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2024-09-02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精选10篇)

1.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要求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表述,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然,这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总体概括。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内涵主要包括: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物质财富相对宽裕;这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得到有效调节,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这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通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使有着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睦相处;这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律化,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些要素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作出的思考,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定位,是党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充满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党的领导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从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人际关系、资源配置、阶层结构的协调与冲突问题,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目标提出来,并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正是我们党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出的正确选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性工程,包括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组织的协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社会基础。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建设性的方式承担着发展经济、治理国家的责任,以赢得人民的信任。党的十六大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目标,这是一个从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执政能力加以提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解决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经济社会公平正义、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呈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通过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并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其一,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系统基础性工程,党员干部队伍的个体素质及其能力架构,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党员干部应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要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其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良性机制。在当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机制,通过公开选拔或投票表决,让优秀的、人民群众拥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采取职务或级别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领导干部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的任职、辞职或更换制度化。这些对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领导干部要增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艺术等各种知识,使自己的视野不断开阔,思辨能力、洞察能力、分析能力不断增强,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其二,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重点,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基本特征,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根本目标是完全统一的。党的领导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为此,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透明的、廉洁的公共行政部门,依法治理,为全体公民提供高效率的服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二要大力扶持社会组织。通过发展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同时,也应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综合性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合力,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创新。其三,以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为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当前,一要促进城乡结构的合理。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并在“十一五”期间整合农村投入的资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二要促进区域结构的合理。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政策上的倾斜,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要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政府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四要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注重城镇化建设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力争把一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以缓解就业难问题。其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为此,党的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进一步以发展先进文化为依托,培育社会成员的公~识、民主法治意识,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道德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结合起来,构建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其五,以教育优先为原则,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教育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要以教育优先为原则,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一要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要确立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二要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三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大批各行业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人才的质量。四要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终身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安居乐业、诚信互助、公平公正、法治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二

2004年, “社会企业”传入中国, 随之相关研究与实践层出不穷。然而, 相较英美良好的发展状况以及孟加拉成功的“国民—达能”案例 (2009) , “社会企业”对中国来说仍是一个新鲜词, 不仅从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实践上大多尝试也都“胎死腹中”。

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与企业性。英国政府对其定义为“一个社会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 它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目标, 而它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目标的支持性投资或直接投资到社区当中, 而不是为了股东和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投资。”官应廉 (2008) 认为社会企业是使用商业模式和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介于公司和传统非营利组织之间。社会使命、目的是社会企业的关键因素, 但在中国它到底是偏公司还是偏非营利组织, 争议颇深。

一部分人认为应当把社会企业作为公司看待, 社会企业必须通过生产或是服务赚钱, 并拿出大部分钱用于再投资, 以维持社会企业商业上的可持续性。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社会企业作为第三部门, 更偏重于非营利组织。如果组织善于采用商业模式, 并能整合一切资源, 包括政府资助、捐赠或是自身的商业运作发展下去, 就可以视为社会企业。

笔者认为, 这两种定义都是描述的社会企业, 但却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存在与非营利组织 (NPO) 转型初期, 此时的资金来源还包括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 但为了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资金缺口因而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商业运作, 从而补充社会公益活动的资金缺口, 维持组织运营。而第一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是为达到一定社会目标而设立的公司, 例如解决就业问题等。这种“社会企业”还可能存在于NPO转型后的稳定发展期, 此时其资金来源全靠商业运作, 资金流稳定, 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社会企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社会企业的出现更多的是探究意义上的实践, 而非必然。因此, “社会企业”对于中国来说, 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也许很多尝试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 例如有的公司拿出年利润的20%做慈善, 这更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然而, 在不断摸索中更替中我们才能找到最“中国化”的社会企业定义。

二、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1. 自主创业还是顺势发展

在探讨社会企业的出现方式时, 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私人自主创业。在国家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下, 创建社会企业, 运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但是, 在中国的社会观念中, “公益可以盈利”的观念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因此, 大多创业者对“社会企业”呈观望状态。同时, 由于大多的利润被拿来再投资、做公益, 因此投资者的回收期不短, 积极性不高。二是已有的组织转型, 或是企业下设子公司运营“社会企业项目”。这种情况下, 社会企业的社会性或企业性会有很好的经验借鉴, 但相应的很难在两种性质中做好平衡。例如一家普通企业开始做社会企业项目, 在领域新、专业人才少、配合度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背离了原有的社会目标, 而发展成又一个普通商业项目。而一个专门的NPO转型为社会企业, 由于中国人普遍反感在非营利活动中谈商业、谈钱, 这在转型初期无疑会面临巨大困难, 首先获得投资很难, 就算有投资但公众的质疑是难免的、随之公信力会下降。同时, 获得的资金是否能支撑到良性循环, 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绿色心之光 (北京) 是通过一个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和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运作来支持农民工子女学校、全国农民女工和城市下岗女工的免费职业培训、就业等爱心公益事业。在投入捐款和筹款以及个人启动资金的共350万元, 运作了将近三年后, 基本做到盈亏平衡, 但企业还远没有到良性循环。

2. 政府引导还是市场自发

对中国来说, 社会企业的兴起, 无疑是第三部门改革的重要推力。这就面临一个问题: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灵活、形式多样, 是由政府鼓励并引导社会企业的创立, 即自上而下影响发展还是民间自发创办, 自下而上渗透改革。如果由政府引导, 社会企业的发展会比较规范、一定的门槛会减少失败的案例, 但政府势必直接或间接成为主要投资人, 这样做成本较高, 牵扯人力物力较多, 要慎重考虑。而如果任由民间社会企业自然发展, 灵活性会较高、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带来惊喜。可是, “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无法保证市场的规范性, 难免会有不法企业滥竽充数, 造成恶劣影响, 阻碍“社会企业”中国发展之路。而且, 目前缺乏社会企业家的领军人物,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认知度较低, 缺乏领军人物和理念的激励, “社会企业”的发展较难推进。

三、关于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建议

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笔者认为,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企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政府的适当引导, 是有效、有益的。可以考虑私人企业、公共服务领域、慈善机构三方结合的可行性。设定试点, 融合私人企业的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的号召力、慈善机构的公益力, 采用招标与专家建议的形式选取三方组织, 对社会企业进行初探性实践。在探索与修正性的发展中, 形成一个成功“社会企业”的品牌, 由此扩大“社会企业”的影响力, 同时推进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之后, 政府逐渐退出, 主要推出合理的扶持政策与监管政策, 鼓励民间社会企业自主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逐渐转型为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 大量公共服务将由民间提供, 第三部门的作用日益加强。而社会企业无疑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组织形式, 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面临着怎样的选择, 本文将给予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

参考文献

[1]杨凤禄, 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5) [1]杨凤禄, 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5)

3.见证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 篇三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已经是第四次参加这个论坛。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来对待,把它当作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CSR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中国、欧洲以及美国各方需要在CSR方面展开积极的竞争。当然,这种良性的竞争应当以良好的合作为基础。

欧洲的CSR框架主要针对欧洲企业的情况,而《WTO经济导刊》推动的金蜜蜂倡议,则更适合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情况,因为它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为中国人服务的,而且是由中国人来推动的。所以我认为,欧洲的企业要想在中国更好地发展,需要充分了解由《WTO经济导刊》推出的倡议。

但是今天,我还没能足够地听到来自投资者、融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声音,金融市场好像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责任投资这个领域。或许,我们应当找到进一步的方法,把我们的CSR报告引入到金融市场当中去,让他们理解我们在CSR领域所做出的努力。让金融领域的代表参与到我们的CSR对话中来,这对于第四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后的工作是一个挑战,或许将成为第五届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主要关注的方面。

4.中国特色社会主的发展建设 篇四

通过本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深刻重要性。在毛泽东、邓小平等巨人的思想的指引下,将中国从黑暗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像一盏盏明灯,是理论结合中国各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诞生的精华,是值得传承与学习并珍藏的无价瑰宝。

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开始从理论上系统的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党的七大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想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成为了决定当代中国的关键抉择而应运而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它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机制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从此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因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太直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了最迫切的需求,最早在1979年就被邓小平提了出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此后通过多年的摸索和逐步的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经过20实际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

首先,在所有制结构上,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该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其次,所有制决定了分配制度,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

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上要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同时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同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文帝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对经济发展推行改革以来,我们在其快速发展的时间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因此,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会上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实现到2020年,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十七大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及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此外,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还离不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统筹区域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因此始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知道,总结指正经验,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做出了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遵循的方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依法治国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实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

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以外,发展文化也十分重要。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建设其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知道,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更能激发全国人民的内在动力,在强大精神的依托下,更好的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5.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五

一、以“尊重个体”为特征的文明宪政

现代文明政府的政策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公众利益”和“公众意愿”,因为由绝大多数人所构成的“公众利益”就是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在一段意义上讲,是所有个人或私人的利益之和。

在社会个人或私人利益的总和中,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群体处于最重要的、最大份额的,并具有带动其他群体利益的领导作用。政府所主要关注的是这些群体所需要的特定旨向的服务,这是由公众支持率和民选制度所决定的。

二、中国社会 10 个阶层的形成及社会主导阶层

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利益认同、利益共同体的保护方式是不同的,其差异性随着市场程度日趋明晰化和突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研究完成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中国形成了 10 个社会阶层,并附有科学的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个社会阶层是:

①、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②、经理人员阶层;

③、私营企业主阶层;

④、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⑤、办事人员阶层;

⑥、个体工商户阶层;

⑦、商业服务人员阶层;

⑧、产业工人阶层;

⑨、农业劳动者阶层;

⑩、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这个报告将前 4 个阶层划定为社会主导阶层。

笔者对这一界定略有不同意见,认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应排列在第三个阶层,而第一个阶层应为“ 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者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主要指为政府和国有机构而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工作性质、生活状态、个人选择及相关地位并非按其意愿自由选择的,而正相反,其选择和状态是模式化的框架所限定的。因而,基本上失去了自由选择度。而这种“自由选择度”恰是透过其专业性的经营而向社会多角度、多层面地传播文明及其优秀的品质,这正是其社会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标准和形成路径。

笔者认为,社会主导阶层应是:

①、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者阶层;

②、经理人与私营企业主阶层;

③、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④、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执政党的社会基础逐步向拥有经济和文化资源的阶层(专业的经营管理者、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阶层)倾斜,这是执政党要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适于培育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完善的社会政策。经济政策不能替代社会政策,也不能自发产生社会政策所需要的结果。

三、社会主导阶层的本质特征及对社会的影响力

这里谈的“社会主导地位群体或阶层”,并非是 指在 社会上占最多人数的阶层,不是从量上来确认其作用,而是从质上衡量其作用。这种社会作用,质决定了量。这个阶层代表了现代文明社会人类所具有的绝大部分的优秀品质,并将其优秀品质深刻地影响到了社会,并对其他阶层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具有促进作用。

这些优秀品质至少包括:正义、社会责任、自我规范和崇高境界。

正义,是人的一种德行。它不仅指人的行为与社会规则相符合,而且同时它具有在他人行为与社会规则相背时,驱使之改变的情境。因而,在很多情势中,正义表示的是一项法律义务,或一项道德责任。

社会责任的概念超出了社会道德的内涵,它不仅指人的行为具有不损害他人的道德感,而且,与他的社会情形(包括拥有资源的 多寡、职业状况、社会地位等等)相适应,对社会所做贡献的多少。决不会说,一个亿万富翁,贪婪地吸吮 着社会财富,而他将这些财富挥金如土、糜烂挥霍,这种情形,他不仅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他是对社会的犯罪,因为他已丧失了社会责任。与其情形相匹配的本应是用这些财富为社会、为大众做很多有益之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而,这个人的行为违反了自然规则,也违反了法律规则。

正当行为规则应当是外在的、恒久的社会客观秩序的一部分;是人类发展和进步赖以存在的人性中的一部分。法律的实效作用,正是确定了这些“正当行为规则”,并使那些违背规则的人得到惩罚。

当人有了崇高境界,其行为自然会自律。既使在客观情境允许他放纵的条件下,其早已成为惯性的优良举动,仍使其遵循道义规范。

在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市场竞争无可逃避的社会情形下,成功人士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着更为强硬的、沉稳的“道德正 当 性基础”。这种“道德正当性基础”的选择和奠定,是基于其理性的自愿,而非迫不得已。在上述我所认为是社会主导阶层的人士身上,都能捕捉到他在完全自我主张的空间里,理性选择的景象。因为要使一人富有激情和能量地工作,就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就是其理想境界和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努力。当然,具有支配性和感染力的公众意见的传播,也对这种信念起到鼓励和激进的作用。

本人之所以将“高超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者阶层”作为第一阶层,就是因为这一群体具备了上述自由选择的客观条件、优秀品质、社会资源及崇高目标。

6.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六

浅谈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此先河。提出社会建设理论,对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掘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潜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做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又要做好与社会建设相衔接相协调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积极开展社会建设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创新建设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新进展,既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与教训的借鉴;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领会总书记的这段话,就会感到其中寓意十分深刻:首先,社会建设理论是一个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更为宏观的概念,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产党人开此先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其次,提出社会建设理论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方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然而,和谐社会建设,并未穷尽我国社会建设的创新思路,恰恰相反,它为我国的社会建设理论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再次,社会建设理论为我国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社会体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体制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由此可见,社会建设这一创新理论成果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

二、历练执政能力

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为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充分挖掘各行各业共产党员的潜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各级党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理论,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完善;同时,为党提高执政能力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调动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为全党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贯彻党的社会建设方针,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统筹全局、宏观指导和科学领导的作用,要经常分析社会建设状况,及时了解涉及和谐社会建设方方面 1

面的情况,不断深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认真研究和解决社会建设中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二是有助于提高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开阔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环境,提高了党关注社会建设,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解决党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党为民、务实、清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党的任务更加繁重,从事的建设领域更为宽广,全党同志必须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增强了党在完成四位一体的建设任务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的建设,建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机制,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三是有助于提高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感召力的能力。社会建设理论,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搞好社会建设。全体党员只有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才能在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业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对于我们党在整个社会弘扬正气,从而提高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有助于民族创新意识、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学习新本领、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努力适应工作环境扩大、工作任务加重的新形势,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这种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丰富和发展社会建设理论的过程。可以相信,我们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在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创新理论一定会不断出现,创新成果一定会大量涌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三、完善建设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不仅提出了社会建设理论,而且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开展社会建设,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采取的措施:一是提出采取十项措施做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这些措施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既要做好社会建设方面的工作,又要做好与社会建设相衔接相协调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工作,而且强调“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二是要注意四个建设领域的差异。社会建设,侧重于社会结构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推进这个新领域的工作,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领域;还要注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逐步认识了这些建设领域的特点,不断深化认识其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建设领域则不同,在以往的建设中虽然也积累了经验,但作为一个新领域进行全面建设,必然要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不能用抓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方法来抓社会建设,又不能只顾抓社会建设忽视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建设,更不能忽视与它们的协调。正确的方法是:积极认识和努力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注意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联系和协调,使四位一体的建设事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三是要注意抓好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要把社会建设任务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还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社会建设目标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而且要不断地检查社会建设目标的执行情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四是要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高效的社会建设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从建立社会建设机制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机制的基本点是:协调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迅速快捷地反馈各种社会信息,了解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优化社会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要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学习和领会:一是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建设强调长期的成果和经验积累,侧重于宏观谋略、筹划,对建设全局的掌控,就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社会管理侧重于对社会运行过程中某个具体领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优化,执行国家社会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并负责领导组织实施,处理社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是要在科学的社会建设方针指导下进行严密的社会管理。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三是要积极谋划良好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使各方密切配合,发挥最大效率。四是要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并对公共服务的效果进行严格科学的检查,及时整改,实现社会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五是要形成社会管理互动机制。我们在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我们必须注意,政府执行的社会政策一般具有“中位取向”,就是说,作为公共权力的受托者,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体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而对少数弱势群体及其他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体的需要,却无力实现最好的满足。例如对残疾人、低收入者的保护,等等。即使政府能够提供这些服务,也存在效率和成本问题。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权力组织,与专业的社会救助组织相比,无疑具有运作成本高、容易导致浪费等劣势。因此,需要社会组织的介入,他们具有专业优势,又特别热情,办事环节少,成本较政府组织要低。所以,要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组织行为的作用。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人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要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开展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要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信息和资源机制,加强和改善对公共信息、公共资源、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应用。

7.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七

关键词:大学评价,高等教育,监督地位,依据

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导向。大学评价有三种类型:一是各个大学进行的教育质量的自我评价;二是社会民间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 (简称社会大学评价) ;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正因为大学评价是监督,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国家, 社会大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这种不可或缺, 是一批执着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中介机构经过20多年始终不渝地努力才争取到的, 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导向, 从而使社会大学评价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获得的。本文从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监督地位的依据、监督地位的确立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一、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的依据

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由谁来进行监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三个层面来考虑:一是政策, 二是法律, 三是文化。从时效性来说, 政策是最快的, 法律是滞后的, 文化是守旧的。目前,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的依据是政策。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政策依据就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2002年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因而国内学者开始对中国大学的排名进行探索。在《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中, 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直接参与高等学校的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在《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中, “深化与高校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条款提出:“改变科研评价工作中的急功近利倾向, 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 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第四十条规定:“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

由于这段时间的大学排行榜的依据只在政策层面, 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 这些政策只是想改革的人的想法, 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而《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 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则明文规定, 评估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完成。因此, 在1987~2000年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高校比较研究课题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和网大 (中国) 有限公司的大学排行榜先后在媒体上发布, 引起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和教育主管部门最高领导的关注, 各种责难也蜂拥而至。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 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就是:哪里有需求, 哪里就有供给。大学排名也是一样。中国需要大学排行榜:一是2000年前后的大学合并完全打乱了原来的大学次序, 需要有一个重新认定, 而政府又来不及也不可能进行这项工作, 只好求助大学排行榜;二是1999年以来的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 广大的中学生及其家长需要了解各个学校的情况, 也需要一个大学排行榜;三是国家在进行大学选优资助时需要民间提供信息, 以备决策时参考。因此, 2001年以后发布大学排行榜的机构明显多起来了。

但是, 这些大学排行榜由于得不到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充足的高等教育信息, 加之进行大学评价的人员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认识不同, 其评价大学的指标体系各异, 从而使一所大学在各个排行榜中的名次相差甚远。这就为反对者提供了反对的依据。最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因慧提交提案[1], 建议规范中国大学评价和排名。在这个提案中, 黄因慧建议“这个工作只能由教育部来做!”“禁止民间组织对高校进行排名。”这个提案经人民网发布以后, 在全国各网站、各媒体掀起一股反对民间大学排行榜的高潮。其实, 对民间大学排行榜的质疑从来没有间断过。社会上似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 同情者寥寥无几。其实, 这是一种假象。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人是需要大学排行榜的;他们反对的是与己有关的大学在排名中靠后的大学排行榜;对于有利于自己的大学排行榜, 则采取默认的态度。这种“只要民间发布新的大学排行榜, 或者哪个大学排行榜被人抓住了什么‘把柄’, 大学排名的主办者就会受到质疑、谴责, 就像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的局面一直存在。例如, 2006年, 某评价机构发布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 就因为某个很有‘名气’的大学排名靠后, 就利用媒体大做文章, 并用了“骇人听闻”的醒目标题:中央及各省媒体围剿“大学排行榜”;又如, 2009年5月5日由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和张炜撰写的“大学排行榜真有‘潜规则’?”[2]一文, 又掀起了质问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高潮。一时间, 全国几乎所有报刊和网站都卷入这场声讨中。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 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二、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的确立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的确立有三种表现:一是公信力越来越高;二是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三是社会舆论越来越好。

1. 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越来越高

公信力不断提高是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监督地位确立的最好见证。中国社会大学评价起步较早, 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创始人赵红州和蒋国华用科学计量指标对大学进行排序, 并于1987年9月13日在科技日报上推出, 其名称就是“我国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排序”。从此,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发展进入起步期。到1993年以后处于停滞期, 直至1998年。1999~2009年是发展期, 2010年以后是成熟期。

在起步至发展期的初期, 大学排行榜都没有公信力可言。针对社会各界的质疑,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人员不断地修正、补充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使“中国大学排行榜”日臻完善, 公信力日见提高。例如, 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就是与时俱进。为了改变目前大学排行榜“重理轻文”的倾向, 中国校友会网从2007年开始增加了“杰出社会科学家”指标。为了平衡以工学为主和以理学为主学校的评价指标, 从2008年起增加了N&S论文指标。为了鼓励学子关注母校的发展, 从2011年开始, 增加校友捐赠指标。又如,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的评价指标体系由2001年的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逐渐完善至2010年的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机构都在对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评价对象作出调整, 使评价更符合实际, 从而使大学排行榜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其公信力在2005年约为10%, 2006年是37.7%, 2009年是39%, 2010年达到61.25%[3]。这表明,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监督地位已经确立了,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是成功的, 已经步入成熟期。

2.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有三个表现:一是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二是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发行量越来越大;三是介绍大学排行榜的网站和报刊越来越多。

上世纪90年代, 只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和网大 (中国) 有限公司2家评价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 到本世纪初又有中国校友会网、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5家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了。

从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看, 2002年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行《挑专业选大学》时, 发行量不到1万册, 到2010年达到2万册。另外, 从2006年开始, 武汉大学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书籍发行量也有6000册左右。

从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网站看, 上世纪90年代只有网大一家, 社会上的门户网站不予理睬。2001年, 人民网开始报道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大学排行榜, 并从2001年起长年挂网备查;随后新浪-教育、搜狐-教育、腾讯-教育也常年挂网备查。从2010年开始, 人民网还对中国校友会网的800强排行榜、网大的100强大学排行榜、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50强排行榜也长年挂网备查;新浪-教育也对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行榜长年挂网备查。各种大学排行榜发布时, 各大门户网站都及时刊登。

最后看以介绍大学排行榜为高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南的报刊。上世纪80年代只有科技日报、《瞭望》周刊、楚天周末全文刊登, 90年代只有广东 (广州) 科技报全文刊登;本世纪初以来, 中国青年报、科学时报、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全文刊登。此外, 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湖南日报、香港大公报、台湾东森新闻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100多家报刊在排行榜发布时进行过报道。

3.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社会舆论越来越好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的社会舆论越来越好的标志是2009年5月在对大学排名“潜规则”置疑的过程中, 出现了另一种声音:《缺乏监督的大学排行榜必腐, 但不宜因噎废食》《排行榜的缺点还不足以让它灭亡》《大学排行榜:不能因“潜规则”而剥夺“表达权”》等一系列文章相继发表。舒圣祥在《给大学排名是不容禁止的自由权利》一文中指出:“大学排行榜背后的‘钱名交易’早已尽人皆知, 舆论抨击一则指向制榜者的利欲熏心, 一则指向高校的媚态讨好。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现实, 现在的问题在于:教育部门该如何处置弊端多多的大学排行榜?教育部已经表示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 并坚决反对借此向高校拉赞助。”

但是, 天津大学校长认为《不宜禁止大学排行榜》, 其理由是强调大学排行榜的有用性, 即能够为公众了解和选择大学、了解和选择专业提供某种帮助。他强调:“即使公众对于大学排行榜没有任何需求, 即使大学排行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认为政府部门也是无权禁止的。作为自由权的一种, 任何人都有权不受干涉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大学进行排名。”[12]

三、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大学评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被高考考生及其家长参照大学排行榜来填报志愿;大学应用大学排行榜来促进发展;政府部门对大学进行定位时参考大学排行榜。

1. 参照中国大学排行榜填报高考志愿

2006年, 上海中智库玛借助网络调查平台 (www.51poll.com) 在全国33个省份的56个城市作了一次在线调查, 共有19 867名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参加。其中, 学生占34.30%, 教师占22.75%, 家长占总人数的62.8%。结果显示:中国有94.35%的学生家长会参照“中国大学排行榜”来协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85.84%的老师建议学生填报志愿时参考“中国大学排行榜”。

2. 高校应用大学排行榜来促进发展

高校应用大学排行榜来促进发展主要体现在应用单项论文指标的大学排名上。各学校对发表论文特别是发表SCI论文的单项指标的大学排名重视程度不同。SCI论文单项指标的大学排名促进了高校不断推出激励发表论文的措施, 从而提高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 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所1987年发布的《我国三十个大学的科学计量排序》中, 清华大学位列第17名, 这个“17”深深地触动了清华大学。经过14年的努力, 清华大学SCI论文在2001年以后的全国高校排名中稳坐第一, SCI论文的引用篇数在2003年以后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也是第一。

在努力的过程中, 清华大学制定了“攀登计划”和“千篇工程”。所谓“攀登计划”, 就是一个“用SCI论文作评价标准, 到2000年之前进入世界高校前200名”的目标。所谓“千篇工程”, 就是一个到2000年SCI论文要超过一千篇的计划。

3. 政府部门对大学进行定位时参考大学排行榜

政府部门对大学进行定位时一直参考大学排行榜, 是因为大学排名对优先发展的大学顺次的重新确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确实有参考价值。

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室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的增刊上刊登了《9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及其确定的时间》一文, 是一篇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96所全国重点学校及其确定的时间是一个学校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国家重视程度的标志。经过30来年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大学格局大变样了:1954年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在1998年的985工程大学计划9所中能够保留下来的只有3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另外6所是在1959年确定10所中的4所: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在1960年确定的43所中的南京大学, 在1963年确定3所中的浙江大学。1954年确定的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 在1998年前的各种大学排名中相当靠后, 而北京医科大学要与北京大学合并, 因此, 这3所大学都未能进入985工程大学计划中的“9所”。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在1998年前的各种大学排名中都在10名以内, 中国科技大学在SCI论文排名中和浙江大学在综合排名中非常靠前。那些在确定全国重点大学较晚的大学能进入985工程大学“9所”, 都是在各种大学排名中靠前的。可以说:这些学校能进入“9所”, 大学排名功不可没。

从合并办学动机来看, 无论是政府倡导还是自身生存或发展的合并办学, 也不是多多益善, 而会受到布局的限制。中央最初的意图是在东中部每个省、市都建立一所“航空母舰”式的综合性大学, 从中挑选10所大学第一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以适应“一流经济要由一流大学来支撑”的需要。但是实践的结果不尽人意。例如, 武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的合并以及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合并未能成功。上述学校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都处于全国前10名或20名左右, 而且两两的位次在同一的大学排行榜中靠得很近。也就是说, 它们的实力很强, 而且两两相当, 都是教育部直属学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原9个部委管辖的学校, 在进行合并时的先决条件是它们在各种大学排名中的名次相差很大、学科互补, 而且都是有危机感的。其次是自愿, 不是拉郎配。

可见, 改革开放前形成的大学格局和优先发展的大学顺次到此重新确立, 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已经建立, 大学排名在上述“重新确立”和“已经建立”的过程中是起了参考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袁祖君.政协委员黄因慧:禁止民间组织进行大学排名[N].北京青年报, 2003-03-10.

[2]赵亚辉, 张炜.大学排行榜真有“潜规则”?[N].人民日报, 2009-05-05 (11) .

8.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篇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延续与发扬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盘建设的重要环节,开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我国进入改革开发新纪元时,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步。

1996年10月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深入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特别指出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深入贯彻并予以创新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是党中央从十六大之后,科学研判国内国外形式,深入分析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探索。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下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决议,《决定》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方针,其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中,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改革措施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多以国有文化产业为主,而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即私有经济文化产业比重过低,这使得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调动文化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致使文化产业难以实现高速发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现状,关键在于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非公有制文化产业提供空间与帮助,从而形成公有制文化产业为龙头,带动众多非公有制文化产业的共同进步,形成健康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激活我国文化产业的大繁荣,这样才能使公有制文化产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非公有制文化产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文化产业在城市地区发展的更加快速,在农村地区要滞后许多。另外,我国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差异,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文化特点,各地区为了自身利益,实行地方保护,排挤外来文化,导致各地文化发展模式得不到有效的交流与相互学习,这样固步自封的发展理念也会使文化产业发展的脚步变慢。因此要合理配置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地区,不断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经济投入,使落后地区的文化产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意义

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同步探索文化的发展模式,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步伐紧跟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使文化产业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不断实现着自我完善与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不断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为经济建设创造出了更多的着力点,使得资金的投入向着更有意义的产业靠拢,使得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发展,即为经济建设增加了活力,也为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推动整体建设做出了贡献。

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创新挖掘更多有潜力,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开发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的同时,起到指引大众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广泛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先进成分,去其糟粕,与中国优秀文化相融合,去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繁荣。

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旧的,不适用于当下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彻底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要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同步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发挥公益性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同时,对公益性文化产业的内部人事与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加强绩效考核,从而增强公益性文化产业的活力,对一些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使其面向大众,面向市场,从而鼓励其加强自我运营能力,提高对大众的服务质量。文化体制改革对解放文化生产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要积极与市场接轨,实现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国际间的人才交流机制,推动中国与外国人才的沟通,使国际间的文化能够在此平台上相互借鉴与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中国文化精品,并通过文化企业与国外的合作,拓宽我国文化产品销售渠道,利用多种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9.中国报业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 篇九

但是,中国报业近十余年来的发展演变,却是一个例外。虽然它也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并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但是它远远没有实现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巨大可能性,形成了中国报业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

“剪刀差”的由来及表现

剪刀差,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它主要是指在工业产品交换中,工业产品价格偏高而农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的价格差距。

这里借用剪刀差一词,是要说明中国报业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报业无论是从种数,还是发行量、普及率,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尤其是经济水平、城市化进程和教育水平,报业增长的幅度还显得太小、太低。如果以1978年为两者共同的气跑点,到1991年,由报业与社会各自所在位置,画上两条连接起跑点的线,则可以形成一个张开的剪刀,与标志工农业产品价格差距的剪刀差十分相似。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几项主要指标,在1978年以来的十几年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经济而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588亿元,至1991年增加为19580亿。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93.8%亿。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93.8%。其间年均增长率为8.6%。国民收入1978年为3010亿元,1991年为16117亿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83.7%,其间年均增长率为8.4%,人民生活方面,在1978年,职工平均工资为615元,1991年上升为2365元,为1978年的162.8%,其间年均增长率为3.8%。居民消费水平,在1978年人均175元,至1991年上升为803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27.5%,其间年均增长率为6.5%。这些主要经济指标的全面上升,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就人口和城市化进程而言,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又是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城镇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潜在读者群的增加。1978年中国总人口为9.62亿,其中城镇人口1.72亿万,约占总人口的17.92%。至1991天,全国总人口为11.58亿,其中城镇人口与1978年相比,净增1.33亿,提高到26.37%。城镇居民的增加,为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不断下降。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成人文盲率为31.9%。八年后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文盲率则下降为22.27%。比1982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其间绝对的文盲数减小了约7000万人。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教育的普及,为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是反观中国报业的实际表现,这种可能性又没有实际变成现实。1978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报纸总印数为127.8亿份,1991年上升为176.6亿份,后者为前者的138.2%;年均增长率为2.5%。如果除去同期人口年均增长1.5%这一因素,报业的年均增长仅为1%。这一增幅远远低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8.6%、国民收入8.4%和居民消费水平6.5%的增幅。如果以1987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报业增长虽然低于经济和其它指标,但毕竟是正增长。1987年,全国省级以上报纸总印数为204.9亿份,至1991年降为176.6亿,减幅为13.8%,而同期的社会经济、城市话进程、文化教育,并没有停步,而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这就使得报业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愈益明显。

199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职工平均工资亦增长了10%以上。与此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进一步增加,文盲半文盲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纸种数虽大有增加,但是在发行量、总印数,尤其是日报普及率方面,仍在1991年的水平上徘徊。因此,中国报业与社会发展的剪刀差,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中国报业的实际水平

10.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篇十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赋税制度

①内容

A、“相地而衰征”:春秋齐国管仲实行,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B、“初税亩”: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默认土地私有。

C、编户齐民:两汉实行编户制度管理百姓,在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徭役、兵役,或交纳更赋代役。

D、租庸调制:隋唐实行。即向农民征收田租、人头税,并可纳绢(或布)代役。E、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实行,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F、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募役法实质是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实质是按亩纳税。

G、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把田税、徭役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H、地丁银:清朝雍正帝在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特点

A、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比例越来越小。

B、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C、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D、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发展为可以纳银代役。

E、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课以重税。

2.重农抑商政策

①表现

强调以农为本,商业为末;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

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的限制,课以重税。

②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是由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在封建社会前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并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在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的情况下,该政策限制商业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是经济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过程:

A、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农业区居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C、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出现为标志,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E、元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②认识

经济重心的迁移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关系密切,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基本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时期。

人口的迁移是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因素。

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密切联系,但不完全同步。

2.近现代经济重心

①概况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的民族工业形成并发展,东部地区首先开始以工业为特征的近代化。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建设重心置于东北地区,形成重工业基地。但全国经济中心仍在东部沿海。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兴起,东西部差距扩大。目前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的崛起。

②认识

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保持了我国经济重心地位。其原因有:

近代东部沿海地区开放较早,外商企业集中;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文化先进,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家对东部地区投资较大,政策优惠

自然条件较好

三、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

1.中国近代的工业化

①近代前期

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阶段)

②近代后期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相继受到日本侵华和美国资本的冲击,以及官僚资本的排挤,发展艰难。

③认识

中国早期工业化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排挤,发展缓慢,经历曲折最初由洋务派领导,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

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技术、人才准备不足,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部

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分布

2.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探索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①1949-1956年

A、工业化成就:

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B、经济体制:

内容: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苏联的影响;重工业建设的需要。

影响:对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但日益显露出严重的弊端。②1956-1966

A、工业化成就: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实现石油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

B、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加强。

③1966-1978

受“文革”干扰,经济建设损失巨大,但仍有一定成绩。

④1978-1992

A、工业化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B、经济体制

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正确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作用:增强企业活力,解放生产力,工业成就显著。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

作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迈向21世纪。

四、中国近现代重要土地政策

1.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人间天国”。②评价:

A、革命性: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空想性(落后性):绝对平均无法实现;剥夺农民对剩余产品支配权,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固定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

③未能实行的原因

A、没有安定环境(客观、直接)

B、空想性(主观、根本)

2.民族资产阶级:民生主义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②评价:

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①民主革命时期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目的: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务;调动农民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

核心措施: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根据地,支援革命战争。

B、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目的: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根据地困难。

核心措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原因:抗战胜利后,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

核心措施: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作用: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②建国后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措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作用: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1953-1856年: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措施: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措施: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作用: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措施: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城市化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征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处于分散的手工工场阶段(简单协作)。

②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时期,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过渡的准备时期。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前):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气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蒸汽时代或自由竞争阶段)。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⑤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整。

⑥当今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I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除美国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的发展。

II 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联邦德国和日本速度最快。III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滞胀后,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恢复。IV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种趋势。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①前提:社会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条件

科技:如三次科技革命。

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资本:如资本的原始积累;普法战争赔款对德国经济的促进。

二、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1.基本史实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由英国扩展至欧美各国。主要有棉纺织机器、蒸汽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等重大发明。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开始):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使用、电讯事业的发展和化学工业的建立。③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表现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出现。

2.共同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稳固

②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③市场的扩大导致社会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迫切

3.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②导致生产关系的巨变:如工厂制、垄断组织

③对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④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

⑤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含义

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为世界性贸易的过程。

2.过程

①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重要条件。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海外殖民扩张从此开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方加紧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证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最终形成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

①16-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占据主导地位。②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主导地位。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

④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主导世界市场。

⑤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

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③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发明与创制,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条件。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上一篇:春节朋友的祝福句子下一篇:2020证券公司销售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