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精选11篇)
1.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人类将迎来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相互竞争、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为此,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言,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新科技革命最开放的人。未来需要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可以断言,新世纪只会青睐那些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国家,以及拥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努力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自新课标实行以来,很多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呈现花时多、收效少的不良情况。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如何通过一节节生动、活泼、有效的语文课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同时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为了更好地实践新课改倡导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理念,我们特设立此课题研究小组,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开放性课程。运用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动作策略,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时空,优化教学评价,充分发挥研究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能主动去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将开放性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促使教师掌握先进的课程理论,增强课程意识,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进一步成长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未来教育日趋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着眼点和目标。而开放性的语文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方位、多元化的开放,必然会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饶有情趣的学习方式。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自然人性论、自我实践论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而开放性的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综合为整体性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使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一)教学时空的拓宽
语言不止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它还使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发生变化。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作为一名为生命奠基的语文教师,有义务让学生的40分钟的生命得以增值,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语文教学的舞台就有多大,开放的语文教学就要冲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向课前课后辐射,向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网络寻求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大语文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
这部分的研究主要围绕“语文学习中的综合性活动”展开,语文中的综合性活动,不能仅限于45分钟,它有较长的资料采集工作,体验探讨阶段,而这有很大一部分都要借助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这一块学习中去挖掘生活中的语文信息,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如通过网络、动手实践等,拓宽教学时空。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挖掘活动的内容,进行专题探究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习惯。
(1)将每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专题探究。
(2)每组选出一位组长,各组长有语文课代表总领;负责探究活动过程中事项的安排、监控、汇报工作。
(3)以小组为单位,在每一个活动阶段进行设计、交流、调整,整理相关资料,形成一定成果,推选代表进行班级展示。
(4)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多种评价,撰写随笔、感想,形成一定的活动经验。
(5)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综合实践等能力。
2.课题组成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探究工作。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等时间对活动的基本类型、形式、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等进行学习研讨,使教师进一步增强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教师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对活动中的细节、时间和方式作精心的安排和规划,作细心的预设。面对随时可能生成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要适时适度进行活动调整,及时对学生和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及时拓宽信息渠道。正确处理预设性和生成性之间的问题,使活动实践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以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精神不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语文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没有探究,就无所谓创新和发展,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舞台,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独立自主方可有所创造,这是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重要基础。对此,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学习”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1.发现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能够入选教科书的作品,都是名篇佳作。是名篇佳作,则必经过了前人煞费苦心的研究,在主题、结构、表现手法、写作风格甚至是遣词煅字上,基本把该说的话都说尽了。这给教师发现有创意的问题带来了难度。但是前人一般不是从教学的角度分析文章,这就要求老师熟读课文,掌握较多的相关材料,从教学的角度深入思考,化繁为简,去粗取精,把前人的成果为我所用,要是能发前人所未发,那就更好。
2.设计问题
发现好问题之后,应该想想,怎么问出来这个问题,也就是怎样设计“题干”,才能让学生明确的知道老师在问什么,从而迅速进入思考状态。
3.落实问题
发现问题和设计问题属于备课阶段的工作,要想让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的好问题其实发挥作用,还要注意讲课过程中的落实。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启发问题
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经常有答不出来的时候,有答不到点儿上的时候,还有就差那么一点点的时候。这些时候,就要灵活地启发学生,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总结问题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应该在得出答案之后,进行简短有效地总结。总结的内容,一是答案本身,二是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者尤其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处理意外的问题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备课再充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变数都考虑周详。因此,讲课时经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引发多个问题或者学生提出老师始料未及的问
题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随机应变、区别对待,把胡思乱想果断地扼杀在摇篮里;把奇思妙想从容地淹没在掌声中。
4.鼓励学生设计问题
在学生提出“奇思妙想”式的问题的基础之上,就放手让学生从课文中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对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为此,我布置学生在预习本上写出自己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初步成效
1.落实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目的是这样确定的:“(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思想与《新课标》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师奉送的,而是通过个人的实践获得的。训练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的一种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这种长期反复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几十年来通行的“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背离了中学语文学科本身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排除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训练,教师一味地“讲”,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瓶颈,而我们的课题就是打破这种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引领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我在执教《小石潭记》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从小石潭的小、石、水、鱼、树、溪流、幽静等方面中任选一项,写一段赏析性的话。通过这个有选择性的小练笔,疏通文意已不成问题,教师只需对重点字词稍加点拨即可。陶行知老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采用先扶后教的方式,首先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完成,接着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且自己解决。
2.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我们发现,在本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随着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教师避免了过去的繁琐机械式的分析,引导学生读书,学生也就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感悟文本,进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实验班级的学生普遍养成了边读书边在文中圈、画、批、注及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唯教师是从,现在,学生可以与教师平等地对话、交流,因此,学生的灵性、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示。在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尽量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特点,难易适中,使每个学生找得到答案,得到了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发挥了较大的潜能,学会了学习。语文学习中,教师指明方向后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就使学生养成了遇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从而学会了寻求知识的方法,锻炼了阅读、理解、归纳整理的能力。„„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是课题实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看看学生设计问题、再看看他们的成绩你就会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这就是课题研究最有价值和最有说服力的成果。
2.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二
一、创设语言环境, 进行情景教学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 学了它就是为了进行交际,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枯燥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 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 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 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有意创设的语言环境, 形象直观, 生动活泼,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英语, 引起兴趣。例如在学习:“How much is it?”一课时, 为了避开枯燥的数字练习, 我结合了当时是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小小购物节”的活动, 通过创设一个买卖东西的情景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 学生充满激情, 易理解掌握, 这就深深的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智慧地使用、处理教材
新课改下的“一纲多教材”就是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 而且应该,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任何教材都有取舍增补的空间, 如何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有有效地将教材中的知识激活, 形成富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才能在教学中真正面对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三、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教学有效
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导入环节, 教师引领学生从生活走向文本, 在运用环节, 教师又会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将学习活动回归生活实际,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以致用, 体现了“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例如:在学生学有关pollution (污染) 的课文时, 可让学生写调查报告汇报“污染”的来源, 造成的实际影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独立或以合作的形式收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后可以让他们讨论思考《另类污染“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让他们寻找影响自我健康成长的语言, 最后得出规范语言的结论, 让学生接触社会, 感悟生活, 渗透自律教育。既有趣, 又有教育意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扩展知识领域, 开阔学生视野??
有了多媒体, 为英语教师展示西方文化背景提供了方便, 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架起了一座桥梁。教师可以很直观地为学生呈现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文化场景。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3《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 讲到度假计划时 (vacation plans) 时, 因学生生活经历的平凡, 单一, 对假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激情, 我就直接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些风景胜地和那里的人们如何迎接游客的各种活动, 看到这些学生们既新奇又兴奋, 情绪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 争着用英语去说自己知道的东西和对未来的憧憬计划。学生们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情景中, 了解了不少一些西方的风土人情知识, 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 变得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五、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新课标》提出,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竞赛是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竞赛的内容有很多, 可以是知识方面的, 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 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对抗赛、个人夺标赛、单词接龙赛……无论哪种形式, 什么内容, 学生都乐于参与, 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通过竞赛,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应能力, 培养了竞争意识, 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 提高了课堂效率。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 它能使学生萌发兴趣, 增强信心, 激起学生内在动力, 大大增强认知效果。多次的成功会使学生充满自信, 并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 正确的回答问题, 哪怕是一星点闪光之处, 也要及时捕捉, 加以表扬、鼓
励、多用些good very good quite good thank you等词, 让学生, 感到有奔头, 树立信心。对于学习较差的和学习上出现错误的学生, 课堂上也不要随便批评, 说些“Try again”“Don’t, worry”“Take it easy”等鼓励的句子, 这样不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现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教育工作者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阶段而言,在素质教育发展策略的指导下,提高学生作文学习的效率,建设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模式。下面,本文作者将从具体的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构思出為社会所需要,为现实所接受,又能够充分体现自己写作特点的作品。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从事应试教育,造成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根深蒂固。所以,要想朝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前进,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现今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
在我国现今的大部分的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还是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工作模式,事先给定学生作文写作的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定好的格式,将自己的想法完全套进去。而且,大体上而言,一般的教学工作者都会让学生在作文结尾的地方表明自己的决心,突出文章的宗旨。最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有自己创新的想法,但是老师在进行作文的批阅工作时,如果该学生的作文写作方式不符合教师本身的规定,那么毫无疑问,这种作文将会被定为不合格。这样的做法大大抹杀了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上文是从教师的角度对高中作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学习是师生之间一个相互互动的过程,所以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看法及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有的学生对作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感情淡漠,甚至最害怕老师布置与作文相关的作业,产生胆怯的心理。甚至,现在的作文写作中,存在着为了博取阅卷老师的同情心,获得高分,编造一些虚无的事情。笔者在一次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简要的谈谈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感情,结果笔者发现有的学生竟然编造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经笔者自己调查后发现,这种说法纯属虚构。这种例子在其他的教育工作机构同样存在,这也成为妨碍学生作文学习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本文作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现今高中作文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下面,本文作者将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二、具体的改进意见
(一)提高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表达能力
高中作文的学习不像是初中阶段的作文学习一样,写作方法简单,写作的主体也比较容易理解,高中阶段的作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高中所学习的知识在主题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质量的作文。所以,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然后通过仿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胡乱编造,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索生活中的趣事,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典型的作文进行分析,找出其写作的优秀方面,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写作方式运用自己的素材进行作文的创作。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作文写作中好的想法是可以在学生相互倾诉、交流中发现的。而且,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建设高中作文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中阶段的作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积极的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提倡的是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在开放式教学方法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做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创新力的流畅性,还可以通过正话反说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而且,在运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此种方法是把学生彼此之间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的讨论,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积极的汲取他人的意见,重要的是小组交流中没有教师的约束,学生之间可以毫无限制的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作文素材写作的质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对建设高质量的作文教学课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高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改进,运用科学的、合理的能够被学生所接纳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建设高质量的课堂,提高学生作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教师版,2010(6)
[2] 廖凯.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4.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有效教学 篇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历史课堂教学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面对众多教学理念时大都采用“拿来主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找寻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实现高效历史课堂,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前景 历史 有效教学
如果说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高中教学就是风向标的标尖。长期以来,为了在高考中胜出,教师们尽可能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题海战术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教和学本来都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事情,但是在应试教育下,大家疲于应付,苦不堪言。怎样才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
一节高效的历史课,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好的方法是采取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既明确了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组成一个有层次、有联系的问题体系。
在制定学案的教学目标时,不能按照课本顺序一成不变,应该具有“大教材观”,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敢于打破教材顺序进行“目标重组”和“建构”。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科学的、高效的、合理的,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三维目标的本质要求。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那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在历史教学中要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方法还是比较多的,以下就简列几种。
1.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生动形象的导入语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内在动力。精彩的课堂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可以让学生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为高效的历史课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新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不仅要用教材教,还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巧设问题、引人入胜。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高效的目的,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有效地提问。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以前,我国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不能再把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那么,使学生喜欢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则成了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呢?
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要想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热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收入课本的只是极少部分。课堂中,适当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都有好处,而且还可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科学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人以渔,?{其一世。”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提供重要的保证。
1.记忆方法指导。对于历史,有大量的历史信息需要记忆,但是记忆并不代表死记硬背。记忆应该建立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要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去记忆,提高记忆的效率。要让学生“学习有路方法为径”,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鼓励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培养“通史”意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思考中外历史的发展,抓住“中国特色”与“世界联系”之间的接合点,推进对历史发展趋势、中外历史间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构建大历史观。
5.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五
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于2008年4月10日申报经市、省教育学会课题专家组评审后于2008年5月审核通过立项并顺利开题年。在省、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实有效的实践研究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现历时四开展了扎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
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
但关键是
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
逐步形成教我们不禁自问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有效吗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官林二中是一所乡镇农村中学随着凌霞实验官林二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三个年级中有中学的创办和外来民工子女的逐年增加一半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有的学生根本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课堂上不是“开小差”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厌学思想严重
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课堂气氛极其沉闷
教师情绪浮动师生关系紧张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下降。进一步深入课堂研究发现课堂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显而易见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罐装桶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已经成为农村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据此我们提出了《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
通过研究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给处在迷茫中的新课程教师提供一种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方案和有效指导
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理念的界定 1.概念界定 “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由教师引起
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新课程明确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努力达到每个教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
以逐步实现创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
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
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
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2.有效教学的含义 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教学”是“教”学生如何“学”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正确理解时间和效益的关系教学效益并非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教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多少内容。③有效教学要有明确的测量性即评价目标。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要建立评价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我学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为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是否还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⑤有效教学更是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对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出系统具体的问题行为解决方式即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理论学习和总结反思寻求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本质改变。2.改变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努力实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3.改变学生偏重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变化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尝试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影响课堂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分析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及原因。2.开展教师教的策略研究。
1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策略的研究探索可采用的一系列具体学科有效的教学方式。2开展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通过探讨各学科有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重建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参与课堂
进行课堂有效学习活与激发动组织行为、辅助管理行为的等方面的研究构建官林二中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操作体系。3开展有效教学的评价研究。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组际间集体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及教师教学行为综合评价等评价策略研究探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各学科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为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3.开展学生学的策略研究。
1深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促进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2探讨学生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中适用的途径、方法、技巧、调控方式等学习策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五、研究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过程 第一、课题界定、开题论证阶段(2008年3月—2008年6月)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会同市教育学会进行课题论证
认真研读
制定方案
提炼升华
撰写课题研究举行开题论证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会。第二、前期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第三、中期实践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
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对各子课题组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完成中期报告。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第四、策略形成阶段(2010年9月—2012年3月)根据课题研究中期评估意见制定第三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通过建立课题研究攻关骨干教师队伍
出台教学研究课方案开设课题研究课、骨干示范课、行政督查听课、实验教师会课及对外教学研讨交流等活动进行强势推进开展“问题---困惑---小课题”的校本化问题即课题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构建官林二中“自学展示反馈”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体系。近年来学校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为契机2010年上半年中期课题评估后
大力推进有效课堂教学
以课题《初
自
根据校情及时调整课题研究重点和方向
从下半年起着手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校本化专题研究和实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重树教学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文化认真制定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随着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深感到一所学校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在教学上有所创新。于是我们从2011年上半年起积极探索个性化的办学之路在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上初步形成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收到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明确提出了“10+25+10”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究展示25分钟检测反馈10分钟教师点拔引导不超过10分钟。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怀疑、不解。学校课题组对这种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在全校营造科研的氛围
通过一轮轮的课题理念培训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次带领参与实验的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参与省级影子培训借鉴省内外其他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第三针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骨干教师带头上研讨课分管校长、教务处、年级组等班子成员定点科组督查指导强势推进使全体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形成共识
大胆进行课题实践
最后由全体参与实验的教师上过关课进行业务考核。经过一年半的课改实践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学校扎下了根。在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中我们立足课堂、聚焦课堂关注课堂的教与学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小组团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它最接近于新课程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
为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载体。1.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引入导学案改革备课模式。导学案是有效课堂的方向盘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指南针是有效学习的“牵引线”。为了解决教师个体素质能力和教学经验等不均衡导致备课质量差距明显的问题课教师能最大限度的共享学校内部的优质教育资源
让全体任
使上课前都大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选用导学案这一备课模式我校在借鉴南京竹山中学和溧水东庐中学备课模式的基础上----既是教案又是学案试图为广大师生提供统一的高水平的演出“剧本”。在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我校首先充分调动学校学科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在能力水平提前一个月由备课组分工安排主备人提前备课。我们在编制导学案前要求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目标达成、重点难点的化解以及采用什么配套习题等进行全面、宏观的把握针对学生实际在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成导学案初稿经备课组集体讨论修改形成导学案。教师上课前对导学案进行再加工、再补充、再完善使导学案详案凸显个人特色更适合个人教学实际。在导学案的使用中一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部分
思考尝试解决合作探究部分。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实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之前对即将深入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实现“先学后教”的课改要求。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突出重点、难点通过小组交流展示、组间点评质疑、教师点拔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得出准确、完整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自己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探究和发现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过
及时掌握学程和方法。三是教师借助导学案在课前、课内、课后的三次学情调查反馈功能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水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2.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拓展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渠道
赋予学生话语权
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中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共同合力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使学生得以进行有效的组内沟通通过充分展示和反复体验在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中实现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学生可以将各自思考和理解的结果积极地在组内与他人沟通、交流和碰撞达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良好效果。各小组综合小组全体成员的思考向全班同学展示从而达到了班级集体分享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目的。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和教学基本功稍差的教师能把导学案这个“剧本”在课堂上用好、“演好”我校一方面带领广大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开展基本功培训在此基础上
另一方面组织实验教师到东庐中学我校集中课题研究攻关小组成员
并达成基本共识
竹山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观开展了如何结合学校工作实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集体智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引领课题研究摩学习取经际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大讨论慧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
借助导学案这个载体形成自己的教学品牌特色。学校自2011年初从初一起始年级开始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7门学科全面进行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以小组学习评价为武器的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尝试攻关
现已推广到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八门学科初步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一般模式的操作流程。把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分为自主学习馈检测
10分钟左右、合作展示25分钟左右、反10分钟左右三大步每大步又大体分成三个小段自主学习阶段主要包括教师的情境创设或激情导入、学生背景介绍或材料积累展示、师生共同完成的复习回顾和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成果等合作探究展示阶段主要包括教师明确围绕探究问题按小组进行分配任务及学法指导点拨、学生自学或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等反馈检测阶段主要包括师生小结反思学习得失、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学习内容的拓展提高等。随后学校通过校内研讨课、行政调研课、实验教师学期会课、对外观摩交流活动等把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向全校及市内兄弟学校进行了全方位展示。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新模式每月进行研讨交流
每学期参与实践的教师撰写新课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并以学科为单位把导学案、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在除音体美和地方课程以外的课堂全面铺开实践
使这一教学模式借助导学案这个载体不断趋于完善成熟。3.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在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中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深感到作为学习本身必须要有评价与反馈。这是学生激励的武器是学生成长需要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需要
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需要。没有评价反馈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单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的集体评价
不应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偏重于对课堂学习的评价而忽略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在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实行了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共同关注、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几点
1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着重抓好以、课堂学习评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
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要及时评价给予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一种鼓励。对合作较好的小组充分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学习小组的学习评价要做到四个关注
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
关注小组内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况。对学习小组的学习评价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①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要进行全面评价从导学案的预习、黑板板书、展示的质量学生对展示内容的讲解、点评质疑、检测反馈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②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教师课堂学习评价到学习小组每周和月由组长、教师共同评价小组内成员。③量化赋分。根据学习小组在每节课中预习、展示、点评、检测情况给予量化打分
起到激励作用。
2、日常行为评价。合作学习小组要每日对组内学生完成学习、值日卫生、遵章守纪、日常行为等进行检查考核量化量化结果具体到学生个体
反馈到教师
学生个体考核作为学生民展报告单
作为评选优秀团队的依据。填写的依据之一3班级利用各项量化结果考核合作学习小组、综合评价。期中、期末每次考试后对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及格率情况结合每月统
4、结果计结果在班内及校内对学生个体、小组团队及学科小组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利用 ①每周统计的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
由班长汇总后在下周一班会课上进行通报表扬好的团队
取需要努力的团队及本周学习、生活要求 ②每周将统计结果汇总后总分在前三名的为班级本周星级小组第一名的学习小组为周优秀学习小组。并在考核公示栏给予表扬贴上红五星。并在三个优胜小组内由班委、小组长、班主任根据个人量化评价情况评选出各星级个人。③各班每月根据各学习小组周获星情况红五星获得最多者为校级先进学习小组由学习在宣传橱窗展示表扬。4.分层走班制教学的策略研究
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打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生命
在教学中
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
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充分的发展潜能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面对我校近年来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科基础差学生底子薄个体差异较大。特别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学校的质量形势比较严峻学生中考平均分数比较低。同时近年来我校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老化、退化。我们必须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学校自2011年上半年起在初三第二学期中考复习中尝试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实践。其基本操作模式是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果行政班为一组一套班子
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以两个
将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的一种分层教
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定为“A层次”学模式。把“具有一定学科贮备知识较明确学习目的组成一个班把“学科知识储备不足学习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大潜力”的学生定为“B层次”组成一个班。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做法解决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状在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针对一些主要学科时按各自的程度根据学校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班级去上课。走班教学和快慢班教学完全不同。快慢班教学是把最好的师资分配给最优秀的学生而走班教学保持师资力量不变只是在教学细节上更有针对性。分层走班教学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要求各学科在保证每个学生完成共同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分别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我校本着按照“先行试验整体规划稳健推进”的原则在初三年级中考复习阶段实施走班制。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教师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动教学内容
使原本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下
难以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所改观。从两年的操作情况看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五、总结鉴定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结题报告汇编课题实践集、研究论文集、导学案设计集及优秀教学案例分析专集
出台官林二中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流程、课堂评价标准。将实践经验加以提炼汇总形成课题成果并进行推广。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
特别是课题中期评估后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致力于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而形成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主要措施如下
1刚柔相济全面铺开。学校下大气力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精神、尝试使用新教学模式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采用“一学、二仿、三结对”的方式推广普及教学新模式。“一学”就是挑选对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理解较好
并参与学校前期课改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把握运用好、效果明显的教师在学科组内为其他教师上展示课进行技术指导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为全校教师上好示范观摩课
供其他教师学习参考“二仿”就是在观摩课堂教学新模式、评课研讨的基础上消化吸收、领会理解新模式的内涵模仿新模式实施课堂教学
先从形似入手
逐步达到神似
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三结对”就是通过推门听课的形式把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效果差的教师筛选出来与实施效果好的教师结成帮扶对子
并把行政人员与学科备课组进行结对
强化了督查和指导在共同探讨协助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齐头并进确保了新模式的全面有效实施。2树立标兵过关考核。为了让老师们尽快完成教学角色的转变适应新课改要求分享新课改的成果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进程学校启动了每学期进行一次的新模式课堂教学会课活动
成立了会课考核小组制定了周密详实的计划。首先制定了学校课改先进个人评选制度将各学科选出在新模式入轨实施阶段表现较突出、教学效果较好的老师确定为新模式教学标兵
通过不断试讲完善备课和教学环节
向全体教师进行展示其他老师随堂听课学习并通过说课、评课活动加深理解、消化吸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其次学校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每周指定各学科一名教师上一节校级新模式研究研讨课同一学科教研组全员参与听课并及时进行评课、议课。第三每学期新课结束前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新模式实验的学科教师由学校课题研究考核小组进行全面的听课验收并把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同时为了增强教学新模式的可操作性学校指定课改骨干教师形成专门的班子
根据新模式的特点和要求
结合教学实际
确定了导学案模板和一般教学模式重新制定了官林二中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为对教师课堂教学考核评
“众星捧月”群策价的重要依据以此达到全校同步助推教学新模式实施的目的。3群力。无论是制作导学案的备课过程还是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学校始终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强化集团作战意识
落实集体教研
扎实抓好“三轮备课制”第一轮蹲点行政深入备课组与大家共同探讨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形成集体意见明确分工由一人负责主备
其他教师协助提供相关资料帮助主备人完成导学案样案即“众星捧月”教案初稿形成后再由备课组集体活动对导学案进行二轮讨论完善修改审核后进行印制
最后由教师本人融进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行第三次个备。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打乱学科间的界限开展广泛的听评课活动各学科间相互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共同进步提高。同时我校注重用政策和制度助推课题研究让广大一线任课教师参与根据工作实际修订了《教学常规工作绩效考核方案》等规章制度重新构建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把集体教研、导学案的制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听课评课、达标考核活动和课堂实施效果、学生及家长评价等内容写进规章制度既成为管理者的指挥棒又成为检查课题研究实施情况的依据标准
加速了课题研究的推进进程。4博采众长内外兼修。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立项为课堂
为学校构建新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扎实的基教学改革搭建了很好的研讨交流平台础。立项之初学校就明确提出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构建有效课堂”课题研究要求在充分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
于2010年下半年制定了课题研究第三阶段重点攻关计划。适时提出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策略推动课题研究和新课改向纵深发展初步实现了课堂“功在课前、效在课中、跟踪落实提升于课后”的良性循环。我校一方面立足校本和课堂要求参与实践的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积累学习心得、案例
进行教学实践反思
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面自主学
把实施“小习、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镜子并定期召开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题研讨交流会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查摆出来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形成“问题---困惑---小课题”研究的教科研氛围。另一方面我校放眼省内外课改先进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分六个批次组织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赴泰兴洋思中学、溧水东庐中学、南京竹山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参加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与外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在反复历练中增长才干
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使用经验和竹山中学的“小组合作体验式学习”弥补自己的缺漏理念
多次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送经完善和丰富新教育
为老师们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也使先后接待了本市十三所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反复历练中日趋完善和成熟。
六、研究成效 从2008年6月课题立项以来学校依靠专家的指导引领和骨干教师的实践带动以及教师队伍的集体智慧举全校之力借助导学案这个载体依托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实践抓手立足课堂、聚焦课堂关注课堂有效的教与学
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大幅度提高了备课和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让学生、老师、学校受益匪浅。
一、“活”起来的课堂——一个打破常规的行动策略 学校研究发现传统的“排排坐”的影院式座位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合作研究性学习
为此课题组大胆进行改革
让实验年级学生的座次变为“团团坐”依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六个6—8人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口号和行动是“我的学习我作主我的课堂我主宰”老师由主角退位于次主角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可唱、可跳、可站、可坐堂堂正正地挺起腰杆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话、交流和课堂活动中来并做到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
多种角度
力争创新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在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得到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稍有差错时
得到的也是赏识性的评价和鼓励的话语
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让学生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进入了“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教师一个惊喜”的佳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动”起来的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展示平台我校实施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一次次的成功使他们兴高采烈而这反过来又更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1、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以课堂教学改革前后500人进行调查统计 喜欢 有兴趣 一般 害怕 讨厌 课改前 90 100 210 70 30 课改后 200 220 70 6 4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们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大多数学生提到“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再也没有了“开小差”的机会”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讨论和相互评价与互动活动中。有一位同学还深有感触的说“通过我个人上讲台去讲、去说、去演、去唱等
大大增强我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为我创造了一个发展爱好、完善个性的机遇。”
2、学生学习主体充分体现以课堂教学改革前后500人进行调查统计
自主学习会自学 敢质疑问题 会合作学习
独立思考 会学习课改前 25% 20% 23% 15% 27% 23% 课改后 90% 85% 65% 87% 89% 78%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了学生们学会提问题了。一位教师坦言“我被学生的问题难住的时候不少。”有了问题就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有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不了
也就有了研究问题的氛围。
师生在课后接着研究和讨论。有时学生们提出的一些稀奇古
也感到欣喜。“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时才真的感
平时更加钻研教材怪、意想不到的问题让教师们既感到意外到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了。”一些教师为了尽量避免被学生的问题难住阅读课外相关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面对学生们的问题教师们深切意识到了充分备课的重要性“不这样结果很可能是在课堂上被学生们问得‘下不来台’冷了场。”经过近二年的课堂教学实践
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
几乎每节课都有让我们感到惊奇的亮点特别是从问题点评中所提出的问题有时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他们解决问题的观点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从问卷调查还可以看出学生“单干”的少了合作的多了。以前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向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请教问题的时候学习程度好的学生不愿意讲。现在不一样了
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差的学生合作意识都增强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合作的好处懂得了“双赢”的道理——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多数学生都这样议论“课堂让老师与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每节课都在积极的交流对话中度过学习变轻松了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3、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初一年级数学期末成绩为例 班级平均成绩 及格率% 优秀率% 课改前
63.7
46.2
17.2 课改后
80.4 26.7 由以上数据可知年上升学困生也逐渐减少
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后
学生的学业成绩逐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连那些原来考试得三、五分
并且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让教师们“刮目相看”。的学生也有了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懒”起来的教师——一个由“教书匠”到“研究员”的转变 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使教师从劳神的备课和教学设计等耗时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研究学生、反思课堂
并结合教育新形势、新理念、新课改完成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更加准确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明确变讲和灌转化为导和引变多讲为少讲、精讲由原来关注学生的知识的接受等智力因素转到转到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情感意志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
促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变“懒”了。这就要求课下的教师更“勤快”要在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编写导学案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还要开展集中备课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根据各自收集的学生反馈的预习信息相互交流、相互研究讨论使备课更合理更有利于课堂上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全体实验教师在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过程中注重平时工作的积累把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以论文、随笔等形式提炼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总结新的理论逐步由“教书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自2008年课题立项以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和培训力度
94表15057部门组织的教学案例评比、课件评比、基本技能大赛等有多位教师获奖。的学校——一个由“薄弱落后”向“特色品牌”的转变 众人拾柴带来教学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观
师唱“独角戏”、学生为“看客”13位教师市三优课、优质课比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和分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
七、问题与思考 打造有效计本转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1
6.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六
灵台二中
王瑞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早已成为教育行家所共识,不同的“法”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优化的教法或教学模式会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而僵化的、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让教学过程失去“活力”,导致事倍功半。所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服务于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学,必然要以全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对地理教师来说,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是达到有效教学标准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近期所参加的“国培计划”地理课程培训,浅谈几点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标,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适应初中地理教学
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地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地理教学必须以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改变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知识传播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始终走在课标要求的前列,积极的更新自己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地理品德素质、行为素质的培养。
二、构建高效课堂,做到精心备课,梳理好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需要,落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所以课堂教学设计要做到学情分析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及课标要求的统一,充分地钻研课标,在此基础上对于教材知识内容做到去粗取精,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另外,教学设计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还要研究课堂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形式、预习复习任务的布置和检查等,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减少无效活动或讨论,提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及时了解合作效果,掌握学生认知进程,调整合作方式,切实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力争做到“堂堂清”。
三、创设情感氛围,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地理课堂教学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包容,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积极地引导学生,分解知识层面,促进学生对于疑难知识的认识、了解和掌握。
四、引导学生认识地图,尤其是对于学生识图方法的指导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可以独立的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基本的识图程序,明确地图所示的区
域和主题内容,懂得地图中的各种符号、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后能够将书本文字论述的知识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使学生在课堂实践的时候随时会从地图中提取相关的地理知识。如对我国地形、气候、河流信息的了解和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在脑海里建立比较清晰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的空间概念。供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训练,使学生能熟悉识图步骤,形成一定的地图思维,为后来逐步可以独立的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打下基础。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检测方式注重了以地图为载体的考察方法,通过对图示的正确分析才能够做到习题的准确无误,所以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做好图示分析法的深入知道运用。
五、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追踪最新的地理研究与发展动态,揭示地理与社会经济、人文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国际问题、民族宗教问题、领域争端问题等都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问题,用敏捷的思维,税利的眼光捕捉到与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地理背景和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7.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词汇教学 篇七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要素, 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 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由于记不住英语单词, 使得学习兴趣锐减, 厌学情绪大增, 课堂上学生消极被动, 毫无参与兴趣, 教学毫无生气。那么,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呢?
一、挖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奋点, 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逐渐扩大和课业负担的增重, 很多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教学语言的运用是否得当, 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讲解词汇时如果教学语言单一枯燥, 学生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把讲解词语与适当补充相关知识、笑话、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相结合, 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扩大其知识面, 开阔其视野。例如, 有一次,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宾馆实习的学生在招待外籍客人时礼貌地问道:“Are you like potatoes?”外籍客人听后很生气。后来那个学生才知道“Are you like potatoes?”是你像土豆吗?“Do you like potatoes?”才是“你喜欢土豆吗?”学生们听后哈哈大笑, 并对“like”这个词的用法有了较深刻的印象。
二、强化语音教学, 为词汇教学打好基础
有些学生虽然学了几年英语, 但还是不能正确拼读单词, 特别是多音节词, 如果读不出音就记不住形, 无音无形就更谈不上义。因此, 要教会学生读音规则, 音节划分, 以及各字母在其音节中的读音。有了正确的发音, 才有正确的拼写。有时用顺口溜巧记“oo”发短音的单词, 如“好脚站在木头上, 遇到老K发短音” (good, foot, stood, wood, book, cook...) 。英语单词大部分是符合读音规则的, 对于很长的单词要求学生按音节划分来记忆。一个单词, 不管有几个音节, 只要读得准, 一般都能拼得准, 无需一个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如:dic-ta-tion, mag-ni-fi-cent, exa-mi-na-tion等。久而久之, 学生尝到使用读音规则记忆单词的甜头, 便自觉地学习读音规则, 并运用到实践中, 使单词记忆由难变易。
三、利用英语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量庞大, 浩如烟海, 但有其内在规律可寻。如果能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 就能很容易地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词缀是构成单词的两个元素, 是扩大词汇量的钥匙。词根是核心, 词缀是附件, 两者结合产生词义。词根往往领导、统辖着一群单词, 在这一群单词中, 每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都以这个词根的意义为基础。例如“imagine, imagination, imaginative, imaginary, imaginable”都与“想象”有关。前缀是加在词根或单词前面的部分, 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一词根前加以不同前缀会有不同的意义, 构成新词。如:-pre (前) , prewar (战前) ;-post (后) , postwar (战后) 。而后缀通常改变词性, 构成意思相近的其它词性的词。如, 用-ful/-ive/-ial等构成形容词;用-en/en-/-ize等构成动词。指导学生了解与识别常见词缀是迅速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语境教学
词汇的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 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因此, 词汇教学应融入到句子和语篇的教学中, 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利用生活情景、模拟情景、直观教学情景等具体情景教学单词, 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用词造句表达思想。例如, “Music”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语境教学法。本课的导入部分, 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 relax when you fee tired?
S:Listen to music.Chat online.Play computer games….
T:I find most of you choose music as a way o relaxing.Of course, it is good.I also like listening to music.What music do you like most?
S:Pop music, rock music, rap, jazz….
T:Though I like pop music.Folk music is wha can represent our country.And Song Zuying is a top musician in my mind, who spread Chinese music al over the world.What’s the meaning of musician?
S:A singer who sings very well…
生词通过这样的呈现, 使学生在首次接触新词汇时就能将其与要讨论的话题建立联系, 不仅为学生理解词义创造了条件, 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可理解性的词汇的输入, 学生对它们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五、用多种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
8.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40-01
没有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正如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所言,“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认为:词汇量过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标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的理念。这对我们英语教师而言,无论是在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在两年来的新课程英语词汇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粗浅经验。
一、利用拼读规则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运用拼读规则教学单词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英语单词的拼读规则来培养学生利用拼读规则独立拼读和记忆单词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拼读规则,我在教学单词时反复讲解拼读规则,使之“固化”在学生的脑海里。比如我教学“face”一词时,告诉学生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发音,学生就能根据这个发音规则很快读出并记忆该词。学生再碰到含有开音节字母的a的单词就能根据开音节单词的特点读出并记忆单词,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词汇记忆
使用直观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就是利用直观教具,比如实物、图片、玩具、幻灯片、简笔画以及手势、动作、表情等教学单词。直观教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概念词如fruits, food, cloths, furniture 等类的单词就可以采用实物、图片、玩具、幻灯片、简笔画进行教学。如,在教学 “pear”一词时,我一边拿出一个梨一边读这个词,要求学生先听清楚正确读音再跟读单词,然后独立地读出该词。学生能独自正确读出单词后,我拿出两个梨并读出复数形式pears,学生跟读复数形式。然后交替拿一个和两个梨要求学生独立地读单、复数词。当学生能独立读出单、复数时,我拿一个梨,说 What is this ? It is a pear.”然后拿出两个梨说 “What are these? They are pears.” 再就以上句子进行师生问答和学生相互问答。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会了pear一词的单、复数的同时,知道怎样在句子中运用这个词。
三、利用解释法进行词汇教学
运用解释法进行词汇教学就是使用学过的、简单的、常用的、熟悉的单词来解释新的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单词的特点采用同义词、反义词、短语等进行解释。比如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单词:(1)difficult: hard用同义词解释 (2)narrow; not wide用反义词解释(3) similar: almost the same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用短语解释。这样通过解释法进行词汇教学可以有效的复习、巩固已学词汇,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及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就是通过具体单词讲解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新词。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把这种词汇教学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教学:(1)同根词,比如pleas(高兴)--please--pleasant--pleasure care(爱护、关心)--careful--careless(2)前缀,比如mis--(错)--mistake --misunderstand dis--(相反)--dislike--disagreement(3)后缀,比如--ist(人)--artist--scientist -y(--的)--windy--cloudy (4)合成词,比如 saw(锯)+mill(工厂)= sawmill(锯木厂) sand(沙)+storm(暴雨)=sandstorm(沙尘暴)
五、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
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是指根据单词的意义需要,创设学生日常熟悉的情景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单词,可以准确理解词义、用法和搭配等。比如在教学单词“stick””时,课前准备胶水、一张纸和一根木棒。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边把纸涂上胶水贴在黑板上一边说:“I can stick this piece of paper on the blackboard”.然后拿出木棒说:“This stick is mine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一句话里的stick 意思是“粘贴”,而第二句话里的stick 意思是“木棒”。通过这种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教学单词,学生对单词意义的理解更为准确、全面,对单词的印象更为深刻、具体。
六、归类法教学词汇
归类法教学单词就是在教学新词的过程中,把新词纳入到学过的、相关的旧词系统中,形成更大的单词系统。比如:我在教学“grandson”时,就有意识请学生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学生很快列举了“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 grandma”等词。看见学生们面对黑板上他们列举的这么多词很有成就感的表情,我又趁机补充了“granny grandchild granddaughter” 三个相关的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表示亲属关系的单词系统。这样,学生通过对所学的单词进行复习整理和知识建构,在词汇的系统中分类记忆单词,条理明晰,记忆深刻。
七、利用谜语、故事等教学方法进行词汇教学
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单词教学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单词的特点,采用谜语、故事、习惯用语、俗语、成语、笑话、游戏、歌曲、格言、绕口令、诗歌、谚语、打油诗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词汇教学。比如用“Sandwich”的故事教学单词“sandwich”;用“Polly says”的游戏教学身体部位的词;用谚语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教学单词 “indeed”;用歌曲 “Happy Birthday ” 教学单词 “birthday” 等;这些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使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偏离教学主题,否则就适得其反。
9.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九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基础知识越少讲或不讲、设计的探究问题越多、课堂上越热闹、运用的教学手段越多、提供的资料素材越丰富,也就越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也就出现了大量的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课改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据我校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化学学科特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特提出《初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形成我校地方特色的教学框架。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叙事分析等。如观察法主要用于观察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并以此分析、反思教师行为本身行为背后观念的合理性。
①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寻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发与利用,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②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及时了解并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③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目前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症结所在,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④个案研究法:对探索中的个案进行研究,以证实研究效果。
⑤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具体操作:
①观察记录。有意识地对教学对象进行观察,为教学研究采集数据或客观描述事件的事实、场景、过程、原因、结果。
②研究课和批评课。有计划地开展主动接受批评指点的研究课、批评课,给听课者提出任务,交待素材,以批评为主,进行批判性思考,自觉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策略与行为。
③案例分析。
④积累必要的记录新课程教学过程的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⑤问卷调查。⑥访谈。
三、申报、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克服畏难心理,树立科研信心
思想通则百事通。课题研究工作能否顺利实施,首先要看课题研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课题组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学科组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3、开展调查,随堂听课,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并初步归纳一些低效教学的现象及原因,确定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一边研究一边实践,具体研究的内容主要如下:
①化学有效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②化学基本观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③化学有效教学设计与案例。
④化学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对一些实验的改进和创新。⑤化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⑥化学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4、加强“ 周卷+知识清单”模式探索
周卷测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提高有效课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周卷测试促学、领学的作用,我们课题组精心编制每周所学知识的测试卷,并在测试卷后面附上本周知识清单,让学生反复训练记忆,最终达到促进课堂高效的目的。
5、结合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公开课、研究课教学活动并写好教学案例。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采用多种手段,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化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2、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学校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3、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4、主要发表论文或获奖情况(按照论文题目、作者、期刊或获奖级别、年份期数排列):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3、九年级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多,课时感觉不充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中,有时会越厨代庖,因而制约有效教学研究的很好的开展。
4、家长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干预、督促所起的作用大小。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要及时展示、交流
10.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十
七方镇罗岗中学 英语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的确立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已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如何帮助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达到《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第五级英语水平,同时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感到开展英语高效课堂和有效性教学模式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对并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探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梯度地设立教学目标及检测手段,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最终实现异步达标。
在理论学习及了解目前课堂教学现状的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如下研究内容:(1)教师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课外教育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力争实现分类推进,异步达标。(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性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研究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3)通过对教师课堂分层教学效果的考量,探讨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及意义。我们课题组在年级选取两个班2015级一班和九班作为实验班进行课堂分层教学实验,从教学效果上同其他班进行对比,总结一些经验和有效地做法。(4)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探讨学生合作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涌现的一些典型事例,尝试总结一些有效地做法,找到一些有效的途径。
二、具体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1、教师课堂分层教学方面
通过对
1、学生分层(按照每位学生对自已智能,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心理素质、自学能力等的评价,将学生归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英语水平,这是隐性分层,只有学生自已和教师知道。)
2、目标分层(教师分别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人人清楚自已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将要达到的目标。)
3、课堂教学分层(一、二级学生以自学讨论为主,具体做法:自教师拟出自学的要求提纲,学生就这一课内容应该掌握的目标,通过自已查资料,查阅参考书、字典,相互讨论等形式掌握知识目标,在此基础上走出课本,进行检测练习,课外阅读等,尽可能多地掌握词汇,获得信息,活用活用,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
三、四级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
4、作业分层(每次的作业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鼓励学生在掌握本层次内容后,选做高一层次的题目。)
5、辅导分层。
6、评价分层(每次试卷标明一级必做题,二级必做题、三级必做题、四级必做题,在长度、难度上呈梯形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奋斗目标,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出现了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并形成了争取不断递进的气氛,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2、学生合作学习方面
教师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学、研讨、探究,同时又因人而异,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精心启发点拨并留足时间巩固知识,使学生当堂掌握目标。同时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保证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学生学习个性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学生方面
1、实验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且师生关系十分和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你知我知”——教师心里清楚,学生自已心里也清楚。一点点的进步被教师看在眼里,及时受到鼓励。由于强化了学生自已与自已的比较,弱化了同学间横向的比较,学习气氛较为宽松,学生心理上不压抑。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自尊心得到维护。但因为受到整个学习气氛、环境的影响,人人被有形无形的东西推着向前走,人人都不敢懈怠。学习渐渐形成良性循环。本年级共16个班实验班一班英语成绩一直位于年级第一。实验班九班英语成绩有上学期刚入校时月考的年级第15名(倒数第二),上升为本学期期中考试的年级第十名,进步明显。
2、两个实验班的差生面在不断减少,英语总体水平在提高,这在课堂气氛、测试成绩上均可体现出来。教师方面 通过对课堂分层教学及对学生合作性学习的指导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教师我们也认识到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可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个性的解放与发展。第二,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搭建起学生学习活动与知识建构的桥梁。第三,可使自主性学习与课堂教学在开放中走向融合。第四,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有 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在缩小差生面的同时,如何加大对尖子生的培养力度。让他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上还需探索。
11.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音乐 审美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职业生涯。下面谈谈我对新课程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以审美为核心,深化学生艺术感受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穆塞尔语说过:“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创造美。
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美
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是实现美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它能有效地感染学生,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只有做到“意美以动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才能让学生深深感受歌曲之美,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歌曲的欲望。
2.实践参与,让学生表现美
舒曼的钢琴曲《捉迷藏》是欣赏教学内容,仅仅通过一二遍的反复欣赏很难让学生听懂乐曲中表现的意境。我就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情境,教学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玩过一阵后,我让学生说说捉迷藏后的心情如何,学生会说很兴奋、很愉快,但当自己快被抓住的时候又很紧张。于是我又让学生在《捉迷藏》的钢琴乐曲下来做这个游戏,并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描绘来做游戏。学生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和表情的感受与分析,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
二、以创新为重点,培养学生多方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的人。”从《音乐课程标准》中也看出,音乐课要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诱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以创新为重点,就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其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感知。学生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动物是他们最喜爱的,尤其是小青蛙,所以,同学们是晃头、蹦跳,栩栩如生,把他们的童贞尽情地表达出来。又根据音乐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3.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问多解式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的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直接的关系,他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如音乐描绘了什么?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学生从初步的感受音乐上升到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一种愉悦宽松的思维境界,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
三、以情感为主线,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新课程关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音乐教学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一首音乐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1.教师感情与感染力
美的情感,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微小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重模仿的焦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满怀激情地把一部音乐作品的内在的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喜悦的笑脸中,生动的手势里表达出来。
2.作品理解與情感因素体验
达尔克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对作品情感因素的体验。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推荐阅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06-09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几点思考10-3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07-08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探索09-23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2-20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10-03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12-12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09-07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课08-13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