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精选18篇)
1.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一
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论文
1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哲学反思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哲学反思包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局部利益反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非人存在物的权利剥夺反思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短视性行为反思。
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局部利益反思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本是一项为人类造福的技术,但是如果对局部人的“造福”导致了对大多数人的“危害”,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行为体现;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只是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用电需求,却要使大多数原来的居民和住户迁移住所,甚至产生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无视人们基本权利的掠夺性行为,会导致水利水电资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非人存在物的权利剥夺
反思在高科技含量之下的规模性水利水电工程扩建,自然生态的物化环境遭到破坏,在建设过程中的为防止山体滑坡,而滥设的打桩、布网等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的动作规律;还有拦截水坝的水利建设工程,对下游的水生物的繁衍和迁移造成不可弥补的生存威胁,这都是对非人存在物的权利性剥夺的无视行为,将人类的行为强加于自然,违背了非人类中心主义,使发展的生命体的最高价值没有得到体现。2.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短视性行为反思水电站的使用和维护是有寿命周期的,而其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是长久的灾难性的毁灭,究其根因,是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含着部分人的巨大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群体短视地认为这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难道人类有能力修建水电工程就可以枉顾自然的存在而恣意妄为吗?难道人类包括非人类存在的生命的长远价值就能够被这种短期的经济利益所无视吗?如此种种,都值得我们加以反思。
2在哲学反思下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理念
对于现代化的水利水电工程,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要着重关注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实现生态化建设的时代意义与研究价值,从而为全面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维护、试运等一系列工作项目,企业与工作人员都务必要从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资源能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高效增长”的建设原则,树立正确的生态化工程建设理念,从而在获取较佳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良好的对外形象。与此同时,部门应当加大对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加深广大群众对该新型理念的认识,并有效地制定与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为违反生态保护原则的不良行为提供惩处依据。
2.2制定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要积极地制定与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始终将“谁开发,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得益,谁维护;谁建设,谁承担”作为整个生态补偿程序的关键准则,从而为进一步地完善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而提供责任人,为实现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补偿依据。一般而言,水利水电企业普遍会基于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视角下,配置部分有效的过鱼设备,建设基础性的动植物难以生存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让水利水电工程和动植物生长形成密切的`影响关系,例如施工企业了解到过渡开发河道会给众多的动植物形成不良的影响局面,所以基于此企业可以通过配置过鱼设备、制定捕鱼政策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科学有效地避免建设工作所可能带来的难以估计的损失。
2.3加大对工程施工环境的保护力度
全面建设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就需要从工程施工环境着手,在天气气候、地质地形、水体质量、水文情况、噪声污染等方面进行具体化、合理化的数据监测工作项目,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环境变化情况,从而有利于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分析问题缘由、采取合适策略。除此以外,施工人员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过程中,务必遵守高效、快速、便捷的准则,坚决不让安全隐患持续隐藏于整个施工过程,而且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施工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将其处理或者净化干净,然后依据工程特点与施工现状,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景观恢复任务,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绿化程度,最终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目标。
2.4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后期工作的落实
水利水电工程的后期工作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运行反馈、环境评估3方面,而且每一后期工作结果均能够为更好地检测与验收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能够为更好地改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化建设效果提供前提条件。所以,施工人员在察觉到不良问题或者不法现象时,应当及时地上报并实时地采取相应对策,尽可能在问题萌发初期将其彻底地消除,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将生态环境毁坏程度与经济损失降到最小化。待水利水电工程竣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务必要进行详细的覆土工作,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与植被特性,科学合理地结合几种类型的植被进行混合种植,让他们尽快恢复施工现场地表植被,逐步增强河道土壤的肥沃性与基本特性,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加固取土场、临时施工现场等非景区的土壤,通过植被的强大根系与基本作用,科学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2.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二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需要在工程各阶段中均予以考虑, 加强环保专业与其他专业的联系, 实现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向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还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一定要重视工程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
1 水利水电工程强调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1.1法律法规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 均有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 随着工程建设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一定要在工程设计中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促进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1.2 工作效率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强调环境保护, 提倡环保、低碳, 可以确保设计方案更加符合有关环境部门的要求, 使其能够顺利通过环评, 进而缩短设计周期, 提高工作效率。
1.3 业主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环境保护是最为核心的内容。设计单位只有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才可以更好的满足业主要求。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维护现有市场、拓展新市场, 还可以有效提高设计单位的竞争力, 实现设计单位的快速发展。
1.4 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贯彻环境保护理念, 可以有效延长设计产品寿命与社会效益。高标准、高品质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不仅可以达到实用、艺术的要求, 还可以满足环境、景观方面的需求。在水利水电工程中, 通过分层取水、环境基流、水工生态景观等设计, 可以有效提升设计产品的品味与档次, 提高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进而延长设计产品寿命, 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水利水电工程强调环境保护的策略
2.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要想在达成环境保护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设计水平, 就要强化设计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 将环境保护作为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来抓。在具体工作中, 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一是, 强化领导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需要不断提高工程设计分管总工、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分管总工的职责就是进行环境保护技术指导与把关;分管领导的主要职责就是决定工程设计的总方向;项目负责人的职责主要就是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协调统一。在实际工作中, 一定要加强各级领导的层层把关, 确保工程设计可以通过环评。二是, 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关设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可以贯彻落实, 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
2.2重视环境保护设计, 提升设计产品水平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 设计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其优劣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并且要想有效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就要重视环境保护的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必须满足时代与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与规定, 这样才可以确保各单位与机构之间能够予以良好协调配合。首先,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中, 对工程建设是否影响环境予以明确, 之后根据具体分析情况, 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 为工程立项提供可靠的环境支撑。其次,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中, 根据环评资料了解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之后加强工程设计单位与评定单位的联系, 确保环评工作全面落实。再次, 在初步设计阶段中, 环境保护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环境保护策略的设计及投资预算, 并且对环境保护策略分布情况与评审意见进行了大致描述。最后, 在技术施工阶段中, 主要就是基于初步评审建议, 逐渐落实环境保护设计方案与投资方案, 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提供可靠保障。
2.3强调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统
一现阶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 人们更加重视对上一层次设计协调的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保护层面的协调探究。所以, 在实际设计中, 一定要加强对不同层面的探究、比较, 不断健全与落实环境保护理念, 同时, 在工程设计中, 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入, 实现工程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2.4在工程建设中树立环境保护理念
在工程设计、策划、施工中, 一定要树立环境保护理念, 并且予以贯彻实施。首先, 加强环境保护专业与规划、机电、施工、建筑等专业的交流, 实现各专业的协调统一发展。其次, 强化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技术审核单位、评定单位的沟通, 进而统一各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 尽可能减少项目设计时间, 不断对工程设计予以调整优化, 并且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策略。最后, 加强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沟通, 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以免出现危害环境的工程项目。
3 结束语
3.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三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业灌溉、发电、航运等许多行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自我国自建国后,便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由此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生态环境失衡、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等问题。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来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概况
水利水电工程是用来控制和调节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造福于建设项目的目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国家投入很多精力与时间,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修建必须全方面、协调考虑着眼于大局;水利水电工程对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销较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收益随机,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在修建前必须严格考察,修建过程中严格遵照有关程序及标准进行。
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长远影响;可持续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各方的重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及人民的利益。
二、水利水电工程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理论上,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能够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缓解旱涝灾害、改善周围绿色植被的生长、减少水污染、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没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例如:大量水体聚集造成上游土地被淹;地壳结构变化,引起地质灾害;以及河道改变、水质变差、土壤恶化、珍稀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人员迁徙造成传统文化受损、历史古迹遭到破坏等等负面效应,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就是人主动改善自然的同时对自然的破坏人认为改变。
2.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不科学
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对实施的相关技术人员跟周边地形、地貌、植被等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较大,加上技术人员有限,因此容易造成考察不充分、不全面、不细致的问题出现,导致规划设计的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预见性,设计考虑的不不周全影响工程的使用期限和质量,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水利水电工程方面人才匮乏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系统,从设计到建成以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与管理,因此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及维护人员,但是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人员较少,且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有限,导致设计规划与实际不符、施工过程中缺少技术监督,技术支持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对生态环境破坏加深,水利工程在建成使用过程中,由于专业维护人员较少,因此不能定期的检查与维修,致使部件老化,最终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使用不合理,使用时间变短。
三、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维护生态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家政策,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要尽量减少土地、植被破坏,采用边施工边治理的方法,保持植被覆盖率、恢复土壤养分、维护动物生存空间;考虑河流季节性流动问题,兼顾河流的河道流向,保证河流沿岸的水文環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减少对周围环境及水质的污染;施工完成后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的环境从新进行科学的调研,对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加以保护和还原,保持地区平衡。
2.做好规划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费时又耗资巨大的工程,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科学规划、设计和选址,从总体上看,注重细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既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也必须保持生态平衡,组织专家团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的严格的考察评估,对于施工过程中及水利水电工程建成运行后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预见,最终总结出施工及后期产生的难点,在进行逐步的攻克,完善设计方案,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审查力度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3.加大力度培养水利水电方面的人才
面对现如今我国水利水电人才短缺的现状,国家要积极鼓励高校及民间办学机构,设置水利水电工程相关课程,培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施工能力和面对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后期后期维护及使用操作人员应对进行专业化的细分,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培训,加强后期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实力和工作能力,水利水电工程的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只有人才素质的提高,才能贯彻执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生态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总之,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需从多维护生态平衡、科学规划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综合实力,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民。
四 结束语
伴随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方面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而在水电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就应该本着生态发展观来设置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包括选材和保护措施。而在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过程中,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小其对生态造成的损害,例如河道的清淤、植被种植、大坝所接触的岩体考察等,施工人员的参与也不仅仅限于工程修建中,要充分运用专业技术水平高操的人才,对工程进行预测和检查,避免不必要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玉海,陈亚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8).
[2] 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5).
[3] 吴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12,(06).
[4] 谷永祥.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1,(04).
4.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
摘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补救措施,以期避免或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 者:李玉珍 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水务局,青海互助,810500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3)分类号:X322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环境问题 补救措施
5.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五
本文主要分析恶劣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保护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问题进行探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对策,并且阐述了环境保护内容,希望通过技术的革新以及环保工作,来更好地为水利水电工程服务。
目前,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不断发展,兴修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关注民生的主要热点之一。然而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保护好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本文重点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技术层面出发,针对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进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同时分析了环境保护,从中实现水利水电施工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策略。
6.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研究 篇六
摘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补救措施,以期避免或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环境问题;补救措施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1-4]。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仅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二是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三是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四是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五是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六是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七是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八是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九是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十是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十一是由于水库蓄水,下游
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3补救措施
一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二是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三是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四是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止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五是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其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4结语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需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问题分析
2.1 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 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 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 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 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 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3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3.2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 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4总结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因此,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得要重视和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科学发展
0 引言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需、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尤其是水库的建设。因为水库具有水面宽、水体大、水流迟缓等特点,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使的水库具有特殊的水温结构。当水库蓄水以后,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温的变高就会对于鱼类的繁殖不利,尤其是对于下游的鱼类繁殖不利,导致推迟鱼类产卵期。其次,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最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该区域的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水利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其主要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及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可以说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而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库建设)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这些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鸟、兽的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而且水利工程的建成也会阻碍动物的迁移,大大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的拆迁重建,以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都是以牺牲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该区域附近受到水利工程的影响,使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该区域的人们就要搬迁,而对这些移民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并且利用新城的现有资源来兴办一些工厂、企业,促进移民生活,但是如果这些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7.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七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 使水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 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恶劣的影响。与其他的工程项目相比,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的面积比较宽广, 同时设有办公区、材料厂、弃碴场、运输通道、加工场地以及建筑施工工地等多个场所, 这些场地区域大多数是在场外的,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土石方面的作业, 对施工工地的环境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因此, 对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成为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政府也要加强监督力度, 形成一种以企业单位为主, 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为辅的环境保护方式。切实做到科学规划、严格管理、适度开发, 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
2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对环境的影响
2.1 施工对土地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期间, 除了工程本身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之外, 在施工过程中, 废渣的随意摆放, 临时设施的随意修建导致施工工地土地面积的大量浪费。开挖取土的举动对山体表面的土层破坏性非常大, 使周围的植被遭到破会, 水土流失, 堵塞河道的现象时常发生。此外,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的机械设备, 机械的碾压、施工人员的随意践踏对青苗造成很大的损害。
2.2 施工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生产生活用水的随意排放, 导致地面水受到污染, 严重时甚至会污染居民饮用水源。
2.3 施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会有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 它们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尾气, 降低空气质量;此外, 水泥、沙石料在运输和开掘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大大增加了大气浮尘含量和有害成分, 严重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3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建议
3.1 明确目标,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系统
要想保护好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的环境, 必须在施工之前明确保护目标,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系统。在施工过程中, 相关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 相关部门要做好预防与监督工作, 对出现的污染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及时处理。此外, 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定期举办与环境有关的培训和考核,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降低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几率。
3.2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
3.2.1 土地的保护措施
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不随意占用耕地, 不随意开发土地, 保护山坡表层的土地面积, 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3.2.2 水质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这些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话会对施工工地乃至周围居民区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因此, 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维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等, 要对其分别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 (1) 沙石料和制备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可以通过沉淀池进行沉淀后, 再经过干化池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 对于沉淀池产生的污泥, 不能随意丢放, 要经过干化池干化后运到附近的渣场进行处理; (2) 对于保养机械设备产生的含油废水, 要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去油处理, 使处理后的废水含油量在5mg/ml以下方可进行排放或是重复利用; (3) 对于生产污水要利用设置水寨沟、挡板、沉砂池等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4) 生活污水要先经过粪池发酵杀菌后, 用专门的管道排放到无危害区域; (5) 在施工工地开掘排水沟、沉淀池等, 避免泥沙和废渣进入江河, 污染水环境。
3.2.3 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空气污染,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对表面土层和砂卵石进行作业时, 可以直接用挖掘机械进行挖掘, 但是在挖掘岩土层时, 要选用凿裂法。凿裂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中粉尘的飞扬, 降低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第二, 水泥、煤粉的运输要选择密封式运输, 在装卸过程张也要采用除尘方法, 防止造成空气污染;第三, 降低混凝土制作过程的空气污染, 在搅拌过程中要安装除尘器, 并对相应的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修, 防止粉尘对大气的污染;第四, 水利水电施工工地要禁止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的燃烧, 对一些有毒的垃圾要进行特殊处理, 一方面可以保护员工健康, 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大气污染。
4 结论
环境保护管理在水力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各相关单位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施工工地周围的环境得到切实的保护, 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水质的污染, 提高空气质量, 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以防洪、发电、灌溉为目的的大型除害兴利的综合性工程,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近几年来,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 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只有加强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管理, 将环境保护融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在保证工程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并对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岩.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农业, 2012, 9.
[2]徐永仁.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6.
8.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八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研究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对生态环境保护呼声日渐增高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实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要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这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层面很广,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和植被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 最常见到的工程是土层的开挖以及管道线路的开挖,这就造成新土裸露或者一些废弃的渣土随意堆置,在流水的长期冲刷作用下,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或山体滑坡等灾害;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敷衍。”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植被遭到破坏。一般而言,一项新的水利水电工程完工后,将淹没一部分林地且会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但最重要的是这些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现象并未引起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第二,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环境的污染。一般而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同时加上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都会流入周围的河道内,进而对河水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这种污染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如果单纯是混凝土废水的注入,那就是短暂的和局部的污染,即便不经过相关工艺的治理,也会自动恢复;但如果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油污和化学物质污染,则需要严格治理,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三,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大气和声环境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普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运行时会排放出大量的燃油废气。在钻爆破、开挖、骨料开采以及混凝土搅拌等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开挖、山体爆破以及砂石料的破碎都工业环节都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虽然施工地点多处在居民稀少的偏远山区,对居民的生活影响不大,但是会对鸟兽的栖息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应当算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关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实现“双赢”的目的,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转变思想观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可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机制
除了要從思想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外,还应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要保证其实际可操作性。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说到底就是要开发能源,获取更多的利益并造福于人类。虽然这种想法值得称赞,但是绝不能操之过急。能源开发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是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生态环境负责。因此,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制定一套长期发展规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具体是:对那些居民较少、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较小的河流,可以全面开发;而对那些涉及到多少移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河流,可以有选择地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总而言之,要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开发新河流,保证各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在同一规划的范围之内。
第二,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地区为了获取河流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行为严厉打击。对于那些不宜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以及生态功能区等区域,应当划定需要保护的河段和流域区,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对其采取保护措施。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立足点。
第三,逐步完善移民政策。由于河流的大面积开发,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尤其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频繁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产生大量的生态移民,妥善地处理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相处的关键一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移民既是受害者,也是受益者。因此,逐步完善我国的生态移民政策,对于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正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新的发展策略和方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全民环保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黎强.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J] .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09).
[2]林海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 [J] .中国市场,2009(41).
[3]刘湘春 彭金涛.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保护修复对策[J] .水电站设计,2011(01).
[4]龙振华 黄祥钊 丁雨恒 . 从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看长江水资源开发管理对策 [J] . 水利发展研究,2009(03).
[5]时云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我国水电开发的利弊[J] . 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哲学,2008.
9.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论文 篇九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气候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温度会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库的区域原先可能是陆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水利的需求,就将其改造为水面,这样大气和陆地之间的空气对流就变成了和水面之间的对流。所以能量的交换的强度和方式都与之前不同,那么必然会导致大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比陆地的高,但是在夏天就截然相反,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低的多。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改变和影响。
1.2水利工程建设对雨水会造成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雨水的量和降雨的时间都会造成影响。在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中,其中一个是如果温度比较高,导致水面蒸发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空气中的湿度会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降雨。另一方面,如果在起大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流线辐射,这样对降水量会造成减少。因为库区是水面,若是在暖季的时候,水面的温度会比较低,其大气的结构会比较稳定,从而不容易发生对流,也会致使降雨量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就会有水库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对降雨有极大的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其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这时降雨的条件就取决于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因此在气候较暖的时候,库区上方气压稳定,就会导致其附近的降雨量的减少。相反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里,库区的上方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所以就会导致附近地区气温降水比较多。对于在比较干旱地区建成的水库,由于水库的影响,水库所在区域常年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干旱区域要大的多,因此无论气温是高还是低,都会有较多的降雨量。唐康绥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绥化152062
2.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坏境其他方面的影响
2.1对生物的种类会造成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对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形成了的物种平衡的一种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是需要平衡的生态体系和规律的,这其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种类的繁多对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中的生物和陆地上生存的生物都会产生影响,影响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对生物种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众多的影响中,对于在建造水利工程的水域中的生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比如会导致在水库中的储存的水比外界的水位要高,那么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如果遇到要产卵,其需要的坏境就发生了变化,就会比之前要困难的多。同时,水位的升高会造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发生变化,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河流中生存的鱼有其本身的生存习性,比如其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迁徙,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造成其迁徙路线的路线被阻断,那么就会使得鱼的种类急剧的下降,从而对鱼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不仅是水中的生物会遭到影响,对于陆地上的生物也不能免于受影响。如果需要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会占用陆地,那么就会占用陆地生存的生物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为水利工程的用地,那些生物永远都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与此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所占用的地区的土地,其会造成土地的土壤的特质发生变化,其中土壤很可能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这样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非常大。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会淹没大量的地区,夺取了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点,和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这就造成了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2.2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影响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造成了巨大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对我国生产用水上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根据意愿调节水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人员的工作,各种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改变,从而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草地和森林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原先生存在那里的生物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气候、降水、土壤等各种方面都会造成破坏。而且水利工程的建筑选址会在高山峡谷地区,这都是一些生态坏境好和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破坏,而且会造成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状态。
3.结语
10.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篇十
参考文献:
[1]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
[2]林中生.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能源与环境,(3):83-84.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思考 篇十一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只有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和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实现工程的安全,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重要性;问题;施工管理;措施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由水库、引水系统、发电系统、输电线网等部分组成。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可以保证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工程建筑质量,为其今后正常的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2)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是在水流量大的河流沿线进行,以便有充足的水能资源可以利用。工程施工环境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因此,施工时的技术工艺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能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的程度等,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不容忽视。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正确运用,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
(3)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技术和资金等,而缺乏管理,那整个工程就形不成一个整体,施工时人员涣散,各自职能不明确,没有统一的纪律管理和施工指挥,最后只能导致工程问题百出,无法正常完工。只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和人员,形成良好的施工秩序和管理制度,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使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企业实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管理时,通常会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即表面上提倡推行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并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职能划分,许多部门人员责任意识差,经常去施工现场瞎指挥,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甚至还有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从项目中牟取私利,用公款满足自己的吃喝享乐,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2)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断加强自身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建立起企业内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管理制度的实际贯彻执行中,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得不到落实,一些重要的决策、程序等也会受领导意识的影响而改变,这样就会使工程施工得不到科学的保障。
(3)企业施工管理制度创新性差。就笔者施工项目部来说,虽然这一企业发展历史悠久, 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技能高超人员配备,能够保障合格的施工质量,但是正因为如此,企业部分技术人员年龄过大,退休人员越来越多, 现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增加费用开支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先进思想的吸收,新的活力的注入,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机制落后,创新性差。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改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理念
时代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落后的思想和理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识将安全管理理念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且进行考试,未通过者一律不许上岗,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好的保护好一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3.1.1优化管理机构,进行体制创新
在一些施工单位中,管理机构人员冗杂,部门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或是人员干涉过多,这样都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施工单位中应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用“权责分明、职责明晰”的原则对企业实行管理,优化管理机构,划分职能部门,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提高他们自身的责任意识,为管理体制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1.2加强法律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法律有着不可亵渎的权威性,将法律的效应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坚持“依法治企”的理念,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实际,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强化人员按章办事的理念。对违背管理制度造成严重问题的人员进行严格处理,真正发挥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加大执行力度。
3.1.3实行公平公开的监督机制
在企业的管理人员配备上存在不正之风的现象。部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知识欠缺、经验不足等,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耽误工程进度。在企业内部实行公平公开的监督机制,可以增强管理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监督他人,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杜绝依靠领导主观意图盲目决策的现象,提高整个团队的公平性和整体素质。
3.1.4统筹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各道工序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而每道工序的进行都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各部门之间能够密切合作,相互监督,以免出现严重问题。施工单位应该形成以项目经理负总责、总工程师为技术总指导的管理体制,各部门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的管理体系,使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能处于良好的监督控制之下,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调动人员进行分析检测,制定完善的应急方案,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率地进行。
3.2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工程量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这就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中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对技术人员实行各级负责管理,由上一级的技术人员监督负责下一级的人员,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待施工现场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对一线操作人员、施工机械以及各类器具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注意分工上的合理性、施工的安全性、任务上的计划性。
3.2.1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质量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建筑施工单位将各部门组织协调在一起,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各部门应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配合,制定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采用性能完好的设备,合格的建筑材料,加强对工程进行的施工监督力度,对造成严重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严格处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认真工作,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3.2.2加强工程审核监督力度
工程完工时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审计检查。在进行审计时要严格按照原则进行:对工程项目总收入的核算要以甲方签认的价结算单为准,其他的不得入账;材料的使用要合理,剩余的材料可用于下一工程或算入项目成本之中;对于工程进行中款项的往来,要分类进行处理,单位内部的款项问题,必须清理完毕,与其他单位的往来,尽量进行清算,无法清算的则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结语
12.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十二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 农业工业大力发展, 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 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 与其它工程相比, 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 影响人口众多, 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 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 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 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 属非污染生态项目, 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 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 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 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 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 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 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 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 有些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 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 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 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 因水库淹没, 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
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 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 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 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 水库蓄水后, 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 诱发地震等。
此外, 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 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在水库水位降落时, 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 水库蓄水后, 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 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 水库蓄水后, 因水流变缓, 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 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 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 一些水库蓄水后, 水温结构发生变化, 可能出现分层, 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 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 对多泥沙河流, 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 不仅减少蓄水库容, 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 影响航运。
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 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 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 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 水库蓄水后, 水面增加, 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 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 (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 , 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2.9 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2.1 0 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 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 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2.1 1 由于水库蓄水, 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 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3 对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补救措施
3.1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
施, 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 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 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 施, 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 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3.2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 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 合理调节水量,
增加环境用水, 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 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 土地处理工程系统, 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 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 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 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 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 增加枯水流量, 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 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3.3 在改善景观方面, 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3.4 研究设计水利工程, 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 认识水平越来越高, 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 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 在流域的开发,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 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蕴含量十分丰富, 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 可能开发利用的达3.78亿kw, 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只达到19.30%, 与发达国家60%的开发程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仍显得任重而道远。但是水利工程的兴建, 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形成, 将使周围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 充分利用水资源, 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程度,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喻卫奇.我国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水电站建设》.2007年03期
13.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的内容 篇十三
(初稿)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是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特别是项目评估阶段,环境评价实行一票否决制,已引起了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局、省水保局等相关部门对项目前期工作中的技术评审意见和项目核准批复文件已明确的环境治理工作内容、工作经费和技术措施。为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实行环境保护监理,以进一步监督环境治理达到环保要求,为工程竣工验收创合格工程及优良工程打下基础,现将有关环境保护监理的必要性及监理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环境保护监理的必要性
(一)环境保护监理是项目实施阶段环保监督的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期产生“三废”排放,同时兼有噪声污染、景观破坏、环境卫生质量下降等不利影响,如何对这些不利影响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综合治理,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施工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是项目业主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重点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过去的环境管理方式,由于和工程建设管理脱节,责任不清,起不到真正监督、检查和治理作用,使很多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地得到解决,结果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中引入环境保护监理,既可以减轻项目业主的工作压力,也可以使环境管理更加规范的融入到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使环境管理由单纯的强制性管理变为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从而使环境保护由被动治理变为主动预防和过程治理。这是当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法,科学、规范的进行环境治理监督的一项有
或多次返工等浪费现象。因此,开展施工区环境保护监理,不仅可以防止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可大大减少事后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这也是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可以促使行政机关正确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利益和矛盾。
(四)实施环境保护监理是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期实行环境保护监理措施,是适应我国政府职能逐步向宏观管理型转变,逐步建立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环境治理技术服务的一项有效约束机制,是解决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有效管理措施。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可究阶段审批和项目核准文件中,环境治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经费均以间接费用形式计入合同价中,并明确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审批的环境治理内容和工作经费具体落实,同时,环境治理体现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和公益事业。因此,一般项目环境治理的费用均偏低,这就要求项目业主必须以公益事业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应按审批的投资投入到环境治理中。并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确保环境治理的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实施环境保护监理是投资改革的需要,是为了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强制性和预防性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以减轻项目业主工作压力,确保环保治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二、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主要项目
水利水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主要项目包括: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其中包括生态景观、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等)、水土保持(弃渣场、料场、施工公路、施工临时占地区、移民安置区、水库周围影响区等)、社会环境保护(人群健康、相关设施、移民生产生活、交通电力等)、景观保护、公路交通保护、库底卫生清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文物保护等。这些项目均由前期工作中的可
监理方还应根据工程的实施情况,要求施工方对其责任区内的敏感部位的噪声进行定期抽样监测;对不能达标的应监督施工方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四)弃渣、固体废弃物的监理
对施工中的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必须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要求运送到指定的弃渣场,不得随意堆放。
施工单位应对储存弃渣、固体废弃物、施工生活临时垃圾、医院或其他医疗单位的含菌垃圾以及含有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有毒成分的废渣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避免环境受到污染。
(五)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监理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方应要求施工方在施工活动中,严格按合同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
在进行道路、隧洞、渠道等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对安置区内和库周、丘陵和山坡的经济开发工程,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规进行,防止诱发水土流失。
(六)生态保护监理
监理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包括水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损坏现有生态。对乱砍伐和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发现或疑为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生长地时,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应监督承包人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包括各种迁移、隔离保护、建设动物通道、改善栖息地环境、人工繁殖等各项措施。
(七)人群健康监理
监理方应监督施工方对其雇员进行进场前体检,不合格者不得入内,对
10.结清监理费用。
11.向发包人提交有关档案资料、监理工作总结报告。12.向发包人移交其所提供的文件资料和设施设备。
(二)主要工作方法 1.现场记录。2.发布文件。3.旁站监理。4.巡视监理。5.跟踪检测。6.平行检测。7.发布监理通知。8.组织协调各方关系。9.编制监理报告。10.组织单项验收。
(三)主要工作制度
1.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
2.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3.工程质量检验制度。4.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5.会议制度。
(四)监理工作内容: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14.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十四
水利工程施工当中生态工程环境的保护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充分重视主体空间利用的原则[2]。水利工程施工当中主体空间利用是生物种群分布原则和水利工程理论结合,将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工作按照要求执行,还要能够统筹兼顾施工区土地的科学利用,以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最小化干预,实现全面的合理科学规划,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施工。再者,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的保护,要充分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结合的原则。在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既要能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要从社会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达到几个效益的平衡,这样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也是保障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好循环的重要工程,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就要全方位考虑,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平衡发展。另外,水利工程施工当中,也要遵循共生互补的原则。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面比较广泛,这就要求从多个角度出发,注重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要对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科学规划,建立工程和自然环境和谐平等的相互关系,达到效益最优化的目标[3]。
2.2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保护要从实际出发,构建完善的生态工程体系。注重水利工程生态价值和自然资源效果的良好呈现,从整体上提高生态工程的价值水平[4]。将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处理机制有效落实,保障管理维度以及管理效果的良好呈现,从生态资源的视角出发,将环境协调价值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加以良好保障,从整体上提高管理的效果。再者,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的保护需要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环保的意识。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要树立环保的意识,要做好相应的环保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施工当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举措,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整体运行效果。施工当中减少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水域环境造成污染,在具体施工中要积极应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施工当中,生态工程建设发展要充分注重以工程为中心,要能顺应自然,遵循生态学的原理以及经济规律,把运行目标作为基础,将生态工程系统结构最优化的目标积极实现[5]。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有机结合,土地综合利用是生态环境管理的核心,也是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只有从细节部分加以落实,才能真正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质量。未来的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对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的应用需求会愈来愈大,这就需要将生态技术以及理念等在具体工程当中应用,这显得比较关键,也将会成为趋势。
3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生态工程保护,是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这也是水利工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要充分注重生态技术的科学应用,从多方面提高生态工程施工的质量,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只有基础层面做好,才能有助于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边巴拉姆.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北京农业,(30).
[2]熊岩.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01).
[3]阮宝贵,王斐,申有利.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J].吉林农业,(11).
[4]吕卫东,光志中.刍议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信息化建设,(12).
15.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十五
1 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关系现状
我国的水利资源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 具有东南多, 西北少的分布格局。整体水资源总量偏少, 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两大河系之中。改革开放之后,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重视, 在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形成了以下格局: (1) 防洪减灾体系主要出现在大江大河之上, 有效的保障了沿河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通过南水北调、大型水库修建等工程的实施,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日渐平均。 (3) 随着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 困扰农业生产的灌溉问题也慢慢得到解决。从建国到现在, 农田的灌溉面积增张了近3倍, 为土地的增产增收,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及能力都有所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良性发展[2]。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1) 拦蓄洪水, 降低洪水对下游的破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首要目的, 也是最大的作用。在水库、大坝的作用下, 枯水期河流流量可以得到保证;同时, 也降低了洪水期洪涝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此外, 还给人们提供了饮用水来源, 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 保障工农业的正常生产。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水力发电。在化石燃料过度使用的今天, 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提倡和青睐。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 开发使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相比于化石能源, 水电能源所产生的污染更小, 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缓温室效应, 降低酸雨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3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有上文所述的诸多优点,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仍然有它的不足之处, 例如:
(1) 对气候的影响。
通常来说, 大气环流控制着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 这个情况就会被改变。例如, 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会改变原有的地貌特征, 将陆地变为水面, 增加了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 因此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降水、气温等气候条件。水库在太阳光的作用下, 蒸发量增加, 将会导致库区的降雨量增加。降雨的分布发生改变。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 库区外围的降水量也会增加。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夏季库区温度较低, 气流活动稳定, 降水量会有所减少;冬季库区温度略暖, 气流活动较强, 造成降雨量增加。
水库建成后, 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 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 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后影响最大的方面。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都被工程设施改变掉了。首先影响最大的就是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向。地下水普遍有着自己的稳定流向和流速。但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 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 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 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此外, 水库也改变了地下水及河流的来源及补给方式。这将会影响到防洪防涝工作的正常展开, 加剧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 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3) 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破坏当地已有的稳定的地质条件, 这就给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水库的水压很大, 会增加水对岩石层的渗透, 使得底层板块之间的不稳定性增加, 引发板块的相对运动, 从而诱发地震。随着水库的水位升高, 岸坡地层的抗剪切强度降低, 很容易诱发塌方以及山体滑坡事故。水库会存在一定的渗漏。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 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4) 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致使当地的土壤产生盐碱化、沼泽化的变化趋势。
(5) 对当地物种的影响。
水库大坝增加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难度, 降低了鱼类的成活率及数量, 影响渔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陆生的植物, 在库区将会被淹没。对于水生的藻类, 库区大量水源的聚集, 增加了水中营养元素的堆积, 极容易使藻类发生富营养化。
(6) 对人健康的影响。
水环境与多种传染病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等等。随着库区及水坝的修建, 水体面积增加, 给这些传染病提供了天然的孕育摇篮。
(7) 对移民的影响。
以三峡库区为例,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 km2, 移民总数超过110万人。由移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都需要妥善的解决办法, 例如移民安置, 心理创伤治疗, 新移民区的修建等等。
4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上文所述的诸多影响,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
应用法律的固有约束力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进行规范,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
(2) 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在水利系统内部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每隔一段时间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考核和评判, 对那些环境友好, 施工方式环保的工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而对那些破坏环境的工程进行通报批评。
(3) 完善环境监察制度。
有监督才能更好的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利水电工程作为试点单位, 全面监察工程建设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 并针对这些影响及时调整施工策略, 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刚.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4 (2) :192-193.
[2]廖云飞.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传播, 2012 (20) :40-84.
16.水利工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研究 篇十六
关键词:水利工程 环境影响 控制措施 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业、农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电力能源中首屈一指的贡献大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倍受关注。这些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带给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水涨船高地明显起来。相对其他的重度污染环境的能源工业项目而言,水利工程有着它相对突出的特点:虽然建成后不会对大气造成任何污染,但是在其建设初期会对当地的植被造成破坏;且因为会大面积征占用地,对当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都会造成相对巨大的影响。其中又以生态环境破坏和征地后移民安置问题最受目前社会的关注。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
1 水利工程实施造成的环境问题
1.1 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问题 移民安置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移民因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引发的不安定情绪,会对当地社会治安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尤其像在地少人多的山区,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在移民的安置问题方面应该多与当地政府部门多协商,解决移民中青壮劳力的就业问题,减轻当地社会压力。
1.2 水库蓄水后区域环境问题 水库在蓄水后,根据蓄水量的大小,都有可能引发大坝两边地质出现沉降,崩塌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引发地震,这些水库建成可能造成的地质都应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1.3 水库建成后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正式蓄水后,会造成当地地下水位的抬升,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会干扰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
1.4 水库蓄水后对水体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水体流速会变缓,水体中的自洁能力降低,污染物浓度相对增高,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另外大面积水体容易滋生一些对人畜有害的水生微生物和病菌,如果防疫不得力,将可能引发大范围的疫情。
1.5 大坝对淹没区生物及回游生物的影响 大坝建成后形成的淹没区将对当地物种产生巨大的影响,淹没区动物可以往高处迁徙,但是对于一些当地特有植物类珍稀物种可就束手无策了,这有极大的可能造成一些特有物种的灭绝。而对回游性鱼类的影响将是更为显著,因为大坝直接阻断了它们回游的路线,导致它们无法回游到往年的产卵区域进行正常的产卵活动,从而无法继续繁衍下去。
1.6 对航运的影响 大坝建成后,原来穿行于上下游的船只航线会被截断,正常的航运将不得不中断,这将给从事航运的单位和企业带来经济上的影响。此外还会引起河床抬高,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形成冲击。
1.7 对气候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水体区域面积增加,对当地小气候会形成影响,大型水体还会在当地形成多雾天气,气温变化也会变得相对温和。
1.8 对下游工农业用水的影响 大坝建成后,下游水位将会降低,流量也会大大减小,工农业用水及下游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都将受到影响。
2 拯救生态环境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2.1 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 设立专门管理移民问题的外联部门,加强与地方民政部门的合作,时刻留意当地的移民问题,努力听取移民的意见及要求,再反馈到当地主管部门,合理予以解决,杜绝群体事件的发生,保证工程在实施及建成后不受干扰。
2.2 修建多项水利工程保证上下游水位平衡 修建闸坝及多功能水量调节工程可以起到合理调节水体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下游环境水位不下降,提高上游水流流速,保证水体的自洁能力不下降。同时保证了上游水位不至于过高,延缓上游土壤盐碱化,同时下游水位也得到保证,下游的工农业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将降到最低。
2.3 建立专门的鱼类研究机构 对于生活在工程实施区域的鱼类,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以研究保护。建立专门的人工繁育场所,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鱼类生物。
2.4 设计水利工程防止疾病 与地方防疫部门协作,研究设计可防止疾病发生及流行的水利工程,防止疫病发生及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2.5 解决水库淤积问题 与当地林业部门合作,做好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体中的泥沙含量,这样水库淤积问题将随着上游植被的恢复而得到解决。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从事此方面的研究的知名高校与国家专业的研究机构也越来越多,认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现代人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关心,一些环境保护措施不得力,而又污染严重的大型建设项目,因为当地民众抗议而不得不被搁置起来。因此无论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多高,都不能忽视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潜在影响。而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对于流域的开发和工程的合理规划,专业设计,科学施工以及实际调度到最后工程完结装机发电,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兼顾的完美局面。
参考文献:
[1]厉占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
[2]刘建军.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M].武汉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96.
[3]唐会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
作者简介:戴元俊(1973-),河北张家口人,怀安县水务局,工程师(现在申报高级工程师),职务:股长。
17.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 篇十七
1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理解和重要性
1.1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理解。我国的地质勘测技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其勘测方法和技术设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实际上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工程建设过程复杂且繁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涵盖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地质学、岩土力学等,通过对水利工程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探讨,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地理位置、施工技术等方面内容的确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包括许多环节,如现场的勘探、样品的采集、样品的试验等,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现场的岩土体勘测。1.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先进行地质勘测,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提高建设的质量,同时减少对地质层的不必要破坏,维持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和技术,而材料和技术的选取依赖于施工前的地质勘测,根据地质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材料、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方式
2.1钻探。钻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测方法,能够适应水利工程中的多种复杂地形勘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条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地质问题频繁出现,包括软弱夹层、砂层的取样,硬土层的钻探,这些问题都给地质的勘测带来了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创新钻探的方式。在我国的工程师和相关专家的研究下,发现利用金刚石进行套钻取芯能够对各种复杂地形和土层进行钻进和取样。2.2工程物探。工程物探的方式需要借助设备和仪器,在进行勘探时,利用观测设备测量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然后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地下的部分地质层和地质结构所处的方位,同时对存在于地下且具有其他属性特征的岩层做出判断,这种勘测方法就是工程物探。一般来说,常用到的工程物探的手段有磁场、重力场以及直流电场勘测等,在部分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中也常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勘探方法。2.3山地勘探。山地勘探的方式有别于工程物探,主要以人工或者机械为主,进行探井、探坑等探测活动,以勘测表层的地质状况。山地勘探的方式有两大优势:第一,能够对地质状况进行直接的采样分析,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操作,方便快捷;第二,山地勘探的方式在技术和设备上的要求并不多,使用的勘探工具也较为简单,因此往往用作表层的地质探测。但是同时也因为其勘探工具较为简单,因此对较深层次的地质,不能用山地勘探的方法进行勘测。
3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分析
地质环境的分析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地表、地壳和地基三个部分着手,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3.1地表的`稳定性分析。地表容易在受到破坏后产生变形,导致地表的岩土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分析和研究地表的稳定性显得非常有必要,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对地表稳定的勘测能够发现水利工程的地质现象的特点,包括其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除了研究地表的稳定性,还需要思考能够解决地表土层变形的措施和策略,减少地表的变形。换言之,我们在分析地质环境中的地表稳定性时,要对地表岩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在水力作用下,岩土层前后性质的变化,然后对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3.2地壳的稳定性分析。一般来说,在受到地球外力以及工程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断层容易产生移位,山体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必须将地壳的稳定性作为地质勘测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地质勘测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地调查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结构、地形特征、地貌形态等,然后综合考虑地质调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做好预案,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好前期的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针对地质受到破坏的情况,对地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其稳定性受损原因,然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先进的技术,将地质的稳定性提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3.3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地基的稳定性包括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堤坝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堤坝的稳定性则涉及坝基的建设,要确保坝基的稳定性,首先要保证坝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坝基的变形情况、抗滑情况等。正如我们所知,水利工程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自身的重力和水的重力,同时还有水流动作用下的荷载力。这些荷载力在共同作用下,会给地基的形态造成影响,导致地基变形,特别是岩基受到的压力,不仅会使岩石产生变形,同时还会引起岩石的塑性变形或者岩石产生裂缝,导致地基沉降。
4结语
18.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篇十八
2013级水工三班 张志威 1302010334 摘要:众所周知,水电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概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内容,包括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的重点是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移民安置产生的影响等,并对这些主要环境影响扼要介绍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污染防治 正文:
水电站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水电站在给我们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引人关注。那么,水电站的建设具体会对环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租出应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陆生生态影响及对策措施
陆生生态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生态敏感区问题;三是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前两项影响。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层含义。工程上最为关心的是物种多样性。决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大多是系统中的顶级物种,这些物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保护物种,或者被CITES、I2UCN列为珍稀濒危的中国物种。当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或者永久占地区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或者在上述区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时,必须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对保护动、植物可能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而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上述地区时,如果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般需要开展专题研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可能对这些地区的结构、功能、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或替代措施。
生态完整性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主要是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回答水电工程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生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图、水土流失图、植被类型图、保护动植物分布图、景观结构图等。一般而言,由于生态评价图件范围的确定难以规范化,评价结论都认为工程建设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当水电工程建设遇到需要保护的动、植物时,提出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于保护植物一般采取工程避让就地保护(如道路绕行、施工场地位置调整)、异地移植(一般应移植到业主永久生活区或工程永久征地区内、当地的植物园)、采集种子播种、基因库保存等措施。对于保护动物一般采取禁止捕猎、异地建栖息地等措施加以保护;而对于极其敏感的保护动物,则可能需要采取调整工程规模、工程避让等措施。
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首要的工作是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范围或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如果调整区内有保护动、植物等敏感对象分布时,则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所有涉及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均应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函后,方可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2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尤其是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头号重点。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土著鱼类难以在库区生存。由于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河流天然的水文状况如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洪水过程、水流含沙量等都将改变,而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是土著鱼类长期适应的生境,生境的改变,使土著鱼类尤其是喜激流鱼类被迫向库区支流及库尾迁移。二是拦河坝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使鱼类的生境破碎化、片断化,一些长距离洄游鱼类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失去生存空间。三是水库蓄水将淹没鱼类原有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四是高坝大库下泄的低温水影响下游可能长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鱼类产卵和育肥,从而影响渔业资源。五是水库泄洪时可 水生态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一般会伴有鱼道。鱼道主要为保护洄游性鱼类而设,但由于受流速、鱼的洄游能力及洄游习性等的影响,一种鱼道只能对个别鱼类有效果,而且效果不明显;加之,鱼道大多在低坝条件下使用,高坝大库难以建设鱼道。鱼道的建设必须在深入研究洄游鱼类的生态习性基础上方可设计、建设,从而使鱼道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增殖站的适用条件则很宽松,对任何需要增殖保护的鱼类都可适用,包括洄游鱼类、国家保护鱼类、特有鱼类等,而且不受大坝高低的限制,是目前水电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鱼类保护措施。增殖保护需要确定增殖种类、规格、规模等内容。
支流鱼类保护区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大型水电站而言。如果库区支流中有保护鱼类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特有鱼类比较集中的栖息地,则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流中设鱼类保护区。设置支流鱼类保护区需要地方政府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的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是水电工程建设可恢复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损坏的原地貌分析、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分析、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弃渣量分析、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工程水土保持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对于工程损坏的原地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坡等地貌类型。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水土保持植物设施,一般而言,都是植物设施,也就是林草地否合理,根本原则,比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基础,一般要求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但目前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理论上、方法上尚有不完善之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监测措施、管理措施等内容,其中防治的重点是施工道路两侧区域、取土场、采石场、弃渣场。目前,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薄弱环节是施工期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到位。水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成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二是库区水质变化;三是下游河道水质变化。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文情势的变化主要包括:库区水位不同程度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从而水面蒸发加大,对库区两岸区域小气候产生影响,如湿度和降水增加、无霜期延长等;水库水流流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入库泥沙大量沉积,改变下垫面条件,也使库区水体透明度增加等;受坝前水位顶托影响,在洪水情况下,从而改变库尾天。,与天然状况相;,水库调洪运行也会改变下游。出库水流含沙量降低也会对下游两岸形成冲刷,可能使库岸失稳;而水库排沙运行时又会使下游水流含沙量过饱和,在河道内形成淤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的种种变化是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产生显著影响的根本生态学非生物因素。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包括:流速减缓,有机物降解能力减弱,在库区有大量有机物汇入时,可能在库区局部库段尤其是库湾、库叉处,使水质恶化,甚至出现富营养化;而沉降作用的增强,又会使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随大颗粒的泥沙一起沉积到库底而使水质变好。在库区没有大量有机物汇入的情况下,库区的水质将比天然河流更好。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高坝大库将出现水温分层现象;水温分层也给水质带来复杂的影响。
下游河道水质变化主要受库区水质变化的影响,如低温水影响,主要是由水库下泄低温水造成的。不同于水库的是在引水式电站的脱水河段,由于水量大量减少甚至断流,将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如果区间有水污染源,还可能出现水质恶化。在水库采用挑流消能时,下游河道还可能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在水库降水冲沙时,出库水流水质受水库底质的影响,也可能使重金属或者有机物浓度含量升高而使水质变差。
库区水质保护的关键是加强库区水污染源的管理,而这需要库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为降低低温水对下游鱼类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分层取水;为保护引水式电站减、脱水河段的水域功能,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泄放生态流量,泄放生态流量的多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最终确定。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将开发改造部分土地、新建移民新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受淹的专项设施也需要复建、改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对库区及安置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发,需针对工程建设及移民安置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以保证电站建设征地区及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防治移民安置工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协调安置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需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移民安置的社会组织与保障等工作。
6社会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移民产生的影响。水电工程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水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二是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是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建材、服务业、旅游业等;四是许多大型水电工程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养殖、通航等综合效益。
水电工程移民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对较为复杂,一方面,移民会从基础设施的改善中受益;而另一方面,移民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7其它影响
其他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的施工机械、施工生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问题等。这些问题对环境的影响都是短期的,一般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自行消失,而且这些影响在施工期也相对好治理。一般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大多能做到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大型工程对生活垃圾一般都采取设置专门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水电工程一般都地处偏远的山区,人口稀少,声环境、大气环境的影响问题不突出;人群健康问题,主要由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引起,一般采取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安置区和施工区环境管理等措施解决;对景观和文物的影响问题,一般而言,水库建成后,基本都会成为一处新的人文景观,但水库蓄水也可能影响部分原有的景观或文物。
此外,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2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在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中都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工程的相关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均需要向社会公布。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将更多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结论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很复杂的。有些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减免或消除,如施工期的影响等;而有的影响是建设水电站必须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水库淹没影响。总之,在开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免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
【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推荐阅读:
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管理的思考论文07-06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09-02
水利工程思考题20110-03
关于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思考06-20
水利局影响环境整改报告10-04
水利工程概算论文08-23
水利规划设计论文12-12
水利建筑市场论文12-16
水利工程安全监理论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