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

2024-10-14

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共15篇)

1.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 篇一

足球运动对人生的意义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足球运动对人生的意义。

足球运动,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每当我奔跑在那绿色的草皮上,我的心情总是那么的激动。不因为什么,也不用因为什么。每次踏上草皮,总有一种信仰,让我充满动力。全力以赴!为了我心中那份渴望胜利所燃烧的火焰;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让我心安理得;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证明自我;唯有全力以赴,我别无选择,那怕失败,我也要高昂着我的头。因为我全力以赴。

如果说,一个人喜欢上足球运动,那么,他们的人生会更加完美,他们的生命欲望会得到更彻底的释放。

如果说,一个人爱上了足球运动,那么,他们一生不虚此行。

自接触足球开始,最初没有人告诉我足球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告诉我怎样去观看足球比赛,更没有人教我如何去认识足球和欣赏足球。

除了足球比赛,《足球俱乐部》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次阅读足球文章,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想不到,小小足球深不可测,小小足球能带动全世界亿万球迷的心,煽动他们的情绪——疯狂、快乐、哭泣、忧伤、幸福。

足球是什么?足球其实很简单,能带给你快乐。足球是什么?足球其实很复杂,是小政府大社会。

关心足球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有许多东西我必须去了解,球队队员现在怎样了,教练怎样了,足协怎样了,国外球队怎样了,心目中的球星怎样了——凡是涉及足球圈里的事情我都想知道,我期盼着他们的成长,期盼着他们在赛场上进球,期盼足球给我带来快乐!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运动的魅力本身决定的,充满着人性味。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像个万花筒,足球虽小,却五脏俱全。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涉及到人、事、物的无数变化,涉及到与足球有关的行业和人士。足球还能带动足球产业发展。足球就像一部永不结束的电视连续剧。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就是人生,是灵与肉的碰撞——喜怒哀乐,团队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互敬互爱,虚情假意,弄虚作假,惟利是图,尔虞讹诈,肮脏交易,风花雪夜,风流倜傥——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赛场上的斗智斗勇,战术变化,成功的射门,总让人回味无穷,快乐无比。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场内场外有太多的新闻,许多花边新闻就像大餐桌上的开胃小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是一个大学堂,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地理、运动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知识。这无疑是一道鲜美大餐,令人应接不暇,学海无边。

我爱足球,是因为足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热能、动能、化学能、机械能,能激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能凝聚人民的爱国热情,宏扬爱国、爱家、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博爱精神。

足球没有国界,它是属于全世界人民,让我们以满腔的热忱去热爱足球,拥抱地球吧!

朋友,学习累了吗?生活疲惫了吗?快来吧,足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

我爱你,快乐足球!

如果人生就像场球赛,若非全力以赴,还不如不上场。这是我一直都信仰的信条。看了太多太多我支持的球队的比赛,每当看见球员跌倒后,到地痛苦的表情,总能让我心里隐隐作痛,当再次站起的时候总能听见,观众鼓励的掌声。每当看见球员进球后,那疯狂的咆哮或手指看台忘情的摇晃。总能激发我心中的斗志。每当看到球员因为失败而痛苦的表情,我的心也在为之惋惜。但是我会依然支持他们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精神永远的在激励着我,激励着我们。同志们加油吧!我们是最棒的!

2.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 篇二

一经询问,我才得知,我们将在漆黑的迷宫中,在一名盲人向导的带领下穿越迷宫,并与他们展开交谈,这不禁让我有几分吃惊!盲人真能安全地带领我们吗?他们可自己都看不见呀!

当真正地进入到迷宫后,我开始害怕了,因为我什么都看不见。我失去了视觉,就仿佛失去了一切,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伙伴们的手与肩,听到他们同样略带恐惧的颤抖的说话声。这时,7 个平常健步如飞的大男孩如今都成了小心翼翼试探步伐的盲人。突然,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顿时吸引住我们,他就是我们此行的盲人向导——子阳。他先礼貌性地询问了我们名字,然后让我们扶住左边的墙壁跟着他走。

然而一路上让我吃惊的是:子阳竟然像能看见迷宫中所有的一切一样,他步履稳健,谈吐轻快,灵巧地避开每一个障碍。他无须看见便知道每一个地方有什么,该怎样走。他在迷宫中带我们走进盲人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我第一次发现盲人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脆弱,他们亦能正常生活。他们的耳朵、鼻子和每一寸皮肤都是他们的“眼睛”,它们就是带给盲人光明与希望的使者。无须我们同情,他们本就是同我们一样的人,本就拥有属于他们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3.普世主义的人生足球 篇三

长期以来,在我的印象里,萨内蒂是一个出众的平凡人,自始至终都低调内敛地追求着自己足球人生的华丽,而非功利。说他平凡,他真的再平凡不过了,曾经贫寒的青涩少年,独自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河港边站立,只有足球才是童年最美的记忆,于是,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想法:去足球世界梦想的舞台,从潘帕斯来到亚平宁,加盟国际米兰,这个低调青年的想法就是扎实走好每一步,也许是注定的情节,萨内蒂的内敛和忧郁正是蓝黑军团颜色的寓意,蓝如晴空,暗似深夜,在那个意甲最鼎盛的年代,萨内蒂接过队长袖标,国米的战绩却总不如意,唯一的记忆就是联盟杯的冠军,那夜萨内蒂进球了,决定性的,他终于拿到了在蓝黑军团的首冠,心存慰藉。而后又是与冠军擦肩而过的时光,命运似乎总是与国米和萨内蒂为难,就仿若世事无常的人生,萨内蒂与他的蓝黑军团一场一场、一年一年地努力和奋争,而萨内蒂早已年过而立,留下的是坚毅的眼神和男人的背影,凝望……犹如长期处在深夜的人期待着黎明的阳光。世上没有永远的黑夜,也没有永远的晴空,正如蓝黑相间的球衣,命运终有转点,电话门事件后国米异军突起,时隔十六年再捧意甲奖杯,晚景辉煌,萨内蒂和国米2010年勇夺意甲三冠王,萨内蒂已然成为了真正的男人,扎实努力。效力国米19年,他的一项项记录是平凡的表象,他的坚持和执着才是超越平凡的意义,这一刻不再迷离……一日蓝黑,终生蓝黑,走过就是人生,走过的人生就是普世主义的足迹,萨内蒂是国米更是人生,是平凡的人生,与众人相同的人生,悲欢喜怒,阴晴圆缺,但他的平凡人生因足球而亮丽经典与传奇……

献给哈维.萨内蒂~永远的J-Z-4……

4.感悟人生的随笔:寻找人生的坐标 篇四

我是个不喜欢眼泪的人,固执地认为那是软弱的表现,甚至毫不同情那种逆来顺受的人。我与一切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为敌,高高地扬起自己真、善、美的旗帜,但却被人视为另类。我是那样的孤独,孤独的只能与我的灵魂交谈;我是那样的无助,无助的没有一个可依赖的臂膀。我固执地守着自己天真的城堡,任时间慢慢溜走,却等不到自己梦中的王子。

其实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收获;喜悦也好,痛苦也罢,都印着岁月的痕迹。这样的磨砺,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人生因此与众不同。累了时,我会将淡淡的哀愁涂在纸上,用纯洁与真诚去体验生命,自在地抒臆,感觉着无常的世态炎凉。这些心事便被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如玻璃一样易碎,轻轻触摸,便会有故事抖落。

5.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 篇五

遇到,忘记带的东西,又折回家,情况会更加糟糕。来回拥堵的车流,早已将一天的心情堵得严严实实,昨晚计划好的一切全都泡汤。且一整天的办事效率极为低下。

每天早起都是一场战斗,在意志和懒惰之间徘徊,上床之前想了那么多,设计了第二天的种种行动方案。但是在闹钟响后,心里对自己说:再多睡一会儿吧,晚一点儿也没关系,快一点就行。结果一点点把时间向后拖延,10分钟倏忽一下过去,恍然醒来后,急匆匆开始每日早晨的战役。久而久之,拖延就成了生活的常态,也曾想改变,奈何意志力不够强,没有人督促,没有正能量的人激励自己。等等诸多的理由,成为无休止拖延的借口。

自此开启天马行空的自由模式,可是看到周围和自己相近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升迁啦,晋级了,心中又充满无限的愤懑。为什么好事总是轮不到我头上,为什么偏偏是她,而不是我?我那点比她差,工作还不是一样做,可是,可是······

在抱怨中行走,却忽视了自己站立的方向。反观自己,是不是时时处处都走在别人前面,早晨提前到位,安排的事情提前做,办事效率最大化。而不是遇到问题先抱怨,怪自己条件不好,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资深的学历,没有优质的人脉资源,没有······于是乎,好似上帝故意和我过不去,处处给我设绊。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每天过得如此“惊心动魄”,可能只是因为多在床上赖了10分钟而已。

不愿意早起,而又想好事摊在自己身上,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都这样,还有谁会傻乎乎地当傻子。

与其抱怨,何妨改变一下自己,而改变自我,就从早起十分钟开始。

早起十分钟,其实也不是那么遥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晚上保证在11点之前休息,第二天早晨六点钟起床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有好多人问我,你怎么连节假日也那么早起床?

我没有早起呀,只不过还是按照上班时的节奏,六点钟起床而已。

六点钟!我办不到,好不容易有个假日,不好好睡觉,傻了!

听到这些,我无奈地摇摇头。每个人的生物钟和做事方式是不相同的,自然不能拿你的方式去改变别人,就连影响力最大的孔圣人也不能使三千弟子全部点化。故,只能用自我约束力,在别人的影响下慢慢改变。

早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人坚持了几天,发现早起之后整个人更加疲倦,那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方法。不要奢望一步到位,比如你习惯了7点起床,强迫自己每天5点起的话,十有八九会失败。

每天比以前早起一点,比如早起10分钟,循序渐进,才不会失败。睡眠时间缩短太多的话,白天很容易会有疲惫感,那样早起对你来说就不是乐趣,而是痛苦和负担了。

无论哪个季节,从被窝里挣扎出来都是痛苦的。因为多赖在床上的十分钟,你匆忙地穿衣洗漱,在路上疾行奔跑,赶着车,在公交上被挤得苦不堪言,到了单位怨气满满,身心俱疲。清早的心情影响着一整天的状态。

在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服装,提早半个小时起床,洗漱刷牙,做一个简单的伸展,吃一顿丰富的早餐,错开高峰的人群,心情愉悦,准点打卡上班,你会发现很快便能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

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时间表吧,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脑中,雷打不动的坚持固定时间早起。工作忙碌,也别忘了找个时间锻炼身体。一般在一天的工作后,很少人还有精力再去运动健身,不妨把运动的时间放在早上。快走也好,慢跑也好,早上的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迅速唤醒身心。

王健林作为中国首富,仍坚持这每天5点半起床,并且会在7点准时到达办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为了保持更好的体力与经历,他还坚持每天跑步一小时。

如今,李嘉诚已80多高龄,但却依然保持早起习惯,无论前一天多晚睡,第二天早晨6点一定会准时起床,随后,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保证在8点前到达办公室。

研究表明,早起者通常起床更快,而且头脑更灵活,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和学习中。也不容易疲劳,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更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任何年龄段的人,早起的情绪更加积极向上,自我感觉更好,健康意识也更加强烈。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他们懂得克制,擅于利用时间,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无谓的事上。

一般来说,形成一个良好习惯最低需要21天,那就先给自己定一个短期计划,在21天里选择在固定的时间内早起。如果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又怎么控制人生。富兰克林曾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改变,从清晨开始!

6.奈何的人生随笔 篇六

有时候,表面上的笑颜,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悲伤,不想把心情写在脸上,所以才会选择一直伪装,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我不能要求样样顺心,只能告诉自己,你要竭尽全力,路再难走,也要前行 ,生活再累,也要有笑容。

有时候,表面上习惯了去坚强,也习惯了去伪装,其实也有撑不住的时候,难过了,也想有人哄一哄,疲惫了,也想有人疼一-疼。也总是安慰别人,生活还很美好,困难总会过去,好人总有好运,幸福不会缺席。可是,当自己无助失落的时候,这些话却鼓励不了自己。多想有个人常伴身旁,用同样的话语,温暖 我的心,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我也满足 。

我会哭、会痛、会心疼,也会有撑不住的一天,也有需要被爱的时候,别把我想得坚不可摧,其实我没那么能扛。

是人,都会累,我也不例外。知道吗?

7.尹波:足球即人生 篇七

执掌这份信息宝库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就是今天我将要采访的对象——尹波。他曾任济南时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现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主持济南日报工作。

其任时报副总编辑时分管的体育新闻一直保持济南和省内领先水平,成为济南时报第一品牌,分管的文化新闻和文学副刊、周末专刊亦进入省内同类媒体前列,同时坚持撰写新闻评论,其主笔的“球话实说”专栏是济南和山东报界影响很大的新闻评论专栏,系山东省新闻名专栏。

从文学青年到足球“老炮儿”

对于熟悉足球的人来说,“尹波”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在球市繁盛时期的济南,每场球赛过后,人们都会蜂拥向报亭购买报纸一份,只为看到他对那场球赛的评论。赞同抑或反对,他的文字已然占据了球迷们的谈资。

时值盛夏,尹波予人的温恭态度,犹如一碗凉茶,令人平和安定。

报社的人惯称尹波为“尹总”,而我面前的这位“总”却如父亲的至交般毫无高高在上的架势——Polo衫、卡其裤,说话间,两只手同时扶住镜框推一推,除非聊到一些严肃话题,不然他脸上会一直挂着微笑跟你讲述过往的事情。

所有这一切,连同他身后近乎一堵墙的藏书,形成了一幅典型的报人剪影。而在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报人前,正是这些书,拉近了他与文字的距离。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尹波抓住了这个机会。按照他的话说“当机会来临时,能抓住机会也需要本事,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刊发在各家媒体上了。

当时的尹波虽然不是体育圈内人,但也是硬邦邦的铁杆球迷一个。“我关注世界杯奥运会的时间比较早:1974年世界杯在西德,那时国内还没有电视转播,只能看《参考消息》。那时中国也没有几份报纸,当时四个版的《参考消息》,只有第三版有半个版的世界杯新闻。从那时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项赛事,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些球星。当时就通过文字看了一个月的世界杯。”

四年后,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决赛是阿根廷对荷兰,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直播世界杯决赛,“那场比赛震撼了很多人!”

尹波回忆道:“当时一般人家里都没有电视,我是在单位的一个12寸的小电视上看的。我相信看过那场决赛的人都会变成球迷,不一定是阿根廷或荷兰的球迷,但一定会变成世界杯的球迷。”

文革十年,中国与世界脱节了十年,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对国内的人来说是莫大的刺激。“当时看台上彩旗飘舞,球迷现场的表现让国内人目瞪口呆。那时候我们的观众习惯了球赛现场的整齐排队,按时鼓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时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激情释放的场面,球队出场前,镜头出现两边队员的影像。有长发披肩的,有的嚼着口香糖,充满了活力。这种状态是我们那一代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尹波至今回忆起来还十分激动。

那一刻,所有中国球迷心中多了一种向往——这是一个从未听闻的世界,猝不及防地闯入我们的视线。

1982年世界杯在西班牙,那是有著名的、史上最强的巴西队的时代。那届世界杯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我国用电视的方式,直播一个大赛的全程。“那次世界杯的所有比赛我都看了,一次性‘喂饱’了自己的‘球’知欲。这给我喜欢足球定了基调。”

“70-80年代我成为一个球迷,到了80-90年代,我已经是一个很内行很铁杆的球迷。”尹波这样定位自己。

一份爱好托起的报纸

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莫过于报纸,《齐鲁晚报》是尹波的第一份媒体工作。1987年创刊的《齐鲁晚报》撕开了山东人信息泄洪的一角,而体育新闻版的开辟,成为尹波体育新闻职業生涯的路基。

事实上,在尹波就职《齐鲁晚报》之前,就已经成为其文体版重要作者之一,“当时(写球评)的情况是,第一,我喜欢球;第二,有文学功底,善于写杂文评论。”

1992年,《齐鲁晚报》扩版,拿出专版做体育,由于人手不够,尹波走马上任,开始了晚报的体育记者生涯。

“入职后不久,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相较于新闻专业学生来讲,我的杂文评论功底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尹波希望通过文字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读者喜欢你的球评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不喜欢你人云亦云,就体育说体育。总是希望你引申到人生、社会,通过足球来分析文化背景。”

在没有网络、新媒体的年代,大家对于足球的了解、球赛的信息,主要通过报纸。电视虽然有直播的效果,但深度的报道、详细的评述,还是不如报纸有优势。

所以,当时报纸最火的时候,也是中国足球新闻最火的时候,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足球记者、足球评论员,那时国内的体育记者一度达到八九千人。所有报纸都在设立、扩充体育版,哪怕是一些专业报。“记得我上飞机,中国民航的一个报,一共四个版,它拿出一个整版做体育;所有的院校都开始设新闻系,并开始培养专业的体育记者、足球记者。”

作为体育记者,尹波广为人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94年日本广岛亚运会上。

当时有一个事件,小山智丽(原名何智丽)原本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但由于破坏了“内部规矩”而被逐出国家队。一气之下,她找了日本丈夫,加入日本队,代表日本参加那届亚运会。就在那届亚运会上,她把邓亚萍赢了。尹波在广岛现场对此事的报道引起很大反响。

1996年元旦《济南时报》迎着冬日的寒风创刊。尹波成为创刊元老之一。

创刊伊始,面对强大的晚报,“弱小”的时报顺应济南球市劲风,依靠体育板块硬是撑过破土而出最艰难的时刻。

“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一般的综合类报纸往往把体育放在较为边缘的地带,但是我们都市类报纸的一个特点就是:当都市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必然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生活追求。而济南和北上广的情况不同,北上广居民在娱乐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济南出现了一支顶级球队,其他选项又少,所以足球成了大家的集体宠儿。”

nlc202309091240

曾有一个现象足以表明济南人对足球的痴迷:当济南有重大球赛时,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发生。大家除了去现场就是在家看电视,交通环境都很好。这样的情况下,足球将济南的体育媒体托起来,时报就是在体育看涨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当时时报只有八个版,就拿出两个整版来做体育。后来时报体育又有了特殊政策,每周一要出16个版的时报体育特刊,这和当时的足球报等版面持平。”很多后来的中国体育报刊,都是借鉴时报的报刊模式。比如,头版整版发一张大图片,这是时报首创。”

背着传真机的“原生态”记者

1994年亚运会,尹波跟随出国采访,那次出国让他意识到,大陆的记者大多还停留在“原生态”。“我惊讶地发现,日本、中国台湾的记者早就普及电脑了,而我们的记者需要采访完拿笔记本记下来。而当时也没有便捷的录音设备,只能凭文字记录采访和写稿。”

而就报纸的采写节奏以及当时设备的匮乏情况来说,即使有录音,回去对着录音整理稿子也是很难操作的事情。于是,看球的时候就要开始打腹稿,回去迅速写下来,写完后有时还需要誊写一遍。

“现在写完稿子传给后方的编辑有很多途径,可以发邮箱,可以通过QQ,也可以在群里传阅。我们当时需要写在稿纸上,然后用传真机传送。酒店商务中心的传真很贵,为了省钱,我们出国的时候就会背着一台传真机。”

于是,重点来了——记者们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电话机。

“当我们下榻到旅馆时,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看风景,看酒店的设施,而是直扑床头的电话机,拿起电话机察看。”

我们知道,很多电话线的接口是可以拔下来的,但有些则不然。所以当时的记者还需要自备工具:钳子,螺丝刀,还有电工使用的胶布。“入关过安检的时候还需要跟海关的人解释半天:‘我们是记者,有时需要改造一下设备’。”

改造好了传真机,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需要“贿赂”一下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人员。

“如果不‘贿赂’他,被发现了,他是不愿意的。他会逼着你去商务中心用传真机。这样不是又要多花钱了嘛!”

于是,尹波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纪念品——外国人喜欢中国的风油精、清凉油,还有很多文具市场能买到的鼻烟壶,或者画着仕女图的折扇——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是怎么把画画到瓶子里去的。

“写稿子是很辛苦的,比写稿子更辛苦的是传稿子。当我把稿子一张一张的传回‘家’,”尹波喜欢把报社说成“家” ,“家里人一张张地把稿子看完,答复都传清楚了,这才终于放下心。”

“这个过程虽然效率低,压力大,身心俱疲,但是对记者的锻炼效果很大。”

足球即人生

尹波认为,时报的成功得益于山东足球、济南足球的繁盛,这一繁盛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媒体人。

然而,现如今,山东体育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

“现在的济南和过去的济南不一样了,济南人的选择余地更多了。环境变了,体育记者想达到我们过去的高度也更困难了。”“济南足球的开端很好,但在冲高的时候,需要在体制上做大的改革,就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改革也要跟上一样。”

足球正是这样。

“当足球体制不能适应当前足球的发展时,就成了夹生饭,夹生饭带来一个灰色地带,灰色地带就会滋生腐败,就出现了黑哨假球,中国足球声誉因此一败涂地。当失去球迷和市场的信任之后,足球就必然要陷入低潮,相应地,体育新闻也会陷入低潮。各家媒体都开始缩减体育板块,好的体育记者也越来越少。”

不过正因为到了低潮,“我们的体育事业,体育媒体事业才会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尹波对济南体育媒体的未来依然抱有信心。

临近耳顺之年,尹波回首几十年的体育写作生涯,认为“足球即人生”。

“体育项目有很多种,有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项目本身,它也有很多其他内涵,但足球在里面最具代表性。”尹波说,足球是社会的缩影,“这个一点儿也不夸张,足球的魅力不光在于竞技本身,还在于它代表着人类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追求。”

在战争年代,战争本身承载着人们征服世界、战胜竞争对手的追求。而和平年代,足球取代战争,成为人们征服对手和世界的象征。

足球比賽,结果不代表一切,过程甚至更为迷人。

有个著名的笑话,说两个非球迷在比赛即将结束时进场,一问比分是零比零,两个人长舒一口气:好啊,啥都没耽误。

“其实一场零比零的比赛,也可以有丰富的内涵,它的意义,可能就在于这90分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东西,你仔细回想一下,它和人生是非常相似的——

“足球比赛中会出现很多争议很多错误很多遗憾,有很多不完美,比如这个球越没越位,那个球到底有没有进门儿。这也是足球的一部分。大家讨论足球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也都在于这些模糊的地方,这类话题,甚至可以延续很多年。”

“这都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尹波说。“足球的美是有缺憾的,人生也一样。”

8.人生的精彩随笔 篇八

————题记

一束亮光划过地球的夜空,就在那一刹那,它再也不是一颗指引着我前行的亮星,而是一颗濒临死亡的流星。当它所剩的能量全部耗尽后,它的一生就结束了。然而,这才是它一生中最精彩的瞬间。

但我觉得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拼搏”的过程。爱拼才会赢。东方的天空不会掉馅饼,西方的天空也不会掉牛排。没有不劳而获的妙事,也没有坐享其成的美差。收获来自于耕耘,只有付出才会得到丰硕的果实。

人的一生,如果不去拼搏,那有和被人类驯服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可能还不如它们。又设若:人类都不去拼搏,那地球又怎会是由人类来主宰,而不是由其他动物来掌控?不去拼搏就意味着在原地徘徊,在原地徘徊就意味着倒退,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的全面到来,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不断的拼搏,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人生能几回搏?天下没有永恒的败局,更没有天生的赢家。成败与得失,关键在于拼搏。

9.人生的姿态杂文随笔 篇九

在相比中发现,活了已久不久的时光,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状态,在很多时候总比别人过的稍微那么有幸,因为相信因果必然关系,想要得到的,总会设定目标努力去得到,在努力争取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模样,但自己知道并不是想要现在拥有的。后来在很多事情和发展状态中,以为只要努力,上帝就会知道,会怜惜你,其实,并不是的,有些东西,不是你的,就算你怎么去努力,你也不会得到那份幸运,所以会把这一点对别人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无限放大,把自己沉浸在抱怨当中,抱怨着自己为何不是那个幸运儿,为什么自己偏偏得不到那一丝的渴望

其实,我并未不幸,也未幸运。相对于那些承受着比我更大的压力和痛苦的人,我所有烦恼都是云烟而轻,一下而散,如果在很多事情上我换个角度去想,我做了一个选择,在选择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比和我做一样选择的人多了一分小幸运,这样的别人觉得好的事情我总是容易忽视,而是把在经历的小痛苦无限放大然后沉在悲哀当中,不知道你是否像我这样。相对于那些极度幸运的人,我并未觉得自己在哪一方面能够相比,曾经有人和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实有人真的集所有幸运于一身,命好的人就是命好的,而命不好的人就是命不好,这些没有办法相比,她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有人也在羡慕着她的人生,因为她在与她渴望的生活比较。而我也相信了她这句话,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想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命运真的把好的东西分配到了一些身上,就像我不喜欢去争夺,就算是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命运总会不眷顾我。

在很多时候我知道自己过得很好,没有命运大起大落,没有沉重负担,没有悲哀人生,但想要的那一点幸运却永远不会出现,因为知道,所以就算如何抱怨,如何为那一丝痛苦而痛苦,结果仍旧是得不到,这就是命运,但得到这样幸运的人永远不会知道他有多幸运。

有些人是一直那么幸运,有些人是经历了多少才得到那份幸运,在自觉不幸的时候总是不断安慰自己,你过得平庸也是一种福,继续去热爱生活,把伤心忘掉,把难过抹去,你是开心的,你难道没有发现生活真美好,每个小细节都让人觉得活着真好,就算怎么不开心,还是要这样去说服自己,最后撑不下去,大哭着要去相信那句话,除了生死,其余都是小事。直到后来已经不知道是装出来告诉别人自己这样活的很好,还是自己是这样活就很好。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大家发的东西,才发现其实大家隐藏了那个不好,我们的不好千姿百态,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好。

10.奥运乃国事,足球是人生 篇十

经历:先爱世界杯再恋奥运会

我是从1974年开始关注世界杯的,当时没有电视直播,只能通过看参考消息上的外电报道来了解那年的西德世界杯,尽管这也足以让此前对世界杯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如痴如迷。绝大多数资深中国球迷是从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起逐渐喜欢上这项世界第一运动的,因为从那届世界杯的决赛起,央视开启了自己至今38年的世界杯直播史。而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起,央视直播了迄今历届世界杯所有场次的比赛,这在全世界的电视台中是独一无二的。

而奥运会,相信国人大都跟我一样,对奥运会的了解和喜爱,始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是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正式参加奥运会。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就我个人而言,在世界杯之外,又有了另一个每4年可以尽情享受的盛大节日。不过,早在那时,奥运会和世界杯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有所不同。

奥运会的焦点是本国运动员,高潮是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尤其是那些年中国还很落后,没有什么能比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后,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奏下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更能激动人心、振奋国威的了。

世界杯就是另一种感觉。国足历史上唯一出线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经历,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才出现,而且小组赛便3战皆负净丢9球未进1球打道回府,也就是说,此前此后那么多届世界杯,包括我在内的中国球迷,是在没有自己主队的情况下,坚守着对这项赛事的热爱的。不光中国球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球队都没有打进过世界杯决赛圈,可这些国家的球迷对世界杯的痴迷,丝毫不亚于来自那些世界杯常客的足球强国的拥趸们。他们都有喜欢的球队,虽然不是自己的国家队。这就是足球的,特别是世界杯的特殊魅力。

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上升,奥运会是个再真实不过的参照物。奥运会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体育的综合实力,而体育综合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反映。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时,因长期闭关锁国,国力和体育实力都是比较弱的。所幸那年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遭到西方国家集体抵制(起因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亦集体报复抵制,在诸多体育强国缺席的前提下,中国一鸣惊人地赢得了15块金牌。只是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东西方所有体育强国都到了,要凭真实的能力竞争,中国的金牌数便骤降至5块。

此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国力和体育综合实力提升迅速。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排名几乎每届都上新台阶。进入本世纪,随着国家入世,国民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下迎来爆发期,加上举国体制的特殊作用,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亦日新月异。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第二大经济体,是近10年的事情,而这10年,中国先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跻身金牌总数前三,紧接着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升到第二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一举夺得第一!其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夺回榜首,但中国仍居次席。目前正在进行的里约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总数依然有把握坐二望一。金牌大国地位不可动摇。

遗憾:职业生涯没正式采访过奥运会

作为资深体育记者,职业生涯没能正式采访过奥运会,是个莫大的遗憾。

我是1993年秋天起,到齐鲁晚报工作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我体育记者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届奥运会。可我在1995年12月,就跳槽到了1996年1月正式创刊的济南时报,担任副总编辑兼任体育部主任。1996年8月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我在后方主持奥运会报道。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申请去现场采访,可惜阴差阳错,被代理签证手续的中介公司耽搁了签证时间,未能成行。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我已经担任济南时报总编辑,没有精力再以一名体育记者的身份去奥运会采访了。

好在,2004年上半年,中国晚报学会组织部分晚报都市报的老总或体育部主任,到雅典进行奥运会前期采访,时间10天左右,我参加了这个团,到雅典实地采访了奥运会的前期准备情况。这是我离在境外举办的奥运会最近的一次。也正是这次采访,让我看到了一届颠覆我们习惯思维的奥运会,并引发了对奥运会宗旨和意义的反思和再认识。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本土奥运会总该去采访一次了吧?可此时我已是报业集团的副总编辑,分管的报纸亦从以体育新闻报道见长的济南时报变为集团主报济南日报,再去申领奥运会采访证就更不合适了。于是,与北京奥运会的渊源,就是主持策划了集团“三报一网”奥运会报道的招商,以及赛会期间党报的报道工作。当然,还抽周末时间跑到秦皇岛,去看了两场奥运会足球赛。一场是巴西国奥对阿根廷国奥,梅西小罗都见到了;一场是中国女足对阿根廷女足。阿根廷女足小组每战皆北早早出局,可次日我们在秦皇岛街头看到出来逛街的阿根廷女足姑娘,她们的放松和兴高采烈令人惊讶和赞叹。奥运会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幸运的是,2008年7月,我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以济南第25号火炬手的身份,参加了奥运会的火炬接力。这种机会难能可贵。我把它理解为奥运会对我多年来对体育的热爱和探求所给予的回报,也是对我身为体育记者无缘正式采访一次奥运会的最好的补偿。

nlc202309091310

思考:奥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金牌

没有正式采访过奥运会赛事,的确是个极大的遗憾。但是,这并未妨碍我对奥运会的关注和思考。

从1984年我还是个业余体育爱好者的时候开始关注奥运会,一直到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我对奥运会的理解,还基本停留在奥运健儿争夺金牌为国争光这一阶段。北京输给悉尼后,失望之余,我曾一度用心去探索为什么会输。记得外电有条消息,说是某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在投票结果出来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中国的委员到悉尼看过,也会投悉尼一票。他的理由是,环境、绿色奥运的意识、人性化的理念,是悉尼胜出北京的关键。我这才感悟到,原来奥运会不止是硬件设施和是否舍得花钱的比拼,给客人创造最佳的比赛、训练、生活的条件,让所有的记者和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享受种种免费待遇等等,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还是那些在我们的概念里似乎太“虚”和太“软”的东西,终究要归结到价值观的东西。

其实,与早年创始时相比,如今的奥运会有了深刻的演变,理论上还在坚持业余性质、参与原则,但实际上,职业化、市场化的氛围早就深入骨髓。附着在奥运会和奥运金牌之上的利益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困扰国际体坛的以兴奋剂、假球黑哨、赌博等为代表的丑闻不断发生的根源。不过,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和“重在参与”的精神,仍是奥运会生生不息的基石所在。比较之下,中国体育过于看重金牌,过于顾及奥运的政治功能的倾向,显然是需要改变的。

据说,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无与伦比”的开幕式结束时,现场观摩的下届伦敦奥运组委会官员“口服心服”:4年后,伦敦不可能为奥运会奉献如此宏大壮观的开幕式,因为他们为开幕式留出的预算,仅是北京的十分之一!可4年后,伦敦依然上演了一届成功的、特色鲜明的奥运会!同样,几乎每个到北京采访过2008年奥运会的外国记者,都会对那届奥运会的接待水平赞不绝口,都会认定此前和此后的所有奥运东道主,都不可能与北京相比。然而,伦敦用北京十分之一的预算,里约用伦敦十分之一的预算,办出的奥运会,谁能说它是不成功的呢?

事实上,时代已经变了,奥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就超越了要靠一块奥运金牌来壮国威、振民心的阶段。百姓亦然,对待金牌的态度变化很大,体育即金牌的概念过时了,他们要金牌,更要健康的身体,还要能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职业体育。无论国家还是民众,依然重视和期待金牌,但他们注重夺金的结果,更注重争金的过程。金牌不再是他们情系奥运的唯一理由,甚至不再是第一位的理由。这次里约奥运会,很少有人再从关乎国家名誉的角度去看待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进退得失。最火的明星不是5金在手的吴敏霞、陈若琳,而是仅拿到一块铜牌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因此,中国的奥运战略、体制也必须改了。如果金牌仍然是体育界衡量政绩的基本标准,如果金牌上面承载的内容依旧沉重,运动员是不可能真正放松身心去追求、去享受争金过程中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价值的。让金牌回归它的竞技本质,让体育回归它的游戏本质,奥运才能真正给世人带来快乐和激励。

11.感慨人生的随笔文章 篇十一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感叹人生,是因为曾经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觉得渺小、觉得平庸,似乎生活过于平淡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烦躁,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过将来,只是比较现实地握住了现在,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任岁月流逝,突然发现镜中的自己凭添了几分沧桑,现实告诉我已经不再年少青涩,天马行空的轻狂定格在记忆深处,儿时的梦想渐渐被琐碎的生活磨平…

渐渐学会了安静,在一杯茶水中静静品味生活的酸甜与苦涩,在点燃的香烟中,看着希望与梦想在袅袅青烟中被燃尽。过往的尘世也被慢慢的淡忘,如同空气中残留的烟草味被瞬间消散,在不知不觉中人变得深沉,也变得更加落寞。

漫步在空旷的野外,季节的转变让我感到了凉意,它从心底感触到身体,掠过的.秋风含着细雨让我有了战栗,心如同枯黄的小草沁满了雨水而变得垂头丧气。看着被风吹皱的池塘,满眼的荷花枯叶残枝漂浮水面,联想到美丽也不过是一瞬间的绽放,让我徒添了一丝悲凉与哀伤,我深深知道人活着的不易,疲于奔命的人们是多么可笑与不幸,抢着、争着、挖空心思的去索取,短暂的生命活着到底在祈求什么,奢望什么?得到多少才算是真正的富有或满足?失去多少才能算作怒其不争,可以哀其不幸?

12.人生生活的随笔感悟 篇十二

然而,若把清秋加上家国的情怀,这世界就暗淡到忧伤。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后主的清秋就是血磨的墨、恨做的笔,这样的清秋是白描的,可以在脑海中呈现,可以轻易地成画,甚至你都可以拍出一幅这样的照片,但是,你能看见水墨淡色的凄凉,却不能体会,或者说不能感同身受这画面背后失国之痛的深切。

宣城本地方言说“清冷”,就是很冷,而且是指非常纯粹的很冷,李后主的清秋就是清冷的秋,有这样的文字再加上这样的情怀,赵匡胤那个皇帝老儿赐死他的理由我觉得完全可以成立,“念念不忘,必有反响”。

家天下,有家国情怀那就是政治了,这是不灭的话题,恒久的争斗,李煜的世界遇上了萧杀的秋天,便是远上寒山石径斜,一条路走到底。这清秋也忒悲凉,除了造就绝唱,还留下什么呢?算了,不说也罢,心寒。

清秋不仅是清冷的,还是有杀气的,古有春生秋杀之说,多情的弱女子和迂腐的穷秀才在这清秋时节,就似一只寒号鸟,即便是诗圣杜甫也只能哀叹“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而深情的曹雪芹最为揪心,他在《红楼》中为这些弱不禁风的女子鸣不平:“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字字滴血,句句惊心。

而反贼黄巢的清秋也杀气腾腾,只不过他是要杀别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霸气倒是霸气,三十万人被他的部下吃没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清秋都是苦大仇深,没那回事。芸芸众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都是蝼蚁一般,那点爱恨情仇,构不成世界,也砌不了围城,最多不过是潮了你的眼角,沾了伊的发梢,湿了她的窗纱。许多喧嚣,你以为很近,其实很远;秋来时,以为山崩地裂,春去也,一切照旧。

世间几千年,清秋几千回,从古至今。你的清秋,别人的金秋,你的哀愁掩盖不了他人的欢歌,你的闲言又何须为外人道说!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3.人生感受的随笔:人生的足球 篇十三

曼德拉的一生都与足球有着不解之缘。早在被囚禁于罗本岛时,曼德拉就曾和狱友一道呼吁让犯人获得组织足球赛的权利。在种族隔离的大背景下,足球绝不仅仅是足球,它具有“革命性”,正如《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足球与种族隔离》一书的作者科尔所言,“一场周末进行的足球比赛意味着囚犯保存了自己的尊严。”

在曼德拉看来,体育是实现南非种族和解梦想的重要媒介。1995年,他通过橄榄球世界杯让南非的不同种族得到彼此间难得的尊重和理解,2010年,为了消弭国内不同种族间日渐抬头的矛盾并团聚力量,他又尽最大努力为南非带来了世界杯。

彼时的南非正遭受经济下滑、高失业率、高犯罪率和贫富差距大幅拉大等社会问题的沉重压力。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倾全国之力拨巨款办一次世界杯是否值得?在接受国际足联采访时,曼德拉这样回答:“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这项运动所激发出来的力量、激情和献身精神,让我们能够获得反抗自身生存环境的动力和胜利感。”

事实的确如此。在世界杯举办后的三年后,南非国内的经济状况、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南非总统祖玛在谈到世界杯对南非的重大意义时说:“足球让人整个南非人都深刻理解了团结、公平竞争和必要妥协的重要性,世界杯并不能掩盖所有问题,但它教会了大家很多东西。”

作为南非最具影响力的精神领袖,曼德拉也是诸多足坛巨星最为尊敬的偶像。

1987年,获得金球奖的古利特将曼德拉的名字刻在了奖杯上,并向全世界宣布这个奖杯将献给曼德拉和他对反种族歧视所作出的贡献。当今世界足坛的两代偶像贝克汉姆和C罗也都有幸与曼德拉进行了近距离接触,在面对这位慈祥的老者时,这两位在足球圈呼风唤雨的骄子紧张得像个孩子……

2010年7月11日,当因故缺席开幕式的曼德拉出现在南非世界杯闭幕式上时,现场数万名球迷发出了长达8分钟的持续欢呼。曼德拉已经不在,但他的精神遗产必将永世长存。 (摘自《新浪体育》)

14.花语人生的随笔散文 篇十四

对人也如对花一样,我喜欢长的漂亮的、潇洒的;说话好听的;做事完美的。

人过了三十忽然一切都变了,我不再爱娇艳的花,却偏爱不开花的植物,我家阳台上摆满了样子不好看的植物,有净化空气的文竹;治蚊虫叮咬的芦荟;吸甲醛的吊兰;夜间放氧的仙人掌。

我常常一个人看着这些植物发呆,多么伟大的植物啊,比如文竹,我总是忙的顾不上浇水,本已长的又高又密的叶子都枯死了,落了一地,我心疼的把它们都剪了,但我仍不死心的浇了几天水,奇迹出现了,根部又重发了新芽,一个月之后又郁郁葱葱了;芦荟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植物,当水浇多了时,它的叶子吸收了水分变得异常的饱满,仿佛可以冲破外皮儿流出来一样,当水很少别的花的叶子都蔫了时,它却还是很绿很绿,再细看它的叶子,已经很瘪很瘪了;仙人掌的生命力更顽强了,有点土就可以生根,剪断的片片叶子也可以成活,有水就发新枝,没有水依然翠绿。

15.人生感慨的随笔 篇十五

这个题目有点大了,其实只不过是闲来无聊随便写写罢了。

我总是喜欢能够驾驭手中这支笔的人,能够将自己所想游刃有余的诉诸笔端。最近由于大雨的到来,几乎整座城都处于停水状态。直到现在已经第九天了!从第七天开始有车给送水,一天两次。之前的日子都得去供水点打地下水。也许我不应该牢骚,应该通过这件事更懂得珍惜水、珍惜生命!毕竟像邢台、井陉等地遭遇了水患之灾,好多无辜的百姓因此丧失了生命,我们只不过没有水用又有什么呢?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这样想会让人牢骚满腹,换一个角度就会让人豁然开朗!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就不失是一次人生的阅历!如果只会牢骚满腹,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心情更加糟糕。

人的一生会遇到好多问题,我们都必须去解决它,才能一步一步往前走,生活才能变得更丰富!也许会说,你看谁谁谁多幸福,多有钱,多自在!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只不过我们所见的都是人家最好的一面,说不定别人也在以同样的羡慕眼光在望着我们。

上一篇:优秀青年数学教师推荐下一篇:为什么要遵守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