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8篇)
1.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篇一
Unit1 Topic 2
一、知识目标
【重要短语】
get lost 走失;迷路
hate to go shopping 讨厌去购物
hear from sb.=receive/ get a letter from sb.
收到某人的来信
be abroad 在国外
at least 至少
take place = happen 发生
one-child policy 独生子女政策
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中国的人口
live longer 活得更长
medical care 医疗保健
control the population 控制人口
be known / famous as 以……而闻名
work well in doing sth.做某事方面很有功效
have a long way to go 有很长的路要走
be short of 缺乏……
one of the greatest problems 最大问题之一
be in trouble 陷入麻烦中/ 在困境中
prefer boys to girls 重男轻女
offer sb. a good education
提供某人良好的教育
a couple of 一些 ;几个
even though = even if 即使
have a lot of pressure 有许多压力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A与B之间的区别
【重点句型】
1.We got lost and couldn’t find each other. 我们走失了,互相找不到对方。
2.It seems that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not very good. 似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
3.It is possible that Kangkang’s father was the only child in his family.
康康的父亲有可能是他家中的独生子。
4.One answer is known as the one-child policy. 其中一项众所周知的措施是独生子女政策.
5.And even though we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we have big pollution problems in the
city.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
【重要语法】
现在完成时常与下列表不明确的状语连用
1.already 和 yet
already “已经”(多用于肯定陈述句)。
如:He has already gone home. 他已经回家了。
yet “已经; 还”(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如:Have you found him yet? 你已经找到他了吗?
I haven’t finished my homework yet. 我还没完成作业。
※ already 也可用于疑问句,表“出乎意料或惊奇”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already? 难道你已经完成作业了?
2.ever 和 never
ever “曾经”(多用于疑问句,问初次经历)。
如:I have ever been abroad. 我曾出过国。
never“从未;从来不”(多用于否定陈述句),常回答ever的句型。
如:I have never seen him before.
----Has he ever been abroad? 他曾出过国吗?
----No, never. 不,从来不。
3.just
just “刚刚”(多用于肯定句,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如: I have just tried to call you. 我刚刚打电话给你。
4.before
before “之前”(一般位于句末;常与never呼应)。
如:He says he has never seen such beautiful scenery before.
他说他以前从来没看过这么美的风景。
【词形转换】
possible (反义词)--impossible
rise (过去分词)--rose
conclude (名词)--conclusion
medicine (形容词)--medical
difficult(名词)--difficulty
less (反义词)--more
excellent (近义词)--great/good
different (名词)--difference
come (过去式)-came (过去分词)-come
see (过去式)-saw (过去分词)-seen
peace (形容词)--peaceful
二、要点讲评
1.---- I really hate to go shopping. 我真讨厌去购物。
---- So do I . 我也是。
So do I .为倒装句,表示前面提到的肯定情况也同样适合另外一个主体,表“某某也一样”,结构为“so + be /情态动词/ 助动词 + 主语”。
如:Jim is a student, so is Tom. 吉姆是一名学生,汤姆也是。
Jim can swim, so can Tom. 吉姆会游泳,汤姆也会。
Jim likes sports, so does Tom. 吉姆喜欢运动,汤姆也喜欢。
如表前面不怎样,后面“也不”怎样时,其结构为“ neither/ nor + be /情态动词/ 助动词 + 主语”。
如:Jim wasn’t Chinese, neither/ nor were they. 吉姆不中国人,他们也不是。
Jim can’t speak Japanese, neither can I . 吉姆不会说日语,我也不会。
Jim didn’t go there, neither did I . 吉姆没去那儿,我也没去。
如前后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主体,则不能倒装,表“的确如此”。
如:Jim is a good student. So he is. 吉姆是一名好学生,的确如此。
Jim swims well. So he does. 吉姆游泳很好,的确如此。
2.At that time, China was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那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population为不可数名词,表示人口的多少只能用 “large”或 “small”修饰,提问人口用“what”.
如: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larger than that of Beijing. 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China?
中国的人口有多少?
3.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take place 指必然性的“发生”或有计划、安排之内的“举行”。
如:The meeting will take place next Friday. 会议将在下周五举行。
happen 指偶然的、没有预料的“发生“,其结果往往给人带来不幸或麻烦。
如:The accident happened yesterday. 事故发生在昨天。
※两者都不用于被动语态。
如:Th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a lot. 人口增长发很多。
4.increase 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其含义是“增长,增加,加强”等。
increase by… 指“增加了……”; increase to…指 “增加到……”
5. and about one fifth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live in China.
而且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国。
one fifth 是分数表达法。英文分数表达法:分子为基数词,分母为序数词,先读分子后读分母。当分子大于1时,分母的序数词则变为复数,直接在词尾加“s”。
如:one fourth四分之一three fourths 四分之三one second二分之一two thirds三分之二
6.It has worked well in controlling China’s population.
它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功效。
work well in doing sth. 表“在……方面很有功效”, 如:
如:Doing eye exercises works well in protecting our eyesight.
做眼保健操在保护视力方面很有功效。
7. Because of our large population, we are short of energy and water.
be short of… 表 “缺乏……”
如:She is always short of money at the end of every month. 每个月底她总是缺钱。
be short for… 表“是……的缩写”.
如:TV is short for television. TV是television的缩写形式.
8. Can all Chinese families offer their children a good education?
所有的中国家庭都能给他们的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吗?
offer 表“(主动)给予, 提供”
offer sb. sth. “提供某人某物”.
如:I offered him a glass of wine. 我敬了他一杯酒。
offer to do sth. “(主动)提出做某事”
如:She offered to cook for her mother. 她提出帮她妈妈煮饭。
I can’t go shopping in big stores unless I travel for a couple of hours.
我得花几个小时,才能到大的商场购物。
9. unless = if not 表“除非…; 如果不”,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如:I won’t go unless I hear from you. = I won’t go if I don’t hear from you.
如果你不通知我,我就不去。
Unless Bill studies hard, he’ll fail in the exam. 如果比尔不努力, 他不会通过考试的.
10. a couple of… 表 “几个人或几件事”.
如:a couple of years ago 几年前; a couple of students 几个学生
couple 指任何两件同类的东西
如: a couple of watches 两只手表; five couples of cats 五对猫
11.pair 指两件不可分开使用的东西,它们可指两件互不相连的东西(鞋子、袜子等),也可指
两部分构成的一件东西(裤子、剪刀等)。
如:a pair of shoes 一双鞋子a pair of pants 一条裤子
三、典型例解
( )1.-They have been to Australia.
-So _____ I.
A. do B. have been C. did D. have
分析:D 此句为so引导的完全倒装句。其含义为“A如此,B也如此。”其结构是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本句为完成时态,其助动词是have。故选D。
( )2.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larger than _____ of Shenyang.
A. that B .it C. one D. this
分析:A 此句要用相同成分即上海的人口和沈阳的人口做比较。因为population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用that代替。如果是复数名词则要用those来代替。
( )3.-_____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A. in ?
-It _____ about 296 million.
A. What is; is B. What was; was
C. How many is; was D. How many was; is
分析:B 问人口的多少用what而不用how many。本题问的是的人口, 故为过去时态。
( )4._____ of the teachers are women in our school.
A. Two third B. Two threes C. Two thirds D. Second three
分析:C分数的表达法是基数词在前表示分子,序数词在后表示分母;当分子大于1时,表示分母的序数词要加s。
( )5.He’s read this book before, _____?
A. hasn’t he B. doesn’t he C .isn’t he D. wasn’t he
分析:A 本题考查反义疑问句反问部分的时态与人称的单复数要与陈述部分一致的用法。
( )6.The _____ population may be the greatest challenge of the world today.
A. increase B. increased C. increasing D. increases
分析:C 本题考查increase的现在分词作定语的情况,表示“正在增长的”。increased是它的过去分词也可作定语,但表示的是“已增长过的”。
( )7.The little girl has _____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you lent her.
A .already B. yet C. still D. once
分析:A already“已经”,常用覨t now.
分析:C 上句为否定情况,应用neither/nor+助动词+主语,表示“我也未参观过造纸厂”。
四、评价作业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o one likes “Little Emperors.” ---N___________ do my parents.
2. The cars in the cities are i____________ rapidly these days, so traffic jam comes into being.
3. People couldn’t live long because of poor medical t________________.
4. In China, some peopl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p__________ boys to girls.DA被动语态。根据题中changes是复数,答句用完成时态。故选B。
( )9.Students today have a lot of pressure(压力) _____ they have to learn too much knowledge at school.
A. in order to B .unless C. because D .because of
分析:C in order to和because of后面不能接从句,unless不符合题意。故选C,用because。
( )10.-I have never visited a paper factory.
-_____
A. So have I. B. So I have. C. Neither have I. D.I haven’t now.
分析:C 上句为否定情况,应用neither/nor+助动词+主语,表示“我也未参观过造纸厂”。
四、评价作业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o one likes “Little Emperors.” ---N___________ do my parents.
2. The cars in the cities are i____________ rapidly these days, so traffic jam comes into being.
3. People couldn’t live long because of poor medical t________________.
4. In China, some people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p__________ boys to girls.
5. His mother told him that the sun r__________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west.
II. 翻译词组,补全句子
1.We must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采取措施)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2. Doing eye exercise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起明显作用) in protecting our eyesight.
3. In 1960s, we were ________ _________ (缺乏) food and money .
4. He wouldn’t leave the TV set, __________ ___________ (既使) he was going to have an important exam the next day.
5.Her daughter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迷路) in the shopping center yesterday.
III. 完成下列句子的汉译英(每空1分,满分30分)
1.中国人口有多少? 中国有大约13亿人口。
_______ the _________ _______ China ? China ______ a population of ______1.3 billion.
2. 为什么中国要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虽然跟以前比,中国人口增长放慢了,但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Why does China _________ __________ with its __________ policy ?
---___________ its population is __________ _________ slowly than before, its population problem _________ ___________ quite ___________.
3. 这所学校里老师的数量是300人,其中四分之一是女教师。
_________ ___________ of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 __________ 300, _________ ___________ of them ___________ women teachers.
4. 上周石油的价格增长了百分之二。 的确如些。
The price of oil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last week.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 你生活在哪种家庭,是大家庭,还是小家庭?
_________ _________ of family are you ________, ________ family or _______ family ?
IV. 选择题
( ) 1. Two thirds of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____ covered with water.
A. is B. are C. has
( ) 2.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 this factory _____ increasing.
A. are B. is C. will
( ) 3. ---It seems to me that you are very hard-working, Maria.
---I have to. I have a lot of _____ from my family and society.
A. time B. efforts C. pressure
( ) 4. ---______ have you done with the waste ?
---I have thrown it away.
A. How B. What C. Where
( ) 5. ---Which country has a ____ population, England or Germany ?
A. smaller B. less C. few
( ) 6. About one fifth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_____ in China.
A. live B. is living C. has lived
( ) 7. ---Excuse me, is Joan in ?
---Sorry, she isn’t here. She ___ to the airport to see her parents off half an hour ago.
A. went B. has gone C. has been
( ) 8. ---Who will go to the airport to meet Jenny ?
---I will. I _____ her several times. I can find her easily.
A. met B. have met C. will meet
( ) 9. We are tired. We have studies for ____ hours.
A. a couple B. couple C. a couple of
( ) 10. The more excellent our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_____ our life will be.
A. the happier B. the more happy C. the more happily
( ) 11. ---What did Jeff say about the lost girl ?
---He said that he had seen her _______.
A. three days agoB. three days before C. for three days
( ) 12. ---Dad, my teacher said I had made a lot of progress recently.
---I’m glad to hear that. But I think you still _______.
A. have a long way to go B. have a rest C. live in the present
( ) 13. ---I went swimming last Sunday.
---_________. I like it very much.
A. So I do B. So I did C. So did I
( ) 14. ---We haven’t been to the Great Wall. ---_________.
A. So has she B. Nor she has C. Neither has she
( ) 15. ---Did you know _______?
---They had a quarrel abou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 what did they happen B. what happened to them C. what they happened
参考答案
I. 根据句子意思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
1. Neither 2. increasing 3. treatment 4.prefer 5. rises
II. 翻译词组,补全句子
1. take measures 2. works well 3. short of 4. even though 5. got lost
III. 完成下列句子的汉译英
1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has, about / around
2. carry on, one-child, Though, growing more, still seems , serious
3. The number, is, a quarter, are
4.increased by, So it did
5. What kind/ sort / type, in, extended, nuclear
IV. 选择题
1----5 ABCBA 6----10 AABCA 11----15 BACCB
2.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篇二
能够对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数量关系、图形位置等进行分析探究, 学会寻找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 并借助三角形有关的知识点来解答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点问题中的动中求静,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动点问题的实质是变动为静、寻找不变的量。使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体会归纳总结的思想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动点问题的解题方法。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判定及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动点问题中, 如何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 变动为静, 找出动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及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环节】
一、引入
图形中的点、线的运动, 构成了数学中的一个新问题———动态问题, 此类问题常集代数、几何知识于一体, 数形结合, 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中考的必考题且每年都为压轴题, 以函数与三角形和四边形结果的题目为主。今天我们举例来探讨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提问: (1) 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什么? (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是什么? (3) 含30度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
二、出示真题
遵义市2012年中考第26题:
如图1, △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 P是AC边上一点, 由A向C运动 (与A、C不重合) , Q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 与P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 (Q不与B重合) , 过P点作PE⊥AB于E, 连接PQ交AB于D,
(1) 当∠BQD=30°时, 求AP的长;
(2)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改变, 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发生改变, 请说明理由。
三、解题过程
解第一问。
解法一: (1)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代数思想解答。
在Rt△QCP中, 因为P、Q同时同速出发, 所以AP=BQ, 设AP=BQ=x, 则PC=6-x, QC=6+x, 在Rt△QCP中, 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行解答。
(2)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因为AP+PC+BC=2AC=12, 所以BQ+BC+PC=CQ+PC=12, 在Rt△QCP中, 利用30°角所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行解答, 所以CQ=2PC, 得PC=4, 所以AP=AC-PC=2。
(3)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代数思想解答。
因为∠BQD=30°, ∠ABC=60°, 所以∠QDB=30°,
所以BQ=BD, 设AP=BQ=x, 在Rt△APD中利用30°角所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行解答。
(2) (3) 让学生仿照 (1) 的解法合作交流, 自行完成, 并体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解法二: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答。
过P点作PF∥QC, 如图2, 利用证明△DBQ≌△DFP进行解答。
解法三: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
利用证明△APE∽△CQP列比例式进行解答。
解法二、解法三由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解第二问。
解法一: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过P点作PF∥QC, BD=DF, 而△APF是等边三角形, PE⊥AF, 所以AE=EF, 又DE+ (BD+AE) =AB=6,
所以DE+ (DF+EF) =6, 即DE+DE=6,
所以DE=3为定值, 即DE的长不变。
解法二:构造三角形与△ADP全等,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答。
在AB的延长线上截取BF=BQ, 再连接FQ, 如图3, 设AP=BQ=x, 先证明△BQF是等边三角形, 再证明△ADP≌△FDQ来进行解答。
解法三:构造全等三角形与△APE全等。
如图4, 过点Q作QF⊥AB的延长线于点F, 先证△APE≌△BQF, 得到AE=BF, 再证△APE≌△PDE得到FD=DE, 从而完成解答。
解法二、解法三由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四、学以致用
如图5, △ABC是边长为3cm的等边三角形, 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 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运动, 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 当点P到达B点时, P、Q两点停止运动, 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 (s) , 求:当t为何值时, △PBQ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自行解答)
分析:本题是一道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解答的数形结合问题,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这个直角三角形有∠B=60°, 所以, 可以表示出BQ与PB的关系, 要分情况讨论: (1) ∠BPQ=90°, (2) ∠BQP=90°。然后在直角三角形BQP中根据BP、BQ的表达式和∠B的度数进行求解。
五、总结归纳
解动点问题要做到:
1.把握点运动的全过程, 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 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
2.特别关注一些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或是特殊关系, 化动为静, 由特殊到一般。抓住图形在动态中暂时静止的某一瞬间, 将这些点锁定在某一位置上, 问题的实质就容易显现出来, 从而得到解题的方法。
3.画出图形, 这一步很重要, 因为随着位置的移动, 与它相关的一些图形肯定随着变化, 而且点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要研究的图形可能会改变, 所以一定要画图, 不能凭空想象。
3.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 素质 应试教育 文化 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说:“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化速度之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培养年青一代。”他一句话,道出教育教学要随社会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Go for it九年级教材的编排富有现代化、生活化特点,时代感很强。每个单元融汇话题、交际功能、语言结构,除了A、B部分基本的语言内容及运用外,都设置了具有跨文化内容的语篇及学习策略。很明显,有了七八年级的基础后,九年级的教材更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期待。这个期待也是每一位九年级英语老师在设计自己课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在整个学年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性地运用英语始终贯穿其中。
但一样的课程,教材的设计在不同的教学文化、教师文化背景中,对“综合性”有不同的解读。纵观自己及一些同行们的九年级英语课文教学设计,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思考一,关于任务。
新目标英语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但很多老师对新教材及任务型语言教学吃得不透,在设计课文教学目标时,自己把握不准教学任务,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也不明确。许多课文教学设计有很多活动、很多花样,但无目的、无效果,生产了许多“无主次”、“无中心”的教学。因此,读透教材,研究教学,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任务,教师又该怎么样设计自己的课文教学,真的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
思考二,关于教学文化及教师文化。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有新的理念才能创造出新的教学。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一个人备课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然而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后,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感觉到一个人力量的有限。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也跟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教师文化指教师对工作环境的态度反映)。
前苏联合作教育学倡导者明确提出:“没有教师,没有他对革新的热情,没有他每时每日的创造,没有他的智慧和良心,没有他的文化素养和良好心灵,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的。”教师文化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方案的理解和执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具有课程改革主人意识,敢于开创教育策略和活动教学方式,用自身的教学技能及智慧促进课程改革,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有文化”的教师方可促进“有文化”的教学。现代的教学文化要求教师从个人主义文化转向合作文化,并将经历经验重构与生存方式的转换。集体备课、共享资源、共创教学,才能将教师个人的才智发挥到最大。没有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就没有丰富内涵的教学文化,我们的课文教学设计将会缺乏活力。
合作,会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技艺价值。我们的课文教学设计也会因为合作而更完美更有效。
思考三,关于多元文化。
新教材的时代感,文化的多元性,注定其中有着明确的文化背景,这些浓厚的文化背景知识都蕴涵在课文中,尤其是九年级的课文。因此,在设计课文教学时,若是忽略了或把握不住这些文化,甚至在设计课文教学目标时,只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忽视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教学,那样的教学会是残缺的教学,课文也因此失去文化传承的功用。任何独立文化传承的语言教学设计都是失败的。布鲁纳在《布鲁纳教育论著选》第373页中提到:“教育理论不仅是属于技术的,也是属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以及政治的。如果它要产生什么影响,它一定包含着一切。”
在九年级课文中的文化包括有: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等,同时也还有学生文化、课程文化、主流文化等。众多文化以多元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教师若对于教学设计中文化的定位不明朗,就会造成在课文教学设计中或过于激进或过于自由或过于保守,偏执于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利于课文教学的设计。例如,在教材中的外来节日(圣诞节、情人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日文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节日的背景知识,能自然地接受外来的文化,也会珍惜本民族的文化。课文教学设计中的主流文化应能与学生文化相融相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对课文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如果,我们的课文教学设计中,没有发现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在教学中没有解决或缓和,使学生在学习中还是容易将课文中所体现的文化与自己的文化各自独立,那我们的课文教学设计也是失败的,因为我们没法走入学生的心灵。关于多元文化教学设计,只有在全球化、民族化的大背景中,学生才会有宽阔的学习文化意识。
思考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九年级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与考试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注定成为九年级教育教学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素质教育,学生的前途(上好的高一级中学)需要高的分数。(虽然,国家已开始叫停分等级的高级中学办学方式,但在社会人心里,在家长心里,甚至在学生心里,也仍有着自己的等级,学生也会为自己心中的那个等级努力。)因此,素质与应试教育的结合,要体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它们实际就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在课文教学设计中,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学,完善老师的教,学生学习的兴趣、进取的意识、坚持的毅力基本来源于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终结性评价不会因为学生老师不喜欢而不存在。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教育机制,任何脱离了考试的教育教学都是不现实的。单元检测、期末考试,是检测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在某一个阶段是否有效的方式。因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考试心理很重要。
只有老师认识到这些,在英语课文教学设计中才不会过多注重形式,忽略实际;学生也不会没有目的地学,更不会因感觉前途渺茫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是“双刃剑”,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这个“师傅”如何引导学生用好手中的“剑”。首先,“师傅”的观念、认识要正确,眼光要远,“剑手”(学生)才能是“使剑高手”。
思考五,教学设计难易度的把握。
对于九年级这个转折点,不但学生感觉压力大,老师本身也会因有各种因素掺杂其中,压力也不小。导致在课文教学设计中出现不同的认识,也有了不同的教学设计,特别体现在难易度的把握上。有的老师,主张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一定的教学难度,有的以高深难度来体现。有这种认识的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九年级了,有基础有能力进行难度或宽度较大的学习;也有的老师认为,只有在课文教学设计中设计出高难度的教学,学生才是毕业班的学生,老师也才是毕业班的老师,走向了为难度而设计教学的怪圈。因此经常出现这样的课堂教学:老师按自己的课文教学设计的难度上课,学生在下面听得呆若木鸡。结果,老师上课上得很累,学生听课听得更累,英语对于学生就有可能永远是门“外语”,不是一般人都能学会的高深莫测的语言。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老师过于低估自己的学生或对自己的学生没有信心,凡是稍有点深度或难度的,统统不在课文教学设计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害怕学生不懂,老师会不辞劳苦地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翻译解说。勤快点的学生会老老实实地跟读或做笔记,而其他学生就会人坐得笔直的,但心常飘离课堂之外。更有甚者,连平时的测试都会事先让学生翻书做,背好答案再测试,把好好的检测转化成了背书教学。从此,学生再也没法离开老师独立学习英语,因为平时除了跟老师读、做笔记外,几乎没有独立学习,离开了老师,所有的英语学习都有难度。
太难或太容易的英语课文教学设计都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设计的课文教学难或是易应由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决定,高估或是小瞧学生都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学生只有征服知识才能获得知识,才能成为知识的最高主人。学生是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是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只有把别人的教育转化成为自己的教育,才能成长。教师在设计课文教学中,有时适当地降低难度是为了消除学生恐惧的心理,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有时,适当地增加难度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只有那种肯思考,肯动脑筋,并勇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学生克服困难的心理是一点一点地形成的,但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帮助。
九年级对于学生很关键,但老师要有比学生更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九年级的英语课文教学是否成功,关系到复习环节是否能顺利开展,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一个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并完善我们的设计,设计前、设计中、实践后的思考非常重要。有思考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挑战,这样我们的课文教学设计才是理念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0)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周锦秀.初中英语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4]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
[5]毕田增,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4.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篇四
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了解诗人的情感;积累有关乡愁诗歌。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发挥想象,描绘诗歌情境;通过合作探究,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描绘诗歌情境,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自主合作探究
主要流程:
自主读、联想写、合作赏、探究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背景音乐《思乡曲》)
有这样一句歌词: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的确,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无数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余光中的《乡愁》,体会他那份别样的思乡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1.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教师补充。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1949随国民党去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代表诗集有《舟子的悲剧》《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等。其诗构思精巧、语言流畅、韵律优美。2.引导学生了解余光中的乡愁情结。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紫金山麓,族人为他取名“光中”,有“光耀中华”之意。后来,因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乡愁》,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他曾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从21岁漂泊台湾,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中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和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一股浓浓的乡情,一缕淡淡的乡愁。因此,他被誉为“乡愁诗人”。
三.诵读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你认为应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朗读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情感递进)
再次练读后指名读,学生评价朗读效果。(范读、练读、评价)
2.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什么感情?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
学生陈述,教师点拨:四种意象,四段人生历程,对应不同感情,思念—眷恋—哀痛—爱国。由家而国,层层递进,物-情-人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四.情景再现
1972年冬天,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远望。望着望着,他热泪盈眶,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展开想象,分节描绘诗歌所蕴含的情境。注意人、物、情的和谐统一。)
学生完成后,小组推荐展示。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导。
20年的思念,20分钟的创作,成就了一首深深感动中国人的诗,让我们想起母亲温暖的怀抱,爱人那甜蜜的笑容,故乡那芬芳的回忆。是什么原因让它拥有如此感人至深的力量?
五.品读赏析
再读诗歌,任选角度,合作交流,简单赏析。
学生交流时,教师可有侧重从下列角度进行引导。
语言表达(叠词、量词、修辞;字字关情,朗朗上口)
结构特点(整齐和谐、错落有致;重章复沓,回环往复、一咏三叹)
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寄情,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等等)
六.拓展探究
任选一首,对比阅读,比较异同。
《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望大陆》(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席慕容诗:化抽象为形象,细腻含蓄,清丽柔婉,主题单纯。
于右任诗:直抒胸臆,家国之恋,悲痛怆然,重章复沓。
余光中诗:与席诗相比他的思乡情更为宽阔,更为独特。
与于诗相比更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思。
七.小结升华
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讲,不管漂泊何方,故乡永远是我们最长久的停靠。无论任何时候,祖国的统一也都是我们最热烈的期待。希望大家能够爱自己的故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八.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乡愁诗。
5.九年级《雨说》教学设计 篇五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解说:此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由学生耳濡目染的古诗句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暗示诗人的创作底蕴;二是明示诗歌的作用,既隐含方法,又指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崩识量挝模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jìn)锢(gù)
留滞(zhì)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解说:准确识读生字是朗读乃至吟咏课文的前提,学生之间互相指正比教师单纯灌输效果更好。)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解说:此步为学生品读全诗的关键,只有完全融化到诗里,才能在高层次上获得审美感受。)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解说:此步是在完全入境基础上的一次升华,因此应要求学生反复吟咏,一读一思,一思一得,最后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学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样,提倡借用古诗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2本咛逖邢啊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明确:意象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解说: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为解读意象做准备。)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解说:这是在形象思维、感受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对典型意象“雨”的感悟。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教师也可根据学情,适当加以提示,如参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也可先找关键句。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解说:诗重在读,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把握诗丰富的内涵。最好能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而不苛求结论。)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说:选取重点段落回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质,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和智能双向发展的绿洲。)
3毙郎推肺丁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解说:欣赏品味与具体研习两部分可视课堂实际穿插进行,教师评析要适时而作,适可而止。)
4笨翁眯〗帷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解说:鉴赏诗歌重在朗读,贵在诗趣。以《雨说》为契机,启发激励学生阅读大量诗歌名篇,提高鉴赏能力和欣赏品味,才是最终目的。)
四、布置作业
6.九年级英语写作课教学设计 篇六
初三英语写作公开课课教学设计
双沙中学 李育新 2011.6.2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内容:初三英语书面表达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书面表达语篇结构的组织技巧。
2.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3.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的能力。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评改学生习作。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2.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及扩展成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2.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及扩展成文的能力讨论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辅助手段:电脑(或实物投影仪)
学情分析:
1.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中考英语试卷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项。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
2.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英语学习两级分化严重,因此尽管经过3年的学习与训练,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得分在6-7分之间甚至更低。书面表达中式英语较多,连贯性较差。很多学生对书面表达中快速构思和罗列提纲能力较差。本堂课希望通过指导、帮助提高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过渡词和过渡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构思、罗列提纲能力。
二、教学流程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提问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惑入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写作中学会构思和使用连词。通过比较两篇学生的英语习作,让学生认识到连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一篇学生的范文,让学生了解怎样去运用关联词,怎样去组织一篇文章,最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一篇习作,并互相评价,修改。
我认为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较好:
1.课堂教学组织严谨,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流畅,由提问引出主题,通过比较学生习作认识到连词使用的重要,通过分析学生习作教学生学会怎么运用,最后进行实践。2.学生书信写作练习的设计比较新颖。从一位学困生的角度,用广州话说出对老师的感激,及今后的打算,容易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3.考虑到本校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写作任务经过了层层分解,从文章结构的构思,到语言的组织,时态的运用等给足了提示,使写作任务的难度降低了,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完成写作任务。不足方面:因时间关系,学生写作的时间不太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写作任务。习作的点评也不够时间处理,只点评了一篇习作,如果能找各个层次的学生习作进行点评就更好。
篇二:初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介绍。
书面表达是写的一种途径,是英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实际上是“有指导的写作”(guided writing)。它通过提供情景(文字、图画、表格),让学生用学过的英语语言来描述事物或事件并表达一定的思想,以此达成和检验对所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客观地说,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
从去年对中考英语试卷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项,平均分只有4.7分(满分为12分)。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过程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实践。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making friends”, 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朋友的消息,通过阅读两则e-pal广告,获取e-pals的一些信息,指导如何写e-mail,从而达到给e-pals 写信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warm-up活动:通过听一首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目的是活跃气氛,为引出今天的话题做准备。
3.pre-reading 通过提问,how can you know your friends, if you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联系朋友有很多方法,但是 one of the best ways is sending e-mails to them.do you know why?过渡今天话题的材料,快速看完两则e-pal广告,找出答案。
4.while-reading,读两则广告,了解mary和jack完成表格 name age hobbies looks personality e-mail added wish where she? 5.post-reading 引导学生讨论:do you like to make e-pals with mary or jack? why? 当大部分学生都持肯定观点时进一步思索,what will you write in you e-mail to them? 为下面事实写作埋下伏笔,提供铺垫。6.while-writing.教会学生正确使用e-mail格式,同时提供关于朋友和友谊的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7.post-writing.提供写作标准
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标准,修改自己的e-mail.1.do you use the tense(时态),spelling(拼写),punctuation(标点),capitalization(大写字母)correctly? 3.is your e-mail coherently(连贯地)written? 4.can you describe yourself in a concise(简洁的)way? 5.are there any 目的是通过自改,有助于他们提高书面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提高了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8.share the writing.点评两篇学生习作,选自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和一位基础一般的同学的作文。教师根据上述提供的写作标准,详细点评两篇习作的篇章结构和句法功能。目的是使学生尽力领会教师对文章的点评,培养学生选词和用词的能力,指导学生多模仿好文章的优点。
三、本堂课中的精彩片段。
就整节课而言,这无疑是一堂令人喝彩的课,无论是从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来看,还是从学生出色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而展示的成果来看,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印象。而我自己觉得其中有两个精彩片段更值得与同行们分享。☆使用brainstorming培养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自主学习的能力。brainstorming 这种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巧可直评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观点,并以此诱发集体智慧,激发学习者创意与灵感的学习方法。在英语课中的 pre-writing阶段,使用brainstorming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写的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brainstorming在本堂写作一课中的应用实例。1.围绕话题:“friends and friendship”进行brainstorming。教师使用web-spider在黑板的一侧写下学生能够想到的单词、词组和句子,friends and friendship 结合学 生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下面是学生讨论后呈现出来的词和短语:good friends, boy friends, girl friends, pen friends, friends are important, my friends are handsome/ugly,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friends in need are friends indeed?.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把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点写在黑板上,出现有个学生用英语表述“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对允许其先说出中文,然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求助。2.当学生完成careful reading之后,围绕话题:write an email to one of the e-pals.教师通过
四.反思评价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盲目的训练往往多做无用功,我们必须在平时就十分注重方法与技巧。
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相结合。与任务(task)相结合。有目的的写作常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时,应尽量与教学的多种任务相结合,而不是纯粹布置一篇作文。贯穿这节写作课的也是一系列的任务: activity1: write out som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activity2: please 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us.activity3: read the two ads(广告).get to know mary and jack activity4: write an e-mail to mary or jack 组织多样的小组活动。新世纪中,我们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小组活动就是培养其合作精神的捷径。这堂写作课中在pre-writing时采取二人小组活动,四人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教师呈现的任务,从而降低其难度,使基础好的同学在写作时起点更高,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言之有物,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如资料、信息的搜集,材料关键点的把握,文章完成后的修改等。.2平时注重解题技巧的养成: 1.准备工作
①.仔细审题,明确要求。罗列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然后认真分析,审清题意后,把要求表达的各个要点按顺序和层次一一列出。
②.紧扣要点,寻求思路。草拟一个提纲,按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确定开头,再围绕这一顺序,周密选词、选句,并拟好如何结尾(可适当发表自己的观点)。2.写作之中
①.开门见山,紧扣主题。如写参观农场的日记,就可用“last sunday we visited the west hill farm.” 直接说明时间及地点。如写的是关于度假的,则可以“we had a happy holiday in jiaxin last sunday.” 来开头等等。
②.语言正确,规范地道。尽量使用学过的、最熟悉也最有把握的句型、结构,应尽量避免中国式英语。要养成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切忌一点到底的错误方法。(i spent 10 yuan buy the book.he by bike to school.)
③.重短轻长, 就易避难。重短轻长——写短句忌长句,由写简易句子开始,即“主语(谁)谓语(做/是)宾语/表语(什么),应尽量写出自己最有把握,最熟悉的句子,避免写长句,以写正确、通顺为最基本要求。就易避难——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首先在写好简单句的基础上然后可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复合句,例如用when, before等连词引导的从句。整个句子越长,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3.成文之后鼓励学生学会批改自己的习作。
①.一般语法项目的检查——英语中的人称、时态、单复数、习惯用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朗读中好像全理解,但在动笔的实践中就往往出错。
②.注意语序——英语中的疑问句、感叹句和宾语从句都是通过语序的变化来构成和体现的,不注意会出现错误和意义上混淆。
③.符合习惯——说英语的国家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情感、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受母语思维定式的影响,应避免在练笔当中受母语的干扰,要注意语言表达地道。例如汉语“我的工作很忙。”就不能用英语my work is very busy.来表达,而应当说i’m very busy with my work.又如:有的同学在表达很常用的“我很喜欢它”时,会说“i very much like it.”, 而其正确表达应是 “i like it very much.”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卷面不整洁,使人无法看清你写的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可能按错处理。所以在写时,如时间允许,应先打草稿,修改后再抄清楚。
总之,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训练方法得当,经过初中一年年持续有效的训练,定能达成《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篇三:初中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写作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外研版九年级上module 10-how to keep healthy大庆五十五中学刘春英 本节课是以九年级上module 10以“健身”(fitness)为话题展开,要求学生写一篇“如何保持健康(how to keep healthy)”的说明文来表达提倡健康的建议,合理的饮食以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在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今天,健康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生活质量指标,人们对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此,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教学设计
通过运用过程写作教学模式:预写作--打草稿--修改--校订—定稿-评价-展示,我从创设情景,利用有关健康的一些日常习惯的图片引导学生形成特定的写作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大脑中的图式及背景知识,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达到写作兴奋点。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提供有关保持健康的有用句型及结构,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健康的必要性,并主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何保持健康。帮助学生自主获取足够的写作信息,让情景与本模块的语言产生直接的联系,形成英语思维环境---即把情景里所出现的问题和语言结合起来,然后在联想中表达,很自然地就过渡到了今天的写作任务:如何去写一篇说明文来提出有关保持健康的建议。在学生提出方法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很多句型供学生选择性的应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二、教学反思
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主动分析,讨论,理清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得出了该类文体的写作提纲,以及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写作提纲,收集了写作需要的词汇、句型。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没什么写,不知道怎么写的局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和运用写作方法和知识,更深入地教会了学生掌握写作过程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技能,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我认为过程写作教学模式是写作课堂教学的理想选择,对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一种处于很兴奋激动的状态,尤其是小组合作的时候,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当中,分工协作并各自能出色地完成任务,而这一过程学生们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尤其是当最后分享展示他们作品的时候,当我给他们作品高度评价的时候,他们很是骄傲,同时对于老师的建议,又是很认真地聆听谦虚的接受。我看到了在写作课上运用评价标准,并通过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们开阔他们的眼界,较好地运用他们的发散思维,明白怎样才可以写出高质量的英语短文。其次,通过学生和老师对典型案例的共同探究和具体评价,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种评价方法,并可以据此对自己在期末考试中所写的书面表达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肯定自己写得好的地方,发现不足之处,明白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一个纬度上。当
学生们弄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具体的问题,他们也就知道自己下一步具体的努力方向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会跟着产生出来。方向有了,目的明确,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7.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 篇七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how things affect them.
II.Te a ching ke y a nd difficult points:
A.Vocabulary
bright, soft, sad, energetic, stressedout, tense, scientific, lighting
B.Target language
a.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
b.That movie made her sad.
c.Loud music makes me want to dance.
C.Structures
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
III.Te a ching me thods:audio-lingual methods
IV.Te a ching a ids:a tape, a tape recorder, PPT
V.Te a ching proce dure:
Step 1.Revision
Task 1.Check the homework.
Task 2.Revise the vocabulary.
Step 2.Warming up
Task1.Write the following list of activities on the blackboard:
parties, exams, school vacations, gym class.
Task 2.Ask students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activities.
Step 3.Grammar focus
Task 1.Read the three target sentences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ir structure.
Task 2.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make as many sentences with“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structures as possible.
Step 4.Viewing and saying
Talkaboutthepictureof restaurants on page 102.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o go and why?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left because the music there would make me excited.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rightbecausethemusicthere wouldmake me quiet.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left because the pictures there would make me tense.
◆I like to go to the one on the right because the things there would make me happy.
Step 5.Listening and completing
Task 1.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my and Tina talking about eating in restaurants.While liste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make (s) me+infinitive”, “make (s) me+adjective”structures.
Task 3.After listening, complete the unfinished sentences in the chart on page 102.
Step 6.Doing pairwork
Task 1.According to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ask 2.The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in class.
P P TCultureba ckground, gra mma r focus a nd pra ctice.
1.Some wonderful slogans of advertisements.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美容)
When there is no tomorrow. (快递)
Good to the last drop. (咖啡)
Things go better with coke. (可乐)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美国通卡)
Everything we do is driving by you. (汽车)
A diamond is forever. (钻石)
We do chicken right. (炸鸡)
Ford has a better idea. (汽车)
Air France making the sky best place on earth. (航空)
2.make作使役动词及一般行为动词的基本用法结构。
(1) make作使役动词时为“迫使”, “导致” (某人/物怎么样) 之义, 这时常见下面结构形式:
(1) make sb./sth. (+形容词) 使某人/物…… (怎么样) ;导致某人/物…… (怎么样) , 即在make的宾语某人/物后直接用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
eg Rainy days often make me sad.Mr.Li usually makes his lessons interesting so that we all like to listen to him in class.
(2) make sb./sth.do sth.使某人/物做某事, 一般作使役动词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结构在该使役动词用在主动语态句中时, 要省去不定式符号“to”。
eg Some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 beings.
You mustn’t make others wait for you too long.You’d better get there ahead of time.
(3) 注:当make, 包括其他使役动词在被动语态句中运用时, 作其宾语补足语的不定式结构不省去to, 即用成“be made to do sth.”———“被使去做某事”。
eg The boy was made to apologize because he came to school late.
(2) make作一般实义动词用, 意为制作;做。后跟表示金钱的名词等时, 还有“赚取”;后跟有“mistake”等时, 则有“犯错”等意思, 已学相关宾语如下:
make meals做饭
make tea泡茶
make kites制作风筝
make the bed整理床铺
make sentences造句
make noises制造噪音
make mistakes犯错
make money赚钱
make friends with...与……交朋友
另:make作“制作”等含义时, 用在被动语态句中的重要短语结构有:
be made of...被用……制成, 后跟原料, 原料在制成成品后看得出原料;
be made from...被用……制成, 后跟原料, 原料在制成成品后已看不出原料;
be made into...被制成……, 后跟成品, 此时, 做句子主语的是表示原材料的名词或代词;
be made up of...由……构成, 相当于“consist of”。
eg The table is made up of wood, and the bread is made from wheat (小麦) !
Our class is made up of/consists of 28 boys and 26 girls.
3.Practice
(1) Why don’t you make your wife_____?
A.sad B.sadly C.happily D.happy
(2) Hard seats also make customers want__eat quickly and leave.
A.of B.to C.in D.for
(3) The children were made___homework first.
A.do B.to do C.did D.doing
(4) They make__clear to the public that they’re doing a necessary job.
A.it B.that C.this D.its
(5) Colorscanchangeour moods and make us____happy or sad, energetic or sleepy.
A.to feel B.feeling C.felt D.feel
(6) —I tried to make Amy____her mind, but I found it hard.
—Well, I saw you___that when I went past.
A.change, do B.changes, doing
8.浅谈九年级化学作业设计的改革 篇八
关键词:化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路;丰富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31-2
作业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他和备课、上课、辅导、评价、教研构成了教学的六个基本环节。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和其他几个环节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作业设计要置于教学环节的整体中来思考,从而保持作业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一致性。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心情和学习效果,所以完善作业系统应该以精选、先做、全批、精析为基本原则,从而实现作业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下化学作业具有以下特点:知识点由少到多,知识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形式到抽象,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提升,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瞻前顾后,注重知识点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切忌孤立地看待各种学习问题。
一、优化作业设计思路
作业设计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既要体现学科整体的计划性,又要体现课时目标的针对性,还要体现认知水平的层次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设计要有梯度,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实行分类推进。化学作业设计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1.化学作业设计的人文性:教育应有尊重和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文色彩,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作业设计应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注重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教师会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组长和组员的作业是不尽相同的,作业布置时分为:组员必做题、组长必做题、合作讨论题……对于题目的难度把握,教师需要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题目需要学生达到的知识层面,这时候体现出了教师的备课,必须还要备学生备题目,千万不能只是字面或者形式上的分层,这样的作业设置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分层目的和效果。
2.化学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作业也不应仅仅是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在与生活实际的碰撞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发展兴趣。教师可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化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进度布置如下作业:如鉴别矿泉水和纯净水;了解造成“红心鸭蛋”的苏丹红4号的化学组成和毒性;如何除去锅垢、怎样降低水的硬度;怎样除去冰箱里的异味;为什么禁用含磷洗衣粉等等。
3.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究性: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化学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转变学习观念,从接受掌握知识转变为紧密结合化学知识探求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事实上,这种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教学的起点与成败的关键。教师可布置类似这样的讨论作业:想想怎么能证明红砖粉末也能做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现代的科学家们已经能将石墨变为金刚石了,那么这个变化是物理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如何给家里鱼缸内增加氧气的含量?……
4.化学作业设计的激励性:一份精心设计的作业也要能得到学生的认同,让他们跃跃欲试。如常在一些小练习前写一些“到你来大显身手啦”“试试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不要轻易放弃哦”“志不强则智不达”等激励性的话语,并将试卷中原先的“选择题”这样的字眼改为“我会选择”这些亲切的话语。这样,学生往往愿意去自己动手做做看,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当然是事半功倍的。
二、丰富作业形式
1.一般纸质作业: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在化学作业的设计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体现人文关怀。对知识功底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单一的针对性强的作业;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对程度好的学生,设计一题多解或解题策略灵活的作业。
2.课本阅读作业:鼓励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选学内容,通过网络媒体查寻对有关问题的信息,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角度,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就某些化学问题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写出小论文在班刊或校刊上发表,进行辩论研讨,形成百家争鸣的交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在分工中学习、探讨、发现,在合作中实现教育目的。
3.语言表达作业: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科性质的自然科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识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此时的作业内容主要为识记内容的复述以及实验现象的阐述。如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以及常见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等;也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重要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正常操作时的现象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特别是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种作业难度系数小,课堂上可以先让学习成绩较差或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来完成,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4.社会实践作业:知识的学习其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作业也是不可忽视的。布置的实践作业主要以教材上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为主。例如,实地调查某一地区雨水的pH;小区内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家里厨房中常见的有机材料;实地参观学校及家周围的一些工厂(如造纸厂、化肥厂、自来水厂等);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收集有关空气污染、温室效应、常见的灭火方法等的资料。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交流的过程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何减少化学的负面影响并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实验操作作业:所进行的主要以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小制作”为主。例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制作叶脉书签”“水果电池”“铁钉生锈”“瓶吞鸡蛋”“魔棒点灯”“喷泉实验”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并学会了自己思考实验的原理、药品、步骤等,增强了化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现学为所用的目的。
【九年级英语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英语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unit4 stayhealthy11-25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学设计07-22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教学设计09-19
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第八单元教学设计06-26
初三上学期英语教案Lesson 23(新课标版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教学设计)07-25
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1Howdoyoustudyforatest?教案 教学设计 学案07-25
九年级英语计划06-15
九年级英语笔记08-26
九年级英语半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