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2024-08-24

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10篇)

1.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篇一

多年来,学校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不断探索学校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逐步使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各项办学活动步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努力提升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一、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理性追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写进了宪法。200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依法治校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管理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向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体制转变,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由单纯的隶属关系转变成自主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学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日益广泛。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就可以解决了的,只能在法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才能加以调节和解决。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沿袭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以人管人、以权治事,忽视法律法规规范作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种高度集权、自成一体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涉讼案件不断增多。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气候下,需要依靠法律、依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因此,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4年,教育部公布2003年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我校获得优秀等级。同年,我校大学城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具备了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学校审时度势,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6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三个五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三步,到2020年,实现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我们解决了学校应该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管理的重点和管理的思路。几年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围绕战略规划和发展定位展开,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两轮体制改革。

2001年开始,我校全面实施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五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如,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校内各单位自主办班,“诸侯割据、独立分配”的状况,使各院(系)领导和广大教师、科研人员从繁重的办班创收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同时,学校通过统一办班,集中管理的方式增强了学校的财力,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经济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二级单位各自为政、相互攀比、创收资金账外运作及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发生。五项改革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学科发展的壁垒被打破,唤起了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人、财、物等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教职工把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工作,自觉落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后劲,2005年我们启动了以深化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五项改革。其中,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是这次改革的重点。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虽然二级学院负责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事务,但没有自主权。二级学院是学校的办学实体,是一所大学的生产力所在。如果不调动其积极性,不解放生产力,大学要发展,要上水平是不可能的。学校只有把主要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下放到学院,使学院享有人、财、物的自主权,才能把学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我校实施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一所大学要科学、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一个规范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起“有权必有责、有权必尽责、用权受监督、立功受褒扬、失责要追究”的责、权、利相一致的管理制度。

第二,“管理产生效益,细节决定成败”是现代企业制度总结的一条普遍规律,而“实效性”和“高效性”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已经成为检验企业行为目标的重要指标。假如我们借鉴这一理念,把这一理念也应用到高等学校的管理上来,那么,如何改进和革新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用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三,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过程管理必然成为二级教学单位首选的管理方式,因此,科学制定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建设,使行政与教学科研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必然选择。

第四,为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过程,还必须在各学院推行行政、教学与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标管理。也就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通过大学与各学院上下互动的方式,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横向互动的方式,合理制定各项工作目标并尽可能量化,由学院在既定的目标和管理规范框架内、管理制度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以便大学依据各单位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具体划分了校、院两级管理权限,合理界定学院的职责权限,实施学校以宏观管理为主,学院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校院管理模式。为此制定了《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大纲》、《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和《某学校切块经费划拨使用管理办法》4个文件,规范有序地向学院下放相应的管理权,较好地促进了二级学院治事与用人的有机结合,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这项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三、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能促使高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民主性。我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维护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为构建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育人为本,保护学生受教育权

我校比较自觉地依法管理学生是受学校一个案件的启示。1994年原广州外语学院发生一起女生被烧伤的学生伤害事故,这起事故影响很大,经过法院一审和二审,直到1998年才处理完毕。虽然这场官司最终是以学校胜诉而告终,但是它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启示:学校不仅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在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的同时,必须进一步规范对学生的处分行为。1999年5月学校重新制定学生违纪处理条例,着重规定了学校作出处分决定的程序和学生不服违纪处分可以申诉的程序。

2.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篇二

一、树立依法治校管理理念,强化依法行政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依据,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校长依法治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就学校的法律地位和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学校管理的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为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学校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法律的社会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学校的观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指导、协调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学校与师生、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等各种关系,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将学校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学校要想真正地实行依法治校,关健在于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的宣传教育。如果教职员工法律意识不强,不懂法律,不重视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不学法、不知法、不守法和不懂得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是难以推进的。依法治校,学校应采取开设法制课,在德育等其他学科中渗透法制思想和道德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组织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竞赛,利用黑板报、专栏、法制宣传橱窗、广播站等多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知法懂法了,才会遵法守法,并运用法律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才会真正树立起“知法守规光荣、违法违纪可耻”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管理机制

建立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实行依法治校的前提。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依照法律法规治理学校。健全和完善学校师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校委会、教代会、组织生活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好了,就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进而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

四、依法治理校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加强师生管理,创造条件,使师生充分享有权利,同时监督师生全面履行义务。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防止出现师生违法行为。实施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建立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档案,提高教师遵纪守法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建立师生违法行为的防范、警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学校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采取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协调乡镇社区、派出所、文化稽查队、卫生监督部门,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确保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学校教师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侮辱、歧视学生,绝不能侵犯学生人身权利。

五、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3.制定学校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 篇三

一、学校章程的含义

学校章程建设,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立法的惯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同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提出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章程等基本条件。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管理规程》明确指出:“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重申:“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2012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从上可见,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学校章程的法律地位,制定章程的主体是学校。

章程,《现代汉语词典》解说为“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2013年版的《现代应用写作》解说为“章程是一个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保证其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系统阐明自己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规定成员的条件、权利、义务、纪律及组织结构、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规则性文书。”

学校章程,是指学校立足时代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校情,为保证学校正常有效运行,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对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管理活动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依法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办学规则性、自律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本法”。

二、学校章程的功能

学校章程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的规范性,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模式,有法的约束力,是学校所有成员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因而,学校章程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给学校提供“依法自主管理的基本准则”,以促使学校依章治校,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实现学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其积极作用有以下四点:

1.自主作用,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在政府直接指挥学校管得过多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领导习惯于“传达式”的工作,上面布置什么就干什么。他们的决策是一种“再生决策”、执行决策。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外在的。学校领导的依赖性大于自主性,执行性大于创造性。当下,政府对学校的治理逐步从微观走向宏观、从直接走向间接、从办教育走向管教育转变;同时,学校的章程建设,其宗旨是促进学校走向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都是为了释放学校的活力。时代的要求,必将激活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的领导者要立改立行。不仅要善于运用章程引领,而且要勇于创新,逐渐向自主者、引领者、创新者转变,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实现法人治理,依法治校。

2.教育作用,促进办学思想统一

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校章程就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发展愿景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做出明确的规范。学校教职工群众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有了精神的凝聚,才能协力同心。由于教职工在拟定章程中讨论探求,在执行章程中深入领会。其教育作用,必将凝聚教职工正能量,促进全员办学思想的统一,实现办学思想成为大家共同的使命。共识形成合力。在工作实践中,知晓要朝什么样的聚焦点、着力点奋斗,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智慧创造性地照章办事,把学校章程的主要精神——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3.指引作用,促使校长学会用权

章程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等做出明文规定,以形成尊重规则、倡导民主、强化自主的管理文化。不仅减少了学校的行政色彩,而且促使校长在获得办学自主权之后,如何才能用好这些自主权,为校长在决策中的行为指明了方向。以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地依章行事,发挥班子整体功能,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从而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4.自律作用,引领教师自我管理

学校章程对教工共同遵循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是教师教书育人是与非的标准,具有自律作用。明确的标准导向,引领着教师自我管理。由于章程的法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教职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以章程规定的要求,自我反思,和自己的认识与行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调节自己偏离章程的思想和行为,或战胜自己的惰性,或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地为执行章程、依法执教或办事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职工会逐渐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学校章程的功能还显现在:它是社会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对外的信誉证明,是政府监督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是家长、社区主动支持学校参与学校管理的凭借,是社会作为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

三、学校章程的写法

1.章程的写作格式

由标题、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由学校名称和文种类别组成。如:××省××市××学校章程。如果尚未得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可在标题后加括号注明“草案”。

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才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因而,要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标出何时、何行政机关核准。如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endprint

2.正文的两种写法

(1)分章式写法。结构样式为“总则+分则+附则”。这种写法是以章为单位分成若干部分,篇下分章,章下分条,条下分款。

第一章是总则。总则是学校章程的纲领,概括性条文,对全文起统领作用。通常第一条是建章意图,其方式是:“为了什么+依据什么+制定本章程”。然后分条陈述学校名称、校园地址、学校性质、办学规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等。

分则是章程的主体,根据总则分章陈述各项工作具体性条文。行文时“分则”两字隐去,以“第×章+该章标题”的方式出示。分多少章要视内容而定,各章标题也由各章内容而定。一般内容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还要对理[董]事会的组成、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作出明确规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德育管理、教科研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校园文化管理、财产与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调等。

各章各条的序数,要依次顺延。“第一章”、“第一条”一直连续下去,直到附则的第×章、第×条。条下可以分款,各款数独立编次。有的款下还要分项,项下分目。章和条的写法,一律采用汉字叙述词表示,如“第一章”、“第一条”。款和项的序码,采用汉字数词,如“一”、“(一)”。目可不标号,用分行形式表示。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条款项的顺序。

正文最后的第×章附则,是补充性条文,主要说明解释权、修改权和实施日期。

(2)分条式写法。不分章直接分条撰写。每条可分款,款数独立编次。这种写法与分章式写法不同之处,一是既不设总则、分则和附则,也不分章,直接从第一条写起,依次排列下去,直到写完;二是将总则中纲领性内容,要么以章程序言或总纲的方式撰写,要么在章程前面的几条阐述。

由于学校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丰富多彩。我们以为学校章程采用分章式写法较好。

3.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项目完备。既突出特点又照顾全面,重大问题不能有遗漏;二要结构严谨。由总到分,要有合理的顺序,体现严密的逻辑性;三要条理清晰。既单一又完整,一条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而且在一条中须完整表达,不交叉杂乱;四要明确简洁。尽力反复提炼,用很少的话就把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五要语言通俗易懂。直陈直述,多用词语的直接意义,不用方言、口语,不用修辞手法,不用缩略语,不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以及不用“不得”“不准”等词语。

四、学校章程的制定

制定学校章程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工作、基础工作。一份质量高的学校章程,往往具有六性:符合国法的合法性、学校发展的创新性、体现学校的特色性、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写作格式的规范性、全员认同的共识性。而制定程序的完整性,不仅决定着学校章程质量的高低,而且决定着章程的权威性。因而,我们要重视学校章程制定程序的完整性,既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以提高章程的质量;又要遵循章程草案的提出--章程草案的审议--章程草案的核准--学校章程的公布等程序,以保证章程法规的权威性。

1.提高领导对章程功能的认识

《实施纲要》要求“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的格局”。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章程,甚至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没有章程,学校照样运转”。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章程功能的认识。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且,今天的改革是为明天铺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3]学校自主管理之路。因而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感行动起来,尽快结束“无章办学”局面,实现“一校一章程”。

2.成立章程文本起草工作小组

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负责学校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学校章程制定的质量,关系学校发展的兴衰。而且,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的校长要有治理能力。我们以为校长的治理能力,就是善于运用章程——以法治方式处理各方面关系、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因而,学校章程的拟定,不请人“笔下生花”,成立以校长为主持人的起草工作小组,亲自引领与指导起草工作,确保章程文本的质量。

3.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

起草工作小组的成员在学习和掌握国家颁发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章程知识的基础上,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实施纲要》在“加强章程建设”中指出:“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聚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个精神,从学校的校情出发,探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与特色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拟定既有时代色彩,又能突显学校业已形成的办学传统、好的经验与做法的要点。

值得指出的是,章程是办学纲领性文件,条文的表述要努力做到既不空泛又不琐碎,做出原则性说明,有指导意义、可操作就行。对于那些过细的但又是需要的要求与措施,可不写入章程,另行制定一般的规章制度,作为章程的具体化和补充,逐步完善学校一般的规章制度,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提高学校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4.组织教职工充分讨论章程初稿

为使章程内容体现国家教育要求和教师意愿的统一,取得教职工的认同,使章程具有可靠的思想基础。同时,教职工是施行的主体,参与章程的制定,更易为大家所接受,乐于依章施教办事。因此,校长要向教职工说明建章的意义和本校章程框架的构想,激发教职工积极参与章程制定的热情,并组织教职工分组充分讨论,开展骨干教师专题探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起草工作小组要及时汇总、讨论、修改。

5.章程修订稿提交“教代会”审议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指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要“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因此,学校将章程修订稿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教代会”审议,坚持做到真正让教职工畅所欲言,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起草工作小组要认真“全面听取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吸收采纳;不能吸收采纳的,应当做出说明。”经学校决策机构审定,形成正式的章程修订稿。

6.学校章程报送主管部门核准

《实施纲要》指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因而,学校要将正式的章程修订稿,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备案。一旦核准,就确立了章程在学校的“基本法”地位。这时可去掉“草案”两字,并在章程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经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应当以学校名义发布章程的正式文本,向本校和社会公开。”在章程附则中的最末一条注明“本章程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这样,章程制定工作才算完成。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2013-12-17(7).

[2]董洪亮.给学校松绑让社会评价[N].人民日报,2014-01-30(18).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作者系江西省特级教师)

4.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篇四

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若羌县第二小学创建州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近600名师生,对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下面,我将重点汇报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学校基本情况。

若羌县第二小学于2008年10月建成,又称若羌“八一”爱民学校,是一所安全、文明、和谐的民汉寄宿制学校。学校位于若羌县吾塔木乡巴格艾日克村,学区覆盖吾塔木乡、铁干里克乡,是通过对若羌县吾塔木乡4所学校和若羌县铁干里克乡2所学校进行教学资源整合而成。于2010年8月落成启用“八一”爱民教学楼,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推动了全县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

目前,全校教学班16个,年初在校生517人,住宿生233人;教职工71名,专任教师65人,汉族 32人,维吾尔族 33人;任职条件达标率89.23%。全校占地面积26013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6552.6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10.14㎡。按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学校功能室齐全,有学生公寓、食堂、电教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广播室、心理疏导室等。

让学校发展、让教师成功、让学生成才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把若羌县第二小学办成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欢喜、教师自豪”的学校是我校的办学目标,同时在实践中凝结成了我校文明、活泼、诚实、守纪的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和勤学、好学、乐学、博学的学风。

以德高、博学、艺精、体健为教师的培养目标;以“学做诚信之人,勇于担当;学做学习之人,创新进取;学做合作之人,互助互爱;学做感恩之人,爱国爱家”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以打造师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努力办成一所具有鲜明“书香”特色的品牌农村小学为特色建设目标。

二、学校开展依法治校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将其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校长亲自抓,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学校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依法治校领导机构;聘请县司法局干部及乡司法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校制定了人事、财务、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定期开会研究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落实了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学校依法治校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二)普法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师生法制意识普遍增强。

1、加强学习,提高干部、教师法制意识。

学校干部、教师是普法教育对象,也是学生普法教育的教育者,更是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者、执行者。因此,加强干部、教师法制知识学习至关重要。我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法制知识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加强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为全校师生“示范”。学校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小组活动时间,积极组织党员学法,要求党员创先争优,以身示范;充分发挥宣传优势,广泛利用校园广播、标语、宣传专栏、黑板报、校园网、报刊、法制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教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营造普法氛围,广泛宣传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全校教师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政治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知识,同时,要求全体职工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与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坚持学以致用,把学法和学校管理、教师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水平。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要求,认真做到法制教育“四落实”,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学注重渗透法制知识教育;重点在每年12月的法制教育宣传月,广泛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班(队)会、举办法制知识宣传教育讲座、出一期“我是合格小公民”板报、致家长一封信等活动,始终做到“四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全面普法教育与专项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知法、学法,从而达到自觉守法的目的。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坚持从这些基本要求抓起,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多引导,重实践,通过培养训练,检查督促,严格管理,学校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家长满意,社会赞誉。学生自觉遵规守纪,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后进生逐步转化,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

总之,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使普法教育经常化,以培养学生从小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精神污染和违法犯罪,增强法制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构建民主管理机制,依法实施民主管理。

1、学校民主管理机构健全。

学校充分发挥校委会和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学校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校委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大

会,认真听取、审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财务预决算;讨论表决学校的重要规划,讨论学校建设、改革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学校的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师德师风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学校实施的各项改革等都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保证了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力的实现。学校党支部还加强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教职工代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

2、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完善。

学校依法制定了有关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如《若羌县第二小学绩效考核方案》、《若羌县第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奖励办法》等,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执行。

3、完善校内监督机制,效果明显。

学校党支部把“校务公开”工作纳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勤政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对校务公开实施全过程监督,做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政策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评价公开。

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工会不断完善了《若羌县第二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并对校务公开的各类材料进行了比较规范的收集与整理。

学校成立了校务公开工作监督机构,坚持每年对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坚持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管理,主动听取家长意见,接受家长监督;并坚持利用橱窗、校园网络、职工大会等宣传阵地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切实做到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等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将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布。坚持做好每年校务公开满意测评工作,近五年来,教职工对学校校务公开的满意度均达到

95%以上。

校务公开工作既维护了师生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与认可。于2011年3月我校被评为自治州级模范职工之家,2011年10月我校高段数学教研组被评为自治州巾帼文明岗。

(四)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办学活动规范有序。

学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全面育人,开齐开足课程,无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等现象,无无故拒收学生现象,无学生无故中途停学、退学、转学现象,无学生辍学现象。

学校坚持注重营造浓厚的校园育人氛围,依法办学是优化与形成良好教育教学秩序和校风的重要保障。全校教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生行为习惯规范,讲文明,懂礼仪,刻苦上进,学风优良,倍受家长和社会好评。

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治教、学生知法守法意识逐年提升,师生法制普及率达到100%。

2、学生张扬个性,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我校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内涵式教育特色发展创品牌,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参加全县教学质量调研检测成绩一直位居全县前列,我校师生踊跃参加区、州、县各种竞赛,成绩显著。

(五)民主管理人心齐,师生权益有保障。

1、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我校依法对教师任用实行“聘任制”,与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按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按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进行分配。

二是切实保障教师顺利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2011学年,学校就选派四十余名教师赴库尔勒市、乌鲁木齐市、上海、南京等疆内外城市学习交流。

三是依法保障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大力改善教职工教学、办公、生活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近年来,学校为一线教师更新了办公桌椅,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备。

四是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选派代表全过程参与,通过公布评审条件、材料审查、公示等环节,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切实维护了教职工的权益。

五是工会切实做好维权工作。平时,教职工的意见或建议都通过工会及时反映,由工会主席与学校党政沟通,及时进行意见反馈。面对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如“教职工学期绩效和年终奖发放”、“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学校各种奖励发放办法”等,工会采取专题集中征求意见的方式,对收集上来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督促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后回复教职工。此外,工会还测评了“女职工权益维护调查表”,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直未曾发生过违法事件,家长、社会反映良好。

2、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是学校坚决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安全,保障学生参加各级各项活动,无体罚和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行为的发生。

二是畅通学生与学校联系和沟通的渠道,重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设立了意见箱,安排专人管理,要求及时把学生的意见反馈给有关部门。

三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悄悄话吧,有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每学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产生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进行谈心、疏导,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四是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体检,邀请医护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讲授健康知识,保证了学生身体的健康。

五是按政策对低保、特困生的相关费用予以减免。凭乡镇出示的证明材料,为困难学生上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提倡正面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学校教职工还设立了专门的爱心捐款箱,同时,积极寻求新思路,加强与企业联系,筹集资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六是为保障学生安全,学校建立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等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坚持实行门卫值班制度。安排教师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时段到校门口值守,各班实行路队制放学,由教师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外安全地带,保证了学生安全,维护了学校一方平安。

七是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建设。充分发挥警校共育成员单位的作用,交警、巡警、消防、派出所等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校园和课堂,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八是建立了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充分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了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端正了校风、学风,维护了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化解了校内学生矛盾。依法治教、依法治学观念深入人心。

九是坚持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细致排查和清理。派出所还分

别派出巡逻人员配合学校保安、协警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进行定点定时巡逻守侯,以保证学生进、出学校的安全,给了学校工作以极大的支持,校园社会环境得到了很好的净化。

三、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依法治校是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有效手段,也是学校赢得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开展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来,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得到提高、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师生均无违法犯罪行为,学校也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目前学校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学校领导全身心投入,对自己分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进取、率先垂范;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勤于学习、敏于思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着为人师表;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吃苦耐劳,充满自信,全面发展。学校时时、处处有变化,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上升。

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州“两基”先进集体、自治州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自治州青年文明号、自治州模范职工之家、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自治州巾帼文明岗、自治州优秀少先队大队、自治州优秀少先队中队、州青年五四奖状、自治州卫生红旗单位、少先队百佳星级队室及若羌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学校党组织、“双拥”模范单位、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若羌县中小学、幼儿园2011年度教育教学综合考评” 优秀奖、2011年度若羌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展望和决心。

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关心和

支持,得益于学校依法治校的全面实施,但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工作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切实把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落实到学校日常工作中,不断探索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水平,为学校未来的管理和发展夯实基础!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5.依法治校汇报材料 篇五

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桓台县荆家镇伊家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12名,教师17人。学校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建校目标,内抓质量,外抓形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为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目标,促进学校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建立法制组织,为依法治校提供组织保证。

学校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法制工作机构。领导成员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依法治校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具体安排,经常召开法制领导小组会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依法治校方案。

二、建设法制文化,为依法治校营造氛围。

建设法制文化环境,营造依法治校氛围。一是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利用校务公开栏、不定期向全校师生公开校务情况;通过校长信箱接受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提出的监督和建议;另外,我们在醒目位置刷写宣传标语,利用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辟法制教育专栏。二是建设平安校园氛围。实行领导值勤、巡查制度,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并做好记录。以上措施,加大了安全监督力度,严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普法学习,提高法制意识。结合法律进校园,从两个途径进行普法教育:一是教师学法。

1、建立学法组织。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学法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学法工作。

2、健全学法制度。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使人人都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保障。

3、实行法制考试制度。经常参加县教体局组织的全县教师法制考试,合格率100%。二是学生学法。

1、将法制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和自护教育。

2、将法制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设立“家校通”畅通学校与家长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定期组织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能力。

3、组织学生不定期参观各种法制教育图片展,并结合自身情况写出体会感想。

三、完善制度,民主管理,为依法治校奠定基础。

学校以教育法规为依据,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订了伊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做到学校管理公开化,教工大会制度化。

1、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贯彻上级制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全课时,严格学籍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学校注重科研兴校,实施新课程标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从师德、师风着手,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入手,严格教师日常教学,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创设和谐的师师关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2、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财务收支及其它涉及学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示,增强透明度。教师评优、晋职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建立教师申诉制度,拉近了学校与教师的距离,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使学校教育贴近了社会,凝聚了人心。

3、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明确学校重大事物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与监督程序,保证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

4、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由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学校的重大决定都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

5、维护师生权益。在维护教师权益上,学校依法聘任教师,依法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让教师充分享有开展教学、科研、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建立校内教师申诉制度,让教师对学校不合理、有损教师权益的事进行申诉,设立校长信箱。

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上,学校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尊重学生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收费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宣传、公示,不乱收费,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如果查实,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教师内评优、资格。建立《学生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

几年来,学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社会监督下依法办学,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6.依法治校工作汇报 篇六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几年来,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和校园创安工作及普法教育非常重视,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鹏峰中学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陈文取校长为组长,综治副校长,市公安局副政委黄江水及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叶青、副校长黄世纯为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处室、工团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学校还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交通安全校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帮教学困生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治安巡逻队”、“义务消防队”、“共青团警队”.“红领巾小交警”等组织,学校要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

二、推进“四五”普法进程,增强师生法制意识

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是抓好依法治校重要条件和群众基础。今年是“四五”普法工作的第三年,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五”普法规划关键的一年。我校把普法教育作为依法治校的`工程来抓.具体做法是: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校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专栏.班级黑板报、广播台等宣传媒体对师生进行普法宣传;与市检察院、法院联合出版“每日一法”宣传栏;充分利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特别是通过政治、语文等学科的教学渗透法律知识,对学生进行“我做合格小公民”的宣传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四五”普法知识测试,使师生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把普法教育与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有”、“五无”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与“班风千分赛”、“星级宿舍评比”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人人争当文明学生。

我们还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广播及墙报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普法宣传教育中,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邀请公、检、法领导来校为全校师生作法制教育报告;观看辽宁省少年犯文艺演出;组织学生参观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图片展”;组织学生参加市法院举行的“违法犯罪分子公判大会”;组织学生听取泉州市“远离毒pin、关爱未来”禁毒教育演讲团的演讲。通过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活生生事例教育每—位学生,影响每一个家庭,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为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校长与各处室及有关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二是校长与各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三是各班主任与每位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四是各班主任与每位学生及家长签订告别“三厅二室”责任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同时,学校还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全部上墙,形成共识,互相监督,牢固树立“安全第—”的思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位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确保校园安宁,使“教师舒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7.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篇七

一、强化法治思维,是校长推进依法治校有所作为的思想动力

思维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法治思维是指行政管理主体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逻辑和法律规范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凡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因此,推进依法治校主要责任在校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法治思维的自我强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校长要对法治思维所要求的规范性、程序性、预设性、逻辑性、公平正义性有充分的认同和依赖,要对运用法治思维建设学校管理体系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作用有充分的认同。其次,校长要勇于摒弃背离法治精神的旧的管理理念,摒弃重权力轻责任、重权利轻义务、重治民轻治官、重管理轻服务等思维,摒弃那些超越程序和制度的特权思想,诸如以个人意志取代程序决策、集体决策,以自我封闭管理取代社会、家长管理,以行政管理取代民主监督等。再有,校长要用法治思维的要求来思考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规划、教育改革各项决策,思考师德师风、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每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多元发展。

二、通晓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是校长推进依法治校有所作为的力量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校长只有通晓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发展决策部署,依法治校才有方向、目标、着力点。这里的通晓领域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通晓以国家《教育法》为核心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要通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核心的深化教育改革各项决策部署;三是要通晓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和发展决策部署出台的各项配套制度、方案等。如何做到通晓,只有“学习再学习”一途,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校长推进依法治校有所作为的重要路径

法治是指行管理主体在法治理念以及法治精神的指导下通过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运用法律创设的制度、机制和程序推进改革发展,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措施、方式和方法。就学校而言,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就是学校管理者要把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制度化,依法立规矩,依法建立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让管理者的“公权力”和学校各项事务运行在法治和制度轨道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2012教育部《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学校必须通过依法治校,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依法实现与公民、社会其他组织的对话与合作,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学校建立现代教育制度要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因此,要遵循教育规律,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为根本,以管理者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治教、保证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保障师生家长合法权益为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制定并完善合法的、科学的、可操作、可问责的教学、人事、财务与资产、学生、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组织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就成为校长依法治校有效作为的重要路径。

四、带头守规矩,以上率下,是校长推进依法治校有所作为的重要推动力

校长除要尊崇制度外,还应在行动上守规矩,讲制度,以上率下。一是校长要自觉把权力运行放在制度“笼子”中,把程序决策、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决策评估等作为权力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校长要带头遵守学校各项制度,诸如遵守工作纪律、主动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等,做师生遵守制度的引领者、示范者、促进者。

从治国方略上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领域;从教育内部来看,学校作为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需要按照法律至上、保障权利、制约权力的原则,实行依法治校。

依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校长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路径,更是校长转变办学理念、思路、方式与手段,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破解深化教育改革发展难题,实施素质教育、法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中应当勇于担当并有所作为。■

8.实验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 篇八

一、提高认识,不断完善依法治教管理机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教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学校把依法治校、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从组织、制度、评估、激励四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构建了学校依法治校的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聘请了所在地段街道、公安、司法等部门有关部门以及家长代表参加领导小组、担任校外辅导员,聘请桃花坞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书记、平江公安局干部华天生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建立完善了以刺绣研究所、中医院、金门老年公寓、军分区、宋仙洲巷红领巾一条街、民族乐器一厂等为主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基地,形成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全校师生对照《教育法》、《教师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法律法规,从严自律、注重实践、评估反馈、奖优罚劣,使我校的依法治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序列化的道路。

二、依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核心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开齐各门学科,保证每位学科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以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确认主题活动、组织社区服务、参观访问、邀请老红军、司法干部、交通民警作报告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法律教育。在法制教育上具体做规定:1.明确学习内容:根据原国家教委、司法部关于《加强小学法制教育意见》和《小学生法制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重点进行有关《交通管理规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常识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围绕十二个教育要点,对学生进行形象的法制教育。2.采用多种形式:法制教育渗透在学习课程中,分散在各年级各学科之中,学校以思想品德课、社会课、语文课等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保证这些课程中法制教育内容的落实,学校还把思品教材中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拍成小品进行教育。3.校内外、班内外延伸: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活动,由司法局领导来校向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依法治校动员;开展“一月一法”学习,实践体验,内容有《国旗法》、《交通管理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学生守则》等;三是请公安民警、司法干部、街道领导组成的讲师团对学生进行一次法制专题讲座;四是举行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队活动;五是走上社会开展一次法制教育宣传,开展“我是东小小主人”、“争做合格小公民”等活动。此外,学校宣传长廊中辟有“法制园地”专栏,栏目有“小红花和小刺猬”、“这事该不该做”等,表扬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习惯。高年级学生自编法制宣传手抄报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教育,学生增强了法制意识,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四年级一学生过去经常私拆母亲的信件,如今知道了这是违法行为,不再这样做了。2001年我校三年级学生叶舒婷、六年级学生诸晨淇分别因患心脏缺损需手术及癌症治疗所需手术费用较大,学校问讯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几天凝聚着全校师浓浓深情的7000千多元、1400xxxx元,分别送到了他们手中有中,表达了同学们的一片爱心。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得到受教育的权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所属施教范围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或智残而辍学的,相反学校给予他们更多大关怀,去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二个智力不太好的学生,学校专门作了妥善的安排,对贫困家庭的学生也在经济上给予了照顾帮助,使他们同样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三.依法管理、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根据《教育法》学校制订了办学章程,对学校组织机构、办学方向、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权利义务、校园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制订了“苏州市**市实验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学校注重将制度建设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将学法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增加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思想道德、业务素质的要求,学校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会同工会、团支部开展了崖2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我的爱生格言”征集,小品“这礼该不该收”辩论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演讲,组织收看“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录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各年级组份份制订出各自的礼仪规范,以时刻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涌现出了一批爱生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教师.身为在职教师,道德修养良好,言行举止得体,文明礼貌待人,团结合作互助,在原金阊区督导总组织山区师长专项调研中获得较高的评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向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素质教育赋予我的重任,学校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探索,实践新课程,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新章各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要求先后举行了多次“句华杯”教育技能大赛,在方案设计,网页制作,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等方面按课文要求进行培训,竞赛,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学校根据教学“六认真”的规定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监控,在随堂听课,质量调研,教学研究,提优补差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市区组织的多次质量调研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学生受到了附近中学主市区有关学校的欢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社会对学校关注的热情,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积极性都在不断提高.为规范依法办学,学校建有完整的校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与群众的热情,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规划,决策都在广泛听取教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校务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学校在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收到教工,家长书面,口头意见,建议2xxxx条,保证了学校发展的合理定位及实施的可信度.在关系到教工切身利益的学校内方案修订过程中,学校充分听取了职工会意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教工的关系,关心好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收费的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规范收费这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同样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学校在收费工作中是认真的,凡是涉及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时都严格按照财政,物价,上级教育行政各部门所核定的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收费要求执行,没有擅收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出现,并在校内醒目的地方悬挂经财政,物价部门审定的收费公示牌,八年来经物价,廉政各部门多次检查情况都比较好,未发生过就收费问题接到家长的投诉。学校公务公开的渠道是畅通的,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都为学生,家长架起了参与学校管理,反映他们心声与要求的桥梁,学校也从中更多的了解到对学校的评价,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为更好的依法治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通过家长委员会,校长信箱反映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建议学校各种活动安排的,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议的,解决学生生活后勤,安全的意见,建议4xxxx条,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四.常抓不懈,不断深化,走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成功之路。学校能根据教育中心的热点及薄弱环节,做到反复抓,抓反复,稳中求进,持之以恒.法制宣传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同时又注重时势,不断对新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学习,扩大影响.为<<献血法.>>出台后,在宣传的同时也注意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法规,全校已先后有8xxxx名教师参加了义务献血,使学法提升到实践的层次,生动的体现了普法效果,师生的法制观念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我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搜索,大胆实践,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事实有力的证明,加强法制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经,是推进学校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校现在学风正,纪律严,质量高,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评为省级实验小学,多次荣获“市文明单位”、“市文明示范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单位”、“区普法教育,依法治校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以及家长和社会各届的肯定和赞誉。

9.依法治校示范校汇报材料 篇九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要求,我校于2014年开始实施依法治校工作,2015年初学校开始启动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5月份学校拟定了《学校章程》,经学校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交福泉市教育局审核并于6月12日正式实施。10月份正式申报“黔南州依法治校示范校”。一年来,学校根据市局依法治校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了依法治校工作进程,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增强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提提高了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切实维护了学生、教师、学校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福泉市XXX中学始建与1996年12月,服务范围辖3个行政村,167个村民组,服务半径6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生343人,教职工30人。

二、措施及成果

(一)措施

1、完善工作机制

在依法治校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和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党支部、校长、校务委员会、工会、学生会、家长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法办事、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使得依法治校工作层层有落实,处处有保障。

2、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 1

循,有据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下进行。为此,学校依法按程序制订了《学校章程》,围绕《学校章程》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教职出勤制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教师竞聘上岗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

3、规范办学行为

(1)、严格依法办学。学校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监督、评估和反馈科学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严格依法招生。认真执行教育局划片招生,整班移交,就近入学的招生意见,下发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做到招生活动规范、公开、透明,不超计划,学籍管理规范。

(3)、优化周边环境。建立学校安全长效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有各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安全保卫制度,严格控制学校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学校坚持以教师为本,全力打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学校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师的各项权利,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工会时刻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适时举行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

学校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学校在校生一日常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等学生管理制度,重视过程管理,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和转化,使学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加强民主管理。

(1)、健全监督机制。a、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 2

召开联系会;b、建立校长定期接待家长、学生来信来访制度;c、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d、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e、设有意见箱,有听取教职工、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的组织机构、人员等,对意见、建议能及时反馈。

(2)、严格规范收费。a、学校统一收费标准,无乱收费现象;b、加强财产管理制度,规范财产购买、领用、保管、登记、报废手续,进行财产核查登记,做到账物相符。c、基建、修缮、仪器设备购置、食堂食品的采购等涉及“三重一大”项目的,学校召开行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认真签订施工协议,并及时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审批,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自觉接受监督,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可信度。

(3)、落实校务公开。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和教代会及全体教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凡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项,如基建招标、职称评聘、教育收费、大宗采购、较大支出等通过校务公开栏及时向职工和家长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6、建立校内争议解决机制

为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困惑,学校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内师生申诉相关制度,综合运用信访、调解、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和争议,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多年来,我校无上访、校内外纠纷和不稳定事件。

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1)、健全机构。为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效果显著。

(2)、提高认识。为使普法教育深入到广大师生心中,学校聘请藜山派出所所长李平超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邀请综治、法院、公安、交通等部门专家到我校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提高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学校普法领 3

导小组还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组织教职工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增强教职工法制观念,提高了教职工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全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法制讲座、宣传板报、宣传专栏、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手抄报、参观等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二)、取得成绩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基本完善,各职能机构健全、运行正常,学校领导班子依法治校的理念基本成熟,教师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师生学法、懂法、用法的氛围比较浓厚,学校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几年来,学校无违规违纪的行为,师生无重大违法行为的发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先后被省、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评为“贵州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校”、“黔南州控辍保学先进学校”、“黔南州教学成绩先进学校”、“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示范校”、“减负提质增效示范校”、“福泉市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

三、下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民主监督与管理,使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更规范,更完善。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师生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

3、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契机,提升学校领导、教师依法治校的工作能力,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XXX

2015年11月8日

福泉市藜山初级中学依法治校工作

汇报材料

10.学校依法治校情况汇报 篇十

一、中职学校秉持依法治校信仰的重大意义

据统计,近年来,各地均有出现中小学乃至大学涉及校长、书记、副校长、总务主任、教导主任、教研员的校园贪污“窝案”。遵纪守法,依法治校就是要求每位校长、每个教师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从而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尤其如此。

(一) 依法治校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缺乏依法治校机制的中职学校,其管理的现代化将永远不可能实现。要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的“人治”现状,首先要做的是使学校管理走上法治的轨道,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应从主要依据政策逐渐过渡到主要依据法律,真正实行依法治校,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长期依靠“人治”和“行政”管理模式造成的管理落后的问题。

(二) 依法治校是应对社会化转型的内在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随着经济的转轨,特别是网络化、服务化经济的繁荣之后,职业教育必然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面临许多过去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与制度,迫切需要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把国家、上级和地方的法规制度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建立健全各方面规章制度,建立新的工作秩序。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解决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依法治教、治学、治校。

(三) 依法治校是推动学校内涵化发展的必要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时期。中职学校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契机,又充满挑战。相比于普通教育,中职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导致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外部原因,也有学校办学不够规范、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特色不明显所造成的吸引力不够的原因。要冲破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从学校层面来讲,就必须规范立校、依法治校,如果没有依法治校的机制和法治管理的良好环境,学校的内涵发展无疑会失去保障。近年来,职业院校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科研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等等。毋庸置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深入,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也应受到法律法规和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制约与指导,这才能建设真正有内涵的中职学校。

二、在良好的法制信仰中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依法治校的主体既包括学校和教师,他们可依法行使权利,开展教学活动,维护自身权益;也包括学生,他们同样具有管理、监督学校和教育工作的职能或权利,不能把依法治校仅仅看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学校是学生法律信仰养成的主阵地。职业院校是否坚持依法治校,是否创造了遵纪守法、民主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至关重要的。

(一) 设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法治教。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过去所取得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现在的新形势,重新修订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在原来仅有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材管理等内容的基础上,增补教学系统职责、教学计划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电化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联合办学等内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的教学管理制度。在退学、毕业证及各种专业等级证书的发放、违纪学生以及教师教学事故的处理等问题上,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排除形形色色“说情风”、“送礼风”的干扰,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有力地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

(二) 树立遵纪守法的教风与学风

教风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处理教学事故,倡导教师严谨治学;在教师中营造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的新风尚;应坚持导师负责制,按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检查教学、评教评学;认真落实“教学优秀奖”“优秀青年教师奖”“教书育人先进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等奖项的评选,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而在学风建设方面,应把严格管理贯穿于早操、早读、上课、自习、考试、实训等各个环节,坚持加强优良的学风班、无人监考班级、文明宿舍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为学生创设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风气。

(三) 渲染热爱学生、尊师重道的美德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或是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家庭,据调查,父母为农民、工人、个体户或无业者的占 96.5%;或是精英教育(高考模式)的失败者。因此,他们来到学校时内心或多或少都存在挫败感、自卑感,同时他们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带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另外,目前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均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这些都是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因素。而近年来,职业学校扩招,学生生源增多,各院校每年不得不引进大量的青年教师。年轻教师虽然和学生年龄较接近,但处事易冲动,和学生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和学生在沟通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定“代沟”。因此当前职业院校师生关系不容乐观,师生矛盾有所加剧,甚至师生关系呈“冷漠型”状态。而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和心理内容。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直接导致学生法制意识、意志和行为的生成。所以,教师是否能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学生是否能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对于学校能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就生源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许在理论功底、学习的自觉性、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都比普通学校的学生略逊一筹。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当中出现冲击、挑战制度权威性的举动时,学校在制度管理中一是必须做到保证制度的警示性,保证制度作用发挥的一致性与时效性,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同时,学校还要提供优质化的后勤服务。教育本源就是引导,教师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职业院校可能是许多职业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的校园。他们不仅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信息,还要学习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思考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热爱社会。师生关系的和谐对学生今后的修身、处世、审美、创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里,才能实现真正的职业教育目的。

(四) 激发适应“职业人”的企业管理要求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职业性,职业教育必须具备将学生通过一定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合格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职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一群体而言,企业最需要他们具备的品质是纪律、责任、规范和技术技能。倘若学校能够激发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工作态度、职业情感、团队合作以及健全的人格等,就可以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从业者,并使其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上一篇:关于人生经典名言下一篇:描写梨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