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共11篇)
1.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 篇一
对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
作者:罗江县邮政局张会明 电话:*** 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古崇尚“和谐”。如今,在我国 “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和谐”思想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作为企业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因此,企业要努力做强做大做优,必须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这是当前企业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发展是硬道理,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承担着解决劳动者就业、为职工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获取收入的机会等责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自身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为职工谋得到更多的实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二、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同样离不开强有力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人是企业的主体,也是建设企业和谐氛围的关键因素。大量事实表明,很多基层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源于部分职工传统的思维定势,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思想上搞不通,导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酿成企业不安定因素。所以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更新思想观念,解除思想疑虑,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从而维护职工队伍和企业的稳定。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把代表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企业内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了解群众的呼声,倾听职工的意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抓好政策和制度的落实,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发挥,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创业有机遇,干事有舞台,使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
四、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提高分配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分配的激励功能,形成向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和从事创新劳动职工倾斜的分配格局。适当提高生产一线主要岗位、高级技术岗位和苦、脏、累、险岗位人员的收入,合理拉开不同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既要保证和发挥激励功能,又要考虑本企业业务方面的承受力。避免因收入差距过大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影响企业内部稳定。另一方面,建立有职工参与的工资分配的机制,增强分配的透明度。让职工参与分配,消除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消极分配因素,寻找企业在分配利益上的最佳点,不仅能够维护职工自身合法权益,而且也能够焕发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妥善处理和化解企业内部各种矛盾。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切身利益的调整,难免引起职工心理上、思想上的变化和焦虑、担忧等情绪,生产者与管理者之间也会产生各种新的矛盾。这些情绪如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消除,矛盾得不到正确处理,就可能影响企业的稳定。因此,必须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方法做好思想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第一要建立健全职工意见的表达机制,使下情上达形成通畅便捷的渠道。使职工的意愿能够真实、迅速地反映到企业的决策层。第二要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保证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合法权利。第三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维护和促进企业的稳定
六、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企业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建设和谐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建设和谐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支持和自然环境支持。因此,在建设和谐企业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珍惜和有效利用资源,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社会创造绿色财富和健康财富,企业才能更好地共享各种社会资源。
总之,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生产促进和谐,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谐,以公平、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的局面保证和谐,就会使我们的企业融入到和谐的社会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O一一年八月
2.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 篇二
一、增进医患信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 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 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 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 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 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 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 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 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 增进相互理解,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 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 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 医生工作劳累, 竞争激烈, 还要承受一定的职业风险, 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 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 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 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 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 协调关系, 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 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 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 也存在着差异, 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 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 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 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三、尊重医学科学
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 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 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 或故意刁难医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 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 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 完全属于意外情况。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 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出现偏差。医学损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逆性, 一旦患者或家属对此种情况不能理解, 不能以科学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 无疑会迁怒于医生, 引发医患矛盾。同时, 医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让病人获取更多的医学信息, 给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机会, 这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
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医院这样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 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 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 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 医院要从严执行操作规范, 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 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 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 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 把握经验, 认真探索未知领域, 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 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五、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3.对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社区; 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77—02
一、 对社区的基本认识
(一)现代社区的概念及要素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日趋城市化和商业化,社区已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词汇。作为社会学范畴的基本概念之一,社区的定义在学术界虽讨论已久,但没有统一表述。
虽然理论界对社区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其中仍有一些相对稳定的要素,概括起来,对社区的认识仍有以下几层含义:1)具有相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共性; 2)拥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支持网络;3)具有一定地域或人文环境,且其范围因不同标准可大可小[1~3]。在很多社区研究中,相比地域的特征,学者们更注重对社区的社会结构功能,如:能否为人们带来安全、支持、关爱以及其他一些非物质资源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否赋予居民社区归属感(sense of attachment)、主控能力(sense of informal social control)和个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的邻里关系,这些往往被视为社区更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在现实社区中这些特征又具体表现为:1)相互关联常显现为错综交叉的网状而非链式的结构,以更便于联系的拓展和壮大,并使个体可以享有交往及受益的平等机会;2)在社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相似的历史、观念、规范而形成的特定文化,能使社区人群产生归属和认同感;3)社区个体之间的交往联系及对社区的认可和归属又促进社区文化特征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4]。从这些表征中,人们意识形态上的“认同归属”及“价值观念”突出体现了社区概念的主观性,然而也会淡化社区客观存在的地域特征。
(二)社区的发展
一个健康的社区应该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社区发展的理想阶段便是达到社区和谐。一个和谐的社区应该对自我的保护、对他人的包容和对异己的排斥达到一定平衡状态;具有赋予社区人群自主、自治、自生及求同存异的机制;社区人群有参与社区生活并分享社区有关事务决策的权利;社区应具有帮助弱势人群(残障、贫穷、体弱、年长者)融合在社区主流生活之中的能力[5~6]。故和谐社区是具备良好的公共特性的生活状态。其中,社区融合(community integration)与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和谐社区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社区参与和社区融入,便能有效地创造和谐的社区。对社区居民而言,通过自身社区参与及社区融合而获得赋权(empowerment),有助于其维持自身社会角色、接受教育、获得向上流动及生活的技能。政府对社区参与及社区融合的推动,亦有助于政府获得对于提升政策执行力、优化社区治理、改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民主、发挥民众智慧的良好效果。
(三)社区与社会
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是社区的有机整合,社区是社会的构成单位,也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更是个人走向社会的生活共同体。社区和社会在功能和结构上有很多共性。就功能而言,现代社区的功能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体、卫生、交通、环境、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社区可以视为社会的缩影;就结构而言,社区内部各部门、团体和个体均是社会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社会地域间的差异不断减少,很多社区在其地域内的诸多功能往往也具有了社会的普遍功能。作为浓缩的社会,当社区的共性在足够大的主体中得到不断发展,社区便称之为社会了。
二、社区发展与和谐社会
由于我国社会学发展的特殊的历史发展状况,社区的概念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走入人们的生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将“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新的社会体制的目标模式[7],使国内社区研究逐步得到发展和重视,社区成为分析基层社会的重要概念,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基层社会的组织体系正由单一行政化模式向民主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社区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仍受到政府主导和推动的强烈影响,但作为一定区域内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共同体,社区已经发挥着满足社区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协调社区社会关系、促进社区凝聚力建设以及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功能[8]。因此社区也成为弘扬社会精神文明,培育基层在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单位。
当前我国正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目标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这就需要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共识,因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需要有法律的引导和约束,也需要政府的治理,当然也要有一系列由价值规范组成的道德文化的引导和约束。对于社区中的这些要求从何而来,是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社会和谐与能否可持续发展。
三、从文化价值观上打造和谐社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把握凝聚力的尺度,坚持求同存异的价值观。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共性的重要体现指标。群居生活和相互交流是人们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本质需要,也是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另外,促使社区凝聚力形成的动力和动机则是影响凝聚力健康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利益性的相互关系,出于关爱的单纯关系毋庸置疑将促成更稳固的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
那么是不是凝聚力越强越好呢?西方研究表明,也要警惕社区凝聚力过强的情形[10]:往往在一些如民族种族团体、社区商户组织等凝聚力过强的同质性群体中,人们可能因为恪守共同规矩而束手束脚,以致抹煞个性,使其难以自由迈向新的发展,从而产生矛盾,对个体和社区都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贫困圈的周而复始便常源于此:贫寒的乡村信守平均分配的原则,这无形中剥夺了一部分人积累资源率先走向富裕的机会,甚至从长远抹杀了带动整个乡村富裕的可能。
因此,我们在促进社区凝聚力形成的同时也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把握好共性塑造的尺度。也就是说,凝聚力的构建不能太过“凝聚”而不利于个人和社区健康发展的自然需要,也不可以太过松驰而失去社区文化所依存的共性意义,其准则便是把“我”的社区和“我们”的社区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我们”的整体形象,又彰显“我”的个人风采,兼顾二者利益,求同存异,使这个“大家”的活力永驻。
其次,时刻审视价值观的异同,寻求冲突中的共融。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有其存在的主体。不论社区如何有凝聚力和有包容性,但由于人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使得“排他性”成为任何一个社区不可避免的共性,社区的成员和非成员之间往往区别明显,就如在社区成员享受社区福利的同时,非社区成员因不享受其中利益而自然被排斥在外。在“排他性”作用下,社区的经济、社会结构共性使得拥有共同社会联系、支持网络的个体更加聚合,同时也只有社会、经济特征相当的个体才更有聚合的基础,而这聚合的力量也约束了其中个体对集体和共性的背离。
社区也因为有排他性的一面而受到很多批判,所以倡导“全球公民一体化”,“善待移民、异乡人”的呼吁此起彼伏,然而由于人的个体与生俱来追求被认可与归属的根本特性,促使社区不得不辩证地约定社区成员的范畴,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其“排他性”,以致“包容”与“排他”的抗衡至今仍在持续。但人为可以改进的是开放地处理二者关系,寻求二者在社区中的恰当平衡,避免社区因种族、宗教、阶层、党派乃至性取向差异等产生极端的排他倾向。
再次,正确处理平等与不平等的问题,保持社区之间平衡稳定。不平等是社区另一个特性。与“矛盾”和“一致”原本即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一样,资源在社区之间平等分配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就像人的天分各有千秋,音乐学家很难有画家对色彩的敏感,更何况能力和需求本身就因人而异,要寻求社区经济、地位乃至权力分配的完全均等,几乎像乌托邦一样不可实现。资源较多的社区常常可以自主地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较易获得政治、经济资源的群体就可以通过政治建议或经济筹资为社区兴建学校,解决社区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而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的社区则需花费更多成本送孩子到别处上学。对此社区所能做到的便是尽可能减少而不是彻底消除不平等。
参考文献:
[1]Berkman, L. F., & Kawachi, I. Social Epidemiol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Sampson, R. J. Crime and Public Safety: Insights from Community-Leve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apital”, in S. Saegert, J. P. Thompson & M. R. Warren (Eds.), Social Capital and Poor Communities [C].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89-
114.
[3]Wellman, B., Carrington, P. J. & Hall, A.,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B. Wellman & S. D. Berkowitz (Eds.), Social Structures : A Network Approach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130-184.
[4]Etzioni, A., The Responsive Community: A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 1995 Presidential Address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6,
61(1): 1-11.
[5]Warren, M. R., Dry Bones Rattling: Community Building to Revitalize American Democracy [M]. Princeton;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6]徐永祥.政社分工与合作: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东南学术,2006,(6):51-57.
[7]上海社区发展报告: 1996-2000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71.
[9]洪大用.协调人与自然构建和谐[J].北京前线.2005(12):40-42.
4.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 篇四
企业工会是我国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中国工会的主体。加强企业工会建设,是工会推动构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着力点,也是工会扩大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企业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企业工会存在着八多八少的现象:
一是有的企业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浮在面上的多,沉到基层一线的少。特别是在大中型企业工会,行政化倾向较严重。一些企业工会热衷于坐机关,浮在上面转发上级的文件、通知,对如何指导基层开展工会工作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二是有的企业工会热衷于开展大型活动多,到基层一线工会开展活动少。不少大基层工会,为了扩大工会影响,一年往往要举办几次大型活动,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活动,却很少在基层开展活动。
三是有的企业工会忙于事务性工作多,工会具体工作开展少。一些大中企业工会,成天忙于机关事务,如疲于应付上级检查、接待、汇报,按上级要求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比赛、活动等。开展工会具体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存在着顾此失彼现象。
四是有的企业工会忙于辅业多,开展工会主业工作少。一些企业工会往往把大量精力放在其它三项职能上,而在其基本职能———维护职能上下的功夫不大,开展工作体现不了工会特色,工会作用不明显。
五是有的企业工会干部兼职的多,专职工会干部少。目前从兼职工会干部的表现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兼职工会干部兼而不干。一些兼职工会干部因兼职多、工作忙,无力顾及工会工作。
六是有的企业党政对工会工作边缘化的多,重视的少。当前一些企业党政对工会组织还重视不够。
七是有的企业职工认为工会组织是福利组织的多,认可工会是维权组织的少。不少企业职工把工会当作福利组织看待,把工会组织当作政治组织、维权组织的少。
二、当前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布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企业党政应按照《条例》的各项条款,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工会组织机构设置、工会干部配备和待遇落实、工会会员大会的职权、维权机制的建立及工会经费的保障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和落实,努力为企业工会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二是加大对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指导方针的落实力度。党中央一贯提倡要加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建立和谐社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在落实“依靠”方针上狠抓落实。
1.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工会的领导。要定期听取企业工会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企业工会提请党组织研究的重要问题,指导和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方向,重视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企业党组织要支持工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职权。企业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工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权力,督促企业落实好职代会各项职权。
3.企业党组织要为企业工会说话办事,落实好有关待遇,支持工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
4.企业党组织要督促企业行政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三是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工会作为组织这项活动的日常工作机构,要主动加强与企业党政的沟通,建立好相应的活动工作机构,工作机构的领导由企业党政主管担任,吸收党政有关部门参加。要扎实推动这项活动在企业深入开展,对活动进行指导协调。建立活动考核评比方案,每年对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党政应将这一考核评比纳入整个企业的综合考评中去,使其成为考核评估企业的重要条件。
四是企业工会要适应形势转变作风,创新工作。
1.企业工会要坚持改进创新。首先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在继承传统工作基础上,适应已变化形势,不断创造新的工作方法,开展活动要适应新情况、新问题、新实际。二要在不断完善工会组织体制上创新。面对企业工会机构精简、人员压缩、兼职工会干部呈上升趋势的实际,要抓紧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热爱工会工作、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三要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上创新。企业工会工作必须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四要在活动内容上创新。企业工会要根据上级工会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和职工群众意愿,确定自己的套路。把工会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5.构建和谐环境的思考 篇五
我国著名环保学家曲格平说:“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毫无意义。”这句话高度的概括人与环境关系,同时也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离开了和谐的环境,别说是构建和谐社会,就连我们的生存也会成为大问题。美丽富饶的地球给予了我们所有物质的精华,而最后,我们回馈地球的不应该是满地的狼藉和累累的伤痕。
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把我们带入了现代文明,但毫不忌讳地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人类集体的灭亡。特别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吨的石油、重金属和生活垃圾流入海洋,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不堪重负的地球已经向人类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沙尘暴的侵袭,臭氧层的空洞,水资源的污染,动植物的失衡;非典、禽流感等高死亡率传染病的蔓延,让我们的家园四面楚歌,岌岌可危。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我们人类一手造成的。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在灾难面前,聪明的人类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候鸟的迁徙》、《可可西里》、《帝企鹅日记》等一系列环保影片像一枚枚重磅炸弹一样唤醒着我们的良知。而上映的美国大片《后天》则让人们真正见识了温室效应可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冰冷的海水淹没了曼哈顿;可怕的海啸吞噬了洛杉矶;雨点般的冰雹砸向了东京;疯狂的飓风席卷了夏威夷……。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茫茫大地,人类开始逃往,冰河时代就此开始。虽然这只是一个科幻故事,但对失去生命的恐惧还是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为之震撼,那种震憾来自于片中世界末日的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来自于精美绝伦的画面,更来自于环境破坏之后发生在世界上的种种惨剧。
电影已经落幕,咱们再把目光转向国内。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在gdp稳步攀升的背后,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的惨痛。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是在以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换取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杀鸡取卵,还是造福子孙,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有资料表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已经有8个被中国拿下,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四分之一的中国居民喝不到清洁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不得不呼吸着浑浊的空气。在国外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背后,实际上却潜伏着重大的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为此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叫做“厨房效应”――就好比我们请客吃饭,做了一桌好菜,等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的厨房里又留下了什么呢?刷锅水、菜梆子、肉骨头、鸡毛、蒜皮等等。专家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国就是很多发达国家的“厨房”,所有资源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在我们土地上完成了。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而宏观上讲这对全球都是有影响的。
6.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思考 篇六
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去年6~7月份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有100例左右,到法院诉讼的有20~30例左右,在北京一年可能达到40多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20例左右,到法院诉讼的有3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在100万左右。而且现在的赔偿额度越来越高。
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有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院长人身安全;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有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
近日,出现的“职业医闹”,出现了医生上班请保安护送,医院开门请警察驻点等现象,使本该融洽与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竟然紧张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时,一些委员呼吁,这部法律应该将医院治安管理等内容单列出来,专门作出规定。
2医患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
2.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财政投入占医院当年支出的比重,省级以上医院在5%,市县医院一般在1%,乡镇卫生院在1%~5%之间。据报道,2003年,中国医疗总费用6600亿元,政府只负担17%,2/3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占卫生总支出的56%,政府预算支出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3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7%,而居民卫生支出则从1978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0%以上。2004年12月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医疗服务成为居民第三大消费。而欧共体为80%~90%,美国为45.6%(老人、穷人、残疾人全免费),泰国为56%。众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古巴、朝鲜、苏丹、缅甸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2.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预期效果有较高的期望,而绝大多数医患纠纷都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疗效不相符合所引起的,即使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每一个病人,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花费了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难免会有一些想法。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绝大部分的医疗
费用由保险公司和国家政府来承担,不需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患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这种现实。因此,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初建、不完善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较低等情况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2.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由于其本身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某些先进的、高风险的医疗技术的应用,尽管医务人员尽心尽力,也不能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因此,为医疗行为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尤为必要。美国是一个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也会发生患者状告医生的情况,但通常不会出现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的事件,因为医患双方有共同投保的医疗责任保险。如果由于医疗差错,法院判决需要赔偿的,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要打官司,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律师费。日本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有了医疗风险保险的保障,大多数医生心里也就有底了。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患者及其家属不会直接找医院、找医生个人,他们只需要请律师同法院和保险公司交涉即可,有效地避免了医患双方冲突的产生。医院和医生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去。如果因为医疗事故或事件导致保险公司赔付额增高,对医生的直接后果可能是下一个缴费周期所缴纳的保费上涨,或者是保险公司不再给其承保,以致这位医生失业。显然,这样的分担关系也构成了对医生医疗质量的一种有力监督。
2.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比之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较大的进步,但几年来的实施情况显示: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比如“医疗事故”的概念,目前在医疗系统和法院之间仍有严重的理解歧义。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因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属于医疗机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不必由受害人举证。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赋予的责任过重,扩大了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目前对是否应该实行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仍有争议。以上医患纠纷处理法规的分歧和争议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2.2医院方面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院方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将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会注重追求经济效益,以至出现见利忘义的现象。与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一些企业违规操作,虚报成本造成政府定价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增加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销售量,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目前,从医疗行业整体来看,医疗设备越来越精,医疗技术越来越高,但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没有同步跟上,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2.3医生方面因素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7%的医生对当前的执业环境基本满意,医院级别越高,对执业环境不满意的医生所占的比例呈增高趋势。在中高级职称医生中,近七成医生对当前执业环境评价不高,48.6%的医生没有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很多医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医。
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带来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行风建设措施未落实,造成一些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态度生硬,医患之间潜在的危机随着沟通不良升级,演变成医疗纠纷,医患关系不断恶化。2.4患者方面因素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据中国社会调查所连续4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对近6000名居民的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94%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对疾病和早期诊疗更加重视,由此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预期更高。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克隆技术等接踵而来,但新的未知的疾病也不断出现,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70%~80%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治疗无望,这是医学的无奈,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因而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的无奈。再有,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增强,社会文化水平整体上升,资讯发达使患者更方便地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讯息,患者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用药及预后。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沟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3.1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应该看到,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医院设备购置、规模扩大靠收费的积累,医疗服务收入由医院自行支配。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卫生事业发展道路,坚持卫生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3.2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是关键,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这是取得病人信任的前提。其次,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因为求医的过程比较艰难,这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再有,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医患之间发生误解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导致的。第四,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医院的环境,医务
人员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产生第一印象,优美的环境给患者增加舒适感。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而往往讨厌虚伪、不尊重人、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的医务人员。
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3.3患者的理解和包容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患关系和谐与否,涉及医患双方,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患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一些患者以为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认为既然医院是治病的,那么治不好病,当然就是医院和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病都能治的,对一些疑难杂症,在某种情况下,医生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有些时候,医生需要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纠纷就是因此而起的。其实,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与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无关。患者对此缺乏认识,就会和医生产生矛盾。只有社会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3.4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新闻媒体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医疗卫生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闻宣传的焦点。要高度重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坚持正确对待、举一反三,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要学习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学会与媒体沟通,不断提高宣传工作水平。要真诚地希望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刻意炒作个别医疗纠纷事件,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7.关于构建和谐富宁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富宁县,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一、构建和谐富宁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1、构建背景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形态,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就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富宁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地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部, 南与越南的苗旺、同文两县接壤, 边境线长75公里, 设有国家级边境口岸—田蓬, 是全省唯一的既与国外接壤又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邻的边境民族县, 同时还是是泛珠三角合作区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叉点。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仡佬为主的6种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4%, 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在当地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如何利用优势, 认识差距, 走一条适合当地的和谐社会构建之路对云南边境其他民族地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
首先,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主要包括交通、卫生、水电、广播通讯等方面的投入。
第一, 交通方面:随着罗富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 实现了富宁县境内无高速公路的突破。经过几年的发展, 富宁县的交通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初步形成了较为便利的与省外和国外相通的交通网。第二, 卫生方面:城内目前已经完成了县医院传染区和门诊综合楼的建设, 同时还筹划了11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 并计划建成83个村卫生室。此外在新农合医疗、人才培训以及妇幼卫生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三, 水电方面。富宁县的水电已基本能够满足富宁县城及周边各乡镇的生产和生活, 但在一些偏远的乡镇人畜饮水还很困难, 人们生活用电还很紧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富宁县基础设施的薄弱。第四, 广播通讯方面。全县现有光缆电视达1.6万户, 随着572座村村通工程的建成和13个乡镇145个村委会2611个村小组的转型调整工作的完成, 初步实现了村村户户能听到广播、看上电视的目标。
其次, 根据县情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近几年来, 富宁县充分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 积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在矿业、林业等领域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林业方面, 一直以来八角都是富宁县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项目,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乡镇也根据自身的气候条件种植适合本地的经济林木, 如核桃、草果、杉树和旱东瓜树等。在矿业方面, 富宁县的矿产资源丰富, 一直以来矿业都是富宁县的支柱产业。最近几年, 富宁县的矿业发展才初具规模, 发展了一批如文山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普阳煤矿和板仑乡铁矿等矿业, 为县财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 地理区位及边境贸易。富宁县处于中越边境上, 口岸经济与边境贸易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同时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东南沿海等部分省份在多个领域也有一定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富宁县的13个乡镇中有一半以上与广西相接, 国道和高速公路贯穿于县城和一些乡镇, 依托泛珠三角合作区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圈, 地理区位上有一定优势。
3、社会文化基础
富宁县的传统民族文化以壮剧、民间歌谣和舞蹈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多以民间歌舞的形式传承了下来。2006年富宁县归朝镇登冒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壮族稻作文化科学研究基地”以及在富宁县博隘镇坡芽村首次发现并被有关专家命名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的壮族原始图画文字得到了民族古文学家的确认, 更说明了富宁县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民族宗教方面, 富宁县主要有原始宗教、道教和佛教三种, 其中道教是富宁县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 以壮族、汉族、瑶族居多。在“兴边富民”工程的推动下, 富宁县还建设了民族团结示范村和25个“整村推进”示范村, 各民族在统一的宗教政策下和睦相处, 安居乐业。
二、构建和谐富宁的发展思路及制约因素
富宁县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其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各个领域的面貌都焕然一新。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因为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 这样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富宁县还没有脱离国家的扶持和发达地区的帮扶, 始终没有脱掉贫困县的帽子。目前, 富宁县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小等问题, 因此在构建和谐富宁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发展特色产业, 努力延伸产业链;发挥地理优势促进经济贸易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等方面入手。
1、特色经济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富宁县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 林业、畜牧业、矿业为支柱产业, 农业、农村经济在全县经济中所占比例很高, 工业、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富宁县的粮豆、畜牧和林产品生产历史悠久, 但各族都依各自习惯依山而居, 较为分散, 生产工具较为落后, 多以人力为主, 辅以畜力, 生产方式粗放, 生产力很低, 这跟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及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有很大关系, 由于交通不够便利, 与外界社会缺乏了解, “走出去”的意识极为淡薄, 先进文化很难影响群众, 从而形成了闭塞、求稳、安定的生活观念。这些都是制约富宁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富宁县境内盛产油桐、油茶、八角等经济作物, 富宁县应把发展林业经济定位在林产品的加工上, 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引进省外资金来带动全县林业经济的发展, 使林业经济从销售初级产品向出售林业加工制成品转变。
富宁县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依托云南省创建旅游强省的大好形势, 富宁县打出了“柔情富宁, 休闲壮乡”的旅游品牌, 并积极收集整合旅游资源, 把旅游文化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途径, 全力做好富宁县的旅游品牌, 为富宁县的经济发展铺开新的道路。
2、地理优势的发挥及制约因素
富宁县被誉为“滇桂走廊”, 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开发潜能,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富宁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越南方面与我方定期进行会晤和互访, 就双方在边境上的有关事宜进行磋商, 并达成共识, 促进双方经济贸易的发展。中越双方共同努力保证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为双方的边境贸易及边民的有好往来提供条件。同时, 富宁县应积极主动地融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 来拓宽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 完善投资环境和项目储备, 形成一条“引进来”和“走出去”想结合的双向经济发展格局, 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投资。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 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富宁县应加大对交通、医院、学校及边境口岸边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为未来富宁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强大后劲。
3、教育水平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富宁县的整体民族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广大农村的适龄儿童辍学现象还相当严重,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经济不够发达, 县财政收入有限及地处偏远边境地区, 这些都影响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导致全县人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也制约着富宁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由建设和谐富宁引发的思考
总之,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困难的地方不是城市的稳定和发展, 重点和难点是在广大农村,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边境民族地区。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才会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虽然构建和谐富宁的思路是与富宁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但在发展特色经济、发展边境贸易以及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等方法和思路是值得云南边境其他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借鉴和运用的。加速推进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 缩小他们与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不仅能够为边防的巩固和边境的稳定创造条件, 还能为民族的团结进一步打牢基础, 为国家的长治统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富宁年鉴编撰委员会编辑部编:《富宁年鉴》, 2008:164。
8.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和谐;税收;征纳关系
一、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法治公平
法治公平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全过程,是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核心要素。税收公平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税收应保持中性,对所有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相同情况同等对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客观上存在不公平的因素,通过差别征税实施调节,以创造大体同等或说大体公平的客观的竞争环境。
(二)公开公正
征纳关系的和谐必须建立在公正执法的基础之上。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必须让各种利益关系得以妥善协调。通过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实现立法与执法的透明,让广大纳税人对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这是纳税人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
(三)平等合作
从法律地位上看,征纳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征纳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并充分享有其应有的权利,双方建立相互合作信赖的关系,这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前提。
二、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应坚持三项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是公民财产权的有效保障,是划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界限,其基本含义是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二)公平效率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公平与效率原则,这两大原则的贯彻是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不断对经济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现的。税收公平原则不仅包括社会公平,还包括经济公平。税收公平,特别是经济公平,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税制建设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税制是否公平,决定着是否能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方面来看,公平原则是实现税收效率原则的前提。只有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平原则为前提,才能谈及效率问题。如果不以一定的公平为前提,政府征税就不会为纳税人接受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扭曲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当然也就无法提高效率。
(三)合作信赖原则
合作信赖原则是民法“诚信原则”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引用。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而不是对抗性的关系。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纳税人应当充分信任税务机关,二是税务机关应当充分信任纳税人。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征纳双方应建立起密切的税收信息联系和沟通渠道。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提出怀疑,纳税人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予以信任,纳税人也应信赖税务机关的决定是公正和准确的。
三、当前构建税收征纳和谐关系的理论基础
税收公平原则是近代平等性的政治和宪法原则在税收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各国制定税收制度的基本准则。其基本含义是:所有纳税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应该公平合理。近代学者马斯格雷夫进一步指出,税收公平应是凡具有相等经济能力的人,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经济能力的人,则负担不同的税收。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
在为税收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使这些制度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并得以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四、当前构建税收征纳和谐关系的现实基础
目前,构建征纳和谐关系具有以下有利的现实条件:
(一)“以人为本”、“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的确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现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党和政府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亲民执政理念。进一步强调尊重人权,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强调人文关怀,为当前我国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环境保障。
(二)纳税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设立和人力资源保障
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五个司局之一就有纳税服务司,将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征收管理司等部门的纳税服务职能,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整合划入纳税服务司,并在全国各地税务部门的机构改革中,都相继成立了纳税服务处,这意味着纳税服务迈出了标志性的步伐。同时,相继出台了纳税服务工作的战略规划、制度办法、工作措施等等,为当前我国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及制度环境保障。
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既需要理念的更新,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从而为营造良好的征纳关系提供思路和方法的指引。在新的形势下,税务部门需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深刻领会和谐征纳关系的内涵,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能力,通过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起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真正实现征纳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郭冰鸿.构建和谐税收征纳關系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
9.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思考 篇九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加深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越来越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
面前的艰巨任务,片面追求规模,忽视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也仍然存在着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学习和领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深入思考构建和谐校园的问题也必须引起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和谐校园是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理想的大学教育离不开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四大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看到,和谐校园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之上,需要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支撑。因此,需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和谐校园,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等方面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历史重任。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最后,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和谐校园一个重要方面是校园井井有条,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怎样构建和谐校园
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是大方向,是宏观思路。具体来说,构建和谐校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沿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思考,现阶段的紧迫的任务是: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和谐发展。随着高校的扩招,全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9,在校生已达2300万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愈加突出。数量的快速增长给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并不是数量的增长一定会导致质量下降,但二者关系必须处理好,这就需要学校从全面质量观出发,综合考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和谐发展。而高校在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没有处理好三者关系的现象,致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单调化、模式化,研究生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简单套用本科教育模式,使教育事业无法得到协调的发展。未来大学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随着发展空间和方式的不断拓展,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和形式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受教育者的成分也更加多样化,高等教育要更加以人为本,实现不同层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注重整体协调发展。
10.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内涵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和谐社区的真正内涵,目前尚无完整的定义,各地对和谐社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一是福州市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发展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促进各构成要素自身的发展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统一的社区”;二是大连市西岗区提出“坚持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北京市的宣武区、石景山区、朝阳区和河南省安阳市的殷都区也都按此思路推行。三是青岛市提出“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区”,他们根据自己的特色,把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风尚、社区管理等六个方面,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本地实际,而且还拟定了量化、可操作性的“和谐社区示范点标准”。四是南京市玄武区的城区和街道,加强与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合作,用行业的专门术语和专门标准,编写了专供和谐社区建设使用的《质量手册》。在这个手册里,他们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和谐社区特征的表述,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还详细进行了分解,这是目前和谐社区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西安、成都等城市也各自提出内涵。
综合以上这些表述来看,笔者个人认为和谐社区包含着这样三层意思:一是必须突出“社区”这个主体;二是必须以社区为圆点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三是必须既涉及到社会结构的三大板块——政府、社会与企业,又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试图用“人本、互助、自主”六个字来概括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人本”体现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互助”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主”体现了社区的自治功能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求。“人本”,即以社区居民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要以人为中心,把满足人的需要、增进人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互助”,即人际间的相互关爱、合作与帮助,就是要大力倡导以互利互惠、奉献爱心为行为价值取向,把促进社区人际和谐和人际文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作为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主”,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培养、支持和鼓励社区的每个参与个体以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各项民主权利为依据,积极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自觉行动。总的来说,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二、构建和谐社区的标准
参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社区的相关内容,并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我们尽可能量化构建和谐社区的标准,使之可操作。
在社区服务方面。要求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站,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便民服务热线实现街道、居委会联网;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以上,符合低保条件的要做到应保尽保,残疾人保障覆盖率大于90%,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要制定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要做到无违反计划生育、无违反建设规划、无违章乱搭建现象;社区有清扫保洁队伍,门前“三包”签约率达90%以上,垃圾分类收集达到50%,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居民对社区的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
在社区文体方面。要求有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达1000册以上;有固定的青少年活动站和社区体育活动场所,社区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人口达到50%以上;参加市民文明学校、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人数达到本居住区居民的10%以上;“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分别占辖区总户数的40%、50%、40%以上。
在社区稳定方面。要求社区有警务室,做到治保组织健全;年内刑事案件不超过社区总人口的千分之一,治安案件不超过总人口的千分之二,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对刑释和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90%;社区内无“黄、赌、毒”现象,无邪教组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建立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社区无重、特大火灾,无重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家庭和睦,无虐待和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无家庭暴力。
11.关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邹向群(1959- ),男,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教育。(吉林 通化 134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17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47-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这是指导我国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纲领。校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高等学校作为构成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同样,努力建设和谐校园,积极推动社会和谐,也是高校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校园,也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校园。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效运行状态,主要表现为大学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管理机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的和谐、资源配置的和谐、收入分配的和谐等。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和谐校园要能够包容这些矛盾,并通过和谐校园的运行机制化解这些矛盾。
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校园对于高校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1.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要求。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培养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个和谐的校园,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仅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更是因为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基础。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逐步激化,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又强烈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必须和谐,只有和谐的校园,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教育质量。
2.是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是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青年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校园周边环境也一直是困扰学校对青年学生教育的一大难题。当前在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极大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现象十分普遍,有的甚至已严重影响学业,导致留级、退学等不良后果。高校要维护稳定,就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上网的硬件条件,以良好的环境和内容,把学生从校外的网吧吸引到校内的机房中来。同时,还应当特别重视“网络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发展的和谐。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期,高校要快速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设格调优雅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促进校园安定有序。只有实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高校才能真正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也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快速轨道。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构建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引导者,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起师生员工身心愉快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和谐校园的构建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大学生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在这个深刻变化的社会,他们所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明显增强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因此,只有在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下,我们的大学生才能真正受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摒弃不良因素的影响,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观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现代社会建设人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高校工作者,应当弄清其中的矛盾,寻找最佳构建途径,为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并指导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并维护师生、员工的各种权益。
2.激发校园的创造活力。全体师生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与技能。学校要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体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师生富于创造精神,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和活动,争相为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做贡献。
3.培育和谐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创造和积淀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包括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优美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师生员工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只有建设起全校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的学校文化,才能真正把学校建设成和谐校园。和谐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和谐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
4.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教职工是办学的主体,维护好教职工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校园,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注意解决各个利益群体的不同的切身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点。通过创建和谐校园可以实现校园政治清明、风气清正、关系融洽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5.维护校园的安定有序。校园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而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维护校园的安定有序,建立一种促进校园和谐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必须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抓紧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以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学校存在的各种矛盾,维护校园的安定有序。
6.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爱好、潜能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才,使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主体。
7.关注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群体。当前影响校园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不和谐因素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校园不和谐因素开始动摇人们对“教育公平”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同时,高校引入成本分担后,高等学校的贫困生越来越多,高校学生的贫困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因此,我们要关注校园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群体,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高校要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问题,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贫困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融洽和谐关系的形成。
8.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诸多压力中最主要的压力源,直接影响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高校要在做好学生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增进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学习,提高毕业生人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并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实现学生就业的良性循环,以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平稳毕业,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总而言之,高校校园的和谐是整个和谐社会的一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构建和谐社会”到“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院校应该认真思索和做好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协调、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恒.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
[2]姜艳华,陈丽杰.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探研[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张新康.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刍议[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胡晋山,王本贤,林卉.创建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
[5]孙洪和,吕囡.关于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0).
【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学习《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08-27
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11-09
心的温暖构建和谐家庭10-06
构建和谐寝室06-16
构建和谐基层国税07-03
构建和谐企业材料07-20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08-19
优化分层教学,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09-19
教师主体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