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法弊

2024-10-09

六步教学法弊(11篇)

1.六步教学法弊 篇一

践行“六步教学法”新课堂模式,打造高质量

主讲人: 张显俊

一、突出重点环节,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多种原因,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曾一度处于低谷,萎靡不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新时代课改的环境下,抓住了机遇,考察、借鉴了“洋思中学”、“东辰学校”等多家名校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和“引、学、交、导、练、结”深渡特色的“三环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过程中更有很多不完善,但是却不能掩盖它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符合了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本,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校的特色课堂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还望积极配合,切实开展课堂教学。

(一)理念:

1、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精讲多练。

2、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发展个性。

3、学生多要素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学生知识是在做中学到的,能力是培养的。

5、以学生学习的效果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引、学、交、导、练、结”。

1、第一步:“引”。创设情境,出示课堂教学目标。要求:①、创设情境要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 ③、时间要短,3分钟内完成。

2、第二步:“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看书或读书),完成主要知识学习。

要求:①、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②、教师组织学生看(读)书,学生要动眼、口、手(笔)、耳、脑; ③、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④、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

3、第三步:“交”。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解答问题,完成主要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学会迁移应用,进行拓展提升,训练思维。学生可以分组展示,也可以个人展示,可分为口答与板演,展示学习成果与心得,主要是四点四类,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展示后应进行交流与评价。交流可分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交流,评价可分为自评、互评、师评三种,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师评七总结、概括、规范、指导,达成共识的作用,评价强调中肯性、鼓励性、建设性。

要求:①、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解答问题(最好用学生自己的话说);

②、学生归纳知识及技能,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也可在教师启发下); ③、时间控制在7到8分钟内。

4、第四步:“导”。教师的引导,精讲的同时,更注重加强组织学生的学习,及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学生自己能想得通,说得清的自然不必教;学生通过努力仍想不通、说不清,希望解决困难的愿望非常迫切时,就是老师一展身手扬眉吐气的时候,老师点拨要准确到位,突破重点、难点、疑点,总结规律,进行精讲,丹药把握时间。

要求:①、在老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

②、时间不少于5分钟。

5、第五步:“练”。当堂训练,测评提升。用“测”“与”“评”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成与败。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打分晋级,激发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要求:①、训练内容的70%-80%是对本课的基本知识强化的基础题,20%-30%的是提高题(能力题);

②、必须学生先做; ③、提高题可以讨论;

④、试题形式要多样化(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 ⑤、答题形式:可以口答、笔答、上黑板、小组竞争等等;对当堂训练的测评结果,组内、组间或教师进行考核,师生给予评价。

⑥、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6、第六步:“结”。总结提升,深化整合。要求:①、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学生对本节所学进行总结;

②、用小黑板将学生总结展示或黑板板书; ③、时间2-3分钟。

注:

1、时间分布应以当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上述时间只作参考。

3、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在教学中要灵活应用。例如我校将课堂教学类型分为以下三类,具体操作就会有所不同。

(1)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情景导入,布置任务→组织学习→知识反馈,生成问题→二次学习,教师引导→巩固训练,自我悟化→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2)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出示习题,分析题意→解答示范,教师精讲→平行习题训练→交流展示,反馈订正→巩固训练,自我悟化→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3)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示,再现知识→问题引路,师生讨论→例题分析,精题训练→→学习反馈,巩固训练→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总之,各个环节及时间教师可根据学科与课型不同进行调整。其中展示与点拨环节可作独立环节,也可贯穿于其它环节之中。这样的灵活课堂模式,在实实在在的教学生活中,具体又得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

首先是从学生教室位置的编排上,以4-6人为一组,划块而坐,每组人员的搭配是优、中、差三类学生,以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发挥小组中优生的作用,在这一点上主要借鉴了“洋思”的“兵教兵”,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划块而治”是流动的。小组位置每月轮换一次,方便教师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第三,每组在教室后面的大黑板上设立一块展示区,在教学互动环节中,每组推选一名学生板演学习内容并予以讲解。从而来培养许多可以帮助老师教学的“小教师”。抱着美好的愿望,期待这些不断出来讲解的学生,从胆量、知识、能力上得到锻炼与提升,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学困生。

总的说来,这种“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比之“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更具体、详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将管理的重点聚焦到课堂教学,结合自身实践形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模式,才能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才能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才能使学校教学质量走出困境,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实践中,我们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中心地位。一是注重课前的自学预习。根据知识与课型的不同,对学生课前提出相应的自学要求。教师则精心编写导学提纲,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引领下,逐步从解决个别问题向学会学习方向发展,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教师的活动控制在10分钟内,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阵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加强同伴互助师徒学习与小组合作。我们借鉴洋思中学“兵教兵”的思想,在全校已经结成学习对子、建立学习小组,并定期评比出“黄金搭档、“优秀搭档”。“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不是一荣俱荣,而是要在整体进步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认同,因此烦请各班尽快制定出台班级小组评价机制。这样同伴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业上即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也相互监督,这种手拉手的效应是教师工作无法实现的。

2.六步教学法弊 篇二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盲目地去读, 而是带着问题去读, 带着笔去读。这就需要老师课前备课时, 在设计问题时最好让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学生掌握了这个方法, 就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在《挂两枝笔的孩子》一文“陆小亮生日那天……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一文中,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妈妈送给他的圆珠笔是怎样的一枝笔?”“陆小亮无论到哪, 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这是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答案。

二、老师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朗读、默读的技巧

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 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根据要求,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 在读中理解内容, 体悟感情, 增强语感。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 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 要注意不是所有课文、所有段落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要抓住重点段, 指导学生练读。

三、学会精读课文, 领悟其中的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们在教学时,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 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精读文中的内容, 领会文中的写作方法

通过阅读, 既要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 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 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 文章有哪些不同。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通过上下文, 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中年级虽然训练过, 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五、学会分层阅读法

在日常语段教学中, 仅仅对内容深化是不够的, 我们还必须让学生对语段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教会学生从全局看问题。这样才能为整个文章的阅读打下基础。在语段的教学中最好不要出现“分层”这两个字, 因为学生一听到这两个字心里自然就产生了一种恐惧, 他们往往把握不准“分层”的依据, 所以我们最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教给他们分层的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把“分层”具体化为: “他们是分几个方面来写的?”“写了几点啊”“写了哪几样东西啊?”等等。总之, 我把抽象具体化, 在无形中教给了学生分层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我们课堂教学变得自然连贯。

六、提倡学生课后练笔法

3.“六步”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分析 篇三

【关键词】课堂管理 自学 合作 培养和发展

在多年课堂教学改革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中,“六步”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对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步”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

1.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特别是学习方法。

2.方案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基础训练与拓展应用相结合。

“六步”教学法的操作流程:

定向→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当点拨→当堂训练→检测小结

一、定向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并给出自学指导,这是学生自学动机的引发阶段,是学生阅读、实验、练习、复习的目标。

在本环节,各学科所制定的目标和指导、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目标都围绕本课时重、难点设置。指导则是围绕怎样完成自学目标、采取何种学法或完成什么任务来表述。

二、自主学习

学生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后,依据教师给出的自学指导开始阅读教材。

学生独立阅读自学教材相关内容,这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阶段。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和要求、以及预设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恰当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是如何总结知识的结构,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将知识系统化。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时,对疑难点做出简要标记,或在旁边或某处填加注解说明,以加深理解记忆。

2.控制阅读的方法、时间和节奏,齐读、自读,逐渐养成好习惯。对易懂内容可稍快,而对于新概念、新观点、原理、公式等的论述和推理过程,阅读要慢,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琢磨思考。

3.阅读中强调集中精力、独立自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求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实验发现,通过阅读自学,提高自学能力,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重视教材,会学教材,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题能力和精细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三、展示交流

交流展示,即学生将自学过程中各自获取的信息展示给全体师生,以求师生能进行交流。

这是学生间对自学过程中生成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对其间暴露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发现、质疑,让学生讨论。例如,学生完成自学后,为检测自学效果,教师出示一组检测题,由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作答,然后其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进而形成正确结论。又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时,让全体学生先完成与例题相仿的习题,并请班内成绩较差的学生展示后,各层次学生(包括板演的学生)对板演展示进行讨论评价,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结论。通过这样的检测、纠错、补充及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自主解决大部分基础性学习任务,生成应用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四、精当点拨

精当点拨,即学生自主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合作交流能搞懂的问题不讲,只讲学生无法自身解决的问题,更多关注学困生。

这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中无力解决的难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与关键点,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精讲或示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当然,讲解过程和选择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讲解更应注意讲关键、讲规律、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即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教师引导环节,完成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构建,为了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必须进行适度练习。

这是知识和能力的转化阶段,也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强化阶段。练习可以采用提问、设问形式。也可以采用课前备好的练习题或课后练习题,在此环节要特别做好分类辅导,突出针对性。

首先,选择习题时,必须掌握好习题的难度和梯度,根据我校学生学情,应注意巩固“双基”,强化必做题的训练。其次还应突出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要精选适量的选做题训练,即进行拓展和创新性训练。

六、检测小结

至此,本节课的多数环节和全部教学内容都进行完毕,结果如何,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是否已和已有知识、能力形成一体,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梳理、整理。

这一环节是把所学内容系统化、结构化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内容,使知识的主体结构条理化、系统化,突出知识的重点和脉络,此内容最终可以板书形式出现,有条件的可借助多媒体呈现。

小结非常必要,因为它能使埋头忙于学习、练习的学生借此机会清晰一下头脑,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想一想重点内容是什么?难点突破得如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借此机会教师可布置作业和提出其他要求。

多年实践证明,课堂上抓牢六个环节,可以很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能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能使习惯“满堂灌”的教师实现有效转变,还课堂于学生。学校领导承包学科和坚持听“跟踪推进课”,是非常有效的落实方式,能使课堂迅速实现面貌一新。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精当点拨、当堂训练、小结检测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掌握学习规律,培养多种能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教育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4.六步教学法教学反思 篇四

——关于 “六步教学法”

近期,我校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解决了后进生的问题。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在我实习的过程中,试着学习六中提出的“六步教学法”来组织一堂课,并且在施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诸多体会,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与讨论,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六步教学法”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和六中各位老师的实践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后进生问题是个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对此,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六步教学法”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以上是我个人关于“六步教学法”的一些思考,有误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实习生:李晓倩

5.四层六步教学法 篇五

高二历史

王琳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只有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结合学习其他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学校校情的教学模式----四层六步教学法。改革创新各科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四层六步教学法是有利于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指导思想,与成才教育理论一起构成扎鲁特一中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理解四层六步教学法的内涵

四层是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第一个层面,即“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人人都需要被认可、肯定和表扬,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只是指望学生凭着自己原有的基础,坚持学好每一节课、克服每一个困难,那后果可想而知。因为我们都清楚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怎样产生和保持的。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只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一个基础,如何用好这个基础,并将其保持下去、不断增强才是我们的任务和责任。而及时的反馈、展示和鼓励才是让学生继续走下去的最好方法!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把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当作课堂教学的追求。

第二个层面,即“尝试成功,体验快乐”: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教了一些3-5岁的幼儿识字,第一天,有几个幼儿学得特别快,很快就把老师教的字记住了,第二天,心理学家发现,这些头一天就取得成功的孩子,非常愿意学习,而头一天失败的幼儿则不那么用心,再过几天,这些屡次失败的孩子开始讨厌学习活动了。由此可见,成功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学生尽早体验成功,首先应从简单事例中帮助学生获取“自己是有能力”的体验,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学生稍有进步时及时肯定,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其次,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获得“我一定行”的体验,因为学生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其全部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扩大。

第三个层面,即“激活思维,释放潜能”:传统课堂一味地讲授灌输,一言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雷同着,学生成了局外人,听天书。学生不入门,跟不上,昏昏欲睡,其根源就是不关注学生的体验、参与、探究、感知、情绪,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的容器。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本课知识内容结合预习提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由学生来完成,也可以由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来完成,学生处理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启发学生来完成。这样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四个层面,即“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确保学生心理的适应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六步是备讲辅批考思六环节。

“备”包括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备练习、备流程、备情感、备心理。讲要“围绕学生,创设情境,师生合作,变讲为导”。辅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批要“提炼问题,落实整改”。考要“找准问题,改进提高”。思要“瞻前顾后,不断完善”。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四层六步教学法

有人说“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力直接考量着教师的素质、态度、行为和能力。再好的理论,在工作中没有落实一切等于零;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停留在喊口号,走形式,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肯定“只开花,不结果”。所以在理解四层六步教学法内涵、认识四层六步教学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着眼于“责”,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

第二要持之以恒。学校制定规章制度、学校提出的先进的理念,都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按照四层六步教学法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6.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篇六

所谓“六步”即 “目标诱因、自学教材、讨论解疑、精讲重点、复习巩固,效果反馈。”这是由齐齐哈尔市二十中鄂锁令老师所主持并阐述的以培养学生课堂自学能力为重点的教改实验。其课堂教学操作如下:

第一步:目标引诱

“目标引诱”是“六步教学法”的前提。

目标是激发动机的诱因和调节行为的标准。有目标引导,自学有根据,思路有方向,师生的教学也才有动力。因此,在上每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拟发自学提纲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必须符合两条:

第一,必须体现开学初期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提出的教学总

目标和依据这个总目标确定的学科、单元的要求;

第二,每节课的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和留有余地,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上桃子的目标.才是激励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最好目标。所说的目标,就是向学生指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及学习的其他要求,还要预先告诉学生将要通过练习,提问和测验等办法检查学习效果,使学生有个思想准备。这种目标的引导,就是利用了学生要求获得学习成就的动机。所以,提出学习目标,贯彻“强动机原则”,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得逞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步:自学教材

“自学教材”是“六步教学法”的基础。

根据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组织学生自学时,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处于“愤”,“悱”的境界,教师要“引而不发”。当学生进入阅读教材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指导自学方法。

由于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差异,自学的情景和效果必然会大不一样。有的认真看书,仔细钻研,深入探讨;而有的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不在弄通上去下工夫;还有的看书时,神不守舍,思想逗号;更有少数学生自学不得法,抓不住要领。诸如此类的种种表现,只有教师认真巡视和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进而,一方面,针对各类学生所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外,另一方面,还要对一些学生授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有的教师给学生从限制性词句里找疑问,从类同中找特殊,从现象中找本质以及学概念抓关键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抓住教材的脉络和要点。

(2)教师要收集归纳疑问。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自然要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问题,教师必须及时的去芜存精,化繁为简,归纳分类,并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写在黑板上,为下步学生讨论解疑作好准备。

(3)教师要启发学生质疑。

7.六步教学法弊 篇七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三环”,“六步”,问题教学法

当今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总言之, 就是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 按照课堂教学问题化、问题设计科学化、解决问题民主化的过程, 使讨论、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逐步提高。

问题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问题, 独立分析问题, 寻找假设, 进行验证, 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类型。问题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 谈谈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1. 问题教学法是现今教学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且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训练空间, 使学生能在突破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及学科内部综合能力, 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变化。

2. 实施问题教学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 对事物的认识喜欢刨根问底。问题设计从置疑开始, 设置悬念统贯全课,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探究动机。课堂最后还可以问题留伏笔, 使课堂余味无穷, 给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 给学生一片求索的天地。

3. 实施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 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提高创新素质。

二、“三环”、“六步”的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 我们对初中生采用问题教学法时, 要尽量让学生的新知识和旧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 加大初中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维矛盾, 产生问题情境的真实感, 然后采用问题教学法,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 感知历史, 了解历史。《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问题教学法基本结构与实施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1.“三环”构建创新素质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发现、提出问题, 称之为“生成”问题。

历史问题的情境创设, 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 一问一答, 而是要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要。”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 要求学生发现问题, 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和质疑。对学生的问题 (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 不直接回绝, 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 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 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批评, 转为老师提问, 学生回答, 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质疑。第三, 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 全班表扬, 并分析问题的价值, 进行具体指导。

第二环节:对生成的定向问题, 进行自主探究 (个体与集体合作学习) , 分析、解决问题, 称之为“探索”问题。

为了更充分更有效地进行探究, 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探究所需的时间, 不能走过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之中, 了解不同水平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 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 可以先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及时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逐渐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参与课堂的意识, 确保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都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都能激发探索的欲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遇到困难, 这时, 教师不要急于替学生解决, 而应注重点拨、引导, 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 一些教师总是担心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于是就不厌其烦地予以提醒、暗示。殊不知, 在教师再三“引导”下, 学生往往会放弃原有的思维方式, 沿着教师“引导”的方向去探究。久而久之, 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导致今后碰到问题不愿深入思考、深入探究。黑格尔曾说:“别的东西都能代替, 人的思维是不能代替的。”

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由一个问题衍生出五花八门的问题, 甚至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冷僻问题来咨询老师, 有的问题教师也难以给予准确的回答, 如:“朝鲜战争到底谁打第一枪?”“中国会爆发经济危机吗?”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提问, 老师要珍视这种思维火花, 因势利导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借此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这同时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 而且要广, 并要不断学习, 才能驾驭课堂, 才能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

第三环节: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 在验证中得以解决, 并进一步拓展问题, 称之为“发展”问题。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 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 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 把各个问题层层推进, 环环相扣。然后, 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积极思考。这样既可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当问题基本解决时, 教师要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即时归纳或小结, 指出正确的答案。谈话中, 要把分散的个别知识加以归纳, 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2.“六步”培养历史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理念, 既要教会学生“问”, 又要教会学生“答”,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生疑—释疑—再生疑”, 进而提高学生对问题意识的重视程度, 使之真正了解历史, 成为学习的主人。

问题教学法的“三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展开为“六步”:第一步,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 结合教学目的, 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即问题定向。第三步, 学生自主探究,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猜想, 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第四步, 假设方案、推论, 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这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第五步, 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 使问题解决, 并掌握科学方法。第六步, 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 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 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 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

以上“三环”、“六步”是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 在实践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通过质疑, 启迪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渴望, 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波澜。就此而言, 问题教学法不仅贯彻了课改的新理念, 而且融入了一些生本教育的思想精髓, 的确不失为一种极佳的教学方法。

三、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学生的质疑一定要经过一个过程, 即从无疑到有疑, 从浅疑到深疑。

而这一过程需要老师指导, 教给方法, 指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因此教师要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发思维。

2. 问题的提出应具有启发性。

良好的问题法教学要能积极地启发学生思维, 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在课堂教学中, 应注意避开无问而问的误区。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 提一些简单琐碎的问题, 表面看来似乎是全体参与, 但实际有不少是滥竽充数, 学生只是在机械地重复, 被动思维, 收益不大。课堂所提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应既不是无从下手, 又不是已完全掌握或理解了的。伸手就可以摘到的桃子总觉得乏味, 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吃起来方觉得香甜可口。一个恰到好处的精心设计的提问, 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能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激起层层涟漪, 当思考后释疑, 学生就会在“知”的台阶上跨上一级。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 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当然, 教无定法,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使用都必须因时间、学科、内容、教师而异, 不能生搬硬套, 使教学模式走向教条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 这样才能使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辞典 (第一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6.

[2]沈起炜.中学教学全书.历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12.

[3]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 .

8.初中生物六步教学法点滴心得 篇八

关键词:自主学习;六步教学;分组教学

在初中生物不是中考科目的大前提下,如何完成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生物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校大力推广的“六步分组教学”法与生物学科的特点,我的课堂采用的就是分组教学的模式。分小组学习符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组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又能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这大大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里说的分组教学法具体指的是“六步分组教学”,下面我就把六步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做简单的说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学习小组,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互补学习,在分组的时候我们应该采用优差学生互补的方式,让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每个小组以五到六人为宜。分组后就是具体的课堂实施。

一、定向即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示学习目标

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式来出示学习目标,都应该让学生时刻能够清晰地看到学习目标。例如,可以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也可以预先抄到黑板的某个位置。定向是六步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它不仅仅包括知识目标,还要有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自学就是单独学习的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看教材,如在讲《种子的结构》一课时,两幅图再加两小段文字,就是整篇课文。乍一看书上的内容是很少的,不知道该看什么。为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有效的看书,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学环节出示有效的自学问题,让学生按问题去看书,去做答案。这样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往往记忆更深刻。自学这一环节的关键就是自学问题的设置,它既要包括书上的知识点,又要有所延伸。既要让学生容易发现答案,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梯度。

三、讨论环节与上一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讨论的问题可以是自学环节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抛出的问题。当学生在自学环节中有没解决的问题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寻求答案,要想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切不可直接給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抛出问题给学生讨论时,抛出的问题必须具有讨论的价值。太简单,学生一看教材自己就能明白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过于难的问题也没有讨论价值。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既要紧扣学习内容,又要难易适中。例如,在讲解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时,我就抛出一道讨论题“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有哪些?”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应该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分别有哪些结构,然后通过对比得出答案。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记住了这道题,还巩固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大大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四、答疑环节尽量让学生之间解答问题,学生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解答

教师在解答的过程中应采用逐层梯次引导的方式给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如果一下子就给出问题的答案,容易挫伤学生探究的兴趣。答疑环节往往1与讨论环节的后半程相互交织在一起,在实施六步分组教学时千万不可生搬硬套,把所有的环节都机械地用上。

五、自测环节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检测当堂的学习效果,自测题由教师准备

在自测的环节我们可以引入“积分竞争”的机制。以组为单位,采用对二错一的方式进行积分,最后看哪一组的积分高,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小组的成员把小组荣誉看成是自己的荣誉,为了小组的进步,在学习上定会加倍努力。六步分组教学法不是机械的六步相加,每一步采用的方法也不是只适用于该步,例如刚刚提到的“积分竞争”,我们可以在六步中的任何一步来进行,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自结是六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每个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教师要选择不同梯次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学习心得及体会。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小组积分评选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评选优胜小组是对小组成员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进步。总之,评价要渗透到六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不同梯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学困生应发现其闪光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好一些的同学,应采用激励性评价,以促使他们上进。对待优等生应采用竞争性评价,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六步教学在课堂实际的运用中,可以根据每节课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梯次,形成多种变式,不必刻板的遵循六步,但是总体上要符合六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内涵和实质。

参考文献:

赵桂贤.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四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5):102-103.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辽滨实验学校)

9.六步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时光荏苒,转眼间从毕业后在学校工作已经有两年了,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轻车熟路,这中间的蜕变离不开学校对我的培养与信任;离不开李校长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事们的热心帮助。

从李校长来了之后,我们学校的教学有了重大的改革,为了使我们教师队伍更加专业,更具有实力,我们接触了六步教学法,记得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只是知道了六个步骤,于是就简单的认为只要严格按照这六个步骤认真做就行了,应该就可以称得上是会运用六步教学法了,也听了辽化小学老师们的课,觉得没有那么难,于是就认真的备课,精心的准备每节课,并且感觉这六步是很容易能做到的,因为我没有漏掉任何一步,即使称不上是完美,也应该出不了什么错误吧?然而,任何事情在没有实践的情况下,与理论总是不很相符的,我在这样的设计下上了几节课之后根本没有我想要的成果,虽然我在上面讲的天衣无缝,可是会学习的同学没有问题,可是本来成绩就弱、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仍然没有任何起色,课上表现能力没有提高,这让我很有挫败感,于是我决定回过头来再认真思考六步的意义,勤学多问多留心。

六步教学法的六个步骤不仅仅只是按照六个步骤来做,他们之间虽然有关联,但又是可以独立分开来讲的,每个环节学生锻炼的能力也有所不同。首先在第一部分导入复习环节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与学生反复的练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热身过之后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知识点突出,在自学、反馈等方面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既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锻炼的自己说的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发挥。重点讲解部分是把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总结,让学生的记忆更加系统化。最后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加深了一遍记忆。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记忆,学生才会记得更牢固。通过这几天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理论学会并不代表你完全懂得了其中的意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与学生互动,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这一点我做的还不是很好,我没有完全了解每个步骤含义以及用法,没有活用,所以与学生没有互动起来。六步教学法的精髓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老师讲解为辅,重点开发学生自学的本领,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六步教学法拉近师生的关系,也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了铺垫,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会真正的用心去学习、去钻研。在与学生互动方面我还需加强锻炼,争取尽快的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做好表情的锻炼,锻炼亲和力。在各个步骤之间做到游刃有余,拿捏恰当,上好每一节课。

在学生的观察方面不够深入也是我上课的漏洞,对于不同的学生虽然也有分类,但是分类不明显,造成了有些同学没事情做,一些同学什么也不会,一些学得太快的同学都掌握住了,没有采取明确的一帮一的方法,造成了轻微的两极分化现象,这是自己要改进的。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奖励要多种多样,一节课40分钟,作为小学生完全坚持下来还是有困难的,作为老师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眼

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广泛参与每个环节,多鼓励,这样下来,一节课老师不需要讲得太多,学生也能学得很好。

在我所教的班级,聪明的学生很多,但是心思没有用到学习上的也有很多,长期以往下去,不仅他自己得不到提高,还会影响班里的其他学生,于是我决定先从这些学生做起,在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些学生的情绪与行动。而六步教学法是要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主的学习,那么我怎么才能让这些没有主动学习习惯的学生自主学习呢,我吸取了以往的经验,与同组的英语老师多交流,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表情如一,活力不足,自己的情绪没有调动,又怎么才能调动其他人呢,一节不生动的课注定是失败的,于是我改掉了这个毛病,发现学生是有回应的;第二,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太少,有时候一节课下来表扬不了几位同学,更不用说上课不认真听的了,可是越是这样的学生越是渴望在课堂上有所表现,但又怕出错,所以就破罐子破摔了。我就改变的自己,把学生分成小组奖励,回答过问题的同学就没有二次回答的机会了,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组的胜利,成度差的同学自然也想为自己组出一份力,所以就开口积极去问成绩较好的同学,而成绩较好的同学通过给他们的讲解自己又加深的对知识的记忆,使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这样,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还可以使他们相互团结有集体荣誉感,并且让那些平时不爱举手的同学锻炼了勇气和自信心。而我也不用像平时那样了一遍又一遍他们还是不懂,我累,学生们也累,通过改革自己,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掌握知识,看

到学生们的进步,我的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六步教学法让我的教学又有了升华,又有了进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自己学习的空间也是很大的,我真是为自己刚开始泛泛学习六步教学法感到羞愧,任何东西的内在都比它的表面要重要得多,而我还要继续寻找六步教学法的内在与灵魂,用心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继续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其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节课都能有它的内在与灵魂。

10.《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篇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6年我省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就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初中、高中的教材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压力大,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因此开展教学改革,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渐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能力,有意识记忆能力,有意识想像能力也都在发展。如何让学生的这些能力能够在高中阶段健康的成长,这给我们的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不断搜集有关教育教学信息,寻找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与学真正落到实处,争取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们高中教学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习目标,形成知识

能力、个性和特长协调发展的高效能学习系统。把自身的素质和整体性发展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以适应升学和就业双方面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对当代高中生学习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必需组织全体参与研究人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

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为了在教学中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能健康的成长,把学生引领到认知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轨道上来,我校适时地开展了“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改革”。

2、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决心会给人予动力,信心会给人予勇气,恒心会给人予成功”的道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承受一次次打击,成效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质变。对待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注重方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高中生不但注意向书本学习,也要注意向社会学习,广泛地多渠道地

搜集多种信息。不但要增加知识总量,而且要意识到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协调学习过程的多个环节,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知识能力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潜能、促进个性化及科学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向科研要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应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应重点解决一下几方面:

1、通过课题实验,实现教材、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整合。使我们深刻理解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符合课堂教学规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3、转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学习方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心理,学习障碍、学习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方法,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题实验应坚持的原则

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探索,觉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整体性原则:以达到教学内容、结构、方法、模式的整体构建

3、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为主体,培养学生

主动发展。

4、探究性原则:注重知识发展的过程,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步骤。

5、合作性原则:注重独立性、主动性、协调性的融合,培养合作型人

格。

6、协调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两个领域的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

五、课题实验对象,起止日期及主要方法

本课题实验对象为高中全体学生,是自然常态下的实验,根据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阵地为辅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初步实验阶段:

1、成立实验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和完善研究方案

2、组织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3、对参与课题实验的班级及参研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培训

4、各相关教研组,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习当前学习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的内外因素

5、探讨开展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6、形成阶段性研究调查报告、阶段性成果小结或论文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1、确立第二阶段研究方案

2、建立更规范的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3、全面深入地进行课题实践研究

4、进行阶段评价、总结、实践阶段性小结或论文

5、整理资料,全面总结评价两年的研究成果

6、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7、进行结题鉴定

8、优秀教案、论文汇编

9、优质课件、优质课展示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六、课题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

实验前期,我们对高一学生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如对高一83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上的特点及指导,对教师教法满意度问题上的特点及学习指导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高一学生全方位细致的问卷调查以及调查后的科学分析,对每个学科的学生学习特点,障碍成因,学习习惯、学习信心、学习成果、价值取向等有了详细了解。为我们下阶段开展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创设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

我们通过寓德于教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参加多种挑战激发学习欲望,教学中善于点燃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意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实验的变化,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来刻苦学习,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培养对多学科的兴趣。同时还引导他们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想法和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

2、针对学生个性,强调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听课讲究课前预习,找出问题,听课时有重点的听,抓住精华部分。做到基本概念关键听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注意听老师分析,讲解例题,最后把答案抄下,课后独立完成解题过程。通过作业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通过审题、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最后强调复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而加以复习„„牢固记住所学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复习要在于平时复习,做到

课后回忆、精读教材、整理笔记、补缺补漏,循环复习;每次考试前都将平时作业和以前试卷时易错的问题重新掌握。

3、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彻底改变传统的简单的传递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①师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②报刊杂志上所看到的;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实地考察获得的相关资料;⑤图书报和网上搜索的有关材料;⑥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

具体操作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学习中,在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保存,以备使用时选取。积累资料时,以集备为单位,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积累。积累材料时也让学生参加,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收集材料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把收集的资料运用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景中的实质,提高他们归纳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学深学透,有利于他们启迪智慧,开拓思维。

4、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

接受教师所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他们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具体实施如下:①培训教育。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②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③制定计划;④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索资料;⑤整理总结。对搜索到的多种资料,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不断充实、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在老师指导下,形成课题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七、课题实验的成效

由于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记录了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1、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刚入学时候,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到想学到乐学到会学到学好,能较轻松地面对学习,心情舒畅了,当然学习效率就高,成果就能体现出来。

2、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我们针对学科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3、学生的综合成绩显著提高

高一学生在协作校考试和市统一检测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4、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转变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全过程中与教师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5、教学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八、课题实验的思考

本课题经过实验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观念更新与业务充实

课题实验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教师有时还受传统教育理念、思维定势和习惯的影响,不能太快适应课题研究的要求,对新课改、新教材缺乏整体把握,不敢大胆进

行教学改革,不敢放手按照新要求进行教学,老是与传统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不敢大胆删除或减低难度,经常补充旧知识,造成课时紧张,抓不住教学要点,不敢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知识间的整合,信息化的处理.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不断补充新知识。

2、课程资源缺乏,教师负担过重

教材提供的资源有限,现行教材对知识的要求没有深度,面又广,且每个学科的课时量不够,需要有一套较科学的辅助用书来弥补,而当前的教学辅助用书也受传统教材的影响,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外时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收集资料进行整合,造成负担过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

3、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受到升学考试的制约,家长、老师、学生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难保证进行试验研究所需要的一切,使得课题实验面临很大的阻碍和压力。

总之,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课题研究的开展,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爱好、兴趣等,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它用于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抚顺第七中学 宋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新的基础教育需要新的课程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在总课题指导下,力图以新课程的理念、观念和观点,探寻普通高中的课型理论创新和新的实践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基础上的新教材已经在全国施行。新课程和新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广大第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坚持以校为本,广泛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反思,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调整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已经为许许多多人所关注。这次课程改革有着与以往课

程改革不同的几大特征:一是表现在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二是突破了传统课程与教学所倡导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特别强调“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三是表现在由传统的一线教师单纯执行教学大纲改变为教师们理解与创造性贯彻学科课程标准;四是由传统的备课转变为强调教学设计等,还可能出现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新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第一线教师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就我们在平时的观摩学习、听课研讨的过程中所观察与思考的情况来看,根据我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认为以以教学法的创新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思考与鼓励的途径、是一种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的可操作的“抓手”,是课程与教材理念与教学过程之间的中介。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课型的创新应该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在真正的日常教学之中, 课型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如:

1.在大量的高层级的科研课题中,极少有关于教学方法的实用课题。

2.在中学教学研究成果中,极少有教学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

3.很少见到研究教学方法的立论高远的文章,很难见到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学术专论。

4.基本上没有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研讨交流活动。

5.即使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新教材培训的时期,不管是哪一级的培训,都看不到与教学方法有关的指导或辅导活动。

这就导致了教学方法研究滞后于教学改革、滞后于教材改革的后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四、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与任务 1.指导思想:

本课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执行和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探索研究教材和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效。

2.研究主要任务:

本课题重点立足于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新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因此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第一线教师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新课程理念与标准,我们提出自己对于教学方法概念的新的理解。

五、研究原则、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2.科学性原则: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为突破口,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身发展规律,价值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给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认识和行为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理论分析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道路,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坚持明理和笃行一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

4.整体优化的原则:以系统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育目标和谐统一,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完善与进步。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国内外基础教育课型理论研究成果等,了解本课题研究情况,把握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2.调查研究法: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全面铺开,经过一线教师的实践,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了解新课程教学情况及其对课型的认识。

3.经验总结法: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实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此,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观摩的形式,交流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主要研究人员

本课题以政治组为单位申报立项后,最后确定课题组核心成员为金雁、宋薇、徐莉洁、耿建华等。

(四)研究步骤:

1.课题开题及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申报、和评审,课题研究理念的讨论 ;召开开题会;制订课题管理办法。

2.课题研究阶段: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课题研讨工作会议,检查并交流课题进展情况。

3.课题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心得;召开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制作教学案例;撰写结题报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学校教科研室。

六、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新课型,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成果包括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七、研究结论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观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也是新教材编写的指南。新的课程教材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的基础课型虽然仍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课型,但是这些课型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思想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等有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应当努力地在传统的平台上去作进一步的改革,并以创新的态度去构建新的课型,以便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具体化,成为一线教师可运用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方法所精心设计并组织起来的授课的形式。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既反映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又为达成教学目标与内容服务。它是一定课程标准、一定教学思想转化为第一线教师实际的教学技术和艺术的重要的中介,是帮助教师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转换教育理念,把握并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我们认为,根据新的课程纲要的精神构建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课堂教学构成,使教师缩短从理念到操作的距离,更快地转换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八、研究后的思考

1.由于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我省实施不久,加上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不深,实施起来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我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提高执行新课程思想理念的力度,将教学方法创新同新教材与教学模式融合为一体,增强学科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受考试评价制度瓶颈的制约,新课型与新课程教材“生活化、活动化、实践性”的特点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如何推进考试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引导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3.受传统的教师地位角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书匠”的定位还没有根本改变,教师对教材的关注往往在于如何贯彻和传授,在教学研究中,课型的分析研究还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自我定位,引导教师立足于教育研究者、课程建设者的要求,加强对课型的研究,为课型的发展服务。

4.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新课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后还有必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教书匠地位,使教师成为研究性、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1.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六步曲” 篇十一

一、导入

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基础的步骤。导入得好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形成知识间的迁移,让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都有积极作用。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和具体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在情态动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词语搭配练习(wordmatch)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导入语法项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查字典弄清modal一词的意义是“berelatedtomood”(与情绪相关的),后面的教学始终围绕关键词mood,引领学生感悟、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表达各种情境中的情绪。

二、观察,感悟

学习是一个不断模仿和迁移的过程,如果教学中能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引导,带领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新知,在交流中感悟,在展示中升华,对知识的学习就不再像以往那样的困难。在情态动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含有情态动词的例句,让学生在观察中交流,在交流中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情态动词。具体例子可参考如下:

①Shewill/willnothavenothingtodowiththismatter.②Ishall/shallnotwritetoyouattheendofthemonth.③Shecan/cannotrunfast.④Itwassodarkthatwecouldseenothing.⑤—MayIuseyourphone? —No.Youmaynot.⑥Heaskedifhemightusethephone.⑦Need/NeednotItellhim? ⑧Iought(not)towritetohimtoday.⑨Dotheyhave(not)topaytheirbillbeforetheendofthemonth?

当例子呈现出来后,教师就需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在本案例中教师可以提问:“①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情态动词,为什么?②通过观察、讨论,你能简单说说情态动词有什么特点吗?③观察例子后你发现了情态动词和人称、性别、数量变化之间的变化有没有关系?”

当然,在观察感悟阶段学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自己能掌握的知识,提出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师的点拨埋下伏笔。

三、推进

推进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认知,做到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情态动词的学习中,以shall为例,通过观察来感悟情态动词所能表达的各种语气和语境。教师接着给出含有情态动词的相关例子:(threat)Youshallpayforthis.(promise)Youshallhaveacarforyourbirthday.(command)Whenhecomesin,nobodyshallsayaword.(regulation)Sorry,sir.Butitisthemanagementrulesofourhotelthatpaymentshallbemadeincash.

通过对上述例子的观察和讨论,学生小组可先进行总结,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进行点拨分析。在对案例中的句子进行分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句子中情态动词的特点。

四、操练

在课堂教学中,操练可以是对话练习,可以是问答练习,可以是写作练习等,方式较多,对语法的学习常采用的操练方式是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去区分所学的知识点。如在情态动词的学习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猜测语气中肯定程度的强弱区别。例如:

You behungryalready——youhadlunchonlytwohoursago!

A.wouldn??t B.can??t C.mustn??t D.needn??t

当学生从多个例子中体会到句中情态动词所表达的语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如must表示肯定,should表示理应,can,could表示很有可能,may,might表示可能,或许。

五、应用

应用是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由知识变为技能的关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语言应用环境,为学生提供真是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如对must(除表示必须、一定之外,还表示必然,坚持,请务必……,不巧……偏偏……等)的掌握就可以设置一个演讲过程中某同学因为迟到而另一个同学打电话催促的情境,在情境任务中将must的用法包含其中。

六、巩固

课后的巩固作业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但教师在选择练习时要注意区别对待,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难度的作用,切勿“一刀切”。

上一篇:沪教版五年级下词语下一篇:工作计划的初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