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现代诗歌选读(共9篇)(共9篇)
1.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一
自读课文
把栏杆拍遍
二、字形辨识
金ɡē戈1.
游yì弋信jiān笺3.
qiǎn浅近
驰chěnɡ骋
2. pìn聘请
lǐn凛然4. 仓lǐn廪
干liàn练n炼5.锻lià挑jiǎn拣
cuì淬火
碎6.粉suì醉酒zuì
三、词语辨析 1.整饬·整顿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析辨整饬:使有条理,整顿;整齐,有条理
能促发人们深重的反思:杜绝“血铅超标”,必须先要整饬权力的滥用!例句②昨天,记者得到消息称,广电总局确实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整顿娱乐节目新政已在制定中。①“自证血铅超标”,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含泪的“笑”里,2.心酸·辛酸 辨心酸:心里悲痛。析辛酸:比喻痛苦、悲伤。
①相较于教育资源均衡的愿望,“抓阄读重点初中” 所能换来的公平,只能是令人心酸的公平。例句②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条件下,我省象棋队征战联赛“逆风飞扬”的背后充满着诸多辛酸与无奈。3.赋闲·安闲
析安闲:心中无所牵挂。
辨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住。
①2011年共计有115天假期,这就意味着,在一年中有接近1/3的时间,这些公共停车资源处于“赋闲”状态。例句②那些错落有致的小山丘,就像一个个蒙古人的牧帐,透出村落的安闲和温暖。
四、熟语释义
1.掉书袋: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显示有学问。2.血气方刚:形容年轻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3.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4.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5.五内俱焚:五脏即内心全都被烧坏、烧毁了。
6.浅斟低唱:微微地喝酒,小声地吟唱。
7.浅尝辄止:微微品味一下就停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8.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9.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10.变生肘腋:事变发生在切近之处。肘腋,比喻很近的地方。
一、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历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
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二、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写的是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把栏杆拍遍》正是实践其创作主张的一篇代表作。
辛弃疾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出生于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历城。南渡前他是叱咤沙场的英雄,南渡后屡遭排挤,投闲置散,他报国无门,改而作词,终成名垂千古的一代词宗。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据元大德年间刊印的《稼轩长短句》统计),影响极为深远。梁衡并不是古典文学史学者,亦非治诗词美学的专家,却能围绕辛弃疾其人其词写出如此大气磅礴之作,实在难得。
三、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探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以及他的生平经历,联想到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写出了辛弃疾的一生之志及愤慨,抒发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及对辛弃疾空有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惜叹惋,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表达了一种人生的追求与信仰。
四、结构图示
1.“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的最后一句,它传神地表现了词人登高远眺时的动作,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作者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明确:(1)“把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2)通过“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作品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并传达了他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
志,空有一颗爱国心,而无处可使的悲愤之心。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2.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 明确:(1)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2)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3.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大事多指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性事物;大情一般指忧国忧民的情感;大理则多与民族气节、伦理道德等相关。本文正是实践这一精神的代表作。结合课文,谈谈本文所表现的“大事、大情、大理”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大事、大情、大理”的?
明确:在文中,“大事”指南宋光复故土的伟业。“大情”则指词人一腔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大理”,则指词人一腔爱国正气和不屈不挠为民请命的精神。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叙述辛弃疾如何浴血沙场、为国战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所说的大事。而辛弃疾被朝廷废弃不用,一腔忧愤在身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的大情大理。
1.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2.传形写神,构思奇特
本文是一篇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散文,作者以酣畅的笔墨为词人辛弃疾传形写神,将其豪迈绝伦的个性抒写得淋漓尽致。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通过生平事件与时间顺序一一写来,而是抓住词人最为动人心魄的闪光点进行勾勒,并始终将词人的诗词创作的特色、形成过程与其生平交融起来叙写。作品分别从爱国、忧民、郁郁不得志以及在历史激荡、个体遭遇间所形成的词风等诸方面来突出词人的个性风采。
阅读《把栏杆拍遍》选段,完成1~4题。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八百多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④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臵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臵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⑧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其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
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诗,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集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1.文章第③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或衬托。此段对比、衬托有两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
2.文章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辛词哪两大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3.第⑤段中说“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4.文章第⑦段中“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他本人的追求造就了辛词不同于他人作品的独特的美。
2.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二
一、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作铺垫
苏教版《〈史记〉选读》明显理想化, 脱离高二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在此之前, 学生只学习了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鸿门宴》以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报任安书》。这些篇章, 文字相对浅易。只有《报任安书》较为艰深。即使学生知识面较为开阔, 但他们对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理解仍是肤浅的。而课本编者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每一章节前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作铺垫。如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编者完全可以联系《报任安书》对司马迁及其所处的时代作扼要的概括与点拨。第二专题“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记》的体例”, 编者可以引用司马迁本人或后人的的精辟论述阐释“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体例的含义与特点。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 发凡起例, 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 ‘世家’以记诸侯国, ‘十表’以系时事, ‘八书’以详制度, ‘列传’以志人物, 然后一代君臣政事, 贤否得失, 总纪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 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信史家之极则也。”此段文字, 用语极为简洁, 切中肯綮, 把《史记》的体例阐释得异常明晰。遗憾的是, 编者虽然也选了这段史论, 但把它放在最后一个专题“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里, 事实上, 教师与学生又有多少时间精力能顾及到这个课外专题呢?
二、注释粗糙, 有些注释不够规范
1. 底注 (1) 粗糙、简略, 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史记〉选读》共十八篇选文, 绝大部分篇目都是节选, 而且删掉的段落非常多。课本的底注 (1) 作为全文最重要的注释, 应该对本篇在《史记》原书中的位置加以简要说明。如《〈史记〉选读》开篇是《太史公自序》, 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 以为本篇就是《史记》的首篇。实际上, 《史记》的首篇是《五帝本纪》。一般的老师如果备课不细致, 也未必知道这是《史记》的第一百三十篇, 是列传的第七十。司马迁的良苦用心, 被清人金圣叹“识破”, 他说:“此篇, 于《史记》为序, 于太史公, 便是自己的列传。”然而, 这些信息都是底注所没有的, 它只是交代节选自《史记》的某篇就作罢。
2. 对疑点、难点视而不见, 不加理睬。
《太史公自序》涉及古代众多文化常识, 课本不加注释, 使得本来就对晦涩文句望而生畏的学生, 更如同坠入五里雾中。“夫天下称诵周公, 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 宣周邵之风, 达太王王季之思虑, 爰及公刘, 以尊后稷也。”句中有众多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远古人物, 学生甚至是老师都知之甚少。如“周邵”的“邵”同“召”, 是指召公, 召公名奭, 他是周公之弟。“太王”即古公亶父, 他是周文王的祖父, 后被追尊为“太王”, 《诗经》中的《绵》即为歌颂太王而作。“王季”, 名季历, 太王之子, 文王之父, 后被称为“王季”, 《诗经》中的《皇矣》即为歌颂王季而作。“公刘”是周族的远辈祖先, 由于发展农业, 使周族从此兴盛起来, 《诗经》中的《公刘》即歌颂他的伟大功业。“后稷”, 名弃, 周族的始祖, 以发展农业, 功勋卓著, 被舜封为“后稷”, 《诗经》中的《生民》即演说后稷之事。这些文史知识, 应该详细地列入底注中,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 大幅度删节处不加旁注
《〈史记〉选读》的有些选文, 因为原文很长, 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大幅度的删节, 这本无可厚非, 但没有添加必要的旁注, 使文章显得太突兀, 甚至无法理解, 这就是教材的缺陷与不足了。如《项羽本纪》开头两节, 交代项羽吴中起事, 才华初露。第三节写项羽破釜沉舟, 声威大震。其实, 这两节之间编者删去了十一个自然段, 不过, 即使编者未加旁注说明, 读者也能理解。但关键是接着的第四节就是项羽兵败垓下了。这中间还有四十一节内容, 其中就包括学过的《鸿门宴》, 编者完全可以用旁注加以点拨与链接, 以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项羽的悲剧性格。纵观《〈史记〉选读》全书十八篇选文, 编者任意腰斩原文, 却无一处旁注说明, 不尊重原著尚且不说, 单是情节上的大跳跃就让人受不了。
4. 注释与同系列的必修课本不一致
《太史公自序》中“扶义俶傥, 不令己失时, 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史记〉选读》注释说, “‘俶傥’同‘倜傥’, 卓越洒脱, 不拘于俗。”而《语文 (必修五) 》选录的《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必修五课本注释却说, “倜傥, 卓越不凡”。语文教师们常常用这两句中的“俶傥”或“倜傥”来考查古今异义, 害得学生们晕头转向, 叫苦连天。其实, “俶傥”、“倜傥”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 只是编者的注释前后不一致而已。《项羽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人也, 日夜跂而望归”中的“跂”, 注释为:qǐ, 踮起脚后跟。而《语文 (必修一) 》选录的《劝学》“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句中的“跂”, 课本注释为:qì, 提起脚跟。两处意思相同, 语音却未能统一。
5.注释或翻译出现不当之处
《高祖本纪》“高祖为人, 隆准而龙颜, 美须髯,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课本注释说:“龙颜, 上额突起状。”而司马贞的《索隐》资料里, 却有“高祖感龙而生, 姑其颜貌似龙, 长颈而高鼻”的文字, 这就为后来称皇帝的容貌为“龙颜”找到了合法的文献依据。很明显, 《〈史记〉选读》的这个注释没有多少说服力。《鲁周公世家》中, 写周公告诫伯禽:“我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 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 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 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 慎无以国骄人。”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捉发吐哺”的出处。然而, 《〈史记〉选读》在译文中却把“一沐三捉发, 一饭三吐哺”机械地翻译为“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 吃一次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这样的翻译和解释明显是犯了“坐实”的错误, 因为稍有一点文言常识就都知道, 文言中的很多表数量的词如“三”等多是虚指, 意思是“多次”。其实, 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 》选录苏洵的《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一句, 课本注释就明了, “五战为虚设之辞。秦赵交战不止五次, 各有胜负, 无法确切指出为哪五次。”
三、选文与同系列的必修教材重复
《〈史记〉选读》是一门选修教材, 应该有着严谨的学科体系, 应该与必修教材打通、衔接。如果说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选录《报任安书》 (存目) 是一种智慧的话, (然而《报任安书》并不是《史记》的篇目) , 那么, 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选录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84页到90页, 无论是原文还是注释都与必修课本雷同, 这样编排的新意何在?倒不如把有限的空间腾出来, 换上《史记》中的另一精彩篇章。
教材的编写是极其严肃重要的大事, 容不得缺陷与不足。先贤早有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例子就应该精确、严谨、无懈可击。语文教材有众多的功能, 教育功能, 认识功能, 审美功能———因而也就有积累功能。
愿苏教版《〈史记〉选读》能精益求精, 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3.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三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选修 《史记》选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0-01
自从采用苏教版的教材后,《史记》选读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学习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感受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人提供了三千年的历史,写的历史人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描述的人物个性鲜明,伟大的司马迁为了完成这部历史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忍辱负重,承受者身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屈辱,通过我们对《史记》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司马迁当时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失落,还能体会到它后来为了这部巨作而付出的努力和他坚韧的毅力,所以找到学习《史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史记>选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重言轻文
在高中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老师通常会特别强调对文言知识点的把握,基本上每一篇的文言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的知识点都要求掌握,因为这是考试中经常要考的,现在的教育大多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开展,但是对于高中这种竞争压力相当大的时代,开展素质教育确实有点难,但是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也出现了跟普通文言文学习相同的教学状况,重言而轻文,上课时老师逐字逐句的给同学们讲解,生怕同学们又不懂得词句,但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对文章的死记硬背,丧失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开设对《<史记>选读》的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们体会我国悠久的历史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掌握文言知识点,这不是选读的目的。
(二)轻视选修选读
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中,老师通常会放轻对学生们的要求,所谓熟能生巧,但是老师们将文中的知识点给同学们讲解清楚后,便不再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们还对文章中作者的精神和感受体会到这篇文章结束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目标。选修是语文课堂的第二课堂,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气氛活跃,掌声连片的景象,所以不能对选修宣读课程放松警惕。
二、对《<史记>选读》教学的定位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于必修课应该多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选修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并将学到的知识和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
三、对《<史记>选读》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变重言轻文到以文为重
上面的《<史记>选读》的教学的现状中提到了现在对于文言宣读教学都是以言为重,在新课标下,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中提到不能单纯的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而要注重两者的整体把握,光注重文言文的知识点的学习会导致学生不会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不会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在精神,从而导致学生死板的学习,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要注重“文”与“言”的整体把握,即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中的主旨精神,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情,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理性的评价历史人物,领会文化经典的魅力,让学生们亲临治国安邦的国家大事。
(二)讲授式的教学
在《<史记>选读》的教学中不能采用死板式的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会带有枯燥乏味的特点,但是如何才能不使文言文的教学不枯燥乏味呢?这就需要文言文的课堂生动活泼,尤其是对于选修选读的课程,他的目的本来就与必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所以,要将选读课堂上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发言的“第二课堂”,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探讨式的教学、互动式的教学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那么肯定会达到《<史记>选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不要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娱乐的环节,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还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与《<史记>选读》有关的视频,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比起死板的讲解课本知识效果会好很多,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去学习。
在目前的教学中,对选读文言的学习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思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及时的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史记》选读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继续的探讨和加以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7,(8).
4.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四
夏书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索隐】:抑音忆。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汉书沟洫志作“堙”。堙,抑,皆塞也。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集解】: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暐‟。暐,直辕车也,音己足反。尸子曰„山行乘樏‟。音力追反。又曰„行涂以楯,行险以樶,行沙以轨‟。又曰„乘风车‟。音去乔反。”【索隐】:毳字亦作“橇”,同音昌芮反。注以樶,子芮反,又子绝反,与蕝音同。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正义】:颜师古云:“通九州之道,及障遏其泽也。”度九山。【正义】:度,田洛反。释名云“山者,产也”。治水以志九州山泽所生物产,言於地所宜,商而度之,以制贡赋也。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正义】: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为凿广八十步。南到华阴,【正义】:华阴县也。魏之阴晋,秦惠文王更名宁秦,汉高帝改曰华阴也。东下砥柱,【正义】:厎柱山俗名三门山,在硖石县东北五十里,在河之中也。及孟津、【正义】:在洛州河阳县南门外也。雒汭,至于大邳。【正义】:孔安国云:“山再成曰邳。”按:在卫州黎阳县南七里是也。於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集解】:韦昭曰:“湍,疾;悍,强也。”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集解】:汉书音义曰:“厮,分也。二渠,其一出贝丘西南二折者也,其一则漯川。”【索隐】:厮,汉书作“酾”,史记旧本亦作“洒”,字从水。按:韦昭云“疏决为酾”,字音疏跬反。厮,即分其流泄其怒是也。又按:二渠,其一即漯川,其二王莽时遂空也。北载之高地,过降水,【正义】:降水源出潞州屯留县西南方山东北。至于大陆,【正义】:大陆泽在邢州及赵州界,一名广河泽,一名钜鹿泽也。播为九河,【正义】:言过降水及大陆水之口,至冀州分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集解】:瓚曰:“禹贡云„夹石碣石入于海‟,然则河口之入海乃在碣石也。武帝元光二年,河徙东郡,更注勃海。禹之时不注勃海也。”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自是之後,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索隐】:楚汉中分之界,文颖云即今官渡水也。盖为二渠:一南经阳武,为官渡水;一东经大梁城,即鸿沟,今之汴河是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於吴,则通渠三江、五湖。【集解】: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索隐】:三江,按地理志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入海,故禹贡有北江、中江也。五湖者,郭璞江赋云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又云太湖周五百里,故曰五湖。於齐,则通菑济之间。於蜀,蜀守冰【集解】:汉书曰:“冰姓李。”凿离碓,【集解】:晋灼曰:“古„堆‟字也。”辟沫水之害,【索隐】:辟音避。沫音末。按:说文云“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与青衣合,东南入江”也。穿二江成都之中。【正义】:括地志云:“大江一名汶江,一名管桥水,一名清江,亦名水江,西南自温江县界流来。”又云:“郫江一名成都江,一名市桥江,亦名中日江,亦曰内江,西北自新繁县界流来。二江并在益州成都县界。任豫益州记云„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风俗通云„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县两江,溉田万顷。神须取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女与神为婚,径至祠劝神酒,酒杯澹澹,因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於江岸,有间,辄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华阳国志云„蜀时濯锦流江中,则鲜明也‟。”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騑,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西门豹引漳水溉鄴,【正义】:括地志云:“漳水一名浊漳水,源出潞州长子县西力黄山。地理志云浊漳水在长子鹿谷山,东至鄴,入清漳。”按:力黄、鹿谷二山,北鹿也。鄴,相州之县也。以富魏之河内。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集解】:如淳曰:“欲罢劳之,息秦伐韩之计。”乃使水工郑国【集解】:韦昭曰:“郑国能治水,故曰水工。”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索隐】:小颜云“中音仲,即今九颙山之东仲山是也。邸,至也”。瓠口即谷口,乃郊祀志所谓“寒门谷口”是也。与池阳相近,故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也。【正义】:括地志云:“中山一名仲山,在雍州云阳县西十五里。又云焦穫薮,亦名瓠,在泾阳北城外也。”邸,至也。至渠首起云阳县西南二十五里,今枯也。并北山东注洛【集解】:徐广曰:“出冯翊怀德县。”三百馀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索隐】:沟洫志郑国云“臣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建万代之功”是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索隐】:溉音古代反。泽,一作“舄”,音昔,又并音尺。本或作“斥”,则如字读之。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隄,【正义】:括地志云:“金隄一名千里隄,在白马县东五里。”於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其後四十有馀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於瓠子,东南注钜野,【正义】:括地志云:“郸州钜野县东北大泽是。”通於淮、泗。於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索隐】:音输。韦昭云“清河县也”。【正义】:贝州县也。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菑,邑收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彊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於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
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馀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馀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馀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穀。”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索隐】:旧说,徐伯表水工姓名也。小颜以为表者,巡行穿渠之处而表记之,若今竖标,表不是名也。悉发卒集解徐广曰:“一云„悉众‟。”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其後河东守番系【索隐】:上音婆,又音潘。按:诗小雅云“番维司徒”,番,氏也。下音系也。言:“漕从山东西,【索隐】:按:谓从山东运漕而西入关也。岁百馀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正义】:括地志云:“汾水源出岚州静乐县北百三十里管涔山北,东南流,入并州,即西南流,入至绛州、蒲州入河也。”溉皮氏、汾阴下,【正义】:括地志云:“皮氏故城在绛州龙门县西百三十步。自秦、汉、魏、晋,皮氏县皆治此。汾阴故城俗名殷汤城,在蒲汾阴县北九里,汉汾阴县是也。”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集解】:韦昭曰:“壖音而缘反。谓缘河边地也。”【索隐】:又音人兗反。民茭牧其中耳,【索隐】:茭,乾草也。谓人收茭及牧畜於中也。今溉田之,度可得穀二百万石以上。穀从渭上,与关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集解】:如淳曰:“时越人有徙者,以田与之,其租税入少府。”【索隐】:其田既薄,越人徙居者习水利,故与之,而稍少其税,入之于少府。
其後人有上书欲通襃斜道【集解】:韦昭曰:“襃中县也。斜,谷名,音邪。”瓚曰:“襃,斜,二水名。”【正义】:括地志云:“襃谷在梁州襃城县北五十里。斜水源出襃城县西北九十八里衙岭山,与襃水同源而派流,汉书沟洫志云„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以行船‟是也。”按:襃城即襃中县也。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正义】:括地志云:“凤州两当县,本汉故道县也,在州西五十里。”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正义】:南阳县即今邓州也。上沔入襃,襃之绝水至斜,间百馀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穀可致,山东从沔无限,【正义】:无限,言多也。山东,谓河南之东,山南之东及江南、淮南,皆经砥柱运,今并从沔,便於三门之漕也。便於砥柱之漕。且襃斜材木竹箭之饶,拟於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襃斜道五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集解】:徐广曰:“湍,一本作„溲‟。”不可漕。
其後庄熊罴言:“临晋【正义】:括地志云:“同州本临晋城也。一名大荔城,亦曰冯翊城。”民原穿洛以溉重泉【正义】:洛,漆沮水也。括地志云:“重泉故城在同州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在同州西北亦四十五里。”以东万馀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於是为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集解】:应劭曰:“徵在冯翊。”【索隐】:音惩,县名也。小颜云即今之澄城也。引洛水至商颜山下。【集解】:服虔曰:“颜音崖。或曰商颜,山名也。”【索隐】:颜音崖,又如字。商颜,山名也。岸善崩,【集解】:如淳曰:“洛水岸。”【正义】:言商原之崖岸,土性疏,故善崩毁也。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绝商颜,【集解】:瓚曰:“下流曰穨。”东至山岭十馀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正义】:括地志云:“伏龙祠在同州冯翊县西北四十里。故老云汉时自徵穿渠引洛,得龙骨,其後立祠,因以伏龙为名。今祠颇有灵验也。”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馀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自河决瓠子後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於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正义】:括地志云:“万里沙在华州郑县东北二十里也。”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窴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集解】:晋灼曰:“卫之苑也。多竹筱。”以为楗。【集解】:如淳曰:“树竹塞水决之口,稍稍布插接树之,水稍弱,补令密,谓之楗。以草塞其里,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为之。音建。”【索隐】:楗音其免反。楗者,树於水中,稍下竹及土石也。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柰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集解】:如淳曰:“殚,尽也。”骃谓州闾尽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集解】:徐广曰:“东郡东阿有鱼山,或者是乎?”骃按:如淳曰“恐水渐山使平也”。韦昭曰“凿山以填河也”。吾山平兮钜野溢,【集解】:如淳曰:“瓠子决,灌钜野泽使溢也。”鱼沸郁兮柏冬日。【集解】:徐广曰:“柏犹迫也,冬日行天边,若与水相连矣。”骃按:汉书音义曰“钜野满溢,则众鱼沸郁而滋长也。迫冬日乃止。”延道弛兮离常流,【集解】:徐广曰:“延,一作„正‟。”骃按:晋灼曰“言河道皆弛坏也”。【索隐】:言河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故晋灼云“言河道皆弛坏”。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集解】:瓚曰:“水还旧道,则群害消除,神祐滂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满,【集解】:张晏曰:“齧桑,地名也。”如淳曰:“邑名,为水所浮漂。”久不反兮水维缓。”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搴长茭兮沈美玉,【集解】:如淳曰:“搴,取也。茭,草也,音郊。一曰茭,竿也。取长竿树之,用著石间,以塞决河。”瓚曰:“竹苇镮谓之茭,下所以引致土石者也。”【索隐】:搴音己免反。茭音交,竹苇镮也。一作“茇”,音废,邹氏又音紼也。河伯许兮薪不属。【集解】:如淳曰:“旱烧,故薪不足。”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穨林竹兮楗石菑,【集解】:如淳曰:“河决,楗不能禁,故言菑。”韦昭曰:“楗,柱也。木立死曰菑。”宣房塞兮万福来。”於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自是之後,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集解】:如淳曰:“地理志盩厔有灵轵渠。”【索隐】:按:沟洫志兒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六辅渠。小颜云“今尚谓之辅渠,亦曰六渠也”。引堵水;【集解】:徐广曰:“一作„诸川‟。”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集解】:瓚曰:“钜定,泽名。”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馀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集解】:徐广曰:“一作„湿‟。”上姑苏,望五湖;东闚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集解】:徐广曰:“沟洫志行田二百亩,分赋田与一夫二百亩,以田恶,故更岁耕之。”
5.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五
《唐诗宋词选读 春夜别友人等》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和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教学方法:点拨与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登幽州台歌》引出诗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请同学讲出此首诗的作者――陈子昂。抒发的感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特点――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2、诗人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二、单读-齐读
三、解读: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怀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ju)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四、自读思考: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明确: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明确: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明确:夜晚→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明确:室内→室外
(5)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所以,由一场筵席来表达朋友信念惜别之情。
五、品读探讨:
(1)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明确:诗人先写离别时的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可以用下表来显示:
空间:离堂华筵(室内)
别路山川(户外)
洛阳古道(遥想)
景色:银烛青烟
明月高树
悠悠远道
金樽绮筵
长河晓天
情感:相对无言
时光催人
悠悠离情
离情缠绵
难舍难分
此会何年(2)体味写作特色:
这首诗中作者没有套用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此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如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1.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使形象鲜明突出。烘托,也是衬托,只不过烘托不是一般的衬托,它还要用气氛的渲染来加重衬托的力度。也就是说,烘托侧重于指气氛的衬托。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首联用华丽的色彩渲染了隆重、华美的筵席,烘托出二人友情的深厚;但是这筵席又是为送行而设,这就为全诗笼罩上了一种离别的伤感。“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直接来写离情。
2. 以景衬情(衬托)
衬托,此时也即烘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通俗的来说,也就是不说出本意,而说出与之有关的事物或人。红花需要绿叶衬托,绿叶是衬托之物,红花即是本意。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血。”孤寂的环境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高洁。再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衬托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
在古代诗歌中,更为常见的是以景映情,即通过景物的烘托,来深化人的感情。本诗中的颈联既是这样这样的名句。“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西向低沉的明月隐没在了高树的后面,耿耿的银河消失在了破晓的曙色之中。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明写景物和时间,暗写离人的难舍难分,这要比直接写“筵席长一夜,离情重万千”更加富有感染力。
3. 炼字艺术
古人特别注重炼字。比如贾岛。“推敲”一词的典故,讲的是贾岛边走边作诗,竟不小心冲撞了韩愈的马头。韩愈作为当时的大官,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思考。得出了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从此,“推敲”一词流传下来。其实,关于名人锤炼词句的佳话还有许多呢。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还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曾打动了多少读者!张先的“沙地并禽池上眠,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把景物写的活灵活现。
本诗中的一些字也有这样的妙处:
“吐”-----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对”-----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隐” “没”——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何”——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六、布置作业:
1、准备背诵-检查背诵-默写全诗;
2、预习《春江花月夜》。
附:
1、板书设计
首联:写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
颔联: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
颈联:写户外所见,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
尾联: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
6.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六
修《<史记>选读》 ”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二.学习课文1——10段。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绌到见迁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三.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1.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行文思路。
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3.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土”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布置作业。
7.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七
传记属于纪实类的作品, 作品以语言文字、图像资料等为载体, 记录了某个时代、某个民族的重要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及这些人物的活动过程, 构成了某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主流, 是社会发展的立体版本, 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生动图谱。《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提出: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能把握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引导学生对传主作出正确的评价,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 把握传记作者的情感;品味传记语言, 指导学生把握传记作品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 把握纪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等。
本单元为第四单元, 共选了五篇体类各异的文章:《老舍自传》《老舍传》 (他传) 《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梅兰芳画传》和《孔子评传》。了解不同传记体类是教材的一个直接态度。通过编者的阐述, 可以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1.品读文本,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2.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 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具体到五篇文章, 目标的细化与教学的侧重又可以有变化。以《老舍自传》《老舍传》 (他传) 为例。老舍, 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骆驼祥子》畅销美国, 《茶馆》震动欧洲, 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我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 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等。《老舍自传》是一本“准自传”。编者在选文上显然经过一番仔细的推敲, 因为其他所谓“中规中矩”的自传, 都没有无意而天成的《老舍自传》更接近本质。准自传虽有编者的读解原则渗透其间, 但读者也许更容易从中获得彼时彼地真切的历史时空感。“准自传”可以避免“塑造”的色彩甚至失误, 在态度上往往更加冷静、更接近真实。
而在选入的另一篇《老舍传》里, 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平实与冷静, 似乎少了一种生趣与鲜活。因此, “学习目标”可以具体为:阅读传主, 能体会出自传与他传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传和他传的主要特征;了解传主的性情与遭际, 阅读传主丰富的内心世界, 提升自我人格。
二、立足文本:遵循文体特征, 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的落脚点在于文本的品读, 而“画传”的出现提醒我们, 文本不等同于语言文字, 还以图像资料等为载体, 记录某个时代、某个民族的重要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新兴体裁的“画传”一经出现, 便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画传”本是画和传的合成, 往往以“画”为主, 文字为辅。
《梅兰芳画传》编进教材后, 编者特意指出:“传记通常由文字一个基本元素构成, 但是, 画传却由文字和图片两个主导元素构成, 而且在画传中, 图片不再是辅助性的、次要的, 而是具有与文字并驾齐驱的地位, 在很多时候文字反而成了图片的辅助元素。”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沿袭“传统”教法, 讲究以“语言教学”为教学载体, “画”成为可有可无的陪衬。这是盲点, 也是滞后的反映。
如果在读作者写下的文字之前, 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片, 学生就可以形成独立的阅读品质, 与文本、传主、作者等进行深度的对话。这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即所谓“会学”。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阅读意识、习惯或者能力, 我们在读了作者写的文字之后, 还能进行这样的补偿性阅读, 也不失为一种可取之策。所以, 教学处理应该遵循教材的文体特征, 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按照传记作品的特征指导学生阅读。
三、立足成长:感受传主的人生选择, 结合作者的观点与主旨, 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挖掘传记的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 尝试写作指引, 本质也是促进学生成长。
阅读传记的意义也在此。以《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孔子评传》为例。《启功传奇》 (人物小传) 以清晰的文字彰显传主心灵的选择, 引导读者进行人生的深度思考。作者的文字有时几乎不需要评点, 褒贬鲜明。这样的感情主导着《启功传奇》这篇人物小传的全部构思。语言或简明平实, 或生动活泼, 凸显了传记写作的文体特征:真实性、概括性、通俗性、褒贬鲜明性等。这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 时而潜移默化, 时而醍醐灌顶, 时而响鼓重槌, 时而春风化雨。
而最能体现这种倾向的, 体裁处理的便捷上, 莫过于评传的作者。评传, 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 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介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 因此这类的作品往往写得比较简短, 也更适合于命题选用, 所以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试卷中, 这是需要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加强的。
传记的立意指向成长的引领。学生阅读传记的过程, 其实就是与圣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也是与传记作者就传主的评价 (或其自我评价) 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对话, 可以了解传主孔子的人生轨迹, 尝试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传主成长环境的基础上, 分析个人禀赋等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传主人生历程的影响;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或负面影响, 从而客观、正确地评价其功过得失;能够体验传主的内心感情世界,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提高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 能够通过理性的反思, 从有关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教训。
尝试的意义不只是写作能力的习得, 而且是深度的心理认知。这里所说的“成长”, 可以归结为学力和品性的成长。因此, 指导学生传记写作要实事求是, 对自己思想演变影响较大的经历和事件要重点写, 切忌事无巨细、像记流水账似的写法, 力争做到主次分明、简繁得当。要总结经验教训:写自传不单单是实录自己的生活经历, 而且应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的回顾, 清理思想、明辨是非, 总结经验教训, 明确努力方向。要力求简洁明了:写自传要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形容词和空洞的词语, 用事实说话, 语言简练、用词朴实, 有自己的立意方向。
还可以进行不同体裁的传记写作尝试。高中生的议论能力训练与评传写作有很强的联系, 高中生的叙述能力与画传有许多结合点。群体生活, 舍友的经历, 使得他们更喜欢选择他传, 而这里面积累着他们的“关系交往”所连带的品质、习性, 还折射出写作的观察能力和选材意识。小高考前我在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后, 学生回顾这样的写作还调节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和难以承受的高考压力, 一篇篇文字成为个人乃至集体的成长证据。当然, 传记写作与生活的真实并不完全对等, 而且从写作需要来看, 我们应告诉学生什么是艺术真实。
8.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教学改革刍议 篇八
英美诗歌公选课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公共课针对的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大学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大学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综合文化素质。在这样的形势下,英语诗歌选读就成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基于高校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设英美诗歌选读公选课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教学误区
英美诗歌赏析作为公选课面向的授课群体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是英语专业学生,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实现其综合素质教化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选用现有的比较高深的英美诗歌教材。由于教材选用上的误区,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会觉得太晦涩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排斥,因而就达不到素质教育教學目的,更谈不上审美品鉴了。
诗歌的语言是抽象的充满意象的,往往给人一种云里雾里或难以捉摸的感觉,因此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思想并希望老师把诗歌的“意思”讲给他们听,而现实教学中教师也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讲解方式学生被动记笔记,这正是英美诗歌教学上的最大弊端。学生关注的焦点是教师对一首诗歌的诠释,学生在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中只可获知诗歌的“意思”,但却无法获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这种教法上的误区无疑偏离了英美诗歌课程的初衷和目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英美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诗歌作为一种晦涩费解的文学体裁,如果再一味按文学史发展脉络选取经典名作,学生往往会因不通其意而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赏析了。假如学生一开始就遭遇到最为苦涩、艰难的古英语诗歌“贝奥伍夫”的话,可想而知学生的排斥厌倦情绪。因此,在诗篇选择上,大可不必拘泥于文学史,无论高雅严肃的经典之作,还是诙谐幽默的通俗之笔甚至打油诗,只要文笔优美,意境深远都可作为授课内容。另外,在作品编排上也可以按主题或题材分列为不同专题,例如:四季篇、校园篇、田园篇、哲理篇等,每个篇章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而且诗篇可选取不同的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要求。因此,精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并且给予必要的处理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有所获。
(二)采用双语对比教学方法
由于诗歌欣赏大部分时候都需要通过翻译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双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授课对象大多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专业术语不太了解,所以很有必要使用汉语进行讲解分析打基础。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文学文化常识与英美诗歌知识相互映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例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面靠海,东风往往指涉暖风。在汉语诗歌中,诗人常用“东风”指代“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闲识得东风面”等;而英国地理位置西临大海,东靠大陆,英国的东风指冷风。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颂西风而不颂东风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习者要习得语言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同时语言的输入必须是基于可理解的基础之上。(Krashen,1985:2)对于艰涩难懂的诗歌来说,多媒体无疑可以弥补自然语言输入的不足。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诗人的图像、诗人的亲笔签名,还有为这些伟大诗人而建立的纪念馆等。由于诗歌靠意象传情达意教师在讲解英美诗歌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幅反应中心意象的图画或动漫,自然增强了教学效果,体会到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应用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就能轻松地在课堂上播放英美等国的朗诵专家的精彩配乐诗朗诵视频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让同学聆听英美诗歌的配乐诵,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而且有利于他们感性地认识英美诗歌的氛围。例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诗篇《古舟子吟》的配乐朗诵就具有撼人魂魄的特殊音乐效果。
(四)开展互动式课堂教学
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重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该是互动性实践活动,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作为公选课的英美诗歌赏析基本上都是以讲座形式开展的,但这种讲座应加入师生互动环节,教师要适时关注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比如,在讲授Robert Burns的一首诗“Auld LangSyne”时,传统上教师除了讲解语言点以外只是组织学生来阅读欣赏该诗就行。但由于该诗被改篇成世界著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学生对歌曲的曲调都很熟悉,因而在讲授的过程中加入吟唱的互动环节更容易使学生掌握诗歌内容,能够饶有兴趣地欣赏该诗。另外,进行诗歌朗诵比赛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诗意的、富有动感的,配上适当的音乐然后感情饱满地大声诵读,体会音韵、节奏、情感和意境,就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高校英美诗歌赏析公选课的开设虽具有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丰富中西文化知识,提升审美情趣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目前还没有统一合理的教材,这是该课程普及的头等障碍。其次,在教法上,为了学“经典”,教师不得不把时间精力用在背景介绍及语言点解释上使其变为另类的精读课。再次,授课形式,公选课基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留给师生互动环节的时间也相对较少。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更新,学生主体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诗歌的教化功能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建刚,闫建华.英美诗歌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2]张林.高校英诗赏析公选课的教学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9.苏教现代诗歌选读 篇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2.理解孔子的人生境界及其原因。
3.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4.理解、背诵和默写名句。教学重点:
1.理解孔子的人生境界及其原因。
2.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教学难点:探究孔孟的“义利观” 教学方法:讲解、诵读、讨论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至圣”等语言表达对孔子的极端企慕与敬仰之情。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高度赞扬了孟子的“仁政”“仁义”思想。今天,让我们走进《论语》和《孟子》,去沐浴先哲们思想的光辉吧!
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我们民族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我们民族思想的启蒙者和性格的塑造者。
《论语》和《孟子》记载了孔孟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充满了人生的智慧,是中国人的道德必修读本,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这门学科并没有提供多少知识,而是提供了人生智慧。怎样学习这本书?
首先把握其主要内容,让学生认真读注释,借助工具书(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把握孔孟言论的基本意思;其次了解孔孟的伟大智慧,反复诵读其中的精彩语句,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精神;最后对其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重点研讨、反思,探究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们尤其注意,教学中要体现选择性,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突出每章的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本专题《从孔子到孟子》包括“夫子自道”“天之未丧斯文也”两个板块,谈的是孔孟的志向、生平以及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在教科书中具有导论的性质。因此,要重视之。
二、文本研读.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注释】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自立),四十而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天道的自然运行规律及对人的支配能力),六十而耳顺(一切都能听之入耳,不凭主观偏见拒绝或接纳,而是靠智慧来判断真假是非),七十而从(遵从的意思)心所欲,不逾矩(越过规矩,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激疑:孔子认为达到这些境界,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译文】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评析】好学!这里的“学”包括学习历史文献、历史知识以及各种技能,同时更是指积极实践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再如: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译文】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激疑:除了好学外,还有什么因素呢?
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君子所向往的三种境界,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评析】谦逊!这里的“仁知勇”三美,是“天下之达德”,孔子都具有,子贡认为这可以看作是老师的自我评价。
三、文本探究 比较孔孟的义利观。
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注释】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代表作《孟子》。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他被公认为孔子儒家学说最具影响力的继承人,被誉为“亚圣”。这一章是孟子的自我期待和评价,讲的是一个大丈夫的行事准则。
【提问】孟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义!即合宜的道德、行为、道理。
4.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鄙弃不义之利。他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大意是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结论】孔子的“杀身成仁”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同样的意思,都是肯定人生应以实践道义为首要关怀。
四、课时总结.学习孔孟,学习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千古之前以他简约的语言显出人生大道,而后世子孙,或蒙昧的、或自
觉的、或痛楚的、或欢欣的,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让我们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的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然后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五、课堂练习(36分)
注:所有练习,文科必做;文言材料阅读题,理科不必做。以后同。
1.名句默写(6分)
⑴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⑵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⑶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⑷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上出自《论语》)
⑸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0分)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⑴写出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侍:侍立②共:共享③敝,原来是破旧,这里用如动词,用坏④施:表白 ⑵指出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用法。(4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答:安,信,怀,使动用法,分别是“使安逸”、“使信任”、“使怀念”。⑶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①盍各言尔志。.②愿无伐善,无施劳。
⑷从师生的问答中归纳出个人的志向。(6分)
答:①子路:轻财重义;②颜渊:谦逊无私;③夫子:爱人修己。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逸,让朋友们信任我,使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3.(文科必做)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0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⑴用斜线(/)给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多划1处扣1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⑵这里所说的“本心”指的是什么?(3分)
答:指人天生具有的羞恶之心,在孟子看来,这是“义”的根本。
【苏教现代诗歌选读】推荐阅读:
苏教版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选读08-18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 专题一 从军行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07-05
苏教版《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0-0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导学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10-07
苏教版七律长征10-27
苏教版组合图形教案06-19
苏教版古诗归类复习06-23
苏教七上生物期末06-28
苏教版八下语文复习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