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精选11篇)
1.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一
韶关市工业经济状况及体制改革的调查报告
韶关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0年开始起步,至今己走过了20个年头.来韶关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怎样启动韶关未来经济,以什么为突破口与落脚点呢?带着这一连串问题,笔者对韶关工业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调查.
作 者:罗烈烈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建筑设计室,512023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MATION年,卷(期):“”(8)分类号:F4关键词:
2.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二
(一) 强化政策引导,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结合市情实际, 出台了《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等措施办法。完善鼓励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专家咨询、重大科技项目联系、科研成果推介等制度, 增设了市科技功臣奖和市科技进步奖, 对在某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分别最高奖励20万元和8万元。优先保障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科研经费, 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多元投入体系。
(二) 鼓励自主研发,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整合科技条件和资源, 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 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和试点企业2个, 省级技术中心、实验室、试点企业共26个。荣获国家、省上以及行业等数百项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20多项产品获得冶金“金杯奖”、“卓越品质奖”和“甘肃名牌”。
(三) 立足项目带动,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坚持以科技支撑引导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 重点支持特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 同时加大对民生科技、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通过项目实施, 研发了汽车车轮用钢、500千安铝电解用预焙阳极、高性能液体水泥助磨剂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67项, 其中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项达到国家先进水平、4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 强化人才支撑, 引导创新要素聚集
出台了加强人才特区建设的意见, 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等人才项目, 连续命名两批次114名市级领军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及周边地区大企业聚集的优势,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 打破区域、行业、身份限制, 加大科研人才实施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研究、资金扶持力度, 引进智力、技术和科研成果。建立完善引才“绿色通道”, 做好人才户籍迁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服务。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专项资金, 对专利申请实行全额资助, 对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进行奖励, 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 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不高
面对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 嘉峪关市多数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 满足于引进现有技术项目, 依靠规模扩张和价格竞争谋求发展, 存在大型企业动力不足、不愿创新, 中型企业怕担风险、不敢创新, 小型企业能力有限、不会创新, 微型企业融资较难、不能创新的问题。
(二) 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分散
目前, 多部门具有科技管理服务职能, 联动配合不够, 资源多渠道配置, 存在财力分散、项目分散、区域分散的现象。尤其是涉及科技经费管理的有科技、发改、农林等部门, 资金零散化、碎片化问题严重。
(三)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滞后
一方面, 科技孵化器及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技术中介等科技服务机构缺乏, 专业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 科技创新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不健全, 风险投资市场发育滞后, 企业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三、加快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加大企业创新活动的引导力度, 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座谈、考察、典型引导、政策激励等方式, 让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落实好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 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重视研发项目确认登记, 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产权、组织、管理等制度创新,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制, 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导者。
(二)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支持嘉峪关工业园区等创建国家级创新型高新开发区, 打造一批牵动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域。通过政府自建、政策引导、配套支持等方式, 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鼓励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孵化器建设, 探索多样化的孵化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合作, 设立甘肃省中西亚国家研究中心, 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支撑。
(三)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 放大资金使用效应
设立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基金, 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 对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科技项目的企业, 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财政奖励等形式, 配套更多的资金扶持, 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改进科技经费使用方向, 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孵化期、上升期企业的科技经费支持, 加大对申请及获得授权的专利激励力度, 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积极性。鼓励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省级银行, 开发更多符合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的金融产品, 通过创投、担保、小贷、租赁、股权交易等多种形式, 将金融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创新型企业。
(四) 深化科技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改革, 营造大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3.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工作纪实 篇三
近年来,嘉峪关市把城市建设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龙头来抓。突出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的理念,坚持走生态立市、特色建市的路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区域中心城市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显著增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城市规划不断完善
规划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审批机制,实现了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了规划的前瞻性。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及时修改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并按照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制定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使城市详细规划率达到了60%以上。对城市二版规划和南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实行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博采众长,突出特色,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了规划的透明度。严格执行“规划两证”正副本制度,建立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和批后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规划各类用地,规范规划审批管理,实行全方位跟踪监控,保证了城市规划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规划设计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完成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南市区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东区空间发展规划、中核四○四厂和大唐八○三电厂生活基地修建性规划编制及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任务。相继完成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水扩容、城市道路和街区、防洪、消防及抗震防灾等规划。委托国内知名院校及设计院,完成了关城文化旅游景区、迎宾湖旅游园区、雄关广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环境工程的规划。统筹城乡规划,完成了文殊镇、峪泉镇、新城镇的总体规划和河口村、嘉峪关村、新城村等6个小康示范村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了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生态、环保和公用设施等60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了雄关广场、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南环铁路南移、体育中心、体育馆、科技馆、城市供水、集中供热、民用煤气以及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北干渠拓宽改造等52项重点工程,中核四○四厂和大唐八○三电厂生活基地等8项工程进展顺利,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备。
城市规划面积由80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大到58平方公里。至“十五”末,城市道路总长度近228公里、238万平方米,道路路灯覆盖率达到98%;全市供热总能力达到2540GJ/h,供热覆盖面积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5%;城市日供水能力50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74.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管道煤气日总供气量8.97万标立方,城市燃气入户率达100%。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显著。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园林绿化资金近3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334.5公顷,城区新增绿地面积442.2公顷,绿化覆盖率由“九五”末17.2%提高到31.5%,基本达到全国城市31.7%的平均水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是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2.3倍。先后荣获“全省绿化模范城市”、“甘肃省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以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的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质量为目标,注重质量、功能、服务、环境及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使房地产开发向小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由过去的零星开发转变为规模连片、配套合理、综合开发;住宅结构由单一“火柴盒”型向立面丰富、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转变,由居住适用型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居
住舒适转变,使房地产开发日趋完善,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91亿元,开发建设各类住宅238.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13.4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31平方米,比“九五”增长112%,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城市管理更加规范
新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局、城市规划局及城建管理监察支队,各部门管理职责明确,形成了建设主管部门总负责、相关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4.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四
川东北经济区是由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构成,北与甘肃省、陕西省接壤,东与重庆市相连,西抵绵阳市、德阳市,南临资阳市,辖37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10个,县级市3个,1694个乡镇,幅员面积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81%;总人口2831.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2.54%。6市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近,是我省的欠发达地区,但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将其划分为加快发展地区,以期在发展的政策上给予更大的倾斜,在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更加的优化,在发展的措施上更加的灵活,以加快发展的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提升发展的效益。
(一)川东北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区域内建成有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成普铁路,基本形成了U字型铁路骨架;国道108、210、212、318线路网贯通全境,建成通车的绵广高速、达渝高速、成南高速、广南高速缩短了到省会成都的时间;广元机场、河市机场、南充机场连接了国内主要大城市,嘉陵江、渠江干流是通往长江的黄金水道。宝珠寺电站,华蓥山电厂,广安电厂,以及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川东北经济区的资源较为丰富
1、川东北经济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四川新的能源储备基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石油、石灰石、霞石、花岗石、大理石、磁铁矿,其他还有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及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其水能资源亦十分丰富,极具开发价值。
2、川东北经济区生物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嘉陵江、渠江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广阔,亚热带湿润气候滋润着整个区域,年均日照长,降雨较为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植被保护较好,森林植物种类繁多,不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杜仲、银杏、鹅掌楸、岩柏、蓖子三尖杉、厚朴、红豆树、青檀、大王杜鹃、红椿、黄蘖、八角莲、天麻等数十种,还有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的巴山水青杠。盛产银耳、木耳、茶叶、香菇、核桃、板栗、雪梨、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天麻、油橄榄、苎麻、蕨菜、竹荪、猴头菇等名优土特产品。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据考察,境内有野生动物三百余种,其中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三十余种,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一百余种。
3、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构建四川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三总故乡,女皇故里和巴人文化、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誉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还是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的故乡。
川东北经济区内著名景点星罗棋布,剑门雄关、光雾山红叶、诺水河溶洞、真佛山儒佛道“三教合一”、百里峡、小平故居、阆中古城、大英死海等景点分属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独特秀美,历史文化渊源流长,红军精神深入人心,文物古迹遍及城乡。
4、川东北经济区人力资源丰富,是四川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2003年末,区域内劳动力资源总数1925.4万人,占全省的32.44%;社会从业人员1331.86万人,占全省的28.5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59.2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57.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7.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14.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84.83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28.9%;乡村从业人员1196.1万人,占全省的31.79%;劳动力富余人数达593.54万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业劳动。
(三)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2003年末,川东北经济区6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1053.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3%;其中,第一产业347.85亿元,占全省的30.82%;第二产业332.43亿元,占全省的14.67%;第三产业373.03亿元,占全省的18.09%。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为305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3.69%,全省平均水平的47.52%,是省内最高水平的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3.55亿元,占全省的9.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04.41亿元,占全省的18.74%。
传统农业具有较大优势,农林牧渔总产值557.03亿元,占全省31.21%;粮食总产量1159.94万吨,占全省的36.44%;猪牛羊肉总产量222.95万吨,占全省28.19%;出栏肉猪2687.52万头,占全省的36.03%,是典型的农业大区。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为全省平均的69.5%,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1%,仅为全省最高水平的42.4%。
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冶金、机电、医药、纺织、丝绸、化工、建材、电力等较为完整的工业
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28.74亿元,占全省的12.9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0.25亿元,仅占全省的6.04%。
服务业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项目为主,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融、保险、证券等现代服务业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58亿元,占全省的20.7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58.58亿元,占全省的22.12%。
二、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川东北经济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盆周山区,由于地理区位比较偏远,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原因,虽然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但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是十分明显。
第一、铁路没有形成环线网络。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从川东北的西边和东边呈平行线穿插而过,没有形成环线,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第二、高速公路没有形成互通互联网络。成绵高速、成南高速、达渝高速相互之间都没有接口,广元至巴中至达州,巴中至南充,巴中至广安均为等次不高的二、三级公路,极大地影响了物流客流的畅通和通达能力;第三、能源建设亟待加强。虽然建设了与国家电网相连的输电工程,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但骨干电源点和骨干调峰电站较少,供电质量难以保证。四是机场均为支线机场,通航能力十分有限。
(二)川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不合理
川东北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传统的二元经济形态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巴中市为43.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5个百分点,最低的广安市为28.7%,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农业经济仍然是“粮猪”安天下,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的巴中市为2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0.9个百分点,最高的广安市为36.8%,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缺少高技术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第三产业比重最低的达州市为2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只有最高的南充市为3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传统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占据很大的比重。
(三)川东北经济区科技教育落后
川东北经济区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的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区域内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为212.1万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10.78%;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而全国为4%,发达国家为20%。区域内万人各类专业技术拥有数为100.7人/万人,而全国为240.2人/万人,全省为158.5人/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有8541人,占全省总数的10.34%,其中,拥有科学家或工程师职称的有3510人,仅占全省总数的7.59%。况且科技人员青黄不接、人才外流的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从根本上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川东北经济区城市化水平低
川东北经济区6市中,巴中市、广安市、遂宁市都是从原达县地区、南充地区、绵阳地区划分出来新成立的市级行政区域,建地设市的时间仅十余年,城市建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原来的达县市、南充市、广元市的城市建设,也因为投资政策和区位劣势的影响发展缓慢,至今还没有一座大城市,并且城市的功能也不完善,城市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2003年底,城市化水平在22%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而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同时由于限制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也过于偏小。
(五)川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度不高
川东北经济区出口创汇企业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不多,市场发育不健全,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比较突出,招商引资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软硬环境也有一些差距。出口产品主要是一些农副产品原材料,精深加工度低,附加值低。2003年,区域内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9125万美元,仅占全省的3.39%;外商直接投资3879万美元,仅占全省的6.69%;共引进省外资金79.84亿元,占全省的26.18%。
三、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川东北经济区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北扼秦岭出川之要冲,东有四川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资源富集,人口众多,而发展滞后,是四川需要加快发展的地区。
(一)切实搞好川东北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川东北经济区要加快发展,要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首先就要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一个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以统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规划中要明确川东北经济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产业支撑重点,研究着力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和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融入成渝经济圈、带动秦巴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长效机制,研究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等重大课题,使川东北区域规划成为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的纲领,成为全省“十一五”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看点。
(二)建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紧密结合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谋划合作发展,共创未来大计,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互利多赢格局,是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的主要任务。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领导机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市长联络办公室,分别由6市市长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也可应多数成员市的提议,临时召开专题会议。主要是在市场运作的原则下积极发挥政府推动的职能作用,使区域交流合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动区域资源整合,积极推动投资与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市场、贸易对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积极推动科教、文化、卫生、环保合作,积极推动合作机制创新,以开放的理念、务实的精神、真诚的合作,积极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共同磋商解决的重大问题。
成立川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结构: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协会(联谊会),分别由6市的发展计划委主任任年轮值主席,一市轮值一年,每年在轮值市召开两次例会,一般与市长联络年会并会召开,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举行。主要是进一步探索合作新路径,发展合作新形式,开拓合作新领域,具体协商解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加快跨市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公路、铁路和码头物流交通网络,优化生产力布局,拓展资源和市场空间,加强电力、能源及矿产原材料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等具体问题,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互相补充和错位发展,实现互利多赢,共同发展。
(三)加速建设川东北经济区交通快捷通道
制约川东北经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没有形成互通互连的快捷交通网络。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提前开工建设广元-巴中-达州高速公路,广元普济-巴中-达州铁路,力争在“十五”末开工建设巴中-南充高速公路、南江桃园-阆中-遂宁高速公路、达州-巴中-汉中高速公路,构筑起川东北经济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快捷路网,强力拉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着力打造川东北经济区旅游黄金线路
川东北经济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景点多,很多是国内独有的景观,但整体包装推介力度不够。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共同打造遂宁大英死海--广安小平故居--南充阆中古城--广元则天故里、剑门蜀道--巴中光雾仙山、诺水溶洞--达州真佛山等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式样,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集中建设川东北经济区能源基地
川东北经济区内天然气储量巨大,合作开发和建设天然气能源基地的前景十分看好,建设大型天然气调峰电站,符合国家和省的能源建设规划,是加强川东北经济区骨干电源点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川东北经济区水能蕴藏量大,可供水电梯级开发的河流多,要抓住目前电力供应紧张的时机,立即着手做好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迅速启动水电梯级开发项目建设,连接国家电网,搭上西电东送的快车。
(六)精心构建川东北经济区区域产业集群
按照四川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工业基地。重点依托6个市府所在地,加快建设功能互补的特色工业园区,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天然气化工、煤焦化工、绿色食品加工、饮料、丝绸、轻纺、电力、机械、冶金、甲醇、有色金属、建材等优势产业,努力形成“航母”型产业群体,使工业真正挑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梁。
(七)全力推进川东北经济区城市化进程
5.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五
经济学者提出一个观点——环境也是生产力。通过绥棱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观点十分正确。新的县委班子组成后,按照“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要求,将全面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整体谋划,把握关键,完善配套机制,使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文章-帮您找文章]
1、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理顺。通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县委班子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用全新的施政理念,推动**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县经济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的实际,提出了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域内的林业局、省浆果研究所、**农场及***两个部队农场等客属单位,成立了联席会议及多边或双边会议的联系机制。从而打破了过去那种互相封闭的被动局面,通过发挥**林业局的林木资源、省浆果研究所科技成果、**农场的旅游资源、部队农场机械化农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谁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明显,就由谁来统领。不搞小而全,避免重复建设,为**经济的腾飞聚合了力量,增强了实力。采取改革措施,重新调整了经济和发展改革局、经济局、商务局等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理顺了工作体制。为了加大改善环境工作领导力度,县委制定了《全县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舆论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行政审批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六个专题,同步推进。做到了分兵把口,责任到人,形成了层面清晰、任务明确、职责到位的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加大工作的督查力度,县委、县纪委抽调人员成立了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稽查队,专项督查各部门的践诺情况,及时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
2、浓厚的舆论氛围已经形成。为了突破思想上的障碍,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学浙闽、找差距、快发展”大讨论。经过认真学习、查摆、整改,全县共查摆出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思路不宽、队伍建设不力、执法理念僵化、服务意识淡漠、科技含量低等7个方面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共2600多条。通过“揭疤触痛”、“换脑洗心”,接触深层次问题,提高认识,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设立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节目,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的宣传,努力在全县上下大力营造“支持经济发展是功臣,阻碍发展是罪人”的舆论氛围,要求26个执法执纪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公开承诺。强化了激 励机制,重奖举报者。同时,出台《关于对在项目建设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相应待遇的意见》,明确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进一步营造全县上下都支持发展的工作导向。几年来,总结推出了国税局等5个先进集体和**等10名个人典型。设立大型宣传牌45块,书写标语1684条,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节目28期,专题新闻82条,人物专访8期,专题片6部,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稿13篇。浓厚的舆论氛围,发挥了较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3、优惠扶持政策更加宽松。县委提出:“别人能给的政策我们都要给,别人不能给的我们也可以给”。在县委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有关解放思想、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劳动力资源开发、推进畜牧经济、绿色食品开发、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国企改革等项工作的十个配套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暂行规定》、《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非国有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争取外来资金奖励办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全县各基层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性文件64份788条,废止审批收费341项,减免210项,其中城建部门把基本建设方面的城市规划费、建工质量检测费、管理费等22项税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平均降幅58.6%,使县城镇开发连续两年突破 10万平方米。
4、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县“政务服务中心”,以“服务第一”为理念,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设立32个服务窗口,集行政审批、税费收取、招商咨询、协调督查为一体,做到了“方便快捷、公平公开、廉洁增效”,构建了一个“利企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平台。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建立了双向联系制度,对外来投资商发放绿卡。县纪委挂牌保护企业68家,向投资商发放绿卡42个。持卡人在**投资兴业享受治安、交通、就医用药、子女就学、供水用电等多方优惠。县直各部门普遍推行了“六项制度”。41个部门开展了“正行风、促发展”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县电业局主动为**酒业投资的庆丰酒厂和**客商投资开发的第一塑料厂恢复供电。县技术监督局主动为广大米业投资的鑫秀农副产品开发公司代办市场准入证。今年年初县委又授予13位来**投资外地客商“**县荣誉公民”的称号,以此鼓励外地客商继续为**县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5、惩诫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县委要求,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至少要公开查处12起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制定下发了《关于就破坏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的规定》。去年,公开查处破坏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12起,处理违规人员13人。今年,县委又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补充规定》,规定凡是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一经查实,一律从严处理。截止10月份,查处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10起,党纪处分3人,退回原单位一人,调离执法岗位一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执法理念僵化。一些部门口头上也讲解放思想,但行动却默守陈规,思想僵化,办事情处理问题死抠条文,对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作调查了解,以没有上级指示文件为借口,拖着不办。执行规章制度缺乏灵活性,怕担风险。有一客商想办粮食营销企业,连续三天跑一主管部门,也没得到一个明确答复。
2、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至上。有的部门看重自家利益,忽视整体利益。怕失权丢利,对手中的权力舍不得放,在落实县里优惠政策上打折扣,不按新政策办事,用部门规定抵触县里政策,合意的落实,不合意的不落实。个别企业的领导在与外来企业合作中,片面维护自身利益,只想索取,不愿付出,只想自己赚钱,不愿他人赢利,很少设身处地为外来企业着想。
3、行政收费管理问题矛盾突出。有些行政职能部门重管理,轻服务,存在较严重的以罚代管,只罚不帮的现象,导致管理职能弱化和执法目的的扭曲。罚款、收费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程序不规范,一些执法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没有 按照警告、限改、处罚的程序办案。群众对管理就是收费,检查就是罚款意见很大。
4、政策环境有待协调完善。法制观念、诚信观念淡薄,随意违反合同,随意改变政策。在招商引资时,各种优惠条件应有尽有,而一旦外资进入往往很难落实,职能转变滞后,存在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以及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权限不明,各部门相互掣肘、相互推委的问题。
5、政策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健全,政府缺乏依法行事的规章制度,人治痕迹过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现有税收、土地、人才等优惠政策缺乏创新,较沿海相比没有比较优势,缺乏吸引力,已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配套、不平等,偏向外资,不利于民间投资创业。
6、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素质不高,认为改善投资环境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一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不文明,态度冷、硬、横,甚至发生打骂当事人现象。“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官僚主义严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行政执法透明度低,缺乏有效监督。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较突出。
三、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对策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和创新观念。一是要 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增强全民自觉参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识。党政干部尤其更要带头增强责任感。二是要树立“诚实信用观念”。在经济交往中以诚待人,重承诺守信誉。三是要树立“互惠互利观念”。奉行平等互利的原则,树立“双赢”思维方式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四是要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和信用经济,更是法治经济。要尊重企业的自主权,提高依法办事的水平,引导市场竞争主体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合理合法的竞争。五是要树立“人才观念”。要建立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其知识水平、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科技人才、企业家,造就和培养一批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
2、要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一是为所有投资者和所有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要公平税赋,创造平等的融资条件,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的企业。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二是落实好优惠政策。将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关于对在项目建设中有突出 贡献者给予相应待遇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补充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和各基层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强化服务机制,加强政务大厅建设。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成立综合执法稽查大队。各行业部门全面实行“六项制度”。在县电视台设立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专栏节目,执法执纪部门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
3、要加大保护力度,构筑两条高压线。要规范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认真清理各种收费项目,杜绝“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政务公开、制度公开,政策透明,处事公正。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三证”保护,即向投资商发放“绿卡”,对其所办的企业挂牌保护,对其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对重点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凡是到企业检查的,必须经过批准,罚款必须经过审核,采取强制措施的必须事前报告。
4、要加大监督力度,开通监督主渠道。一是开展整治发展环境专项举报,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二是设立监督台,聘请发展环境监督员。设立监督台、投诉站。面向社会各层面诚聘义务监督员,形成义务监督网络。三是实行双向联系制度。将挂牌保护的企业和新投建的重点项目,划分给委内各室,由纪委书记、副书记、常委按分工负责,开展经常性、互动性联系活动。
6.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六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7.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七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某县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市场日趋活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带来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2005年3月末为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延续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第二产业增长22.2%;第三产业增长13.6%。(附表:某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元
项目
年份
GDp
三次产业比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
122.1
41︰1.37︰0.60
10.2
37.76
1369.84
200
225.44
1︰1.47︰0.59
11.42
9.93
1419.22
2003
29.06
1︰1.78︰0.6
512.71
12.22
1510.89
2004
35.09
1︰1.73︰0.63
14.59
17.77
1701
(二)县域金融支持情况
截至2005年5月末,某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较1999年增加2.9亿元,增长23.9%。各项存款20.5亿元,较1999年增加了12.5亿元,增长了156.3%。在经济成分、经济结构多元化情况下,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不能仅以贷款余额增长的多少来衡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县域融资市场很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银行信贷作为县域经济融资的主渠道,贷款投放仍是衡量金融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连年增长,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与农村信用社相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贷款余额还是营业网点数都呈递减趋势,并且其贷款额的减少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对县域的信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三)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脱节
通过对某县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支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县域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减弱。(附图:某县存、贷款与GDp增长示意图)
上图反映了1999年以来某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GDp的增长趋势。信贷投入增长同存款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极不平衡,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职能弱化,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县域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等,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和租赁等金融机构和服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相对来说不够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行县域金融机构的职能也在逐步退化,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信贷资源配置变异,贷款投放机构、贷款结构、信贷品种、投放方式等极不平衡。
从机构看:作为某县域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农发行本来就只发放粮、棉、油收购专向贷款,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其他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微乎其微。随着其政策性金融服务由封闭管理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粮食购销进入市场改革,购销企业失去了粮食收购流通环节的风险金补贴资金来源,加大了农发行存量贷款风险防范和增量贷款投放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萎缩,信贷功能退化。据统计,目前,近几年来某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由416人减少到目前的87人,减少了79.1%;机构网点由93个减少到目前的51个,减少了45.2%。工行仅保留一个营业部,农业银行90%的乡镇营业所撤消,建设银行降格为分理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但其存在“多病身子扛重活”现象,信贷支农压力巨大。邮政储蓄机构除能吸收存款外,不具有发放贷款等其他金融职能,业务上处于“跛足”状态。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趋同,许多领域出现信贷真空。1999年至今,某县工商企业贷款增长缓慢,且集中于个别企业。农业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广电、学校、医院和公路建设等少数几个领域,信贷资金垒大户趋势明显。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中小企业,包括近年来桐柏引进的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桐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信贷支持较差。
从信贷品种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支持。但金融机构在对县域经济的信贷结构中逐渐减少了对长期信贷资金的投放,新增贷款集中于短期贷款。
从贷款投放方式看:主要以抵押、担保和存单质押贷款为主,有少量的承兑、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信用贷款。信贷服务品种的单一,与地方微观经济个体发展广泛性不相适应,限制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二)存贷款资金逆向流出,加大了县域资金需求的缺口
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某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则加剧了资金的供求矛盾。县域资金的外流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进行。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外流。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且其吸收来的存款可以较高的利息转存人民银行,使得邮政储蓄机构产生较大的利益驱动,存款量大幅增长,加剧县域资金外流。2002年以来,某县存差资金以年均2亿的速度递增,年均增长率以37%的速度增长。“存差”是银行存贷款的差额,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银行从存款人吸收来的可利用社会资源,没有被银行充分利用而形成的富裕资金。从某县金融机构2004年末存差资金占用结构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2亿元,占存差资金的25.6%;有价证券及投资占款0.9亿元,占19.1%;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为0.4亿元,占8.5%;邮政储蓄存款2.1亿元,占比为44.7%。在某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情况下,上述金融机构却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抽血”,造成县域经济严重“失血”。
(三)作为目前桐柏融资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压力巨大。
1、农村信用社对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短期难以改变。
一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为体现国家重农、扶农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1999年人民银行开始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资金3.85亿元。支农再贷款作为政策性资金,人民银行对其投向有硬性规定,不仅要用于“三农”,而且还规定了农村信用社组织自有资金发放“三农”贷款的比例。这是1999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重要资金保障。一个典型现象是2004年,针对农村信用社资金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松现实,人民银行上收了部分支农再贷款指标。结果是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双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种养殖大户增加较快,资金需求急剧增加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投入不足,全年仅新增农业贷款6241万元,导致农村高成本的民间借贷活跃,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弱势产业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为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人民银行定向对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消化其历史上形成的呆坏账、亏损挂帐等,金额达2238万元,占其资不抵债额的50%。此外还作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安排,包括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信贷支农服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等,减轻了农信社的负担,促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考虑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点多、面广、额度小、数量大、成本高等特点,人民银行赋予其更大的利率浮动权限。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与人民银行的政策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2、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来看,信贷区域化集中趋势明显,这与其业务重点定位于支持“三农”相矛盾。农村信用社县城范围内信贷余额为3.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3.2%,其他乡镇占36.8,平均仅为2.3%,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有大量贷款用于“三农”之外。而从农村信用社整体资金运用情况看,有大量资金或闲置,或流出。截至2005年5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5.93亿元,占其资产总计的42.6%,占各项存款的64.2%,低于75%的相关要求;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0.72亿元,超额存放0.24亿元;存放商业银行款项1.33亿元,占资产总计的9.5%;投资债券等1.18亿元,占资产总计的8.5%。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一方面有信贷投放自主权的农村信用社大量资金闲置,并通过购买债券、存放商业银行等途径流出县域。
3、农村信用社支农中产生的矛盾无法回避。一是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高与农民减负增收的矛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上浮系数为基准贷款利率的2.3倍。虽然人民银行要求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少浮动或不浮动,但个别农信社趋利思想严重,执行浮动利率大多是“一浮到顶”,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有悖于中央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和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初衷。二是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金融手段单一的矛盾。信用社在农村是一统天下,缺乏竞争,在金融创新上动力不足,再加上干部职工素质不高等原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缓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户贷款户数众多与农贷管理人力不足的矛盾。四是农业高风险低收益与农信社经营目标的矛盾。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是安全性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强烈反差,加之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机制,信贷人员“惧贷”心理较为突出。
三、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减弱原因分析
(一)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
近几年,某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结构方面,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且结构雷同,小而全、低水平的问题突出。农业方面,具有弱质性,尤其是大部分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规模效益较差。中小企业方面,普遍规模小,产品单
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经营效益相对较差,并且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由于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缺乏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经济亮点。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梗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除了可以发放部分小额贷款外,基层行基本上丧失信贷自主权。同时提高信贷准入门槛,精简人员,撤并机构,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繁;二是国有商行信贷考核约束与激励机制严重失衡。基层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贷款终身考核制,而对信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却缺乏激励机制,这种信贷管理机制的失衡,最终导致基层行社主要领导人及信贷营销人员出现惧贷心理。三是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支持科技含量高,效益高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信贷授信的标准和条件一般按照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的标准制订,在贷款操作过程中,造成商业银行热衷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县级支行对许多项目或企业因规模不够而不予上报,或上报后无法通过审批,限制了对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
3、信用认可度与信用实际度不对称,金融部门为防范道德风险不得不谨慎从事。从当前县域现状来看,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信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县域信用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信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客户的信用实际度与金融部门的认可度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对信用程度不高的企业和农户,金融部门从防范自身风险出发,不得不谨慎从事。
4、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客户与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面对面营销。目前,县域经济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反映灵敏、直接对接的信息平台。从经济主管部门来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对如何让企业得到金融资本的充分支持研究不够。从金融机构来看,也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客户找银行、银行等客户的观念,虽然有不少金融机构确立了信贷市场营销观念,但由于没有建立与客户直接的面对面的信贷营销机制,使部分优良客户不能得到银行信贷的及时支持。资金供给方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信贷条件、信贷要求、信贷程序等等信息,资金需求方不是很清楚;客户的投资情况、生产情况、效益情况、市场情况、资金需求等等信息,金融机构也不是都掌握。由此就出现了好企业、好项目银行不一定发现;差企业、差项目,银行又不能支持。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体制和机制还没有转换到位造成的。
5、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制约了信贷投放。主要表现:一是货币政策多元化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针对县域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的实际,大力倡导在支持大企业、大项目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不断呼吁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策略实行“三大”战略,这种“抓大”信贷策略既与央行货币政策多元化导向相悖,又与贷款客户脱节,也不切合桐柏实际,显然不符合桐柏经济发展之需。二是“支农”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投入一直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要求,但在实际传导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甚至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退出了县域信贷市场,而农村信用社也因小额农贷额度小、期限短而难以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高新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的投放。三是“为民”货币政策在桐柏执行困难。如助学贷款,桐柏没有大专以上院校,只能发放学生生源地贷款,实际发放的贷款微乎其微。消费贷款数量更少。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多方努力下,虽然已成立担保基金,但仅50万元的担保基金让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流于形式,事实上也是至今未发生一笔业务。
6、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利益风险补偿机制短缺。因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贷款风险很大,由于缺乏利益风险补偿机制,金融部门为了规避风险,容易将之排除在门外。同时,缺乏有效运作的社会征信体系,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贷款担保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银行获取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困难重重,加之县域企业普遍缺乏历史信用记录,尚未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多数管理者素质不高等,金融机构放贷顾虑重重,制约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四、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努力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要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县有关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创造条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机构,为辖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扫除障碍。要深入开展创建金融信用县市活动,扎扎实实推进县域诚信建设,为经济金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物价走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通过金融形势分析,风险提示,信贷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及时向辖内金融机构传导每个时期的信贷支持重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和方向,实现对信贷投放的控制和调节。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国有商行要进行制度改革。一是适当扩大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将一定额度贷款权下放至县一级支行,以缩短审批时间;二是要建立贷款激励机制,对有效益的贷款营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以鼓励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性;三是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根据各自优势和经营战略,注意处理与协调好政策扶持和商业化经营、重点倾斜和普遍支持、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近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确定支持对象,培育优质客户。
3、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不遗余力地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重要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体制,采取授权授信的方式,适当下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切块下达支持经济的信贷指标,赋予基层信用社自主进行信贷决策的权力,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抓住商机,增加效益。二是积极参与,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现状、特点、信贷需求特征,按照有关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结合实际,改进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举措。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简洁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和办法。同时要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营销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既考核贷款的发放,又要核定收回贷款本息奖惩比例,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电子化、网络化建设,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鼓励企业多渠道融资,增加项目资金投入。
政府及企业要积极研究和主动探索银行贷款、民间投资、企业发债、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发展及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拓宽渠道,增加对工业、城市建设、公益事业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及时探索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一是探索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配套、协作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利用龙头企业的信用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解决配套协作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在桐柏现有优势企业中培育上市公司,力争尽快有2~3户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拓宽现行融资渠道。三是重视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和创造投融资便利以激活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
(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
8.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八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期
发展服务经济 推动城乡融合--双流县发展服务业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双流县委政策研究室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双流县着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深化城乡统筹、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促进经济由新型工业单级支撑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有力推动了加快发展和城乡融合。
一、双流发展服务业的主要实践
(一)围绕结构优化、城乡统筹,确定服务业发展战略。一是立足县情。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双流2008年人均GDP达4411美元,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正处在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在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态势、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的基础上,立足发挥双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主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抢抓国家、省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利机遇,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深化城乡统筹、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产业,及时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确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二是明确目标。计划未来三年,全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到2011年占GDP比重达44%以上;税收年均增长15.5%以上,到2011年达37.2亿元以上;吸纳就业年均增长5%以上,到2011年服务业从业人数达20万人以上;服务业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0%以上,基本建成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空港大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实支撑。三是制定规划。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全域双流”的理念,高起点修编《双流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着力推动规划实施,初步构建了“一核引领、二区支撑、三带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核”即临空国际商务城。该区域定位为临空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区。“二区”即都市服务功能区、特色服务功能区。该区域定位为服务城市发展的功能区。“三带”即秀丽锦江滨水休闲带、锦绣东山生态观光度假带、蜀风牧山农耕文化旅游带。该区域定位为以一三产业互动、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该规划从整体上确定了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定位和产业形态,为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着眼产业互动、区域联动,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以空港为依托、园区为载体,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现代产业档次。结合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的“工业新城”。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深化与川大、中科院成都光电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着力打造“五中心三平台”,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托成都航空物流园区、临港高尚商务区、临空总部经济区、现代商贸集中发展区等功能区,重点加强与深圳航空公司合作,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地,大力发展临空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二是以城市为支撑、功能为导向,大力发展都市型服务业,丰富城市经济内涵。积极吸纳成都中心城市的产业辐射,主动
承接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在东升、华阳、西航港等城市组团,大力发展中高档地产、商业地产、运动地产、文化地产等房地产业,高档酒店、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现代商贸业,软件外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体育赛事等新兴服务业,推动全县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重点发展体育赛事产业,借助四川国际网球赛事中心、县体育中心、牧马山高尔夫、麓山高尔夫等运动资源,连续举办“欧米茄中国巡回赛o麓山高尔夫锦标赛”、“中国成都ATP冠军巡回赛”等国际体育赛事。突出发展现代金融业,制定现代金融业发展规划,借助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契机,启动华阳成都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加快发展商务休闲业,南湖风景度假区、极地海洋世界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三是以农村为重点、消费为纽带,加快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带动农村经济繁荣。着力一三产业互动、城乡产业融合,依托锦江沿线的滨水资源、东山沿线的生态优势和牧山沿线的文化底蕴,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土地利用和投资经营模式,吸引城市资本投向农村、城市消费集聚农村,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带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深入挖掘牧山片区古蜀农耕文化内涵,启动瞿上城古农耕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分步实施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示范区。在休闲旅游产业方面,结合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特色节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打造形成锦绣城、玫瑰园等一批星级乡村酒店,成功创建大林翠湖梨乡国家3A景区,发展培育黄甲麻羊节、三星玉兔节、合江草莓节等节会品牌,每年吸引游客近千万人,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加快推进王志纲工作室、艺朗国际社区等项目建设,积极加强与蓝顶艺术中心、南岭中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对接洽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良好、前景广阔。
(三)坚持项目拉动、品牌带动,夯实服务业发展支撑。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做大现代服务业总量。始终把项目带动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动承接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港澳台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截至今年10月,全县预计投资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33个(不含房地产)、预计总投资达676亿元,其中九龙仓国际品牌直销商城一期、嘉里大通成都物流中心、南湖旅游度假区等18个项目已建成投运,元瑞国际家具城、金恒德国际汽车商贸城、中石化四川销售公司总部等47个项目正加紧建设。今年1-9月,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4.9%,增速居全市第一。1-10月,全县服务业投资56.7亿元(不含房地产),完成工商税收24.61亿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64%,引资到位74亿元(不含房地产),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二是加强品牌打造,提升现代服务业档次。通过举办新能源国际论坛、古蜀农耕文化学术论坛、高档次体育赛事、城市品牌推介会、特色节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营销双流运动、文化、休闲、怡居、航都的空港大城市品牌,提升我县城市经济影响力和对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吸引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今年新签约中国假期、中南动漫等重大项目。注重发挥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航空物流产业集群、大型商贸流通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以及家俱销售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大力扶持年交易额上10亿元、50亿元甚至100亿元的领军企业,依托九龙仓国际品牌直销商城、南湖风景度假区等知名项目,着力打造“百亿市场”、“百亿商圈”。
(四)围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完善服务业发展体系。立足满足城乡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围绕现代农业服务、城乡公共服务、商贸流通服务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拉动内需、吸纳就业、刺激消费、服务群众的作用。一是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启动17个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探索建立涉农银行、农业担保公
司、保险公司和民间借贷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成立1家村镇银行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加强对农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二是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建立完善分类供给、资金保障等“五大机制”,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向镇(街道)延伸、向村(社区)覆盖,优化城乡服务业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2009年投入财政资金1.6亿元,完成全县267个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三是健全城乡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农贸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生猪屠宰(场)等标准化建设,扎实抓好“家电下乡”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商对接”工程,加快构建城乡互动、三产联动的市场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商贸和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今年1-10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5亿元、增长18.3%。
(五)着力创优环境、健全机制,增强服务业发展保障。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县域重大交通设施、城市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区域价值,为吸聚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聚集创造条件。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园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十多亿元完善园区道路、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为项目引进和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优化产业政策。大力营造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环境,及时研究出台50条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3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临空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势服务业企业和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在供地上给予倾斜,逐步推行服务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成都航空物流园区管委会、县临空服务业管委会、县文化旅游管委会、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公司等机构,加强对现代服务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规划引导和工作协调。确定责任领导、单位、人员全程跟踪服务,确保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健全考核体系,将发展现代服务业纳入县级有关部门、镇街目标考核,增大产业牵头部门、协办部门及重点镇街考核比重,促进重点区域经济加快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二、双流发展服务业的初步成效
一是推动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我县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已与工业共同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县GDP增幅出现较大下滑,但服务业仍然增长12%,2005年-2008年年均增幅12%,3年间服务业对GDP的平均贡献率达40.5%,为历史最高时期。
二是拉动了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近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增速加快,其中服务业投资比重较大。2008年我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67.3亿元,为2005年的2.4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7%,大于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2005年-2008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6.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乡消费需求得以释放、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亿元,较2005年增长63.7%,2005年-2008年年均增长15.9%。
三是促进了城乡充分就业。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对吸引城乡就业作用巨大。“十五”期间,我县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乡就业的重要渠道,“十一五”期间这种作用发挥得更为明显。2008年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9.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7.1%,比2005年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全县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达4.6万人,占全县单位从业人员的49%,比重居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首。
三、双流发展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吸纳城乡就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制约较大、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更是追赶东部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切实改变将发展工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立起来的观点,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利契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找准优势是关键,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寻求错位发展。发展服务业既要顺势而为,又不能一哄而上,关键是要深刻分析区域发展态势,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找准着力点和突破点。以双流为例,在全省全市发展中,双流不可复制的优势是坐拥双流国际机场和紧临成都中心城市,发展临空服务业、城市高端服务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为此,我们始终把发挥这一核心优势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破题处和爆发点,围绕建设以临空服务业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系统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定位、目标、规划和重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完善规划是基础,必须出台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发展规划。规划是前提和引领,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服务业,在县域经济整体层面涉及做大经济总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与GDP、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密切相关;在微观层面涉及空间布局、模式创新、产业重点、内部结构、品牌打造、保障措施等方面,需要进行系统的谋划、策划和规划。为此,必须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基础和潜力、需要和可能,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能源、信息等支撑,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引领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环境是导向,必须研究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发展服务业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政府的职责,特别是西部地区服务业产业尚在培育中、市场尚在发育中,服务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整体发展比较滞后,更需要政府发挥规划引领、政策引导、行业规范等作用,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发展性、法制性政策环境。要从放宽市场准入、落实税收优惠、实行规费减免、加大财政支持、规范行业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研究出台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重点性与普惠性相兼顾的政策体系,改善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促进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五)统筹发展是难点,必须坚持城乡产业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服务业必须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系统思考,特别是要站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考虑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多种功能,着力促进服务业与一二产业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同步发展、城市服务业与农村服务业协调发展,努力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在服务业与一二产业互动发展方面,要通过加快培育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高端增值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运动休闲等生活消费产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互
动发展。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同步发展方面,要按照节约集约发展的思路,规划打造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平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要着力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城市服务业与农村服务业协调发展方面,城市区域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农村地区要以促进消费、方便群众为取向,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群众生活条件同质化。
9.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九
江苏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江苏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晚、发展快,其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私营商业零售销售额占40%左右.上半年一批规模型私营企业迅速崛起.全省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已达1 290户,同比增长96 3%,私营企业集团已达112户,同比增长89.9%.江苏个私经济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作 者:吴群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刊 名:乡镇企业研究 PKU英文刊名:STUDIES ON TOWNSHIP ENTERPRISES年,卷(期):“”(2)分类号:F2关键词:
10.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 篇十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荆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我们与城区44家企业和18家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大家普遍反映,近几年来,荆州经济发展的硬软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重视环境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但是,实行经济发展环境由“整治型”向“建设型”跨越,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努力营造通畅、宽松、便利、法治的良好环境,依然是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座谈中,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下“重锤”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前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发展意识不强,企业经营的政策环境仍不宽松。座谈中大家反映,传统的官本位、权本位、利本位意识在一些部门仍然存在。有些干部发展意识不强,习惯用计划经济的管制手段管理企业,居高临下,错误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处罚,对企业不惜竭泽而渔。少数部门由于思想观念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习惯用条条框框束缚企业,在服务企业发展上支持的少,干预的多;设路标的少,设路障的多。
第二,行政审批项目过多,程序繁琐,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不够。座谈中反映,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对滞后。一些部门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缺乏紧迫感,工作中轻服务、重收费,轻监管、重处罚,程序繁冗,服务效率不高。行政审批项目偏多,行政审批手续繁杂,行政审批时限太长。
第三,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存在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有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接到报批项目后,采取“挤牙膏”式的服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快办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第四,部分单位收费名目较多,自由裁量权过大。有些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少、宣传政策少,但突击检查多、行政处罚多。在行政处罚中就高不就低,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抬高处罚额度,只要在检查中发现一点问题就狮子大开口。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滋生执法中的腐败行为。座谈中反映一些垄断行业收费标准高,弹性大。有些中介机构借助行政部门的职能,强行收费,巧立名目收费,甚至只收费,不服务。
第五,少数执法部门趋利执法,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从座谈情况看,一些行政执法部门依然变相下达创收指标,收费养人,把执法、办案当成创收手段。受利益驱使,有的执法部门有利争着跑,以至越权执法、跨辖区执法、跨领域执法。有些部门甚至相互联合,故意设置行政处罚陷阱,致使企业遭受无辜损失。执法中言语粗暴、态度生硬的现象仍然突出。
上述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挫伤了企
业二次创业的积极性。因此,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
二、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思想不解放,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是造成发展环境不优、影响荆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少数干部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市场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环境中存在的难题和问题,工作中缺乏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有些执法部门的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当今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趋势,墨守成规,工作中缺乏敢闯敢冒的开创精神,扶持企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腾飞的举措不够得力;有些从事管理工作的同志,习惯用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手脚,人为地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少数部门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权本位、利本位思想影响,怕部门职能旁落、怕部门利益受损、怕权力丧失、怕减员削职,在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中缺乏真抓实干的勇气,有的想方设法保留审批项目,致使审批制度改革难以到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漠不关心,缺乏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服务意识差,直接影响了经济环境的改善。
二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一方面,由于政策赋予了行政执法部门宽泛的权限,管理部门职能重叠,有的领域可由两个甚至多个执法主体监管,由于执法主体间的职能没有准确界定,客观上既存在部门内职能重叠,重复收费的问题,又存在部门间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市市区两级行政管理的事权尚未理顺。在城区,市区之间采取的是独立核算、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市区间各执法部门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但两者的执法权限、执法范围、执法对象又没有明确的界定,市区两级行政部门间经常发生重复执法的问题。
三是地方财力不足。由于发展不够,地方财力不足,许多审批项目难以减少,不合理的收费政策不能废止,行政机关的冗员难以精减,发展和生存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也是经济环境难以迅速优化的直接原因。由此派生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执法等许多有损经济环境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遏制,使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环境不能同步。
四是保障机制不健全。首先是责任机制不明确。尽管市委、市政府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部门落实不够,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具体,工作绩效考核不及时,绩效考核的结果没有很好地与干部任用、奖惩挂钩。其次,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形式单一。一些部门政务公开推行不力,特别是企业评议部门,企业评议行风的制度尚未形成,一些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其三,制度体系不完备。近年来,虽然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采取了诸多措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但由于这些办法和措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制度约束的功能没有充分显现。因此,在当前有效的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我市优化经济环境的工作依然处于治标阶段,经济发展环境尚未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三、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在全市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服务发展”的大讨论,引导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生命线”的重要意义。要努力解决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全局意识要强;在效率与程序的关系上,效率意识要强;在服务与监督的关系上,服务意识要强;在创新与规范的关系上,创新意识要强。
2、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是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正确处理执法与发展,执法与服务的相互关系,尽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一是要尽快理顺市区间、部门间的行政执法关系,建立权责明确的行政执法体系。大力推行同城合一的行政执法管辖方式,逐步试行城区综合执法制度,从管理体制上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重复处罚、重复收费的问题。二是要实行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的听证和审批制度。重新清理和规范执法主体,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推行行政执法项目、程序和结果的政务公开,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管,积极探索行政处罚决定权、检查权两分离的工作办法,最大限度地制约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三是要大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端正执法理念,切实改进执法作风。要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真正形成执法机关与企业间和谐共生、发展有序的良好局面。
3、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从当前区域竞争的态势来看,行政服务环境最具决定性,最具带动性,最具能动性。环境决定发展,服务创造优势。因此,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体现。一是要确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坚决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和衙门习气的作风,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二是要进一步抓好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构建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为一体的行政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强化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坚决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审批程序和审批方式,继续落实“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的办法,切实解决行政部门明进暗不进,职能体外循环的问题。三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开放行政管制,切实做到把企业的权利还给企业,把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职责还给社会。要全面实行行政审批流程管理,减少行政审批的环节,严格确定行政审批的时限,真正实现行政审批的全面提速。四是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网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部门办事窗口等现有资源,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提高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方便企业办事。
4、进一步建设诚信环境。当前要深化区域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创建工程,逐步建立起以个人信用为基础、政府信用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恶意逃避金融业债务行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特别要抓好诚信政府、诚信中介和诚信企业的建设力度。
11.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一
李培育
镇域经济,是最基层的综合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为进一步研究镇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对前甸镇域经济进行调查后,总结了前甸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经验,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前甸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前甸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
要务,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以2009年为例,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00万元,招商引资66,05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30万美元,出口创汇2210万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实现14,171万元,镇财政收入实现3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8元。在全市47个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
1、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加快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发展三产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镇域经济结构不断趋向优化。目前,一产、二产、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2。
2、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化发展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了台山村无害化种植生态旅游村,大道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前甸村经济苗木及大米生产基地。另外,狐、貉等特种养殖,山野菜、食用菌深加工也初具规模。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聚集效应凸显。通过培植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确定了以铁林集团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加工,以
永茂建机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以顺前造漆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东进实业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28家、私营企业150家。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把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几年来,詹家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供水、供热;在202线前甸段安装路灯2300米,修建村路长25公里,新建桥梁2座等等。
5、区划调整后,为前甸镇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区划调整后,前甸镇土地面积增加到150平方里,是原来的近4倍,人口增加近1万人,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甸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大中型工业企业少、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国有土地储备少等等。
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乡镇,潜力在乡镇,后劲也在乡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整篇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做好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规划去安排前甸经济发展布局。一是把前甸镇西部作为商住区,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三产业。二是以前岭工业团地和大柳工业团地为中心,做大做强二产业。三是把前甸东部地区作一产业发展区,发展特色农业。
2、增加国有土地储备,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将木材市场和大东沟作为发展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二是扩大前岭工业团地土地500亩,达到1137亩、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土地,扩大大柳工业团地
500亩,达到910亩,作为发展机械加工业土地;三是完成前甸村土地征用,作为以市中心粮库为中心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土地。
3、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水稻、玉米和果蔬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实现增收。二是利用台山、大道等村的城郊优势,整合耕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致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农业、水稻养鸭等产业。三是继续采取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抚顺金泰粮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抚顺金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嘉峪关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