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4-06-14

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精选11篇)

1.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一

1、项目研究意义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主要实施者,承担着协调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学校和学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任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都少不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而这就需要我们采用一套科学的沟通方法切合实际、可行又与时俱进的沟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信息迅速发展,良好有效的沟通的能力有助于高校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支持和拥护,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又随着学生对象的不同,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进入90后时代,以往的沟通方式在张扬个性、独立性差的90后身上已逐渐失效。本项目在一定的理论及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通过对目前辅导员在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90后大学生交流沟通过程所使用的一些沟通方式方法及碰到的困难的调查研究,对高校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沟通方法展开研究,使得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即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朝着专家型、职业化的道路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也已经明确指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梯度,就是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而我国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制度和国外先进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国内外辅导员制度对比国外辅导员职业是从不同的边缘性、辅助性、补充性工作而发展成为一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职业。以美国高校学生管理为例,其管理制度是基于SLI(Student Learning Imperative)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促发展”,在具体操作上,管理高度专业化,分工精致明确。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将辅导员的工作具体划分为日常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服务专业化。日常事务管理近似于我国目前的宿舍管理、日常行政管理、资助管理等,学生服务主要等同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

2、国内研究

建立有效沟通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实质所在,在邮电大学在建立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中指出有效沟通, 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 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强, 因而和组织的智能是连在一起的[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90 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受到了强烈冲击,在沟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传统的思想教育手段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国内很多高校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方法,如: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以帮助辅导员比较清晰、有条理的掌握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QQ、邮箱等多种网络工具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找学生交流,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善于做倾听者;辅导员用真心,诚心,良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做好自我反思,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漏,反思在工作上的长处、短处,反思是否了解自己的学生,反思是否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等等。尽管研究的方法很多,也很适用。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而且针对性比较广泛,但在90后身上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本项目将从学院的实际出发,研究一套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的沟通方法,在全院范围内试运行,满足辅导员需要且又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沟通方法,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校园生活更加和谐。

[1] 蒋易展, 张静建立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机制的实证研究

2.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二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 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 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 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 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 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 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 例如, 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 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 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 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 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 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 个体为了求知, 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 (1998) 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 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 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 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 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 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 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 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 包括自我定向意图 (特别是成功的期望) 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 (骄傲、内疚和害羞) 。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 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 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 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 (王振宏刘萍2000, 张焰黄希庭1999, 宋剑辉郭德俊1998, 王振宏1999, 方媛祝蓓里2000, 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 , 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 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 (随光远1991, 韩仁生1998) , 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 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 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 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 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 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 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 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 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 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 (Teresa Gardeniaand Paul R.Pintrich 1996) 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 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 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 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 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 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 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 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 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 例如, 学数学的动机, 学语文的动机, 学体育的动机, 学英语的学习动机, 等等, 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 (课题) , 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 (课程) 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 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 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 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 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 学习动机同样重要, 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 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 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 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 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 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 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 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 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 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 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 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 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国内外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中现状对比中分析其影响因素, 探索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学习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惠军, 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 2004, (12) :106-107

[2]隋洁, 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5) :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 2003, (9) :33-37.

3.循环生态自然村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三

关键词:循环生态;生态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20-1

1国外研究现状

循环生态自然村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东南部地区田纳西州的当地人,常年从事农业生产,在1971年该地区显现了第一个具有循环生态特点的自然村。这个地方被当地村民命名为农庄,“安贫乐道,简朴生活”是该村的主题。但是,当时并没有对循环生态自然村作出明确的定义。

1991年,循环生态自然村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丹麦学者罗伯特关于“循环生态自然村及可持续的社会”的报告中,他给出循环生态自然村的特点,循环生态自然村是人类本能及各种的社会化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人类活动能对环境进行开发资源利用时能够持续的利用。1991年,国外学者提出了循环生态自然村的定义,是指在农村及周围环境组成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地,所有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的,且这些要素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概念中尤其注重了循环生态自然村中人类的居住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挥愈来愈得到重视,物质流、能量流的管理成为循环生态自然村建设突出问题,循环生态自然村的质量与环境效益是循环生态自然村实践的重点,经济效益不理想,缺乏相关的合理评价系统,缺少公众的信任。例如,瑞典斯科尔镇的泰格莱特村,位于德国汉堡的巴姆菲尔德村,位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卢瑟福县的埃斯俄文村等。

目前,循环生态自然村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在北欧许多国家如英国、挪威等,美国、阿根廷等国家也开始构建循环生态自然村。丹麦的Gaia在1993年构建了丹麦可持续社区协会,很多已构成的循环生态自然村和正建设的循环生态自然村组建成该改协会。丹麦在1994年召开的循环生态第二次会议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基于全球网络化的循环生态自然村的项目,即全球循环生态自然村战略(GEN)。全球循环生态自然村网络的早期成员包括苏格兰的Findhom社群、美国田纳西的Farm、澳大利亚的Stal Waters等。可持续居住社区模式局限突破是目前国外循环生态自然村的研究重点,正如罗伯特在他的报告中报告的,“我们需要在不失去关注点的同时扩大我们的视野,让循环生态自然村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取代可持续的居住社区”。罗伯特也提出让更多的人和循环生态自然村发展模式融入GEN,发展生态可持续乡村。

2我国研究现状

对循环生态自然村的理论研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逐步开始。我国学者在1987年研究了平原地区农耕为主的农村生态系统的“农村庭院生态系统”由云正明先生提出。王智平等在庭院生态系统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生态系统”,对不同地貌类型区村落与农田以及土地利用、循环生态的特点、分布特点以及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研究。随后,我国学者周道玮等提出了“乡村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自然村落是人类社会活动与发展的重要结构,也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元,是村落行为、形态、结构与其周围环境的统一及相互关系。

循环生态自然村的实践起初是受循环生态自然村理论发展影响而围绕农业建设发展起来,旨在统筹农业发展,宏观方面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微观方面调整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生产结构。如1984年以来,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浙上李家村、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村、藤头村、浙江省山一村、江苏省太县河横村、辽宁省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等7个村庄(养殖场)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的荣誉称号,他们在立足当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现状的发展道路,突破地域局限性成功创建了新发展模式的生态农业村。

在分析与归纳安徽淮北平原循环生态自然村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范涡河等指明了生态农村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内,把农林牧副渔生产、商品经营活动、农副产品加工、村镇基础建设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不同要素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生态农村设想,农业区划与土地资源利用、村镇基础建设、土壤的保持与水利及林业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循环能源利用、农户计划生育等成为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的具体内容。

生态产业不断发展,循环生态自然村建设内容不断充实出现了多种发展模式。以生态复合系统产业的角度而言,佘黎认为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是包括在生态农村的四个主要内容。伍慧玲等提出“農民生态权”从法律角度促进生态农村建设;朱跃龙等提出新的生态农村理想模式,改模式以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产业为主要建设内容。

4.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 篇四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自然资源连续定期调查的同时,相继着手建立土地利用监测体系,加拿大是世界上应用遥感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从60年代开始建立土地利用监测体系,到90年代初期加拿大已经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系统,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全国资源状况进行周期性调查与更新。法国土地利用监测实行分级管理,采用地理分层为基础的二阶抽样调查法,监测土地类型达l00多种.除了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把遥感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在土地利用与监测中采用。总之,遥感技术在全球土地利用与监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研究现状:

5.国内外微课研究现状 篇五

作者:张静然,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

(独家授权发布,请勿转载)

一、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微”既有“细小,轻微”的意思,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不得不说,“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教师,首当其冲地成为各功能的探路先锋。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给了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草根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并相继衍生出了微小说、微刊、微访谈等功能,曾经风光一时的博客不免显得“垂垂老矣”;在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从博客的早期追随者和饯行者,转而开始尝试应用微博来支持德育教育,甚至辅助教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已经有20年历史的、曾经不可或缺的短信功能也逐渐地“风光不在”,微信因为其语音即时通信功能占用流量少、不用输入文字等优势,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教育领域,微信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兴起,更让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长短(短则30秒、长不过20分钟)的微视频、微电影使“人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草根民众成为媒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数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某些网校的行动更为迅速,他们早已经推出称之为“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不尽相同的学习视频,供没有大段时间学习的学习者实现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

以上诸多“微”功能均具有“短”、“快”、“精”的核心特色,更有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可以形成具体相同兴趣的社交群体等共同特点,广泛分布在桌面软件、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上,这些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来说,都是天然的优势。

二、关于“微课程”的争鸣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在e-Learning业界、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定义和理解都各有不同。

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www.teacher.tv),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资源的积累最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而声名远播,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

2.国内的研究者的主要观点

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提法上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而即使是名称相同,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田秋华老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刘素芹均提出,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也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可生成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

他认为,微课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是由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组成的一个资源应用生态环境。它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机组成和可扩充性、开放性、生成性、发展性。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除了相关的资源外,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

有研究者认为,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

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国内“微课程”的开展现状及成效

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勇于实践,不断思考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实践中成长,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

广东省于2010年建设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应用名师课堂的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使名师课例在时间上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新课程优秀课例片段(微课)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教师在选题设计和拍摄制作视频时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为核心内容,同时提交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短短三个月的征集期间就收到近1000位教师提交的各类参赛微课作品1700多节。2012年3月,佛山市又启动了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作品大赛(活动网站为:http://hudong.fsjy.net),该活动已成经佛山教育信息化的口碑项目。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在区域实践中不断完善微课的定义、内涵、组成、分类、特点、建设途径和流程、应用方式;从区域层面统筹“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多个核心环节,并进行整体研究、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与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开发集上报、管理、点播、交流、研讨、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区域性微课管理平台,已在实践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益。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201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天津市小学阶段《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上线发布、推广应用,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专项课题,其目标是建设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192条《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并推广应用,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写字能力和鉴赏能力,传承中华文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他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设计了微课程的开发指南,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四、结束语

6.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六

自教学活动诞生之日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在“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这一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和探索它,不断孕育、萌生和形成了丰富的有效教法思想。

国外的有效教法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7.国内外旅游移民研究现状与展望 篇七

关键词:旅游移民,旅游劳工移民,消费导向移民

1 前言

近年来,一种基于大众旅游的新人口迁移现象——旅游移民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对旅游移民的两大主要类型(旅游劳工移民和消费导向移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前我国旅游劳工移民也已经出现,但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旅游地,第二居住地、季节性移民等消费导向旅游移民现象已初见端倪,旅游移民研究有着现实必要性和前瞻指导性。

2 国外研究现状

1999年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在美国召开“可持续乡村环境:全球化问题、移民和旅游"主题学术会议,以期推动旅游移民研究[1]。总体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2.1 旅游移民的界定和类型划分

对旅游移民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如何区分旅游者与移民者。由于缺乏科学标准、权威数据以及对旅游移民群体变化的长期监测,因此对旅游移民的类型划分十分困难。Rodriguez[2] 认为,旅游者移民由4个要素构成:①形成了一定的移民群体;②各移民群体有不同的移民行为方式;③有明确的旅游动机,移民者出于享受娱乐的目的并有经济条件作保障;④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影响。一些学者根据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从自身研究需要对旅游移民进行了类型划分。如King[3] 把旅游劳工移民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旅游企业主移民和高技能的管理职位,如国际饭店和航空公司的管理层;第二层是中间职位,如导游人员和旅行社代理人;第三层是没有专业技能的工人。

2.2 旅游移民产生的动因

全球化加速了人口流动,旅游成为当今社会人口流动的一种普遍现象。旅游经历影响旅游者的移民决定,旅游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当前移民的媒介[4]。针对旅游移民的动因,西方学者从以往旅游经历、目的地气候、旅游地形象等角度对旅游移民的影响展开了广泛的研究。Warnes[5] 发现,先前的“假日旅游”常使退休移民形成“心理地图”,从地理空间上形成对移民目的地的定居选择;Rodriguez等[6] 对北欧迁移到Costadel Sol的退休移民进行研究发现,先前的旅游经历是一个重要的定居动因;King[7]研究发现,定居在Algarve和Costadel Sol的英国退休移民90%以上在那里有度假历史;Hogan[8]和Longino[9]研究发现,先前的假日旅游是旅游劳工移民的重要信息源之一。目的地气候对旅游移民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O'Reilly[10] 和Rodriguez等[6]研究旅游移民的一个典型区域(西班牙海滨旅游地)发现,地中海的宜人气候是吸引生活方式移民的决定因素。年平均气温18℃、超过3000h的年日照时间以及有限的降雨,这些非常适宜户外休闲生活方式的气候条件对美国[6]、澳大利亚[11]和欧洲[7]的生活移民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Turismo[12]则研究发现,通过设计特定的产品,有意识地强化“度假”和“宜人气候”形象,将西班牙与阳光、沙滩和良好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游客再次返回西班牙定居的愿望。

2.3 旅游移民的社会经济影响

旅游移民使当地社会经济发生变化,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Rodriguez[2]认为,旅游退休移民及其来访亲友比一般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居住时间更长,可以提高旅游设施的利用率,促进整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缓解旅游淡、旺季的矛盾,增加就业,扩大交流和辐射范围,促进旅游地经济的持续发展。Montanari和Cortese[13]认为,旅游劳工移民有利于填补当地旅游劳工总量不足,减少当地劳工市场(表现为收入不平衡)的压力;有利于劳工市场的细分。由于其他种族和非法劳工的劳动力成本较低,根据种族和是否合法进行市场细分将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劳动力成本。Minerbi[14]、Hall和Page[15]对太平洋部分岛屿研究发现,核心职位往往由外来劳工移民担任,而外围工作多由当地人从事。虽然这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地人特别是妇女的就业,另一方面却可能产生本地人就业不充分和季节性失业问题,从而引起本地人的不满。生活方式移民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当地居民与第二居住地拥有者在乡村生活追求方面会产生冲突。Riebsame[16]认为,乡村土地的价格会因为生活方式移民的高需求而暴涨,乡村贵族化可能导致土地所有权破碎、人口密度增加和当地生态系统被破坏。Halseth和Rosenberg[17]、Flynn和Marsden[18]研究发现,在同一块土地上,当地人和移民者占据着“共同分享但各自独立”的地理空间,对社区建设产生环境、政治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

2.4 旅游移民的往返问题

全球化中的移民总是处于不断迁出和返回的循环之中。在20世纪早期,跨越大西洋的南欧移民多数是一种终生的迁居,如今移民成为源源不断的返回旅行者[19],成为移民迁出地一个重要的旅游客源。当前对这一主题的研究较少,比较有影响的有:Cerase[20]对从北美回迁的意大利移民进行研究,发现返回流向一是返回原迁地,二是乡村—城市流(寻找就业和消费机会);King[21]研究发现,返回移民通常会带回一些资金及外语等技能,他们往往愿意投资服务行业。例如,在意大利Calabria的Amantea绝大部分的旅游企业由返回移民建立;Mendonsa[22]研究证实,在葡萄牙Nazaré返回移民者的收入高于非移民者,他们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房屋和土地并把它们出租给旅游者;Kenna[23]在对希腊Cyclades岛的Anafi研究发现,返回移民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Kang和Page[24]对移居到新西兰的韩国移民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每年出游次数高于新西兰人和韩国人,其中61%是回母国。

3 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世界强国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对旅游移民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涉及。

3.1 非志愿移民研究

由于时代需求不同,我国移民研究长期侧重于工程移民、环境移民、扶贫移民等群体非志愿移民的研究,如近年来对三峡移民的广泛关注。研究的重点包括移民前的组织动员、移民的安置管理办法的制定,最近开始转向移民后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随着旅游业的火爆,一个新的观点移民区的旅游开发随之浮出水面。张干[25]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的旅游业和移民工程的互动效应,提出了实施旅游业带动开发式移民的战略构想;邓培全[26]从黄河小浪底水库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验证了库区旅游开发是可行和必要的;曹洪升[27]则关注到传统观光旅游对促进东平湖移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赖斌[28]认为,实施库区移民旅游扶贫 “三三”模式:即坚持“政府+企业+移民”三位一体的利益主体,做好库区旅游开发的“水乡”、“水浒”、“水生态”三大主题设计,处理好移民与政府、地方利益与区域协同、原生态与城镇化等三大关系,才能实施可行的旅游扶贫战略。

3.2 旅游劳工移民研究

当前,我国的旅游劳工移民现象已经出现,但研究较少,已有成果集中于安徽师范大学杨钊和陆林两位学者,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西方旅游移民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把旅游移民概念引入国内[29];二是在九华山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对九华山旅游劳工移民行为特征[30]、旅游劳工转移动机[31]、从业感知和转移模式[32]进行了分析。发现九华山旅游劳工转移产业分布较为均衡宽广,农业和制造业位于转移行业的前两位,增加收入和建立小生意成为企业主是九华山旅游劳工转移的首要动因;旅游劳工多数来自外地,空间转移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旅游劳工的从业感知评价十分积极,保持较高的职业满意度;他们入山后的行为变化明显,不同类型样本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山上过“本地人”和“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两种行为模式。通过与西方学者在匈牙利和英国Somerset和Coventry的比较研究,探讨了职业特性驱动的旅游劳工转移模式和转移动机表现出来许多共性特征,揭示了旅游职业的诸多特性[33]。国内其他学者则鲜有涉及。黄海珠以广西几个颇具影响力的民族旅游区为案例,研究和分析了旅游对居民职业角色转换的影响,以及这些地区发展旅游后因职业转换所出现的矛盾和问题[34]。

3.3 消费导向旅游移民研究

消费导向旅游移民的产生与移民群体整体经济实力、大众旅游发展成熟度密切相关,一些风光秀丽、气候温暖的旅游地出现了景观房产,国内旅游移民供需条件日趋成熟,消费导向旅游移民已初显端倪。一些学者从旅游房地产的环境依托特性[35]、关联性[36]、包含性[37]等方面对旅游房地产的定义作了界定。一般认为,旅游房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或商务度假居住的各种类型的房地产,如产权酒店、分时度假、养老型酒店、第二居所,等等。胡浩[38]根据其功能把目前中国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分为娱乐类、观光类、接待类和景观型住宅区等4种。刘明会[39]发现中青年、高学历、家庭为主、休息与放松为目的、企事业奖励旅游是我国旅游房地产购买者的主要特征。陈卫东[40]、余艳琴[41]、刘会燕[42]等对我国发展旅游房地产的可行性、制约因素及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认为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我国旅游地产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而相应的制度、体制和背景则成为制约因素,健全法规、统一管理、严格执法、改革现有的财产制度、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有效的旅游交换系统是推进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必要措施。

4 问题与展望

目前,国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类旅游移民上:一是旅游劳工移民,这主要是由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急剧上升,出现新的旅游服务行业或原有的旅游产业部门出现劳工不足而引起的劳工移民;二是消费导向旅游移民,但其分类较为混乱,根据移民持续时间、移民动机和房地产所有权关系等不同标准,西方学者分别把它们称为季节性移民、生活方式移民和退休移民等。

当前研究旅游移民以描述性分析居多,研究内容涉及类型划分、动因探讨、行为特征、目的地演化与管理、社会融合和VFR(探亲访友)旅游等方面,总体较为零散。在研究方式上,国际学者对实证研究较为重视,在地中海沿岸(如西班牙)、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等地方展开了一些富有特色的个案研究。但理论研究明显不足,旅游移民、旅游退休移民、生活方式移民、旅游劳工移民等一些基本概念不明确,旅游移民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从研究领域来看,对移民动力因子描述较多,对动力机制、行为特征、社会融合、旅游地影响等方面关注较少,重视动力因子罗列而忽视移民的社会融合、区域影响及机制过程,对旅游退休移民研究较多,对生活方式移民、季节性移民、旅游劳工移民研究较少。

总体来看,西方旅游移民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对旅游退休移民及其发生研究较多,对生活方式移民、季节性移民、旅游劳工移民的关注较少。许多有着重要内部规律性的旅游移民课题被有意划分开来,需要借助更广泛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可以从旅游移民的概念探讨和研究体系构建;旅游移民动力机制的深层研究,包括个人生活过程与移民途径、旅行就业的关系、家庭和朋友网络在VFR旅游中发挥的作用、政府政策的引导与管理;旅游移民在旅游地的社会融合过程及表现特征,自我社会定位;旅游移民的行为规律及其对居住地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对文化同一性、个性化和区域形象再造的作用;旅游移民类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比较,各自概念内涵和外部表现特征;消费导向旅游移民的演变过程及其与旅游地生命周期演替的关系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8.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八

迄今为止,对清水江文书抢救和整理工作的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徐晓光、龙泽江《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1);龙泽江《锦屏文书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04);龙泽江、曾羽《锦屏文书保护现状和出路》(《兰台世界》2011/08);龙泽江、罗康智《关于建立锦屏文书数据库的思考》(《凯里学院学报》2010/02);吴平、龙泽江《从学术资源保障看清水江流域锦屏文书的数字化道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2);王宗勋《锦屏民间林业契约及征集研究基本情况》(《贵州档案》2009/01);杨有赓《建设以林业契约为主体的锦屏森林生态博物馆和清水江绿色旅游刍议》(《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魏忠《独特的贵州苗族契约文献》(《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01),等等。目前,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相关课题主要有凯里学院曾羽主持的“锦屏文书数据库建设与村寨原地保护模式研究”(2011)。综合以上论文的分析,现分别将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与整理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及主要观点简要评述如下。

(一)清水江文书的抢救

1.清水江文书的现状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在开展。(1)领导机构。2006年,贵州省和黔东南自治州分别成立“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副省长、副州长担任组长,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县、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2)抢救保护实施机构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主要由各县档案馆承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天柱、三穗、黎平、剑河、岑巩、台江7县档案馆收藏进馆保护的清水江文书达8万件。其中,锦屏县档案馆收藏有35万件,已经抢救修复2万余件。2011年2月22日,锦屏文书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名录》。(3)抢救手段。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仅限于部分县档案馆的征集、进馆、修整、裱糊、编目、装盒等基础性工作。(4)保护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专项资助项目、总投资1800多万元、建筑面5400平方米的“锦屏文书特藏馆”正在建设之中。

2.抢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清水江文书的家底不清;(2)民间家户散藏的文书,折叠破损、虫蛀、霉变程度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亟需探索民间抢救保护的新机制和新手段;(3)县档案馆征集文书模式的抢救力度赶不上“自然流失”的速度;(4)县档案馆的抢救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影响抢救保护成效;(5)县档案馆的保护技术落后,存在再破坏。

(二)清水江文书的整理

1.现有整理成果。目前,清水江文书的主要整理出版物,先后有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2003年出版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共3卷,整理文书853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2011年先后出版的《清水江文书》共3辑33本,整理公布文书约14万件;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整理文书800余件。其他整理发布的文书有谢晖、陈金钊主持《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收入契约130余件。

(1)编辑体例。三家出版物的编辑体例各不相同。《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全文排版并列,用铜版纸印制,每件之首撰有简约著录文字。按照:A.山林卖契;B.含租佃关系的山林卖契;C.山林租佃契约或合同;D.田契;E.分山、分林、分银合同;F.杂契(包括荒山、菜园、池塘、屋坪、墓地之卖契及乡规民约、调解合同等);G.民国卖契的顺序编辑文书,构成前两卷“史料卷”。第三卷是“研究卷”,是契约文书的研究专题论文的汇编。《清水江文书》采用文书原件影印出版,一般不对每件文书全文判读,但是每件文书都有标题(含事主、事由、文书种类及时间四大要素)。对于图黑的文书,則整理出文字,附在文书图片旁。它的编辑以村寨为单位,每个村寨给一个顺序号,村寨之下根据不同的家族或家庭分卷,来自同一家族或家庭所收藏的文书为一卷。同一卷之下按照收藏者的原有分类,再分别列为若干帙。每一帙内的文件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辨读全文放在一起,按契约和其他文书依次分为两大类,契约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他文书包括官府文告、分银单、记账单等,也是按时间先后排列。

(2)分类标准。《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按性质,分为前文所述的7大类。其分类标准不是统一的,属于不完全的、概略的分类。《清水江文书》将文书按性质分为10个大类:契约文书、族谱、诉讼词稿、山场清册(坐簿)、账簿、官府文告、书信、宗教科仪书、唱本、誊抄碑文等。但是,每一大类内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其所拟定每件文书标题中的要素之一是“文书种类”,其含义是指约、字、合同、清单等不同的类别,是完全基于文书内容所包含的表述的分类。比如“约”的种类,来自文书内的表达就包含“立断山场杉木约”。《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不完全分类为:卖木契、卖山契、卖木并山契、卖田契、卖菜园、卖屋基契、卖地契、佃契、分银合同、分山合同、借契、借当契等。

2.现有整理成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理的成果,反映了整理者对清水江文书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深刻程度。《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的整理者,显然认为林业契约是清水江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单纯依靠林业契约,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历史变迁。《清水江文书》的整理者,则试图全面整理所有的文书,不局限某一类或某一领域的文书,似乎认为文书都有同等的价值,要留待研究者去挖掘和评价。但是,它需要足够的经费和队伍的持续支撑,研究者需要自己判读,难以利用。《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的整理者,认为契约是清水江文书的精华部分,选取一家保存最好的作为典型,但是难免“管中窥豹”。所以存在的问题是:(1)不同机构的整理者标准不同,没有共同的学术规范;(2)不同机构整理的成果有重叠,三家出版物整理文斗寨的文书,两家整理平鳌寨的文书,浪费学术资源和经费;(3)不同机构的整理者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到文书保存地收集,存在恶性竞争,“割肉式”整理,破坏文书的信息内在联系和完整性;(4)没有对清水江文书中苗族、侗族等文化符号(单位、名物)进行训诂和考释,影响文书的正确判读和深化研究;(5)没有建立起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

二、清水江文书的研究

自杨有赓1988年发表研究论文以来,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国内著作有6部,论文200多篇;研究人员主要有杨有赓、张应强、王宗勋、单洪银、徐晓光、罗洪洋、梁聪等专家学者。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凯里学院龙泽江的“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土地契约文书为中心”(2009),贵州大学吴述松的“清水江文书制度与苗侗经济研究”(2011年)。

国外研究清水江文书的学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代表论文有唐立《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植树造林的开始——林业经营兴起的各种因素》、武内房司《从鸣神到鸣官——清代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见苗族的习俗和纷争处理》、相原佳之《清代·中国清水江林业经营的一侧面——平鳌寨文书事例》、岸本美绪《贵州的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的山林契约文书》等。以上论文均被收集在《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3卷中。另,相原佳之《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发表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上。

三、代表性成果述评

(一)杨有赓执笔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及系列论文。杨有赓的相关论著均是清水江文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奠基性、资料性的开山之作。一是首次对林业契约中的佃契、卖契作了解读,是以后深入研究的基础;二是依据官府文告、诉讼状稿等,对“清江四案”(皇木案、当江案、白银案、夫役案)进行分析;三是对山客、水客、木行、排夫等木材交易主体及其行规进行了介绍;四是对木材交易和运输环节中的“技术性规则”(木材独特计量方法、单位等)作了介绍;五是民国时期的木材税收资料丰富。当然,该书阶级矛盾分析方法贯穿始终,有其局限性。杨有赓其他5篇论文也是在以上问题中展开的。

(二)张应强的研究。2002年,中山大学张应强发表了论文《从卦治〈奕世永遵〉石刻看清代中后期的清水江木材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03),以碑刻和民间文书为据,考察了清水江下游木材市场的交易制度。随后,又相继发表了论文《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流域的村落与族群——以锦屏文斗寨的考察为中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5)、《清代契约文书中的家族及村落社会生活——贵州省锦屏县文斗寨个案初探》以及专著《锦屏》(三联书店,2004年)和《木材与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市场、权力与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清水江流域苗族村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木材市场流通历史概况。

(三)单洪根和王宗勋的研究。二人均是黔东南本土学者,前者长期担任锦屏县和黔东南州的行政领导,注意对本地契约文书的收集和研究,20062007先后出版《木材时代-黔东南林业史话》(林业出版社,2008年)、《清水江木商文化》(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及《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凯里学院学报》,2007/05)、《林业契约与林权改革》(《林业经济》2010/08)等论文,比较系统的对锦屏林业契约进行了分类,初步揭示了清水江木商文化的特点,并对林业契约在当前林权改革重大作用进行了研究。后者一直在锦屏县档案馆和史志办工作,长期接触一手资料,在收集和整理文书的基础上先后发表整理和研究的论文有20余篇和专著《乡土锦屏》(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该书对锦屏各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四)罗洪洋的系列论文。20032007年在《民族研究》发表4篇论文,以《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民族研究》,2003/03)为代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卖契、佃契、分合同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约四种主要的林业契约。同时它指出“以林业契约为主的习惯法”起到了调整和保护林业产权、形成经济预期的作用。林业商品生产实践产生了法律意识,催生了林业契约样式。他还援引罗马法,来论证市场经济实践出法律意识的普适命题。至于其引申得出的“中国人的法律意識和契约意识淡薄”,则缺乏严密论证,且与林业契约的“契约设计的精妙”的结论似有冲突之处。罗洪洋还认为清水江林业经济只能是家庭私有制经济。

(五)徐晓光的著作和系列论文。《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撷取和述评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若干重大的林业经济纠纷或问题,比如内、外三江之间“争江”、夫役之诉、民国开放江禁之争、“漂流木植清赎问题”、民国木税之争、黔湘两公司木材砍伐纠纷、控诉山客巨富“姚百万”、姚家内部山林纠纷等,试图勾勒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清水江流域林业法制全貌。法制无非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以上选取的案件涉及木材生产、运输、交易等环节中的各类主体之间主要利益关系。当然,它所呈现的法制全貌是寓于叙述和解读中的启发性,依然不是脉络连贯、条例清晰的理论形态。该著作是一部研究方法有创新、体例视角有特色、比较系统的林业专门法制史专著,对以后研究的启示有:一是立足民族法,挑战“华夏正统”观念;二是突破法律史学偏重立法研究,漠视法律适用考察的旧模式;三是法律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兼用。《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7/06)是其系列论文中的代表作,针对罗洪洋的研究认为林业经营模式是“家族公有制下房族股份制”;二是罗认为清代中期林业纠纷一般由寨老解决,徐晓光认为官府已经介入到林业纠纷,并“最后裁定”;三是认为清代司法已经到达苗疆,“村规民约”所规定“送官纠治”就是依据。地方官府往往将“送官纠治”案件“回批”乡村按照习惯法处理。这体现了国家司法对习惯法的回应。

(六)梁聪的研究。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以锦屏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总体上是法律人类学视角的经验描述,但是穿插着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以叙带论”。注意文斗契约与中国内地传统契约的渊源联系,但是梳理历史脉络没有清晰地“接续”。他认为,规范与规范之间互动,以及规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互动,由此法秩序得以产生。后一种互动更为重要,也是讨论的重点。但是,他并没有充分展开、具体深入。

(七)相关博士论文。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年有多篇博士论文都以清水江文书为选题,学术水平比较高的主要有:沈文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16441911)》(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龙宪华《清代清水江下游苗疆地区法律文书研究(16931911)》(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从林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法律角度,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9.日本老龄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九

近年,很多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日本出现的高龄化问题开始了密切的关注。在当前的日本,不但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人口的高龄化也在不断的上升。伴随人口高龄化的进展,日本进入了规模缩小化社会,使得以确保就业市场扩大和青年劳动力为基本国家政策方针成了虚有的政策,并且促使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迁移至国外,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也就意味着日本社会像以往那样以加强财政补贴,扩大市场规模为手段来增强国民对国家的向心力,整备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面临各种困难。

选题的背景意义

10.国内外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对比研究 篇十

作者:刘争臻|lzz2925@126.com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51

4国内外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对比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局势日益激烈,人才竞争成为焦点。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开始广泛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人力资源规划这个重要的板块,更是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上的重大差距,严重制约了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从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为基础,介绍国外人力资源规划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然后分析国内人力资源规划的现状和潜在的原因,通过二者对比研究得出改进建议,旨在全面提高国内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水平。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界定

James W Walker

(1974)提出,HRP就是做好充分的管理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满足组织和个人的双重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评估,组织能够吸引、保留、开发、实用人才,来应对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同时,组织给个人提供现实的、令人满意的职业发展机会。他的这个定义对后来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很多研究者都沿用了这个定义,比如在Martin

W Anderson(1996)、Khoong,C.M(2004)、Zeffane、Rachid、Mayo和Geoffrey(1994)美国人口健康协会(1999)等的文献中,都使用了这个定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范围日臻广泛。在综合研究了历史上重要的人力资源规划定义和发展趋势后,Smith做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体现历史发展规律的定义: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管理过程,通过这个管理过程,将组织战略目标分解成定性的和定量的能力要求,然后确定能够满足这些短期或长期能力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目标,并且提供必要的反馈机制来评价这个过程。这个规划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组织的学习氛围,并且产生能够支撑各个人力资源管理板块的管理决策的信息。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重大意义

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组织间竞争更加激烈和直接。在世界范围内资源稀缺性已经非常明显,“控制资源、管理资源、运用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为组织竞争的最关键领域。对于组织来说,需要拥有的资源千差万别,有物质类的资源,如各种能源、土地、器材、历史遗产等;有非物质类的资源,如资金、技术、社会关系、品牌效用、客户等。但是不管什么组织都有一种必不可缺的资源,那就是“人”。没有“人”,一个组织生命体就像没有了细胞一样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发展、壮大了。竞争越激烈,资源越稀缺,研究者和实践者就越感觉到“人”对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关键价值,使得“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的概念广泛流传并且得到重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如何吸引、获取、配置、保持、激励、管理、评价、控制人力资源的学科在世界各国都有了深远的发展。

同样,任何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都需要有系统的规划,使得资源的数量、质量符合组织要求,并且及时满足组织需求,确保组织业务运转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如融资规划、土地规划、技术发展规划等等。有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说明“规划”对于任何行动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一种组织关键资源,更加需要得到系统的规划,确保组织的“人”在数量上、质量上、结构上、流动上都符合该组织的需求,促进该组织的发展。因此,“人力资源规划”也是工业社会出现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有些研究者和实践者把人力资源规划当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板块,包含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之中;有的把人力资源规划看成一个单独学科,高于人力资源管理且决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但是,不管是哪种看法,都认同了人力资源规划对于社会、组织甚至个体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社会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从宏观来看,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组织,单个的企业或者政府组织都是社会大组织的一个构成单位。社会要稳定,就需要各个构成单位的和谐、稳定、平衡发展。人力资源规划作用于每个企业组织或者政府组织,指导这些组织在战略指导下充分预测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等各方面的要求,分析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未来在组织内外可获得、可开发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且制定行动方案,有计划地获取和开发这些资源。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就要通过每个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合理配置,将个体输送到合适的组织、合适的岗位,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人力资源规划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同时,组织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会产生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源要求。社会环境中的人力资源必须满足组织的要求才可能进入组织,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需求与社会接轨的桥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将组织对人力资源素质的高要求传达给个体,将促进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为社会进步提供动力。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愿景的实现

首先,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组织识别战略目标。组织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战略目标不可能一成不变。人才的稀缺性使组织认识到,战略是现实的,不是理想化的,那种需要什么人才就可以找到什么人才的时代已经走远了,在当今社会,必须将“需要什么人才与能够获得什么人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理性的战略。人力资源规划通过需求预测、供给预测,可以使组织辨别战略、目标、愿景的现实性和科学性。

其次,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创造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内部环境。组织的内部环境是一个多种资源综合作用的复杂体系,人力资源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安排、流动,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三,人力资源规划能为战略目标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只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都支持组织战略目标,且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的时候,才能确保组织战略的有效达成。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正好能够保证组织的人力资源与战略的匹配。

2、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提升

不管如何定位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都能为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板块的工作提供背景和目标设置。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多少人,什么时候需要人,什么岗位需要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解决,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人员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各板快的工作目标。因此,人力资源规划有利于组织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且提高这些活动的效率。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个体意义

人力资源规划在组织层面展开,也会对个体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个体看到未来组织在各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就是对个体的发展要求。这就为个体设定了一个目标,可以指导个体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对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实现个体目标、提高个体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国内外人力资源规划研究和实践的概况

(一)国外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人力资源规划正式作为一个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独立的管理思想或者管理内容,应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力资源规划就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目光,他们通过实证研究、理论思辨、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阅读和研究了国外人力资源规划领域的大量文献,发现国外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主要关注发展历史、定义、内容和分析维度、操作细节、规划的有效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与战略整合等各个方面,相应的研究领域遍及医院、教育系统、政府部门、军队以及企业等各类组织。应该说,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研究是相当成熟的,如美国1977年就成立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学会,专门从事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论研究和推介,并且定期召开会议,召集人力资源规划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一起讨论人力资源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权威杂志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经常出现研究人力资源规划的文献,还有叫做Human Resource

Planning的期刊,专门介绍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情况。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对于他们具体研究内容的介绍和评价,将在正文中具体论述。国外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也较早开展了人力资源规划实践活动,并且很多组织还独立开发了自己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型和数据管理系统,有效的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率和组织绩效。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数已经步入战略化人力资源规划时期,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战略的整合来促进组织战略的充分实现。

(二)国内人力资源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概况

在本次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我广泛的搜索各类文献,发现国内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专业文献很少,而且原创性的文献更少,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规划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没有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在组织中的地位明显不如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板块突出;

2、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系统研究,很多组织在研究和应用人力资源规划当中都显得比较功利,强调技术、模型、方法的学习,而缺乏对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整体构建,造成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下降;

3、组织成员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参与度不够,人力资源规划仅仅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人事部门开展,获取内外部信息的触角不够全面、广泛,难以形成有指导意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4、人力资源规划停留在纸面或者“制订”这个阶段,不重视执行、修正、评估、反馈等后续工作,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不能充分发挥对企业活动的指导功能;

5、缺乏独立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或者模型,大多数组织使用的都

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6、人力资源规划停留在操作化阶段,离战略化还有一段距离。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九十年代就基本上进入了战略化人力资源规划的时代,国内的企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研究和实践中的不足,也应该看到,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是我们难以克服和避免的。我认为,造成国内人力资源规划水平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

1、对于广大国内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舶来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引入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整体偏低;

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板块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是最受国内企业关注的,也是过去传统的人事工作的重点,很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规划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往往不是很重视;

3、在计划经济时代,组织对所有资源都没有自主权,人力资源也不例外,进入市场经济后,很多组织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思想和行为习惯中转变过来,没有对人力资源的稀缺定产生正确认知,也就很难认识到开展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4、由于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人治”管理和非理性管理是主流,西方经历了科学管理时代,强调管理理性,倡导计划、规划对管理的指导作用,这与中国的文化和管理哲学本身有着矛盾,因此,国内组织很难真正自发的开展理性的人力资源规划活动。

四、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规划水平的对策

我认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规划整体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不成熟阶段,具体来看,处于操作化阶段,也就是西方发达国家70年代所处的阶段,主要特点是开始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纳入管理职能的一个部分,引进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技术、模型,旨在较为准确地预测人员数量、质量、结构的变化,以及时应对,降低风险。而且正式启用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企业并不多,还有很多企业的员工招聘、晋升等工作毫无科学规划和依据,随意性非常大。当然,也有个别先进的企业较早的引进了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已经有了自己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并且正在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转变,如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等。

由于国内整体人力资源规划发展还处于操作性阶段,因此,目前主要的任务是:

1、系统学习国外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从发展历史、潜在管理哲学到有效性分析、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等各个方面都要有较深入了解,切忌只关注战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不利于国内人力资源规划整体迈进更高层次;

2、积极推广人力资源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活动的重要性,帮助企业准确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有计划地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更加规范、更加有效;

3、推动整个社会劳动力市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力信息体系、配置体系和流入流出机制,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用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规范企业行为,使随意的、突发的、主观的招聘、配置、退出等行为失去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James W Walker,“ Evaluating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of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Applicatio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re-1986);Spring 1974;13, 1 2)Khoong, C.M.,“An integrated system framework and analysismethodology for manpower plan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power.Bradford :1996.Vol.17

3)Martin W Anderson;“The Metrics of Workforce Planning”;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4)Washington: Winter 2004.Vol.33, Iss.4;pg.363, 16 pgs

5)Abdul Rahman bin Idris,Derek Eldridge.“Reconceptualising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in response to

11.小王子国内外研究现状 篇十一

关键词:播种机械;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53-02

在推动种植业进一步发展及促进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播种机械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事农机科技研发及操作机具的人员,都应该全面了解国内外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掌握其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对新型播种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

1 国内外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播种机械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先进。目前,国内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具体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 播种机械品种齐全,种类丰富。播种机可分为许多类型,对于不同的地形条件和作物品种,播种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播种机。目前国内的播种机类型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地形条件和作物品种,基本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播种工作,但少数地势复杂、险要的环境无法应用播种机进行播种。

2) 技术原理多样化。我国的播种机采用的播种技术原理是多种多样的,有凿铲式、箭铲式、滑刀式等,这些技术原理的应用增加了我国播种机械的品种,也为农业播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3) 播种精度差,可靠性差,寿命短。我国的播种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播种性能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说,在播种精度、播种可靠性、播种机械寿命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我国播种机械发展起步较晚有关,也与我国的技术发展落后有关。

4) 传动变速结构比较落后,调节使用不方便。我国很多播种机械目前仍然采用的是铁制刚性地轮驱动,其直径不大且滑移率偏高,传动轴大多采用滑动或普通轴承作支撑,缺乏灵活性,传动阻力大。近年来,在新型播种机械的研制中,开始应用内六方孔调心轴承作支撑;传动变速开始应用更换链轮方式,变速调节不是很方便;开始应用塔轮集中变速结构;在传动轴或地轮方面,开始应用单向超越离合器装置,促进了机具传动可靠性的提高。

1.2 国外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

以美国、英国、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播种机械的发展现状为例,将国外播种机械的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 气力式播种十分普及。机械播种存在易粉碎种子、降低播种可靠性等弊端,而气力式播种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气力式播种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播种模式,这大大提高了播种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2) 播种效率极大提升。机械播种与人工播种相比,最大的特点不是体现在播种成功率上,而是体现在播种效率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播种机械经过不断的改良后,播种效率越来越高,播种宽度可以达到一次24行,播种效率已经达到18 hm2/h,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综合效益。

3) 节省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工作必然要消耗足够的能源,同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欧美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农业播种机械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视农业播种机械的环保性和低能耗性。目前,其最先进的农业播种机械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绿色播种的目标。

4) 高科技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机械的发展总是需要相应的材料和科技的支持,农业播种机械也不例外。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播种机械应用了多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如高强塑料、高强合金、精密压铸工艺、激光加工工艺等,在提升播种机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播种效率,为播种机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途径。

2 播种机械的发展趋势

未来播种机械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播种机械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的播种机械发展趋势如下。

2.1 信息化操作系统的应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以其高端、高效、实用、便捷、准确的优势赢得了各行业的认可。在农业播种机械的发展中,信息化操作系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播种机械中,实现卫星定位、数据共享、数据库的建立、远程操控等技术突破,大大提升播种机械的播种信息化性能。今后,各国精密播种机械必将朝着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2.2 新型材料和播种技术的研发

随着国内外技术研发的突破,各种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必将会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技术也会应用到播种机械中,提升播种机械的耐用性、实用性及相应的播种性能,全面提升播种机械的工作能力,加速农业领域的发展。

2.3 由单项作业向联合作业发展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飞速发展,已有的播种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研制出能够同时开展多项工作的联合作业机械,并研制出既可分又可合的组配式联合作业机械。今后,单项播种机械将被播种、耕整及施肥联合作业机械所替代。同时,应用大功率拖拉机,有助于改良播种条件,并为联合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此外,要加大免耕覆盖播种机械的研发力度,并促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后,播种机械的研制还会朝着高强度、长使用寿命的方向发展,并推动产品外观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扩大对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范围。

3 结语

国内外的播种机械在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发展历程后,已经逐渐具有了很多现代化的特征,取得了很多突破。对国内外播种机械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促进播种机械的进一步发展。

今后,在播种机械的发展方面,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农业现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播种机械技术,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出与我国农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性能播种机械。以此推动我国农业播种技术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提升我国的农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谢宇峰,许剑平,李存斌,等.国内外耕作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9(11):238-240.

[2] 刘晓娟,于晓波,张凤菊,等.旋耕机生产企业状况调查分析——基于全国耕作机械质量安全普查[J].农机化研究,2010(3):235-238.

[3] 张宇文,孟庆立,张文超,等.我国油菜播种机械的现状和问题[J].农业机械,2012(1):107-109.

[4] 刘曙光,尚书旗,杨然兵,等.小区播种机的发展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3):237-241.

上一篇: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考研经验谈下一篇:实习协议中应该包括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