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大奇论(精选4篇)
1.《黄帝内经素论》第:大奇论 篇一
LS04——《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04—D1701→Q1705‖→‖SW48—C0101‖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简之篇,所迁部份,与前后文意不属,当迁出;
2、 《甲乙》将LS04—D1701→Q2501置于卷四第二(下)《病形脉诊》,独立成篇;
3、 《类经》将LS04—D1701→Q1802置于脉色类六卷十九,独立成篇;
4、 《太素》置于卷第十五《五脏脉诊》篇,接于《素问.大奇论》SW48—C0101“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之前;
5、 从《太素》杨上善之处置,迁入本论本位,其一,解决了《大奇论》问答形式之不足;
其二,帝问伯答五脏脉“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与《大奇论》所论脏、脉之病相合,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LS04—D1801→Q1802‖→‖SW48—C0516‖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当迁出;
2、 《太素》卷第十五《五脏脉诊》置于《大奇论》SW48—C0101前,接于LS04-Q1705后;
3、 从《太素》对两部关系之处置,随《邪气脏腑病形》LS04—D1701→Q1705迁入本论,在前文集中论述诸脉病形及死期后,继论五脏脉诸病之刺,义理相贯。
‖LS04—D1901→Q2501‖→‖LS04—Q1802‖→‖SW48‖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显见为凑篇之简,当迁出;
2、 《甲乙》将本部份分散置于卷四第二下篇、卷九第七、卷九第八、卷九第五、卷五第一下篇,其依病位、病名分类,而非病理分类,故而头绪繁多;
3、 《太素》置于卷第十一《府病合输》,独立成篇,
4、 《灵枢悬解》置于卷四《四时气篇》,并云:“以上八段,旧误在《邪气脏腑病形》。”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
5、 迁入本论本位,更论前涉六腑之病及刺法,与《大奇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Q1701瘛、疭:
1、《内经注评》注:“筋脉引急叫瘛,驰长叫瘲。”
2、瘛,即瘈,chi4,抽搐,为收态;疭:zong4,弛纵,为纵态。
Q1701喉吤:《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喉吤,喉中气塞也。”
Q1701瘖:《灵枢悬解》作“喑”,并注:“喑,痖也。”
Q1701维厥:
1、《灵枢悬解》注:“维厥,四维厥逆也,即四肢。”
2、宜解作四肢厥症,而非四肢厥逆。在《厥论》中,“厥”与“厥逆”,显见不同。
Q1702瘘:lou4,鼠瘘病。
Q1702消瘅:
1、《内经注评》注:“即热瘅,阴虚内热,津液消耗,日渐消瘦,谓之消瘅。一说即消渴。”
2、五脏脉微小,均可发为消瘅。
Q1702息贲、上气:
1、《太素.五脏脉》注:“令人上气喘息,故曰息贲。贲,膈也,音奔。”
2、确意不明,不译待考。
Q1702下不胜其上:
1、《太素.五脏脉诊》注:“其脉下虚不胜上实。”
2、《内经注评》注:“下肢无力,身半以上沉重,犹言头重脚轻。”
Q1702其应善痠矣:
1、《灵枢悬解》注:“鼠瘘,胆木上逆之病,胆木逆则肝木必陷,下陷不胜其上逆,故其应善痠,痠者,木郁之所生也。”
2、《内经注评》“痿”作“痠”,从之,全句即:其反应就是易生酸软了。
Q1703肥气:《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难经》: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
Q1703瘕:腹中积块,鼓胀病。
Q1703衄:衄,nv4,鼻孔流血。
Q1704后沃沫: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后沃沫,饮食吐后,多吐涎沫也。”
2、后,后窍也;沃,湘楚方言“烫”之意。沫,稀沫。后沃沫,即大便出热沫。
Q1704闠、癃:
1、《内经注评》注:“此闠字当同溃,其症下脓血。”
2、《灵枢悬解》注:“肠溃,肠聚也;内溃,内积也。”
3、《内经注评》注:“溃癃,阴蘘肿大为溃,小便点滴全无为癃。一说指腹腔内有脓性包裹块,兼见小便不通。”
4、溃,溃烂。《宣明五气》SW23-C0102“膀胱不利,为癃。”即癃之本解。
Q1704蛕:hui2,古同蛔,蛔虫。
Q1705奔豚: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奔豚,风木奔冲,若惊豚也。”
2、确意不明,不译待考。
Q1705折脊:折,屈曲;折脊,即曲折脊椎。
Q1705洞:
1、《内经注评》注:“洞泄。”
2、洞症,食物咽下就吐出。后文“食不化,下嗌还出”,即为本解。
Q1705腄腄然:
1、 黄元御注:“腄腄,积水下垂貌。”
2、 腄,chui2,腄腄然,沉甸甸也。
Q1705沉痔:
1、 黄元御注:“沉痔,木陷而肛肿也。”
2、 《广雅》:“沉,没也。”沉。表示程度深,如沉涸、沉疴、沉思、沉醉、沉积、沉疾。沉痔,指程度很深的痔疮,顽固性痔疮。
Q1801诸急:《太素.五脏脉诊》注:“五脏急合有十种,故曰诸急。”
Q1802按而循之:《内经注评》注:“顺着经脉循行通路按摩,使其气血流通。”
Q2301正竖膝予之齐:
1、《太素.府病合》作“正立竖膝,予之齐下。”并注“正立则膝竖。”
2、《内经校释》注:“即正身蹲坐,使两膝齐平的意思。”
Q2301揄申:揄,yu2,《说文》:“揄,引也。”即拿开。申,《说文》:“束也。”揄申,即放松紧束的腿部。
Q2401跗之:见《针解篇》SW54—Q0126“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之解论。
Q2402巨虚:见《针解篇》SW54—Q0127“巨虚者,跷足胻独陷者。”之解论。
Q2403三里:见《针解篇》SW54—Q0125“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之解论。
Q2404控:《说文》:“控,引也。”即控制、牵引。
Q2404时窘之后:
1、《太素.府病合输》注:“时急之瞋大便之处也。”
2、大便时有窘境。
Q2404下廉:见《针解篇》SW54—Q0128“下廉者,陷下者也。”之解论。
Q2405三焦:上、中、下焦,亦为一焦、二焦、三焦。此处三焦,实指下焦道。
Q2407吤吤然:吤,jie4,喉中气塞状,参Q1701“喉吤”之注。
Q2501笃:《尔雅》:“笃,困也。”取病重意。
公众号:其人颂经
2.《黄帝内经素论》第:疟论(四) 篇二
D0101痎:
1、《素问直解》注:“痎疟,阴疟也。《生气通天论》云:‘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帝问痎疟皆生于风,谓痎疟不必尽生于暑,而有生于风者。‘痎’,阴疟也;‘疟’,阳疟也,故曰皆也。”
2、《内经注评》注:“马莳,痎,音皆,后世从痎,误也。痎疟者,疟之总称也。王冰以为老疟,不必然。痎疟皆生于一风,则皆字一字,凡寒疟、温疟、瘅疟,不分每月、每间、三日,皆可称为痎疟也。”
3、痎,jie1。据《说文》:“二日一发疟”、《百度百科》云:“指隔日发作的疟疾,引申指两日一次之事。如痎疟、痎市(隔日一次的集市)。”及《疟论》后文所述可知:当从《说文》之解。
D0101蓄作:
1、姚春鹏注:“不发谓之蓄,发作谓之作。”
2、蓄,蓄积,即《岁露论》LS79—Q0102之“稸积”。
Q0201阴、阳上下交争:
1、《类经》十六卷四十八注:“阳气者,下行极而上;阴气者,上行极而下,邪气入之,则阴阳上下交争矣。”
2、《素问悬解》注:“疟之发也,阴气不和于阳,阳气不和于阴,故阴阳上下交争。阳争于上,则阳实阴虚;阴争于下,则阴实阳虚;上下交争,则虚实更作;交争更作,则阴阳相移也。”
3、阴者,寒气也;阳者,热气也。即寒气、热气上下争胜。
Q0201虚实更作:姚春鹏注:“阴阳交争,阴胜则阳虚,阳胜则阴虚,疟疾发作时,阴阳更替相胜,故有寒有热,虚实更作。”
Q0201阴阳相移也:姚春鹏注:“阳并于阴,阴并于阳,虚实互相移易转化。”
Q0202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
1、姚春鹏注:“阳明主肌肉,其经脉交于颔下,故虚则恶寒战栗而颔动。”
2、《内经校释》注:“阳明主肌肉,故虚则恶寒战栗。其脉自交承浆,分行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故气不足,则颐颔振动。”
Q0205昼日行于阳: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黄元御注:“卫气行于阳经。”
2、阳者,阳处也。因为:其一、卫气不行于经;其二、卫气(水气)既可行于六腑之阳,亦可行于体表之阳,还可行于腰上之阳,其涉阳部位广泛,故依《阴阳离合论》SW06-Q0102定义,译作“阳处”。
Q0205此气: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此气(水气)昼得阳气而外出,夜得阴气而内入。”
2、黄元御断言卫气即水气,智慧之至!今得此断支持,犹豫顿消!
Q0205内外相薄:
1、《内经校释》注:“《太素》卷二十五疟解、《病源》卷十一痎疟均无此四字。”
2、姚春鹏译:“阴阳内外相搏。”
3、薄者,削弱也;内外相薄,即内入外出相互削弱。
Q0301阳气独发:
1、《内经校释》注:“阳气独发于外。”
2、姚春鹏译:“阳气独行于外。”
Q0404其间日发者……故间日乃作也:《素问直解》置于Q0301“岐伯曰”之后,并云:“此段,旧本在‘故作日益早也’之下,今改正于此。”高士宗之迁,录以奉考。
Q0404间日:隔日。即《岁露论》LS79—Q0102之“次日”。
Q0404薄:削弱。《岁露论》LS79—Q0102作“搏”,录以奉考。
Q0404募原:膜原。
Q0501膂:lv3,脊梁骨。
Q0701凄沧之水:
1、张景岳注:“凄沧之水寒。”
2、《内经校释》注:“寒凉的意思。《气交变大论》王冰注:‘凄怆,薄寒也’。”
3、诸本断句多作“凄沧之水寒”,不从。断句宜作“凄沧之水”,“寒”入下文。
Q0702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夫寒者,阴气也,内伤营血,风者阳气也,外伤卫气,营为寒伤,则裹束卫外而生表寒,卫为风伤,则鼓发营中而生里热。”
Q0801温疟:
1、《内经注评》注:“据后第十三节,以冬中于风,而发于春者为温疟,则温疟非夏感于暑而发于秋者也。故今秋时之疟,惟先寒而后热者最多,要知温疟原非秋时有也。”
2、《内经注评》所指,乃本经SW35-Q1401→Q1403岐伯“温疟”之论。
Q0802烦冤:《内经校释》注:“心烦郁闷的意思。冤,《太素》卷二十五三疟作悗,义同,郁闷也。”
Q0802瘅疟:
1、《内经注评》注:“张景岳云:‘瘅,单也。谓单发于阳而病热也。’、丹波元简云:‘瘅为单阳之义,在瘅疟则可,至脾瘅,胆瘅,消瘅及瘅成为消中等则不通焉。王注为热,最为明确。盖瘅乃燀之从病者。’《说文》:‘炊也。’《广韵》:‘火起貌。’《国语》、《周语》:‘火无炎燀。瘅之为热,其在于此耳’。”
2、王冰注:“瘅,热也,极热为之也。”
3、瘅疟,详见本论SW35-D1501→Q1504之解论。
D0901经言:
1、《内经校释》注:“指古医经所言。张介宾以为指《灵枢》逆顺篇。查今本《灵枢》经文,与本文所引略同。”
2、经言所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出自《根结篇》LS05—Q0302“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此“经言”,当指《根结》经文。
D0901热为有余,寒为不足: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热为有余,阳有余也。寒为不足,阳不足也。”
2、黄元御所指,实“热量”之有余和不足,其利于建立阴阳与自然科学间联系纽带,从之。
Q0901经言:经文所引“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出自《逆顺》篇LS55—B0201“《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故此“经言”,当指《逆顺》经文。
Q0901熇熇:he4,炽热如火状。
Q0901浑浑:浑沌不明状。
Q0901漉漉:大汗淋淋状。
Q0902阳气并于阴: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阳气呑并于阴中。”
2、《素问直解》注:“阳气内并于阴。”
3、热气集中于体内。
Q0905经言、必毁:
1、《内经校释》校:“原作必毁,语短韵不协,《太素》卷二十五三疟作‘无敢必毁’。《灵枢》逆顺篇作‘勿敢毁伤’,今据改。”并注:“指古医经所言。张介宾以为指《灵枢》经逆顺篇,查今本《灵枢》经文,与本文《灵枢》所引略同。”
2、“经言”,即《逆顺》LS55—B0302“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句经文;“必毁”, 仍从原作,未敢擅改,且译作“不可盲目刺治。”
Q1003真往:
1、马莳注:“真气自往。”
2、黄元御注:“此真气之方往而未得兼并者也。”
3、真者,真气也,氧气也;往者,离去也;络脉之中,氧气本和于血,而此时氧气离去,故氧气与血未得亲和。
Q1201间日:此“间日”并非前文之“间日”,伯答实针对帝问“间二日或至数日”。如此,义理方通。
D1301论言:
1、《内经校释》注:“似指《生气通天论》及《阴阳应象大论》。”
2、《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生气通天论》。)”
3、与本论SW35—D1301“夏伤于暑,秋必病疟”基本重简者,见于多处,兹录如下:
A、《生气通天论》SW03—Q0106“夏伤于暑,秋生痎疟。”
B、《阴阳应象大论》SW05—D0111“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C、《岁露论》LS79—D0101“夏日伤暑,秋病疟。”
Q1301应四时: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盖夏伤于暑,秋必病疟,先寒后热,万人皆同,此应四时者也。”
2、《素问直解》注:“邪气伏藏而病疟,此应四时之升降出入者也。”
3、四时病之规律,详见《四气调神大论》SW02-C0101→C0401。
Q1301反四时:
1、《素问悬解》卷五《疟论》注:“其病不必先寒后热,而别有异形者,反四时也。”
2、《素问直解》注:“其病异形者,感一时之气而为疟,此反四时也。”
3、反四时,即与“应四时”病态不符。参见《平人气象论》SW18-Q0125“命曰反四时”、《顺气一日分为四时》LS44-D0301→Q0301相关论述。
Q1403阴虚而阳盛:此虚此盛,指热量之多少;阴阳,指体内和体表。阴虚而阳盛,即体内热量少而体表热量多。
Q1501素:素来、本来。
Q1501厥逆上冲:
1、《素问直解》注:“肺主气,肺热则气盛于身,肺气不能外出于皮毛,则厥逆上冲。”
2、伯意不明,不译待考。
3.《黄帝内经素论》第:胀论(三) 篇三
‖LS35—D0501→Q0507‖→‖LS29—Q1307‖→‖SW08‖(已迁至《灵兰秘典论》)
‖LS35—D1001→Q1003‖→‖LS57—Q0601‖→‖LS35‖迁移说明:
1、 本篇既有君臣问答,内容又与篇名相符,实乃《素问》正论散落《灵枢》或《九卷》所致,当以《素问》正论处置;
2、 《类经》置于十六卷五十六《脏腑诸胀》,仍处《胀论》原位;
3、 《甲乙》置于卷八第三《五脏六腑胀》,仍处《胀论》原位;
4、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九《胀论》,仍处《胀论》原位;
5、《素问悬解》置于卷九《水胀》篇尾,正接于《水胀》LS57—Q0601句后,并云:“此段旧误在《胀论》。”黄元御对两部关系之处置,甚是;然其为勉强维持篇名,而强拆分成两篇,实属无奈;
6、迁入本论本位,其一,呼应前文帝问胀刺,文意相随;其二,迁出位后部经文,恰为归纳和总结,合情合理。
Q0201阴为脏,阳为腑:
1、《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阴为脏,胀在内也。阳为腑,胀在外也。”
2、姚春鹏译:“病在阴分属于脏胀,病在阳分属于腑胀。”
Q0401排:《说文》:“排,挤也。”即排挤。
Q0401郭:《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郭,充满也(同廓),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言气在脏腑之外,胸胁之间,皮肤之内也。”
Q0508工:《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本义:工匠的曲尺。喻指规矩,原则。
Q0601欬:通咳。
Q0601哕:干呕。
Q0601四肢烦悗:
1、《内经注评》注:“脾胀不时呃逆,四肢烦扰闷胀,故不得安卧。”
2、悗,man2,闷。
Q0601央央然:
1、 张景岳注:“困苦貌”
2、 《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不快之意。”
3、 湘楚方言中,“央”为没劲、乏力之意,从之。央央然,即浑身乏力。
Q0602濯濯:
1、《内经校释》注:“肠鸣的声音。”
2、濯,zhuo2。濯濯,水响声。
Q0602【月真】:chen1,瞋,撑。
Q0602气癃:《宣明五气》SW23-C0102云:“膀胱不利,为癃。”即为本解。
Q0602轻轻:
1、《灵构悬解》卷九《胀论》注:“轻轻,虚浮之意。”
2、轻飘飘。
Q0603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
1、《灵构悬解》卷九《胀论》注:“凡此诸胀,其道在一,总因卫气之逆也。
2、道者,本质也。全句即:以上所有胀病,本质都是一样。
Q0603夭命:即害命。
D0701何因而有:
1、《内经校释》校:“《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胀论此下并有‘名’字。”
2、从后文看,添“名”多余,于义无关。
Q0701行有逆顺:
1、《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行有逆顺,有顺营气者,有逆营气者,以营气原有逆顺也。”
2、逆顺者,卫气之行异常和正常也。卫气不行脉内,傍依脉外循行,与经脉之顺行、逆行无干。卫气之聚散流溢,仅受阴阳寒热影响。
Q0701更始:
1、《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更始,更迭司令,周而复始。”
2、轮番主治。
Q0701后:
1、《甲乙》卷八第三作“而”;
2、《说文》:“后,迟也。”即随后、接着。
Q0801合之于真,三合而得:
1、《内经校释》译:“确切地说,就是邪气乘营卫之气的逆乱而侵入人体,与正气相搏结,分别存在于血脉、五脏、六腑这三个地方。”
2、姚春鹏译:“结合人体的真气,从血脉、脏、腑三方面反映的症状,互相参照就可知道了。”
3、《灵枢悬解》卷九《胀论》注:“合之于真,合诸病证于其本气也。三合而得,合之血脉、脏、腑三者,而得其所在也。”
4、其意莫明,不译待考。
D1001《胀论》:此为黄帝所读古经《胀论》,而非《素问》之《胀论》。
Q1001肉肓:
1、《内经校释》注:“此处指肌肉间的空隙。”
2、《灵枢悬解》卷九《水胀》注:“分肉空隙之处,谓之肉肓。”
Q1001上:《太素》卷二十九《胀论》作“不”。
Q1002乌:用在句首,作反问句式:怎么会……呢?
Q1003必审其胗:
1、《内经注评》注:“胗,与诊同。《甲乙经》、《太素》均作‘诊’。必审其胗,谓必须详细地诊断病情。”
2、《内经校释》注:“慎重的意思,《吕氏春秋》音律高注:审,慎也。”
3、胗,zhen1,《三苍》:“胗,肿也。”必审其胗,必须审察肿胀状况。
Q1003桴:fu2,击鼓的槌。
LS36──《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36—D0101→Q0109‖→‖LS35—D0101‖迁移说明:
1、 原篇《五癃津液别》非独立论文,篇名亦乱,凑篇之简,宜迁出;
2、 《甲乙》置于卷一第十三《津液五别》,独立成篇;
3、 《太素》置于卷第二十九《津液》,独立成篇;
4、 《类经》置于十六卷五十八《五癃津液别》,独立成篇;
5、 《灵枢悬解》卷五《津液五别》,并按曰:“旧本讹作《五癃津液别》,取本篇此津液五别语正之。”
6、《胀论》篇共论胀病六种,唯缺水胀之论。而本篇迁入,与《胀论》主题相符,导入并且详论水胀,自然顺畅,充分必要。
D0101液别为五:《灵枢悬解》卷五《津液五别》注:“溺、汗、泣、唾、水,是为五液。”
D0101溺与气:
1、《内经校释》注:“溺,同尿。《类经》十六卷第五十八注:‘腠理闭密则气不外泄,故气化为水,水必流下,故留于膀胱,然水即气也,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故为溺与气’。”
2、溺者,尿也;气者,水汽也;溺与气,即尿液与水汽。
D0103悲、哀气并:
1、《内经校释》译:“情绪悲哀,气并于上,就化为泪。”
2、既言气并,必有两气;据《举痛论》SW39—Q0603“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可知:悲为伤心之气;据《五癃津液别》LS36—Q0103“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可知:哀为肺衰之气。故悲哀气并,即心气悲、肺气衰相并。
D0105水胀:《五癃津液别》LS36—Q0108即为本解。
Q0101流而不行者,为液:
1、《灵枢悬解》卷五《津液五别》作“留而不行”;
2、从原作“流而不行”,即其为流体却不流行。液,既非津液,亦非精液。据后文LS36-Q0106、LS30-Q0401可知:此液,当指髓液。髓液,作为脑髓,既可存于脑,亦可存于骨腔;作为精髓,亦可存于阴股,当解为髓液。
Q0105而下流于阴股:
1、《内经校释》注:“《太素》卷二十九津液‘阴’下无‘股’字。按:‘而下流于阴股’六字,疑涉下‘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句误衍。”
2、原文正确,无衍无误。阴股者,大腿内侧也,即阴部。
Q0107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参阅《海论》。
4.《黄帝内经素论》第:痹论(三) 篇四
筋病已成伏梁病、唾血、流脓者,不治之死症。
‖LS13—C1207‖→‖LS13—C1204‖→‖SW43‖LS13—C1207【名曰季冬痹也】。
十二月之痹名叫季冬痹。
C1205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经筋之病,遇寒就会反折、筋膜紧急;遇热就会筋膜弛缓、伸纵不收、阴器痿而不用。阳筋缩紧急就反折,阴筋紧急就俯身不伸。
‖LS19—Q0105、Q0103‖→‖LS13—C1205‖→‖SW43‖LS19—Q0105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
著痹附而不去,寒气久留不愈,焠刺足三里穴。以骨骼为干,
LS19—Q0103【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
转筋于骨干外侧,治其外筋;转筋于骨干内侧,治其内筋。都用燔针劫刺。
C1206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燔针劫刺,是刺受寒时筋之紧急的;受热时,就会筋膜伸纵不收,无需用燔针劫刺。
C1301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足阳明、手太阳之筋,筋膜紧急就会口歪眼斜,眼周紧急不能猝然视物,治法都如前方所述。
SW43—Q0301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岐伯说:五脏都有合器,痹病久留不愈,是入驻在相应五脏:
Q0302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就是说骨痹病久不愈,再度感染邪气,入驻在肾脏;
Q0303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筋痹病久不愈,再度感染邪气,入驻在肝脏;
Q0304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脉痹病久不愈,再度感染邪气,入驻在心脏;
Q0305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
肌痹病久不愈,再度感染邪气,入驻在脾脏;
Q0306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皮痹病久不愈,再度感染邪气,入驻在肺脏。
Q0307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所谓痹,是指五脏各在其五行时,再度感染风、寒、湿三气。
Q0308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凡是有痹气客居五脏之症状:肺痹的,烦闷、撐满、气喘而呕;
Q0309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心痹的,血管不通,心烦就心下鼓动、急剧上气而气喘、咽喉干、易喛气、寒气上移就会恐惧;
Q0310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肝痹的,夜晚睡觉就会受惊、多饮、尿频、上腹牵引胁肋,如怀孕之状;
Q0311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肾痹的,易胀、臂部坐地以代脚踵、背脊驼耸以代头部;
Q0312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脾痹的,四肢松懈、沉坠、发咳嗽、呕汁液、上涌形成大塞;
Q0313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肠痹的,多饮而尿不得出、肠内之气喘动交争、时发飧泄;
Q0314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胞痹的,小腹、膀胱,按压时深处有痛、如灌热汤、小便滞涩、上流清涕;
Q0316【淫气】喘息,【疾】聚在肺;
大量邪气令人喘息,痹气聚集在肺;
Q0317淫气忧、思,痹聚在心;
大量邪气令人忧郁、思虑,痹气聚集在心;
Q0318淫气遗、溺,痹聚在肾;
大量邪气令人遗精、溺尿,痹气聚集在肾;
Q0319淫气乏、竭,痹聚在肝;
大量邪气令人力乏、筋疲,痹气聚集在肝;
Q0320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大量邪气令人肌肉消蚀,痹气聚集在脾。
Q0321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各种痹症不能治愈,也会深入五脏。
Q0322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其中风气偏胜的,其痹症易愈。
D0401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黄帝问:痹症,其时有死亡的,有久疼的,有易愈的,什么缘故?
D0401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岐伯说:痹症深入五脏的,将死;留连在筋骨周围的,久疼;滞留于皮肤附近的,易愈。
D0501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黄帝问:痹气客居六腑,是怎样?
Q0501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
岐伯说:这也是饮食不节、居处不宜,是六腑痹病之根本。
Q0502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六腑也各有俞穴,风寒湿三气袭击俞穴,加上饮食不当,风寒湿三气沿俞穴而入,分别入驻相应腑器。
D0601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黄帝问:用九针治痹症,怎样治?
Q0601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岐伯说:五脏有输穴,六腑有合穴,循其六腑经脉之分行,各有所发之部,各随其过而刺之,就会痊愈。
D0701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也会令人生痹吗?
Q0701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岐伯说:营气,是水谷中精微物质,调和于五脏,传输于六腑,才能进入血管。所以能沿血管上下流动,贯通五脏,联络六腑。
‖SW10—C0118→C0120‖→‖SW43—Q0701‖SW10—C0118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所以人睡觉时,血回到于肝;肝脏受血,就能视物;足部受血,就能行走;手掌受血,就能握物;手指受血,就能摄物。
C0119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睡后外出而被风吹,血液凝滞于皮肤,形成痹症;血液凝于血管,形成血栓;血液凝于足部,形成厥症。此三种情形,是血液流行却无法返回原位,就成痹症、厥症。
C0120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人有大肉交会如谷十二处,小肉交会如溪三百五十四处,除去十二俞穴,就都是卫气滞留之处,邪气客居之所,九针、砭石据此而去邪。
Q0702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卫气,是水谷中活跃物质,其气轻漂、疾速、光滑、流利,不能进入血管。所以循行皮肤之内、分肉周围,蔓延于肓膜,布散于胸腹。违逆卫气属性就生病,顺从卫气属性就得愈。不与风寒湿三气相合,就不成痹症。
D0801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黄帝说:说得好!痹症,有的痛,有的不痛,有的不仁,有的发寒,有的发热,有的干燥,有的湿润,是什么缘故?
Q0801歧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岐伯说:痹症有痛,是寒气多。有寒,所以痛。
Q0802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痹症不痛、不仁,是病久已入深处,营卫二气之流动滞涩,经脉、络脉时有疏通,所以不痛;皮肤血管不通,所以麻痹不仁。
Q0803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痹症发寒,是热气少,寒气多,与痹病相互促进,所以发寒。
Q0804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痹症发热,是热气多,寒气少,当痹气胜,热气遭寒气封闭,所以形成痹热。
Q0805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痹症多汗而濡湿,这是遭遇的湿气太重。因为热气少,寒气多,寒热两气相互感应,所以汗出而濡湿。
D0901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黄帝问:这痹气成病时,有的不痛,为什么?
Q0901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岐伯说:痹气在骨,就会身体沉重;在血管,就会血凝而不流;在筋膜,就会屈而不伸;在肌肉,就会麻痹不仁;在皮肤,就会发寒。
Q0902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所以具备此五种情形,就不发痛。
Q0903【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凡是痹症之类,遇寒就会收缩,遇热就会弛纵。
D1001帝曰:善!
黄帝说:说得好!
【《黄帝内经素论》第:大奇论】推荐阅读:
《黄帝内经》鉴赏11-09
黄帝内经大雪节气养生法07-30
《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07-06
《内经》论七情11-27
《皇帝内经·素问》01-03
内经阅读答案参考07-18
黄帝故里导游词600字08-04
内经不只是一部医书09-07
关于黄帝陵的个人观后感07-05
《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07-26