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共15篇)
1.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一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大悟县阳平镇虎岗小学 余庭松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手段生动活泼,方法新颖多样,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多媒体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将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促进了体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体育教学 提高
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于手段生动活泼,方法新颖多样,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追捧,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多媒体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将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促进了体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集中了视听兼备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获取的知识信息和教师单一的讲述多得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
一、氛围沉闷的弊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加深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理论知识枯燥抽象,教师单一的讲述抑制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大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融合到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之中,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思考与探究的问题,学生结合实际阅读、思考、讨论并解答,多媒体及时迅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解答给出正确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课堂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及能力的扩展,有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增大了课堂信息的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
增大信息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一节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体育课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信息时代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干巴巴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拓展了体育知识,丰富了教学容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如何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加快教学节奏是体育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多媒体技术迅速地处理文字、声音、图画信息,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操作,彻底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最大限度地把和教材有关的内容带进课堂,增大了课堂信息的容量,实现了体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二、运用多媒体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运动技能。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把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老师的示范尤不可少,但由于教师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年龄、心理等因素,动作示范有时并不准确。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部分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的技能,学生很难清楚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讲解蹲距式跳远时,利用课件中动画或影像的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利用前、后、左、右不同角度的动画效果,使学生观看到在起跳时,身体,腿,臂,头等都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点、难点,更快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这时候老师再找同学在场地进行练习时,学生们自然能指出其动作的优点的不足,教师适时指点动作要领,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进而更好的完成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动作技能,还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主动思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
三、拓展延伸,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有人会说学生接触外界环境与事物的机会比较少,光凭体育课上的跑跑,跳跳就能实现这么多的教学效果吗?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走出狭隘的体育概念,拓展体育运动的空间,如在体育课上为学生播放体育比赛的片段,介绍优秀运动员讲解运动规则等,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走出了“操场”与“学校”这个小圈子,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在体育课上我组织同学们观看部分项目的视频片段,当我国健儿喜得桂冠,看着国旗升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看某些运动项目时,如100米跑时,老师可以适时的加入动作讲解,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掌握技能,而且当学生了解到运动员艰苦的训练,完强的拼搏才取得如此的成绩时,很多同学都能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因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课上的应用,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全面的展示体育的魅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从课本和课堂上能学到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是有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体育课上所做的才是体育动运,体育课外就没有“体育”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可以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如: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还可以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快乐非常丰富的活动,体育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与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遥远,使学生更加接近体育,喜爱体育,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以人为本,多媒体教学为辅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指以学生为授课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示范,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决定多媒体的运用,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将其恰当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才能优化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
在得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时,我们要选择那些为学生所喜爱的如鲜活的图片,简短的动画,悦耳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材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因此内容要简洁清晰,以提高课堂效率。
3.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教材的研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自己制作课件。教学对象、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的不同,多媒体课件运用就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多媒体基本操作技术,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教师要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合理、正确地使用它。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小学体育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二
1 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则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我们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监管,提倡体育教学多研究游戏,多在体育教学中穿插游戏,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人文性的体育教学,让体育课堂始终保持丰富多彩,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
1.1 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
由于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体育学习的方式是多变的,小学生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方式也是多变性的。要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把体育教学环节与游戏有效结合,把枯燥的练习实现娱乐性与竞争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学习内驱力,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确而有效进行。游戏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有效促进体育能力的发展。而且在保持良好心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学习效率提高,尽情愉快,体育锻炼效果好。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性与枯燥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努力使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忘记疲劳,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与教师配合学习。为了提高游戏趣味性,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游戏等级,吸引学生更积极的参与。
1 .2提高身体能力的同时得到智力发展
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的身体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而且,他们通过配合、思考,智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游戏的娱乐性让体育学习变得有趣,不但身体素质提高了,而且有效改善学生的价值观,促成了人生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价值意识形态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取得小组的胜利,他们都积极出谋划策,思维活跃,记忆力、判断力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最快,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游戏环节中,学生之间是协同互动的,需要做出良好的配合才取得游戏的胜利与效果。通过快速的脑力计算,开发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有利地位,培养了自信心,陶冶了情操。
2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
2.1 利用游戏的各个环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游戏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辅助其他项目上的教学,所以,要加大游戏在体育课中的比重,充分利用游戏来巩固技术,不仅能较好的掌握技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形成热爱集体、遵守规则的优良品质,良好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灵世界。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喜欢竞争,好奇心较强,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进行有效健康教育,设定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游戏,让他们觉得游戏不难且好参与。在游戏中,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要以鼓励为主,先让他们参与,多给他们游戏的优厚条件,让他们在游戏中找到自信,逐步拉近与其他小朋友的距离。对于个性外向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领导作用,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有时可以当他们的小教师。当然,我们还要教育所有学生正确看待游戏中的得与失,胜利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气馁,而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取得下一次比赛的胜利。
2.2 提高参与率提高综合素质
小学生对游戏感兴趣,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率,没有游戏的时候学生可能对体育学习不主动积极,但是,游戏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老师要观察学生在参与过程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在游戏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体育学习能差的学生,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发现他的优点,对他们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学生也能及时在游戏中发现“原来自己也能行”,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找到了,从而引起他们对体育的另一种情感。总之,良好的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实现,要靠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疏导,要求体育老师以身作则,从自身提高教学水平,确保体育教学的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积极进行教学实践与研究,找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最重要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2.3 给游戏游戏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学生在游戏时需要安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当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每次在游戏时都会出现一点意外,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那么,学生在游戏时就会格外的小心,而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游戏上,这样,游戏的质量就大打折扣,想要的游戏效果也没有出来。经如,在做“摘桃子”的跳跃游戏时,为了让学生不产生恐惧心理,把跳高杆换成了橡皮筋,这样,学生即使跳不过去,也不会担心以前的杆子把自己绊倒。可以把学生根据全班的人数与游戏的需要分成若干组,有两名学生负责拉起橡皮筋,把橡皮筋置于一定的高度,学生按排列的顺序依次跳过橡皮筋,到前方位置摘“桃子”,并模仿小猴摘桃子做出动作,返回换下一个学生。为了让游戏更为有趣,可以让学生在每轮时要做出与前面一次不同的动作,比如第一轮是单脚跳,第二轮是双脚跳等等。学生在游戏时没有了心理障碍,就会兴趣盎然,争先恐后。为了让游戏质量更高,在进行游戏的同时,留出专门的时间让他们讨论怎样才能取胜,这样,游戏时他们会既掌握了技术,又对游戏进行创造性的练习,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
2.4 教师要善用游戏教学
游戏固然能对课堂起到活跃的作用,但是,老师要善于运用,如果教师只是知道这个道理而不付诸于行动,学生也不会去做游戏,那么,课堂依然是没有那种活跃的气氛,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游戏。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又区别于一般的运动项目,但游戏可以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运用适合于学生的游戏,而且在运用中要有个度,不可滥用游戏,如果游戏运用过多,会让课堂变得没有主体,失去了体育课的真正目的,目标也可能因此无法达成。
2.5 以游戏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游戏的功能十分强大,既能让学生身体直接参与而增强体质,形成运动技能,而且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游戏中形成团结、竞争、责任感等品质。比如在投掷练习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引用了“抛抛乐”的游戏,首先让学生学会要遵守游戏规则,还要与同伴团结合作,在互动中能做到相互照顾以取得好成绩,不能把垒球打到同伴身体上,避免伤害到同伴,形成安全意识观。再比如在“龟免赛跑”游戏时,既让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还要懂得取得胜利不要骄傲,而是奋力拼搏。再比如,“齐心协力”“运球接力”“拉网捕鱼”等集体游戏,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体育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05-01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就连课间体育活动也仅限于课间操,绝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势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条件不断提高,不少学校和班级配备了白板。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主动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各种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自己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进驻校园,进入课堂,参与教学,体育学科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变换。体育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广泛性特点,采用图形、图像使体育教学生动、形象、具体,有利于教师统一教材的技木规格,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通常,我们选用音乐、摄像、录象、投影、课件等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媒体,这些媒体进入体育课堂关键是要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合理选取切入点,使多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如: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易产生疲惫和单调感,而音乐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缓解生理负荷,消除皮劳,从而轻松掌握体育技能。但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一段音乐节奏感强,乐感强、活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音乐,让学生热身把学生带人体育课堂。在课的基本部分选择播放一些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易掌握动作又能消除疲劳的音乐。课的结束部分选播放舒缓、优美、辛福、快乐、的音乐,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恢复学生体力,让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有效促进体育技能训练
各类跑、跳和投掷等田径项目的技能训练,机械枯燥且身心消耗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鉴于此,除了变换形式和开展游戏教学外,在训练活动的适当环节,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演示播放与之相应的音乐动画,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变相减少学生的身心疲劳程度,为提振士气并促进完成训练任务而输送活力。再如,小学生对于技能训练中出现的运动生理现象不甚了解,这会对训练的过程和效果产生不必要的障碍。教师可以而且应当把抽象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吸氧量和心率等)制成课件,并给予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科学认识和理解运动后发生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正常现象,对技能训练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体育教学中的许多运动技术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如四年级教材有“小篮球规则简介”和“小足球规则简介”,如果单纯讲解,学生会对“角球”、“任意球”等概念感到陌生。因此,采用电脑课件,边出示边讲解,加深对陌生概念的理解,取得明显效果。另外,小学生具有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趣味性知识感兴趣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收到明显效果。比如,上《做游戏有哪些好处》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各种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很快就能引导学生归纳出游戏的种类:奔跑、跳跃、对抗、智力等,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为今后的游戏教学激发兴趣,为培养各种能力打下基础。如在课堂进行“支援前线”的游戏,可以让各队学生想象乘坐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去前线,学生会想出坐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等运输工作,然后让他们模仿自己提出的工具奔向练习地点,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也利于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模仿力。
四、多媒体的使用要注重效果,遵循体育教学自身的规律
体育教学由于受体育场地和器材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上考虑的因素就会更多。在使用多媒体之前不仅要合理设计和精心构思,还要遵循体育教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大多数是在室外上,要靠学生的肢体运动来完成,所以教学时比其它课难度要多。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是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的动作细节,教师在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却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我在教低年级广播操《七彩阳光》的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学习时对教师的讲解掌握得不是很好,对动作的了解大多依赖于老师的肢体示范和模仿,一旦动作迅速连贯,他们就不容易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动作连贯的特点,且学生容易厌倦学习,感到疲劳。相反,应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上述存在的问题就会避免。
虽然如此,然目前使用多媒体辅助小学体育教学的老师还是很少。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课件的设计的思路和自己实际教学的思路不一样,或因为场地器材的原因,对课件不能全盘应用,自己制作又要花费好长时间,还有个别老师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不是太好。为了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改变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态度和体育课程的开发能力,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的教学策略和组织形式,以重组课程的传递方式,使之适应体育教学的更新和时代变化。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以及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这也是体育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取得教育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小学,既能增强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之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永恒.多媒体教学进体育课堂[J].办公自动化;2012-12-15
[2]王道乾.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N].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06-15
4.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的将原生态的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适时、适当、适度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增长见识、开发潜能。本文试图从教师会用、善用、巧用三个方面探讨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 情境 善用 巧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目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同时,我们又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各校都得到空前重视,目前有的学校规定:凡是公开课必须用多媒体。这就使得有些教师为了证明自己是在用现代信息技术,就用电脑展示几道口算题,感觉自己也是现代化教学。就连平时的日常教学,用多媒体觉得是一种时髦,以至于有的老师每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造成老师们抢占多媒体教室的现象。这样的做法不仅“大材小用”,而且浪费了教师们的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形成“高成本,低收效”的不和谐局面。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呢?
一、教师要“会用”
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和教材文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教师应成为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适应不了目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延展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实现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能让数学知识无限延伸。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会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熟悉并学会多媒体教学设计和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育人之妙,存乎一心。的确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关键在教师。只有在教师真正掌握、能灵活运用的前提下,才能去用活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必需掌握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才能顺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比如我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而且学校还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参加培训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学校每学期还要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比赛,多媒体教室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开放的,随时都可以使用,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等等一切措施都为教师使用计算机创造了条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加了筹码。
二、教师要“善用”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自身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数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难教、难学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限制,教师不能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进入了课堂,为原生态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习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能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的图形、图像的运动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形、三维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使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生动直观的原生态的情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比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我以“大雁南飞图”入手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大雁不断变换的队形中,放大大雁的“人”字形轮廊线,引入本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为学生认识“角”提供了生动的可感知的原生态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如,学习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等变换关系。用多媒体创设原生态的场境,使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二)善用多媒体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的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比如在教学“小明的一天”也就是学习24时计时法,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把班上一个学生一天的起居作息情况制成七组镜头:午夜12时,夜深人静,人们进入了梦乡;早上6时30分,天渐渐亮了,小学生起床洗脸;早上7时30分,小学生背上书包上学;上午11时30分,小学生放学;下午2时30分,学生背上书包上学;晚上7时,全家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又是午夜12时,一天过去了。每组镜头,都配有钟面,看到时针、分针不停地转动。同学们边看边论,熟悉的人、熟悉的场面,普通计时法与抽象的24时计时法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三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介绍的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可是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就利用摄像机摄取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状态中去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三)善用网络交互,提高练习效果,延伸数学知识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学生平时在巩固练习时对做题目最感到厌烦,觉得没有意思,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利用多媒体将练习的形式不断变换。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下课后大部分学生说:这样的练习真有意思,能不能以后多上点这样的课。教师也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辅导,较好地体现不同学生完成不同数学的教学新理念。在数学课《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网搜索“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利用这个功能把学生网上搜集到的“交通标志牌”、“家具图片”等许多资料,调到大屏幕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教师要“巧用”
在当今的教育中,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这不等于是整堂课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牢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该出手时才出手,灵活运用。
(一)化静态为动态时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化抽象为形象时用,让学生思维得到放松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在教学《线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了竖琴中琴弦,然后引出线段;展示出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引出射线;展示火车的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引出直线,从鲜活的实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比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4分钟,有4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轻松快乐。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用,简化学生的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抽象的、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简化学生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审题,启迪学生思维。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指导学生量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虽然教师有示范用的大量角器,但在教学时,学生根本看不清量角器上的刻度,若教师到每个学生的桌前示范,课堂效率将大大降低。若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以及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对量角、画角等掌握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在教学《温度》时利用电脑使温度计中水银能升降,让学生明白正负数。又例如,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圆柱的表面积求法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都可以用课件中的图形剪拼、填色、旋转等,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既知其所以然,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难点不再难懂,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两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直观设计、灵活操作。上述案例,灵活的运用了这些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甚至能参与其中的原生态情境,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架桥铺路,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使用的好,能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
(一)课件画面要注意主次分明
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意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等,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件制作应该注重实用性,而不应太花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首先考虑是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考虑课件美观性,课件不宜做得太花俏,否则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要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潢“门面”,从而丢掉粉笔、黑板及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是任何现代化工具都不可替代的。实际上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而且重点内容还可以始终保留。但一味地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但是由于速度比较快,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是由传统的“人灌”改为披着现代化外衣的“机灌”[3]。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参考文献:
5.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五
浅析体育竞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一轮课改全面实施,各校师生都在围绕着如何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对高中的课程进行改革.将体育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大胆进行体育竞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积累了新经验.
作 者:李杰峰 姜飞 作者单位:新民市高级中学,辽宁・新民,1103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633.96关键词:竞争 发展 教学
6.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六
3.2游戏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注入游戏可改善训练形式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比如,在投篮的训练过程,我们可以借鉴电玩城中活动篮筐的投篮,设计活动篮筐,让学生进行投篮,增加投篮的趣味性,这种投篮的升级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在趣味性投篮的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篮球的学习活动中。
3.3游戏法在结束部分的运用:篮球训练活动让学生心理和技能等方面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疲劳,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的从训练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身体疲劳,我们教师应该在训练结束后设计必要的趣味性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和消除身体和心理疲劳,让学生身体和心理轻松,恢复元气,投入下节课的学习中去。
4结束语
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增加篮球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篮球技巧,同时还让学生提高智力水平、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杨俊潘.探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83-84.
[2]郭路.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4:117-118.
7.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游戏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材中, 体育游戏的内容比重很大, 可以说,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少年儿童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积极性就不可能高, 也不可能有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新课标下, 体育教学要求发展全体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增强体质, 强调体育与保健相结合, 以发展体育为主, 以实践为主, 注意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 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实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我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分析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它不仅可以在运动中强健学生的体魄, 而且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能, 强化竞争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 进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它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 陶冶学生情操, 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 促进体力和智力发展, 培养集体意识、个人才能和优良品德等, 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一至三年级游戏教材, 一般是以简单的基本活动技能作为游戏的主体动作, 规则简单, 有的带有一定情节, 潜在一定的竞赛因素, 并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四至六年级的游戏教材, 又进了一步, 表现为游戏主体动作难度提高了, 综合技能的因素加强了, 游戏规则较低年级复杂, 竞赛更直接和激烈, 设计的技能更广泛。可见, 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必要、有益的补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小学游戏教学的基本特点, 使游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在教学中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二、游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 游戏教学中采用互动环节
“社会交往活动与社会性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离开了交往, 社会性就无从谈起”。这道出了互动式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来说, 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 交往活动是在游戏中开始的, 可以说体育游戏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进行体育游戏必然有同伴间及师生间的交流, 小学生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主张、态度, 另一方面要结合他人的意愿、主张和态度, 作出回应, 这类交往出现在各种竞争与合作性的游戏中。在体育游戏中, 他们可能建立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的伙伴关系, 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交往关系, 都为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 将音乐引入游戏教学中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将音乐引入其中, 利用其节奏鲜明、轻快的特点, 使小学生在玩游戏时享受快乐, 营造恬静舒心的氛围, 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 寓教于乐, 心情愉快, 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三) 让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根据教材内容和需要, 促进体育游戏内容的完成。采用“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使小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逐步产生兴奋, 起到热身作用, 从而顺利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游戏, 使他们产生较愉快的心境, 消除单一、枯燥心理, 较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 较自然、正常地通过游戏练习完善心理, 掌握技术, 提高身体素质, 真正达到健康和寄教于乐的效果。
(四) 游戏与教学目的相结合
游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项性游戏。一般性游戏主要应用在准备活动中, 起到热身和调节气氛的作用, 方法简单, 比较容易组织, 有时也作为教材搭配内容使用。专项性游戏主要应用在专项技术的训练教学中, 避免专项训练方法和方式的枯燥, 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专项的感觉, 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是各种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运用游戏化教学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的, 因为学生不是运动员, 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 目的性不强, 而且兴趣、爱好不一, 充分考虑教学的吸引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 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进行技术教学的关键一步, 能吸引学生参与就是成功的开始。
三、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体育游戏作为基本内容的辅助性练习和专项练习时应紧扣课的基本内容, 时间不要太长。游戏的动作必须在动作技术已经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安排, 选择游戏进行专项练习时, 不易选择要求高, 难度大, 危险性较大的游戏内容。否则易形成不正确的动作定型, 易造成运动损伤, 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安排游戏过程中, 学生性别不容忽视。在游戏创编和选用上, 由于男女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发育的不同, 身体素质、承受运动负荷不同, 要求不能千篇一律。游戏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联系。小学生年龄小, 身体活动能力较差, 理解能力也差, 宜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生动活泼的游戏。
8.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用;体态语言
一、善于运用面部表情
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表现在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面部表情。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为学生传递一种正面的情绪,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许,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才可以愉快、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学生在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的时候,我一般会运用赞美、鼓励的眼神去注视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踊跃参与。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小学体育的乐趣。
二、善于运用手势
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表现在善于运用手势。手势是一种最为基本的肢体语言,运用得好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丰富或者是调节小学体育教学的氛围。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使用手势去进行教学活动,对于手部多的一些动作,一旦示范,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手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更加容易开展小学教学活动,同时也增加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乐趣,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动作示范
加强动作示范也是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一种体现。动作示范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动作示范也是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动作的一个有效的辅助,帮助小学生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会注重动作示范的标准,运用规范的动作示范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最准确的动作。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有难度的体育动作,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总之,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还能够充分地与口头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9.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九
刘肖君摘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经营发展,必然承担法定的纳税义务。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和业务的多元化,很多企业需承担较重的税收负担,这种支出有时又成为制约企业向更大规模发展的桎梏。所以税款征收与合理避税,成为企业管理一直关注的问题。纳税筹划实质上仍属于财务管理范畴,是一种理财活动,其管理效果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新税法的颁布后,企业所从事的纳税筹划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首先总结现阶段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突出新税法体制下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企业纳税筹划的具体运用,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纳税筹划;合理避税;税收负担;企业税负
一、企业管理中开展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
纳税筹划追求的是企业实现合理避税,与偷税、逃税有本质上的区别,任何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必须以尊重税法、遵守税法为前提,通过适当的手段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从国家立场上看,虽然企业纳税筹划会相应减少应缴纳的税收额,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从事的合理避税行为有利于政府发现税法制度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能够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征收管理实践来不断补充完善税收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更好地实现依法治国。从企业的角度分析,纳税筹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纳税筹划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财务管理活动,它具有事先性和筹划性的特点。该活动已经超越了单纯狭隘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企业相关负责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之前,需要征求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战略的考虑意见和要求,特别是当纳税筹划环节涉及经营活动时,是否需要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针,更是需要高层管理的介入。
所以合理的纳税筹划会使企业的管理层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制定出正确有效的财务决策。而筹划方案的选择与确定期间,又会促使很多经营管理环节发现不合理之处,尤其是成本核算与风险控制等财务管理环节,对每个不足之处的改进又可以很好地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利于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税收筹划简单地说就是合理利用各种税收筹划工具,综合企业的各个纳税环节,最终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负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的税后利润。因此,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方法,其最终的目的是合理、合法地提高企业的税后利润,这种管理效果可以直接促使企业顺利地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这种行为的满意度持续增强时,又会更加刺激企业规模经营,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不断的成长。
鉴于纳税筹划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纳税筹划工作。不同的企业面临的具体环境和发展条件不同,采取的纳税筹划方法也不同,而且任何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与完善。
二、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纳税筹划的变化
对企业来说,可能涉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各种税收缴纳。但众多税种中企业所得税是税负负担中的主要部分。
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此次修订主要是借鉴国际经验,坚持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对企业所得税的具体征收与缴纳做出了修改。这种变化使很多企业在旧的法律环境下使用的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失效,所以现阶段企业要继续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工作,必须详细研读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关注制度变化带来的筹划手段的调整方向,准确把握新体制下企业合理避税的各种途径。
概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注意调整。一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取消。为实现公平竞争,我国彻底取消了实施多年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将内外资纳税人的税收待遇统一起来。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就不能企图通过设立成外商投资企业的方式来减税。二是很多具体的优惠政策都发生了变化。总体来看,新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来的“区域调整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调整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政策。而且我国的税收管理条例具有典型的时效性,在此政策方向的指导下,目前我国税负的很多优惠政策都是短期内一年甚至具体到几个月份有效,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关注政策方向的变化和具体优惠政策的限制条件而简单地通过选择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点为注册地来避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很可能已经触犯了税法和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所以企业必须实时关注政策、法规、条例的细节变化,认真分析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使合理避税行为变性。三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要求企业在报税时附送关联业务报告。很明显政府是想通过对企业关联业务的检查,发现一些利用转嫁收入、提高成本等关联交易避税的行为,所以企业之前利用关联交易合理避税的做法就行不通了。这是与旧所得税法相比变化较大的部分,需要企业对纳税筹划方案予以及时的调整。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有很多方法,本文将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行为目标分析纳税筹划的运用。
1.设立阶段选择企业组织形式避税
虽然取消了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很多企业通过设立外资企业进行避税的想法失败了,但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同时对企业组织形式、税率和税收优惠等放松了限制,并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最典型的.就是如果企业集团想扩大经营,那么在分立公司时,考虑到分公司前期组建投入较大,而且初期经营不稳定,市场有限,很可能会有亏损产生,所以就会选择先以分公司的形式存在。因为分公司属于非独立法人,在计算税负时允许与母公司合并纳税,这样就可以减少企业集团的经营利润,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分公司又不必在经营利润不佳的情况下承担税负,减轻了成长与发展的阻力,而整个集团的税负必然大幅度降低。当分公司步入正轨之后,获得了持续的稳定经营利润,可以再改变为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形式,为母公司分担税收负担。例如,A集团母公司成立了B分公司,第一年因人力、物力投入集中,成本较高,而创收有限,总体经营亏损100万元。如A母公司今年的经营利润为1000万元,那么在计算所得额时就可以减掉100万的分公司亏损,只对900万元承担纳税义务。而如果设立的B公司是以子公司的形式,在亏损100万时,子公司不纳税。而A母公司仍应对其1000万元的经营利润承担纳税义务,多缴了25万元企业所得税(100万元*25%)。显然,初期选择子公司的形式不是最佳选择。
2.筹资阶段选择税负低的筹资渠道避税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健全,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宽阔: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拆借、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等形式都可供企业选择。但不同的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差异很大。抛除其他影响因素,从减轻税负的角度看,企业利用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筹资承担的税负最轻,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税负最重。因为,作为企业形式存在的市场主体,其最终的目的都是取得经济利润。一旦获得利润之后就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利用其他企业的对外投资发展实业,那么在企业经营产生收益后,投资企业因获得投资收益也要承担一定的税收,这样使被投资企业实际税负相对降低。如果是从金融机构贷款取得发展资金,因为财务费用允许税前扣除一定的比例,那么企业在按期归还借贷资金利息后,又可以降低经营利润,即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所以筹资渠道的选择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环节。
3.投资阶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避税
税法根据企业不同的设立方式规定了不同的纳税义务: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并与接受投资方分配利润,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当前很多企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迅猛,投资方式也多元化。而不同的投资方式有不同的纳税义务,这样在具体的选择上就是纳税筹划的分析点。如果考虑到上述优惠政策,企业在投资时就可以视企业当前的发展实力和具体条件加以组合:A企业以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出资,B企业以货币出资,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免缴土地使用权转让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在房产出售环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又可以享受加计20%扣除的优惠政策,只需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极大地减少了税收额。在经营目标完成后,如果企业有新的投资方向或其他考虑,又可以解散或分立或进行股权转让。
除了投资方式的选择有值得推敲之处外,投资行业和时间的选择也都可以实现避税效果。但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掌握税法条例的及时变化,动态地进行纳税筹划管理。
4.利润分配和纳税申报阶段的合理避税
10.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十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游戏也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把体育游戏的魅力充分地展示给大家呢?
一、游戏要有多样性
一般来讲,一项游戏只有一种游戏方法,而笔者传授给学生的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游戏方法。例如,在“长江、黄河” 游戏中,原始的方法是两排学生面对面站立,一排为“长江”,另一排为“黄河”,当老师发令为“黄河”时,则“长江” 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在,笔者把此游戏的方法改变一下,内容和规则不变。例如,以跑道的两边为界,学生以两路纵队向前慢跑,一路为“长江”,一路为“黄河”,当教师发令为“黄河” 时,则两路同学马上改变跑步方向,“长江” 向“黄河” 那边追去,不准出界; 有时,笔者会让两排学生背对背蹲下进行游戏,或面对面站立轻轻的握手进行游戏。笔者认为,采用了这种多样的游戏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既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熟悉了此游戏的方法、规则,遵守了课堂纪律,又使学生在这富有教育的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遨游。
二、游戏要有趣味性
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我们要能善于举一反三地变换游戏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游戏的活动形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情绪,而且还能调节游戏的运动量,甚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在游戏“钻山洞”中,可以通过改变山洞的大不,高低,跑的路线等改变练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游戏“穿过小树林”中,可以把树林设成直线式,曲型和圆型等进行游戏活动。另外,可启发学生多动脑筋,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游戏规则要求自己进行适当的改编,从而培养其不断创新的能力。如在进行游戏“单脚跳接力”时,可以让学生离地20厘米手拉手,让学生依次跳过去,另外也可以在场地上每隔50厘米,画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圈,进行跳圈接力等。
三、游戏要有互补性
在进行新体育活动时,一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讲解示范,练习密度也偏低,为了使一节课达到一定的锻炼目的,在搭配游戏活动时,应选那些时间短,密度大,情绪高的游戏来
弥补。如“分腿腾越”搭配“猎人打野鸡”的游戏。反之,前一个体育活动不需要较多的时间,则搭配一个时间长、规则多、难度大的游戏,如“立定跳远”搭配“二垒球”游戏。使两个活动在时间上互补,避免争时间。
11.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制约;体育教学;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在现阶段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制约了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师实际教学内容单一制约了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地应用。教师传授新的运动技能,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技术要领、正确示范动作过程,使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技术动作做得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学时,总是把自己擅长的、动作技术简单的内容安排得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的年龄与身体素质制约了体育教学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一定会下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另外,随着目前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加上缺乏锻炼。有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动上有一定的障碍。这样,实际上也妨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为回避年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内容选择上也就单一化、简单化。长此以往,势必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动作技术示范难度大制约了体育教学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体育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那么体育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但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那么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也就单一化、简单化。到最后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明显的。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这一新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我个人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
1.在理论课上
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许多生理、心理、卫生知识等,这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在多媒体课堂上呈现,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到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这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
2.在体育欣赏上
体育中含有大量的美育因素,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体育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美的信息,它们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让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力求新颖多样,丰富多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始终处在一个轻松、快乐和自由的审美状态中,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展开。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提高教学艺术性,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来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练当中去,从而挖掘学生身体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紧紧依托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美的因素,加以渲染、加工、提炼,使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逐步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发展他们的美好情感。
总而言之,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優势,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插上翅膀。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对待体育传统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李荔.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成功:教育,2010(03).
12.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十二
一、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科学性
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 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科学组织。游戏开始时要密切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 注意掌握、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 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教师要适时地以身作则, 积极地参与。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 特别是体质差的, 要鼓励他们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二、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体育游戏
通过各种游戏活动, 可以诱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技术动作。例如, 如果运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 可选择趣味性较强的, 或易于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内容;协调能力和灵巧性游戏可安排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进行;气候条件不好时, 可选择室内的游戏等等。
三、与教学中的教材紧密结合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在进行体育辅助性游戏教学时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 而且要考虑到教学效果, 要充分利用游戏对教材中的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有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一特点。根据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遵循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应用游戏的形式将教材中跑、跳、投以及各项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要求有机编排起来进行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和概念, 掌握动作, 了解、熟悉简单的战术, 对保证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能够使学生在这节课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情绪和积极互助、自主的学习态度, 使这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注意提高游戏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的最鲜明的特点, 是学生喜爱游戏的根本原因。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 会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学生身心特点和素质、技能及智力水平, 在游戏的多样性、生动性、竞争性, 以及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工夫。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晓玲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713800)
摘要:历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教学手段, 课外脱展三方面就培养, 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来探讨一二。
关键词:中学历史;兴趣;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时代的不断进步, 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激烈。其次,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 对于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作为在教育最基层工作的我们教师来说,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育教学观, 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不够重视, 包括家长, 甚至有些教师也把历史当成一门副课来教。上课时不以学生为学习的主要对象, 而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似死气沉沉, 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效果肯定不尽人意。新课标明确指出, 中学历史的学习必须要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更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要想达到这个教学目标, 就必须要让学生认真地学习中学历史知识。学生怎样才能自主认真的学习呢?这就要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创新。那么, 如何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人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有不足之处敬请见谅。
一、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对象, 更是学习的主体, 因为教与学关系的不同, 学生在心里上对教师就有一种无形的心理防线, 这样很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所以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
五、把握体育游戏运用的时机
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如何运用及运用的时机直接关系到其效果的好坏与否。学生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兴奋性会很快提高, 并能很快地达到进行体育运动所必须的要求。从这点出发, 体育游戏在实践课中的应用时机应选择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的后半部分中, 在此期间安排一个强度和负荷都适当的体育游戏, 一是使学生机体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时间;二是让学生心理有一个预备的过程, 使学生的各活动中枢、器官、系统都能达到进行体育活动所必须的域值, 迅速提高其兴奋性。但是游戏的选择上应有—定的侧重:应选择一些活动量稍大, 动力性较强, 并且能服务于本次课教学的游戏, 以达到热身的要求。另一个运用时机应选择在课的结束部分, 在此期间安排学生做一些放松的、静力性较强的游戏, 使学生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得以充分的放松, 也使一堂体育课有始有终。
六、游戏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其他人类活动, 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是大家需要遵循的, 因为这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对于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也是一样的, 组织纪律性是要贯穿于游戏始终的。分队、分组后应要求队伍整齐并严格地按照规则的规定进行, 要发挥体育小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 课前事先向小干部讲明游戏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鼓励他们大胆组织、领导本队或本组去完成任务, 此手段是提高游戏质量的有效措施。
很好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学生, 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 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 感觉到老师和自己的地位一样平等。其次, 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和道德平直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这样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就会慢慢地消失,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和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有些教师在这方面不注意, 平时在上课时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学生一旦有点错误, 就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 批评不讲一点技巧,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对教师及地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反感,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批评学生, 即达到批评的目的, 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笑着批评学生, 和学生做朋友, 使学生心甘情愿地听从教师的教导。爱屋及乌, 学生当然喜欢老师, 更喜欢学习所爱老师所任的课目, 所以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
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各种历史故事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学历史知识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包罗万象,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虽然有些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在历史课本中只是几句话的事, 但我们可以很好地延伸这些历史知识, 弥补课本的不足, 不但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 更能增加历史课堂的教学密度, 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我们更要学会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历史教学, 比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或者让学生多观看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影视资料等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学生会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更能增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判断, 发挥他们最大的学习潜力, 教学效果肯定会令人满意的。
三、课外多开展一些关于历史知识的主体演讲会或座谈会, 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主题演讲会和座谈会的开展, 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和寻找一些历史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阅读或观看一些历史资料和图片的同时也是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学习。作为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这样学生的记忆就会加深, 兴趣当然就会培养起来。
总之, 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在历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注意体育游戏中的安全教育
游戏中的竞争因素越多, 学生参与积极性就越高, 比赛气氛也越热烈, 但相应学生容易忽视安全, 从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在安排体育游戏前, 应对游戏名称的确定、内容的组合、教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做到精心策划, 尽量不选择危险性大的游戏, 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 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 游戏的组织方法要妥当, 特别是投掷类的游戏, 一定要严格组织实施, 教育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在奔跑游戏中, 要明确规定往返路线, 以防发生碰撞事故。另外, 对学生之间的语言讽刺、嘲笑造成打架斗殴造成的伤害, 都是注意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 强调组织纪律性, 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课的正常教学, 达到预期目的与效果:“健康第一”“安全第一”。
1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十三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将分为两个部分分析:第一部分对感觉统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对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启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小学体育;教育
多年来,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重点一直放在体能训练与开发上,对儿童感觉神经的训练有所忽视,在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感觉统合失调症在小学生群体中表现的日渐突出,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力量,通过一定的训练,帮助学生回复感觉神经系统技能,提升小学生综合体能。
一、感觉统合的有关概念
1.感觉统合
所谓的感觉统合,即由个体感觉刺激的信息,然后通过大脑对所感觉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促使中枢神经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对于这一概念,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系统整理。刺激信息有很多种,比如,光、声音等。一般情况下,儿童在三岁前就基本拥有了感觉统合能力,而且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感觉统合的能力会逐渐增加。人类只要进行正常的行为,就一定会进行感觉统合。对儿童来说,感觉统合是通过大脑对来自于外界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答,是其适应社会环境的基础。感觉统合神经系统中每一个小部分都会发挥其本身的作用,让整个系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的正常发展。感觉统合促使着人类身体与情感的发展。
2.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神经系统受损或紊乱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孩子身体中的多个中枢神经同时工作,进而组合成感觉统合系统。所以,如果在工作时有一个或多个中枢神经或感觉神经损害,就会造成工作紊乱,从而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若工作的方式错误或工作的时间较长,也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2)缺少大量的感觉刺激与训练。如今,有很多家长由于过于溺爱孩子,不敢让孩子做一些户外活动,害怕磕着、碰着,导致孩子在外活动的时间大量减少,孩子本身应有的感觉刺激无法实现,感觉统合能力也就无法锻炼,从而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进而导致身体的协调能力降低。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
学生的体质与体能是体育课上所要训练和开发的`目标。在体育课上,利用各项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提升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乐趣。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大量应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出适合学生年龄、心理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教育活动。本文现以听海游戏作为体育资源进行开发,引领学生将人类和海洋关系的情感与大海中所具有的特色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进行感觉统合的训练。
1.“听海”的体育游戏
伴随着阵阵涛声,万物生灵犹如这波动的水流在不停地涌动着。利用“听海”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的说教工作,方便学生的记忆。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与教师的精心组织,学生尽情地进行才艺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对老师教授的课程逐一掌握,从而完成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锻炼与成长,进而积极拓展知识层面,保证在体育活动中接受更多的知识,获取全新的感悟。
2.海洋般的成长体育游戏
年龄段的不同注定体育课程教授的困难。下面就主要几点方式进行讲解:
(1)建立我能行机制。刚上小学的孩子,对家长都会过度地依赖,而为了让学生拥有如大海一样广阔的知识,同时保持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就需要在遇到困难时临危不乱,从而积极解决所有的困难。学生具有优点需要表扬,然而挫折更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必备良药。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掌握需要的技巧,从而达到日后的目标。
(2)建立成长活动。学生学习体育活动,需要掌握大海的活动情况。大海具有宽广的气势,假如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大海的特点,将大海的博爱精神运用到日常交往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要热爱集体,为团队的荣誉而奋斗,从而发挥自己的力量。
(3)设定“我飞扬”活动。大海具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学生需要时刻学习这种要有敢于冒险、敢于失败的精神。大海看似不动,实际上是无时不刻在运动着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生需要学习大海的变动性,利用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进行活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大海的广阔开拓人们的事业,开拓人们美好的心灵。通过设立“我飞扬”的主题活动,同时举办一场有意义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锻炼比赛中学会坚强,学会合作,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成熟。总之,通过对感觉统合的相关研究,对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训练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慧明,魏亚芳,俞兴华,等.分娩方式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影响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6).
[2]卜志强,孔令斌,朱晓杰,等.不同分娩方式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J].济宁医学院学报,(3).
14.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篇十四
来维环
摘要: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高。
关键字:
分层教学 主体分层 因材施教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育人思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本身存在着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学习个体的特殊性的矛盾,二是数学学科本身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智力水平等个体差异的矛盾,三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固有课堂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巩固训练与学生之间接受能力不同的矛盾,总的说来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的矛盾,针对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做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对应措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就基本缓解了这些矛盾。
学生主体分层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有利于优化教学形态,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在每学期根据其学习能力和需要,合理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新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如何做好数学分层教学呢?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和谐协调、乐观向上的教育氛围,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一种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优等生优化,学困生转化,做到面向全体,整体提高。
第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尽量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实施启发诱导原则,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懂得自我发展,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评价。
第三,在数学的分层教学中,应当积极推进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现行的学生评价及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考试内容是统一的,而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强调甄别学生掌握知识结果的评价是不客观的,否定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这种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法仅以考试结果论英雄,对个别学困生意义不大,这种机制只会让个别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而在数学分层教学中应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形成合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的潜能与需要。做好学生平时成绩与学习过程的全盘资料,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作业的完成度与质量以及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针对性评价,以确定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其不足,同时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具体做到以下六项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学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分层次,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学有所得。布鲁姆对认知领域进行分类,把教学目标分为A认知、B理解、C应用和D综合四个层次,根据不同学生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学生之间的数学素养和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同一个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显然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其个性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先来确定一个大体教学目标,再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目标,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兼顾学生优、中、差三个层次,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认知、理解万以内的数并运算万以内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求根据实际问题来运用万以内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并会进行估算。教学目标不一样,但都要求兼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2、学生主体分层
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进行教学,可以解决在数学系统教学中学优生“吃不好”和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最为显著的学说是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论”,他认为,在一个班集体内,一般都有一些需要特别对待的学生,既包括由于某些原因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又包括在某些学科表现出很有才华的学生。在一个班级内,个性的差异是多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掌握班内学困生和学优生,对他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巴班斯基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全班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从而确立分组的依据。
在班级里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等差别将学生分为几组或A、B、C等几个层面。低层面的C层学生为知识水平低,能力发展慢,性格、个性方面稍有缺陷的学生,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尽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不丧失学习兴趣。知识层面处在中等水平的B层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成绩表现不稳定,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实践和思索,可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获取新知。而对知识处在优秀层面的A层学生是知识掌握牢固、能力较高、个性独特、具有独创性的学生,在教师适当点拨下学习他们就能够理解学习的要点与本质,自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拔高训练,拓展应用所学新知。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价值。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难点就是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存在个体差异的班级里个体学习的可能性。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是学生的学不适应教师的教而是教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针对小学生自身生理习惯和学习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分开层次,尽量为学生的思维分层,让学生大胆质疑、超越和猜想。要以新视角去认识学生,以新理念去引领学生,以新方法去指导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导入课题上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拉开层面,难易得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商和智商,课堂导入需要找准不同层面的切入点。从导课上引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为不同学生提出分开层次利于学生探寻知识和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变换交替中不至于感到乏味。教学过程是交流教学思想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看得出学生所思所想,对学生情感进行“分层”,一堂成功的课少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激情,教师不能只管机械的说教,还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情感思绪反应处在哪个层面上:当学生出现黯然眼神,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当学生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时,则要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另种方法中说教、引领;当学生出现浮躁情绪时,则要引导他们从深度思考,以促深刻理解,举一反三,强调知识的运用。当学生表现情绪激昂、过分活跃的时候,教师要按捺住学生情绪,趁热打铁,将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思想情感的学生,教师要用不同层次的情感交流来回应,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赞许往往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启迪。
课堂教学分层更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掌握学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精心分层施教的基础上,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练习分层
对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分层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学生掌握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次练习,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小学数学课本上的习题(除思考题和选做题外)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学优生要求包括思考题和选做题在内全部独立完成,并且自我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学困生练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对其降低要求。除了教师的指导外,还可以利用学优生辅导学困生,让学优生与学困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遵循学生自愿,教师协助的原则,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结成固定的一对一关系,学优生辅导学困生,这样使学困生进步的更快,学优生对知识能进一步加强巩固,从而实现教学的互赢。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练习速度等参差不齐的现象,同一练习还要从数量上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了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信心。学生练习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训练,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对于相同的新知识,由于学生的理解速度和接受方式不同。因此,单靠集体指导“一刀切”是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师还要根据练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优生来说,要单独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增补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等,在解题时要求他们发散做题思路,提高做题效率。中等生基本能掌握基础知识,但做题中出现错题率较大,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表现不稳定,还需加强勤奋学习的精神感召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拔高训练以焕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学困生是个难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对象,他们在练习中遇到困难多,学习习惯不好,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所以对他们要求优先辅导、重点辅导,并且辅导时要全面、耐心,做到练习优先面批,并结合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对学困生进行补授知识,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解题技巧,逐步培养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5、课堂作业分层
课堂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够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着具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所以布置作业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的特殊性意味着学生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业的多少,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作业分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优化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学生爱学,乐学的目标。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需要的时间以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设计、布置作业时分开层次,不以统一标准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要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的了”,学生完成作业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层次作业分别评价,对于个别的学困生,只要能完成作业,就应给予肯定或奖励;对于中等生要多要求些作业的质量,在做好作业的同时给予适量的拔高;对于一些优等生,则要在肯定他们作业的同时寄予希望,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6、学生评价分层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树立自信心。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教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现他们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虽然有的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要对其进行激励和积极引导。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于考试评价机制,应做到方式多样。以往的考试都是千人一卷,试题难易程度针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分层后,可让一部分学生选择多样试卷或综合考察,学习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评价的标准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评价基本原则是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个别的后进生主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认真倾听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指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竟争性的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寄予希望,提出更高目标,让他们不骄不躁,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数学兴趣小组,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同兴趣制订教学方案,要求小组内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先由学生商议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再作适当调整。通过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内成员做到互帮互助,和谐相处,这样一方面提高小组成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15.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篇十五
(一) 教学活动中游戏内容的安排。在体育的教学中, 之所以要结合游戏来进行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能够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因此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游戏内容的安排对体育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体育的教学目标是要锻炼学生的上肢、腰部力量和耐力, 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锻炼, 选取的游戏可以有“手推车”、“横绳拔河”等。 类似这样的游戏内容,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 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情绪, 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让他们更加快乐积极的参与到体育的教学活动当中。
(二) 体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比重。要注意体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比重, 指的就是教师一定要认清楚游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在目前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有些教师为了要调动学生的情绪, 因此将游戏大量的安排到教学活动当中。事实上, 这已经是本末倒置了。教师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 游戏只是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补充, 而不是重点, 如果让游戏过多的占据教学活动, 那么就非常容易导致教学程序的紊乱, 最终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游戏运动负荷量的控制。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进行游戏,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达到体能锻炼的目的, 因此, 进行的游戏难免会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和密度。而想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一定要注意游戏运动强度和密度的控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堂教学内容的安排, 来对游戏进行合理的设置。比如说如果当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投篮、垫球或者投掷等运动符合较小的项目, 那么就可以适量的增加游戏的负荷, 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而如果当堂的教学内容是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 那么在游戏的设置上就应该挑选一些较为轻松的、便于学生放松身体肌肉的游戏, 这样才不会让学生的身体因为过重的锻炼而出现损伤。
(四) 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就是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个体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态都不一样, 并且还存在着男女的差异,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比如说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 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更加投入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而性别, 在男女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身体上的差异, 因此一定要考虑到不同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
(五) 教学活动环境的影响。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 其所处的环境往往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比如说根据四季的变化就需要设计不同的游戏来配合教学活动。比如在夏季的时候, 身体能量很容易就会因为炎热而过快的消耗。因此, 教师在选取游戏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 可以挑选一些负荷较小, 较为轻松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如果是在冬季较为寒冷的时候, 为了唤起学生身体的机能, 让他们的身体能够快速的调动起来, 教师就需要安排一些活动量较大、较为激烈的游戏让学生的身体能够尽快的复苏,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迅速毕竟热情积极的投入到体育的教学活动当中。而除了四季的变化以外, 学生能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也是教师在选取游戏时需要考虑的一点。这是因为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场地对于游戏是否能够正常的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就要保证场地的干净、无异物, 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在进行游戏时的安全。其次, 可以针对场地的便利, 来设计不同的游戏, 比如说在篮球馆就可以设计与篮球相关的专项游戏。
二、对于体育游戏教学的合理运用
(一) 注意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 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热情的态度来进行体育锻炼, 从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当中的游戏时, 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内容需要与教材的内容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游戏来达到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的母体,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 注意游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要想通过游戏来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除了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以外,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还需要注意游戏的组织。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投入到游戏当中, 并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游戏。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当中, 进而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是指每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 教师可以针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设计负荷相对较大、难度较高的游戏, 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 就针对他们设计相对平和的游戏,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适当锻炼的目的, 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注意游戏的创新。想要通过游戏促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那么就需要对游戏进行不断地创新。如果只是重复相同的游戏, 那么学生很容易会丧失对游戏的热情, 从而让游戏失去活跃教学氛围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环境、社会情况的不同对游戏进行创新、改变, 让学生对游戏保持着新鲜感。
体育关系到国民的身体素质水平, 要想让国民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体育教学必不可少。而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一定要重视起来。
摘要:体育游戏教学的运用是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要想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要清楚影响体育游戏教学效果的因素, 这样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运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教学效果,影响和因素,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彭春景, 刘静.影响体育游戏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其合理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 2015 (6) .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推荐阅读:
浅析情景模拟在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论文09-10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的情景教学论文07-20
浅析美学在现代广告学教学中的运用09-21
浅析游戏在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11-04
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07-18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08-03
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0-06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浅析06-12
浅析仁爱版教材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