新闻审查仍然存在, 只是他们使用了一种更加隐蔽的方法而已, 也就是由政治主导转化为资本主导。所以, 西方国家宣言的所谓新闻自由其实只是一种泡影, 一种幻觉。为说明这个问题, 我将以英国报纸的发展为例, 对其进行梳理, 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其一, 在封建王权时期:报纸完全依靠政治强权, 封建王权的新闻审查多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 压制社会舆论。记者说什么、不说什么, 也都要受到王权政治的管理。
其二, 在金融资产阶级时期:政治为主, 资本开始发挥作用。这一时期是新闻审查由政权主导到资本主导的过渡时期, 新闻审查开始与商业化融合。但是不得不说, 政治压制在此时仍是新闻审查的主要手段。国会通过了叛国法、诽谤罪、煽动罪、亵渎神明罪等限制新闻内容, 并强制不许报道国会新闻。[4]报纸成了政治和资本的双重附庸。
其三, 工业资产阶级至今:资本为主, 政治为辅。不同于以往, 自工业资产阶级登上英国的历史舞台以来, 资本便成为英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控制力。正如英国首相鲍德温曾说:“这个内阁不是我的, 而是罗瑟米尔勋爵 (当时的报业大亨) 的。”[5]报纸以及英国社会的其他各种媒体都成了资本的附庸。
正如前文所言, 从英国报纸的发展史中我们不难发现, 西方国家媒体的控制权从政治逐渐转移到了资本手中。而在我国, 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部分, 政府对新闻的审查是有明确规定的:
第一, 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新闻出版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不存在种种糊涂观念和模糊认识。第二, 是否对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界限清楚。第三, 是否缺乏保密基本知识。第四, 新闻出版单位保密审查制度是否健全, 执行是否严格。第五, 新闻出版单位用于编辑出版工作的通信和办公自动化设备是否缺少可靠的保密技术保障措施, 因设备技术方面的原因而发生泄密尚不自知。第六, 机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在向新闻出版单位提供信息、稿件或作品、接受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时, 是否掌握住密与非密的界限, 提供了不该提供的国家秘密, 或应该提供, 但没有提出明确的保密要求。第七, 是否为了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 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不顾国家安全和利益, 擅自或抢先发表涉及国家秘密的消息、文章、报道, 造成泄密。 (1)
可以看出, 我国对新闻、对媒体的审查是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管理的健康稳定考虑的。但是, 近年来, 我国的媒体审查也受到了民众的质疑和抨击。
其一, 我国内部的媒体话语限制多。最近, 一张温家宝总理在百度参观考察工作时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 图片配文解释道:温总理在体验百度语音搜索功能时, 说“温家宝”, 系统反应“您的搜索中含有敏感词汇”, 总理对此微笑不语。我们无从考证这是否真实, 但是这总理的“微微一笑”, 的确是道出了网友几分无奈的心声——我们的“敏感词”是不是太多了。不仅在网站, 笔者从自己在电视台等机构的实习经历, 以及身边同学朋友的工作经历中, 也感受到来自媒体审查方面的压力。
其二, 对外国网站在国内的传播的限制多。在笔者陪同“香港传媒学生国情班”的同学在北京学习时, 其中有一站是和国务院新闻办的官员进行交流。在提问环节中, 香港学生对官员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便是:为什么来了大陆以后无法登陆facebook等网站。这不仅仅是香港学生的问题, 大陆的网民同样对此有自己的意见。也因此, 滋生了一大批所谓的“翻墙软件”。
一方面, 是媒体自由的要求, 要求监督社会管理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 是社会管理的需要, 需要对媒体进行适当约束。而这个“适当”, 是不同时期, 两者相互抗衡的结果。
三、结语
我们现在的国情不同于如今的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现在还处于“镀金时代”, 也就是社会的深刻变革期转型期。所以如果以现今发达国家的情况作为参照, 来对比我国的情况, 我们不免会失望。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 那就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愿都是一样的, 不论哪个国家, 也不论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当央视向普通老百姓发问“你幸福吗?”, 我们感受到的是媒体对民众的关注, 是对社会管理中的人的关注。不论是媒体, 还是社会管理, 两者的存在, 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仕顺.电视媒体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关系辨析[J].
[2]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M].三联书店, 1997:120, 106.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三联书店, 2005:152.
[4]宋克明.美英新闻法制与管理[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8.
8.论包装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绿色设计
1 包装材料的简要介绍
1.1 材料的综述
材质种类、色彩色系、造型结构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组合部分,任何成品的产品,都需要通过包装的形式来呈现在顾客面前。随着包装材料、方式的日益变化,消费者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差异,包装设计显现出了人类特有的天赋和智慧,它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为了销售自己精心设计的产品,因此,在设计上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引起生产者的极大关注。材料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缺少了它,任何完美的包装设计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见,材料的选择,实质上决定了包装设计是否成功的前提条件。
1.2 材料的发展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很多传统的包装材料形成一种独特的东方风格。古代的包装材料各式各样,大自然的供给,生产制造的简单,那时的包装是最质朴、最简洁的,也是最接近人内心的,因为它崇尚大自然的原生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元素的广泛运用,包装材料不仅来自大自然,而且更多是采用了现代化工复合材料,材料的使用更多向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了。
2 包装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2.1 材料与包装的结合
艺术作品的构建需要材料,材料对于包装设计来说至关重要,好的设计不仅于外观的漂亮,其中一重要因素是包装设计材料的合理运用,好的材料设计出好的产品。在某些时候,材料是包装设计的一种充满情感的物质,一些独有的特性,经过加工处理,材料外在、内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2.2 各种材料艺术特征
第一,木材包装材料。木制材料应用广泛,优点有分布广、材质轻、强度高、易加工、有一定的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等。但是,缺点也有易腐朽、易燃、易蛀虫、结构不匀、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形,等。当然缺点是可以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消减或清除的。
第二,纸包装材料。纸质在包装中独有的特点,占据着包装材料使用的第一位置。优点是可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污染危害小,具有一定的折叠性能,有弹性,方便携带,还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图案和字迹牢固清晰。
第三,塑料包装材料。塑料包装的优点是透明度好,重量轻,易成形,防水性能好,保证包装产品的卫生等。但是,缺点的容易带静电、透气性能差,回收再利用成本高、处理困难,污染环境。尤其是含有毒助剂塑料材料,应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其造成的伤害。
第四,金属包装材料。以黑铁皮、白铁皮等钢材与铝箔、铝合金等制成的各种包装容器称为金属包装。其优点材料强度高、易储存、携带、运输、防水、防潮、阻气性,适用于食品、药品、饮料及化学品等包装。其缺点是化学稳定性差,易生锈等,影响食品的安全质量。
第五,玻璃包装材料。玻璃包装材料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强、保证食物卫生、易于密封、造型轻巧、有缤纷透亮的装饰效果等。但是,玻璃的缺点也具有耐击力较弱等。
3 材料的创意再现
成功的设计作品不仅在美学上取得成绩,还要在创作作品的材料中要有一种不可缺少的创新精神。生活中的原材料,新工艺的制作,经过有秩序的排列或打破或重组,拓宽视野、探索空间、造型结构的认识,进而形成全新的材料做个充分的了解和属性的掌握,将有利于我们对材料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这些都是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做搭建的前提活动。生活中,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创造了美,这些是我们所能创造的。材料通过重新组合在一起,对造型进行再创造的认识,变成各式各样的人物、动物、抽象物等新造型,我们变废为宝,在材料中创新,更强调了创意能力的培养。
4 绿色包装设计的实际运用
进入20世纪末期,设计风格上的推陈布新似乎已迈进了末端,解构主义依旧是阳春白雪,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让许多设计师从伦理道德等层面探讨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通过在环境——社会——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发展体系,在设计上引起重大变革。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设计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这里笔者引用《绿色设计》中的定义:“绿色设计(GreenDesign)
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公认的原则被称为“3R”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体现在包装上的绿色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节省材料发展包装设计。尽量在避免环境污染的角度上,考虑采用简单朴实的包装材料进行适度包装。
第二,天然生物包装材料发展包装设计。将天然生物材料,例如纸、木材、麻类、棉织品、芦苇及农作物茎杆、稻草等用于包装,既易分解,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资源再生,返璞归真。
第三,可食性包装材料发展包装设计。可食性包装原料丰富齐全、可以食用、包括食品、药品,对人体无害甚至有利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备受欢迎。目前,一些国家已研制出可吃的包装纸袋、酒瓶、盘碟、啤酒杯,甚至出现可吃的唱片等。
第四,方便回收的材料发展包装设计。人们常称呼这种包装材料为可降解材料,这种材料包括一氧化碳共聚物、乙烯基酮类共聚物、生物聚酯、生物纤维素等,是一种能完全能被自然界降解的材料。通过微生物及光合作用,在特定的环境中压缩分解,最终以无毒形式回归大自然,易于回收。例如,可压缩的纸箱。所以绿色包装设计的多元化功能,以及创意性的环保材料和创新性的使用周期的运用,在未来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提倡环保节能型、自然原生态的环境亲和共存的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前景。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包装材料的样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供了多元化的物质基础,让设计师投身产品的设计中有了自由的发挥空间。包装材料的设计不仅包括了商业行为,还具有激发创造新的一门艺术,在拓展设计思路的同时,可以与设计师一起亲密的接触。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包装设计师,必须对产品设计和材料的属性有足够的认知和相当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包装年鉴编辑部.中国包装年鉴[M].中国包装年鉴出版社,2010.
[2]中国新包装编辑部.中国包装史略[M].新华出版社,1987.
[3]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编辑部.中国包装科技博览[J].中国包装科技博览杂志社,2000.
[4]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外包装与外观设计大观[M].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5]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9.论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篇九
【摘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社会,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生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密切联系的,相辅相成的。人生的自我价值在于他的存在得到社会认可以及他为社会的发展所做的事,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越大就越能体现他的人生的自我价值高。
【关键词】人生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关系
一、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义 自我价值,是指自我的潜力得以发展,自我的目标得以实现,自我的欲求得以满足。
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中其他成员或整个社会有用处,有好处。
很清楚,自我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只能够通过社会和其他人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具有优先性。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富翁。那么,你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外乎就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让社会中其他成员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来。假如你对其他人没有好处,没有作用,别人会愿意把钱转移到你吗?其他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你对别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获得越多的钱或者别的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由于自我总是处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价值如果仅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他也不会满足,除非他是阿Q。如果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满意,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这同时,别人也对他满意,别人对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认可态度,那么,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实。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之外,没有别的正常的途径。
所以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主要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劳动及其道德行为对社会、他人需要 所具 有的积极意义及社会对他贡献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他人所做出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他人创造的价值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和对自我的尊重、肯定评价。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因为没有贡献,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的自我价值,没有索取,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 的满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
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而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人还具有对自己的有用性,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中,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人则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人生价值关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和“自我”都处于价值主体的地位。从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来说,他表现为客体,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要靠社会来评价。从个人的行为或一生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说,他又表现为主体,就是说他是站在个人需要的立场上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无价值的。正是人本身在价值关系中所具有的这种主客体两重性,构成了人生价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价值必然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都具有自我性。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人,其人生在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价值意义的同时,都毫无例外地对自我也具有价值。我们所讲的人生社会价值,指的是个人的人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社会具有的有用性。我们所说的人生自我价值,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际存在和实现的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肯定关系。在这里,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我们平时讲的人生价值,一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
因此,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常常是对立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权利和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的统一。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价值的人。
其次,人生价值是人生物质价值和人生精神价值的统一。作为人生价值的主体,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的两重性又进一步体现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个人以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服务性劳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需要,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人生的物质价值不仅仅指个人和社会的物质消费价值,而且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人生的物
质价值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精神价值,是个人以他创造的精神产品及其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满足社会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生精神价值是在人生物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人生价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10.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未来走向 篇十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调查研究
刘传铭
2012-9-27 15:23:47来源:社会科学报 2012-08-02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五类关系
以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程度为主线,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五类。
1.内生依附关系
内生依附关系指政府部门主导成立自己管辖下的社会组织,并通过为其提供正常运转所需的各种资源而建立的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北京的K组织由政府推动成立,其初衷就是希望借助社会组织的形式,实现与现有大量社会组织对接,从而使政府的行政力量得以发挥,并凭借资源掌握、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这些组织一般被称为官办社会组织,或被称作政府的“白手套”。一般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动成立。政府基本上是以对下属单位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在组织人力资源、项目或者活动资金来源方面,这些组织几乎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拨款或项目支持。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问题丛生,亟待解决。面对无社会组织承担相应职能的现实,政府出资推动建立了一批官办的社会组织,这也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前身。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出现了高潮,同时伴随政府职能转变,有部分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要分流,而许多政府部门也借此推动成立了自己管
辖的社会组织。同时,面对大量民间社会组织的出现,基于政府对于社会组织潜在的不信任和集权传统下的旧有权力观念,促使政府致力于建立自身主导的社会组织,以实现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引导,使之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
2.工具性互惠关系
工具性互惠关系指社会组织基于专业能力或其他方面的相对优势,政府基于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优势,双方从各自需要出发建立的一种基于“工具性”的交换关系。
主要从事儿童社会工作的深圳P组织成立于2008年。筹办人之所以成立这家组织,就是因为感觉到政府已经开始认识到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对于社会的作用,而且会加大力度地进行支持。目前其所有项目几乎均来自政府购买。
这类组织注册形式一般为民间非企业单位,规模较小,在组织成立及注册问题上不同程度地遇到挫折,在发展的初期都存在资源缺乏和发展问题。
在权力对比中,虽然政府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但在组织人力资源、项目或者活动资金来源方面,这些组织同政府间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市场交换关系。
此种关系类型目前存在的潜在问题是,政府依然是社会资源的绝对掌握者,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可能存在偏见或因社会组织自身的一些问题,使得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平等。
3.竞争关系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宏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认识对有关政策进行批评,并通过舆论传播等形式,客观上对政府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在微观层面上,社会组织可能不会直接和政府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因为部分官办社会组织也承担一些具体的服务,所以民间社会组织就可能与之发生竞争关系。
北京的A组织是一家国内NGO,主要致力于对草根社会组织的扶持,其独特之处在于有自己相对独立且稳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因为A组织时常会对有关政策进行评论甚至批评,所以经常被认为是与政府“作对”。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使得A机构获得的政府购买项目支持大幅减少,同时也使其成为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
通常来看,这类社会组织成立较早,在相关领域内工作较长时间,具有较为丰富的与政府交往的经验;此类组织具有较为稳定的资源筹集渠道,即使短期内失去政府购买项目,也能够找到资源支持自身的发展;此类组织往往会因为公开发表一些对政府不利的言论而成为政府眼中的“刺头”,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会被“特别留意”。
从政府方面看,这类组织往往会因为被认为与既有的一些组织(多为政府主导成立的官办社会组织)功能重合而导致其注册困难甚至不能注册。在既有权力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政府与社会在权力分配上绝对不对等的背景下,鲜有社会组织会公开对政府的政策及其做法进行评论或者指责。这也使得少数进行此类活动的社会组织的行为更显突兀,其某些言行更易被当做是对政府权威的挑战而遭到打压。
4.疏离关系
由于彼此间认同度低,出现了社会组织在满足基本条件前提下,与政府处于不同程度的脱离状态。在我国,处于此类关系中的社会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从事非营利事务,但因未能在民政注册而采取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
笔者通过在公益领域内的工作经历了解到,其实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背景的社会组织,其与政府的关系就属于这种类型。如某国际NGO,主要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向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筹集,主要通过与基层草根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发展项目。虽然该组织每年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展,但却一直未能突破注册难题,截至目前仍需为所筹集的资金纳税。
我国政府掌握着社会重要资源。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包括诸多国外在华民间机构在内的大量社会组织都希望能与政府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但严格的社会组织准入制度(双重管理制度)使得只有相对少量的社会组织能够获得民政注册,而更多的社会组织则在民政注册无果的情况下选择工商注册,甚至不注册(因为工商注册需要缴纳较高的税)。政府相关部门很少或根本不了解该类组织及其开展活动的情况,使得该类组织处于政府既有的监管范围之外。这也是出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此类关系的主要原因。
社会组织的身份及资格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疏离关系,不仅影响社会组织自身的正常活动开展和进一步发展,而且使得对这些组织的监管成为盲区,甚至使之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的隐患所在。这很有可能又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于社会
组织的不信任,不利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良好关系。
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已就社会组织的准入制度、双重管理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目前已走出了一些关键步骤,但仍有许多制度障碍急需突破。
5.抑制关系
“抑制”主要指在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中,社会组织因为不同原因而受到政府在各方面的限制、打压的情况。这类社会组织一般与政府关系更具对抗性,已经失去存在的合法性,面临被政府取缔的危险。比如那些有政治背景和政治诉求的组织、在境外注册、在国内从事不法活动的“离岸”组织、缺乏资质且没经任何注册的草根组织。
由于已经处于“非法”身份,在组织资源获得上,此类组织一般依靠外部资金支持或者组织成员自筹;在组织管理方面,因其“非法”身份,此类组织有些成为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工作对象。
政府要做好“舵手”而非“划桨者”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仍将是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力量,仍将是最多社会资源的占有者和支配者,这意味着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内生依附性”关系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在专业能力、独立性等方面的大幅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组织与政府对各自功能定位认识的逐渐清晰,双方正在磨合进入一种基于比较优势而非不对称权力分布的合作关系。
工具性互惠关系和竞争关系的普遍存在就是很好的例证。我们也相信这两种关系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典型形式。
作为社会组织,应该从包括自身专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应该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前提下争取与政府进行更多的合作。作为政府部门,在扶植自身信任的社会组织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其它社会组织,尤其是对那些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帮扶和支持上,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适时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方向,使之形成对政府功能的有效补充和弥补,使之朝着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推进我国公民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发展。
11.材料与社会的关系 篇十一
【关键词】 社会责任;社会保险;企业
企业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载体,应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险的关系,完善和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政策,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的科学有效发展奉献力量。笔者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社会保险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 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了:“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从西方社会的舶来品变成了中国法律制度框架下的具体制度,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上层建筑发展的重要成果。
企业社会责任发源于欧美国家,是在欧美世界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企业员工、对环境发展、对社会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织体,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职责。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和政治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激化,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同时,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建设。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一环。
二、 企业社会保险
1、定义
我国2010年修订的《社会保险法》第一条规定了:“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社会保险是作为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收保险费用,一旦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和生育风险而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而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时,由国家或社会向其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一种社会和经济保障制度。综合来说,社会保险是一项经济制度,如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分散风险;也是一项社会制度,如为了实现社会分配、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等。
2、分类
根据《社会保险法》可以得知,我国社会保险可以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类。
三、 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保险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保险法》第三条规定了:“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六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可见法律规定了社会保险是企业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除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保护股东利益外,还应当考虑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这里的利益相关人包括了劳动者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中小竞争者的利益、债权人的利益、环境的利益、地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等。在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中,劳动者和股东共同被视为企业主人,是企业众多利益相关人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人,与劳工利益相关的内容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通过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劳动者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有做好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工作,免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才能让其安心的工作,对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如果企业社会保险没有做好,劳动者的心理压力过大,缺少安心工作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甚至频繁的更换工作岗位,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企业的人才稳定和长期发展,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的来说,企业社会保险是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保证,劳动者的利益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那么企业社会保险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
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但是,现在企业的社会保险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重视不够,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人才激励和考评机制等。
针对以上问题,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加强重视度,提高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展开关于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险的培训与学习,做到全企业上下都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社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2)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承担“社会人”的角色。人力资源部应投入相关的组织资源,充分认识自身角色,与企业领导和职工及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树立和传播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险的文化和觀念,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人”,使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考评机制,维护职工权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尤其是针对发展良好、可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如果选择在证券市场融资,必须规范运行,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
总之,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国家和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如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建设、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等。
四、意义
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社会保险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部门应协助企业建立在社会责任基础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各项政策和措施上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保险,企业缴纳社会保险不仅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凝聚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
12.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内涵及其关系 篇十二
一、什么是国家
国家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任何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行为的影响,同时人们的集体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的意志。在古希腊,“国家”一词用于指城邦;在古罗马,则指一个城市的主体居民。在我国的古籍中,也曾出现过这一概念,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统治的疆域称“国”,大夫统治的疆域称“家”,后来便统称“国家”。到底什么是国家?不同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学者对国家的解释来认识和理解国家。
(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必须通过集体劳动才能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物品,出现了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始公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者除了生产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之外还出现了劳动剩余,这种剩余促使了私有制的形成。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从而“整个氏族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1](347)因此,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这就是国家。”[1](34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分析认为,国家会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最终消亡,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2](29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的定义仅限于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暴力工具”[3](376),当然,这并不是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全部含义,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现代国家的界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国家的新的意义。马克思指出:“现代国家是与这种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4](69)“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的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4](69)在这里,国家不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还是保障财产和利益的组织。
(二)西方思想家关于国家的定义
西方学者一般将国家理解为一种公共权力组织形式,如有学者认为:“国家是把政治的动力组织起来并使之形式化的机构。国家包括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公民、制度和权限、原则和权力,它是结构化的关系网络。”[5](42-43)有学者认为:“国家是一种政府结构,通常是独立自主的并有足够的权力来大力贯彻它的法令。”[7](30)也有学者认为:“国家就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是实现‘善’的追求的组织形式。”[7](140)这些观点都表明,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果,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秩序和保障而相互订立契约、让渡部分权利而形成的组织形式。
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来定义国家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洛克。他们关于国家的定义建立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国家是摆脱自然状态的有力工具。”[8](7)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生活是“孤独的,贫穷的,险恶的、野蛮的和不稳定的。”[9](112)为了避免这种生活和由人类竞争本性带来的混乱,人们需要政府。但为了便于管理,人们须放弃在损害他人的情况下寻求幸福的自然权利,这意味着个人意志要服从于共同意志,这种共同意志最终转化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人们愿意服从国家的领导,将自己的管理权交给国家,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有序的社会中获益,而不是被迫受制于国家的统治。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国家是人们之间通过签订契约而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但他同时强调,人们在签订社会契约时,把自己的权力交给了政府,但他们没有同政府订约,如果政府的行动同大多数人的意志相矛盾时,人们就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力。
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斯和洛克给国家下的定义均认为国家是建立在人们让渡自己权力的基础之上,但两者也有区别,霍布斯论述的国家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而洛克则提倡国家的权力是受限的,即国家的权力是为它的成员提供福利的,如果其与大多数人的意志相矛盾,则人们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力。
以上两大思想发展系列对国家的规定体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把国家看作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另一种是把国家看作是公共权力的集合,是超越阶级的共同体。事实上,这两种观点揭示了国家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政治统治,二是社会服务和管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不尽一致,其属性的体现主要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不主张把国家单一地看作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或社会管理的组织,事实上国家是两者的融合体、统一体,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体现不同而已。在现代民族国家产生之前,国家更多地体现为政治统治,而在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国家逐步由政治统治向社会服务和管理过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均衡点,这是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政府:国家主权的执行者
在阐释什么是政府之前,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国家的本质。只有清楚了国家的本质,才能理解政府的产生及其本质。
为了揭示国家的本质,恩格斯将国家与原始社会的氏族作了对比分析:氏族和国家均是覆盖社会整体的社会组织,在这一方面具有一致的内在属性,但国家毕竟不同于氏族:一是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而不是依照血缘关系来划分的。氏族之间、部落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血缘关系的不同,而国家则只是按地域划分它的居民。二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在原始社会,氏族组织中存在着直接的人民武装组织,这是组织是由氏族成员自发组成的,目的是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对于国家,构成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有监狱、法庭等物质的附属物,这些东西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三是税收的形成。向居民征税是氏族社会所没有的,通过征税形成的国家税收保证了国家机构运转的费用,维持了公共权力的运行。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进一步分析认为,上述三个特征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特征,而是与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国家是公共权力的集合体,所以国家要运用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在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时,它的身份不是某个阶级、某个社会成分的代表,而是整个社会的代表。社会成员之所以肯于接受国家的管辖,就是因为国家具有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的这种身份。[8](9)然而,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在对整个社会实施管理时,国家的权力到底交给谁来具体行使?这个问题无法避免。意即公共权力必须以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为依托,否则这种权力就会悬空。事实上,自从阶级产生以来,国家的公共权力总是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里,是依托于社会中的某个阶级的。进一步来讲,并不是任何一个阶级都能够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只有在经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才有力量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力。从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当中选出代表,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由这一部分人和相关机构及其形成的错综关系就是政府。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家与政府虽在公共权力的行使方面具有相通之处,但国家毕竟不同于政府。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而政府则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家包括政府,政府只是作为国家要素之一的国家主权的执行者,国家与政府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10](18)国家享有主权,而政府则不享有。关于国家与政府的关系,美国政治学家里普森用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图示表示了政治、国家和政府的这种关系[5](43)(见下图)。
领土、人口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大要素。主权在于国家具有特殊的公共权力,是“某个共同体内存在的一种强制的权力”,[11](382)因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不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12](170)领土和人口是国家权力的作用对象,国家发挥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作用,建立和维护了社会处于一定的“秩序”状态。国家享有主权,意即国家拥有管理自己领土内的人口的绝对权力,那么在实践中由谁来执行国家主权呢?是政府。
前文对政府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已有讨论,那么,到底何谓政府?达尔将政府视作是“在一特定领土内成功地支持了独掌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以事实法规的任何治理机构。由这一领土内的居民和政府组成的政治体系就是国家……政府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威对武力可以合法使用的限度作出规定。”[13](28)换言之,国家主权必须通过政府得到执行,如果失去了政府的执行,“国家主权就只能停留在象征层面”。[10](19)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罗斯金等认为政府也是国家的要素之一,[14](34)即国家要素包括领土、人口、主权和政府。国内学者朱光磊等认为政府作为国家主权的执行者,已经包含在主权这个要素中,为避免前后重复,就没有必要将政府单独地列为国家的一个要素了。但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在对国家与政府包含关系问题的认识上是一致的。政府是国家的代表,国家与政府是委托代理关系,国家委托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治理公共事务,政府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因而政府只能在受委托范围内行使权力,否则就是违法。
三、“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当今政治科学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但人们往往都不去考虑含义而不加限定的使用它。“社会”是什么呢?马克思在国家及国家本质问题上的解释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程度上的产物”,[15](166)是一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15](166)这表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国家萌发于社会,但国家一旦超脱社会又要反过来驾驭社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认识,即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理解社会概念的重要思路。[16](99)他在批判普鲁东时指出:“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互相连接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呢?”[4](109)从马克思的这段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有机体不仅包括“社会的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一切关系”。同时,马克思还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出于变成过程中的机体。”[17](208)这表明,社会有机体包括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层次,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关的自然环境(资源),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以及在生活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有机”强调了处于整体当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也强调了整体是一个发展的系统,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中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来,国家产生于社会,又高于社会,但无论怎样,国家不可能脱离社会有机体,而是处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体系和矛盾运动之中。“所以,社会有机体对于国家来说是基础性的,国家处于社会有机体的控制之内”。[16](100)上图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趋同性, 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有其形成的机理和条件, 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界定因社会发展阶段、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统等的不同而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是特定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 而政府则是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 政府代表国家行使主权;国家产生于社会, 又高于社会, 但无论怎样, 国家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有机体, 而是处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体系和矛盾运动之中, 处于社会有机体的控制之内。
【材料与社会的关系】推荐阅读:
材料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2-06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演变09-03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12-17
大学生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01-06
考研英语作文预测 人与社会关系类06-30
社会扶贫典型材料09-05
回报社会英语写作材料08-19
社会实践证明材料09-15
社会公德事迹材料参考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