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主与教育有感(14篇)
1.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篇一
现实的民主主义教育理想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如果要给《民主主义与教育》确立几个关键词的话,没有比“民主”(Democracy)和“教育”(Education)更符合的了;如果硬要给它们一个定位的话,“民主”则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所在,“教育”不过是一种研究阈限而已。所以,对“民主”和“民主主义”的考察也就成了我与杜威先生对话的切入点。杜威先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伟大主要体现在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一、与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实践家相比,他有富有哲学性的、系统的思想理论基础,他的理论的高度和系统性甚至超越很多教育学家;
二、与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理论家不同,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成功的被用来知道现实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教育的民主主义理想
杜威先生的思想因其哲学视野而极富深度与广度,它是一种较大程度超越社会现实的人类理想。这种哲学(教育哲学)的具体作用。诚如杜威先生在中国教育演讲时提到的那样,“教育哲学就是要让知其所以然,并指导人们去实行不盲从、不演习习惯的教育”。
在杜威先生看来,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他的理论也就根基于人类重大的现实之一——人类联合(human association)。人类联合是人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现实和承载点,而社会化的价值取决于两个标准:1)How numerous and varied are the interests which are consciously shared?(群体内成员有意识地共享的利益的数量与种类);2)How full and free is the interplay
with other forms of association?(本联合与其它联合交互的充分与自由程度)。就此两点标准而言,杜威先生的民主社会作为人类联合的理想也就必然首先拥有大量而多类的共同利益,从而人人能够互赖互爱,能够自由交往,其结果便能协力维系社会的繁荣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任何人类联合共同利益的多寡首先呼吁“平等”。杜威先生首先将民主社会与专制社会对比,因为专制社会里阶级差异是突显的,不同阶级的不平等性和街机局限也非常严重。人类联合中每位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不同之处,所以人类分工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必将长期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人类个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是否受到重视和追求。尤其重要的是,在可能的不平等现实中处于下游和底层的个体与阶层是否被平等的看待和对待。
本联合和其它联合交互的尺度所追求的则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模糊的词——自由。杜威先生意识到,任何联合都存在孤立和排他(isolation and exclusive-ness)的性质,这是由联合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不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社会精神”(antisocial spirit)。民主社会应破除联合之间的隔阂,缩短彼此间物质、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距离。
Any education given by a group tends to socialize its members.(一个群体所实施的教育必然旨在使其成员社会化。)“教育应有助于发展民主和自由。”杜威先生曾说过,“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一种公开讨论和自由交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社会的原则既体现为个人自由,也体现为人人平等。”平等和自由都依赖于交流。教育如果阻断交流,就不是教育,就不会实现精神发展的目的。教育应该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民主的方式促进人格、精神的充分交流。教育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集中体现的是教育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在平等的互动中传授知识和获取知识。
二、民主主义教育的现实
杜威先生的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超越人类现实的崇高理想,而他却不止于此,他还通过总结分析柏拉图的教育哲学(Platon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十八世纪的个人主义理想(the Individual ideal of the 18th century)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education as national and social),进一步阐明实现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的方式和现实问题。
柏拉图是一位典型的哲学家,所以他的政治及教育思想也都是彻底“哲学的”。在他的哲学世界里,最高的道德——善被用来指引和规范社会中的个体,以使每个人按其天赋自然地应用于社会。这种理想被柏拉图设计在以阶级为社会单位的一个“公正的国家”,最高的道德——善被最高的阶级——哲人或智慧者掌握或控制,广大的奴隶的权利则被剥夺。
十八世纪,“个人主义”者意识到个人是人类进步的器官,是真正构成社会的单位。他们以人道主义为武器,以“自然”为口号,冲击着当时腐败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但这种仅寄望于自然的斗争走入了消极的极端(社会本质是阴暗而丑陋的),成为了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正如,卢梭高度尊重个性和宣扬解放天性,却没有落实这些思想的机构。就连卢梭最忠实的追随者裴斯泰洛齐都认识到,教育不能不顾社会的需要,不能不依赖制度的维护。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主义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视野被限定于以国家为单位的人类联合中,个人主义退居幕后。教育与国家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个人的发展(依然为人所信奉)与有组织、有纪律的制度结合,The state furnished not only the instrumentalities of public education but also
its goal.(国家不仅提出公共教育的工具,而且提供公共教育的目的)。教育原是有广泛的社会目的,但此时社会效能却被限于狭隘的国家,这种无名的篡改实质是对社会目的的限制却表现在对其的泛化。
三、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和十八世纪“个人主义”的理想都是从人类个体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平等与自由的两大民主基本诉求贯穿始终。而真正落实民主主义理想却始于“国家主义”的发展,因其有最现实和相对强大的载体——国家。但我们必须时刻谨记,失去“线”(民主主义理想)的“风筝”(国家)终将毁灭。
当前,国家是最现实的实现民主主义理想的载体,但我们不得不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它们的对立与矛盾。国家机器的运作与发展必然依赖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此对立的普通阶层则可能处于两种阶层不平等现实的不利地位。其次,国家或地区间为谋求自身利益,可能存在各种摩擦和冲突,这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阻碍更广阔的全人类的进步。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我们潜意识里通常将它们严格对立起来,并置于遥远的对立的两端。其实,理想与现实也可能只有一线之隔,我们应该坚信理想并为之奋斗,因为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一小步都可能跨越这微短的间隔。
2.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篇二
既然季教授试图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那么本书不乏制度设计及说理,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其对大变局下中国法治的顶层设计。既为顶层设计, 自然是指向性的, 文中给出的指向性的顶层设计即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之所以使用司法的非民主化来说明, 因为不确定司法的民主化是否直接对应的是司法的职业化。季教授也没有讲清楚, 中国法治的发展是否要走司法的职业化道路, 但是肯定不能直接走司法的民主化道路。从能动司法、“大调解”、以人民满意度作为司法评价的标准等入手, 季教授的观点是“大调解”带来的法院“零判决”导致法院的“无责任”;司法迎合群众带来司法腐败及“众愚政治”。他给出的分析路径为司法本身应当追求的是一种调整而非应然的作用, “在混淆应然和调整之后, 法律的调整功能势必因应然之争而大幅度减弱;一旦连单纯的调整问题都不能有效解决, 那么秩序本身也就呈现分崩离析之势了” (1) 。他举出的事例即南京彭宇案, 本身一个能够在规范层面上简单解决的案件, 因为加入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而导致案件的解决被牵扯到应然层面, 最终变成了一个司法疑云, 并且成为法学历史上的一个笑柄及社会道德滑坡的证明。
在季教授看来, 司法民主化就是把审判权与问题分离, 而让法院直接面对应然层面的问题, 这也是司法民主化的最大弊病。民主与司法之间是不同的, 民主就是解决“由谁做主”的问题, 而司法是为了保证法律的正当性, 如果将民主与司法对应起来, 其实是用少数人的民意来修正整体的民意, 这必将导致立法民意与司法民意的冲突, 甚至会出现审判人员为了舆论压力而违背法律。
季卫东教授从司法的目的推导出司法的行为范式, 即司法的调整行为, 也就是说司法或者说法治应当调整社会行为, 而不是树立价值。持相同态度的学者不在少数, 比如说北京大学的陈端洪教授, 其指出司法活动本身应当承担一种理性、公正的角色, “司法对民意机构的最大责任是忠实地执行法律” (2) 。我亦是如此认为, 尤其在中国当下语境下。当然, 世界上一些法院一直在争取政治上的话语权, 甚至影响整个政治进程, 最为出名的是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 马歇尔大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仅巧妙地避开了正面的政治冲突, 而且为联邦最高法院争取了足以抗衡立法机关及行政机关的利器———司法审查权。即使司法审查权自诞生以来, 一直存在着有违民主性的天生缺陷, 但是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行为与结果都被尊重及妥善地遵守, 这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政治、法律智慧、社会对法律的信仰息息相关, 而社会对法院、法律的信仰, 应当是法院严格遵守法律并公正审判带来的。然而, 现在我们国家尚缺少这种由公正审判、法院起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用带来的社会对法律、法院的信仰, 何谈直接由法院改变整个政治格局, 或者说由法院推动社会的改革呢?所以, 当下司法的主要作用就是严格地实施法律, 忠诚地执行法律, 独立地实施法律。
既然法律的目的是实施法律, 那么司法就应当去追求职业化而非民主化、大众化。因为一般主张的司法民主化, 即司法应当顺应司法过程中的民意诉求, 遵从民意导向。不得不说司法顺应民意能够提高对司法的一时社会接受性, 但是司法顺应民意是不符合司法的规律的, 即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独立性存在紧张关系, “一个公正的———从实定法的立场看———决定并不必然与民意相一致” (3) 。如果司法严格地遵守法律, 这样却与民意不相符的话, 那么只能说法律与当下民意不相符, 这应当是议会的问题, 而不是司法的问题。而司法若弃法律于不顾, 只迎合民意, 长远来看, 司法的公正性、可预期性都将不复存在, 最终会导致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既没有公民对法律或者司法的信仰, 再加上权力集团出于对司法改革目的的本能排斥, 还有法官本身的政治、法律智慧的匮乏, 司法改革寸步难行, 法治国家建设遥遥无期!
此外,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 司法与民主是不相同的两回事, 应当保持距离。首先, 司法并不是发源于民主制过程中, 在专制下依然存在司法;第二, 司法的本质是理性中立的, 而作为一种决策机制的民主注重的是个人偏向, 二者是不同的。在司法推进过程中, 以法律这种民意的体现为准绳, 体现了司法需要得到民意的支持, 但是司法与民主还是不同的, 不能用民主的方法来推行法治建设。贺卫方教授发表《不走回头路》一文, 认为中国司法改革不能走司法民主化路线, 应当推行司法职业化。张千帆教授走得更远, 他在《司法大众化是个伪命题》一文中, 直接认为本身就不存在司法的大众化, 因为在司法过程中出现的大众的声音, 其实不是大众的真正的声音, 司法大众化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是个伪命题。即使真正存在司法民意, 最终对于司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权力, 权力享有者顺应了民意, 干预了司法, 也就是说司法大众化即使存在, 作用也是间接的, 而非决定性作用。
当然, 也有支持司法民主化的。陈忠林教授撰写《中国法治:应当怎样向前走》一文, 强调法律不能偏离一个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 因此民主化优于职业化。何兵教授在《司法民主化是个伪命题吗?》一文反击张千帆教授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他推出, 其一, 司法的过程本身并不存在价值选择;其二, 司法也不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环节。同时又祭出西方国家的陪审制, 主张司法民主化。我认为司法的非民主化不是说司法改革、法治建设不需要公民的支持。当然需要, 而且是主要支撑, 主要指的是司法过程中应当唯法律与事实是瞻, 在公正与独立中获得民众的信仰与支持, 而法律本身就是民意的体现, 何谈司法不民主?但是无论季卫东教授、贺卫方教授还是张千帆教授, 他们的主要意图应当是反对在司法过程中顺应民意, 用民意对抗、压制法律的情形。而这几年的司法民主化提法, 的确是在司法中考虑民意的“大调解”等。至于国外的陪审制度体现司法的民主化, 我认为贺卫方教授的解答非常好, “人民陪审制……是司法进入相当专业化之后对于制度的某些缺陷的纠正, ……陪审制度是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分专业的倾向”, (4) 也就是说陪审制度的确体现了司法民主化, 但是这是司法改革或者发展到一定阶段, 主要是实现了专业化以后, 为了弥补专业化的缺陷应运而生的制度。但是现阶段, 中国尚没有司法专业化的前提, 遑论建立其基础上的陪审制度。
综上所述, 在当今语境下, 中国司法改革的方向或者说是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当下中国的司法尚不能严格地按照法律, 独立、公正地完成调整功能, 并得到民众的信仰, 在这种情形下要求司法顺应民意, 更会加剧公民对司法的不信任, 使得司法离民主越来越远, 更何况民意可能只是被权力利用的民意, 并不是真正的民意呢。
对于很多学者所说的共同推进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 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想法, 也是中庸文化遗留的思想, 理论上我们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尽管都知道这是不可行的, 除非现在我们只是将司法民主化认同为司法遵循法律这种民意的表达。
摘要:笔者阅读《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后引发对司法民主化的思考, 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 并分析了持不同观点法学大家之间的论辩, 得出司法改革方向不应当是司法民主化。
关键词:司法民主化,法治,司法改革
注释
11季卫东.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37.
22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33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评[J].中外法学, 1998 (4) .
3.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三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4.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篇四
15社会工作二班 陈恺欣
谈及政治,我认为可以将人分为两大阵营。有些人避之不及,常常不自觉地将政治看得过于神圣或者高深莫测,认为这是知识分子和政客们才应该高谈阔论的东西,平民谈政治常常被冠以“愤青”、“激进者”这些略带贬义的名目。另一群人则大相径庭,夸夸其谈,而且其中不乏随波逐流者,不加思索地将主流那一套内化为己用,例如说到“民主”,很多人不经查证就发出:“西方的民主全是骗人的东西”诸如此类的论断,用作者的话说就是:“缺乏精确性的议政方式”。这本书的可贵之处便是作者用一个个具体的例子帮助我们从意识形态的“高地”回到事实和细节的“平原”。得益于作者刘瑜留美生活、读书、工作这8年,用亲眼所见的生动素材,以政治系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判断,为我们展现出尽量客观真实的、民主的“细节”。让我们了解到真实存在的民主是如何渗透到美国国民的每一个细胞里的,它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
全书分为5个 篇章,是作者给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的集结。其中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把我们从初中就念念不忘的“三权分立”讲得通透且非常有带入感,最显而易见的是国会、政府、法院三者之间权利被互相制约使得每一个决策都必然经过深思熟虑不敢轻举妄动。从“敌人的权利”那一章节,深深感受到这种制衡机器的坚不可摧以及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之高。关塔那摩监狱事件是布什总统任职期间最大的丑闻之一,被媒体曝光对敌人审讯施加种种虐行和侮辱后,对人权极为敏感的美国社会立刻启动“纠错机制”,从媒体、民间社团到独立的司法力量,无一例外行动起来捍卫“敌人的权利”最终促使政府通过反对虐俘的法案。从这件事件中我至少可以看见:一、美国的权利制衡制度使得“纠错机制”反应迅速,及时避免形势加剧。二、这种民众的斗争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制度提供的空间,自由带来了平等和民主,无论是言论的自由还是斗争的自由。三、我尊重和捍卫你的权利,不管你是公民还是敌人。尽管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但“人权”、“种族”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甚至上升到政治正确的高度,不能在公开领域内发言时随随便便地丑化少数族裔的形象。
有人会谈论:民主会带来低效,不如集权在决策上来得高效。但事实证明,只听高层的意见不单让政策的实施、民众的配合变得困难,而且容易决策的源头就出现差错。诚然在美国大事小事都来一个“听证会”可能会降低决策的效率甚至让“悬而未决”的问题继续“悬而未决”,但往往会因为“切合”民意而大大降低执行的难度,而且真理往往是越辩越明的,集中大部分人的智慧不比权利集中高明吗?
有人说作者在书中过分强调民主的优越性,我恰恰持相反的观点。民主不是万能药,民主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我从书中看到开放自由的言论和文化环境,也会诞生很多垃圾、粗俗的电视节目;宪法除了带来权力制衡的果实外也会让利益集团根深蒂固,持枪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捍卫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的同时也让FBI处理案件效率低下,宁愿放过一百也不要错杀一个,也可能会错失逮捕嫌疑人的最佳时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从美国的政治里学到一点东西。在《怎样悼念死者》这一章里,作者谈到了一个沉重又现实的问题: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悼念在矿难中失去生命的死者?是应该在电视发表沉重哀悼后又继续被接二连三的安全事故所掩盖还是立刻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对事故作出深入的调查然后严厉追究相关事故责任者的责任?中国生产全世界35%的煤,却占据了矿难死亡人数的80%。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网页上可以赫然看到仅仅过去了不到4个月的,相继在河南登封、山西朔州和黑龙江的煤矿集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共有27条鲜活的人命离开人世。这些人命消失得无声无息,就连新闻报道都因为这类事件层出不穷而被“习以为常”地一笔带过。众多这类新闻都由群众举报开始,以相关部门发出批评通告结束。中间对企业谎报隐瞒的追究对煤矿作业管理的加强是一直被强调的整改方向之一,然而我对这些出台的制度文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留意见。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向美国学习。现如今美国的矿难颇有销声匿迹的趋势,但它也曾是矿难频繁的国家。在一次次的矿难中美国不仅停留在查清事故原因和追究责任方上,更为重要的是相关制度的改进,这种改进是革新的、强硬的,结果便是从20世纪初年均2000多人死亡到90年代年均93人,现在煤炭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为什么同样是出台相关制度完善,中国取得的进步相形见绌呢?私以为首先美国对矿难事件的反应是迅速和强烈的,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具体和强制性的,沙沟矿难中12人的丧生促使政府当年就通过了“旷工法”,更新了“安全法”,甚至在数字上“锱铢必较”:对违规的煤矿罚款额度提高4倍,要求矿主必须在15分钟内报告已知的矿难事故等等。而提到的这些仅仅是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规定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些“事故”和“立法”的对应关系,背后表现出美国的政治体系有一个畅通的信息吸收和反馈的机制,“快很准”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正如作者提到的那样,所有美好的法律都必须有充足的资源才能执行。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经费预算仅是美国的1/60,而煤矿数量约是美国的300倍。同时法律的有效执行也离不开权力制衡的条件。如果矿主、工会、法院、煤矿监察局一家亲,出了问题相互包庇互相纵容,法律也就形同虚设了。另外分权不等于出了问题相互推搡“踢皮球”,在中国我们戏谑“有关部分是一个神秘的部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学习到分权的智慧,责任分工不明确,科层制观念又根深蒂固,当所有人都想躲避“政治风险”时那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最后我想说,不是所有的地区、国家都能因民主而大放异彩,印度、巴西也通行民主制度,但是结果差强人意,因为民主好不好还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整合程度、文化习俗、历史进程、社会结构等等辩证地看待。
5.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篇五
在大学里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及其新中国建立的坎坷历史,我从中知道国体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中从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这本书中看到了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精神世界,深刻体会到了毛泽东同志缔造人民民主的理念。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有多少人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以及其在中国国情里所起着的作用。在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同志全面论述了我们在社会主义状况的专政,在书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实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阶级的力量。有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义依靠着两阶级的联盟。
我们还知道人民的国家是用来保护人民的,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人民的政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新面貌,听到了五湖四海,来自各国的惊叹声,感受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气息„„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在开头把中国共产党,这个成立了28年的党派称为一个大人。同为大人,是一个有能力担起肩上责任的人;在此也谕示了共产党有能力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方法来使中国进步起来。接着将中国与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相比较,又写了苏联在二战中的战绩来表达共产主义国家的强势。毛主席将中国不再走西方的发展道路“归功”于帝国主义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作了一个先生老是侵略学生的比喻,这个比喻着实形象生动。对于一个现代大学生,非常赞同这样的思想。中国人经过战争的洗礼和革命的改革,毛泽东再次提出了消灭阶级、国家权力、党的最终目标,而到达目标的路恰恰又是人民民主专政。任何个人或党派的赞同也不能说明问题,只有时间有这个资格。人民民主专政,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一条现在仍可以走下去的真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切实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反观现在社会主义状况的中国的民主。我们会发现,我们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是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我们的民主才是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公民”做主!我们的民主才是真正代表着中国十三万万各阶层,各职业,乃至各民族各宗教的普遍的平等的民主!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党课中所学的党的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这些传统的作风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也有了很好的体现。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我国国体的概念都相对模糊。阅毕,我已经明白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但它也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它其间一条较为持久的渠道。
6.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篇六
——《玫瑰与教育》读后感
《玫瑰与教育》是色彩斑斓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我的枕边书中有一本书是《玫瑰与教育》,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后竟手不能释卷,读了个通宵,感觉这本书写的真好,它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四辑:清淡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都是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语言单纯,感情真挚。”
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刚见到这本书觉得书名新颖,读后才知道原来玫瑰是窦桂梅老师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我在读的过程中还随手做了读书笔记。
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从这些极具浪漫色彩的话语中能够看出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由得为她的满腔激情由衷的钦佩。
她说:“写作,记录着我教育生命一次次开花的轨迹。”诗一般的语句,真切而热情,我深深的喜欢。因为同样的爱好,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她心灵上的距离。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她对文学的爱好,她想“拉近朋友,学生亲近母语,亲近书籍,”从而“让人在亲近文字的脚步里抓到爱。”这样的愿望率真美好得让我感动。
在《日本养护学校见闻》中有一句话,“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我们去善待,教育不是竞技体育,不是让受教育者优胜劣汰,而是让每个人都具有享受幸福和自由的可能。”这句话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让我对教育的真正目的有了新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感动的是窦老师对读书的热爱,对教育的热情。整本书都是娓娓道来的真情言语,读来让人感觉亲切,感觉舒服。没有过多的说教,却能让人奋进。书中最后一篇写到“教育是一个容易让人心灵结茧和蒙尘的职业”,所以窦老师“希望教师们能够通过读书去清洗,温润自己的心灵
”。
对她的认识不想仅仅停留在这本书上,于是“百度”了一下她的相关资料才知道:她---一个吉林师范的中师生,先从吉林一实验小学,再到北京,而且当上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其间受到过国家政治局常委的接见,参加过国家教育报告团,出版了不少教育专著,她的成功包含着她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她所做的许多工作不得不令人惊叹和钦佩。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有了激情的阳光和思想的空气,玫瑰才长久的灿烂在教育的四季里——芬芳四溢。”
7.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篇七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在斯宾塞著名的“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之后还存在一个更能引起争议性的问题:“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文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递系统”,它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斗争以及妥协的产物。它们是由那些有着特定利益取向的特定的人所酝酿、设计和完成的。它们的出版是在市场、资源、权力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之下进行的。文本的意义和它们的使用是那些具有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团体之间斗争的结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教师和学生。
——摘自《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47页
19世纪在蓬勃的工业革命背景下,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设问,认为基于完满生活的课程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教育: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准备闲暇生活的教育。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知识在斯宾塞看来就是科学。尽管斯宾塞提出这个问题也是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即科学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最大的现实。但在阿普尔看来,“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这个答案依然是去情境化的,它遮盖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谁的知识最有价值”。阿普尔提醒我们,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孤立自足的,即便在日常琐事之中,我们也与各种各样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如果本着弗莱雷似的关心,你就会发现现行的课程是“我们”的知识而不是“他们”的知识。而这个所谓的“我们”就是由右翼保守主义者建立起的基础广泛的“新联盟”,其中包括四类人:第一类是新自由主义者;第二类人是新保守主义者;第三类人是白人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第四类人是由新的技术型中产阶级的一支所构成。
阿普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右翼保守主义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常识”来麻痹人们,他分析了“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核心是政治控制和自由市场的双管齐下,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努力营造一种真正的“有机的意识形态”,并不着痕迹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创建新的“国家全民意志”。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金钱成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这一标准融通了各种人群,成功瓦解了各式各样的团体,如不同种族、不同取向、不同阶级、不同性别和不同宗教,人们都被牢牢系在金钱这条准绳之上,而是否成功则被归因为一个人是否聪明、勤奋、努力。阿普尔引用了菲斯克对知识产生的描述:知识不是中性的,而是权力的社会分配。一方面,统治阶级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对其有利的知识系统,并为这种知识体系披上五彩斑斓的外衣。使之看起来像是“公正无私”的,传递给被压迫的阶级。另一方面,这种知识体系一旦形成,就成为了“真理”,麻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所谓的“文化”。右翼保守主义就是为知识裹上了一层“常识”的糖浆,选择、简化和浓缩了现实,使之成为官方知识,并借助“第一频道”等媒体扩散到每个人的头脑之中,就其使学生的头脑变得简单,而这种头脑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恰好是市场经济中盲目消费者的“良好品质”,无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除了媒体,教科书则更加直接地塑造了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自上而下的改革,加上利益的驱动都使出版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教科书所营造的依然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充满了谎言、矛盾和断裂,按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话说起来就是充斥着“特洛伊木马”,僵化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失去探索的兴趣。阿普尔提到,人们回应文本有三种方式,即统治型、谈判型和反抗型。统治型即全盘接受,谈判型则对其中某个特定问题或环节有所质疑,但最终跟随总体思路和趋势,而反抗型则是保持一种活跃多维的批判性思考,始终对文本保持一种怀疑态度,基于阶级、性别、宗教等待来进行积极的阅读。如果说教科书本身已经是问题重重,再加上古板的教学方式,那么只能生成愚钝、单一的头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阿普尔认为教师和学生也参与到了制造和复制官方知识之中,后面我们将提到的就是教学的问题。
手推车上的教学
为了理解这个论断,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过程,将其定位为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这种劳动过程与在生产线、家里或办公室里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尽管有这些不同,但是现在影响到广义工作的压力正日益降临到教学上。在广义的社会学文献中,赋予正在发生的一切的标签是“劳动的退化”。这种退化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和意识形态安排所给予我们的“礼物”。
——摘自《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122页
在阿普尔看来,我们的教学也正处于危机之中,原因就在于教师自主权的丧失。阿普尔将之形象地比喻为“手推车上”的课程,也就是说,教师只需要从手推车上拿现成的课程就可以了。“谁在从事教学工作”与“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在书中,阿普尔类比了泰勒的管理模型。泰勒的管理诀窍在于复杂工作的精密化,不断将整体的工作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细小的组成部分,这就区分了设计者和操作者。操作者只需要掌握简单的技能就可能完成任务,不需要知晓“是什么”“为什么”,只需要明白“怎么做”就可以了,这被阿普尔称之为“孕育与生成的分离”。教师在心中没有整体的图景,因此只能机械地按照教科书或者教学参考书来做,也因为缺乏育人的蓝图,以及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师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在教育应该收获什么”等问题的深层思考,就很难在课程情境之中生成即时性的智慧。然而,这恰恰是教育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在具体的某一地点、某一时刻,针对某个特殊的孩子的某一特定的阶段做出的最佳教育教学行为。
而且久而久之,教师会因为满足于机械的步骤和操作而让自己的思考能力渐渐降低,失去计划和控制自己工作的能力,这点在女性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大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是妇女,而行政人员大多数是男性。而这个问题和“工作强度”相关,“工作强度”可以压垮教师,在标准化考试的重压下,课程变得计划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密集的课程让时间成为稀缺物,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因为每一天的任务都必须在当天完成,有相对应的作业要完成,课程是连续性的,今天不讲完明天很难接上,再加上还有阶段性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教师的心头。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任务,课间的时间也被一摞摞的作业、一项项的比赛,还有学生之间的矛盾处理给占据了,而且对于女性教师而言,回到家里还有一大堆的家务活在等着她,大多数女性教师等于实际上都从事着两份固定的工作,因此根本没有时间来休整。用书中的一个教师的话来说,首要的任务是“找个应付每一天的方法”,因此“被教学”甚至可以说是教师们主动选择的,他们希望有现成的材料和可循的步骤、方法,缺乏创新的兴趣。有多少教师愿意额外思考那些并不迫在眉睫、可做可不做的育人和课程问题?阿普尔并不责备女教师们,而且还给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他说这是这些女教师们“面对客观现实的复杂情况的一种应对的策略”。然而同时,这也是导致教师们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控制权时,很容易感到厌倦。
重构课程与教学
我并不认为课程的问题是一个需要运用理性化的模式进行解决的技术问题。跟随从杜威到休伯纳等教育家的足迹,我认为,课程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之下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将课程视为一种“事情”、一个教学大纲或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不断得到重组的、象征性的、物质的和人文的环境。如果要使这个设计的过程在社会和个人的层面上都是完全敏感的,那么它不仅应该是技术性的,也应该是美学、伦理和政治价值的。
——摘自《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146页
阿普尔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富有官方色彩的课程与教学,这种课程与教学带着强烈的政治倾向,从而使教学沦为一种技术,由教师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学生。而在阿普尔看来,课程与教学本质是一个美学问题,它更像是画画而不是造桥,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具体的情境之中生成的,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画面,而造桥则因为有事先设计好的蓝图,因此不具有对情境的敏感性。
事实上,阿普尔本人也曾尝试将他的这种理念贯穿于他自己的实践之中。在书中,他提到自己曾经到过一所学校,在他试教的那个班上有22个女孩子,14~17岁不等,大多是有色人种,这些女孩们都劣迹斑斑。在右翼保守主义营造的教育体系之中,她们被贬低为与大家不同的异类,正是她们的不适应导致她们选择了反叛,她们看似不羁的外表掩饰不住她们的迷茫、脆弱和幼稚。阿普尔给这些女孩们播放了两部由著名加拿大电影制作人Norman McLaren拍摄的作品以及其他学生们做的作品,随后发给她们制作电影的材料,请她们动手制作一部自己的电影。这些女孩子显然被这不同于常规的教学吸引了,她们跃跃欲试,选择了“学校”这一主题进行电影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每个人都真心地投入,并互相合作,最后展示了成果。阿普尔惊讶于女孩们表现出来的独特视角和创造力,女孩们甚至兴致勃勃地主动准备下一次活动的内容。正是在她们自己的课程中,她们开始萌发自信、热情,发现自己的兴趣、天赋和资源。然而,校方对这次教学的反馈居然是“看似激发了姑娘们的积极性,使她们暂时摆脱了困境,但是她们更需要的是补习阅读课和技能课”,于是,阿普尔只能告诉孩子们一切都结束了,女孩们感到气愤,愤世嫉俗、自暴自弃的表情再度出现在她们稚嫩的脸上,这一切也让阿普尔备感沮丧。但是五年后,他收到了一张贺卡,这正是这个班上的一个叫罗曼娜的女孩给他写的,她告诉阿普尔这一节课对她的人生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让她成为了一名广告艺术家。这让阿普尔重新燃起了希望,正是非官方的这些知识让罗曼娜感到了学习的意义,对她的一生产生了影响。
在书中,阿普尔还提及了他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学的星期五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他们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泰国、波多黎各、爱尔兰、以色列、多米尼加、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他们中有本校的教师、教师协会的组织者、研究生、访问学者;他们中有的是女权主义者,有的是新兴民主主义国家的教育领导人,还有的是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因此,每次星期五研讨会都让阿普尔十分兴奋,带着性别、社团、阶级、文化的差异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阿普尔称之为“无中心的统一”,即研讨会对固定的中心保持着警惕,比如白人、男人和英语这些极可能成为中心的要素,而是在尊重关心的基础上,充分搅动每个人的背景、经历和思想,将边缘化的声音亮出来,不同的话语在研讨会中织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它们来自四面八方,相互交叉,形成了多重的焦点,同时又基于具有普适性的人类价值和意义达成互相的理解和升华。阿普尔还提到了一件有趣的事。起初,研讨会常常布置由成员们推荐的阅读材料,从一开始的书本到薄薄的文章,最后大家干脆有时什么也不读,把时间充分留给成员们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被听到,大家认为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
迈克尔·阿普尔(Michael Apple)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国际著名课程与教育政策研究专家,在当代世界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政策研究界声誉日隆,被称为20世纪全世界最重要的50位教育学者之一,曾任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副主席。他与保罗·弗莱雷、亨利·A·吉鲁、麦克拉伦等被视为“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但阿普尔从来不愿将自己纳入所谓的“批判教育学”中,而宁愿将自己所从事的研究称为“批判的教育研究”。在他看来,批判的教育研究不仅是批判取向的,更应该是实践取向的。他强调教育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特异的文化政治背景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及研究者的立场。
8.读《教育法学》有感 篇八
【关键词】教育法学教育法制教育立法
近期对《教育法学》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感触尤深,我对教育法规及其发展、各类教育法律和现阶段的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教育法学的各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教育法學
教育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综合学科,是法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有机结合。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所以在此,我们也有必要了解教育法学的发展趋向。在位的教育法学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已下三个方面:注重开展教育法学微观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研究热潮,促进教育法学的普及与提高;成立有关学术团体,提高教育法学研究水平。了解这些发展趋向也将有利于学校相关活动的展开。
马克思之以理论一直强调实事求是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为进一步突显教育法学的意义,我将结合实际事例进行剖析:
例如,1998年3月20日,星期五,黑龙江勃利县新起小学。一名叫王贺的小学生在教室见到一条金项链后,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将项链交给老师,而老师却谎称这是一条镀金的假项链就将其占为己有。事发后,虽然事情的到圆满解决,项链物归原主,王贺也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向想受人敬仰的老师的不正行为却给这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恒的阴影。他自己都不知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该如何面对。
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一个教学人员不懂教育法学,不能依法行教给社会带的严重后果,他对学生心灵的不良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所以作为同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认真总结、体会上述中归纳的教育法学知识,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二、教育法制
教育法制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制的存在与其它所有制度一样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即社会整体法制建设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配置;教教育观念现代化;全体公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的意识。
例如,1999年9月6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北喇喇地村小学发生重大集体中毒事件,师生共有150多人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医院救治。那是星期一,是该校例行召开全体师生大会的日子,大约从8点10分开始,该校陆续有学生和老师出现中毒现象,送来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砷化氢中毒”,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原来是北喇喇地村小学周围的小冶炼厂在冶炼铜、铝、铅、锡等有色金属中挥发出的砷和硫等有毒气体所致。
在该案中的小冶炼厂本应是被国家明令禁止,但由于“小冶炼”在该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一直被当地政府所“默许”。试问在经济发展与师生安全两者间孰轻孰重,难道当地政府不该为此事件负责吗?针对这个事故,很显然责任不在校方,当地主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等没有严厉治理清查违法小冶炼,从而致使空气里有毒气体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学校也不是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学校也要起到监管的作用,毕竟校园也算是学生的避风港湾,学校也理应为学生维持一个至少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依据教育法制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教育执法负有一定的职责,要及时纠正教育违法活动。
由此,我们应该的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教育法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重大,如果没有健全的教育法制,师生的合法利益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后果之严重,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二是我国的教育法制现今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深入的贯彻。这就要求我国在健全教育法制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教育立法
教育法制的首要工作是教育立法,教育立法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法规的实施程度,影响教育法规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处于教育法学学科深入发展时期我们尤应重视教育立法的科学性。法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要做到科学化就必须符合两个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而其制约因素在于:教育立法科学化受国家主要方针政策的制约;教育立法科学化受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程度的制约;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而我们要实现立法科学就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立法机制;就要依法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制、法规和规章,维护教育法制的统一;就要加快制定、实践迫切需要的教育法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教育法律体系。
例如,2005年9月1日,是广州增城市新镇联安村材育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学生家长不仅要带孩子交纳学费进行注册,还要“义务”向学校缴纳几十到上百公斤的木材,这在该村已经竟形成了一个传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的这一行为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反对,觉得这样给家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义务,而校方则认为学校财政自己支付不起学校用柴,且交柴从三年级开始交起,四年级每人交50公斤,五年级每人交75公斤,六年级每人交100公斤,若不愿交柴家长可以以每50公斤10元的现金抵交木柴,校长觉得也是在按规矩办事,学校经济有困难,自己也很无奈。
如上述案例属于教学工作中的棘手事件,从事件的主客方和学校的角度理解,双方的观点都各有道理,这时该如何判定就成了一个问题。很明显校方的这一制度是不合理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要推翻校方的这一观点则必须要在教育立法中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有严谨的态度,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是法律能在现实社会中做到行之有效。
总记
教育法学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关知识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教育法学是框架、是理论指导;教育法制是教育法学的具体实施,而教育立法则保障了二者的现实可行性,凸显了其法律强制性,它们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也应有所阐释,对它们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实际问题的合法处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投入的学习,是自己对教育法学有系统、清晰的认识,使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对实际问题能有更好的见解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9.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九
知道李镇西老师是我第一次来到奋小时才知道,那时正有老师借阅,还听到有关对他的评价,不错。就这样,我的脑中就有了这位老师的印象,有时还搜寻有关他的书籍,在这次借阅时早借阅了几天,非常荣幸能看上自己一直想看的书。而书中提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又吸引了我,迫不及待的看完后,开始欣赏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
书中有几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一、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我也身有感触。我是小学教师,有些孩子父母因为文化低,不能辅导小孩,还有的对小孩时常施以暴力,使小孩有暴力倾向。有一次,被打的小孩告诉我,班中的一个男孩扇他耳光。刹那间,我想到了这是个问题学生,我便把他找来,说明了情况,问道:“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管你?”他还气势汹汹地说:“我妈妈就扇我耳光。”我听了之后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与同学之间相处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嗯了一声。随即我便与家长沟通,说明了暴力会给小孩带来心灵上的扭曲。后来,这个小孩再也没有扇过别的小孩耳光,但他还是惹其他小孩,好多小孩的家长告知我,他的小孩总怕他。我只能告诉其他家长,让我们共同帮助这个小孩,让他改掉他的坏毛病。小孩进步多了,尤其学习上比以前认真了许多。这样的小孩需要更多的爱啊!
三、。只有教师多付出一点,多尽一分心,多动一下脑,才能让自己无怨无悔。要像李老师那样,用爱架起一座心桥,通向学生的心灵!
一、教育,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常言到:“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爱学生是教好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
教师用“爱”的眼神、“爱”的语言、“爱”的行动把知识和做人传递给学生,当面对一群纯洁的孩子时,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用爱开启学生心灵之门,我们才能完成我们肩上的神圣使命。我相信,今天在学生在感情上多一份投资,明天学生定会在学习上多一份收获。
二、教育,必须用心灵去赢得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认为,真正的民主教育,要用心灵去赢得心灵;民主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所以,他觉得真正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尤其对待一些“后进学生”,更要从每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自然就必须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闪光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虽然有缺点,但我也有亮点”的道德自信。这种做法,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而是一种由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将会感到无比幸福,而学生也会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教育,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
教育家们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失去了爱的教育就像池塘没有了水一样。也有俗语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在教育实践中,脱离了方法和艺术的纯粹的爱的教育,有时也会像鸟儿失去翅膀一样,变得苍白无力。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李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真正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
对于孩子,要教导他们,说困难其实也不难,只要你真正爱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会爱你爱得更深、更真切。当爱与责任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时候,就会变得无坚不摧。
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需要渊博的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但更需要爱。爱,是教育的源泉,让我们以李老师为榜样,真诚对待每个学生,切实感受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走进学生的心里,做他们真正的朋友。这次,我由衷地被李老师与学生“心心相印”的真挚故事所深深吸引,潸然泪下!李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李老师是幸福!特别这么几个片段,映射着李老师“爱”的行动与传承:
我喜欢与“后进学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他们有了学习上的进步,我带他们去吃火锅以表庆贺„„
从《爱心与教育》书中,我也知道老师的幸福必然来自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生的心灵!李老师能够专一地、坚定地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孩子教育成功,这份踏实与快乐,是李老师的最大幸福!也是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的主要原因吧!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用我的真心痴心换得学生的心。
10.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篇十
手有余香”。而窦桂梅老师送给我们的这支玫瑰——书
却不只是留有余香在手
更是在心灵。读了她的书以后我更加放不下教育教学这份工作
这就是窦桂梅的人格感召力
她影响改变了一部分读者的生活。窦桂梅老师的生活是读书的生活
她将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和记录:“读书至深夜
甚至凌晨
彼此我总感觉自己生命的花朵在黑夜中尽情的舒展绽放。”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心胸、处世、为人、价值取向、世界观??气象万千。读书使人由内到外的美丽起来!
好书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而且,窗口开得越大,放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只要一卷在手,无穷天地便装进了我们的襟怀。在书里,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外的星体,看到了人类的历史,纵横千秋,驰骋万里,不亦乐乎。读书不仅有怡情、博采、长才等
“行万里路”的功用,更能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取得入世的常识,找到生活的力量源泉。读书可以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伟人读书,
名人读书,
平凡的人也可以读书。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我用读书的方法拓展了我的生命,
在茫茫人海中,
我只是沧海一粟,
在漫漫红尘中上下求索,
但读书已成了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想要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珍贵的文字饮食,修缮了灵魂,使心灵日益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这是窦老师多么精辟的论述。窦老师坐拥书城,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驰骋。奠定了她生命的底色,玫瑰花在枝头绽放,
孕育着美丽,孕育着风格。正是玫瑰花开的声音,
唤醒了睡意蒙胧的我,生活原来可以更多彩!
11.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12.读民主与教育有感 篇十二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来说都是最直观的教育。只要教师在, 教育就时刻存在。
敬畏职业, 有益学生一生成长。吴非老师认为, 教师是一种危险的职业, 因为教师“工作中的任何不慎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真地对待这门职业, 必须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用自己内心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吴非老师的学生认为, 是高中的人文教育让她理智地看待社会。而教师对学生的恶意折磨是违背教育规律、有失师德的行为, 会荼毒学生心灵。有敬畏感的教师必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慎重地做出某一个教育决定, 为学生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做有益的事。
尊重学生,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十多年前的学生感慨吴非老师“不以成绩评论学生”。对此,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了这种认识, 才会尊重学生。如在“怎样和学生谈话”一节中,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的谈话:“我叫王栋生 (吴非老师原名) , 你叫什么?”在问学生姓名之前, 先向学生介绍自己, 我想, 这也是极少教师能做到的。试想, 一个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 在第一次面对新生时, 这样谈话给学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平等!其实, 尊重学生的教师必会自觉地“改造教育语言”, 在交谈中必会自觉地蹲下身子,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所以才有对需要教育的学生做出“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这样的邀请。在教学方面, 吴非老师认为, “随意地干预学生写作, 随意地讲评学生作文, 有可能对学生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他建议教师评讲作文时应先问学生:“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他认为, 尊重学生也是暗示学生重视自己的权利;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诸如此类的细节, 会给学生以做人的尊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尊重他人。
遵守常规, 让学生学会规范。吴非老师认为, 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要尊重常识, 遵守常识。在师道尊严日渐式微的今天, 吴非老师仍要提醒人们遵守教育伦理。教师拖堂, 会影响学生下一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课间纠缠不休, 会影响教师下一堂的上课;迟到的学生随手把雨衣交给教师, 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他“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 事实上是在规矩上以身示范, 因为尊重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 不能对学生的不端行为熟视无睹。遵守常规, 是教师的“身教”。教师是要正气凛然的, 是要让心灵麻木的学生向他们学习的。
常说“故事”, 激活学生的思想。吴非老师引导学生想校园当年的种树人, 让学生“所有的眼睛都在闪亮”;他会把山区来信的往事说给后来的学生听, 因为他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面对那一双双睁大了的眼睛”;他会在教学中插说孙叔骜埋两头蛇的故事, 因为他认为当时是“信手可得”的“教育机会”。教师有意识地随机说“故事”, 对学生是最自然的、最好的教育。这些教育素材,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积累, 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故事。常说故事的教师会被学生认为有“料”, 往往会启发学生思考人生, 也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教师, 就是应该时刻记住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 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发挥教育功能。
1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十三
唐太宗李世民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而以《爱心与教育》为镜,可以时时刻刻反思我的班主任工作的得失。我是参加工作的,先在一所乡镇初中呆了一年,做的是班主任,调入县城高中,开始从事班主任工作至,因为身体原因、为从事班主任工作,又开始担任班主任,今年是两个班的班主任。
有人说,做教师难,做班主任更难,做一个好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难是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复杂,劳身又劳心;然而做班主任又真好,因为从中你可以体验到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
14.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十四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就是说,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动力源泉。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的收获。陶行之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爱心典范。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才能让学生在爱中成长。.
教育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最朴素而又最精炼的表达。教师享受着学生纯洁的尊敬,就应该“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因为我领了工资,我要对得起这份报酬;因为我享受过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因为有学生是通过各种‘勾兑’才编到我班的,我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因为学生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要对得起我的‘哥们儿’!……”
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对痛苦的学生说句安慰话,对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对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对自悲的学生说句自信话,对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对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对受困的学生说句热心话.对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对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对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时.不仅学生会把我们当作老师。而且这绝对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李老师在书中所讲到的案例表明: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爱你的学生吧,只要你播下爱的种子。它一定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爱,一切皆有可能。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读了《爱的教育》一书后,我决定今后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读民主与教育有感】推荐阅读:
读《幸福与教育》有感08-29
李琳读《教育与幸福生活》有感06-26
民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0-24
教育工作民主评议自查报告11-01
团员教育民主评议大会流程及主持稿07-28
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党性分析材料11-15
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活动方案10-19
读《养成教育》有感06-15
读山东教育有感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