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2024-09-02

景区开发项目策划(精选10篇)

1.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篇一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嘉艺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东红海子景区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

合同双方:

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姓名:

职务:

嘉艺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法定代表人:

职务:

为加快“”建设步伐,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本着诚实守信、互利双赢的投资合作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东红海子景区旅游项目合作开发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景区范围:

景区指评审通过的中《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东红海子景区”所指范围。甲、乙双方对东红海子景区的具体范围,根据《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以“东红海子景区范围红线图”的形式进行界定。

第二条 景区合作开发项目:

根据《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景区合作开发的项目包括:入口接待服务区、休闲娱乐区、户外体验区、文化产业发展区、人造景观生态观光区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和经营性项目、文化演艺区、会议会务服务区。

第三条 合作方式:

1、东红海子景区的所有权属甲方。合作期间,甲乙双方对约定的旅游项目进行合作开发,其中景区合作开发项目中的经营性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由乙方独资开发建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本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乙方在伊金霍洛旗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东红海子景区项目开发公司。公司注册成立后,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均由新成立的公司承担。公司股权转让按公司法运作,但事先需征求甲方意见,不得损害甲方利益,不得影响景区开发进程。

3、乙方享有《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成果的优先使用权。第四条 合作期限:

甲乙双方合作期限50年。即从2014年 月 日至2064年 月 日。

第五条 开发建设的内容、期限及履约保证金:

乙方按照《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东红海子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家5A级景区标准对合作开发范围内的项目分五期进行建设,乙方总投资概算为3.6亿元人民币。所有开发建设内容以评审通过的规划为依据,不得超出规划范围。

本合同签订后十日内,乙方向甲方缴纳合同履约保证金50万元人民币,在第一期开发建设期的前6个月内,甲方视履约情况分期全部返还乙方进行项目建设(不计息)。

1、第一期开发建设期为14个月(从本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计算),实现景区开营接待游客的目标。

该期主要建设并完成景区基础设施和景区入口接待服务区、娱乐项目、部分休闲区域和相关配套接待服务设施。具体内容为:

(1)甲方负责完成的基础设施:完成城区至景区和景区内的供电设施建设。供电设施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由甲方移交供电部门,完成景区供水设施建设。

(2)乙方负责完成的基础设施及非经营性项目:完成现有步游道、环湖栈道等设施的改造升级;完成景区导识系统、景区厕所、休憩座椅、景区旅游车站、景区停车场(两处)、景区旅游车停靠站等设施建设;完成入口接待服务区的景区大门、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休闲娱乐区的环境整治及牌匾、石刻等景点打造的相关项目按5A级景区标准启动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启动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上述项目若因气候和建设项目审批、方案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应适当延长土建项目的建设时间。(3)乙方负责完成的经营性项目:娱乐项目和部分休闲区经营性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双方商定后,作为本合同附件)、完成景区餐饮接待中心,完成旅游环保观光车等设备的购置及运营前的各项工作。

2015年5月完成第一期投资,实现景区开始营业接待游客。该期建设投资规模概算为9600万元人民币。

2、第二期建设期限2015年9月至2016年底。该期乙方负责投资完成《东红海子景区总体规划》中“二期建设规划”的所有建设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

(1)完成第一期启动类的所有项目。

(2)按照国家5A级旅游区的标准,完成休闲娱乐区的品质打造。(3)完成游客服务中心、购物廊、文化娱乐等项目建设。(具体建设项目双方另行商定,在设计方案评审通过后进行建设)

(4)进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定的软、硬件建设,并进行东红海子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创评工作。该期建设投资规模概算为6500万元人民币。

3、第三期建设期限为2016年至2017年。

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乙方负责投资完成以文化实体产业为主的建设项目,并完善景区旅游产品。

该期建设投资规模概算为8400万元人民币。

4、第四期建设期限为2017年至2018年。

投资完成人造景点、展览展示场地和会务场所建设项目,该期建设投资规模概算为6600万元人民币。

5、第五期建设期限为2018年至2019年。

投资完成演艺类和大型主题性活动场所建设,该期建设投资规模概算为5000万元人民币。

第六条 权利、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享有景区的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

2、甲方积极协助乙方营造好东红海子景区开发、建设、经营的外部环境,依法保障乙方正常的建设、经营、管理秩序;保证乙方不再向景区内的乡、村、组及个人支付各种资源使用费。

3、景区收益权属乙方,其收益由甲、乙双方共同监管,监管办法另行商定。

4、甲方负责投资完成城区至景区和景区内的供电设施建设,并保证与乙方第一期建设同步完成。城区至景区及景区内的道路按设计标准进行建设。甲方不在城区至景区大门之间的道路上设卡收费。

5、甲方及所属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依法对景区内的旅游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乙方严格按景区规划进行建设。

6、甲方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30日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乙方在投资立项、用地、环境保护、注册、证照办理和建设、经营等方面的相关事宜。

7、合作期满后,甲方无偿享有该景区全部基础设施和景区内的其他不动产,但乙方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的不动产除外。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享有景区的特许开发经营权。主要包括:旅游景区合作开发项目的管理权及经营权(不包括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权),以及建筑物、草场、水流和森林等旅游资源的使用权和保护权。

2、乙方必须按审批通过的规划设计和约定的建设期限及投资额实施景区开发建设,确保开发建设资金足额到位,保证工程进度。

3、乙方享有景区开发项目的基础设施(含政府投资的部分)、接待服务设施和公益设施的管理权及使用权,并承担其维修、保护、改造责任(公共管网设施、城区至景区大门外的公路除外)。

4、东红海子景区开发项目纳入伊金霍洛旗重点建设项目,并享受国家西部开发所给予的优惠及所在市、旗的有关优惠政策。

5、乙方要按规划和开发建设进度要求,制定出项目建设计划。主要包括投资计划、项目开发名录、分项目投资数额、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经双方和相关部门审批后实施。

6、乙方享有东红海子景区内经营性项目的优先开发权。

7、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乙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8、乙方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水保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企业与当地群众关系。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应优先录用伊金霍洛旗籍人员务工。

9、合作期满后,乙方的债权、债务由乙方自行处置。本合同期限届满,在同等条件下,乙方享有下一轮经营权的优先权。

10、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经营性服务设施(酒店、宾馆),乙方继续享有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

第七条 项目的收益

1、总收入中扣减营业税、广告设计制作费、办公费及景区“四员”(售票员、保洁员、财务员、安检员,不含乙方经营性项目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保费用等直接成本后,为收益。具体人数双方另行核定,保洁员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景区所在地的村民。

2、收益按以下方式对甲方进行补偿:

合作期间的前15年甲方将收益中的5%交由甲方使用;合作期间的后35年甲方将收益中的10%交由甲方使用。该资金作为甲方对东红海子景区的宣传营销、基础设施维护和景区公共设施更新的再投入,乙方不得改变该资金用途,不足部分由乙方解决,甲方负责监督使用。

第八条 违约责任:

1、本协议一经生效,双方必须认真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修改本合同和相关附件。若有违反,违约方应向守约方赔偿直接损失。

以下情况属严重违约行为:

(1)甲方除法定不可抗力因素外的原因造成乙方景区建设项目终止。(2)一方若未按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时限完成相应投资或建设项目。

2、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按有关法律、法规终止合同,并无偿收回开发权:(1)本合同签订后,非甲方原因,乙方未按约定完成景区主要投资开发建设项目的。

(2)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建设,造成严重破坏景区资源的。(3)未经甲方同意,擅自转让经营权的。

3、不可抗力发生时,双方免责并根据不可抗力影响程度,依照《合同法》规定分别采用解除合同、延迟履行的方式处理。

第九条 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

1、本合同在下列情况下变更。

(1)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变更。

(2)发生法定不可抗力事件,在不可抗力事件消除后,双方协商并书面同意变更。

(3)本合同与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发生矛盾和冲突,依这些政策、规定为依据,双方协商并书面变更。

2、本合同在下列情况下终止。(1)合同期限已满。

(2)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终止。

3、本合同在下列情况下解除。

(1)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同意解除。

(2)因法定不可抗力因素依法解除。第十条争议的解决:合作期间因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均有权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 其它:

1、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协商;所形成的协议或经双方签署的纪要作为本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正本一式十份,双方各执五份。本合同签定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

3、如本合同生效需履行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由甲方协助办理。

甲方: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盖章)乙方:嘉艺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签约时间:

附件三:用地方案

关于东红海子景区开发的用地方案

为加快东红海子景区的开发进度,保证合作开发协议的顺利实施,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经研究决定,对东红海子景区开发建设用地按以下方案供地:

1、关于景区非经营性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景区基础设施用地指景区环保车道路、水电设施、卫生环保医疗救护设施等建设用地。

非经营性设施(含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指为景区大门服务不独立收费的相关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包括:景区停车场、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办公楼、员工宿舍等建设用地。

上述非经营性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由伊金霍洛旗政府负责无偿提供建设供地。

2、关于景区经营性设施建设用地。

经营性设施建设用地指在景区内实行独立收费的相关经营设施的建设用地(不含环保车游道建设用地)。

甲方: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乙方:嘉艺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11月20日

2.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篇二

一、景区发展方向问题——塑造文化型旅游景区

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旅游, 要实现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 必须塑造文化型旅游景区。所谓的文化型景区就是旅游者在景区内可以获得和享受“风景+文化”型的消费。为此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1. 挖掘和创造景区景点文化。

把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景区文化、神话传说、宗教文化等无形的文化资源与景区资源有机结合, 做到“以景载文, 以文显景, 文景结合”。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在自我建设和发展中将形成自己的景区文化, 包括景区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游客、名人题刻、景区企业文化等等, 景区要关注和积累这些景区活文化, 但这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问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应充分体现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 充分展现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文化样式中的独特魅力, 使景区文化形成多向的市场号召力。因此,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既包括对经典历史文化名胜的文化再开发, 也包括对许多看似寻常实则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或再开发;既包括对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或再开发, 也包括对仅以信息形式存在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或再开发。

2. 景区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一般来说, 企业文化应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是造就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内部企业文化”, 另一种是针对市场商业行为的商业文化, 即外部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是一种形式简单内涵深刻的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切其他形式的文化要服从于它。旅游景区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内部企业文化能帮助景区企业搞好内部建设;而景区企业的商业文化是旅游景区企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综合这两种企业文化态, 云南省旅游景区应倡导一种“以景为根, 以人为本”的景区企业文化, “以景为本”就是“以景区保护为根、以景区建设为根、以景区服务为根”;“以人为本”就是“以员工为本、以消费者为本、以同盟者为本”。

二、旅游景区服务问题——提供旅游超值服务

中国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日趋成熟,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也变得更为理性, 旅游暴利、寻租和投机的空间日益萎缩, 旅游逐渐步入了“旅游微利时代”和“规范化发展时代”。这为传统景区盈利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为游客提供旅游景区超值服务将成为旅游景区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1. 景区服务非标准化。

云南省的旅游业虽然较其他西部省区发展快, 但与我国其他一些旅游发达的地区相比, 就有很大的差距, 其中一个主要的差距就是景区的服务的非标准化问题。旅游景区企业就是服务企业, 景区服务是景区的重要产品形态之一。游客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如何常常比景区的景观和文化更能影响其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而差异性景区服务, 也就是非标准化往往才是人们对景区服务的期望。景区服务个性首先表现在服务的地方性, 其次是服务的满意程度。

2. 传统设施和服务的科技化:

云南的旅游景区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传统的东西较多, 依赖的是“自然资源、陈旧管理、人员导游、古老交通”, 景区的盈利点只能局限于“门票+餐饮+住宿”等刚性消费点。而为景区设施和服务导入科技含量, 不但可以降低“门票+餐饮+住宿”等刚性消费点的运营成本, 而且可以拓展游客“娱乐+购物+消遣+文化”等弹性消费点, 整体上保证了旅游景区的品质, 同时降低了成本。也可以预见未来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依赖于旅游资源领先, 而更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旅游景区科技领先。

三、景区品牌问题——打造独特的景区品牌

品牌战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品牌争天下的时代。正如日本著名学者山上定所说:“现在畅销商品的条件有4个, 一是命名, 二是宣传, 三是经营, 四是技术”, 其命名和宣传指的就是品牌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同样需要驰名品牌, 这包括旅游服务型企业品牌和旅游景区品牌。新时期旅游景区企业在旅游市场定位方面将由旅游发展初期的“追求旅游市场占有率最大化, 实现大众化”导向转向“追求适当市场占有率, 实施高档化”导向。

景区品牌应该以景区质量为核心内容, 以符号、词语等要素为表现形式, 它具有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并且浓缩了关于旅游景区的重要信息, 它易于被消费者感知或识别, 并能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性感觉和附加价值或利益。旅游景区品牌向消费者传达首先是“卖什么”的问题, 也就是旅游景区的独特卖点 (USP) , 游客只能到本景区才能买到的旅游体验;其次是一个档次身份的问题, 其市场表现形式是“质量+品位=价格 (身份和档次) ”。因此, 旅游品牌不但能告诉旅游者为什么要来景区, 而且还告诉旅游者到本景区消费是他的荣幸。

景区的品牌的塑造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相关智囊团的智慧支持;二是充足的资金保证;三是景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云南旅游景区品牌这三个条件度相对弱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云南“旅游景区品牌同质化”问题。正如全国很多大城市的卫星城市都提出了要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园”, 如果都是“后花园”, 游客究竟去哪一个“后花园”?为此营造旅游景区品牌的“异质化”, 营造“旅游景区品牌”的市场“斥求点”是云南旅游景区品牌建设、经营和发展的一个追求方向。

1. 云南品牌组合战略。

投资组合理论告诉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 提高投资收益率。菲利普·莫利斯公司下有四大集团, 菲利普?莫利斯国际公司、菲利普·莫利斯美国公司、酿造公司和卡夫食品公司, 烟草有74个区域性品牌, 只有6、7种全球统一品牌, 而四大行业有92种品牌销售额均在1亿以上, 12种核心品牌销售额均在10亿以上, 这样做到品牌分散, 安全性高。菲利普·莫利斯公司的品牌战略值得我们云南旅游景区企业的仿效, 因为旅游市场的变化比一般的传统产品市场的变化更快, 单一的云南旅游景区品牌经营模式将使云南旅游景区业承担非常高的市场风险。

2. 云南品牌层次性战略。

云南旅游景区品牌在追求品牌多元化的同时, 还应强调旅游景区品牌的系列化和层次性, 像红塔山香烟品牌一样, 不但有普装红塔山、还有精品红塔山, 更有极品红塔山, 现在好像有回归到软装红塔山。云南旅游景区品牌建设和推出也应走“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和“精品出绝品, 精品促普品”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争取在5年~10年内再培育出3~5个世界闻名的名牌旅游景区, 并在各主要旅游地区培育出2~3个全国一流的名牌旅游景区。同时, 还应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资源优势, 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景区, 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不断优化云南旅游景区结构, 增强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景区管理体制问题——实施景区分权化经营

云南现有的旅游景区, 有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接待设施较好, 交通通讯配套齐全, 旅游管理规范, 游客较多;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及接待设施建设较差, 管理较混乱, 游客较少;有的基础设施、接待条件很好, 名气很大, 但管理体制不顺, 直接影响到景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和旅游经济的综合发展, 游客波动较大, 旅游收入增长缓慢。云南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类:

1. 政府直管模式。

是指一个旅游区由所在地的县、市政府直接进行管理。县市政府直接管理旅游风景区, 最大的好处是能全面负责整个风景区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因为它是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拥有规划、投资开发、管理、保护、地方立法等权限, 其各职能部门可以成为行政执法主体, 可以避免出现“分而治之”模式下各行其是、各自考虑局部利益、重复建设等弊端。但是, 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旅游景区范围大, 超越了一个县、市管辖的范围, 采取市县直管模式反而会出现分而治之、争夺旅游资源、争夺客源等现象, 如轿子雪山风景名胜区。

2. 多头管理模式。

是指一个旅游区分别由两家以上行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如抚仙湖旅游区就出现了土地部门、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多行业投资和管理的分而治之的情况。这就形成了一山多治、政出多门、分而治之、管理薄弱的不合理局面。

3. 管理局管理模式。

是指一个旅游区由上级政府设立的风景区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 如世博管理局。按有关法律或文件规定, 管理局下面设立一系列职能管理机构, 与同一行政级别的政府内机构设置相对应。上级政府设立风景区管理局的目的, 是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风景区进行规划、开发、管理, 但事实上由于管理局不是一级地方人民政府, 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 管理局设置的这些职能管理机构都没有行政执法权, 所实施的管理可以说是“合理不合法”。加上与所在地政府及各方的利益矛盾, 造成了管理局责、权、利难以全面落实, 无法对整个风景名胜区全范围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开发。

上述管理模式在云南旅游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旅游经济的优化升级, 旅游市场经济环境的日趋成熟, 这些旅游区管理模式的市场不经济性日益显露出来, 出现了由政府雇佣旅游景区的近亲经营者“花爷的钱不心疼”和“坐空吃空”的现象;部分政府领导这把旅游景区作为政治牌来打, 不讲景区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让景区承担过重的公共责任或过于追求“政治形象景区”。这样旅游景区企业不能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 景区企业的目标已严重偏离利润目标。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权化经营。

景区管理局模式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所以这些景区的经营成果相对较好。但由于管理局在本质上还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一个行政机构, 政府甚至对其进行派员, 所景区的两权还没有实现完全分离, 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并且管理局模式还缺乏一个独立的具有监督权的第三方对景区的管理和开发实施监督。因此, 建议在总结管理局模式的基础上, 对云南省的旅游景区实施“三权分立”的景区管理与开发模式:即通过“景区经营权拍卖、景区整体承包租赁、景区资源折资作股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旅游景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完全分离, 在此基础上由旅游局实施行业管理权和景区经营状况的稽查和监督权, 由此实现地方政府对景区的所有权、企业对景区的经营权和旅游局对景区的监督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并相互强化。

摘要:云南省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经营, 目前存在老牌景区老化问题, 已经成为新世纪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云南老牌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景区景点体系问题、景区发展方向问题、旅游景区服务问题、景区品牌问题、景区管理体制问题五大问题, 其解决方案就是构筑旅游景区景点系、塑造文化型旅游景区、提供旅游超值服务、打造独特的景区品牌、实施景区分权化经营。

关键词:深度开发,景区景点系,超值服务,独特景区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妹金:商品命名漫谈[J].修辞学习, 1997. (03)

[2]李柏文:差异性旅游产品初探[J].思想战线, 2002年增刊

3.巩义河洛汇流景区开发构想 篇三

关键词:河洛汇流;旅游;构想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96—02

一、景区宏观背景

区位背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河洛汇流景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城区北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景区北有温县至巩义的黄河大桥,南有洛河一桥、二桥衔接连霍高速公路和310国道,陇海铁路由此过境,处于郑州、洛阳、焦作三市的交汇地,距三市各约50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地理背景——蕴育文明之地 河洛汇流处的“洛汭”地区,地处华夏母亲河流域,这里大河为带,神都山为屏,黄河、洛河在这里流速减慢,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里成为古代人类生活栖息的历史舞台,成为蕴育华夏文明的重要地区。

文化背景——华夏文明之源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而河洛汇流处的“洛汭”地区,则是河洛文化的源头和核心。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巩义古文化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个景区。郑州、洛阳两大古都位其左右,从文化资源来看,有距今11万年前的洪沟旧石器时代遗址,有8000-9000年的滩小关、花地嘴、水地河等裴李岗文化遗址,以及7000-4000多年前的赵城、官寨、七里铺、稍柴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还有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北魏石窟寺,以及隋唐兴洛仓遗址、唐三彩窑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上古帝王受天命之地 《周易 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就是人文始祖伏羲,相传这里是河图洛书出现处。晋王嘉《拾遗记》曰:“伏羲为上古,观文于天,察理于地……是以图书著其迹,河洛表其文”。《竹书纪年》载:“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此处是唯一的一处同时观黄河和洛河的地区,由此看来,“河图”、“洛书”当出于洛水入黄河的交汇处。从三皇五帝之后直至夏商周三代,都有受图书之说。因此,洛汭地区在古代文明史上,还是古代帝王受天命的圣地,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大一统一思想在此形成,这就表明这一地区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旅游背景——天时地利人和 国家旅游局将“黄河游”列为国家级重点旅游线路,而“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旅游,应该说离不开河洛汇流处;河南省也把“大黄河游”作为省内的骨干线来进行开发,向国际旅游市场推出,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对旅游者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巩义河洛汇流景区,就处于河南省旅游重点“三点一线”的中心位置上,是黄河旅游带上极具潜力的处女地。

二、旅游资源价值与特色评价

神秘——太极八卦之源——华夏独具 河洛汇流处,洛河水透澈清亮,黄河水混浊昏暗,两河汇流处分水线清晰可见,一清一浊,遇水急之时,两水相互冲击缠绕成旋涡状,形似太极图的“阴阳鱼”。据传,上古时代伏羲氏在神都山上观到此景之后,受到启发画出“阴阳图”,此后又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先天八卦”,开创“中华文明”的先河。伏羲画八卦在洛汭,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伏羲八卦开创了中国古代文明史,有“一画天开”之说,八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现在洛河南岸有伏羲八卦台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此地为中华八卦之源。

垄断——华夏文明之源——独一无二 河洛汇流地,是中华古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地下发掘出的考古资料连绵不断,地上文物蔚为壮观,神都山洛汭附近,密集分布着原始时代不同阶段的文化遗存。洪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1万年;滩小关新石器文化遗址,内涵十分丰富,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及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时间跨度约距今9000-2000年。

神圣——上古帝王受天命之地——神州罕见 自古以来,河洛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伏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成王等登基时,都在此沉璧祭天,以求河图洛书。因而洛汭地区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中外名人来此观景怀古凭吊、赋诗、作词,留下了大量的赋作和诗篇,形成极其丰富的河洛文化。

古老——11万年“豫”的实证——中原诱人 神都山下的洪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11万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大象化石,这说明河洛汇流处是早期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之一,而且也是河南“豫”的实证之地。

秀美——河洛风光——休闲佳地 河洛汇流景区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兼备,不仅有丰富的古文化,而且这里有景观秀美的生态风光、洛河沿岸的田园风光、邙山顶上独特的黄土景观、黄河沙滩上广阔的生态休闲滩涂、宽阔洛河水面等,使游人流连忘返。登上神都山顶远眺,河洛汇流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西望黄河,浊浪滔滔,水从天上来,山河壮丽;南瞻伊洛,碧水如镜,岸柳婆娑,秀美绝妙,两水清浊交汇,河洛分明。

三、景区发展目标、主题与形象策划

旅游策划目标 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区。华夏文化寻根“圣地”。河南“根源”文化的标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主题定位 文化探源游、观光寻根游、休闲览胜游

旅游形象与宣传口号 一级理念。河洛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源——巩义;太极八卦源头——巩义洛汭。二级理念中国最早的祭天祭河圣地——巩义神都山;河南“豫”的实证地——巩义洪沟;最早的夏代都城——巩义洛汭(花地嘴夏都遗址);国训(夏代五子之歌)诞生地——巩义洛汭。

四、景区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景区开发指导思想 以河洛汇流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背景,以丰富的古文化为依托,突出河洛文化之源的特色优势,以“中华河洛文化之源”标志建设为龙头,开发中华文化之根的旅游产品,把无形的文化资源,以有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表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塑造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的主题形象。在易经八卦开发方面,要借题发挥,增加游人的参与性,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景区旅游环境,使景区集文化探源、观光求知、休闲览胜于一体,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法使景区集科学性、知识性、神秘性、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将其建成华夏“源”文化旅游圣地。

景区开发策划原则 无形的文化有形化,静态文化动感化。景区内文化古老而丰富,但劣势是地下的多,地上的少,文献和传说的多,遗留的有形实物少,因此必须坚持无形的文化要有形化,有形的文化艺术化,静态文化动感化,强化表现效果,使其形象化的再现。市场导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旅游区开发,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力,应当以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为出发点,把旅游市场的需求作为策划设计的目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既要有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又要有雅俗共赏的旅游产品,吸引周围游客反复来游乐。古代题材与现代旅游意识相结合,旅游区开发,应把古代题材与现代旅游意识结合起来,项目设置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尽量符合现代人旅游的需要,把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动人的历史故事,利用多种艺术造型及技术强化表现效果,使其形象化的再现,并力求体现时代气息。

五、项目策划构想

对巩义河洛汇流景区的项目策划可概括为“七个一”工程,即:一标、一坛、一城、一村、一苑、一台、一节。

一标:“中华河洛文化之源”标志

标志选址:位于神都山上,这里是建设“中华河洛文化之源” 标志的最佳地。标志意义: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的腹心地带,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与其他地域文化互相交流、吸收与融合,共同形成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标志功能:综合性,展示性,景观化,标志化。集文化标志、地理标志、姓氏标志、根源标志于一体。标志主题:体现中华文明之源。标志目标:规模、体量要大,气质上肃穆大气,使其成为“华夏第一文化标志”,成为古都郑州、古都洛阳的文化源渊重心。设计方案:外观要有太极、河图洛书的文化符号和内涵。

一坛:帝王祭祀坛

根据传说和文献记载,伏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成王等登基得天下时,都在此沉璧祭天,以求河图洛书。策划建帝王祭祀坛,选址于神都山上。其位置既能看到黄河,又能看到洛河。其建筑庄重、肃穆、大气。

一城:河图洛书城

选址于洛河右岸,以花地嘴、滩小关、伏羲台等文化遗址为烘托,重点展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以及易经等内容,演示上古帝王在此祭河、祭天的壮观场面。以花地嘴夏都古城遗址为重点,进行“仿西安兵马俑”式的实地旅游展示。

一村:原始部落村

以神都山洪沟遗址为依托,在原遗址的基础上建洪沟遗址博物馆,以印证河南“豫”的来历。同时在遗址周围一定距离内的黄土山体上,建原始部落村,进行远古文化展示,使其既有文化求知价值,又有旅游观光价值,突出参与性项目,力求达到内行满意、外行满足、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要把原始部落村建成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并重的旅游园区。

一苑:河伯洛神苑(河洛生态观光园)

河伯分园:位于景区神都山北部的黄河滩地,旅游活动以黄河滩湿地生态旅游为主,利用现有种植、养殖,开辟农业观光园,增加游人活动项目。大面积农作物按河图图案设计种植,并在适当位置雕塑河伯像,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生态观光区。

洛神分园:又称洛河风光园,以洛河水体为依托,在两岸作文章,水面上用橡皮坝蓄出水面,开展水上活动,如游泳、划船、河滩运动等。在洛河右岸建洛河文化广场,广场中心雕塑洛神像。洛神形象以写意手法表现,尽可能地展现出洛神的美丽、妩媚与飘逸。此雕塑游人未进入景区在公路上远远即可看到。

一台:奔月台

“嫦娥奔月”的传说起源于河洛汇流处。人类宇航的梦想始于奔月传说,美国的科技馆内,在卫星和火箭旁有一条标语上写着“人类奔向月球是中国人先想起来的,她的名字叫嫦娥。”我国现已启动“奔月工程”,根据这一传说,借题发挥,策划在神都山西南部高地上建奔月台,台上树火箭模型状“人类宇航纪念碑”,周围展示航空航天知识,使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一节:上古帝王祭河、祭天节

时间:每年九月九日,黄帝升天日。活动:举行大型的祭河、祭天仪式,凭吊远古先祖、追念思古悠情,弘扬大一统思想,凝聚民族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展开系列旅游活动,邀请各级政府首脑及海内外的河洛郎、客家人来此祭祀,同时举办相应的文化商贸活动。

4.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篇四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建设年”。一年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难奋进、团结拼搏,景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招商引资效果显著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景区发展的重要引擎,主攻大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截至11月底,景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0万元,招商引资15000万元,实际到位5000万元。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原则,成功引进省鄂西圈投公司、武汉三特索道集团公司,就整体开发大洪山达成合作协议。高举“文化招商”大旗,成功邀请中国佛协副会长印顺大和尚担任大洪山寺上院主持。在10月下旬由深圳弘法寺举行的“万众普福供灯”祈福大典系列活动中,印顺大和尚重点推荐了随州大洪山,并承诺将此次募捐善款全部用于大洪山慈恩寺建设。成功引进台商投资大洪山漂流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大洪山酒店改造和矿山公司改制工作。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千方百计确保宝珠峰金顶工程安全顺利推进。4月29日金顶工程开工奠基,慈恩寺恢复重建全面启动。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克服多重困难,全力以赴推进大洪山金顶及大悲阁工程,目前,两项工程已完

成投资2500万元,金顶基础土建工程于11月14日完工,现已进入铜安装阶段,大悲阁主体工程也将于近期完工。

积极推进景区整体开发工程。开展了景区资源普查,完成了景区单体项目设计方案,并通过规划评审,完成了部分景点单体设计和招投标工作,首期建设项目已于12月14日正式启动。加速推进大洪山漂流项目一期工程。大洪山漂流工程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河道整治、水库基槽清理工作,各娱乐场地基本成型,水库大坝建设正在进行,起漂点、止漂点接待中心主体工程接近完工。城镇建设亮点突出

紧紧围绕湖北省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完善修编了长岗镇总体规划,投资500万元进一步巩固包装改造成果,实施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大集镇管理力度,深入开展了“大清洗、大粉刷、大整治、大包装、大绿化、大亮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大环境”美化提升活动,以整顿环境卫生、镇容秩序、渣土漏撒、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市场环境、违法建筑、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管理“八大整治”行动,长岗集镇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长岗镇的形象进一步提升,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目前,长岗镇已成功创建湖北省环境优美乡镇。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加快333省道沿线居民点建设,根据建设规划,八处共200余户旅游通道沿线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大部分接近完工。按照“景区新农村处处是景点”的理念,把旅游元素注入新农村建设全过程,把新农村

建设和配套旅游服务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对旅游及相关产品开发的引导,景区首家旅游产品开发——大洪山根雕艺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大洪山人家”、“涢水豆腐坊”、“大洪山旅游商品一条街”等旅游项目已经启动,景区旅游配套产业逐渐完善,为景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提高教育水平,投资100余万元兴建教学楼,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了校园安保工作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全面落实防控措施,防控工作开展有序,6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5%,新农合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参合率达96%。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优质计生服务,确保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出生人口上报准确率达100%,确保低生育水平示范区的荣誉称号。四是进一步健全社会和保障体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做到应保尽保,发放五保金12万元,优抚金30余万元,移民扶持资金13.6万元。

2011年目标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围绕打造精品景区第一目标,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竭力把大洪山建成华中地区

一流的佛教朝圣、避暑度假和地质旅游目的地。

主要目标:实现核心景区实际投资总额达到1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旅游人数达到10万人,旅游收入增加1000万元,景区床位数达到1000张,“农家乐”示范店达到100家。工作重点是力求“六新”:

重点项目有“新突破”。继续推进慈恩寺建设项目,“五一”前完成宝珠峰金顶内外装饰、灯光设计、园林绿化和大悲阁建设工程。加快大洪山整体开发进度,完成长岗门景区、白龙池游览区、洪山寺游览区、筱泉湾游览区、樵河古道等一期建设项目。加快大洪山漂流建设进度,完成游客接待中心、水库大坝等一期建设项目,力争“五一”开漂,“七一”正式运营。

旅游工作有“新进展”。争取各级加大对景区投入,努力改善景区交通、供电、通讯、配套设施;抢抓麻竹高速建设机遇,提升景区外部交通水平;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位,大力提升景区佛教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旅游产品,努力打造2-3个大洪山特色旅游产品;加大与知名旅行社合作力度,积极借助新闻媒体,广泛推介宣传大洪山。

集镇建设有“新成就”。以创建省级旅游名镇为抓手,围绕建设“山水小镇、宜居城镇、旅游名镇”的目标,优化集镇环境,全面推进城镇包装改造,加快推进集镇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完善集镇功能,加强城镇道路、环保、卫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餐饮、娱乐、购物、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工作有“新亮点”。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突出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高标准建设一批生态小区、生态基地。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优化景区新农村形象;抓好新建居民点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旅游及相关产业,让农民增加收入。

发展环境有“新改善”。进一步树立开放兴区意识,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结合大洪山发展实际,努力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和带动能力强的新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二要加大项目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营造全社会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能发展。

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加快健全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五保户、低保户对象应保尽保。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管理,努力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整洁校园环境。抓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2010年成就回眸

宝珠峰金顶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自4月29日奠基,历时200天,11月14日,大洪山宝珠峰金顶工程成功封顶。这是弘扬大洪山佛教文化,打造湖北“佛教名山”地标式的工程,对于推进大洪山整体开发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工程已进入铜装饰工程阶段,预计在明年5月完工。“文化招商”取得重大成果

按照“名山、名寺、名和尚”的要求,管委会成功邀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出任慈恩寺住持。

10月下旬,随州市代表团赴深圳参加弘法寺举办了“万众普福供灯”祈福大典系列活动,活动重点推荐了湖北大洪山慈恩寺。目前大洪山慈恩寺建设善款募集已经近700万元。

大洪山漂流项目全速推进

大洪山成功引进台资投资大洪山漂流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完成河道整治、水库基槽清理工作,各娱乐场地基本成型,水库大坝建设已经启动,起漂点、止漂点接待中心主体工程接近完工。大洪山整体开发项目全面启动

2009年4月29日,随州市政府、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武汉三特公司在大洪山宝珠峰顶签署了大洪山整体开发协议。四年内完成一期投资人民币3亿元。7月30日,随州大洪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2月14日,樵河古道包装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新农村建设和景区开发建设双赢共进

5.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 篇五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仁化县和韶关浈江区境内,总面积达290平方公里,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5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授予4A级旅游区,20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地学专用名词“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国内已发现的580多处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大、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丹霞山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地貌发育过程、营力作用表现、自然环境和生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分布区中是最为详尽深入的地区,其科研价值主要表现为丹霞山具有一组重要的标准地层(包括丹霞组和长坝组的丹霞山红色岩系)和典型的块状构造。

同时,丹霞山历史人文积淀也非常丰富。丹霞山是历代文人赋诗题咏、怀古忧今之地,唐韩愈、宋苏东坡、杨万里等都曾在此挥毫题诗。现保留至今并有较大影响的寺庙有别传寺和锦石岩石窟寺。从女娲采石补天、舜帝南巡奏乐的传说到隋唐而下的宗教名山、众多的诗文、题记、摩崖石刻以及古山寨和洞穴岩墓群等文化景观无一不显示着丹霞山的深厚文化积淀。

6.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篇六

摘 要 “假日海滩”景区位于我国海南省的海口市,是一个以我国4A级的海滩景区,其可供开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热带滨海风情极富魅力,旅游特色鲜明。本文立足于海南省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政策背景,并结合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浅析“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开发与保护“假日海滩”景区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策。

关键词 假日海滩 开发 旅游评价

2008年4月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海洋旅游业是海南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一支,海洋旅游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洋为依托,以3S(阳光、沙滩、海水)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体育活动和疗养活动等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海洋旅游按活动范围可分为滨海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等,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自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和各项社会指标得到了快速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新型工业、海洋旅游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0年,海南海口“假日海滩”景区正式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获批后,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开放性、公众性的国家 4A 级景区。海口“假日海滩”旅游景区位于海口市区西北部,北邻琼州海峡,东起西秀海滩,西靠贵族游艇会,南依滨海大道,全长 7 公里,陆地面积约 33 公顷,距海口市中心区约 10 公里,是在海口欣赏海景的“黄金海岸”。

一、“假日海滩”景区的发展现状

“假日海滩”于1995年7月开业,是海口市委、市政府授权,委托海口假日海滩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经营管理的大型海滩旅游观光景区,是海南省旅游定点单位之一。“假日海滩”位于海口市西北部,东起西秀海滩,西止五源河口,北临琼州海峡,南至滨海大道,占地总面积33公顷,海滩全长7公里。绿化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椰子树、木麻黄、油棕树等占60%,灌木、花卉占20%;台湾草皮占20%。这一带林木葱葱、海风习习、沙滩洁白、阳光明媚,阳光、沙滩、海水、椰树相映成辉,迷人的热带风光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光旅游者。

按照海口市政府批复的总体规划,“假日海滩”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从东到西依序为餐饮文 化区、沙滩日浴区、海上运动区、休闲度假区,目前已完成沙滩日浴区、海上运动区建设,其他两个功能区正在建设中。由东至西对游客开放的项目有:水上世界、水上摩托艇中心、泳具租赁、冲浴中心、温泉宾馆、旅游工艺品商场、观海楼、饮品中心、音乐广场、沙滩排球场、沙滩足球场、烧烤园、椰林木屋、灯光篮球场、贵族游艇会、海航会馆、新国宾馆、黄金海岸花园等。

“假日海滩”位于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市,位于海口西部的滨海大道旁,交通位置发达,左沿是葱翠的木麻黄林带,其间错落着度假村、宾馆、游乐场等;前方是碧波万项的琼州海峡,船只穿梭,犁银溅玉。海滩全长6000米。这里阳光、海水、沙滩、椰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自然画面。“假日海滩”建有音乐喷泉广场、海滨浴场、饮品中心、冲浴房、生态广场、停车场、溜冰场、水上世界、蝴蝶王国、仙人掌大观园、儿童活动中心

等,还有摩托艇、帆板和冲浪等水上游乐运动以及沙滩排球、旱冰等文体活动。建在“假日海滩”景区内的“水世界”由水上表演馆、嬉水乐园、海上俱乐部组面,别具古罗马建筑风格的水上表演馆,常年邀请欧美精英表演水上芭蕾、高空跳水、陆地风舞,精湛而又惊险、刺激的娱乐表演项目,使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是旅游者和海口市民休闲度假的去处,也是海口市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海滨旅游休闲胜地。

“假日海滩”旅游地带是新月形的7公里海滩,遍布的各类游乐设施,布局美观,造设新奇,色调和谐,和大海浑成一体,海滩犹如镶嵌在巨大的蓝宝石边沿的五彩缤纷的花边。身处于这样一个色彩斑谰而格调雅致的滨海大观园中,使人油然感知到,假日海滩正是给居住城市的人们提供了返朴大自然的环境以及现代海滩、海面内容丰富的游乐设施,是健体怡神的理想境地。

二、“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是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海滩生态环境面临退化。

“假日海滩”景区项目缺乏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估体系,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为推动假日海滩规范运营,现有的配套设施档次偏低、种类偏少,缺乏高端海鲜酒楼、娱乐酒吧、养生SPA、保健会馆、海上娱乐等功能实体,功能缺失使得景区受众面狭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同时使得景区落入大众化,低档经营的误区;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海滨旅游地超容量接待游客造成垃圾遍地、水体污染和植被破坏,不少游客在享受大海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却给大海带来了不愉快,许多游客来到“假日海滩”景区必不可少地要体验海滩烧烤,但却留下了诸如炭渣、烤串、调料以及各种食物,除此海滩周边有许多当地小商贩卖各种食品及饮料,诸如烤地瓜、玉米、雪碧和可乐等,而玉米棒、地瓜皮以及易拉罐在沙滩上是随处可见,许多固体垃圾,未得到及时的回收处理,造成岛上生态严重恶化;大量游客参与的体验式水上运动,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使“假日海滩”景区内的海水污染也日趋严重。由于大部分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尚不清楚,导致科学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企业及旅游者三个层面上明显脱节,利益驱动的短期旅游开发行为已严重危及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是海洋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缺乏透明度。

传统的海洋旅游资源及其管理工作涉及林业、土地、农业、地矿、建筑、文物管理、海洋管理等多个部门,海南省旅游局缺乏权威性,与其他部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宏观管理乏力。海南旅游规划从2001年开始,尽管已经是三易其稿,但这个规划缺乏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3.是旅游产业发展粗放,旅游市场有待规范。

以2009年为例,“假日海滩”景区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仅逾1300万元,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旅游接待人次的增长速度相比明显过低,许多投资的旅游企业的亏损面依旧较大。一方面“假日海滩”在吃、住、行、购、娱五方面的旅游规划并未统一且深入,许多游客仅仅是处于看一看、吃一吃的过场式的旅游,没有配套的一条龙服务,缺乏称得上高端的旅游配置,此外旅行社、饭店削价竞争,许多时候接待游客只是为了维系“人气”,经营微利甚至无利可言;另一方面,景区内旅游购物点和民族风情表演点利用高回扣争夺客源,且有许多违规的售卖点,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及消费监控。多年来,有关部门先后数次进行旅游市场整治,并3次出台调控旅游价格的措施,先有接团最低保护价,后有接团成本价,还有前不久出台的旅游接团政府指导价,但调控的有形之手不但没有遏制价格的下降,反而引来一片不满的声音,“假日海滩”逐渐陷入了“旺丁不旺财”的发展病态现象。

4.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新产品开发与管理困难。

海南旅游规划中精心设计、花大力在国内外宣传促销的度假休闲总体旅游产品,缺乏旅游企业方便操作、旅游者容易接受的单项旅游产品相呼应。多年来,海南众多的旅行社都在经营“环岛游”观光产品,与几年前的“环岛游”相比,花在景点上游玩的时间少了,购物的时间多了,让很多旅游者在“三日游”之后,发出“海南不可不来,不必再来”的感叹。“假日海滩”在很多旅游线路中都作为很重要的一处景点,但与之配套的食、住、购、娱等旅游要素跟不上,而且缺乏新旅游产品,以往的引以为豪的各种服务设施被复制得“难以入目”,大部分游客在海南的整体旅游中游览的海滩当中难以寻找到值得引人注目的特色。“假日海滩”景区的发展往往不能令人加深游客对海滩风光的印象,而往往只是觉得“假日海滩”景区比较适合自助烧烤,而不像三亚的大东海---亚龙湾一线,拥有“世界小姐总决赛”这样的产品开发的优秀样例。

三、“假日海滩”景区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1.是资源优势

“假日海滩”景区位于海口市,而海口市还拥有如白沙门旅游娱乐园、滨海公园、海口博物馆、红树林、海口人民公园、海瑞墓、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琼崖一大旧址、邱浚墓园、石山风景名胜区、苏公祠、万绿园、卧龙山、西天庙、西秀海滩公园、仙洋水庄、秀英炮台等知名的旅游资源,但没有重复海滩旅游这一样式,可以整合资源,一体化经营,并逐渐发展形成特色旅游文化。

2.是区位优势

海南海口市距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广东很近,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海南位于东南亚经济圈内,西临北部湾,南濒东南亚各国,北望台湾,海口及三亚已成为众多国际航线和国际海运中的重要一站。

3.是基础设施优势

自2006 年,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正式接管“假日海滩”,此后,该公司对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修缮。期间,对温泉亲水乐园、一号会所商场、游客中心等进行了改造,并已投入使用。除此,2009年始“假日海滩”旅游区正式投资建设包括美食园、商品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项目,将其打造成集水上娱乐、旅游观光、购物休闲、海上运动为一体的景区。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将假日海滩、“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西海岸运动休闲长廊区域进行整合,并根据区域特色命名为:海口假日海滩旅游区。另外,按照既定的 4A 景区创建计划,假日海滩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星级公厕和导览系统等正在紧张地进行,有关保障景区体系管理的文件正在改版编写之中,全体员工的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假日海滩”景区还将建设 300平方米的美食园,建成后,将经营海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名小吃。除此之外,该景区正在建设商品购物街,将经营旅游纪念品、各地特色产品、手工艺品等,同时,还将打造至尚文化广场,将组织文化、艺术等各界人士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和娱乐场所。

4.是旅游政策优势

2000年底,海南省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对来自日本、韩国、泰国等21个国家的旅游团实行从海南开放口岸入境,在海南居留15天内免签证的优惠政策。从2002年4月起,海南岛实行了面向全球的落地签证,所有来海南的旅游团,都可以在海口、三亚口岸签证机关办理落地签证。海南省在“十五”期间十分重视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区的建设,提出建设“海上大省”的战略,推动了全省对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

四、“假日海滩”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研究“假日海滩”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将旅游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态环境结成一个整体。对旅游发展负有责任的政府机构、协会、环境方面的非政府组织应通力合作,加强可行性研究,拟定开发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规则与政策,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保持景区的特色,维护资源的合理开发。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执法管理,重点应加强对陆源污染物的管理,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防止各类环境污染物的发生。

2.开发旅游新产品,满足旅游者多元化需求

在传统的观光产品中增加可参与性的休闲活动内容,以“专线多点”的地域整体路线游取代传统的环岛游以及定点游,着重推出四、五日乃至更长时间的围绕“假日海滩”景区的局域观光游。同时,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新产品,如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生态旅游、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海滩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调整旅游区域规划,构建独特的旅游产品体系。建立“海口旅游圈”,做到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环绕中心范围广阔的旅游基地,除此还可带动海口市其余旅游资源和景区的开发。

3.是规范旅游市场,实现产业转型增效。

为了解决地方旅游市场长期积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增效,旅游主管部门可定期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零团费”、“负团费”行为采取干预行动,从调整产品结构与客源结构入手,进一步优化旅游经济结构,实现“丁财两旺”。

参考文献

张中宝:假日海滩进行扩建和改造·海南日报·2009(9)

王心武:海口假日海滩晋升国家4A级景区·中国经济导报·2010(1)

张月芳、袁国宏: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07(2)

7.桂林雁山园景区的修复与开发研究 篇七

1.雁山园历史沿革

雁山园, 原名雁山别墅, 又名西林园、雁山公园。雁山园由清朝临桂县大埠乡绅唐岳所建, 全园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南北长约500米, 东西宽约330米, 略呈长方型。雁山园建成之后, 就被时人喻为岭南第一园。园子建好后, 迅速成为当时岭南的一个文化中心。雁山园的建造者唐岳喜好诗文, 是清道光庚子科解元 (举人第一名) 。雁山园的主体建筑——涵通楼, 是园主著书、写诗、会友的地方。楼中藏书十万册, 是广西最大的民间藏书中心。

第二任园主岑春煊在清代历任广东、甘肃布政使, 陕西巡抚, 四川、两广总督, 邮传部尚书等高官。清末, 岑春煊常邀请著名学者来桂林讲学。民国成立后, 岑春煊将雁山园捐赠给广西省政府, 从此改名为“雁山公园”。后来, 雁山公园成为广西大学等几所学府的发源地, 也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后方文化中心之一。因此, 历史学家将雁山公园称为近代广西文化的发源地。民国时期, 雁山园主要用于办学, 这段时间, 学校虽没有在造园上有所投入, 但也没有破坏原有的园林风貌。从六十多年前的旧照片看, 当时雁山园基本保存着唐氏造园初期的格局, 堂、楼、馆、亭、水榭等建筑物外观完好。广西大学在此办学期间, 还在雁山园内增建了几处建筑物, 如汇学堂、明志楼、燕宁居、西林纪念亭等等, 现今仍存。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部队曾在园内屯兵, 因此雁山园也没能避免战火的摧残。据说园内主要建筑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园林最精美的建筑——涵通楼、澄研阁、碧云湖舫等都被毁于大火, 雁山园遭到毁灭性破坏。解放后, 雁山园曾属桂林地区行署管辖。1962年, 桂林市园林管理处接管雁山园, 但桂林农校及雁山中学仍长期在园内办学。因为学校没有投入资金进行修护, 所以雁山园始终没有重建及得到很好的维护。

2.雁山园现状

2006年, 彭鹏先生租下雁山园并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天天游公司合作开发雁山园景区, 并对园内部分景观经行修复和增建, 而且桂林农校也迁出了园内主景区。时至今日, 雁山园大致保存着150年前的山水格局, 园内主体建筑——涵通楼、澄研阁虽然已毁, 但在碧云湖舫原址建有碧云水榭, 山、水、洞、植物资源基本保存完好。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园主当初造园时利用自然的山、水、洞结合建筑布局的精巧构思。

彭鹏先生用三年的时间基本恢复了雁山园民国时期的格局。现在的雁山园与漓江画派合作, 为其提供工作室, 并多次与漓江画派的掌门人黄格胜教授连手举办大型绘画艺术活动。2006年, 在雁山园内举办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漓江百里图》画册收藏仪式”。彭鹏先生表示:“我们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 就是要借打造漓江画派的机缘, 将雁山园建设成为国际文化舞台上可以代表中国当代文化某些高度的标志性地点, 同时也成为桂林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的一张名片。”①

二、传统园林的保护与再生

桂林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至今日, 人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她的自然旅游资源, 而忽视了她的文化传承。雁山园在广西现存的三座古典园林中, 它是修建得最早、园林造诣较高, 具有桂林山水特色的一座岭南古典园林。1998年, 雁山园被列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研究雁山园对研究桂林文化历史, 尤其是桂林的园林发展史格外珍贵, 恢复雁山园对于丰富桂林旅游资源构成也具有重要意义。雁山园经历了150年的历史沧桑, 园内主要建筑虽然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但园内总体格局犹存, 特别是自然的山、水、洞保存完好, 保护和开发雁山园的任务迫在眉睫。

影响传统文化性园林的保护和改造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经济因素等。传统园林中的建筑大多为木材, 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鉴于雁山园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根据古建筑“修旧如故”的原则, 现阶段保护的目的就是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面貌。“基本意义上的保护是指对传统文化性园林中有保护价值的各组成因素, 如建筑、植物、文物等用恰当的方式展出, 防风避雨, 使其避免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但是, 保护绝不等于消极的搁置。真正意义的保护应当是在保护其物质形态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保护对象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 以完善、补充园林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文化展示功能为目的而进行的。②”

雁山园被列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后, 保护范围包括:公园内为绝对保护范围, 所有建筑格局不得改变, 不得扩建、新建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不得砍伐树木、开山取石。围墙外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其中10米为非建设地带, 10米至20米不得建7米以上建筑物和构筑物, 20米至30米不得建13米以上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的体量、色彩、造型要与文物协调, 不能用于危害文物安全的用途。

传统园林保护的目的是为使其得到再生, 再生是对传统园林的保护与完善, 而不是不顾原有环境氛围、建筑、植被等状况的盲目改造或新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转换, 传统难免会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呈现出破败陈旧, 为了完善和发展传统园林的实用和审美功能, 有必要对各个阶段不属于文物的遗留物进行必要的梳理, 使其得以再生。

三、建议与反思

雁山园有精巧的园林构思, 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有15万平方米的园林面积, 这在广西甚至岭南地区的私家园林中都是罕见的, 研究、保护和开发雁山园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应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雁山园的环境设计工作应是以保护为主导, 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 在雁山园内不得扩建新建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如何保护、如何改造,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2006年后, 彭鹏先生租下雁山园后, 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雁山园景区, 从此雁山园进入了逐步改造的新时期。首先, 是把原来占据园区办学的桂林农校撤出了该园的主园区, 清理全园, 随后对全园的建筑物进行了翻新, 增加了垃圾桶、园灯、园椅等景观小品。但是, 雁山园的开发和修复始终没有一个全面规划的设计构思, 没有请古建和园林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园林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专业的设计, 园内的建设也由于资金的投入而存在很多的问题。在园内, 我们痛心地看到在玄珠桥上为了防护游人落水而增加的水泥栏杆, 在公子楼附近水面搭建的水泥平台, 这与整个园区的风格极不协调, 整个园区的建设尚处于无序的状态。如果再不对雁山园进行保护和重建, 其作为“岭南名园”的称号将名存实亡。

针对雁山园现阶段的权属问题, 笔者走访了桂林市园林局的相关部门, 根据园林局李科长的介绍得知:解放后, 雁山园划归桂林市园林管理处管理, 但是1966年文革爆发, 园林属于封资修等被批判的类型, 随后被桂林市农校占据直到今天。2006年, 彭鹏先生以漓江画派的名义通过广西区政府从桂林市林校手中租到雁山园的使用权, 桂林市农校则迁移到方竹山后的地区, 雁山园产权仍属桂林市农校所有。目前, 在雁山园内有多家学校仍在其内办学, 有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桂林农校、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在内进行教学活动。

在雁山园的保护和实践中, 笔者建议:

一、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争取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保护和开发雁山园中来。加强对雁山园的保护, 清理雁山园内教学活动, 使其不再受到破坏。

二、对历史文化原有环境进行保护。雁山园现保存和生长着众多苍翠的古树, 绝大部分是唐岳建造雁山园时栽植的, 这些众多的古树, 树龄都在150年左右。有不少樟树, 树龄更在三四百年或更长。这些古树是雁山园的宝贵财富和历史见证, 应当大力保护。同时为了体现生态多样性及完整景观系统, 适当补充其他花灌木。

三、精心设计, 重现名园风采。雁山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条件作为造园底蕴, 是具有江南园林和田园气息的岭南名园, 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请国内优秀古建筑设计团队对其精心设计、营造成一流名园。可根据清农代缙“雁山园图”恢复旧观, 运用传统造园手法进行立意和布局。建筑的比例尺度、细部结构等, 全都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 再现昔日的风采。雁山园最具有岭南名园风采的时期应该是它建园初期, 也就是清代末年, 所以, 建议按照清末雁山园的规划布局来重现其名园风采。

四、适当更新。

在保护园内原有文化及景观特征的同时, 可以通过修复、添加等手段使古园适应新的使用要求。更新园内辅助景观设施, 添加新的元素, 如园灯、园椅、标识系统、垃圾桶等, 但这些新元素必须能与原有元素协调统一、融为一体。

五、再生。

作为一个新的景区, 需要满足游客餐饮、住宿的需求。新建的辅助性功能建筑必需与原有建筑风格协调。在新时期的开发下, 雁山园能满足游人餐饮、品茗、休憩的需要, 使传统文化园林得到再生。

保护和重建雁山园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要恢复雁山园的风貌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传统园林的保护工作中, 应当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综合运用不同的措施进行保护。

注释

1张迪.雁山园:打造国际文化舞台上的高度标志点.桂林日报, 2009-1.

8.“凤凰被淹”给景区开发敲响警钟 篇八

此次凤凰受灾严重,一方面是遭遇一场百年未遇的洪水,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管理、规划方面的不足导致泄洪不力。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投资方往往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而像下水道、电线和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则是被缩减的对象。违章搭建的沿河酒吧、阻碍泄洪的仿古建筑、脆弱不堪的基础设施等,都是古城多年来在旅游经济刺激之下狂飙突进式的商业开发的见证。如果古城防洪能力强,城市管理和规划得当,古城的商业开发没有让古城不堪重负,阻碍了抗洪泄洪能力,损失何至于如此惨重?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2012年,这座古城曾连续遭遇水淹,只是没有此番所谓“百年不遇”罢了。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凤凰古城自身管理规划的不合理,对安全隐患的漠视,景区的无序开发,是让水灾如此严重的重要原因。

【素材点拨】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几乎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景区景点的一个通病,这样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适度开发,重视对古城的保护,把眼光放长远,应该是一次次灾难留给人们的最好反思。

9.景区开发项目策划 篇九

姓名:王新启 学号:09110123(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物理学 421008)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屹立于衡阳盆地之中,素享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文明奥区、抗战名山、五岳独秀等盛誉。目前,南岳衡山所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已年逾400万人次,每当旅游旺季便人满为患。发展景区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既可分流景区客流,又可作为景区的补充丰富其资源数量,提高景区品位。

一、南岳区及其周边旅游资源

名山的宗教文化活动促进了南岳周边地区经济的繁荣,集镇的发展。南岳衡山周边集镇的发展与全国同步,其时涌现一大批集镇,而且已相当繁荣。集镇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湘江中轴及其支流洣水、蒸水、涓水等江河沿线。如衡东县洣水流域就成群分布着雷溪埠、吴集、夏铺、杨林、草市等历史文化古镇。现今存在的有特色的古镇主要有:南岳镇、开云镇、白果镇、新桥镇、马迹镇、萱洲镇、新塘镇、荣桓镇、吴集镇、界牌镇、石市镇、渣江镇、荷叶镇等。以众星捧月之势分布在南岳周边的各古镇,沾衡山之灵气,个个都山川毓秀,人文兴旺,名人荟萃,物产丰饶。例如南岳古镇的十字街,石板路,香市古韵,南岳庙、祝圣寺等宗教圣地;荷叶古镇不仅有以曾国藩为首的曾氏家族传奇、曾氏民居古建筑群,而且拥有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中,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荷叶人或为其媳妇的向警予、蔡畅、秋瑾、唐群英,故荷叶为典型的名人故里型古镇等等。

二、南岳区及其周边旅游资源锐减危机

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多,历史时期显示其繁荣昌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古镇资源极为丰富。但建国以来的“破除迷信”、“横扫四旧”、“土地田园化”、“农村小城镇建设”、交通水利建设等活动,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也极为严重。今天再来到古镇,已不见昔日之繁华。古街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如,南岳古镇的石板街面已断断续续,残破部分已被水泥路面修复,不时有摩托车呼啸而过。毕竟古老的青石板道不如今天的水泥道好行车,但古巷的韵味却因此顿减,使游客大为扫兴。另外青石板下有古人设臵的排水暗沟,一旦废弃,大雨之后,污水排泄不便,既影响交通,也影响生活,还侵蚀古建筑。南岳后山即岳北地区,因现代公路的发展使素称水运发达的涓水失出了水运功能,而过去靠水运而兴起的繁荣盐埠古镇已变得十分寂静。因此,进行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而以开发促保护是其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此外,各类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侵蚀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村落垃圾的处理方法很简单,往村前村后的河流中一倒了事。垃圾堆在河沿,塑料袋、编织袋、泡沫盒触目尽是,惨不忍睹。将垃圾倾于河中本是千百年来村民的习俗,但古时有限的有机垃圾在涨水时被水一冲刷就了无痕迹,也不会造成什么污染。旅游开发前,尽管已有废塑料等垃圾,但数量较少,问题也不甚突出。但旅游开发后,垃圾数量猛增,里面又多是废塑料、废电池等物品,问题就相当严重。

古建筑遗产除了文物价值外,更有它作为民居的实用功能,是需要有人生活的场所,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人们对它的需求有很大的关联。首先是原住民的保护意愿和能力。老年人多出于怀旧和祖宗遗产不可丢的考虑,保护意愿较浓;而年青人对老屋感情较淡,多追求生活舒适,在老屋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时则保护意愿较浓,否则淡之,甚至借口老屋危旧,要求拆除,然后将能卖掉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全卖掉,变现用以盖新房。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加强古民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认为古村落不宜建新屋,只能保护修缮古建筑,村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应通过其它办法予以解决,如另建新村。对古民居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应是消极的,而应是积极的。即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使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不断体现升华,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反过来又可以用于古建筑的维修,以文物养文物,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圈。当然,这开发是指合理的保护性开发,而非破坏性、掠夺性开发。

古村落要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首先得有科学的规划管理。盲目的无计划的开发,只能加快古村落的毁灭。有了一个科学的规划,还要切实地、科学地实施它。培养建立一支具有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特别注重从当地居民中培养基层管理队伍,担任日常的、繁琐的监督管理工作能更好地切实实施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古民居生态环境要真正得到保护,仅靠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旅游者都是难以奏效的,真正的保护主体应当是古民居的原住民和古村落的村民。只有调动原住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保护古民居及其环境以发展旅游带给自己的好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保护的主体,起到其它任何人都无法起到的保护作用。

对古民居的修缮应尽可能保持原样,即整旧如故,切忌因“翻新”而失去“古”的特色。即使因原建筑毁坏,又需要重修的重要建筑,也应仿古重修,并和古村落整体风貌保持一致,切忌建成贪大求洋的假古董。

古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经过一代代人的实践探索和认同确立沉淀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态聚落,是一种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南岳衡山拥有“中华寿岳”、“宗教圣地”两块金字招牌,每年数百万游客上山“祈福、求寿、求财、保平安”,但目前南岳衡山旅游主要集中于前山地带,每当旅游旺季便人满为患。因此,“求神拜佛上南岳,休闲体验到周边”,将成为未来南岳衡山旅游的一种新模式。景区周边的衡山县是湖南省的生态农业示范县,以开云镇为中心的名贵花卉苗木基地、以萱洲镇为中心的无公害小水果生产基地、以新桥镇为中心的优质茶生产基地、以马迹为中心的湘黄鸡生产基地。衡阳县也形成了以樟木市镇为中心的优质水果和蔬菜基地,石市镇的竹木生产基地等。石市镇还是竹木雕刻历史悠久并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衡东县以特色餐饮最为知名,自200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衡东县土菜文化节”,2010年被中国烹任协会授予衡东全国唯一的“中国土菜名县”荣誉称号。在新塘古镇建有“衡东土菜城”,年就餐游客已逾300万。周边各县发展竹海休闲度假均具优势,尤以衡山县条件最优,全县拥有竹林面积15.58万亩,而且与5.18万亩的南岳竹海毗邻。仅衡山县的竹林面积超过全国“十大竹乡”中任何一个的面积规模。且多为楠竹、毛竹等优质竹种,分布也相对集中,有利于旅游开发。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镇,以其宜居环境、独特审美情趣、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立体可观赏性、生产生活的动态性和参与性,而成为一种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为了弘扬和传承其优秀文化遗产,给现代乡村旅游者以古镇真、善、美的体验,并为南岳衡山名山文化增色,其周边古镇应以创建特色旅游名镇为目标,全面挖掘和展示其古镇文明风彩。首先是要严格保护古镇建筑风貌。南岳衡山周边各古镇基本上都是移民古镇,其建筑多呈徽派风格,总体上显得朴实、庄重,应该很好保护,对于一些具有地标性的特色建筑,如南岳古镇的麻石(花岗岩)十字街、草市古镇青石棋盘街、白果镇的古码头、渣江镇的彭玉麟祭祀祠等,还应整体或部分恢复。其次,适当恢复一些重大的民间节庆活动。以集镇为中心乡村民间节庆活动是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色日子,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具有周期性和特定主题。如,南岳古镇正月初一“出天行”、南岳大庙“朝圣帝”的“抢头香”和上元节“观灯”等。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美食最为知名的有南岳镇的素食素晏,全是由素食原料制成的素鸡、素鱼、素肉、素虾、素烟鹅、素腰花、神仙豆腐等,伴之以云雾茶、寿佛酒等;渣江古镇的“玉麟席”及其“土头碗”、“假羊肉”、“霉豆渣”等菜食,还有渣江米粉、湖之酒等;新塘“土菜城”的土菜更是丰富多彩。还有界牌“茶油鸡”、白果“冷水鱼”、店门狗肉等美食,但都有待进一步品牌化。

10.旅游景区活动项目策划 篇十

对一个旅游景区来讲,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策划,必然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旅游策划具有功利性、社会性、创造性、时效性和超前性等特征。功利性是项目策划的一个立足点,如一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旅游节”。哈尔滨不仅塑造了“冰雪世界”的旅游形象,还打造了良好的商业形象。旅游策划离不开当下社会,因为它不是象牙塔;旅游策划离不开创新,因为它不是古玩文物;旅游策划同样离不开超前制作,因为它要提前考虑到旅游界的发展。景区策划就是发掘、培养和创造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景区的存活。

而我所阅读的是王衍用、宋子千编写的《旅游景区项目策划》。这本书从事无巨细地介绍了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理论基础、原则及方法、组织调研、影响因素、景观及活动项目策划、项目的评估和实施。当然还有非常令人感兴趣的景区项目策划案例分析。由于尚未进行风景学原理、园林生态布局等课程的学习,我所能理解的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旅游景区活动项目策划了。

众所周知,景区未开发前是有不少居民是居住在景区内部的,策划者往往是简单化处理,就是给予一笔安置费就把原居民一律迁走。这是中国目前开发景区的一贯作法。居民迁走后可能导致的边缘化问题现在已经呈现在眼前。如同海南六盘村,这有待众人思考。

在旅游景区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景区的灵魂。而活动项目策划就是怎样让游客更容易的了解景区的灵魂。旅游者必想在景区旅游过程中经历的各项活动得到各种需要的满足,这些活动可分为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任何的景区能离开这些活动。

出游很少与交通无关的。假若你是广州的,你会徒步去西藏旅游吗?不太可能吧?除非你想走遍四分之一的中国。交通的便利程度往往对旅游地有巨大的影响。现在社会节奏紧张,很多人往往追求快捷舒适的交通方式,交通的质量通常影响到旅游者的心情,做交通项目的策划,要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外部讲,没有多大的要求,主要是快捷便利。重要的是景区内部的交通。景区道路的选址、类型等,一个不好将会破坏整体形象,景区遭受的将是门可罗雀、收支不平的状况。景区内部的交通还有水道、索道、观光电梯及热气球和直升飞机等。但很多情况下,人造的交通会一定程度上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张家界百龙观光电梯是个典型例子。观光电梯的建造,其一,与《世界遗产名录》相违背;其二,大兴土木导致伤筋动骨;其三,超过环境容量。

个人认为,策划应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先,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这两个共生的,并不存在先后或优劣问题。景区交通方式不要仅局限与纯交通功能,还可包含体验和娱乐功能,譬如仿古马车,骑马和雪橇等,当然这要通过策划者的奇思妙想的创新。此外,策划者可以赋予交通文化内涵,如“黄帝专线”,大可满足旅游者享受文化的需求,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一个旅游景区,游览观光是基础,是对景区基本资源的利用。策划者策划就是如何让游览项目的效用最大化,如何让旅游者感兴趣。观光在以前一直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虽然现代有了长远发展,但在普通民众心中,观光依然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源是景区赖以存在的基础,涉及到景观建设的方方面面。总而言之,一切从实际出发,风格要与当地风俗相融洽。其次,人是会疲劳,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所以除了不可更变之处,其他一切以人需求的为先。

这体现在景区内游览线路、游览时间安排上,还有当前非常敏感的消费时间。路线设计方式应不拘一格,尽量抵消一路上的枯燥感,努力使游客兴奋。白云山风景区更多的适合休闲,适合当地人。对于外地游客,他们停留时间很短,一般一个半小时,但路线过长,尽管路线上有各种景观,也会因距离过远而耽搁时间。

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景区的解说设施。游客到景区游览是要对景区有所了解,有所收获的,没有解说,自己去看是不能达到这目的的。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景区对解说类型的定位认识不足,导致解说特色不足,深度不够,大大降低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形象。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在解说系统上建设上,一个完备的系统应包括游客中心(展品)、牌式标志、印刷品和音像品。这是景区所努力的方向。很气愤的是,白云山作为国家5A级风景区,解说系统竟然不到位。我采访几个旅游团,他们都表示白云山不注重解说,除了导游的原因,我沿途观察了几遍都没找到相应的解说标志,特别是一些南方常见但不为人知的植物!

景区的建设尤其要把环境容量摆在第一位,而不是经济效益。关乎景区可持续发展,环境容量要严格把关,钱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景区被破坏,一切就真的都没希望了。只怕最后游客不再会慕名而来,而是绕路而走。

如果说游览观光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娱乐就是旅游活动的提高。景区的经济收入很多来自娱乐,它在现代旅游活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水土一方人,娱乐项目策划要民族化、地方化、民俗化。地方特色是娱乐发展的基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唯有不同,才显现出优越,才能长存。譬如广东的景点景区可适当筹划一些如粤剧,舞狮,或是飘色等特色表演,肯定比单纯的景观吸引人。

住宿是旅游的基本需要,经过策划,也可以构成旅游景区吸引物的组成部分。其实不同的阶级、年龄的旅游者对住宿有两极分化需求。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能住宿且舒适。尽管有人住下三滥的地方那也是生活所迫,但温饱是绝对的。旅游也是,它绝对要住得好,吃得好。住宿同娱乐一样,同样也要有特色,这也是主题酒店出现的原因。现在酒店基本都大同小异,独特的住宿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客家的围屋等都可策划成集住宿功能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载体。住宿就能让旅游者享受独特的文化体验。

餐饮项目和住宿项目一样,都是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基础性项目。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温饱是基础,如何让旅游者拥有更丰富的体验?不妨在餐饮上多花心思。旅游者到异地旅游追求的多是独特的文化体验,餐饮是最直接、旅游者最愿意花钱的地方,没有人会跟自己的胃过不去。餐饮制作要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食品,从饮食方面体现文化的吸引力。而且,餐饮要有一定的内涵,如“卧冰鲤”、“佛跳墙”、“白云猪手”等。这是当今人们喜欢的“吃文化”。此外,餐饮品牌的知名度起着很大的作用。就如同旅游者去北京就一定会吃北京烤鸭,去重庆就一定会吃重庆火锅。还有很多如麻婆豆腐、烧羊宝、夫妻肺片等。前面也讲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千篇一律的体验不是策划追求的目标。

没有几个旅游者是希望旅游是被迫购物的,除非是购物旅游。购物但旅游者消费很大比例是购物。一般来说,购物是旅游消费中弹性较大的一项,因而购物项目成为很多景区提高经济效益而优先发展的项目。旅游者通常希望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购买自己所喜欢的旅游商品,作为自己旅游的见证。但一般来讲,过多的购物点往往引起游客的反感,也会间接破坏景区的形象。很多导游往往为了多拿回扣,迫使旅客在购物点长时间停留,让旅客增加购物,甚至强迫或威胁游客购物。这些事件不胜枚举,香港的一个导游更是在车上辱骂,甚至殴打游客,这段丑陋的视频更是被放到网络上,传得轰轰烈烈。策划者在这一方面更是应该引以为鉴,不要想着丰富的回报,要更多站在游客角度,设计合理数量的购物点,富有地方特色的商品,让导游也能少点犯迷糊,让游客买的开心安心。

旅游景区的节庆活动能为景区扩大市场影响丰富景区旅游内容。节庆活动往往是旅游景区一个特出的亮点,也是旅游者最集中、旅游宣传促销效果最明显的项目。它虽然是人为策划的,但也可以传统节日为基础,或者利用法定节假日开展。旅游景区的类型多样,友谊景区特色自然景观为主题的、以承办赛事为主题、以群众性活动为主题、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或是依法定节日为主题或是以景区冠名的综合节庆的等等。其中的景区冠名的节庆通常是级景区标志性的节庆如张家界国际森林旅游节,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巴西狂欢节,西班牙的西红柿节。

景区节庆活动策划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原则。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有市场才能进行景区的策划,否则做出来的策划将不被市场接受,这策划也没有意义了。其二,避免雷同。不知进取的策划导致的都是缺乏新意、形式大同小异的节庆频繁撞车,游客难免失去新鲜感。以酒文化为主体的节庆活动,就有新疆石河子国际酒文化节、杭州国际酒文化节、山西杏花村汾酒文化节等几十个。其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独特的地方文化是节庆活动得以延续的保证和源泉。过多的商业炒作只会喧宾夺主,是游客产生腻烦受骗的感受。策划者尤其要把握好这点。旅游景区的发展脱离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说策划者在策划时候要把景区节庆活动与当地社会经济相结合。节庆活动可以打造成景区营销的标志性品牌,成为景区推销自己的名片。因为节庆活动一旦成熟,就会形成规模效应。节庆项目的策划,应使旅游者兴奋、娱乐、能炫耀。譬如人们对古典的东西有一种强烈的偏爱,节庆活动在这条件下可以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由此我想起大理的捆绑销售,他一方面被视为利益垄断,另一面被认为是对混乱市场的严肃整顿,究竟孰是孰非?大理景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服务理应是一条龙,令人满意至极的。结果是由于旅行社和当地政府的策划不到位,可以说是利益分配的不合理,这也是景区要注意的。毕竟遭到外地旅行社封杀将是大理景区的损失。策划,不仅仅是景区内部的事情,还要囊括景区的市场条件,因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上一篇:有关友情的精美句子下一篇:叙事作文:魔术帽和钢盔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