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024-10-0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精选16篇)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

[案例描述]

一年级上册P34《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挂图。

②提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师:

你真能干。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答:从问题的目的来讲,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目的性或者说太过于开放,没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开放了,但是在开放的基础上,没有了指向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只是讲出自己看见的,但与本课的教学却是没什么关系的一些零碎信息,教师在学生表现出这一倾向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任其发展过了五分钟还是没讲到教师所讲的点上,这样虽说有了开放性,有了民主性,但是对本课的教学失去了可用性。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性,但也要适当的要有指向性,比如“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他们各有多少个?”,这样的提问才有目的性与开放性。[A1]

2.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二

1.注重直观性的操作, 让学生创建概念的表象

我们认知客观事物的最直接的来源就是感知, 这种认知过程尽管是简单的, 但是能够收获知识。 小学生思维的主导是形象思维, 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以思维分析作为视角, 启发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创建深刻、清晰、准确的表象, 如此不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概念知识。 例如, 教师在讲解长度、重量单位“厘米”、“分米”、“米”、“克”、“千克”等的时候, 可以借助直观实物, 以及与学生固有的知识和熟悉的事物相联系, 从而让学生创建概念的表象。 并且教师能够要求学生以量、称、掂的方式建立固有的概念认知, 再加以抽象, 最终实现概念的内化。

2.由生活实际中渗透概念

小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是由特殊至一般、 由感性至理性、由具体至抽象,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导是形象思维, 而到了中高年级阶段, 在持续拓宽学习视野、增加知识累积的影响下, 会逐步过渡为抽象思维。 然而, 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要求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支撑。 换言之, 教师的概念教学务必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 教师在讲解长方形概念的时候, 教师能够借助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黑板面、书面、课桌面、饭盒面等,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线段、直线的知识, 所以启发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抽象比较容易。 学生在观察之后, 不难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体的对边相等、长方形的边数是四条, 从而让学生明确长方形的概念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3.重视概念的应用, 增强学生应用与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 若教师仅仅是一味地讲解概念知识本身, 则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也难以使学生学习和把握。 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并非要求学生记忆概念, 而是让学生灵活应用概念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以重复、单调、乏味地教授概念知识, 而且是有效地统一实际生活与概念知识, 根据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以及推动学生灵活地应用概念。 例如, 教师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能够设置下面的应用题:红旗小学的30名小学生要去参加春游, 而要想把这些小学生送到目的地, 出租车最多可以坐4个人、面包车最多可以坐7个人, 那么需要怎样选择租车方式呢? 如此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很接近, 可以引起学生的自主思考。 学生在进行思考之后, 提出了两种方案, 一是30÷4=7……2, 需要租8辆出租车;二是30÷7=4… …2, 能够租5辆面包车。 以此作为基础, 教师让学生探究其他解决策略。 在学生互相探讨之后, 能够给出一系列方案, 像是租4辆出租车和2辆面包车等。 如此一来, 有效统一了应用题及概念, 能够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升华感性认知为理性认知, 从而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4.在概念教学中渗透发展的观点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逐渐完善与深化的。 例如, 针对减法的概念教学, 在一年级的时候, 教师仅仅需要让学生以剩余作为视角进行把握, 对减号进行认知, 之后再讲解减数、被减数等知识, 然后是让学生以两个数相差多少作为视角把握减法的概念。 在二年级的时候, 教师能够让学生求比一个数少几和演算减法作为视角去把握减法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时候, 让学生由减法的关系中, 对减法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把握。 因此, 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求在相应的时期形成相应的认知, 不可以超出学生的认知, 需要坚持时期性的原则, 只有如此, 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有效地把握概念, 延伸与拓展概念知识。

5.通过比较和分析, 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概念知识

一方面, 由概念的内涵对概念之间的不同进行把握。 事物的本质特点就是内涵, 其是跟其他事物进行区分的关键所在。 务必满足两个要素:一是本身务必有这种特点, 不然会与这种事物的范畴相悖; 二是可以区分其他事物跟这种事物。像是教师在讲解长方体概念的时候, 长方体的本质特点是长方体的所有面都是长方形, 其属于一个六面体, 只有满足这两个特点的才是长方体, 这是其跟其他六面体进行区别的根本所在。 另一方面, 由概念的外延区分概念。 外延就是体现的表象之和。 像是平行四边形的外延是菱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引起注意。 如此一来, 有效统一概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把握概念知识, 从而形成完善的概念体系, 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语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 教师应当与学生的现状, 数学概念的特点, 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只有如此, 才能切实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明.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4 (33) .

[2]刘霄剑.浅谈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 (初中版下旬) , 2013 (02) .

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取舍案例分析 篇三

【案例1】 我听过一堂《观察物体》的公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教室的前面拍,后面拍,从动物玩具的前、后、左、右、上面拍,最后还搬出许多盆景让学生与盆景合影留念。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透过热热闹闹的表面现象,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教学活动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种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教学活动应该舍弃。

【案例2】 “谁来抱一抱”。“想感受一下1吨有多重吗?请两位大力士来抱一抱这袋沙子。”老师话音刚落,立即有两位胖墩墩的小男孩举起了小手。无论这两位大力士怎么使劲,沙袋都丝纹不动。老师又请了四位大力士上去,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抱不起来,只能把它竖起来。孩子们个个气喘吁吁:“怎么这么重啊”“是啊,猜猜看,这袋沙子有多重?”孩子们有的说2吨,有的说1吨……“其实这袋沙子才100千

克。多少袋沙子才是1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10袋沙子合起来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教師为了让学生能感受、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1吨,教师设计了“抱一抱”的活动。

这种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真实,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应该加以推广。

总之,数学活动要重体验,轻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

4.案例设计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篇四

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5、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学生说明。

师依次出示让学生为其取名,教师板书。

师拿起一球,问:这是什么?

生:球!

师:(1)、请从桌上拿一个球(放进盒里);

(2)、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3)、请你拿起一个圆柱;

(4)、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

3、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大家都拿对了,注意,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手中的长方体,再摸一摸,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的样子给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

师:谁来大声地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生: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师:你是怎样摸的?摸给大家看一看。

引导:请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平平的面?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数

长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

我们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样子,请小朋友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圆柱和球,把你感觉到的给小组朋友说一说。(生边摸边说)

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的样子?

生:正方体正正方方的——我是看出来的;

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我是摸出来的;

正方体也有6个平平的面——我是数出来的。

我还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这个孩子观察得真仔细)。

师:长方体6个面都是一样大的吗?(教师拿起一个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小结:对!只有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

师创设一个小情境:圆柱气嘟嘟地说,大家都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样子了,谁知道我的样子呢?(师悄悄问:小朋友,圆柱生气了,谁来说一说它的样子)(出示课件)

生:圆柱的身子直直的,圆溜溜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有平平的圆形的面。

师:球呢?

生:圆乎乎的,圆溜溜的。

师引导:球没有平平的面(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竖起大拇指,学生掌声响起来)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想让你们轻松地玩一玩,想玩吗?请听好,请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他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小结:哦,原来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还有什么会滚动呢?

生:球!

师:对!我们来看球是怎样滚动的呢?——它和圆柱滚动的一样吗?(出示课件)

生:不一样

师:不错!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其中的秘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评:在教学方式,教者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教师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请看我把牛奶盒的花外衣去掉是什么?(长方体)魔方的花外衣去掉又是什么?(正方体)茶叶盒的花外衣去掉呢?(圆柱)皮球的花外衣去掉呢?(球)

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四种形状的物体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谁来说一说

(1)、形状是长方体的有哪些物体?

生:文具盒,砖„„

师:哦!太多了,你们真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2)正方体又有哪些?

生:魔方,骰子„„

(3)、圆柱的有哪些?

生:灯管。茶叶盒„„

(4)、乒乓球、玻璃球„„

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呀!把你知道的回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四、活动

(1)、游戏

①抽生上来摸大袋子里的物体,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猜对了有奖励。

②由老师当学生,下面的学生出题目让老师来摸。

(2)数一数

小朋友表现得都非常好,老师告诉你们关于小叮铛的一个秘密——其实小叮铛是我们人制造的,它身上有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出示课件)

(3)、搭一搭(小叮铛背景音乐)小朋友,小叮铛就要走了,你们想送礼物给他吗?请小朋友将自己小组的物体搭一搭,搭什么?怎样搭?先商量一下,商量好后就用你们聪明的才智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

(搭好后学生汇报,评出最好的给予奖励)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和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生活中的问题验证程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整理学具盒

师:请把桌上的东西放进盒子里,把它们整理好。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哪几种物体和它们的图形?

抽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对!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了它们的样子,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生闭上眼睛和老师一道边说边比划四种物体的样子)。好了,小朋友们,老师觉得你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老师对每个小朋友都很满意,你们今天对老师的表现满意吗?

[评: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注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比较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余兴来了。]

案例反思

1、教者的教学是比较清晰的。激趣引入——比较分类——汇报验证——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2、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

3、整节课创设了较多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的乐趣,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5.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五

一、填空题

1、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2);(3);(4)。

2、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等。

3、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2);

(3)。

4、为教学的重点。

5、所谓秧田式是指。

6、所谓“教育”,应当是。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11、教学模式指的是。

12、“最近发展区”是指

二、辨别题

1、《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3、“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

4、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数学课程目标各维度间的区别。

2、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

3、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5、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6、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7、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8、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四、论述题

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2、论述“探究”与“讲授”。

3、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4、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描述(从合作学习的角度上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生3:派5辆面包车。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二)案例描述 :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

(三)、[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四)、[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2、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等。

3、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①口头检查法——课堂提问、课后个别提问等。②直观检查法——检查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③实习检查法——研究性学习等。

4、那些与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5、所谓秧田式是指: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是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6、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4题,每题4分,共16分)

1、《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3、“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4、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各维度间的区别。参考答案(略)

2、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1)脱离上下文,独立成行;(2)放大字形,变换字体;(3)用符号作标记;(4)在内容下面画点、圈等;(5)用彩色作标记、旁批(如在正文旁批写“重点”、“略讲”、“要领”等),也可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或学习行为进行“特写”(如导入、演示、板演等),还可将教案加以微缩,以便运用时能一目了然。

3、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 ① 突出趣味性。

② 体现方向性(定向性、指向性、目的性)。③ 关注现实性。④ 关注开放性。⑤体现不平衡性。⑥体现高效性。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⑤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5、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答案(略)

6、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 化再加工;

(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7、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要点:(1)科学性(2)针对性(3)实用性(4)主体性

(5)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8、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举例(略)第一:出示尝试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四、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要点

(1)要注重独立思考(2)内容要丰富多彩(3)合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4)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2、论述“探究”与“讲授”。要点:

(1)论述“探究”与“讲授”的概念(2)对探究法的阐述(含注意事项)

3,对讲授法的阐述(含注意事项)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要点:

(1)论述教材与课程的关系(2)论述教师改变教材要有目的 具体内容参照讲议。

4.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要点:

(3)教学模式的概念(4)对教学模式的论述 具体内容参照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P26-27

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答案略。

(二)答案略。

(三)要点:

(1)说明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2)反思案例中的不足之处及自己的正确的做法(四)[案例反思]要点:

(1)利用新理念说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6.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六

翟镇镇二里头小学 刘晓敏

让爱意回荡在师生之间

一、案例主题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案例理念

亲其师而信其道。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与学生平等相处,宽容以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让教师体验到为人师的幸福。让爱意回荡在师生之间。

三、案例描述

1、抓住最初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喜欢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爱好。作为教师,在和学生第一次接触之前,就要从仪表、举止、说话艺术、授课艺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利用第一次见面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最好的印象,以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力,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次和新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和很轻松地介绍一下自己,和学生聊聊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同时也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告诉他们我也和他们一样,不喜欢下课拖堂、不喜欢题海战术……,让学生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心贴心的(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对学生提很多要求)。最后,再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好是QQ号,让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和老师说一些悄悄话、说一些真心话。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才能使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2、用心备课,让每一节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课本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可是,看看那些优秀的数学教师,他们的数学课堂却是那样的精彩:抽象的数学知识蕴含在有趣的故事、快乐的游戏、神奇的魔术中。这样的数学课,常常让孩子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情,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我的课堂同样可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上课时,我经常会

根据课堂和教学的需要,巧妙地穿插一些活动,例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搞竞赛,以及完成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我始终认为,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新鲜的、有趣的,他们才能学得轻松,对这节课的印象才会深刻。

3、课间多和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交往次数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一般来说,交往次数越多,了解的时间越长,彼此就会越熟悉,关系就会越密切。学生和教师的交往多数仅限于课堂上,而且每次都是以授课为内容,学生对教师很少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利用闲暇时间有意识地多接触学生,改善和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我们相互熟悉和理解,增加彼此的喜欢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我们所教科目的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课间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总是非常高。有一次,看到学生踢毽子,我走过去请求她们:“可以让我加入吗?”学生笑着点头答应,可还是有点疑惑的问:“老师,你也会踢毽子?”瞧,在他们眼中,老师是只会教书,不会玩耍的!我不动声色的踢给他们看,从眼角的余光中,我看到她们脸上的表情由怀疑变为喜悦,继而变为惊异。等我收了毽子之后,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惊叹:“哇!老师,你太厉害了!”然后,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老师,你怎么踢得那么多,又踢得那么好,教教我们吧!”“老师,你以后经常和我们一起踢毽子好不好?”我微笑着答应她们。很简单的一件事,让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拉近了很多,很多孩子把我当成了能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的好朋友。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凡是下课和我一起踢过毽子的学生或是看过我踢毽子的学生,在上下一节数学课时都听得特别专心,似乎觉得不认真听讲就对不起我这个朋友。而我,也从这件事上收获了许多的快乐和幸福。

4、多鼓励,少批评,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期望。

我们都知道,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相反,如果教师不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过低或经常受到教师的冷漠、歧视,学生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品质就会一天天变坏。

班里有位小姑娘,刚开始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从小组活动中,我发现她非常负责任,我就建议她做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刚开始,她怀疑自己的能力,怯怯地对我说:“老师,我的数学不太好,我怕自己干不好,影响咱班的数学成绩。”我鼓励她说:“虽然你的数学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你绝对是咱们班最负责人的学生,数学课代表非你莫属,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给了她莫大的信心。自从当了课代表,她上课听讲比以前更专心了,做题比以前更细心了,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后进生的辅导更用心了。同时,在协助老师搞好数学教学的工作中,她也做得非常出色,每天、每周、每月各小组学习竞赛的评比、总结,她总能做得井然有序,让老师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班里还有个学生,每次上课都不能认真听讲,而且总是侧着身子,随时准备和后面的同学说话。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气愤,就狠狠地教训他几句,可是后来发现他丝毫也没有改正。后来有一次批改他的作业,我发现他做的方法非常有创意,我就抓住机会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微笑着对他说:“如果你能在上课时稍稍再专心一些,你的数学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没想到听了这话,他的脸一下子红了。从那以后,他上课听讲还真的比以前专心多了。看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还真是没说错。

四、案例特点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师生间彼此真诚地接纳对方,从而达到心理相容,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热情高涨,主体作用就能发挥出来,教学目标就能实现。

7.小学数学作业的评语设计分析 篇七

一、针对性入手, 找出错误根源

在数学作业中, 学生可能会出现审题不清、计算粗心、分析不到位等错误,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只是以简单的对错或者ABCD四个等级来批改, 而是应该给学生以评语, 利用评语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根源, 形成深层的记忆。如在批改《表面积和体积》这个单元的作业时, 学生可能会出现分不清楚体积和面积的单位以及计算公式的情况, 教师在写评语时便可以找到学生错误的根源, 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 批语可这样写:“要认真区分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先要理清思路, 再进行计算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呢!”、“方法不错, 简便易行, 但是要注意在运算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分开步骤, 一步一步计算会不会更好呢!”等等, 诸如此类的评语,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提供给学生思考的轨迹。这样, 学生就会在这些批语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开始自我反思并积极地去修改, 也就可以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 怎么来改正, 而不是做对的就永远去做此类型的题, 做错的就永远不去反思, 导致一直都不会做, 只会拿同学的作业来抄。此外, 教师在写评语时, 还可以在评语旁边适当地加一些符号或者表情 (笑脸、哭脸等) , 这样既能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 又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亲近了许多。针对性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 应充分地应用在数学评语中。

二、启发性批改, 挖掘学生潜力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好的批语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 评语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判断作业的正确与错误, 而是应该给他们提出更高一级的要求,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尽可能多的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最终找出最适合的解题方案,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如评语可以这样写:“这种方法不错, 但是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你可以尝试一下, 相信自己, 你可以的”、“你可以具体说出第2题的解题思路吗?”、“老师非常赞同你对第1题的解法, 你可以将这个思路运用到类似的题型中去, 加油!”等等。

对于学习比较落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没有进取心的学生, 教师在写批语时不能只写对、错, 或者是写一些“你为什么不写作业”、“作业完成得不好”、“作业是抄的吧”等等, 而应该写一些鼓励性、励志性、能够帮助学生进步的, 而不是打击学生的批语。比如可以写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 让学生自己反省, 从而明白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明白勤能补拙。当然, 也可以写一些做人的道理, 如“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人的作业做得如何, 不仅仅是学习好坏的反映, 也是一个人心态的体现, 相信自己, 你可以的, 加油!期待下次你更好的作业”、“一次作业就像临摹一幅画一样, 只要认真地写、用功地做, 就会有所收获。”这样, 就会使学生从心里开始喜爱做作业, 从而地认真地去完成作业。

三、交际性评语, 拉近师生关系

教师在写评语时一定要真诚, 要真心地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同时要看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真实地予以表扬或批评。如果学生看到老师给自己作业真诚的评语, 那么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想向老师吐露自己的心里话, 并且会积极地与老师交流沟通。有时候学生也会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这时教师不应批评学生, 而是应给予学生鼓励和恰到好处的回复, 与学生多多交流,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 走进学生的内心, 更多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互动, 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在写评语时, 不应该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要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 将话说到学生的心窝里, 讲道理时要言简意赅, 亲切自然,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批语, 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评语要有针对性, 这样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进步。

8.小学数学命题设计方向分析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 命题设计 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60

小学数学命题的设计要立足于教育的实际情况,融入现代评价的相关理念,既要突显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又要关注创新知识的开发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命题设计应注重应用性

设计命题时,教师要考虑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明确教材内容的结构逻辑,有机整合各阶段知识,体现前后知识的衔接性和渗透性。命题要关注各知识点间的交叉和纵横关系,使之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考查的协调发展。

命题分析:

小明妈妈整理家务时找出了全家人的旧衣物,其中成人上衣8件、裤子9条,儿童上衣5件、裤子6条。一家旧衣回收公司的收购费是成人衣物9.8元 / 件、儿童衣物6.5元 / 件,另外一家的是上衣13.5元 / 件、裤子6.7元 / 条。按照两家公司的费用标准,小明应该建议妈妈将旧衣服卖给哪家公司?

这个试题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该题目考查的是财务运算,能有效引起学生做题的兴趣,并使学生重视计算的准确性。

二、命题设计应注重教育性

命题时,教师要使题目符合数学规律,具备较强的结构性、逻辑性,使命题中包含的前后知识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有序严谨的知识体系。命题设计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的焦点信息,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融入科学的教育思想,突显数学学科的教育性。

命题分析:

学校的一个水龙头因为没有拧紧开关,每分钟大约漏出25滴水,每滴水大概是0.5ml。这个水龙头一天会流失多少升水?一年又流失多少?

这个命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命题还隐含了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计算出的庞大数字,使学生产生震动,将节约用水的思想传达给学生,无形中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日常小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命题设计应注重生活性

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生活性强的数学命题,能快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设计数学命题时,应注重命题的生活性,使之符合生活的实际场景,让学生通过命题观察、分析、验证、推理等环节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命题分析:

例1 成年人每天至少需饮用1.5升水。小美爸爸的水杯为圆柱形,其底面半径为3厘米,高15厘米。请问小美爸爸每天应喝几杯水?

例2 我国国旗长度与宽度的比例为3∶2。按此标准,当我们学校使用的国旗宽为120厘米时,其长度应该是多少厘米?

这两道题目的信息都来自实际生活,例1包含的饮水生活常识,可引起学生读题的兴趣和解题意愿;例2包含五星红旗长宽比例的信息,使学生在解题的同时还拓展了视野,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意外而又令人欢喜的收获。

四、命题设计应注重创新性

教师命题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势因素,突出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促进学生潜能的激发。

命题分析:

一块长方形纸板长50厘米,宽30厘米。要将这块纸板做成高6厘米的无盖长方形盒子,应该怎样设计?请画出设计的图形,并计算出盒子的容积。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在分析题目后得到的解题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

解法一:(50-5×2)×(30-5×2)×5=4000立方厘米,方法如图1所示。

解法二:(50-5×4)×30×5=4500立方厘米,方法如图2所示。

这种开放性试题将理解题目、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增强了题目的综合性、趣味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的命题设计方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命题的评价导向功能,引导小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命题的设计既要具备基础性,保证形式多样、难度适中,又要突出创新性,让学生在解题中体会到蕴含于数学命题中的乐趣,从而促使命题考查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9.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九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10.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

(一)案例一:《千克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

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

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

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的方法很独到。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二)案例二《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

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

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

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

(三)反思:

1、案例一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2、案例二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只注重了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并没有认真考虑。所以造成了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3、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因为问题可使学生产生困惑,进而产生不满足感。所以说,恰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一些教师仅仅为了追求“时髦”,不顾学生的感受,课前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服务,还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导致教师形成新的错误的数学教学观念。陈祥文在《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中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定的新颖性,灵活的技巧性,明确的目的性,适度的障碍性。

二、提出问题的教学案例:

(一)案例一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演示“小狗和小熊推车比赛”图,让学生猜一猜,谁的车子让人感到舒服?

生1:当然是小狗的,因为它的推车轮子是圆的。

生2:小熊的推车的轮子是方的,人坐上去会觉得很颠簸,不舒服。

产生问题: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

(二)案例二

师:老师这件衣服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对于这件衣服,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你这件衣服是哪儿买的?

生2: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

生3:这件衣服是哪儿生产的?什么牌子?

(三)反思:

1、在案例A中,以“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圆形到底具备了哪些特征?”来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并可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不仅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还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的积极性。

2、案例二老师浮浅的问题,使学生不用思考脱口而出就能回答,不能引起学生们积极思考。这样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虽然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

3、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要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动力,并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三、解决问题中的案例:分桃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三年级上册)

(一)案例A:

1、呈现例题:计算48÷42、教师提问:这个问题如果要你用笔算,你会怎样算?

3、学生自主活动。(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基本方法)

4、教师并没有介入,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几分钟后,还没有学生找到基本方法)

5、教师不得不自己讲授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案例B:

1、呈现例题:计算48÷

42、学生自主活动: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并交流结果

3、结合直观操作的过程及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口算。

4、结合口算过程,教师讲授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认识分数的教学案例

1、创设情境后,提出问题:怎样表示一半?

2、学生折、剪。(用直观的方式表述)

3、画直观图。(用半直观半抽象的图形语言表述)

4、教师引导学生从感性经验中创生数学符号。(用数学符号这种抽象的方式表述)

怎样用数来表示一半?

(1)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生创生出不同的数学符号)

(2)师小结:同学们创造了这么多的表示方法,大家的创造都有道理。为了便于交流,我们统一表示成,板书分数符号。

(四)反思:

1、案例A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小组讨论都是缺乏引导的。对于除法的笔算,从形式上分析,与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笔算过程有很大不同,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过课本,一般不会想到,原有的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笔算经验只会带来负迁移。对于一种全新的知识,由于教师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或讲授,所以学生碰到困难是很自然的。

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个性化再创造的过程,逐步组织操作,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积聚感性经验,凭借直观操作和图形展开思维,形成的认识成为后续学生的“生长点”。当让学生自主创生新的表示方法时,学生都能有意义地进行个性化的符号表示,水到渠成地进行抽象思维,再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意义地建构起抽象的分数二分之一。

3、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11.关于小学数学体验教学的设计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教学

前言

小学是一个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的年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今后的思维模式及学习基础,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采用的教学方式便显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较为侧重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灌输,却时常忽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对学生的思维也形成了一定的禁锢。针对此问题,本文特对体验教学的设计及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究。

1.关于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的相关概述

1.1体验教学的定义

所谓体验式教学,即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在进行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将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既等同于教材灌输,也区别于教材灌输。等同于教材灌输是由于该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技巧将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传达,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起到巩固的作用;区别于教材灌输式是由于该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讲解,而是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手,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目的。

1.2体验教学的作用

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小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能力,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模式便显得远远不够。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获取知识的过程,依靠灌输式的方法进行学习,获得的往往只能是知识的表象,只有通过自身的思考与探索,才能够真正深入触及知识的灵魂,体验教学在对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方面就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体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其着重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在小学数学中进行体验教学的相关策略

2.1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单纯依靠教材讲解便容易使教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产生脱节现象,导致给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形成一定的障碍。小学生的年龄特性之一是容易对切身相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细节进行巧妙地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如在进行《简单的统计》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家庭中的柴米油盐等实际开销,并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简单的加减运算来统计出家庭每月的大致开销。通过这样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潜在联系,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运算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2适当开展数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的年龄特性,枯燥的课堂教学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之余,适当开展与数学相关的课后游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进行图形的学习时,可适当开展一些关于图形的教学游戏,游戏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教师给出一个图形的大致范围,随后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范围来回答出一个相关的物品,如教师给出“一个长方体,长度为20cm,宽度为8cm,高度为2.5cm”的范围,学生可在脑海中自主构建出该物体的大致结构,并罗列出适合此范围的相关物品,如铅笔盒等。游戏可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在教师给出相关范围内,能够给出最多与范围相符答案的小组即为获胜方。在适当游戏的调剂下,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也起着一定的效果。

2.3进行实践动手教学,强化学生对数学教学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单纯通过理论教学进行指导难免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与感知。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长方形的学习时,教师将一些长度不同的小棒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各自搭建出一个长方形,随后对每位学生搭建出的长方形进行比较,抛出一些引导式的问题,如“为什么大家搭建出的长方形大小都不一样?”、“小棒的长度与长方形的大小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等,引导学生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并从中探索图形的形状及规律等问题。学生在经过实践动手操作后,对数学的理解也会随之加深,从而提高体验教学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小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新方法——体验教学[J].课外阅读(中旬),2013(06):322

[2]李晓.解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体验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04):22-23

[3]姚遥.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2(36):69-70

[4]李成琼.刍议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J].科学导报,2013(06):321

12.小学数学中的案例教学 篇十二

一、案例教学帮助克服思维障碍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设计合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案,要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合适的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熟知学生的思维盲点,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握住运用案例教学的最佳时机,使案例教学发挥最佳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遇到障碍的时候,教师要灵活应变,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的办法.比如在求梯形的面积时,有一题: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面积.有一学生认为只要3+5=8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这种算法显然是错误的,老师询问学生这样做的理由,学生认为按照梯形面积公式3加上5再乘2除2,乘2除2可以抵消.这种做法在大人眼里无疑是非常荒谬的,但在缺乏完备思维能力的小孩子眼里,这可能是非常合理的.这时候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必须严格按照计算规则来算,老师可以诱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梯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呢,然后举一个不这么特殊的案例,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这只是个别情况,这种计算方法是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梯形的.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教师要反思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思维盲区,诱导学生消除思维障碍.

二、多媒体呈现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化他们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深入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设计出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教授认识人民币的课程时,为了更好地联系生活实际,肯定要让学生接触到有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包括人民币的面值有哪些、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人民币的用途,甚至包括我们日常用品的价格.如果老师用真实的人民币授课,不仅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而且人民币上有很多细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播放人们用人民币在商场购物、买票、在银行存钱取钱等介绍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相关内容的视频,让学生对人民币的用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引入主题,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民币,甚至还可以了解人民币从产生到现在,它的实际价值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挥它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点,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三、案例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探索知识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内容越贴合生活实际,学生越容易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贴合生活实际的、学生熟悉的例子,将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相对应,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比如在进行“吨”的教学中,学生对这个单位比较陌生,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身边的工具,让学生去感受吨,比如学校小花园里几吨重的大石头,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尝试抬一下大石头,学生肯定会发出“好重”的感慨,这比老师单纯地描述一吨有多重更加有说服力.只要老师善于利用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案例,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与数学有关的东西,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四、实践操作案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老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大多好动,相比刻板的知识,他们更喜欢动手操作.让孩子在做中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学具,让学生调动眼、手、脑等全身感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比如在教授九和其他数字相加的时候,可以运用“凑十法”,让学生通过摆木棒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对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

数学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一门世界性学科,学好数学至关重要,从小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发展很有帮助,案例教学在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方面有无法比拟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教材分析 篇十三

数的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但在教材这方面,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较为单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计算教学更富有活力。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

一、1——12册计算教学内容及要求和重难点:(见《小学数学数的运算内容分布及教学要求》)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为例,在一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是“在具体的情景与活动中,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具体的情景和活动来理解,并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达到能正确进行计算。而在二年级上册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随着教材内容的加深和变化,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计算教学的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各册计算教学要求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以及重难点,来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计算教材的编排特点:

1、重视从学生生活实际或实际活动中引入数的概念;

2、数的概念、数的组成与相应的计算相结合;

3、笔算在口算教学的基础上进行;

4、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5、笔算与估算教学紧密融合;

6、计算教学的难易程度呈螺旋上升梯度安排。

三、计算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整数,小数,分数计算的内在联系。

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都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减:整数加减法的要求是末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小数计算要求小数点对齐,还是相同数位对齐;分数计算必须是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同样是必须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实际上都要按照整数、乘法、除法的法则计算,所不同的就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小数乘法要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要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就运算而言,加法是减法和乘法的基础,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乘法又是除法的基础,乘法和除法是互逆的,除法还是减法的简算。就知识体系而言,学生是学习了整数以后,再学小数和分数,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计算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学起点,开展计算教学。

2、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的联系。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需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计算,笔算也能促进口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须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它更是对口算、笔算的一种验证,而简算又是优化的体现。

四、计算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

记得有一位数学家雅诺夫斯卡亚曾经说过:解决数学知识就是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时我是这样渗透转化思想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我和同学们进行交流,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计算呢?”这时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0。”另一个同学又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1。”接着又有学生说:“老师我喜欢计算一个数乘

10、乘100。”这时我接着说:“同学们喜欢计算的都是比较简单地、能够口算的,老师这里有一个比较难的,你们能不能不笔算写出结果呢?”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23×99,学生看了题目以后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把99转化成100-1的差,这样学生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了这种转化思想,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把不喜欢算的转化成喜欢算的。我想,正是有了思想方法做基础,学生才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再例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每支铅笔0.8元,3支铅笔多少元?0.8×3等于多少呢?(这个知识没学过的)有学生就说了:0.8×3其实就是表示3个0.8相加是多少,我可以列为加法算式:0.8+0.8+0.8=2.4;另一个学生说还可以这样做:0.8元就是8角,8×3=24

角,24角就是2.4元。数学上象这样的转化还有很多,比如:计算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除法可以转化为整数除法等等。这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这种方法就是转化法。它是指将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我们在今后学习数学时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

2、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形既可以是直观形象的图形,也可以是具体的实物),数为目的;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低年级学生对纯粹的计算是没有兴趣的,这就要在计算教学中充分加强对学具的合理应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数形结合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我给35+20和35+2 设计了两个“半成品”,问学生珠子拨完了吗?再让学生自己拨一拨,强调拨在哪一位上,为什么。最后在拨珠的基础上让学生广泛地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之前,虽然学生已经总结出抽象算法,也进行了初次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比较,但是从这里学生的发言看,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理解抽象算法的算理,所以这里不脱离计数器,而是就计数器的拨珠过

程启发那些尚不能理解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抽象算法的过程。50+34 和5+34,较上题有所改变。这次是让学生自己画算珠,这样在层次上比上个题有递进。这样牢牢以计数器为助手,突破教学的难点是十分符合低年级教学特点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归纳推理法:

归纳推理法即是通过“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发现如果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依旧不变,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测:可能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是不变的。那么这到底正确不正确呢?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验证,说明是正确的,再让他们试着举出反例,结果发现举不出相反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利用先观察,再猜测,然后验证,最后归纳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和实质。

4、类比思想:

类比思想在数学计算教学中也是经常用到,例如还是上面的例子:乘法交换律。课堂伊始,先回忆“加法交换律”的内容,然后类比到“乘法交换律”,也可以使学生很快的领会新知识。同样由“加法结合律”类比到“乘法结合律”;再如教学“怎样求最小公倍数”一节时,可以由“怎样求最大公因数”而类比推理得出。(都要用到短除式)

五、计算课典型课例:

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从两个角度、两条线来说说这节课。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

1、清楚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新旧知识间关系:

人教版P110页的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在刚刚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后来学习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建立在已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师重在引导,进而同化知识。

2、体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确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不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要从“分数单位”入手来引导和点拨(教学难点)、明确算理;在此基础上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而教学的关键是“通分”。

(二)、站在研究者的角度看教材:

1、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两条线,确定教什么、学什么:

本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即明线就是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隐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暗线就是“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时,使学生立刻会想到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2、结合两个角度、两条线,确定如何教和学:(1)教师如何教? 第一环节: A、通分练习

和 和 B、口算:

21429275+ +-+ 3377111*** 通过上面的两组练习题让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随即改变第一道题使它变成+算呢? 第二环节:

A、出示例题:与旧知比较,有什么区别?前面学的是同分母分数相加减,而这两个分数呢?是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教师重在点拨: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里面有几个?而

1414310143,该怎么计10呢?它的分数单位又是什么?由此理解“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B、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前面同分母分数我们是怎样计算的?那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怎样才能把它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呢?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进行通分,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C、计算法则的概括: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学生怎样学?

在明确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必须先通分。因此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解答,格式准确。注意做题的书写格式,特别是通分的过程很重要,可以在验算本上完成,然后直接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然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分组计算,组长对答案。也可全班进行,几位同学板演,发现细节问题,及时纠正。

六、计算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计算”应该是先“计”,后“算”。“计”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考虑、筹划。“算”才是用已知的数目通过运算,得出结果。大多数人认为“计算”就是“算”,因此都重“算”轻“计”。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哪些重“算”轻“计”的行为呢?又有哪些需要“计”的策略呢?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有哪几步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其次根据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的特征,数据的特征,确定能不能简算,应用什么运算定律简算。同时,也要注意别掉进简算的陷阱里了。如:25×4÷25×4,有的学生就算出结果为1,这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他注意了简算25×4=100,而忘掉了运算顺序。再次,对于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有没有打破常规,巧算的策略。如50÷9×18,就不能按法则先算50÷9再算乘法,可以先算50乘以18,再除以9。这也是我们平常的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而造成的。使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见题就算,缺乏对题目进行全面的策划。计算就要抓住计算的关键“计”,“计”应该是“算”的前提,只有“计”

得好,才能“算”得准,算得快。

1、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即:“熟练”、“比较熟练”、“会”。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2、讲清算理是关键。

新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 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 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3、应加强估算。

计算有很多类型,如:口算,列式计算,脱式计算,估算,竖式计算等等。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的其它几个方面,如口算,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而对估算教学甚少,甚至置之不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要加强估算教学。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甚至影响到他的数学能力。例如,西瓜和钢笔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将它们的重量和长度分别标成100千克和14 米;应用题 “酱油每千克1.2元,小明买3千克,付出5元钱,还能找回多少?”五年级学生有算成“还能找还14元”的„„如此错误,与其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或者说学生计算粗枝大叶,还不如说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估算能力薄弱更为确切。学生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在于平时教学中并没有把估算放到应有的地位加以重视。所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有意识的估算教学。要重视估算,必须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体会到估算的作用,为实际应用作参考,如用估算去验算其它计算结果。

4、应重视口算。

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重笔算,轻口算,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师对口算训练更少。其实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口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训练内容,要想算得又对又快,多数学生选择从高位算起(口算加减法),这与笔算中的以个位算起又是矛盾的,我们教师在这里犹豫不决,对两种算法不能作一个较为合理的协调,于是对口算训练不力。其次,口算训练方式单一,学生乏味,没有激情,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少数优秀学生,不愿参与这样的口算训练,甚至破坏课堂纪律,教师为了避免这样的混乱,而选择少训练口算。再次,口算训练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形式多样,如“开火车”、“接力赛”、“抢答”等等,要知道,如果笔算是一幢高楼的话,那么口算就是这一座高楼的一砖一石。试想,小学的相加减乘除,以及后继学习的乘方,开方,有哪种能离开基本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法)。因此,我们只有强化口算训练,笔算能力才可能得到提高。同时口算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最好的方法之一。

5、在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应注意适时优化。

应该说,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但“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并不是一回事。“一题多解”追求的是学生个体方法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个体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算法多样化”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

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如“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创造”出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生本人来讲就是最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如学生算“9+5”时,学生一的算法是:9+1+4=14;学生二的算法是:5+5+4=14;学生三的算法是:(9+1)+(5-1)=10+4=14;学生四的算法是:9+4+1=13+1=14。因为学生知道9+4=13,9+5比9+4多1,为什么一定要凑成10呢? 缘于对“算法多样化”的热衷,“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成为很多课堂常常出现的一句话。在多数课堂上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引导各种算法,然后一律称好,新课标不急于优化,有些教师干脆不优化了。的确,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使命。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算法多样化的效用关键在于呈现后,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的选择恰当的方法。但是,有些教师却把提倡算法多样化当成让学生“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以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算法就是合理的,只要是学生的算法就要“尊重”,认为这样就是“自主”。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是通过例题,讲一种最佳算法,学生明白算理,并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算法多样化,改变了过去计算教学只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但在教学

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强调算法多样化,是有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例如:48+2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想出了六种算法,(1)48+27=40+20+7+8=75,(2)48+27=48+20+7=75,(3)48+27=40+27+8=75,(4)48+27=48+2+25=75,(5)48+27=45+3+27=75,(6)列竖式计算。教师似乎意犹未尽,又问:“小小发明家们,你们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在教师的鼓励下,不甘示弱的小朋友于是就想出毫无意义的第7种、第8种┉┉一节课下来,那些后进生,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有明白,一种算法也没有掌握。片面地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没有教给学生最佳的计算方法,是不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我们倡导算法多样化,更应强调计算的最优化。在这样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6、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14.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篇十四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最枯燥难学的学科,也是理性最强的学科,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教师要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案例分析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案例;分析

教师要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数学教学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本文从如下几个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趣题巧解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只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时又往乙那边走,直到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解题分析:如果你们想分段算出狗跑的路程,再求出所分路段的和,将很难算出结果,因此要从整体考虑。要求狗跑的路程,狗跑的速度已知,需要求出狗跑的时间,而狗跑的时间就是甲、乙两人的相遇时间。这样用狗跑的速度乘以它所跑的时间就可以算出狗跑的路程。

根据分析解答如下:

先求甲、乙两人多少小时相遇(即为狗跑的时间)?100÷(6+4)=10(小时)

再求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10×10=100(千米)

然而我却想出了另一种思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狗一共跑了100千米。狗一小时跑10千米正好等于甲、乙两人同时跑一小时的路程和。甲、乙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相遇,这段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应该就等于甲、乙两人的路程和。由于两地距离是100千米,因此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所以狗也就跑了100千米。

如果按照我的解题思路,将原来题目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20千米”。那么根据我上面的分析,甲、乙两人加起来的路程和就是100千米,而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2倍,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2倍,即100×2=200(千米)。假设将原题中“狗每小时行10千米”改为“狗每小时行7千米”,那么狗的速度是两人速度和的7/10,在相同时间内,狗跑的路程就是两人路程和的7/10,即100×7/10=70(千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平时敢于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够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就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案例二:大树有多高

我家院子有一棵银杏树,一天,妈妈指着银杏数,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不禁一下子楞住了,心想:“这棵树这么高,尺子又不能伸上去,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了数学课上学到的倍数,于是有了办法。我胸有成竹地对妈妈说:“只要给我一把尺子,我就能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不过你要配合我。”妈妈半信半疑地说:“那好吧。”

于是,妈妈给了我一把尺子,我开始测量。今天是个晴天,我让妈妈背对着太阳,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量出妈妈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再测量出树影的高度是300厘米。然后我问妈妈实际身高是多少?她说是165厘米。过了一会,我不假思索地说道:“树的高度是495厘米。”妈妈听后疑惑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充满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说:“我是用倍数法计算的。我先测出你的影子长度和树影的长度,然后算出树影长度是你影子长度的3倍,由此推出树的实际高度也是你身高的3倍。算式:165×3=495厘米,所以树高是495厘米。”

我用数学知识算出了大树的高度,通过这次测量,使我明白:只要留心观察,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的作用可真大呀!

案例三:生活中的近似值

今天,老师在我们学会了用“四舍五入”法取小数的近似值后给我们出了两道题目:

(1)小王批发了13.6吨梨,他租了一辆载重量4吨的卡车来运,他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2)某服装店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我一看到题目就特别兴奋地用四舍五入法将它们解决了13.6÷4=3.4(次)≈3(次)50÷2.4=20.8(套)≈21(套)。心想:这太容易了,不就是要注意保留整数吗?这个陷阱套不住我。我迅速将答案告诉老师,老师用一种鼓励的语气对我说:“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我狐疑地看着老师,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说:“请大家在做题时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该怎么做?这两题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第一题剩下的零点几车是扔掉呢?还是再运一次?第二题剩下的零点几套够不够做一套呢?”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做题目要联系实际,不能死搬硬套,学习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维,没能灵活处理。像运货,装油,装水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要向个位进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类型的题目在取近似值时不管小数点后是几都不向个位进一。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来:13.6÷4=3.4(次)≈4(次)50÷2.4=20.8(套)≈20(套)。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并说了我的想法,老师终于满意的笑了。并顺便说了这两种取近似值方法的名称:进一法,去尾法。

通过这次求近似值的练习,使我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死学习,要将课堂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学得活,用得灵。

案例四:一共有多少种坐法?

学校组织看电影,五(1)班安排在第18排,这一排有30个座位。小鹏和小飞是一对孪生兄弟,班主任安排他俩坐在一起,小鹏和小飞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这道题我刚开始是这样想的:要求出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就必须先从题中找出有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哪几个人必须坐在一起。

由题意可知:有30个座位,有两个人必须坐到一起。这样我们便会运用所学规律:一共有多少种坐法=总座位数-坐在一起的人数+1,即:30-2+1=29(种)。

后来,细细想来不对劲呀,题目告诉我们:小鹏和小飞是一对孪生兄弟,班主任只是安排他们坐在一起,可并没有说谁坐在谁左边,谁坐在谁右边。经这样仔细一琢磨,才恍然大悟:小鹏坐在小飞的左边有29种,小飞坐在小鹏的左边也有29种,即:30-2+1=29(种)29×2=58(种)。

显然,答案应该是一共有58种不同的坐法。由此,我想对大家说:希望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5.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十五

一、涉及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内涵机理界定

智慧具体是某类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且运行程序优良的描述结果,如若空间结构搭建不存在智慧节点,尤其在外力场作用下会按照时间顺序与方向逐步改变;而相同数目质点分布状况下,系统结构合理性、内耗功效便直接决定智慧成就高低. 人类智慧成就优劣, 主要透过精神空间引导行为结果与功耗比展现,实际上就是内外精神空间相互作用而滋生的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结果. 那么数学智慧课堂, 便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能效,同时结合有利因素进行学生认知规律迎合,同时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施教方案,全程摒弃传统硬性口语灌输现象, 进而稳定学生学习主动效应. 令不同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不单单能够稳定认知规律,并且科学协调个体情感、社会化发展成就. 课堂现场有关学生主体意识要得到充分尊重,适时地激发其内在需求,确保引导其活泼参与更多教育单元. 普通形式的教学策略与操作模式相互对照,智慧型课堂完成了师生角色创新定位任务指标,稳定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定位效率, 使得不同课堂教学因素得到系统融合,由此教师、学生以及课堂都将获取可持续发展机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策略解析

(一 )设置灵活的引导情境

任何数学知识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延续,目前小学数学课程已经与生活熟悉背景全面接近,学生自觉性接纳程度也越来越可观,教师要做的就是带动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使得课堂现场充分生活情趣, 保留智慧探求特性. 毕竟探究才是教学活动延展的生命线,创新教材已经全面克制定向性例题与封闭思维布置状况,在结论、思路空间上赋予较强开放性,尽可能地开放合作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心智提升.

(二 )知识综合运用中迸发智慧结晶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朝着综合化形态过渡,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既定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与实验工具等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一切问题,使得教学源头流淌出鲜明的智慧效应. 为了贯彻这类技术指标,首先要活用教材,从中开拓生动且富有教育矫治的线索,使得生活与数学规律融合一体;再就是完成实践项目匹配任务,丰富综合素质发展体系.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日记等游戏演练,培养其独特思维习惯,必要时设置一些趣味性、发散性和启发性问题, 督促学生自行解决. 大部分学生在高度思维兴奋之中,一旦说获取答案结果便自然喜形于色,豁然开朗,对于教师人员来讲更是极大安慰.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相关案例内容补充

(一 )科学的智慧引领

案例:姐姐买了13千克苹果,一共花了39元,那么每千克苹果要多少钱?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于问题情境设置状况比较重视, 主要在于其能够顺利摒弃抽象问题蹩脚思维现象,相对地贴合儿童心智特征与生活实际规律. 须知上述一切方案不单单决定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致,与抽象内容理解程度,同时直接影响系统学习潜能发挥效应,维持现场活动生动特效.

(二 )全面捕捉学生灵动思维规则

案例,求一个长方体表面积

长:10宽:5高:5单位:厘米

生 1:(10 × 5 + 5 × 5 + 10 × 5) × 2

生 2:10 × 5 × 2 + 5 × 5 × 2 + 10 × 5 × 2

生 3:10 × 5 × 4 + 5 × 5 × 2

……

5 × 5 × 105 × 10 × 5

实际教学环节中, 教师不仅要作为先进知识的传递媒介、对话的提问机构、学习活动的指导工具,同时要保留一双智慧眼睛,能够时刻关注任何学生行为表现,包括思想生成状况. 这部分强调的灵动思想,包括学生对于知识的疑问,或是课后独特的理解结果.

具体来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科学引导功效,任何教育活动都不能脱离模拟学习而独自运行,教和学的关系必须时刻明确,切勿因为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摒弃细致的引导流程. 教师应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才能使数学阅读之花芬芳灿烂、奇香四溢. 数学中的阅读是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充分调动潜在的思维的灵性,并且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教师呈现的文字信息以及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积累的素材和课外数学读物等相关材料,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并且能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指导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智慧引导流程,只有在不同问题情境与实践操作空间下,学生跟进意识才会不断增长,才能主动联合生活线索进行心智开发,不断适应社会全新挑战机遇,最终为日后专业化发展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摘要:绽放智慧效应是小学数学教师贯彻职业技术指标的特殊手段,本文主要结合现实课堂不同信息资源以及创造性策略延展状况进行细致论述,希望由此明确既定教育现象,同时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加以改善.

16.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一、创设情境,在质疑中展开教学

疑乃思之源泉。对新知识的出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新知背景中的连接点,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思维被激活,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渴求的心理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共同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

传统计算教学习惯于通过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再让学生依据法则进行反复地操作,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这不仅对学生适应社会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一)主动猜测,多种算法

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数学猜想是探索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比较迅速地发现事物的规律及给人们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时,围绕12×5=?重点展开探索,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验证猜想,探究算法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重点探究后,我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自己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用刚才自己发现的方法再尝试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讲述给其他的三个同学听,并比较哪种方法好,说明理由。

(三)比较归纳,得出方法

在上面的这个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用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呢?学生已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用连加计算太繁琐,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的方法有时可用,有时不可用,所以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去乘,再相加最合适。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过程,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方法,同时感悟到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什么时候是通用的。

三、培养良好习惯,是计算教学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正确、迅速的保证。小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虽计算出错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习惯不好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与保证。如46.8×0.37+4.68×6.3从表面现象看,题中没有共同因数可以提取,无法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但若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把46.8缩小10倍,同时把0.37扩大10倍,它们的积不变,经过这样一转化,原题就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了。认真书写可减少计算错误。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同时要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这不仅是保证计算正确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也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规则,形成计算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态度。

总之,改革需要勇气,继承同样需要勇气。计算教学不能依赖于情境,算法多样化要把握实质,若是出现偏差,会导致不良后果。计算教学还是要重视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口算能力等基础。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丰富、发展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方法,必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白鹤镇2011年上半年清洁家园汇报材料下一篇:我很满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